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图形招贴设计精选(九篇)

图形招贴设计

第1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1.符号化表现法

众多创作者在设计实践中,都形成了一些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经过长期和广泛使用后,就形成了创作者的标志和符号。具体来说,符号化主要包含符号性技法和符号性元素两个方面。首先是符号性技法。即创作者对某一种具体表现手法的偏爱。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其对中国水墨艺术十分青睐,很多作品都使用了水墨技法。如创作于2006年的《汉字》系列招贴中,作者就选取了山、水、风、云这四个汉字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并全部使用水墨形式予以表现,将山之伟岸博大、风之聚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北京奥运会》《岁寒三友》《运动与健康》等作品也都采用了水墨的形式,所以一看到水墨,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靳埭强。另一位香港女性设计者苏敏仪,则对水彩艺术青睐有加。如《环保2000》中,先是用水彩技法画出了四片鲜绿色的叶子,给人以十分逼真的感觉,然后再将“2000”四个数字错落有致地放在每一个叶子的底部,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此外,《苏州印象》《卓越女性颁奖展》等作品也都使用了水彩的形式,因此苏敏仪被誉为是将水彩和平面设计有机结合的第一人。其次是符号性元素。即设计者对某一个元素的青睐。观众看到这个元素,就可以推断作者是谁。如德国著名设计师冈特兰堡,他被称为是“土豆设计师”,原因就在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土豆元素的出现。为什么会对土豆情有独钟呢?因为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物质极度匮乏,人民普遍处于饥饿中。后来德国政府从美国引进了产量丰富、生长期较短的土豆,帮助包含冈特兰堡在内的德国人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没有土豆,也就没有冈特兰堡,所以他才会对土豆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外,靳埭强的“红点”元素、刘小康的“椅子”元素等,同样成为了他们的“名片”,彰显着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2.三维化表现法

传统招贴的图形都是以二维形态来传递视觉信息的,但是伴随着三维、四维形态的出现,二维图形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很多设计者都对招贴图形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到今天,这种三维化表现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和善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即通过对点、线、面三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对观众视觉思维的把握,让画面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就是一个创作三维图形的高手。在1987年创作的《福田繁雄招贴展》中,其将静坐在台前的四个人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视角。在此基础上,利用线和面部的穿插以及黑黄色的对比,营造出了一个立体的画面,这种空间上的刻意模糊,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二维还是三维。又如1999年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作的招贴中,画面中间是一张照片,但是照片的顶边和底边又分别放置了两个不同视角的人形,一个仰视,一个俯视,由此产生了视觉上的悖论,再一次让人产生了空间的不确定感,从而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比如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招贴中,作者将一只象牙的图片放在了一个九十度转折的墙壁上,依附在画面上的象牙也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弯曲,生动地展示出了砍取象牙给大象带来的痛苦。又如一则跆拳道的招贴中,画面左侧是一个跆拳道的踢腿动作,但是顺着这个动作向前望去,却是一片现实中破碎的墙壁,让人感觉好像是这个动作推倒了这面墙一样。这便是利用招贴周围真实存在的事物来替换原有的二维图形所形成的实体的三维化。

3.动态化表现法

招贴图形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是以静止形态出现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招贴的发展,设计者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静态表现,并在图形的动态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尝试,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动态感。具体来说,包含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两个方面。首先是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即通过对图形的加工和处理,使之呈现出动态化的效果。既可以直接选择具有动态形象的图片,如奔跑中的人或动物、行动中的交通工具等,又可以从视觉生理学的角度入手,让观众的眼球动起来,如模糊图形、不对称图形等,这些图形都能引发观众视觉的自觉调整,从而获得运动的感觉。尤其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在制图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将这种动态感描绘得更加逼真。当观众感受到作品的动感之后,会禁不住上前一探究竟,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比如著名跑车品牌兰博基尼的一则宣传招贴中,就采用了运动加模糊的图形处理。当画面中的汽车飞驰而过时,周围的景物都是模糊的。这样既显示出了汽车的速度之快,又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当观众纷纷上前仔细观看时,也就达到了设计者的初衷。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由静到动的转变。比如著名电影《杀死比尔》的宣传招贴中,特意将张贴环境选在了多个大楼的电梯间。电梯门上是电影中比尔的背影,每当电梯门打开时,比尔的身体就被一分为二,并慢慢地消失,而电梯间内部的墙壁上,则是拿着一把尖刀的女主人公布瑞得。最终通过对位置和主体行为的有机统一,获得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

4.残缺化表现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视觉有主动的完形意识,当面对一些不完整的图形时,他们会自觉地予以补充和完善,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基于这一原理,很多设计者在图形设计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地将图形进行部分省略,使之成为一个残缺的形象,而观众看到这些残缺图形后,则会自觉地将其补充到完整状态,这样既可以获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又可以增强作品和观众的互动。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残缺和构图造成的残缺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残缺。很多常见的图形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形态,但是如果设计者特意使其残缺,则会充分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并促使观众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残缺。如陈幼坚创作的《圆》,该作品以呼吁海峡两岸统一为主题。画面中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玉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有着圆满、团圆的寓意。但是这个玉镯上,却有一个明显的裂口,所残缺的那一部分,正好是台湾岛的轮廓。该作品先让人心生遗憾,继而又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使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这个主题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其次是构图造成的残缺。所谓构图的残缺,其实就是对画面元素的取舍。在有限的画面中,不可能将所有元素都展示出来,而通过恰当的取舍,反而能够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资生堂美白乳液的宣传招贴中,类似的作品都是将整个脸部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这则招贴中,画面中的主体却是一位年轻女士的额头。额头的左边黯淡无光,右侧却是健康亮泽,这显然是使用了该产品所致。仅仅是额头部分,就有如此显著的效果,那么整个脸部的美白效果更是不言自明了。通过这种构图上的刻意取舍,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想象力,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结语

第2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1.传播价值。图形是招贴设计的中心载体,是招帖设计中的核心。设计者通过精心设计图形,在有限的时间内引起受众注意,传递信息。同时,图形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传播价值也最高。以下图为例: 

上图是德国著名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设计的土豆招贴。在招贴中,没有任何文字和说明,却以图形的形式,赋予了普通蔬菜—土豆以奇特的创意和艺术魅力,值得平面设计人员深思。 

2.艺术价值。图形直接决定着作品的整体效果,蕴含着无穷的张力,直接主导着招贴所带给人们的震憾力和无穷回味,更体现了招贴的艺术性。 

3.交流价值。通过图形,招贴能够使观者产生情感、心灵上的交流,导引人们的精神世界乃至生活情趣。以清明上河图为例,作品反映了宋朝繁华的都市场景,让古今中外的参观者了解这一时期的人文风情和社会发展程度。当然,清明上河图与招贴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借助图形,人们可以了解历史,交流文化,确是无疑的,起到的交流价值也是巨大的。 

4.情感价值。图形赋予招贴以情感深度,好的招贴作品,只需通过图形便能带来受众的情感共鸣。冈特·兰堡(Gunter·Rambow)于1988年为《南非杂志》设计的招贴构思独特、精妙:一个缠满绷带手掌上,用血痕构勒出非州地形图的开关,形象地表述了非洲残酷的社会现状,引起观者的强烈情感共鸣。 

二、图形在招贴中的表现形式 

1.图形与其他元素之间的组合。招贴中的图形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展示其无穷的视觉魅力。平面设计中,设计者都会围绕图形来进行视觉传递。一个成功的招贴设计,需要对招贴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图形为核心,有机组织文字、符号、色彩等多个元素,共同表达招贴的设计理念、思想和内涵。但是,图形与其他元素的组合不是随性的、无序的,而是要在遵循以下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创新。 

首先是主题要明确。图形要引领其他元素,其他元素要围衬图形,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以最简洁的方式,明确地表达出招贴的主题。其次是衔接要顺畅。图形与其他元素之间的衔接要简洁、顺畅,使招贴简明易懂,使观者观赏明了、感觉舒畅,也能够提高观者的关注度。其三是视觉冲击力要强。招贴的目的更加注重于传播、引导、广而告之,因此,图形与其他元素的搭配必须注重于视觉冲击力,让观者有看的兴趣、欲望,并通过观看以后留下无穷的回味。 

2.招贴图形创意带来的魅力。个人认为,图形展现或蕴藏的魅力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个人最欣赏的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其大部分作品中没有文字,但却从图形的视觉性上做到极致,通过视觉冲击强烈地震撼观者。 

无限的感情联想力。如半个多世纪前,中国城乡家庭张贴的木版年画,张张都表达着那个年代朴实的群众对和平、兴旺、富贵、平安,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纯朴、纯洁与和谐,让观者为之向住。 

直观的艺术感染力。招贴引入入胜的地方,在于图形的艺术体现力,招贴名家靳埭强先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观念融合,在作品中体现出了独特的中国人文气息,具有厚重的艺术底蕴,给观者以美的感受。 

无穷的回味力。招贴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它能够宣扬某种境界、社会状况和价值理念。具有启迪性的图形才具有现实意义,招贴中的图形往往能通过有限的画面展示出无限的内容,引起观者的回味,给不同的灵魂以理性的启迪,这正是图形的魅力和力量。 

第3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招贴设计的广泛性与重要性

“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引注意而进行张贴”。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在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闹区、车站、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据我国考古发现,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张印刷招贴是11世纪(我国宋朝)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一张印刷广告物。在平面设计艺术领域里影响面最大、学术性最强、历史最为悠久的设计就要数招贴广告的设计,它是一种简单形象、直接有效的视觉传播形式,也是一种信息交流载体,它往往不通过文字提示,让人们一目了然地识别图形中所传达的含义。德国设计大师皮尔·门德尔认为:“海报不仅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理解,而是一种美的语言,它映射出一个国家的民族传统与社会文化。”招贴广告设计具有视觉传达设计所具备的多数基本要素,即以图形表现为基础,集中反映出时代的艺术标准和设计师的个人风格。

招贴与其它广告形式相比,具有画面面积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远视效果强烈等特点。招贴以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各种公共场合,以大画面及突出的形象和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远距离就能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没有一种媒体能像招贴那样,在一张纸上反映着如此丰富的思想内涵,并迅速而有效地传达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设计的构思要新颖,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色彩要强烈鲜明,突出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使人们在有限的画面中能联想到更广阔的生活。设计师们将招贴视为沟通思想的媒介,并把情感融入到设计之中,使招贴获得了更为打动人的力量。招贴作为世界各国人士之间交流的媒介,设计上具有独特的手法和情感,招贴不仅吸引了很多观众,增进了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而且招贴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信息,已发展成为一种普及的视觉艺术并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

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幅成功的招贴作品其图形必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招贴设计是设计中的形式之一,在招贴设计中需要用视觉元素来表现你的想法和计划,用文字和图形把信息传达给群众,让人们通过这些视觉元素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中国传统图形经历了数千年的转变,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应从传统中吸取其精华,作为基础而创新演变。把传统图形中的“形”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首先要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中提取“形”的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在糅合到设计之中。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能够将鲜明的时代特征蕴涵于设计的理念与个性之中。

其次,中国传统图形范围广泛,形式多样,资源丰富,在现代招贴设计中合理创新地运用传统图形,必将使招贴设计向着以创造性与文化性为本体的方向发展。香港著名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化招贴,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作品中都体现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思想,在他的作品中运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他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实物,演变成图形符号再通过中国水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他曾说:“对传统承传的意义,不在于把传统僵化地保存,而在于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使传统具有新的生命力。”

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他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追求和谐、朴素、含蓄的特点,与中国传统人文、自然、哲学观念相呼应,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图形的学习与传承对传统图形的创新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组合成作品,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信息的目的。将传统文化元素用在招贴设计中,必定会使招贴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独特性。

传统图形运用到现代招贴设计中的现实意义及发展前景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文化所构成的美的因素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但事实是,年轻的学者大多崇尚西方文化潮流,而普遍对自身的传统文化不感兴趣,甚至持藐视的态度。这个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是颇为不利的。现在设计师应将中国传统的平面艺术与现代的平面设计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对中华艺术精神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走向世界的一种推广和弘扬。我们应该继承并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创造出真正属于我们民族又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设计作品。

结语

第4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关键词:图形化;语言;招贴设计;视觉思维;形式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61-01

20世纪中叶,国际美学大师鲁道夫・阿恩海姆首次提出了“视觉思维”的概念,并通过大量事实证明,“许多创造性思维都是通过包括有视觉思维的作用或因素的”。所谓的“视觉思维”是指对视觉形式的感受方式,借助于形式语言进行思考的方式,运用图形媒体语言对所见所思进行描述的方式。人脑的四分之三是在为视觉服务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事实上我们是通过视觉形象,用脑在观察世界。

视觉形象,即图形,是没有语言界限的“语言”,设计师通过图形将自己的思想传达于受众,让受众在看到作品时,无论什么样的国籍、信仰、语言,打破这些隔阂,理解设计师的意图。正如田中一光所说:“设计的目的是与全世界的人们沟通,所以其中的感情在设计表现上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普遍性,我认为有好创意的作品是可以超越国界获得理解的。”而这一理论在招贴这种以视觉图形为沟通手段的平面设计形式中最为明显。

招贴设计具有比文字和标志还强烈、直观的视觉传达效果。作为视觉传达设计要素之一,招贴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编排、包装、展示和影视设计中。不同于一般性的绘画和摄影摄像,它受制定信息的传达内容与目的的约束,而在表现手法、工具和技巧诸方面,则是完全自由的。

招贴是19世纪下半页,在印刷技术提高的条件下流行并发展成熟起来的信息传播方式。从劳特雷克开始,到之后的卡桑德拉,再到二战后的萨维那,招贴的充分发展已使大型石板印刷时代到达顶点,因而很多人认为在那之后就将是其渐渐隐退的时候了,而招贴在今天仍如此昌盛的情景,在那时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在一百多年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手绘、摄影以及之前的油画、版画、插画,发展到今天,这些都已经成为了招贴设计中图形化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图形的色彩,是形式语言的一部分,它是有属性的,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感彩,可以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在设计中可以不符合逻辑,绿色的太阳、红色的海、紫色皮肤的人物……也许只是为了表达设计者的某种感情倾向。文字本身是可以表达确切的含义的,但是文字同时也是一个符号,一个图形。抛开其固有的字义,可以通过其外在形态表达一定的含义,比如手写体给人轻松愉快的感受。

图形、色彩、文字等因素,构成了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化表达,一个好的图形成为了招贴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否准确传达设计者的思想、是否是最合适的形式,成为了招贴成败的关键,而这些图形化的表达,可以分为“巧妙的构思”和“透过现象深层次的思考”两类。

巧妙的构思,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思维创意、想象。从思维心里学的角度看,想象即是对原有多种表象进行整合、重构的心理操作过程。在想象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表象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改变其原有的成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想象表象”,视觉艺术中的造型;文学、戏曲中的故事,形象都是整合而成的新的表象。想象可分为“再造形象”和“创造形象”两种。“再造型像”是对别人描述过的而自己未曾感知过的事物加以想象而生成的形象。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时鬼怪、龙凤等。“创造想象”是没有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某种事物或形象,如科幻小说、抽象绘画等。显然此两种想象方式对于视觉思维和艺术创造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巧妙构思的重要来源。

透过现象深层次的思考,即抽象思维。在视觉思维过程中,其主要思维材料是“事物表象”(客体外在的具体形象)。尽管有不少抽象艺术家出现,但这里的抽象和抽象思维里的抽象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前者是抽去了“具象的形”,但仍旧还有不具象的形存在。而后者则是在思维过程中无任何“具体的形象”出现。

人们常用“像不像”来评价一幅绘画作品,其实像与不像仅仅只是绘画功能的一个方面。即使单纯地说“像”也应该包括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这种“神似”不仅是客观对象本质的外在表现,而且更包含了画家认知事物的想象力及溶注情感,同样抽象思维之于图形设计,外在的表象图形,展现的就是一种“神似”,是作者的内在思想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境界的表现。

设计师所要做的是如何赋予这些古老的思维观念新的血液和生命,一些设计师成为了世界级大师,最根本的一点是他们冲破了旧观念的束缚,打破了旧的思维方式的惯性,创造出了和前人完全不同的作品,将思想进行提炼,用设计的语言,告诉受众。这种抽象语言,需要知识的积累和长时间的锻炼。

第5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关键词:同构图形;设计;传达

所谓同构图形,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那么,同构图形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格式塔心理学家的试验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则的形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感觉极为平静,相反杂乱无章的形使人产生烦燥之感,而真正引起人兴趣的形,则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稍微背离规则的图形,它先是唤起一种注意或紧张,继而是使观看者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完成,开初的紧张感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高潮有起伏的体验,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由此我们推导出同构图形的原则: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图形,以一种新的、前所未有的同构方式加以组合,正所谓“旧元素、新组合”。通过这种同构方式得到的新图形使人既熟悉又陌生,会引发观者极大的好奇心,从而使招贴的视觉传达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同构图形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具代表性的有替代、拼置、正负、填充这四种。

一 替代

替代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局部被其它图形替换的情况,比如人的一只眼睛,眼球部分被舌头所替换,设计者要传达的是“视觉语言”的概念。替代图形通过寻找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形状上的相近性,进行某种特殊的组合和表现,从而产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奇特的图形。在生活中,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破坏了这种规律,就会产生荒诞的感觉,而替代图形恰恰就要利用荒诞和奇特造成出人意料的震惊效果,意在加强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理解。

二 拼置

拼置图形是指利用各种现成形状的物品拼合出新的图形。这需要设计师破除他们固有的观念,用童真的眼睛去看世界,在一个事物的基础上想象出其它的事物,比如冬天窗户上结了厚厚的冰,有的人看着冰花,想象其中有花、有草、有动物……秋天的傍晚,云彩涨上来了,我们从变幻多姿的云彩中看出许多情与景——有的像马,有的像龙,有的像凤,有的像仙女……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有灵性,艺术创作不应破坏这种灵性,而是顺其自然,借形生意,看它像什么就把它弄成什么,拼置图形的创作同样需要有对事物灵性的挖掘,而且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笔者在一次观察鸡的时候,从红红的鸡冠上联想到燃烧的火焰,觉得从外形到色彩都有相似之处,后来就以此为创意作了一张法国文化年的招贴,题目是《洋火》,图形是用火焰组成的公鸡形象,因为人们常用“高卢雄鸡”来称呼法国,而火焰又是由无数根下落的火柴燃起的,以此表现法国文化在中国的火热程度以及给中国文化带来的互动。

三 正负

正负图形是指正形与负形相互借用,造成在一个大图形结构中隐含着两个小图形的情况。一般来说,展现图形必须具备图形和衬托图形的背景两部分。属于图形的部分称为“图”,背景的部分称为“地”,“图”具有明确的视觉形象和较强的视觉张力,“地”则给人以虚幻、模糊之感,从空间关系上来说,“图”在前而“地”在后。但是,如果把“图”与“地”之间的分界线进行巧妙的处理,变成两者都可使用的共用线,便会产生一种时而为图形,时而为背景的现象,这就形成了正负图形。

四 填充

填充图形是以一个图形的轮廊为基底,填入另一个图形。填充图形在招贴设计中常常被用来进行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也就是说,在二维平面图形的基底中可以填入具有三维立体性的物形,或者在三维立体物形基底中填入二维平面化的物形,使填充图形展现一种新的空间关系,即二维平面与三维立体融于一体,这两个特定的层次中出现一种矛盾的有机体,恰恰正是这种矛盾的有机体,成为吸引观者注意力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德国招贴设计大师刚特·兰堡是处理这种矛盾填充的高手,他为菲舍尔出版社所做的招贴广告,从一本书中出人意料地伸出一只拿着钢笔的手,写出了画龙点晴的“菲舍尔出版社”字样,利用对空间的转换与突破造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对于初学设计的人来说,同构图形似乎是一件难事,其实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构图形就会不断地在大脑中涌现。我们可以把这种思维方法称为同构联想,运用同构联想有助于找到事物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同构联想可以是视觉上的、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经验及认知上的,即形的同构、义的同构和觉的同构。

形的同构是指图形由于形的相关性而发生同构的情况。首先,要有对形进行快速概括归纳的能力,这样很容易找到形与形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行形的替换和组合。其次,应注意选择新的视角去观察物体。对于一些能被手摆动的小物体,可以通过动手改变它的形象,并把其它物体的形投射进去,比如利用书包的包口组织出青蛙的嘴,或是鳄鱼的嘴,拉链可以是鳄鱼的牙齿等。虽然书包还是书包,但已经是像青蛙的书包、像鳄鱼的书包,书包变活了,似乎有了生命。如果我们为书包厂家做招贴广告,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形成招贴的书包图形,像各种动物,肯定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一些大的物体,可以通过观察者自身位置的移动找到一个新颖的角度,使物体呈现它所不常见的另一面。在进行形的同构时还可以采用多点透视,把不同角度的观察结果,结合生活经验及想像来一个集成组合,形成具有全方位空间感的新图形。

义的同构是指图形由于意义的相关性而发生同构的情况。图形和意义的关系并不限于一一对应;一形可以多义,一义也可以多形。所以义的同构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形多义;另一种是多个形由于意义相关而同构。在柔丽柔顺剂的招贴广告中,画面形象分别是扳手和铁锤,然而它们的材质不是坚硬的金属,而是柔软的绒线,意指即使再硬的东西经过柔丽柔顺剂的浸泡,也会变得非常柔软。绒线和扳手、铁锤,看上去毫无关联,但一旦发现它们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同构。一些优秀的招贴,往往既有形的同构,又有义的同构,即形义“双关”。这些招贴既具有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又包含较深的意义,令人百看不厌,回味再三。

觉的同构是指人的各种感觉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因而可以在设计上借此言彼。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文学上经常运用这五种感觉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转化,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招贴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借助同构图形这一强有力的手段可以形象生动地表达其它感官的感受,而且并不限于用一种感觉表达另一种感觉的两者同构对应,有时还会呈现出以一种感觉为信息本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为媒介载体的多重同构对应。有一个辣薯条的招贴广告,画面形象是一根蘸了辣酱的薯条,形状上又非常近似于一根火柴,招贴的主题是薯条的“辣”。为了强调这种味觉,设计者把薯条和火柴同构,表现了一种“火辣辣”,与触觉有关,又通过招贴这种形式进行了视觉上的处理,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

综上所述,同构图形在招贴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以新奇的图形组合迅速地吸引人们的目光,使招贴的注目率大大提高;同时,它把平凡的信息转化得更出众、更动人,给招贴带来美学意义上的升华,使观者得到富有哲理的启示,招贴因为同构图形的应用而具有了很强的艺术性和学术性,被誉为“平面设计界的皇冠”。随着现代社会新技术的发展,同构图形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第6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关键词】招贴 图形语言 创意思维 主题概念 个性审美 想象和联想

招贴也称为海报,是平面视觉传达领域中被应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出现在各种公众场合,远距离就能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具有时效性、信息传递快等特点而被人们广泛采用。创意是招贴设计的灵魂,彰显个性的构思、出奇制胜的表现能够使招贴作品具有生命力。图形作为招贴设计的基本要素,可以通过招贴主题的限定,在创造性思维的引导下,通过图形语言的再创造来表达招贴设计的灵魂,在招贴设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招贴设计中用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图形语言的想象能力,是本文探析的意义所在。

一、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的涵义

根据广告招贴的使用目的及性质,笔者大致将其分为商业类招贴、社会公共类海报和艺术观念招贴三类。在广告招贴的商业性和公益性包含的题材中,图形语言的形式利用是相互渗透和交融的,没有严格的区分。但是,在国内,商业类招贴为了满足营销当中消费者与商品真实交流的法则,图形语言一般采取商业摄影的手段获取,使得图形语言在商业类招贴中趋于单纯化。所以说,相对于商业招贴而言,文化方面的广告招贴的创意思维和表现形式中含有更多自由创作的范畴,这就使得图形语言创作形式丰富多样,这也是文化招贴受到很多设计师喜爱的原因。作为将要面向社会接触大量的商业类广告的学子,在校期间,应培养自己利用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来提高自己的审美和激发创造力。

对招贴创作而言,创意贵在表现招贴主题的独创性的意念和形态;招贴的媒体属性决定了招贴的平面是那种大张力的视觉作品,其图形语言的视觉感染力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招贴设计创意的原则本身就包含着招贴设计图形语言的原创性和震撼力。

以传达个性化信息为根本功能的招贴设计,在明确的招贴主题引导的前提下,图形语言创意内涵和特点是定义清晰、表达明确。在构思阶段,设计者应避免犯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的营造,或者主题内容不清楚的毛病,让整个设计不知所云而失败。招贴设计由自身的规律所决定,良好的概念引导,对于图形语言在形式和内容的表达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平面艺术只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与读者接触,在图形语言清晰和单一的情况下,要求版面表现应该更直观、简洁。强调单纯、简洁,并不是单调、简单,而是信息的浓缩处理,内容的精练表达。歧义和含混的概念与形象往往会对传达造成障碍,表达在形态与色彩选择上应当恰如其分,否则,表达与表现在传达效果上会存在很大差异。在主题概念的引导下,招贴设计在注重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其图形语言有自身的创作规律和创意形态。

二、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的创意思维

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的产生和完善都离不开审美。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几乎可以成为衡量是否成为现代人的标志,也可以作为广告设计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两大前提。那么,为什么要把图形语言的个性化审美放在创造力之前呢?因为在招贴设计中,所有的创造、创作和创新思维必须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而行,这个轨道就是审美。而个性化的图形语言的产生必然需要个性化的审美能力。

因为审美贯穿于整个图形创造的始终,所以,最初让学生赏析大量的招贴设计是有必要的,让学生在批判性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中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审美,图形语言创新必须契合主题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在文化招贴的设计当中,由于摆脱了商业招贴依赖摄影的单纯的写实主义执行方式,能让图形语言的创造力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得更有生命力。

在图形语言创作的过程中,个性化图形语言的产生,除了要求设计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还需要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较强的整合能力。创意在于打破习惯。我们往往会被自己设立的障碍所限制,不敢想也不愿想,这样限制了图形语言的发展能力。其实孩提时代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历的丰富,人们越来越习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处理问题,变得循规蹈矩起来,从而失去了原本鲜活的想象力。所以,创意的第一步,就是要打破自己的思维习惯,重新激活自我的想象空间,挖掘自己的想象力,以全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问题,这在招贴设计中便是创造新的图形语言个性审美的开端。所以说,想象力是创意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知识和创造力的源泉,在招贴的图形语言创意方面也是如此。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涵盖了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增强图形语言的想象力,特别是想象当中的联想部分,是图形语言之间的某些因素所造成的关联想象,我们称之为联想。联想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图形语言之间的关联性,一般来讲,图形语言之间差异越大,关联性越强,这种联想就越神奇、越有效果。联想的方式有很多,根据外在的联系和内在本质,我们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形象联想和意象联想。形象联想,就是由一种物体的造型而引发的对与之相似形态的联想,属于人的本能反应,是人类对事物的感性认知。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想象方式。意象引发的联想,我们称之为意象联想,属于人们的理性认识。在招贴图形语言的创意过程中,很多联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象联想和意象联想的综合运用。我们常说“旧元素、新组合”,其实,图形语言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师要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图形与图形之间图形语言的关联性,既要寻找事物内在的逻辑关系,又可形象地把握事物的外在联系。这种从平凡中挖掘出来的创意,其创作的图形的视觉语言具有相当的内涵和震撼力,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

三、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的训练方法

每一幅招贴的创作都有一个目标,而招贴的主题可以把创作的内容引向作品的最终完成,这个过程就是设计界常说的“带着枷锁跳舞”的过程。我们固然可以从图形本身的规律出发创作出符合主题的、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但是图形本身的形态会物理性地限制我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特别是面对课堂中的大学生,我们可以由招贴的主题寻找出关键词,再由这些关键词来引导,让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带着枷锁跳舞”。(图1)和(图2)是通过招贴中图形语言的训练方法,两位学生设计出的优秀课堂习作,主题是:2011年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宣传主题海报。

以下是在招贴主题概念的引导下,招贴设计中图形语言常用的三种训练方法。

(一)观察生活和积累资料

设计来源于生活,具有独特魅力的招贴设计也不例外。创意无所不在,生活中并不缺乏创意,缺乏的是发现创意的眼睛。如何在自己平时的生活当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能力和素材收集能力,甚至能形成自己独有的图形语言的个性审美,世界上很多的设计大师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如冈特·兰博无论去哪里,身边总带着照相机,随时可能捕捉光影和身边有趣的视觉元素,让摄影成为自己收集素材的重要的方式。福田繁雄出门总是带上一本本小的记事本,记录自己平时所见所闻,捕捉瞬间而过的灵感。他们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思维更为活跃和敏锐,最终让自己招贴设计中的图形语言拥有撼人的艺术个性。

资料和信息可以丰富创意,书籍与图片的积累对于设计灵感和表现方法有很大的影响。今天的网络是很大的信息库,不同类别的资料可以给创作提供参照和参考。这其实比书籍的资料更加全面、方便快捷。

(二)纸面蒙太奇和手绘表现

利用纸面,在纸上把各个元素分解,进行多元化的组合变化。可以多复印几份,这样可以进行比较和变化。在电影和现代的电脑软件中,这种蒙太奇的拼贴组合方式比较常用。笔者之所以在这里强调纸面蒙太奇的手法,是因为这能够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出来,图1便是引导学生纸面蒙太奇创作的效果。

手绘可以直接表达,能够注入个人直接的感觉,并且不断推敲,可以避免现在的学生在招贴设计过程中过多地依赖电脑。可以绘制巴掌大的小稿子,主要比较方案、构思,可以在色调与版式上有较大的差异。手绘草图可以验证表现能力与构思能力的协调。即使国际上的设计大家,许多还是一直坚持用自己的手法设计招贴作品,手绘能产生原创的图形语言,其独特性是电脑永远无法取代的。

(三)电脑实验

电脑的普遍使用,给招贴设计带来了实现创意的无限潜能和高效率,使得招贴制作变得易如反掌。但是,过多地依赖电脑,会削弱艺术感觉的触角,电脑让图形语言高度同质化,阻碍了学生在招贴设计中具有个性审美的图形语言的形成。电脑操作过程的简单化并不表示创作构思的简单化,招贴设计的最重要的地方是巧妙的构思和完美的图形语言的表达。所以说,在电脑上稿和招贴的设计阶段,需要辩证地进行电脑实验,切不可完全依赖电脑。

参考文献:

[1]林家阳.图形创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

[2]肖勇.招贴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3]李砚祖,芦影.平面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一、表现的复杂与简化

对图形进行主观的、理想的和具有创造性的改造,可以不受原有自然形态的束缚,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运用添加、概括等手法,设计出造型优美的图案。设计出的图案有的甚至和原来的基本形象相距甚远,脱离了自然形态,变化成抽象的几何形,这些图形在设计中经久不衰。由写实的图形逐渐变为抽象的几何形、符号化的图形,由再现到表现,由写实到符号化,这样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表现,再现了人们的一种造物观。在荆楚图形中,凤纹也是这样演变而来的。凤是虚构出的一种神鸟,据传商族的始祖就是玄鸟,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之说,所以凤被商族作为神崇拜,是商族部落的图腾。将对凤纹的写实作为写生资料保留,再经过概括加工处理,抓住其形象的基本特征,以客观形象为依据,不改变物象的总体形状,只去掉物象轮廓线及内部繁琐而不甚美观的部分,有时省略一部分,有时夸张一部分,突出物象特征,使其更加完美、更为理想,图形简练而生动。凤纹只是荆楚图形之一,还有很多荆楚图形有待探讨和研究。

二、排列的打散与重构

人们创造了各种传统地域图形,这些图形可以超越其原有的意义,但取决于它们如何被利用。打散与重构可以在形式和功能上对传统图形进行重组和再造。设计师在设计时发现某个图形可以完美地传递自己想表达的信息,就可以通过打散与重构产生新的图形。打散与重构是一种分解合成的方法,对认识事物来说,分解的方法比表面的观察要深刻得多,分解不仅有利于了解传统图案的结构,更能深刻地了解传统图案的内在美,以及局部新变化对形态的影响。荆楚图形语言传达出来的力量与魄力通过这种分解与重构“物质性”转化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真正体现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与心理的愉悦感。借助艺术作品的语境与大自然融合,达成艺术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真正实现艺术熔铸于生活、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荆楚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独有文化,积聚着楚文化的形式美和意蕴美。由楚文化提炼出的图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形式意味,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民间工艺到科学技术,从造型功能到视觉特征,包罗万象、千姿百态,具备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展现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荆楚地域特有的图形符号。因此,设计不应只满足于在地域文化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要站在更高的立足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设计者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身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虽然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永远都会给人以灵感和启迪。

作者:王诗彦 单位:长江大学艺术学院

第8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一、汉字与现代招贴设计的融合

汉字与招贴设计的融合,并不单单指将汉字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加入到招贴中去,附庸所谓的“中国风”潮流,而是要以宣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前提,让招贴设计真正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独特意蕴,引起受众的情感交流和共鸣,让招贴作品成为有灵魂、有生命力的存在。

(一)汉字与招贴设计形象思维的融合

画家兼诗人石虎曾在著作《论字思维》中提到过:“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生音义,象象并置,万物寓于其间。”这就是一种“字象”的思维理论。汉字起源于音、形、意结合的象形文字,象形字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图画,其本身就充满了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而招贴设计也正是通过这种“字象”的思维将图形、色彩、文字的意蕴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通过或抽象、或具象的表现方式,利用汉字字形的丰富变化来表现招贴设计的多重内涵,从而更好地将招贴的寓意和魅力展现出来。如图1招贴作品《朝鲜统一》所示,运用了汉字的同形同构,正看是“韩”字,反看是“朝”字,形象地将“朝韩两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展示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汉字赋予了招贴设计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文化价值。

(二)汉字与招贴设计联想思维的融合

招贴设计中经常会使用到汉字的谐音来进行创作,将汉字的同音或近音字代替本身的字加入到招贴作品中去,这种有趣的修辞格往往能使人耳目一新,让招贴作品起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然而要利用谐音来进行创作,就必须摆脱既有观念的束缚,扩大汉字的联想辐射面,将招贴的主题思想和汉字相关元素联系起来,从而强化招贴理念与内涵。如许多宣传廉政的招贴作品,往往会用到莲花的图案,其原因是廉政的“廉”与莲花的“莲”读音是一样的,其寓意也有着一定的关联,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来彰显为官廉洁正直的品性,在设计中将汉字转换为图形,又不失汉字的精髓,这样的联想延伸,为现代招贴设计的民族性拓宽了道路。

二、汉字招贴设计的常见表现手法

招贴是一种传播时代观念的平面视觉艺术和重要媒介形式,它以简明直接的表现手法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人美的享受,甚至是心灵震撼。招贴设计与汉字元素的融合,使之在视觉效果上获得更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现代招贴设计追求的核心在于创意,而创意就是要让招贴的主题内涵以巧妙的构思和独特新颖的形象借由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凸现出来[2]。

(一)置换同构法

此法以追求新颖特异的文字创意为原则,以沟通、融合为目的,对图形或含义相近的两个或多个汉字进行组合和设计加工,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视觉画面,以传达特定的思想内涵。这种表现手法赋予了文字大胆的假设和联系,通过不拘一格的思维联想,创造出极具巧合性和趣味性的相似点,以增强受众的共鸣心理,王炳南先生的招贴作品《去毒还寿》就是置换同构法的最好例证。这幅禁毒主题的招贴通过两片撕破的纸上残留汉字的拼接,将象征着生命鲜活的红色“寿”字与揭示着黑暗衰败的“毒”字巧妙地重叠拼合在一起,将其只有去掉“毒”才能得到“寿”的深刻寓意完美地展现出来,这种同构和反差,不仅极大增强了招贴的视觉冲击力,更是将文字的内涵特质通过视觉化的表现手法展现在大众面前。

(二)特异表现法

顾名思义,特异表现法就是将字体元素的局部或者偏旁部首进行特异演变,使局部异化和整体视觉效果产生对比,从而凸显出招贴视觉焦点的一种方法。如图3、图4,该系列招贴对“叶”字和“茧”字进行了局部的特异改变,将象征着权势的石狮子代替了“叶”字左边的“口”字,意在警示人们权欲是蒙蔽眼睛的东西,一味的贪慕权势就必定导致腐败;对“茧”字下面的“虫”字也进行了大胆的替换,由“权色利”三字组成若蚕茧般的形状,意在表达权色利是官员作茧自缚、自断前途的症结所在,再配上主题词“反腐倡廉乃立身之本,私心贪欲乃祸害之源”这十八个大字,其招贴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深刻内涵都昭然若揭了。

(三)图形表现法

汉字与图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转换,它们的关系可谓是密不可分。在现代招贴中往往会在文字设计里融入传统的图案,通过精练、无声的图形语言传达预设的含义,以达到增强文字寓意和装饰效果的目的,这就是招贴中的图形表现法。图形化汉字具有丰富的视觉传达的设计价值,在招贴设计中的汉字,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构成方式、形式美和表现力与现代设计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相融合,共同构筑了视觉传达的内容,使以汉字元素为表现题材的招贴作品具备了美学的欣赏价值之外,也赋予了招贴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更有利的发展条件。

(四)变形嫁接法

汉字招贴设计中常常会对其中的文字某一局部加以变形,如形状或位置的大小比例转换,以一种特定的手法进行文字的嫁接和拼凑,以此加强汉字形体的对比度,增加招贴汉字的形象性,这就是常用的变形嫁接法。通过对“上”“下”两个字的局部改动和嫁接,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招贴的主题:再就业其实不难。

(五)字图结合法

招贴带有强烈的指向性和表现性,其主要功能就是在视觉上向大众传达招贴的设计意图和价值导向,汉字作为招贴画面的形象重要要素之一,对招贴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汉字招贴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根据内容和实际需要,精心安排文字和图形之间的交叉错合,通过调整文字和图形的大小、形状、色调、密度等,使招贴达到鲜明独特的视觉效果,凸显出图形与文字的双重功能,把汉字招贴推向新的境界。

三、结语

第9篇:图形招贴设计范文

招贴,又称海报或宣传画,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招贴最能体现平面广告设计的形式特征。它具有视觉最主要的要素。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和技法与其他广告媒介相比更具有典型性。因此,熟练掌握招贴的设计方法,对搞好平面广告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是指吸引注意,“贴”是指招贴,即“为吸引注意而进行招贴”。招贴的原文名称是“poster”,在牛津英语字典里意思是“展示于公共场所的告示”。在伦敦“国际教科书出版社公司”出版的广告字典里,poster是指招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也是广告最古老的形式之一。招贴在国内还有一个名称,即“海报”。据说是在清朝时有洋人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招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以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招贴物都称之为“海报”。

二、特点

招贴分布在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车站、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国外也把它称之为“瞬间”的街头艺术。与其他广告形式相比,招贴具有画面面积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和远视效果强等特点。

1、画面大

招贴不是捧在手上的设计作品,它需要招贴在繁华的公共场所,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干扰,所以必须以大画面及突出的形象和色彩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其规格有全开、对开、长三开及八张全开等。

2、远视感强

为了给来去匆匆的人们留下印象,除了面积大之外,招贴设计还要充分体现定位设计的原理,以突出的商标、标志、标题、图形、对比强烈的色彩或大面积的空白来营造简练的视觉流程,使其成为视觉的焦点。如果从形式上来区分广告和其他视觉艺术的不同,招贴可以说更具有广告的典型性。

3、艺术性高

商业性的招贴往往以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摄影、造型写实的绘画和漫画形式表现居多,给消费者留下了真实感人的画面和富有幽默情趣的感受。非商业性的招贴,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富有艺术表现力。特别是文化艺术类的招贴画,根据广告的主题,可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地展示艺术手段。许多追求形式美的画家都积极投身到招贴画的设计之中,并且在设计时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设计出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招贴画。不少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就是以招贴画的面目出现的。

三、分类招贴按其应用不同大致可分为商业招贴、文化招贴、电影招贴和公益招贴四种。

1、商业招贴

商业招贴是指宣传商品或商业服务的商业广告性招贴。其设计要力求符合产品的格调和观众对象的审美倾向。

2、文化招贴

文化招贴是指各种社会文娱活动及各类展览的宣传招贴。展览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展览有不同的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展览活动的主题才能运用恰当的方法表现其内容和风格。

3、电影招贴

电影招贴是招贴的分支,它主要起到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与戏剧招贴、文化招贴等有几分相似。

4、公益招贴

公益招贴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这类招贴具有特定的对观众的教育意义,其招贴主题包括各种社会公益、道德宣传,或政治思想宣传、弘扬爱心奉献、共同进步的精神等。

四、设计原则

招贴的设计原则主要有三条。

1、一目了然,简洁明确

为了使人在一瞬之间、一定距离外能够看清楚所要宣传的事物,在设计中往往采取以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并可以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此外,也运用象征手法,启发观众人们的联想。

2、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招贴属于“瞬市艺术”,要做到在有限的时空下让人过目难忘、回味无穷,就需要做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招贴艺术通常是从生活的某侧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地再现现实。在选择设计题材时,要选择最富有代表性的现象或元素,才可能创作出“言简意赅”的好作品。有时尽管构图简单,却能够体现出吸引人的意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表现主题,传达内容

设计意念只有成功地表现主题,清楚地传达招贴的内容信息,才能使观众产生共鸣。因此,设计在构思时一定要了解海报的内容及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创意表现。

五、设计流程

1、明确主题

明确主题是正确运用图形、字体设计或色彩关系的基础,也是进行招贴设计的关键。在接到设计任务后,首先要弄清楚设计招贴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国内会有许多招贴展事,每一次的展事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例如,2010上海世博会招贴展事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市场调研

无论是文化招贴、公益招贴,还是商业招贴,在着手创意设计招贴以前,都必不可少的需要围绕着“主题”进行市场的调研与资料采集活动。作为设计者,应充分理解企业提出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产品的设计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3、归纳分析

在进行市场调研和资料采集以后,所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围绕着创意进行分析选择,占有充分的信息和素材。

4、确定方法

在了解了设计招贴的目的和创意后,从素描、水墨、平贴、色彩等方法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设计。

5、设计制作

设计者把画好的色粉笔拍下来,扫描到计算机中去进行后期制作,通过印刷或打印出来就是一幅完整的招贴作品。

六、发展趋势

由于计算机参与设计活动使招贴从设计、排版、图形处理和插图设计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风格也越来越姿态万千。一方面关注招贴的信息传达功能,另一方面关注招贴的新颖创意和独特风格,将招贴视为人与人、人与物之间沟通媒介,并将情感融于设计之中,使招贴具有了虏获人心的力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对视觉元素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从原先的用绘画来表现招贴主题、形象和意境转变为用数码设计追求图形新奇、创意独特和色彩鲜明。这就要求图形要传递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人们尽可能让图形说话,图形通过简单的形式传达出深刻、丰富的内容。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享受。以使大众看到画面形象后能产生生理上舒适感和亲近感。现在,人们也喜欢通过文字设计的招贴化来代替图形。人们在设计时容易形成了一种国际化的视觉语言,国际主义风格在视觉传达上的刻板和单调,造成了民族性的削弱,设计日益趋向相似。为了避免设计的相似,就要注重向传统学习,体现自己的民族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