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小企业会计核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企业会计核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企业会计核算

第1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小企业 会计 核算特点 核算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成分日益多样化,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促进了经济市场竞争,增加了人群就业的机会,完善了经济市场需求,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小企业灵活、反应快的特点是大型企业无法相比的,小企业的存在有效的补充了市场缺陷,但是由于存在管理、制度等各方面的问题,从而使会计核算正常化实施步履艰难。

一、小企业的特点

1.灵活,反应快,创新能力强,工作效率高。由于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特点,几乎在每一个被大企业忽略或没有提供有效服务的市场空白的行业中,都有着凭借自己灵活快速优势拼搏的小企业,并游刃有余的填补着大企业忽视或不宵的一个个产业空白点。

2.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虽然行业涉及面广,但业务单一,竞争力不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3.组织结构简单,组织制度和专业人员缺乏。大多小企业是由最初的小经商业主凭借自己积攒数年的资金创立的,他们对会计体制的制度结构、组织制度了解不多,家庭式的管理模式也让他们也忽略了这方面的制度建立。

4.逃避纳税和债务的行为较多。我国大多优惠政策都偏向于国有企业,对小企业考虑较少;在面临自身资金不足,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又无法实现的情况下,为了积累更多的资金,攒取更大利润,大多不小企业不得不铤而走险,逃避纳税和偿还债务。

二、小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无法界定。目前我国的大多数小企业主投资者和经营者兼任,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不可分割,无论实行任何一种会计核算形式,由于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明显,都会因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的问题,使会计核算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无视会计机构设置的规定。为节约不必要的支出,许多小企业在设置会计机构时,多数只是为了应付性虚设,违反了《会计法》等会计法律法规规定,审核、记账、出纳由一人兼任。有的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也因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导致会计机构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甚至一些小企业根本置规定于不顾,不设会计机构。

3.内部会计控制缺乏。因为小企业大多数是依靠家庭或家族成员共同经营创建的,在经营上一般采取家庭式经营,所以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这类小企业都会选择自己人来管理一些重要部门。但因家族式的经营方式容易使小企业内部管理较混乱,特别是资金管理方面,由于所有权与管理权不分,导致报销审批制度不严,容易出现贪污舞弊现象。

4.原始凭证不合法,记账依据不充分。由于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价格差异较大,索要发票的商品物资价格较高,两者的差价是税款。由于用于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取得需要缴税或支付一些费用,为了节约成本,在购买商品物资时多数小企业往往会不索要发票,结果将造成企业记账失去真实的原始依据,在会计核算时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致使核算不规范。

5.会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账务管理问题较多。由于小企业账务管理一般都实行家庭式管理,会计从业人员一般专业水平不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常出现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原始凭证不真实、不设置总账、使用过期作废发票及收费收据、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等问题。甚至一些企业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而且在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因为会计专业知识较低,常出现更正方法不规范,有挖补、涂抹、刮擦和数字书写错误等低级的错误。

6.内部会计监督乏力。《会计法》规定企业会计人员要行使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的权力和责任,但因为我国小企业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财务与家庭财务混淆不清,而且企业会计多是企业管理者的家人,导致会计人员受利益驱使,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致使在企业核算中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情况,使会计行使内部监督职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现有法律法规监督乏力。由于我国小企业发展时间不长,国家对小企业会计核算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许多执法环节和执法力度还比较滞后,法制环境营造的还不够浓厚。当前《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虽然对会计核算工作有着许多比较严格的规定,但随着发展的需要,一些规定和标准已不能适应会计核算新形势工作的一些要求,特别是应对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方面的条款,已不能适应小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2.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由于我国对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管理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再加上小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原因,小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即是管理者,又是投资者,要从根本上对小企业从业会计进行管理,难度较大。

3.企业会计管理水平不高。由于小企业多是家族式管理,大多数不愿聘用家族外的人员管理自己的帐务,而且由于企业财务与家庭财务往往不可分割,小企业的管理者对会计法规规定的内容基本漠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不学习,不研究,更不用说用科学的理财理念去管理了。即使设置了会计机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体现的也是经营都的理念,科学规范的会计管理理念根本无法贯彻执行下去,导致会计专业知识缺乏,会计核算业务水平不高。

4.企业管理过度重视利益收入。由于小企业的经营模式的限制,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及利润分配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且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致使企业在会计核算和企业经营上以追求利益为最终目的,对会计核算的是否规范化远远低于关心企业利润和成本的程度。在会计核算中虽然使用计算机虽然对小企业处理账务上更方便、更科学,且能提高财务处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应用计算机会使企业财务账目更清楚、系统,更能方便税务稽查部门对企业进行检查,使企业做假逃税工作受阻,所以小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很少使用计算机进行财务处理。

四、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对策

1.健全关于小企业法规体系。在健全和完善小企业相关法规时,注意相互间的衔接和执行时混乱,同时还要对其配套措施科学健全,在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时,要切实进行充分调研,真正切合实际制定促进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会计事务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从而有效地堵住不规范会计核算漏洞。在健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化会计法规的监督和惩治职能作用,强化小企业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及时按要求进行整改外,还要追究企业主要责任人责任,如果触及法律法规形成犯罪的还要移交司法部门,从而严肃会计法规威严。

2.严格执行会计核算原则,正确定位高层管理人员的角色。在会计核算中要严格遵循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明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13项基本原则。在推行这13项基本原则的同时,要立足于小企业主的利益,教育企业管理者自觉让企业会计人员保持独立,同时接受企业会计对自己的监督,同时严格做到按照会计原则从财务部取钱,会计对期使用资金也要严格按照企业财务预算执行。

3.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到企业担任会计主管,并针对企业内部财务情况,制定和完善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严格企业现金的管理、企业财产的采购供销审批、固定资产的管理、财务审批权限、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等,做到各项制度坚决执行、坚持始终。

参考文献:

[1]荣树新,杨楚义.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08,(4):62-63

[2]李军改,彭智军.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J].现代商业,2007.(4):223

第2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注册登记数量、总体规模不断增长,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外部和内部原因,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核算规范化问题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不仅制约了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也使得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相关单位难以获得完整和真实的会计信息,从而影响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2.1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设置上不完整

中小企业没有完全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立相应的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岗位,有的企业甚至不聘用专职的会计,聘请外部国企或大型私企、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每月定期来一两次做账。有的企业将记账外包给记账公司,记账公司只负责每月按收到的发票记账和申报纳税。中小企业中也有一部分也设置了会计机构,但是会计岗位设置缺失,管理层次混乱,人员分工不明确,使设置的会计机构形同虚设,不能完全发挥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

2.2会计信息完整性缺失

根据有关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中有80%的企业存在两套账。两套账,即内账和外账,外账主要应付税务机关的检查,内账主要用于内部会计记录核算。一些企业甚至设置更多套账簿,以应对不同需要,如“亏损账”是用于应对国家税务机关的检查,“盈利账”用于满足银行部门的各种贷款指标,“补贴账”用于企业需要政府补贴时,显示符合政府补助资金的要求。有的企业销售收入或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大量“账外资金和账外资产”。

2.3会计核算流程不科学

很多中小企业目前还是传统手工做账,多数没明确的会计核算流程,部分企业有会计核算流程,但会计核算流程设置不科学,在会计核算流程上随意性较大,大多数中小企业出纳员负责归集整理收付款原始凭证,半个月一次或月底前交给会计编制记账凭证。使用财务软件记账的中小企业电算化核算流程设置上也存在着各种问题:有的企业手工做好凭证,然后再输入财务软件中,有的电算化核算时缺少与之相匹配的职能分工和财务软件操作流程;有的企业一名会计同时担任制单、稽核、复核、记账、审核、系统管理员等多种角色的职能,会计核算流程设置不科学,也直接导致了会计核算不规范。

3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原因

3.1经营权与所有权界限不明晰

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晰,企业的产权与老板个人家庭财产界限很难分清,尤其中小企业中的民营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有的公司老板随意从公司账上支出资金用于个人和家庭支出,有的企业不开发票收入直接存入老板个人账户,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常常干预会计工作,指示会计人员按他们的意图进行会计核算,影响会计人员正常实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3.2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时代

就中小企业总体的状况而言,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核算在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尤其是管理会计的观念还没有被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充分认识。主要表现为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方式单一、生产经营粗放、财务管理薄弱、组织制度建设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如何转变经营方式,如何向管理要效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立规范的会计核算并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3.3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知识更新较慢

中小企业会计人员主要有两方面来源:一部分是原国有和集体企业中分流出来的老会计,对新会计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知识更新较慢;另一部分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仅有部分会计理论知识,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和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远不能适应现代会计核算的要求。当今我国处于一个转型的社会,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不断修订,知识更新对于财务人员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中小企业由于考虑资金等原因,会计人员很少参加培训和更新会计知识,甚至对新法规新知识缺乏了解,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及管理会计上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3.4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有会计核算监督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制环境,尽管《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小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对企业会计核算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但中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要向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因而接受监督和检查的机会较少,在当前信用秩序紊乱和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之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济性质和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一部分中小企业,想尽一切办法游走在国家法律制度的边缘,利用国家监管机制的空隙,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5整体社会信用水平较低的社会和市场环境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不完备的社会制度下,各种欺诈与虚假现象充斥着中国市场,不讲信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社会和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难于顶住各个方面的压力与干扰而洁身自好,会计核算不规范,甚至会计信息失真就成了必然现象。

4以资金管理为纽带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议

4.1以资金监管为纽带,健全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工商、税务、银行等各部门应联合组建外部监管网络,将中小企业的资金收支及经济业务全面地置于监管机制之下。2016年10月,金税三期工程完成在全国范围内的上线运行,大数据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与各行业的结合越发紧密,实施发票系统、账务系统、企业管理系统、纳税申报系统、银行系统支付的无缝链接,理论上已经不是障碍,在技术上已经具备条件,建议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4.1.1加快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法律制度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单位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财政部1996年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各单位做好会计基础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现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财政部正在修订与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希望尽快出台一部适合现行会计实操的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尤其结合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状况,应推出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4.1.2加强中小企业资金监管制度建设

目前中小企业大量采用现金交易,坐支现金非常普遍,2011年国务院修订的《现金管理条例》在中小企业中执行力度和效果较差,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环境,加强外部资金监管,财政部门和银行部门应修订或制定资金监管制度,将企业全部经营资金及经营者个人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严格禁止违规大量使用现金的业务活动,要求企业在银行账户的资金流水与会计账簿资金流保持一致,推广普及资金往来使用企业网银结算。

4.1.3建立会计核算质量评价等级制度

首先,建立由财政部门为主体,有审计、税务、银行等部门参与的会计核算质量评级监管机构,以使其发挥对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作用。其次,是要建立会计核算质量评级公告制度。通过财政部门网站每年及时会计核算质量评级结果,使社会各方获得更多的会计信息,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动会计核算水平的提高和会计信用制度的建立。

4.2以资金管理为纽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里,中小企业要生存、要发展,经营者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企业由传统家庭作坊型向现代生产管理型转变,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企业内部应以资金收付款管理为纽带,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会计职能从单纯的事后核算型向管理会计型转变。

4.2.1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

中小企业应制定或完善企业费用报销、采购审批付款等制度和流程,并建立要求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内控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管理的作用。自我评定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新模式,企业自身成立评估小组,定期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评估和反馈,确定评估任务,明确评估责任,正确运用评估成果,能更好的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漏洞和缺陷,并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4.2.2以资金管理为纽带,规范付款审批流程

中小企业应建立付款审批制度,加强对企业各项支出的管理,体现会计核算的严格执行和规范运作。会计人员负责归集和稽核企业的原始凭证和相关内控记录,在审批程序中规定财务上的每一笔支出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对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规范的付款,要求补齐原始凭证和资料后再付款。从而推动企业的资金管理、采购管理、费用支出、成本核算及发票管理等制度的执行和规范化。

4.2.3建立先记账后付款为核算原则的会计核算流程

一般来说,大公司都是会计先做账出纳后付款,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出纳先付款,然后将单据交给会计再做账,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和记账的及时性很难保证。规范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可从建立科学的会计核算流程入手,按审批权限批准后并且原始凭证齐全,会计稽核、记账后,方可办理付款手续。会计作为专业稽核人员,对票据合规合法性、付款资料齐全的规范性等进行审核。科学的会计核算流程,简单一句话:先收款后记账、先记账后付款。在“现金为王”的思想下,以资金管理为纽带,不仅仅是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环节,而且在提高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会计职能向管理会计方向转变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前所述,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存在受企业管理理念和会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以资金管理为纽带对会计核算进行规范的过程,离不开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和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随着中小企业由创业阶段向成长阶段的发展,管理理念要与时俱进,重视会计业务人才的培养,使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能够得以实施,真正发挥会计职能助推企业发展的作用。

作者:刘崇 单位:燕赵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谢冰.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

第3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营改增;小企业;财务核算;影响与措施

一、“营改增”的基本概念与必要性研究

(一)“营改增”政策的基本含义与现状分析

所谓“营改增”,指的是在企业内部改征收增值税,代替原有的营业税。现阶段,国内出现了同时征收以上两税种的现象,这很可能会导致重复征税现象频发,进而对纳税人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以上论述表明,当前我国的税收机制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而“营改增”政策的推行,能够迅速填补税制当中的空缺,进一步减轻各企业的税负重担,增强纳税积极性,最终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便利。从国外的基本现状出发,各个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营改增”这一政策对小企业财务核算工作的影响,例如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家,便对小企业进行了专门的限定,像英国等国家还在公认的适用会计准则基础上进一步制定了小企业财务报告准则。在实行“营改增”之后,国外各中小企业均根据当前形势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了调整,比如说韩国、日本的《小企业财务管理法》以及美国的《小企业财务核算创新法》等,都体现出了国家对营改增实施后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视。现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营改增方略的推行都对小企业的财务核算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营改增”政策推行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营改增”政策在我国的颁布与施行,实现了和国际税制的接轨,同时也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增值税来讲,抵扣是它的艺术、精华所在,如果抵扣不足,则无法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增值税。在工商业领域实施“营改增”政策,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征税的现象,推行出口彻底退税,有助于拉动工商业、制造业的发展,增加外贸出口。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对外出口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达成和世界税制的接轨,是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基本保障。其次,和营业税进行比较,可以凸显出增值税的明显优势。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营业税的局限性慢慢展现出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值税的征收范围迅速扩大,影响力也逐渐上升。所以说,“营改增”已经逐渐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因增值税与营业税的并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增值税作用的发挥,也全面反映出中国税制结构的弊端。国内经济结构如果想要实现优化转型,就应当更加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分工的细化,流转环节会不断增加,对于营业税而言,很可能造成重复征税的问题,企业为降低纳税额或者避税,削减自身的经营形式,如:分包、外包以及转包等等,进而令市场活跃度迅速下降,严重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限制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营业税的征收难度较大,相比之下,增值税则具备公平税负、防止重复计征、税收中性等一系列优势,以上均暗示出实施营改增的必要性。第三,从税收公平的角度出发,通过“营改增”这一税制政策的实行,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对一些服务行业也具有一定的减负作用,其有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同时,“营改增”可以有效防范重复计征税务的问题,凸显出税负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原则,有效体现了社会大众对减轻税负的一致要求。这次税制改革,有助于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其竞争力,扩展经营领域。一方面,对于第三产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我们可对其进行抵扣,从而令抵扣具备连续性特点,对于交通运输业和一些服务行业来讲,因为抵扣税款,和制造业有机结合,最终实现同步发展;另一方面,“营改增”政策体现出税收公平,在税收待遇一样的前提下,第三产业的国民经济地位获得大幅度上升,具备与第二产业相抗衡的实力,进一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从征税和抵扣角度出发,由于国内推行增值税税制改革时间较长,并且在征税及抵扣管理方面,早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最主要的是构建起了严谨的规则制度,保障有法可依。税制改革在征税、抵扣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例如,在我国的税收机制当中,对于纳税对象、征税范畴、税率、优惠政策以及发票开具等方面,均有着严格的规范,并且附加了有关的配套设施,有效保证增值税征收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对营业税来讲,其是以总营业额和应纳税额相乘计算得来,对增值税而言,则是选取“扣税法”实物计征,尽管两者的计税手段各异,然而从征税对象本质看来,其均属于流转税项目,所以说,“营改增”税收政策在征税和抵扣方面,具备可操作性、可借鉴性。

二、“营改增”对小企业财务核算的具体影响

(一)对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税收的影响

在小企业的经营环节当中,财务核算至关重要,企业进行财务核算必须提早掌握最新的税收规章制度,然后根据各种产业、各个区域做出科学合理的分配,减少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系统的投资方案。如果企业的经济收入较高,则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也会更高一些,因此,对小企业来讲,当营业额持续增加的时候,必须针对财务核算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例如:在原材料的添加时,减少企业经济收入,这样一来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负压力。此外,小企业还能够根据地区间的差异,令缴纳的税额降低,变得更为合理。

(二)对小企业纳税范围的影响

进行税制改革之前,国内小企业在纳税的时候,必须按照生产经营的纳税项目,缴纳相应的营业税,与此同时,对于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无法进行抵扣;对制造业而言,对企业购入营业税劳务不能进行抵扣;而对于营业税劳务企业而言,不能抵扣相互间提供的劳务部分,从而导致了企业面临重重征税的难题,还面临着“全额征税”的形势。举个例子,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前,中国共有九个征税范围,在众多税收范围当中,营业税是最为主要的,几乎不对增值税部分进行计征。在我国推行税制改革后,对主要的征税范围进行了重新调整,依据以往的计税方法,对增值税而言,主要征收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中产生的增值额部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重复征税,并且有助于实现产业化的协作。伴随着国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也随之不断发展,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当中,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在这种前提下推行营改增政策,不但可以避免出现营业税的重复计征现象,也不影响市场分工,又能拉动服务业的出口,最终有效促进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对小企业定价机制的影响

自从中国推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国内的小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经营项目,对定价机制进行重新布局和规划,在规划时,企业应当针对经营利润,对比税改之前和税改之后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需要全面考虑经营稳定性。对小企业而言,决定它们的利润额的基本要素如下所示:经营成本、经营收入、缴纳税额、其他费用等。例如,假设某企业的经营收入为100万元,按照营业税的标准税率3%应缴纳的营业税为3万元,这些可纳入到税款及其他所需费用中;再比如说,设定企业成本为300万元,则企业利润额为470万元;而营改增施行后,企业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调整为11%,此时的企业利润变为390万元。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这说明在我国推行“营改增”税制改革后,小企业的税负明显减轻,企业的经营收入及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进而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对小企业运营收入的影响

我国推行“营改增”的税收机制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企业的收入。对一个企业而言,它的根本目标即为增加经济收入,但是,在营改增实施前,国内的税制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征税现象,如此一来,便会对企业的经济收入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我国最终决定施行“营改增”改革,进一步减轻了小企业的税负压力,同时增加了其经济收入,推动了小企业的发展。具体比如,企业在增加产品材料时对应降低整体收入,如此一来能够有利于企业税收额的减少。

(五)对小企业内部职工意识的影响

我国政府在提出税收机制改革之后,小企业在缓解纳税压力的基础上也需要对内部职工进行相对应的管理,在内部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财务核算人员的考核非常关键,企业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因为这样不但能够加强企业职工的缴税意识,也能够令其全面了解到逃税漏税的严重后果与危害。“营改增”政策推行后,小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对有关发票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让企业税务和利润两者间达到均衡的状态,并且尽可能达到小企业税务管理的最高标准。

三、小企业针对“营改增”政策进行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调整预算方案,更好地适应税务环境

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环节中,财务核算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所以其应当全面掌握新的税制政策,同时对当中的各项具体规定做到充分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地区增值税的有关规定,进行科学系统地利用,把控好税务风险,最终研究制定出创新性的税务方案。关于增值税的实行,最好根据试点的具体税务状况,选用能够满足当地企业发展需求的税制。首先,对于小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应当做好增值税中两种税额的匹配,也就是:销售税额及进项税额。经过一系列的税制革新后,小企业在开展经营交易活动的时候,便可以抵扣一部分进项税额,并且在上缴营业税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收入状况,合理调整应当缴纳的增值税额,如果在某一个阶段当中,企业的经营收入很高,则增值税销项税额就会很大,对于这种情况,小企业可以选取加大购入产品材料的数目来扩大进项税额,进一步令应缴税额迅速降低。其次,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税率规定,科学合理地划分税务等级,并且选取更为系统的税额计算手段,制定出一套健全的税务筹划方案。最新的税务机制是按照销售与服务不同类别,同时选取不同的增值税率,所以说,实施“营改增”税制变革后,国内小企业更应当根据自身的涉税项目,合理划分纳税等级,规范内部财务管理,进行科学细致的财务核算,尽可能地降低税负。

(二)将企业决策和财务核算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当一个小企业在做出一项重大的决策前,通过合并纳税主体,同时向当地的税务机构提请新税额计算方法。向税务机关缴纳一切和增值税有关的项目,进而令企业缴纳的总体税额迅速下降,赋税压力大大减轻。除此之外,小企业还必须根据最新的税务制度当中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改进企业的经营模式,令其和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相适应,为更好地进行会计核算提供便利。如,中铁涿州公司在开展京福工程项目核算时,对“基础性科目”“机械作业科目”“辅助生产科目”等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选取了更具针对性的会计核算方法,其中机械作业科目的最终核算结果为1100多万元。

(三)对涉税者进行系统培训

小企业必须更加注重对涉税人员职业技能的培训,增强会计核算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发票管理,扩大税务管理范畴,并且强化涉税人员的业务素养,使工作者形成良好的税法意识,提升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制定出更加完善、科学的税收制度。例如,应当进一步明确报账员、资料收集人员以及现金管理者等的职责分工,令企业财务核算管理质量获得有效提升。

作者:朱莉莉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林敏莉.浅谈“营改增”对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第4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论文摘要:小企业的蓬勃 发展 对于整个国民经济都是有利的因素,但是小企业伴随着起灵活性的同时是其自身会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对小企业的会计核算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小企业流动性强,财会人员不固定,兼职财会人员多,更有甚者一人兼任几家或十几家企业的会计,会计基础核算不规范,明细核算不健全,执行业主意志的多,执行本行业会计制度的少,时常发生偷、逃、骗税行为,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经济秩序,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追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从2005年的1月1日起,《小企业会计制度》开始实施,这就为我国的小企业会计核算行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决小企业会计核算规范问题,减少乃至杜绝小企业虚假会计信息的披露。

 

1.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1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如今,在小企业的会计队伍中,无证上岗无人过问,有的虽有会计证,但业务技能不高。如在提交税金的会计核算上,将城建税、 教育 费附加和综合基金混为一谈,一起列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内,提取时借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金”;交纳时借记“应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结果,将这笔会计业务应分别在“应交税金—城建税”“其他应交款”、“营业外支出”核算的内容,都在“应交税金”中核算。

 

1.2乱提折旧。小企业的固定资产,有的只有几万元,有的超过百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也不一样。固定资产在短期提完折旧后,账面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就等于了“累计折旧”的余额。对此,有的会计认为,这两个账户的余额相同,在资产负债表上,其固定资产部分的列示己没有意义,即“固定资产原值”减“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为零。将固定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的余额填上去或不填上去,固定资产净值都为零,为了省事,会计人品干脆在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部分,什么也不填,既不影响此表的平衡,又能节约编表时间,可谓一举两得。更有甚者,在下年度换新账时,总账上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也被取消。实际上,固定资产折旧虽已提完,或已提足,但企业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仍然存在,有的依然能正常使用多年,而将总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抹去,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1.3费用开支无标准。小企业,一般是老板当家,在费用开支上,一切由老板说了算,哪些费用能开支,哪些不能开支,乃至用多用少,会计人员在核算上不好监督,也无法监督,老板们也理直气壮,反正是花的我自己的钱,会计管不了。企业内部如此,企业与企业间也是这样,没有统一的费用开支标准,最明显的表现在企业的出差费、业务费和广告费上。

1.4利润不分配。只要我们看一看小 企业 的 会计 报表,便能知道大多数小企业实现的利润,年复一年的在“未分配利润”账户内,而“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之类的会计科目,其余额永远为零。我们说除了亏损企业,凡是有利润的企业,在交纳企业所得税之后,会计人员都应当按照制度规定,将企业的税后利润进行合理、规范的分配,不但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而且也是会计核算完整性的需要,更是一项非做不可的工作。

2.规范小企业会计核算途径

2.1建立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依据《小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可以建立其相应的会计核算模式。只有建立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小企业会计核算模式后,小企业的会计人员才有可能按要求、门类记账;按会计制度中设置好的会计科目对业务进行分类、整理,才能提高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录,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另外,会计核算模式建立后还能够健全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

2.2整顿小企业会计核算和财会人员。首先,从账簿、凭证管理入手,严格规范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小企业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村集体 经济 合作组织会计制度》的及有关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从而使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2.3促进小企业会计人员索质的提高。提高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索质,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强化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教育 。其次,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认真学习《小企业会计制度》,促进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其具体操作主要有:一是各地财政部门要配合小企业业务主管部门和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制定有效措施,积极组织“小企业会计制度)培训工作,将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从小企业自身做起,完善用人机制,敢于推陈出新、摒弃陋习,积极为年轻的、业务素质高的会计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待遇应予倾斜,吸引会计本科生、研究生到中小企业去工作,逐步改善其会计人员结构。

2.4积极开展委托记账业务。对于无条件设立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的小企业,按规定应当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必须真实,受托人必须对委托人提供的凭证及资料进行审核,双方各负其责,共同促进小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

第5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较而言,小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概念最早提出于十九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才正式提出了中小企业的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经过研究废止了以前的工业企业划分标准,颁布了新的工业企业划分标准。从此中小企业这一概念得到了法律上的承认。中小企业简单来说就是指那些正处于创业或成长阶段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包括未达到国家有关标准的法人企业以及自然人企业。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现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具有市场运营机制灵活、管理成本较低等特点,凭借经营决策速度快速有效、经营制度灵活多变、产品结构调整简单、经营方向容易改变等优点,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鱼得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中小企业还和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不仅使自己得到发展壮大,也促进了大企业的发展。

但是中小企业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以会计核算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财会制度中存在许多漏洞,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较小、产品结构单一,所以一些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不会设置专职会计职位,甚至一些企业没有全职会计,只在有需要的时候,聘请兼职会计处理一些会计事务,会计的监督职能基本失效。从而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混乱,做虚弄假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小企业的核算人员专业程度相对较低,知识结构陈旧落后,并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等,导致会计从业人员难以适应企业和财务工作的发展需要。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的财会制度不够健全,加之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从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外部监督无效的情况。

二、当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原因

1.中小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不够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不高

当前一些中小企业中会计机构的设置不符合相关的规范与要求,有的企业存在分工不明确的情况,有的企业会计机构的层次不够鲜明,有的企业会计的办公条件较差,甚至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没有设置会计机构。一些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只聘用一个或者两个专职会计,导致专职会计人数不足,企业的出纳岗位、开票岗位、发货岗位、往来对账岗位等等,很多情况下都是一人多岗,很难实现岗位职务的相互分离,然后在有需要的时候,聘用大量的兼职会计,处理企业的会计事务。

另外,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往往属于家族企业,十分看重企业财务的安全问题,企业经营者往往对外来的会计人员不够信任,所以让自己的亲属担任会计,导致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养难以达到有关部门的规范与要求。即使一些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愿意花费高薪,聘请优秀的会计人员,但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上升空间、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比较差,所以优秀的会计人才更愿意去大型企业工作,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聘请到优秀的会计人才。除此之外,一些中小企业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尚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情况下就进行会计的相关工作,他们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理论功底较差,所以一些新型会计技术、先进的会计工作方法都难以有效开展,即使一些企业开展了相关工作,实际实施情况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这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知识的更新速度上相对比较缓慢,加之中小企业的培训制度不健全,难以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后续职业培训,导致他们难以适应会计核算发展的需要,这些情况都会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2.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主体不够明确,会计核算操作违规现象屡禁不止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原因,没有将企业产权与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财产划分明确,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之间的界限也往往模糊不清,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与企业的投资者是同一个人或群体,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之间的界限不够明确,往往出现两者相互侵占的情况,这些现象都会增加会计从业人员的核算工作的工作难度]。一些中小企业贪图一时的工作便利,私自对会计核算工作程序进行简单化处理,或者出于利益考虑进行违法建账,致使会计核算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此外一些中小企业甚至连账本都没有,直接用一张张的原始票据代替账本,亦或者是有专业的账本,但是账本内容缺乏条理,账目凌乱不堪,导致建账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单从会计核算这个角度来说,有一部分企业人为地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操作,运用倒轧账的方法来记账;利用收入项不用计入账目,编造虚假的营业成本等方法来逃税;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划分和分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实际的会计核算操作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按照有关的制度、规定进行操作,而是以企业自身的需要作为操作依据,进行各种会计处理活动。上述这些违规操作行为都会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出现严重的失真情况。

除此之外,原始单据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才能获得,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以较低的价格完成交易,而不愿意用足够的代价,较高的价格来获得会计记账、算账所需的合法的、正规的原始凭证,或者直接用一些不符合有关规定的收据来记账,有些时候干脆选择不入账。这些做法不但不符合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也会给国家的税收带来不良影响。

3.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制度层面就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加之在实际工作中又缺乏有效的执行,所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很难发挥有效作用,虽然一些经营管理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是以其现有的资源很难对这些制度进行完善。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会给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会导致企业资产外流、资源浪费,也会使企业外部监管很难发挥应有的效果。会计的监督职能就是指会计人员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内部监督,然而在中小企业中,经营管理者往往会直接干预会计的日常工作,会计人员只能按照经营管理者的指示做事,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职能。另外一些中小企业的业务主管人员、会计人员以及一些管理人员,往往利用监督漏洞,大肆收受贿赂,吞没企业资产。

4.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会计资料的保管工作

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成本,往往不能按照会计档案保管的相关规定来保管、处理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档案资料。一些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既没有设置专门的地方来存放会计资料,也没有配备专门的会计资料管理人员,而是把所有的会计资料都堆放到一起,往往造成会计资料的丢失,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这是由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投资主体以及所有者形式复杂多样,主要以非公有制形式为主。(2)劳动密集程度高,当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科技含量较低。(3)企业自身基础薄弱。

首先我们来看盈利是企业的本质特点,而中小企业以非公有制为主,说明中小企业的利润主要流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手中。所以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会寻找各种办法来控制企业的成本,从而造成会计人员不足,会计资料的保管不能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虚构企业成本等会计核算问题。其次众所周知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往往都比较微薄,而且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会计事务也比较繁杂,所以比较容易出现问题。最后中小型企业具有资金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等缺陷,加之一些经营管理者缺乏远见,对外来会计人员缺乏足够的信心,所以容易出现任用自己的亲属来担任会计职务的现象。

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发展起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小企业的发展更为迅速,可谓多如牛毛。但是政府的有关监督部门受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很难对所有的中小企业实行全面的监管,而且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而非监管,不能也不可能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过多的干预。当前我国对于财务核算方面的违规处罚力度相对较低,中小企业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大量的中小企业抱有侥幸心理。

社会监管不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论我国财会制度的建立时间还是完善程度都比较落后,一个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财务的社会监管不力。比如会计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趋于成熟,已经出现了一些全球出名的会计事务所,在监督会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的会计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才逐渐发展起来,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逐渐受到重视,取得长足的发展。其监管仍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三、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应对策略

1.逐步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中小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会计工作者的从业资格管理,并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中小企业在聘用会计时首先要看应聘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学历,其次要看应聘者是否具有会计从业资格;企业应当加强在职会计的培训工作,使在职会计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在职会计人员学习新的法律、制度,帮助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此外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学习,关注前言动态,不断熟练会计技能,学习最新的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会计职业道德,使自己可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

2.规范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业务水平

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会计主体、核算对象、信息质量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特点。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出资人、债权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信息需求。会计工作不但对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分配有影响,也会对社会第三方的利益造成影响,所以企业应当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并注重防范市场风险,使会计信息可以真实反映企业当期的资金运转情况、经营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应当按照有关的会计法律、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不断规范会计核算,提高会计核算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企业还要加强会计档案的保管工作,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依法对会计档案进行保管和销毁。

3.不断完善内外监督

当前中小企业的内部监督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岗位设置的牵制性较差,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会计监督无力、核算薄弱、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甚至带来财务困难。所以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在笔者看来会计监督应当做好以下三点工作:(1)加强基础性环节的监督,(2)考评经营业绩,(3)监督物质利益的分配过程及分配环节。

外部监督的主要力量是政府,所以政府应当做好以下工作:(1)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数据库,并不断完善信用公示制度,向全社会公开企业的信用情况。(2)政府还可以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推动企业依法核算。(3)税务征管人员应当加强对会计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依法办税。税务部门应当定期对办税人员进行考核,维护税务人员的廉洁性。同时要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力度,对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当事人和企业的法律责任。

四、总结

会计核算结果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依据,是企业纳税的标准。所以做好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中存在不少问题,所以首先要逐步健全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不断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其次规范会计工作,不断提高会计业务水平;最后完善内外监督。从而促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4,04(05):11-15

[2]李恩柱.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3,08(03):14-17

[3]张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3,03(06):20-22

[4]孙丽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04):14-15

[5]段玉珍.有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02):04-06

[6]张志.有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探究与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02(03):07-09

[7]王津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3,04(05):13-16

[8]曲凤敏.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思考[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4,07(04):11-14

[9]赵国江.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1(04):17-20

[10]吴丽纪,海荣.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1(04):20-22

[11]刘振威.河南省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13,10(03):19-22

[12]赵红英,王少山.浅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外资,2014,03(03):13-15

[13]李楚,丁云,施炜,夏雅文.关于资源型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体系的问题及对策――以云贵地区资源型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4,04(02):13-17

第6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摘要:中小企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同时,其会计核算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解决思路

一、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

现代经济增长的历史反映出:哪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视,哪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快。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量的98%以上,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是85%,占社会创造新产品的75%,占发明专利的65%,创造的社会财富占GDP的60%,上缴利税占税收总收入的50%,因此,不论在促进就业、产品创新,还是经济贡献中,中小企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1.无法清晰界定会计主体

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其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产权有时很难界定清楚。企业财产与所有者个人财产、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难以区分,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设置难以符合要求。虽然多数中小企业都设有独立的会计机构,但是,受到企业规模及管理者素质的限制,这些会计机构一般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的财务人员通常由自己的亲属来担任。他们往往没有经过会计专业学习和训练,不具备会计知识和工作经验,达不到会计法规、制度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2)建账不符合要求,违规操作现象普遍。很多中小企业不依法定规范建账,也有些企业根本不设账,即使设账也是账目混乱,还有设置两套账或多套账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违规操作现象普遍。有时,由于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素质低,也会造成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大打折扣。

(3)企业内控制度名存实亡。企业内控制度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工作的合理合规。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常干预会计工作,使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内控制度形同虚设。

3.原始凭证取得难

原始凭证制作不规范、业务发生但无法取得原始凭证的现象在中小企业日常经营中相当普遍。企业取得原始凭证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例如,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发票的价格1170 万,不要发票的价格是1000万,中小企业为了降低进货成本,会选择不要发票节省税款的方法,造成企业记账失去真实的原始依据,成为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前提。

4.企业内部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规模小,机构及人员设置不到位,无法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无法全部实施,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不符合制度要求的情况。这些情况导致企业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外部监督也无从下手。

5.工作持续性和连续性弱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生命周期短,企业会计人员的聘用通常是企业所有者的亲戚或者朋友,也可能是从人才市场聘用的工作经验不足的应届毕业生,这些人员会计知识和技术能力不高,且容易发生流动。会计人员频繁流动会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混乱,使得企业会计工作的持续性和连续性降低,影响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解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路

1.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建设

(1)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设计,应从规范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开始,包括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设计及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在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做出设计。

(2)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中小企业,应在充分考虑单位的规模大小、经营特征及管理组织形式等情况下,明确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安排。可在三种形式中做出选择:独立的财务部门,独立的财务人员;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但有独立的财务人员;委托中介机构记账。同时,还要建立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合理设置相关工作岗位,明确权限,形成制衡机制。

(3)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目前,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缺位,造成会计工作失控;也有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针对此,中小企业尤其应加大力度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及早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有效性。

2.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加强会计人员的稳定性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应从两方面考察:一是职业道德素质。二是专业能力素质。教育是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要积极鼓励、督促会计人员坚持学习以提高个人专业能力,比如财务法律法规学习,实务操作学习以及参加财政、工商、税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等,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具有良好职业操手、坚定的职业信仰、规范的工作作风。在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留住和吸引优秀的财务人员为企业发展服务,不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对于激励财务人员发挥潜能、防止财务人员流失都具有一定效用。

3.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会计工作监管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所有者的领导风格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方向,通常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经营状况。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企业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应有特例。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不应在内部制度之外享有特权。管理者不仅不能“违规”更要作为一个监督者,监督制度执行,保证制度实施。企业管理者应重视会计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及时了解企业财务工作,做到企业财务工作心中有数,从而保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依法履责,坚决杜绝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做必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动力。

参考文献:

[1]葛家澎.关于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2(10).

[2]汤纪春.浅议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及完善措施[J].管理学家,2011.

第7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递延收益”科目,是《小企业会计准?》负债类科目,是用来核算小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是国家为促进小企业发展无偿拔给,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技术改造资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经费……等巳收到,但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其特点:1,无偿性,小企业不需偿还或承担债务,政府不亨有小企业所有权或其他权益;2,直接取得,是从政府直接取得的相关资产形成小企业收益;3,不征税收益,是从政府无偿取得不征税收入资产。“递延收益”科目,其借方登记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递延收益或用于补偿小企业己发生的或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亏损,贷方登记小企业收到相关资产的政府补助,本科目的余额在贷方,反映小企业巳收到,但应在以后期间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和财税[2011]70号文件: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折旧、摊销扣除……相关规定,结合?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学习体会,试谈“递延收益”会计核算方法,望与探讨。

一、用于补偿小企业发生的相关费用

举例说明:某高新技术企业,于2011年5月收到从政府无偿取得自行研究开发新产品专利技术的专项拨款100万元,该企业将此项资金用于购置一套新产品开发专项设备,价值58.5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50万元,税额为8.5万元),6月份,该项设备己投产使用,且达到预期用途,为核算方便,暂不考虑其残值,采用直线法10年折旧;将剩下的41.5万元,全用于该项新产品专利技术开发,即:研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20万元、人员工资10万元、折旧费用2万元、长期待摊费用2万元;支付项目设计费1万元、装备调试费1.5万元、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2万元、其他费用3万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38万元,研发项目预期完成,且达到用途形成无形资产,并预计10年摊销);2011年,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适用税率15%,为核算方便,暂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作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政府专项拔款?

借:?行存款100

贷:递延收益100

2.支付专项设备款?

借:固定资产50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行存款58.5

3.提取专项设备折旧?

借:制造费用0.4167

贷:累计折旧0.4167

月折旧费0.4167=50÷10÷12

4.发生研究开发费用?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5

——资本化支出38

贷:原材料20

应付职工薪酬10

累计折旧2

长期待摊费用2

现金或?行存款7.5

5.研发项目达到预期用途形成无形资产?

借:管理费用3.5

无形资产38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3.5

——资本化支出38

6.期未分配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19.1

贷:营业外收入10.6

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8.5

分配递延收益19.1=2.5+5.25+2.85+8.5即:

A,专项设备:2011年7-12月份折旧费

2.5=50÷10÷12×6

或=0.4167×6

B,研发项目:末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基础上,按研究开发费的50%加计扣除

5.25=3.5×100%+3.5×50%;

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150%摊销,2011年7-12月份摊销2.85=38×150%÷10÷12×6

C,进项税额:该项目用于支出专项设备的进项税额8.5万元,应作进项税额转出,计入分配“递延收益”处理。

附带说明:1本项目政府补助属该企业不征税收益,分配递延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部分,同样为不征税收入;

2本例研发项目未形成无形资产的“费用化支出”已作为递延收益分配计入营业外收入;专项设dylw.net 学术参考网备的“进项?额”也作为递延收益分配转出,以后期间其“费用化支出”和“进项?额”不再分配递延收益。

7.计提应缴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7.5

贷:应?税费——应缴所得税7.5

应缴所得税7.5=(50-2.5-5.25-2.85+2.5+5.25+2.85)×15%

或=50×15%

8.缴纳所得税?

借:应?税费——应缴所得税7.5

贷:银行存款7.5

二、用于补偿小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

第8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核算;措施

一、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现状进行阐述

(一)缺乏专业会计人才

目前,诸多中小企业尚未设立专门会计机构,且内部会计人员的学历不高,没有足够掌握专业的会计知识,同时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多数是源自亲朋好友,此外,也有部分是来自人才市场招聘,但是对于较为重要的出纳工作则只能是由企业自身的亲朋好友负责,很少是由外部会计人员负责,且对其更换频率较高,以上这种情况是出于中小企业对经济效益和安全性的考虑,但是这种方式会带来诸多问题,因为在中小企业中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较弱,使得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其依赖性较小和关注度较低,故企业管理者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就没有设立专门的会计机构,导致会计核算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此外,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计人员手握其经济命脉,易得知企业的商业机密,但是会计人员一旦从业道德出现问题,便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会计造假在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常态化

一般来讲,中小企业会准备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账本,一套是主要用于应对税务部门的稽查,而且做这套账本必须是根据税务部门所定的标准来编报,另一套是用于内部管理,例如家族式企业就是设立三本流水账,即应收款项,应付款项以及库存现金,此外,对中小企业的内部核算很少存在,第三套帐则是为需要银行融资,但是这套账本主要是彰显企业经济实力以获取银行贷款为目的。

(三)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的现象严重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给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迫使中小企业寻求降低自身发展的成本费用的方法和途径,诸多企业都以税务筹划来使自身合理避税,以降低税务成本,但是因为中小企业内部的会计人员操作过当使得合理避税转变为逃税漏税,为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税负风险,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四)对会计核算的监督力度较小

目前,对中小企业的会计监督控制力度较小,仅仅是进行年度例行审计和日常的报表报送,在多数部分中的中小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会计审计机构,唯有较少部分的企业拥有内部审计机构,但是其作用正在被不断削弱,某些企业内部的业务人员,领导抓住监督机制的漏洞,来对相关人员进行非法贿赂甚至采取各种方式或者手段非法占用企业资金。

(五)中心企业的核算精准度不高

由于诸多中小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这导致无法为财务工作提供支持,企业领导者没有招聘足够多的专业财务人才,也无法根据规定进行仔细核算,使得会计工作的作用没有取得过多的实际效果,又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单一,故没有具备投资和融资的资格,此外,由于企业的领导者对市场的动态能够有效的把握,减少风险,进而做出决策,故会计人员在决策当中的作用较小。

二、针对此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政府推进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建设

政府在处理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并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公示制度,遵守法律向社会公开自身的信用状况,此外,还可以开始对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工作,在基础之上设立奖惩机制,对于在会计工作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提升职位或者给予奖金,对在会计工作较差的人员,给予批评,情节严重者给予降级处分甚至开除,提高企业诚实守信的形象,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促进诚信市场的形成,提高中小企业资信知名度和透明度。

(二)相关税务人员加大对税务稽查的力度

税务部门人员应当努力学习财务会计知识,坚持廉洁征税,遵守税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税务部门应该加强对税务人员的检查与考核,以及加大部门的执法力度,建设税务执法队伍,严格查处对中小企业内部会计的偷税漏税的行为,并严格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因此税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自身廉洁是进行征税的重要因素,但是中小企业便会通过贿赂税务人员来减少自身的税务。

(三)完善和创新中小企业会计体制

政府部门应当逐渐引导中小企业不断改革和创新自身的组织机构,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小企业组合为股份有限公司,更要加大对较大规模和素质的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支持力度,慢慢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实现强化会计核算的目的。

(四)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管理力度

当前,诸多中小企业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时对于在企业建立之后的相关的会计人员进行审核是违反规定,一旦遇到此种情况,一律不予批准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的申请,在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部门要对会计核算人员进一步的检查,这是在根本上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并促进会计核算在企业中的建立。

(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目前,要着重进行对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的主要内容便是会计法律法规和税收法律法规,在经过培训之后,使得会计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到会计对企业的发展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其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之上,增强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和道德,使得会计人员根据法律法规来设置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会计核算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的制度主要从会计基础工作层面着手,进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各个部分,都必须真实,客观,及时反映出中小企业具体的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玉珍.有关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2 (02):169-169.

第9篇:小企业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核算 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62-02

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主流。据统计,中小企业对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3%,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4%,它们不仅在工业生产、商品流通、饮食服务等传统产业中站稳了脚跟,而且逐步渗透到能源、交通、原材料等基础设施项目,城市供水、供电、环保、公交等市政项目和科教、信息等新兴领域,正在成为这些行业的一支生力军。但中小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在会计机构组织制度的设置和管理上水平参差不齐,远远不能适应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中小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不仅具有广泛性和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和长期性。

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首先,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不清,尤其是小规模企业中的经营者,私营企业,投资者即为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因为投资人唯一,所有者拥有公司决策的所有权利,使得利润分配不定期不定额,只要有足够的现金,所有者就可能拿走大额的现金而挂在“其他应收款”账户上。投资人也会经常把家里的一些日常开销拿到公司来报销,使得会计核算主体的界限难以划清,影响会计核算的正确性,给会计工作带来困难。公司的总经理即为该公司的所有者,因此经常用公司的钱支付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大额支出,导致会计在做账的时候出现为难,使公司的公有、私有财产分不清楚。其次,会计机构设置不够规范、人员配备不够合理,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由于是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其并未严格按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造成会计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职责不明。虽然设置了会计机构,但也存在着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而在会计人员任用上,最常见的做法是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有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账。虽然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做专职会计,但是由于企业较小,且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人们认识程度较低,再加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不强。另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的人员也较多,且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几乎没有进行。除上述问题以外,财务人员分工并不很清晰,且职责不明,导致财务工作较为混乱,如有一部分人员是公司经理亲戚,但没有会计的相关等级证件。这些问题都不利于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亟需改善。再次,会计资料管理不够合理。总体上看,不少中小型企业不按会计档案要求妥善保管会计资料。由于条件限制,会计资料,既没有专门的地方存放,更没有专人负责。因此,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丢失、毁损情况屡屡发生,这样,当企业因为某种特殊原因需要查看以前会计年度的资料时,会带来诸多不便,不利于企业持续健康的向前发展,为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带来一定的隐患。

2.电算化水平不高。从总体上看,有些企业的会计还在使用传统的手写记账方式,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有些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甚至用会计电算化来装点门面;有些企业计算机在不断升级换代,却很少有人考虑财务软件也应升级。很多单位对会计电算化没有系统的规划,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大多数中小企业电算化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而企业在人才的培训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的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会计电算化培训形式主义严重。这些企业会计核算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公司的会计人员缺乏对电算化的足够认识。虽然公司电算化管理的方法和规定制定的较为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所有工作却只有一个比较了解电算化软件的会计主管完成,其他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了解并不深入,这样,不能把凭证及时录入电脑,对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进行及时的账务处理带来一定的阻碍。

3.会计凭证取得及管理不规范。由于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为了节约公司开支,致使公司在许多业务中不要原始凭证或不开具原始凭证。公司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这样,公司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选择不要发票。但是由于没有原始凭证,就无法取得公司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另一方面,在公司利润获取较难的情况下,由于受利益的驱动,有时,公司会通过逃税的方法增加企业利润,不要原始凭证正是为增加公司利润提供了便利,这样就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隐患。有的时候,公司发生费用后由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用于充当原始凭证。另外,由于记账凭证是用来确定经济业务性质和分类即会计分录的一种凭证,是由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因此要做到记账凭证的填制准确无误、符合规范。原始凭证的无法取得和不合规取得,就给记账凭证的填制工作带来很多问题,这样,便不能保证记账凭证的准确性。而记账凭证是企业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基础,为保证账簿、报表的准确性,进而为企业会计信息内外部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综上,只有保证企业的会计凭证(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准确性,才能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核算,这样,就应加强对企业原始凭证的取得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管理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4.内部控制不够完善。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但是,由于公司管理者常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总体上看,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会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不当、业务交叉过杂、会计人员兼职过多且职责不明、会计的事前审核及事中复核和事后监督流于形式。另外,由于公司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也是造成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控制环境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其主要包含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方式及风格、组织结构、管理控制方法、内部审计等等。目前在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是很健全,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控制权过于集中,只受管理者一人支配,其对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并没有意识到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二是目前企业有其自身的固有缺陷,如人事政策上重忠诚、轻才能,经营管理不规范,员工社会保障不够健全等,这些因素都使之不愿招聘或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财会人员,也很难留住优秀的财会管理人才。

综合以上诸因素,使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不甚完善,亟需改进。

二、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1.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电算化水平。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高科技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使用已经加速了信息的全球化发展,因此会计工作也面临着和国际接轨,会计电算化就是它和国际接轨的重要前提,也是公司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企业的会计手段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状态,参与企业竞争就不可想象。这就要求公司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管理现代化,加大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这需要公司领导首先必须自己提高对会计电算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电算化的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电算化在公司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做到在公司内部建立会计信息网络,使公司内部其他管理部门共享会计信息,充分地把会计信息应用到各职能部门,为公司服务。财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最基础部分。实现基础财务信息化,对提高信息质量和会计工作水平,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为促进该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应高度重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由于目前的会计工作已超出传统会计核算的范畴,将会计的基本职能扩展到了会计的分析、管理、控制与创新上,新的会计制度使得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广阔,复杂程度和会计风险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公司会计人员的基本工作内容仍然停留在传统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上。因此,会计人员有必要转变观念,将自己由一个被动的核算工具,转变为一个具有创新管理意识的主动参与者。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职业判断能力、综合控制能力、会计创新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在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应该转变以往的“唯亲是用”的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只局限于过去的核算和计量,给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显得更为重要。会计人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及时准确地为管理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财务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一些企业风险。所以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当然雇用优秀的会计人才是需要花费高成本的,企业可运用自己灵活易变通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措施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比如,利用奖金、诱人的职位和比较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来吸引、留住人才,多数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诱人的职位不失为一种很好保留优秀人才的措施。

3.加强外部监督和规范化建设。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来看,靠企业自身约束来规范会计工作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借助于外部监管,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会计规范化。我国的会计监督是由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和企业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其中前两种属于外部监督。国家监督是由财政、税务、银行、工商、证券监管等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督;社会监督则以会计中介机构为主体,由其接受他人委托,对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审计、验资等工作。财政部门应指导督促中小企业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建立健全账簿体系,督促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核算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永伟.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分析.现代商业,2008(23)

2.张智敏.《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上的对比分析.山东纺织经济,2006(02)

3.李军改,彭智军.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会计制度.现代商业,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