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精选(九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1.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特点。数据是当今信息社会的宝贵资源,对数据进行合理利用和挖掘是获得新知和创作价值的重要途径。预测为大数据的本质,档案管理活动的开展、大学生档案价值的提升和大学生事务的决策是以数据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因势而动,积极运用大学生数据信息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进而促进大学生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如此,大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依据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分析与整合,从而使其可为大学生、高校和社会更好而有效的服务。我们以大学生心理档案为例,利用大数据精准测量分析大学生的动态心理指标,将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趋势准确反映出来,这不仅对防范大学生心理突发危机有利,而且也有利于科学预判和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这恰好为当前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空白。这就需要大学生档案工作必须积极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更新传统档案管理的理念与模式,确立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服务意识。2.大数据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要求尽快构建起三大信息平台。具体为:一是信息整合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来源广泛,且内容繁多,周期也长。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搭建信息整合平台过程中,整合起不同学生的各类心理档案,从中深度挖掘数据源,可将各类不同档案资料之间的关联寻找出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逐渐将一个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数据网络形成,从而奠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开展的坚实基础。二是信息管理平台。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好的目的就在于有效使用,面对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高校必须搭建起具有大数据要求特点的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三是科研平台。这就是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分析,努力归纳和寻找大学生心理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总体规律,并提出针对性强的预控和处理策略。大数据时代可以将现代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把大学生心理档案研究平台建立好,以数据化来处理分析各类学生的心理档案,将蕴含其中的规律挖掘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服务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务工作。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就我校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心理档案的动态性。因为学校相关部门仅仅将新入学大学生的普查和建档作为工作重点,忽视了持续追踪和调查学生在读期间心理状态,也就无法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全貌与变化过程呈现出来。二是心理档案管理缺乏系统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学生工作部负责,而学生档案则归学院等部门管理,两者分属不同系统,若彼此割裂,相互之间就无法产生一个能互为支撑、彼此依托的数据系统。三是未健全心理档案管理制度。从我校实际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仅仅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可以参照执行,而且比较笼统和宏观,未涉及谁来管、怎么管、用什么管等一些具体内容,学校开展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性、规范性,这就导致档案的管理效率与其应用价值大打折扣。四是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效能比较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依旧是因袭传统的档案保管与查询模式,对档案具体信息缺乏发掘,这肯定无法产生比较高的利用效能。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过程之中,而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集中在两点:其一是人手不够。例如,我校在校生达到两万多人的规模,但只有五名专职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此外就是有几个学生干部参与其中,兼职承担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并非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他们仅仅能做些新生的普查和建档工作,想追踪调查全部学生比较难,仅仅可以开展搜集整理局部信息方面,要系统去建设和管理就不可能了。二是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学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标准,不同部门和环节都不统一,因没有过硬的数据处理技术所以无法进行整合,甚至仅仅处于纸质心理测评资料、简单的excel表格汇总等基础层面上,很难深度挖掘和分析数据,也无法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其档案的使用效果就打了折扣。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利用效率

1.优化数据收集。出于分析、整理和挖掘大学生心理档案的需要,就自然应对数据收集提出新的高标准要求,而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其基础数据采集的规范与标准。由于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同质性比较强,也不乏在全国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所必需的条件,依据一样的标准与规范采集数据,就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大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与利用的效率。从一个方面来看,借助于对本校数据与全国范围内其他学校数据的比较过程,进行大学生心理状况规律特点的有效归纳,必须将那些取得比较好成效的高校经验与做法作为学习借鉴的重点,对本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另一方面,在对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本校还没发现的问题及时找出来,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超前进行预防,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不断提高。2.实施动态化、系统化管理。一是将档案信息进行准确齐全的搜集。主要从不同层面和领域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资料及时进行搜集。二是做好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必须站在心理学原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高度,分析现有数据,并对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主次轻重、相互影响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总结,将一个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网络搭建起来,并以心理数据分析框架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反映。三是档案信息要及时更新。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基础上,继续与学生年级、年龄、情感、生活等多方面变化有机结合起来,所涉及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信息必须及时更新,依据时间序列而形成大学生心理档案资料数据库,再采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分析挖掘时间序列上的变化情况。3.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对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的常规制度做好完善,采取建立大学生心理普查制度与跟踪调查制度等措施,对搜集的心理健康档案数据明确各种要求,将岗位工作制度完善好,并结合心理健康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实际做好分工、职责、流程的明确,从而构建起事有专管、人有专责、协调合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工作新体系;在优化数据管理手段和完善保密制度的基础上,做好管理人员的保密意识和保密技能的强化工作。通过档案反馈查阅制度的建立,使大学生本人的档案知情权有保证,并在确保隐私不泄露的基础上,以档案对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及危机干预工作进行研究和指导。另一方面,要将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与标准、电子化数据保管、备份与安全制度、数据处理规范、数据共享制度等的制定,实现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发利用的规范化。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宿舍管理;心理健康

    宿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社交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班级管理相对减弱,学生宿舍已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宿舍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地带,尤其是“马加爵事件”后,教育部也下达了相关文件要求高校学生工作中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高校学生宿舍成了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加强宿舍管理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 学生宿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

(一)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稳定情绪,锻造和谐氛围

    新生进入大学后,第一次独自在外,远离家乡和父母生活,宿舍暂时成为这四年中每位成员的家 。尤其在刚入学的几个月里,大家由于环境的变换,会感到一些孤独和不安。而同一寝室的成员是他们相互最先熟悉的人,这无形中可以稳定大学新生的情绪,让他们有良好的归属感。这样的氛围配合适当的宿舍管理措施,能够营造和谐宿舍氛围,增强宿舍关系的融洽性。

2、促进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

    大学作为学生走向社会的中间点,对于让大学新生提前适应社会有重要作用,由于新生们对社会接触很少,集体住宿的可以减少他们的不适应感。宿舍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人际关系模拟平台,宿舍成员在这里交流科学文化知识,沟通情感,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参与班级活动,运用集体团结的精神和智慧一起解决困难,在朝夕相处中,学习和调整人际关系,尤其对于不善于交往的学生来说,很快就被吸引到集体生活中来。

3、心理保健功能

    大学校园除了是专业知识学习的园地,也是大学生心理走向成熟的历练过程。大学期间,他们还会面临情感、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宿舍“家”的氛围对他们更为重要,和谐良好的宿舍环境对学生们的坚强意志和性格锻炼具有陶冶作用。其乐融融的气氛给予宿舍成员足够的精神力量和情感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学生之间的品德修养也会相互影响,同寝室成员的榜样行为,最具有真实感和感染力,寝室成员间的舆论也会在无形中引导大家共同追求目标和实践,对人才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不良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如果一个宿舍的风气积极向上、宽松友爱、健康温馨,宿舍成员就会感到心情舒畅,从而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巩固。相反,若一个宿舍的风气消极不振、相互猜疑,彼此戒备、互不相让,自私自利,那么,宿舍成员就会感到孤独无援,宿舍氛围也会持续紧张压抑、烦躁不安。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宿舍成员的学习、生活,而且也容易使成员患上各种心理疾病。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掌上明珠,从小收到家长的溺爱和保护,心理都还没有成熟。由于大学环境的变化,他们的心理发展会逐渐走向成熟,遇到问题也趋于独立思考,不会轻易向别人打开心门。在人际交往中受过伤害的人还会产生挫折和自卑心理,甚至会产生社交恐怖症。

二、 加强宿舍管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制定规章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克服依赖心理

    在宿舍管理中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它包括宿生管理条例、宿舍一日常规、宿舍公约、个人卫生制度、安全保卫制度等。这些制度是在学校基本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由学生从本宿舍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的。它既体现和发挥了民主精神,又能保证学生们自觉遵守,从而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另外,这些制度的实施不能完全由教师或宿舍管理员来督促检查,而是由学生自查、互查,这就发挥了学生在管理中的作用,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克服了学生认为宿舍的事是大家的事,与自己无关的依赖心理。

(二)加强宿舍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1、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组织教育

    建设文明宿舍是高校宿舍精神文明建设的普遍措施,在坚持抓好“文明宿舍”的评比活动的同时,要加强对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举办校园宿舍文化艺术节、评选“十佳宿舍”、宿舍文化主题征文等活动,不断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很多学校都在宿舍公共区域的墙壁上张贴名言警句和有关个人修养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从而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产生一种激励,奋发向上,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宿舍建设还需要团委、学工部和公寓管理科的配合与支持。

2、开展学生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进人际交往,防止心理封闭

    就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觉得在宿舍的氛围更放松,更容易自由发挥自己的专长,因此以宿舍为单位组织活动更让大家身心舒畅。所以很多高校都选择在宿舍中开展学生活动,如熄灯前的三分钟演讲,十分钟辩论等,要求内容一定要健康向上。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大家的相互沟通,便于营造温馨的宿舍环境。还可以以寝室为单位在班级开展音乐、绘画、剪纸、工艺制作、舞蹈活动等,使在这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找到用武之地,在活动中找到自我和自信,克服自卑心理。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比如利用双休日到校外进行社会实践,慰问孤儿院、老人院,或者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也可以加入志愿者活动,到公共场所义务劳动等,使大学生尽可能接触社会。

 (三) 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切实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

    辅导员队伍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参加要一些相关岗位培训,学习一些工作技巧,对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十分必要。学校还可以利用设有的心理辅导中心,随时随地接受学生的咨询。各院系也可以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程,让学生正视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辅导员和心理咨询老师还可以经常进宿舍与学生进行访谈,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能够有效排除心理隐患。学生辅导员是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与学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宿舍管理和建设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桥梁和推动作用。通过他们可以积极地贯彻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举措,辅导员在为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及时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在服务中育人,在服务中促进宿 舍各项管理和建设。

    心理健康不仅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提高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必备条件。宿舍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在整个学生管理体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为宿舍管理推波助澜,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宗旨,把握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科学地引导他们走出思想认识的误区,走向成熟,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杰:《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3)19-20。

[2]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22.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情绪管理;心理健康;存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16-01

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的高峰期和变革期,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这一时期学生的情绪也最为敏感多变,一旦负面情绪积累在心中又得不到合理的疏导,久而久之就会爆发出来,甚至酿成悲剧,所以说必要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心理健康来说十分重要。

一、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问卷调查

1.问卷调查对象:笔者在某市随机抽取了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理科生、文科生;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农村和城市的学生;重点大学和普通院校的学生;不同消费水平和性别的学生等,总而言之,就是要确保所选取的样品具有充分的随机性,只有这样,得到的结果才能客观的反映事实。

2.问卷调查的问题设置:其一,笔者主要设置了一些与具体的生活情境相关的问题,如“当发现好友可能欺骗你时,你会非常生气,并且不注意场合的大声质问他。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有时符合D.不太符合E.基本不符合”以此来测试被调查者相关的情绪管理能力,如控制消极发泄能力、理智调控情绪能力、寻求外界支持能力、控制消极暗示能力和积极补救能力等。其二,笔者还设计了一份心理状况的调查表,以此来调查受测者的心理健康情况,从而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3.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首先笔者将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的总分及各因子与心理症状问卷各因子进行了综合的分析,然后再应用数学工具,通过建模、取平均数、求极值、方差等方式进行数据处理,从而研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最后则通过表格和回归方程的图像对结果进行处理,使其清晰而又一目了然。

4.问卷调查的结论及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具有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与精神病性等心理特征的受测者的情绪管理能力普遍较为低下。回归图像也显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情绪管理能力越低, 心理健康水平就越弱。

大学生若是不能理智的控制和疏导不良的消极情绪,任由其发展与其肆意发泄,就会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社会评价降低,从而进一步受到消极情绪的暗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就困在这个怪圈中挣扎不出,与此同时,各类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等各种心理症状也就会逐渐显露加深。

二、强化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建议

1.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业、恋爱、经济和交往等各种方面的影响,消极情绪的产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并不可怕。但是许多大学生都做不到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结果不是郁积在心中,越想越伤心难过;就是不顾场合和他人感受的肆意宣泄,在不经意中伤害他人。这两种不科学的处理方法又会引起新的不良结果,进一步引发我们的消极情绪。所以,大学生在产生消极情绪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可以采用主动回避和克制的个体冲突情绪的“情绪转移法”进行处理,一方面尽力做到不去回想和接受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则要积极投入到丰富的文体活动或是工作中,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从而使自己的心情保持愉快。总而言之,作为一个成人,大学生不仅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情绪,更要兼顾他人,切记将他人当出气筒,即使是恋人也最好不要,要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2.加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与情绪认知能力:这一点是针对心理老师和大学生双方而言的,因为只有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和常见的负面情绪对其产生的影响的前提下,心理老师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工作,如对于自我情绪控制差的同学,则加强对其的关注,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工作;而对于某些有心理障碍的同学则要进行相关的辅导或是心理干预治疗,从而帮助其解决自身的生活、学习以及人际关系所产生的问题,提高其情绪认知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学生也只有在其前提下,才能了解自己情绪的特点,从而不会感到困惑和迷茫,进而加强自己对于情绪的管理能力,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拥抱享受美好的大学生活。

3.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管是心理辅导还是治疗,最终的目的还是助人自助,若是自己都放弃自己,那么再好的治疗方法都不会有什么效果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即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要做到这点,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全面地了解自己,正视自己,既不狂妄也不妄自菲薄,这也是自我调控的前提。其次,则是要利用情绪情感的积极方面,克服其消极方面,并努力丰富、培养健康向上的情绪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收到正反馈,从而使自己充满了正能量。最后,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情绪冲突和危机时,要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积极地求助于外界帮助,如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得以宣泄或求助专业咨询机构等。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增强自己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走向人格上的成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必要时求助外界的帮助,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善自己的人格,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宿舍生活;高校宿舍管理;机制;三本院校

【Abstract】Student apartments are included in rest, studying, storage, cleanliness and sanitation, transport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Creating a neat comfortable dormitory environment is not only exercises the students living skills, bu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hole educational attainments. Und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partments in the new situation university, the college dormitory apartment management will becom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The effect from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management which connects with students’ health and learning will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which focuses on university student dormitory management model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Southern Jincheng College dormitory management which aims t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and school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make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y also concern with propose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ird level college dormitory managements’ institu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Dormitory living; College dormitory management which connect with students’ health; Mechanism; Of third level college institutions

0 研究背景

教育部教社政[2004]6号文指出“学生宿舍和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住宿管理事关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就说明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在整个高校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1]。

基于此,本文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南航金城学院大学生宿舍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分析结果,从学院管理者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宿舍管理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分析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从两大点内容进行,包括:宿舍管理对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宿舍管理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关联度的分析。

1.1 宿舍管理与学生身心健康之间关联度的分析

1.1.1 南航金城学院大一到大四宿舍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饼状图

结果分析:

大一:

(1)对于刚入校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对宿舍和室友充满了期待,对于宿舍内的和谐,卫生等情况也非常重视,从而更加关注个人健康与寝室卫生的关系。

(2)南航金城学院对学生宿舍卫生的管理比较严格,而且学生本身的高素质使得学生们更加关注宿舍卫生与个人健康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校不断组织寝室文化节等活动更是调动了学生们对个人健康和宿舍卫生积极性,这大大增加了对学生宿舍的管理要求。

大二:

(1)大二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学习与生活逐渐适应了校园的宿舍生活,对于宿舍的管理不会排斥,而且学生更喜欢呆在干净的宿舍里,大多数人认为一个整洁的环境会有益他们的健康。

(2)对于大二学生他们对寝室的管理和清洁问题相对于大一有些怠慢,所以认为有很大影响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整体趋势和大一相同。

大三:

(1)我们从比例上发现大三的学生认为有很大影响的比例虽然与大一大二相差不不多,但是有所下降。而且认为影响一般的人比例上升了大约10个百分点,这证明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大学生活从心理上对宿舍管理,宿舍卫生产生轻视心理,虽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宿舍卫生对个人健康有很大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大不如前。

(2)大三学生开始了很多专业课,为了迎接大四有些学生忙于自己的学业,根本无暇顾及宿舍卫生和个人健康问题。

大四:

(1)大四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的几乎只占了四分之一,而认为无所谓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这是因为大四的学生几乎不会在宿舍就寝,学生忙于找工作或者实习,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宿舍卫生与个人健康的问题。

(2)不是大四的学生不注意宿舍卫生情况,而是他们认为自己不常回寝室,这种问题显得非常无所谓,所以导致了认为无所谓的比例增加,导致认为影响很大的学生减少。

1.1.2 不同性别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1)男生平时不太注重寝室的卫生和个人健康情况,大多数男生有懒散,拖延症的问题,而且随着年纪的升高问题也随之严重。

(2)男生有时不太注重寝室卫生和个人健康的关联而且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认为影响一般,不会太在意这些问题。

(3)大多数女生认为宿舍卫生对于个人健康有很大影响,而且大一大二的学生这种想法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八十左右,主要因为她们刚刚适应大学生活,认为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环境。

1.2 宿舍管理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关联度的分析

调查问卷的第十一题是对宿舍卫生对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了调查,共设有四个选项,分别是:A.有很大影响B.有联系但是影响不大C.基本没什么联系D.没注意这方面的事情。共进行400份调查,每个年级各100份,每年级男女生各50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宿舍管理与学生的成绩有联系并35%的同学认为有很大的影响,对此现象也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分析原因如下:

(1)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对大学校园的生活充满期待,对于宿舍和谐以及与舍友的友谊都比较看重,从而更加注重自身卫生管理,同时也额外的关心自己的成绩,希望自己做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2)大一新生还未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除了日常校园活动,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学习上。如果一个寝室的整体卫生情况都很好,宿舍成员也会更加地注重个人以及寝室的成绩,使寝室卫生与成绩兼优。

(3)大一期间活动多,包括大学生文化寝室节,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于宿舍卫生管理的要求。大一新生对这些活动都充满新鲜感,他们会乐于参加,并注重通过提高成绩来增强宿舍的整体竞争力。

分析发现大二学生调查结果与大一学生的调查结果相差不大,但认为重要程度明显低于大一学生,原因总结如下:

(1)对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大二学生而言,渐渐地适应了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也习惯了学校的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宿舍管理模式并不排斥。

(2)因为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认为宿舍的管理只占一部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成绩有直接重要的影响。

对于大三学生而言,已经在校生活了两年,对学校已经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所以针对该校的大三学生,对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析的原因如下:

(1)对于大三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两年,对于宿舍管理已经相当熟悉,在心理上产生了轻视的想法,行为表现上也大不如大一大二,调查问卷上虽然还有半数多的同学认为有影响,可是影响的程度大不如前。

(2)学校教学模式是在学生大三期间会增加许多的专业课,专业课的学习使他们无暇顾及对宿舍的管理,所以轻视了宿舍卫生情况,认为此阶段学习成绩与宿舍管理无明显影响。

(3)大三的学生除了忙于学习,还有大部分学生忙于毕业的事情,并不关注学校宿舍管理对成绩的影响。

针对大四学生调查显示,发现学生认为这种影响逐渐减少,虽有联系但影响不大。通过访谈,分析原因如下:

南航金城学院的大多数大四学生有的在努力考研的,有的积极找工作,所以在校期间呆在宿舍的时间很少,大多数只是晚上回宿舍。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也只是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越来越多的同学认为没多大影响或是直接不大关注这类问题为由。

1.3 总结

(1)大多数的同学普遍认为宿舍卫生情况对于个人身心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少数人认为大学四年宿舍养成的习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态度与表现。

(2)学生认为大学的四年不仅是增长知识,提高社会交际能力,也是一个个人身心发展的宝贵时期。在大学四年与室友在宿舍的相处,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在外的行为与表现。调查反馈大多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宿舍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加强宿舍的管理对于学生的个人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1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了解

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就是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在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就推行各种政策,并不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而现在很多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没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摸底调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根本就不了解。

1.2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管理体制来进行支撑。然而很多职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时候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体制,做事松散,很多时候都是遇到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1.3人才的缺失

这基本是每一个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中都存在的问题。职校不仅仅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同时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人才的缺少使得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够很好地进行下去,也使得职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因此,职校生表现出了很多的心理问题。

2解决职校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策略

2.1加强对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

由于很多职校都是寄宿制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远大于他们在家中的时间。因此,学生在学校中的日常生活都应该受到学校的管理。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并建立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当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问题时,就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如果发现有迹象就应该及早地进行预防。同时学校要建立起一套有效的心理问题筛选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使得管理可以尽早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进行干预,从而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学校中的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多走近学生,去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对于那些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学生的日常生活要特别注意,以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的发生。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并做到防范于未然。

2.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

对于职校来说,主要有六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第一种是教研组模式。这种模式是比较早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将心理教师与政治(或其他科目)教师的身份合二为一。这种模式有着严重的缺陷,就是负责管理的人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无法对这项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同时兼职的教师因为注重本专业的发展而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教科研室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借助教科研的力量展开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活动,有利于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种模式是德育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地贴近学生生活与班主任工作,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第四种是班主任模式。这种模式没有设立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而班主任则因为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所以无法很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五种是独立模式。这种模式需要设置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室),可以使得心理健康课程规范化。但是却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降至课程和教学层面。最后一种是全面渗透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虽然主要模式有这六种,而且其中各有优缺点,但是并不是每一种模式都适合学校。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是几种模式进行结合,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效率。

2.3加强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人才引进与培养

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一直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一个大问题。但是心理咨询却是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该重视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学校应该配备1~2名心理咨询师来主持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学校应该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提供大力的支持。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为了更有效地落实国家教育部的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校内外体制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实验研究,并且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科研质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教育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而摒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特点。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维护人的尊严。

人的素质是由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的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人的发展倾向,是人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人的素质结构复杂且多层次。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核心。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制约和促进其他素质的作用发挥。可以说心理素质是人的第一素质。

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和中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自身的本质和功能所需要;是社会,教育发展的趋势所需要;是我国教育方针所需要;是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所需要。综上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

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决定着教育的质量,是整个教育体制的微观系统。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既受到国家教育事业和教育理念的掌控,也受地方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制约,还受到外部社会各种思想和潮流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对学校如何发展;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如何达成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健康成长;如何使教师有事业成就感,甘愿献身于教育事业等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科学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是学校一切工作成功的保证。

从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最初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由于没有必要的体制保障,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所做工作既不科学规范,也没有什么效果,没有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往往半途而废。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尤为偏激。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用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些学者的理想化的行为,还要占用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挤用了文化课的课时,实为有害无益,因而抵制。健全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可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可以保证教育效果,做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三、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

1.高考制度及其评价体制

“应试教育”屡禁不止,在全国范围内仍有很大的市场。影响着素质教育不能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考制度。高考指挥棒制约着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学校重视高考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高考成绩关乎学生的人生前程,决定着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校内外的人们对高考成绩的重视程度超乎寻常。很多人有这样的想法:凡是高考不考的科目都可以忽略或放弃。由于社会这种思想理念,导致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师及家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很多时候对危害学生健康的行为和做法置若罔闻。这样心理健康教育也被一些学校列为放弃的内容。

目前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忽视全面素质要求的高考弊端。但是这些局部的做法仍然未能从根本上撼动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一切和学校的优劣的做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仍然以高考成绩的好坏、上线率和录取率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内部、学生家长及社会也以高考成绩为指标衡量学校以及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惟分数的评价体制下,有的学校为了应付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摆设,虽说有之,实则无之。个别教育主管部门也是视而不见,装聋作哑,听之任之。这样严重地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相对较低。各类学校条件不同,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同,人员配置和业务水平差距很大。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得很好,人员配备和业务水平较强。中小城市的学校很多只能依附于德育之中,并以德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辅导,效果很差。许多学校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没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只是由班主任兼任心理辅导员。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学校就很少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也难受重视。全国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和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管理体制未健全,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铺开,快速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导致教师水平相差很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悬殊。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转行而来。这些人员有热爱心理健康教育的,会全力以赴地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也有些是出于无奈或迫不得已的,他们不能自觉自主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辅导水平,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应该从心理教师队伍中剔除出去。没有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制度缺失。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督导制度没有建立。督导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素质进行督促指导的制度。包括心理辅导员上岗前和上岗后的培养培训。通过专家的督导,可大大提高心理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辅导水平,保证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这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可以帮助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个全面的认识和全面的评价。他们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略。发现成绩和特色则予以肯定,激励学校发扬提高。同时还可以沟通各学校的教育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目前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还没有开展。这样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督促和指导,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茫然无措,难以长足进步。

3.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岗位职称设置

到目前为止,新的高中教学计划中还没有心理健康课的课时安排。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只能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然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这样影响着学校教职工以及学生、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质量。

现今社会,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直接关系着教师的切身利益,影响着教师的工资待遇。现在大多数省市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没有设立职称评定专门系列。这些教师在职称上处于尴尬的地位,只好依附于其他专业系列。由于教学和研究方向不一致,教师的职称评定和晋升存在许多人为的障碍,严重地打击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这种不完善的岗位、职称评定体制,严重干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4.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虽然按照国家教育部的精神对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安排。有时也作为检查的一项内容,但是很多时候只是流于形式,经常相互推诿,敷衍应付。既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细则和具体要求,也没有有效的检查和评估。教育主管部门往往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很不明朗,开展落实好的不予肯定推广,没有开展的也不予以批评指正,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没有人员编制,也没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人员的职务职责。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职责和归属不明确,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人问津或是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体的教育教研工作,需要办公用品、图书资料、培训交流、器材器械等,还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团体辅导室等场所。这些建设都需要经费,以一般学校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满足要求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现在是教育主管部门没有这项专门经费。学校由于认识和经费紧张的原因,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严重不足,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

学校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合理的机构、明确的目标、科学的理念和有效的策略可以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根据我们的研究分析,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教育管理机构。这样会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室,校长直接领导,担任心理教研室主任。这样建立起了以校长为首的多方人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形成了一个由心理教师、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教研室负责研究、指导和统筹安排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2)开展团体辅导和心理训练。(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4)进行心理调查,掌握师生心理动态。(5)开拓心理理论的研究和课题的实验研究。(6)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心理素质。(7)建设学校心理环境。(8)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心理教育方法。指导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9)培训师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10)开展心理咨询和个别辅导工作。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训练和心理培训等工作。心理教研室通过心理测量以及心理调查,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心理教研室负责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确定年度教育目标,选择实施策略,安排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工作。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存在的心理发展问题,有的放矢,及时准确地进行指导。心理教研室还负责安排教师的进修,指导教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教研室由专业、专职教师担任相应的教育教研工作。心理教研室担负着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担当了多个部级、省级的教育科研课题。同时指导教师参与实施教育科研工作。

我校在初中和高中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由专职教师担任,课时进入课表,按时按课表上课,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初一年级每周一课时,初二年级由政治教师兼授,初三、初四年级采取团体辅导。初中选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教材。高中一年级每两周一课时,高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定期辅导。高三年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高中选用开明出版社心育中心所编教材。心理课主要内容是: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辅导,情绪辅导,生活辅导,人际交往辅导,人格辅导和职业辅导等。教学方法采取知识讲座,小组讨论,集体讨论,心理训练等多种形式。心理课受到了师生及家长的欢迎。

我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1)团体辅导:有各类讲座、报告、板报、展览等形式。还有小组辅导等活动。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颇受欢迎。(2)个别辅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调适学生心理矛盾,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几年来没有学生的重大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发生。学校还设立心理热线、心理信箱等,迅速快捷有效地排解了师生的心理障碍。

班主任确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成员。由于他们与学生紧密接触,全面了解,更容易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把握学生的心态,使教育及时准确。另一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学知识普及和培训,学习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班主任负责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并指导学生家长的心育工作,了解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动态,及时反馈给学校心理教研室。学校还要求全体教师学习心理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防止发生违背教育规律,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这样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更趋人性化,科学化,从而达成随教育之风,润学生心灵,潜移默化,无形达心的教育效果。

我校建立起了以校长直接领导,学校各处室协调管理,心理教研室全面负责,班主任具体实施,每一位教职工积极参与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学校制定了每个组织成员的职责,并且规范管理,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实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和考量,我们认为这种体制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科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学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机构的建立,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达成,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五、消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的对策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工会;模式

现代健康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把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仅仅在最近10年左右才兴起。当前,由于青少年体质的多年连续下滑,高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可谓备受瞩目;高校教师作为高校学生健康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健康问题近年来屡见报端,已经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乃至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高校教师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自身而言,都具有重大影响。如何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如何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健康使者,是高校教师管理部门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1.高校教师健康现状及健康管理的意义

教师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多年来从事教师工作人员心中的诟病。2006年,根据中国医师协会开展的社会调查:教师位居“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第十位;至2011年4月,中国医师协会通过调研再度“健康透支十大行业”目录时,教育行业已经进入前三甲,位居制造、金融行业之后。1999年,国家对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在这之后的几年里,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而在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伴随却是教师健康的透支,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大计的实践者———教师,若身心健康状况不良,我们的教育又怎么可能上得了新台阶。对一名教师而言,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智,健康的行为方式,是他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条件,也是教育者成功教书育人的必要保证。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教师来讲,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和工作,更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健康管理对教师而言,体现的是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对学校而言,映照的是教师健康在学校教师管理者心中的位置。高校具有健康管理的许多有利条件,如有专门的医务部门、体育部门、良好的运动场馆,承担了许多社区的职责,比较适合进行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密集地和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师的健康管理必将产生很强的示范作用。

2.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高校拥有包括体育教师、心理教师、校医等从事学生健康管理的专门队伍。由于近二十年来学生体质健康连续下滑,国内学者对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给予关注较多,而有关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研究,目前并不多见。已有关于教师健康的研究中,上升到系统全面地从管理视角研究还比较少。已有研究文献显示:我国高校教师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经常感到身心疲惫、尤其是慢性咽炎、颈椎病和腰肌劳损等职业病较为明显。有关教师健康管理的学术研究,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2002年广东省教育工会通过对全省19所高校近万人的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研究,《关于广东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课题研究结果:广东省高校教师只有约10%处于基本健康状态,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约20%,在剩下70%属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又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属于疾病的边缘状态的重度亚健康。[2]该研究认为广东高校教师队伍的健康状况非常不容乐观,为此,省教育工会曾发文要求各级教育工会重视教师健康。此外,近几年来,部分学者及高校硕士论文也对教师健康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李文学(2009年)《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初探》通过一所高校三年间前后两次体检结果的比较,说明了对高校教师进行健康管理有利于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在健康管理措施上提出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健康体检以及相应的心理干预等。刘瑞峰等人(2005)经研究认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健康状况不佳与我国学校教育弊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失误有关,因此,他们提出改善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策略上,特别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意义。姜国钢(2006)对在杭州37所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在杭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一般,可能与他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认为提高教师健康需要改善健身环境,营造良好氛围,使教师们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近五年来,叶琴、王妍、赵伟等十余位硕士学位论文对高校教师健康与体育行为方面进行了研究,就高校教师健康尤其是亚健康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总的来说,综合现阶段教师健康管理的研究情况,可归纳、总结有如下特点: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状况欠佳已经普遍现象,相关研究与报道近年逐渐增多;已有成果还缺乏从健康管理新视角对教师健康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系统全面的少,实证研究少。当前,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校教师健康主管部门和主管领导对教师个人和群体健康管理的重视程度仍需要加强;工会作为高校教师健康的主管部门,其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建设、职责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教师健康管理的系统性、长期性规划还不尽人意;教师个人健康管理需要引导;等等。

3.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模式与对策

3.1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模式的初步构建

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特点是作为管理对象的教师是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人群,该人群对健康有较高的认知,且影响该人群健康的因素比较统一。高校拥有校医务人员、心理教师、体育教师等具备专兼职健康管理能力的教职工,因此,高校教师群体健康管理有自己独特优势。根据高校教师健康现状、运行特点和健康管理优势,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应该有别于当前各级医院和社区的健康管理。构建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教师健康管理模式,对促进教师健康管理的规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根据高校机构设置特点和教师健康现状,构建了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模式(见图1)。通过该模式(图1),我们能清晰了解教师健康管理的基本内容,并可以根据内容中学校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做好高校教师的健康管理与促进。

3.2高校教师健康管理的对策

3.2.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般来说,工会应该是教师健康管理的组织协调部门。针对高校教师的健康现状,高校党政领导要将提高教师健康素质提到议事日程,重视工会在教师健康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高校应该明确工会作为教师健康管理的组织协调职责,并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健康管理的相应机构,如工会下属的文体部、各二级工会等。要争取学院党政领导支持,制定有促进教师健康的相关制度,并确保贯彻实施。在制度建设上,要确保管理方法可操作性,要有奖惩措施,要加强各二级部门在教师健康管理方面的权责,督促各二级部门负责人在教师健康管理发挥重要作用。3.2.2规范教师健康管理的内容与形式高校教师健康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属于比较松散的形式,换一种话来说,教师本人和教师管理部门的健康意识还不够强烈。要想做好教师健康管理,工会必须要有专人统筹安排。健康促进的内容涵盖了体育、生活方式、健康教育等六个模块的内容(见图1),每个模块还可以细化具体若干内容。这些内容什么时候做,怎么做,必须要有目的计划。高校健康管理职能部门参考各高校现有健康管理的不足,做好有效提升管理的规划。3.2.3重视协同与宣传,共同推进教师健康教师健康管理涉及到工会、后勤、体育、人事等部门。学院各部门要在工会的组织下,加强协同,才能共同推进教职工的健康。当前,许多教师并不知道健康管理的内容形式,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没有引起主管部门足够重视。因此,高校要重视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让健康新理念深入人心。针对许多教师对亚健康认识不足,保健意识不强等问题,工会可以牵头整合联系、整合校内外的专家资源,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了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活动。要未雨绸缪,加强宣传,让所有教职工在为学校奉献青春与激情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3.2.4重视教师健康评价与健康档案建立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改善面向全体师生的校医院或校医室的医疗条件,并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健康素养。为了强调教师健康的意义,高校可以要把教师健康状况纳入教师、部门的考核评价体系中,以促进教师个人、部门负责人重视教师健康。定期进行教师体检,是把握教师健康总体情况最直接的途径。在教师体检项目上,对医院体检难以涉及的心理健康,高校应额外予以重视。高校应分类建立每位教师的健康档案,要重视教师体检的总结与分析,以便于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追踪工作,并根据教师队伍中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病人群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防患措施。3.2.5广泛开展群众性强身健体活动在影响教师健康的诸多因素中,休息少,平时锻炼少是一个重要因素。“生命在于运动”是伏尔泰的名言,它道出的确是生命生活的一条规律。适量运动是健康的基石之一,保持与自己体力相适应的运动,是预防消除亚健康,创造健康的重要途径。为此,高校工会要发挥高校在体育师资和场馆设施优势,广泛发动群众,加大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群众体育活动,引导教师养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

4.结语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教师个人身心健康状况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也积极影响着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高校教师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高校教师健康管理对社会具有积极的引领、示范意义。高校党政领导应把学校发展与教师健康紧密联系,高度重视教师的健康问题,以教师健康管理的职能部门为依托,针对教师健康管理的现状,从组织机构、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多方面入手,有的放矢、未雨绸缪,方能有效的促进教师健康.

参考文献:

[1]邓枢丽,陈润钿,卓金璇.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4):907.

[2]林闻凯.广东高校教师健康管理与促进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6):52-54.

[3]胡伟娟.关于高校女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4):202.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区 大学生 健康管理模式

一、健康管理的内涵

健康管理,就是根据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需要,通过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的过程。

高校大学生健康管理意即以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向大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对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并进行系统性的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二、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管理的意义

构建大学生健康管理模式,对高校大学生实行科学、有效、系统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发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大学生的体重趋于正常、避免超重或者过轻,使大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得到改善,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危害大学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改正或者尽量避免消极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许多外部环境因素带来的健康问题以及由于自身的不良习惯而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及时化解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三、大学生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社区实施的大学生健康管理就是围绕在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类健康问题,建立与校园社区卫生相适应的健康管理的运行方式和体系。所以为提高某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对某高校大学生实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健康管理,所构建的健康管理模式要基于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健康状况且要与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相结合,群体管理和个人管理并重。该健康管理模式主要由建立与完善电子健康档案、健康需求评估与干预、监测、反馈四部分组成。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一)建立、完善电子健康档案

健康检查是社区健康档案的重要基础,是健康监测和评价的前提。故学校要在新学期开始的一个月内安排新老生体检。体检的内容除了常规的体检之外,还应当包括心理方面的测试。在进行常规体检时,必须保证所录入的数据无虚假、无遗漏。在心理测试方面,应该采用具有权威的心理测量量表,该测试可在网上进行,设置相应的程序,使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分析结果。所得的全部信息由专业的老师进行统计分析。

(二)健康需求评估

根据健康档案,把学生进行大致的分类。可根据身体是否缺损、残障分为两类;根据是否肥胖可分为两类;根据是否患有疾病分类,这一类应该细分为干预效果显著和干预效果不显著。以上分类可以允许有重合的部分。最后参照之前的分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健康需求的评估。

(三)干预

干预的过程是健康管理模式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干预主要是指学校、各学院、各班级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规范、引导学生,促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对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干预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为:身体素质管理、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疾病”管理、心理管理。

1.身体素质管理

加强宣传,强调体育运动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允许各个班级之间、各个专业之间、各个年级之间举办小型的体育竞赛。此外,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一直是高校财政资源配置的薄弱环节,体育设备的价格十多倍地增长,但是体育经费增长缓慢,制约了高校体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增加在体育设备上的投入,加强本校的体育设施建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和充足的健身器材。为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充分利用本校内的体育设施,学校可以考虑给学生发放本校体育馆有截止日期的健身券。除个人券以外,考虑到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考虑以寝室为单位发放团体券。

2.生活方式管理

包括睡眠管理、用餐管理、环境管理、烟、酒管理、管理、消费管理。

学校必须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安排充足合理的午休时间,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要求学生按时上课、准时熄灯。熄灯后以及午休期间禁止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

增加食堂食物种类,改善食堂的伙食,倡导学生尽量在学校食堂内就餐是用餐管理的重要环节。为避免食堂拥挤,可采用错时放学的制度。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保证学生的用餐安全。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加强对外卖的管制措施。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校还可以加强营养学知识的宣传,促进大学生饮食规律、健康。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做好引导工作,并且安排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工作。但是检查工作的重心不应该走形式主义,应以整洁舒适为主,要求可适当放宽。检查工作可交由公寓主管和学生会共同管理。大学的教室开放性比较强,卫生问题很难保证。所以,在需要每个班的卫生委员加强对班级卫生的管理定期安排同学清洁的同时,学校、各班级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以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吸烟现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香烟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导致大学尝试吸烟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好奇、情绪影响和从众心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染上烟瘾的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吸烟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持续的影响,也会给朝夕相处的同学带来危害,甚至也可能引导其他人吸烟。所以学校应致力于打造“无烟校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检查力度,加重惩罚措施,严禁学生在校园范围内吸烟,也要禁止学校老师在办公室、教室甚至是实验室吸烟。学校还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多举办“禁烟运动”。与此同时,规范校园超市管理,禁止校园内的超市贩卖香烟。

另外,大学生吸毒的现象虽然不多见,但是预防工作也不能忽视。学校可以开设知识课程,培养大学生认识的能力,拒绝的意识,远离。也要禁止本校生出入酒吧、歌厅、舞厅等场所。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在消费方面也有自己的准则和意愿。学校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课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日常消费进行计划和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记账的好习惯,此外应当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体验赚钱艰辛的同时为家庭减轻负担。引导学生形成适度、理性、绿色的消费观。

3.疾病管理

这里的“疾病管理”不仅是指对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进行的监测干预,也指对可能会患某种疾病的高危大学生采取干预措施。对已经患有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通过进行健康教育、健康干预使其病症减轻,对于尚未患有某种非传染性疾病的大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健康管理措施,来避免患上疾病或者延迟疾病的发生。以高血压为例。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的学生,可以安排定期免费测量血压,并注意检查是否产生了由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对于尚未患高血压、但是血压非正常的大学生,同样需要定期测血压,对于这两类大学生都需要倡导其通过改善饮食结构等非药物疗法使血压趋于正常。

4.“灾难性疾病”管理

灾难性疾病通常是指对健康危害十分严重或会导致巨大治疗费用的一类疾病。但是对于大学生的“灾难性疾病”管理除了癌症等重大疾病之外,还应该包括大学生因为疾病旷课一周以上或超过大学生自身的经济负担的疾病。学校可以与本校附属医院直接合作,设置专项资金以补贴医院的形式为本校生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

5.心理管理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诱因主要有:无法适应新环境;面临多重压力;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网络成瘾导致的心理问题;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等。故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应该围绕以上方面展开。

(四)监测、反馈

针对身体健康管理、心理健康管理的不同特点,可以将监测、反馈部分分为身体健康监测、反馈;心理健康监测、反馈;学生反馈三部分。

参考文献:

[1] 罗红,杜清浩,鲁会田.大学生健康管理初探[J].价值工程,2010, 29(28):178- 179.

[2] 罗旭,周凤桐,韩凤芝,等.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以天津大学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81- 83.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 保健意识也随之增强,对健康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因此,国 内外健康消费市场也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以 健康体检服务为核心的健康管理产业链。如何完善健康管 理制度,规范体检市场行为,提高体检质量和服务水平,是我 国当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 我院健康管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就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 指导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情况进行探讨.

    1 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 现代健康管理是利用现代生物医学和健康管理理念,将 现代医院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贯穿于整个健康体 检服务工作中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健康体检的手段, 发现亚健康状态、疾病前期和疾病危险因素等健康问题,在 针对个体化体检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被评估人的遗传史、家 族史、患病史以及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以达到早期发现、早 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的目的,使健康人拥有健康、亚 健康人促进健康、病人恢复健康。从而有效地利用医疗资 源,节约医疗服务成本,减轻个人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同 时,要针对个人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跟踪、预测和评估,对 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早期预警[1]。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诊断 或预测其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性和转归。因此,以慢性疾病 预防和控制为切入点,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和 改进服务模式,通过积极而优质的个体化预防性医疗保健服 务,有效控制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健康体检工作 的主要任务.

    2 健康管理理念产生的背景 在国外,健康管理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美国保险业 率先提出健康管理的概念,并积极推动了健康管理业的发 展,主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使投保人患病率降 低、就诊率降低、医疗费用降低,达到减少理赔金额、提高经 济效益的目的。在我国,慢性病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 原因,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居民的比例分别占85.3% 和79.5%。这些慢性病的发生均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起 居环境、饮食结构和职业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可以通 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而达到预防或控制疾病的 目的。通过公立医院早期有效的干预手段,在疾病出现症状 之前或在疾病尚未发展成不可逆转之前延缓其进程[2]。健 康管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是针对慢性病预防的一种 新的服务模式.

    3 建立专业化现代健康管理机构———健康体检中心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青医附院)健康体检中 心正是基于这种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在岛城建立了首家专业 化的健康体检中心,并依托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如优秀的 医学专家、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及科学的管 理模式,充分地利用百年老院的医疗资源和服务品牌,整合 各专科力量为健康体检者提供优质、便捷、准确的医疗、保 健、预防服务[3]。自健康体检中心正式启动并运转以来,始 终坚持“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管理理念,对健康体检的项 目、流程、后续服务做出详细的规定,并根据体检者的需求, 对健康体检项目和流程进行不断改进和规范。制定健康促 进和慢性病管理的周密计划和方案,为健康体检者进行全程 跟踪式服务。目前健康体检中心已成为健康体检者追寻健 康的培训基地,为医院健康管理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体检人 群。先后为数百家著名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包括 驻青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在内的数万名的市民进行健康体 检,并以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质、高效、温馨、便捷的一条龙服 务及全面、准确的体检项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 赞誉.

    4 以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健康管理学是一门集合生命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 为一体的综合学科,是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 面管理的过程。即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检测(发现健康问 题)、评价(认识健康问题)、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再检测、再 评价、再干预……。其中健康危险因素干预(解决健康问题) 是核心,并形成一个有效的健康管理链.

    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按照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配备了相 关的工作人员(如具有执业资格证的医生、护士、心理咨询 师、软件开发与信息维护人员、内勤办公人员等),对所有工 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前都经过健康管理方面的全面培训,即使 是内勤办公人员也要懂得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服务流程。加 强学科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加大监管与评估力度,强化责任 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我们的管理基本模式包含:通过 健康查体、问卷调查、收集个人健康及疾病危险性信息,建立 永久的个人电子病历及健康管理账户;通过应用疾病危险性 评价模型分析计算,得出个人健康与慢性病危险性评估结 论;在明确了个人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及疾病危险因素分布情 况后,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改善行动计划,并监督实施[4].

   

我们注重通过加强周期性健康检查的个体化服务,做好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把改善生活方式列为控制慢性病的主要 内容。其目的是有效地发现存在的健康的危险因素或隐患, 通过对检查项目和管理制度的调整与规范,掌握个体主要健 康危险因素及其动态变化.

    5.1 加强周期性健康检查个体化服务 ①将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问卷)收集的日常生活行为、 病史、家族史中的健康危险因素等作为个体健康检查的重要 内容。②按不同年龄段、性别和生活环境,根据不同健康危 险因素和易患疾病的差异,设计针对个体不同健康因素特征 的健康检查项目和复查的周期,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

    ③检查项目分为共性的、必检的基本项目和根据不同个体的 实际需要、选择性的筛查项目两大类。④基本检查项目是精 选的个体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临床意义大、费用低的项 目,这些项目可以实施规范、定期的检查监测,可有效提高医 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注意纠正和克服不重视必检的基 本项目,而着重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低、临床意义不大、费用 高的筛查项目以获取高额利润的倾向。⑤通过检查,积累个 体动态的健康监测基础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对健康危险因 素进行监测。为健康危险因素评价、预测健康发展趋势,及 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和早期、潜在的病人及制定健康维护计划 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5].

    5.2 做好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①个体评价:注意区分主要和次要健康危险因素,并对 发生代谢紊乱的危险度进行分级的评价,对患冠心病、脑卒 中等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度进行预测。通过掌握健康危险因 素的发展,为进行早期干预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供科学依 据。根据检查发现的健康信息,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分 成一般人群、高危人群、疾病人群,制定干预计划,进行分类 干预。②群体评价:对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代谢紊乱指标、 发生代谢紊乱的危险度、患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度的频率及其 动态等进行分析评估,形成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监测资料, 提出群体干预计划的建议。③加强健康危险因素的干预:干 预的核心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营养和心理平衡的健 康生活方式。对一般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非 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对疾病人群采用健康促进诊疗管理 模式,包括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改变单纯依靠药 物治疗的传统做法。在医生和病人互动中,医生把诊疗变成 指导病人自己掌握疾病防治技术和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生活方式,消除影响心身健康的不利因素和危险因素, 通过饮食结构和习惯的调查与能量监测,由专业人员进行健 康危险因素评价,并针对其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制定包括 饮食、运动及用药的个体化健康计划,并督促实施,把健康理 念变为健康行为,以达到控制病情和降低危险因素,从而避 免和延缓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自我管理、改善健康、预防疾 病的目的[6].

    6 以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管理 在我国健康管理作为一个全新的事业,一个全新的理念 要被人们完全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对广大人 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 健康和身体健康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特别是心脑血管病、 肿瘤和心理障碍等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科学的规 范化健康管理可以减少或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 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延长寿命。我们在实际的健康 管理工作中,特别注重健康教育问题,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 义务和责任进行健康教育,凡是来到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健康 体检的人们都要接受健康教育和健康宣传。利用广播电视、 报纸等媒体,同时制作了宣传牌和宣传册等宣传材料,对体 检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宣传和健康教育,用健康教育促进健 康管理,充分体现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

    [关键词] 健康体检;组织和管理;卫生服务研究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8-0341(2010)05-0468-02 [参考文献] [1]尹树田.医院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2007, 11(2):41-43.

    [2]刘肖宏,田立启,魏仁敏.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研究构思[j].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1):79-81.

    [3]苗志敏,修海清,张鲲鹏.探索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卫生发展之 路[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0-312.

    [4]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 管理学杂志,2008,2(4):206.

    [5]樊功为,张晶晶,王大文.医院医疗质量建设的初步探索[j].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6):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