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形容人的词语精选(九篇)

形容人的词语

第1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倾国倾城:比喻女人美丽之极,专用于称赞绝代美人方面。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后又指女子才貌出众。形容女性的美丽。

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躁,使月亮见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秀色可餐: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丰容盛鬋(shi):丰,丰润,容,面容,鬋,下垂的鬓发。也泛指头发,丰润的容颜,密而长的头发,形容女子健康美丽。

体态轻盈:女子身材窈窕,婀娜多姿。只适用于形容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方面。

丰韵娉婷:丰韵,风韵,娉婷,姿态美好。形容女子丰润标致,姿态美好。

丰姿冶丽:冶丽,妖冶艳丽,形容女子容貌姿态妖冶艳丽。

珠围翠绕:比喻妇女们装饰华贵美丽,或形容侍候的美女众多。

珠光宝气:珍贵华丽的服饰等,多用于形容妇女服饰华贵,穿戴饰物光耀夺目。

嫣然一笑:巧笑的样子。凡女性美妙地一笑,用此语形容。

秋波微转:形容美女的眼神。凡美貌的女子看人,都可用此语形容。

含情脉脉:比喻女子情意满怀。形容女性想倾吐爱情,但又害羞得说不出来的用语。

齿若编贝:牙齿佝编排起来的贝壳,形容牙齿洁白整齐。

第2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感情形容词;人称限制;日语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8-0246-02

日语里有部分表达感情的形容词在句中存在第一人称限制,即感情形容词的现在断定式句中只能用第一人称作主语,而不能用第二、三人称作主语。如:汉语里可以说“他真高兴”,英语里也可以说“He is happy!”但日语里却不能说「彼はうれしい。因为日语里「うれしい属于感情形容词,在使用上存在第一人称限制,即只能表达第一人称的感情。在表达他人的感情时,只能用「彼はうれしそうだ等客观叙述句式,或「彼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等动词句式,这可以说是日语的一种独特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人称限制呢?笔者认为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存在第一人称限制,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既有日本人思维习惯、性格特征的影响,也有日本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一、感情表达的主客观性因素

感情形容词和感情动词都表达主观感情,因此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日语的感情形容词与感情动词相比给人的主观性感觉更强,而感情动词与感情形容词相比显得相对客观。这种现象是别的语言中罕见的。这种感情形容词的“主观性”和感情动词的“客观性”与感情形容词句中的人称限制有着直接的联系。

西尾寅弥(1972)指出,因为感情形容词具有主观性,所以它只能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自己以外的他人的感情、感觉,说话者不能直接体会,所以不能用于断定句式[1]。但是,为什么在感情形容词后接上结尾辞「~がる,使其动词化以后就可以用于表达他人的感情呢?这是因为感情动词比感情形容词更客观些的缘故。

对于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森田良行在『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一书中指出「動詞と形容詞とを比較したとき、形容詞、特に感情や感覚を表す形容詞は、主観的で自己の立場で事態を捉えようとする傾向がある[2]。因此,在表达说话者自身感情的时候,可以用「(私は)うれしい「(私は)寂しい「(私は)痛い等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但是,以第三人称为主语的时候,森田认为,应该用「『彼はうれしがっているとか『喜んでいる、『彼女は寂しがっているとか『寂しそうだ、そして『痛いなら『あの患者はとても痛がっているのように動詞で言い換えたり、『そうだを付けて事態を客体化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3]。

可以说森田的观点和西尾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而且从森田的主张我们看出,在感情形容词后接上「~そうだ、「~ようだ、「~みたい等表达方式后,第一人称限制就会消失,这也是因为这些形式使事态客观化了的缘故。

此外,对于过去断定式能用于非第一人称的原因,西尾(1972)这样解释到:「感情形容詞は主観的な感情などを直接的に表す性質が濃いけれども、その過去形は現在形よりも、やや客観的なできごととして表す性質が多くなるのであろう[4]。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日语的感情形容词因为具有主观性,所以不能用于非第一人称的感情,但是,使其表达客观化以后,是可以用于第二、三人称的。

二、说话者的旁观者立场的影响

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当是说话者自身的情况时,能够使用断定形来表达,但当是他人的情况时,通常会用「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等推量形来表达。笔者认为,这种现象与日本人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叙述事物的这一特性是分不开的。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会发现它其实来源于日本人善于区分「ウチ和「ソト的这一思维习惯。

日本人是一个严格区分「ウチ和「ソト、「己和「他人的民族。「他人的存在是属于「ソト的,「己和「他人之间总有一种心理上的隔阂。因此,在交流中,他们总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来把握对象。日本人的这种独特的视角与日语感情形容词的人称限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益岡隆志(2000)对感情表达中人称限制存在的原因,是这样认为的:「人物の内的世界はその人物の私的領域であり、私的領域における事態の真偽を断定的に述べる権利はその人物に専属する[5]。也就是说,益岡把世界领域分成了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外部世界是公共领域,内部世界是私人领域。对别人的内部世界即私人领域进行断定叙述,就是侵犯了别人的权利。所以,日语中对别人的「私的領域是禁止闯入的。

益岡对「私的領域的范围进行了如下整理:首先,「形容詞系では、感情を表す『悲しい、『なつかしい、『愉快だなどのタイプが挙げられる。感情を表す形容詞は私的領域に属する事態を表現する代表的なものであると言えよう[6],其次,「『痛い、『痒い、『寒いなどの感覚を表すものも私的領域に関わる形容詞である[[7],然后还指出,「動詞系では、感覚や感情を表わすもの、また認知を表わす動詞、思考動詞、意志を表わす表現なども私的領域に属する事態である[8]。

益岡的主张究其根本,也来源于「ウチ和「ソト的文化。这种区分「ウチ和「ソト的文化,总是把自己从外界独立开来,这就产生了一种不敢直率地发表自己意见的语言习惯。因此,日本人对别人的喜怒哀乐,不会采用断定的叙述方式,而是采取一种通过自己的眼睛对对方进行表象性的推测的态度。日本人认为,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只是对方的表象,对方的内心与外在的表象是否一致,自己是难以得知的。所以,当表达感情、感觉时,能够采用断定语气的只能是说话者即第一人称的感情。与此相对,在表达别人的感情、感觉时,就只能用「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等表推测的句式,即站在一种旁观者的立场上来叙述。

三、体谅文化的文化背景因素

体谅是日本民族的传统美德,日语里叫「思いやり。所谓体谅就是考虑对方的立场或者顾及对方的感情,因此日本人很擅长体察对方的心情。通过观察,不断确定和调整自己与对方的距离。为了避免摩擦,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日本人总是尽量考虑对方的心情,而避免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或者不满。

日本人的这种国民性,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习惯使用「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でしょう等表推量的助动词。使用这些助动词就是为了避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日本人爱使用这些助动词,在感情表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当在表达他人的感情、感觉时,为了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于人,会避免使用断定的句式,而常使用「ようだ、「らしい、「そうだ、「でしょう等助动词构成的句式。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会产生出与之相适应的语言,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存在都有其赖以依存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说日语感情形容词句中的人称限制与其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四、结语

对于日语感情形容词中存在第一人称限制的原因,本文从感情表达的主客观性、说话者的旁观者立场、体谅文化这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其人称限制的形成不仅有语言思维习惯的原因,还有文化背景上的原因。是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才形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对于这些原因,笔者只是尽自己所能进行了分析,可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也可能还有笔者疏漏之处。

参考文献:

[1]西尾寅弥.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44)[M].秀英出版,1972:24-28.

[2]森田良行.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M].中央公論社,1998:19.

[3]益岡隆志.日本語の文法の諸相[M].くろしお出版,2000:4.

[4]西尾寅弥.形容詞の意味用法の記述的研究(国立国語研究所報告44)[M].秀英出版,1972:29.

[5]益岡隆志.日本語の文法の諸相[M].くろしお出版,2000:4.

[6]森田良行.日本語をみがく小辞典[M].講談社,1989.

[7]益岡隆志.モダリティの文法[M].くろしお出版,1991.

[8]宋协毅.论日语主观性形容词的客观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8).

[9]孙艳华.感觉、感情形容词小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3).

第3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加官晋爵:形容加封官阶,晋升爵位,比喻人地位身高。

蛟龙得水:原比喻人主得民心,即能成其威望,有所作为。后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青云直上:指迅速升到很高的地位。

第4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1、褒义词有:朴素,憨厚,大方,诚实,忠诚,诚恳,谦虚,虚心,果断,天真,幼稚,宽厚,真诚,活泼聪明等等。

2、贬义词有: 圆滑,狡猾,虚伪,自私,任性,骄傲,贪婪,愚蠢,奸诈,浅薄,肤浅,尖酸,虚伪,淫荡,阴险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汉、泰语 形容词 重叠

1、汉、泰语词类重叠现象

1.1 汉语形容词重叠现象

1.2泰语形容词重叠现象

国内对泰语形容词重叠式进行研究的主要有裴晓睿(2001)、黄进炎(1995)等。

裴晓睿在《泰语语法新编》(2001)一书中论述到:泰语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中都有一部分可以重叠。泰语形容词的重叠式仅限于状态形容词。有单音节的,也有多音节的。

黄进炎在《现代泰语重叠词结构浅析》(1995)一文中将重叠词的概念定义为: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单音节或多音节词重叠在一起组成的新词。

1.2 汉、泰语可重叠形容词的范围和特点

形容词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重叠式就是形容词复杂形式中的一种。形容词重叠式和重叠式形容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重叠式形容词则是指音节或语素经过重叠后构成的形容词。例如:词语“神经兮兮、可怜巴巴”,构成方式是双音节形容词AB加重叠式后缀CC,作为重叠单位的后缀CC本身没有意义,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在前面加上有具体意义的双音节形容词AB才有意义,成为一个词。

形容词重叠式是指词的重叠,也就是说即使不重叠,词也可以独立运用。例如:例如按照AABB格式重叠的形容词重叠式“平平常常”经过还原,还能还原为AB式双音节形容词“平常”,这个两个词具有相同的意义,词AB可以独立运用,也可以重叠运用。本文的研究本体是形容词重叠式,重叠式形容词则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内。

在汉语中,形容词本身就是用来描述人或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语,因此形容词自身的以一种就包含了一个量的因素,熙先生把形容词重叠式归入了状态的范畴,有量的概念。所以,在使用形容词的时候,量是可以变动的,以此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倾向,因此,形容词形容的人或物特征强烈,可感知性强的话,这些形容词的可重叠性就强,例如:“空——空空”、“满——满满”、“瘦——瘦瘦”、“黑——黑黑”、“高——高高”等。其次,形容词词义的褒贬也和形容词的可重叠性有一定的联系,大部分的褒义词可以重叠,可重叠性强,例如:“圆满——圆圆满满”,“和美——和和美美”,“平安——平平安安”,。而贬义词基本不能重叠,例如:“狡猾”,“凶恶”,“奸诈”,“粗俗”,“吝啬”等。

在泰语中,可重叠的形容词仅限于状态形容词。

参考文献:

[1]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1956年)

[2]吕叔湘.《形容词使用情况的一个考察》(1965年)

[3]朱景松.《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2003年)

[4]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2001年)

[5]黄进炎.《现代泰语重叠词结构浅析》(1995)

第6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摘 要:成都方言中的三字格重叠式是一种较能产的构词方式,其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具有鲜明的个性。通过大致归纳成都方言中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的结构类型,说明其造词方式的多样性。它们大部分与“X+得很”同义,语义重心多在形容词性词根上,总体呈现灵活多样、形象可感的特征。

关键词 :成都方言 三字格 重叠式 形容词

成都市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方言属西南官话分支,其内部又有口音的差异。本文所述成都方言以成都的主城区为代表,又以其中的老派为主,且不计成都方言内部存在的特色以及听觉上的细微差别。成都方言语音系统如下:

声调4个:阴平 55;阳平21;上声53;去声213

声母20个:p ph m f;t th n;ts tsh s z;t th ;k kh x;

韵母36个: i u y ; a ia ua;o yo;e ie ue ye;ai uai;ei uei ii;au iau;u iu;n un;in yn;an in uan yan;a ia ua;o yo

成都方言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有着鲜明的个性,本文从结构形式、造词方式及表义特点、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对其加以分析、说明。

本文所选语料出自《成都方言词典》(梁德曼、黄尚军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为行文简便,下文采用以下符号代表音节和语素:X、Y分别代表音节,N代表名词性语素,V代表动词性语素,A代表形容词性语素。各词素的性质由方言性质决定。本文一律采用宽式国际音标。由两个及以上音节组成的形容词连读时不变调,因此重叠语素注音从略。如:“白生生”[pe21sn55sn55]略为[pe21sn55]。

一、结构形式

在成都方言中,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有XYY式和XXY式两大类,又以XYY式为主。本文将根据词根语素的性质进行分类,以便说明。

XYY式可大致分为若干小类,例如:

(一)形容词性词根语素小类

包括三种结构方式(其中A1表示词根):

1.A1/A2A2式

醒垮垮[in53khua213] 言语不认真,信口雌黄。醒,方言,形容人的行为不可靠。

臭汹汹[tshu213io55] 臭气难闻。

冷稀稀[nn53i55] 冷丝丝,有冷的感觉。

2.A1/V1V1式

白生生[pe21sn55] 形容白得像雪一样。

长甩甩[tsha21suai53] 长而笨的样子:这根棒~的,不好耍。

脆生生[tshuei213sn55] ①很脆(在这个意义上也说“脆绷绷”);②声音清脆。

3.A1/N1N1式

神壳壳[sn21kho21] 形容傻乎乎:你给他说什么,他总是~地望着你,也不作声。

光架架[kua55tia213] 形容人或动物太瘦,瘦得只有骨架。

直杠杠[ts21ka213] 说话直爽、性情耿直:他说话~的,最容易得罪人。

(二)动词性词根语素小类

也包括两种结构方式(其中V1表示词根):

1.V1/A1A1式

打偏偏[ta53phian55] 站立不稳,左右偏倒的样子。

泡酥酥[phau213su55] 松软;酥脆。

2.V1/V2V2式

打闪闪[ta53san53] 脚软无力,走路有些晃动:上坡脚杆软,下坡~。

斜垮垮[ii21khua53] 形容人态度不端正。

(三)名词性词根语素小类

包括两种结构方式(其中N1表示词根):

1.N1/A1A1式

沙革革[sa55ke213] 形容吃起来或摸起来感觉有沙,含贬义:这菜没掏干净,吃起来~的。

雨稀稀[y53i55] 下着小雨的样子。

2.N1/V1V1式

眼鼓鼓[in53ku53] 目不转睛地盯着。

肉挤挤[zu213ti21] 形容人肌肉丰满:这娃儿长得好,~的。

绵扯扯[min21tshe53] ①十分柔韧,不易断:红烧肉~的,啷个吃得下去。②优柔寡断:他那个人~的,够打整了。

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中XX/Y式(Y是词根)的数量极少。《成都方言词典》中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XX/Y式只收了3条。如:

麻麻亮[ma21nia213] 天色刚有些亮,微明。

捞捞轻[nau55thin55] 很轻:这车柴看起来多重,其实捞捞轻,拉得动。

粉粉亮[fen53nia213] 天刚刚有点亮。

除以上类型外,还有部分词包含表语气、量度、象声的词及形容词后缀等成分。如:

贼呵呵[tsuei21xo55] 贼头贼脑的样子。

黑呼呼[xei53xu55] 起串串[thi53tshuan213]成串,络绎不绝。

酽咚咚[ian213to21] (汗液、粥等)很浓︱白哕哕[pe21 ye53]形容略白。

肥溜溜[fei213niou55] (动物)肥得油光水滑的样子。

短杵杵[tuan213tshu53] 短而齐的样子。

干吱吱[kan55ts55] 不润滑、干瘪。

从结构上看,三字格形容词的音步模式多为X/YY,如“长甩甩”是“长/甩甩”而不是“长甩/甩”。结构方式丰富多样,以偏正结构为主,如:“白生生、直杠杠”是偏正结构,“毛耸耸、心慊慊”是主谓结构,“憨痴痴、矮矬矬”是并列结构,“温嘟嘟、堆尖尖”属于述补式。

二、造词方式及表义特点

成都方言三字格重叠词XYY式中后半部分的重叠语素YY大多有特殊意义,其重叠语素YY有成词与不成词之分。有的YY可以单独成词,且YY词性及意义与XYY同,如“阴悄悄”中的“悄悄”,词义与“阴悄悄”相同,均为形容词,表示“偷偷的、秘密的”;有的XYY式中的XY能够成词,如“枯腊腊”中的“枯腊”,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程度略深。

按重叠成分的性质可以将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分为若干小类,以下举例说明(X表示词根语素)。

(一)X+相关联的重叠语素YY

X/YY中的成分X与成分YY在意义上相同或相关。如:

“绵/扯扯”,“绵”与“扯”意义上相关联,“扯”是表示使某物韧性得以显示、切断事物之间联系的一个动作,“绵”则有“柔”“韧性”义。因此,两个相关联的成分“绵”与“扯扯”组合成词之后,形容词整体有了“不果断”的意义。另外,成都方言中的“肉扯扯”也包含“不果断,拖拖拉拉”义。又如,“干吱吱”[kan55ts55](不润滑、干瘪)。因干燥、不润滑的物体接触,摩擦所发出的声音类似“吱吱”。因而,“干”与“吱吱”有关联而组合成词。“悬吊吊”:形容不牢实、不稳固、要掉下来的样子,比喻问题悬而未决。动词性语素“悬”与“吊”同样包含“没支点,摇摆不定的”的意义。

又如:“火巴/跩跩”[pa55tsuai213](形容体弱无力)。“火巴”与“跩”语义上相关联,成分“火巴”表“软”义,“跩”表示“走路摇摇摆摆的样子”。两个相关联的成分“火巴”与“跩跩”组成新词,便有了“不稳,摇摆”之义。同类型的词列举如下:“阴悄悄、冷沁沁、乱翻翻、悬吊吊、萎缩缩、火熛熛、火爆爆、长甩甩”。

X、Y是意义有关联的两个单音节语素有条件地组合在一起,它们必须在重叠式中组合并不能以“XY”形式单独构词(绵扯* /干焦*)。

(二)X+修辞性重叠语素YY

X/YY中的语素YY表示的一般是引申义、比喻义。

如:“光架架”(极言人或动物太瘦)。“光”和“架架”是通过隐喻手法联系起来的,把名词性成分“架架”的干、瘦特点同人的身材瘦联系起来,形容人或动物瘦得只有骨头架似的,略带夸张,但能使人联想到瘦的程度。又如:“直杠杠”指说话直爽,性情耿直。由成分“杠”的特点“直”,引申出“干脆、直爽”义。“瘦壳壳”:“壳壳”指坚硬的外皮;“病壳壳”[pin21kho21]:长年生病因而身体瘦弱的人,皮包骨头,犹如干壳一般。以“壳壳”来隐喻人之“瘦”。成都方言中形容人瘦小的重叠词还有:“干筋筋、干蝦蝦(身材瘦长)”等。同类型的词还有:

横撇撇[xun21phie21](说话生硬或粗暴)

水酢酢[suei213tsa53](微微被水浸湿的样子)

笔端端[pi21tuan55](笔直,不转弯。)

(三)X+古语重叠成分YY

X/YY一词中,语素YY为与语素X同义的古语成分。如:

“矮矬矬”[ai213tshuo53]形容人个子矮。“矬”本有“矮”义。《广韵·戈韵》:“矬,短也。”《唐韵》:“身短曰矬。”(见穆旋,2013)“矮矬矬”见《蜀语》(明·李实):“谓人形短曰矮矬矬”。今成都方言多谓人矮为“矮矬矬”,不用于物短,谓物短通常为“短杵杵”。可见,“矮矬矬”一词包含古义语素,“矮”与“矬矬”同义并举。又如,老革革[nau53ke21]形容人面容苍老或蔬菜不嫩。语素“老”与“革”同义。《方言》:“悈鳃、干、革、耇、都,老也。”郭璞注:“皆老者皮色枯瘁之形也。”“革革”表示“粗糙”义。又如“沙革革”一词中的“革革”亦同义。再如,“重”[tso213thn53]即沉甸甸。《蜀语》:“重曰。”另有,“奄軃軃”[in55tho53]形容没精打采的样子。古语素“軃”义为“下垂”。《蜀语》:“下垂曰軃,軃音妥”。“奄軃軃”则摹状人弯着腰没有精神的样子。“[na55]筋筋”,形容身材瘦小。古语素“”义为身小貌,《玉篇·身部》:“,身也。”“”表身材细长,“筋筋”则从修辞角度表瘦,结合成表“身材瘦小”的词。

成都方言保留了许多古语素,除了前面提到的“矬矬”“革革”“”。还有“蔑蔑”(小义)、“莽莽”(大义)、“董董”(丰盛貌)、“惨惨”(昏暗貌)、“慊慊”(心不满足貌)等。前人研究已有涉及,兹不详述。

(四)X+近义语素重叠成分YY

X/YY一词中语素Y与语素X互为近义关系。如:“干焦”,形容十分干燥。语素“干”有“缺乏水分”义,语素“焦”有“干燥”义,“干”与“焦焦”组合成词同样表示“干燥”义,属于近义语素连用。又如,“憨痴痴”形容人痴呆、不聪明。语素“憨”与语素“痴痴”意义相近,二者并举组成的词语整体意义与各语素意义大致相同。同类型的词还有:

昏浊浊(糊里糊涂)

萎缩缩(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乌喧喧(十分吵闹的)

湿鲊鲊(水湿透而黏黏的样子。)

短杵杵(短而齐的样子。)

三、语法功能及语用修辞

成都方言中的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同一般形容词一样,功能包括作定语、谓语描述主语的性质和状态;作状语表示主语动作行为的某种状态或方式;作补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等。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表情达意细腻、贴切,同义词颇多。例如:

作谓语:醒垮垮:你呀,这么大人了,还一天~的。︱稀朗朗:稀饭~的,人影子都照得见!

作定语:绵扯扯:~的他,做啥子事都不着急。︱油:~的地面容易打滑。

作状语:贼呵呵:对面阶沿上有人在~地看着我们。︱阴缩缩:姐姐向门外的暗处~地看了一眼,仍旧绣她的花。

作补语:汗鲊鲊:衣服穿得~的,还不换么?︱短杵杵:这支铅笔写得~的了。

成都方言总体风格具有幽默、灵动的特点。大多数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的语义重心在形容词性词根A1上,但每一小类的语义重心又有其特点。如:A1/A2A2、A1/V1V1、V1/A1A1、A1/N1N1等小类的语义重心均在形容词性语素A上,而其余语素分别承担不同的语义角色,且有一定的规律,比如:短矬矬“短”义︱白生生“白”义︱打偏偏“偏”义︱直杠杠“直”义。

试分小类如下:

1.含形容词性词根语素的A1/A2A2、A1/V1V1、A1/N1N1式的语义重心在前形容词性语素A1上,表某种性质或情状,重叠部分多为附加成分,用以补充说明形容词所描述情状的程度等,相当于一个副词作补语,可理解为“A1得很”。比如:满秋秋=满得很︱肥溜溜=肥得很。在成都方言中,“A1得很”与“很/非A1”语义基本相同,但前者通过补语来说明程度之深比后者更有感染力,重音常常在“很”字上,并且音长稍长。

2.含动词性词根语素的V1/A1A1、V1/V2V2式(多为述补结构)的语义重心在后半部分。述补短语的语义重心多在补语而不在述语上,如:“打破、战胜”。同样,重叠成分A1A1及V2V2多描摹动词性成分V1的状态,动作所表现的情状才是整体所要表达的重点,动词性词素在前,则语义重心在后面的补语上。比如:“堆尖尖”,形容堆起来的物体具有顶部尖形的特点,“尖尖”描述“堆”这一动作的状态,即具有尖形的样子。“飞叉叉”形容动作迅猛、粗野的样子,“叉叉”描摹了“飞”这一动作的状态,即“两腿交叉状”。“悬吊吊”形容不牢实,不稳固,要掉下来的样子。

3.含名词性词根语素的N1/A1A1、N1/V1V1式的语义重心在前半部分N1上,后半部分的重叠成分多运用隐喻来修饰前一成分,比如:“沙革革”中“革革”就含有“粗糙”这一语素义,用“革革”来形容其程度,能够让人联想到其情状。“油浸浸”形容被油浸过的物体有一种湿透的情状。

语义方面,三字格重叠式的产生往往出于语义表达的需要,一个意义通常有多种表达方式。形容词所表示的意义大多可以用“X+得很”式来表达,但为了使表达灵活多样,创造出丰富的三字格式重叠词,强调其中的某一成分。如:表达“黑”这一语义的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就有“黑碜碜、黑浊浊、黑墩墩、黑麻麻、黑瓮瓮”等9个,当然每个词各有其侧重,程度有所差异;含有“干”义的就有“干把把、干瘪瘪、干焦焦、干筋筋、干沙沙、干扎扎、干吱吱”等8个词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成都方言在用词上注重语义的微殊,在言语交际中选择最贴切的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形象、直白。

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在表意上十分丰富,感情色彩突出,褒贬分明。据统计,《成都方言词典》中的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共有287条,其中以中性词居多,共155条,占54%;贬义词其次,共112条,占39%;褒义词最少,仅20条,只占7%。例如:

齐普普[thi21phu53]<中>人来得多而整齐。

干吱吱<中>形容缺少水分或油脂。

疯叉叉<贬>形容行为冒失,或嬉戏无度。

萎缩缩[uei55so55] <贬>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木楚楚[mu213tshu53]<贬>形容人反应迟钝或物体漆得没有光亮。

贼呵呵[tsuei21xo55]<贬>形容贼头贼脑。

蓝幽幽[nan21]<褒>蓝而发亮

白生生[pe21sn55]<褒>形容像雪一样白。

语用方面,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是一种特殊的构词现象,不仅有一定的能产性,而且有其潜在的灵活性。说话人可以根据语境灵活地创造出大量的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把重叠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形容词性词根的前后都可以加单音节或多音节词缀构成生动形式,表示各种不同的状态和色彩。例如:以“溜溜”为词缀,形容尖锐可以说“溜溜尖”,形容肥胖可以说“肥溜溜”,形容酸的味道可以说“酸溜溜”。

另外,成都方言中部分重叠词及形容词后缀具有相对稳定的意义,同时带有附加义。大致包括:(1)表程度深浅,例如:“嘟嘟”表程度较浅,如“温嘟嘟、粉嘟嘟”;“稀稀”作为词缀,常用于单音节形容词、动词之后,含“稍稍”“有一点”的意思,可以组词:哭~/烂~/冷~/薄~/病~。除此之外,成都方言中的重叠词XYY式所表程度往往比XY式、XXYY及XYXY式略深,可比较以下几组词:齐崭崭/齐崭,稀朗朗/稀稀朗朗,松垮垮/松垮松垮。在实际运用中,方言区的人们也倾向于使用XYY式重叠词。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词缀放在形容词前后会使程度有所差异,如:溜溜圆/圆溜溜、捞捞轻/轻捞捞。XXY式程度略深,XYY式程度略浅。(2)XYY重叠式属原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同双音节词相比,使用三字格重叠式词语的语气较为轻松、俏皮,所表情态比原形容词更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例如:“酸叽叽”形容味比较酸,是“酸”的生动形式,程度又略甚于“酸叽酸叽”。又如“平展展”是“平展”的生动形式,但程度略深。(3)含褒贬义色彩,且贬义色彩居多,例如:“垮垮、扯扯”常含贬义,“水垮垮、醒垮垮、笑扯扯、疯扯扯”都表贬义。又如“幽幽”常表积极意义,如:“弯幽幽、蓝幽幽”均表示美好的、积极的意义。在具体语境中,语言使用者会根据所需灵活选词进行重叠,例如:同样表示“红”义,出于褒扬的需要可以选择“红彤彤”表褒义,而贬义则可以选择“红扯扯”或者“红哕哕”;又如同样表示“软”义,出于褒贬的不同需要可以选择“软酥酥”表褒义,而贬义则要用“软稀稀”等。有时出于修辞的需要,也会把双音节词变为三字格重叠式,以便突出语意,使语言表达更为形象、贴切。

总之,三字格重叠式形容词在成都方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灵活的构词方式使得成都方言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也使现代成都话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方言。

参考文献:

[1]梁德曼,黄尚军.成都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

[2]缪树晟.成都方言词语汇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穆旋.浅析《蜀语》中的重叠词[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

(12).

[4]王文虎.成都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第7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 形容词 比较句 词序 共性

1.引言

英汉形容词都能表示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英语如:new,hot,blue,important,汉语如:红、高、硬、香。事物的属性或特征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英语如:new,newer,newest。汉语如:有“高”就有“较高”、“很高”、“最高”。但不是每个形容词都可分级别,如:英语perfect本身已带有“极度”的含义,不可以说most perfect,汉语“白茫茫”就不说“很白茫茫”。本文只谈可分等级形容词。

2.现代英汉形容词比较句类型

2.1英汉形容词同级比较的句子

英语形容词同级比较句子,使用英语形容词原级形式,如:tall,short,intelligent,可以通过as(或有时用so)...as来表达。例如:

①Kate is as tall as Joan.

②John is as intelligent as Bill.

汉语形容词同级比较句子,使用汉语形容词原级形式,如:高、好、酸,常用连词“和”连接比较和被比较的事物,且有表比较的程度副词“一样”。例如:

①昆明和桂林的气候都一样好。

②张三和李四都一样胖。

相同点在于形容词本身不发生变化,as...as与“和……一样……”相似。

2.2英汉形容词比较级句子

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句子采用形容词屈折变化形式-er,或与其相等的迂回法形式more,跟than状语从句。例如:

①In the fall,the valleys tend to be foggier than the hilltops.

②Kate is more beautiful than Mary.

汉语表达比较级概念采用词汇手段,形容词搭配“一点”、“一些”、“很多”,等等。比较级句子中有表示比较的介词“比”,“比”字结构在句中修饰谓语形容词,作状语。例如:

①我比你高。

②我比你胖一些。

③张三比李四高很多。

④张三比李四聪明一点。

相同点在于两者都可以采用词汇手段表达比较级,都有比较状语。不同点在于英语形容词有屈折变化,汉语没有这种变化。

2.3英汉形容词最高级句子

英语形容词最高级句子采用形容词屈折变化形式-est或与其相等的迂回法形式most。例如:

①Kate is the clever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②This question is the most difficult.

汉语表达最高级概念采用词汇手段,形容词搭配“最”、“非常”、“极”,等等。例如:

①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②在班里小张笛子吹得非常好。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英语形容词有屈折词尾,汉语无。

2.4英汉形容词差级比较句

英语形容词差级比较句通过less和least表达。例如:

①This problem is less difficult than the previous one.

②This is the least difficult problem of all.

汉语形容词差级比较句有时用表示比较的介词“比”,有时不用“比”,而用否定词“不如”、“没有”,等等。例如:

①张三没有李四高。

②张三没有李四那样高。

③张三不如李四高。

④张三不如李四那样高。

⑤今年的收成没有去年好。

⑥今年的收成没有去年那样好。

⑦张三不比李四高。

⑧今年的收成不比去年好。

上面例句①至⑥都可简化成:

①=李四高。

②=李四高(更肯定)。

③=李四高。

④=李四高(更肯定)。

⑤=去年好。

⑥=去年好(更肯定)

例⑦语义就不像例①至⑥那样确定,很可能会出现两种解释:一种是张三与李四一样高,一种是张三比李四矮。到底哪一种解释较妥,就要根据上下文、根据语境而定。例⑧道理一样。

汉语差级比较句反映了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即在说话时常常不用贬义词,如:上文用“高”、“好”等褒义词。但这种差级比较句若离开具体语言环境,有时容易引起歧义。英语差级比较句一般不体现礼貌原则。

3.现代英汉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功能

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分析,以比较级句子为例。比较分句当做状语,比较成分当做主语补足语。例如:

①John is more intelligent than Bill is.

主 谓 主语补语 状语

②George is quicker than I am.

主 谓 主语补语 状语

汉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分析,也以比较级句子为例。例如:

①我 比你 胖 得 多。

主 状语 谓 补语

②弟弟 比哥哥 更 聪明。

主 状语 状语 谓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英语比较状语在谓语后面,汉语在谓语前面。

在汉语比较句中,形容词可直接作谓语,可带补语。在英语比较句中,形容词不能直接充当谓语,作表语时,前加系动词be。

上面所谈的都是现代英汉形容词比较句,现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各自的历史形态及演变特点。

4.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历史形态

4.1古英语形容词比较句

因为古英语属于综合语,句法关系用词尾的屈折变化表示,所以古英语形容词表达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概念,只用屈折变化形式。古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屈折词尾一般为-ra和-ost(a)/-est(a)。

古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结构与现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相同,古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词序较自由。

4.1.1古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一般句式:主语+谓语+补足语(形容词+屈折词尾-ra+?奁onne+比较基础),括号内是现代英语翻译。例如:

①Sé w?Vs betera ?奁onne ic. (He was better than I.)

② n?Vfne hé w?Vs mára ?Oonne aénig man ó?奁er.(except he was larger than any other man.)

③gyf ?Oú aér ?Oonne hé.(if you earlier than he.)

4.1.2古英语形容词最高级可以作为名词的前置修饰语或句子的表语。例如:

①?O?Vt w?Vs waépna cyst.(it was the choicest weapon.)

②Sé w?Vs wreccena wíde maérost ofer wer?Oéode.(He was of adventurers the most widely famed?among nations.)

③húsa sélest heorodréorig stód.(the most splendid house stood battle-gory.)

4.1.3古英语形容词同级比较句子使用“swá...swá...”的结构,相当于现代英语“as…as…”的结构。例如:

①efne swá síde swá saé bebúge?奁.(even as widely as the sea surrounds.)

②eldum swá unnyt swá hyt aérer w?Vs.(as useless to men as it was before.)

4.2中古英语形容词比较句

中古英语与古英语相比,最重要的语法变化就是词尾屈折变化变得模糊起来。中古英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屈折词尾一般为-re和-est。

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迂回法形式最早出现在公元13世纪的中古英语文献中,从16世纪开始被人们频繁使用。中古英语中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使用迂回法形式,即把mōre(现代英语more)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示比较级,把mōst(现代英语most)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示最高级。

中古英语是英语从综合语向分析语转变的过渡类型。中古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结构与古英语相同,但是词序更接近于现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

4.2.1中古英语形容词比较级的一般句式:主语+谓语+补足语(形容词+屈折词尾-re/er+than+比较基础)。例如:

①And yet he semed bisier than he was.(And yet he seemed busier than he was.)

②His purchas was wel bettre than his rente.(His total profit was much more than his proper income.)

4.2.2中古英语形容词最高级可以作定语或句子的表语。例如:

①What ladyes fairest been or best daunsynge.(What ladies are fairest or best in dancing.)

②The rewefulleste of al the compaignye.(The most pitiful of all the company.)

③The gretteste clerkes been noght wisest men.(The greatest clerks are not wisest men.)

4.2.3中古英语形容词同级比较的句子使用“as...as...”的结构。例如:

①Grehoundes he hadde as swift as fowel in flight.(He had greyhounds as swift as fowl in flight.)

②His mouth as greet was as a greet forneys.(His mouth was as large as a large furnace.)

③A voys he hadde as smal as hath a goot. (He had a voice as small as a goat has.)

4.3早期现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

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英语由综合语转变为分析语,句法关系以词序表示,英语语法大大简化。现代英语把古英语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屈折变化形式继承下来,但是,现代英语形容词,除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屈折词尾外,无任何其他词尾变化。

古英语中无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迂回法形式。在中古英语时期,人们开始把more和most放在形容词前面表示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到了早期现代英语时期,这种表达形式逐渐固定下来。迂回法形式符合英语从综合语向分析语的结构转型需要,通过词序表达比较级和最高级概念。

早期现代英语中有形容词双重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即既有-er或-est词尾,又前置more或most。例如:more fitter,more better,more quicker,more fairer,most worst,most hardest,most stillest,most unkindest。

早期现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与当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句法结构相同,例略。

5.汉语形容词比较句的历史形态

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英语由综合语变为分析语,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汉语从古至今没有这种转折性的巨大变化,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形容词比较句上的明显区别是词序不同,介词结构置于形容词后面。

形容词后面常用表示比较的介词“于”。例如: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荀子・劝学》)

②苛政猛于虎。(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

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形容词前面也可带否定词“非”、“不”。例如:

①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贾谊《过秦论》)

③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贾谊《过秦论》)

上面例子中,“于”作介词,即“比”,“于”和后面的名词组成的介词结构置于形容词后面,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调到形容词前面,如“苛政猛于虎”译成现代汉语为“残暴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上面例子里的形容词“寒、猛、弱、美、贤、尊、抗”在句中作谓语。

综上,古汉语形容词比较句常用的句式如下:

A.主语+谓语+介词结构。

B.主语+非(或“不”)+谓语+介词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闽南地区老年人所用的方言中也有与古汉语形容词比较句相似的句式,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追本溯源。

今天福建境内的闽南话,并不是福建本土固有的土话。汉以前,居住在福建的就是史书中称为闽越的少数民族。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迁移入闽是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当时入闽的汉人比较集中地定居在闽北以建瓯为中心的建溪、富屯溪流域,闽东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下游,和闽南以泉州为中心的晋江流域。这次南下的汉人带来的是当时中原(据史载是河南中州一带)的口语,彼此间应该是较为接近的,所以往后形成的福州、泉州、建瓯及其所属地区的方言就反映了更多隋唐以前的汉语特点。

隋唐时期,中原汉人又几次迁入福建,带来的仍是中原故土的汉语方言,新客旧客彼此在语言上较融洽。

一者由于山川阻隔,长期受外来影响少,二者由于这种方言本身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虽然岁月流逝了,但是今天闽南地区的老年人说的还是相当古老的闽南话,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当时的中原口语。

闽南方言的形容词比较句是一种常用句式,在泉州、惠安、晋江、南安、永春等地的方言口语中,特别是老年人的口语中常常用到。这种句式(下面A式)应是一种较古老的说法,这种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而与古汉语较接近。例如:

①A.汝水伊(你比他漂亮)

B.汝比伊水(你比他漂亮)

②A.汝卡水伊(你比他漂亮)

B.汝比伊卡水(你比他漂亮)

③A.汝更卡水伊(你比他更漂亮)

B.汝比伊更卡水(你比他更漂亮)

④A.汝有卡水伊(你比他漂亮)

B.汝有比伊卡水(你比他漂亮)

⑤A.汝无卡水伊(你没比他漂亮)

B.汝无比伊卡水(你没比他漂亮)

⑥A.汝楼伊一个头(你比他高一个头)

B.汝比伊楼一个头(你比他高一个头)

⑦A.汝卡楼伊一个头(你比他高一个头)

B.汝比伊卡楼一个头(你比他高一个头)

上面例句中,有几点要说明。

(1)上面例句仅作为举例性说明,闽南方言里像“凶(丑)、悬(物高)、架(低)、楼(身高)、矮、大、细(小)、侪(多)、少、轻、重、酸、甜、苦、咸、淡、勇(健壮)、滥(弱)、仙(懒)、穷、富、肥、珊(瘦)等形容词,都可构成同上面句式(A式)相似的形容词比较句。

(2)上面例子中的A可视为形容词后面省略介词“于(比)”,假如把这介词“于”补上,“汝水伊”即等于“汝水于伊”,就与古汉语的“苛政猛于虎”句式一样。

(3)年轻人有时也采用老辈人(A式)的说法,有时采用B式的说法,两种说法实际上是并存的。

(4)上面例子里的代词“汝”、“伊”均可换成名词,如“张三卡水李四”。

(5)上面例子里的“有”表示肯定强调语气。“卡”强调语气,无实义。

(6)“水”、“卡”、“楼”用闽南方言音近字代替。

综上,这种方言味特浓的形容词比较句常用的句式如下:

A.主语+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

B.主语+卡+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

C.主语+更卡+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

D.主语+有(或无)+卡+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

E.主语+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补语。

F.主语+卡+谓语+介词(“于”省略)结构+补语。

古汉语和闽南方言表比较的介词结构都是放在形容词后面,这一点与英语形容词比较句的词序有相似之处。

6.英汉比较句式的相似性及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6.1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同,但在逻辑思维、认知方面有共性、有相似性。比较两种事物时,古人可能很看重比较点的“质”,即体现实质性问题的关键词要放在前面,如:古文里的“寒”、“猛”、“弱”、“美”、“贤”,等等,闽南方言里的“水”、“楼”,古英语里的betera,mára。

6.2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6.2.1形容词比较句英汉互译时,都要注意词序转换。以英译汉为例:

Kate is cleverer than Mary.凯特比玛丽聪明。

上面例子中,状语从句“than Mary”译成汉语时要放在主语“凯特”后面。

6.2.2英译汉时,还要注意分译问题,因为汉语的句子意合居多。例如:

That region was the most identifiable trouble spot.

那地区是个麻烦的地方,这是大家最容易看得出来的。

6.2.3注意倍数翻译问题。以英译汉为例:

①This room is three times as big as that.

②This room is twice bigger than that.

以上两个英语形容词比较句意义相同,①是同级比较句,但是要译成汉语比较级句子,即:这间屋子比那间屋子大两倍。

6.2.4英语句型结构:“比较级+and+比较级”要译成汉语“越来越……”。例如:

He ran faster and faster.他越跑越快。

“the+比较级……the+比较级……”要译成汉语“越……越……”。例如:

The harder he tried,the less progress he seemed to make.

他越努力,似乎进步越小。

6.2.5英语语法上用比较级形式表达最高级含义的句子常译成汉语最高级句子。例如:

Jack is more diligent that any other student in his class.杰克是他班上最用功的学生。

这类英语句子也可以译成汉语比较级句子。例如:

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time.没有比时间更宝贵的东西。

6.2.6有多项对比的英语比较句译成汉语时,要进行词性转换。例如:

①This room is wider than it is long.这间屋子的宽度比长度大。

②Jane is angrier than she is sad.简生气的程度比悲伤的程度大。

③Mary is cleverer than Jane is pretty. 简的美貌不能与玛丽的聪明相比。

7.结语

从上述大量例句中可以看出英汉形容词比较句有差异,也有相同之处。从纵线看,英语从古英语到现代英语,从综合语变为分析语,发生了转折性的巨大变化;汉语从古至今没有这种转折性的巨大变化。说英语发生了转折性的巨大变化,是针对整个英语语言而言的。若就形容词比较句而言,除比较级-er和最高级-est屈折词尾之外,现代英语形容词已变为零词尾。古英语、中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形容词比较句句法结构相同。古汉语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作状语的介词结构提到形容词前面。从横线看,两者的句法功能有差异:汉语的形容词可直接作谓语,可带补语,而英语不行。两者的表达方法有异同:相同之处是都用词汇手段表达比较概念;不同之处是英语形容词加屈折词尾-er或-est,而汉语无此用法。两者的词序异同:现代汉语的比较状语是放在形容词前面,而英语是放在形容词后面;古汉语和闽南方言表比较的介词结构都是放在形容词后面,与英语相同。

闽南方言的形容词比较句,笔者认为它是一种古老的方言句式,与古汉语的形容词比较句的句式类型是一脉相承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弟,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现在虽然笔者还未能从古文献里找到与闽南方言的形容词比较句一样的句式,但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况且,古汉语里省略介词早已是司空见惯的,闽南方言里省略介词也是司空见惯的。至今闽南有些地区的老年人,如:福建南安诗山的老年人日常的口头语常省略介词,例如:“我汝食”(我给你吃),“我汝看”(我让你看),“我汝买”(我让你买),“我泡汝饮”(我泡给你喝),“伊不我食”(他不给我吃)……上面例句中的“我”、“泡”、“不”后面均省略介词。

目前,汉英比较语法的论著较少,且大多偏重于词法比较,虽也有一些句法比较的论著,但大多是用现代汉语与现代英语作比较,语言研究者渴望能看到研究领域较宽广的论著。用现代汉语、具有代表性的方言和古汉语与英语作比较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Jack,G.Beowulf[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陈法今.闽南方言的两种比较句[J].中国语文,1982(1).

[3]福建省汉语方言调查指导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编写组.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U].1962.

[4]夸克,等.朗文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李赋宁.英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任学良.汉英比较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7]翁时雄,金丽安.英语最高级概念的几种特殊表示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0(4).

[8]张和友.差比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2(10).

[9]张克礼.比较成分为两个形容词的比较结构[J].现代外语,1991(2).

第8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榆次方言 “地的” 形容词重叠式

一、总述

榆次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其方言符合山西方言的总特点:语音方面,有入声、有文白异读和变读现象、少数鼻韵尾消失、主要元音鼻化;词汇方面,有大量的四字格俗语、有大量的形容词生动形式;语法方面,部分地区的指示代词分化细致,有近指、中指、远指之分等等(郭建华,2010)。榆次方言在语法上有很多不同于普通话的特点,这和榆次方言较好地沿袭了古汉语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就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来说,榆次方言中大量使用且运用灵活的助词主要有三大语法功用,一是表时态,二是表结构,三是表语气(郭正彦,1981)。在普通话中,助词一般是单个出现,跟在实词之后表达语法意义。而在榆次方言中,两个助词甚至两个以上的助词连用跟在实词之后组成语法结构的现象似乎比单个助词的使用更为普遍,“地的”连用就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地的”连用是作为一个结构助词的整体出现的。笔者在整理以往文献的过程中发现,关于榆次方言中助词连用的现象文献中已有提及,但针对“地的”连用的研究却十分少见。较为系统分析“地的”连用的只有吴建生《晋中方言的“的的”连用和“地的”连用》一文,但该文关于“地的”连用出现的语言环境、承担的语法功能以及拥有的语义特征的探讨都不够深入。

榆次地区“地的”单字调分别是[ti45]和[],连读时不变调,整体读为[](侯精一、湿端正,1993)。吴建生在《晋中方言的“的的”连用和“地的”连用》一文中指出,榆次方言里的“地的”连用,“地”是形容词性成分的标记,“的”是名词性成分的标记(李娟,2008)。也就是说,“地的”结构整体上呈现出的是名词性质。这种说法认为“地”和“的”分别承担一定的语法功能,虽然是连用,但是不把“地的”看作一个整体。本文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笔者在语料收集过程中发现,“地的”连用的情况在榆次方言中非常普遍,出现的语言环境也非常复杂,在更多的语用中,“地的”并不是分开承担语法功能,“地的”结构也不完全是名词性质。我们认为,把“地的”看成一个“助词组”最为合适,其结构性质要根据它所紧跟的词的性质来决定。下面将对“地的”出现的语境及语法功能、语义特征进行分析。

二、“地的”连用的具体情况

榆次方言中的“地的”连用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语言环境中。

(一)单音节动词或形容词“A+得来地的”

跟在单音节动词或单音节形容词“A”之后,此时“地的”之前往往还有“得来”与其共同组成一个非常特殊的“A得来地的”的结构。例如:

(1)这儿人是饿得来地的,那儿怎呢(怎么)还不做饭了!(“地的”结构作谓语)

(2)凉得来地的,不知道出去跑甚了!(整个“地的”结构作谓语)

以上例子中,“得来地的”跟在一个单音节的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例(1)中,整个“地的”结构使单音节动词“饿”呈现出一种表示饥饿的生动状态;例(2)中单音节的形容词“凉”呈现出表示天气寒冷的生动的状态。因此,“地的”本身不会使整个“地的”结构成为名词性质,这个“助词组”只是加强了它所修饰的谓词的词义,使整个结构生动起来。以上两例中“地的”结构作谓语,分别是动词性质的整体结构和形容词性质的整体结构。

(二)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

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形式“AA”后跟“地的”的情况也十分常见,但用法稍有不同。具体来说,表示事物客观属性的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和表示与人行为有关的主观性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在使用时意义略有不同。下面分别做具体说明。

1.表示事物客观属性的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

(3)这苹果红红地的招人待见。(“地的”结构作谓语)

(4)刚买的新新地的衣裳就给弄脏了。(“地的”结构作定语)

这种情况中的“地的”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一个助词“的”,榆次地区更倾向于用合成助词“地的”来代替“的”。当然,此处也可以用“的”。

另外,由于对口头表达生动性的追求,人们在日常口语交际过程中更倾向于用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代替单音节的简单形容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更普遍地使用“地的”。如例(3)、例(4),更常见的说法其实是“红丹丹地的”和“新圪展展地的衣裳”。

2.表示与人行为有关的主观性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

(5)不要闹!悄悄(不要说话、安静一点)地的!(“地的”结构作谓语)

(6)凑凑地的。(老实呆着)!(“地的”结构作谓语)

(7)这娃娃一直跑来跑去,就不能踢踢地的坐的那儿?(“地的”结构作状语)

以上各例中能出现在“AA+地的”结构中且表示与人行为有关的主观性形容词重叠式的“AA”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AA”出现的句子往往是祈使句,句子通常带有命令语气,命令对方按照“AA”的方式去做;二是命令发出之前,违背“AA”形式的动作已经发生,“AA+地的”起到动作的纠正作用。以例(5)做详细说明。例(5)是大人训斥孩子不要吵闹时出现的句子。首先这是带有命令口气的祈使句;其次,在说出这个句子之前,孩子不“悄悄地的”,即孩子吵闹的事实已经发生。也就是说,一般在孩子吵闹之后,家长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而说出“不要闹!悄悄地的!”而不是在孩子吵闹之前提前告诫孩子“悄悄地的”。这是与人行为有关的主观性形容词重叠式“AA+地的”使用的特殊情况。以上“AA+地的”结构在句中作谓语或状语。

(三)形容词“AB/AABB/ABAB+地的”

这种情况中的“地的”作为一个“助词组”出现的特征就十分明显了。以下各例中的“地的”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单个助词“的”,用法相当,但不常用。整个“地的”结构也不是名词性质的一个语言单位,而是只起到支撑起句子结构的单个助词“的”的作用。口语中,人们倾向于用生动形式代替单调的形容词重叠式。举例如下,不再详述。

(8)崭新地的袄儿。(“地的”结构作定语)

(9)崭新崭新地的袄儿。(“地的”结构作定语)

(10)干干净净地的床铺。(“地的”结构作定语)

这种形式“地的”结构主要作定语。

(四)形容词生动形式“ABCD+地的”

“地的”作为合成助词,相当于普通话单个助词“的”。

这种情况下,“地的”跟在生动形容词的形式之后。榆次方言中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多以四字格形式出现,如“洋而勿而”(形容吊儿郎当、不正经的样子)、“楞不兴兴”(形容傻呆呆的样子)等,这是榆次方言在词汇上的重要特点。在以下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之后,基本都用“地的”代替“的”。例如:

(11)红丹丹地的才五角一斤,青煞煞地的就四角一斤。(“地的”结构作主语)

(12)外头黑黢五烂(黑黢黢)地的,出的干甚呀?(“地的”结构作谓语)

(13)年轻人眼里就没活计(事情),成天死眉处眼(不灵活、不会做事、傻乎乎的)地的。(“地的”结构作谓语)

(14)你看你歪(那)五眉不招眼(吊儿郎当、不正经)地的样儿!(“地的”结构作定语)

以上例子也可以表达成“红丹丹的”“青煞煞的”“黑黢五烂的”“死眉处眼的”“五眉不招眼的样儿”。但榆次方言更倾向于“地的”连用,尤其是在日常口语之中,基本不采用单说一个“的”的用法。这个现象更能证明,在榆次方言里,“地的”这个凝固化程度很高的“助词组”在语法功能上基本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单个助词“的”。在这里称“地的”为“合成助词”或“助词组”,主要是考虑到很难说在这样的句子里“地”和“的”分别承担怎样的语法功能。把它们分别理解成“形容词性成分标记”和“名词性成分标记”在例(11)中或许可以成立,但在例(12)~例(14)中这样理解就颇为牵强。在这种情况下,把“地的”看成一个凝固的助词更容易理解。“地的”和形容词生动形式组成的结构可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

(五)副词+“地的”

榆次方言中有副词后跟“地的”做句子成分的例子,语义上有加强整个短语或句子“状态”意味的作用,这一点很特殊,可以做更深一步的研究。

(15)你这人是咋地的了?(你到底想怎么样)(“地的”结构作谓语)

(16)他今天细细(实在是)地的不待动。(不想动)(“地的”结构作状语)

以上两例中“地的”的存在使前面的副词在表意上更加生动化、有状态感,“地的”结构在句子中作谓语、状语。然而“地的”本身不承担实际的语义。这种本身不承担语义,但出现在一个结构里又似乎附加了语义的情况十分特殊,值得关注。目前来说,我们考虑可能是“地的”本义的残留,或者是长期的语用实践将生动的状态感赋予了整个“地的”结构。

(六)比喻义短语+“地的”

“地的”不仅可以跟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后面,有时还可以根据语境跟在一个表示比喻义的短语后面,作用类似于跟在副词之后,加强整个短语的状态意味和生动性。这个短语往往比较特殊,是方言有的短语,普通话中很少有这样的说法。

(17)你给我人昂地的(像个人一样)听见了没啦?(“地的”结构作谓语)

(18)这娃娃就跟毛猴地的,乱老个乱(非常吵闹)!(“地的”结构作谓语)

跟在表示比喻义的短语之后,“地的”承担了一定的语义,它表示“像……的样子”,此时“地的”在短语之后是不可省略、必须出现的成分。这种句子的出现表明,“地的”在实际的语用当中适用的范围非常灵活,虽然作为助词出现,却常常承担了一定的语义色彩,使整个“地的”结构具有很强的生动性。

三、小结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地的”在榆次方言中是一种很常见的助词连用形式。对于“地的”的语义特征、语法功能总结如下:

(一)绝大多数情况下,“地”和“的”在句子中担任的角色并不那么明确,即并不一定是“地”作形容词性成分的标记、“的”作名词性成分的标记。把它们理解为一个助词组较为合适,具体的语言环境也证明了这一点。

(二)“地”和“的”作为合成的“助词组”,已经词汇化并凝固为一个助词。

(三)“地的”可以用在谓词的多种形式之后、副词及短语之后。

具体来说,可以用在单音节动词、形容词(此时多形成“得来地的”这样的形式)之后、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分客观性质形容词和与人行为有关的主观性形容词重叠式)之后、各种类型的形容词形式如“AB”“ABAB”“AABB”等之后、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大部分为四字格形容词)之后、副词之后以及比喻义短语之后。

(四)从语义上讲

第9篇:形容人的词语范文

关键词:认知视角 非谓形容词 隐喻机制 语法化 经济性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根据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最基本的三大词类,在每一大类之下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小类。比方说,名词可以分为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动词可以分出实义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等。而在形容词范畴之下,存在着与形容词有联系,但又具有独特语法特征的典型成员――非谓形容词。

一、非谓形容词的提出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第一次提出“非谓形容词”这一概念的是《试论非谓形容词》(吕叔湘、饶长溶,1981)。这一概念的提出,基于“小型、慢性、公共”等新出现的具有独特特征的词的发现。他们总结了这一类词的特点:1.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2.绝大多数可以加“的”修饰名词;3.大多数可以加“的”用在“是”后面;4.不能充当一般性的主语和宾语;5.不能作谓语;6.不能在前面加“不”或“很”。[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2],一个范畴的确定不是由范畴内部所有成员共同具备的充分必要条件界定的,而是由“原型”(即集合了某范畴中最多特点的成员)和与“原型”有着一定相似性的“非典型成员”以及各范畴之间模糊不清的边界共同组成。正如形容词这一范畴,我们可以把典型的性质形容词看作这一范畴的“原型”,将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不具有不同量级特征的状态形容词,以及主要作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修饰语的非谓形容词看作“其他成员”。而非谓形容词在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游离状态正是这种范畴中模糊不清的边界问题。

二、《说唐》中非谓形容词

《说唐全传》[3](简称《说唐》,下同)是一部口语色彩较浓厚,且形容词使用较频繁的清代白话小说。考察清代非谓形容词的使用状况以《说唐》为蓝本具有典型性。《说唐》中的非谓形容词共有14个,分别是:金、银、雌、雄、半、整、单、双、独、正、副、孤、总、碧(没有双音或多音节)。通过与同时期其他白话小说的对比,我们认为这种只具备单音节形式的状况不是《说唐》的特殊情况,因为多音节的非谓形容词在民国之后才开始出现,在近些年才逐渐被大量使用。

通过对《说唐》中非谓形容词的具体考察,我们将其句法功能和特点进行了归纳与阐释:

(一)作定语

作为形容词这一原型范畴里的典型成员,性质形容词在《说唐》中最主要的句法功能是作定语:

(1)我今托孤与汝,切勿轻生,可将金装锏留下,以为日后存念秦氏一脉。

(2)只见一只金犬赶上前来,五鬼方才避去。

(3)他为人刚勇异常,一生耿介,淡薄清廉,能使一杆滚银枪,沙漠驰名。

(4)彼时有人踢过彩门者,公子在月台上就进他彩缎一匹,银花一对,银牌一面。

(5)伍爷头戴一顶风尾银盔,身穿白袍银甲。

(6)顺手抬起银花锏,“耍”的一下,齐国远叫声:“不好!”

上面6例中,“金”“银”都处在定语位置上,通过对《说唐》全书具体情节的考察,可以推断出“金装锏”“银花锏”“银花”“银牌”“银盔”等,语义指向都是“用金(银)制成的”。例(2)中的“金”义为“金色的”。非谓形容词“金”“银”在《说唐》全书中的词义都可概括为上述两种,这与现代汉语中的非谓形容词“金”“银”在语义上稍有不同。例如:

(7)在宾客们的簇拥和祝福中,他将白金钻戒戴在了新娘的手上。

(8)他永远忘不了嫂子卖掉祖传的银手镯给他们换口粮的一幕。

(9)这种最高级别的证件通常又被称为“白金通行证”。

(10)按飞行频率及里程累积额的不同,会员知音卡分“普通卡、银卡 、金卡”三种。

例(7)“白金钻戒”中的“白金”,表述的是“钻戒”的材质,其语义内涵是概念义。如果一定要区分“白金钻戒”与“白金”的区别,那么“白金”这一名词的空间性在“白金钻戒”这一“非谓形容词作定语修饰中心语”的句法位置中已经削弱。所以例(7)与例(8)中“金”“银”的语义与《说唐》中“用金(银)制成”是相同的。

例(9)与例(10)的“白金通行证”“银卡”与“金卡”,则是在《说唐》之后新出现的语义,是转指“金”“银”这类金属所具有的“罕见、稀有、尊贵”等附加的性质义。

词类是一个大的原型范畴,名词和形容词作为这一大范畴下的几个不同小类,每类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词类之间总是处于一个互动的、相互粘黏的状态。非谓形容词处于名词与形容词两个范畴的边界位置,而上述“金”“银”这类词语就是处于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游离状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名词――非谓形容词――形容词

白金――白金戒指――白金通行证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断定,以《说唐》为代表的清代白话中,“金”“银”类词语仍处于名词形容词化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二)作状语

(11)周兵填街塞巷,使婢家奴俱各乱窜,单剩太平郎母子二人东跑西走。

(12)他父亲叫作程有德,七岁时父就没了,单依母亲看养。

(13)独有那穿青的单雄信,主公你休去想他。

(14)俺今独守孤城,进退两难。

由上可知,非谓形容词作状语,构成状中结构,与现汉中的用法相似。这属于形容词的限定性,这一非谓形容词是对后面具体动作或方式的限定。

(三)作主语或宾语

非谓形容词可以加“的”,成为名词性的“的”字结构,既可以作主语,也可以作宾语。这与典型性质形容词的“的”字结构相似。

(15)雌的重八十斤,雄的多一斤。

(16)一只雌的抓着鸡在下,一只雄的扑着翅在上。

(17)叔宝吃了一惊,取来一看,却是银的,将来放在桌上

例(15)、例(16)中“非谓+的”结构作主语,例(17)中作宾语。张素玲(2006)[4]提到:“除了在下面的两种情况中可以作主语、宾语外,区别词一般不能单独作主语、宾语,这是区别词与名词的区别之一。”这里的两种情况指“对举句句式”和“在‘从(由)……到(变为)……’结构中作宾语”。但在《说唐》的例(17)中可以看出,“银的”出现在这两种情况之外而作宾语。这是非谓形容词从清代到现代汉语中具体语用的变化之一。

三、《说唐》至今非谓形容词的发展

《说唐》中所出现的非谓形容词与现代汉语中所出现的非谓形容词最大的区别是数量上的差异。《说唐》中只出现了12例,但现代汉语中的数量远不止这些。吕叔湘、饶长溶(1981)共列出了476例,齐沪扬(1998)[5]共列出了320例。在音节构成上,《说唐》中全部为单音节形式,而现代汉语中却出现了大量双音节或三音节非谓形容词,如:逆、慢性、非本质等。下文将重点分析民国以来,多音节非谓形容词大量出现且高频率使用的原因。

(一)隐喻机制的作用

隐喻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词义引申、新词产生的一种重要途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种种概念都是从具体事物中引申出来的,而隐喻就是引申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语言中的很多现象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中的。[6]而非谓形容词的演变也离不了这个轨迹。例如:

型:大型、小型、新型、重型、候鸟型

“型”的本义是铸造器物用的模子,是一种具体的事物,在句法成分上不能单独用作定语。但是“大型、小型、新型、重型”等词语用性质形容词和“型”组合,词汇化为词语后,特指某种事物所具有的一种属性或状态。这是“型”由具体到抽象的一种隐喻过程。而“候鸟型”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变化。“候鸟型”并不是指某一事物的外形像候鸟,而是指“随着时间或地点的变化呈现出的一种循环的状态”。这是根据“候鸟”类动物“春回秋南飞”的特质进行的一种隐喻。所以说,隐喻是非谓形容词产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二)语法化的作用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g)通常是指某些具有实义的词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虚化为一种语法范畴或语法形式的过程。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经过多年来对语法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更有力地证明了语法并不是一个自主生成和变化的系统,它与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隐喻规律等密切相关。[7]语法化是一种由实到虚的演变,而隐喻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映射,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法化过程和隐喻规律是相通的。

非谓形容词在《说唐》及之前是单音形式,而民国之后则大量出现多音形式,语法化是这种新形式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以《说唐》中的“半”为例,具体探讨“半”从《说唐》到现代汉语的语法化过程。

(18)没奈何去买了半坛酒,和大半坛的清水。

(19)“哈蜡”一声响,撕为两半片,抛在地下。

(20)叔宝半身在水中,几乎跌倒,忙把手中枪向马前尽力一拄。

在以上3例中,“半”使用的是其本义,表示“约二分之一”义,修饰的是一个具有空间性的具体量。

(21)明日又大战,两下无休无歇,杀到半月,不肯住手,又无人解劝。

(22)程咬金闻了这个消息,算了半夜。

(23)一条青龙发起威来,飞在半空。

在例(21)至例(23)中,“半”的语义不是指一个具体物体的一半,而是从具体量到抽象的时间量或空间量,特别是例(23)中的“半空”,完全剥离“二分之一”的本义,“半空”虚化为“空中”之义。

(24)等得熟了,吃一个不住,扫仓罄尽,还只得半饱。

(25)前头一条小河,却半干不干。

(26)天下人没有当得我半锤起的,你能接连挡我三锤,也算是个好汉。

如果将例(18)到例(20)中的“半”理解为数词,那么例(21)到例(23)中的“半”也可以说是数词,但将它看作非谓形容词也不为过。例(24)到例(26)中的“半”在时空的基础上,延伸到表示“性质”“状态”或“感觉”。“半饱”和“半干不干”是一种状态,“半锤”并不是指锤子的一半,而是李元霸力气的一半。这里的“半”已经可以判定为非谓形容词。

从以上9例可以看出《说唐》中有数词性质的“半”,也有大量非谓形容词性质及中间状态的“半”。所以,《说唐》之前,“半”的语法化过程已经完成。但是,语言是人的认知发展的外在表现,随着经济社会等的发展,人的认知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语言也处在一个持续变化的系统之中。《说唐》之后,现代汉语中又出现了“半自动”“半脱产”“半生态”等新生非谓形容词,以“半生态”为例:

(27)要从学习欧美一些国家的学校利用一些生态或半生态实际出发……

(28)朋友圈里也逐渐流行50元一斤的半生态猪肉。

(29)半生态养殖场是环境与经济利益的最佳契合。

“半生态”一类非谓形容词的出现,是“半”继续语法化的过程,是“半”脱离词的范畴,成为独立义素,然后与其他词语形成组配关系,语义逐渐黏合,最终形成新形式的非谓形容词。在这种形式中,“半”作为一个语素,处于定语位置,语义蕴含是“中心语的一种不完全状态”。

(三)经济原则的作用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提出,语言经济原则的前提是确保完成语言的交际功能,与此同时,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减少具体言语活动中说话主题的力量消耗。经济原则作为一个普遍性原则,往往存在于具体的言语行为中。[8]

这种言语层面的经济原则不仅存在于语音方面,而且词汇层面的简化缩用现象更为明显。《说唐》之后多音节非谓形容词的大量出现同样离不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例如“国营”“祖传”“民用”等非谓形容词可以看作是由相对应的VP紧缩造成的。“国家经营”紧缩为“国营”,“祖宗传留”紧缩为“祖传”,“民事上使用”紧缩为“民用”。

根据经济原则,这些动词短语紧缩为非谓形容词之后,之前的动词短语使用频率骤然降低,而取而代之的非谓形容词开始出现且迅速流传。比如:以CCL语料库为据,使用频率上,“国家经营”共有50例,而“国营”高达4704例,使用时间上,近三年的语料中,“国家经营”仅出现3例,而“国营”近千。由此大致可以看出,“国营”呈现出取代“国家经营”的强大趋势。

所以,语言经济原则是多音节非谓形容词在《说唐》后大量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非谓形容词呈现出迅速取代紧缩之前的动词短语的趋势。

四、结语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我们把非谓形容词视作形容词类中的非典型成员,故将其纳入形容词类。通过以《说唐》为蓝本的清代与现代汉语中的非谓形容词的对比表明,非谓形容词呈现多音化及高频使用的发展趋势。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之一,也是非谓形容词大量出现的认知基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总是在言语活动中悄然发生,并催化主谓结构非谓形容词在数量上呈猛增趋势。较多的非谓形容词在清代处于语法化的过程中,直到今日,语法化仍在继续,这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

参考文献:

[1]吕叔湘,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1981,(2).

[2]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清]鸳湖渔叟校.说唐全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4]张素玲.现代汉语区别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5]齐沪扬.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6]王寅.认知语法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8]徐大明.有关语言经济的七个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