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

第1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发展究竟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究竟由谁共享?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党员干部的一种必备情怀;如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内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时代课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

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站在人民立场,团结和带领人民反对军阀割据,抵抗外敌入侵、解放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着力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努力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确立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带领人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党的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我们党一直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原则。土地革命满足了人民拥有土地的愿望,让人民分享革命胜利成果。群众路线的确立使人民主体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思路,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使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从“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两个务必”,到“八项规定”“三严三实”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一系列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就业、医疗等人民群众关心的事业不断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一直奉行人民利益至上的理念,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致力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把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衡量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准则,使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维护和高扬。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我们党的一切工作都着眼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始终坚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总之一句话,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中国人民的幸福奋斗的党。

二、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情怀

既然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那么,所有党员干部就应当具备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

情怀是一个人的心境或心情,体现和表达着人的情感。以人民为中心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情怀,是应当始终葆有的对人民的纯洁而炽热的感情。只有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才能把为人民服务不仅仅看作是工作责任,而且看作是热爱人民、牵挂人民、奉献人民的崇高境界。革命战争时代,毛泽东强调,“我们有困难,人民更困难,我们任何时候都首先要想到人民,我们宁可自己吃苦菜,也要把粮食分给群众,宁可自己盖稻草,也要把衣被分给人民”。正是具备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党员干部才能永远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的亲民意识,才能自觉葆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为民思想,才能真正践行“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惠民举措。

情怀是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是人的精神力量的内在源头。以人民为中心之所以是党员干部的必备情怀,是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出于精神的追求、心灵的向往而去努力为人民服务。拥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就拥有了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这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强大精神动力;这是党员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忘我工作的内在自觉、坚持为人民担当、让人民幸福的价值取向。

第2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一个政党要赢得民心决非轻而易举,它是一个长期的带根本性的社会工程。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民心之所向。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通过领导人民了“三座大山”,人民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人,赢得了民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通过领导人民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赢得了民心。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特别是迈入新世纪新阶段后,我们党通过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应当说又进一步赢得了民心。但是由于国内外形势变化,特别是深化改革带来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及党的自身发展建设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给我们党继续赢得民心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针对民心向背出现的新课题全力构筑民心工程,通过赢得民心进而赢得党的先进性,这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首先,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立场和行为准则。这是赢得民心进而赢得党的先进性的坚实基础和先提条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唯一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筑民心工程的基本要求。立党为公,就是使党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以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准绳;执政为民,就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要一切为人民利益着想和行使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构筑民心工程,就必须坚定地执行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实现和捍卫自己的根本利益而斗争。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努力做到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一心为公,维护社会公正,特别是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情上,要办事公道、主持正义,全力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社会条件和有效机制。实践证明,只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去做,就必然会赢得民心,因而也就赢得了党的先进性。

第二,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解难、送温暖。这是赢得民心进而赢得党的先进性的主要工作内容。人民群众的利益总是具体的、现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难,送温暖,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具体的现实的利益要求,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我们党长期以来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排忧难、送温暖的优良传统,同志多次提出,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这个问题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同志进一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上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把他们的事情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考虑,重点解决,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就业和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在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办了大量实事、好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但是,随着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又遇到了许多社会新问题,诸如下岗失业、就业与再就业、困难群体、社会保障等,这就要求我们党在进一步普遍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中,必须对这些新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辽宁作为共和国的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产业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多,这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更为突出,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结合国家在辽宁进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作为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排忧难、送温暖的重要举措,举全省之力,精心组织,稳健推进,一个覆盖全省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初具规模,一个遍布城乡由社会捐助、对口帮扶、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等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的扶贫帮困工作体系已逐步建立,百万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向失业保险的平稳“并轨”,大量城镇和农村的困难群体渡过了难关,一批又一批棚户区动迁改造,为城乡“三老”特困户新建一大批解困住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新世纪新阶段为民心工程谱写的光辉新篇。

第3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网民的个体心理动力分析

网络的集体狂欢是网络行为的价值取向与网民的兴趣、情感、认知倾向性等个人的心理需求相契合而产生的结果。

好奇心理。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中的主力军是青年,青年的时代敏感性较强,特别是对新奇事物的觉察度比较高,追风赶潮猎奇怕落伍也是青年的心理特点。一项对220名大学生网民参与的网络集体狂欢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新闻、搜索引擎是他们最主要的网络应用(网络新闻71.1%,搜索引擎73.3%);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表示对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贾君鹏等现象比较了解;对于时下流行热词,如果和朋友聊天时自己不知道,73%的人认为自己out(落伍)了,会立即去网上搜索,在好奇心的诱使下点击链接,青年网民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被”加入到集体狂欢现象中来。

反叛心理。越是为“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所不容的东西,越是为主张特立独行的青少年网民所追捧,这种禁果效应下的反叛心理在网络集体狂欢中得到张扬。比如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的“犀利哥”,有网友评价:“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楂子,那帅到无敌的风衣,还有那杂乱的头发,迅速秒杀了观众。”众多ps高手纷纷对犀利哥照片进行ps。《秒杀宇内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帅到刺瞎你的狗眼!求亲们人肉详细资料》,从这篇天涯论坛帖子可以看到乞丐犀利哥现象中蕴涵的消除距离、颠覆审美主流与反叛的强烈诉求。这种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不仅迎合了网民的反叛心理,同时对网络集体狂欢现象还起到了强化的作用。为了反叛,他们标新立异,以恶搞为乐趣,越刁钻刺激越显得自己睿智、与众不同、愤世嫉俗。

娱乐心理。在对青年大学生网民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新闻中他们最感兴趣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民生、娱乐和时政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上网娱乐可以缓解他们紧张的学习与生活压力,而社会主流文化吸引力不足,现实生活空虚无聊没有意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而网络红人很超前,张扬自我,且以搞笑的娱乐面目出现,夺人眼球,成为全民娱乐的一个触媒和载体,被众网民推崇,是网民“找乐”的对象。有的网友认为网络集体狂欢能增加社会的活力,不然社会就显得死气沉沉。在网络娱乐中对审丑心理的快感往往大于审美的快感,网民热衷于关注讥讽假恶丑的一面,一方面参与狂欢酣畅淋漓,追新逐异,愤世嫉俗;另一方面又表示网络狂欢很无聊,一笑了之,芙蓉姐姐身材样貌普通却自诩天仙,口中也是极尽夸张的言论,网民在反感的同时却因为这种简单甚至是俗套的娱乐刺激而放松下来,而芙蓉姐姐也仅仅是满足娱乐放松需求而已,但网民却乐于隐藏在虚拟的网络背后推波助澜这个滑稽的闹剧。

自我实现心理。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在参与某种活动中产生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导致自尊与自信心提高的心理感觉。①网络的低成本、低门槛、高传播率、开放多元化及参与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感,使得人们在对狂欢现象的评论中实现了表达自我的欲望。人人都可以在网上畅所欲言,表达同情、无奈、关注和责任,付出自己的真心真情。在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网民实际充当并享受着“第二主角”的快感。当网民发的帖子被浏览、跟帖,就会产生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激发参与事件的热情。当跟帖出现异己的声音时,就会企图解脱或战胜这种异己力量,控制对方的欲望常常使网民做出更为频繁发表措辞激烈的帖子的参与行为。网民在参与网络集体狂欢过程中释放心灵空间,发挥个人潜能,重塑自我,实现自我。网络也是一个名人辈出的世界,新奇大胆的网络行为会迅速在网络上走红,网络名人勇于展示自我的特点迎合了网民成就自我的价值取向。

网络人际交互需求心理。网络狂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空虚的灵魂和寂寞的群体。对“贾君鹏”、“偷菜”、“犀利哥”等现象形成的根源的追寻,“盖楼的队伍”或多或少也是“寂寞的呼喊者”,于是有人更加直接地喊出了“我发的不是帖子,是寂寞”。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他人构建关系,进行互动,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论坛、聊天室、博客、网络游戏等为载体,围绕一定的话题、活动内容、社会现象,由各种不同利益关切的人构成交互作用的网络社会。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专家、机构正在将博客作为扩大传播影响力的平台,对网民参与网络社交起到助推作用,草根博客更加积极地更新日志、参与热点讨论、和名人博客互动。

网络交互作用超越了真实社会中人际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界限,人们的社会身份可以隐匿甚至改变,可以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共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人际交往中人人具有平等的话语权,而且人际交互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网民在网上与他人分享私密,向他人吐露自己的秘密情绪、担心以及愿望,使用粗鲁的语言,进行尖刻的批评而无需承担责任。“没有人知道,网络对面是否坐着一只狗。”在互联网上,你可以扮演任意你想成为的角色。在网络中所有高下尊卑都失去了界限,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可以在网络中对有权有势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互联网用户会变得更加轻松自在、更少感觉到限制,并更加开放地表达自己。在这种“互联网的去抑制性效应”(discontent)下会滋生无责任心理。这种无责任心理使得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网民可以摘下面具,坦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露自我心态,将自己的真实、重要、隐私的信息向他人显示,进行宣泄,甚至通过谩骂、侮辱等方式发泄心中的郁闷,并以此减压,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网民群体心理动力

k·勒温(kurt·摇lewin)认为,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每一次网络集体狂欢现象下的网民都会有一种因“自我”倍增而产生的兴奋感,集体兴奋力量异常强大,刺激和推动着网民不自觉地加入到集体意识中去并乐此不疲地深陷其中。从众心理机制和集体无意识的投射、补偿心理机制是网络集体狂欢现象群体心理动力的两大推手。

从众心理。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在暗示、感染的情绪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思想和感情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②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走向群体成员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心理与行为退化的过程。在无控制的网络中的集体狂欢,信息海量,选择自由,但是群体内部的讨论不是避免而是加强了群体极化。在事件发生时,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对当前议题进行选择,并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把有利于它的信息和意见发表,并给予极大的回帖声援与支持,强势言论迅速成为主流意见,异议的呼声很快被淹没,直至保持沉默。大量的旁观者及后来参与事件的网民则根据论坛上表现的主流舆论去判断事实,被群体一致所感染、认同并加入到同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队伍越来越大,凝聚了越来越多的网民。越是为网民所认同和赞美的思想和情感,变得越来越高尚和完美,而越是为网民所唾弃、讥讽、谩骂的现象,就越遭受网民的冷漠和批判。这种群体极化现象在网络心理上的马太效应,使得网民个人思想感情弱化乃至泯灭,产生符合网络狂欢下群体要求的行为与态度,增进与强化了集体狂欢现象。

集体无意识。表面上看,很多人在关注集体狂欢事件的过程中只是抱着一种“热闹的看客”、“路过打酱油”的心态,或者仅仅是“在无聊的心境下无聊的表达”,然而一旦参与到这一事件中来,他们实际上已经成了“无意识”的行动者,他们身在其中,无从知道自我行动的意义。而一旦卷入其中,他们的行动在表达“无意义”的诉求的同时,则加剧了行动的力量。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原型,是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中,并世代相传。但它只是一种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原型包括人格面具、阴影等方面。人格面具是指个体按照社会和他人希望的方式行事,受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制约,是假象的我,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人格面具可以拥有一切美好的人格品质:含蓄、有礼、有同情心、讲道德、负责任,诚实、善意、勤奋、合作等。与人格面具相对应的是阴影,即消极的人格特质。比如自恋、崇拜、恐惧、趋乐避苦、贪婪、性趣、窥私等不容于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本能和欲望,具有强大的内驱力,不顾一切追求快乐满足。原型通过投射、补偿、转移、升华等心理机制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投射心理机制。人们面对多变、复杂、充满诱惑的社会,往往会感到迷惑、失望、压抑。由于人格面具的制约,社会行为规范以及个人自尊心理的束缚,往往不能完全地释放自身的情感,展示真正的自我。当自恋、虚荣、贪图金钱功名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质出现时,人们就会压抑它,就会产生焦虑、不安,人们会把这些产生负性情绪的心理感受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在网上找到一个可以承载与满足这种心理的投射对象,网民们以此来释放和舒解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当遇见比自己更自恋、更有表现欲、更出丑的对象时,就会不约而同地谴责他、嘲讽他、抨击他。当网民以评论者的身份加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就会释放自我负性情绪,感觉心安理得。

补偿心理机制。一件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件,只要上传网络,被网民所关注和煽动,就会产生巨大的连锁反应和轰动效应,引起现实社会的普遍反响,成为舆论讨伐的“龙卷风”③,甚至发展成网络暴力。这个在心理学上称为蝴蝶效应的现象,彰显出网民借事论道,将自己的道德理想和期望强加到当事人身上,进行道德评判和道德谴责,决不饶人,甚至于不置人于死地决不罢休。比如在“铜须门”、“史上最毒后妈”、“姜岩事件”中,网络道德卫士往往看起来有理有据,但常常夸大事实,或者以假设代替事实,带有强烈的主观臆断性和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他们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压抑心态,好像只有在网上狠狠炒作,才能得到补偿。

欢乐本能。人潜意识的本我具有追求快乐的本能。集体狂欢的基本特征是平等性、大众性、颠覆性和戏剧性,遵循的是一种“快乐原则”和本能性满足,这为网民舒展快乐本能提供了更有力的契合条件。参与集体狂欢事件中的网民,感情夸张、冲动易变、缺少理智,更多地受自我本能的影响,易被煽动蛊惑。当情感的磁场在网民中迅速蔓延并积累到一定的量时,网民通常表现为易感并流于狂热荒谬之举。

注 释:

①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述评》,《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第4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越轨;群体心理;二维路径

[中图分类号] D917.2 [文献标识码] A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结构日趋开放,城乡交流日益频密,新世纪的中国农民(由于进城的农民工中绝大部分是青年人,所以我们把他们称为“青年农民工”或“新一代农民工” )更加不安于固守过去传统的生存状态,他们从心理上、生活方式上追赶着城市文明,怀有强烈的城市化愿望,已成为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强大动力。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

社会学视角中的越轨,一般是指包括违反法律、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社会习俗的所有行为。按照所触犯的社会规范的性质越轨行为可以分为违俗行为、违德行为、违纪行为、违警行为和违法行为。[1]近几年来,农民工的越轨行为特别是违法犯罪性的越轨行为有增无减,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稳定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如广东2005年因扒窃被抓获的外来人员比2003年增加了67%;在福建省全部批捕的犯罪嫌疑人中,2002年为56%,2003年为61%,2005年则为66%,据统计全国其它地方也有类似趋势,而这些越轨行为主体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工。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维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启示。

二、青年农民工越轨心理的二维路径分析

(一)社会体制结构维度路径分析

1.体制隔离造成的边缘化地位导致青年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混乱”

我国的农民工群体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导源于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二元之间存在着一条鲜明的难以逾越的界线(户籍制),这就是中国社会稳固的二元结构的最基本特征。正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工人和农民的不可逾越的界线,才使农民到工人、农村人到城市人的转变难以实现,人数众多的农民需要经过农民工这样一个中间阶段后才可能向完全意义上的工人转变。

在二元体制隔离的制度背景下,我国农民工的流动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制度安排的惯性使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他们虽常年外出,但又“移而不迁”,仍保留着制度限定的农民身份。这使得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城市里处于非城非乡、进退失据的尴尬状态,使城市农民工处于一种“双重边缘人”的状态。

然而,青年农民工们早早离家外出打工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无法再认同乡村的社会和生活,也不愿再回到农村。他们被边缘化的最恶劣后果,就是导致了青年农民工群体的成员陷入“身份认同混乱”的境地,从而使他们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相背离。身份是与社会位置相一致的权力、责任和社会预期等一系列因素的集合。“身份认同的混乱”,就是指这几个方面的模糊,结果必然是无所适从。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的身份则是处于这样一种“混乱”之中:青年民工既无已经内化的符合城市社区行为规范的内在信条,又无城市提供给他们正式的接收渠道和组织,现有的城市管理政策亦未将他们纳人其中,造成了社会对他们在城市中的权力、责任和预期的混乱和含糊,不断地使这一群体对城市产生对立的情绪,进而为这一群体的越轨心理及越轨行为埋下隐患。

2.社会资本占有量的落差致使相对剥夺感强化和放大

相对剥夺论是由美国的J・布劳(Judith R.Blau)和P・布劳(Peter M.Blau)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与富人区相邻的穷人区的居民,由于看到富人的富有,自己又不能通过合法途径取得自己所期望的财富,于是感到社会不公正,这种不公正感会导致穷人气愤,最终可能使他们诉诸犯罪手段去夺取他们认为自己应得的财富。相对剥夺不仅在工业社会中存在,而且在发展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里也同样存在。

青年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城市,在农村的生活只是短暂的,城市居民已经成为他们的重要参照群体。经济收人、福利待遇的差距、社会关系资源的多寡、社会声望的高低、支配权力的大小、自我实现机会的多少等等,这些社会资本占有量的落差往往成为他们产生相对剥夺感的诱因。如果这些差距是由公平竞争造成的,农民工的不满情绪会少一些。但是,现实中很多方面的差距是不公平的,是由体制与人为因素造成的,这就使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日益加深,而对于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青年农民工而言,这种相对剥夺感又被放大和强化了,他们具有对这种现实更加强烈的不认同感。

一个高活力的群体由于体制性的制度歧视而长期被压抑于城市社区的底层,乃是一种严重的“地位相悖”现象,长此以往,就会积蓄社会张力、激化社会矛盾,成为青年农民工群体出现越轨心理的重要诱因。

3.城市管理体制的二元式偏向造成“二等公民”的挫折感

在城市社区,对农民工的管理已经从一般的社会问题演变成为引起多方面关注的公共问题,已成为城市政府公共政策议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二元式的管理体制却激化了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倾向。

当前,城市对流动人口管理的总方针可概括为:“分类引导,合理调控,热情服务,加强管理”,主要手段是各种各样的办证和收费。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些政策措施,远未达到政策制定者所希求的控制外来人口过度增长、制约其越轨行为的目的。城市政府对于进城农民工的管理虽有若干改进,但基本理念还是旧的:侧重用经济、行政的处罚手段,而必要的保护、服务工作跟不上,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权利诉求。工作、生活在城市社区的农民工,感受到的只是来自城市政府的管制和约束,而无法得到期望中的服务与帮助,尤其是自身权益的诉求,缺乏制度化的政策表达渠道,使城市农民工这一日益庞大的群体日益陷人了政府服务的真空之中,促成农民工在城市社区构筑出越来越多的“非国家空间”。不合理的政策设计和不规范的管理行为,往往成为诱发农民工产生失范行为的重要因素,使管理的实际效果与政策目标背离。

在这种情况下,外来农民(“二等公民”)与城市市民(“一等公民”)产生了很深隔阂。这种隔阂的后果,一方面,使青年农民工难以形成正常市民应有的规范和法制观念;另一方面,使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工作中经常受歧视,产生挫折感,诱发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和心理危机,从而成为潜在的违法动因,当这种心理危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极端的行为。

4.制度上的保障缺位与民工的“自我拯救式越轨”心理

二元结构下身份地位的不平等,原有的户籍制度管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制度又尚未建立,从而在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方面就存在着极大的漏洞。如在劳动权益与用工关系中:一方面用人单位或雇主随意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城市政府由于某种原因把农民工长期排斥在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的范围之外,也时常成批地清退外来民工。当失业增多而失业者又得不到任何社会救济时偷盗、抢劫等越轨现象必然增多。

同时,防范式管理方式使民工和城市社会产生了很深的隔阂。而就业环境的严峻和用工的不规范使得民工以所谓“自我救济式越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或权益。外来农民绝大部分是通过血缘、情缘、地缘关系连锁互动,“滚雪球”式流出的,他们会因为共同的文化、习俗和利益而牢牢抱成一团,当其团队成员受外界欺凌或共同利益遭异己侵袭时,往往会非理智地群起“回敬”。失范的社会文化市场,诱导外来人口犯罪;匮乏的法制教育和淡薄的法制意识,使外来人口缺乏自我约束力;滞后的防范和管理机制,使其越轨乃至犯罪行为疏而有漏。

(二)群体心理维度路径分析

1.“压抑――发泄心理”。青年农民工在城市中面临的压力是多样的、多层次的、复杂的,如来自生活、工作、就业、以及婚姻等等压力源, 这些压力都会对其产生心理效应。心理压力强度如果不大, 存在时间不长,其心理效应就不明显;相反, 心理压力大, 存在时间较长, 生理负荷长期就会处于高压状态之中, 行为主体的心理就难以承受其重, 特别是青年农民工生活阅历尚浅, 心理承受力还比较脆弱,不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压力,在遇到超常的打击时,无法排遣、消除与化解心理压力和内心痛苦,最后的选择不得不是向外渲泄:或自残自杀,或攻击他人。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国家对于农民工的制度设计存在一定缺陷,农民工社会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彻底解决。比如: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农民工自己却由于各种原因受到的正规教育有限, 也无法受到各种培训, 自己的素质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大的提高, 因此难以改变经济状况与社会地位,无法避免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 就无法消除其对于城市的抵触心理与报复心理;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由于在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巨大的“可替代效应”, 反而压低了自己的工资水平,就业难度加大,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未来的预期下降, 不确定心理难以消除;孩子升学时,又产生家庭经济的矛盾、城市学校不接纳的矛盾、家长的过高期望与子女难以“达标”的矛盾, 造成心理压抑;远离家乡,妻子不在身边, 性压抑等等。一旦这些压力超过耐受的限度,就容易形成青年农民工群体的越轨行为。

2.“偏见(污名化)――敌对心理”。 青年农民工也存在“受偏见心理”。偏见简单来说就是以刻板印象对人、物、环境作出判断。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Elias)在研究胡格教徒时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污名化”过程, 即一个群体将人性的劣性强加在某一个群体之上并且加以维持的过程。[2]城市人对进城农民怀有偏见和歧视, 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现象相当普遍, 将各种不礼貌、不文明、偷盗等行为强加在农民工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对农民有着身份偏见的人认为,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在素质上要高出一等。他们将对农民群体的偏见投射到青年农民工身上:农民工进城抢了城市人的工作;农民工素质低、愚昧无知,破坏了城市的秩序;青年农民工是一个犯罪率较高的群体等等。据调查,80%的进城民工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城市人的“白眼”,被视为“老土”、“乡下佬”、“泥巴子”,并产生逆反行为和敌对心理。这种心理有时表现明显,有时虽不表露, 但积于心中,积蓄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出来, 形成越轨行为。

3.“投机――侥幸心理”。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必然造成青年农民工弱势群体的产生, 经济收入低,生活困难, 生活质量低下,有的甚至缺乏维持生存的经济来源,为了生存与经济的利益趋动, 致使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同时,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城市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市场经济活动中人、财、物的大流动, 都给各种犯罪造成了很多的空隙,也为许多越轨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少数犯罪分子没有得到相应的制裁, 有的还在继续作案, 这些现象大大刺激了青年农民工的犯罪欲求,为了满足极大膨胀的物质欲求,越轨甚至犯罪行为的产生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第5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开始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一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

党的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具有纵览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抓住了关键。从基层的视角来看,从细微之处观察,从基层干部的角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无论是体系建设,还是制度建设,都切实“把准了脉”、“开对了方”,重点就看能不能落实到基层党组织。

筑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支部是最基本的组织、最小的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夯实党执政根基的基础。目前,各级都在强调党的领导的重要性,但往往放松了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片面的认为基层党组织只要执行就可以了,导致出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弱化,基层党支部没有权威,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看法,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在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激发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建强班子、带好队伍,在不断提升中筑强“红色堡垒”。

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目前,仍然存在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情况,基层党组织要求不清晰,举措不具体,制度不健全的情况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实事求是的讲,一些是基层党组织自身的问题,还有一些是整治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的发挥。需要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上下功夫,确保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动摇;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来抓,在组织、宣传、发动群众上下功夫,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在服务过程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设“一核多元”治理体系。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今社会深刻变革的今天,为实现基层治理更加有效,建立规范的基层治理体系,必须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各类治理主体、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工作机制,凝聚各方合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2

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当代青年党员,一定要牢记嘱托,不负初心。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敢于牺牲。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理想信念是青年共产党员精神上的钙,青年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青年党员一定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为崇高理想奋斗终身的伟大信念。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找准方向。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实践证明,这个核心是开拓进取、一往无前的核心;是举旗亮剑、励精图治的核心;是一心为民、夙夜在公的核心;是全党拥护、人民支持的核心。青年党员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向核心看齐、向中央看齐;一定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要坚定信心。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党和人民经过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道路是党的事业战则必胜、攻则必取的关键,是党的生命。青年党员一定要对党的道路问题有个清醒认识,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甩开膀子”,坚定干事决心,为党的事业“秣马厉兵”。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党员唯有自觉投入到伟大工程的建设中,才能以更大热情投入到伟大事业的征程中,才能为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贡献青春和力量。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3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资料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透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包括不一样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构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构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齐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4

近日,各地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掀起热潮。作为共产党员,正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阶段,一定要把学习好、研究好、解读好、贯彻好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和全面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懂、弄通、做实三个方面都走在前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形成的创新理论和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党的四中全会公报视频资料收听收看后令人振奋,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残疾人工作者应该怎样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领会全会精神,把学习公报内容当做当前的主要政治任务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要学习内容,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学。二是要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和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初心,提高政治站位,履职尽责,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以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把各项惠残助残政策落到实处,提高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0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六期观后感心得5

盼望着,盼望着,两会的东风来了,复兴的脚步更近了。

在春意盎然的五月,“两会时间”再次开启。全国人民期盼着两会,世界各国瞩目着两会。“两会一召开,好事自然来”仿佛已成为国民心中潜意识的期盼,期盼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期盼更多新的惠民政策,分享更多改革红利。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毫无疑问,每年全国两会都有关于民生话题的新提案,但始终不变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

为人民服务就要增强公仆意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领导就是服务”,党员干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归结为一句话, 就是为人民服务, 人民的公仆。公仆意识,是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本质体现。因此, 作为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为民着“想”,就要树立正确的“官”念,增强公仆意识:按照“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 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 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 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自觉做到“官高不移为民志,位尊不改公仆心”。

为人民服务就要改进工作作风。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成败。因此,作为一名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为民着“想”,就要树立“人民至上”理念,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恪守党性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各项工作中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改进作风,做到心中有人民,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做到干事为人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勤政廉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在为民服务过程中,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为民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为人民服务就要强化奉献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所彰显的“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一名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处处为民着“想”,就要树立“忠诚为民”观念,强化奉献精神,切实做到坚守理想的“知”与敢于奉献的“行”的辩证统一,既要“敢为”又要“甘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为民无私奉献作为行为准则,始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党和人民事业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一年之计在于春。回顾2019,我们过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是难忘的;展望2020,我们更加满怀信心。新年新气象,愿每位党员领导干部在“两会”精神的鼓舞指引下,认真读懂弄通笃行一个“拜”字,从“蹲下身来”开始讲好“春天的故事”,重整行装再出发,自觉地下基层、到一线,到群众中去接地气、通下情,用实际行动拥抱新时代,实现新作为,留下清气满乾坤!

第6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1.1几个核心问题的研究频度对比分析

截止2012年10月29日,通过中国知网对期刊、硕博论文、会议、报纸、外文文献、年鉴、百科、统计年鉴、词典、专利、标准进行检索,以“题名”为检索项,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几个相关问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见表1。检索词在题名中出现的频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其被社会各界的研究与关注频度,从而反映出其问题的时代性与迫切性。由以上检索结果可以得出,社会对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的关注频度都很高。相比之下,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度较高,社区体育次之。其中,从检索到的文献总量上看,留守儿童相关文献中,留守儿童体育相关文献占2.1%左右,留守儿童心理文献占5.5%;在社区体育相关文献中,农村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6.1%,城市社区体育相关文献占17.2%。可见,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度高于对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关注度,留守儿童体育问题的在留守儿童研究中处于弱势;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关注度高于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关注度,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在社区体育研究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在留守儿童体育相关的128条文献中有28篇硕博士论文,占21.8%,高于留守儿童问题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5.1%的比例;在农村社区体育234条相关文献中,硕博论文24条,占10.3%,高于社区体育总文献中硕博论文5%的总体比例,说明留守儿童体育及农村社区体育相关研究虽总体不多,却有了一定深度,这些细分领域的研究不乏慧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社区体育问题虽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对社区体育与留守儿童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致于检索不到相关文献。

1.2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当前研究基础

1.2.1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础留守儿童统计学研究方面,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人。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18%-22%。盖正(2011)在《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危机的实验研究》中对山东省滨州市的滨城区、阳信县、惠民县、沾化县、博兴县、无棣县、邹平县六县一区的十一所初级中学(12-15岁)568名学生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研究得出:父母双亲都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8.2%;生活上,有42.8%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单亲住一起,47.1%的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外祖父母住一起,与其他亲戚居住或自己居住的较少。留守儿童体育方面,陈绍艳等(2011)的《农村学龄期留守儿童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李华禄(2012)的《农村留守儿童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贵州省仁怀市为例》,高建磊(2009)的《农村留守儿童课外体育锻炼特征的调查研究———以广东西部欠发达地区为例》等立足于地方调查,对留守儿童的体育与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以下问题:(1)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对其体育认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家庭体育环境;(2)农村留守儿童可用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体育活动内容贫乏,离阳光体育的要求甚远;(3)留守儿童有一定的体育兴趣,但尚未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相关机构缺少专门的引导;(4)留守儿童体育活动缺少必要的家庭经济支持,体育消费较少。(5)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对老龄监护人的“逆向监护”,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与时间负担。留守儿童心理方面,曾瑾(2004)的《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对四川眉山东坡区白马镇和南充嘉陵区大通镇的839个留守儿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检出率均高于非留守儿童,除自责倾向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干预研究得出,运用以学校为中心,社区为辅助的参与性干预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干预后,留守儿童的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总焦虑倾向各分量表检出率均下降,除自责倾向外,下降比率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心理的体育干预方面,盖正对体育干预作出界定:指有目的地运用体育的某些方法和活动对留守儿童在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上出现的不良行为和表现进行影响,促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一种手段。并进一步研究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低于非留守儿童,通过体育干预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和心理能量。龚风华(2010)的《南通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特征和体育锻炼干预作用研究》对启东市志良镇二效初级中学八年级和九年级3个行政班级共计99名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体育干预实验得出,体育锻炼干预对男、女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多个因子及总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张娟(2011)的《身体锻炼干预对民办学校留守儿童体质及体育兴趣培养研究》研究发现,身体锻炼干预前后,实验班留守组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得出,体育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的身体锻炼干预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

1.2.2农村社区体育研究基础基础理论研究中,钟霖等(2008)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探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论述了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特点、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马新民等(2007)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思考》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下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农村社区体育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和谐社区体育的保障措施。现状研究中,牛永刚(2008)的《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龙(2009)的《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立足整体,从宏观与基础理论及宏观方面对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张清江等(2006)的《苏北农村社区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探讨》、彭永群等(2009)的《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等立足区域调查,使农村社区体育研究进入中观与微观世界。从研究结果看,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问题多于成就,问题可总结以下几点:(1)农民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落后,体育积极性不高;(2)农村传统体育出现危机;(3)农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低;(4)农村社区体育的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5)体育场地设施比较匮乏。针对农村社区体育的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如张龙提出:强化政府对农村社区体育的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改善农村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发挥学校体育在农村社区体育中的作用;对农民进行体育宣传与教育;加强立法,完善农村社区体育的评估与管理体制。

2公共治理视域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前景分析

2.1可行性

2.1.1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以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依据可以从三方面论述:首先是生理方面,生理是心理的基础,人脑的单位质量的耗氧量远大于身体的其它部位,对于以脑力劳动为主的青少年学生,充足的氧气供应对脑的正常发育及智力活动十分重要。体育锻炼能改变人体脑部的血液循环,使人精力充沛,为人的心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生理保障。体育运动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量(肾上腺素分泌量与抑郁有关),使人产生“高峰体验”,具有消除焦虑与抑郁的作用。另外,根据脑部的功能定位理论,运动中枢与智力活动中枢在兴奋与抑制上存在交互作用,当运动中枢兴奋时智力活动中枢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而得以休息。其次是心理方面,现代社会心理学有一种理论认为,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攻击性,是保护自我存在的必要条件。行为学家认为,如果得不到发泄,人的攻击性压力会积累下来,爆发出人们难以预料的恶性事件。体育被人们称为是一种“仪式化的战争”,是一种理性且负责任的替泄途径。因此,体育在释放人们生活压力,缓冲心理负担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中的“竞争、失败、成功”的个人感受,有助于使个体的身体认知和自我概念提高,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更为强烈的个人控制感。另一方面,体育不同于简单的运动,体育是由生命本能的运动冲动演变而来的运动艺术,源于本能又高于本能。通过体育运动,人获得来自身体内外的刺激以保持身体内外的联系与平衡,且能体验其中超本能的赋予意义。因此,体育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吸引力是无限的,以积极的体育兴趣占领人们的心理,能避免不良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侵袭。再次,从社会学的角度,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已不分身份或地位,体育已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社会普世文化和生活方式,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社会权利,体育对于人的价值始终是终极的而不是附加的,它更彰显着一种对个体终极意义的人文关怀。“体育社会”中的“场效应”通过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爱,从而增加个体的社会资本总量,使个人能更多地从社会获得心理能量。农村留守儿童因隔代看护或单亲看护,缺少来自家庭最基本的沟通与关爱,造成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孤寂感与封闭感。体育是以生理为基础、心理为中介、以社会为延伸,以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综合的和全面的。从目前的研究看,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是积极的。盖正研究得出,田径、球类及拓展训练对留守儿童的人际适应性、心理弹性、心理控制感、心理能量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均有显著改善。

2.1.2从公共治理视域看,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公共治理提倡动员包括治理客体在内的一切力量,开拓多样化途径与手段联合治理社会公共事务,以实现社会“善治”。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成员之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所在,更是事关农村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社区居民有权利成为其治理主体。鉴于体育对人心理的特殊功能,以农村居民为参与主体的农村社区体育可以作为一种社会治理途径,以弥补传统模式上治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时政府与市场的“失灵”,实现政府、市场与社会(社区)的三边互动互利。

2.1.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优势农村社区体育在治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方面有着“天时”、“地利”与“人和”的优势。首先,农村社区体育正在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共十政府工作报告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在多项工作中把“三农”放在了首位。其中第4条“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6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提出,“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第7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许多章节直接对农村体育工作作出了部署。如第7章第3节“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提到,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第16章第4节“全面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体总局制定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提出“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和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可见,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未来一段时期,农村社区体育将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合乎“天时”。其次,从地缘关系上说,农村社区是指县(含县级市区)以下的行政区划分和村民自治的区域性小社会。农村社区体育场地及活动分布一般以行政村为中心向自然村呈辐射状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主阵地――农村学校呈相同的分布梯度状态。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社区体育与农村学校体育和谐发展,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得于“地利”。

再次,从人际上看,社区是居民与政府联系的纽带,它贴近人们的生活,崇尚民主价值。从决策机制上说,社区通常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非专制决策机制,能有效地修正由于政府的专制干预导致信息失灵的问题,具有公共服务管理的高度民主化属性。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员,他们能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熟人”社会交往圈子,使留守儿童对社区有一种强烈的信任感、依赖感和亲和力而接受社区引导。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缓慢,除了场地设施因素外,农民对体育的积极性不高是另一重要因素。以社区体育运用于留守儿童问题的治理,让农民有机会与自己的孩子一起运动,既能加强留守儿童与社区(会)及家庭(监护人)的联系,又能提高农民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也能以此为契机把学校体育资源与农村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其利用率,并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见,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顺于“人和”。

2.1.4农村社区体育已初具影响从当前研究看,虽然相对城市社区体育,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存在诸多问题,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已初具影响。彭永群等2009年对湖南长株潭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得出,社区体育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社区体育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任保国等2006年对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成绩显著;民族社区体育文化,获得很好的发展;农村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获得了巨大发展。张俊伟等2011年研究,湖北省自2006年启动“两打两晒(赛)”工程,省财政、农业厅增资至100万元,沿国道、省道,逐步为每个村修建一个综合运动场。江苏省2007年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标准“村村有体育场地设施”目标,并快推进农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向较大自然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覆盖延伸。藏雪2012年对龙口市南山村村民将来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的调查得出,村民们表现出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愿望,有46.2%的人选择了“非常愿意”,42.6%的人选择了“比较愿意”。可见,从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物质条件与文化思想基础上说,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是能取得一定成效的。

2.2必要性

2.2.1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并迫切需要公共治理的问题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产生的留守人员中的一类,留守儿童问题将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及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由于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转型需要时间,所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问题在我国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留守儿童日渐成为一支庞大的社会群体。从当前研究基础看,留守儿童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问题较多。因隔代看护、缺少正确的关爱与引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显并已经引发了一系列恶性事件。刘洁辉2007年研究得出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特点:(1)犯罪类型多,犯罪率居高不下;(2)恶性犯罪日显严重;(3)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所以,留守儿童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又紧迫的综合性问题,需要以新的理念综合治理。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问题是引发许多问题的根源,必须尽快得到解决。从公共治理的视域看,解决当前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留守儿童问题,既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国家与政府的责任,也不能仅把它看成是农民工家庭问题,造成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的一个表征,其本质是社会发展与转型造成的。“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合作型社会管理过程,实行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善治”,除了靠国家行政与市场调节及留守儿童家庭自救外,社会(社区)也必须当起自己的责任。换个角度,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区的成员,是社区的下一代,农村社区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与治理不仅是权利,更是义务。农村社区体育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上占有“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因而作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条理想途径必须尽快得到合理利用。

2.2.2离开农村的问题环境,当前农村社区体育发展无法独行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人口为137053万人,其中居住在乡村人口为6741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0.32%。作为开展农村群众体育主阵地的农村社区体育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村青壮年持续流入城市,农村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高龄化与女性化,人口结构的非均衡发展使农村社区体育的开展首先受到了参与主体的不利影响。另外,“空心村”的形成,农村经济的滞后发展及农民体育意识不高也都限制了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从当前研究基础看,农村社区体育不仅起点低,而且发展阻力大,甚至已经成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现体育强国的瓶颈。公共治理要求以整体性视域,把相关问题联系起来综合治理。所以,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必须与农村留守人员(包括留守儿童)问题、农村学校体育问题等诸多农村问题联系起来,统筹与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相一致。

3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措施

3.1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利用留守儿童的社会关系

农村社区体育的参与主体是农民,而留守儿童之所以需要心理干预,主要缘于缺乏直接来自家庭的关爱,所以,也只有让农民特别是与留守儿童有较近社会关系的农民参与,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干预才能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值得强调的是,坚持以农民为主体,还必须让农民成为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主体与治理主体,赋予其主人公的责任感,而非仅由行政设置意义上的社区管理层领导下被动的参与主体。另外,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普遍以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为主。除了双亲以外,宗族关系和婚姻关系形成的社会关系网对留守儿童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能对父爱或母爱缺失起到一定补偿作用。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干预应尽量由农民来完成,并考虑利用留守儿童社会关系网的作用。

3.2做好宣传与组织工作

农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常对农民的社会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农民对体育的功能与意义的认识多处于中间状态。如果没有正面的宣传,他们一般不会把体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常因子女的文化学习而忽视其体育,而一旦有权威宣传或暗示,他们对体育的重要性或体育的心理干预功能也会认可。另一方面,农村社区体育经费并不充足,而以农村社区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成长如果有私人赞助,常给人以商业活动的嫌疑,使人怀疑活动的真正目的,会影响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做好对农民有宣传与组织工作,一方面社区体育尽量争取官方的支持与认可,争取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姻,使其对留守儿童的体育干预摆脱私益活动的嫌疑。另一方面,做好农民中潜在“意见领袖”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族长、教师与知识分子家庭的带动与社会暗示作用。

3.3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尚不充足,人员与经费短缺,体育项目不太丰富。所以,要充分整合与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可用资源,丰富体育干预的形式与内容。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从体育人力资源与场地器材上相对充足一些,且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具有周期性特点。另一方面,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也要求学校体育建立开放课堂。所以,农村社区体育可考虑与当地中小学或周边高校联手治理留守儿童心理成长问题,这样也将有助于延伸与扩大当地中小学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现代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

3.4体育干预与其它形式干预相结合

第7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路径

[作者简介]蓝蔚,玉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法学博士,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4-0038-05

自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以来,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综观这些成果,主要侧重于结构、特征与构建等方面,多在普遍性层面进行研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历史传统、区域特点、民族文化、等因素,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上有其特殊性的一面,必须以全新的视野来看待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路径构建。

一、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础性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的转化,使其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内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外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行为自觉。它是一个社会实践过程,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经济关系之中。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说,主观的东西必然会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找到物质的和利益的根源。“‘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利益作为一个人价值认知的基础,决定了价值主体对价值规范的认同与选择。当然,这里的利益,不仅限于物质的,而且也包括精神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等。只有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利益问题和利益矛盾解决好、整合好,使人民群众公正合理地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他们才会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支持、拥护、认同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折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西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进入了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公共人力资本存量小、复合的族际地理区位和复合性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不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总数还占有很大的比例。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5个自治区及云、贵、青3省)8省区人均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占全国的10%左右。2005年,西部民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之比为3.6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3%。这种发展差距的存在,凸显出西部民族地区的弱势群体、行政管理、制度安排、利益诉求机制缺位等方面的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要正视这些问题,把信仰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长期以来我们党能够得到老百姓的信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党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广大人民切实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因此,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切实享受良好的物质利益和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一要建构着眼于更加全面协调、长远持续、整体共同、和谐共进的整体和谐发展机制,不能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片面的经济增长不能自动带给人们普遍的幸福,经济增长必须和分配、社会价值目标相联系,否则就会带来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生态环境恶化、文化价值观念断裂等等问题。要克服过去计划中“经济重、社会轻”的失衡现象,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增加社会事业投资。如果社会事业的投资少,社会病就多且重,老百姓对党的信任度就会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难以想象。

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可以创造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环境。反之,滥用自然,破坏自然,造成资源枯竭、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时,不但使民族的发展受阻,而且将难以生存。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地形地势、自然资源、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是影响民族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因此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地保护自然环境,实现民族与自然协调有序的良性的发展。

三要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充分发挥矿产、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西部民族地区与多国接壤的区位特点,积极发展边境贸易,丰富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契机,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优势互补。在逐步提高民族的物质水平和其他生活基础的同时,注重提高民族的文化生活水平、政治生活水平和社会参与能力,不断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达到民族结构协调、民族素质优化。

二、协调各方利益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内在动力

应该说,随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度有很大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也有较大提升。但也应该说,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和改革中的某些举措不当,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城乡利益、地区利益、不同阶层的利益、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且有些矛盾还有扩大的趋势。特别是在西部民族地区,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日益拉大,这导致各利益群体的价值观发生分化,甚至造成对立和冲突,弱化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归根结底,是要使广大群众认同它、自觉地践行它。这就需要我们党的工作和举措要切实有效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影响和引导广大群众认同并自觉践行。

一是政府要着力建构公正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缩小三大差距,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利益决定人们的感情和体验,也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在利益一致的基础上,认同主体获

得相同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共鸣,进而才会发展成为改造社会、推动实践的激情。因此,政府要以社会公正为核心理念,推出一系列公正合理的利益政策。坚持机会平等原则,摒弃先赋性因素如户籍、财富、身份、民族等不公正因素的影响,从总体上保证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大致相同的基本发展机会。切实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和每个社会成员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有一个平等竞争的条件,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从而拓展自由创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坚持分配正义原则。除了坚持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动分配等原则外,要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人群体,逐步解决地区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建立以中等收入人群为主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分配结构。只有建构这样的政策性利益机制,才能在缩小三大差距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二是政府要着手建构利益分享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提供极强的感召力。这里的“利益”指整个社会所拥有的共同利益,它并不是单纯地仅指“金钱”,它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多种形式的利益。利益分享是政府从公平正义的基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福利尤其是社会最底层的福利去制定政策或作出决策,从而使每个人都能从政府的决策和制度中获利。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的任何决策或制度的推行,都要达致每个人的收益平衡。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大小之分的,因而每个人的收益有大小和多寡之分就不可避免。这里的关键是每个人都能利用这个决策或制度凭借自身的能力获取自己的一份收益,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那么他们就不会对这种尽力使每个人都获益的决策或制度表示不满。另外,政府对每个人这种收益的大小和多寡的状况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在进行社会再分配时采取一些有利措施来弥补,以寻求一种全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缩短贫富差距、对弱势群体的利益、需要给予特别的关照,这便可在社会中树立起正义形象,从而产生极强的主导、引领、整合社会价值观的感召力。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注重建立一个公平的分利机制,在法治的规范下,既避免权钱勾结,在市场理性的指引下,又避免仇富心理,同时制定有利于社会下层的政策和措施,并且还设法使他们在不利的情况下也能有所收益,每个人都会觉得有自我的发展和生存空间,每个人都可以依靠自身的能力(不包括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人群)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利益,那么人们就会发自内心地支持、拥护、认同共产党的领导,真正认同社会主义制度,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真心折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三、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一种理论或价值体系要为人们所认同接受,除了理论本身的内在品质和物质利益对它的内在推动外,还离不开对它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需要先进阶级及其执政党的思想升华、理论概括、体系建构,而且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自觉意识。这就需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西部民族地区有50多个少数民族居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这就产生了西部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基础不同,进步起点不一,觉悟程度高低不等的状况。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部民族地区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增强。这种局面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然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以地缘优势为依托,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

“大众化”的本质在于宣传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即针对群众的文化水平、理解程度和思维方式,采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语言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形式各异的民俗。为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就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用大众的语言、具体的事例、艺术的形式等群众所熟悉、所欢迎的方式来宣传理论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

一是宣传教育内容民族化,即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利益的价值共识,但由于西部地区是诸多民族杂居在一起,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异性比较突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有利于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吸引,取长补短,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又会导致民族之间的排斥和冲突,甚至会产生民族矛盾和问题。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必须寻求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契合点,整合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明辨优劣,去粗取精,将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使其贴近生活、打动人心。

二是宣传教育语言通俗化,即用通俗易懂的平民话语代替艰深晦涩的理论文字,用简明扼要的观点代替逻辑的思辨。彻底摒弃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式、居高临下的说教口吻、生硬呆板的叙述方式,采取民间话语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精神深刻感染群众,所凝聚的价值理念渗透到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之中。要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践,做到把个人的事业发展、道德提升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统一起来。要结合时代的变化,注重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寓教于事。如采用黑板报、宣传栏、有线广播、红歌、快板、舞蹈等形式,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理。从具体收入的增加,平均寿命的延长,住房、家具、通讯、医疗、教育、交通、社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条件改善说起,从实际生活所发生的巨大进步中挑选事例进行宣讲,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力。

三是宣传教育形式艺术化,即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西部民族地区民间艺术丰富多彩,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文学、美术、电影、电视等等都是最受群众欢迎、最易于被群众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要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这些有效形式,寓教于民族化、特色化、生活化之中。通过优秀文艺作品所体现的理想观、价值观、荣辱观,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容,引导并影响人民群众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多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优秀文艺作品,讴歌那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和典型人物,弘扬社会正气,使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开展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

化、村落文化等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经常欣赏,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

四是宣传教育过程步骤化,即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广大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传统的思维观念和文化心理较深,因而要采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宣传,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结合起来,以广大干部、青少年为重点,并通过他们带领和影响更多的群众,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地深入人心。

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举措

西部民族地区大都具有浓郁的,除壮族、苗族等未形成民族标志性宗教,信仰比较淡而杂以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某一教。宗教与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不仅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宗教组织和宗教礼俗也支配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家庭婚姻、人际关系和生老病死等各个方面。宗教的存在,一方面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群众中的确立和巩固;另一方面,宗教中的部分习俗观念又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因此,如何让当地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加以正确引导,这是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又一要务。

一要善于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任何一个社会的宗教,都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它所处的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我国各宗教都具有爱国的传统,如佛教倡导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坚持的“济世利人,护国爱民”,伊斯兰教提倡的“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天主教宣传的“爱国爱教都是天主的诫命”,基督教强调的“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爱自己的祖国是一个基督徒的本分”等等。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要善于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一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引导信教群众把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对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心。

二要努力发掘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宗教思想文化博大精深,但也需要用现代社会的视角重新加以审视,取其精华。从根本上说,宗教教义、宗教学说是关于人生及世界观的阐释,它始终把社会公正、扶危济困、抑恶扬善作为信条和理想,如佛教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道教讲“慈爱和同、济世度人”,基督教讲“荣神益人、善言善行”,天主教讲“众生博爱”,伊斯兰教讲“和平顺从”等等。宗教这种普遍劝善的社会教化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的民族精神、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是相一致的。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就要积极挖掘弘扬宗教的积极因素,提倡和鼓励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宗教教义、教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拍相通。通过弘扬宗教的传统美德,向人们宣传爱心、慈善、功德、智慧等等,在提高信徒的道德水准的同时,引导宗教道德规范同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水准殊途同归,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对宗教中所阐扬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抵触的部分观念,既不能压制,也不能禁止,而是要用先进文化的魅力来吸引。要结合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扬弃旧文化,在吸纳旧文化的优点之后积极创新。比如,近几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印象刘三姐》、云南省的《云南映象》等大型原生态歌舞将民族文化的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得到广泛认可。在多元信仰长期和谐共生的环境中,让人民群众自己去选择,哪种是科学的、哪种是非科学的,哪种是理性的、哪种是非理性的,哪种是先进的、哪种是落后的,让他们在实践中作出选择,最终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真正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教的公民与不信教的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政府根据国家的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对宗教方面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和行为,以及社会公共活动涉及宗教界权益的关系和行为依法进行行政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的进行,特别是要通过依法管理来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是我们处理一切宗教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落实这一政策,信教群众的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精神生活才能得以满足,心情才能舒畅,更重要的是他们才会更加拥护党的领导,真正把他们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使他们由来世升天国的幻想心理转化为今世建设幸福天堂的真实愿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国家民委主任李德洙答记者问:高度重视切实做好民族工作[EB/OL].http://www,people.省略,2007-06-19.

[4]李伟,邹绍清.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思考[J].理论探索,2010,(2).

第8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自信心,体验成功,挫折

自信心作为成才的重要条件,它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已被社会各界人士所接受。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农民工留守子女的自信心。

一、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自信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良好效果是人类产生自信心的基础。农民工留守子女在过去的学习情景中愈成功、愈有成就,自我感觉就愈好,持续学习的动机也就愈强烈,自信心也愈足。相反,学习中的挫折和失败则会伤害自我形象、削弱动机,继而丧失自信心。成功是每个农民工留守子女应该得到和能够得到的,因为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成功经验。笔者在教学中对难度较大的内容采用“分散难点”的方法,让农民工留守子女体验到了成功,对增强农民工留守子女自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对练习中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习题暂不作要求,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应用的增多再慢慢提高要求。这样做农民工留守子女容易接受,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同时笔者还创设各种条件,使每个农民工留守子女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例如,在进行复习课教学时,我经常搞一些小难度的限时训练。这样既及时反馈了我的教学情况,又给不同层次的农民工留守子女创造了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中的成功体验使农民工留守子女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而良好的自我感觉产生的自信心,又使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学习获得了巨大的动力。

二、体验信任、增强自信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大家熟知的。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类似手法,即教学中把学习信心不足、语文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农民工留守子女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这样对农民工留守子女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发现农民工留守子女作业有错误时,可叫来面谈,先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然后教师略作引导,让其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又如,当农民工留守子女测验成绩不佳时,可与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并告诉他“这道题你其实是会做的,只是其中的某一小点没注意而出错”,让其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样做,使农民工留守子女能充分体验到教师的信任,从而增强自信心。在课堂上或平时接触中,教师可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农民工留守子女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农民工留守子女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就变得积极起来,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

三、教会调节,增强自信

现在的农民工留守子女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比较有自信心,加上经过入学选拔,开始时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信心,但大多数人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尤其是到了高年级,同学之间成绩参差不齐,各方面能力的强弱就会显现出来,若在学习中受挫,很快便会消沉下去,导致自信心逐渐丧失。这时教师若加以引导,使其尽快走出阴影,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增强。教师的引导,主要是教会农民工留守子女进行自我调节。此时科学家的故事能起到较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介绍了法拉第经过十年的努力,进行了多次实验才得出电磁感应现象。再比如,爱迪生为找到一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试验了上千次,最后终于成功了,教育农民工留守子女:“相比之下,你这点儿挫折算得了什么?”让农民工留守子女淡化目前的困难,淡化挫折感。有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虽然对科学家的故事感兴趣,却又觉得离自己太远,因而很难触动其心灵,但他们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较感兴趣,也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收集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在适当的时候讲给农民工留守子女听,这样更容易增强其克服困难的信心并转变自己的行为。另外,自我调节还包括自制、自立、要学会“强迫自己”,认真按教师指导的去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农民工留守子女就会进行自我调节,就能体会到乐趣,并消除畏惧和厌烦心理,增强自信心。

四、善用评价,增强自信

教师善用评价手段,有效克服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心理障碍,极大地增强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自信心。如语文教师评改农民工留守子女的课堂练习时,要依据心理学理论,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同时进行评价,对于正确的可评为优秀,对于有错误,但在正确率、解题方法、书写等方面比上一次有进步,尽管认知因素评不上优秀,而情感因素仍可评为优秀。这样不但对农民工留守子女认知情况给予了反馈,还对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努力程度给予了肯定,使农民工留守子女增强了自信。另外,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可采用分解评改法,有一处对的就用“√”号,因为过多的“×”号容易使他们萌生自卑和逆反心理。通过这些方法逐步克服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农民工留守子女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农民工留守子女,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农民工留守子女亲其师,信其道,为农民工留守子女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第9篇: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范文

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参与其中,尊重法律、敬畏规则。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2020,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1民法是万法之母。孟德斯鸠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能够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为保障个人合法权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也为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兴权利、新型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之所以要编纂一部统一的民法典,是因为从建国至今,我国颁布了大量的民法单行法规,这些法规内容庞杂,分散广泛,不仅存在一些法规相互之间不够协调的问题,而且老百姓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

民法典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们党治国理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问世,意味着我们国家形成了完备的民事权利体系,规范的民事行为准则,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和有效的权利救济规则——我国法制的体例框架由此丰实延展、枝繁叶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民法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民事法治领域,充分赋予民事权利,保障权利不受限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发展问题,处处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所谓“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应”,体现出我们国家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民法典草案对于民事权利类型规定更丰富,行使权利规则更清晰,权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对公民权利类型及其行使方式规定得越丰富、越精细,就越能限制公权力的滥用,越能起到规范公权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国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对行使公权提出了边界限制。同时,还将切实影响人民生命利益,解决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问题,在私权保障上更进一步。“这最终将促成相关部门更积极施政,公民更遵守法律。”

“法者,治之端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法治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之一。民法典的颁布蕴含了民事权利保障、法律义务强化、社会秩序稳定等多重价值,是以良法推进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26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我国第一部法典,民法典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民法典的实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是实现“四个全面”的重要保障,为民事法律事务的实施提供了根本遵循,虽然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解决了民众对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迫切呼吁,现实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摸索,还需要不断完善、细化。需要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司法,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专业人员化解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多方面推进民法典实施工作,也为普法及国民法律教育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同时有效提升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理论研究发展,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首先要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运用好民法典维护好身边的公平正义。

“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32020年,对于学习法律的广大干警来说,实现了学习法律的夙愿。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向世界宣告着“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法典,回应了民生的关键问题,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现实性的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按照上级组织工作安排以及法院干警学习《民法典》的自觉性,要把学习和掌握《民法典》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学好、用好《民法典》。目前正在进行原文学习,并积极参加《民法典》系列讲座,通过学习,收益匪浅。我国《民法典》是保护公民私权利的法律汇总,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法典》就是公民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作为事关每个公民“从胎儿到身故后五十年”漫长岁月切身利益保障的法律,《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

以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为指引,充分认识民法典颁布和学习的重大意义,《民法典》回应了人民的期待,充满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底色。《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4民法典是中国第一部法典,也是老百姓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法律字典,作为中国公民值得一读。现就将我学习情况逐步与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对“基本规定”的梳理和理解:

“民法典”,简单的可理解为是一部“公民的法律字典”,是境内民事活动中应当遵守的法律规范、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一道“底线”、“行为规范”,触碰或违反将为此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订。“个人和组织”民事责任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民法规范、处理、保护“人身和财产”二种民事权利不受侵犯。其中人身体权利涵盖原“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侵权责任法”内容,其中详细分类民法通则中十种人格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财产权涵盖了原“物权法、合同法、继承法”等内容。

民事活动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公序良俗”,尊重“习惯”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双百”活动专场报告会的观后感心得与体会5近日,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以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这一要求深刻表明,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政机关治国理政成效的重要方面。

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从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问世,到代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立法水平的《唐律疏议》出台,历史表明,法之盛衰关乎政之治乱,良法向来是治国之重器、善治之前提。今天,汲取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系统整合新中国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诞生,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可以说,编纂法典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是中国法律传统和法治信仰的生动写照,映射出中华民族在法治道路上的不懈奋进。

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才能更好推动民法典实施。从实践看,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都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正如所说:“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充分把握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才能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更高境界。

实施民法典,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常抓不懈。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不仅要考虑民法典规定,还要加强同民法典相关联、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与此同时,维护好民法典权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题中应有之义。善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善以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才能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欲茂其枝,必深其根。10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建议,民法典诞生就是充分尊重民意的过程。遵循同样的逻辑,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只有全体社会成员以民法典为遵循,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让民法典真正成为老百姓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从这个意义上讲,把讲清楚阐释好民法典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方能保证全社会缘法而行,实现法盛人和。

大国治理,机杼万端,法治始终是令人瞩目的关键词。让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生活,神州大地必将绘就全面依法治国的崭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