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文艺作品的价值精选(九篇)

文艺作品的价值

第1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达・芬奇;文艺复兴;艺术;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092-01

在文艺复兴时代,随着对古希腊艺术文化的再发现和重新检视,许多经典艺术品被重新诠释,绘画艺术以及理论开始在人本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下蓬勃发展。达・芬奇不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而且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达・芬奇作品引证他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价值和影响。

一、作品《最后的晚餐》

该作品取材于《圣经》新约犹大出卖耶稣的传说故事,通过对圣经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刻画和戏剧性场面的描绘,深刻地再现了这一斗争的场景。在此副作品中,充分发挥其在解剖学中的研究,用人物的紧绷而又扭曲的颈部肌肉来表现当时戏剧性的一刻。整个画面情绪变化、性格表现等都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和冲突感,很好的隐喻了人间光明与黑暗、美善与邪恶的斗争。

该幅作品利用透视原理,使观众感觉房间随画面作了自然延伸。运用了平行透视法,中心点就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形成了透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餐桌长长的水平线贯穿左右,形成了稳定的布局。同时,全开放式的艺术布局,使观众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整幅画完美的构图、细腻的心理刻画,昭示着古典美。它将自然科学中的空间、光影、对称、透视等体现得淋漓尽致,堪称美术史上科学与艺术结合最完美的典范。从此作品中足以看出达・芬奇的绘画严格用透视法、生物学的科学知识,数学概念应用于艺术,数学和几何的最高真理和艺术的最完美展现,二者在颠峰是二而为一的。

二、作品《蒙娜丽莎》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运用透视学原理和明暗转移的构图技法,将蒙娜丽莎的形象与背景山水融合在一起,从而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气息。画面中出色的运用了明暗转移法,即通过独特的光影变化及逐渐过渡法使人物肌肤层次丰富,给人圆润柔和的感觉,人物衣饰上众多的横向皱褶也有效地起到反衬作用。

这是以明暗作为主要造型手段,它描写这位肖像,充分表现了人物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当走近画像时,她嘴角微翘,双眉舒展,仪态安详,仿佛流露出内心愉悦之情,又仿佛是在嘲讽世事,优美端庄的造型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感觉。她的手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美的手,是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通过对这位美丽妇女的出色描绘,创造出了理想中的完美女性形象。它继承了希腊古典主义传统的表现规范,又进一步突破了人本特质上的局限,为使后来的艺术更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客观、走向更深层、更微妙的表现树立了楷模。

三、作品《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则是达・芬奇为圣弗朗切斯在其他科学领域里,科教堂的一间礼拜堂作的祭坛画。这幅画“可以说是达芬奇细致地观察自然,综合空气的透视法、色彩透视法、隐蔽透视法等科学的技法,表现自然的杰作。”

运用了明确的几何结构来安排人物,画中圣母居于中央,婴孩圣约翰、耶酥以及天使与他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呼应。而这个三角形的顶点就是圣母玛利亚的头部,圣婴和天使绘制在画面的下方,这种物理学中的稳定法被他所采用,为当时盛行的金字塔式构图奠定了基础。背景是幽深的岩石洞窟,花草点缀其间。左上方的光源与右下方的重量感进行了均衡,这种平衡方法被后世的艺术家所广泛采用,同时将人物与风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具有了独特的诗意。这幅画突出体现了“空气透视法”上所取得的成就,科学的写实及透视、缩形等技术法采用表明了他在处理逼真写实和艺术加工的辩证关系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独特的造型形式手段而传达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将其结合得天衣无缝,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其作品的魅力,将艺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达到真实反映现实的目的,他们并不满足于依靠感官去认识世界,要求用理性去理解世界,他们用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武装起来,去观察自然界和人。把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是这时代一个突出的特征。这个时期的艺术无论是从其风格还是从其思想来看,都是继承前世纪,又有着自身的突破。最大的美学贡献在于,运用明暗分明的方法,让原本平面的画面呈现出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对光影学的研究,首创明暗渐进法,用光线和阴影的技巧来描绘物象,使画面站了起来。直到现代,人们也一直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素描的创作。明暗渐进法的创立,成为绘画艺术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并直接影响了后来拉斐尔等艺术大师,西方绘画真正进入了一个强盛时期。

第2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中国艺术市场金融化现状探索

对艺术市场现有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一)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相关研究

(二)对艺术市场金融化问题的分析

艺术品产权份额化交易模式是当前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热点方向。天津文交所艺术股票的戏剧化表现使其成为当前艺术品金融化探索的重要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思考,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投机现象严重,与金融手段联系得越紧密,投机现象越严重,因此最激进的份额化交易模式投机现象也最明显。最初两只艺术股票的大起大落让我们见识到了市场中投机力量的疯狂。目前实践中的艺术市场金融化尝试明显导致了脱离艺术品真实价值的炒作和投机行为,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持批评态度的研究者也多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艺术与金融没有交集,并且金融被引入到艺术中会损害艺术价值。这不禁让很多人产生了疑惑:艺术与金融的结合有可能吗?其实,艺术市场引入金融手段来进行创新是符合艺术市场发展规律的,是值得探索的。问题的核心在于,金融手段的引入使艺术市场中资本因素的影响效果被放大了。艺术市场和金融手段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种种乱象,体现的是资本的逻辑:资本是逐利的。事实上,当前艺术市场进行金融化创新的推动力也主要来自于资本的力量。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异常火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股市楼市等传统投资领域行情低迷,投资者没有合适的投资渠道,于是进入到艺术市场中,资本的进入抬高了艺术品的价格,也抬高了进入艺术市场的门槛,艺术品大幅升值的现象使社会大众将艺术市场视为稳妥的投资领域。持有大量资金的职业投资者与普通民众共同的投资需求促成了艺术市场进行各种金融化模式的尝试,资本对利润的追求使艺术市场中的投机氛围非常浓厚,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各种投资、交易模式也深受资本逐利目标的影响,各方参与者关注的并不是艺术品的艺术价值,而是其升值空间。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对其发行的艺术金融产品曾做过这样的解释:通过制度设计实现了文化艺术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使更广泛的人群关注文化、参与文化。从理论上来讲,份额化交易模式的确有助于降低进入艺术市场的资金门槛,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市场、进行艺术消费与艺术投资,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市场可以得到大量的资金,普通民众则得到投资的机会,并在艺术投资中建立艺术消费的习惯、提高艺术审美,进而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操作中,虽然投资者拥有艺术品的一部分份额,但一件艺术品显然是不可分割的,份额所有者无法对艺术品行使所有权,甚至也无法对艺术品进行审美消费例如借阅、观赏原作。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只在于艺术品的股价,只希望从交易中获利。在资本的运转逻辑下,本应占据核心位置的艺术却成了无关的东西,仅仅只是一个炒作的符号。可以说,当前艺术市场创新发展的问题,表面上是投机盛行,而根本的问题在于艺术的缺席。

艺术市场金融化问题的核心目标与价值

艺术市场的金融化探索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资本运行模式,它关系着艺术市场的运行,关系着艺术家的创作,关系着艺术品艺术价值的实现。单纯的资本游戏只能带来炒作和泡沫。艺术市场固然摆脱不了资本的逻辑,但它还有着更为本质的规则,即艺术的逻辑。艺术,是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逻辑起点,也是其主要目标,更是其核心价值。

(一)艺术价值

艺术市场的发展归根结底依赖于艺术自身的价值,艺术市场原本就是围绕着艺术品的交易展开的。因此,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都应该首先从艺术的角度去思考,将艺术价值作为艺术市场的核心价值,注意到艺术的特殊性,从艺术出发去建立交易规则。艺术价值是艺术品的核心价值,是艺术家追求的最主要目标。而艺术品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为交易价格,它反映了市场对艺术品艺术价值的评价。可以说,艺术价值直接决定了经济价值。尽管在短时期内炒作、潮流变迁等因素会使价格大幅波动,但长期来说,艺术品的价格是以其价值为依据的,这是传统艺术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艺术市场的参与者只有在努力追求艺术价值时,才能因为艺术价值的实现而获得对应的经济价值。因此,艺术市场的创新交易模式只有在以艺术价值为核心目标时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否则只能是炒作的泡沫。将艺术价值视为艺术市场的核心价值,艺术市场的各种创新发展就应该首先关注艺术的特殊性。经济、金融领域的一些成功模式引入到艺术市场中时,对艺术品与一般商品的差异的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如艺术品是不可分割的、大多具有唯一性、主要是精神价值、价值评价标准差异巨大等等。因此,艺术市场金融化探索的主要目标就是考察各种金融模式对艺术各方面产生的影响,找到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结合点,对金融模式加以合理的改造,最终促进艺术的发展。

(二)文化消费价值

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艺术对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价值。近年来艺术品拍卖行情火爆,艺术品价格屡创新高,每每过亿的天价刺激了大众的神经。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众大多只是以猎奇的心态来看待艺术品,火热的市场并没有给大众带来半点艺术的熏陶。我们不禁要重新发出这样的疑问:要不是人人都能享受艺术,那艺术跟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①让大众享受艺术,既是社会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艺术价值自我促进的需求。艺术金融化实际上可以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传统的艺术市场的文化消费功能主要建立在艺术品交易的基础上,画廊作为艺术家与消费者的中间商,往往承接了这一功能。画廊是艺术品的销售者,艺术家的作品,而作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廊的经济收益。因此,画廊要发现有价值的艺术家,与其签约,并且为了获得更多、更长久的经济利益,在与艺术家的合作过程中,画廊还会举办作品展览和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发掘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从另一方面看,这也为画廊培养着潜在的客户。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把艺术价值向社会推广的过程,它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艺术品高昂的价格门槛,使其受众的范围比较小。艺术市场的金融化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够降低门槛,使更多的人进入到艺术市场中。而由于存在投资与回报,人们会关注艺术品的艺术价值,并在不断的投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能力,进而产生更高的艺术消费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各种艺术交易平台就不能仅仅是股票交易平台,而应该是一个类似于艺术投资者俱乐部的机构,它除了进行经济、投资的信息交流,更重要的是艺术方面的交流。这些机构可以组织艺术方面的讲座、研讨与展览,并且给大众提供价格层次多元的艺术品可以买较便宜的、自己负担得起的艺术品,也可以投资加入到高端艺术品的部分产权上。建立在内在精神文化消费基础上的投资、消费才是持久的、理性的,这对于当前浮躁的艺术市场来说是迫切需要的,这一基础应该成为艺术品金融化探索的重要目标与评价指标。

(三)艺术市场整体价值

艺术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艺术家是艺术品的创造者,是艺术市场得以建立的源头。画廊是艺术品的首次销售者,是连接艺术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中介。一方面,画廊从艺术品的买卖中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画廊也会进行艺术评价与推广,有意识地推广某种风格或流派,从而提高自己在艺术品买卖中获得的利润。拍卖公司则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出卖其受委托的艺术品,向买卖双方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拍卖公司将艺术品的经济价格最大化,被拍的艺术品通常是被市场认可的高端艺术品,往往在初次买卖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再由收藏家出手。完善的艺术市场体系保障了各种艺术品交易行为在一定的秩序、规范下进行。艺术品拍卖获得成功,反映着市场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进而,创造其艺术价值的艺术家与发现、推广其艺术价值的画廊也都相应获得经济利益。②在这种艺术市场结构中,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了较好的协调,形成了较合理的艺术市场结构,可以有效遏制炒作、投机行为。艺术市场的各组成部分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同时,共同形成了艺术交易规范,引导、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市场整体价值是艺术价值的延伸,同时也是对艺术价值的有效保障。中国艺术市场本身就存在交易秩序混乱的问题。在现实中,不少艺术品为了获得高价,越过画廊这一级,直接进行拍卖,已经导致艺术市场定价混乱、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工与相互制约难以发挥作用。艺术品金融化的实践,更加剧了这种定价混乱,文交所只看重自己交易平台上产生的经济利益,使艺术品轻易就被炒作成天价,这是对整个市场的涸泽而渔。艺术品金融化模式的探索只有让整个市场的各个参与者共同受益,从根本上推动艺术市场的发展,才能让金融手段发挥持续、有效的作用。

第3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多种绘画;陶瓷材质;陶瓷艺术

1绘画艺术的价值寓意

绘画艺术品包含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且它们之间都相对具有独立性。主要是指一件艺术品所代表的作者的艺术个性,风格。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个性越典型,绘画艺术往往表现一个时代背景的真实依据,也是表达作者内心和身份的写照。比如北宋风俗画《清明上可图》就表达北宋时期市井经济的繁荣昌盛,也是我们后人对北宋经济文化的考证史料,《清明上可图》也被称作为北宋的真实照片。再看徐渭的《墨葡萄图》再看其艺术价值也就高。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指一种艺术品在它所处时代的作用,和当今的意义,文物的价值往往是有它所处时代的影响和到当代所余数量来决定,例如青铜器反映了中国的商周春秋的文化;青瓷反映了宋代的艺术和工艺,青花反映了元明的陶瓷装饰技法,这些文物历史价值就显得贵重。所谓的艺术品的经济价值,就是指艺术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市场中的艺术品它以价格来衡量,某类艺术品的价格高低是由艺术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供过于求则价低,供不应求则价高。这三种价值又统一在艺术品的实物形态即商品形态上。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一种软标准的条件;经济价值是一种硬条件,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基础上。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剔除人为的哄炒,哄抬等因素,其拍卖价格往往反映了三者价值的统一。人类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艺术来源于此。发掘这五感,甚至还有传说中的第六感,并让他们全部,充分地享受,全部,充分地汲取,全部,充分地吸收这世界的精华,这世界的感受。就是艺术的内容。于是,绘画发展成了梵高,发展成了印象派,发展成了野兽派,发展成了仇英,发展成了文征明,发展成了千里江山图,发展成了齐白石张大千,发展成了平面艺术。沿着这三条线,后期的艺术发展,从人类的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出发,越来越多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交叉,叫人难以分清楚他们的脉络。而,所有的艺术,如果追根溯源,无非是这三条线。

2绘画作品的存放难易

艺术品有着艺术性价值和历史留存价值以及市场经济价值这三方面的价值;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艺术价值主要是指这件作品作者创作风格的特色和个性,还有就只这件作品所变现的时代潮流,或者有无反应社会历史特性,主要就是这两方面。所反映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个性越典型,其艺术价值也就高。比如秦朝它所留下里的艺术品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因为他的历史背景是秦国横扫六国,将分散的国家,通过兼并战争建立统一的国家,结束分散的局面。金戈铁马的年代他的艺术品必定也是反应战争的场面。秦始皇兵马俑采用组合排列的正式,形式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望而生畏。再看初唐盛唐年间的人物作品,比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变现的就是杨贵妃和她的姊妹们三月三游春的故事,画面敷色华丽,人物变现细腻,人物都是雍容华贵之态,在唐朝称之为旖旎人物。这就反映出唐朝盛世的年间,才能创作出表现这种宫廷奢华的生活场景。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指某种艺术品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在今天的作用,往往由时代特征和留存到现今的数量来决定,例如青铜器反映了中国的商周文化;青瓷反映了宋代的艺术和工艺,历史价值贵重。经济价值是指市场价值,它以价格来表示,由艺术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这三种价值又统一在艺术品的实物形态即商品形态上。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是一种软标准的条件;经济价值是一种硬条件,经济价值是建立在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基础上。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剔除人为的哄炒,哄抬等因素,其拍卖价格往往反映了三者价值的统一。装裱这一常用的对字画进行修复使其更加美观的方法。装裱是中国书画史上特有的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又称装潢、装池、装背。即使装裱再好,字画还是不易保存,而陶瓷绘画就非常容易保存,长期存放且不易影响画面效果。陶瓷的这一特点让非常多艺术家乐于借用陶瓷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成果。

3各种绘画形式运用陶瓷的表现

陶瓷材质是表现艺术重要载体,前面我们提到字画还是不易保存,而陶瓷绘画就非常容易保存,长期存放且不易影响画面效果。陶瓷的这一特点让非常多艺术家乐于借用陶瓷来表现自己的艺术成果。我国早在石器时代就出现绘画艺术,当时的绘画材质是在橙红色陶坯上描绘,入窑烧之后出现黑、白、褐色图文,称之为彩陶,著名的有:仰韶文化半坡型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型的《鹤鱼石斧图彩陶缸》,马家窑文化的《舞蹈纹彩陶盆》。这些彩陶艺术质朴简约,是人类的早期绘画形式。可想而知陶瓷作为材质表达艺术石器时代就出现,且一直演变至今,今后也不断发展。

第4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 艺术品 艺术家 价值与价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经历了从“艺术无价”到“艺术天价”之巨大变化,它足以证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奇迹开始出现。然而马克思曾经指出“必须牢牢记住,那些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即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如土地),或者至少不能由劳动再生产的东西(如古董,某些名家的艺术品等)的价格,可以由一系列非常偶然的情况来决定。”这些偶然的情况,通过市场反映出来,会使得同一件艺术品价格可能出现很大的振幅波动。例如1995年在北京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众多拍品当中,一幅《去安源》成了拍卖的焦点,成交价为605万元人民币而轰动全国。而此画是1967年年仅23岁的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刘春华执笔,由北京院校许多同仁集体创作完成的,因为特定的这一历史背景而名噪一时。由此看来,一幅画的价格不一定能完全说明它的艺术价值,然而画作表现出的商业价值与内在的艺术价值同是一件艺术商品的共同属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相当复杂,而且经常处在变动之中。但是从长期来看,价格的此消彼长总是相互抵消并且趋于价值。

一、艺术品价格与价值内在的规定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商品或服务,有别于任何有形的商品或服务,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差异性而使艺术家的生产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起伏跌荡,对于艺术家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压力,艺术品价格的难以琢磨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和认识艺术商品的真正价值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商品的价值包含质与量的规定性两个方面,质的规定性是价值实体,指的是商品的价值,量的规定性是价值大小,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人类劳动通常包含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方面,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作为高度抽象的艺术劳动,当然凝结了更多的一般人类劳动,具有更多的内在价值。具体表现为:

1.艺术劳动(Artisfic Work)是一种自主的、个体的、抽象的生产性劳动,具有独创性。艺术创作最忌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或标准化,艺术实体本身是创作主体脑力与体力的结晶,因为它通常是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力、构思设计力、物象传达力、方法运用力的综合体现;艺术劳动以其自身的劳动和创造成果去深化生活,美化环境,改造世界,为满足人的本能欲望提供一条合理的升华途径;与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标示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完善程度,所以更为具体、更为抽象,具有更高价值。

2.艺术劳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性生产劳动,“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就是艺术劳动者创作,体现出他的个性特点的艺术产品以及个别劳动的具体形式,构成审美意象“有意味的”艺术载体,成为社会精神财富的物质细胞。这种艺术载体是创作主体外化、传递、物化其构思的审美意象的物质传播媒介。 曾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是通过以塑造生动具体的、感人的艺术形象与图形来反映现实,评判现实并为现实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人类抽象劳动,它建立在艺术家体力消耗的基础上,更多的还是艺术家的功底修练,技巧运用,天赋能力以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思维观念的精神性生产过程,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运用具体的可感知的视觉形象、幻觉形象、听觉形象来把握和表现客观现实,创造出以形象为核心的艺象世界,传递出艺术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和审美追求,从而触发和诱导消费者的想象和共鸣。例如人们在欣赏《米洛维纳斯》雕像和《蒙娜丽莎》油画时,无不为维纳斯和蒙娜丽莎的艺术形象之神秘美感所震撼,这种艺术的精神魅力其实就是特殊的艺术劳动的价值体现。

3.艺术本体的独特性和艺术载体的个别性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前者是对艺术劳动的个别性的认同,承认艺术家的个别劳动时间形成价值的特殊性;后者则是承认艺术载体的社会性,说明艺术载体在完成由商品到货币的“惊险的跳跃”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量的社会认同与价值实现,它通常受市场的认知、偏好、需求、供给、竞争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的某些特殊原因或偶然情形,都有可能出现个别性与社会性认识的误区,从而出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格的偏离。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艺术大师在生前或在成名之前都有过画价很低的经历就是明证。例如,众所周知的著名艺术大师凡.高生前贫困潦倒,辛勤创作了大约700幅素描,800幅油画,却只勉强卖掉了一幅油画,仅售80美元,可惜他生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作品会在他死后将近一个世纪会一度在市场夺魁。他在1888年创作的一幅《向日葵》(93×7),直到1987年3月30日伦敦克里斯蒂拍卖会上,以4009万美元成交拍卖,画家还是那个画家,画价却天壤之别,因此,通过建立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艺术本体的独创权益;通过准确、公正、客观地评价和承认艺术载体的价值,可以最终通过市场价格来实现艺术品的价值。

二、艺术品价格与价值量的规定性

1.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这里的劳动量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然而如前所述,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独特的个体劳动,好比在同一棵树上不可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艺术作品也决不会完全相同,所以作为独特的艺术商品不能简单地使用“社会必劳动时间”来衡量它的价值量。由于他具有天然的独特性,只能按照他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很容易具有价值特权而形成高价垄断。尤其是对于已故的老艺术家更会因为供给的有限而出现艺术品“天价”了,同时也容易使刚出道的年轻画家因为需求等原因而难于被社会认同,而出现暂时的艺术品“无价”。

2.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就是无需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就能胜任的劳动;复杂劳动则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无疑艺术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复杂劳动,它需要通过耗费人类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才能掌握其特有的知识、技能、技巧;它需要才情,需要积累,需要创新,甚至需要某种天赋,但值得一提的是绝对不会出现:只要天赋而无需经过专门训练就能成为天才“艺术家”的神话,只有天赋勤奋智慧修炼机会等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才可造就真正的艺术家。因而艺术劳动具有更多的价值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创作的题材复杂宽泛,涵盖了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方方面面,取材的复杂性要求艺术家具有浓厚的人文素养,独特的审美情趣、睿智的观察能力以及敏锐的政治头脑,方可捕捉到风云变幻的大千世界里的精彩瞬间,留下人间最美妙的笔触,传承包罗万象的历史记载,彰显人类文明的精神境界,满足广大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使之在艺术美感的高峰体验中领悟到大自然的和谐、真善美的高尚、生命的真谛以及对真理的追求。

(2)艺术创作的思绪复杂微妙,融进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和传递方式,使艺术劳动更加复杂化。优秀的艺术家往往是触景生情、下笔生晖,通过对情感的支配把握现实;通过观察、体验、感悟、激情、冲动、有感而发;将其对自然界、对社会、对生活的爱恨情仇、褒贬抑扬、喜思怒哀乐等思想观点融进画作;所以艺术家不仅是艺术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他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问题,总是深入生活提出问题,并不断地创作实践自己的所思所想,使人们总是可以透过优秀的艺术精品,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和生活的力量以及艺术情感本身的饱满富态,如果再汇入复杂多变的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就会更加厚实有深度,气势而磅厚,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民族的灵魂、生活的真谛。正如著名气势派的开宗创派者与理论建树者周韶华大师在《谈艺术创新与盛世文化建设》时说:中国文化上下5000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都有不同特征的文化形态,构成独自的特色。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要求中国绘画,从文化内涵到艺术表现手法比农耕时代有一个更大的突破。中国画几百年来一直停留在淡泊优雅的“不食人间烟火”的时期,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文化形态最大的特色就是应该把时代性、民族性放在首位。他的画作《大河寻源》就是呼唤民族大的灵魂。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致力于把中国的水墨与西方的色彩有机地结合,主张“隔代遗传”和“横向移植”,产生了独特的庞大效应,善于将中国水墨传统的点、线与西方现代的块、面有机相融,形成了气势强大的振奋人心的艺术佳作,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艺术的创造性要求艺术家的劳动更加复杂化。它不仅要求艺术家有较高的情商、智商、财商,还要求艺术家有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品质,因为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创造性植根于艺术劳动者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独特追求,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构思与设计,独特地艺术传达与表述,只有充分地展现其艺术风格的个性、特长、才能从多题材、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精神审美需求。 有抱负的出众的艺术家无时不在追求着创新,创新着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印证出自身不同凡响的气质与品位,才情与追求。好比老一代艺术家吴冠中在《吴冠中全集》的自序中所言:成见是知识分子的天职,创造新意境、新审美,更属于艺术家的身家性命。

总之,一部艺术精品的创作并非是一朝一夕的即兴表达,它是艺术家多年的智力、体力、艺术力等综合的复杂劳动结晶,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彰显的艺术价值,每件艺术品的价值量不仅包含了艺术家当期的劳动时间,而且也包含着过去一直不断努力所付出的劳动耗费,因而具有较高的价值,表现为较高的价格。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市场正处在一个价值认同都以价格衡量的时代,几乎所有的艺术品都被重新评估定价。有一位海外藏家说:“我从来不信仰上帝,但是我信仰毕加索。”也有人发问了:“在你的信仰中有多少是因为大师的艺术本身,有多少是作品金字塔尖的价位呢?”艺术品价格与价值的扭曲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尤其对于刚出道或未毕业的艺术家群体来说,如何忽略价格,学会观摩和学习艺术家的精品之作,找寻其中的内在价值尚有待提高认知。正如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始终阐明的一个观点:要把艺术看作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作为这个“历史原则”的具体化,革命导师向我们展示了在艺术的长河中界定了,一个作者和一部作品的地位源于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文学、艺术知识的融合,是“微小的盘剥和伟大的幻想的混合”。

参考文献:

[1]章利国著:《艺术市场学》美术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4月

[2]伊丽莎白.希尔著:《艺术市场创新》,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年3月

[3]顾兆贵著:《艺术经济原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4]《选集》第3卷第860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5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刻瓷艺术;鉴赏;收藏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刻瓷这门独特古老艺术,越来越受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已成为我国民间工艺之一绝。它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激励和鼓舞着有识之士收藏热情,并且成为旅游纪念收藏品和投资品。为此笔者在借鉴前人刻瓷经验基础上,加之近年来创作一点体会,对刻瓷艺术鉴赏与收藏,作些整理和研究,以期与同好分享。

一、刻瓷艺术鉴赏

刻瓷工艺同其他工艺品一样,也有自身特点和创作规律,只有了解其特点和创作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鉴赏作品:

1、刻瓷工艺是书画和雕刻艺术巧妙结合.现代刻瓷艺术运用书法线条,国画色彩,雕刻力度,篆刻技巧,甚至运用西画一些特点,通篇构图布局,综合进行创作刻制。它是以陶瓷器为载体,以刀,经过刀雕斧凿,自然崩裂,而形成的完整精美工艺作品。它呈现出奇妙的金石趣味,展现出一种古拙自然之美。它既有书画艺术韵味和情趣,又有金石厚重古拙之特点,是书画、篆刻等几种艺术综合运用、巧妙结合的工艺精品,它美轮美奂,自然天成,因而被人们称为“瓷上锦绣”,又被称为“陶瓷上绣花”。

2、刻瓷工艺“继承传统,古今结合”。现代刻瓷艺术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传统刻瓷工艺一般采用线刻方法,线条比较单调,构图简单,内容反映古代人们生产生活,民俗民风,又运用今人创新刀法,再加上现代文化元素,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即继承了传统工艺精髓,又具有现代时尚元素,两者有机结合,妙趣横生,巧夺天工,从而迎合广大民众和市场需要。因此,现代刻瓷工艺品,工艺更加精湛,内涵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它是“画依瓷面而传、瓷靠画面而显”的不朽之作。

3、刻瓷工艺“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刻瓷这门独特的传统手工艺,综合了各家艺术之长,它是以金属、钻石等硬质材料制成不同形式的刀具,在各种瓷质釉面上塑造各种形象,再现古今人们的文化生活和自然景观。其次,现代刻瓷工艺作品,风格素雅,讲究手上、心理上刻凿功夫,有时难以用语言表达,只能心领神会,必须做到“轻而不浮,沉而不僵”,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形成独特的金石、雕刻艺术效果,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

二、刻瓷艺术收藏

刻瓷艺术与书画艺术一样,都是作者多年文化修养、手工技艺深厚积淀,特别是功力非凡的作品,作者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当然具有很高的价值,主要从四个方面考量其收藏价值:

1、艺术价值:其一、刻瓷艺术融汇了金石、书法、绘画等艺术,具有自己独特面貌和风格,将金石趣味与书法绘画技巧有机结合的艺术精品,它内涵丰富,继承传统,借古颂今,教化世人,创造了“瓷上锦绣”另一种美的表现形式。因此,刻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就必然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决定其能使人赏心悦目,能独树一帜,其艺术生命能不断延续。

2、历史价值;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由此我们可得知刻瓷工艺非一般艺人能为之。从留传至今的刻瓷艺术品数量,就能够印证刻瓷运刀技巧难于一般雕刻艺术。在近代扬州八刻艺术中,就有瓷刻这一较为稀少的艺种,现代从事刻瓷艺人更少,传统技艺面临失传。其次刻瓷是江苏传统工艺之一,是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创造的,处处蕴含读书学习、生产劳动等古人留下的思想文化信息,具有很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江苏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遗产,今人必须加以保护和发扬光大。因为,刻瓷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所以必然有其收藏价值,其可传承历史文化和美化生活,可“点石成金”,需政府不断加以保护和开发。

3、文化价值:传统瓷刻作品反映的主要是当时文化背景,如:携琴访友、教子耕读、苏武牧羊、深山读易、和合二仙等,集中反映了当时儒家思想和民俗文化等特点,是人民长期劳动智慧和文化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今天须大力宣传其文化价值,加强保护,传承民间技艺文化,否则面临失传危险。

4、收藏价值;因为刻瓷工艺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所以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瓷刻作品升值潜力较大,因为刻瓷艺术品纯手工创作,工艺精湛,技法难度较大,精品数量较少,一位艺人,一位大师一生创作精品或获奖的作品,屈指可数,寥寥无几,又具有不可复制性特点,所以刻瓷艺术品在当今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升值潜力。在中国嘉德、中拍国际、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华辰等几大拍卖行都曾推出了瓷刻藏品,其中有传统瓷刻精品出现。一清代刻瓷山水人物大碗在中拍国际拍卖会上就以数万元拍出成交,当今刻瓷工艺美术大师作品价格也不菲,一般成交价都在万元以上,因此,国大师、省大师刻瓷作品,具有一定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有较广阔发展前景,希望有识之士多加关注,做好长期投资思想准备。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精神追求也逐步增强。因为,刻瓷艺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观赏性、思想性,所以逐步得到了人们认可,成为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高雅艺术和收藏品。

参考文献: 

[1]丁邦海. 论刻瓷艺术的工艺分类[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4,(04):94-100. 

第6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价值引领是促进文艺发展的动力

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不仅关乎文艺的精神方向,而且关乎文艺的审美质量。鲁迅先生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进步文艺既能凝聚人心、积蓄力量,也内在地蕴含着文化的导引功能。无论是文艺的思想成分还是艺术成分,都起着某种牵引的作用。即使是文艺的创新性探索,倘若以突破价值底线、摆脱价值诉求为“诀窍”,专搞纯技巧、纯手法试验,那同样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历史上看,只有价值观先进或比较先进的作品,才会在文艺史的长河中长久地存活下去;从现实来看,只有价值观积极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价值观消极的作品往往受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价值,说到底是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因之没有人能逃避价值的选择和规定。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有些文艺作品中存在着苍白、混浊、卑琐和龌龊的乱象,一些作家艺术家没有表现出拥抱时代和生活的热情,有人甚至以“远离生活”“逃避时代”“回到内心”为荣,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严重缺少现实温度和时代气息。造成这种价值迷茫和倾斜现象的原因,同不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分不开的。

文艺要发展繁荣,必须重视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这是文艺发展的“火车头”,是文艺前行的“康庄路”。无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文艺要进步,单靠在技巧、手法和语言等形式因素上下功夫是行不通的。文艺的思想、境界、观念、品位的提升,可能是更为要紧的事情。文艺创作如果离开价值观的引领,势必会变得缺“钙”,患有“软骨症”,形成“小家子气”。那种以为保持“价值中立”、放弃“价值追求”、专写“超然于世”作品便可赢得“永恒”与“纯粹”的想法,是自欺欺人的糊涂观念。鲁迅先生说得好:“我想,普遍,永久,完全,这三件宝贝,自然是了不得的,不过也是作家的棺材钉,会将他钉死。”

也许有人会不同意这种见解,认为没有价值引领的文艺照样能成功,甚或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指出这位笃信宗教、鼓吹“勿以暴力抗恶”学说的作家,还不是写出了伟大的作品?这种认识其实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误解。列宁曾经这样指出:托尔斯泰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成了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的一步”,除了天才的描述和“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外,同他是一位“强烈的抗议者、愤怒的揭发者和伟大的批评家”,“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的重大问题”,能“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成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并在作品里“反映了强烈的仇恨、已经成熟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摆脱过去的愿望”这种价值诉求,是绝对密不可分的。他的批判“所以这样感情强烈,这样热情奔放,这样有说服力,这样清新、真诚、具有力求‘追根究底’找出群众苦难的真正原因的大无畏精神,是因为他的批判真正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观点的转变”。透过列宁这些精准、透辟、辩证的论述,我们不是已经看到价值选择和引领对于一位作家的作品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吗?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既然价值引领同文艺发展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我们就有责任把文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来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时代性的意义,我们要树立一种能够凝心聚力、与时代相契合、与古今中外优秀文明相承接的价值观念,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正能量的保障,成了我们自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标志与象征。它必将成为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感召力、生命力和原创力提升的有力精神支柱。

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系统,不管对于文艺创作还是理论批评来说,都是使之具有魂魄和饱含吸引力的秘密所在。还是鲁迅说得深刻:“文艺是绝不能俯就、媚俗的,否则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文艺实现价值引领的方法与途径,绝不能放任自流,走低下、虚假、消极、空泛、灰色、混乱一途。作家要勇敢而真诚地采取“崇德向善”“求真求美”的态度和立场,重视文艺价值的引领作用,并施之以高超的艺术手段,这样的作品才会形成感染人、鼓舞人、修身励志、寓教于乐的力量。

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关键是作家艺术家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真挚的体会与认同,做到知行合一。如果作家一方面想着出新,一方面又死抱着旧观念,不愿高扬理想和信念的风帆,不肯增强价值判断的能力和攀登道德高地的责任感,那么在剧烈的全球文化竞争中就有败下阵来的危险。试想,当高尚的生活方式、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情怀逐步向人类精神天空回归的时候,如果我们的文艺仍然让“假、恶、丑”扮演主角,让私欲泛滥的恶臭淹没干净的人性,那这种不良社会情绪和嗜好、对社会发展走向片面理解的“戾气”,就有彻底瓦解和扼杀文艺创作生机与活力的可能。

例如,有些作者喜欢在作品中展示抽象的人性和人性之恶,热衷于把人性还原为动物性与生理本能,津津乐道地表现人物阴暗和丑陋的一面,忘却或丧失了艺术良知和追求“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表现。客观地讲,人的生物性一面、龌龊丑恶的一面,作品中不是不能写,问题是看怎么写,秉持何种态度和立场,即采取怎样的价值引领。如果无视作品具体的历史语境和文化氛围,把这作为所谓的“人性深度”开掘,炫耀欣赏、嗜痂成癖、以丑为美,那么这种价值引领就等同于制造腐蚀、瓦解人的灵魂的“”,等同于制造污染、侵蚀人的精神的“雾霾”了。对人性的描写,我们要有唯物史观的透视,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加以鉴别和判断。否则,很容易走上有闲阶级旧文艺趣味的老路。

发挥文艺的价值引领作用,势必要同创作和批评中的做斗争。所以不可取,要害就在于它不承认或抹煞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区别,专门否定进步价值观的意义。比如,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本是文艺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能表现得好,注意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努力采用新视角和新手法是必要的。但这种求新求变,并不等于要搞,并不等于要制造“戏说”“大话”“解构”“穿越”“诽谤”一类东西。文艺创作中如果有意无意地否认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只青睐支流而否定主流,热衷于个别负面现象的展览而否定事物的本质,一心想把黑暗的历史“漂白”,把洁净的史实“玷污”,把高尚的东西“矮化”,夸大“人祸”,热衷“翻案”,肆意胡编乱造,这种创作,只会使读者丧失对党、国家和人民的信心,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重视价值引领是文艺家责无旁贷的使命

文艺创作不是纯个人的行为,因为任何作品总是要给人看的,就有价值引领作用包含其中。文艺的价值引领,归根结底就是它在传播过程中的“育人”和“化人”作用。以哪种价值“育人”“化人”,不仅事关文艺的质量和方向,也事关文艺的前途和命运。特别是在文艺观念、表现内容、表现方法、接受方式和消费状态复杂的情况下,由于文艺创作生态芜杂失衡、价值取向明显倾斜,因此,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整合、引领,努力使革命文艺传统和古代优秀文艺传统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力求形成追求有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高尚价值观和审美境界的风气,认真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深度、精神高度和美学品格,真正让文艺作品对广大人民群众起到既旗帜鲜明又润物无声、既尖锐泼辣又潜移默化的陶冶、净化、激励和知音的作用,这是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面临的不容推辞的使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家和艺术家需要把世界观的锤炼提上日程。记得恩格斯曾经这样说过:有些作家和诗人所以“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这是由于他们的整个世界观模糊不定的缘故”。一些情节大致相同的题材,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其价值引领作用大相径庭,就是由作者的世界观因素造成的。由此可见,文艺价值引领作用的大小与好坏,作者世界观清晰、可靠与否是潜藏在背后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谁要是经常亲自听到周围居民因贫困压在头上而发出的粗鲁的呼声,他就容易失去美学家那种善于用最优美最谦恭的方式来表述思想的技巧。他也许还会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有义务暂时用迫于贫困的人民的语言来公开地说几句话,因为故乡的生活条件是不允许他忘记这种语言的。”这就是说,如果作家深入人民,在生活中占据了道德高地,培养了公平、正义心理,注意价值的引领作用,那么他在创作上就可能摆脱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的拘囿和束缚,自觉地去表达民众的企盼和呼声,成为人民的忠实代言人。这种价值引领,对文艺的健康发展和民族的固本强基都是极具好处的。

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那么,什么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呢?现阶段这种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依,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样的情形,在我国历史上,在当今世界上,都屡见不鲜。”的重要论述鲜明地指出了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强国与文艺建设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7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摘要:文化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众多投资中的重要渠道。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这一新兴的投资平台是对原有交易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下的新手段和重要尝试。只是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管理、法律、人才等条件的保障,只有这样,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才会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文化艺术;文化产权交易;发展策略

一、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兴起

自2008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有提案提出《关于成立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建议》,提案认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艺术市场信息更公开透明,有利于文物艺术品的回流和保护。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条件,活跃艺术品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资本更多流向文化艺术领域,缓解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压力。在这之后,全国各地都闻风而动,特别是文化艺术市场活跃的城市,都在酝酿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较早的有2009年成立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随着交易所的成立,国家在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国家政策就是风向标,那些跃跃欲试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就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如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等。

二、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及问题

2.12010年4月,我国《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鼓励我国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文化艺术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快速发展以及以后的份额化交易模式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发行了艺术品市场交易的第一支资产包黄钢艺术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将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打包,再对其拆分,并定向发售。之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再次出击,推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

2.2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亦不甘落后,推出了《朋友》《翰墨长安》等资产包。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业绩较为突出的文化交易所,亦是备受关注的文化艺术交易所。它采用的是份额化交易模式,首批份额化艺术品是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估价分别是600万元和500万元,被以每份一元的份额拆分成600万份和500万份。如此业绩更激发了各地筹建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到2011年7月,在短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文化艺术品产权机构成立,而全国各地正在筹备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更是不胜枚举。在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如火如荼的时候,其交易模式的缺陷以及无序的管理逐渐暴露出来。

2.3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因认购的疯狂,不断地修改交易规则。其份额化艺术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上市首日即涨停,经过两个月后,分别以17.16元和17.07元的价格收盘,涨幅高达17倍。其他交易所在操作中的弊端也在不断暴露出来。为了消除各类交易场的交易活动所蕴藏的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国务院于2011年11月11日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决定中对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做了规定,并禁止交易所将任何权益以份额化的方式发行交易。决定还对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以及权益持有人的上限做了规定。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再次重申交易规则违反国发38号文件规定的,不得继续交易。

2.4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这次整顿中停止了不符合国发【2011】38号文件规定的交易模式,许多交易所在这次整顿中停止了交易。一些交易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重新复牌。如汉唐艺术品交易所在复牌后更名为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的更名不仅仅是名字的简单更改,在企业性质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一个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多数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除了交易珠宝、书画作品等传统的艺术品外,其重点转向了邮币卡市场。

三、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策略

文化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众多投资中的重要渠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此更加关注。资本与文化艺术品的结合是文化艺术市场从店铺交易、线上交易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这一新兴的投资平台是对原有交易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下的新手段和重要尝试。只是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一新兴事物,让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从内部管理、交易手段、交易程序都合乎规范。只是这一过程需要制度、法律等各方面基础条件,在一定的制度、管理、法律等条件的保障下,文化产权交易所才会稳定、快速发展。

(一)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被相继关闭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艺术品的基本价值没有了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在众多艺术品交易所中,前期操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于艺术家的作品盲目估价。艺术作品存在着流动性差、变现慢的特点,过高估价会使艺术品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符,透支了艺术品增长空间的价值。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在价值判断上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作品的年代、品相、是否流传有序等,以及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地位、社会威望、影响力等。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初期的作品与盛期的作品价格差异很大。即使水平不相上下的艺术家的作品,因其宣传因素、大众的接受程度等,其作品的价格也受到影响。在我国,艺术品估值还是凭借估价者眼力,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判断尽管有一定的依据,但这种判断往往因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观性也就意味着缺乏科学依据,标准模糊,所以,当前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当前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需要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不能仅仅依靠艺术品鉴定机构。第二,要有政府部门对艺术品鉴定估价机构做出明确的规定,不符合条件的机构是不能进行鉴定的。第三,对鉴定估价人员的入职资格做出严格规定,并加以严格考核。当今的鉴定估价机构的鉴定估价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要对鉴定估价人员的任职资格做严格审查,才能保障鉴定的真实性。第四,要通过法律手段让鉴定估价人员对鉴定估价后的结果负有法律责任。第五,借鉴西方的艺术品价值评估方法,在西方,其体系较为健全,方法多样。如零售替代价值(RetailreplacementValue)、公允市场价值(FairMarketValue)、市场的现金价值(MarketableCashValue)、市场价值(MarketableValue)、清算价值(LiquidationValue)、残余价值(SalvageValue)等,不同的估价方法,适用不同的用途。这些方法虽然不能用拿来主义照搬过来,但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借鉴,并运用到我国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中去。

(二)法律规范

文化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是需要法律规范的,股市有证监会监管,而文化艺术品交易却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法律规范在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各个环节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应有相应的审批机构来进行审批,交易所的规模、人员基本构成、交易模式等都要在相关法律规范内,才能进行交易。没有法律规范的交易所就会导致乱象频出。其次,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在运输、保管方面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一旦运输、保管不善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因此,对于艺术品交易要建立完善的运输、保管方面的保险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保险机构来进行理赔。最后,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管理中是需要具有法律规范的机构进行监管的,监管的机构要能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三)人才培养

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的匮乏。在传统的艺术学院的教学中没有艺术管理这一专业,近年来,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艺术市场与管理这一专业,如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首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这些大学的艺术市场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多来自于艺术学领域,在艺术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缺乏经济管理、投资等方面的实际经验,他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经济管理的学术背景,往往是艺术学出身,艺术学背景使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艺术品的内涵、价值等,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缺陷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来。艺术学生的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而在文化艺术产权交易这一领域里,除了艺术学知识,其实际的经济管理方面的操作经验成了这些学生的硬伤。而艺术管理相对于经济管理来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在一般的经济管理学院是没有开设艺术管理这一专业的,因此,既懂艺术学又通经济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四)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本身的发展既要注重外因,如法律规范、国家政策等,更重要的是对于内在发展因素的探索。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在开始是以份额化为主要方式,将书画作品打包分成若干份,在文化艺术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种方式是借鉴份额化的股票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来说,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文化艺术产权交易的标的物与股票不同,艺术品的流通性较差,资金流转周期较长,艺术品的价值增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依靠艺术品交易在短期内获益是不可能的。而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份额化方式,恰恰会造成短期内艺术作品的价格快速增长问题,而这些增长是带有泡沫的,非实际作品的价值所产生的,在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对这一交易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创新发展模式是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重要任务。当前,一些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比如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南方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等。这些探索必将为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萍.西方艺术品估价运行机制探析以美国为例[J].美术观察,2014(9):145-146.

[2]西沐.金融化: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J].艺术市场,2009(7):61-63.

第8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熵世界观 艺术设计 生态价值 社会价值 人本价值

熵的世界观是在世界资源被大量无休止的浪费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以保存世界仅有的物质资源为基础的。旧有的机械论物质世界观给人类带来了太多难以愈合的遗留问题,这其中包括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而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依靠所谓的科学技术的机械进步就能够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根源上树立一种不同于物质财富之上的机械论世界观的新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必须是更加符合人类现在和将来需要的新的世界观。这就是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启发,以降低熵值的增长速度为理想的低熵世界观。也就是平常所谈论的熵的世界观。通过这种世界观的确立来摆脱以往的利用高消耗来创造物质财富并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的世界观。低熵世界观是以能量的转换与耗散降低到最低限度为追求,在这种世界观里,人生的最大目的不再是满足一切的物欲,而是尽可能的实现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境界。反对过分的消费、占有和对物质的过分迷恋,力求树立一种节约至上的理念。只有减少人类各种非份的需求,才能最终减缓熵值得增长速度。

现代艺术设计作为当下时兴的一个专业领域,已经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古典意义的艺术设计,即现代艺术设计不再全力追求诸多视觉造型的抽象形式的综合表现,而是在此基础上更加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和创造性。更准确的说,现代艺术设计是在机械化工业大生产方式下,人类在强调设计对象的视觉造型形式和审美效果的同时,又充分强调设计对象的功能性效果,并以适合现代机械化工业大生产方式为前提的创造性活动。它既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也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也就是说,现代艺术设计产品既是有着良好功能的实用品,又是极具审美意义的艺术品。完美的现代艺术设计是人类技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体,因为艺术设计作为人类设计的两大分支之一,更多体现的是特定社会、特定人群的社会思想和文化活动,它可以借助于色彩、造型等视觉要素把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精神思想融合到一起,并借助于具体的产品体现出来。现代艺术设计应当是一种消除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隔阂,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对立,文化与经济的分歧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人类创造性活动。它摆脱了为艺术而设计和为技术而设计以及为利润而设计的片面误区,实现了艺术、技术、科学、经济、文化、物质、精神、个性、共性、现实与未来等等的均衡和辩证统一,是一种富含文化精神内容的物质创造活动。

为了适用以低熵为主导的熵的世界观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在和未来的人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艺术设计的价值追求应当有所调整。在传统的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的艺术设计,在价值追求上过多的强调艺术设计的功能价值、物质价值,而忽略其内在的真善美的价值。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机械论世界观影响下所造成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态问题、道德问题等等。在新的熵的世界观的指导下,艺术设计的价值追求应当走向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低熵世界观是一种必需品的世界观,而不是奢侈品和无休止的财富积累的经济观。在这种世界观看来,人类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应该以维持生存必需品为中心内容,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各种能源的耗费,减少多余能量的耗散,才能符合熵世界观的能源和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人类不应该过多的追求艺术设计产品的经济学价值,不要过多的驻足于设计产品带来的现实利益,它的价值取向应该更多的从社会的人文角度全面分析设计产品的价值实现。对于艺术设计的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追求是任何世界观里面最基本的追求,而在熵的世界观里面,人们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外在的表层的功能价值、物质价值,而是尤其关注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人本价值等内在价值、潜在价值的体现。

首先,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体现,所谓艺术设计的社会价值就是指艺术设计产品在与社会互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即艺术设计产品的社会功能,它包括艺术设计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对社会文化事业的促进,对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推动,对人类优秀传统道德观念的弘扬,以及对人类社会制度的演进的推动等方面,其中既要充分关注艺术设计所带来的社会正价值,还要重视和防止艺术设计可能会导致社会异化的负价值的体现。艺术设计活动过程及其产品要以人类优良的社会道德品质为本分,要体现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惟一的追求。在追求艺术设计产品的物质功能需要的同时要兼顾人类的社会思想美德。而且不仅仅是体现而已,更应该去弘扬各种优良的社会美德,而不应该抛弃甚至是违背和损害各种善的美德,沦为丧失道德的纯粹物欲主义的追求。

其次,注重艺术设计的生态价值体现。在熵的世界观里,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人类不能把自然仅仅看作是用来认识和探索利用的工具对象,而是应当把它当作人类生命之源来看待和保护。同时还要认识到每一个物种都因其存在而被赋予固有的、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人类要以与其他一切物种及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来取服自然和其他物种的思想。只有如此,后来的生命才有可能享受到生活的甘美。基于熵世界观的艺术设计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必须充分认识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以及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影响。既要追求有利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不断深入的正价值一面,更要充分认识对自然生态破坏的负价值一面。艺术设计虽然不像技术设计那样可以拥有强大的改变生态的能力,但也会随着艺术设计中大量现代技术运用而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例如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制造和应用后的残留物、排泄物所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愈发严重,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关注技术运用可能会带来的自然生态问题。

再有,关注艺术设计的人本价值体现。在机械论世界观的时代,人们怀着对机器技术的顶礼膜拜去歌颂、运用和表现机器技术,享受着技术机器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又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机器的奴役当中,人成为机器物理运动中的一环,成为机器的服侍者,人性被异化为机器的物理性。而在熵世界观看来,人类的劳动就如同是游戏娱乐一样,是一种生活必需的活动,是一种可以使人利用和发展其自身才能的活动,人们所注重的是劳动过程本身,而不是劳动产品。而艺术设计人本价值的追求就是以此为思想基础,强调人类的艺术设计活动对人的认识领域、思维领域以及精神审美领域的作用和影响。或者说艺术设计通过其内在价值对文化、心里、认知、思维、审美等领域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可以使人类获得精神、思想、心灵上的愉快和满足。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提高,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本性得到充分的实现和提高,这种提高更多是体现在人的整体自主性的提高。也就是说,艺术设计人本价值的正价值实现是熵世界观下艺术设计价值追求的核心点之一,也是艺术价值的最终归宿。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艺术设计人本价值的负价值方面,伴随现代艺术设计大量运用各种新科技的同时,技术对人性压制的一面也在艺术设计产品的创造和使用过程中也得以扩张,人的主体性地位削弱甚至丧失。这就是艺术设计人本价值的负价值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的异化,在某些领域使人的创造性、自主性的本性被剥夺,限制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应当以追求人本价值的实现为己任,力争让人类慢慢从传统机器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使其主体性、自主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实际上,无论是在机械论世界观下还是在熵的世界观下,艺术设计价值的构成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9篇:文艺作品的价值范文

关键词:产业品牌;艺术原创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97—02



在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过程中,品牌的作用日益凸显。品牌战略研究权威彻纳东尼指出:“一个企业的品牌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1 它不仅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反映着一个民族竞争能力的强弱。相对于其他产业品牌来说,文化品牌不仅具有商业属性,更具有文化性、意识形态属性。所以一个文化品牌的创立与发掘,其实质更是文化内涵的创意与赋形,其核心在于文化产品的创造。就影视动漫产业来说,其品牌的培育更多的是通过原创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价值观念,赋予文化品牌核心内涵,并运用现代手段进行品牌传播和推广。原创作品成为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核心,其文化价值决定了产业的收益。本文就从艺术原创的角度来探讨文化产业品牌培育问题。

一、艺术原创价值:文化品牌培育的核心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最首要的区别就在于产业价值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以及娱乐、休闲的需要,决定产业价值大小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科技的发达、网络的通畅、文化产品自身的无形性和易复制性都促使文化产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强调开创和维新,艺术原创成为文化品牌的核心生命力。首先,艺术作品原创丰富了品牌文化、塑造了品牌个性。品牌文化是指品牌所代表的利益认知、情感属性、文化传统,品牌个性是指一个品牌与众不同的地方,也是其最能打动消费者心理的重要元素,艺术原创是其成功的关节点。创意思维通过对新旧文化资源的激活、整合,适应了市场不断的变化和需求,丰富了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使产业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很多公司通过原创作品走向成功之路,如三辰的“蓝猫”、河南小皇后剧团的原创剧目、漓江山水实景演出都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和品牌个性,使公司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其次,艺术原创不断地提升品牌资本。品牌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依靠的是知识、技术、智力、技巧,这些方面的每一点革新都来源于原创活动,创意思维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作品,将无形的文化价值持续地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之中,把文化财富转化成企业竞争的资本,成为提升品牌资本的第一推动力。如迪斯尼正是通过创意激活文化资源,把知识、技术、智力、技巧结合起来,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提升了品牌资本。再次,艺术原创是品牌发展的持续力量。好的品牌具有很强的领导力和竞争力,包括逆境生存能力、经久不衰的持续力、跨越文化与市场的能力。成功的商家为了保持成功,必须不断拥有新的作品来提升原有文化资源的价值,从而形成资源在市场上的最大效益。原创作品不仅给消费者创造新的消费享受,给市场带来新的繁荣,而且给传统产品创造了新的卖点,带来了新的商机,成为推动品牌发展的巨大动力。

二、艺术原创内容:文化品牌培育的内涵

(一)艺术语言的原创。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所拥有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如绘画语言的线条、色彩、构图,电影语言的画面、声音、蒙太奇,动画艺术的造型、场景、原画设计、声音、文字等。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科技的发达、网络媒体的便捷,人们接受新知识的速度处于快速更新中,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消费需求不断的提高,对文化产业的内容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在影视动漫产业中,不论是艺术语言审美表达还是其技术制造上都处于不断的挑战和突破的过程中。艺术语言的创新使艺术作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如《铁臂阿童木》第一次运用的电影镜头拍摄方法、《暗恋桃花源》的时空交错并行以及《妈妈咪呀》中国版的改编,不同的艺术语言的传达与表现都具有典型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体现了文化品牌的创意精神,从艺术语言的层面上营造了产业品牌自身特色。

(二)艺术形象的原创。艺术形象是在艺术语言基础上的可感的综合形象,包括角色外在形象设计、内在性格设计、作品情节安排等。优秀的艺术团队的创意思维塑造了一个个丰富饱满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和故事内容。优秀的艺术形象具有独特的外在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特征,不论是憨态可掬的管家钟表(《美女与野兽》)还是蛮横暴戾的孔雀王子(《功夫熊猫2》)、机智诙谐的阿凡提(《阿凡提》)都引发了欣赏者的强烈共鸣。在作品情节安排上,艺术家亦强调情节设计的合理性、时代性、民族文化性,如《青蛇》是借《白蛇传》的传说生发出极具时代感引人深思的作品、《甜蜜蜜》是对一个时代的回望、动画短片《猫》运用了以小见大、矛盾冲突、对比等创意手法,把一个故事演绎得感人至深。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和引人的故事情节成为产业品牌的典型符号,它们以直观的形式传达了产业品牌内涵,成为产业品牌形象。

(三)艺术意蕴传达。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给品牌赋予隽永、稳定的因素。影视动漫艺术作品应在形式的基础上探求更深的文化意蕴,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2 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富有意蕴。宫崎骏的每部作品,虽然题材不同,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其中,被誉为“第一位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其它如《一九零零》里面对人与社会、人生与音乐的思考、《战争启示录》里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功夫熊猫》里面的通变思想、《樱桃小丸子》中爱的教育无不令人动容。艺术作品的意蕴赋予作品永久的生命力,从文化理性角度营造了品牌文化精髓。

三、艺术原创原则:文化品牌培育的理念

(一)时代性与时尚性并存。作为内容产业,艺术作品原创强调文化的时代性和时尚性。文化是根、创意是魂,恰恰是在传统文化新变和时代精神的把握基础上,创意思维结出累累硕果,使文化爆发出真正的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作为大众娱乐化产物,随着消费群体不断年轻化,文化产品要跟随时尚的潮流,无论在制作技术的现代化发展、情节设计的社会性特点、还是文化理念的时代性追求上都应体现出来。如蔡志忠的作品、几米的漫画、拓荒的作品都是在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的时尚流行之间寻找了结合点取得了巨大成功。

(二)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结合。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强调产品的文化差异和特色。要创造国际化产业品牌,其出路只有是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结合。文化产业的民族性就是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张扬自身文化个性。在选题和编剧上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材,把时代精神融入民族化特征之中;在作品制作上,借鉴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凸显自我的民族特色;在作品理念上融入传统的社会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及审美取向等。此外,我国的文化品牌要走向世界,必须走民族性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功夫熊猫》、《木乃伊3:龙帝之墓》等融合中国元素的大片让国人看到了这种魅力。异域的文化竞争和资源借用已经使我们感到压力与挑战,同时也进行着诸多的改变。《麦兜故事》就“表现了本土特色及一种世界共通的情怀。”3 张艺谋电影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为他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中华小子》“将一个中国的故事,以国际化的视角来叙述,使民族的东西更适合于世界,兼顾了整个国际市场观众的欣赏习惯。”4 民族元素与国际时尚元素的综合,体现了新世纪全球化的审美倾向,也指明了未来文化产业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向。

(三)艺术性与实用性同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存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功利性追求,艺术作品的目的就是实现文化资本最大可能的价值转化。所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坚持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首先,艺术作品创作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导向包括市场需求、消费人群、产品定位等各个方面。只有以良好的市场前景作支撑,才能创作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作品。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下,艺术作品消费市场应突破文化的国家、地域、年代限制,从作品创作的源头最大化的拓展自身的适应领域。如《花木兰》融合了诸多文化元素不仅给欧美消费群众带来的极大的新鲜感而且轻松地打入中国的巨大市场,很好地拓展了自身的消费市场,实现了产品价值最大化转换。其次,艺术的审美与非审美相结合。艺术作品一方面要迎合市场,另一方面也要追求自身的艺术价值。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是决定其潜在市场、持续性创造价值的重要方面。再次,艺术的个人艺术风格和大众化审美需求相结合。文化产业的艺术创作更多的是大众化的艺术。而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多强调自我情感、自我风格。产业化发展下的艺术作品创作应注重个人艺术风格与大众审美相结合。只有大众化的创作和演出,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培育起文化市场的活力,也利于产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当然,“大众化”并不是“庸俗化”,“大众”并不排斥高雅的艺术形式与艺术创作。

四、艺术原创的资本转化:品牌资本价值实现

艺术原创资本转化问题就是文化资本价值实现的问题也是品牌资本价值转化的问题。艺术原创作品没有进入市场时产生的是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当它作为文化产品进入市场时就要产生经济价值,文化产业中,文化资本实现自身经济价值需要特定的环境因素,就是产业链的完善。文化产业的运行从艺术作品的原创到产业获得收益,需要包括资本投资运作在内的,从策划创意到生产制作、衍生开发、包装营销、市场开发推广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运行。据国际成熟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看,只有在产业链运作全面有效的前提下,影视动漫产业才可能实现盈利化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良性运转不但是产业获利的前提亦是产业创新的前提和资金保障。尤其是在规模经济效应下企业进行有效的分工,产业链节点上的创新价值实现会依赖其他产业节点,例如产业链中的艺术原创企业效益的收回是依靠品牌授权和版权效益,而后两者的获益是依赖于有效的市场宣传和销售。从生产系统来说,也就是生产环节的获益依赖于消费环节,良好的市场销售又为艺术原创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资金支持。所以说产业链的良性运转是艺术原创价值实现的重要保障。成功的文化产业都是要遵守市场规律的商业化运作。如《哈利·波特》不仅仅是女作家罗琳个人创作的成功而是整个产业链条通畅的成功。在“哈利·波特”延伸的产业链条中各个环节同时运行,一方面利用媒体为未出版的作品宣传大造声势,另一方面大量开发和生产相关的衍生产品、积极开展版权转让活动。同时,在图书销售方式、特许经营方式上采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充分发挥了品牌优势,打造了全新营销理念,实现了产业链条的同时跟进以及通畅运行。再如《武林外传》成功也是在于有效地把握住了生产链条上的各个关节点,在作品原创环节,它将我国武侠文化与现代都市时尚因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品牌培育营销环节,注重对品牌价值进行多层次挖掘,形成了各种产业间品牌的规模化发展,完成了创意价值的多次升值,形成了以电视剧的播出为核心,以话剧、动画、游戏、漫画、玩具等多种产业再开发组合,各种产业间相互拉动,形成资源互补,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在拓宽产业链条的同时也使其品牌价值与影响力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品牌资本的价值转化。参考文献:

[1]周朝琦.品牌文化:商品文化意蕴、哲学理念与表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9.

[2](德)黑格尔.美学(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