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观潮时间钱塘江精选(九篇)

观潮时间钱塘江

第1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世界上有两大涌潮现象:一处在南美洲亚马逊河的入海口;另一处则在中国钱塘江北岸的海宁市。海宁潮,又称钱江潮,由来已久,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观。据传观潮之风,始于汉而盛于宋,南宋起便把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定为观潮节。

海宁潮之所以特大,民间传说是因吴国大夫伍子胥怒不可遏,乘着素车白马在钱塘江中奔腾吼叫。而钱江涌潮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东汉哲学家于充开始。人们就开始探寻科学的答案。根据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除了这个时候太阳、月亮、地球都在一条直线上,海水受到引力最大这个原因外还有其独特的原因——杭州湾和钱塘江的地形影响。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潮起的时候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江口涌人,而溯江而上到达海宁的盐官已不足3公里,可这时江潮却以每秒10米的流速向前推进。由于两岸逐渐收窄,湾内水面迅速提高出现涌潮。而此时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因受潮水阻挡难于外泄,反而提高了湾内的水位,加强了潮势。加上浙江沿海一带夏秋季节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这也助长了潮水的声势。潮头便形如立墙,势若冲天,举世闻名的海宁潮便由此形成。

“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海宁潮一日两次,白天称潮,夜间称汐,中间间隔12小时,农历初一、十五子午潮,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时达3.5米,潮差可达8-9米,尤以每月农历初一至初五,十五至二十为大,故一年有一百二十个观潮佳日,“海宁天天可观潮,月月有大潮”。

海宁观潮最佳地段在海宁市盐官镇海塘镇海塔下观潮亭一带。在这里可看到“宝塔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涌潮未来之前,钱塘江平静又浩瀚。但见江流茫茫,秋水共长天一色。当江潮初起时,东方天际处,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细雨声,极目望去远处显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那银线变得愈粗愈近,化作一条横卧江面的白练,那骤雨声也渐响渐近,变作瓢泼暴雨声,且越来越响,犹如闷雷似地滚来。尔后,潮头临近,沧海横流,江水猛涨,万顷波涛,顷刻一线白练变成了一道数米高的矗立水墙,潮声犹如万马奔腾,惊雷贯耳。刹时间,潮峰从眼前呼啸闪过,向西面去。除了盐官海塘是观潮最佳点外,盐官以东7公里的八堡和盐官以西11公里的老盐仓也成了新的观潮佳处。在八堡海塘,可以八堡“碰头潮”, 东南两潮汇合,双龙相扑,天崩地裂,潮峰突起叠成冰山雪峰,令人惊心动魄;老盐仓地段有座9米高、650米长的丁字坝,江潮来到这里猛冲丁字坝时,一声霹雳,如蛟龙脱锁,怒吼回首,潮头突兀竖起,返身扑向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塘,霎时扬起银色暴雨,冲向天际,煞是惊险,人称“返头潮”;而观赏半夜潮更是月影银涛,十万奇军。一潮三看赏四景,令人荡气回肠。宋坡赞曰:“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第2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教学;新课堂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课文中描写的景象,同时借助多媒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文中的难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来说,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可以借助网络了解许多知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也需要网络技术的配合,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网络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小学语文由于小学生的特点和语文教学的特殊性,网络技术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网络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有哪些呢?

(一)情景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导入过程十分重要,导入的设计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导入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考虑课文的特点,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潮》这篇课文主要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山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结合这篇课文描写的内容可以很好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现钱塘江大潮的景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文的导入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钱塘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钱塘江的壮丽。“同学们有没有见过钱塘江来潮时的景象?”每一年农历的八月是把这一天,钱塘江就会涌现数以万计的游客来参观钱塘江的大潮,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和壮丽。“有没有同学见过呢?同学们想不想感受一下呢?”接着老师通过多媒体放一段录像,学生静静地感受。通过视频的播放和钱塘江大潮声音的震撼,学生一下子就会被钱塘江大潮的其实所吸引,所震撼。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导入,使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学习课文,更好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疑问,但是学生只能根据语文科文中的语言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了解文章所描写的景物或者人物的形象。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形象的描绘,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在《观潮》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主要是要学生理解文章描写“潮来时”的句子,感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气势。这篇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学生需要反复阅读来理解和想象潮来时的场面。钱塘江大潮的雄壮其实需要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想象,但是仅仅通过课文中的语言来理解,学生难免会完全理解,这是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提高视频和音频资料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通过使学生感受钱塘江来潮时的磅礴气势更好地使学生理解本文关于钱塘江的描写。作者通过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水的变化,作者又按照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描写了潮水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如此壮观雄伟的奇观。

(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的想象力对于语文的学习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通过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更好地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和文中人物的形象。对于《观潮》这一课来说,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更好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魅力,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对于文章中对于钱塘江大潮的描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学生会通过发挥想象力来想象钱塘江大潮的画面,但是如果加上声音和图片的辅助,学生对于钱塘江大潮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气势磅礴。在学生阅读课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之后放一段大潮来临时的声音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加学生的想象力。

在《观潮》这篇课文将要结束的时候放一段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再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使学生产生一种敬畏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是人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网络技术也可以应用与教学领域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方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备课

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可以很好的辅助教师备课,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综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为自己所用。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的优秀公开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教学经验。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案的编写和优化,为学生提高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同时制作精细的教学课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视频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言和情景,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

(三)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网络技术除了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高帮助之外,还可以为学生的自学提高丰富的资料。小学语文中一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来掌握,学生在自学的时候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查找资料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增加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3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在萧山观潮城,我的心灵经历了一次冲浪。看着一个个国外运动员在钱塘江上穿梭往来,现实和历史在我眼前不断叠显,我甚至将他们想象成南宋来客,穿越了历史界限,轻易将我的视线引渡到了公元1183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因为在同样的地点,南宋朝廷曾经组织过一次中国历史上堪称规模最大的弄潮盛会。

1183年:南宋的一场

大型水上运动会

正午时分,大地一片寂静,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几只飞鸟在钱塘江江面上惊散,只留下了几声空响。此时,耳畔隐隐传来“嗡嗡”的蜂鸣声,一条白线将辽阔的天际拦腰截断,轰鸣声由远及近而来。

临近海塘,一道巨大的水墙腾空竖起,以大海的力量猛烈地撞击大地,仿佛一只巨大的扩音机不断地扩大声音的效果,大地被它震得有些颤动。一浪浪的波涛此起彼伏,后浪推搡着前浪,犹如千军万马驰骋。

海塘上响起一阵清脆的锣鸣,一排矫健的身影箭一样地蹿进惊涛骇浪,弄潮儿个个披头散发,挥舞着旗伞,在风口浪尖上矫健腾挪,展现出各种眼花缭乱的姿态,仿佛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操纵他们做出一个个精彩的动作。他们屹立在潮头,如同骑在一匹匹野马身上,动作呈现出奔腾的节奏,一面面旗帜“喇喇”迎风,引领着潮流乘风破浪疾进。海塘上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喝彩声、锣鼓声、呐喊声、踏歌声,此起彼伏,在钱塘江上汇聚成一曲交响乐。随着潮水向前推进,数十万人欢呼奔跑,三路大潮浩浩荡荡地汇聚成一个巨大的箭头,呼啦啦奔向临安,场面极其壮观热烈。

这是一次由官方举办的弄潮比赛,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规格最高,太上皇高宗和现任皇帝孝宗均出席了盛会,参赛选手也多达一百余人,涌现出了僧儿、留住等“弄潮”高手。

弄潮比赛:与“水兽”

搏斗的生死游戏

钱塘弄潮最早发端于祭祀潮神。古时候巫师每到端午时节都要在钱塘江上举行庄重的祭潮活动,以踏浪、戏水的方式迎接潮神。后来的弄潮者的一身行头有明显的宗教痕迹,如断发文身、持旗戏水等。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弄潮与祭潮之间的某种联系。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弄潮运动在南宋进入了黄金时期。南宋的弄潮之所以规模庞大,是由于朝廷引导所致。在官方的操盘之下,弄潮有了成熟措施和详细规则,比赛还设置了丰厚的奖金,全部费用由官方承担。由于最高统治者的观战,使弄潮儿的地位得到根本性改变,涌现了哑八、谢棒杀、画牛儿、僧儿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弄潮明星。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是潮神生日,也是弄潮儿大显身手的一天。比赛结束时,无疑是胜利者最荣耀的时刻。从庙子头到六和塔,沿着钱塘江畔一路逶迤数十里,扎满了眩目的彩棚。权贵商贾在临江地段搭设出绵延数里的看台,通衢大道上遍插彩旗,座座商铺连成了一字长蛇阵。南宋首都全城陷入了狂欢,数十万居民潮水般地涌向钱塘江口。

比赛结束后,获得名次的选手英雄般地凯旋,他们龙骧虎步地进入临安城,迎接他们的是鞭炮、锣鼓、欢呼、彩礼、酒肉,更有朝廷的赏赐。这是弄潮儿一生中最风光的一天,尽情地享受临安官民的追捧。

当时的弄潮表演与古罗马斗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将罗马竞技场搬到钱塘江上,弄潮儿是赤手空拳的斗士,惊涛骇浪就是“凶猛的水兽”。除少数高手外,不少人在搏斗中被潮水吞噬。在岸上那些煽情的目光的注视下,不少壮士被巨浪击中,接着倒在水中,残酷地走向死亡。看着这水上斗兽场的惊心动魄表演,皇帝和达官贵人们脸上显得十分平静。或许,这些人的生死搏斗,只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

英勇好斗:江南人性格的另一面

我曾经在海宁盐官镇有过观潮经历,浪潮遭遇海塘的拦阻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压过来,一浪又一浪的波涛像雪山一样地倾倒下来,填平了一个谷底,又堆起了一座高山。水汽弥漫在海塘上,视线一片模糊,巨大的声响仿佛一个个惊雷炸响。在这样毛骨悚然的场景中,大多数人的念头就是转身逃离大堤。我实在无法想象,弄潮儿居然用肉体之躯冲向波涛,生死似乎早已置之度外。

在我看来,从小生长于钱塘江畔的吴越男儿,在潮水中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成人礼。不管是跃入波涛中的弄潮儿,还是伫立在岸上的观潮者,他们的人生从此因钱江潮受到了莫大的砥砺和启发,大潮的气势撩起了他们搏击风浪的勇气。

这些吴越弄潮儿血液里流淌着一股剑气,他们以血肉之躯对抗着汹涌的海潮,只要勇敢地付出了,死又何妨!经历了惊涛骇浪,人的一世也就波澜不惊了。他们内心从容淡定,自然会笑对一切。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汉书》时,游动的毛笔写下了这么一行铿锵的字迹:“吴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一方面,吴越人是水性的,所以江南之地出尽风流名士;同时,这里也不乏慓悍侠士,他们血性勃发,常在刀锋浪尖上行走。弄潮就传递了这样的核心价值:与潮水搏斗于生死之间,再短暂的人生,也有瞬间的璀璨。弄潮儿这样的境界演绎在我们面前,豪迈之气丝毫不亚于燕赵游侠。弄潮儿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以一脉剑气书写着果敢和刚烈,脚踏奔腾怒吼的潮头,向历史展现出钱塘人的体魄和心智。

西湖水的风花雪月占尽江南婉约,钱江潮的大浪淘沙豪取吴越霸气。我为此一直困惑于江南人的性格:他们有柔软如水的一面,同时还有刚硬如山的另一面。除了绵柔如水,江南人还有一副硬朗的身板,一种驾驭江河的果敢和勇气。或许,我们常常忽视这一点。而钱塘江里的弄潮儿,则是江南文化的骨架。只是,这段阳刚的历史太过短暂,弄潮人的身影最终被淹没于市井之中。

钱塘江口:人类发明了冲浪运动

第4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键词:历史环境;全面保护;文化规划;可持续发展

杭州是一个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山水城市,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其山水城市空间格局应在文化的引导下保持其健康、良性的发展。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钱塘江沿岸成为杭州城市新发展的前沿阵地,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提出“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策略,三江沿线江堤内生态环境与视觉景观得到了初步改善。2014年杭州市政协召开十届三十九次主席会议提出,钱塘江古海塘将筹备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后,将对钱塘江沿岸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古海塘遗产价值的统领性赋予了沿江区域经济世界级的流域文化形象;另一方面,沿江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与文化遗产价值产生联动效应。从城市空间结构来看,钱塘江、运河、西湖作为杭州城市空间主体水文结构,西湖、运河申遗成功后,钱塘江古海塘的申遗必然对城市空间文化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补充与优化作用。作为钱塘江历史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海塘、码头、桥等水利工程遗产,沿江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村镇、寺庙、碑刻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神话、诗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具有杭州地域特色以及代表钱塘江文化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古海塘遗址逐渐被挖掘出来,大多数古海塘虽列入文保点,但迟迟未被保护,浙江第一码头、闸口等历史环境也缺乏系统的主题规划,导致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损毁与文化断代。如何保护好钱塘江历史环境并使钱塘江文化永续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国际经验和《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有机更新办法》(2014年5月),其核心是在城市转型过程中,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过文化建设,风貌保护等措施,挖掘城市空间潜力,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以体现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因此,从文化角度来探讨历史环境保护和城市空间文化结构发展具有直接针对性意义。

1钱塘江历史发展沿革及资源价值

1.1历史环境构成要素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构成主要由钱塘江河道功能、历史文化两大要素构成(表1)。(1)河道功能要素。钱塘江运输开发较早,隋朝时江运已日趋繁忙,南宋定都于杭州,更扩大了钱塘江的航运作用,运输是钱塘江一直延续的功能。在工业和后工业时代,航运依然是钱塘江的主要功能。河道、水源、水利航运工程设施以及运行管理机构是钱塘江历史环境延续的重要组成内容。(2)历史文化要素。千百年来,为抗拒咸潮入侵,人们在河口两岸修筑了堪称天下奇观的古海塘,明清及以前的古海塘实物及遗存百余千米,周边文物古迹密布,地域特色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质鲜明。海塘沿线建设了大量的水利交通设施、寺庙、碑刻墓葬、古塔等;同时,运输功能使得钱塘江沿线成为商贸集聚地,大量的集市街区、建筑园林、戏曲歌舞和民俗传说诞生。这些物质和非物质要素虽然与钱塘江本体功能没有直接联系,但是这些构成了钱塘江的历史文化氛围。

1.2历史环境的资源价值

(1)独特的自然景观。钱塘江河口段,是钱塘江河口区下流江水与东来海潮来往交汇的潮汛河道,由于这一河道呈喇叭口地形,从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潮。气势磅礴的钱塘江怒潮成为钱塘江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孕育着博大精深的钱塘江潮汐文化。

(2)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提到钱塘江潮汐文化,就不得不提及古海塘,当前杭州市境域内,明清海塘遗存呈线状分布于余杭区、江干区、上城区、西湖区和滨江区、萧山区。它是中国古代人民与潮灾顽强斗争并取得巨大胜利的象征,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海塘形成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最高工程水平。与古海塘同类型的还有航标、船闸和堰坝、港口码头、桥梁、津渡等水利工程遗迹,都是钱塘江特有的历史人文景观。此外,钱塘江沿岸还分布着大量的历史遗迹、民居商会、名人墓葬及传统村落等历史环境资源,在杭州境域内,主要集中在富阳、桐庐、建德、淳安4县(市)及杭州市区。商会是钱塘江昔日航运繁荣的历史见证,商贾因公聚议的场所有富阳两浙公所,转运商品的商行有西兴过塘行,还有兼有同乡聚会以及娱乐的场所有建德遂安会馆。钱塘江沿岸拥有丰富的宗教建筑群和大量石刻、造像、寺院、道观,历经千余年,经久不衰。现保存较好的寺庙建筑有17座,墓葬10个,碑刻8处,牌坊12架。钱塘江沿岸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镇保留着大量清代中后期、民国的古建筑,各色雕花华丽的分布在窗户、屋檐、柱椽、石桥的角角落落。村落还都沿袭着舞狮、舞龙,造坑边纸、绣花、剪纸、贴画等传统民俗文化,部分村落已经入选部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里的古建筑和古文化已得到逐步开发。在这些历史文化村及古村镇中,祠堂是重要的历史文化空间载体,三江两岸历史遗存中现有祠堂三十余个,现存最早的祠堂遗存为始建于南宋,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的淳安文昌镇富山村的方氏家庙。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具有近现代建筑文化特色的工厂、办公、博览建筑等,如长河农民协会旧址、之江大学旧址、萧山中山林、萧山大爿山碉堡群、萧山团代会旧址、富阳双烈园、建德洋溪搬运站旧址、淳安白马烈士纪念碑等等。这些近现代建筑成为反映钱塘江历史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近百年建筑历史发展轨迹以及建筑文化特色的实物例证。

2钱塘江历史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1文化规划与全面保护

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规划的本质是对以文化为核心的历史环境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发展,将钱塘江历史环境文化特征的继承和发展与公共的文化需求联系起来,结合城市设计,通过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地区更新、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将规划设计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结合起来。它能够有效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品质,提升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公共社会生活,提升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钱塘江及其沿岸历史遗存众多,历史环境构成要素丰富,在全面认识各类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的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应加强保护利用,使这一持续千年、绵延千里的连续资源,作为综合文化景观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首先要遵循科学保护与文化规划原则。全面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的格局、构造及其特征,完整反映钱塘江历史环境(体系)创建、发展、完善的脉络,反应钱塘江水利工程的建筑工艺及其成就;全面保护钱塘江相关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钱塘江文化的组成。对重要位置、重要类型的历史环境进行重点保护与分层保护,如临江一线的古海塘、浙江第一码头等历史遗存。通过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以构建人文空间,保护钱塘江文化的整体风貌,传播钱塘江文化。其次要制定合理的保护工作措施。重点保护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遗迹及附属资源,对独特的地方进行广泛表达和保护;同时梳理现状历史环境要素,对尚未列入文保范畴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分类、分层保护。历史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对象可分为十类,包括钱塘江本体、附属建筑、船舶等功能相关遗产,沿江村落、碑刻、寺庙以及文件、图片等物质文化遗产,与沿江地区民俗、艺术、神话等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主体的不同,保护方式也应有所区别。

2.2合理利用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再利用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合理利用,永续传承的途径有以下三种:一是传统利用。对码头、古海塘、闸口、桥等正在使用的历史环境要素,进行工程设施的加固沿用,继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进行绿色基础设施的改造与提升,为更好地服务于各项开发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是古为今用。对塔、碑刻、近现代建筑等已废置或改为他用的历史环境要素,挖掘其作为钱塘江文化组成的文化价值,并以文化规划策略进行文化空间规划与风貌协调,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相结合,规划设计遗址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文化主题广场等公共游憩空间,把历史环境资源的保护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将历史环境保护、景观建设、产业发展及现代都市生活有机结合,加强了钱塘江文化的连续性,改善了城市环境,实现了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环境再创造。从区域规划层面对钱塘江历史环境进行整体文化规划,规划钱塘江历史文化轴线,串联各个历史环境要素,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充分发掘和利用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从时代的角度进行重要节点的环境再创造,以保证文化轴线的连续。

2.3确立以旅游为发展的历史环境管治思路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典型的山水型旅游城市,钱塘江及其沿岸丰富的历史环境资源也具有相应的旅游开发优势。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再利用,也为发展杭州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旅游的发展对历史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在钱塘江历史环境构成体系中,与钱塘江生态功能维护相关的自然环境要素,与钱塘江航运功能相关的水利工程遗产,与钱塘江发生发展“历史”相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是钱塘江历史环境整合保护的主体。根据不同的构成要素,挖掘与传承钱塘江地域文化,一方面便于保护钱塘江历史环境,另一方面利于形成连续的钱塘江文化景观,形成地域自身特色,从而形成发展旅游业的特有资源,在保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合三江两岸绿色廊道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理想的经济价值,带动钱塘江沿岸与城市走向复兴。

2.4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制定

钱塘江游憩专项规划,在“三江两岸”绿道建设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慢行游憩系统。游憩系统的规划包含四类主要游憩活动,分别是遗产旅游、水体休闲、慢行休闲和野外休闲。其中遗产旅游以参观历史遗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为主要活动内容,结合遗产保护,强调游憩资源的文化意义;水体休闲包括游船、垂钓等活动内容,在船和码头设施完善的前提下可鼓励钓鱼活动;慢行休闲包括骑行、散步等活动内容,结合码头、船闸等历史环境节点设计文化景观广场;野外休闲包括野营、远足等活动内容,应与慢行道间隔一定距离,并结合乡村及历史文化村镇旅游。

2.5促进公众参与策略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激发公众的参与意识。公众参与是保证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工作获得广泛支持并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公众参与可以将其与政府部门、各类组织的力量得到完美整合,促进公众对古海塘等历史遗产价值的理解。在历史环境保护规划阶段就可以引入公共参与,以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建立开放的规划系统,让公众尤其是与历史环境密切相关的当地居民能够真正参与其中,使得居民的意见能最终反映到决策体系中。在规划实施阶段,建立由居民自己组织的社区组织,通过广泛的社区参与,集中地方文化和特色资源,“循序渐进”地发掘历史环境潜力,回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人本目标。公众参与过程可以从历史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决策、保护和监测等具体工作、宣传及主题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

2.6历史环境的保护管理

钱塘江历史环境的跨区域、多功能的属性决定了其管理工作需要经常协调不同行政区域和职能部门,因此,需要建立以核心部门为纽带、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方式。只有形成以具有执行力的核心管理部门为纽带,集合各类政府机构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一体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统筹与协调,才能真正使钱塘江历史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确保保护与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3结语

总之,钱塘江历史环境的保护形式日益严峻,保护历史环境,需要重点关注历史环境的文化遗产价值,通过对其全面保护、文化规划、空间优化、产业引导、景观整治、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研究,提出历史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钱塘江文化遗产与沿江区域经济及城市发展的交集在于钱塘江文化,因此,钱塘江文化的传承与开拓具有非常现实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文化引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将为钱塘江文化遗产价值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宏利.历史环境的管治———理论创新与模式实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奚雪松,陈琳.美国伊利运河国家遗产廊道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法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28(4):100-107.

[3]张佳.大运河“申遗”成功之后的文化治理与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4]卓军,章珠裕.江流石不转———三江两岸历史遗存[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3.

第5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键词:AIS航标 涌潮监测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269-02

1 钱塘江的潮汐形成

钱江潮汐是海洋潮汐的一部分,是海水震动的潮波和天体中太阳与月亮的引潮力两部分结合而形成;钱塘江口的地理位置和形状所决定,钱塘江平面呈喇叭形,内窄外宽,杭州湾口(南汇嘴到镇海),其宽度达100多公里,而杭州闸口江面仅一公里宽。纵部面:杭州湾到窄浦平坦,从窄浦开始,约0.01%-0.02%的坡度向上抬升,四工段一带河床为最高,此后约0.006%倒坡向上游降低,河床纵向抬起形成巨大的沙坎,当外海的潮波进入河口受到河口地形的压缩,受到水下沙坎的磨擦阻力,这种阻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潮波动力仍有力量使潮波向前推进,但其前波产生直立的变形现象,最后形成闻名世界的钱江潮。但由于气候的变化,每年降雨量的不同,流经不同,台风的影响等因素,钱塘江沙坎高程不同,淤积和河床、浅滩变化多端,故而造成有些年份潮水较少,有些年份潮水较大,这就是钱江涌潮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及其规律。因此针对船舶通航安全的涌潮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

2 钱塘江的涌潮情况

据钱塘江海事部门的监测统计,钱塘江平均每年涌潮的天数就达270天左右,占全年天数的74%,而2013年的钱江潮特点早、乱、大,2013年上半年度钱塘江报潮天数达130天,农历初三潮高就达1.8米(早),而6月27日早潮(农历五月二十日)(乱),潮高更是达到了3.4米(大),也是9年来同期监测到的最大潮高。

3 海事部门监测钱塘江涌潮情况的发展历史

为做好监测和报潮工作,在1959年以前,隶属杭州交通部门的钱江航管处,靠派航政工作人员在潮水来之前1小时进行防潮宣传:“潮水快要来了,请待装卸的所有船舶立即做好防潮安全工作”,这就是钱江最早的原始叫潮方法。1972年开始改变了人工沿江徒步叫潮方法,利用港监艇叫潮,这一叫潮形式一直延续到1989年。90年代初,钱江航运管理所与省气象台签订了气象有偿服务合同,由省气象台及时提供台风、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警报,并使用了气象警报接收器,及时了解气象变化情况。钱江所于1989年又采用了强有力的措施,强调航行在钱塘江的每艘船舶必须配备一台涌潮警报接收器,钱江所建立了赭山水纹站报潮点、七堡报潮点,通过人工观测,站点潮到报告的形式,将涌潮经过的时间,潮高信息传送给所属的海月桥信号台,海月桥信号台再通过涌潮发射机并预报涌潮情况,使航行在钱江的船舶能及时掌握信息,该办法一直沿用至今。进入科技社会的今天,海事部门涌潮监测工作的转型发展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AIS航标技术在钱塘江涌潮监测方面的运用或将成为现实。

4 AIS航标技术介绍

4.1 AIS航标功能

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和管理内河航运,当前船舶和钱塘江海事管理部门所需要的信息主要有:航道尺度信息、水文信息、气象信息等信息。航道尺度信息可以由航标本身进行标识。

4.1.1 水文信息

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水文信息主要包括水流速度、方向和水深。水流速度过大时将会对船舶的操纵和避碰产生不利的影响;流向变化预示着潮水变化情况。水深涨幅信息可以在潮水监测中提供潮涌高度情况,而当河道水深较浅时会引起船舶搁浅等危险,及时将水文信息发送给船舶及海事监管部门将能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4.1.2 气象信息

能见度和风速的变化将会影响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当能见度很低或者风力较大时,如果不及时对航道进行管制,就可能会发生溢油及撞船事故,造成人员死伤及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4.1.3 定位和识别信息

航标受到船舶的碰撞或者大风和急流的影响发生移位和由于航道随着潮水涨落,漂移范围超过了设定的允许航标偏差距离时可进行定位,甚至识别碰撞航标船舶的基本数据信息。

4.2 AIS航标的信息采集与传输

AIS航标包括AIS功能模块与传感器信息采集板,其中AIS功能模块主要通过甚高频,即VHF接收附近船舶的AIS信息及对外广播;传感器信息采集板通过现场采集总线读取传感器的数据信息。通过GPRS将采集到的水文数据信息、气象数据信息、航标的GPS位置信息、蓄电池的电流电压以及接收到的AIS船舶信息实时的传输到海事监管中心,实现了航道的智能化管理。另外,它还能将采集到钱塘江水域的风速、风向、流速、流向及能见度,以每6分钟(可设定时间)一次的速度自动向过往船舶(安装AIS设备的船舶)“群发”。

4.3 区别传统航标的优点

AIS航标系统具有设备少、投入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功能强大、方便易行等优点。

5 AIS航标与钱塘江港航(海事)部门现有涌潮监测手段的结合运用

5.1 钱塘江港航(海事)部门现有潮涌监测工作

目前监测点有:仓前、六堡、海月桥三处。

海事人员监测后,通过VHF17向辖区涌潮信息(警报)。为确保涌潮监测工作的严肃性、准确性,海事部门还制定规范了工作流程,全面掌握潮水动态,收集会影响潮水的风、流等气象信息,力求潮水不漏报、不误报。

5.2 目前钱塘江海事部门(钱江处)可升级为AIS智能航标的公用航标分布情况

5.3 AIS航标技术与潮涌监测工作的结合运用

将以上所有航标或部分升级成AIS航标,开创全新涌潮监测手段。

5.3.1 方案一

(1)根据潮水经过的路线实行监测,主要方法为:仓前监测点人工监测;钱01、04、05标实行 AIS技术智能监测;六堡监测点人工和AIS技术智能共同监测(钱07);钱09标 AIS技术智能监测;海月桥人工监测;钱13标 AIS技术智能监测;并结合其他专用浮标AIS技术智能监测。

(2)海月桥信号台仍沿用VHF17发送信息的方法,利用仓前、六堡、海月桥三处监测点人工数据,向辖区涌潮信息(警报)。另外,AIS智能航标自动发送相关信息给海事部门终端和过往船舶。实现人工和终端智能发送两种途径对外发送监测信息。

(3)仓前人工监测负责区分涌潮警报和涌潮信息并。

(4)钱01、04、05、07、09、13标 AIS技术智能监测,负责对本地区水域船舶和海事监管终端进行信息发送。

(5)六堡人工监测时,根据仓前数据以及钱01、04、05 标AIS技术智能监测数据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待潮水来时进行信息报送,以避免因仓前漏报而出现六堡站点连锁漏报情况。

(6)其他人工和AIS技术智能监测点用以上办法依次进行发送、报送。

5.3.2 方案二

(1)在现有“仓前、六堡、海月桥”三处监测点设立AIS航标,取代人工监测。

(2)将各监测点现(或)有“视频系统”、“AIS航标信息系统”及海月桥信号台“涌潮发射机系统”三大系统进行整合,实现自动化涌潮监测。

原理:涨潮时将“视频系统”中界面监管所监测的水尺数据和AIS航标信息采集数据共同传输到海事监管终端。海事终端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与海月桥信号涌潮发射机互通,利用VHF17频道统一向钱塘江辖区涌潮信息;另一方面,AIS智能航标自动发送相关信息给过往船舶。

5.4 AIS航标技术与潮涌监测工作结合的好处

AIS航标它能将航标的实时位置及时通报给船舶驾驶员和海事部门,帮助船舶驾驶人员在模糊的视野中探明前方的路。使船员能尽情地享受到更加完美的电子信息服务。内置的水文气象传感器能将采集到的水域信息:如涌潮情况、风速、风向、流速、流向及能见度,通过AIS系统传输给过往船舶和海事管理部门。船舶不再是以往只能接收海事部门发送的航行信息那么单一,信息渠道多样化、信息实时化。能大大调动目前船舶管理人和所有人安装AIS的积极性,有效推进了京杭运河标准化航区建设。

目前,对于钱塘江海事部门来说,该项技术革新切实提高了涌潮监测水平。管理手段从以往单一的人力监测转向智能化监测层面。彻底改变了之前模式的数据获取手段单一,信息处理水平低,监测时效性差、容易出现主观错误,造成误报和漏报等缺点,节约了海事监测所耗费的管理资源。另外,该项技术还可以利用于洪水监测、施工水域流速监测,为提升海事部门非现场执法能力,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

第6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来源,自古有不少如“钱王射潮”之类的动人的传说,科学解释虽严谨却无趣———每年中秋时分,月心引力和东南季风盛行,使得海水回潮时恰恰遇到杭州湾这个外宽内窄、外深内浅的喇叭口海湾,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只能浪叠浪形成如巨龙一般的浪潮。

内河冲浪,顾名思义是相对海上冲浪而言。全球范围内适合冲浪的内河水域屈指可数,而具备冲浪比赛条件的仅仅只有钱塘江和巴西亚马逊河,很显然钱塘江浪潮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都是亚马逊河所不具备的,在此冲浪更是对千年历史的全新演绎。作为中美极限运动交流大使,格兰·布鲁吉解释说:“河水和海水的浮力不一样,内河的波浪也会复杂得多,这对冲浪者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所以,尽管前来参赛的美国Gopro夏威夷队、潮极限加州队、巴西Roxy亚马逊队和澳大利亚OE大堡礁队都是世界顶级,但安全仍然被放在第一位。当队员准备在杭州水上派出所附近下水时,负责本次搜救工作的老蔡依旧语重心长:“我已经和大海打了三十多年的交道了,而这里比海上要危险得多。希望各位一定按照规定行事,如果有人落水,立刻全力搜救并终止活动!”

而队员们,则就是为了刺激而来,经验丰富的他们显得兴奋而忐忑。曾经成功挑战过20米巨浪的詹米·斯特林,3岁时便开始冲浪,第四次面对钱塘一线潮,詹米兴奋依旧:“这完全是另外一种体验!虽然没有大海那种频繁的海浪,但连绵不绝的浪潮是不同的挑战。”浪潮的复杂,需要选手有更强的阅读水波的能力,否则,砸下的冲浪板、水底的礁石以及水中的泥沙都会成为扼死生命的杀手!

本次比赛分为三天,10月1日和2日,四队捉对厮杀,获胜者将在10月3日决出最终的冠军。每天,每队四位选手分别乘坐两辆摩托艇出发,根据浪花大小指派一名冲浪者下水献艺。

萧山观潮城,钱塘江水域仅次于海宁盐官的观潮胜地,而后者由于波浪太大,至今没有开展冲浪活动。

首日正午时分,观潮城已聚集了约万名游客,不少人纷纷拿出相机,只为记录这一年度胜景。尽管距离预计在下午一点到达的一线潮还有一个小时,烈日之下的游客们无一人因炎热和不耐烦放弃自己辛苦占据的观景位置。

下午一点左右,忽听得远天轰隆之声越来越强,而一线潮却始终不肯露面。旋即,一横巨大的浪潮跨江而来,如白龙一般的巨浪将江面分为明显两段,且飞速推进,摧枯拉朽之势不可阻挡!其声有如万马奔腾,其型有若巨龙翻滚。奔腾的浪涛之中,两位英勇的弄潮儿在此乘风破浪,浪花中似有彩蝶飞舞。

Cutback,是冲浪中的招牌动作,是指冲浪者顺浪而下,旋即转身再度寻找叠浪中最适合冲浪的部分。大堡礁队之所以能在首日战胜加州队,离不开队中90后选手托马斯·普林格对Cutback的完美掌控,虽然加州队也有人完成,但在高度和时间上都明显不如。有着一头耀眼的红发,外形酷似美国单板高手肖恩·怀特的普林格说:“今天的大浪太给力了,我的选择反而是合适的。”赛后的采访中,普林格玩起了幽默:“我职业生涯最大的收获就是到世界各地去冲浪,而且都是免费的。”

有意思的是,当巨浪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直至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聚集的上万观众也在短时间内云散而去,有如浪花的迅猛,有如冲浪的刺激。

日的浪潮达到1.8米左右,在冲力上也明显强于之前。相比美国夏威夷队的四位型男,巴西亚马逊队的三位美女更具看点,克洛伊·卡蒙、简·史密斯和凯特琳·玛格薇三人同为世界冠军。

凯特琳先后完成五指挂和十指挂,板尾翘起的惊险场面让人击节叫好。相比亚马逊队的柔美,夏威夷队们的力量更胜一筹,斯特林多次切浪回转令人叫绝。据裁判统计,获胜的夏威夷队成功抓浪15次,而巴西队只有10次。

第7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键词】绍兴;水利工程;社会影响

南宋建炎三至四年高宗避金兵暂驻越州,州治山阴为临时首都,次年改元“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名始此。境域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素以“水乡泽国”之称而享誉海内外。然而,绍兴北滨钱塘江口,西南是绵亘的会稽山脉,东北为一大片冲积平原。这里在远古是一片浅海,由于陆地的缓慢上升和稽北丘陵河流的冲积,曾为一片沼泽平原。曹娥江掠过其东境,浦阳江流贯其西境和北境,二江均在北部的三江口附近注入杭州湾(古称后海)。从南到北,从地形上看,形成了“山―原―海”的台阶式特有地形。因此,洪水下泻,海潮泛滥是经常发生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越水重浊而泊,故其民愚疾而垢”的记载。在古代生产力和技术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最初人们只能在会稽山地活动。

一、绍兴水利发展时期

几千年来,绍兴人民为改造这片沼泽平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兴修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大禹治水虽仅为传说,但它已成为古代人类战胜大自然的例证,从而揭开了绍兴地区水利发展史的序幕。

(一)东汉水利工程――鉴湖

鉴湖是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主持修筑的。工程主要部分是围筑堤塘,以蓄水溉田。其湖堤以会稽郡城为中心,稽山门驿路为界,分东西两段。湖堤围成以后,从会稽山地流出的“三十六源之水”被拦截在堤塘以南,包括所有平原、洼地等皆积水成泽,这样就形成了鉴湖。因东部地势高于西部,湖又分成两部分,以郡城东南的稽山门到禹陵的骚路作为界堤,“湖虽分为二,其实相通”。在兴建鉴湖堤塘的同时,又修筑了涵闸排灌设备。涵闸系统包括斗门、闸、堰、阴沟等。斗门属大型水闸,它主要设置于鉴湖和潮汐河流直接沟通之处,既用于排洪,也用于拒咸,关系最为重要。闸和堰设置于鉴湖和主要内河沟通之处,规模不及斗门。闸和堰的作用:一是排洪;二是供给内河以灌溉用水,并保证内河以通行舟楫的必要水位。而阴沟则是沟通湖内湖外内河的小型输水隧道,最为简单。“南塘即鉴湖塘,自南偏门西至广陵斗门六十里为山阴境,其东则抵曹娥。汉太守马臻所筑,以捍湖水,沿塘置十一堰五闸”这些排灌设施在南北朝时有六十九处,其后“今堰闸或通或塞或为桥,多为居民填占。明嘉靖十七年,知府汤绍恩改筑水浒东西横亘百余里,遂为通衢”。

由于鉴湖巨大的拦蓄能力,使山会平原解除了来自稽北山地的洪水威胁,扩大了耕地面积。由于绍兴地势是西南向东北倾斜,所以东西两堤兴筑以后,堤南之水,全被拦住,堤北之田,与堤南的水面相比显然是低了很多,同样堤北之田,不受江水冲刷,田水被田睦拦住了,又显然比北海要高出很多,这就是所谓“湖高于田丈余,田高于海丈余。”这样把南山之水蓄积在鉴湖里,田水不足时,就利用斗门堰闸阴沟,泄湖水以灌溉农田。同样,田水过多时就闭湖,泄田水以入海,从此南山之水被制住了,绍兴开始了转向“鱼米之乡”的第一步。

(二)西兴运河的开凿

鉴湖形成后,解决了洪水对山会平原的威胁,使灌溉有了保证。而让鉴湖丰富的蓄水合理而及时地供给北部,乃是在西晋惠帝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凿了西兴运河以后。据宋《嘉泰会稽志》记载,河道“在府西一里,属山阴县,自会稽东流县界五十余里入萧山县”。开凿这条干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灌溉。河与鉴湖基本平行,鉴湖与运河直接沟通,大大提高了鉴湖排灌效率。在交通运输方面也有很大作用。西兴运河的疏凿,在山会平原的农田水利建设上具有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贺循组织民众又陆续整治了一些河流,完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稠密河湖网的工程。鉴湖的蓄水通过以西兴运河这条主干河所组成的水网,灌溉了成千上万亩的农田。此不仅改善了会稽郡的水环境,提高了鉴湖的水利功能,给人以灌溉、舟楫、养殖、渔业之利,且对整个浙东具有交通、物宜、军事之便。

(三)海塘的修筑

鉴湖筑成,南山之水已无法再咆哮,然山会两邑北滨后海,“每当夏秋之交,海潮始大,必有疾风甚雨,越人谓之风潮”,此依然威胁着绍兴的农田。因此,修筑海塘,是山会平原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塘包括东江塘、北海塘和西江塘。东江塘系隋代所建。东自曹娥上成界起,西抵宋家浚山阴界止,延亘百余里,叫防海塘。南宋隆兴年间重加浚垒。明代弘治年间把土塘改为石塘,所费很大。公元年正德七年七月石塘又被风潮破坏,又把石塘改为土塘。北海塘西起西兴,东经完山党山与东江塘相接,均系条石砌成,建筑极为巩固,为南宋嘉定六年太守赵彦修领导修筑,以御江水潮汐。更重筑和修补西海塘,起汤湾迄王家浦,共6120丈,其中用石头堆砌的约三分之一。北海塘与西海塘看来在宋嘉定以前,早已有了,是否也自隋代起,不可考。《唐书・地理志》记载公元722年(唐开元十年)、775年(唐大历年10年)和832年(太和六年)先后为李俊之、皇甫温和李左次增修过。到清康熙年间,绍兴知府俞卿曾大加修筑。此后增筑石塘,以致龛山以东石塘为多,龛山以西土塘为多。东北西三塘的修建捍御了钱塘江口杭州湾的海潮,扩大了塘南的耕种面积,保证了这些田地不再受海卤的浸淫。海塘修建以后,从鉴湖北流入曹娥江、浦阳江等河流,从此都汇入山会平原北部南北流向的干渠直落江,然后北出玉山斗门入海。不受潮汐影响的内河水系扩大了,使玉山斗门的调节作用也大大加重。玉山斗门“在县东北三十三里,唐贞元初观察使皇甫政建,计八门,北五门隶山阴,其南三门则属会稽,以泄三县之水,出三江入海”即将原来的两孔斗门改为八孔闸门。这样整个海塘工程更加完善、合理,也基本上隔绝了后海咸潮对山会平原的影响。

(四)鉴湖的废弃和浦阳江的整治

鉴湖的被盗为田,开始于宋初权势、豪强之族的侵耕盗种。宋祥符年间只有七户,庆历年间二户。虽当时三司转运司曾责令州县复田为湖,但是终因禁防不严,侵盗为田的越来越多。到治平、熙宁时,庐州观察推官江衍谪官来越。由于江衍缺乏远见,不能建议复湖,他就立石牌以分内外,牌外为湖,牌内听其盗湖为田。这样一来,盗湖为田“合法化”了。鉴湖至此,已名存实亡。鉴湖湮废以后,原来集中的蓄水分散到广大的山会平原,整个地区的河湖水位与涵闸系统,不可能像有鉴湖时那样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时常发生矛盾和争执。从宋代起,由北流注入钱塘江的浦阳江,在临浦以北的硅堰常常堵塞,于是向东借道山会平原的河道,从钱清镇向东注入杭州湾。这样在山会平原上增加了一条玉山斗门无法控制,几乎扰乱了整个水系的大河。

成化九年(1473年)戴琥任绍兴府知府,对钱清江和其它许多河流、湖泊进行整治。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提出在府城佑圣观前河中建立一座水则,同时立石碑于佑圣观。水则的建立,对调节山会平原的河湖水位、农田耕作以及舟揖交通等方面,均可全面顾及。六十年后由于水利形势的变化,方停止使用。明成化十五年至十八年(1479~1482年),知府戴琥开始治理浦阳江、固堤塘、废破堰,还修建了六处石闸,分别用以泄江南、江北泄麻溪、五湖及湘湖之水。于是“诸水悉有所往,疏塞启闭,咸有法则”。使浦阳江下游复归故道,基本上解决了自南宋以来浦阳江因借道而引起的问题。

(五)三江闸的修建

山阴西南,每年春夏之交,浦阳江上游之水,倾注麻溪,经流西江入海之时,由于来势较猛,没有储蓄的鉴湖,年年苦于水潦。明代天顺成化以后,研堰的开凿,麻溪坝和扁拖茅山诸闸的兴建,可以暂泄暴涨之水势。“内水主泄,外水主遏”,当时内水由于水势过暴,而闸口太狭,因之泄水不畅,难免泛滥成灾。而外水――三江水口,潮汐为患。“潮汐日至,拥沙积如丘陵。遇睡潦,则水阻沙不能骤晚,良田尽成巨浸,当事者不得已决塘以泻之。塘决则忧旱,岁苦修筑”。明嘉靖年间,知府汤绍恩在此建闸。工程动工始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第二年便告成。全闸计二十八孔,以二十八宿命名,故又称三江应宿闸。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大闸的排洪、蓄水作用,建立了全面的管理制度。清咸丰元年(1851年),在山阴火神庙立了水则碑,对启闭作了具体规定。

二、绍兴水利的社会影响

(一)经费问题

在古代,底层民众面对的是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既要出力,又要出钱。水利工程的修筑及其重建,需要相当的经费,其下为经费主要来源:(1)按田亩摊派。“三都一二图辰宿字号下田于雍正九年(1731年)始,每亩科钱五文,共计银若干两,储为修筑之费。”无论民田还是官田,实际上都转稼到底层人民身上。(2)征银和捐俸置田,所入作为经费。“万历十二年(1584 年)……置沙田九十二亩,草荡一区,征其租银于府,以备修筑。”这些官僚的捐俸,本就是剥削的民脂民膏,此举不过是沽名钓誉,再者这些购置的田产,通过管理人的手,再度进行剥削,以此作为经费,这些负担显然是压在人民身上的。(3)动支公款。乾隆元年(1736年)上谕“浙江绍兴府属……五县,有绍江绍海堤岸工程,向系附近里民案照田亩派费修筑,而地棍衙役于中包揽分肥,用少分多,甚为民累。嗣经督臣李卫缴行府县,定议每亩二文至五文不等……民累较前减轻。而胥吏等仍不免有借端苛索之事……着将案亩摊派钱之例,即行停止……放存公项内动支……报部核销”从中可以窥见,上级阶层为不造成人民的灾难,停止摊派,改为动支公款,确是有所改进。但政府公款,亦取之于民。

清代康熙末期绍兴知府俞卿曾经在《海塘碑略》里谈到修理海塘之功“一开于上宪之恩泽,一出于小民之膏脂。”从工程建设而言,塘闸废纪,水患频发,迫使府县两级非搞好水利不足以保证租赋的收入,不修好塘闸,不足以保障社会安宁的秩序。从经济角度而言,无论按亩摊派、捐俸置田或动支公款,都是转嫁于小民之身。故在修建水利工程之时,可以认为底层民众是受其害的。

(二)经济利益

“水之为用,利害有。利之为,言旱涝兼防,盖去害,即所以典利,故泽国江乡为尤要焉。”绍兴的水利工程从东汉马臻筑鉴湖,蓄泄南山之水以溉农田,到增修塘坝堰闸,捍御北海之潮,镜湖渐废为田;从治理浣江北流之水,永杜山阴水患,到营建三江大闸,总钥绍兴水利枢纽,基本可以告一段落。山阴会稽萧山三县水旱之灾基本消除。从此只要妥善管理使用,及时整修提防,不断发展提高,杜绝因循废弛,鱼米之乡,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概而言之,主要经济利益有几下方面:(1)水利工程拥有强大的拦蓄功能,防止洪水侵害人身安全;(2)扩大耕地面积,使泽国变沃土;(3)提高排灌效率,增加粮食总产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4)连接各水系,改善交通运输网络;(5)为养殖、渔业、物宜、军事等提供便利等等。绍兴古代水利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为绍兴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且生动地说明了古代绍兴农田水利科技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反映出如马臻、贺循、戴琥、汤绍恩等一批著名的农田水利专家的杰出成就。现在虽然绝大多数已不再发挥效益,但仍值得人们研究与学习。

参考文献

[1]俞观涛.古代绍兴水里工程初探[J]

第8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关键词:水厂 备用水源 取水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1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国内河流地表水水源突发性污染事件屡有发生,如2004年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爆发、2009年赤峰市水质污染事件、2011年新安江水质污染事件、2014年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等突发性水源水质污染的问题对经济社会及民生问题均造成恶劣的影响。城市供水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实施水源保护工作和备用水源的建设已经成为供水领域的两项重要内容。

杭州滨江水厂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区,是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早一批采用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设计的自来水厂之一,因取水水源位于钱塘江,属单水源供水,安全性较差,对水源污染尤为敏感,且水源点位于钱塘江感潮江段,按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和水资源论证,遇不利年份滨江水厂取水口水质氯度超标时间达0.4~0.5天,在此不利条件下需通过调蓄措施避咸。滨江水厂一期工程(15万m3/d)于2005年建设,利用在水厂东侧的二期预留空置地上临时建设了总容积4.2万m3的避咸塘(长310m,宽41~57m,设计水深2.5~3m),以进行调蓄避咸,并兼顾景观作用(见图1)。随着近年滨江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区域用水量不断增长,滨江水厂制水规模已接近一期设计负荷,二期扩建迫在眉睫。按照用地规划,二期建设需要挖除现有避咸塘,而周边用地已不具备实施大面积避咸设施的条件,因此亟需进行滨江水厂备用水源的建设,以应对水质突发事件及进行蓄淡避咸。

1区域概况

1.1 流域水文

钱塘江平均低潮位 3.74m,平均高潮位4.35m,其水量丰富,水质优良,是杭州市城市用水和农业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滨江区属钱塘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区内河流纵横、湖池密布,主要内河有小砾山输水河、北塘河、七甲河、永久河、解放河、建设河、新浦河、浙东古运河等37条河道,南部有白马湖,通过水系与各河道沟通;区内地下水位随内河道的水位而升降,水位标高约4m,无侵蚀性。

1.2 水资源概况

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六股尖,是浙江省的第一大江,在海盐县附近注入杭州湾,干流全长583km,流域面积49900km2。钱塘江(杭州)段由周浦至下沙,江段长约43km,是一条集防洪、灌溉、航运、游览、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及水产养殖等多种功能的重要河道,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是杭州也是浙江省的重要资源。滨江区内钱塘江岸线长约14.9km,江面宽1200m,水深4m左右;钱塘江流经滨江区的江段为感潮江段, 潮位最高8.27m(1997.7.11),最低1.25m(1954.8.11)。滨江区主要内河纵横密布,南部白马湖,水域面积约1.147 km2,储水量约为140 万m3。

2备用水源选取可行性

从地理位置来看,引取钱塘江之外的第二水源并长期使用,从现阶段来看显然是不现实的。鉴于此,立足区域实际水域资源情况,立足于利用钱塘江下游内河及湖泊的整治及水质改善,建设调蓄设施,以备短期突发性应急之需。

白马湖是滨江区内唯一的湖泊水系,河网密布,水域面积较大。从水质分析结果来看,白马湖的水质良好(见表1),尽管目前白马湖尚未做水源地保护,COD及氨氮尚未达到III类水体,但在下一步紧抓水源地保护及湖区整治工作,水质达到III类水体是可以实现的。因此,白马湖作为滨江水厂的备用水源是较为可行的。

白马湖与钱塘江通过水闸连通,可在紧急条件下隔断钱塘江内污染源,钱塘江发生突发性水质污染期间滨江水厂可取用白马湖备用源水,缓解供水压力。随着远期水量的不断增长,白马湖较大的调蓄容积也能满足咸潮期间抢水蓄水要求。

因此将白马湖作为滨江水厂源水的调蓄设施,在经济和技术上均存在可行性。

表1 白马湖源水主要水质指标

3区域需水量预测及工程规模

3.1 区域需水量预测

按不同用地性质的分类用水量指标法、人口综合用水指标法、 年递增率法分别进行预测,至2020年用水量预测结果差别不大,其中由不同用地性质的分类用水指标预测值近期略大于人口综合用水预测法,主要原因是考虑近期滨江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大量工业企业入驻,不同用地性质的分类用水指标取值上升较快。由上述用水量预测方法测算,2020年高新区(滨江)最高日需水量分别为30.50万m3/d、26.6万m3/d、30.20万m3/d。取均值后,可得到将高新区(滨江)2020年的最高日需水量确定为29.1万m3/d。

3.2 供需平衡分析

目前滨江区供水总能力为17万m3/d,其中滨江水厂规模15.0万m3/d,浦沿水厂供水规模2万m3/d。至2020年供水缺口为12.1万m3/d;如果浦沿水厂作为备用水厂,则至2020年供水缺口为14.1万m3/d。因此亟需在2020年前增加15.0万m3/d 制水规模,使滨江区的供水总能力达到30.0万m3/d。

3.3 工程规模的确定

根据区域需水量预测,滨江区2020年城市需水量为29.1万m3/d,滨江水厂二期扩建完成后,供水规模为30万m3/d。

本工程属于备用水源建设,根据水资源论证报告结果,参照《太湖流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4号)要求,作为备用水源,备用水供水能力需要保证7天应急水量要求。根据白马湖正常蓄水量140万m3,首先应保证主要用水(如居民生活用水)取水,限制其他取水,充分发挥其备用水功能。因此白马湖作为备用水源日供水规模最大为15万m3/d。

4 水资源论证

4.1 区域主要取水户及其分布

滨江区境内共有37条河道,主要有永久河、北塘河、新浦河、建设河、官河、西兴后河、花园徐直河、西兴直河等,整治长度67km,规划新开4条河道,分别是铁路河、时代河、四季河和彩虹河,共9km。

根据杭州市水资源公报调查统计,2011年滨江总用水量8278万m3,其中生活用水1345万m3,工业用水5418万m3,农业及林牧渔用水465万m3,生态用水550万m3。滨江水厂供水量中生活用水占60%,工业用水及第三产业用水占40%。由上述统计分析反映,滨江主要用水行业为工业和生活,而工业用水中水厂供水的比例较高,符合以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开发、动漫、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定位。

目前白马湖水域没有其他取水户,今后由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发展和白马湖综合整治的需要,原则上不予审批白马湖湖区的新建取水口。

4.2建设项目取水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分析

滨江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位于萧绍平原上游,多年平均降雨14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35mm,区域降水量较全省多年平均偏小约10%,而蒸发量则比全省平均偏大约30%,由此导致由本地降水形成的可资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但由于滨江区位于钱塘江河口区,具有特定的区位优势,长期以来除生活及重要工业用水直接取用钱塘江水外,其他生产及河网生态用水主要依靠钱塘江引水。根据小砾山输水河闻堰塘河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水位为6.04m,年内最低的1月份水位也可维持在5.7m以上。白马湖正常水位时蓄水量为140万m3。因此,在上述引水工程正常运行情况下,滨江水厂自白马湖备用水源应急取水15万m3/d不会对区域水资源产生影响。

4.3 建设项目取水对其他用水户的影响分析

目前白马湖湖区无取水用户,且今后由于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的规划和发展,湖区原则上不予另行审批取水项目,因此,滨江水厂采用白马湖作为备用水源取水对其他用水户无影响。

4.4退水的影响分析

白马湖备用水源主要为滨江水厂在钱塘江主水源遭遇超保证率枯水或受潮流影响导致原水水质(氯离子)严重超标及突发水质污染事件时提供应急水源,正常情况下备用水源配备值班人员5~6人,应急情况下由水厂临时调派人员。因此,该工程退水主要为平时值班人员生活用水的排污水。通过管道排入已建市政污水管网,对周边水环境无影响。

4.5 水资源保护目标

根据《区域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规定》,白马湖水域使用功能为饮用水源区,水功能目标水质为Ⅲ类。

4.6 水资源保护措施

4.6.1 湖区整治

按照湖区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32.1万m2,与湘湖风景旅游度假区一山之隔,总体布局形成以中心湖区为主的绿色核心,功能分区按内、外环协调布局,内环区三大功能区块分别为动漫创意丘、白马渔村、田园漫风。外环区共安排五大功能区块:乡韵漫画、创意漫游、白马湖路公共绿带、长江南路公共绿带、沿山北路公共绿带,见图2。

通过整理水系,挖湖堆岛,水岸主要采用自然水景,湖区驳岸处理采用自然生态驳岸、草坡缀石驳岸、人工亲水硬质驳岸,强调生态与野趣,兼顾景观与防洪功能。合理培育植被,促进白马湖环境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体现湖泊湿地功能与特征和符合景观美学的城市大型自然开放空间。

4.6.2 明确(或重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根据白马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情况,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保护要求,明确(或重新划定)滨江水厂备用水源保护区和相应保护措施,加强对白马湖水质的保护。

4.6.3 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

加强对水源地水功能区的目标管理。目前,白马湖水域主要是水利部门就水功能区进行常规水质监测,监测频次为6次/年。白马湖备用水源保护区经政府批准实施后,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其监测频次应增加为12次/年。水源保护区水质监督管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成立行政主管部门与水司联合管理机构,建立白马湖水质资料共享和联合监管执法机制,为白马湖水源保护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4.6.4 控制保护区范围的污染物排放

根据白马湖现状水质和水功能区目标水质核定污染物总量目标,结合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对湖区的综合整治工程推进白马湖水源保护工作,在水源保护区区界设立警示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4.6.5 完善制水工艺、确保应急供水安全

白马湖水质年内季节性变化较大,一般在枯水期水质较差,实施上述保护工程和相关措施后,全年平均水质将会得到改善,但丰、枯季节水质差异在所难免。滨江水厂可根据白马湖水源年内变化特点,从水厂制水工艺着手,在现行深度处理基础上,增加高锰酸钾氧化有机物和活性炭吸附等工艺,作为水厂启用应急备用水源的辅助工艺,以确保水厂出厂水达标。

4.6.6水源取水控制

钱塘江主水源事故时,需要隔断白马湖与主水源的通道,利用白马湖的库存容量作为备用水,由于白马湖与湘湖联通,湘湖的库存可以额外补充调入。作为备用水源使用完毕,钱塘江主水源恢复供应时,应尽快将白马湖存量补充至正常蓄水位,补充时间不应大于3日。

钱塘江主水源正常供水时,白马湖备用水源亦不应长期停止供应,湖内存水过久,水质变差。应定期启用备用水源,每月至少使用7日,强化存量湖水的更换,以备应急。

第9篇:观潮时间钱塘江范文

东南名川钱塘江的江口,极像一支巨大的喇叭,向内逐渐浅狭,致使潮波的传播受到约束,引起海潮倒灌,这样也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钱江潮。而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江秋潮,则更是誉为天下一大奇观,苏轼曾为此留下了“八月十八潮,天下壮观无”的赞叹。这一天,钱江潮涌袭来时,潮头壁立,可达3.5米之高,波涛汹涌,犹如万马奔腾,雷声滚动。“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腾”,正是钱江秋潮的真实生动的写照。

每逢农历八月十八日,中外游客就会云集到海宁盐官附近,观赏钱江秋潮。中午时分,远处猛然间传来隆隆的响声,恰似闷雷在滚动一般。大潮来了!向东眺望,只见那潮头像一匹素练缓缓地向前涌动。转眼间,轰鸣的潮声更响了,大潮忽又化作无数挤挤挨挨的洁白如雪的天鹅,仿佛被什么驱赶着,急匆匆奔跑而过。潮声的声势更加浩大了,好似春雷炸响轰鸣,不绝于耳。素练突然变成了高耸的城墙,天鹅陡然化作了壮伟的潮峰。它好像凶猛的银龙直扑海塘,咆哮的雄狮横扫大堤;又恰似威勇的千军凌波争渡,奔腾的万马踏水而来。潮声震耳欲聋,浪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气势磅礴。相隔几分钟后,便可看到一阵从南面呼啸而来的回头潮,扑向从东边咆哮而来的浪头,翻翻滚滚,形成叠起的巨浪。紧接着,先到的潮头撞在北岸上,形成一股更为迅猛的回头潮,于是三股快疾的潮头在江中猛然相互撞击在一起。刹时间,激起十几米高的冲天水柱,发出崩云裂岸的轰然巨响。看吧,水柱画如山岳,巍然耸峙于源远钱江;听吧,轰鸣响似雷霆,沸腾灌响在寥廓晴空,真是雄浑之极,壮观之极!

【简评】

《钱江秋潮》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写得很成功。小作者首先解释钱江潮的成因,点明农历八月十八日的秋潮是天下一大奇观,抓住潮急浪高轰鸣巨响的特点,勾勒出的壮观景色,先声奇人。

接着抓住特点,分三步具体描述:起初象一匹素练,像无数的白天鹅涌来,发出轰鸣;继之象银龙,像雄狮,像千军万马,声势浩大,迅猛异常,潮声震耳欲聋;到高潮时,三股浪潮在江中交汇撞击,水柱冲天,响声崩云裂岸。使人真切地感知到钱江秋潮每一阶段的具体情状,形成了全面而深入的印象,造成身临其境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