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精选(九篇)

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

第1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乡镇纪委是我们党和政府最基层的一级纪检监察机构,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面对生活和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党员、干部,承担着保持政治稳定、服务经济发展、保护群众利益的重要职能,是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最积极、最重要、最现实的力量,是我们党和政府纪检监察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乡镇纪委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进而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镇纪委的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必须加强乡镇纪委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一、当前乡镇纪委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思想认识上存在三大误区。误区一:一些乡镇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工作机制,重经济发展,轻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个别乡镇主要领导认为惩处了其管理和使用的党员、干部,就等于给其脸上抹黑,对乡镇纪委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不够重视、不够支持,有的甚至错误地把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同阻碍经济发展划等号。误区二:一些乡镇纪检干部兼职较多,片面认为纪检工作干得如何无所谓,做好其它工作才是实的、硬的、有用的;有的乡镇纪检干部党性原则不强,怕得罪人,怕丢选票,导致乡镇纪委工作“疲软”。误区三:社会对纪检工作认同程度不一,对腐败的惩处普通存在概念上赞成,内容上同情。

二是力量配置上不适应。乡镇纪委一般由3—7人组成,纪委书记1人,委员通常是乡镇民政所、财政所、农经站等非纪检部门的人员担任,基本上是有名无实,实际纪委日常工作只有1人,纪检工作特别是办案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体制机制上不畅通。在体制上,乡镇纪委工作体制套用县级以上纪委的工作体制,缺乏基层特点,针对性不强。在机制上,由于级别低,乡镇纪委与其它执纪执法部门沟通和信息交流不畅,纪检工作处于“自我循环”,监督乏力,难以发挥作用。在制度上,制度建设不规范,存在工作无主次、办案无章法、管理无制度、检查无资料等现象。在对基层站所人员的监督管理上,由于许多站所都实行了条管,编制、工资、福利、考核均不在乡镇,造成“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现象,乡镇纪委难以监督。

二、对乡镇纪委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理顺领导体制,解决“谁来管”的问题。积极探索乡镇纪委双重领导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把乡镇纪委的干部人事任免权和工资福利一并收归县管,根据工作需要和按属地管理原则,乡镇党委对乡镇纪委履行同级领导权,使乡镇纪委既受上级纪委的领导,又受同级党委的领导。

二是优化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乡镇纪委班子,同时要为乡镇纪委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事协助工作。乡镇纪委干部的任用应由县纪委提出意见,注重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思想作风正派、能坚持原则并且有法律、财经、审计等专业特长的年轻同志担任乡镇纪委书记,彻底改变过去纪检干部占位不谋事和“养老所”现象。要加大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和异地交流使用力度,提高乡镇纪委的工作能力。

三是规范工作内容,解决“做什么”的问题。要制定出台乡镇纪委规范化建设工作意见,从组织领导、职责权利、工作对象、工作范围、工作要求、自身建设等方面指导乡镇纪委做好规范化工作,使乡镇纪委工作有章可循。

第2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一、正确认识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期性、重要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自觉不自觉地把经济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对立起来,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有的则认为,搞好农村经济,抓出效益是“实”的,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规定是“虚”的,只要工作开展好了就行,对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片面认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党委、纪委的事,镇村两级经济薄弱,基层乡村干部根本就无资金可贪污、挪用,则反腐倡廉与己无关。还有的片面认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是乡镇纪委的事,但因经济条件差,党风廉政建设资金投入极少,乡镇只设立了纪检监察岗1人,人手欠缺,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监督上,反腐倡廉工作无法深入有效开展。

二是责任制重点不够突出。有的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虽有计划、有部署,但未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的工作措施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真正管用的不多,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是制度落实不够到位。在实际中,虽然镇党委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加强了制度建设,但在工作落实上不够到位。如乡镇政务、村务公开只满足于将“政务”、“村务”贴出来了事,至于公开后群众有何意见,对群众的意见如何处理,却重视不够,无“政务、村务公开回音壁”,起不到实际效果,群众知情权受限,无法参与有效监督。有的单位制定了廉政谈话、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项制度,但落实得不够。

四是基础性工作欠缺。在日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上,虽做了许多具体工作,但却忽视了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保管。如有的乡镇对新一届村支两委负责人上任前进行了廉政谈话,但都是谈了就完,无记录资料,工作真实性、延续性无法体现,也无法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广大乡村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

五是对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力度不够。因有众多的人外出打工,农村党员流动频繁,乡村无法组织其进行系统学习,党性党纪教育有弱化的趋势,导致少数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法纪观念淡薄,出现诸多不良倾向, 如最基本的党费缴纳也成了乡镇党委比较头痛的事等等。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如何做到服务于改革大局,确保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廉洁高效”的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呢?本人认为,要以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为工作重心,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从而确保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顺利的贯彻执行。具体来说,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深化责任意识,务求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政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思想意识。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当中,乡镇党政“一把手”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干部队伍抓稳定抓建设抓发展,由此, 必须紧紧结合当地实际,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放在第一位, 并且落到实处。要将责任制工作延伸到村组、基层站所,并由乡镇纪委负责建立农村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营造反腐倡廉人人有责、率先垂范的良好氛围和树立责任意识。

2、强化理想信念,加大教育力度。针对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建立健全流动党员联系制度,灵活设置驻外党组织,按照数量和区域分布,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单独组建驻外党支部和流动党支部,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同时,利用节假期间农民工集中返乡时机,由各基层党支部组织外出务工党员集中学习,通过直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正反典型教育这三种关键教育。以学习贯彻执行《》为教育重心,充分运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自觉主动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当中,并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3、健全制约机制,加大监督力度。结合农村工作实际,强化源头治理,以制度来约束规范乡村干部日常行为。在落实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定期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制度的基础上,抓紧完善村级日常管理制度。村干部之间要界定好职责,推行村“两委”负责人任期目标责任制、定期述职评议制度、任期经济审计 制度。建立规范化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完善村财乡管配套措施,加大经济监管力度。由乡镇纪委牵头,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全面推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农村基层稳定发展。

4、转换政府职能,理顺乡村关系。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不断巩固,乡镇政府的职能将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转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就廉政抓廉政。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理顺乡村关系,处理好乡镇管辖和村民自治问题,理顺村党支部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强化“两推一选”、“双培双带”、“千名干部进村入户”等各项有效活动,积极探索“富、乐、学、美”四在农家活动,大力实施“结对富民”工程,使党员成为带民共富的“领头羊”,不断放大农村党员的富民效应,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真正融入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优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之中。

5、适应形势发展,加大源头治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工作新机制,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将考核重点由重过程、重形式向重结果、重绩效转变,切实激发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一是实行“阳光”行政。进一步完善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将乡镇和村的重大决策、进人用人、干部奖惩、宅基地审批、财务收支、救灾款物发放、来人接待等重要事项定期向社会公布。二是严格财经管理。强化村级财务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镇村两级财务监督小组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级执行财务制度情况和帐目处理情况进行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工作的到位。三是将政府采购制度、修路铺桥建房等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向乡村基层延伸。四是注重研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严格依纪查处,强化责任追究,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为农村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和有力保证。

第3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乡镇政府;工作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前言

当前的中国面临着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针对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难题,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方式,是中国政府将要应对的挑战。乡镇政府作为中国政府的基层机构,在新常态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工作管理的创新,关系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新常态的含义与特点

“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对河南进行考察的过程中首次提出,其中的“新”指的是与旧质不同,“常态”是指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指与以往不同、较为稳定的状态。主要特点包括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在不断的进行优化,经济动力从传统的要素推动和投资推动,转化为创新推动。指出,当前的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政府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到工作管理上的创新,是乡镇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乡镇政府传统的工作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职能不明确

乡镇政府的功能主要为地方群众服务,然而在现实的工作管理中,部分乡镇干部和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民主意识和公仆观念,与群众的感情淡薄,在工作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强迫命令的现象,部分地方罚款现象过滥,以罚代管,部分乡镇领导作出决定后通常不做相应解释便强制群众执行,或强迫乡镇企业接受不正当的公款报销等。虽然部分乡镇政府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存在工作能力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的情况,但乡镇政府强迫命令的结果,通常会使群众对乡镇政府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乡镇政府的工作正常开展[1]。

(二)乡镇工作过于形式化

部分乡镇政府在工作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形式主义作风,上级在检查工作中走过场,甚至默认、暗示下级搞形式主义,下级在执行工作过程中,针对上级的政策精神,进行刻意曲解,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和国家的预定标准相差甚远,导致国家的政策难以得到贯彻与实施。乡镇政府的工作过于形式化,不仅对群众产生不良的影响,有损国家的想象,而且扰乱了国家的行政系统,不利于国家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行。

(三)乡镇内部管理不完善

部分乡镇政府的组织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不利于乡镇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乡镇的财政管理工作为例,税收部门负责征税,而财务部门负责财务资金的管理与分配,征收和分配由不同部门负责,不利于财政的统一管理。乡镇的财务工作缺乏严谨的预算约束,通常会造成部分项目无法实施、部分资金转为他用的现象,导致资源的浪费。乡镇财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部分乡镇人大的监督过于形式化,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和廉洁风险。乡镇内部管理的不完善,导致乡镇工作管理混乱,缺乏效率,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2]。

三、乡镇政府工作管理创新的探索

(一)建立服务型的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在乡镇政府的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对群众的服务,建立服务型的乡镇政府。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有一定的民主意识和公仆观念,注重与群众的沟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积极关心群众的就业、养老、医疗等问题,保证农民在转为城镇户籍后能够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加强对乡镇社区的建设,通过社区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管理,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完善社区的管理机制,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二)建立责任型的乡镇政府

在新常态下,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乡镇政府在工作管理中,应不断明确政府的责任,从体制上对政府的行为进行合理的限定。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按照国家的政策精神予以贯彻实行,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作风,上级要加强对下级的检查监督,保证决策的正确执行。乡镇政府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利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让群众管理自身的事情,通过相关的产业协会,管理相应的经济活动,从而使政府能够用更多的精力处理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政府的责任明确,从而更好地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3]。

(三)建立透明型的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不高、工作管理混乱现象通常是由乡镇政府工作不透明造成的。因此,乡镇政府在工作过程中,应积极响应党的十的号召,积极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应及时地公开各种政治信息,通过网站、报刊、电视、微博等方式进行公示,让公民得以积极的参与治理和进行监督。群众通过政府对信息的公开,便于及时的了解相关的政策,不至于听信谣言,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政府进行信息公开,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政府的内部结构,更能减少政府与群众的隔阂,增加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便于乡镇政府的建设。

四、结语

在新常态下,乡镇政府要想积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就必须对政府工作管理进行创新,针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政府职能不明确、工作过于形式化、内部管理不完善等问题,不断加强建设服务型、责任型、透明型的乡镇政府,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进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荣卓,唐鸣.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乡镇治理转型与优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05(01):180-184.

第4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坚持“三管齐下”,加强组织抓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近年来,XX镇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分别成立了镇、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求突破,整合相关站所、管理区及村级职能和资源,不断统一思想,强化组织保障。二是探索机制推进。推进工作必须有部署有调度,有落实有回音。首先是利用每周党政联席会和每月党员活动日等固定平台,及时汇总解决困难问题,重要节点随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其次是以现场会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坚持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努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三是严格督导考核。按照“五化两提升”要求,出台《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明确村集体主体责任,稳定保洁员队伍,形成镇领导班子成员包管理区、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街的责任体系和网格化管理制度、月打分评比机制及曝光通报机制,并将此作为常规工作纳入季度考核中,不断提高全员参与度。

坚持“三力合一”,强化措施求实效。

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XX镇按照上级要求,重点围绕“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如何好起来”下功夫。一是打造样板。对全镇所有村按“示范村、达标村和重点整治村”进行划分,按照示范带动、梯次推进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XX村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建设“宜居宜业魅力XX”为目标,投资XX余万元重点打造“一街两园三点”。XX村健全完善党员作用发挥机制,突出村庄管理常态化,打造幸福和谐村庄。XX村突出改善居住环境,投资XX余万元对占地XXX平的广场改造提升,积极开展太极拳、广场舞等群众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二是整治路域。下大力气打造路域环境。首先规范驻地管理。对驻地店外经营秩序和环境卫生,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强化四级监管,社会第三方每天巡查清理,镇执法所联合相关部门每周两次抽查,严格落实三级罚款制度,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驻地容貌大幅提升。其次集中整治沿线路域。以管理区为单位,包管理区班子成员和管理区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全员上阵,集中攻坚,积极整改存在问题,彻底清出了镇域内近20公里的“底子”。三是扮靓环境。按照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集中利用一月的时间对农村陈年垃圾、三堆、杂草进行彻底整治,顺利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托管交接。取缔村庄内原始的垃圾池、地埋箱,配备更方便清运的垃圾桶和收集转运车辆,稳定保洁员队伍,加快垃圾清运效率,真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第5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种好“责任田”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上级部门的行政指令、考核任务等,最终都会层层分解到乡镇政府。

乡镇政府究竟要承担哪些职责?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步伐,着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根据意见,乡镇政府需要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涵盖以下六个方面: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改善乡村教学环境,保障校园和师生安全,做好控辍保学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等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推动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创业扶持等劳动就业服务;

――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服务;

――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和优抚安置政策,为保障对象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维护农民工、困境儿童等特殊人群和困难群体权益等基本社会服务;

――做好公共卫生、基本医疗、计划生育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古村落、古树名木和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和发展,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推动全民阅读、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等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此外,意见提出,乡镇政府还要提供符合当地实际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基本经济权益保护、环境卫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食品安全等其他公共服务。

管好“钱袋子”

财政收入有限而用钱地方太多,导致乡镇政府负债严重,成为一些地方基层政府长期难以医治的“顽疾”。如何管好乡镇政府的“钱袋子”?意见对改进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机制、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要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项目和社会事业发展,引导信贷资金投向农村和小城镇。

――对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安排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建设项目,属于县级以上政府事权的,应足额安排资金,不得要求乡镇安排项目配套资金。

――h级政府要强化统筹所辖乡镇协调发展责任,帮助弥补乡镇财力缺口。

同时,意见明确提出,要硬化乡镇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执行,规范经费支出,严格监督管理,严禁乡镇举债,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保持财政收支平衡。

稳住“主心骨”

乡镇干部是乡镇工作的主体,稳住这些乡镇事业的“主心骨”,让他们安心工作,对于乡镇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意见明确提出:

――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人才向乡镇流动的政策支持体系,有计划地选派县级以上机关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挂职,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有序推进乡镇之间、乡镇与县级机关之间干部交流。

――完善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岗位聘用、职级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倾斜政策。

――注重从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优秀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

――实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政策。

第6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乡镇干部;作风建设;制度;规范

乡镇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基层稳定的中坚力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干部肩负着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任,他们是基层建设的直接领导者,是落实具体工作的一线参与者。近年来,临朐县在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上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径,思想更求实,作风更务实,工作更扎实,但仍存在尚需改进的地方。

1基本做法及经验

各乡镇、街道及产业园区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方式,能够团结协作、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相关规定、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执行力不断增强、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1)坚持教育领先,狠抓干部思想作风。各镇街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年初召开专题会议,具体安排部署。如城关街道采取在县委党校集中授课、外出考察、拓展训练等形式学习,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冶源镇组织机关干部赴临沂接受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组织中心村党组织书记赴威海、蓬莱学习考察,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各镇街还积极创办内部刊物,搭建基层干部教育学习阵地和交流平台,如九山镇编印《党旗飘扬》刊物,使党员及时了解上级文件精神、各地先进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进取。2)坚持领导示范,狠抓干部领导作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关键是领导带头。2012年8月,受台风“达维”影响,寺头镇群众房屋、庄稼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寺头镇党政领导班子及时科学调度,并身先士卒带领各党员干部迅速冲到抗洪救灾第一线,群众积极参与跟进,使各种损失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降到最低限度。3)坚持管理为要,狠抓干部工作作风。严格的管理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各乡镇制定《机关干部工作管理规定》,加强对干部的管理,沂山镇针对“合村并居”后部分农村群众办事不方便的实际,设立为民服务岗,实行“为民服务制”,得到群众好评。部分乡镇制定的“民情接待日”、“责任目标和考核奖惩体系”、“‘3+1’考核办法”等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力改善了干群关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理想信念不坚定。有的干部忙于事务性工作,认为只要干好工作就行,信念不信念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从而放松了对自身世界观的改造;有的还热衷于迎来送往,吃吃喝喝,拉关系、跑路子,心思和精力没用在工作上;有的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不比奉献比待遇,不比情操比名利;个别干部信念出现动摇,热衷烧香拜佛,不信马列信风水。2.2体制机制建设欠完善。部分乡镇因为认识或传统因素影响,在规章制度制定上程序简化,群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公信力。有的在规章制度执行上做得不够,存在漏、偏、松现象;有的对国家的某些政策规定、上级安排执行起来走样;有的不讲公道讲人情,不讲原则讲回报,使规章制度的权威性大打折扣。2.3开拓创新能力不够。有的干部墨守成规,得过且过,缺乏敢于碰硬、大胆创新精神;有的干部遇到困难问题,要么上交矛盾,要么绕道回避;有的干部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对阻碍发展的难点问题,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以致工作缺少特色,发展难出成效。2.4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一些乡镇干部不尊重群众,服务意识、宗旨意识淡漠。有的在办事情时从自身利益和领导意志出发;有的把群众的呼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成小事;有的搞个人政绩、形象工程;有的打着搞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名义,随意征地拆迁,片面维护企业主、开发商的利益,甚至充当企业的非法保护伞,完全忘记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这些现象严重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造成干群矛盾逐步加重,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埋下了隐患。

3加强乡镇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对策

第7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县乡两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能,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为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提供了较强的政治纪律保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领导力度不够

乡镇领导班子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统一,组织领导抓责任制落实不力,走形势的多,效果不好。

(二)专职不专现象突出

乡镇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表面看政治地位提高了,但实际参与党委政府的很多分工,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经济工作以及其他事务工作中,真正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较少。

(三)有名无实问题明显

按照机构编制乡镇纪委名义上是一套班子,有五人组成,有纪委书记,有纪检干事,有纪委委员,但事实上所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和纪委委员是兼职,大多由党政办公室、共青团、综治等单位负责人兼任纪委委员,在工作上有其名无其实,不能按要求担负起纪委委员的职责,少数委员还能参与部分工作,而多数却从来不参与纪检工作,只是挂名。

(四)顾虑较多,存在“四怕”现象

一怕得罪下属,乡镇纪委书记认为自己分管的很多工作还要协调部门和村加以落实,如果得罪人太多,给自己添麻烦,甚至在一些地方还担心下属不支持配合自己的工作;二怕得罪领导,乡镇纪委是隶属于同级党委领导,一些纪委书记认为党风廉政建设抓不抓,关键要看主要领导的意见去做,即使有些违纪现象有损本乡镇形象,但认为查处了会带来负面影响;有些违纪人员是一方领导,查处了会影响一方稳定;有些违纪行为是涉及本乡镇地方小利益的,查处了会使地方财政受损失;有些班子成员即使违规违纪,但碍于情面或感到监督难而不管不问,搞一团和气。这些因素使得乡镇纪委书记左顾右盼,顾虑重重;三怕影响仕途。很多乡镇纪委书记认为,只有经济工作和农业工作抓好了才会被提拨,才会有前途,而纪检工作干得再好,也不可能因此而被提拨重用,相反可能因为案件的查处得罪了人,树敌太多容易失去人心,怕在组织考核时对自己不利,因此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相对失之于软;四怕担待责任。本应是乡镇纪委职责范围内的事,但怕干多了、力度大了会被别人误解为充满野心,因而在工作中时松时紧,缺乏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势;

(五)抓深入和创新不够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乡镇纪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不够,抓手很少,创新不多,应对措施不力,对强化基层作风建设、民主建设、制度执行、案件查处等方面工作主动思考的少、严格执行的少、深入抓落实的少、创新抓突破的少。这些问题,客观上形成了“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干得好的上不去,上得去的干不好”的怪圈,严重制约了乡镇纪委职能职责的正常发挥。为此,乡镇纪委作为党在农村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如何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着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好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二、对策及建议

(一)准确定位,发挥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这些年来,反腐倡廉工作始终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更应坚持和运用好这一体制和机制。因此纪委作为党委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专门机关,定位好“组织协调”的位置是确保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一要强化乡镇党委的领导,乡镇纪委要服从乡镇党委的领导,坚决执行党委的各项决定,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党的各项决议决定得到贯彻落实;要从全局的高度去谋划和开展工作,努力协助党委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立足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部

署,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正确分析形势,对全局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党委提出建议,为党委决策提供依据。二要正确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政府工作的职责所在,是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许多反腐败制度的制定、监督措施的落实等具体工作必须依靠政府各部门抓落实。乡镇纪委更应该主动接受政府的管理,配合政府工作的全面开展,从而取得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支持,一方面能及时健全管理制度,做到管理规范、有序,确保政府权力得到正确运行;另一方面能得到政府在资金上的保障。三要认真承担起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工作任务,不推诿。要按照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的要求,切实履行教育、监督、保护、惩处四项职能。纪委要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全面担负起直接抓落实的责任。要积极履行职责,敢抓敢管,保证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决策、部署以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善于调查研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办法加以实施,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二)找准目标,服从服务于发展第一要务

反腐倡廉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第一要务,这是党的十七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此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乡镇纪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强化组织协调中,更应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寓于农村各项改革和经济建设重要政策和措施之中加以落实。乡镇纪委要围绕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围绕进一步优化农村基层政务环境加强组织协调,从而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及组务公开,促进基层党员干部真心为农民群众服务;要围绕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加强组织协调,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要协同相关部门坚决打击各种腐朽、落后思想,倡导新风正气。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和县委“六个一”活动的全面开展,努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创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三)创新措施,确保组织协调到位

一是建立健全纪委同其它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会议制度。乡镇纪委联系会议应由纪委牵头,组织、宣传、财政、综治、扶贫、民政、农业、水利、林业、畜牧、教育、卫生、工商、税务、国土等单位共同组成。要明确各成员单位所应肩负的职责,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要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任务纳入各成员单位的整体工作之中,纳入责任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要针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制定解决的可行办法,明确各单位的任务,切实加以解决。

二是充分调动各部门履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积极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广量大,许多工作都涉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村,而各部门和村的地位与职能决定了他们发挥作用的局限性。纪委必须承担起组织协调的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优势,调动各部门和村的积极性,形成反腐败整体合力。纪委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特别是掌管审批权、管理资金的部门的联系,一方面要了解权力运行和资金监管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帮助各部门和村查找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注重源头治腐的积极作用,从而督促各部门及村制定有效措施,规范权力的正常运行,保证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害。要立足于宏观的联系和协调,不能干预部门的业务,更不能代行职能部门的职责。要正确处理纪委组织协调与各有关部门正确履行职责的关系,既要通过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体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原则,又要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落实相关责任,做到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应由部门负责的工作,就放手让部门干,纪委只协助党委政府抓好监督检查工作。惟此,才能既发挥纪委的组织协调作用,又能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形成反腐倡廉的整体合力。

三是将组织协调充分溶入到“四项职能”的履行中。一要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加强组织协调。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村务公开栏、广播、标语、廉政电影、廉政戏曲等形式,认真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农家等活动,不断拓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的形式、内容和阵地,要积极协调组织、宣传、司法、教育、共青团等部门齐抓共管,变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你唱你的调,我吹我的号”为“集体战斗”,形成大宣教的格局,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家喻户晓,覆盖到每一个角落。要防止“一阵风”、“面上光”等不良倾向,注重长期抓,抓长期。二要在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以党内监督为核心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建章立制实现关口前移,注重事前监督和过程监督;扩大监督范围,加强对干部工作、

生活以及社交的全面监督;畅通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监督、法律监督以及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加强对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制度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和改进工作,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安全生产、征地拆迁、涉农资金、项目建设、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权益。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定位到哪里;资金发放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督促检查就跟随到哪里。四要在案件查办中加强协调多汇报。应注重上下协调,及时、经常地向党委、政府和县纪检监察机关请示汇报,争取上级组织的支持。尽量避免单打独斗。五要在保护党员干部积极性上加强组织协调。对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坚持原则、开拓创新、成绩突出的党员干部,应该提请党委政府加以保护。要保护好廉政干部的积极性,树立好廉政典型;要强化教育和保护,防止举报和办案人员受到打击报复;要积极向党委政府和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使廉政典型、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四)真抓实干,以优良的作风树形象

第8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乡镇干部;三种精神

干事创业关键在干部。乡镇小城镇建设工作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更需要我们的乡镇干部强化“学、干、严”三种精神,将我们的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

首先,强化学习精神,做到理论学习学以致用、业务培训有声有色一是理论学习。政治上的清醒头脑、思想上的鲜明立场,品行上的坚定信念,都来自于理论上的认识与成熟。小城镇建设事业是崭新的、光荣的、惠及全镇老百姓的事业,要满怀豪情、充满信心、积极参与。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正处于爬坡上坎阶段,特色古镇旅游开发也正处于发展壮大之中,我镇的干部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理论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与实践中,要把理论学习当做一种政治任务、工作责任、精神追求,争当理论学习的排头兵和钻研者,做到各项政策法规熟稔于心、规章制度烂熟于心、宣传解释游刃有余。更为重要的一点,要不仅仅满足于用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工作,更要活学活用、善于用理论进行机制体制创新。二是业务学习。我镇的干部职工要有一种“知识恐慌”的紧迫感(“知识恐慌”最终会导致“本领恐慌”),要有增强本领的危机感,要有时不我待的责任感,要有“等不得、慢不起、坐不住”的后发赶超意识。为了小城镇建设事业、为了广大群众走上同步富裕的康庄大道早日过上幸福的日子,一定要将业务学习进行到底、丝毫不能懈怠,一定要把业务水准提高到百姓满意、党委政府满意的高度。业务学习不妨本着“实用主义”的态度,缺什么补什么、少什么加什么、不懂什么学什么。比如,一开始搞特色旅游古镇建设,我们也茫然懵懂、不知所措,不知从何做起,不知何处下手,建设一个怎样的特色旅游古镇和怎样建设一个特色鲜明的旅游古镇,都是干部职工心中的一个大问号,通过学习、参观、考察与交流,建设的蓝图逐渐清晰起来,思路和方向逐步明确起来,从一期工程的初具规模到二期工程的日臻完善,都归因于我们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学习不能搞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浮于表面所学无几;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仅仅迫于任务或压力被动去学,学而不用等于没学;不能做学习的“掉书袋”,仅仅是炫耀知识、装点门面而浅显浮躁。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在于学以致用、增长才干,因此我们的干部要善于把学习的成果内化为指导工作的真本事,善于将学到的知识切实转化为业务素养和工作质量的提升。

其次,强化干事精神,努力做到实干、苦干加巧干。

一是实干。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再远的路,也在脚下;再近的路,也要迈开步子”,总理强调“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社会呼唤实干精神,时代需要实干家,小城镇建设事业更需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人。“干部干部,干事进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唯有干事创业才能真正把小城镇建设好事做好、实事做事,唯有干事创业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乡镇干部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小平同志曾告诫全党说:“任何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干与不干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分水岭,群众往往不看宣传看实绩,上级往往不论“吹功”看“做功”。乡镇干部要扑下身子干事、弯下腰去观察、俯下背去倾听,实实在在地解民忧、顺民意、得民心、聚民气,最后才能利民生、保民心。上级交待的任务,再困难也要不打折扣、雷厉风行地干;群众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再棘手也要不讲价钱、百折不挠地干,这就是乡镇干部应有的态度和情怀。

二是苦干。“攻城不怕坚,读书莫为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同志、铁人王进喜、马克思的话语言犹在耳,他们告诉我们的是朴素却又颠扑不破的道理:干任何事业、做任何工作,都应该而且必须具备苦干精神。小城镇建设事业的美好画卷,一笔一划都不是靠想象、靠耍嘴皮子就能实现的,更多地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桩事一桩事做出来的,要以“抓铁留痕、踏石留印”恒心与毅力苦干强干、大干特干,热火朝天地干、忠肝义胆地干、义无反顾地干。乡镇干部要到基层一线去、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去、到工作的焦点热点难点中去、到环境复杂的地方去锻炼去提高去完善去摸爬滚打;乡镇干部要靠走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靠打基础打开工作局面、靠接地气赢得群众口碑,最终赢得群众理解、支持与尊重,打开各项工作的生动局面。

三是巧干。巧干是指办事有独创性、有办法和想法、作法上灵巧。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做任何事情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懂得“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决不能一味蛮干、一意孤行地干。巧干不是投机取巧,更不是对苦干的否决,而是实干、苦干的延伸和更深层次(高层次)的要求。苦干和巧干是缺一不可的,苦干加巧干,如虎添翼、锦上添花;苦干无巧干,只会变成“拙干”,导致南辕北辙,无异于缘木求鱼。方法对头、渠道对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则事倍功半、甚至恰得其反。小城镇建设和古镇旅游开发事业,需要大胆尝试、需要勇于创新、需要技术技巧。乡镇干部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找到窍门与“机关”,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所体会、有所思考,将做事情的心得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将业务做活做巧、做出水平与特色。如果说“实干”是乡镇干部的硬功夫,那么“苦干”就是内力、“巧干”就是“软功夫”,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三,强化自律精神,努力做到“严”字当头、“律”字在心

第9篇:乡镇如何加强作风建设范文

一、镇领导班子及党委书记总体评价

(一)领导班子成员基本情况

全镇领导班子成员共11人,其中男性7人,女性4人。正科级3人,副科级8人,30岁以下2人,31岁至40岁4人,41岁以上5人,平均年龄37.8岁。

(二)镇领导班子工作情况

从总的情况看,整个班子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决定、决议,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能够自觉完成镇党委、政府的安排的工作,落实发展经济、扶贫攻坚、服务民生、维稳等工作任务,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规定和要求,严格自律。明确自己的职责职权,依法行政、干好工作,深入农村基层,服务群众办实事,团结共事、互帮互促、顾全大局、相互补台,没有拉帮结派、相互拆台、党政不和、各行其事和拉团团伙伙的问题。整个班子是具有团结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活力,班子成员没有违法违规问题发生。近几年来,在全镇的柑桔、蔬菜、生猪等支柱业发展、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环境综合治理、安全社区建设、维稳、抗洪救灾等工作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绩是突出的,赢得了群众的依赖和好评,为建好XX区“南大门”做出了新的贡献。

(三)党委书记履职尽责情况

近几年来,按照一个党委书记的职能职责和上级的工作要求,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新思路抓好党建工作

一是狠抓党政班子建设,提高牵引力。对于班子建设,提出了“民主、和谐、法治、奋进、创新”“十字”要求,并按照这“十字”要求推进班子建设,使整个班子发挥了火车的作用,提高了牵引力。二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认真选好“班长”,科学搭配班子成员,形成工作互动、性格互补、执行力强、作风务实的基层党组织结构,提高了战斗力。三是狠抓骨干队伍建设,增强带动力。坚持用职责、任务、考评等办法管理党员干部,用设岗定责管理无职党员,用搭建平台发挥特长管理农村能人,增强了带动力。四是狠抓“三向”培养,增强鲜活力。坚持推行把能人志士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科技人才、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优秀人才培养成基层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增强鲜活力。五是狠抓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通过逐步建设,不断完善,全镇12个村、3个街道社区均成功建起了活动中心,并按照“五有”要求,完善了设备设施和相关制度、岗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阵地吸引力。

2、尽职尽责抓好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经济发展。主要狠抓了柑桔、蔬菜、生猪“三大”支柱产业的发展,调优了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二是抓好公路建设。近两三年来,全镇共硬化村公路46.7公里,社道53.6公里,院户路32.7公里,建生产路28.5公路,基本实现了村、社通公路,80%的院户通水泥路目标,全镇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网络格局,为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三是抓水利建设。紧紧抓住加强农村小农水建设的有利契机,治理了病患水库,整治了山坪塘和排水渠,提高有效灌面1500多亩,为农业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按照“精准”的要求,抓好扶贫攻坚工作,把党和国家的温暖和关爱送到千家万户,恩泽广大贫困群众。五是抓好服务为民。重点抓好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解决群众办事难、发展难、住房难、就医难等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去年“9.13”洪灾中,抓好了抗击洪灾、危房改建、新建和恢复生产等工作,把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六是抓好维稳工作。认真落实“3.15”群众工作法,采取领导包案、接访、调解机构下沉、前置、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和注重消除群众不满情绪等有效措施,坚持推行基层基础,初访初结的“两基两初”和“三个一”、“四步走”工作法,着力推行强下访摸排、重源头治理、强依法疏导、重教育感化可行措施,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和群众积怨,维护了社会稳定。。

3、以身作则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纪律监督责任的“两个责任”,认真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坚持从自身抓起,从小事抓起,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不断扎严防腐篱巴,认真筑牢防腐大堤,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由于措施有力,工作到位,全镇党员干部无违规违纪和腐败案例发生。

4、“三严三实”抓好作风建设。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上党课、看视频、写体会等方式,认真加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坚持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的“三严”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实”为标准,检查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的要求,严查“”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收到了党员干部亲民爱民、作风转变、业绩突出、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

二、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乡镇干部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上下衔接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肩负着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任。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民心向背、事业兴衰、不可忽视。近几年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强教育、重培养,提高乡镇干部综合力

乡镇干部的好思想、新观念、好作风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育、培养,才能不断成长,不断提高。我们紧紧抓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转作风活动和践行“三严三实”活动等契机,给乡镇干部学习充电、洗脑洁面,使他们政治立场坚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抵制“”。同时,我们还通过会议,学习、讨论等方式,教给他们打开工作局面、解决处理问题、为人处事、协调沟通等方法,努力提高乡镇干部适应新形势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思想先行、政治合格、作风踏实、有能力、高水平的乡镇干部。

(二)明责任、重实绩,增强乡镇干部执行力

坚持目标责任管理乡镇干部,把每年的工作任务细化、亮化到每名乡镇干部头上。比如,把每年度的工作预决算任务,均落实到每位班子成员头上,明确了具体任务、工作效果、完成时限和承担责任,并逐项检查,公示工作开展情况。在班子成员分工方面,积极探索新的模式,打破常规的分工格局。根据每名班子成员的实际情况,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的模式安排工作。让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直接服务市场、参与经济发展、联系企业、基地、农场,做好协调服务等工作;让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负责招商引资、联系引进业主、新上项目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工作;让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负责管理社会日常事务、教育宣传和制度建设等工作。工作中做到分明确,各尽其责,各显其能,有分有合,大事共商。在党委政府工作职能上,我们紧紧围绕发展主题,改变过去行政命令、大包大揽、包办代替,催种催收的作法,逐步转变到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帮贫扶困、增收增效和维护稳定等方面,使党政职能更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在对班子成员和镇干部的考核工作中,严格按照年初和预决算工作任务检查验收,逗硬奖惩。

(三)重关怀、多激励,激发乡镇干部内动力

不管是班子成员,还是镇上其他干部,我们注重从政治上、生活上给予关怀、帮助。真正让干部有干头、有奔头、有想头,有盼头,激发他们的干事热情和内动力。建立从基层第一线遴选干部,坚持把工作精力、工作实绩作为重要条件,不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上级党组织考察符合条件的干部时,坚持实事求是,做到该推荐的推荐、该提拔的提拔,该升级的升级,该调动的调动,决不以任何理由压制或留用。近几年来,我镇有4名一般干部提拔为副科,3名副科升为正科,下派2名事业单位干部到村社区任职。对身患重病、家庭贫困、负担特重的乡镇干部,悉心关怀,采取看望、慰问、救济、帮扶等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安心工作,没有后顾之忧。积极改善乡镇干部工作、生活环境。整修了办公大楼,改善了办公条件,解决了上班期间中午工作餐,尽心竭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增强了镇干部的内动力和干事热情。

(四)严管理,正作风,提升乡镇干部公信力

坚持用切实可行的制度管理干部,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彰显制度的严肃性。先后制订了干部进村入户、上班签到、请假销假、工作纪律、轮流住勤、工作去向登记、廉洁自律、依法办事,会议学习等制度,并严格管理。同时,又推行了干部服务群众“六要”工作法,开展了记民情日记、结穷亲、扶贫困等活动,严格杜绝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有力地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增强了服务群众意识,提升了干部形象,提高了群众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三、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认真调查,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权责不对等。乡镇配套改革后,一些垂直部门,如派出所、法庭、司法所、国土所、学校、水管站等机构由镇上管理、考核,但人权、财权与乡镇分离,由区级部门直管,导致乡镇履行职能权力小,责任却很大。如林业执法、土地执法、文化市场执法、违规建筑执法等权力在林业、国土、文广、住建等部门,而责任却在乡镇。这种“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使乡镇处于责任大、权力小的尴尬境地,导致“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无法管”等问题。对于这种格局,乡镇常是上下为难,不知所措。

(二)“出入口”不畅。因现行体制制约,乡镇干部在录用、交流等方面仍然存在“出入口”不畅的问题。比如,城区与乡镇干部的交流,乡镇之间干部的交流的难度都比较大。一般区级机关干部,如果不是提拔进入乡镇党政班子任职,基本都不愿意到乡镇工作。还有城郊乡镇和条件好的乡镇干部基本不愿意到边远的乡镇工作。根据目前乡镇干部性质,大多数为事业编制,一些事业单位的干部很优秀,但因领导职数的限制和事业单位不能逆向流动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干部很艰提拔到乡镇领导班子岗位或进入区级机关工作。由于出入口不畅,很多干部从参工到退休一直在乡镇没挪动一下,工作积极性、创造性难以调动起来,导致乡镇干部队伍流动不畅,活力不足。

(三)综合素质不高。乡镇干部一般接近50岁就想在工作上松一松了,其想法是没奔头了,因此就少干事。基本是推一推、动一动,思想消极,不愿作为。而这些干部的实际工作经验却是很丰富,可以多安排工作,但为了顾及情绪,乡镇领导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乡镇年轻干部,有较高的文凭,但却缺乏实际工作经验,遇到棘手问题,往往不知所措,艰巨的工作任务,找不到好的方法和突破口,去有效地打开工作局面。目前,在乡镇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理论和专业知识、年富力强的干部太少了。还有一些干部,对学习和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镇工作的对象是农民,主要靠经验、关系和面子去开展工作,没有必要去学习、去提升。因此,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四)工作活力不足。乡镇干部工作繁忙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干部无暇照顾家庭,瞻养老人,培育子女,部分乡镇干部属于“半边户”,妻子无业,经济拮据,加上待遇低、任务重、责任大,因此顾虑多,无法放开手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乡镇工作往往没有规律,“朝九晚五”基本不可能,工作繁忙时,加夜班、双休日上班是常事,但又不能按法定标准发放加班补助或补休假期,造成一些乡镇干部情绪低落,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再加上乡镇的阶段性、临时性、突出性任务和检查评比等活动较多,乡镇干部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重大的责任和压力,使乡镇干部诚惶诚恐,如履簿冰,害怕出问题和工作失误,身心疲惫,精神倦怠,人心思走。

四、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根据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职能职权,推进科学管理

从目前的情况看,乡镇党委、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促进公平正义。但是,从现实看,乡镇党委政府好像什么都应管,不管是失职;乡镇干部是“万精油”,什么都应干,都该干。再加上权责不对等,加大了乡镇干部工作难度。建议上级党委制定政策措施,理顺条块关系,明确乡镇职能,完善乡镇功能,下放一定权力。对派驻乡镇的单位,凡能下放的应下放乡镇管理,不能下放的,应赋予乡镇一定管理权限,建立起权责对等、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解决好上下关系、纵横关系和有责无权问题,实现乡镇责、权、利协调统一。

(二)拓宽入口通道,畅通交流渠道。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建议适当增加乡镇干部编制,适当增加乡镇公务员招录人数。在进人方面,省委、市委可赋予县(区)级党委一定的人事权,由县(区)级党委从优秀村书记、大学生村官和事业单位干部中,按一定比例选拔招录乡镇干部,拓宽乡镇干部入口通道,解决乡镇干部缺编问题,改善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另外,加强干部交流,促进干部在县(区)直属单位和乡镇之间,不同岗位中的交流。同时,要根据乡镇工作现状,灵活设置机构,并通过因事定岗,因岗定责设立机构,明确权限,确保乡镇干部人数充足,队伍优化,管理科学。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乡镇干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实际和实效原则,抓好培训。乡镇干部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采取培训和轮训的办法,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和特点,以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生产技能,管理水平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区委党校、职业技校等基地,创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训班,加大乡镇干部培训力度。上级党政要把乡镇干部培训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乡镇干部每两年集中在区培训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