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精选(九篇)

蜜蜂作文借物喻人

第1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关键词:西尔维亚・普拉斯;新历史主义;权力;颠覆;含纳

一、绪论

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被誉为继艾米丽・狄金森和伊丽莎白・毕晓普之后美国最重要的女诗人之一,其诗歌被赞为现代诗歌的杰出典范。普拉斯传统上被归为自白派诗人,但实际上她所关注的不仅仅是自身经历和个体命运,同时也心系全社会和全人类。她的诗歌思想跳跃很快,创作模式灵活,读者往往需要身临其境,用内心去体味她灵活的思想节奏,并联系她创作的社会历史语境,才能真正体味出作品中的精髓。国内外文学领域对于普拉斯诗歌的研究热情只增不减,研究视角日益多元化,涉及她创作思想及主题的方方面面。随着国外对普拉斯研究的不断升温,也逐渐带动了国内研究界对她的关注。对于普拉斯诗歌中的政治内涵及权力主题,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传记研究,女性主义角度,心理分析,政治与历史语境解读,认知诗学等方面。几乎很少有以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普拉斯诗歌进行相对详细的解读,这将在新历史主义批评领域对普拉斯的研究弥补一小片空白。

普拉斯对社会和人类的关心通过诗歌中的政治权力模式反映出来,这正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内涵相吻合。新历史主义源自后现论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他的影响在西方哲学、文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长盛不衰。新历史主义的领袖人物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认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在放回特定历史语境的同时,也就是被置于“权力话语”的结构之中。新历史主义从文本的视角关注历史,从历史的背景理解文本,注重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和历史语境,“拒绝文学与历史的传统分解,文本与语境的区分”(Veeser 18)。普拉斯的许多诗歌却恰好对许多宏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保持热切的关注,并主动承担起一个诗人应尽的责任。因此,本论文试图将新历史主义与普拉斯的诗歌结合起来,从新历史主义中的权力、颠覆和含纳的视角来解读普拉斯诗歌中的权力意识。

二、普拉斯医院组诗中权力的再现

普拉斯的权力意识首先体现在《整容手术》和《郁金香》两首医院组诗中。凭借新历史主义的权力维度,这两首诗通过对男性霸权的解读,分析了医院场所中权力的再现,以及普拉斯对女性的关注。《整容手术》以普拉斯的朋友在医院做整容手术的经历为创作背景,通过对男性霸权的再现突出了诗歌的权力主题。诗人借医院的场所隐喻当时的社会环境,深刻批判了性别政治背后隐藏的隐性暴力。权力作为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核心之一,主要指“统治秩序寻求稳固自身的意识形态手段”(石坚 52)。诗歌开篇的“诊所”在医疗体系中便象征着权威,诗人第一人称“我”的频繁使用体现出对权力的嗤之以鼻。在医疗体系中,男性作为医生,“拥有着西方传统赋予的正统地位,是理性和权威的象征,因此而控制着女性的身体和话语权”(邹容竹 43)。主人公的术前准备流露出对从前的怀念和手术的排斥,使她觉得“宝贵的东西正从我指缝间漏出”(普拉斯 42)。手术之后,主人公非常脆弱,认为自己的皮肤像纸一样容易剥落。

《郁金香》同样是医院题材,诗人通过医生、病人和郁金香等意象的运用,诠释了男权从家庭婚姻到医疗体系的扩展。诗人以自己的住院经历为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女性主义思潮密切相关。艳丽的郁金香与寒冷的冬季形成鲜明对比,与医院之外的生活相比,生病的普拉斯深感困惑。面对医生的“强制”,她不得不禁锢在此,无法享受自由的生活和创作。医生不再只是治病救人,甚至以权力压制人的思想和欲望。护士对她注射麻药,先进的现代医疗使她逐渐失去意识,进一步暗示了权力对他的压制,以及男性医生在医疗体系中的权威。在病房里,郁金香的“目光”注视着她,火红的颜色也同时象征着过去生活的辉煌,以及男性霸权的威胁。

三、普拉斯蜜蜂诗中权力的颠覆

普拉斯的权力意识在《蜂群》这一蜜蜂诗中进一步凸显。凭借新历史主义的颠覆维度,这首诗通过对女性生存困境和性别政治的解读,从蜜蜂世界折射现实社会中权力的存在和诗人对权力的颠覆,以及普拉斯对女性的广泛关注。《蜂群》是普拉斯五首蜜蜂组诗中的一首,蜜蜂世界中的蜜蜂意象暗示女性群体,它们危险的环境和辛勤的付出和暗示女性群体的生存困境。在家庭角色中,女性作为妻子不得不放弃自由。诗歌第一节,对于镇上的枪声,主人公十分警惕,质问道“他们在射杀谁”(普拉斯 134)。在新历史主义理论中,颠覆是指“在历史或文学文本中,对政治权力或意识形态的一种反抗”(GreenBlatt 40)。蜜蜂生存在这样的环境里,时刻处于养蜂人的监控之下,可见主人公的警觉和质问暗示了对权力的质疑和颠覆。蜂群身上的刺像一个“飞行刺猬”,似乎在集体商讨如何确保安全,象征了蜜蜂们的团队精神,反映了它们对养蜂人统治权力的“反凝视”。尽管养蜂人对蜂群穷追不舍,蜂群依然坚持反抗,使得养蜂人“螫伤肿大如图钉”(普拉斯 137)。养蜂人象征着男权社会的统治者,诗人将女性生存困境暗喻为辛勤产蜜的蜜蜂,蜂群的反抗行为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生存困境和性别政治的颠覆和深切同情。

四、普拉斯战争诗中权力的含纳

普拉斯的权力意识在《高烧一百零三度》这一战争诗中进一步深化。凭借新历史主义的含纳维度,这首诗通过对核爆炸事件中帝国主义势力的解读,反映出诗歌中的含纳力量,以及普拉斯对战争受害者的关注。新历史主义理论中,含纳指“对明显的颠覆力量的包容”(石坚 52)。是把这种颠覆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之无法取得破坏性目的。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权力过于强大,颠覆势力无法战胜主导性权力,最终被抑制,因而产生权力的含纳。在诗歌中,诗人把叙述者的头痛发烧比喻为广岛核爆炸产生的化学反应,战争带来的灾难透视出诗人对核爆炸的深刻恐惧以及大国之间的权力模式。“三重隐晦的语言,肥胖的刻耳柏洛斯”(普拉斯 162),暗指三种核武器的名字。叙述者不断重复“罪恶”一词,更加彰显了对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满。然而,核爆炸产生的气体“绕着地球移动”,年迈者、温顺者、虚弱者,无数的受害者受到威胁。因此,诗人的颠覆力量最终被占主导地位的帝国势力抑制并含纳。这种反抗力量实际上是权力的产物,注定将被含纳于主流话语中。

五、结语

普拉斯是美国当代诗坛上一位杰出的女诗人,短暂的一生却书写了众多具有独特魅力的诗歌,并且广泛关注特定政治历史语境,是一位有历史责任感的诗人。普拉斯后期诗歌中文化和社会之间的互文关系透视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政治历史意识,本文通过对她后期诗歌不同题材的解读,层层递进地分析其诗歌中权力的再现、权力的颠覆和权力的含纳,以解读她诗歌中的权力主题。首先,在《整容手术》和《郁金香》两首医院组诗中凭借新历史主义的权力维度,通过对男性霸权的解读,分析了医院场所中权力的再现,以及普拉斯对女性的关注。其次,在《蜂群》这一蜜蜂诗中凭借新历史主义的颠覆维度,通过对女性生存困境和性别政治的解读,从蜜蜂世界折射现实社会中权力的存在和诗人对权力的颠覆,以及普拉斯对女性的广泛关注。最后,在《高烧一百零三度》这一战争诗中凭借新历史主义的含纳维度,通过对核爆炸事件中帝国主义势力的解读,反映出诗歌中的含纳力量,以及普拉斯对战争受害者的关注。因此,本文揭示了普拉斯后期诗歌中的权力主题及诗人对女性和战争受害者等受压迫群体的深切关怀。(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石坚,王欣.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 西尔维亚・普拉斯.《普拉斯诗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4.

[3] 周圆圆.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雪花与秘密的扇子[D].郑州:郑州大学,2013.

[4] 邹容竹.从《郁金香》看普拉斯医院组诗的女性主义主题[J].外国语文,2012(1).

[4] Plath,Sylvia.Ariel:The Restored Edition[M].Ed.Frieda Hughes.London:Faber and Faber,2004.

第2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含有“梦”的选文贯穿于初中语文教材,大量穿插于记叙文、小说及诗歌等各种文体中,下面举例浅析。

一、借“梦”写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听潮》以拟人手法借“梦”写景。“海睡熟了。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作者紧紧扣住潮涨之前的“静”,以拟人手法描写了岛屿、星星和“我俩”的“梦”,来烘托、渲染万籁无声的宁静气氛,为下文描写潮涨时海的咆哮、愤怒蓄笔,使文章产生一种跌宕起伏的艺术魅力。

《桂林山水歌》在写景上避开了常见的写实手法,而以丰富的想象唤起人们的美感。“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情一样的深啊,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啊,是梦境啊是仙境?/此时身在独秀峰”。桂林的山水犹如神姿仙态,如情似梦,让人尽情地驰骋想象,让人“想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从而产生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美感。

二、托“梦”抒发思想感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反映了作者念念不忘少年时期抗金的战斗生活及其坚决恢复祖国河山、建功立业的壮志,可惜不被重用,一个“梦”字写出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感慨,揭示了现实生活与梦境的巨大差异,从而引出结尾句:“可怜白发生!”有力地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在《我的小桃树》中,奶奶将桃核儿赋予特殊的意义,启发了“我”追求理想、追求幸福的愿望,于是“我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这“小桃树”是“我的梦种儿”,是“我梦的精灵”,“我的梦是绿色的,将来开了花,我会幸福呢”。作者将自己的经历与桃树的经历联系起来,赞美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借“梦”写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情志,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三、用“梦”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俗话说“说曹操,曹操到”,一语道出了曹操的性格――多疑、奸诈。节选自《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就叙述了曹操当年曾想乘权臣董卓熟睡时刺杀之,故也惧怕别人仿效学习对付自己,便言“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这显然是可笑的谎言,无异于痴人说梦。曹操为证明谎言的真实,竟不惜假戏真做,杀死近侍。“梦”醒又装模作样“厚葬之”,曹操的性格在这里得以充分的展现,为下文“杀修”作铺垫,暗示了杨修的悲剧结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以“梦”深化文章中心,揭示主旨

《荔枝蜜》旨在借蜂喻人,赞美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表达自己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和决心。为实现这个写作宗旨,作者以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把蜜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由“厌蜂”、“赞蜂”升华到“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感情达到了最高峰。“梦”使文章结构严谨,且使思想感情得以升华,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主题。

《我的老师》中的“梦里寻师”更是把学生对老师的挚爱、依恋和思念这一中心抒写到了极致,师生情谊达到了最高境界,感人至深,给人以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深刻揭示了主旨。

第3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内容]

《荔枝蜜》一课运用的是导悟式教学模式,其教学录像课曾获全国首届素质教学优秀录像课一等奖。执教的海城市西四中学龚俊杰老师,其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都比较好地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教贵引导,学贵领悟”的教学思想和“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启发媒介,导悟结合”的教学原则。导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符合素质教学要求的整体化学习目标为导学前提

《荔枝蜜》一课,教者设计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目标:(1)生字词,(2)文学常识,(3)词语的搭配,(4)记叙的线索,(5)写作手法,(6)文章的主题。2.学法目标:(1)记忆生字词的方法,(2)掌握记叙线索的方法,(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方法。3.能力目标:(1)培养快速记忆生字词及辨析词义的能力,(2)根据主题选择材料的能力,(3)理解“借物抒情”表现手法的能力。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样设计的学习目标(亦即教者的导学目标)体现了素质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为基础,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标。教学设计立足于素质教育,以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教学目的及要求为依据,首先考虑知识点目标,围绕知识点目标研究学习方法目标、能力训练目标和德育渗透目标。“知法能德”四大学习目标相互联系,形成整体化结构,这样就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知法能德”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前提条件。整体化教学目标的确立,科学地规范了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改变了以往单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单线教学,代之以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特色的立体式教学。

《荔枝蜜》一课,教者依据导悟式教学模式、整体化学习目标原则,恰当地确立了该课的学习目标,这样的目标设计无疑对导学的成功创造了先决条件。

二、体现了导悟式教学模式完整的教学结构和导学与悟学相结合的特点

本课教学是在第一课时达标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达标训练阶段。经过第一课时的达标准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明确了学习目标,对知识点目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本课的任务是以整体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悟学习目标,并能够用适当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通过达标训练,使学生主体的原认知能力得到强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课教学分为四大环节:展示目标,创设情境,达成目标,总结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环环相扣,紧密相联,上下贯通,结构完整。

1.展示目标(指知识点目标,其它目标在训练中围绕知识点目标出现和达成)。幻灯出示学习目标,教师借助幻灯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请学生复述一遍学习目标以加深对学习目标的印记。

2.创设情境。配乐范读课文激情入境,教者扬己之长,采取了以语言情感创设情境的方式。美妙的音乐伴随着充满感情和富于表演力的朗读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将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引导到了渴求新知的境地,有效地完成了学习心理铺垫。由于读前教者有目的地向学生提出了思考题,使读与思有机结合,这样就使学习心理铺垫与新旧知识同荒铺垫融合在一起,既激发了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为达成学习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达成目标。本段教学的特点是,以目标为导向,以启发为媒介,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教师导学的过程是:导读—导思—导悟—导行。学生悟学的过程是:读书—思考—领悟—操作。

教师的导读—导思—导悟—导行,构成了导学的全部内容,贯穿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这个导学过程由一条主线贯穿着,这就是以整体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综合训练为目的启发引导。本课教者将学习目标转化成具体的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了20个启发式问题,构成了知能训练,学法指导,德育渗透相互交融、和谐统一的立体式导学体系。这20个启发式问题是: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主题?3.“我”当初对小蜜蜂的态度怎样?为什么?4.什么原因改变了“我”对小蜜蜂的态度?5.作者泼洒笔墨写荔枝林、鲜荔枝是不是多余之笔?为什么?6.“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不大喜欢的小蜜蜂”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7.读文并划出文中直接写小蜜蜂的句子,想这些句子的特点和作用?8.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作者是怎样赞美小蜜蜂的?9.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10.文中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11.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蚂?12.作者是怎样由蜜蜂联想到农民的?13.概括说出蜜蜂和农民有什么共同之处?14.结

尾一段以“我梦见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作结有什么作用?15.回顾全文,想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你是怎样找出本文线索的?16.说说本文主题、材料、线索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在材料取舍上有什么特点?17.作者是怎样成功地表现了主题?这种表现主题的手法有什么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18.“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你是怎样理解的?与“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有无异同?举例说明;19.谈谈《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材料、表现手法是什么?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20.讨论《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篇文章的异同,谈谈你的体会。 这20个启发式问题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这些启发式问题都是由知识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转化来的,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启发点从不同角度出发都分别设立在知识点、能力训练点、学法指导点和德育渗透点上。这些启发式问题体现了知识目标的整体结构,即体现了具体篇章的整体结构。以这样的启发式问题为导向、媒介进行导学,学生的认知能力,运用学法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的思想情感、精神气质都在训练的系统中。由于启发的综合性决定了训练的综合性、启发的层次性决定了训练的层次性、启发点的发散性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这样设计的启发式问题使知识、学法、能力及德育多项目标的训练相互交融;记忆、理解、运用、综合、多层次学习水平训练相互交融,使导学与悟学融为一体。

其二,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知识训练与学习方法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每个问题不仅问知而且问法,知法结合。如第15句,不仅问出了线索也问出了找出线索的方法。第18问,不仅问出了写作手法的特点,也问出了理解写作手法的方法,使导知与导法融为一体。

其三,这些启发式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所谓科学性是指启发式问题本身符合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规律。所谓艺术性是指问题的提法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的作用,使学习主体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学习,从而带来教与学的轻松愉快,高质量和高效率。如第9问,“这段话中哪些句子好?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搭配得好?说出理由?”这一问,字词句段、语法修辞、写作技巧、作品思想都在问中,这就得到了综合训练。投石激浪,一箭数雕,这就是启发的艺术。教者启发的艺术性更高在第10问:“为什么说蜜蜂是渺小的,又是高尚的?”这一句,画龙点睛,点出了作品的主题。第11问:“作者所赞美的仅仅是蜜蜂吗?”这一句,由文章的表面进一步挖掘到了文章的深处,升华了主题。至此,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便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由爱蜜蜂、赞美蜜蜂升华到爱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从而收到了教者“缘文载道”与学生“循文悟道”相结合的导学效果。

在达成目标阶段,导学与悟学相结合还体现在导读与导思的结合,导读与导悟的结合,导读与导行的结合。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教学中不可忽视读书,读书是思考的前提,思考是领悟的前提。所谓学思悟行的“学”即读书,“行”即操作。学生的读书—思考—领悟—操作的悟学过程,其前提是读书,其关键也是读书。因此,教者导学的前提是导读,导学的关键也是导读。本课导学的特点是导思、导悟、导行都是以导读为前提的。教者精心设计了七个层次的导读。一读——听读(配乐范读全文),想文章主题、线索、材料。二读——速读(读段),想“我”最初对蜜蜂的态度,划出体现“我”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句子。三读——默读(读段),想“我”为何对蜜蜂动了情,划出“我”对蜜蜂感情变化的句子。四读——轻声读(读段),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词语,想这些句子、词语写什么?好在哪里?五读——配乐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赞美蜜蜂的句子,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读——齐读(配乐)激情入化,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七读——听读(配乐)《花蜜与蜂刺》,想主题与材料的关系,与《荔枝蜜》一课比较写作手法有何异同。

这七读中,前面四读入理,第五、六两读入情,第七读是知识迁移。

这七读的设计与启发紧密联系,情理交融,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于读前给思考题(启发),使读与思结合;多层次导读,使思与悟结合;边读边想边划以及回答问题,口头作文或写作等(不单指本课而言),使悟与行结合。这样,导读与导思、导悟、导行自然地融为一体,合理地完成了教师导学、学生悟学的有机结合。

4.总结评价。本阶段导学的目的是巩固达标水平,深化认知,进一步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本课教者利用书后练习内容,匠心独具地设计了一组练习。通过引导学生听读《花蜜与蜂刺》(读前给思考题),幻灯片出示《花蜜与蜂刺》请同学思考,讨论回答《花蜜与蜂刺》一文的主题、写作手法、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比较《荔枝蜜》和《花蜜与蜂刺》两课的异同。这样的训练不仅检测了学生本课的达标水平,也强化了本课的训练重点。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向新的学习目标迁移。

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荔枝蜜》一课完整的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学与悟学紧密结合的特点,这是教学方法上“变教为导”的特点。

第4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美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642.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7-0017-01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感受美,鉴赏美。而现代多媒体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直观地展现语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萌发激情,潜移默化地培养语文审美能力,收到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一、形声构图,在视听中感受美

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然而学生受阅历和情感体验的限制,不能与作者唤起共鸣。

多媒体教学将无声语言和有声语言及形象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烈感彩的形、音、义,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在观赏中感受形象美,在听觉中感受音韵美,在想象中感受意境美。《荔枝蜜》一课,我设计课件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爬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蛰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接着以“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播放,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自己的心田。

二、创造情境,在实践中体验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课文朗读可以交给专业人员完成,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表达课文的情感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朗读的情真意切,同时,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可以渲染气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帮助学生感悟全文,把握文章的基调。以《春》为例,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音乐、文字、声音、图面浑然相融,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如临其境。

三、从对比中鉴赏美,在联想中领略美

第5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一、“坚持教以学为本”,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只有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参与下进行,才能形成有意识的能动活动,从而促进思维对知识的迅速理解和吸收。我班54人.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同学存在学习心理障碍,这些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坚定的意志。还有的学生对他喜欢的学科或他喜欢的老师所教的学科比较感兴趣,而对其他学科就很反感,甚至厌学。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上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为此,在教学和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改变学生的学习思想。有的学生虽然天资聪颖,但基础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应该引导他一步步地、一点点地提高。只有在他的各方面能力逐渐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坚持教以学为本”必须改革学生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措施与途径,以及学习者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在语文课的教改实践中,教师应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如在《春》一课的教学中,我就注重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先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哪些景物最能表现出春天的特色,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然后在课堂学习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的。学生在讨论中认识到:作者对景物的观察不单靠视觉,而且还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在观察的这样,才能对事物有一个深入透彻的认识。教师通过这样的指导使学生学会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比较中提高了观察能力。

除了观察能力之外,从感知教材到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思维能力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荔枝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学习的氛围,接着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思考如题,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借蜜蜂来抒发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的。笔者曾提出了这样的思考题:作者对蜜蜂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作者是选择哪些材料来表现这种情感变化的?又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作者借蜜蜂赞美劳动人民,蜜蜂和劳动人民又有啷些共通之处?学生通过阅读、讨论等学习活动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写作意图,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进行了思维活动,并积极发言。教者剥茧抽丝,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分析到综合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力,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理解了通过重点词语理清文章线索的方法和体会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三、“坚持教以学为本”,必须优化学习环节

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上有以下几个环节:学习计划、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其中各种学习环节的优化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是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学习计划是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时间的统筹安排。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能够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

第6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形式上描写的全是梦境,其实是借“梦”来抒发思想情感。从“谧静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曲折迷离、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惊恐战栗的深林层巅”,境界愈转愈奇,愈幻愈真。最后由梦境幻入仙境,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但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的游仙诗,作者以浪漫的笔调抒写了梦游天姥山的迷人境界,景象瑰丽,亦真亦幻,光怪陆离,变化莫测,充满了热烈奔放的激情和富于幻想的气魄,写出了自己只有在梦境中才能感受到的那种精神的自由、灵魂的无拘无束、心情的祥和与宁静。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诗人不是为想像而想像,诗人夸张想像仙境的美化,恰恰是为了暗批现实,抒发诗人怀才不遇之愤。这才是诗人身心愉悦的最高境界,在人间活得很累很苦而且倍受压抑的李白终于在虚无缥缈的仙界找到了解放自我、张扬个性的空间。诗人正是运用用“梦”的表现手法,使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心声得以充分表达。

著名的现代作家魏巍在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一文中共写了七件事,最后一件事写的是“梦里寻找老师”。文中这样写道:

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走。母亲喊住了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吗?”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

由于蔡老师爱孩子们,孩子们也爱他,所以他在作者那童稚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放暑假老师返归故乡,本来在他收拾东西准备离校时,作者就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那种依恋之心就不言而喻了。

漫长的暑假,师生久未相见,思念之情就更难抑制,故而导致“梦里寻找老师”这一饱含深情的情结。当作者成了名家后,用他自己的话说:“至今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显而易见,作者把饱含热爱蔡老师的深厚感情,用这一特殊形式给表现了出来。当然,这样写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蔡老师的为人和他的那种温和质朴的品格。

当代作家彭荆风在《驿路梨花》一文中这样写道:“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梦中作者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美丽的梨花林里漫步,这实际上是当晚刚进梨树林里,“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的再观。这种轻漫的举步犹如电影里高迷镜头摄下的景影,带着熟睡的香甜感,嗅着梦中梨花林里四溢的香气,见到了日夜思念而不得的哈尼小姑娘在那美丽的梨花丛中歌唱。歌是那样的甜,姑娘是那样的美,歌和形正反映了小姑娘的美好心灵。多可爱的梦啊!

由此,作者运用巧妙的手法,虚写了梦中梨花林的美景和梨花姑娘的可爱,着意以自然美来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辉,使文章不落俗套、独具匠心,“学习雷峰”这一主题得到了升华。

第7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人类进行创造性劳动和掌握知识经验都是非常重要的。

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下尝试:

一、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我国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小学语文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竭力熔诗、画、情、景、色、声于一炉,使学生的想象欲得以诱发。譬如《我的战友》这课有幅插图,画的是一团烈火把整个儿包住了,他像千斤巨石一般,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我教这课时先让学生联系各人偶尔不小心,被火炉、火筷、开水烫着时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然后指导他们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我问:“通过插图中叔叔的目光、表情和动作,你能想象出他这时会想些什么呢?”孩子们通过想象,把手都举起来了,有的说:“他想,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说什么也不能动一动!哪怕是烧焦、烧死,也要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有的说:“他想,如果动一下,敌人就会发现我们,不但周围同志的性命难保,而且这次战斗也不能取得胜利!”还有的说:“他当时的思想斗争一定很激烈:自己要活,必须就地打几个滚,扑灭身上的烈火,但这样对革命造成的损失太大了。做为一个志愿军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严守纪律!”想象的力量这时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作用于他们的心灵,使这个熠熠闪光的高大形象,进一步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耸立起来,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遵守纪律的楷模。

有些课文没有插图,我就根据课文感人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典型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优美的文学语言,请人画一些挂图。或者在各种画报里剪一些画图。例如教《草原》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找了几幅壮阔锦锈的草原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还让学生想象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图画里,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如果这时你也和作者一起骑着骏马,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扬鞭驰骋,那该多好啊!

孩子们就像欣赏一首名曲,个个双眸凝视着挂图,仿佛不是置身课堂,而是正在千里之外的蒙古草原上流连忘返哩!使教学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结合课文,展开想象。这是唤起学生对感知体验的回忆,展开想象的翅膀,悟出文章的真缔,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我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1.略写部分补叙化。许多人写文章,都喜欢采用“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在我们的教材中,这类例子很多。如果在这些略写的地方,教师能恰当地设置一些疑问,让学生去思索,去想象,去补叙,不仅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处于“愤”、“悱”的活跃状态,而且还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诚实的孩子》有这样一段话:“妈妈叫他给姑妈写信,承认自己说了谎,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的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在这里,我就有意让学生思考:“列宁在给姑妈的信中是怎样写的?谁能结合课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列宁给姑妈写信的内容呢?”由于孩子们在这方面的体验很多,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起来了。他们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就连些不太爱讲话的学生,也把手举得老高。从而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受到了生动活的思想品德教育。

2.含蓄部分浅显化。如《金色的鱼钩》这课生动地记叙了老班长在长征路上,为照料好三个有病的同志走出草地,想方设法钓鱼维持战友的生命,可自己却舍不得吃,终因累饿过度而牺牲,只留下一个鱼钩。课文结尾写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借助想象,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的积极活动,通过对老班长一幕幕动人事迹的回忆,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的朗诵,一个个表情动作的想象,一次次内心活动的分析,实现由获得的感性认识达到理性的飞跃,逐步体会到“金色”的价值,明白了“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不是描写“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而是紧扣课题,象征着老班长忠于党、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高贵精神永垂不朽。

3.平谈部分引深化。课文中有些句子似乎很平谈,但仔细琢磨起来,却言语浅近而意义深远,操持简单而意义广大。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认识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收到“出言寡约,而显达易解;义理微妙,而说之精善;其譬罕少,而听者皆晓”(孔颖达《礼记注疏》卷三十六)的效果。例如《高大的背影》一课,文章开篇首句就是“去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这显然是介绍故事发生时间的。但我却抓住这句向学生发问:“冬天的夜晚是怎样的情景呢?谁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想象到的情景描绘出来呢?”孩子们有的说,“冬天的夜晚,天黑蒙蒙的,街上也冷清清的”;有的说,“夜间寒气袭人,刺骨的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路旁的电线呜呜作响,怪吓人的”;有的说,“街上行人很少,偶尔看见下夜班的工人,也都缩着身子飞快地走过”;还有的说,“家家都把门窗关得严严的,人们围在家里看电视,听广播……”。我其所以让学生想象这些,一是因为“冬天的夜晚”天气恶劣,“我”的喘病才会又发作的起因;二是因为“冬天的夜晚”,路上人少雇不上车,妈妈只好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向前走——这是情节的需要;三是因为“冬天的夜晚”,突然出现了三轮车工人,他不顾疲劳、不怕严寒、不要报酬,主动送“我”母子去医院,更突出了这位“没有见过面的、不知道姓名和地址”的工人精神的可贵,形象的高大——这是点题的需要。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一开始就启发学生想象“冬天的夜晚”。

三、延伸情节,丰富想象。在教学中,我尽量唤起孩子们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或者延伸故事情节,或者补充课文内容,或者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或者深化文章主题,从而加速他们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转化,成为通向未来广阔世界的桥梁。比如《凡卡》这课,有许多地方都写得很细腻,特别是讲凡卡寄信一段,把他怎样装信纸,怎样写信封,怎样投入邮筒的神态、动作以及他的衣着等,都写得活灵活现的。虽然这封信爷爷是不会收到的,对凡卡来说不过是个梦而已,然而他还是那样一丝不苟地寄了。课文末尾写道,凡卡把塞进邮筒以后,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还做了一个美梦。什么美梦呢?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它续写出来。这样,一下子缩短了孩子和作品之间的时代距离,进一步了解了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又如《冬晚》这课最后一句是:“我坐上了车,一任他送我到任何地方去。”我问学生:这个“他”指的谁?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想象:小车夫没有拉上坐,在这天寒地冻、路静人稀的夜晚,他会怎样呢?靠他挣钱糊口的老母亲和小弟妹又会怎样呢?孩子们还真会动脑筋,有的说,小车夫一连跑了好几条街,但都没有找到客人,他想到明天全家老少又要挨饿,急得巴嗒巴嗒直掉泪;有的说,有个恶棍坐了车不给钱,还把小车夫毒打了一顿,小车夫一步一挨地回到家,全家人哭作一团;还有的说,小车夫又饿又冻,只觉眼前直冒金星。他在寻客的路上,一不小心,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沟里。

老母亲知道儿子死了,气得疯疯颠颠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也哭得死去活来……。思路开阔了,孩子们的想象也丰富了。有些学生不仅由小车夫想到他的家庭,还从这个家庭想到旧社会普天下的劳动人民。这样,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深化了原有主题。

有些课文从相反的角度上指导学生想象出新的意境。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作者用美妙的幻想,揭示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而小女孩的这种悲惨遭遇,又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给统治阶级以无情的抨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对资本主义国那种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深恶痛绝。借此时机,我要求学生创造一个歌颂社会主义儿童幸福生活的新意境,与这一课形成鲜明对比。学生很自然地想到自己的童年生活,特别是欢乐的除夕之夜:耳边响起锣鼓声,鞭炮声,欢笑声,优美动听的乐曲声;眼前出现奶奶包饺子,妈妈做汤团,爸爸炸鲤鱼,家家正在准备丰盛的夜餐……这一幕幕幸福的情景,浮现在孩子的脑海里。在象中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感情。

四、随时点拨,培养想象。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了。教师只有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第8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兰,包括兰花、泽兰等,素有“香祖”“国香”之称。20世纪60年代学者维兹纳出版的巨著《兰花》,扉页上就印有汉文“为王者香”四个大字。兰生于幽谷丛林,虽与杂草相居而内心坚贞,虽经霜雪凌厉而不改其性。兰清香雅洁,“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兰这种毫无奴颜媚骨的品格,受到人们崇高的赞誉。据说蜂采百花俱置腹间,唯兰则拱背入房,以献于王。物亦知兰花之贵如此,何况人呢?故兰又有君子之喻。所以孔子说:“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

兰在古籍中就已是具有神话色彩的香草。《左传・宣公三年》:“郑文公有贱妾日燕姑,梦天使与已兰,曰:‘余为伯鲦。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卒。”君王的生死与兰草紧密相连,可见古人对兰草的看重。《诗经・郑风・溱洧》中也有上巴日男女秉兰出游的描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兮。”按郑国风俗,上已目在水边持兰祓除不祥。《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也是类似的风俗。

兰对后世的影响力,得益于孔子和屈原。据《猗兰操》记载:“孔子自卫反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草,今之独茂与众草为伍。”’而诗人屈原尤重兰,他曾“滋兰之九婉”“步余马于兰皋”,甚至“纫秋兰以为佩”。在这里,兰成了诗人高洁人格的象征,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来陶冶自己。正如汉代王逸《楚辞章句》所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

月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

芍药,最早见于《山海经》“条谷之草多芍药”,自古就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之说。因开花较迟,“委阶红药将春去”,故芍药又称“殿春”。

芍药花大而艳丽,有芳香,在古代是男女定情的常见信物。《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青年男女在河边不期而遇,两人边走边互相调笑,并互赠芍药来定情。因是离别时所赠,所以芍药也称“可离”“将离”“离草”。芍药虽然是来自野外的普通植物,却承载着先民们朴素纯洁的爱情。

“芍药,犹绰约也。绰约,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本草纲目》),因而让众多文人“红药开时醉一场”。“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韩愈在《芍药歌》中盛赞芍药是“翠茎红蕊天力与…‘温馨熟美鲜香起”,以至自己“花前醉倒”狂歌。“隔墙百步香来。数丛为我全开,拚向彩云堆里,醉时同卧苍苔”(刘敏中《清平乐》),诗人醉卧花丛,也“尽把春愁忘却了”。《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更有一段“憨湘云醉卧芍药茵”的精彩描写:“果然见湘云卧于山石僻静处一石凳上,已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都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落在地上,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地围着,又用香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山石僻处、芍药花飞、红香散乱、蜂蝶闹嚷的景象,衬托出湘云酣醉的神态。与葬花的黛玉、扑蝶的宝钗相比,面对着花落蝶飞而不牵动春恨秋忧的湘云,的确多了一层洒脱与逍遥。

第9篇:蜜蜂作文借物喻人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23―01

北宋书画院有一次给考生出的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位考生借蜜蜂蝴蝶围着马蹄翻飞来表现花香。这种用有形的蝴蝶、蜜蜂表现无形的花香的构思给我们以启迪:无形的、虚幻的事物可以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来表现,变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正如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一、捕捉相关事物

世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无形事物的感知都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有形事物完成的。例如,“风” 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事物,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却能从身边的物象找到它的踪迹。如平静的湖面被风吹皱;树上的枯叶在风中打着璇儿;秋风吹黄了田野、染黄了枫叶;大风卷起阵阵尘土,小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晃,电线杆呜呜作响……”湖面的波纹、打着璇儿的枯叶、田野、枫叶、尘土、晃动的小树、呜呜作响的电线等一个个物象,表明了风的存在。还比如老舍在《在烈日和暴雨下》中通过写树梢一动不动,骡马喘着粗气,狗在树阴下伸着长长的红舌头,以及祥子的汗如雨下,口干舌燥,胸口发闷等,把天的“热”度具体而真实地表现出来了。如果只写气温多少度,那肯定没有如此好的表达效果。

二、充分调动感官

面对眼前的事物,学生往往不会感知,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教学中,要利用经典的范文,引导学生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无形事物。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把春风写得可感可触、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从触觉感受写春风的温暖,以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让人闻到春风的清香,从听觉之真写春风传来的和谐的音韵,写尽春风的柔美。正如欧阳修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三、巧妙运用修辞

将无形的事物和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

许多古诗词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写无形事物,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愁”原是人的一种情绪,非常抽象,为增强其可感性,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④“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诗(词)人将浩浩荡荡的江水、三千丈的白发、负重的小船、滋长的烟草、漫天的风絮,连绵不断的梅雨,比作自己的愁思之多、长、无休无止……运用修辞方法巧妙地将无形的“愁”和现实中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写得有形象、感人。

现代文更是不乏这样的美文。①“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长出一截儿来。”(老舍《骆驼祥子》)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从柳条的姿态写风的突然;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借通感的修辞手法,用渺茫的歌声形容荷花的清香,准确传达出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

四、大胆合理想象

任何修辞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无不凭借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完成。例:①“冬天的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②“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呜呜地哀鸣。”第一句由风的狂野和肆虐而联想到野马奔驰;第二句由东倒西歪、呜呜作响的树木而联想到树的痛苦和哀鸣。③“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林斤澜《春风》)作者把被风吹得咯吱咯吱响的房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动物在活动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