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医药行业经营模式精选(九篇)

医药行业经营模式

第1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药连锁;商业模式;创新;一站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2003102

1商业模式概述

“商业模式”近年来出现频率较高,但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根据埃森哲的王波、彭亚丽研究,商业模式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经营性商业模式,指的是企业内部运营机制;一种是战略性商业模式,强调一个处在动态环境中的企业如何实时调整以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的目的。

从两个角度分析企业的商业模式,一是从企业内部运营机制的角度,是一个企业通过创新性地搭建内部组织架构、高效的组织管理部门,实现企业人力、物资、资金的高效利用;二是从战略性角度,是一个企业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通过价值整合与实现,不断深化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关系,同时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并实现企业的长期盈利,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医药连锁业发展现状

据中康资讯研究机构CMH和MDC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药店零售市场规模约2038亿元,市场规模保持多年10%的增长。2011年我国百强医药零售企业销售规模达到750亿元,占整体规模的30%左右,行业集中度呈不断上升态势。近年来不断出现医药企业并购案例,并购是医药连锁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重要力量。2011年医药连锁行业全年完成4000万元以上规模的并购企业就有8家,其中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有4家。

据研究,药品比日杂用品和服装更适合网上销售,2011年美国药品邮购金额已占药品零售销售的24%。中国网上药店业务规模虽是成倍增长,但是药品零售规模占比较低,因为存在医保报销、处方审核、药师配备等许多政策上的阻碍。医药零售关系民众健康,是大众极为关注的领域,其零售模式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零售模式的升级,医药零售模式需突破医药传统零售的种种限制,创新出新的零售模式。

3医药连锁企业商业模式归纳总结

通过现有文献研究,将国内医药连锁业态分为十类:标准药店、社区便利药店、药诊店、药妆店、平价健康大卖场、医保定点店、超市店中店、炒作型产品药店、专科药店、网上药店等。

从各业态商业模式来看,可将国内医药连锁商业模式归纳为两大类:专业连锁模式、综合连锁模式。专业连锁模式包括标准药店、社区便利药店、药诊店、药妆店、炒作型产品药店、超市店中店、专科药店等;综合连锁模式包括平价健康大卖场、网上药店等;医保定点店一部分属于专业连锁模式,一部分属于综合连锁模式。

专业连锁模式是实施专业化和聚焦化战略的医药连锁店,是从医药连锁店经营品类的专业性、药店功能的专业性等方面认定的,是目前医药连锁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例如标准药店、社区便利药店、炒作型产品药店、超市店中店、专科店等医药连锁店主要经营医药、医疗器材等专业的医用平类,实施的是品类专业化战略;药诊店、药妆店等连锁店在实施品类专业化的同时,进行了功能的专业化,在提供为顾客提供医药的同时,还为顾客提供专业的医疗诊断建议。

综合连锁模式是选择多品类经营的医药连锁店,是在医药、医疗器材主营产品的基础上,选择相关多元化的经营产品,如保健品、化妆品、礼品、生活用品等。综合连锁模式的医药连锁店其经营的品类虽然多元化,但其核心经营商品是医药、医疗器材,保健品、化妆品、礼品、生活用品等是其用于吸引顾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手段。我国医药连锁店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综合连锁模式是专业医药连锁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综合连锁模式的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还需进一步进行试运营。

4医药连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分析医药连锁企业商业模式关键要素可以发现,拥有核心的产品是吸引顾客、保留顾客、塑造品牌的制胜法宝,多品类经营是提升连锁店抗风险能力、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等必然选择,具备雄厚的资本平台是连锁店这一重资产模式做大、最强的有力保障。因此,医药连锁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应充分围绕核心产品、经营品类、资本平台三个角度进行。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医药连锁企业的基本属性和商业模式成功三要素,本文为医药连锁企业提出“基于核心产品、多元品类经营,对接资本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思路。

基于核心产品。核心产品不仅包括狭义上的药品、医疗器材等产品,还包括专业的医药服务。医药连锁企业要取得成功,应持续引入区别于竞争对手、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医用商品,如北京同仁堂的核心商品是现代中药。同时,医药连锁企业应不断提升顾客服务水平,提高咨询师、营业员、收营员的专业化水平,使顾客享受到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如专业的医疗咨询、温馨的购物体验等。

多元品类经营。多品类经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实体连锁药店的经营商品的多元化,二是连锁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首先,经营商品的多元化是为传统医药连锁企业转型的方向,是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的保障。在实施多元化商品经营战略的时候,应注意商品的选择应紧紧围绕大众健康生活,否则容易与传统超市、大卖场形成竞争态势,影响整体盈利水平、影响品牌形象。然后,连锁企业经营业务的多元化,是出于抗风险的考虑,连锁业利润率较低,但现金流较大。连锁企业在国家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有效利用医药连锁业务充足的现金流,投入资本回报率较高的行业,然后再将利润反馈给医药连锁业,保证医药连锁业务的规模化经营。例如,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全产业链战略扩张。

对接资本平台。医药连锁属于企业的重资产业务,要实现规模扩张,雄厚的资本是必然保障。医药连锁企业在发展初期、发展期、成熟期应充分利用好天使投资者、PE、VC、Pre-IPO、IPO等融资渠道。企业所有者往往担心股权分散、丧失对企业的控制力,在谈到引入外部投资者时,往往敬而远之。其实不然,外部投资者投资经验丰富、对行业认识深刻,比企业所有者了解更多行业,带给企业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因此,医药连锁企业要快速做大做强,引入外部投资者是有力保障。

“基于核心产品、多元品类经营,对接资本平台”商业模式的搭建,是在总结现代商业形态的经营理念基础上形成的。核心产品解决的是医药零售业态里面主题产品的问题,也即是核心吸引物;多元品类经营是为迎合消费者“一站式”购物需求,医药零售店首先应做到药品种类丰富,同时可搭配与药店相匹配的生活用品;对接资本平台是使医药连锁企业做大的必要条件,一旦模式形成并实现成功运营,有资本助推后,将快速实现规模扩张,抢占市场先机。

5结束语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要为企业创造持续、稳定的现金流和较高的盈利水平,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性。“基于核心产品、多元品类经营,对接资本平台”的商业模式创新思路不但满足了医药连锁单店经营的可持续性,还保证了企业整体业务的可持续性和企业的规模化扩张。同时,医药连锁企业还应注意到健康、高效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是实践商业模式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必要保障,企业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还应关注内部运营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和提升。如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企业战略规划,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投融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氓,曾涛,周思伟.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基于租金理论的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5,(7):7380.

[2]魏际刚.促进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J].中国流通经济,2007,(03).

[3]琚志燕,陈玉文.从药店服务理念看药品零售市场价格竞争[J].中国药房,2007,(31).

第2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药;企业;销售

集对分析是处理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的数学理论,由中国学者赵克勤提出于1989年,至今,集对分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集对是由一定联系的两个集合组成的基本单位,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人、事、物、数字、概念。销售渠道(channel)所谓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所经过的通道或途径,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依赖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商业机构。销售对于每一个企业都是很重要的,作为医药企业而言,销售占据了企业资源的重大比例。近年来,随着医改进入深水区,行业政策出现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医药行业正式进入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时期[1-2]。当今的医药企业与同行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品牌的知名度、销售服务等方面,更重要的还将比拼企业对销售渠道的分析。现有的销售渠道存在着成员相对较多、渠道功能弱化、渠道成本较高、渠道控制力弱、渠道环节多、渠道管理水平低、渠道控制力弱、效率低等不同的问题[3-5]。本文基于SPA的医药企业销售渠道方式选择进行研究。

1 医药产品的销售现状

在我国,医药企业普遍依行以投入大量的广告或者招聘大量的业务员作为确保销售量的主要方式,还没有找到更创新的销售模式。普遍的医药企业没有对产品销售出去后的市场进行有效的分析。医药企业经常对于这种后期市场的反应没有处理会让医药企业在经营策略中发生失误。很多医药企业在销售管理上是做不到位的,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的方式单一没有目标性。现在的医药市场,顾客对产品的效果从盲目跟从到理性消费,要求更高。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模式与网络营销化的经济模式相结合,加剧了企业在销售模式上的创新和改变。近些年,我国放开了药品销售市场,制定了药品采购的公开招标政策,促使医药企业以合理规范的途径把产品推向市场。因此制药企业的选择什么样的药品销售渠道成为了企业能否成功关键因素。

2 医药产品的销售模式

制药企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有八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为医药企业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药品零售药店消费者;第二种模式为医药企业一级批发商二级批发商医院消费者;第三种模式为医药企业自营医药公司药品零售药店消费者;第四种模式为医药企业自营医药公司医院消费者;第五种模式为医药企业自营医药公司医药公司药品零售药店消费者;第六种模式为医药企业自营医药公司医药公司医院消费者;第七种模式为医药企业各地销售中心医药公司药品零售药店消费者;第八种模式为医药企业各地销售中心医药公司医院消费者。现有的销售渠道存在着成员相对较多、渠道控制力弱、渠道环节多、渠道功能弱化、相应的渠道成本较高、渠道管理水平低、渠道控制力弱、效率低等不同的问题。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第三种模式、第四种模式渠道较长渠道控制力弱,渠道费用较高。第五种模式和第六种模式缩短了渠道周期但容易引起覆盖率低。第七种模式和第八种模式增加销售成本,易导致串货。

3 制药企业营销渠道模式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医药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综合因素,确定一级指标为营销渠道的效率(A1)、营销渠道的运行(A2)、营销渠道的控制(A3),确定二级指标为营销渠道的增长率(B1)、营销渠道的扁平率(B2)、营销渠道的铺货率(B3)、销售市场渗透率(B4)、营销渠道的决策效率(B5)、营销渠道的反应力(B6)、营销渠道的信誉度(B7)、营销渠道的服务水平(B8)、营销渠道的串货现象(B9)、营销渠道的存货周转能力(B10)、营销渠道的存储条件(B11)、营销渠道的资金周转率(B12)、营销渠道的成本(B13)、营销渠道的新产品的渗透率(B14)、营销渠道的回款时间(B15)、营销渠道的处理问题的能力(B16)、营销渠道的信息反馈的能力(B17)、营销渠道的松散度(B18)。

4 集对分析法

通过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医药企业销售渠道的选择提供了一种科学量化的依据。集对分析是在一定的问题背景下,对集对中2个集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所进行的一种系统和数学分析。通常包括对集对中2个集合的特性、关系、结构、状态、趋势、以及相互联系模式所进行的分析;这种分析一般通过建立所论2个集合的联系数进行,有时也可以不借助联系数进行分析。由于数学中规定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人、事、物、数字、概念,因而如:评价标准与评价对象、设计要求和实物、目标与现状、状态与趋势、现在和将来、时间和空间、教师与学生、领导与群众、官员与市、投资与回报、改革与创新、正数与负数、东西、南北、好坏、胜负、实数与虚数、函数与图表、图像与方程等等。如某制药企业主营产品为补铁口服液,年销售量5000万支,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地区。首先建立理想的目标集合D=(B1,B2…B15,B16,B17,B18).利用德尔菲法给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同时进行归一化处理,判断企业目前最适合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今天谁来掌权――浅析当下销售渠道控制权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5(2).

[2]松布尔.浅析销售渠道管理方面存在的几种障碍[J].现代经济信息,2015(7).

[3]邵昶,蒋青云.营销渠道理论的演进与渠道学习范式的提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

第3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开放式教学

在医药市场营销中,营销是核心,营销的最关键主体之一是人才。从近几年医药市场研究看,许多大大小小的医药经营企业,包括实体药店和电子医药商店都在扩招医药营销代表,而且营销代表一直是人才紧缺的职位。为了响应市场需求,促进医药市场发展,一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各大著名院校已经开设电子商务课程以及相应的研究专业。我国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也作出了许多努力,许多医学高等院校,以及综合性高等院校的医药学专业自2000年以来都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

一、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

从各个院校开设相关电子商务的课程看,在理论知识方面已经作了传播与推广,然而在实际应用方面和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兼具的教师比较少

目前,就各大院校看,大部分的教师拥有专业的医药知识,并且在医药知识的传授中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营销知识方面以及营销知识的传授方面存在僵化的现象。因此在从事医药营销专业的电子商务教学时比较僵硬,而直接这影响到教学质量。

(二)教材缺乏针对性,没有以医药营销为主的教材

市场上有关电子商务的教材在内容的设置和形式上并没有将医药和营销知识有效融合,也没有以医药营销为主的教材。教材内容的知识点非常多但是比较分散,比如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法律等各方面内容和知识点相对独立,较为分散不连贯。

(三)教学形式单一

从各大院校医药营销专业电子商务的教授课程来看,主要是老师为导向,以老师为中心的形式,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此外,实践教学非常少,无论是实践模拟场所还是实践模拟活动都非常缺乏,学生没有亲身体会和实践的感受,也就没有对医药营销的具体感知,从而整个课程显得乏味枯燥。

二、《电子商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综上所述,在医药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发展的关键时刻,注重培养人才以及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因此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开放式教学意味着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创新包容的态度充分利用调动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开放式教学模式当中,最关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在开放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的是空间、手段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开放。

(一)在空间上,教师可以提前定一个关于医药营销其中一个知识点的主题并提前安排好实践场所,让学生做好准备并收集来自社会或电子网络的信息,再进行实践模拟。在模拟当中构建真实的问题场景,分组学习,最后进行自我评价。

(二)在手段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应用多种方式:普通直观的教具实物或者PPT、语音室等多媒体的手段。

(三)在效果评价上,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可以通过开卷或闭卷考试、随堂讨论、调查报告、实践演练等方式进行评价。

以医药营销中的医药产品广告设计和价格为例:以互联网媒介学生首先必须了解要推销的医药产品,比如功效,适宜的人群等,其次调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并根据产品的特性进行广告创意研究和相应价格调整等,最后与客户建立联系,征集对医药产品以电子商务形式售卖的意见等。在这个模拟过程中,教师主要起一个引导性的作用,学生是主体。由此,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建立。

三、结论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依赖于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角色的平衡,以及教学的收放关系的平衡,做到放的开,收的回。除此之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还依赖于整个大环境的支持,即学校领导和规定的支持,在教师上课的模式上、资金的注入方面、学校与学校之间合作的方面、学校与网络企业的合作方面或者学校与医药企业合作的方面等给予支持和许可。由此,一个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可以以许多资源为基础,培养医药领域的营销人才。

如今,中国的医药营销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但是营销人才仍然紧缺,因此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急需建立,并且急需一个完善的架构。

参考文献: 

[1]曾学文,刘斯敏.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课程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76277 

[2]顾军.中职药品营销专业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981 

[3]徐晓放,夏春德.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J].继续教育研究,2011,11:158160 

第4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145-02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相结合,是一、二、三产业为一体的产业,也是我国主要的国民经济增长点。自1997年以来,随着医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占全部工业总额的比重,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是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来源产业之一。医药行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为人民防病治病、康复保健、提高民族素质的特殊产业。在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国巨大的医药消费潜力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球制药行业的广泛关注。医药行业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一般受经济发展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全国药品工业企业利润率水平保持稳定发展。因此,国际上知名的医药企业纷纷抢滩中国的医药市场,我国的医药产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一、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形成与发展现状

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强劲。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作为一门课程传人我国后,国内各大学已普遍开设了该专业。目前国内本科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概括为四种:综合性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财经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理工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和医药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各个模式特点各异。医药类高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模式开设课程除了经济管理类之外,还涉及医药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对医药市场调查、分析、预测能力的医药行业营销人才。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应强化医药营销方向,突出医药行业特色,但由于医药院校设置市场营销专业时间较晚,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达到医药企业用人要求。中国加入WTO后,医药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同时又有医药企业营销及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会逐渐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医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要求从事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才必须是医药专业知识和营销技能双方面的行家。但作为新兴产业,一方面由于准入条件较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整个医药企业的薪酬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没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学科教育的交叉性不强,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对医药产业的流程“一窍不通”,而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营销及管理方面的技能又不过硬,因此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也浮出水面。据最近的调查,目前国内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600余万人,其中医药企业营销人才又成为行业内最紧缺人才。

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层次是为适应我国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学制四年。该专业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管理、营销理论知识及一定的医药卫生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医药市场营销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它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与医药卫生科学管理有关的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医药企业管理有关的经济学、营销学、管理科学基本理论,初步具有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研究的能力。长沙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设在管理系,开设于2008年,属于本科专业,由于起步较晚,在该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培养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二、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结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的背景及可行性分析。从长沙医学院背景看,市场营销专业开设较晚,该专业在培养学生能力结构和课程设置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因此很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调查。长沙医学院地处湖南省府长沙,因此,就业单位的调查选取为长沙市的一些医药企业。本论文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一份是对就业单位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选取为长沙市的一些医药企业;另一份是对长沙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调查问卷。对上述两方面的调查对象,本调查分析对于他们都意义重大,保证了这两项调查的可行性。

2.以“本专业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的实施。当今医药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就是需要好的医药管理人员。因此,好的经济市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突破口,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笔者对长沙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

3.以“就业单位”为对象的问卷调查的实施。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笔者又对长沙市的一些医药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与市场需求存在着较严重的错位现象。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匮乏的问题,目前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短缺,并不是总量上的短缺,而是懂得建立在企业管理平台上医药供应链管理的综合性人才的短缺。

4.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及评价。在开展本次调查时,笔者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查询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对调查问卷等方法获取的资料进行统计,为使制定的探索结果更加切实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广泛征求各医药企业管理人员和教学管理岗位人员的意见,尤其是征求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等部门的领导意见,然后对前期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最终得出了上述结论。

三、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1.调查问卷的统计。按照科学的方法挑选了一部分长沙市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医药企业的所有者或高层管理者为代表填写问卷,本调查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然后收集调查资料并且严格按照统计原则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与分析,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280份,答卷的有效率为95%。

2.调查问卷的综合,比较与分析。通过对本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调查资料的综合、比较,发现普通高校本科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在长沙市场上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多为2500~3500元,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但对医药卫生管理方面的流程“一窍不通”,而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管理方面的技能又不过硬。湖南省内目前很少有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层次的毕业生。而通过对“医药企业对本科市场营销类专业人才能力结构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尚不科学,人才培养处于“大一统”的状态,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培养的毕业生“千人一面”,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弊端。作为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医药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传统教育模式遗留下来的问题,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许多院校不能清晰地界定所培养人才未来的就业方向,多数院校培养目标宽泛,不符合中国目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实用性需求。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是现代市场营销专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医药企业的很多高级市场营销人员没有接受过市场营销专业系统的知识学习,做市场营销完全靠经验的摸索,市场运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不强。这种状况已经难以适应国内、国际不断提高的市场竞争水平。因此,医药企业急需具备系统营销知识和医药医学背景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四、结论与展望

当前,世界著名的医药公司已纷纷进入中国,并增大在中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试图抢摊中国市场。与国际大型医药企业相比,我国的医药企业不仅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产品技术含量、研发能力、管理能力低,经济效益不佳等,还表现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一批高素质的营销及管理人才。因此,加强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医药企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措施与手段。培养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能力的创新人才,这既可以满足医药市场对人才的特殊需求,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增强专业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医药院校的持续发展。

总之,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自中国加入WTO以后,医药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企业现有人才流失的问题,在医药企业各方面人才普遍缺乏的前提下,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对医药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关系着我国医药企业能否在与国外知名医药企业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医药企业对既有医药知识背景,又懂得营销售及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是非常旺盛的,这无疑为医学院校大力发展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药企业市场营销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耿冬梅,谭巍,汪晓凡.高等中医药院校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调查研究[J].中医教育,2008.

[2]董圆圆.医学院校本科应用型人才管理素质培养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9.

[3]潘金云.论我国医学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D].沈阳:东北大学,2006.

[4]刘振华.提高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9.

[5]刘颖,贺加.探讨医学本科教育开设管理课程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3).

[6]洪炎生,王春雷.论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

[7]戎华刚.新时期地方医学院校的定位与发展战略[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26(6).

[8]岳海玉,商广喜.浅谈医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新战略”[EB/OL].中国医药营销网,2006.

[9]傅兰英,左玉华,林克明,朱小平.高等医学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

[10]陈洁.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现状及主要制约因素的研究与干预[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8.

[11]林超岱,陆建伟.美国高等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

[12]李勇.中外高等医学教育学制的比较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5.

第5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目前,综观我国医药商业行业,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经营效益低、流通秩序乱。

企业数量多。在我国医药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加上地方政策的保护等多种原因使大量医药商业企业产生并生存下来。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三证”的医药批发企业近1.7万家,零售企业约12万家。美国是医药事业发达的国家,其零售药店只有5万多家,批发企业经过兼并重组也已减少到了现在的70多家。与之高度规模化相比,我国医药流通组织结构显得不甚合理。数量虽多,却是鱼龙混杂。

企业规模小。在1.7万家批发企业中,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只有800余家,不到总数的5%;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分别为60多亿元,各占医药市场销售总额的4%左右。前十大批发商的年销售额之和也仅占批发行业总销售额的20%左右。零售企业年销售额最大为3.49亿元,与美国的零售巨子CVS每年150亿元销售额相比,差距十分巨大。而且批发、零售网点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尽合理,存在过于密集或过于疏散的现象。

经营效益低。企业由于改革滞后产权结构单一、管理手段落后、资金不足等原因,导致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三角债现象普遍。我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小于1%;美国医药批发商的销售利润率为1.5%,而其流通费用率仅为2.9%。据统计,我国已经有15个省的医药商业企业连续三年出现汇总性亏损;而国有医药批发企业负担更是沉重。

流通秩序乱。主要表现在药品购销中“回扣”风盛行;药品非法市场屡禁不止,无证经营、制假售假等问题严重,对人民用药安全造成威胁;药品虚高定价,社会和患者负担沉重;交易手段的落后导致交易行为不规范;以及企业间不拼质量不拼服务拼价格等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 二、可行经营之路探析

随着中国医药事业发展渐趋成熟,相关法律日益健全,医药市场不断规范,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再加上入世后,外国医药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我国医药商业企业要想在国际化的市场上站稳脚根并与同行一较高低,就不得不提前思考自己的经营之该路到底该怎么走的问题,从而为实现医药大企、医药强企的目标,打造集约化、一体化、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未来核心竞争力。

一)、规模集约化:实现规模经营,带来规模效益

我国医药商业企业长期被“数量多、规模小”这一顽疾所困。随着国家“三改一加强”等相应宏观调控措施的推进、GSP换证验收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以及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行业的规范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中,一些企业被兼并重组,一些企业被勒令退出市场。中国医药集团公司、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中国医药对外贸易总公司组建了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公司与上海医药工业销售公司组建了上海医药股分有限公司。国内这些医药企业正是通过联合、购并、重组,实现超常规的资源汇聚,资产增值和资本扩张,以形成足以与“安万特”等外国大公司同台竞争的实力,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上大显身手。有专家预测,5年后中国医药企业将减少30%左右,正是这种集约化经营汰弱留强的结果。

医药商业企业要改变流通组织的方式,推行总和连锁经营制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在批发业搞配送制,在零售企业推行连锁经营制,是医药商业企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复的必由之路。厂商双方在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合同形式进行的医药总、总经销,将成为医药商业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这种经营方式,不仅可以为合作的双方带来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市场,而且有利于密切和稳定厂商、商商和工商间的协作关系,有利于深化流通市场的管理,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跨区域的连锁零售经营,更有利于规范一线卖场,为医药流通市场的有序经营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二)、纵横一体化:缔结外部战略联盟,打造内部核心实力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将促进许多新型的跨国经营方式产生,我国医药商业企传统的营销渠道、交易方式会受到巨大挑战。医药商业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一体化经营势在必行。

横向一体化:生产商、批发商、医院、药店等医药企业与企业之间,结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经营战略联盟,减少渠道磨擦内耗,提高渠道运作效率,创造条件实现联合经营,组建大企业与大集团,以供应链和价值链来增市场控制能力和渠道规范能力。1.厂家为一个品种或几个品种而建销售网络是得不偿失。比如说建办事处,往往带来销售人员分散不便监控、货款回笼困难、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再建一个销售公司实际上是还是商业企业。所以生产企业愿意和大批发商结成合作同盟,以利用商业批发企业强大的销售或物流。 2.医院、药店等医药零售终端将与大的批发商建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是他们经营品种多,任何一个生产厂家不可能一两次给它们配齐,从而会增加他们采购的工作量。二是他们没有先进的质量检测设备。其最佳进货渠道只能是配送能力强、品种齐、并严把“计划购进关、入库验收关、在库养护关、出库复核关、售后服务关”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批发商。3.批发商同样需要生产商这一稳定的货源和医院、药店这一稳定的分销渠道,努力避免通路上的“两头活跃,中间痿缩”。

纵向一体化:医药商业企业在以一种经营方式为为主体形成自己的核心实力和竞争主力后,还应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实现、配送、批发、零售连锁一体化经营,以增强流通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石油行业的“欧佩克”就是我们医药企业学习的榜样。“三九”“海王”“太极”等中国医药生产巨子的销售公司先后建立自己的连锁零售药店,并在一体化经营模式慢慢做强做大,成功上市,渐具同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更证明了一体化经营是迈向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第一步。

三)、手段现代化:统一管理标准,完善服务手段

过去,曾成立全国电子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以推进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现在到了网络时代,电子商务代表了未来商业贸易的方向。医药商业企业首先要实现EDI(电子数据交换),并逐步实现从订货到付款、从谈判到成交全部电子化。推动企业上网工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创造条件实现管理方式系统化、营销过程自动化、商务运营电子化。

首先,引进商品条码识别系统,实现药品条码管理。特别是大型批发业的物流配送中心和连锁企业更应实现计算机联网,达到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服务规范的六统一管理标准,确保总、分公司(店)的经营同步。

其次,实现数据信息化。引进先进的数据管理软件,将产品的进销存相关数据,进行网络信息集成,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行业间的信息共享。前些时,喊得比较响的一句口号是“解放全国总经理”,它或许能从管理方法特别是数据管理方法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第三,流通手段上推进电子商务交易,网上交易是一种高效率的交易方式。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在药品购销活动中,要积极利用现代电子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效率,降低药品流通费用。因为网络技术可以缩短人与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加速物流和信息流,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批发业要向广州医药公司、上海医药股份公司学习,连锁零售业要向“中联” 学习,以他们为样板,建设好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和电子商务架构,并创造互联互通,引进现代化集中管理,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实现服务优质、降费增效。为增强竞争力,奠定新的物质基础,为迎接入世后医药销售市场上的新挑战,创造有利条件。

四)、范围多元化: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市场与国际接轨后,医药商业企业为增强生存、发展、应变等能力,必须摆脱己有经营范围的限制,在发展和巩固医药主业的同时,向其他领域拓展,在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战略以分散经营风险。近期上市公司的投资动向表明,包括医药在内的6大项目将成为未来五年的投资方向。到那时,我国医药行业中将涌现出一批以医药经营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财团式大型集团公司。目前,国内外己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告诉我们,医药企业实实多元化经营,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高经济效益,其经营模式值得借鉴。比如,现在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医药连锁店全部是多元化经营,在以医药为主的同时,兼顾与健康相关产品和其他日用品的经营,将医药连锁店的平均毛利从28.3%提升到32%左右,足以与日用品综合商场35%的平均毛利媲美。

五)、营销网络化:三网合一营销,优势打拼未来

入世后,国外医药企业将在技术、价格、质量等各环节上给我国医药企业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同对手竞争的优势将不再在于产品本身而在于产品流通的渠道,即销售通路。所以,国内医药商业企业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个突破口,营造好自己的营销网络,以通畅的销售渠道,顺利地完成产品的分销、资金的周转、信息的交换和服务的传递。

首先,传统的“机构人员”营销网不能丢弃。传统的办事处(机构)加业务员(人员)的营销方式己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在一段时间内,人们仍然会认为这种面对面的交易比电子商务那种虚拟的世界更踏实,更易接受。再说,要完全取代这种营销方式,还必须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来优化现行的办公设备、运输工具等营销硬件。

第6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药;物流;连锁企业;经营

一、我国医药连锁发展的行业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医药流通领域以及连锁经营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药流通体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现有的国有、集体经营等模式将被多种所有制企业并存的集约化配送制、连锁制所取代,众多医药连锁店迅速崛起。

1、我国医药连锁企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2002年国家经贸委的《关于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零售药店连锁制给予肯定并大力提倡。同年召开的“跨省市连锁试点工作会”又首次取消了对跨省市开办连锁店的限制,这无疑给连锁药店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市场的需要。我国人口多、分布广、老龄化和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使医药零售业发展潜力很大。

竞争的需要。加入WTO是促成我国医药零售业连锁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入WTO后一是外资企业将为医药物流和医药零售发展成为独立的行业创造机会。二是各家医药零售企业将在售后服务、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展开争耳。所以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药品零售业面临的挑战,走连锁化道路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自身各方面的积累。长时间的资本积累,医药零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规模与效益的长期周转磨合,让规模经济产生,这是连锁药店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良性循环状态下所积累的资本为连锁药店的运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

2、医药连锁企业的经营优势

连锁药店与单个药房相比,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统一管理、行成了品牌更有竞争优势、具有连锁业的经营特点。(1)规模优势。零售药房与连锁药房相比,而场地面积、店内装修、设施改善、药品品种都是其他单个药房所不能比的。(2)品牌的优势。由于连锁药店追求的是规模效应,其药品品种、质量、价格都是规定的,服务也是确定的,品牌优势极为明显。 (3)渠道网络优势。由于经营正规和分销能力强,很多供应商乐于与连锁药店合作,而分店经营网,连锁药店以本地为经营中心,向周围地区发展经营网点,销售网络宽广,由于连锁药店品种齐全,品质有保障,服务标准高等原因,连锁药店锁定了一大批顾客,客户的回头率高出零散药店的25%。

二、我国医药连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特许经营行业,准入门槛高。按照相关法规,医药零售行业是特许经营的行业,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才能够申请营业执照。

市场已开放,进入壁垒正在降低。2000年以前,我国药品消费市场基本上处于封闭的状态,2001年开始进行区域连锁经营试点,但随着政策的开放,这一壁垒已基本不再存在,估计2007年连锁药店的扩张速度还将进一步加快。

现有企业缺乏必要的资源和人才。由于多数企业刚刚起步,缺乏诸如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技术以及克服零、散局面所必需的统一采购配送系统和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支持,难以打破“高运输成本、高库存成本或不稳定的销售波动”,很难形成“与顾客和供应商交往的规模优势”。具有资质的执业药师的匮乏,也是制约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主要因素。

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品牌号召力、商品配送能力及信息化网络管理是医药连锁经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存在市场分割和企业缺乏必要资源等原因,目前国内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商品配送系统和品牌管理系统及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缺乏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三、我国医药连锁企业经营策略分析

连锁经营的模式选择要适当。目前,国际流行的连锁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正规连锁、自由连锁和特许连锁。针对我国目前医药连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竞争激烈,并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冲击的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医药流通企业应采用正规连锁和特许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总部为制药企业的医药连锁经营企业。此类企业由于要将本企业产品放于主要经营产品位置,而且要通过连锁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应该主要采取正规连锁经营模式,如为了尽快占领销售终端。总部为老字号、名牌医药流通企业。这类企业大多是区域性的连锁组织,随着区域限制的取消而逐步走向全国化。总部为原医药批发企业。这类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畅通的进销渠道,在传统体制下控制了大量的销售终端,医药批发企业可以带头搞自由连锁方式。各企业相对松散的联系在一起,利用总部的物流配送来降低成本。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药连锁。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医药流通企业正处于重组的关键时期,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兼并、联合中扩大企业规模,同时也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将扩张的规模效应发挥到最大。通过条形码和收款系统收集信息。跟踪药品销售的动态,从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徐应云.打造医药连锁企业的脊梁,医药经济报2005,12.

第7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医药企业 营销渠道

1 我国医药企业的营销渠道模式

当前,我国国内医药企业有着显著的变化。近期统计资料显示,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患者以在医院购买药品是主要的方式,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从病人药店购买药品方式则比较少,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从90年代开始,传统的医药三级批发调拨供应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使得我国医药市场慢慢的形成了以下几种营销模式。

1.1 全国总或总经销制模式 这种模式是通过药品制造商把某类药品给商,使其获得合法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销售该药品。

1.2 区域总或总经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医药生产企业在特定的区域只选定一家经销商经营该厂出产的药品, 医药企业不仅负责药品的生产,还要维护和建设该特定区域的产品。其他方面比如产品在销售店面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这些事情由经销商自己负责。

1.3 制药单位自建渠道模式 制药单位通过成立单独办事处或者销售部门,专门管辖该特定地区内的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和维护,产品在渠道终端的宣传、推广、促销以及产品货款工作等。

1.4 直销模式 这种模式是制药单位直接招聘销售人员,通过这个销售人员把药厂的产品直接推广到消费者手里面。

2 我国医药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

2.1 渠道价格难以控制,冲突时有发生 因为在某一

特定区域可能有多个销售,而同类产品也可能有多个销售,这就使得商竞争比较严重,希望通过自己定制价位来取得销售上的优势,即使制药单位明确了药品的价位,因为利益的冲突,使得经销商很难完全按照制药单位制定的价格体系来执行。这就使得经销商之间以及制药企业与营销商间产生了矛盾。

2.2 产品分销渠道效率不高 随着国药、上药、华润北药、九州通等规模比较大的医药物流配送商产生,产品流通行业的集中度,在很大程度得到了提高,但是这些配送商规模有限,不能做好覆盖全国的工作。现阶段医药流通厂家依旧存在家数众多、行业集中不高等问题。渠道的覆盖面相对狭小,覆盖的广度不理想,比如农村市场,原有的医药流通体系分崩离析,缺乏有效的配送渠道。由于医药营销渠道规模小,覆盖能力低,整体分销效率较低。受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使得在产品配送阶段的盈利越来越低,再加上渠道其他成员对利润的争夺等原因,使得可持续性能力不高,很难支持医药产品配送单位的生存和发展。

2.3 渠道终端混乱 渠道中低价窜货和终端拦截对销售目标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也导致了销售商不便管理,这些现象主要表现为:经销商对产品的评价不高,降低了产品的覆盖率和产品的持续性销售可能。由于过多的依赖产品本身,使得营销手段比较单一,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分销渠道,它使得质量好的产品堆压。随着产品营销的完善,这种现象一定会得到改善,使得产品能够顺利送到消费者手里,每个渠道人员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2.4 制药单位的招标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制药行业受宏观调控影响比较大,自主性不高,尽管国家实施了医药改革措施,希望通过基本药物招标来达到向医药市场提供老百姓满意的、物美价廉的药品,但从现在实际推进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弊端。弊端主要是表现在以最低价中标这条政策上。因为药品是一个特殊的商品,以最低价中标,企业和企业之间竞争的就是价格,而药品又是特殊商品,由于我国目前药品的检测手段、检测项目、检测标准有诸多的不完善,如果我们只比价格的话,那就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药品招标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医药企业营销渠道的一个重要问题。

2.5 营销渠道结构单一、展级多、环节臃肿 我国制药单位以前的经销方式是呈金字塔式的形式,这种模式有很大的辐射能力,使得医药单位的产品迅速的占领广大市场。但是,产品供货量大,需求相对较小,并且竞争比较严重,这就暴露出以前的经销模式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①多层结构限制了营销渠道的效率,同时臃肿的渠道增加了运营成本,使得在同类产品中价格不占据优势。②多样结构的渠道使药品制造单位很难控制每个营销通路。③各种销售通道的资源不能有效共享和利用,还有就是销售通道过多,使得产品策略不能实施。

3 完善我国医药营销渠道的对策

由于药品监督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部分商家商业道德缺失,医药营销中出现了以上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了我国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绊脚石。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医药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管理,有下面几种对策:

3.1 建设防护体系,减少营销矛盾 在刚开始开拓市场时,由于各种竞争的存在,产品单位的应对方案直接影响到营销渠道的质量。营销矛盾和不正当竞争引起的反应使价钱被挤压得过低,利润空间很小,营销商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引起营销渠道体系的瘫痪。所以怎样有效地减少矛盾、营造良性竞争氛围是各个制造单位面对的首要问题。良性生态系统的营销渠道应该包含扁平以及高忠诚度,有序的营销渠道之间的竞争是健康的前提。由于在国内地区差异比较大,制造商应该仔细调研市场规则,把试图违规行为制止在未发生阶段,减少内耗,同时提高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逐渐建立良性健康的营销渠道。

3.2 提高渠道分销效率 为实现规模经营,要医药企业进行渠道整合,它是解决药品分销效率低下的手段之一。近两年,“新医改”的实施将带来中国医药市场的大扩容,医药流通领域的兼并整合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所以,并购、重组、联合仍是未来医药流通业发展亮点,它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逻辑,从产品经营到资本运营,将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加大兼并、重组整合的力度,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加快业内重组、并购,通过横向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增强研发能力。

3.3 改进销售渠道 最近的医保改革明确出来,看病和开药要区分开来,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和农村医疗市场的两个新的中低端药品市场。原来的终端医院市场的百分之八十额度将会被重新分配,转向药店和其他终端。制药公司已经开始重视这个市场的发展。例如哈药集团制药公司,以拓展社区诊所、城乡接合部诊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药房连锁经营,通过这些方式来扩大产业规模,并且提升物流发货水平,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市场份额。目前已在哈尔滨市各乡镇、村屯建立了1000 多家“人民同泰”药店,占哈尔滨农村药品供应网三分之一以上。

3.4 完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 “新医改”要求,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医药招标采购将成为公立的各级医疗机构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其他用药的主要渠道,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现行的医药招标采购制度必须改进与完善。

3.5 营销渠道瘦身,提高渠道的利用率 很长一段时

间,国内的工厂通常在使用传统的批发和零售模式。这种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被证明会影响效率,同时会拖延产品送至消费者使用的周期。这也引起制造单位很难了解产品使用者的具体情况,难以提升商品总的价格。据麦肯锡高层管理人员讨论,分销渠道的价值一般占整个产品价值和服务零售价格的15%-40%。通过这个可以看出,只有优化了分销渠道,单位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盈利空间。

4 小结

医药营销渠道是制药厂家全部营销和定位方案中的无形资产。良性的医药营销渠道创造的资源能够有效推动该单位的发展和深化。同时,营销渠道是市场营销方案中唯一的外部资源,所以这个独立的外部资源可以给医药企业制造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中国制药企业同样受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在国家制定医疗改革的步骤中,医药渠道每个部分都产生了变化,新医改政策中的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集中采购招标、国家对药品的价格管控等政策都对制药企业产生了积极作用,伴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医药营销渠道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医药市场也可以说成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中国制药厂家应该努力提高产品的营销渠道,这样才能在以后不断复杂的竞争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丹.江苏省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分析[J].价值工程,2012/09.

第8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辽宁省医药物流;对策

前言

近年来,辽宁省医药行业迅速发展,药品流通加快,使得医药行业利润上涨,医药物流业务在医药行业内所占比例逐步扩大。医药行业应重视发展医药物流业务,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有效减少物流成本,进一步增加医药行业利润。

一、辽宁省医药物流发展现状

(一)医药市场潜力大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延边的省份,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作为东北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医药资源,医药制造业基础好,科研优势明显等特点。根据2016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末,辽宁有各类卫生机构36131个。其中,包括医院1190个,卫生院103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39所,村卫生室20006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8所,社区卫生服务站787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8.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7.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万人,注册护士12万人。据中康CMH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辽宁省等级医院市场的总规模为399.2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了13.1%,其中化学药增幅为12.8%,中成药增幅为14.8%。相比于其它省份,辽宁省等级医院市场规模不大,但同比增速较快。2017年一季度,辽宁省医药工业利润率高达16.6%,医药行业盈利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居全省工业首位。辽宁省重点医药工业企业的监测数据显示,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1.7%,利润增速是30.6%。2017年前两个月辽宁省医药行业以占全省工业2.1%的主营业务收入,支撑了全省工业8%的利润。辽宁省医药行业体量不大,但发展迅速,呈现出行业集中度明显、社会贡献度大、市场潜力大的特点。

(二)医药物流业务模式多样化

医药物流业务模式分为自营模式、外包物流模式、自营与外包结合的混合模式和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结合的混合模式共四种业务模式。1.自营模式。自营是指医药企业自己建立起网络化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自主完成物流相关流程。该模式的运营主体是医药制造企业,特点是保证物流运输的稳定运行状态;便于医药企业对生产资源流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实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同时防止核心技术的外泄。2.外包物流模式。外包物流模式是指医药企业将物流体系设计、维护、调货、库存管理、装卸和配送等全部物流业务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该模式运营主体是第三方物流企业。2005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了加强监管促进药品现代物流发展的意见。允许具有现代物流条件的批发企业接受已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委托的药品存储、配送业务,同时也允许有实力并具有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及技术的企业为已持有许可证的药品企业开展第三方药品现代物流配送。外包物流模式特点是时效性强;降低医药企业固定资本和物流成本;转嫁医药企业经营风险;鉴于GSP,GMP对医药流通企业要求,准入门槛较高,对企业综合实力要求高。3.自营+外包混合模式。自营与外包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将物流环节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外包出去,其余的物流环节由医药企业自己做。目前大多数医药企业都采取这种物流模式。4.自营+外承接物流业务。自营与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相结合的混合模式是指除了满足本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同时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外承接物流业务的模式。

二、辽宁省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医药物流运输成本高,企业效益低目前,辽宁省医药物流依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数医药物流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总构成还缺乏充分的认识,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两大组成要素。其中运输成本上,医药企业在生产药品后,要经过五到七级经销商才能将药品成功运送给患者,药品流通环节增加,是因为物流公司建立的物流节点过多,当药品达到某一节点后,就要进行物流交换,最终导致药品流通费用过大,物流成本提高。流通环节的增加大大降低医药物流业的利润,致使医药流通企业的毛利润只有7%左右,而纯利润率仅为1%。其中,平均物流的成本更是占到了销售额的10%。医药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效益降低。

(二)医药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能力亟待提高

首先,医药物流配送站点分布单一化。大多数配送网络是以多年前的药品进、销线路和物流节点演化形成,没有对配送中心网络进行及时更新和优化,配送网络布局不合理,致使运输时间增长,运输成本扩大。其次,医药企业从事运输的设备不够完善。低温、冷藏储存药品、品和以及疫苗等生物制品由于其自身特性,需要专业车辆运送药品。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19条规定:“药品说明书要求低温、冷藏储存的药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使用低温、冷藏设施设备运输和储存。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反本条前款规定的,应当立即查封、扣押所涉药品,并依法进行处理。”医药企业规模受外部环境的限制,运输能力有限,缺少专业的冷藏运输设备,难以实现企业规模效益。

(三)医药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及时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可以使企业快速满足客户的需要。在物流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合理运用因特网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运输控制系统、条形码和无线电设备的自动化运作设施等技术,不断完善供应链所需信息,是医药物流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省医药行业发展迅速,但医药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仅仅处于网络建设的初级阶段,医药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大部分医药物流企业只能对内部信息进行数据查询,企业间缺乏信息衔接,不利于及时了解行业情况,导致客户不能及时查询到药品订单信息,无法得知物流运行进程。每种药品都有代表其身份的医药条码,条形码混乱,药品出厂时不能被识别是医药企业遇到的另一个难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标准化系统来管理医药条码。

(四)医药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人力资源是影响医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医药物流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物流,因为药品管理的特殊性,对于不同品种药品,物流运输方式也不同,需要专业医药物流人员进行物流作业。现阶段辽宁省没有专业培养医药物流人才的机制,人才匮乏是影响医药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医药企业,大多医药企业都是从传统仓储岗位调离工作人员进行物流作业,这些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缺少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实操技能少,无法达到岗位基础需求。降低企业运行效率。对于高等院校,随着企业物流业务增加,辽宁省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却没有学校专门对医药企业开设医药物流专业,使得医药物流人才断层,高校无法向企业提供专业人才。

三、辽宁省医药物流发展对策

(一)优化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企业为了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把不属于企业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进行外包。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既没有医药产品,更不能进行药品的交易,所以只能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物流服务。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不包括医药销售方和医药生产方,从根本上减少了药品的流通环节,降低了药品运输成本,满足了客户需求,为医药企业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为迎合现代化物流技术的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还可以适时优化经营策略,同医药销售方和医药接收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三方合作,增加企业效益,达到三方共赢的目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通过优化企业内部外部环境,改变经营策略,为医药产业链上的各企业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二)构建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

首先,按经济区域或城区为中心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将经济区域内的医药物流配送密切联系起来,尽可能减少不合理因素。实现物流配送的优化。以城市为中心来考虑其布局问题,对于城区特别是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物流、商流和资金流分离的基础上建立医药物流配送网络,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系统提供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对医药物流进行配送服务。其次,应配备现代化的高技术性能的设备。根据物流需求及时扩大专业化运输设备的购买,利用相关的应用管理系统,服务医药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医药物流配送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应做到以自身配送为基础,逐渐面向医院、商家以及零售药店。根据医药特性,构建提高医药物流配送服务质量的机制,向顾客提供满意的医药物流服务。建立一个现代化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不仅能够帮助医药企业增加利润,还能够有效缓解药价过高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医药物流配送本身要加强内部的服务质量管理,建立适合自己的服务标准,优化医药物流配送的服务,最后做到同时提升医药物流配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立高效物流信息平台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医药物流领域的应用与影响逐渐扩大,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企业物流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辽宁省医药物流业需要结合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物流信息平台。具体做法是以信息化作为支撑点,通过运用EDI、RFID、ERP、GPS和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技术实现消息的交互、智能配送、货物跟踪、库存分析、数据交换等一系列功能,进一步提高医药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能力、分析能力、传递能力和决策反应能力,加强物流部门在市场、客户服务、运营效应、仓储、运输、配送等方面的管理。通过建立并完善物流信息平台,使客户能够及时高效的查询物流信息,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同时不断拓展业务和市场,促进医药物流业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四)大力培养医药物流专业人才

在企业方面,需要医药物流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更加重视医药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对员工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力培养兼具物流和医药知识的专业人才。与普通物流相比,医药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更强,涉及的学科门类和领域包括医药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在高等学校方面,医药物流人才除了常规的理论学习之外,学校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采用多种形式,如职业培训、执业资格认证、学历教育等。同时,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制定能够真正适应医药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联盟,企业进校园宣传讲座,招聘专业对口的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可以帮助企业不断提高医药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

四、结论

本文以辽宁省医药物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辽宁省医药物流现状的调查,发现医药物流行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辽宁省医药制造业快速发展扩大了医药物流在医药产业所占比重,医药物流行业日益发展可以增加医药企业利润,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重视医药物流,将会对医药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静.关于医药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4,(26):83-83.

[2]杨科峰.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3,(31):56-57.

[3]刘丽莉.试论中国医药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3,(22):19-21.

[4]原晓娉.我国医药物流配送的相关研究[J].经济师,2011,(12):277-278.

第9篇:医药行业经营模式范文

[关键词] 药品企业;学术营销;非处方药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 医改的效应已逐渐显现。医药政策的变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将医药行业推入新的调整期。传统医药企业主要依靠给医生回扣和媒体广告两个营销手段,然而从2000年开始,药品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开管理,非处方药不用凭医生的处方就可以购买;2001年开始,国家对药品实行限价政策、药品公开招标采购政策、处方药禁止在大众传媒刊播广告等一系列政策,使得药品企业面对着一个全新的政策空间下的市场空间,在传统营销手段终结的同时,规范运作、精细化管理、学术营销势在必行。

1 药品具有特殊性,营销需谨慎

药品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1],具有双重性、专属性、时限性等特点。药品的双重性表现为防病治病的同时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精细化的药品管理尤为重要,关系着民众的健康和生命;药品的专属性表现为对症治疗,彼此之间不可替代,更不可滥用,处方药须遵医嘱使用,非处方药须依据病情,患者自身合理选择药品,按照说明书使用;药品的时限性表现为药品储存有严格的使用期限,药品供应要及时。药品有它特殊的营销方式,需寻求目标消费者。

2 学术营销,实现终端上量

学术营销就是以处方药产品特征与临床价值为核心,提炼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特点,通过多渠道与目标受众(以医生为主)沟通,实现客户价值的增值(提高处方质量,优化治疗方案),从而实现产品的销售与产品品牌忠诚度的营销模式[2]。学术营销秉承尊重科学和生命的态度为广大医疗工作者、患者、社会服务,也让企业朝着品牌企业发展。学术营销不是简单的通过几个会议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药品销售人员在日常的拜访中就要用科学营销的态度与专业学术语言跟医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目前,学术会议营销和专业人员营销还没有列入国家管理的行列,随着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不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迫使我们必须要用学术营销、品牌营销的方式带动终端销售。

3 非处方药与处方药营销模式不同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医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人们自我药疗、自我保健趋势的不断呈现,迅速发展的非处方药市场为药品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然而非处方药的营销模式与处方药的营销模式并不完全相同,简单的移植处方药的营销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药品企业除了汲取4P理论精华,即做好产品技术、质量、成本、服务等基本营销工作,还要吸纳4C理论,即以消费者为导向,坚持一切服务消费者,并将其贯彻到非处方药研发、定价、销售的整个过程,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为药品企业带来利润[3-4]。

4 药品营销过程中的道德观、伦理观

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定义为伦理性行为[5]。由于药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目标消费者的特殊性,客观上也决定了其营销过程中的道德伦理性也较一般产品更具意义,药品营销的道德伦理性不仅表现在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对药品企业、消费者、国家政府部门负责,还包括精美、方便老年人打开的包装、清晰的字迹等人性化的内容。随着药品行业法律、法规的逐渐实施,药品营销人员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求经济效益而忽略道德伦理,要处理好营销过程中经济利益和伦理之间的关系,为目标消费者提供全面、安全、经济、科学、人性化的服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 调整药品营销思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必然对医疗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6-7]。如何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药品企业需要调整思路,开拓进取,通过发展农村市场、向社区延伸、树企业品牌、建立品牌忠诚度、占领非处方药市场、在全国开办连锁药店、加大创新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完善以往营销思路,让药品营销人员成为医生的好帮手,成为消费者的好朋友,促进企业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明旭.医药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5.

[2]李新泰.医药企业的学术营销探讨[J].齐鲁药事,2006,25(11):59-60.

[3]冯国忠,彭嘉莹.我国OTC药品营销的4P和4C战略[J].齐鲁药事,2006,25(10):628-630.

[4]徐爱军,陈传明.制药企业药品营销模式比较及发展方向探讨[J].中国药房,2006,7(12):893-895.

[5]闫冠韫,周福仁.从药品特殊性看药品营销的伦理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1):116-117.

[6]梁东明.医改后药品营销思路[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