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精选(九篇)

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第1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那么综合材料绘画在其语言体系上呈现出哪些形态呢?

首先,综合材料绘画在语言上首先体现出来的是对“物”的形态、属性及语义的理解认识和重新建构,是对各种物质材料在进行艺术创作中功能和价值的再认识。任何的物质材料其本身都是具备两种内质的。一个是物质本身具备其作为物的形态和属性,这种形态和属性也就是材料本身所具有的“表情”,即它的材质感。这是它作主体语言参与到画面组构上的最重要特性。二是物质所具备的物的语义,也就是其作为材料存在而具备的文化积淀。物质在存在的过程会被其所存在的文化环境赋予的相应文化内涵和精神指向。我们单纯地看木头、土、乳蜡、油脂、钢铁、水泥、玻璃等物质材料时,会因为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区分开这些物质材料具有的冷暖特性。在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中,物质材料正是依托其本身的“物”性和所承载的文化内质与绘画者赋予的精神相结合,来实现着物质与精神的对话。在这过程中,艺术家对材料的物质材料的敏感度和对物质材料的属性性能的把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家克拉斯和布罗克迈尔就是选取了金属铁板材料进行创作,他们利用铁板材料的不透明、可腐蚀、色泽突出等特性,通过铁板的自然锈斑和制作出的画面痕迹相结合,表达出了他们的一种庄重、深沉的生命体验。而博伊斯在作品《动物脂》中,则用毛毡和油脂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他正是利用这种材料毛毡和油脂本身就具有暖性的物性特征来完成他的艺术构想的。画家朱进在他的《时光》系列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不断的运用黄色土、五色土和褐色土等土质性材料来完成他的艺术作品。他利用土质材料具备的与人天生就有亲和力的物质属性来实现着自己的艺术诉求,画面上,“土”所独具的材料属性和文化内质成了画面的主体语汇,观看者面对画面所产生的内心触动几乎都来自于这些涂抹、堆彻、龟裂在画面上黄褐色土料。

其次是综合材料绘画的艺术语言呈现为一种媒介的综合运用状态。不同媒介的综合使用为综合材料语言体系的拓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由于不同的物质材料之间是无法融合的,正是由于多种媒介的参与结合,才使各种材料在碰撞冲击之后产生了流动进而变得亲和起来,达到了一种不同材料冲撞后的平衡,我们才会感觉到材料所形成的艺术张力和精神的升华。艺术创作者们正是通过使用众多的特定媒介,来完成其内心特有的生命关注与体验,我们可以从众多艺术家的创作中得到体会。法国画家简•杜布菲在材料的使用上可谓是多种多样,他把泥土、沙子和其他材料做成厚厚的有颜色的基底,并且一改用色彩进行绘画的形态,使用沙砾、海绵屑、木板等材料进行制作,通过在这样的画面上作画,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是斑驳的色痕,各种奇特的形象就是在这样的基底上浮现出来的;作为西班牙非定型绘画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在大量的艺术创作中把抽象表现主义和材料语言进行了结合,在画面上,他大量使用大理石粉、沙子、粘土、纤维等材料进行各种综合材料创作,在具有浮雕感和丰富肌理的画面上采用刮、割等手段创造出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语言面貌;而作为二战后的德国艺术家基弗具有深深的悲剧意识和忧患意识,他把现成的物质材料和媒介进行整合,并保留材料的符号属性,在作品中完成了物质材料在视觉上的解读和喻示。干裂的泥土、残破的废墟、荒芜的大地充满着他那巨大的作品中。他把钢铁、铅、沥青、灰烬、纸、石头、植物、油彩、油墨、沙土、丙烯、水泥等等综合物质和综合材料运用的画面,画面上材料与媒介不断的进行着反复堆砌,观者在视觉上就能感觉到作品上物质的重量感和可触摸感。在作品《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中,两个高大的书架上陈列着用腐蚀制作过的铅皮作成的一部部敞开的巨大线装书,强大的视觉震撼力撞击着人们的眼睛和内心,来描述着德国的历史和磨难。德国的另一位艺术家伊米尔•苏荷马则是从物质的无形状态中寻求另一种表现手段,他把浓稠的黑色沥青直接铺撒在经过制作的厚实画面上,在他那泥土般的背景下,黑色的线条深沉奔放,在画面上形成了极具生命感的张力,从而脱离了材料的制作性转而进入到一种写意的境界。

再次,综合材料的语言运用经常表现为一种对文化的借用与转换。文化的资源是艺术赖以发展的土壤。在整个文化资源中,既囊括着自然资源也包括着精神资源,当自然资源和精神资源能够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找到对应时,材料与精神就会形成了一种互动和互通,从而完成了艺术创作者与画面、观看者的一种对话。对传统文化进行借取和转换是很多材料艺术创作者的共同取向。在艺术家蔡国强的一系列的火药爆炸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艺术家本人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种借取和转换。他将火药和颜料铺设在画布上点燃,画布在爆炸后形成了痕迹,在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他寻求火药这种媒材的材料属性和这种媒材的中国文化性的融合,在点燃火药同时,他也在点燃一种博大恢宏的文化力量,作品在此时成为了将这种中国传统材料转换成了一个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开展对话交流的符号客体,让观看者能在画面上感受到来自中国古老文化的震撼。在艺术家徐冰的作品《天书》中,我们感受到的更是艺术家对传统的文化资源的巧妙的借用。作品《天书》可以算是对我国汉字进行的最彻底最激进的解构,他所书写的“汉字”中,所有的文字都是他自己想象出来的,在经过传统木板印刷技术进行印刷和装订,真可算是一次对中国最有力的书写汉字的彻底颠覆。而与徐冰的天书相对应的另一个代表艺术家吕胜中,则是对中国传统民间技艺“剪纸艺术”进行了借取。他将民间传统的剪纸语汇加以提炼,创作并利用一个“小红人”的符号形象进行艺术创作,吕胜中通过剪纸这项技艺把自己的艺术创作回归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转变为了一种能够进行深层沟通的媒介,成为了其与社会、与观看者对话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的东方文化精神积淀,从传统文化入手,寻求传统媒介材料与当代精神的融合交流,成为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一个有效手段。

另外综合材料绘画在自身语言体系的建构上则更加强调语言的偶然性和实验性、观念性和精神性。综合材料绘画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性为主要创作方法的视觉艺术,它对所有物质材料认识和运用都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因此作为综合材料艺术的创作者,为了有效利用物质材料,传达自己的艺术诉求,就要对不同物质材料的语言属性进行反复梳理、归纳、再认识,通过不断的实验运用,才会使物质材料能够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因此这种不断的艺术实验性就成为了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在技术探索和实现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物质材料应用的无限可能性为其艺术语言的形成与建立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这也就使其语言的形成具有了极大的偶然性特征,偶然性便成为了综合绘画材料语言形成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激发大脑的各种发明,是让人们观察断壁残桓,未息的余烬,以及斑石、云朵和土块,因为这些不规则的“偶然性”形态中能使人产生奇妙的发现,使艺术家进入一种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想象力就开始在那些墨点和不规则的形状中施展魔术,而同时这些形态又反过来帮助他进入一种朦胧的虚幻状态,使艺术家的内在视觉得以投射到存在的事物上。”(达芬奇语)[2]在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过程中,正是依托这种给人充满想象空间的偶然特性才会使创作者能够把握住画面形成的那些具有美感和抽象意味的“迹象”,并对这种“偶然之象”进行重新的选择组构,把那些具有视觉美感和冲击力的痕迹保留下来,形成新的视觉审美趣味。实验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而成为了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一种最为重要的品质。其次,在材料的运用上,绘画者更加强调材料所具有的观念性和精神性,更加注重这种精神观念同物质材料的结合与对话。其实物质材料其本身是不具备精神性和观念性的,是绘画者在艺术创作的实验过程中,对物质材料进行了分析、梳理、认识、运用和转化,并在画面上赋予其一定的精神内涵,从而使物质材料成为了创作者精神诉说的载体。创作者是把材料在经历过时间和特定文化沉积后所形成的那种神秘“物质”不断进行挖掘,并把这种“物质”当作传达精神与观念的载体在画面上直接呈现,这时的物质材料便因为精神的存在而具有了全新和独立的审美价值,物质材料所蕴涵的特定文化暗示便穿透材料而传达出来,材料的精神便在画面上得以提升和彰显。

第2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kasatina”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开展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汇报材料

2021年1月26日,贵阳市南明小学副校长、从江县丙妹镇大歹小学第一校长王玉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8岁,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2月3日,中共从江县委、从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广泛开展向王玉同志学习活动。为做好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工作,从江县结合实际,按照“六个一”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开展一批典型事迹宣传报道。把王玉校长支教帮扶病逝的典型故事作为宣传从江脱贫故事、讲述从江战贫感人事迹、传递从江扶贫正能量的重点任务,积极对接省委宣传部和州委宣传部,主动对接央级媒体和省州媒体,精心策划做好系列宣传报道,先后在《贵州日报》《贵州新闻联播》《新华网》《中国教育报》《黔东南日报》《黔东南新闻联播》等媒体宣传报道,加强正面宣传,打造先进典型。

二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为扩大宣传教育效果,拟定在全县“两会”期间举办一场王玉校长先进事迹报告会,安排贵阳市南明小学校长曹凤英、贵阳市南明小学支教教师赵发勇、省纪委驻大歹村扶贫干部林思宇、从江县大歹小学校长王绍东等作先进事迹报告,精心准备事迹报告稿,确保宣传教育效果。

三是开展一系列感恩感师宣传教育活动。由县教育工委和县教科局谋划安排“七个一”系列活动,即:一是开展一场先进事迹报告会、二是开展一次专题研讨会、三是组织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活动、四是开展一次宣讲活动、五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六是绘制一次手抄报、七是树立一块感恩墙。各中小学校在春季开学后,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王玉校长先进事迹,学习她以爱育爱、潜心育人的大爱精神,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情系苗乡、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的担当精神。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感恩感师活动,引导广大教师投身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四是编撰一部舞台剧目。由县文旅局和县艺术团牵头,以王玉校长患癌康复后到深度贫困山区大歹村支教先进典型事迹为原型,编撰一部多语言版本的舞台剧目,以情景舞台剧等文艺创作方式进行展演,作为大歹景区定时表演内容之一,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助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第3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建党85周年庆七一相声:五字真言

06-08

卫生系统七一演讲稿——我为党旗添光彩

06-08

社区与共建单位庆七一大型文艺晚会主持词

06-08

爱国演讲——我的祖国

06-08

建党85周年庆七一活动方案

06-06

厂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06-06

优秀党组织镇党委先进典型材料

06-06

七一建党节爱岗敬业演讲稿

06-06

机关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06-06

七一演讲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06-06

建党85周年七一建党节主持词、演讲稿、晚会致辞、讲话、方案、事…

06-06

鲜红的党旗赤诚的心(七一朗诵诗)

06-06

建党85周年演讲稿

06-06

七一永远跟党走演讲稿

06-06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党在我心中重千斤

06-06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06-06

优秀党委书记推选会发言稿

06-06

党旗,飘扬在前方——七一演讲稿

06-04

电信职工庆七一晚会主持串词

06-04

在庆祝建党85周年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4

庆七一文艺演出主持词

06-03

部队官兵七一晚会报幕词

06-02

庆祝七一建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5-31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

05-31

“党在我心中”知识竞赛试题

05-31

迎“七一”,学、用知识竞赛参考题

05-31

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05-23

关于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带领群…

05-17

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05-16

关于做好全市七一表彰工作的意见

05-12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上的讲话

04-25

在交通系统纪念建党周年暨表彰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04-17

在交通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表彰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04-17

在全区“七一”表彰暨歌咏大会上的讲话

02-08

党旗,飘扬在前方——七一演讲稿

10-12

赫山区庆祝建党周年“颂歌献给党”串台词

09-29

党支部庆祝“七·一”建党节活动总结

07-04

党委书记在公司党委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

06-30

在安装公司机关庆祝建党84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6-30

[推荐]庆祝建党84周年“七·一”畅想精彩演讲稿

06-30

敬爱的党啊,我永远跟您走!七一建党节演讲稿

06-30

在区直机关工委纪念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30

在市机关庆祝“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30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周年暨表彰“两先两优”电视电话会议…

06-30

在县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9

在全市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文艺晚会上的致辞

06-28

“七·一”建党节党的赞歌演讲稿

06-28

在“七·一”建党节新党员入党宣誓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七·一”先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全市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全县庆祝建党84周年暨庆“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8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上的讲话

06-27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一先双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6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上的开幕词

06-26

优秀教育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06-26

庆祝建党84周年演讲演唱会主持词和闭幕词

06-26

七一前入党思想汇报(财务人员)

06-26

扎根一线显身手攻坚破难展才俊

06-25

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06-25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一个女企业家的追求

06-25

庆祝建党84周年暨先进表彰大会开幕词

06-24

在建党84周年暨先进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4

新党员代表在入党仪式上的发言

06-24

先进党支部学生代表发言

06-23

庆祝“七一”演讲稿党为我指方向我为党旗争光辉

06-23

让党旗永远飘扬,让形象永远闪亮演讲稿

06-21

书记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在纪念建党八十四周年暨先进性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在教育系统庆祝“七·一”建党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21

庆祝七·一建党节党员应该是一面旗帜事迹材料

06-21

在“七·一”建党节给老党员的慰问信

06-20

七·一建党节肩负新世纪使命,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做贡献演讲稿

06-19

在“七·一”先进事迹报告会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7

老党员代表在“七·一”建党节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6-17

在纪念“七·”建党周年暨“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6

共产党人,点燃我心中的火(诗歌)

06-15

在庆祝七·一建党节大会上的讲话稿

06-15

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6-15

庆祝“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我的入党心声

06-14

在庆祝“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14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理想

06-13

庆祝七·一建党节演讲稿—唱响准格尔

06-12

七一建党节演讲稿-我把党来比母亲

06-12

庆“七一”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发言

06-12

庆祝七一建党节文艺晚会主持词

06-11

在庆祝“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06-11

庆七一演讲稿—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

06-11

公司书记在“七一”表彰会议上的讲话

06-10

电信职工庆七一文艺晚会主持词

06-10

庆祝“七·一”建党节文艺演出主持词

06-08

在庆祝建党84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7

[图文]在“七一”建党节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6-05

[组图]“七·一”建党节系列活动组织实施方案

06-05

“七一”建党节前的入党思想汇报

06-04

在庆祝建党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04-25

发挥党建政治优势带动检察工作发展

04-09

在庆祝建党周年“老区党员新风采”演讲比赛上的讲话

03-21

在七一建党节优秀共产党员的爱岗敬业演讲稿

03-08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评论

02-04

在以表彰先进和歌咏比赛庆祝党的生日大会上的讲话

01-13

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01-13

在学校升国旗仪式上的讲话

12-0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3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29

[图文]升旗仪式讲话之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

11-24

[图文]在“七一”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1-24

调研人的精神家园演讲稿

11-15

在“七一”党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02

外企中的党建建设演讲稿

10-27

庆祝建党周年党的光辉照耀新世纪演讲稿

10-20

纪念建党周年“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党是我心中一颗最亮的星演讲稿

10-20

庆七一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期末考试动员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新学年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迎会考高考动员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新学期学校工作要点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爱国主义教育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春节后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春节后开学讲话

10-20

在国旗下的讲话之期末考试动员

10-20

中国共产党光辉的生日党旗飘飘演讲稿

10-20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10-20

党的光辉照耀新世纪演讲稿

10-20

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演讲稿

10-2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0-19

庆祝七一建党节讲话稿

10-1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0-13

争创党的“先进领导班子集体”汇报材料

09-24

庆祝“七一”建党系列教育活动情况汇报

09-17

党旗为我指方向我为党旗争光辉演讲稿

09-09

党在我心中演讲稿

09-09

点燃信仰的明灯演讲稿

09-08

老党员代表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上的发言

08-31

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发言

08-20

在庆祝建党83周年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08-10

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

08-10

建党八十七周年文艺晚会主持词

08-09

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优秀党员事迹材料

08-06

让国旗更鲜艳——七一演讲稿

08-05

把群众观点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07-09

血染的木棉花

07-03

祖国——母亲

07-03

我心中的呼唤

07-03

我立志做党的好女儿

07-03

我的入党心声

07-03

歌颂党的丰功伟绩,树立远大理想

07-03

点燃信仰的明灯

07-03

努力开创直属党委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06-25

《我们集合在党旗下》文艺演出报幕词

06-25

2004庆“七一”文艺晚会报幕词

06-25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

06-25

让党旗在心中永远飘扬

第4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江西宜春版画的辉煌已成过去,进入21世纪如何发展值得大家思考。本文主要论述综合材料版画是宜春版画发展的路径之一。实际操作就是在传统的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基础之上,恰当运用材料,综合进行制作,将各式材料的特性与物性淋漓尽致发挥,糅合其它的艺术形式,充分表达作品的艺术主题。综合材料版画的优点就在于“综合”二字,既能综合各版种优势,又能综合其它画种的优势,因此成为众多艺术家喜爱的版画表现形式。因为与单一版种而言,综合材料版画在创作中运用技术与材料的自由度是其它版种无法比拟的。

综合材料版画,使艺术家获得了又一自由创作的选择权。这种综合是艺术家们以自身对版画艺术语言掌握的一次升华,艺术家们对不同版种(当然有时更延伸到其它艺术种类)进行重组,赋予其特有的表现魅力进行创作。综合材料版画,打破旧规,以凸代凹,以凹代凸,转印、油水、漏印、撒贴、加实物、刻划等等。材料上有纸版、沙版、胶版、蜡油版、脱胶版、丙烯树脂等手法。借用压力、加热、隔离、腐蚀等制版技法将材质属性发挥极致以产生效果显著的痕迹。

数字化时代必然诞生数码版画,计算机的功能是强大的,在图像处理上,数码技术可任意获取图像,处理图像,并进行深入创作。正如本雅明所言:“原作(original)的韵味通过复制的可能性而渐渐衰竭,数码技术都赋予每一件副本(every copy)自身以独特的韵味。因此数字技术为版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大大的契机。特别是数位板。数位板产生的韵味是可以模仿各种各种传统人工版画痕迹,并且还可以产生数字技术独有的笔触,这可以大大的拓展版画的艺术语言。

当然,数字技术还产生了数字印刷。它不同于传统的凹、凸、平、孔四大印刷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印刷模式,这对于版画的拓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待于版画家们去具体实践。当然每一种新生事物必然有质疑声。数码版画能不能称之为版画,业界有很多意见与分歧。焦点集中在:“数码版画”在“版”的物质性以及由“版”而“画”的过程的特殊性上是否认同”。

争议归争议,有了争议才是好事情,有了争议对于版画的发展是有益的,也有助于我们对新技术介入版画的深入思考。既然是综合材料版画,就不得不谈材料了。纸板、沙板、玻璃、石膏、橡胶、布、树叶、毛发等等。因此大自然千千万万的材料如何选用,以不同材料制成不同版也是一门学问。做得好,可以表现丰富的版画视觉语言,有时更是宛如天作之物。以铜版为例,数字技术制版与铜版肌理结合,克服了传统版画没有平缓过度的色调。足见综合材料的运用,拓展了版画的空间,丰富了版画的语言。

版画制作中有因刮刀间接调理颜料绘制的“刮刀法”,借鉴到版画中以“乳胶”类制品模仿油画刮刀法。可以制作立体效果,丰富版画画面,展现印痕艺术。也可借鉴漆画的制作。各种材料的镶嵌,填色,拼贴,刻划,用期创造特有的视觉效果。

版画最大的特点需要印,传统宜春版画,主要的承印物为纸类。综合材料既然讲究“材料皆为我用”之特性,自然承印物的范围也就大大拓展。宣纸、皮纸、卡纸、铜版纸、棉布、亚麻、绢纱、木板,塑料,乃至于印在生活当中的各种实物。版画家对承印物的自由发挥也充分体现了对不同材料的实验与应用。

时展推动艺术变革,宜春版画的振兴、繁荣,政府部门也需要宏观考虑,具体的创作还是版画家们的事。在多元文化与变革的今天,如何发展宜春版画,固然道路不止一条。本文单单谈论综合材料,也是由于笔者视野有限。但是综合材料与多种艺术形式的应用,确实可以为宜春版画的创作开辟一片新天地。当然,材料的应用属于“技”的一面,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更需要关注精神层面。“技”与“道”两个层面皆完美才是作品的成功之道,这是通理,在此不必多言。在多元化的今天,综合材料的运用是版画创作的一种探索,艺术家们也创作出了许多成功的作品。版画这种艺术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引申拓展。“间接性”、“印痕性”是版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标志。跨版种甚至跨画种是发展宜春版画的手段。这是一种动态发展。更具有实践性、研究性、文化性、历史性。例如,徐冰的作品《鬼打墙》(1990年创作),它的意义已超越了版画本身。为版画的发展增添了色彩。

宜春版画有过辉煌,经过低潮,如今又处于一个好的契机。这个契机有两个方面:其一,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很强,而综合材料版画正好与此不谋而合。其二,国家层面的战略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这些契机,江西的版画家们不囿于过去。将当代审美观念与现代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材料相结合,创作思维上,艺术语言与形式上,勤下功夫,重创百姓喜闻乐见的,具有宜春特色,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版画艺术。这必将推动宜春版画以至江西版画的发展。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 抱石美术学院)

第5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1.鲜为人知的材料

发人之所未发,人无我有,避免雷同。

2.有个性特点的材料

属于我自己的,带我之烙印。如李白、苏轼的诗词。

3.内涵深刻的材料

学会突破视角的局限,避免孩子气。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注意积累,厚积才能薄发。主要的途径是广泛阅读、注意观察生活。

然而素材的积累绝非一日之功,即使短期突击,收效也不明显。但如果对已拥有的素材进行一番整理,发掘其多方面的意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一种食材,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也可以吃它不同的部位。(如:芹菜、茄子)

“任何事物或事理都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去观察、去分析,便会获得不同的发现。”客观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对于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其实,中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写作素材,关键是如何根据不同话题有效地利用已有素材写出较有水准的作文。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素材“变身”技法:

1.添油加醋成美味,根据话题的需要修补某一个情节。

素材的内容离不开人物故事,既然是故事,就有情节,而情节发展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元的,这就给我们修改和补充素材中的故事流下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整合现有的素材。

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根据话题的需要放大其中细节。

“细节,就是细微末节……可以是肖像方面的细微末节,可以是行动方面的细微末节,可以是语言、心理方面的细微末节,还有景物方面的细微末节。”可见,人物的一颦一笑景物中的一花一木,都是细节。人物故事中包含着很多典型的细节,只要根据话题(或主题)的需要将其放大,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抓住食材自身的鲜美,根据话题的需要拓展关键语句。

所谓关键语句。是指提示素材大意或提示素材中心的句子。人物故事以文本形式存在于不同的载体,如课本、课外读物、网络资料等)之中,考生把其中的某一个关键语句加以拓展,就能使之成为作文的题材。下面我们就以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邰丽华的事迹为例,看看考生是如何抓住关键语句,对素材进行“变身”的:

[邰丽华事迹]2005年的春节晚会,一下子让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了邰丽华以及她领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无声的世界里,邰丽华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美丽,给人们带来纯净至美的艺术享受。

[评委颁奖词]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也许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绝美的舞蹈,于无声处再现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间勾勒人性的高洁,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丽的奇迹,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根据邰丽华这个素材,不同的考生就提取出了不同的意蕴。如下面文段:

1.让我们把目光投向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一群美丽的少女用她们优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的观众。“千手观音”让每一位中国人记住了她的名字。你可知,就是这群少女,她们却是在无声的世界里长大的。是的,上帝让她们失去了声音,她们却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就会获得成功。

(2006年全国卷《找到人生的定位》)

2.当舞姿优美、神情娴静的邰丽华与20位同样生活在无声世界的伙伴们站在舞台上用千手将爱撤向人间时,没有人还会记得她们身有残疾,剩下的只是心灵的震撼。邰丽华用汗水和努力证实了自己的意志和智慧也可以给人们带来至纯至美的艺术享受。可以这么说,生命赋予她美丽的肩膀,担负着爱的天使。是你——丽华,用美丽的肩膀担负无尽的爱,并撒满人间。

(2006年辽宁卷《肩膀》)

第6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处委员会××××关于评选二三年度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知处属党总支、各党支部、各单位:20__年,我处在局党委、勘探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实践“三个代表”为主要思想,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管理、降本增效为重点,积极动员广大职工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开展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全面完成了勘探局下达的各项经营承包任务,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同时,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处党委、××处拟定在全处范围内开展20__年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申报评选活动。一、指导思想通过评先活动,宏扬先进,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投身于我处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我处“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二、评选名额及范围评选名额:先进单位5个(一线地震队3个、二线后勤2个);先进科室2个;劳动模范10名;先进个人控制在单位职工总数的10以内。评选范围:20__年12月底以前,在我处工作满一年的全民工、劳务工。三、评选过程1、评选步骤此次评选工作分两步进行,一是组织职工认真做好工作总结,总结出典型经验,找出差距与不足,并撰写本单位典型事迹自荐材料;二是在工作总结的基础上,以支部为单位逐级进行推选先进候选人,同时填写先进个人登记表。2、评选办法(1)、先进单位、先进科室的评选:根据各单位典型事迹自荐材料,由处党委组织有关科室和各支部进行评选,并将结果提交处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2)、先进个人的评选:各支部推荐出的先进个人候选人经处工会汇总后,提交处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3)、劳动模范的评选:从先进个人候选人中,由处党政联席会议研究产生,同时填写劳动模范登记表。四、评选条件(一)、先进单位、先进科室评选条件1、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实干高效,得到了职工的拥护。2、在生产和各项工作中,科学组织、管理到位、措施得力,做到了质量高、服务意识强、信誉好,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3、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效、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征集等活动,效果明显、成绩突出。4、坚持对职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各项制度完善、措施得力,单位风气正、职工队伍稳定,精神面貌好,文明素质高。5、圆满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承包指标,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单位优先。(二)、先进个人的评选条件:1、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持并参与处的改革,识大体、顾大局,作风正派,群众基础好,威信高。2、能够立足本岗、扎实工作、尽职尽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在岗位上有突出表现的。3、个人品德修养好,遵纪守法,在维护稳定、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事迹突出的。4、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地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在创新创效、小改小革、技术比武等方面成绩突出者优先。(三)、劳动模范评选条件1、坚持党的路线,思想觉悟高,业务技术精,遵纪守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榜样示范突出。2、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在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和贡献。3、刻苦钻研科学技术,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质量、挖掘生产潜力、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4、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在生产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5、在维护治安、综合治理、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正建设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五、评选要求1、各单位要认真组织,严格按照评选标准,把职工公认的先进推选出来。2、要认真撰写上报典型事迹材料,所有上报的先进单位、先进科室和个人,要撰写1500字左右的事迹材料,字迹要清晰,全部用A4纸张统一打印上报,并上报软盘一份,事迹材料要突出,切忌空洞。3、各单位务必于20__年元月20日前将登记表及事迹材料一并上报处工会办公室。附件:1、先进单位自荐表2、先进个人候选人推荐名额分配表3、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登记表二四年元月九日

第7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在当前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激发探究积极性的重要工具,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作者结合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具体含义和分类,对史料的运用方式进行了阐述,并对教学中史料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推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中学历史;史料;课程教学;作用

引言:

史料的存在,是古代历史在漫漫历史发展长河中留存的直接证据,是社会形态发展的重要佐证,也是人们研究历史发展,寻找世界变化规律,研究民族历史文明和古人思维的重要渠道。同时,史料也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揭示了史料在人的思维教育层面中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史料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以正确的视角对待民族过去历史中的辉煌和黑暗,从而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中,知兴替、明得失,成为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一、史料概述

1.史料的广义概念。史料指的是人类历史进化过程中留下的物质和文化证据。因此,史料在宏观层面上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史料类型。直接史料通常表现为留存的能见的,可以直接证明历史真相或者历史事件的物质。直接史料包括民族文字、历史遗迹、历史实物、艺术创造(曲艺、石刻、雕塑、壁画等)。民族文字包括了民族演化过程中所有通过文字记载传承下来的历史事件和民族文化,有书籍、散文、诗歌等。历史遗迹指的是在区域内保留的历史文明存在的痕迹。通常指已经灭绝的种族或者迁移的种族留下的建筑物和生活区域,以及其内部的所有生活痕迹。

2.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概念。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概念较为狭窄。通常而言,中学历史的教学深度和知识面广度都较为有限,知识对中外历史浅尝辄止般地讲述。而且在某些方面也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而非掌握。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通常表现为直观感受的某种物体。比如图片、书籍节选等。而且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最大的作用有两点,第一是构成教材历史观点的重要佐证,使教材在丰满度和纵深性上都有较强的教学空间;第二点,是作为教材教学与阅读的统一,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中学教学中历史史料的选择

在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与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史料选择是否符合教材内容,也是关系到历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1.文字史料的地位。通常而言,文字史料分为三类,分别是原始史料、撰述史料和文艺史料。原始史料最为珍贵,也是最能体现史料在教学中作用和地位的历史史料。原始史料由于不能修改,因此包括历史文书档案、政府政令、批示、珍贵文件、奏折原件、历史名人回忆录手稿等。这种由历史人物直接书写的文字,不仅体现了历史人物当时真实的情感,还能反映出历史中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比如教材中讲述民国革命的相关内容时,引用了孙中山到海宁盐官观看钱塘江大潮,回上海后写下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种具有明确图片的历史文字,不仅能通过文字传达孙中山当时的革命精神和致力于国家发展的畅想,也能从手书中感受到当时这句话中蕴含的中国当时悲凉的历史境况。撰述史料是历史课本贯穿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也是编撰历史教材的主要材料。所以,通过节选撰述史料,能推动学生对历史发展顺序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历史时间线索,建立历史思维。文艺史料包括流传下来的诗歌、词曲、小说、谶语等。在历史中,由于不少朝代的历史资料已经毁于兵燹,真实的历史史实已无处可考。但是在教学中又不能对这些重要的朝代忽略。

2.图片史料的地位。图片是文物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古代历史教学中,由于缺少描绘形式和描绘准确性,使得不少历史史料中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南辕北辙,造成不同地域的学生对历史的误解。但是文物又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带给学生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推动学生对于不同历史物件的理解。比如在讲述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史中,使用了汉代的“曲辕犁”、“耧车”等图片史料。这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感受到我国作为传统农耕民族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伟大创造力。在丰富的图片史料中,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图片的选择也不是任意为之。图片史料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选择方向:遗物类图片史料和遗迹类图片史料。首先是对遗物类图片的选择,遗物类图片包括古代人们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工具和器物,包括普通生活器物(陶罐、交通工具等)和经济生活器物(货币等经济等价物)。这些遗物类图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学历史教学对历史人文生活教学的不足,更加生动灵活地展示古代人们生活的真实历史状态。除此之外,有些近代和当代有价值的图片、图书影印、手稿、针织艺术品、书画影印等图片,通过记录真实的历史瞬间,能够让学生铭记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对历史教材和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有力补充。再有就是遗迹类图片的选择。遗迹类图片的选择是重要的史料材料。尤其是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善于使用遗迹类图片的教师都能够很好地调整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遗迹类图片包括古代建筑、石刻、遗址、战场等。这些珍贵历史图片作为教材中使用的重要史料,有效地弥补了文字记载的不足,提高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立体化程度,也对中学历史教学方式的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推动有着强大的内生动力。然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由于学生接触的大多是记忆性的历史知识以及各种历史事件的意义、重要性、方式等文字条文,因此,在历史教材中加入各种史料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中学历史的兴趣,减少历史记忆过程中的枯燥感。此外,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历史史料中的奇闻异事,也能提升课堂的教学气氛。比如在讲述重要历史事件淝水之战的时候,由于这段历史是发生在魏晋时期,历史资料并不详实,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叙述加入遗迹类图片和其他史料,来加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历史中不同题材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诗歌等史料题材,也从侧面上加强了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2.引导教学方向。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对教学进度的控制是教学课堂上重要的教学技巧。而单纯的依靠文字和语言来掌控教学节奏,难以起到约束学生学习和引导教学方向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利用现代设备加入各种教学史料进行辅助,对于学生调整学习节奏,提高听课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利用许多习题中曾出现的《列强百兽图》,可以将从义和团时代到民国时期的《九国公约》,从历史史料入手,提出教材对学生的问题,最终剖析出“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结论,再进行列强瓜分地域特征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字史料、遗迹图片史料等史料,环环相扣,节节引导,提高教学的节奏感和引导性,促进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向引导。

3.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使用历史史料,是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丰富多彩。所以,在这种多样性竞相迸发的历史背景下,使用具有不同特点的历史史料作为历史的佐证,可以加强历史的权威感和确定性判定。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历史史料来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在我国许多俚语中,由于引用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出现了大量的语义讹变,比如“关公战秦琼”、“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等,这些语句都有其历史出处,所以使用这种具有史料背景的讹变语句,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历史思维的判断能力,不至于出现常识性的历史错误。而且,还能根据史料中的历史特点对历史的年代和背景进行断定。这也是当前历史考试中考试的重点考点之一

结束语:

史料是历史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影,也是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提高史料在教学中运用,可以充分体现史料在历史学科中不可替代的意义,发挥出史料在推动历史研究的重要推动作用。在当前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可以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转变历史课堂氛围,有效地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不断进步。

作者:杨雅楠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加平.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功能及其实现路径[J].历史教学月刊,2015,(12):50-55.

第8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水彩画;水性材料的绘画;反叛;本体论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On the Art of the rebel spirit of creation

Zhang Baoli

【Abstract】China’s watercolor art has experienced for over a hundred years along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fter several twists and turns, until now, has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But long-term “body language” of the impact of watercolorist who works in watercolor on thin ice, a little carelessness will be turned into a “rightist”, their works will be labeled as “it is not in Watercolor” hat. Water and became transparent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ll, become an insurmountable divide. Over-emphasis on “Art” of the ontology language, a neglect of the “water-based material is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s,” the concept of the substantive.

【Key words】watercolor; water-based painting materials; rebel; Ontology

艺术讲究个性,崇尚“个体性”和“反体制主义”,如果一个画者没有个性,其就不能被“称为”一个艺术家,最多称其为一个画画的人,他的作品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品。在水彩画的创作中,材料和技法是服从于思想和情感的。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他们对传统的反叛使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涵深刻;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他们的画笔触及现实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表现手段上,也从单一的具像、写实,发展到夸张、变形、装饰、抽象等多元手法;在水性材料绘画研究方面,他们是一支突出的异军,为我国水性材料绘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比如:黄增炎,陈海宁,侯安智,刘亚平,杨斌,周刚等。

这些大师们的“变法”,“创新”和“反叛”精神使他们与前人拉开距离,不落窠臼。

1 创作在水彩画学习中的作用 一个画种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是由作品的质量决定的,创作作为最完美的形式则最能体现作品的质量,只有我们真正把创作搞上去,才有可能产生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使水彩画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写生就是写生,不等于创作。

创作是水彩画学习的目的。创作相对于习作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表现技巧更加完美,表达作者的意图更加明确,因而作品的内涵、审美价值超越于一般习作而达到更高的境界。不管是平常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的自学,都是为了我们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灵感的萌发,取决我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因此,在写生中学会观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和形状,并能够用加法、减法 以及转移的方法去处理那些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使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 水彩画的特征

2.1 水色结合:在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 “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情怀,自如驾驭,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缥缈。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可称之为“水性语言”。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

2.2 随机性与肌理: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操作痕迹。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联着人们的心理效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肌理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特性使得水彩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技法肌理。比如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班驳的粒状,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作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表现语言。

3 “本体论”的局限性

3.1 材料工具的局限性:水彩颜料属水性颜料,水彩颜料稀释后,虽然可以画出流畅透明、水色交融的画面效果,但如果想要表现一定的饱和度和力度的话,就显得较为苍白和单薄。同时水彩颜料不能反复涂抹,特别是画面的暗部,反复修改容易画脏了,颜料饱和且一笔挥就的,又有可能不透明。反观其他不透明颜料丙烯画,可以不受限制地覆盖画面,同样能取得丰富的色彩效果。

水彩纸,现今市场上的水彩纸大多数经不起反复的涂抹擦洗,进口纸质虽然好一些,也难于承载大型创作长时间的反复。在艺术创作上一气呵成而取得成功的先例虽然很多,但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功的。如果一张水彩纸能承受更多一点的洗擦修改,作品的成功会有更多一点的可能性。另外,不耐保存也是水彩纸另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问题。

3.2 技法的局限性:首先,用笔效果不容易控制。它的随机性与肌理虽然造就了水彩画但同时也称为水彩画创作的一个门槛。其次,不易于适应大题材的作品创作。水彩忌讳反复修改,而水彩使用的工具,纸张的限定,很难适应大题材的画面制作的需求,而且水彩为达到韵律与节奏,许多地方在作画时要求一笔完成,而几乎没有足够大的板刷适合进行大幅作品的制作,这样导致许多画面较大的作品没有达到创作需求,创作者的才干技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创新意识不强。水彩画发展到今天,已使技法相当完善。这使得我们一些人认为凭借对传统技法的熟练掌握和一个好的题材就能创作出优质的作品。长此以往,造成了我们的懒惰、创新表现意识不强、墨守成规。

3.3 内容形式的局限性:认为“水色交融”、“透明流畅”、“清新亮丽”是水彩画终极不变的本体语言,是水彩画的唯一特征,是“正宗”的水彩画。在表现形式上,主张“写实”,排斥一切抽象形式表现。内容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题材表现的单一上。题材一般为乡村、人物、风景缺乏个性。每次 水彩画展或者是翻看水彩作品集的时候,题材上是除了风景就是人物,大多数都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发扬着水彩本体语言,排斥综合材料语言。

4 艺术思想的表达

水彩画创作中的技法表现、艺术思想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承载后者,后者通过自己的特性来反映前者。技法表现一开始是作为画家表现世界和表达感受的手段和媒介出现的,承载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时代背景、画家的情怀,以及人们赋予它的理想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挖掘其包含着的美学意义。

20世纪以来,从达达主义到波普主义的一系列艺术运动,对推动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和综合材料的运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高。陈海宁是作品在吸收借鉴传统水彩画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与前辈画家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在造型语言还是在创作理念上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彩画的探索印迹。如他的作品《俗物散记》《和谐的记忆》中都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个人风貌。画面中弥漫着灰黄的怀旧气氛,构成画面的主体简单而醒目,近乎特写式地对单个物体的关注和描绘,突出了“物”的性格。这种形式的简洁并没有使画面变得空洞,相反,对物体和背景的恢宏笔触处理给画面增加了更大的张力,概括与整体所赋予的形式张力与深沉厚实的写实手段所产生的强烈的结构感与灰黄的调子一起使画面笼罩着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色彩。干面包风干鱼的孤独存在让人想起被繁忙的社会遗忘的人们,也正是这种对静物画的理解与诠释使得他的作品无论从外在的造型、色彩、技法到内在的精神取向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对静物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使其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画面色彩与客观色彩做了主观化的处理,变化微妙的灰色调烘托出写实水彩静物画中的创新意识及深沉庄重的气氛,物体几乎不存在清晰暴露的线条轮廓,细微的虚化处理融合了背景与物体的关系,进而统一在画面色调制造的氛围之中。其次,在题材的选择和挖掘上,不再简单地展现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而是为这种展示找到了恰当的表现形式,述说语境的构建使静物不再是了无生命的日常物品,而更接近于一种精神的存在。像《俗物散记》一样,陈海宁在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厌其烦的描绘在生活中被遗忘的、却在寂寞角落存在的东西,他们被特写的形式放大到画面中间,甚至拒绝任何具体背景的掩饰。“以小见大”、“以简代繁”的简约非但不显得苍白无力,相反,这种强烈的直白表述在给人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直接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5 “本体论”的突围

当代水彩画的艺术语言除了包涵它本身的媒介、技法、历史、传统与现代的表达方式外,还有我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影响下对它的理解和沿袭。

近年来,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和国内各种画展赛事与研讨会的增多,以及互联网与艺术教育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水彩画的繁荣。绘画材料也由原来的单纯的水彩颜料和水彩纸转向多种水性材料的结合,并且重视新材料语言的研究和新的画面形式的探索,以及与其它画种的借鉴与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在物质层面上,打破 “水”的界定,综合运用材料和技法。②在精神层面上,打破以先画种后艺术精神的观念,以主体精神、主体意识为主。

“明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聘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不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水彩画的长久发展铺平道路。

材料是语言的载体,技法是语言的表达工具。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我们必须在审美观念、创作思维、表现手法上作积极的探索,打破水彩画“本体语言”控制,在“水溶性”上打开思路。坚持多元化综合的价值取向,坚持多样化创作风格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彩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国水彩画成为世纪艺术流动旋律中跳动的音符。

总之,艺术是没有界限,没有标准的。

参考文献

[1] 约翰•巴朗,《西洋绘画实用词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241页

[2] 刘鹏宇,《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质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20060501

[3] 赵曦,《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发展与形式创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05期

第9篇:文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关键词】油画创作;绘画五要素

一、绘画五要素的基本概念

绘画艺术发展至今,无论是主观自我的呈现,还是对客观现象的记录,艺术手法和材料的运用上都是丰富多变的。无论何种手法和形式的绘画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基本要素都是艺术家进行创作以及观者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评判的参照。

绘画五要素包括骨感、质地、传递、色晕和密度。不仅好的油画作品需要五要素作支撑,反过来五要素也是衡量一幅作品优劣的标杆。1、密度,形象地说就是类似于中国画里面所追求的疏密,密依赖于非密,有点比较学的意味在里面。2、质地,是视觉现象,是心理上的一种化学反应,不等同于质感,质感属于物理现象的范畴,质地能够让人引起联想,有抚摸感。3、骨感,这里的骨感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字面意思不太一样,不只是指人体审美的一种观念,而是引申到物体的形状感。4、色晕,互动百科给出的释义是指一种颜色对另一种通常构成背景的颜色的渗透、重叠、沾染,使之呈现斑纹或某种奇特影响的现象,在油画的画面中,则是指色彩主观的韵律安排。5、传递则是指画面的视觉轨迹,好的绘画作品一定能够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有迹可寻,而不会是一盘散沙。

当然,不是说兼顾五要素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但好的作品里一定是无限放大了其中某一个或两个要素。这一规律在我们观察作品时就能深刻地体会到。如果要在运用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五要素,除了了解五要素的概念,还有就是多练,在练习的过程中时刻带入五要素中的概念。这里的带入并不是要全部带入,而是本着单纯至上、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结合自己对画面的感受以及想要达到的效果,寻找适合的元素带入即可。

要对五要素的概念完全理解和进一步认识,除了更多的掌握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在创作中加以运用,需要在更多的实践中加以揣摩,以提高认知水平。

二、绘画五要素在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油画创作是艺术家运用油画媒介,在主观意识和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它是艺术活动的高级阶段,是艺术家艺术情感和实践的最终表达。油画创作是艺术家的认知和情感逐渐外化的过程,不同的体验和表现方式决定了艺术家的不同倾向。面对同一事物,艺术家由于不同的主观认知和表达得出了不同的创作思路和方法,也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个性面貌。创作结果投射在五要素的运用上体现在画家的个人偏好和敏感区域,大致可分为“色彩敏感型”、“结构敏感型”和“材料敏感型”。

色彩利用人们的视觉经验能够在人的心理唤起某种情绪,因而色彩引起的物质性的心理错觉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利用的手段之一。很多艺术家痴迷于色彩混合带来的视觉经验。凡高擅长用充满激烈暴力情绪的暖黄色和沉静的蓝色表达躁动不安的情绪;高更偏向大面积的红、绿搭配形成强烈的补色关系;克莱因则惯用单色表现极简主义。画家无论是利用色彩的冷暖、补色关系,还是痴迷于单色的运用,通过对色块之间的相互比较,找出其色相、色度和冷暖变化关系,随之找出色调的微妙变化。最终呈现的作品都体现了色阶的变化,色层之间相互的渗透、韵律形成了色晕。

构成画面的另一大视觉冲击力是构成因素,画面构成不仅是点、线、面的集合,更是物体与背景之间形成关系的契机。点、线、面在画面中的疏密排列和视觉轨迹在画面中的走向,直接形成了物体的形状感和画面结构。这需要画家对形体敏感以及具有理性分析画面结构的经验。这也是黄金分割点在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