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精选(九篇)

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

第1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综合习作法”是针对先前盛行的“作前指导法”与当前兴起的“作后讲评法”而提出的。在写作教学中,“综合习作法”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减少了对学生习作的束缚,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我在教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园地三的习作“写一幅秋天的图画”时,采用“综合习作法”指导了如下教学活动:

首先是语言素材的积累。以前学过的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秋天缤纷的色彩、美妙的声音的优美词语,如:秋高气爽、秋风习习、天高云淡、秋雨绵绵、秋菊傲霜、春华秋实、硕果累累……还有描写秋天景物的优美句段,如“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对这些优美词句进行品析。体会这些颇具“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式、段式,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些描写秋天景物的语言材料。接着是走进大自然进行实地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印象最深刻的画面画下来,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习作素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习作前的说话,先说自己在画面上画了什么,再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画面来画,要求“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尽量说得生动些”。然后让学生评一评说得怎样,可以从哪些地方进行改进。同一观察小组的同学还可以相互比较:在同一观察地点,他画了什么,我画的是什么,别人又画了什么,在同一地点有哪些可以入画?说画的过程实际就成了习作材料的相互补充、相互启发的过程。

再就是用“秋天的_______”这样的题目写作文,把自己刚才在说画、评画、比较画及实地观察中积累下来的素材,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句式、段式结构写下来。注意写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最后让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文章读给同学们听,听完后大家找一找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并加以改正。品一品写得新奇、生动、有趣的词语和句子,找一找需要改进的地方。改完后,教师把每个同学的习作张贴在“新苗”作文栏中,让大家欣赏。(作者单位:江西省余江县平定中心小学)

第2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苏轼以来,《山居秋暝》的画面美被更多地认识和解读,其创造的诗歌与艺术结合的世界让人称奇。

【关键词】

《山居秋暝》画面美;现实;生活;艺术世界

王维(701-761)唐诗人、画家。唐摩诘,先世为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伪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中年后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京。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破墨山水及松石,笔迹雄壮,似吴道子,始用皴法和渲晕,布置重深,尤工平远之景。曾绘《辋川图》,山谷郁郁盘盘,云水飞动。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亦人物、肖像、丛竹等。存世的《雪溪图》、《写济南优生像》(一作《伏生授经图》),相传是他的画迹。有《王右丞集》。王维的山水田园禅意幽远、恬淡、宁静,但它的幽远、恬淡、宁静,决不尽是死寂、枯槁、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寓静。他所醉心描画的自然美,他所追求的幽远、恬淡、宁静的禅境,是和现实生活的污浊世界、黑暗的政治环境相对立的,而非都是心灵空虚寂灭的反映。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芳虽歇,秋景也佳,雨后秋山的明快舒朗、清新鲜洁,寄托的是诗人一种恬静悠闲的归隐之心。秋,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这个意象往往具有枯竭衰败的悲秋含蕴。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零落露为霜。”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王维《山居秋暝》却挣脱了悲秋的传统审美视野,营造出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清腴”(沈德潜《说诗啐语》,意谓风清质腴)雅洁、自由轻灵的慕秋意境,颇具创造性。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山居秋暝》这首诗便是诗与画高度融合的代表作。明月、清泉、浣女和渔舟,作者粗粗勾勒几笔,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可以明确的是,能够表现宇宙形式的诗便是好诗,《山居秋暝》认为这首诗便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首好诗。从题目看“山居秋暝”,即点明了地点“山居”即山中居所,时间“秋暝”即秋天的傍晚。作者寥寥几笔,一幅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便展现我们面前。

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山晚景图

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给人以深远、幽静、清新之感。首联是一幅空明、静洁、充满清新之气的山村秋山晚景图。

这样的背景便为全文定下了清新明净的基调。但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第二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间月夜图

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上句侧重写空中,下句侧重写地下,各个景物非常协调,组成一个立体感很强的完整画面。

颔联小处着眼,工笔细描,动静结合,光色辉映,营造出一个雅致脱俗、明媚空灵的迷人世界。皓月当空,朗照万物;苍松如盖,亭亭净植;松叶如针,清翠欲滴;水珠点点,闪闪发光;树影斑驳,月光辉映,洒下一地的星星点点,有如细碎银子铺满山林,给人以如梦似幻,飘飘欲仙之感。落一“照”字,不同于“泻”,朱自清《荷塘月色》写月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用“泻”写出了月光如水,静谧朗照,柔媚生辉的特点。王维写月光用“照”字,光色兼备,状态逼真,活现月照松林,回光返射,闪烁不定,迷离恍惚的特点;也引导读者去留意空山松林沐浴月华的恬静光洁和明亮空灵。如果说第一句侧重写月下松林的幽美景致的话,那么,第二句就是写月下溪流的活泼生机。你瞧:山泉流淌,淙淙作响;月映溪流,素洁如练;流水空明,清澈见底;溪流弯弯,活泼

机灵。面对这一溪清幽洁明,空灵剔透的山泉,恨不得掬一水山月滋润沧桑的面庞,撷一缕清音唱响心灵的浪花。着一“流”字,尽显风流,颇有柳宗元《小石潭记》“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的韵味,也引导人们去体味小溪或水石相激飞花溅玉的闪亮或穿林绕石琮琮的合鸣。王维一“流”,可谓意态横生,妙趣无穷!

第三幅:“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乡村生活图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上联的所见之景写到所闻之景。作者在“空山”的背景上,

点缀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先是闻到竹林中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再带出浣纱女子归来的情景;莲叶翻滚,传来渔舟荡水之声,原来是渔人乘着月夜去捕鱼。他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勤劳的品质。这种不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符合当时的生活实际,也陡添了诗的情趣和意味,激发了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在静寂的秋夜雨后,却透露出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的确,人是一切景物中的点缀。人的出现,会使原本美丽的画面更加增添一种灵动、飞扬的色彩和情调。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写出事物的动态不是为了破坏这个幽静的境界,而是为了烘托它。人们从这些喧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片活泼生机,因而它给人的感觉,就不是枯寂阴森,荒凉可怕。

浣衣村女的笑声,渔舟穿过荷丛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构成了清新秀丽的乡村生活图景。

第四幅:“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眼

前面三联描写空山、新雨的大环境和月、松、泉、石、竹、莲及浣女、渔舟八种景物,组合成宁静淳美而清新活泼的画面,这些描写都是渲染,都是寄寓,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尾联诗人大发感慨,春草就随它衰败吧!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品味。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反其义而为“可留”,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陶醉于闲适恬淡生活的情趣。意境和盘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诗人曾属“王孙”,来自官场、来自社会,而今别居辋川。从“误入尘网中”到“复得返自然”,一个“自”字表达出诗人独特的“山居”领悟,更显秋韵之图乃是对羁绊人性的官场社会的强烈反驳。“留”者“居”也,而“山居秋暝”之“居”不仅有自然的深情召唤,更是诗人心灵的驻足。正是在这种精神背景下,为世人所景慕的“春芳”在诗人眼中就显得不足为怪了。

《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第3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例1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例2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

(梁衡《夏感》)

例3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郁达夫《故都的秋》)

例4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借鉴点】

仔细品味四个选段,我们从中可以把握一些描写季节风光应遵循的普遍原则:

选取景点,突出特点。季节离不开景物,因此写作时应注意选择典型的景物,通过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季节特点。例1侧重写春花,凸显春天的生机盎然;例2则选取细草、蝉儿、太阳、麦浪等景物,渲染夏天的热烈;例3中的秋蝉“更是北国的特产”,其声也衰,其音也残,烘托出秋的落寞;例4则写小雪覆盖下的山景,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秀气”。

多方描绘,层次清晰。各季的景物迥异,描绘时应从多个角度入笔:①多个感官。如例1从视觉、味觉、听觉等角度写春花,例2更典型,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角度描写夏天的磅礴气势。②虚实相生。如例1既有实景,又有想象,描绘出春花的艳丽。③动静结合。如例1和例2既有静物,又有动物,有声有色,生动鲜活。④有高有低。如例1和例4都是按照空间顺序来描写的,由高到低,显得层次清晰。

巧用修辞,美化语言。为了凸显各个季节的画面,细腻传神的语言最能打动读者。比如运用修辞手法,这四个选段要么运用比喻,要么运用拟人,要么运用对比,因景而异,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再如选用恰当的形容词,如“红”“粉”“白”等表颜色的词,“细”“密”“厚”“薄”等表情态的词,无不凸显景物的特征。

情景交融,感受独特。每个人对于季节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所以应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物和情意融为一体,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上述4例便分别表达了作者对春、夏、秋、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些情感无不洋溢在字里行间,并深深地感染着读者。

【快乐仿写】

No.1小区里的榕树枝繁叶茂,像一个个勇敢的士兵守护着小区,清清的小河边有一排排柳树,一条条柳枝随着春风左右摆动,就像亭亭玉立的姑娘,为美丽的春天表演着婀娜多姿的舞蹈。远看,桃花像一片灿烂的朝霞;近看,桃花就像小姑娘的笑脸,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花坛里百花盛开,朵朵花儿争奇斗艳,互相比美,引来了许多小蜜蜂采蜜,还引来了许多蝴蝶翩翩起舞。

(孙弋岚《春天的旋律》)

亮点:从榕树、柳树,再到桃花、花坛,分点描绘,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有动有静,描绘春天的绚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No.2浅夏时光,一切都在潜滋暗长。柳树的柔枝不再弱不禁风,杨树的绿叶不再探头探脑,树木密叶满枝,宣示着夏天的来临。浅夏比春天更富有声响,风吹树叶,有哗啦啦的响声,那是风的声音;雨也已经小有声势了,不再润物细无声;庄稼长势正盛,能够听到它们拔节的声音。初夏的花,不再羞涩,开得更明媚了,香气馥郁。浅夏时节,有声有色,有香有味。

(马亚伟《浅夏时光》)

亮点:选段从柳树、杨树的长势,风、雨、庄稼的声音,花的香气馥郁等多个角度凸显浅夏的特点,描绘得“有声有色,有香有味”。

No.3村子尽头那莽莽苍苍的山林,仿佛在静默着,沉思着。当秋风纤细的手指抚过枝丫,轻微的“沙沙”声里,稀疏的枝叶中,又晃晃悠悠地飘下一片片或银灰或橘黄的叶子,如同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地上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像是铺了一层黄地毯。踩在软绵绵的“地毯”上, 嘴里吟着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枝头的小松鼠也不甘寂寞,它们正忙着收获呢!那细碎的脚步和活跃的身影,也是秋天里一道别致的风景。

(林净《乡野秋韵》)

亮点:作者由远及近,描绘山林的秋景,顺序合理,脉络清晰,且详写脚下的落叶,更凸显了乡野的秋韵。在语言上,有声有色,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意境美。

No.4北风是冬天的情人,它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而来,怀揣着满满的思念,跋涉千山万水,过春、夏、秋三条季节长河,终于来到情人面前。当长风裹挟着远方的尘土,卷起层层寒意扑进冬的怀抱,你听,那呼呼的风声,便是积蓄了整整三个季节的情话。这时候,你一定要识趣地躲开,否则,你就会被北风那浓烈的情话羞红脸。

(梦芝《冬韵如歌》)

亮点:“北风是冬天的情人”,运用新颖的比喻交代了冬的标志。而后文对北风的描写,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北风的浓烈程度,让读者感同身受。

【片段升格】

原文展示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它在春姑娘那里待不住,在空气中回旋,急切地带着欢乐和丰收从天而降,来到这美好的世界一吐为快了。看,雨儿越来越密,像无数条银线从空中直垂而下,这么多银线啊!大概是春姑娘在给大地织一件美丽无瑕的银装吧?又像春姑娘的七弦琴,弹奏出既清脆又悦耳动听的曲调。在这雨水繁乱的敲打声中,你还有心思睡觉吗?

(孙静《春之抒怀》)

升格建议

这是一则描写春雨的片段,运用修辞手法,抓住了春雨密、亮的特点,营造出美妙的气氛。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前后不够连贯。第二句写春雨“越来越密”,转而赞美“这么多银线啊”,前后句不够衔接。接下来的问句稍显突兀,和后文“像春姑娘的七弦琴”不能较好地连贯起来。

2.语言不够完美。首句稍显唆,且句中“下着”和“回旋”前后有点矛盾。描写春雨时,只从视觉的角度着笔,稍显单调,可以增加一些表示声音的拟声词,增加动感美。末尾一句中“繁乱”一词,和片段的意境不够融洽。

3.情感不够鲜明。整体而言,该片段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之情,但由于最后一句的表达不够透彻,使这种情感稍有淡化或消解,最后一句应作改动,使之与上文在情感上一脉相承。

升格展示

“淅沥沥……”啊,雨娃娃这位透明的使者在春姑娘那里待不住,急切地跑到这美好的世界来一吐为快了。“沙沙沙……”雨儿越来越密,像无数条银线从空中直垂而下。怎么这么多银线啊?是春姑娘在弹琴,还是春姑娘要给大地母亲织一件美丽无瑕的银装呢?噢,肯定是春姑娘在弹琴,你听,“淅沥沥……沙沙沙……”春姑娘的七弦琴,弹奏出清脆悦耳的曲调。在这雨水的演奏中,你会甜甜地睡去……

(孙静《春之抒怀》)

第4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文/观鹅会意

王维前辈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画诗人,祖籍山西祁县,他是这个时代多才多艺学富五车的人杰代表,他不仅是位技法熟巧的画家,还是位谙练宫调的音乐家。他写的山水诗大都是立体式构思,让看客读起他的诗作会随着描绘的画景,时而仰视;时而俯瞰; 时而远眺;时而静听;时而共鸣,把看客操作成了他手中的提线木偶,闲遐之余,去欣赏他的山水诗,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想欣赏到王维前辈山水诗的绝妙之处,你的头脑要具备看诗现画听声的能力,就是说你在读他诗的时候,要像赏一幅山水画,分清诗中的近景、中景、远景处意境,掌握好近景眼看手摸,中景耳听意远,远景眺望神飞多层次的欣赏步骤。

你如果准备好了就随我去赏悉他的《山居秋暝》一诗吧。山居秋暝之诗题,他告知看客将描写山里人秋日落山的景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顺着作者由远远即近的描写顺序,可把首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列为远景,次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列为中景,第三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列为近景,尾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列为作者感悟。那我们就由远渐近地开始欣赏吧,“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诗,贵在“空”“晚”两字,“空”,夜幕下刚下过秋雨的大山,黑黝黝剪影似的失去了轮廓线,“空”的看不出它的颜色,“空”的让夜空洁净,“空”的让心灵静谧,“空”的少去了许多繁杂。“晚”字道出了这是个迟到的秋天,本来已进入了霜期的节令,习习秋风是那么的凉爽宜人,在傍晚的大山里都感觉不到半点寒意,暖和和的晚秋道出了作者今天的好心情。

次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中景,作者告诉了他站的位置,站在松树林的泉水旁。这两句突出了“照”和“流”两个字,“照”,突显了天空的明月,只有它为大地洒下明亮的银晖,才作者看清了清澈的泉水。“流”,它蕴涵着声音,山石间流淌的泉水能不发出响声吗?“清泉石上流”言简意赅的五个字,你要言近旨远地去浮想联翩,用尽你的想象力,去想那夜色朦胧下清泉跳跃在山石间的模样儿。你看那近处的山泉儿,活泼的就像“七岁八岁狗也嫌”的顽童,“流”时还抖出银铃般的笑声。面对清泉如若透明纯真的童心,让你身心了无杂念陡觉轻松。清流穿梭于茂密的松树间,欢快地拍打着色彩斑斓的卵石,树影想拦住它们玩一会,它们嘻嘻哈哈笑着跑过去了。月光穿过松林的空隙,倾泻在流动的泉水上,浸着月光的泉水,变成了波光粼粼流动的银链子。树林边有株老态龙钟的古松,恍惚间,它化作了手住拐杖的老者,顽皮的泉水何不是它的孙儿,它们两个在大山里一静一动,顾盼有情,相映成趣,只见他在招手呼唤贪玩在松林中的孙儿回家。

近处的泉水响,远处的泉水哗,跃下山谷的泉水鸣 。你要想到作者面前的泉水不止一条,而是远远近近有若干条泉流。它们就像在大山里排练多声部的大合唱,唱的急缓轻重有弱有强,交织成了一首无伴奏的童声大合唱。使你身不由己俯身倾听着,辨析着,身心犹如融入了泉水,随水而起伏,随水而激扬,随水而遐想。让泉水虑过你的心田,冲走欲念,流下淡泊,任我品味,陶醉在这泉水旁。

再欣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美诗句, 这两句诗贵在“喧”“动”两字,“喧”,竹林静悄悄地站立在月光下,突然,在竹林里传出“哗哗”的一阵响声,一群在湖边洗衣归来的姑娘们,歌声、笑声“喧”破了竹林的清静,“喧”的让人心动,“喧”的让人走神,“喧”的让人激情,一个“喧”字从竹林里飘出来优美的山歌。莲“动”我画面增添了不少活力,条条捕鱼的小船儿,徐缓地摇出了荷塘,湖光船影,天水一色,月下无声。只有那托着小碗似的莲蓬摆动起来,才知道小船在行进,大概那摇船的是些年轻渔夫,正静声屏气在笑声歌声中,各自听辨着自己的心上人,或许在心里想着和姑娘们对歌的词句,反正他们是不愿意打断姑娘们的歌声笑语的。

第5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关键词】写作 技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1-01

现代高中学生作文的语言经常会走入两个误区:其一,过分注重语言的雕饰、词藻的堆砌,使文章过于华丽、厚重甚至艰涩,因而令人费解;其二,过分忽视语言的运用,语句随意,缺少修饰,使文章过于单调、直白,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好的语言,应该如溪流,自然而然,明白晓畅,偶尔溅起些许浪花,便足以勾起观者无限的遐思。因此,笔者主张高中生的作文语言还是应以朴素、自然、流畅为主,在此基础上,写好以下三种句子,使文章质朴而不失优雅,淡然而不失波澜,简明而不失内涵,令人回味无穷。

一、优美抒情句

第一,用细节打动人心

例1: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情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老舍《想北平》)

例句1用独自微笑或落泪的细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爱,这样的细节使作者的抒情变得真切,使人更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二,用修辞明晰形象

朱自清在《绿》中这样写:“那醉人的绿呀!……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一段话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现了梅雨潭“绿”的形态――轻盈如带,亮丽如眼,娇嫩如小姑娘,作者对于梅雨潭的“绿”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也就跃然纸上了。

第三,用意象增加深度

刘鸿伏的《父亲》结尾部分是这样表达对父亲的深情的:“我的父亲的背影,我永远像山一样坚强挺立的父亲,是我生命的路碑”,“为父亲,为自己,也为那养育过我的故土,我把所有翻开的日历都当作奋进的风帆”。加点部分这种带有意象的表达,一方面使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抒发,另一方面又引人深思,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

第四,用结构提升美感

对称的或是层进式的结构能够使感情层层铺开,同时增加文章结构和音韵上的美感,读来琅琅上口。例如杨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中的一段抒情:“想起一手拖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想起陪你考幼稚园、考初中、考高中的一段段往事;还有那无数琐碎而有趣的回忆……孩子,一切都历历在目,我真不相信十八年已溜走了”。三个“想起”串起了一位父亲对孩子已经长大这一事实所怀有的复杂的情感,深厚的父爱、点滴的幸福、无限的惆怅,种种情感随着这一串排比接踵而至。

二、细致描写句

第一,诉诸读者的感官

描写要“打通”读者的五种感觉器官。例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的这一段描写:“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从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多种角度展开描写,使读者仿佛真的在深秋的早晨踏上了北国的街头,看到了北国的槐树,感受到了北国秋日的寂寥。

第二,具有鲜明的动作

描写中要有行动和动作,使读者“看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例如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这一句描写:“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越来越大,也越红”具有鲜明的动作性,真切地写出了太阳渐渐升起的情景。

第三,包含生动的图像

具有画面感的描写往往能够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让人经久不忘。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有这样一段描写:“四百多年里,他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断断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其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曾经的辉煌、如今的颓败、四百年的沧桑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四,倾注作者的情感

倾注情感才能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朱自清在《绿》中这样描写梅雨潭的“绿”:“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像拖着的裙幅;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段描写刻画了“绿”的具体形态,同时又写出了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三、深刻哲理句

好的议论句应该恰当点题,言简意赅,蕴含哲理,引人深思。

第一,用隽永的意象增添隐喻效果

请看以下二个例句:

例2: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刘程亮《今生今世的证据》)

例3:这坐在车上的人们,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曹文轩《前方》)

这些句子中都运用了意象,加点部分这些意象都有其特定含义,需要读者去细心咀嚼和品味,文章因此也更加耐人寻味。

第二,用恰当的修辞增强表达效果

要学会在议论中运用修辞手法,使议论更加生动。柯灵说“人一旦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柯灵《乡土情结》),运用比喻和排比表现了离乡之人的复杂情感。

第三,用深刻的思索增加文章深度

要学会在议论中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思索,增加文章的可读性,给读者以启示。例如以下二个句子:

例4: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史铁生《我与地坛》)

例5: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二个例句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索,因而它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并能够引起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描写细致,抒情真挚,议论深刻,有了这样的一些好句子,再加上合理的结构、恰当的主题,我们的文章必然能够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第6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关键词]《山居秋暝》英文译本空白美意美

Autumn Evening in the Mountains

英译:许渊冲

After fresh rain in mountains bare

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

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

O’ver crystal stones flows water clear.

Bamboos whisper of washer-maids;

Lotus stirs when fishing boat wades.

Though fragrant spring may pass away,

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数量多,艺术成就高,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他最著名的田园诗为《山居秋暝》,其中的诗句描绘了优美的景色,堪称诗画双绝的典范之作。许多名家对于这首名篇进行了英译,本文主要品评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一、标题

许先生对标题处理的独特之处是没有将“居”字专门译出。诗人是隐居在山中,可将该字译出,会让人联想到全诗应描写诗人在山中的生活,包括其平时生活琐细和所见所闻,而本诗偏重的则是山中景色。此外,这也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的空白美。“居”字的虚化处理和其他三字的直译,空白与实境,一虚一实,形成了巨大的艺术张力,在有限的篇幅内海纳百川,大大拓宽了诗歌的审美空间。许先生如此处理,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首联

首联写初秋山雨后青葱凉爽的自然景色。诗人以疏淡的笔墨点染时间、地点、节令。既巧妙地导出“山居秋暝”的主题,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前半句点出“山居”。“空山”,指幽深静谧得有些朦朦胧胧的山。唐人爱用“空”字作山林的定语,而王维尤甚,这大概出于诗人“晚年唯好静”的性格。“空”字无疑最能烘托那种幽静空寂。许先生译为“bare”,意思是“without the usual covering or protection”,给人的印象是山上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树木。这显然与颔联中的“松间”产生了矛盾。但我们不难猜测译者这样处理的理由:那就是要与其译文的后三句形成押韵。后半句点出“秋暝”。“晚来秋”,是说新雨过后,晚风吹拂,秋意更凉。“秋”字,既点明题意,又表现出晚来秋寒袭人的感觉。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Autumn permeates evening air.”。秋意在山林中弥散开来,晚风似乎因为阵阵秋意而变得更加清新怡人。“permeate”此词极富诗意:在不知不觉中,秋意降临,虽然有些清冷,但却始终不失温柔。

三、颔联

颔联承上进一步描写山中阵雨刚过、明月初升的景色。前半句从目中所见着笔,是仰看。雨后晚晴,青天无片云,明月的清辉洒遍松林,给洗涤过的山林打上了片片亮色。许先生将此句译成“Among pine-trees bright moonbeams peer.”,即明亮的月光在松树林中张望,表达了原诗的意思。其中“moonbeams”和“peer”两词用得贴切。“moonbeam”意为“a beam of light from the moon”,即“一道月光”。皎洁的月光穿过松枝,一部分被挡住,而诗人看到的就只是一束束的月光;月光穿过密密层层的枝叶,仿佛是要克服极大困难才能看到山里真正发生了什么。月光也不忍打扰这样的寂静,生怕弄出了什么声响,只好小心翼翼。如果将这个惟妙惟肖的 “peer”换成“fall”,的确有“to move downwards from a higher position to a lower position”,表达了月光从天空中的月亮照射到地面上的松树林中,可是“fall”给人以“坠落”、“坠跌”之感,与原诗静谧悠远的意境不同。下句从耳中所闻表现,是俯闻。许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译出“泉”字,但是他通过“crystal stones”和“water clear”来向我们表达。原诗中并没有提到石头是像水晶一般透明,但是用了这个“crystal”,能够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更加明净清澈的画面,同时,也衬托出了月光的皎洁如果月光不够明亮,那么被流水冲击的石头怎么看上去是透明的呢?词句短小精炼,和淙淙流泉的细小但不失生机和美感却也相得益彰。

四、颈联

颈联写山居的幽趣,承上从写景转入人物。上句写岸上,未睹其人,先闻其声,是有声动景;“竹喧”,指竹林中的笑语喧哗,点染洗衣妇女的喜悦心情。许先生将“喧”字译成了“whisper”,虽然承接了前文静谧悠远的气氛,可是并不能表达洗衣女子们说说笑笑的喜悦之情。况且洗衣女子也定非深阁中的秀气小姐,男子不在,便大可毫无顾忌地相互讲笑,交流一天的经历,甚至打打闹闹也未尝不可。下句写水中,但见莲动,不闻水响,是无声动景。“下渔舟”,指渔舟下水。湖面波起浪涌,荷叶摇荡,原来是一只只小小的渔舟从莲塘中轻轻驶过。许先生把“下”字译作“wade”。“wade”的意思是“to walk through water that is not deep”。显然渔舟并不是“蹚”过水去,而是有人在水上划渔舟。他之所以这样处理,也一定是与上句的“maids”形成押韵。曾经看过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文。他们将其译为“cast off”,意思是“to untie the rope that fastens your boat to the shore so that you can sail away”。原本安静的河塘,因为突然有小船下水,打破了原本的寂静,沉睡的莲花仿佛被惊动。小船划过,周围莲花便开始摇曳。诗水陆兼顾,以动显静,构织成了一种静而不孤寂阴森、动而不喧嚣聒噪的深幽宁静而又清新活泼的生活场景。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法也不失巧妙之处。

五、尾联

尾联诗人自道其乐,以美景留人作结。前半句中的“随意”是唐人口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尽管”。许渊冲先生对于古代诗词用语研究十分透彻,非常清楚地将其译成“尽管”,即“though”;但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理解和求证,就容易把“随意”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以致错译。显然,仅仅按照字面翻译,而未对诗歌进行深究,是万万不可取的。后半句中的“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泛指山居的人,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刘安《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原是淮南王刘安写的招隐士之词,诗人这里反其意而用之,暗寓自己决意归隐秋山的希望。对于“王孙”一词的翻译,许先生将其译成“you”,表达了泛指的含义。仿佛整首诗是在对“你”这个聆听着讲述一幅美妙的画卷,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这样一派寂静幽谧的好山好水,有识之士自然懂得欣赏。而懂得欣赏的人,必定和诗人一样看破了官场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拥有一个切近自然的平和之心,这样的人,就是诗人心灵上的伙伴。“Still here’s the place for you to stay”尽管春光已逝,但别有一番情趣的秋天也可以吸引有识之士,较好地表达了诗人尽管放弃了官场的“芳菲”,但从隐居的“秋意”中寻找到了乐趣。

六、总结

纵观全诗,月、松、泉、石、竹、莲、浣女,渔夫等意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写空山雨后的秋晚景象,清雅喜人,构成一幅中国古典山水写意画。从总体上说,许先生的译本除了个别为了韵律而未能完全表达原诗意义之外,其他均忠于原作,用英文为我们完整、真实地再现了王维的这首山水诗。它文字简洁,用词准确而富有美感,精心处理的押韵使译文琅琅上口,是古诗翻译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美学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诗言志,无情不能为诗。诗需要景,无景则情无所依。诗若单纯写情,就像一棵树不长绿叶,形象干枯;诗若单独写景,则像一个草人穿上华丽的衣裳,灵魂却无。融情入景,把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诗的境界。

我们看一下中国诗的特点。

“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朱光潜先生三句话道尽了中西方诗的差异,也高度概括了中国诗的特点――委婉,微妙,简隽。这六个字,再浓缩一下,就是两个字――含蓄。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相对于西方洋洋洒洒的诗歌“巨厦”而言,中诗是“微雕”的艺术。诗体的限制,正好让诗家们在有限的字数里寻找无限的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种诗学精神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是中国诗人所追求的“含蓄之美”之所在。

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的观点,代表了西方人对中诗的理解:中国诗人擅长谜一般的含蓄陈述――在情感表达上遵循抑制法则,寥寥数笔往往描绘出一种感情充沛的境界,读者需去寻绎字面下隐藏的真意。

林从龙先生在《诗苑寻芳》中谈到这一点时,以《诗经・采薇》中的四句诗为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他说,从表面看,这四句话是写景;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戍边士卒深沉的感情。前两句抒发了征夫背井离乡时对亲人依依不舍之情;后两句则反映了征夫沙场归来时的颓唐晚景。诗含蓄,深沉。景语即是情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脍炙人口的抒情佳作。起句点题,第二句是诗人无限羁思离愁的集中表达。“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巴山,古为蛮荒之地,凄凉之地,官员被贬谪之地。诗人此时身在异乡,远离故土,思念之愁,寂寞之苦,日日夜夜无不噬啮着他的心灵。因此,只“巴山”二字,已让读者咀嚼到了诗人一腔的孤寂与郁闷。“自古逢秋悲寂寥”,而从后五字中的一“秋”字,我们可以想象出,在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季节,诗人犹羁旅天涯,归期遥遥,内心的苦楚可想而知了。但这些信息只是“地点”与“时间”,惹人愁思的、令人肝肠寸断的是“夜雨”,是“秋水”。

漫山连绵的夜雨,倚窗无寐的旅人,一池高涨的秋水,寥寥几字,让我们如临其境,所表达的愁怨,亦感同身受。夜雨是愁,秋水也是愁;夜雨无尽,愁亦无尽;秋水在涨,愁亦在涨。诗句委婉,含蓄,隽永。不着一“愁”字,而字字是“愁”。

唐张继的《枫桥夜泊》更是运用“情景交融”艺术手法的典范。

诗人羁旅异乡,夜泊霜江,一轮惹人愁思的秋月刚要落下山去,栖乌乍起,并伴之几声凄厉的啼叫。本来已是夜寒逼人,难以成眠,此时更孤寂难耐了。但张继描绘景致的诗笔并未至此而止。几处光焰闪烁的渔火,渔火映照下的红叶稀疏的枫树,与前面句中的残月、惊乌,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图,而这些景物无一不使“船”中“客”黯然神伤。一切的“景”都与“情”联系在一起。

若按绝句“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就要转到“抒情”上来。如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但张继则继续写景,于是就有了使这首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后两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两句从字面上看,全是写景,但细致分析一下,就可窥其中奥妙:夜半,表面是指时间,实际则暗指了诗人夜半尚未入眠的状态;客船,则表明人在旅途。夜半的钟声是凄清的,是令人神伤的,从遥远的寺庙中一声声地荡来,带给一位异乡游子的,可谓是温柔的伤害!

优秀的诗人,多是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武元衡《春兴》:“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满洛城。”李群玉《九子坂闻鹧鸪》:“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屈曲崎岖路,又听钩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第8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关键词:谢逸;词;风格

谢逸,字无逸,生于北宋神宗赵熙宁元年(公元一0六八年),卒于徽宗政和二年,

年四十五。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因为他居住在溪堂,世人称之为溪堂先生。又因"吟

《蝴蝶诗》三百首,人呼为谢蝴蝶。" ( P105)

谢逸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却为后人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记载:"考江西诗派中有集者二十四人,逸所著文集二十卷,诗集五卷,补遗二卷,诗余

一卷,尤称繁富。"( P1338)《全宋词》收录谢逸词共六十一首。

谢逸词以婉约词和自抒志趣之词为主,词艺高妙。薛砺若《宋词通论》中评论他的词:

"既具花间之浓艳,复得晏欧之柔婉。" ( P45)从前人的品述中可见谢逸的词作不仅雕琢

细致、描化生动,而且蕴藉隽妙、意象不凡。下面就重点分析谢逸词的艺术风格。

 一、秾艳婉媚,轻柔艳丽

五代时后蜀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的词为《花间集》,这些词人在词风上

大体一致,把视野完全转向裙裾粉脂,花柳风月,写女性的姿色和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

的内心生活。因此在艺术上,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

在《蕙风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花间》至不易学。其蔽也,袭其貌似,其中空

空如也。所谓麒麟楦也......对于《花间》,犹为望尘却步耶。"(P16)可见花间词的难学。

可是谢逸作为花间词派的传人,在北宋中后期的词坛上自成一家。

看下面的一首词《蝶恋花》:

蝶恋花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这是一首描写春色与闺情的词,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

上片首句"豆蔻梢头春色浅","豆蔻梢头"这一意象原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在这里表明了现在已经是早春二月了,也可以看

出词中女子正值青春年华,为此词定下了描写女性的基调。春天来了,女子换上薄软的纱

衣,和煦的东风拂过,纱衣轻柔的飘起,让人赏心悦目。"红日"二句写的是屋外春光明

媚,女子卷起帘幕,灿烂的春光充斥着整个房间。"双飞燕"这个意象在宋词中屡屡出现,

如晏殊《清平乐》:"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欧阳修《采桑子》:"垂下帘栊,双

燕归来细雨中"。这里写到双飞燕,更是给这美好的春色增添了律动之感。

下片转而写人,开始三句着重描写了女子的装扮与动作。双鬓拢起,带上用青玉装饰

的步摇,蜜蜂形状的饰物随着女子的步伐微微颤动。"叶叶"两个名词连用,就在读者面

前展开一只只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景象,栩栩如生。这一段描写可谓沿袭了花间词追

求的轻柔艳丽,极尽秾艳之能事,用笔妍丽。打扮好自己,女主人公"独倚阑干凝望远",

她是在欣赏美丽的春景呢,或是像王昌龄《闺怨》诗中所说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呢 ?作者并没有点明,只能任由我们猜想了。最后以一句"一川烟草平如剪"

结束,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首词为典型的花间词,细致刻画了女子华丽的装扮,抓住了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

将闺情的主题展现的淋漓尽致。

再看他的另一首词《菩萨蛮》:

菩萨蛮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词的上片描写的是浓浓的春思。开头短短的十四个字,便将无边的春色及女子的轻松

喜悦之情描绘了出来。后二句中,只见小溪两岸,烟草凄迷,好像一层薄雾笼罩在上面,

青山掩映,子规啼叫。女子划船经过这里,产生了无名的惆怅。于是在这大好的春光中,

女子内心隐含了一丝微妙的春情,为下文的描写做了一个铺垫。

下片首句的"愁"字就为本文定下了一个基调。为什么会"归来愁未寝"呢?应该是

女子的丈夫外出在外,她出游时听到子规的啼叫,勾起了她的愁绪--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在这样的心绪之下,女子久久不能入睡,无心梳妆,以至"黛浅眉痕沁",足见女子的慵

懒之态。这跟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饮酒的缘故,

女子的面庞泛起了阵阵红晕。一个"添"字用得极妙,形象的说明了在酒晕之上又增添了

一层红潮,使其更加妩媚动人。此词的秾艳婉媚,香软绮靡之处就在此得到了体现。徐培

均评价到:"谢逸的《菩萨蛮》除了内容有所寄托之外,在情调上莫不带有多些‘香儿软'

的遗韵。"(P5)

花间词中春、花、月、梦、柳、眉黛等意象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在谢逸的词中,这

些字眼也是经常可见,如"春阴院落帘垂地"里的"春"、"帘";"睡起玉钗横"里的"玉

钗";"盈盈月下冰魂"的"月"......另外,谢逸继承花间词描写女性的独特视角,对女子

的动作、神情、心理活动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如《江神子*一江秋水碧湾湾》中,"恰

似梨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化用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

花一枝春带雨",以梨花比喻其泪流满面,传神地表现了女子的黯然神伤,把怀人的深情

推向了高潮。由此可见,谢逸词的写作受到了花间词的很深的影响,也具备了花间词特有

的秾艳婉媚、轻柔艳丽。

 二、清新雅洁,含蓄蕴藉

朱彝尊在《词综发凡》里说过:"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P10)

也就是说传统词风到了南宋逐渐产生变化,有的慷慨悲歌,有的精雕细琢。而能保持"花

间"作风的只有谢逸、陈克等不多的词人。谢逸在继承花间创作风格的同时,还注重学习

后来的欧阳修、晏殊等词人的词作风格,秾艳之外还有所发展,因此还具有清新雅洁,含

蓄蕴藉的特点。如《渔家傲》:

渔家傲

秋水无痕清见底,蓼花汀上西风起。一叶小舟烟雾里。兰棹舣,柳条带雨穿双鲤。

自叹直钩无处使。笛声吹彻云山翠,鲙落霜刀红缕细,新酒美。醉来独枕莎衣睡。

这首《渔家傲》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渔翁形象。词的上片写渔翁在秋天独自

到江中垂钓。词的开头两句,秋水清澈见底,淡红色或白色小花在西风中轻轻摇摆,这里

的西风没有像曹丕《燕歌行》里描绘的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一样,给

人一种萧索之感。可谓用笔轻灵,色调淡雅。在这样一 个环境中,渔翁驾着一叶"兰棹"

在江中垂钓,披着蓑衣,好似"孤舟所笠翁,独钓寒江雪"。"烟雾"表明当时还下着蒙蒙

细雨,细雨使天地一片朦胧。开头三句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图景。接下来的"柳条

带雨穿双鲤",形象生动的把渔翁当时兴奋的心情表达了出来。

下片一开始,渔翁就自叹怀才不遇,但是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吹起了笛子,品

尝鲜鱼与美酒。其中霜刀的银白与鱼肉的鲜红相互映照,色彩鲜明。最后两句,渔翁酒醉

卧睡,足见他的潇洒:他不像其他人郁郁寡欢,而是"今宵有酒今宵醉",好不悠闲洒脱!

另外,谢逸词的这一风格在他其他的词中也有突出表现。如《青玉案》词意境淡雅,

岸边柳树吹来丝丝微风,红叶飘飞,白菊绽放,细雨绵绵......并且处处弥漫着一股浓浓的

思乡之情,但全词没有一个"乡"字,一个"情"字,只是通过上片写景,下片叙事来营

造一种感人的氛围,含蓄蕴藉、真挚感人。《踏莎行》里展现的是一幅春天的"絮风花雨

图",表现了春雨天里,江南水乡人家所特有的那种清静明秀之美。

 三、婉约中兼有豪放之气

在词史上,词历来被分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婉约呈阴柔之美,豪放呈阳刚之美;婉约

优雅,豪放崇高。南宋余文豹《吹剑续录》有这样一段话:"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

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

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于是这便成为区分婉约派与豪放派的标志性语言。总之,婉约

派与豪放派常常被认为是相对的派别,但是他们之间有着相通之处。在婉约词中,往往借

鉴了豪放词的表现手法,以豪放词中壮阔的意象,抒发个人的情怀。

谢逸是婉约派的典型代表,但是他的有些词在描写闺情、春思之余,还兼有豪放之气。

婉约与豪放杂糅,使词作别具一格。

比如《点绛唇》:

点绛唇

九日登高,倚楼人在秋空半。汝江如练。碧影涵云巘。

醉看茱萸,定是明年健。清尊满。菊花黄浅。偏入陶潜眼。

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这样一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里,主人公插着茱萸,独自

一人登上高楼,倚靠在栏杆上。俯视大江,仿佛一条白练,横卧在无垠的大地上,空中白

云的影子倒映在一汪碧波之中,境界阔大,表现了主人公视野之开阔。所选意象"大江"、

"碧影",是豪放词中常见的意象,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千里澄江如练,翠峰如簇",可谓气象雄

浑。就在这样一个壮阔的背景之下,主人公自饮自酌。菊花虽然快要凋零,却受到陶渊明

赏识,有了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下片作者抒发了内心的情思,近于婉

柔。

这首词就词风而言,婉约之中饶有豪放之气,在九月词中别是一种气象,令人耳目一

新。

另外,《采桑子*楚山削玉云中碧》中"一抹江天雁自横",江水无垠,天空一望无际,

就在江天交接处,一排大雁出现了,排成整齐的队伍,这是何等的壮阔景象;《西江月*送

朱泮英》中:"年少胸吞云梦",朱泮英虽然年少,但是却有着"少年狂",胸怀大志,希

望干一番大事业。"云梦"出自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

岳阳城",古云梦泽范围很广,主人公欲气吞云梦,足见其志向之大,也为此词增添了豪

放之气。

谢逸,这样一位"老死布衣"的北宋后期的词人,虽然一生在衣食不继的贫困境地中

度过,但是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词既浓丽柔媚,又清新含蓄,还兼有

一丝豪放之气,因此使得《溪堂词》在词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为后来的词人提供了很好

的借鉴。可以说,谢逸是宋词发展史上一位不应被忽略的词人。

参考文献: 

王直方.王直方诗话.中华书局,1980.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五.中华书局,2003.

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985.

况周颐.蕙风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第9篇:描写秋雨的优美句子范文

关键词: 意境教学 高中古诗 实施策略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提升诗歌教学艺术水平,有助于学生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等;对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鉴赏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对古诗教学及鉴赏谈谈看法。

一、描述诗歌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境

“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境”,苏轼所说“味摩杰之诗,诗中有画”就是指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诗篇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说的便是情与境相因依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学生进入一首诗的境界,就领略了诗内涵,得到了审美享受。可是,很多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运用描述性语言把诗歌内容形象描绘下来是引导学生入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山居秋暝》一诗,可先让学生朗读,初步感受诗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熟练背诵,在此基础上谈谈各自的感受:秋天的黄昏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宜人,被雨洗涤过的山野更空旷悠远;最后一道晚霞刚黯淡下来,一轮素月高悬于深蓝天幕上,月光如银,从松树间静静地泻下来,留下参差斑驳的倩影;泉水叮咚作响,小溪忽明忽暗、如锦如缎,那边竹林深处传来清脆的笑声,是洗衣女子在嬉戏;池塘的荷叶在摇动,那是渔船满载而归……学生各自用语言描述出读诗的所见所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田园生活画面,便是入境了。

二、剖析诗眼,引导学生入境

有些诗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一个字道出一个世外桃源的新天地。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春风又绿江南岸”等。阅读这类诗时,我先让学生画名句圈诗眼,由诗眼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全诗。如第一句中一个“闹”字把春天百花争奇斗艳的灿烂景象,把红杏的千般姿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又仿佛在视觉感受的同时获得听觉上的享受,分明是花儿在合奏一曲“春之声”。我们的感觉从一枝红杏拓展到春天的生机、春天的万物,可以让学生把一两句诗改写成散文片断,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意氛围。

三、找诗情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契合点,使作品之境与学生之情交融

宋之问的《渡汉江》抒写了一种复杂的似乎违背常理的真实情感:“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人被贬江南,远离家乡,将近半年没有收到家书,牵挂之情可想而知。如今有机会得以回家和亲人团聚,高兴还来不及,为什么作者反而更胆怯,甚至遇到来人都不敢探问音讯呢?这是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家人到底怎样,若有不幸消息又怎能承担得起呢?这种担心愈是接近家乡愈浓重。这和学生大考之后,既盼望成绩早点下来,又怕成绩不理想而失望的矛盾心理是极其相近的。这样一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人的情感,诗歌是感情的果子,又是智慧的语言。我国古典诗词特别是唐诗,最大特点就是抒情,“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我认为教授古典诗词时,能让学生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诗感受不同美的样式

古诗词的美表现为:诗词艺术形式的美、诗词内容表现出的人性美和自然美。和谐的韵律、整齐的格式、适当的修辞等是诗词艺术形式独具的美;诗词抒发和表现出的情感具有人性美,崇高的爱国之情、无私的母爱、纯洁的爱情、深厚的友情等都显现出伟大的人格力量,极富有感染力。诗词描写自然景物体现出的自然美同样不能忽视,“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眉眼似的湖水。昔人说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景。中国人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是就其大概说”(《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朱光潜)。指导学生把所读诗按美的性质分类,有助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吸收。

五、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用诗、写诗

说话或作文中引用诗句、画诗歌的意境画、自己试着写诗填词等,都能提高对诗词的理解程度。如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有同学填词:常记教室一幕,解题没有思路。抓耳又挠腮,心里依然糊涂。求助,求助,帮忙冲破迷雾。

这样的诗词虽然不够精工,但不失为一种创作。至于用诗说话、作文,更容易贯穿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可应时而联想:秋风起时,吟诵“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的哀愁就体会到了;或者是秋高气爽时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思绪随刘禹锡豪情一起飞扬;寒冬积雪,师生同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壮丽的雪景、乐观的情怀、奇妙的想象令人陶醉。把诗歌随意应用于师生交流中,更能显示诗歌魅力。老师常用诗词表达感情,学生就会受到感染,慢慢地越用越会用、想用。老师就成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将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诗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为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贾彦芳.高中古诗词教学探析.学周刊,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