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进口食品市场现状精选(九篇)

进口食品市场现状

第1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粮食 贸易 大国效应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正是由于国内粮食消费需求的日益扩大,从2002 年开始我国粮食进口出现大幅度增长势头,2010年粮食净进口量更是达到了5600万吨的历史高位,我国作为粮食净进口国的地位更加明显。粮食进口量的迅速增长加大了国内粮食市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使我国粮食贸易更容易暴露在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风险和价格风险中。国际以四大粮商为首的跨国粮食集团更是通过压低粮食收购价格、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等各种形式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对我国粮食贸易收益及国际地位产生了冲击,也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我国粮食贸易现状

(一)我国粮食贸易占世界比重

我国粮食贸易数量占国内粮食生产和消费总量的比重不大,但是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却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从进口上看,我国占世界粮食进口的比重在1995年之后比重一直在下降:就出口来看,我国占世界粮食出口的比重在1995年之后占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粮食的进口占比高于出口占比约3个百分点,但进口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出口的比重则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粮食进口现状

从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分析,中国粮食进口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三大类产品为主,其中大豆进口远高于其他品种,且进口量一直居高不下。从1950年到2003年,中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的粮食品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5年以前,进口品种结构比较单一,最主要为小麦。以1997年为界,大豆此后取代了小麦之前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大豆由原来的净出口转为净进口,净进口贸易量也逐年递增,进口比重也逐步增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8 年大豆进口达到了最高3744万吨,比2000年增长2.59倍,年均增长了17.6%,而且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

(三)我国粮食出口现状

粮食出口方面,玉米、大米是中国主要的粮食出口品种。1983-2007年,这两种粮食出口总量占所有粮食出口量的71.5%。中国不仅是世界玉米生产、消费大国,也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之一,出口量居世界第三位。玉米自1984年开始出现大规模出口,其后随着国内良种玉米的推广,中国玉米产量迅速增加,玉米出口量也随之上升,现在玉米已经取代大米成为中国出口第一大粮食品种。2003年玉米出口达到历史最高,占全球出口量的20.75%。而大米进出口贸易属于国家一类管理商品,国家对其实施严格的出口计划和配额管理。1997年也是我国粮食出口品种结构变化相对显著的一年。该年玉米出口突然大幅增加,出口量占全部粮食出口比重为78.5%。大米出口也呈缓慢增长势头,2000年大米市场出现滑坡,我国大米出口量仅为当年粮食总产量的0.64%左右,到目前为止各年的大米出口量均较低。

二、我国粮食供需发展预测

粮食在未来的供求状况如何,本文根据参考资料对2022年的粮食的供给和需求进行预测。

(一)粮食供给预测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在本文中,中国的粮食供给的预测是相对于国内粮食生产而言的,也就是粮食总产量的预测。土地资源是制约中国粮食产量增加的重要因素。虽然中国的可耕地面积排在世界第三位,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0.22公顷/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政府三令五申,可耕地面积仍然在下降。不过经合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的《2013―2022年农业展望》报告中指出,未来十年中国可耕地面积下降的趋势会减缓,但是耕地质量也会下降,最终导致中国未来十年粮食产量增速放慢。根据报告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小麦产量将达到1.27亿吨,大米产量是1.37亿吨,粗粮产量为2.57亿吨。粮食总产量将达到5.21亿吨。

(二)粮食需求预测

经济学上需求指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粮食的需求包括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以及种子用粮的需求。由于种子用粮占粮食需求的比重较低。对于未来中国人口的预测采用的是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即到2022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 25亿。

(三)粮食供需均衡分析

粮食供需的均衡是考量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像中国这种粮食消费大国而言,粮食供需均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往历年中国粮食的供需缺口占当年产量和消费量的比重都比较低,这说明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是比较良好的,但同时进口是弥补供需缺口的重要手段。再来,从供需预测的结果来看,到2022年粮食供需缺口是0.56亿吨,而届时的自给率为90%。预测的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粮食依靠完全的自给是不可能的,粮食的进口是填补供需缺口,也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需要。

三、我国在粮食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争议

(一)何谓大国效应

大国效应,通俗意义而言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高的份额,其进口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着国际市场价格的高低,也就是说,这个国家此种商品的大量进口将导致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但是根据价格理论,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一方面引起国内生产供给的增加,同时价格上升的挤出效应会减少国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因此,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将使该种商品进口的减少并进一步使该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所以,可以说“大国效应”并非一定就对贸易进口国不利。但是作为我国粮食进口来说,粮食的大量进口引起了国际市场价格的攀升,但反过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攀升并没有对中国粮食的进口起到抑制作用并进一步促使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下降,也就是说,在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我国仍然在大量进口粮食,这明显违背了经济学规律,对我国粮食进口贸易造成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对中国能否利用国际市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及如何才能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粮食贸易大国效应争议

Brown 首先提出了“大国效应”这一概念,他预测中国在2030年粮食将大量依赖进口,并将助推国际粮价大幅上涨。李晓钟等以小麦为例认为,粮食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不明显。杨燕、刘渝林认为粮食的“大国效应”是扭曲的。范建刚认为我国对国际粮食价格的冲击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才能实现。杨俊伍等认为,中国谷物会对国际粮食价格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对稳定粮价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陈传兴、李静逸认为,大豆的进口贸易与玉米出口贸易具有“大国效应”,而在大米和小麦的进口市场则没有。

四、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影响分析

粮食贸易的大国效应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大米、小麦、大豆、玉米四种粮食进出口量和粮食价格进行分析。

(一)粮食贸易的进出口量

1992年以来的进出口情况来看,大米、小麦、大豆、玉米四种粮食作物在进出口结构中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我国是小麦的净进口国,只是在“入世”之后出现过一次较大规模的出口(2003年出口224万吨)。

(1)玉米方面,我国是玉米的净出口国,只有1995年有较大规模的玉米进口518万吨,1992年以来的累计出口量大约是同期累计进口量的15倍。大米方面,我国是大米的净出口国,1992年以来我国稻谷和大米的累计出口量大约是进口量的4倍。

(2)大豆市场在这个时期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1996年以前我国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是出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比重比较低;而到了19%年我国开始成为大豆的净进口国,且进口量迅速上涨并很快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家。

基于以上分析,本部分研究选择了小麦的进口量、玉米的出口量、大米的进口量和出口量、大豆的进口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市场价格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大豆的进口量和大豆国际市场价格的相关系数最高,这说明一方面说明大豆市场的开放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大豆市场上国际价格和我国大豆进口量有密切的关系。另外小麦的进口量和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比较高,结合我国对小麦进口量比较小且进口管制还比较严格,所以这很可能是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小麦进口反应比较敏感所致。此外,玉米的出口量、米的进出口量对国际市场价格的相关程度还不高。

(二)粮食贸易的价格

(1)小麦市场上价格的传递方向是从国际市场价格传递到国内市场价格。如果某些因素使得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升高(比如小麦的全球性减产),那么中国也增加小麦进口,从而又支撑了世界市场上的小麦价格,也使得国际市场价格随着小麦的进口传递到国内;反之,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下滑的时期,我国的进口量也减少,从而对国际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跌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的拉动作用。但是这并不足以支持小麦市场上中国具有大国效应,中国对国际小麦市场价格的支撑或者下拉的作用是否明显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2)在大米市场上的价格传递方向是,国内价格的变动先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当国内价格升高,大米进口增多,出口减少,从而在增加国际市场上大米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国际市场上大米的供给,拉动了国际大米市场价格的提高;反之亦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大米市场上的大国效应。

(3)中国进口粮食且相关系数为负值的情况。我国大豆的进口量与国际大豆市场价格的相关系数为负,即我国大豆进口量与国际市场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当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升高(或降低),我国的大豆进口需求就会减少(或增加),符合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的一般经济学规律。这说明我国在世界大豆市场上对价格的影响力并不明显,大国效应并没有明显出现。

(4)中国出口粮食且相关系数为负值的情况,玉米出口和大米出口均是如此。中国的出口量和国际市场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也就是说我国出口量越大国际市场价格就越低,或者说国际市场价格越低中国就会逆市场规律而动增加进出量。在玉米和大米市场上,国内价格变动领先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因此,当国内价格提高促使出口量减少的时候,国际市场上也会由于中国出口量的减少而供给量减少,从而可以抬高国际市场价格;反之亦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大国效应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体现。

五、我国粮食贸易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当前粮食不同种类出现的进出口大国效应,为了避免其消极影响,本文有如下建议:

(一)立足国内,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在中国粮食供求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背景下,解决粮食结构性供给缺口问题,必须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支持与保护力度特别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发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粮食生产,着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适度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国内粮食供给不足已不可避免,但也应看到,国际市场调剂空间较为有限,并且近年来中国部分主要粮食进口的持续增长已对其国际市场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获得稳定的粮食进口来源。中国应尽快制定并实施粮食对外贸易中长期发展战略,掌握并控制好粮食进口的时机和节奏,既避免引起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出现较大波动,又避免国外低价粮食大量进口对国内粮食市场秩序和粮食生产发展形成较大冲击。

(二)加大农业投入,转变粮食增产方式

国家要从财政、信贷、生产资料价格等方面给农业部门提供帮助, 改善粮食生产的基本条件,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 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保护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力发展中国粮食生产。此外,转变粮食增长方式,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耕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率, 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教兴粮步伐, 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路子, 努力提高粮食增产中的科技含量。

(三)公开粮食安全信息,健全粮食价格制度

众所周知,粮食价格的剧烈波动是影响一国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粮食价格指标多样而分散,如收购价格、生产价格、批发价格及零售价格等,这些价格指标波动的不一致会妨碍粮食政策调控,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调查口径与调查手段,从而使粮食安全和预警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及时性。另外,粮食安全信息有待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频率需更高、更及时,以便更好地对粮食价格与信息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

(四)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各级政府为确保粮食安全应该考虑并要抓紧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一个突破口。作为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责无旁贷地负起筹建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重任。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但它的指导思想就是在出现粮食不安全时,立即启动系统中相应的调控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社会稳定,确保粮食安全。当然,系统采取的措施应当是可操作的、有效的。因此,粮食安全预警系统是应对粮食不安全警报而建立的,用来消除、防范、抵御粮食不安全,实现粮食安全。

第2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一、中国农产品出口沙特阿拉伯市场的基本状况及趋势

(一)沙特阿拉伯农产品进口市场状况

沙特阿拉伯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以来是农产品的净进口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沙特阿拉伯农产品进口额不断上升,2007年增长到127.33亿美元,是1991年的3.2倍。2009年进口总额略有下降,为108亿美元。

沙特阿拉伯进口农产品主要是谷物、乳蛋蜂蜜及其他食用动物产品、活动物、食用水果及坚果等。其中,谷物是沙特阿拉伯进口最多的农产品,其进口增长速度自2001年以来也是最快的,2009年谷物进口额为33.8亿美元,占全部农产品进口额的31.3%。目前沙特阿拉伯小麦已经实现自给并略有出口,但它依旧是世界大米主要进口国,2007年进口大米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2009年大米的进口占农产品进口额的12.7%。沙特阿拉伯农产品主要的贸易伙伴国是美国、欧盟、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澳大利亚和中国等。

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缺乏以及沙特阿拉伯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的原因,沙特阿拉伯粮食、食品、蔬菜等的进口不断上升,预计在未来五年沙特阿拉伯农产品进口额还会不断增长。

(二)中国对沙特阿拉伯农产品出口规模及趋势

中国对沙特阿拉伯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从1996年的7767万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18769.8万美元,出口额增长了近三倍。2003年主要出口产品是肉及食用杂碎,食用蔬菜、根及块茎,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出口额分别为:4846万美元,1121万美元,1051万美元,863万美元,614万美元。2009年出口额最大的是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达到了5086万美元。其次是水果和坚果、蔬菜、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出口额分别为3982万美元,2980万美元,2430万美元,1279万美元。其中,蔬菜、水果等或植物其他部分的制品自2003年以来出口增幅较大,增长了近5倍。水果是出口增幅第二的出口产品,2009年出口额达到3982万美元,约占沙特水果进口的5%。在2003年以前,中国出口沙特阿拉伯主要农产品数量都比较平稳,但糖及糖食的出口有较大的起伏。1998年,糖及糖食是出口最多的产品,但是到2009年已经退居第5位,仅出口1279万美元,占沙特糖类进口的2%。

从总体趋势来看,中国农产品会不断扩大在沙特阿拉伯的市场,出口额会不断上升,但出口结构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谷物、活动物等沙特阿拉伯主要需求的产品出口额将相对下降,而蔬菜及其制品以及水果等的出口优势将更加明显。

二、中国农产品在沙特阿拉伯市场的竞争力和贸易空间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取了市场占有率和排名、出口相似度和贸易强度指标来对中国农产品在沙特阿拉伯市场上的竞争力状况及贸易空间进行比较分析。

(一)市场占有率和排名

通过市场占有率和排名的分析,可以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农产品随着时间变化在沙特的竞争力状况及其变化。

在沙特阿拉伯农产品市场上,美国、巴西、印度和法国占有的市场份额较高,它们是沙特的主要的贸易伙伴。尤其是美国、巴西和印度稳居前三名,美国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多数年份都超过了8%,巴西个别年份甚至接近10%。中国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排名靠后,市场占有率始终在1-1.5%之间徘徊。在2003年到2006年排名12,而2007年排名仅达到14位,2008年降为18位,2009年排名仅达到19位。因此,从市场占有率和排名来看,中国农产品在沙特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力还在相对下降。

(二)出口相似度

出口相似度是用以考察一国与其他国家在出口结构上的相似状况并以此来反映该国所面对的竞争程度的一个指标。出口相似度包括产品相似度和市场相似度两个方面的指标,本文计算了产品相似度。产品相似度指数的变动范围在0到100之间。指数越高,两个国家在同一市场上的出口结构越相似,竞争越为激烈。

据计算结果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国家同中国出口相似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如美国、印度、德国、乌克兰、荷兰、阿根廷、及其制品等出口沙特阿拉伯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竞争力,应该进一步扩大这些产品的出口。同时,应该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对产品进行深加工,进一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要积极拓展沙特阿拉伯农产品市场:一是积极研发适于该市场的产品,挖掘市场潜力,开发它们需求较大的清真速冻食品、清真豆制品、清真方便食品、婴幼儿食品等;二是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利用国际性展会和各种渠道宣传中国的农产品。尤其应该通过“中阿经贸论坛”等平台宣传中国农产品、清真食品产业发展。三是创新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农产品贸易合作模式,如以我国灵活的土地流转制度等吸引沙特阿拉伯“石油美元”投资我国农业。

(三)发挥宁夏穆斯林民族文化优势做好我国清真食品国际认证工作

作为穆斯林国家沙特阿拉伯对进口农产品具有特殊要求,那就是进口产品必须是清真的并且具有相关权威认证机构的认证,清真食品认证是中国农产品进入沙特阿拉伯的“通行证”。一直以来,我国清真食品出口认证“政出多门”,各级伊斯兰教协会、各地民族宗教局和一些穆斯林国家在中国设立的相关认证机构都可签发有关证书,认证市场比较混乱,缺乏部级的在穆斯林国家市场权威性较高的认证机构,这对于扩大中国对穆斯林国家农产品出口及拓展国际认证业务非常不利。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建立中国部级的清真食品认证体系并打造认证品牌,而发挥宁夏回族自治区穆斯林文化优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穆斯林省,2008年经国家批准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清真食品认证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NHFICC)。宁夏还出台了国内第一部地方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目前宁夏清真食品认证实现了与马来西亚清真食品贸易认证标准互认,与新西兰清真食品认证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准备与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签署相关合作协议。认证中心的最终目标是与国际清真联盟(IHA)制定、执行和规范清真标准评监系统接轨。目前,认证中心认证业务逐步展开,与穆斯林国家相关合作逐步深入,如果国家层面能够加大支持力度,将宁夏认证中心上升为部级的认证机构,将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沙特阿拉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培育和发展宁夏国际化农业公司,打造对中东农产品出口中心

宁夏基于民族文化优势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要将宁夏打造为中国清真产业发展的“总部”,即成为中国清真产品生产和贸易组织中心、研发基地、出口认证基地和清真食品集散基地。而培育和发展宁夏国际化的农业公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虽然 “涝河桥”、“金福来”、“中银绒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外向型特征越来越明显,但是宁夏国际化农业公司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企业规模的扩大、品牌影响力和产品研发能力的提高等。为此宁夏政府需要积极为农业公司国际化提供政策支持:一要鼓励尽快成立清真产业投资公司、清真产业国际工业园、清真产业研究中心等;二要积极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行性问题;三要加强“三园两区一基地”的建设,积极培育 “清真”品牌;四要积极为清真食品企业提供对穆斯林国家交流平台,如承办“中-阿经贸论坛”等;五要努力贯通对中东的运输通道,利用宁夏处于连接亚欧大陆雅布莱航线的优势,开通直航阿联酋的航线。

宁夏具有“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等美誉,其穆斯林民族优势、国际化农业公司的发展和现有清真食品产业基础及集聚潜力不可小觑,中国对中东地区农产品的生产、贸易布局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具体来看,结合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应基于宁夏清真食品生产基础将其打造为对中东农产品出口中心,最终将清真食品产业做大做强并提高在中东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耿晔强. 东盟农产品在我国市场的表现及竞争力研究. 国际贸易问题,2009(5):55-60

[2]史智宇.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出口相似性比较. 亚太经济,2004(2):84-87

第3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粮食;进口;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75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75-03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粮食自给自足已不能满足中国对粮食的需求,国际粮食市场成为了中国粮食供给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我国粮食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较大的粮食净进口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我国粮食进口贸易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结构是否优化也成为了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一、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情况

从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进口总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61―1991年,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虽然是净出口与净进替出现,但净进口年份较多,主要用粮食净进口填补消费缺口。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粮食供给出现了严重不足,国家为了解决粮食供给缺口,开始大规模进口粮食。除了1985年和1986年两年我国为粮食净出口外,其余年份均为净进口。并且进口量在1991年增加到1 345万吨。

第二阶段为1992―2003年,此阶段仍然为粮食净出口与净进替阶段。这一阶段中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剩与紧缺交替出现,使得粮食进出口波动较大。在这十二年中有五年为净进口,年均净进口为332万吨。此阶段,粮食进口仍然起着调节国内需求和实现总量平衡的作用。

第三阶段为2003年以后,此阶段我国粮食贸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粮食进口与净进口规模不断扩大。在2003年之前,我国粮食年度进口量少有超过2 000万吨的年份,而在2003年以后我国粮食每年进口量都在2 000万吨以上,且逐年增长。2012年粮食净进口规模达到7 748万吨,这一时期粮食净进口量的突然增长和我国大豆进口量激增有很直接的关系,截至2013年我国粮食贸易净进口量达到7 675万吨。

我国粮食净进口量的逐年激增,使我国成为了世界粮食贸易逆差大国,进口总量的多少是影响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但在进口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下,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能够保证我们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合理的进口产品结构。

二、主要粮食品种的进口结构

我国主要粮食品种进口的突出特征是粮食进口品种和数量非常集中。大豆、小麦、大米和玉米这四种粮食产品的进口量占到粮食类产品进口总量的90%以上,其中,大豆和小麦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品种。

1996年之前,从国际市场上我国主要进口的产品是小麦,年平均小麦进口量占年平均粮食进口量的近82.9%,这个阶段大量进口小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弥补小麦产量的不足。虽然我国小麦产量很大,但是北方人以小麦为主食,另外加之中国生产的小麦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小麦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在此期间,大豆年均进口量仅占粮食年均进口总量的1.4%,玉米和大米年均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和3.1%。

1996年以后,大豆取代了之前小麦在粮食进口中的主导地位。1996年,大豆产量维持在原有水平而需求量则大幅增加,大豆由供过于求转变为供不应求,使得大豆由原来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净进口数量也逐年递增,进口比重也逐步加大。以1996年为转折点,1995―1997年,大豆进口量分别为29.8万吨、111.4万吨和288.6万吨,分别占当年粮食进口总量的1.44%、9.32%和40.9%。往后逐年剧增,2012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进一步增加,达到5 853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比重达到90.6%。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油脂类产品的需求增加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迅速增加,使得我国的大豆及豆粕产品大量依赖从国际市场进口,这样,我国大豆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制约。而此阶段小麦的进口量却急剧下降,大豆进口量的急剧上升使得我国进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大豆取代小麦成为主要的进口品种,此时小麦进口所占比重下降为9.8%,玉米和大米则分别为0.3%和2.1%。

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粮食进口品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1997年以前,我国从国际市场上进口数量最多的是小麦,其次是玉米,进口大豆和大米数量则很少;1997年之后,进口大豆数量激增,进口小麦比重大规模下降,大豆成为了中国进口占比最大的品种,小麦则变为第二大进口品种,大米第三,玉米进口数量很少。而且这四种粮食进口的比例结构并不均衡,大豆进口数量占到进口总量比例的3/4以上,小麦、玉米和大米进口总和还不足1/5。这种比例的严重失衡成为了制约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瓶颈。

三、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主要粮食品种的比较优势

贸易专业化指数(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简写为TSI)又被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某种产品出口额、进口额之差与出口额、进口额之和的比值,计算公式为:TSI = (X-M)/(X+M)。其中,X代表出口额,M代表进口额。这个指数能够剔除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不同产品在不同年份之间具有可比性,而且同时采用进口和出口的数据能更全面的反映产品的比较优势。TSI取值范围为[-1,1],其中TSI值越大且为正数时说明该产品的贸易比较优势越大,而越小且为负数时则表明贸易比较劣势越明显。同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该值大于等于0.8时说明该产品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TSI值大于0小于0.5时则为微弱的比较优势。当该值为负数时,以-0.8和-0.5为界限,当TSI值小于-0.8时,表明该产品具有很明显的贸易比较劣势而大于-0.5小于0时则为微弱的贸易比较劣势。运用贸易专业化指数对我国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和计算。

虽然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对粮食需求量大,同时对粮食主副产品多样化要求增加,再加上粮食安全、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内的农产品供需矛盾不断增加,粮食进口数量大量增加,而我国生产的粮食仅有少量出口,因此总体上我国粮食贸易不具有比较优势。下表显示,我国大米TSI在1986―2012年间平均为0.27,而小麦、大豆和玉米的TSI平均分别为-0.825、-0.81和-0.24。可见,在我国四大主要粮食品种中,仅大米具有较小的比较优势,小麦和大豆则具有较大的比较劣势,玉米呈现出微弱的比较劣势。大米虽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由于进口数量增加远大于出口规模的扩大,这种比较优势也在下降。大豆的比较劣势则更为凸显,从1986年具有微弱的比较劣势发展至2012年TSI值接近-1,具有非常明显的比较劣势。玉米虽然在2002年和2003年间曾呈现出微弱的比较优势,但2004年之后进口量增长了5.35%,而出口量下降了88.9%,使得玉米的比较劣势在增加。而小麦尽管在2004―2012年间进口减少了55.7%,但仍未改变其净进口格局及明显比较劣势的地位。

四、粮食进口的合理结构

第一,小麦是我国的重要口粮,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小麦对大米的替代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国内小麦供不应求的缺口将越来越大。同时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供应数量较大,出口的国家也比较多,可以有效地分散我国的进口国来源地,降低小麦进口风险。因此,我国增加小麦进口的空间较大。我国的小麦贸易可以进口为主,注意分散进口来源国,以平衡比例过大的大豆进口。

第二,大量进口大豆的趋势虽然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我国具有非转基因大豆的优势,在进行大豆出口时要充分发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比较优势。从1996年开始我国成为大豆净进口国,大豆的进口量保持非常快的增长速度,我国大豆进口数量巨大是因为国内压榨业对大豆需求旺盛,我国大豆在产量和出油率方面远低于美国,这样使得美国种植的转基因大豆因其出油率高和价格低而迅速占领了我国大豆市场,大豆进口量从1995年的29.39万吨猛增到2014年的7 140万吨。因此,一方面,我国在大量进口国外优质转基因大豆的同时,要注意分散进口国来源,降低过于集中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的优势,进行国产大豆的出口,出口对象以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为主,充分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的出口贸易。

第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玉米产量大幅增加,玉米供大于求,我国玉米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但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奶、蛋、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玉米作为饲料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美国将玉米油添加进汽油以节约能源的新型工艺不断发展,使得玉米作为能源工业原料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增长的趋势。这样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减少,玉米供求逐渐失衡。因此,可以适量增加玉米进口来缓解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稳定玉米市场的价格。

第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多年来,我国大米市场一直保持自给自足的状态,出口量和进口量都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大米的进出口贸易也主要起着调剂品种余缺的作用。因此,大米要以国内生产满足需求为主,适当利用国际市场进行调剂,将我国的大米进口贸易份额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避免大米进口贸易的剧烈波动,保障我国粮食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 袁平.国际粮食市场演变趋势及其对中国粮食进出口政策选择的启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4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论文关键词:WTO,农产品贸易现状,中国农业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世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的高效、农业生产者素质的提高等优势使我国在农业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避免入世后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农业造成不利影响,要求我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发展可持续农业,促进农业的整体进步。

1 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产品贸易现状

1.1农业发展现状

经过三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稳定。农产品总量成倍的增加,从197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3321亿公斤到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农产品贸易现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粮、棉、油、肉、水产品、水果等已跃居世界首位, 肉、蛋、水产品已超过或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业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见图1)。

图1 2002-200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及增长速度

但是农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人口、资源等原因,我国的农业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1)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中国。中国农民一年收人均在6000-7000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4000-5000元。而诸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民一年人均收入为12000美元左右,因此中国虽然农民占全国总数的70%,但人均收入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2)资源快速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农业资源方面,由于水资源的过渡开采和被污染,导致农业用水严重失调,由于城市建设以及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人口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生态环境方面,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草原退化面积达0.87亿公顷农产品贸易现状,并仍以每年133万多公顷的退化速率在及扩展;森林覆盖率仅为20.36%左右,人均林地面积不足0.12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6%;(3)政策对农业倾斜的扶持不够,国家在农业上的投入相对不足;(4)生产方式不适宜生产力的提高。目前的小农生产方式,已经阻碍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以后对社会化分工的要求,难以走上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5)随着农村外出务农人数的增多,农村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到城市中对农业经济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1.2农产品贸易现状

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8年来,广大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入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农产品出口与入世前相比发生了“质”的改变,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可喜局面,出口的增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产品进口更是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现阶段农产品贸易呈现以下主要特点是:(1)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即饲料、粮食、棉花,丝类等初级产品多,而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加工制成品较少;传统产品多农产品贸易现状,创新产品少;(2)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产品大部分主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而南美、拉美、非洲等发展国家及欠发展国家地区出口量较少,但从贸易保护上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却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主义。2001年12月11日中国成为WTO的第143个正式成员。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每年的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但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较2008年有所下降(见下表1)。

表1 2002-200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亿美元)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贸易总额

306

403.6

514.2

562.9

634.8

781

991.6

816.1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2-2009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不断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逐年增加,中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但也给中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挑战,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传统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由顺差变逆差(2002-2003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是顺差),并呈现一直延续的趋势(见下表2)。

表2 2004-2009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亿美元)逆差

46.4

11.4

6.7

43.7

181.5

113.9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海关统计年鉴》2004-2009

分析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口品种数量增加、消费需求增加以及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仍较弱等是造成逆差的主要因素。在需求刚性增长和供给增长乏力的共同约束下,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额将保持扩大态势。但对农产品贸易存在逆差,不必过于敏感中国。要加快实现农产品出口方向的战略转变,努力使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由调剂国内市场余缺转变为面向世界大市场实现供求平衡,农产品出口的重点由土地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

1.2.1中国农产品贸易相对优势

目前, 中国农产品贸易品种的格局是:畜产品、水产品是主要出口产品,粮食、棉花、食用植物油是主要的进口产品。初级农产品出口在减少,而加工农产品在增加。从市场结构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已经日趋多元化。进入90年代,由于畜产品、水产品出口出现了强劲,中国农产品贸易一直保持着顺差。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增长,使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上升,已经从 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105.9亿美元,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2.17%,上升到2008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为991.6亿美元农产品贸易现状,占世界农产品贸易总额的6.33%。中国畜产品、干豆、水产品、食用油籽、植物油、食糖和棉花等农产品进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进口中居前十位;茶叶、水果、干豆、坚果、蔬菜、水产品和食用油籽等农产品出口均在世界各类农产品出口中居前十位(见下表3)。

表3 2008年

中国分类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出口

进口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

产品

位次

占世界农产品进口总额比重(%)

茶叶

3

14.43

畜产品

10

3.07

水果

8

3.58

干豆

10

2.70

干豆

3

11.50

水产品

6

4.76

坚果

6

4.67

食用油籽

1

44.60

蔬菜

3

11.19

植物油

1

10.68

水产品

1

11.17

食糖

6

3.62

食用油籽

7

0.91

棉花

1

43.9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WTO框架下我国的农业既会迎来机遇也会面对挑战,虽然WTO会对中国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中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2.1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生产专业化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世界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大环境下,势必会带动中国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缩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1)入世可以享受 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 ,有利于改善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我国回到了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直接享受到100多个成员的最惠国待遇。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进口减幅在40%左右,同时还要取消有关非关税的歧视性规定。我国农产品出口不再受高关税和非关税的歧视性的限制,同时还扩大了农产品出口份额。这对扩大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促进我国农业走向国际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2)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中国。此外,加入WTO有利于中国参照国际规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农业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农业生产的步伐,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1]。

(3)可以促进国内流通体制的改革

加入WTO后,可以促使我们加强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主导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培育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素质搞活农产品流通;发挥政府的调控与服务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增强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制定的主动权

中国将不再仅是国际贸易的执行者,而且将有资格参与农业多边贸易规则的协商与制定。这样,中国就有资格提出有利于我国的贸易规则,保护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序竞争,促进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2]。

2.2 入世对中国农业的挑战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贸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入世前中美两国签订农产品贸易协议,中国承诺在入世后逐年降低农产品关税(见下表4)。

表4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关税减让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农产品关税减让百分比

21.30%

19.90%

15.80%

15.50%

15.50%

15.50%

15.20%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2002-2008

这就意味着大量的国外农产品将涌进中国市场,将使我国农业直接面对国际大市场的冲击,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1)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不利影响

由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简陋农产品贸易现状,科技含量较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并且大多数的农产品质量较低,导致我国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这意味着我国农产品在不同程度的丧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势必会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和中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导致出口不断减少,进口不断增加。

(2)入世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将会逐步放开经营,国际国内市场融为一体,中国农产品行业将接受国内外市场的严格挑站,物美价廉的绿色农产品,将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而现在中国农产品质量低、品种少、层次低,已严重不适应国内外市场消费者需要。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急需解决的事情,以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地位。

(3)对农业就业的影响

我国在巨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由于国外农业产业的冲击农产品贸易现状,农业结构的调整会导致落后产能部门的淘汰,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收缩,这就会造成食品制造业等部门劳动力的失业,并且农村信息闭塞,农民转移成本较高,这也将会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减让和削减非关税壁垒的承诺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影响

入世前中国农产品长期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及非关税措施调控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情况。加入WTO后,各种非关税措施将被禁用,只能转化为相关的等效关税之后,按规定削减[3]中国。关税减让一旦实施, 中国的关税减让和非关税政策手段就会丧失,国内市场将面临来自国际市场廉价优质商品的冲击, 为国外农产品占领国内市场创造了便利条件,进而对我国农业形成更大的挑战。

3 入世后中国农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加入WTO后,我国的农业不仅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冲击,为迎接WTO 给中国农业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保护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增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农业经营规模小、成本高和劳动生产率低的情况下农产品贸易现状,根据我国农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拉长农业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多层次增值,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2)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我国对农业投资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农业基础实力较低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政府与民间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补贴,确保农业的产业化,优质化增长。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关系到农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是否具有发展后劲,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为适应入世要求,我国必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出口的整体实力。

(4)积极应对国际上农业保护政策

入世后农产品贸易现状,高关税政策会逐渐被取消,但替代它的是绿色壁垒,各国为保护本国的利益,都采取绿色壁垒,抵制我国农产品进入,我们必须建立相关的与国际接轨的质量安检与认证体系,以应对国际上的农业保护措施。

(5)加快农业集团化经营的步伐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经营将是加入WTO 之后,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农业的集团化经营旨在拉长农业生产链条、创建规模化生产基地, 通过合并、合作的方式增强其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有代表性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并严格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关系, 巩固和壮大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的经营体系, 从而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 结 论

受近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贸易环境呈现出不稳定性,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日益增高,中国未来农产品贸易的格局依然复杂多变,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中国应加强对国内农业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何伟林.WTO 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平原大学学报,2003年10月

第5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 绿色贸易壁垒 绿色食品 对外贸易 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食品因为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所以其安全性在近年来倍受关注,这也是体现社会进步的一个积极方面,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世界上有些国家却借此大做文章,在国际贸易中以食品安全为借口,制定各种超越安全需要的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技术标准,阻挡他国食品进入其国内市场,这就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来愈演愈烈的绿色贸易壁垒现象。

一、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食品的内涵

1.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绿色贸易壁垒,亦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或采用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等,使得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贸易保护措施。目前,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绿色技术标准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补贴制度来进行。与其他贸易壁垒相比,绿色壁垒在内容上更具合理性,在形式上更具合法性,其保护的对象更具广泛性,实施效果也更具歧视性。许多发达国家往往利用绿色壁垒的这些基本特征来为其进口产品设限,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本国利益。

2.绿色食品的内涵。绿色食品是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国际上多称为生态食品、有机食品或自然食品。称谓虽然不同,但都是为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而生产的食品。现在我国将绿色食品分为A和AA两个级别。A级绿色食品是指在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某些化肥、农药、合成添加剂等;AA级绿色食品是指吸收了传统农业和现代生物技术,与国际有机食品接轨的产品。

绿色食品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符合以环保、安全、健康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代表着未来农业和食品发展的方向,其要点是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规定,绿色食品必须符合以下四条标准:(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标签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设计标准手册》中的有关规定。

二、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现状

我国从1990年开始发展并正式出口绿色食品,并于2000年绿色食品 AA级和 A级标准 ,其中A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了绿色食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为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的绿色食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市场遍及日、韩、俄、欧盟、美、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显示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从绿色食品出口结构上来说,我国绿色食品产品出口现已形成了以粮油类、畜禽蛋奶类、蔬菜类、饮品类为主,各类初级、加工产品均有出口的基本格局。另外也应看到,目前出口的绿色食品主要以AA级绿色食品为主,而占绝对数量的A级绿色食品由于允许施用农用化学品而难以被国外视为有机食品接受,致使我国A级绿色食品还不能很顺利地走向国际市场,出口较少。

从绿色食品出口区域结构上来说,绿色食品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东北三省。其中又以山东和黑龙江绿色食品出口规模最大,两省绿色食品出口量之和占全国绿色食品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黑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成为稳定的 AA 级绿色食品出口基地,其规模还在继续稳步扩大。

三、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具体影响表现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比重小的主要原因在于绿色食品出口受到国外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强化了农业环保技术标准,提高了对农产品质量标准的要求。而我国的绿色食品,大约只有10%属于AA级的绿色食品,才能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余90%的A级绿色食品一时还难以领取“绿色护照”使其出口受阻。可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出口成本大幅增加。发达国家虽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通行证”,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另外还要支付较高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在成本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技术难度大大提高。如美国在进口管理上,除了多年来实行的进口产品卫生许可证制度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GMP等注册认证制度外,近年来又实行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而欧盟的要求则更加严格,2002年初停止从我国进口鸡肉、兔肉和冻虾等产品,原因是从这些产品中检出残留抗生素,含量是200mg/kg氯霉素,而这个检测数据在国内是无法检测出的。

3.检验认证程序繁琐。实行绿色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苛刻的绿色技术标准,而且实行严格而又繁琐的进口检疫制度。如美国对进入该国的禽肉要求,必须经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认可的国家和厂家。无论哪个国家要想获得禽肉出口到美国的资格,FSIS都要对该国的检测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禽肉安全、卫生和标签正确。文件审核由技术专家对申请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书面材料进行评估。面对繁杂的程序,我国能达到要求的企业还不多。

4.实施食品安全检查的范围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范围已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禽产品、茶叶等大部分农产品。

四、我国绿色食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重点围绕我国优势主导产业和外贸工作的发展需求,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及各成员方WTO/TBT咨询信息与数据的交换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贸易壁垒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研究,构筑预警模型,初步建立跟踪全国重点出口企业的预警监测网络,建立预警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通报途径,最大程度地消除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企业产品出口造成的障碍。

2.积极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等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础性工作。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跨越的环境标准,也是出口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且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环境整体水平上升。今后我国推广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重点应放在:(1)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宣传动员企业实施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和进行环境标志认证。(2)与国际环境标准接轨。我国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标准要与 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接轨。环境标志中产品生产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安全性能标准等应与国际接轨。(3)抓好我国环境标志的双边、多边国际互认,增强我国环境标志认证的国际有效性,使我国通过认证的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国内生产商应从有害物质材料测试、建立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等方面加强产品绿色预警能力。

3.健全国内环保贸易法律体制。我们应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的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应积极制定有关防止化学品污染、生物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规,制定农药环境安全、转基因生物体进出口管理等环保部门规章。根据世贸组织要求,提高我国环境政策法律的透明度,及时全面公布相关法规,使环境管理建立在较为完善的法律基础上。

4.充分利用WTO规则,扩大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认真研究并掌握我国绿色食品出口重要贸易伙伴的相关技术规定和检测标准及方法,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并充分利用市场准入规则,吸引国外著名的农业公司到中国来组织生产绿色食品,从而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借助国外公司的网络和市场品牌,更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WTO“绿箱”政策,增加政府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投入,建立绿色食品产业保护框架,为促进绿色食品出口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孙建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5,12

[2]陈和午: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现状和问题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04,10

[3]张 坤:中国绿色食品出口现状和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11

[4]张 梅: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第6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 食物中毒;亚硝酸盐;调查报告;食品卫生

[中图分类号] R15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6(a)-146-02

2010年5月26日10:30,深圳市某区CDC接到报告:某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共接诊了11例因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就诊的患者,疑似食物中毒,请区CDC前去调查处理。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基本情况

此12例患者于2010年5月26日早上6:10~8:10在某商场门口摊档进食了凉拌面,其中,2例于早上6:30最早出现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由家人送来某区人民医院就诊。随后其余人亦陆续出现上述症状,于上午9:00左右先后被送往该院就诊。12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等症状。本次事件特点发病急、潜伏期短。根据病例定义,确定12例患者均为此次食物中毒患者。经抢救,12例都脱离危险,无人员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2.1 病例定义

2010年5月26上午凡进食过同一摊档提供早餐并在当日出现下列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之一者:①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恶心、呕吐;②呕吐物中检出亚硝酸盐。

2.2 流行病学调查

2.2.1 时间分布: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为5月26日早餐;进餐时间集中在6:10~8:10,发病最短潜伏期为10 min,最长潜伏期为50 min,平均潜伏期为25 min。

2.2.2 地点分布:12例患者5月26日早餐均在某商场门口的同一家路边摊档进食相同的食品。

2.2.3 人群分布:流行病学调查12例患者,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11~35岁。

2.2.4 临床表现:口唇指甲发绀、头昏、头痛、腹痛、呕吐、无发热。

2.2.5 可疑中毒食品:凉拌面。

3 现场卫生学调查

食品加工现场为街边流动摊档,存在交叉污染及严重的食品污染隐患,不具备进行食品加工的条件,无卫生许可证,使用一次性快餐盒盛装食品在街头流动摆卖,摊档主无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经调查,摊档主的妻子误把亚硝酸盐当作食盐放进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的袋子里,在烹调时,使用了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制作凉拌面出售,故引起本次中毒事件。

4 实验室检测

临床检测结果:患儿冯某的血氧饱和度为80%。对患者呕吐物及剩余食物、剩余调味品进行检测,按GB/T5009.33-2003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方法测定结果如下:患者庞某的呕吐物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60 mg/kg、患者揭某的呕吐物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12 mg/kg。剩余食物检出亚硝酸盐强阳性、剩余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精检测出亚硝酸盐含量为1 190 mg/kg。

5 结果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实验室结果及临床症状,对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和《食源性急性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WS/T86-1996),诊断为一起由于亚硝酸盐污染食品而引起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为12人。引起食物中毒的餐次为5月26日早餐,引起中毒的食品为“凉拌面”,造成食物污染的原因是调味品澳宴奇调味粉含有亚硝酸盐。

6 讨论、思考与建议

本区近几年发生了多起亚硝酸盐引发的中毒事件,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强烈重视。亚硝酸盐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0~20 min,如系食入大量蔬菜或未腌透咸菜而引起的中毒潜伏期为1~3 h。中毒突出特征是皮肤发绀,特别是口唇、手指最为明显。所有患者陆续出现呕吐、口唇发绀相似的临床症状,并且本组12例患者发病时间集中、共同餐次、食品均明确,停餐后无继发病例,临床症状符合亚硝酸盐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微黄色粒状粉末,无臭,微咸湿,易潮解,易溶于水,俗称工业盐,可用作食品着色剂和防腐剂,在食品添加剂商店很容易买到。在熟肉加工过程中可缩短煮肉时间,色泽鲜亮,好看,能诱发人的食欲。正因为如此,业主铤而走险,竞相往食品中添加亚硝酸盐。

加工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对添加剂没有正确认识,使用时估摸着添加,再加上添加剂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极易造成误放或多放而引发中毒事件。由于亚硝酸盐的性状和食盐在外观上难以区分,故由于误食误用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如果食品添加剂生产厂家,在不影响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特性前提下,从外观,如颜色、形状上予以区分,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加强对亚硝酸盐使用管理,不得散装销售,特别是在产品出厂时,标签标识用途用量应醒目,防止亚硝酸盐与白糖、食盐等混用、误用,以减少或杜绝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发生。市场需要相应的立法管理,添加剂知识需要最大限度的宣传和普及,需要提高人们对有毒物质(亚硝酸盐)的防范意识,广泛宣传亚硝盐的毒性:一次性摄入0.2~0.5 mg就会引起中毒,一次性摄入3 g就会致人死亡。规范市场从源头上控制亚硝酸盐传出途径。

食物中毒调查处理人员应尽可能配备齐全的食品中毒物快速检测设备及试剂,如毒鼠强快速检测试剂、桐油快速检测试剂、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等,以迅速确定或排除引发食物中毒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政府明确禁止餐饮业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但由于亚硝酸盐和食盐性状相近,如无有效的手段,监督人员无法从感官性状上进行判别。故在日常监督中,也应该引入快速检测手段,使预防危害的关口前移,使潜在在食品中的危害在监督过程中就消解于无形。

[参考文献]

[1]史俊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中国医药导报,2005,2(17):98.

[2]刘淼,黄新国,曹健.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4):117-118.

[3]李明耀.邹城市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 3(28):143.

第7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粮食进口增长;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1;F75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11-0050-05

一、引 言

2003年以来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国际上粮食价格经历了几轮飙升,贸易保护主义抬头,2007~2008年粮食危机的阴影还未远去。在国内,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但同时粮食进口规模不断扩大,粮食出口规模不断缩减,持续多年的进出口大致平衡的状态已经根本逆转,净进口屡创新高。从主要粮食品种来看,四大主粮已全面净进口,并且净进口日趋常态化,尽管目前我国三大谷物品种玉米、稻米以及小麦的进口量并未突破关税配额。但是随着粮食市场日益开放,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我国粮食需求仍将扩大,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而水土资源短缺、农业科技进步缓慢、环境恶化短期难以根治制约了国内供给,国内供需缺口将不断扩大,进口增长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首要任务,并明确提出了“适度进口”;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2年锁定“三农”问题,再次提到粮食安全,并首次提出 “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粮食进口的增长日益引起了各界关注,粮食是否会步另一大宗战略商品“石油”的后尘,抑或谷物会不会也将像大豆一样逐步沦陷?当今形势下我国粮食进口既不可避免也有必要,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节约国内有限的水土资源以及对消费多样化都有益处。[1]但是进口如果增长过快或进口依存度过高,将给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和“适度进口”的粮食安全战略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背景下,分析我国粮食进口增长态势,研究粮食进口增长的可能风险以及影响机制,对于我国合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规避进口增长带来的风险,获取进口增长带来的收益,构建系统的多维度的粮食安全战略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粮食进口增长风险方面的文献非常少。国外比较关注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进口需求的增长给国际粮食价格和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也有文献关注国际粮食市场产量波动以及出口控制对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国内供给和福利的影响,如以日本为对象的,有Tetsuji Tanaka(2011)[2],Hosoe, N.(2004)[3],基本还未发现有文献专门分析粮食进口增长给中国国内市场带来的风险。而早期的国内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粮食进口增长给国际粮食价格以及粮食安全带来的风险,如“大国效应”的研究(李晓钟等,2004)[4];二是关于国际市场的可依赖性研究(卢锋,1998)[5],即进口来源的风险,主要讨论国际粮食禁运的可能性。近些年少数专家或政府官员开始关注粮食进口激增,对其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评论,如蒯鹤潍(2006)、倪洪兴(2011)、李国祥(2013)等在报刊上发表相关看法。但是缺乏专门对我国粮食进口增长进行风险分析的系统文献。本文将对我国粮食进口增长态势进行分析,研究已经显现的或者可能显现的风险后果,并讨论其风险的传导机制。

二、我国粮食进口增长态势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贸易波动较大,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粮食进口量一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粮食出口量增幅不大,并且逐步呈现出萎缩的趋势。而2003年之后我国粮食贸易格局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表1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以前我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2 000万吨的年份很少,而2003 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量都在2 000万吨以上,并且逐年增长。粮食的出口在2003年创2 230万吨的历史新高后,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进口粮食高达12 477万吨,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24.2%;进口谷物及谷物粉3 270万吨,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长67.6%;进口金额达581.9亿元,同比增长了52.4%。2003年以来,伴随着国际粮食市场动荡,我国粮食贸易格局呈现出以下几个变化:一是粮食贸易总体已稳居净进口地位,并且整体规模和逆差仍在不断扩大;二是传统净出口品种已转为净进口,如玉米和小麦,四大粮食品种已全部净进口,并且各品种进口规模都在扩大;三是粮食进口在国际粮食价格飙升以及粮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逆市增长”;四是大豆外贸依存度很高,但谷物进口的增加暂时未改变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但是进口增长的风险不容忽视。

粮食进口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外部需求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国内供求缺口的影响。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缺口进行了初步预测,陈锡文(2012)采用2011年大豆和植物油的进口数据进行核算,提出“我国需要使用6亿至7亿亩的境外播种面积才能维持进口大豆需求的现状,目前我国的粮食等农作物播种面积缺口已经达到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估计2020年不含大豆我国粮食供需缺口约在4 000万吨~5 000万吨。王济民(2012)估计2020年我国粮食供需缺口约在7 000万吨~8 000万吨。从国际粮食贸易统计数据看,粮食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2%~14%左右,随着粮食贸易规模扩大,这一比例可以提高到14%至16%,按14%计算得出我国粮食进口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比重,到2030年可达到7.18%。[6] 而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共同的《2013-2022 年农业展望》报告,认为“受农村劳动力投入质量下降、人力成本渐高,以及耕地质量下降等因素影响,未来10 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7]总之,受制于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有限的水土资源,我国进口粮食增加趋势显然不可避免。

三、我国粮食进口增长的风险后果及影响机制分析

粮食进口增长可以缓解国内供需紧张,节约我国有限的水土,减轻对农村环境的压力,满足某些结构方面的要求,但是持续过快增长态势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超过合理规模,将给国内市场带来各种风险与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波动加剧的风险

我国粮食进口的不断增长导致我国粮食市场价格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加,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已不再简单地受国内的供需决定或者国内农业政策引导,其波动会表现为开放背景下更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粮食进口的增长使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融合速度加快,国内粮食价格波动更大,粮食进口对粮食价格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增加国内供给,通过供求关系的改变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二是进行价格传导,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因素都将通过进口价格传导到国内粮食价格。在2003年以来国内外粮食价格飙升的背景下,关于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原因的研究也不少,很多都采用了历史数据进行了定量评估。有的认为目前国际国内粮食市场整合程度不高,国际因素影响较为有限(潘苏,2011)。[8]有的认为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是国内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传递效应也日益明显(罗锋,2010)。[9]有的则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上涨有拉动作用(黄季昆,2009)。[10]笔者也曾以农产品、大豆以及食品为对象,定量分析国际国内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的国内价格是受国际价格影响的。虽然研究结论不一致,但是都肯定了随着国际国内粮食市场联系不断加强,外部冲击的影响应会越来越显著。2007~2008年粮食危机期间价格上涨对粮食进口国的影响很大。随着进口不断增加,引发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因素,如石油价格上涨、欧美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国际资本投机以及主要产粮国家的自然灾害、粮食政策都将更显著地影响我国的粮食价格。虽然国内反向的粮食政策如中央储备粮抛售、出口限制等措施可以抵消部分粮价上涨,但是在粮食市场化趋势下,进口的增加必然将加剧调控的难度和增加调控的成本。此外,粮食价格作为基础商品价格,一旦过快上涨将带来整体通胀加大的风险。

2.产业冲击与安全风险

粮食进口的不断增长可能对我国相关产业形成冲击,一是对国内粮食生产产生冲击。以目前进口依赖程度最高的大豆为例,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 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为19%~22%,作为油料进口转基因大豆更有优势。此外进口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例如黑龙江大豆在国内市场, 每吨成本至少要比进口大豆高170元。中国食用油加工企业纷纷转向以进口转基因大豆为原料,造成了国产大豆供求失衡。进口转基因大豆的不断增长,冲击了国内大豆市场,国产大豆难卖,并最终使我国大豆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的大豆种植就在逐步萎缩,2010 年、2011 年和2012 年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分别为6 470 万亩、5 193 万亩和4 000 万亩。随着进口粮食的增多,其他粮食品种也存在竞争力不强导致产量缩减的风险。二是进口增长将冲击粮食加工产业。随着我国粮油市场不断开放,跨国公司也不断扩大在华投资,逐步建立了从种植、加工到贸易的产业链,控制了从源头到终端的整个过程,并且逐步控制了我国粮食进口的话语权。这一点上大豆基本沦陷,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大部分都流进入了有外资背景的食用油加工企业,它的加工品占领了国内大部分市场。国内本土油脂企业急剧下滑,经营陷入困境。三是会影响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的空间布局。以玉米为例,玉米主产区主要在北方,而主销区主要在南方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目前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玉米主产区,如山东、吉林、河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和安徽等省或自治区,其深加工量占全国玉米总加工量85%以上。玉米净进口常态化后,出于运输成本或者便利性考虑,可能在产品主销区建立玉米深加基地或进行迁徙的企业增多。[11]四是可能会冲击我国粮食流通产业。粮食进口的增长和常态化可能会逐渐改变我国目前“北粮南运”的流通格局。粮食进口主要在南部和东部沿海,如果粮食进口价格低于中国北方粮食的到港价格,一方面进口量会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很多加工企业可能调整生产布局,采用价低质优的进口粮食就地加工,从而导致北方销往南方的粮食数量不断下降。

3.农民收入波动的风险

关于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不少,但是基于我国长期的农产品贸易格局,更多的是关注我国农产品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主流观点都认为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而关于粮食或者农产品进口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研究基本空白。粮食进口量的增加,在短期内必然会使相关地区的农民收入受到影响,这些区域包括:一是生产结构比较单一的地区,由于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就业转移困难,因而收入下降的风险更大。二是粮食主产区,伴随着进口粮食增加,原有的优势产品面对进口粮食的激烈竞争,利润下滑,从而影响区域内农民的收入。当然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增长是伴随着国际国内粮食价格飙升,这种情况下,粮食进口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价格上涨和产量下降对农民收入两个不同方向的影响,农民收入是否增长取决于哪个方向影响更大,需要进一步定量评估。

4.转基因进口的生态环境风险

关于转基因粮食是救星或者危害,各国的态度并不一致。截至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批准任何转基因粮食品种进行商业生产和上市。在粮食进口管理方面,已批准了转基因大豆、玉米两种作物的进口安全证书,但是进口的转基因粮食只能做加工原料。并且对转基因原料产品实施转基因标识管理,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必须有标识。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预计在粮食进口不断增加,粮食出口竞争力不断减弱的背景下,我国对于转基因粮食的管理可能趋于宽松。在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上,转基因粮食的比重较大,以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为主导,转基因技术不断扩散,阿根廷、巴西等国出口的粮食以转基因品种为主,而这些国家都是我国大豆、玉米的主要进口来源地。虽然转基因食品是否存在危害性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进口增长带来的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由于转基因粮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促使粮食种植者选择转基因粮食而放弃非转基因粮食,导致物种多样化被破坏;另一方面, 转基因粮食有可能会通过“基因飘逸”而破坏非转基因粮食的原始基因。如果我国转基因粮食完全商业化,还可能引起耐除草剂杂草的蔓延。以大豆为例,转基因大豆使用除草剂量较种植非转基因大豆多11.4%,这无疑会加速抗性杂草的发展, 会使某些物种抗性剧增。同时相应的土壤和水体中除草剂含量也将增多, 最终会影响土壤、水生生态系统。研究发现,当草甘膦溶入土壤进入到地下水,若水温升高,PH值超过7.5时,会对水生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12]

四、对策建议

上面关于粮食进口增长的风险后果有的可能已经显现,譬如价格风险传导,有的可能并未显现,但从长期看却不容忽视。有鉴于粮食作为商品的特殊性以及粮食产业的基础性,规避风险最根本的仍然是立足于国内,坚持通过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民直接收入补贴以及农村环境治理等方式促进国内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的提高,坚持谷物基本自足。在基本立足于国内生产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来降低进口风险。

1.信息预警系统的完善

我国商务部、海关以及农业部等部门虽及时了国际粮食市场特别是我国主要进口来源市场变动信息,但是仍然缺乏专门定量预测的信息系统。可以考虑借鉴美国农业部的经验,由专门政府部门牵头,对农业提供从生产、消费到贸易的全方位服务,将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应用到粮食生产贸易预测中,并集合一批专家,应用或者开发新的贸易预测分析模型,及时分析国际市场粮食贸易的变化,以及对我国市场的影响,为企业或者农户提供较为明确的指导方向,因为这种高昂投入和长期积累,单独的企业或者农户难以做到。如美国农业部的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遥感系统在农业与气象观测分析中均有应用,也有一批专家对粮食消费、生产以及进出口贸易的变动进行量化预测。

2.粮食进口的差异化与适度保护相结合

我国粮食从用途角度可以分为口粮、饲料和加工用粮、特色粮。作为口粮的大米和小麦,必须坚持基本自足于国内,国内生产需满足大部分需要,进口坚持以品种调剂为主,以满足较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为主,以应付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为主,适当采取多边贸易机制允许的或者灰色地带的,避免高依存度下的大量进口增加。除了大豆外,进口玉米主要是饲料用粮,进口仍有增长空间,可以利用国内外价差适当增加进口。而我国的特色粮如杂粮、有机粮等,可以采用一些出口促进措施增加出口,在欧美越来越重视食品营养的背景下,鼓励规模较大的粮食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为进入国际市场打开销路,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

3.进口与对外投资相配套

粮食进口相当于进口我国短缺的土地、水资源,进口增长的同时,我国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和有实力的企业到海外去建粮食生产基地,譬如临近的东南亚一些国家可以发展稻米种植,到俄罗斯种植小麦,到巴西等国进行大豆种植,与法国、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合作进行粮食生产加工,依靠其他国家的水土资源扩大海外生产,然后再利用国内已有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优先供应国内市场,减少粮食进口带来的产业冲击。针对目前粮食企业走出去遇到的问题,政府支持的重点应该包括:针对海外农业投资风险的政策性保险、资金信贷支持以及利息优惠、信息流通系统的完善以及建立国家层面的农业合作框架。

4.完善期货市场争取定价权和抵御风险

粮食期货市场在稳定粮食价格、规避市场风险方面的作用较大,针对目前我国期货市场现状,需要不断开发新的粮食期货品种,扩大交割标的范围,降低交割成本,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市场流动性,同时政府加强对期货市场监管,保障公开透明的外部环境,才能增强期货现货市场联系,及时传导国际市场波动,对外争取定价话语权,对内规避价格风险以及生产过度波动。

5.继续增加环境保护和农民收入保障的农业补贴

目前世贸组织允许的“绿箱政策”共有12大类。其中我国在与生产不挂的收入支持、收入保险和收入安全网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通过生产者退休计划提供的结构调整支持、环境保护计划等方面投入都不足。我国应继续增加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调整财政支持的方向,重点增加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对农业科研技术和推广、粮食质量安全和检验检测、农民培训、农民收入支持等方面的投入。可以通过农业政策性收入保险、自然灾害救济补贴以及其他直接收入补贴来稳定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益,避免农民收入大幅下滑。

6.加强对转基因进口和商业化种植的管理

转基因虽然具有高产量、低成本的优势,对于增加粮食产量以及保障粮食安全都有较大作用,但其质量安全仍存争议,消费者的顾虑也一时难以消除。国家对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粮食品种仍需要谨慎对待,并且对于粮食转基因技术研究和转基因粮食管理需要差异化。一方面,我国在国际转基因研究技术中需要占一席之地,通过国家牵头、科研支持等方式积极培育一些先进品种,这样才能在面对孟山都等国际粮食资本渗透时有底气,也为应对我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约束储备力量。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转基因粮食管理,一是加强对转基因粮食的进口管理,对转基因原料粮实行进口许可,严控转基因种子进口,应该明确要求转基因进口食品加贴标识,并完善对进口的转基因作物的检测和监控;二是完善转基因食品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特别是生产、加工、产品标识等重要环节。加强对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风险评估力度,借鉴欧盟、日本、韩国等国的标识制度,对转基因食品实行更为严格的标识制度和可追溯制度。

[参考文献]

[1] 钟甫宁,朱晶,曹宝明. 粮食市场的改革与全球化:中国粮食安全的另一种选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5-8.

[2] Tetsuji Tanaka,Nobuhiro Hosoe. Does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crease risks of supply-side uncertainty?: Effects of productivity shocks and export restrictions on welfare and food supply in Japan[J]. Food Policy, 2011(36):368-377.

[3] Hosoe,N.,Crop failure,price regulation,and emergency imports of Japan′s rice sector in 1993[J]. Applied Economics,2004,36 (10): 1051-1056.

[4] 李晓钟,张小蒂.粮食进口贸易中“大国效应”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0):26-32.

[5] 卢锋.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1998(2):31-47.

[6] 蒯鹤潍.防范粮食进口风险应尽早调整现行管理体制[N].中国商报,2006-08-25(007).

[7] 张志龙,袁军宝.粮食进口难逆转练好内功是关键[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08-17(A01).

[8] 潘苏,熊启泉.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传递效应研究――以大米、小麦和玉米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11(10):3-13.

[9] 罗锋,牛宝俊.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1-58.

[10] 黄季昆,杨军,仇焕广,徐志刚. 本轮粮食价格的大起大落:主要原因及未来走势[J].管理世界,2009(1):72-78.

[11] 陈叶盛,潘华斌.加入WTO10年来中国玉米进出口变化及未来进口常态化对玉米相关产业的影响[J].世界农业,2012(12):58-63.

[12] 张丽君.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资源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可能风险[J].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8(4):4-6.

第8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关键词】营养健康食品;发展;市场

就当前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现状来看,我国的食品行业还没有对营养健康食品进行清晰的划分与界定,食品生产企业或者将产品定位为保健食品,或者将产品划定在普通食品之属。这和国际上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道路有所偏离,而且我国的中药营养文化绵延数千年,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此种情况下的营养健康食品现状无法满足我国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

1改革开放对以来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现状

为了分析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市场,首先要了解我国当前的营养健康食品与市场现状。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得到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国际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日益增长的发展速度。而且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主要是啤酒、饮料等,到了21世纪初期,饮料行业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划分为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不同的种类,同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还包括速食行业、调味品。

很显然,不同食品行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从当前食品行业特点来看,与国际各国相比,我国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继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健康食品会逐渐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新秀。目前,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正逐渐转好,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现状的出现,主要由营养健康食品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决定。

2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

2.1国际市场发展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末期,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出现了许多虚假广告以及虚假产品,对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消费群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扭曲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看法。为此,日本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规范化措施:其一,对营养健康食品建立也严格的审核体制,对所有的营养健康食品进行检测与审查,直至2005年初,通过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审核通过的种类共有470多个。这一举措,重新树立了营养健康食品在日本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改善了其对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观念,促进了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其二,简化审核制度,采用标签与行业协会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①要求营养健康食品的材料高质量,即采用功能与成分接近天然以及有机的食材,保证产品安全;②严肃打击过渡包装、虚假宣传,以降低产品的营销成本。自营养健康食品的概念替代原来的保健食品以来,不仅包装上更加简单,销售额也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多。

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初期,我国消费者认为所谓营养健康食品已经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才会出现在市场上,于是对营养健康食品产生了过高的期望,感觉其应和药物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且能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在加上生产企业的过渡宣传与推销,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度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打击很低的现象。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处于缓慢阶段。为此,我国也开始思考是否对营养健康食品设立专门的食品检测和审核制度,恢复和发展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2.2医疗费用高速增长的思考从医疗上来看,主要的消费包括治已病与治未病两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疗总费用是145亿元左右,到了2007就猛增为10966亿元,增长了近76倍之多,人均也达到了844元。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居民医疗支出占到人均总消费的约55%。可以说,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一项主要消费,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处提到的治未病与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病等有所差别,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对身体疾病的预防。无病防病已经成为维护我国乃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预防能够使人们对治病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而且效果较为显著。若不能及时做到防病这一措施,医疗费用必然只增不减,从预防的角度考虑,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迫不及待。

2.3食物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食品生产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养殖方式、食物种类以及土壤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食物的组成成分也和以往有所不同。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测定的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1963年降低了很多:菠菜降低了79%,油菜、茼蒿降低了60%,白菜降低了49%等。

另外,在进行食品的加工中,添加的一些酸、碱、氧等物质,加热以及生产设备等都会造成营养成本的破坏或者降低。食品的精加工会对食物造成更大的损坏。比如,精面粉中的核黄素要比全麦面粉中的低80%左右,烟酸降低75%左右,硫胺素降低60%左右,叶酸降低40%左右,锌与铁分别降低了70%与64%左右。总而言之,当前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且整体含量不平衡。如此以来,对于每个居民而言,几乎已经无法实现饮食搭配的营养均衡。

3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分析

3.1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逐渐促进营养健康食品消费市场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中80%以上具有相应的营养知识;75%的家庭平时比较关注家庭成员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大于30%的居民有已经的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经历。2010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已经超出了45%,人口城市化在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带动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

3.2亚健康人群呈增加趋势,促进市场对营养健康食品需求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从提倡饮食中摄入的钙的含量还不足人体摄入标准的一半,有5.8亿居民处于缺乏维生素A的边缘,约2亿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还有1.6亿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明显不足。我国新生儿体重偏低的占到总数的15%左右,6岁以下的儿童有发育迟缓现象的占到总数的30%左右;2亿人体重超标,其中30%处于肥胖状态,高血压居民数约1.5亿,高血脂居民数约1.6亿,其中25%患有不同程度的血糖疾病。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亚健康居民总数已经占到我国总人口的60%多。而且2005年我国的老龄化(60岁为界)人口已经达到1.5亿,以后仍将以3%左右的速度增加,老龄化人均将会成为营养健康食品的主要需求群体,因此必然促进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继续发展。

3.3人均收入增长,具备消费能力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品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且速度较高,1978――2006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出现了7%的涨幅,而且城镇居民的存款增长速度达到了25%。对于人类而言,健康是最基本的条件,是保证居民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更是如此。从以上数据推断,到2022年的左右,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将比现在增加一倍,对于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3.4国外投资对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推动相关数据显示,仅200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营养健康行业已经获得国外风险投资5亿多美元,其中营养健康食品所占比重最大。而且以大部分国外营养健康食品风投看好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大量外来资金将大大缩短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4总结

我国是较早具有营养健康学的国家,从传统的中医学开始,我国医疗行业就十分重视营养健康食品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我国的中医营养学,拥有先进的营养健康以及疾病预防理念,这都将成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以及市场发展的基础动力。

参考文献

[1]闫庆松.日本健康食品市场准入及法规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01).

第9篇:进口食品市场现状范文

一、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

1.出口增速较快,所占比重不大。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额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态。由96年的0.09亿美元上升至08年的24.80亿美元,年均增长59.72%。从出口产品数来看,由02年的301个上升到07年2320个,年均增长50.45%。从绿色食品出口额占食品出口额的比重来看,由96年的0.088%上升到了07年的6.96%,年均增长48.79%。从绿色食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来看,由96年的0.006%到07年的0.176%,年均增长96.55%,但02年到07年年均增长却是负值,为-7.4%。虽然绿色食品出口占食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我国食品出口占商品出口的比重是逐年下降的,比重也不大,07年仅为6.96%。我国食品出口占世界食品出口的比重在06年为3.50%。06年全球有机食品产值达367亿美元,而我国有机食品产值估计在8.9亿美元左右,仅占2.4%。照目前全球绿色食品消费额为400亿美元计算,我国绿色食品出口额仅占全球消费额的6.2%,增长空间巨大。

2.出口结构单一,附加值低。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集中在四类产品上。从产品结构上来看,2007年,农林及其加工产品占出口总额的55.14%,畜禽类产品占出口总额的25.23%,水产类产品占出口总额的14.49%,饮品类产品占出口总额的3.27%。对比2007年与2006年,农林及其加工产品始终是绿色食品出口的重心,但2007年其比重下降了8.64个百分点,畜禽类产品07年较06年上涨了1.76个百分点,07年水产类产品出口增长较大,有6.83个百分点。2006年出口的绿色食品中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比例为91.51%,2007年出口的绿色食品中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占到94.51%。例如07年我国绿色蔬菜产量达到1019.13万吨,而出口的蔬菜仅有34万吨,算上蔬菜加工品17万吨和冷冻保鲜蔬菜9.5万吨,仅占产量的5.94%。鲜果产品出口量占产量的百分比也只有8.31%。有机蔬菜水果等产品由于受保质期限制,大多在国内市场销售,由于加工储存水平较低,生产、销售跟不上国际市场节奏,势必会影响出口量和金额。总体看来,绿色食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的依旧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原材料产品。

3.出口企业规模不大,力量单薄。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企业数目不多,占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由02年的15.55%到07年的18.29%,年均增长率为30.92%;出口产品数由02年的301个上升到07年的2320个,年均增长50.45%,但占绿色食品产品总数到07年也仅为15.23%,出口产品数占产品总数比重年均增长为9.04%。单个出口企业的规模也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由02年的307.69万美元/家下降到了07年的203.81万美元/家,年均下降7.99%。出口额占产品年销售额比重不稳定,呈下降趋势,到07年仅占产品年销售额比重的8.62%,02年到07年年均下降5.85%。单个产品出口金额由02年的279.07万美元/个下降到了07年的92.24万美元/个,年均下降24.79%。这与人民币不断升值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生产规模速度、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4.出口市场相对集中,缺少多元化。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有机食品的(AA级)出口,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及北美,国内市场上几乎不存在。主要出口的有机农产品为大豆、蔬菜、水稻和茶叶,出口量最大的有机农产品是有机蔬菜,有80%出口至日本,这与地理位置有关;第二是有机大田作物,主要出口至日本和欧盟;第三是有机茶,主要出口至欧盟。欧洲是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地区,出口的有机农产品除了有机茶还包括葵花籽、瓜子、芸豆、黑豆等;美国和日本则是中国有机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国。虽然近几年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市场覆盖率逐步扩大,出口风向标向亚洲各国、南美洲国家、大洋洲、俄罗斯、北欧及东欧等国偏转,但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的市场过于集中,出口的地区依赖性比较强也是现实。

二、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竞争力不足原因分析

1.绿色食品国际标准不断攀升。虽然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严密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该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食品包装标签、食品贮藏、运输这六大部分,但国际标准日新月异,国内标准偏低以及存在体系差异,进入国际市场有诸多困难。例如农药及有害物质的残留标准明显低于国际:菠菜中毒死蜱MRL值我国为1.0mg/kg,日本规定值为0.01mg/kg;恩诺沙星中国规定为0.2mg/kg,欧盟标准为0.01mg/kg。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欧盟了上百个指令和决议对进口农畜产品严格要求。包装标准国际上对木质包装法令较多,我国绿色食品包装材料落后,可回收率低。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即统一限量标准0.01mg/kg)和欧盟的绿色壁垒使得食品出口困难重重。

2.绿色食品生产环境不达标。绿色食品生产和发展的三个重要环节为:生产基地、新技术推广、加工及贮运过程。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是基础和重要保证。但国内产地环境由于早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全国高肥力土壤仅占耕地面积的22%,农药污染农田面积0.09亿hm2。加之发展中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仅工业废弃物堆存占用和毁坏农田面积就达13.3万hm2。由于技术缺陷,国内在加工、贮运过程中对二次污染的控制不到位使得A级绿色食品在出口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隐患。

3.绿色食品监测手段不完善。绿色食品国内认证机构到09年4月止共52家(中国质检网);环境定点监测机构为71家(中绿网);产品质量定点监测机构为45家(中绿网)。很多不法机构自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后,泛滥认证、监测,导致绿色食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名不符实。检测手段不完善,法定检测的项目不多,加之认证周期长而绿色食品标志利润丰厚使得个体和机构趋之若鹜。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全国154家大型超市调查显示, 388家绿色食品企业的955个产品中,违规用标的占30.7%,而对于绿色蔬菜的调查假冒伪劣高达66.2%;02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使用剧毒农药致200多人食物中毒等案例都是检测手段不完备的真实体现。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在检测手段上运用化学、生物、物理最新技术结合计算机、数学分析处理,达到自动监测一体化。

4.绿色食品品牌化战略不明确。绿色食品性价比高,对于出口来而言,更是认证齐全。从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增长率优势指数来看,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出现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即使各方面认证到位,消费者对此国的产品仍会排斥。我国绿色食品单个产品出口价格从02年的279.07万美元下降到07年的92.24万美元,下降幅度较大,品牌知名度不高,只能依靠价格优势弥补。例如扬州邢江区的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拥有102个无公害食品品牌,16个绿色食品品牌,2个有机食品品牌,但尚未形成品牌的经济效应,因为名牌几乎没有,甚至连省级名牌都没有,企业对品牌意识淡薄,不能预见品牌带来的巨额利润。我国绿色食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品牌较少,一方面是企业规模不足以形成名牌效应,企业对此的花费较少;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力度还有所欠缺,市场导向有待进一步向良性方向发展。

5.绿色食品产业支撑体系不完善。我国绿色食品特别是有机食品生产,面临较大的挑战是在该产业的支撑体系不完善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生产资料、加工原料以及技术服务等产业支撑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和快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四方面,分别为环境技术、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目前,出口绿色食品较集中在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出口较少,而大量优质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如青海的奶业、蜂蜜等,缺乏政府导向和技术、信息支持,2007年山东出口绿色食品92168.01万美元,占42.98%,而西部八省出口总额相加仅为山东省出口总额的15.80%。又例如我国绿色蔬菜水果的总产量并不是很低,但出口的蔬菜水果占产量的比例不到10%,大多为内销,原因主要为产品保质期限、仓储水平和物流等。西部绿色食品发展不起来很大一部分因素依旧归结为配套产业支撑的不完备。

三、提升我国绿色食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加固绿色食品出口的产业支撑体系,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严格控制生产五环节: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扩大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区域及绿色基地建设,对各类产品实行分门别类的档案、身份化管理,做到“标签在手、绿色看得见、健康可查询”。优化产品结构和出口结构,注重新产品研发,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冲破低价入世惯例。特别针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生产出口,例如对于冷冻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国际需求旺盛,而我国技术力量不够、物流也不到位,导致受保质期影响较大,对欧美市场开拓不足。要努力使A级产品与国际接轨,政府应建立好绿色食品出口的产业支撑体系,加强对国内消费者的引导,尤其做好中西部地区农业科技配套服务。

第二,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增加产业附加值。开发绿色食品应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实行有针对性的产业集群建设。比如西部地区政府可扶持建设绿色畜牧食品以及绿色奶制品产业集群,加强产业集群的块状化、带状化建设,实行科学管理、规范生产。而对于山东、黑龙江等生态环境较好、产品开发较多的区域,可以建设一批高起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确保产品产量和质量。对于出口较多的省份,要重点培养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头效应,以大带小,注重规模化建设,统一加强质量管理,增强产品的产业附加值。例如长白山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通过集群化发展截止06年底拥有全国驰名品牌6个,发展四大特色集群:中药材和保健品加工、矿泉水、林特产品加工和酒类加工。

第三,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品牌知名度。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对欧美市场过度依赖。食品产业要从依赖某个国外目标市场逐步转向多个区域和国家,即出口地区国家的多元化,采取差异化营销手段,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国内生产做好规划,对于出口要形成良性竞争,即某一地区集中生产优势产品,做大做专,主营国际某一区域出口,分散经营。对品牌的重视度加大,利用地区优势组合生产使得品牌在全球的认可度提高,一般企业很难做到品牌国际知名度的深化,而利用地区优势可较好的提升此知名度。例如东北大米、山东蜜枣、黄岩蜜橘等。

第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市场竞争环境。绿色食品行业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属于朝阳产业,要做好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例如税收优惠,而对于有潜力的企业要做好资金上的有力扶持。尤其对于转换期内的企业要扶持到位,补贴生产,增加其竞争力。在法律上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控制和惩罚力度,逐步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国家应建立适应的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保障机制,对于绿色食品相关产业实行专款专用制度,引导和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区域牵动强的产品,降低开发创新风险,特别是行业协会的完善发展,加强内部自律,外部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国绿色食品网.

[2]张小蒂、李晓钟.中国绿色食品贸易中信息障碍及其化解的制度安排[J].学术月刊, 2005-11.

[3]李晓钟、张小蒂.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07-12 .

[4]王德章、张晶.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市场现状与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6-2.

[5]王琳.我国绿色食品国际竞争力探析[J].商业经济,2007-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