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精选(九篇)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1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10月10日,广东省《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0项,其中多项涉及社会管理,这将为今后建立社会管理考评专项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2月底,用半年时间,安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为主题的“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努力实现群众工作上水平、解决问题见行动、转变作风有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

9月28日,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在会上强调,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每年都能解决几个突出问题、办成几件惠民实事,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有大的提高,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随后,各省区立即就贯彻落实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分别从抓重点、抓机制、抓服务和抓示范等方面作出重点安排。

抓重点:社会管理项目化做法很到位

【分会场】 9月30日,山东省委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委书记姜异康强调,要以正在开展的“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年”为抓手,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

【思考】 近期,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专家指出,这是今年2月中共高层对社会管理及其创新进行全面系统阐述以来,出现的首个中央层面有关社会管理的专门机构。从“社会治安”到“社会管理”,一词之差体现理念转变,别具深意。针对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中央综治委提出集中做好8大专项工作,其中既涉原有的治安领域,又增加了新的任务,如做好实有人口专项工作。在这方面,江苏省委9月29日召开的常委(扩大)会议强调,要改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紧密结合实际,逐一研究提出阶段性目标任务。

【对策】 与江苏省一样,在关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同时,9月28日召开的贵州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预防化解在先的理念,在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的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等重大决策和项目,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不能简单,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决防止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利益,引发集体上访等重大。同一天,福建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积极探索加强对新兴媒体的管理办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效引导主流舆论;坚决整治公共安全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小结】 抓重点,关键是要把社会管理重点任务落到实处。作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之一,合肥市提出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去抓社会建设,以项目化的方法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合肥市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社区服务管理等方面,全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并将社会管理创新梳理、整合成23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实施方案和“项目书”明确了目标、时间表等,由市领导、相关部门“承包”实施,市委书记、市长亲任项目的责任主体。

建机制:建立社会管理考评指标体系提上日程

【分会场】 9月28日,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海分会场上强调,要切实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把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根本标准。

【思考】 上海提出把社会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有背景的。目前,各类要素的流动性和集聚度越来越高,建立健全城市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日益凸显。上海市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题为《健全应急服务管理体系提升维护公共安全水平》的发言,介绍了上海构建四个层级的应急服务管理工作框架,强化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和科技保障,不断完善城市应急服务管理体系的经验。湖南省也在此次会议上作了题为《积极运用法律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典型发言,介绍了湖南在运用法律手段破解社会管理难题的经验。针对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2008年以来湖南重点加强了公民权益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社会组织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等方面的地方立法,共制定、修改社会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38件,占地方立法总数的38%。

【对策】 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浙江分会场上强调,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管理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推进创新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把更多的精力、注意力放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上来。9月28日,江西省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要构建社会管理创新的8大体系,包括保障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人口动态管理服务体系、信息网络管理服务体系等。

【小结】 9月16日,在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一个任务,就是要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10月10日,广东省《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共有10项,其中多项涉及社会管理,这将为今后建立社会管理考评专项指标体系提供了借鉴。

争一流:五级书记大走访找到了为群众服务的切入点

【分会场】 9月28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以“三个一流”,即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干部队伍、一流的技术装备和工具手段,努力开创全省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服务、保障和推动湖北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思考】 社会管理,关键在干。干的主体是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因此,李鸿忠书记提出的“三个一流”就成为社会管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一流”,如何创造“一流”?在这方面,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找到了抓手,他在9月15日召开的全省群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就提出,要认真组织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和包案包点等制度。从2011年9月开始,至2012年2月底,用半年时间,安徽在全省范围内通过“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自觉带头,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努力实现群众工作上水平、解决问题见行动、转变作风有成效、人民群众得实惠。目前,安徽已全面铺开此项活动,省委领导已率先深入基层开展服务活动。

【对策】 除了一流的精神状态、干部队伍、和技术装备外,还要有“一流的项目”。在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江苏省作了题为《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筑牢社会和谐稳定根基》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在实践中,江苏省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提出22个攻坚项目,实行项目化推进、工程化管理、实体化运作。在乡镇(街道)层面,建立政法综治工作中心,设立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实现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承接24类服务项目,推动社会管理服务扁平化、快捷化。在社区(村)层面,全面推广“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组织新架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居委会推进居民自治、自我管理。

【小结】 当代公共管理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重大变革,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就是政府管理者越来越强调“管理就是服务”。10月10日,四川省召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研究部署全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会议强调,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观念贯穿到社会管理和创新的工作中,做到管理与服务相统一。要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工作,认真关注群众的特殊需求,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重示范:社会管理创新成果普及化是当务之急

【分会场】 9月28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中央对首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北京在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解决重点问题等方面为全国创造经验,作出表率。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抓落实、抓推广,把点上的经验迅速推广到面上,把少数点上的做法有步骤扩大到全地区;要肯定创新的成果,把成果普及化。

【思考】 面对超常规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北京市积极探索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协调和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取得了一系列新经验、新创造、新模式,引起了众多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深入报道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常常被冠以 “北京经验”、“北京模式”等。今年6月初,北京市委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这是全国率先出台的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省一级地方性文件。在这份文件中,北京市要求推广多个已经成型的社会管理创新经验,其中包括“新居民互助服务站”、“无围墙敬老院”、“枢纽型”工作体系、高危人群心理干预机制、社会组织党建“3+1”机制、商务楼宇“五站合一”全覆盖等,为其他地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2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尽管全省公安机关近年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成效显著,但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仍需要亟待解决。2012年7月6日,吉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专门听取和审议了由省公安厅负责人所作的《关于全省公安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在分组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共同寻求问题的破解良策。

思维要“新”

“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创新理念,更新思维模式。”今年5月中旬,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还没有深刻理解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意义,习惯用行政干预、强制命令等老思路、老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干警还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不能很好地处理加强管理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和以查代管、以罚代管等现象;一些部门、警种之间,社会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界限不明,难免造成管理重叠或无人负责等问题。有的地方变更乡、镇行政区划,由于还没有形成这种协作和联动机制,在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消防安全、交通疏导以及警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相互掣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目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治安形势均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那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治安形势和群众需要,实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创新已经是大势所趋。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建议,有关部门要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对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的目标。考虑到公安队伍警种越来越细化、基层警力明显不足的实际状况,刘润璞副主任建议省公安厅应向基层倾斜警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常委会委员穆立林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在经费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国家机器良性运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李彦群、宋志义委员建议,要加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技术防控水平,选购合适的先进技术装备,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距离要“零”

近年来,吉林省公安厅通过倾力构筑“三民工程”,全力推进吉林平安建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费真委员认为,要实现警民关系“零”距离,还必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需要什么,就创新什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畅通警民渠道,满足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强烈愿望,并从群众的视角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所以说,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首先考验的是广大公安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大受益者。”傅秀清委员认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涉及百姓民生,公安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害群众利益,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做到既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百姓打造一方平安环境,又要方便群众;既要管得住,又要管得活。她以公安机关近期推出的办理二代身份证一事为例,在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傅秀清委员建议,公安机关应尽可能地在每周休息日中拿出半天时间“开门办理,方便群众。”

关键在“人”

2012年3月31日,吉林省公安厅印发《吉林省公安机关保障和服务民生48条措施》,向社会和公众做出郑重承诺,将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公平正义、公共服务的新期待、新要求,公安工作的成效要更多、更直接地体现在安民、惠民、便民和利民上。

第3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年初,签订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确保一方平安,特别是维护农村残疾人的稳定,区残联成立了以理事长何德富同志为组长,副理事长谢虹为副组长,王晓燕、王玮、梅伟伟、刘华年、屈慧玲为成员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开展好有关工作。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干部、职工进行法纪教育,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人,并建立健全“防邪”工作机构,坚持至上而下,落实目标责任,加强检查督促,逗硬考评,形成真抓实干、齐抓共管新局面。

二、积极参与“综治宣传”和普法教育

每年坚持通过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爱耳日”活动进行法制。在今年3月的“爱耳日”活动和5月的“全国助残日”期间,区残联机关干部、职工走上街头,设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宣传咨询点,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综治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安排,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使之家喻户晓,人民群众的参治意识不断增强。向路人发放宣传资料以及通过网络、媒体、报刊等宣传,呼吁全社会发扬扶残助残的传统美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推进社会文明进步。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大力弘扬正气,营造舆论氛围,增强信心,鼓舞士气,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共鸣。

三、充分发挥区残联职能作用,确保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主要因素。为了做好农村残疾人的社会稳定工作,区残联积极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反映他们的要求,落实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组织开展好了“第二十三个”全国助残日活动,围绕“帮扶贫困残疾人”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助残活动。邀请市、区领导参加活动,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开展了爱心助残、康复助残等系列助残活动,区司法局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援助,为残疾人排忧解难。为确保稳定,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与重要作用。

四、认真开展“创安”活动

社会管理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做好社会管理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政治稳定,关系到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我们党能不能巩固执政地位。因此区残联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严格按法律法规办事,大力宣传“创安”知识,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创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健全群防群治网络,提高管理防范控制能力,社会管理明显好转。

五、努力搞好接待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第4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一、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在“三基”工程建设中,我深入社区,加强对暂住人口和房屋出租户的管理,逐户逐人登记办证,及时录入信息平台。做好重点人口、治安危险分子、监管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组建四位一体(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属或邻居、司法员)的帮教力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日给辖区治安积极分子、楼长、群众汇报工作、通报辖区治安形势、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听取群众对我个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二是入户宣传户口政策及法律法规,发放警民联系卡,打牢社区安全防范的基础。严格按照“三懂四会”的标准,苦练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有心、有情、有义、有智、有勇”的“五有”工作法;三是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进行治安巡逻,降低社区发案率。通过向群众发放安全防范提示单,提醒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拉家常”活动,增强与居民的交流,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取得居民的信任,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省公安厅厅长到群策巷社区调研时,对警务室工作“用真心、真情、下工夫”努力做好群众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二、以警务室为阵地,积极主动地开展防范宣传,服务管理工作,提高辖区群众自防意识。

一是为贯彻落实分局“抓防范、抓基础、抓服务、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以防范突出、基础坚实、服务满意的工作态势;二是结合“下访日”工作要求,针对社区多发可防性案件对群众的不法侵害,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在社区举办了安全防范知识的讲座。对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盗窃、防手机短信诈骗等知识进行了宣传;三是将派出所开展的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群众汇报,听取意见;四是加强社区人口管理,尤其是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对租住人员信息及时登记、上网对比录入,将要出租的空房进行代租登记,向外来租房人员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通过这样的管理: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服务,得到居民的拥护和好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日,我带领辅警刘英莉、秦红荣进行人口登记时,使用移动警务通查询,发现一名网上逃犯张某,居住在东七路,我立即向户籍所长胡建兵报告,在胡所长的带领下迅速将网上逃犯张某抓获,后移交莲湖警方。

三、积极发动群众,打击处理危害辖区群众安宁生活的人或事。

民警的工作要想得到群众的支持,首先要端正工作态度,满腔热情对待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其次要把群众当成衣食父母,当成兄弟姐妹,倾听群众意见,不论办什么事,要多和群众商议,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在“拉家常”和“三深入”活动中,我通过“拉家常”和“三深入”活动,随时了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去办。

在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公社巷程某因长期吸食,来往人员较为复杂,对社区治安造成不良影响,群众反映强烈。我多次找到程的父亲给其做工作,让其两个儿子进行戒毒,其父表示支持民警工作,现俩人已强制戒毒。月日我带辅警对群策巷小区居住人员进行清查时,发现小区1号楼5单元楼道有一籍吸毒女子在楼道过夜,该楼层的住户对这名女子的行为非常不满。我详细了解情况后,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清理,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辖区治安的稳定,提高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在今年国庆安保活动中,我对辖区居住暂住人口、房屋出租户进行逐户逐人登记。对治安危险分子、籍人员逐人进行控制。特别对籍人员做采取来时登记,离开及时注销。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事报情况、无事报平安。我带领辅警、社区义务巡逻队加大对辖区治安巡逻,确保国庆安全。赢得辖区群众的好评。

第5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与市场经济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警务运行机制,并通过理顺管理体制、整合警力资源、推行目标管理,实现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延伸,使派出所真正成为集合防范、管理、打击和服务的综合战斗实体,推进公安工作的整体发展。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关于社区警务工作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开展“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公安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主线,以全国“二十公”、全省“二十六公”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立健全派出所管理机制和社会服务机制为核心,立足社区,依靠社区,优化警力配置,规范警务运作,建立科学的警务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理顺管理体制,实现警力下沉,配齐配强责任区民警。 (二)创新警务机制,启动新的警务模式和勤务方式。 (三)夯实基础工作,转变、延伸、拓展社区警务工作职能,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把减少犯罪、服务群众作为社区民警职能定位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内容 (一)警务室建设。 1、按每个社区必须设置一个警务室的要求建设警务室,并做到社区警务室有明显的统一标识牌。 2、警务室内设置有民警警民联系牌(去向牌),警务公开栏(其内有社区平面示意图,社区群防群治网络图),法律法规宣传栏及办公桌椅、资料柜(有条件的应配电话、电脑),各项职责制度上墙。 3、警务室配置有社区民警入户调查表、服务群众连心卡、社区民警工作日I本、征求意见书、警民联系箱及其他工作台帐。 (二)警力配置。 派出所应根据社区规划、人口数量及治安情况,实行一区一警、一区两警或一区多警配置模式。社区民警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调动或更换。如需更换,必须报请分局审批。 (三)社区民警工作职责。 1、人口管理。对社区实有人口(包括常住人口、暂住人口、重点人口)进行调查、登记和经常性管理教育,掌握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确及时,并能发现违法犯罪线索,预防违法犯罪活动。 2、治安管理。督促社区内的公共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和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安全防范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治安灾害事故。 3、安全防范。建立社区群防群治组织,组织社区内的单位和群众开展经常性群防群治工作,落实社区“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筑和完善社区防范体系。 4、收集情报信息。建立覆盖全社区的治安情报信息网络,掌握社区敌社情动态,及时处置并上报涉及政治、治安和社会稳定方面的情报信息。 5、控管帮教违法人员。认真落实对违法青少年及两劳回归、缓刑、保释、保外就医、取保候审人员的“四定”(定帮教对象,定帮教人员,定帮教组织,定帮教措施)制度,做好教育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监控管理工作。 6、服务群众。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服务意识,主动积极为群众提供办证、警务咨询服务,接受群众报警求助,做好治安纠纷调解,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7、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其它警务工作(安全保卫、值班备勤等)。 (四)社区民警工作标准。 1、建一套台帐:即社区工作日I、重点人员管理、社区工作会务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台帐及档案内容齐全、规范。 2、交一批朋友:即在密切联系辖区居民群众的基础上,能与一批企业家、治安积极分子结成良好的工作关系,并能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3、有一支队伍:即拥有一支较稳定的能够配合公安机关联防、联打的群防群治队伍(包括社区安保队、安防队、治安巡逻队及治安信息员和国保联络员队伍)。 4、创一个特色:即结合辖区治安实际,开展“无盗、无毒、无抢、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事故”等各种特色创建以及社区警务模式的创新。 5、履一项承诺:即在社区日常警务工作中能够自觉推行并认真履行一项便民服务承诺。 (五)社区民警工作制度。 1、社区警务工作和社区民警管理由各派出所副所长负责。 2、全面实行社区民警负责制。即社区民警作为社区警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所辖社区警务日常工作负全责。社区民警务必要处理协调好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关系,积极主动创造条件,并通过合法程序进入社区领导班子,以促进社区警务的全面发展。 3、实行社区民警着装挂牌下社区,每周社区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小时,其中保证有二个半天在警务室接待群众。 4、落实一项服务承诺、利民措施,并对群众交办事宜实行回告制。 5、一月一次居民代表会,将社区警务工作情况向社区群众予以报告,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 6、半月一次警情公示及安民告示,警示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参与联动、联防意识。 7、一周熟悉两户常住人口,及时为群众解难排忧。 8、一周一次率安防队员在易发案地段巡逻巡查。 9、一月一次对重点单位、出租屋及公共复杂场所的治安检查。 (六)社区民警工作考核与奖惩。 1、考核评分细则 ⑴社区警务基础业务建设。(15分) 社区一室二会三队建立健全各项职责上墙并落实到位,有内容完整的分局制作的工作日I、接处警登记薄、纠纷调解登记薄、户籍民警手册、暂住人口登记薄、房屋租赁户登记薄、重点人口档案、治安信息员档案、国保重点对象档案、治安重点单位和场所的档案、社区内的单位门店和摊位登记。档案、台帐内容齐全、规范。 扣分:社区警务室未建的扣2分、缺项扣1分、“二会三队”未建缺一项扣2分、台帐内容缺项扣1分。 奖分:警务室建设按规定达标,二会三队发挥作用好,奖3分。 ⑵社区控防。(20分) 积极开展创“无盗抢社区”活动,组织辖区单位居民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防范措施,门栋关照、治安巡逻工作制度落实,刑事案件、可防性案件与上两年平均数相比持平,计基础分。(公交汽车上的扒窃案件不算社区) 扣分:每发生一起重特大刑事案件扣1分;每发生一起可防性案件(包括民转刑)扣0.2分;隐瞒重特大案件扣2分,一般案件扣1分。 奖分:刑事案件和可防性案件较上年同比每少发一起奖0.2分,全年创“无盗抢社区”奖5分,警务工作有特色奖5分。技防每安装一户(居民和单位)奖0.5分。 ⑶人口管理。(20分) 对实有人口进行经常性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帮教措施落实,无脱管、失控现象。 ①常住人口:重点年龄段(16岁至45岁)的常住人口,按接管社区一、二、三年时间,熟悉率分别达到30%、60%、90%以上,人户分离登记100%并控制10%以下。 扣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2分。 ②暂住人口管理登记率达到100%,办证率达到95%,房屋出租登记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达100%。 扣分:暂住人口犯罪(暂住地)社区民警未发现的1人次扣1分;房屋租赁户违规出租的,每户扣1分;应办暂住证而未办的,每发现1人扣0.5分;分局以上公安机关通缉的重点逃犯或犯罪嫌疑人,在社区内居住30天以上未发现的1人扣2分。 ③重点人口管理:重点人口管理列管(含暂住人口)城区达到5‰,农村达到3‰,重点人口帮教控管人员落实措施有效,重点人口的情况做到“四知”(即知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经济收入、交往人员)、“六熟悉”(即熟悉犯罪前科及主要问题、体貌特征、别名绰号、性格特点、作案手段及其活动规律),熟悉率达到100%,重点人口重新违法犯罪率控制在10%以内,全部达标的得基础分。 扣分:列管率差一个百分点扣0.5分,熟悉率差一个百分点扣1分,控制率超过一个百分点扣1分,列为帮教对象的违法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的1人次扣1分,列管重点人口人户分离,被所外打击处理,原列管单位不扣分。国保重点对象因失控上京上访闹事的扣2分。 奖分:通过人口管理,协助抓获劳教以上打击对象的1人次奖4分;人口管理受分局以上公安机关表彰的奖2至8分。 ⑷治安管理。(15分) 社区内的特种行业、公共娱乐场所、危险物品及易燃易爆等单位,做到底数清、制度全、管理到位,无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的“黄、赌、毒”案,无涉枪、涉爆案件发生;学校周边无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案件;无群体闹事事件和FLG邪教人员上京闹事案件,及时调处民事纠纷,防火宣传和工作到位计基础分。 扣分:被上级公安机关查处和市级以上新闻媒体曝光1起扣3分;发生三无案件(涉枪涉爆、侵害师生安全、群体治安事件)每起扣1分;发生一起火灾,一般的扣2分,重大以上的扣4分;因纠纷调处不当引发上访闹事的扣2分。 ⑸情报信息收集和协破案件工作。(15分) 及时掌握社区内的情报信息情况,对辖区内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能迅速掌握相关情报,及时处理,并能积极地为侦查破案提供相关线索。 扣分:因漏报、迟报、瞒报信息造成影响的1起扣2分;业务台帐、治安信息员、国保联络员物建不到位的,缺一项扣1分。 奖分:提供线索或者破一起一般刑事案件的奖2分,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奖3分,特别有影响的案件奖5分。提供线索抓获一名在逃犯的奖3分、抓获一名市督逃犯的奖5分、省督逃犯的奖8分、部督逃犯的奖10分。破一起经分局裁决的治安案件奖0.5分,最高奖5分(每月)。 ⑹服务群众。(15分) 每周着装整齐在社区工作不得少于20小时;在社区警务室定期接待群众;有警民联系方式,公开承诺服务守则;对“警企热线”的企业,经济服务工作到位;便民利民措施落实,辖区居民满意率达到90%以上,计基础分。 扣分:在社区工作时间未达到要求的扣2分;经检查发现未按要求着装下社区工作的,发现1起扣2分;对群众报警推诿或处理不力而产生恶性后果的每起扣2分;被群众投诉或新闻单位曝光的,每起扣3分;群众满意率少一个百分点的扣0.5分。 奖分: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事迹突出被分局以上公安机关报道的奖3分,被市以上新闻媒体报道的奖5分;对“警企热线”服务企业工作到位成绩突出的奖3分;积极帮助特困户、孤寡老人和烈军属解决困难的奖2分。 ⑺值班、备勤及其他警务工作。(10分) 社区民警在值班、备勤和日常警务活动中要做到警容严整,遵守纪律,接待热情,处置得当,服从命令、听众指挥,积极参与重大保卫活动、公益活动,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警务工作计基础分。 扣分:工作不积极不到位一次扣2分,因工作消极懈怠造成严重后果的扣10分。 奖分:在重大保卫活动和公益活动中表现突出奖5分,积极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奖5分。 2、奖惩办法 ⑴以考核成绩作为社区民警年度公务员评定的重要依据,对全年综合考评前10名的社区民警按优秀公务员等级评定,并授予金牌社区民警称号,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综合考评后2名的民警按不称职公务员等级评定,并由政治处负责组织离岗培训。 ⑵以考核成绩作为社区民警晋职、晋衔、评先受奖的重要条件。凡考核获分局前10名的社区民警将纳入政治部门考察晋职对象优先晋职。考核不合格者则一律取消评先表优、晋职资格,连续两年居后者,分局将报请上级机关给予降职(衔)处罚。 ⑶凡当月考核成绩获本单位前2名的给予经济奖励 元,末位者则扣发岗位津贴。 ⑷考核成绩年度居本单位末位且不及格的按照“四位一体”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⑸对在年终考核验收中,创“无盗抢社区”和安全防范成绩特别优异的前10名社区主任和民警给予表彰和奖励。 ⑹派出所社区民警考核成绩不及格者达20%以上者,取消该所及所长、教导员年度评先表优资格,并对所长、教导员实行诫免谈话;对40%以上社区民警考核不及格的派出所,分局将报请上级机关给予所长、教导员免职处分。 3、考评方式 社区警务考核办法,由分局联合双基科、派出所及社区管理委员会组织实施,派出所要成立以教导员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每月对本所社区民警工作予以考核排序。 分局联合考核小组每半年一次对社区警务进行一次检查考核,社区民警职责的考核内容,采取看(基础资料台帐及警务室硬件设施建设)、听(听取居民群众、治安积极分子及社区干部对社区警务工作的评议)、访(暗访社区居民群众对民警工作的满意度、知警率)、考(测试责任民警对辖区重点人口“四知”、“六熟悉”的掌握情况)等措施方法对社区民警进行测评考核。并将测评结果报分局党委按照本方案中的奖惩办法给予奖惩。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此项工作是分局深化社区警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为此,分局决定成立局长XX任组长,政委XX,副局长XX、XX、政治处主任XX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双基科,由XX任主任。同时采取党委成员及机关科室定点联系的措施,强力推进社区警务改革工作的落实。全局民警尤其是社区民警务必要高度统一认识,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明确工作责任。分局将统一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各项职责制度,各城区派出所要结合实际迅速定岗、定人、定责,严格措施,明确责任,统一方法,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从“管社区”到“跑社区”、从“等活干”到“找活干”、从“简单化”到“高质量”的社区警务工作的重大转变。 3、积极争取支持。派出所主要领导要主动与街办党委加强联系和沟通,积极争取理解和支持,以解决社区警务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局属各部门要竭力为派出所警务改革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 4、力求高质高效。社区警务建设作为公安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其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各派出所务必要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加强社区警务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宣传,使社区警务建设深入人心、警心,举全所之力,拧全警之心。通过不断探索和不懈努力,力保社区警务建设跃上新的台阶。

社区警务工作改革实施方案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6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 烟台 264670)

【摘 要】随着结构调整、企业改制、政府职能转变等社会转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政府大量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区转移,社区的基层平台作用日趋明显。因此,针对当前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是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社区;管理服务;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张润韬(1993—),女,山东淄博人,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社区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纽带。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服务机制创新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社区管理服务工作,不仅是解决社区管理问题,也是夯实公共管理的公民基础,推进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需要,创新社会管理制度,适应新常态,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1 做好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意义重大

1.1 做好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面做好社区管理工作,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把握有力时机,全面做好社区管理工作,使之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快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2 做好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工作是发展文明城区的客观需要

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是文明城区的重要标志。社区通过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讲座等各种活动,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提高社区居民的道德、文化和健康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不断推进社区文明、城区文明、社会文明的关键所在。

1.3 做好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工作是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途径

社区与居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使社区服务个性化、多样化和人性化,是不断满足不同人群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1.4 做好新常态下的社区管理工作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根本保证

社区是党在城市执政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在城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最终都要靠社区去贯彻和实施。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 当前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推进,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服务平台,日益成为社会改革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社区工作在得到持续重视和加强的同时,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

一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社区演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团体的下属机构,承担着过多的行政和社会职能,牌子多、检查多、任务多,为居民全方位服务的精力变少,导致工作重心倾斜,制约了社区的自治功能,使得社区疲于应付,管理和服务职能不能很好发挥。

二是资源配置不到位。社区基础设施虽有改善但仍有差距,社区间发展不平衡,资源不足仍是制约社区发展的主要瓶颈。特别是随着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网络建设、室内外活动设施提升等居民需求的不断提高,社区资源的配置需求会更加紧迫。

三是组织体系不完善。在运行中,社区“两委”高度行政化,一切工作围绕上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开展,更多时候就是充当“跑腿”。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议事协商委员会不重视,社区监督组织形同虚设,群体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不规范,导致社区与居民的信息不对称,社区参与渠道不畅通,服务与需求不匹配等许多社会问题,

3 对做好新常态下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建议

3.1 完善机制体制,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平台作用

完善机制体制是做好社区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求和关键之举。要科学区分基层政府与社区组织在社区公共事务上的责权关系,研究制定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指导社区居委会工作规则。各政府职能部门要多扶持、多指导、多帮助,将社区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让社区有更多时间与精力去做具体工作。要改革对社区的考核评价制度,整合部门对社区的单项考核,逐步建立以社区居民为评价主体的工作考核机制。

3.2 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提升社区的管理服务水平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确保社区有序运行的保障。要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全面开展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着力培育发展公益服务类、社会事务类、文体健身类、慈善救助类、法律维权类等社会组织,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要积极推行社区志愿者登记制度,壮大社区志愿者组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3.3 提供便民服务,不断拓宽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内容

为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本质。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大力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推进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向社区均等覆盖,妥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难、看病难、活动难等问题,实行“一站式”服务,使社区公共服务更为便捷、高效。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文体、教育、养老、商业等服务内容,支持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社区服务,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多需求的生活服务圈,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

3.4 实行网格化管理,开创社区管理新局面

第7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工作落实到位

1.组织领导到位。村两委始终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坚持高位推动综治平安工作建设,把综治平安建设作为村两委常抓常议工作。成立了以村主任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将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紧盯重点难点,将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层层落实,细化到户,落实到人。上级领导重视我村的综治平安建设,多次县供销社人员前来我村综治平安建设重点帮扶指导工作。村书记主任也常到县供销社交流座谈,汇报综治平安创建工作,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2.压力传导到位。签订综治平安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各项综治平安工作任务及风险隐患进行细化分解,把目标任务以及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做到村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使平安创建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二、夯实工作基础,加强防控体系建设

做实平安法治宣传。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责任制,加强对重点法规、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平安法治宣传。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增强群众对平安建设、扫黑除恶和政法队伍建设等工作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平安创建层次和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加大对守法家庭、被评为平安村的好处宣传力度,大力培育守法有奖、违法失利观念,强化群众遵规守法意识。年中和年末专门召开平安“三率”宣传工作部署会,2020年6月16日和11月18日镇村干部入户发放宣传品以及宣传平安村创建“一少七无三好”的要求及条件,使平安创建工作真正深入人心,营造平安法治宣传浓厚氛围。

三、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平安建设

一是深入宣传发动。结合各项会议、三八妇女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节日,发动村干部、党员、村民组长代表等群体,充分利用微信、短信、标语、横幅等新兴和传统媒体方式进行全面宣传发动,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人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与党员、村干部以及村民组长、代表签订《上杭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拒绝参与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活动承诺书》70余份,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00余份。二是全面摸排打击。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原则,围绕重点打击11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对各自行业领域开展全面线索摸排,严格落实线索“零报告”制度。三是矛盾纠纷积案化解。加大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特别是婚姻(婚恋)家庭、经济往来、邻里关系、土地资源权属等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全面摸清底数,建立工作台账。能化解的立即化解,不能立即化解的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跟踪和解释。维护信访秩序,全力化解信访突出问题,预防非正常上访。2020年,全村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5件,调解成功24件,调解成功率达96%。一年来未发生进京赴省非正常上访、越级访和到市集体访、异常访。四是特殊人群服务管控。认真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村戒毒人员、村矫正及刑释人员、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等特殊人员帮教衔接机制和综合管控措施,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怀帮扶体系。每季度村两委开展走访帮教。对五类重点青少年进行摸排建档,持续加强未成年人关爱帮扶。五是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加强非法集资、民间标会等法律宣传,强化金融风险防控,连续几年年我村被评为信用村。公共安全领域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安全、危爆物品等风险隐患问题排查整治,全年进行了2次全覆盖排查,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强对道路隐患的排查、整治。利用交通安全劝导站,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日期间劝导活动,有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严厉查处酒后驾驶、超员、货车超载、涉牌涉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六是区域性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持续加强涉麻制毒问题整治,组建固定巡查队员,坚持挂村领导、镇干部、派出所民警、村干部、护林员、河道专管员等包片联合巡逻巡查。对偏远地区久无人居的旧房屋、废弃猪场等场所开展细致摸排巡查,确保不留死角。与镇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管控责任,做到重点部位、行业场所、重点人员底数清、管控到位。深入开展“禁毒百日攻坚行动”,加大禁毒宣传力度。

目前,我村登记在册吸毒人员2人。加大防范电信诈骗、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巡查、打击力度。强化反邪教工作,加强宗教工作管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活动。积极做好涉军群体稳控工作,加大越战退伍军人的帮助关怀力度,全年辖区内无越战退伍军人参与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上访。

四、坚持问题导向,风险防控更加精准

需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利用交通安全劝导站,发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者,开展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日期间文明交通劝导和交通安全法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安全行车意识;完善交通警示标志设置,提醒过往车辆注意行车安全。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加强对道路隐患的排查、整治。

五、县供销社帮扶主要成效

一年来在县供销社的大力帮扶和关心指导下,我村的综治平安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县供销社重视我村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开展综治平安建设方面的相关指导,主动作为,强化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加强平安建设宣传引导,切实解决影响平安创建的突出问题,2019年度我村被评为平安村,获得奖励金90810元(含村民两个10%奖励),使村民真正受益。我村于2020年11月24日举行平安村两个10%奖励金发放暨相关宣传活动。

六、存在问题

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矛盾纠纷仍然多发。受经济下行和疫情影响,民间借贷、劳资纠纷、项目纠纷等时有发生。因村山林、土地较多,土地、林权等矛盾纠纷依然多发。二是非法信访隐患仍然存在。加上龙龙高铁经过我村群众看到有经济利益,平时无人问津的山、田就存在争议现象。

七、下一步工作计划

1.强化责任意识。持续提升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担当和政治自觉,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强化“谁主管、谁负责”工作责任。

2.加强矛盾纠纷和信访件化解。落实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化解分级归口负责制,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畅通群众依法信访渠道,规范信访举报秩序,严厉打击诬告陷害行为。

3.强化特殊人群和重点人员服务管控。加强救助帮扶和教育疏导,加大对本村吸毒人员的查处力度,落实管控措施,确保避免特殊人群肇事肇祸、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第8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关键词: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管理教育;现念;组织管理;提高效能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05-03

在全国上下凝心聚力迎来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深化改革大业,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单位的管理教育工作,应该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沟通机制,形成合力;应该运用尊重、信任、赞赏等现代管理理念,俯下身子、深入基层,领导工作转作风,人民群众得实惠,深入改革迈大步,绿色崛起上水平。在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在充分了解学校教育背景的基础上,要做到“三视三问”:视群众为亲人,问需于民;视群众为老师,问计于民;视群众为裁判,问效于民。我们要真正做到“为民服务在一线,排忧解难下基层。”把人民挺在前面,深化改革就所向披靡。

一、尊重,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氛围

人生是一个完整的漫长的实践过程。人生的各个阶段呈现其各自不同的特征。一个人走出家门跨进校门,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为其日后走向社会奠定最初的基础;他(她)完成了正规的学校教育(我国现阶段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中教育的普及也日益推上日程)后,走进社会,将学校中所学运用于社会,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亦即其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又是此前学校所受教育的自然延续。学校和社会部门为每一个人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义。这个基本要义的基本体现,就在于对于每一个人的尊重。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命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每一个在学校就读的学生,每一个从事其职业的工作者都毫无例外。我们的学校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要尊重其管理对象。这不仅是管理工作客观的和根本的需要,而且每一个管理者要在其主观世界中深刻意识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一份浓浓的关爱。管理者不能把被管理者作为可任意驱使和摆布的棋子,而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被管理者的人生价值,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格,尊重意愿,尊重每一个人之间的差异,切实为他们提供全面健康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人格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是人们最基本的尊严内涵。学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并进一步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与此相衔接的是,社会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等)要切实尊重职工群众的人格。这种尊重应表现在管理者的工作目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等各个方面。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要建立在方便群众、有益于群众上面,即使是组织领导大家去执行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使是一项需要提出十分严格要求的任务,也必须首先考虑到安全操作,节省体力和精力,为开展工作提供方便。对群众的态度要热诚、亲切、关怀和包容。我们的管理者,只有充分地尊重群众,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上下同德,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把工作干得更好。

只要是出于公心,像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那么,当学校领导和教师放下身段,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及其合理要求;当社会单位的管理者,倾听和尊重群众的意见要求,就会从内心深处领悟到,广大学生是要把学习搞好的,广大群众是要把工作做好的。这个根本点和管理者对于事业的崇高追求是一致的。只是人多主意多,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提出具体的见解而已。尊重群众的意愿,就是要认认真真地去考虑和分析群众的每一条每一项提议,切不可心烦气躁,更不可草率处之。如果那样,就会伤了群众的心,影响工作积极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管理工作禁忌主观武断、盲目蛮干、脱离实际、远离群众的弊病。管理者要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鼓励群众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把事情想得更周到,把工作任务完成得更圆满。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切实倡导“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理念。同样,在社会单位中,尊重群众的个体差异是管理工作者必须注意的一项重要原则。单位里的各位同志,不是规格型号相同的机件,而是具有个性有血有肉的人。基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以及个人经历(例如所受学校教育的背景)的不同,其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群众都会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其兴趣、爱好、智能、特长、个人需求不会一样。另外,人们的形体、相貌也不相同,我们都应该以尊重的目光去对待,力避嘲讽、挖苦或歧视。作为一位管理工作者,任何时候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待人,要使我们的工作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推动工作任务顺利开展。

二、信任,搭建被管理者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平台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信任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在学校,施教者要在充分掌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信任每一个受教者(学生),将学校搭建成全面发展共同提高的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良性互动,以取得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之效。在社会单位中,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和群众之间,同志与同志之间,在正常情况下,应保持互相信任的状态。从宏观上讲,只有相信群众,才能更好地依靠群众。可以设想,我们对同志不信任,怎么能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去办呢?所以,作为一位管理工作者,信任群众,就要事事依靠群众,有效地组织群众形成团队,团结合作地去干工作。“众人拾柴火焰高”。信任群众就要放手把主动权交给群众,积极为每位职工群众搭建活动的平台。

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积极主动和全面的发展;信任群众,让群众切实在工作中当主角。这就是学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单位不断提高工作效益的不竭动力。毋庸讳言,在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受到应试教育的顽固影响,校长和教师中的许多人,热衷于题海战术,习惯于填鸭硬灌,一切围绕考点,一切纠结于分数,将学生教成应考机器,遑论信任?遑论积极主动和全面发展?!在单位,领导者往往出于好心,事事都自我指挥,包办代办,生怕工作中出了毛病,总不愿或不能把群众真正放到主角的位置上。其实,领导包办代替,独断独行,工作才最容易出毛病。总之,领导者只有善于识别、推出有才能的群众,让他们当主角,唱大戏,工作才有活力,才能挖掘出群众中巨大的潜能。

信任学生,信任群众,领导要当好参谋,搞好服务。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在单位的各项工作上导演出一幕幕生动、活泼、精彩、高效的活剧来。信任学生,信任群众,领导不可以浮在上边,游离于群众之外,而是要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领导只有把身段降下来,深入基层,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领导要善于搭建让群众展示的舞台,让群众的潜能得以很好地发挥。

三、赞赏,点亮学生和群众智慧的火花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愿意得到校长和老师的关注和赞许;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每个员工都希望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赏。所以“赞赏”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现代管理的模式。许多单位在文明生产、绿色创业、群众培训大量工作中,用赞赏的理念指挥工作,取得了令人感动的业绩。

在运用“赞赏”的方式鼓励教育群众时,只有做好选准典型、抓住机会、普遍推进几个方面的工作,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典型人与事是单位行动的标杆,是令其他同志向往的目标,是推动工作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抓好树典型的工作。比如全国性的,或者是各系统都有评“十佳”“年度人物”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

“赞赏”也需要抓住机会,或者说要积极寻找瞬息万变的机会。放过这样的机会,赞赏就失去了作用。例如,普通的群众很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需要我们在平凡之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旦发现群众做出了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舍己为公、见义勇为等方面的或大或小甚至是点滴事情,应抓紧机会,立即赞赏。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抓住、抓紧。

“赞赏”要注意到全面性,要普遍地推进。每个员工都有各自的特长,都会有闪光之处。不能使“赞赏”成为单位某几个人或者一部分人的专利。管理者要用弹钢琴的方法,全盘兼顾,调动激励各个方面乃至每个人的积极性。

第9篇: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切实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严格全程监控,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这对新时期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药监分局立足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建立“错休工作制”,对辖区市场主体实施全天候、无缝监管,真正锻炼了队伍,培养了干部,树立了形象,赢得了群众,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顺应形势,适时启动,科学推出错休工作制

**药监分局自XX年9月挂牌成立以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高工作效能作为加强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了执法人员直考食品药品监管法律,“三珍惜伴我行、履行职责为民生”,“严格教育强素质、规范执法树形象、科学监管创业绩”等主题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但是依法监管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7人,其中执法人员仅8人,力量配备严重不足。二是执法工作任务繁重。**区总人口41.6万人,辖7个镇街、202个行政村、29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22家、药品生产批发及医疗器械经营批发企业(含眼镜店)20家、126个药店、310家卫生室及个体诊所。按正常工作制,工作日即使执法人员每天都出动执法,全区所有监管对象每年也难以检查一遍,导致某些监管对象成为执法“盲点”。三是执法难度日趋增加。每到周六、周日和节假日,受利益驱使,部分不法涉药分子大张旗鼓地采取医师坐堂,违法违规销售计生药具(械)、假劣药品,超范围经营等方式违法牟取不正当利益。更有部分不法生产经营个人趁机兜售有害食品、“三无”药品等等,直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立足寻求破解之策,我们抽调专人,针对全区不同范围、不同人群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区直部门及镇街、村居负责人,经营单位法人,社会群众代表座谈会12次,走访各类群众109人次,发放征求意见问卷300份,并对3家违规样本店进行了全面分析解剖。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大力进行工作创新,适时研究制定实施了错休工作制,确保了科学执法、无缝监管

二、创新思路,严格程序,规范运行错休工作制

我们以建设快速高效科学执法工作机制为出发点,坚持四措并举,切实将错休工作制纳入了规范化运行轨道。

一是建章立制,在监管方式上,突出一个“实”字。坚持以制度促规范,以创新求完善。研究出台了《关于在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行错休工作制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了《错休工作领导带班制》、《错休工作考核制》等十项工作制度,形成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明确了错休工作制工作运行中上至班子成员、下至监管执法人员的具体职责、监管权限、监管范围,使所有干部职工职责明确、任务分明,确保了错休工作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是合理安排,在作息时间上,讲究一个“度”字。为确保无缝监管到位,我们打破机关作息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稽查队正常执法,周六、周日及节假日正常休息。周六、周日及节假日则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其他执法人员正常执法。在保证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休息日和节假日其他执法人员可在周一至周五轮休。由于时间的合理安排、人员的科学调剂,确保了监管工作全时段开展、全方位覆盖。

三是求真务实,在依法监管上,用足一个“心”字。“菜蓝子”和“药柜台”的安全是政府关心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焦点。为确保工作实效,我们始终把错休工作制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举措和有益补充,实行错休工作制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良性互补。工作中,分层制定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精心研究每次执法重点,严格制定执法值勤表。局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每天轮流带队到一线执法。执法中,坚持“一突出、三侧重”,即突出急难险重任务,集中攻坚,侧重大案、要案查处,侧重边缘地段执法,侧重执法薄弱点的监管,确保了全面监管、应管尽管。

四是丰富载体,在工作结合上,体现一个“活”字。我们主要开展了三项结合活动。科学推行公开承诺活动。局班子成员、各部门及各基层所执法人员每年初向社会公开承诺,确保年内文明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接受群众监督。精心组织民主评议活动。每年由局机关牵头组织经营业主、消费者代表、社会群众,从文明管理、文明执法和优质服务三个方面,对执法人员进行民主评议,以群众满意度为尺度,评选出“群众最满意的执法者”。坚持每周学习教育活动。按照年初学习教育计划,每周五组织全体

执法人员集中学习一次,学方针政策、学党纪法规、学执法技能,有力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科学执法、文明监管的能力。

三、注重实效,形成合力,建立错休工作制长效机制

我们在探索建立错休工作制这一新型工作平台的同时,不断强化措施,完善保障机制,切实推动了错休工作制规范化、经常化运行。

一是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不缩水。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主任,区政府办公室相关领导、区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局长任副主任,经贸、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林业、旅游、公安、畜牧、质监、工商、盐业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要求各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参与执法监管,在全区形成了分管领导亲自抓、成员单位协同抓、执法人员专门抓,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实施日常检查工作机制不放松。每季度,由区分管领导牵头,组织区机关效能中心人员、局班子成员,不定期暗访错休工作制落实运行情况,每季必查,每周必看。具体做到“四看”:看错休工作执法内容是否充实,看错休作息时间是否调剂,看错休运行程序是否规范,看错休工作措施是否到位。同时,在全区聘请了5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义务监督员,通过电话监督和举报信方式,着重对局推行错休工作制、实施无缝监管工作人员职责是否明确到位、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执法水平是否提升到位进行社会监督。

三是完善激励考核机制不走样。把错休工作制列入局机关重点考核工作之一,纳入系统全员业绩考核体系,直接与每名工作人员的年终考核、工资待遇相挂钩。对工作得力、成绩优秀的坚决予以重奖,对执行错休工作制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奖得让人眼热、罚得让人心疼,有力地促进了争先创优局面的形成。

通过创造性地推行错休工作制,我们初步走出了一条建设和谐机关、效能机关、廉洁机关的新路子,真正达到了推进工作、服务群众、树立形象、促进和谐的目的。

一是架起了“连心桥”,密切了与监管对象的关系。通过推行错休工作制,提高了监管对象与执法干部的互信度。不少监管对象主动配合执法监管行动,推动了执法工作顺利开展。自推行错休工作制以来,在监管对象和社会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仅2011年上半年,全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涉药单位847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120份,处罚240家,查处案件138起,当场监督销毁假劣药品178种,价值2.3万多元,查处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29家,当场销毁过期医疗器械11种,同时还对全区16所学校卫生室进行了重点监管检查,有效地保障了全区人民群众用药、械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