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精选(九篇)

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

第1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一、单科综合复习时要突出对知识结构的整合

对历史学科进行专门的复习时,教师应注重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使之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以达到使学生整体把握、宏观理解的目的。例如,对于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进行复习,复习时并不是按上新课时的一章一节“深挖掘”,而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复习。

1.构建知识体系。以世界近现代史为例,纵向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志可分为四个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蒸汽时代、电汽时代、信息时代,学生可按照这个线索来掌握。横向有五条线索贯穿始终: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关系、文化。而且,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五六百年的世界近现代史进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资本主义的准备或酝酿阶段,主要表现为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商业城市等。第二阶段,资本主义的起步阶段,主要表现为现代化的两大条件的具备:一是政治变革促成民主政治制度的开始建立;二是早期殖民扩张促成世界性市场的逐步形成。第三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引发的社会全方位的变化。如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民主化、世俗化等,还有价值观问题、自然环境问题等等。第四阶段,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展,主要表现为随着西方现代化走向成熟并逐步自我调整,现代化浪潮逐渐波及全球,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五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工业经济正在逐步被知识经济取代,服务业比例越来越高,超国家、超民族机构的建立,国家概念的动摇等等。这一时期,发达国家已进入了“后现代化阶段”,发展中现代化方兴未艾。

2.进行知识归类。复习时并不急于每章每节复习,当知识体系架构好后再按课本目录按节进行归类。如工业革命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属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一枝,列强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属于殖民扩张和民族解放运动一枝,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诞生属于工运与社会主义一枝,维也纳体系、资本主义扩张、列强争夺霸权属于国际关系一枝,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并存属于文化一枝。

二、注重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

复习时每遇到一个问题时都要前后联系一下,进行扩展挖掘以加深知识间的横纵向联系。

首先,遵循学习规律,采取分轮复习的方式。第一轮可采用“纲目结构复习法”。在“全面进攻,方阵渐进”战略指导下,教师应抓住历史阶段特征,按“知识块”整合章节结构,适时地将中国史与世界史融会贯通,有计划地将可比历史现象进行对照分析,恰当地让政治、地理等科知识介入。第二轮可采用“专题线索复习法”。这轮复习从1月初开始到3月中旬完成,与全市调研考试衔接,以强化考点知识,培养迁移能力为目标。在“全面进攻、纵队突进”战略指导下,教师应采取“国别知识立意拉线,专题内容分段点评”的方式,构建突破课本“常模”的新知识体系,深化学生对历史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第三轮可采用“强干弱枝复习法”。这轮复习从4月中旬开始到5月底结束,与高考衔接,以强化主体知识和热点知识,提高综合应试能力为目标。

其次,综合考试是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与单科试卷相比,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在学科内综合题上注重考查知识体系上的框架结构。它常常在一个专题内容上连续发问,多方位、多角度考查一个历史事件的内涵及外延;试题更多地突出时代感,强调历史与现实的交融;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题目增多,大量热点问题的历史发展线索成为综合性命题的载体。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要注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达到综合考试所提出的新要求。

三、重视复习方案的制定

学科个性的发挥有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当学科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时,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综合才能实现。这就关系到如何优化教学,高效完成学科内综合,兼顾跨学科综合复习的任务。我认为,教师只有加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在有限的时间里,突出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才能做好教活学活的结合文章,做深做透优质高效的效益文章。

从客观上看,五本书一百多万字,教学内容是系统而复杂的,因此,教师必须把握这几年以来的文综考试的试题特点和命题趋势,吸取和交流几年来文综复习经验和教训,并根据这些制定好复习的方案。从近几年的文综考试试题看,历史题考查范围狭窄,难度要求低;从指导思想看,必然求稳多于求变。再加上综合试卷题量少,知识点多,命题者选择余地大,难、偏、怪可能性极小。因而,教师在实际复习中应狠抓主干知识,以教师劳动减少学生劳动,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此外,教师应重视第二轮的专题复习。教师应根据《考试说明》做好专题规划,划分几个专题,并在每个大专题下突出几个小专题,然后进行复习与训练。一般说来,教师应在帮助学生理清大专题(板块),由“网”到“面”,形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再由“面”到“体”,每周着重突出一到三个小专题,在滚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史地政三科的集体备课,三门学科的教师共同找热点问题,运用各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综合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四、调动一切非智力的积极因素达到最好复习效果

第2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历史教学;对比法;中国近代史

历史教学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扩充高中生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现有的历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缺陷,使得高中生难以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因此,研究新的历史教学模式,对于拓展高中生的历史知识有着积极意义。

一、扩充历史教学资源

由于历史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相对较少,高中生很难从历史课本中了解某段历史的全部内容。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在课前事先搜集与课堂目标相关的资料,以此扩充历史教学资源。例如,在讲解“香港回归”这段历史时,教师在课前应搜集这段时期的背景以及制度,并组织高中生在课外去了解香港的历史。在课堂上,可向高中生提出下列问题:“香港是如何被侵略的?”“‘一国两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如此一来,便能让高中生全面了解香港回归的这段历史。

二、增设课堂活动

要想加深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只通过教师的单向传授远远不够,还需要增设课堂活动,让高中生从课堂活动中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将全体学员分为两组,将中国近代史作为竞赛主题,并通过抢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同时,采取积分制模式,并且只要该组任何一名成员能够正确回答历史问题,便给该组加分。通过这种课堂竞赛的活动形式,可增加高中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能让高中生在竞赛中不断加深所学的历史知识。

三、引入对比法

一般来讲,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基于这一点,可将国内历史以及国外历史进行对比,并引导高中生探寻各国历史的差异性,以此加深高中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例如,在讲解民国时期的历史内容时,可先让学生了解到国内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再向学生介绍同一时期内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社会环境,并引导学生将国内制度与国外制度进行对比。在此期间,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各小组学员探讨我国当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为讲解我国民国时期历史内容打下基础,还能让高中生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

总之,教师只有扩充历史教学资源,增设课堂活动,并巧妙利用对比法,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3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 高一历史 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 教学设计

一、引言

上海二期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这里所提出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的是对自我教学过程的评价和研究,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重视程度不够,所以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尤其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方法,是我在这篇文章中重点论述的。

二、高一历史课堂有效教学

当前在二期课改下的上海高一历史教学的研究工作中,虽然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目前首要的一个关键任务是面临高中历史结业考试,这个任务要求学生在高二时完成。那么高一历史课堂教学所要完成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体验历史学习过程,学会历史学习方法。

如果是从“过程和方法”上去把握高一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认为一是要充分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让学生承担主要的课堂活动,成为教与学的主要载体,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只有参与活动其中,才能领悟活动过程的内在内容,发现其中的规律与潜在的逻辑因素;只有个体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其情感才能有所体验,其个体的积极性才能有所调动。这是所有新一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体现在许多人的论文著述中,但是如何真正做好做到,我需要动一番脑筋,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过程。

二是教师要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引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督促学生活动、启发学生思维。由于学生心理年龄和知识阅历问题,学生在活动的内涵、活动的质量上会有很大的不足,因此教师在最初应该给出一个学习历史的思维示范,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上能开展思维的训练。

然而我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为主,学生还是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和进行历史思维。教师根据教学提纲,从头讲到底,课堂上虽然有学生的回答,但其实这是根据教师设计的一步步去做,一步步去理解答案,没有主动探索理解,发现答案。这样的课我们称之为“讲授课”,是历史课堂的主要授课方式。

其二,以学生为主的活动,缺乏活动的目标,没有明确的任务,导致最终学生的思维效果不佳。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其可操作性,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任务。

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呢?

三、对策

要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探索、研究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开阔视野,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步骤一:教师提供曾经讲授过的课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当堂预习本节课的内容。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考纲的要求,猜测本课的重点知识,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构建历史知识的结构网络。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我出结业考试的考题,我会从哪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时期入手,我会要求学生学完这一课后,掌握哪些知识要点?形成哪些历史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整理出的历史知识结构,要求学生尽可能简略。教师要给学生介绍归纳技巧,以哪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人物为中心,将其他相关联的事件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整理,也可以在白板或者黑板上进行整理,并通过当堂的反馈进行全班同学之间的修正,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历史、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整体面貌,为而后的步骤奠定基础。[1]

步骤二:教师对照教学大纲与结业考试要求,尤其是结业考试中的ABC不同等第的要求(学业水平按照三个累积的层次分为ABC,A是“知道”,指在文字或者表象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B是“理解”,指在概念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C是“运用”,指在迁移和认知策略层面上掌握所学的知识),通过对师生共同讨论而定的知识结构进行细节的讲述,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的认知,也就是达到A的考试要求。[2]

步骤三:对于B的考试要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课外历史知识的资料素材,引导学生阅读相应的内容,然后思考问题。因为B是建立在A的基础上的,所以有关于要思考一些B的什么样的问题,其实已经在步骤一时,通过学生的阅读教材整理得出了。教师给出的材料,只是在教材的基础上,深化问题,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思考空间而已。当然在学生思考问题后所给出的答案,完全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较满意的答案。答案是没有标准化的要求的,完全可以沿着学生的思维轨迹行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需要解释的几个问题是:预习是重中之重,要在40分钟的课堂中,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至少有时间看完整节课的大字部分内容。预习期间,教师应该对个别学习薄弱的学生进行指导,务必使得每一个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都有所收获;能力训练的关键是对整节课的历史知识结构的整理,这是花时不多却破费脑力的一项工作。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智力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水平。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内在的逻辑关系做一个较好的联系,尤其是引导学生理解考纲精神,把握考试重点。

四、设计

高一历史第一分册第11课教学设计实例

【课题】

奥斯曼帝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政权、对外扩张、占领君士坦丁堡的基本历史进程。

理解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在历史上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从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历史阶段的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确立人类社会必须顺应时代潮流而发展的观念,谴责延缓或阻滞历史潮流的行为。

【教学重点】

奥斯曼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帝国的统治的历史影响。

【教学难点】

帝国统治的影响: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复杂化;对东西方商业活动的影响。

【教时设计】

预习10分钟,整理知识10分钟,深化探究5分钟,反馈练习5分钟,剩余时间为教师传统的授课时间,约10分钟。

【教学准备】

知识结构示范提纲设计、多媒体课件、本节课知识结构提纲设计、课堂反馈练习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前面学习过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那么历史上最后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是哪一个呢?奥斯曼帝国到16世纪扩展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给出知识结构示范提纲:

高一第一分册第10课《阿拉伯帝国》

1.巅峰:阿拉伯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大帝国的时间。

2.扩张: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3.覆亡:阿拉伯帝国的覆亡。

(学生根据示范提纲预习教材,十分钟以后讨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通览整篇文章后,在教材的八段大字中寻找“奥斯曼帝国”的重点内容和课文知识结构。

思考: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教作为出发点,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第十课的重点是伊斯兰教,所以阿拉伯帝国的起始不是重点,而是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如何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是第十课的重点,由此有关于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帝国的时间,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

从对第十课的思考出发,对于第十一课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的话语可以设计成:

(1)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都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斯兰教具有对外的扩张性,所以奥斯曼帝国同样如此。在奥斯曼帝国对外扩张的进程中,哪些事情较为重要?影响历史发展的进程?

(2)当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时候,我们记住了它的时间,那么奥斯曼帝国呢?

(3)在“帝国的统治”一目中,我们了解到了奥斯曼帝国对于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这个影响你认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它对历史的发展有没有积极方面的历史影响呢?

放映知识结构:(根据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讨论后定出)

高一第一分册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攻占君士坦丁堡

1.迁都:奥斯曼人攻占君士坦丁堡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2.巅峰:16世纪,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军事封建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

影响: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促使新航路的开辟。

深化探究:

对于奥斯曼帝国控制欧亚商路,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以下的课外材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使自阿拉伯帝国崩溃以来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又有了主心骨,但是很难说这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事件,因为土耳其对被征服的地区实行残酷掠夺,当地的大部分财富流入君士坦丁堡,给人民带来了贫困和死亡。例如希腊海岛上的居民,三分之二被迁往君士坦丁堡去补充那里的人口,相当一部分被掳去作为奴隶,只有体力衰弱的人才留在原来的地方种地。手工业生产首先是为了适应宫廷和军队的需要,价格都由政府规定。劳动人民处在外族统治者和本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下,生活困苦。土耳其的统治延缓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它们长期处在落后状态。而且他控制了东地中海,土耳其在那些地方设立重重关卡,征收货物过境税。土耳其舰队时常出没于地中海和黑海,侵袭意大利和西班牙海岸。东西方贸易的发展受到阻碍,西欧国家因此急切地去探寻到达东方的新航路。于是有了后来的大航海时代。间接把美洲和大洋洲,甚至南北极都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新航路的开辟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世界的面貌。在此之前,世界各地都是相对独立的,各自发展。之后世界各地开始直接交往,全球的交往,整个世界紧密相连,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从这个角度说,奥斯曼帝国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

课堂总结: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事件,也具有历史的必然因素。它代表了伊斯兰势力的崛起,和基督教势力的较量则选定了“攻占君士坦丁堡”这件事上。迁都――巅峰,是奥斯曼帝国发展的脉络,而我们更关注帝国对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五、效果

高一历史一共有12个班级,我任教其中9个班级,以上的授课计划,我在这9个班级中进行了实验。因为9个班级中,3个是基地班(经过选拔后的好班),6个是平行班,所以这中间还是有差异的。

9个班级中有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领悟本节课的关键,这个班级是基地班的最后一个班级――高一(12)班。这个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人比较聪明,有一定的学习悟性,所以能理解教材的精华之处。

其他8个班级,分成一般和较差的两种。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说出“攻占君士坦丁堡”的条目,但是无法正确把握地名的改称是重点,而不是时间是重点。大多数学生都能注意到“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奥斯曼帝国”,但是不知道重点应该是成为帝国的时间是重点。因此我上课时,加入了一段教材的比较联系:“第一分册中一共提到三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分别是古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我们关注的是帝国的建立时间,分别是2世纪,8世纪和16世纪。”我还启发学生:“该如何记住三个时间?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有学生就提到了“2×8=16”,利用这样的计算记住三个时间,不失是一个好方法。

而8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明白“帝国的统治”的重点,以及它带来的积极影响。大多数学生将帝国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为重点内容。这个理解的偏失其实是对于历史影响的总体认识的偏失,我们教授的历史内容更多地偏重于历史事件和人物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利于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我们也提到一些消极的、阻碍历史发展的事务,但是这不是重点。比如说中国近代史中,我们重点提到的是洋务运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原因就在于我们重视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太平天国运动所具有的反清作用。

以上实验的结果,由于文科的特点,无法用明确的数据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说需要数据的话,那么我认为,实验的结果,能完全正确理解教材的学生(5个学生)占到18.5%,较好把握教材的学生(16个学生)占到59.3%,而22.2%的学生(6个学生)是无法很好把握教材的。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对一个班级的学生,有关于“教材重点问卷调查”得出的,该班级共27人,班级选定的是高一(5)班,一个平行班中中等的班级。有关于问卷的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之后,写出“你认为的第11课的重点内容”。

六、反思

以上的授课计划,理想高于实际,在真正操作过程中发现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后一阶段进行弥补修正。

1.授课程序过于复杂,由于预习的这个版块无法让学生回家完成,利用上课的5―10分钟完成,占去课堂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费时费力,使得后面的一些工作展开,显得较为仓促。比如要进行教师讲授这个环节,以往传统的授课时教师需要花上30分钟左右时间,现在只能压缩为10分钟。这对于教师是一个挑战,如果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内容一点不知道,教师就必须费点时间,讲一讲它的来龙去脉。短短的10分钟,还要引导学生,的确时间很紧。

2.这样的授课,检验学生的接受情况不是很简单的,问卷调查只是一个手段,是不是就一定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了?学生是不是就是通过阅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就提高了学习能力呢?这个授课计划的目标设定是不是一定正确?恐怕还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一、多元史观引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历史观是指人们看待历史的角度,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应当重视对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培养,这既符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也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的多元史观,即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的前提下,借鉴和吸纳新的史学观点,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用多元史观来选择史料、解读史料,对教材进行综合把握,既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基础。

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需求来看,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处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所持的观点容易偏激片面,会对主流观点表现出不信任与排斥的情况,所以在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多元的历史观。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如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以此来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因此,对史料的多元解读、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归宿。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元史观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渗透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正确历史观点的形成必须选好史料,因为史料是进行历史思辨的基本素材和对象。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地选择史料、渗透多元史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笔者以人教版《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的教学为例,来探讨这些问题。

通观教材和课程标准,其突出体现的史观有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此外,还有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其中,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一对基本矛盾;全球史观侧重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现代化或近代化史观侧重理解人类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从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一课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对蒙古扩张、行省制的建立、中外交流的评价是这一课的重点内容。由于史观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学术界的评价也不一样。因此,以《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为例,如何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在该课教学中,笔者有意从不同史观的角度选择史料,进行全面解读。这既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又培养学生批判地看待历史问题、发展历史思维的能力。

对蒙古扩张的评价,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史料:

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羊畜牛马席卷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

――《续资治通鉴》

根据史料,可以让学生分析以下问题:史料中提到蒙古在扩张过程中造成了什么影响?通过对这段史料的分析,学生不难发现,在蒙古族的扩张当中,中国中原地区遭到摧残,两河、山东人民遭到灭顶之灾,财产被掠夺,房屋被烧毁,造成中原地区人民家破人亡,社会经济停滞,生产被破坏。

对中外文明交流的解读,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由于交通畅通,……许多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都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科书

材料二

有人认为,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才第一次拥有了世界史,而蒙古人的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塑造了伟大的成吉思汗。同样,我也赞成一些人的评价,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却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往来关系。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

两段材料都论述了中外交流的盛况。通过材料分析,学生可以认识到蒙古的扩张虽然给中国和亚欧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蒙古在扩张过程中以及元朝建立后采取的措施,客观上为打通中西交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对民族融合的学习,从文明史观角度可以选择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元时,汉人进入黎族地区定居,渐渐地与黎族同化。同时,不少黎人已经“半能汉语,变服入州县墟市,人莫辨焉”。

――《青阳先生文集》

材料二

元世祖灭南宋统一全国后,很多西来民族已遍布塞北、中原和江南。所谓:“迄元世,其人遍于四方,皆守教(伊斯兰教)不替。”

元时回回遍天下,至是居甘肃者甚多。

――《明史・西域传》

运用这两段史料时,可以让学生探究“元代大融合体现在哪里”,从而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元代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多个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因此,元的统一为中华民族整体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在对成吉思汗的人物评价上,可以适当补充成吉思汗生平事迹,引导学生结合蒙古扩张、中外交流、民族融合等学习内容,展开“成吉思汗是神还是是魔”的讨论。通过争辩,学生会对成吉思汗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地看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一分为二”的人物评价方法。

三、运用“多元史观”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运用多元史观,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用多元史观来合理选取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要注意合理整合教材,选取的史料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如初中学生对古文接触不多,学习文言文有难度,所以教师应该注意将材料简化,或引导学生解读。此外,应选择描述史实的第一手史料,尽量不用带有结论性或主观倾向性的史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思维和独立思维能力,避免灌输历史定论。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只讲史观理论,而应该将材料与史学的观点结合起来,设置有梯度的问题,化难为易,让学生对史观有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知识迁移,举一反三。

(二)多元史观应该灵活运用,有机结合

第5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性;有效性

前言

历史讲述的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这决定了历史的不可逆性和客观性,而高中历史教材则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的评判。因此,要在历史学科中开展创新教育,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分析历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表现在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记住这些历史知识,但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却不够深刻,思维能力也未能得到训练。这与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相违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学会走出应试教育的限制,转变传统的、陈旧的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历史规律,以提高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2.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教学生动性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教师应十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尽量为学生创造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为创设出这一课堂环境,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应做好课前备课工作,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学生“有话可说”。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其次,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走出单纯口头讲解的局面,善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中学到知识,从而热爱学习历史。例如,教师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利用视频资料、影视作品、音像资料等作为教学信息补充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如确定一个主题,采取自由分组的形式展开主题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派代表表述本组的观点。

最后,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渗透功能。高中历史教材蕴含较强的思想教育功能,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发掘历史事件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并在思想渗透过程中,提高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结合甲午战争的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接受爱国教育的洗礼,对历史规律有更深的认识。

3.提倡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探究性、自主性和团结合作性。教师应善于运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自我挖掘意识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历史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确定探究的方向,使其朝着探究的方向努力找寻相关的资料,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扩展了思维空间的宽广性。例如,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点时,教师可事先精心设置一些探究式的问题,如有关的背景、所具备的的条件等。促使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扩展教学空间,完善立体性的教学体系

历史教学的空间十分广泛,扩展历史教学空间需要教师实现立足于课堂,在此基础上通过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建立并完善立体性的教学体系,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教学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主题活动。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即立足于教材内容,围绕教学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知识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素材或资料,包括搜集整理有哪些侵略战争、我国人民的抗争行动等,然后开展课堂演讲的方式进行分享,以此提高学生对历史内容的理解,从而深化课堂教学的成效。

第二,善于联系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历史可以作为实践活动的经验借鉴。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历史知识指导实践活动,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现代社会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展开调查的方式,通过询问身边人、观察身边的人的衣食住行生活等,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并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对比,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5.小结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通过转变自身陈旧的教学观念、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扩展教学空间以完善立体性的教学体系等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条件。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践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家植.创新历史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新课改下的历史教育反思[J].家教世界,2013(07):182-183.[J].

[2]施江华.体现创新精神 促进历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J].文理导航(中旬),2011(12):32.

[3]何明辉.论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J].2011(06):138.

第6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思维能力;历史教学;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49-02

历史思维是在人类对社会历史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理性思考的产物,它是以辩证思维为特点,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和简单的理解。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本文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扩充延伸,拓展思维的广阔性

历史有自然的、社会的历史。历史知识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应有一定的广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去分析、考察,要看到事物的整体性也要看到其中的各个部分;要看到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要看到动态也要看到静态;要看到过去也要看到未来;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要把握事物的个性也要把握事物的共性;要认识事物的普遍规律也要认识事物的特殊规律,从而求得思维的光芒四射,收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如讲“义和团运动”这一内容后,老师可以提问“中国近代历史还有一次类似的运动是什么”,学生会立即回答“太平天国运动”,之后进一步启动学生的思维:“两者有什么异同?”这样不仅做到了同类知识的新旧联系,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两次运动当时的社会状况的理解,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只有通过扩充延伸、全面分析、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等途径,才能拓展学生更为广泛的思维能力。

二、夯实基础,启导思维的深刻性

历史基础知识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没有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则没有历史学科能力的养成。历史学科能力又是深化认知和灵活运用历史基础知识的主线。只有头脑中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足够的知识奠基,才能展开思维,透过事物现象而深入问题的本质及其所产生的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可能出现的结果,从而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比如:“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这个问题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时间跨度、知识跨度非常大,它是一个深层次的思维过程。学生们只有具有扎实的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全面分析归纳,才能得出圆满的结论。即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及中法战争使这一程度更加加深;甲午战争及其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使这一程度大大加深;直到八国联军侵华,迫使中国签订《辛丑条约》止,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透过这样深层次的问题,启导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程序也在综合、比较、分析、抽象等过程中由浅入深,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并逐渐升华。

三、巧设障碍,培育思维的独立性

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分析、归纳历史信息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复杂的、模棱两可的看法,老师可给学生巧设障碍,引导、诱发学生思索、思辨,以求个人看法,培养独立思维能力。例如,讲“罗斯福新政”,老师可提问:“罗斯福新政为何不能遏制经济危机?”学生思维萌动,老师可有意作出错误回答:“因罗斯福新政是用国家政策干预经济的办法,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有的学生赞同,有的学生反对,老师可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这样他们就可以弄清楚老师“错误结论”的原因,也可找到正确的答案: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根本矛盾,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引导,使学生深化了知识点,提升了理论体系,培育了学生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应学会多问一个“为什么”,大胆质疑、善于质疑,多动脑寻求答案,不求现成的结论答案,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看法的独立思维个性。

四、诱导争论,激发思维的批判性

独立思维再进一步表现便是批判思维,即对传统的或约定俗成的观点或答案大胆的提出疑问以求解答。对前人的知识全面地分析,在扬弃中批判地接收,取其精华,以便获得光芒四射的智慧,求得全新的思维成果。哥白尼不敢于对教会“地心说”大胆质疑,不会得出“太阳中心说”的科学结论。历史事实证实:“一个把自己思维局限于常规的思维界域内的人,是不可能获得全新思维结果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个别历史疑点,老师可通过提问来诱导学生们争论,以便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例如,讲“”之后,老师可提问:“如果袁世凯不出卖维新派,那么变法肯定成功,这个观点对吗?”有的学生认为:“假如袁世凯不向荣禄告密,慈禧就不可能发动,不至于失败”;有的学生认为:“封建势力顽固凶猛,维新派势单力薄,这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认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在学生争论的基础上加以诱导总结,使学生获得正确答案: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注定了变法失败的命运,而袁世凯的告密加速了失败的进程。通过诱导争论,可激发学生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变换形式,训练思维的灵敏性

第7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 论文关键词:外贸 核心技术 贸易壁垒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when all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ed for attention, the philosophersmade greatacademicachievements, whichwere not limited only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but extended to historical studies. Their achievements have beeninfluential for thousands ofyears in China. So later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ir thoughts, based on the historiographer culture, took animportant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ofChinese ancienthistory. and should be discussed in a separate chapter in thebook on history. Key words;historiographer culture; philosophers in the period ofWarring States; thoughts of the philosophers; historical studies ofthe philosophers7 基本政策。1、进一步扩大内需,稳定国内经济增长。从长期看,为了利用好对外贸易依存度这把双刃剑,减缓国际经济波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应稳定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扩大内需,将我国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建立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形成我国工业制成品的比较优势,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自己掌控企业的生存状况。我国的国内市场容量潜力巨大,这正是很多外商看好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繁荣的基础应是国内消费和投资。国内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是今后的重心,对外贸易活动应服从于我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的情况之下,扩大内需不失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对外贸易依存度的良方。2、加强技术创新,创立国际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加工贸易能耗高、污染严重、效率低下,始终处于国际分工的最底端。要想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必须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从贴牌生产到创立世界品牌,使我国改变给发达国家打工,外贸以数量取胜的面貌,取得自主定价,商品以质量取胜的真正贸易大国地位。3、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扩大国内市场开放,减少国内市场壁垒。一方面,通过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经济效率和增长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扩大进口、避免授人以柄。扩大进口的重点是,积极扩大先进的生产性服务的准入和进口,适时适度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进口,适当增加消费品进口。因此,顺差问题不在于出口过多,而在于进口增长相对较慢。我们的政策选择应该是,适应国内外 形势进一步开放市场,积极扩大进口;坚持互利共赢的方针,促进进出口平衡协调发展。近期,重点应放在改变一边倒的人民币升值预期,控制热钱流入,其途径主要是放松外汇管制、释放外汇需求,实行意愿结汇和藏汇于民等节流措施,在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基础上形成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机制,改善经济内外部均均衡。一、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扭转了长期困扰我国的“外汇缺口”问题从国际上看,不少发展中国家饱受国际收支不平衡和外汇储备不足之苦,都希望本国贸易基本平衡或略有顺差,并为扩大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如果发展中国家连续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就可能出现本币急剧贬值、引发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年后的巴西与阿根廷金融危机,都与这些国家的较大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不足有关。我国外贸由逆差转为顺差是我国经济实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结果和重要标志。正因为出现顺差和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使我国摆脱了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消除了长达几十年的“出口创汇”压力,使我国抵御外部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对比长期受“外汇缺口”困扰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出现顺差,也只是“前进中的问题”。二、外贸顺差是引发摩擦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在国际对比中我国的贸易不平衡情况并不突出,但却引起美欧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反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以美国为例,其贸易不平衡是全球性的,它不着力解决全球逆差,却在明知对华逆差是从东亚转移来的情况下,对中国的逆差反映强烈,其政治因素大于经济考虑。各国对贸易不平衡都是从“适用主义”角度考虑的,顺差本身不一定是摩擦的原因,多数时候只是成为制造摩擦的一种借口。由于我国外贸在世界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国与外界的矛盾和摩擦上升是正常的,不完全与顺差增大有关。三、加工贸易顺差大,总体上讲是利大于弊多年来加工贸易顺差一直远远高于总顺差,于是出现了对外贸过于依赖加工贸易的各种指责。在国内加工和配套增值后出口,必然形成顺差。事实上,加工贸易增值率越多、加工链条越长、我国获益越多,则顺差越多。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同时,必然承担转移带来的顺差。加工贸易顺差量大,一方面说明这是顺差的国际转移,证明我国的贸易利益是与世界分享的,从互利共赢和对外增信释疑的角度来讲,是对我国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把加工贸易看成摩擦之源、似乎加工贸易顺差越少越好,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要求不一致,又是与事实情况相违背的。四、高顺差增大对宏观经济形势有积极意义辩证地看待顺差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要看到顺差增长过快带来了外部失衡,增大了宏观调控难度,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顺差缓解了宏观经济其他方面的压力。一是顺差增加事实上支持了很多出口导向行业的发展,提高了职工收入,从短期看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二是有利于缓解国内产能过剩,避免影响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转,减少破产倒闭,有利于增加就业和社会稳定,还有利于控制金融风险。顺差增加虽然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但这种问题在国际国内都是常常碰到的。如果把宏观失衡仅仅归咎于外贸顺差,将宏观政策寄希望于汇率政策调整,是不切实际的,也难以达到预期调控目的。作为一个崛起的贸易大国,必须清醒的看到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只有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平衡外贸收支,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为此我国应该在对外经贸中强调和坚持以下的如何认识我国外贸高顺差的影响及政策选择陈楠辽宁大学亚澳商学院辽宁沈阳,因为《春秋》所载诸多亡国弑君之例,可成为他研究权谋之术,尤其是君主防止臣下奸劫弑夺之祸的首选借鉴根据。这是韩非留意《春秋》的重要思想原因。《汉书·艺文志》谓汉初为《诗》作传者,“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史记·平津侯主父传》谓公孙弘“学《春秋》杂说”;《韩长孺传》谓其“尝受韩子杂家说”,此“韩子杂家说”应即《韩非子》中《内储说》、《外储说》、《说林》中杂说史事的“《春秋》杂说”。 此类“《春秋》杂说”在汉初的影响,应是战国诸子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习惯的余响。战国诸子中的历史意识使其学说体系别具一种引人注目的特征而受到关注,乃至当近世学者在评说诸子的学术渊源时,出现诸子之学源出史学说。如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谓诸子乃周史之支孽小宗,张尔田本之作《史微》,说不仅六经皆史,诸子亦史之支流余裔,刘师培倡“古学出于史官论”,谓九流之学俱源于史,江瑔本之作《百家之学俱源于史》。从大的方面看,诸子是传自古代的文献记载,当然属于史学的大范畴。此外,如上文所言,诸子虽以论辩说理为主,但其中 包含诸多史学知识的内容,使之显示出浓厚的史学色彩。《史记·太史公自序》说孔子作《春秋》以来四百余岁,“诸侯相兼,史记放绝”,其中周室崩解与史官制度衰微,导致大量官书史册向外流散,从而为学术思想脱离官府控制而走向解放和新的繁荣,提供大量可供取资的思想文化资料,这即是战国诸子发达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战国时诸子学的发达,不妨可视为史学在特殊学术文化条件下的变相发达状态。因为诸子大量汲取历史知识与历史资料于其著作中,不仅使其内容丰富深邃起来,而且亦使史学借诸子的形式得到曲畅旁通的发展,或者说,是乃《春秋》之义转移到诸子中的保存发扬。后来司马迁继承孔子《春秋》著史而始名其书曰“太史公书”,就是战国诸子与《春秋》之义相通在汉初史学上的反映。对此,梁启超曾谓:司马迁作《史记》“最大目的,乃在发表司马氏‘一家之言’,与荀卿著《荀子》,董生著《春秋繁露》,性质正同。不过其‘一家之言’乃借史的形式以发表耳。”所以,对战国史学发展状况的探讨,不仅必须借助对诸子著作的分析考察,尤须注意发掘诸子著作中所蕴含的丰富史学思想观念。以下尝试考察战国诸子中表现出的丰富史学思想。一、诸子学说取证于历史如前所言,诸子之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他们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往往要取证于历史。他们们怀抱各自的政治理想,寻求自己的历史榜样,以张大突显其思想学说。如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墨家取法夏禹,道家推崇神农、黄帝。由于诸子多出于论证自家学说的需要,因而往往强使历史就范于自己的理论,这使他们举证的历史材料之可信度,受到影响。有学者对此指出说:战国诸子“是专以理论阐述为中心的作品了。虽然它也征引了一些史事,但其目的只是为了阐明其思想理论。以致常常出现用自己的思想、观点来把历史加以改造而使它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这些作品所记的史事,其史料价值也就大大降低了。”这可举儒墨学说对尧舜的宣传造饰说明之,《韩非子·显学》:“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即韩非指出,孔、墨俱以尧舜作为学术偶像在宣传,却各按自己的学说需要造饰尧舜的形象,结果使尧舜被分别儒家化和墨家化,历史上的尧舜真相反倒因此被遮蔽隐没而难明。虽然诸子在历史编纂上的成绩因此受到局限,但诸子涉及的相关历史思想却十分值得关注。因为诸子学说多涉及社会文化及政治伦理等问题,诸如社会与国家的起源、政治制度的发展、道德伦理的变化和学术思想的演进等,多有论列,其中往往还涉及一些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所以,诸子学说中反映出的历史思想很丰富,几乎关涉到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大部分基本范畴。其中以儒、墨、道、法、阴阳各家最为值得关注。如《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像这样由天地起源,进而社会家庭,进而政治秩序,进而礼义制度的论述,无论就历史发展层次,还是历史发展内容方面,都表现出相当的历史思维水平高度,也反映出诸子对历史发展法则的思考深度。无怪乎金景芳先生称之为“简直可抵一部社会发展史”。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对先秦诸子学说中的历史观念,当予留心。二、对社会历史的合理解释商周天命论,实际是在宗教观念指导下的神权政治学说,人类几乎成为天神意志操纵下的玩偶。春秋战国时代经历了一场人事政治的大竞赛,是即各国的富国强兵运动、变法运动,这样,人事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用人类自身的因素去解释和说明社会历史的《墨子·鲁问》。 五、诸子史学思想成就的历史地位诸子著述本属哲学义理的层面,故其在历史编纂上几无足称述,但在他们的哲学思考中透露出的丰富史学思想,却令人注意。首先,他们多努力寻求历史的逻辑联系,现实也启发他们深化对历史的认识。诸子著述的现实目的十分明确,但为寻求答案,往往主动求助于历史知识。这样,在诸子著述中表现出一些同历史有关的思想理论,推动了历史观念的发展。所以,研究中国古代史学,尤其是在历史观方面,先秦诸子的著作必须参考。后代的一些历史观,多可从先秦诸子追溯其来源。其次,由于诸子在面对现实进行思考时,往往都需借助于对往昔历史的探讨来寻求答案,因此就加强了历史传统的培育成长。战国诸子的社会历史观,既是对其前始于周公的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孔子重视历史思想的发扬,更是对秦汉以下注重历史借鉴思想的启发。这样,中国古代的史学文化传统,中经春秋战国诸子思想的浸润,不但没有中断,反而因之得到继承发扬和加强。这说明,史学在中 国文化传统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有学者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春秋战国时代史官文化压倒并覆盖巫官文化的过程中,导致神话传说向古史系统的演变,先秦诸子对此发挥出巨大作用。先秦诸子是在史官文化滋哺下成长起来的,尽管其思想学术归趣各异,但却形成一种援引历史先例,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的学术风格。孔子抬出周公,孟子言必称尧舜,道家搬出上古的“清静”与“无为”,墨家引证往昔的“兼爱”与“非攻”,法家也搬出众多历史材料作为论证说理的依据,结果使“信古”、“尊古”及“托古”之风一时大盛。在先秦诸子这场以“先王注我”运动中,由巫官文化所积累起来的上古神话传说,受到全面改造。创世神话中的人物,如黄帝、神农等,被改造成具有大善大德的圣人;感生神话中的人物,如契、弃等,被改造成商周王室的始祖。此外,如英雄传说中的大禹,也被塗抹得类似于“王者”的形象。至此,上古神话传说被肢解得面目全非,神和英雄都变成了后世的圣贤和帝王,神话中的人物全被编排到帝王的世系、谱系之中,从而形成三皇五帝的授受承传统系。史官文化如此促使了神话传说向古史的演变[11]。无论其说究竟是否合理,但它注意到先秦诸子在先秦史学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这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于战国诸子而言,尤其要关注他们在史学思想理论上所作出的可供借鉴的卓越建树。鉴于战国诸子在政治哲理层面的辨析中表现出丰富的史学思想智慧,故而应在中国古代史学发展史上为之特书一笔。 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673. 姚曼波.春秋考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52. 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之72[M] //饮冰室合集:第9册.北京:中华书局, 1996: 18.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第1卷《古学甄微》[M].成都:巴蜀书社,1987: 15. 金景芳.金景芳古史论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1: 224. 刘起釪.古史续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51. 黄彰健.中国远古史研究[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96: 1. 葛志毅.谶纬思潮与三皇五帝史统的构拟[ J].管子学刊, 2007(4): 55-62.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中册)[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4: 1004-1005. 陈奇猷.吕氏春秋集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 685. [11]王东.史官文化的演进[J].历史研究, 1993(3).

第8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拓宽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53-1

在现在新课程理念和现行江苏高考方案对于历史选修科目的要求之下,怎样提高高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十分棘手和严肃的问题。每思于此,笔者总是忧心忡忡。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探究,本人对此总结出以下几点浅见,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要理解准确、到位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专业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对于江苏高考而言,主要是针对比较具体的“考试说明”进行研究和教学。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能够完全准确地理解“考试说明”的真正含义和要求。他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么过于简单地理解了“考试说明”,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点拓展不够;要么就是过于复杂地理解了“考试说明”,表现出来的就是知识点拓展太多。比如对于“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个考点,相信不少教师主要讲的就是一个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实际上忽略了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关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背景(指出这是符合双方利益和需要的结果);一个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主要是指出“突破”和带来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这两个内容才是易考点。再比如关于“秦朝的统一”这个考点,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就是知道一下基本史实即可,没有必要再延伸到原因、具体过程、疆域的拓展以及影响等等。

因此,是否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二、恰当选择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笔者认为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要一分为二来对待,因为它们都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如果采用讲授法,主要考虑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采用启发式则要努力克服费时、费力等问题,否则教学效果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还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要求来选择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过程的实施、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迁移、问题的拓展、活动的安排、练习的设计等多个环节上,始终处于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问题探究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的良好状态,激发学生从多个层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最大的有效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我们教师本身就必须要具备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储备。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在现行的江苏高考模式下,面对有限的选修科目课时,要想营造课堂气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他们自主学习,说实话,很有难度,尤其是长期坚持如斯。当然,如果做到了这一点,相信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情况下,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个性得到了极大张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较大提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相信这已得到历史教师的普遍认可。但学生主体发展与其学习环境关系密切。实际课堂中,不少教师乐于训导而不善鼓励,勤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学生只能“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师生关系紧张,沉闷压抑。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这一点上讲,是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更不符合提高现实高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要求。卢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这世界上第一个‘我’,也是最后一个‘我’。”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缺少的养分。

四、注意知识点的扩充与延伸,拓宽思维的广阔性

第9篇:高中历史知识点扩展范文

[关键词]历史 教学 创新 思考

创新的含义,词典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造性。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推进,以之相适应的是教学的改革个方法的更新。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其前提是要有创新型的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中指出:"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现代教育观念认为,人的各种能力及其发展有类型和层次上的差异,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方向。因此,不能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培养每位学生,必须在保证必要共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目标、课程、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做到不求全责备,鼓励学生扬长避短,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对于历史老师来说,历史教学创新将如何进行?对此,本人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人类生存和活动的环境,有时不能直接提供充分的信息。为了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因为想象使人有可能超越个人的狭隘经验范围和时空的限制去获取更多知识。人们凭借想象,可以再头脑中预见到尚未产生的事物,可以进行各种文化科学技术等创新活动。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无一不始于想象。瓦特见到壶盖被开水的蒸汽顶起,通过想象发明了蒸汽机;莱特兄弟从鸟的飞翔,通过想象发明了飞机。想象对预见科学的新事实与新规律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发展想象力,借助历史展开想象,使历史现象在脑中重现,构成一幅幅具体的图景,使历史材料活起来,即在已知的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现象。

历史想象力具有延伸性、触发性、扩散性、设想性的特点。延伸性是对一件历史事件只要知其始,便能知其终,只要知其局便能设想其整体。触发性是接受历史事件的刺激后反应灵敏,迅速与潜意识的储存沟通产生灵感,点燃想象的火花。扩散性即对历史事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种联动性甚至带有大幅度的跨越和扩散性,以历史现实发展的趋势而科学地预知历史未来。设想性即不拘泥与已知事物,能够巧于构思提出性的设想。历史教学要着意培养这些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有语言而知其形,让学生依据教材语言的描绘,使历史情景在头脑中变活,再现出来。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想象力。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崇高理想。崇高的理想既是发展历史想象力的动力,又可以使历史想象力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历史宝库中充满着人类优秀的代表和生活事业的光辉典范,其中有着巨大的理想和道德的勇气,是足以引起共鸣的,也能鼓舞斗志。历史上那些悲壮激烈的战斗场面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历史先进人物为抗暴,救亡,反侵略,求解放而斗争的英雄气概,革命前辈,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强振兴中华而奋斗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杰出人物为探索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寻求真理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甚至为坚持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学习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其次是扩大历史知识范围。用于历史想象的素材来自于客观事实,所以历史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历史想象力的发展。历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组织各种历史知识学习活动寓教于乐。如举办历史知识竞赛、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开辟历史园地,参观历史博物馆、参见历史展览会;访问革命老人,历史人物的后代,历史学家等等,扩大他们的历史知识范围。

二、教师观念的更新是搞好历史教学创新的必要条件

教材的观念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分析传达的,因此,教师的观念更新就显得非常重要。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教材编写的观念是新的,如果教师的观念依然陈旧,也会对新的东西视而不见,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分析也不会是新的。例如,五口通商在开发的今天,许多教师对此作简单的否定,但无论如何,开埠通商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中国的落后与闭关锁国紧密相连,问题在于用什么手段,在什么条件下开埠通商。如果列强不享有“协定关税权”和“领事裁判权”,则不但五口,即使十口、百口的开发也是对的,所以,教师要研究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这其中,教师要处理好教材的二次开发与教学形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所谓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指发展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规律、历史思想。它看起来很玄,很虚,却是很现实的。“思想是观念化的社会,社会是物质化的思想”,这句话导出了历史的根本。历史教学如果仅只停留在历史的表象上,而不去挖掘其背后的规律、思想,是谈不上教学创新的。例如,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像如果我们只简单地指示学生说“这是孙中山先生”这一简单事实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我们从孙中山先生那平头、中山装入手,联系时代背景和清朝官员的辫子、马褂相对照,就会发现孙中山先生是在进行一场着装革命。与他的政治革命一道,构成了破涛汹涌的辛亥革命大潮。他的这种着装,既是对满洲贵族的一种厌恶心理的反映,也是一种革命精神的张扬。如果在与维新变法时代康有为的辫子、马褂相比较,又可以看出康有为的着装与他的政治主张是高度统一的。这样,我们从本质的角度翻出新招,处理教材,才能将历史创新教育带进课堂。

教学形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必要的。如果不创新教学形式、手段,对学生采用传统注入式,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是不会产生精神飞跃的,但是没有对教学内容的创新性分析与理解,仍然是一种浅层的形式的创新,也不产生精神的飞跃。如果学生从我们的教学中获取的仅仅是平庸的思想或是陈旧的观念,则无论教学形式多么新颖,创造出来的也只是一种陈旧、平庸、过时的“人才”。

当前的教育一般比较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固然十分重要,但从创新教育的观点来看,首先应当培养的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