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观潮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观潮教学设计

第1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与较短的周期性,因此要对服装潮流趋势进行正确的分析与预测,为服装美术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分析

在现代服装潮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因素,主要指的是人类生活态度、内在需求等。在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之下,服饰潮流发展趋势不断变化。外部因素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理、生态等方面,对服装潮流趋势的影响较为固定。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习俗、法律等。其中的政治因素是影响服装潮流趋势的主要因素,社会的动荡、变革或者发展都会对服装风格等产生影响。经济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又影响着审美观念,对服装风格、材质、搭配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技术水平对服装流行则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纺织技术的先进与否决定着服装的款式、颜色、面料等,纺织技术越发达,服装设计越新颖。在内部因素中,生活态度指的是人们对美的需求与期望。当前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个性发展,其生活态度与性格特点直接影响着服饰的选择。内在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生理需求指的是防寒保暖、保护身体等,社会追求指的是自我表现、张扬个性等。

(二)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预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装的消费逐渐趋于饱和状态,服装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此,对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非常重要,一方面它能够对消费者的服装购买行为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它能够促进整个服装行业的发展。流行实际上就是一种现象、一种反应和一种观念。流行体现了时代风貌,而流行服装是流行中的重要内容。对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际上就是依据客观现象对流行趋势进行预想与推测。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预测依据包括社会调查、生活园区、演变规律等,预测的内容包括服装色彩、服装面料、服装款式等。现代消费者的自我意识与审美观念更加个性化,但是大多数的消费者依旧会选择跟随大众潮流,也正因为如此流行才成为了流行。大部分情况下,流行是通过人为行动创造出来的,但是这种“创造”出来的流行并不代表其不好,这是服装设计师在了解服装发展方向与趋势的基础上推出的。

二、服装美术教学中把握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措施

(一)强化教师对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理解与把握

教师在服装美术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相关观点的掌握与运用,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人才。而在现实中,大部分从事服装美术教学的教师都是长期在教学岗位上工作,较长的时间内都没有与市场进行接触,缺乏对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把握和了解,便导致了服装美术教学知识与实践的脱节。而服装行业的竞争又非常激烈,因而只有将流行趋势及概念传授给学生,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对流行趋势的把握能力。因此,在服装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身审美意识的提升,时刻关注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将其中的精华传输给学生,促进服装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

(二)在服装美术教学中突破教材的限制

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瞬息万变,而服装美术教学的教材却相对比较固定,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在进行服装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与时代潮流相结合,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先进的服装打板、制样技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流行的服装配色、图案、面料等方面的知识。各种时尚杂志、美术报刊中包含了丰富多彩的服装美术信息,应该将这些资源充分地运用到服装美术课堂教学中,同时可以针对这些内容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讨论会的形式对服装的风格、款式、色彩等特点进行讨论,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精巧的设计、新型的面料、和谐的配色等,鼓励学生对服装美术设计进行探讨,同时提出相关的修改意见,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灵感。此外,学生应该从多个渠道对服装相关资料进行累积,随时随地对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材料等进行记录,同时对服装、首饰、鞋帽之间的搭配进行记录,建立自己的服装信息资料库,为未来的服装美术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与素材。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或者学生个人也可以参加各种时装周活动,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服装潮流的最前端,感受与掌握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服装美术学习与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运用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

一线城市处于流行的前端,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在一线城市更为显著。服装专业的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去一线城市调研的方式了解与掌握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方式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局限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服装专业学生了解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演变与发展等提供了便捷的途径。首先,教师在服装美术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对时尚网站进行浏览,通过网站了解各大时装周及相关的服装流行趋势,掌握服装设计未来的流行走向与时尚元素,为服装美术教学提供指导。其次,教师在服装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取网络中的服装流行款式作为教学案例,实现教学的生动化与时尚化。网络中的服装款式发展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比课堂教学中的基础款式更加丰富与具有时尚气息,教师可以在网络中选取能够代表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服装款式作为教学案例,让学生依据自己学到的知识对其进行制作与再设计,在这种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准确把握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同时可以获得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将市场融入到服装美术教学中

服装美术设计与市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一方面要注重自身服装美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使设计的作品能够迎合市场的需求与消费者的审美要求。首先,学校应该与服装企业进行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平台,组织学生到服装市场、面料市场、服装企业等地方进行参观与学习,从而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市场,为学生创造课堂以外的教学平台。服装市场上处于流行前线的面料、款式、素材等,能够充分代表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实现服装美术教学与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的相互结合,实现服装产品的多元化,符合市场规律。只有对服装市场的规律进行把握,才能够紧跟现代服装潮流发展趋势,创作出更多受消费者喜欢的服装作品。其次,要将学生设计的作品推向市场,尤其是学生的课题设计与毕业设计,设计、裁剪、制作有创意的服装系列成品,这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测试。如果能和企事业单位的设计项目结合起来,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与市场的实际接触提高应变能力,使设计适合市场需要,同时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把自己的设计思想通过沟通推荐给客户,提高社交能力,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创作热情。

三、结语

第2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社会思潮是一把双刃剑,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是一种价值观,是社会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低潮,在国际上出现了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加上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存在着一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这些有害的思潮存在会造成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紊乱,使之产生信仰危机。冲击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还加重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和任务。同时社会思潮也是大学生形成亚群体的一个原因。这对学校的管理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学校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在高等学校发生的个别刑事案件中,大多会与这种亚群体所组成的小团体、小帮派有关。这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控制力在减弱。当前,大学生面对现实,有太多的困惑和无奈,如果再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造成价值扭曲,感到前途渺茫,导致灵魂迷失。同时,错误的社会思潮有时会导致人非理性和错误的行为,不良的社会思潮会导致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失效。

二、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有大小,影响方式有多种多样,影响的性质各不相同,针对这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我们积极的采取以下措施应对:

1.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社会思潮作为涉及范围和领域十分广泛的思想文化现象,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客观理性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及危害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客观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和实质。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尽管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虽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出现的领域也不完全相同,但最后直接指向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领域,对我国主导社会意识形态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干扰、消解和抵消作用,因此,应客观认识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消极影响,提高对各种社会思潮批判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据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从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与影响度和认同度的关系来看,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的提高并没有必然导致影响度和认同度的降低,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与受影响度和认同度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说明大学生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牵制,这在一定程度反映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缺乏。因而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实质和危害,提高识别各种社会思潮实质和危害的鉴别水平。

3.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拓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课堂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的帮助越大。但是,对于十分复杂而涉及面又十分广泛的社会思潮,仅仅通过课堂渠道不仅是不够的,也是十分有限的。从大学生获取社会思潮的渠道来看,课内渠道仅仅占学生获取各种社会思潮少部分,而学生获取社会思潮的大多数渠道是通过课外渠道,通过报刊书籍、网络、影视渠道、家长老师、同学朋友、文化娱乐等多样丰富渠道获取。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拓展教育渠道,丰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渠道。树立大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即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都纳入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把学校期间各种教育因素、教育影响、教育力量、教育途径都作为帮助学生正确成长的内在要求而纳入学校教育范围,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式教育平台。

4.针对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互动特点,积极探讨教育引导的新方式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互动关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各种社会思潮虽然各自对不同大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从总体上看,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呈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了解各种社会思潮并不是主要通过学术或理论方式获取社会思潮信息,而更多通过活动或感性直观方式,甚至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来获取各种社会思潮的相关信息。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积极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新特点的教育方式。从当代大学生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互动关系来看,采取说理方式,通过系统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是必要的,但是仅仅通过理论方式存在着局限性,应积极探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活动教育相补充、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整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衔接的多种多样教育引导新方式,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第3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054

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并且在学科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删除了“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加强口算,重视估算,强调“算用结合”,提倡算法多样化,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教学无疑站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1]可以说,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很多是通过运算能力来体现的,而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包括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能力。由此,基于运算能力培养的计算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内目前有关于计算教学领域的研究主体作者群集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的内容大多涉及教学策略的提出以及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等方面;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多涉及理论方面,例如对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研究等等。可借鉴的计算教学案例、教学设计等操作层面上的成果还不是很多。本文立足于国外计算教学具体案例的介绍,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实用性,希望能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国外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案例介绍

本文选取了该系列教学案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则。

案例1:

一年级:花园中心。

学习领域:语言,读写能力和沟通技巧。

口语能力:使用语言来创造和维持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并进行角色扮演。

运算能力:①会使用10以内的数字加减(如6+4)。

②解决涉及超过10的加减问题。

背景资料:作为“成长”主题的一部分,孩子们要了解更多关于园艺的知识。在角色扮演的环节他们选择了创建一个花园中心。

活动说明:要求孩子们对花园中心给予适当的改变,购买和出售一定价值的物品。然后开始调查运用债券10便士可以购买什么。

关键问题:

①用10便士,你能买什么?

②如果你有20便士,你能买什么?

③如果你要花8个便士买一个大耙,支付了10便士,你的钱数会有什么变化?

④如果你买了6便士的铲子,但你不得不花10便士,你还有什么可以买吗?

通过创设花园中心,可以使学生在扮演园丁的过程中对花园进行相应的管理,如购买基本工具等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货币认识,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案例2:

二年级:魔豆。

学习领域:①语言,读写能力和沟通技巧。

②对知识和世界的理解。

③口语能力,学会表达对一系列真实刺激和充满想象的故事感受。

运算能力:使用大脑中已有的有关于10以内的实例推导出其他的数字实例――加倍和减半运算(例如40+40)。

背景资料:这半学期的主题都是“生长”,向孩子们介绍《杰克与魔豆》[2]的故事,我们将种植豆类植物作为我们主题的一部分。

活动说明:通过上下文的故事设计一组数的问题。提问如果魔豆第一天长了10米,5天后魔豆的高度是多少?每天增加一倍呢?对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问题被简化到1米。并提供给他们表格和图形来完成。

关键问题:

①2天后魔豆有多高?

②请问魔豆增长的高度每天都一样?

③5天后魔豆增长有多高?

通过情节生动的童话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然后引出关于魔豆豆茎长度的一系列数学问题,引导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将“第一天增长了10米换成第一天增长了一米”简化问题,并通过模型和图表的方式自己来体验“每天增加一倍”的真正含义――“豆茎每天增长的高度是前一天的两倍”,从而可以判断出“豆茎每天增长的高度不相同”这一结论,并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倍数问题。

案例3:

四年级:塞文潮。

地理:①理解地理位置,环境和流程。

②学习者学习塞文潮的相关知识,并为想去参观的人制作一份旅游信息指南。

运算能力:①在24小时的数字时钟上会读取小时和分钟。

②使用已知表的事实查找零碎时间,例如20的1/6。

③使用日历计划事件。

背景资料:在地理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者制作塞文潮的旅游指南。本指南将为人们提供潮波时间表,潮波的大小,踏浪的安全提示,在现场设施,每年参观的游客数量等。学习者将通过多种来源提供与塞文潮相关的信息。

活动说明:学习者在阅读和记录这些信息时要使用说明书并将回

一些数学基础问题。

关键问题:

①如果100个人中的1/2这个月来塞文潮冲浪,共有多少人来冲浪?

②如果72个人中的1/6乘坐公交车前往塞文潮,共有多少人乘坐公交车旅行?

③如果81个人中的1/9的参观者来自威尔士,有多少人来自威尔士参观?

④如果班里1/4的儿童(共28人)允许参观,有多少人能参加旅行?

⑤塞文潮本月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塞文潮将于本月什么时候结束?

⑥人们希望在19点之后冲浪,最早是什么时候?最晚呢?

⑦现在是什么时间?下一次塞文潮到来时是什么时间?

将识钟学习与学生熟悉的自然景观塞文潮相联系,并通过对相应时刻的学习介绍塞文潮相关景点的时刻,将旅游时间表与识钟教学巧妙结合,既了解了地理知识又将对时钟与分数的学习融会其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旅游指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的启示

2.1 案例的内容设计可以更为生活化,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我国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从教学方面来看,就要求教师在案例设计的过程中多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例子,充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已建立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的学习活动的良好基础。上述案例设计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贯穿了地理、历史等知识于数学教学当中,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些内容展开去,无疑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2.2 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增强教学案例的趣味性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曾说过:“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这表明,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于教学案例而言,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衡量其有效的重要标准之一。上述案例中,所选的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情景为导入,对于这些鲜活的事件,以童话故事(如案例2:魔豆)或者介绍地理风景名胜(案例3:塞文潮)等丰富的形式展开教学,再辅之学生查找网上资料、动手制作、观察等丰富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不仅学习到知识,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收获。

2.3 案例设计应让学生在参与中生成并积累相对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

上述案例中创设的各种探究和操作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中生成并积累相对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通过学生自作,自我创新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交流、讨论、总结、应用等环节,并且在每一环节既有外显层面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积累完整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窦平.小学计算教学的困境与解径[J].2012.

[2]Jack and the Beanstalk[Z].

[3]http://.uk/SiteCollectionDocuments/Learning/Your%20Professional%20Development/Induction%20EPD/Induction/Training/Numeracy/Exemplifaction%20Materials%20-%20KS2.pdf[DB/O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张新颜.英国小学计算教学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6]王希荣.结合案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新乡教育学院报,2004,(12).

[7]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8]吴海青.中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比较――美国纽约州中小学考察录[J].世界教育信息,2011,(11).

[9]王亚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法研究,2012,(4).

第4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 LabVIEW 虚拟仪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48-02

引言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近年来,按照传统教学方法及教学设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庞大的知识库。我们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软件功能的日益强大,寻求一条快捷而方便的教学路径。LabVIEW(Laboratory Virtual Instrument Engineering Workbench,实验室虚拟仪器平台)是美国NI(National Instrument,国家仪器)公司出品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形化编程处理软件,是一种基于G语言(Graphics Language,图形化编程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LabVIEW作为一个具有良好开放性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为虚拟仪器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1]。本文正是基于LabVIEW编写而成。

1.简单电力网络潮流分析仿真

图1 简单电力网络接线图

简单电力网络接线图如图1所示,为一条110kV射线型网络。为简化计算及编程,忽略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小的线路及变压器导纳。其中节点为发电厂母线节点,1=121+j0kV,1=P1+jQ1=16+j12MVA;l为线路,Zi=R+jX=20+j30Ω,节点2为线路末端节点;T为变压器,归算至高压侧阻抗ZT=5+j63Ω,变比i=110/38.5;3为变压器末端节点。根据接线图中给出的已知条件,仿真结果要显示节点1中通过的电流1,节点2的电压2,电流2,功率2,节点3的电压3,电流3,功率3。

1.1 潮流分析程序框图的设计

根据仿真要求,需要在程序中已知节点功率与电压求出节点电流,已知线路与变压器阻抗以及电压、电流、功率求出在线路以及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电压降落,最终完成整条线路的仿真计算。根据文献[2],在各个步骤中所需要的计算公式汇总如下:

1)节点1的电流

=/(1)

2)线路l中,电压降落

1=1Zi (2)

功率损耗

=Zi (3)

3)节点2电压

2=1-i (4)

节点2电流

2=1 (5)

节点2功率

2=2-i (6)

4)变压器T中,高压侧电压降落

T=2ZT (7)

功率损耗

T=ZT (8)

5)节点3电压

3=(2-T)/i (9)

节点3功率

3=2-T (10)

节点3电流

3=3/3 (11)

根据以上求解过程,利用LabVIEW的元件库进行编程处理[3],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潮流分析程序框图

1.2潮流分析程序前面板的设计

程序前面板是程序的输入与操作窗口,其设计务必简洁明了。因此,将输入与显示的十三个量按照接线图中的先后顺序分为五列,分别为初始值、线路设定、线路末端、变压器设定、变压器末端,这样既便于查找同时便于观察。各个节点的三个量按照电压、电流、功率的顺序纵列。由于在程序框图中,为了便于观察程序执行过程而设置了while循环(见图2),在前面板最下方设置停止按钮,方便程序操作。将各个条件量值输入后,结果如图3所示。需要强调的是,各个条件量值并未按照常量去设置,而是可以更改的变量,这样,当任意一个条件量值改变时,计算出的数值结果都会有所不同。在这个变化中,让同学们去思考与学习整个潮流的计算过程。

图3 潮流分析程序前面板

3.结语

近年来,由于我校领导的重视,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以及创新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正在倡导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融为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将新的科研成果以及科学技术、科学方法不断引入课程教学中,保持内容不断更新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逐年得到提高。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采用LabVIEW做为开发工具,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的潮流计算以及频率调整做出模拟仿真程序,使学生在直观中看到现象,在现象中思考问题,在问题中学到知识。

参考文献:

[1]J. Travis, J. Kring. LabVIEW for Everyone[M]. 3rd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07.

[2]陈珩.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三版)[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陈树学, 刘萱. LabVIEW宝典[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彭勇,潘晓烨,谢龙汉. LabVIEW 虚拟仪器设计及分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张兴然(1981-),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仿真。

第5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精心设计;教出新意;欲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66-02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半是教学,一半是艺术。这话确实道出了语文教学的奥妙。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感触。

1 精心设计、努力优化教学思想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力求拿出个人在处理教材和安排教学步骤上的最佳思路。

1.1 重视课堂导语、结束语的设计:如果把教学比作一首乐章,我们追求“起调”扣人心弦,“主弦律”引人入胜和“终曲”余味无穷。一堂课开头数分钟导语的作用不容忽视。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好的导语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课堂引入就掀起一个小高潮,起如爆竹,结如鸣钟。教师可以尝试以点评课文、课文续写、排演课本剧等方法结课。比如点评课文,就是指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作品的基础上,以片言只语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只谈文中的某个细节、某件道具,但要从较新的角度切入、用语简洁悠美。这一训练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带动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获得兴味盎然的学习效果。

用激趣的导语,先抛“砖”,以引“玉”,便于学生进入新学情境。特级教师于漪要求授课开头要“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抓住。由此可见,引人的导语,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重要作用。如上《荔枝蜜》一文时,采用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喝的蜜是蜜蜂酿造出来的。但你又可否认识这种神奇的小蜜蜂呢?它为什么成为画家文豪笔下的宠物呢?今天,我们一起从现代作家杨朔笔下的名篇《荔枝蜜》中寻找答案吧!”此段导语,言简意赅,充满激情,寥寥数语,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轻松欢快的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这有利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激发思维,引起联想,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留下想象的空间。

1.2 选好突破口,教出新意:设计有新意的教学思路,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发现,感悟为契机,从课文中选取关键性的语句或问题作为切入口,奇峰突起,优化课堂组织过程。例如教学《捕蛇者说》一文,可在学生熟读后,抓住结尾这一文章的凝结点来追本溯源:指导学生找出主旨句,如果学生答成“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教师借机区分主旨句与写作目的句。再提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作者写到了几种毒?哪种厉害,何以见得?这样一下抓住了要害,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对比、反衬手法的妙用。

2 启思导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教学方法、应使教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主动积极地

思考和实践,教师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的作用,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帮着学生学习”。

2.1 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需求创设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开拓性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以触及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其求知欲,拨动他们思考的琴弦。例如教学《背影》一课,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文章为什么不刻画父亲的正面形象而写“背影”呢?作者是如何刻画父亲“背影”的呢?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过铁道买桔子”时的细节呢?课文几处写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行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让你写父亲的“背影”,你如何构思呢?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学生学习情绪就会高涨,思绪也就随之而“活”了起来。

音像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动静结合等多方面优点,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以加强感知或帮助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由于学生心态还不成熟,并喜欢追星。因此,我找来香港歌星――王菲合乐而唱《明月几时有》的VCD碟,在教室播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学生立刻被王菲的悠扬歌声吸引住了,不停地摇头晃脑,在欣赏中,加深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译析全词内容,并一起唱起这首《明月》歌,使学生加深对这首词的印象,在激趣中促进理解,悟思中尝到喜悦。

2.2 拨学习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教师要指导学生突破课文情景,把思维的领域扩展到更加广阔的生活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想像力。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我们再现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使我们同鲁迅先生一样,体味到了其中无限的乐趣。那么,倘若我们走出“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还会有哪些充满情趣的事或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可以以“百草园趣事续闻”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纵情想像和大胆想像,创造出更为奇妙而有趣的情景来。

3 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第6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一、巧创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探究之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言文教学可以巧创情境,激活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愉快的学习状态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喜爱之情,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三峡》时,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三峡旖旎的风光,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旋律导入新课。三峡的四季景色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心情放松,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走进了优美的课文情境。歌德说:“高兴学来的东西永不会忘。”它告诉我们在教学时教师要学会激趣引导,让知识深深地印入学生脑海。事实证明,情境导入是最好的手段,它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能够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诵读、探究热情。

二、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文言文教学大都采取“注入式”教学法,致使文言文教学陷入“串讲”的误区,生涩、拗口的文字把学生灌得索然无味。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发挥主导作用。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导学案”的实施可以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导学案犹如茫茫暗夜中海上的引航灯,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让学生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导学案首先要明确一课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要显示出本课的知识结构,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好知识点;而且要能够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比如朗读 、观察、想象、对比、探究、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生何种思维方法、训练何种能力,如何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依据学情,通过启发性、趣味性等问题设计和学案的情境设计,使学生进入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灵感,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先圈点标划出疑惑之处,再组织学生相互讨论。比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出示学习目标:①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③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其次,突出学习重难点:①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②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接下来,展示学习过程: 1.知识链接:利用网络查阅有关钱塘江的信息并作整理。2.预习任务:①学习重点生字词语;②课文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的句子;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④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3.自主、合作、探究:①你学会了哪些生字词?哪些字词在写法或理解上需要提醒大家的注意;②请你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③课文2―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哪些时段的景象?作者描述大潮来临时的景象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④说一说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的句子,进行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⑤说说你对“天下奇观”的理解,并谈谈你“观潮”的感受。4.读中学写:仿照作者描写钱塘江潮来时的写作顺序,写一写有关“雷雨”的小片段。

总之,笔者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训练了多种阅读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充分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7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前言

在服装行业当中,对时尚潮流的引领始终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而优秀的服装专业人才,则需要高校服装教学来进行培养。因此,服装行业的发展,与高校服装教学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在高校服装教学当中,服装的流行性将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充分融合了服装的流行性特点,高校服装教学才能够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和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确保服装行业拥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使其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服装的流行性分析

服装的流行性指的是在时间和空间的范畴中,服装具有较强的界限。例如,在时间范畴中,每年每季,服装的表现形式和内涵都有所变化。在空间范畴中,不同的环境和区域当中,服装的样式和内容也有不同。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服装来说,每年的款式、特征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服装设计时来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对即将流行的服装进行研究和设计。如果流行季结束,即使服装再漂亮,也免不了过时的命运,只能逐步的遭到淘汰。在同一时间段当中,在北方和南方、农村和城市等不同地域之间,服装的品味、色彩、款式等流行性元素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设计服装款式的过程中,应当对服装的流行性进行良好的把握。

在社会当中,与其它事物相同的是,服装的流行性也具有自己的产生、发展、衰败的发展经历。例如人们常穿的牛仔裤,就经历了宽腿、喇叭、锥形、直筒的发展。社会的观念和思潮、人们的心态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对服装的流行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每一波流行潮流的产生,通常都具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体现了人们内心潜在的需求,而且都具有一定的先兆和缘由。

高校服装教学的重要性

服装行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就需要大量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作支撑。而在我国当前的服装领域,高校服装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在我国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摒弃过去T台上的务虚艺术,注重服装设计的务实性,否则,我国服装设计领域将无法取得更高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纺织业的不断振兴发展,给服装产业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服装教学当中,理论和实践还没有结合更好地结合起来,相关理论知识的更新略有缓慢,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加强重视。就目前来看,高校服装教学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不能够结合现实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的服装人才由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因此也难以满足服装流行性的发展需求。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高校服装教学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等原因。为了能够保证充足的高素质服装人才,推动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就应当提高对高校服装教学的重视程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高校服装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当前的社会中,需要的是懂得工艺、版型、流行趋势、营销运作、服装设计的综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恰恰是当前高校服装教学难以有效培养出来的。目前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大多是只懂得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十分有限的人。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人才,应当同时具备创意性和技术性,同时应当具有独到的设计思路、超前的流行眼光、多元化的服装知识,对服装的新品、营销渠道、流行趋势具有深刻认识,能够对最新的服装发展情况进行良好的理解。但是,当前的高校服装教学或多或少存在着设计理念误区,有的高校对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过于强调,没有能从服装市场和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也有的高校对服装流行性迎合度比较高,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创新。在服装行业当中,为了提高服装市场的交易频繁度,服装设计师应当利用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对时尚潮流进行引领。因此,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流行性的设计核心设计理念。

在服装设计当中,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十分明显,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不同地域,都会存在不同的服装特征。对于一名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来说,不会对当前服装市场中流行的服装过度的重视,而是致力于对符合实际需求的服装款式进行设计,从而替代市场中过于泛滥的服装款式,引领新的流行性潮流。服装的流行性发展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但是在高校服装教学当中,并不注重对服装流行性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和总结,而是仍然采用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单纯的对学生服装设计的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和培养。这就使得高校服装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步入社会之后,无法对服装流行性的发展规律进行良好的掌握,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无法真正满足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因此,高校服装教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的差距,服装专业教学中知识结构合理性的缺乏,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等方面。

服装流行性在高校服装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教师的流行性观念

对于高校服装教学来说,教师的知识面、业务表现、专业素质等方面,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对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服装营销人才、版型设计人才、服装设计人才等进行培养,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流行性观念,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充分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服装教学等同与审美教学,其主要的教学目标都是对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因此,对于一名优秀的服装专业教师来说,审美观念和创造性是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是创新能力,包括对新服装的创造以及对旧服装的改造等。其二利用多媒体,将风格独特的服装设计通过动态、静态、拼贴等形式进行表现。其三将大量的创造性应用于高校服装教学当中,在创作当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良好的体现,在学生研究性、探索性、主动性等方面的激发上,能够有效的采取各种策略。

近年来,随着各类高校不断的进行扩招,服装专业学生的人数也得到了十分快速的增长,很多高校也纷纷增设了服装教学的相关专业。不过,由于师资力量方面的不足,使得很多服装教学专业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不久的专业学生,他们由于缺乏相关的从业实践经验,使得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过于依赖教材,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因此,对于高校服装教学来说,师资力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很多刚刚进入服装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缺乏正确的服装潮流和市场潮流的看法,但是这些学生对于服装设计无不具有满腔的热情。因此,教师应当竭尽所能,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理想。对于学生的时尚表现和学习热情来说,教师的审美意识能够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个人审美意识的提升,对自身的服饰品质加以重视,在选择日常着装的时候,应当注重对自身魅力的体现,保持足够的流行性。同时,对于时尚界的流行实践、热点人物等应当能够进行积极的关注,对流行前沿的各种信息要及时全面的掌握。此外,还应当对世界著名品牌的周进行关注,对其服装设计的风格和思路进行探究,对未来的流行趋势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这样,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注重积累与获取服装领域的相关信息,对材料内涵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服装的饰品、配色、材质、造型等方面得到提高。

2.在教学成果中体现服装的流行性

要想在高校服装教学成果当中体现出服装的流行性,就要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始终贯穿服装的流行性因素。在当前的一些高校服装教学当中,由于与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服装专业应当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使其能够将服装设计和流行性相互融合。同时,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实践操作和流行性研究等方面的能力进行重点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流行元素进行适当的引进,紧密结合服装设计理念和市场实际需求,融汇和贯通服装设计的文化、趋势、理念、方式等,在服装教学过程中实现流行性的先导因素。

对于高校服装教学中的各类专业课程,教师应当对最新的流行资讯进行熟悉和掌握,在教学中做到融合与贯穿。教师应当将设计基础、效果图绘制、结构设计、配件设计、服装发展等流行信息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能够对服装行业的最新潮流和动态进行掌握。例如,在进行服装款式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中搜集相关的资料,对未来服装流行性的款式、色彩等元素进行了解,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服装领域当中,国际上很多权威的机构都会对一些流行趋势信息、最新的设计观点和设计理念等信息进行,而这些信息将很有可能引领新一轮的时尚潮流。因此,在高校服装教学中,也应当对这些信息加以重视,从而将流行性充分的体现在教学效果当中。

结论

第8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谭浩强

 

    一、当前计算机普及的形势

    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已掀起波澜壮阔的第三次全国计算机普及高潮。为了更深刻地认识这一高潮的特点,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计算机普及的历程。

我国计算机普及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以前,就全国范围来说,基本上谈不上计算机普及教育,只有少数科研部门进行计算机的应用开发,在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使用计算机,只是少数专家的事情。

80年代出现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8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1981年,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普及委员会和中央电大联合举办计算机知识普及讲座,由我向全国讲授BASIC语言,当年收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年起年年重播,收看人数超过300万人。在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度里掀起这样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普及计算机知识的活动,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都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在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中,普及的对象主要是以下三种人;(1) 大学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师生; (2) 部分在职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3) 大城市中的部分中学生。普及的内容偏重于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高级语言。通过十年的努力,己经在大学的所有专业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结束了大学毕业生仍然属于“计算机盲”的历史。大家取得如下共识:计算机知识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当时的条件,普及的内容主要是计算机高级语言。

    90年代出现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

从90年代初,在我国掀起了全国性的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如果说第一次高潮的普及对象主要是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知识分子,那末第二次高潮的对象已扩展到广大公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一般知识分子,包括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中的人员。涉及的对象范围比第一次计算机普及高潮广泛得多。这次普及带有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成为人们求职的重要条件,各地各部门都制定了对工作人员在晋升职务、职称和工作考核中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并要求通过相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普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字处理以及常用的一些应用软件。

经过第二次计算机普及高潮,我们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缩小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对这十年在计算机普及方面的成果应当有足够估计。

    新世纪初出现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

刚刚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我国己开始出现了一次新的计算机普及高潮。这次高潮的普及的对象是一切有文化的人。

下面举几件重大的事情∶

(1)根据教育部的规划,在21世纪的前10年,将分三步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即∶2001年前全国所有高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05年前全国所有初中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2010年前全国所有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应当说,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以后凡是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有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和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2)全国总工会决定在全国职工中普及计算机应用。争取在3年内在全国2.4亿职工中,至少有50%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职工自主择业和岗位竞争能力。

(3) 全国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大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新世纪中,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4) 全国所有领域将全面普及计算机的应用,所有公务人员和在职干部都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的应用。

在这次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的切入点将是网络应用。

三次普及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学习计算机的人数成指数增长。如果在第一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百万计的话,那末,在第二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以千万计,在第三次普及高潮中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人数以亿计。

这样规模的群众性学习计算机活动,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而且在世界上也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是我们当前开展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有利条件。

面对这一大好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办?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搞好规划。制订出既先进又可行的向各部分人普及计算机的规划。

落实措施。必须有落实的措施和政策,否则规划就会落空。

建立队伍。要建立一支数量巨大的、强有力计算机普及队伍。

改变观念。要改变不利于计算机普及的某些传统观念。

 

   二、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误区

   这个问题讲的就是改变观念的问题。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是∶怎样使亿万群众更容易更有效地进入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现在一方面形势要求我们向亿万群众普及计算机知识和应用,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人不敢学计算机,正在学计算机的初学者感到计算机难学。这就形成一个尖锐的矛盾,必须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在计算机普及教育中存在误区

有的同志要求计算机的初学者学习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学习不同数制间的转换,学习原码、反码和补码,要他们背诵几十条DOS命令,还要记住哪些是外部命令,哪些是内部命令。许多种考试都有数制转换的考题,例如 1378.9876 的二进制形式是什么?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些都是源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原理》课。

现在大家都比较重视计算机普及工作了,许多计算机专家也投入了这项工作,发表了许多意见,这无疑是好事。但是光重视还不够,还应该解决观念的问题。我认为有些同志愿望是好的,但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混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区别、学校和社会的区别、计算机专业人员与计算机应用人员的区别。把计算机专业学习的要求和内容搬到非计算机专业,把学校的模式搬到社会,要求计算机应用人员也像计算机专业人员一样系统学习许多理论课程。这些就造成一个误区。这个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计算机的普及。

应当看到∶在从事计算机工作的队伍中有两部分人∶(1)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比例不足10%,他们是理论研究、科研、专业教学、系统开发的骨干力量,是专业登山队。(2)从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占整个队伍的90%以上,他们遍及各个领域,是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主力军。大部分应用软件都是由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编写的。对这部分人的作用决不可低估。显然,这两部分人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学习特点是不一样的。

计算机教育的三个层次

    就整个社会来说,计算机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

     (1)计算机入门教育。对象为原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人群。应当通过本层次的教育使他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这实际上是计算机的启蒙教育,即“扫盲” 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

     (2)计算机技术教育。对象是那些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处理各种任务的人们。例如工程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算和工程制图 ,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管理,……。显然,他们需要具有比第一层次更多更实用的知识。这个层次的特点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出发点。

    (3)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研究生以及从事计算机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最先进的开发技术。

    通常把前两个层次(计算机入门教育和计算机技术教育)统称为计算机普及教育,以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它的对象是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人群,他们占全体人员的95%以上。

第9篇:观潮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创设 趣味化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55

小学语文趣味化情境创设包含众多方法。教师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创设方式,都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切不可盲目追求形式,随意增加笑料,或者是故弄玄虚。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制约因素,体现文本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突出教学主题,杜绝形式化、低俗化、雍繁化,为打造高效课堂助力。

一、去形式化,体现文本内涵

小学生兴趣点比较低,教师趣味化情境创设应成为教学常态。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趣味化教学的情境创设缺少正确认知,盲目套用现成的预设,很容易陷入严重的形式化之中。课堂教学具有个性化特征,即使是同一学校同一年级学习相同内容,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就是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其认知也存在差异。这些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情境创设需要紧扣文本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而设计,趣味化因素含量要为内容服务,要注重教学原创,提高形式和内容的契合度。

在学习《浙江潮》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趣味化教学情境的:“同学们,有谁去过浙江呢?谁亲眼观看过钱塘江大潮?(四五个学生举手)很好!这样吧,我这里有几幅图片,是钱塘江大潮的实景拍照。这几位亲眼观看过钱塘江大潮的同学,今天就是导游了,咱们让他们带领我们去观潮好吗?”学生都非常兴奋,特别是这几位“导游”,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教师播放图片,这几个学生负责讲解,课堂氛围特别热烈。这样的情境创设就非常有趣味、有创意,教师没有按照惯例利用多媒体来进行讲解,这本身就是摆脱形式主义的表现。

二、去低俗化,突出教学主题

在现实应用中,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特点不了解,不能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趣味化教学情境,很容易将其他年龄段的趣味化情境嫁接到本班学生头上,甚至降低门槛让一些低俗的内容渗透进来,这势必会造成教学主题化的削弱,给学生思想成长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小学生有明显的年龄段认知差异,所以有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分段。在课堂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中,同样需要形成对应化,如果将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的趣味性故事搬进小学课堂,这显然是不适应的。教学有明确主题,教师在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时,不能忽视为教学主题服务这一设计原则。只有突出教学中心,才能获得创设效果。

在学习《唱脸谱》时,学生大多分不清京剧角色,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形象性,教师大多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京剧脸谱图片,让学生分辨不同角色需要搭配不同的脸谱。有一位教师为了让学生有形象感知,居然找来一些鬼画符面具。这些面具和京剧脸谱根本不沾边,甚至会给学生带来恐怖感。学生不仅不能掌握京剧脸谱常识,还会将这些不伦不类的面具当成是国粹。京剧是国粹,理应受到我们的敬仰,弄这些搞怪面具介入教学,是对国粹的亵渎。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低俗行为。课堂教学要有鲜明主题,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围绕主题展开,为搞活课堂气氛而搞怪、搞笑,只能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三、去雍繁化,优化教学环节

语文课堂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只是教学环节中的辅助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如果将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雍繁化,很容易挤占课堂教学时空。学生关注力被转移,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就是画蛇添足了。有的教师为营造所谓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讲故事,由于发挥太多,所用时间远远超过预设。一节课只有40分钟,如果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超过十分钟,这当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教师要合理规划趣味化教学情境创设份额,严格控制创设情境的时空,实现课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

在学习《成吉思汗和鹰》时,为提升教学情境的趣味性,也为了让学生对成吉思汗这个人物有深刻认知,教师插入了成吉思汗的历史生平故事。教师从蒙古开国入手,讲成吉思汗如何应对十三翼战役,最后讲成吉思汗如何成就霸业,建立最大疆土国家――元朝。学生的确听得很认真,但课堂时间被占用太多,用了十五分钟都没有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教师课堂上抓住教学生成故意发挥没有错,因为教学契机转瞬即逝,但不顾教学实际故意扩大教学外延,或者故弄玄虚,都是对教学的一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