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

第1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通风 安全管理 作用

一、引言

在煤炭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工作的中心,一通三防工作成为其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资源短缺现象的越来越严峻,中国煤矿事业的开发也日益加剧,因而由于对速度的过高追求导致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粉尘、火灾事故、瓦斯爆炸等灾难性后果市场发生。这些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炭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为了煤炭开采行业的顺利发展,预防不幸事故的发生最根本的方法便是完善煤矿的通风技术。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确保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将通风工作扎实做好,不仅要在思想上认识到通风的重要性,还要了解风机运行的状态,提高通风系统的工作效率,确保通风量。在通风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今后能够更好的为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同时也是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二、矿井通风作用

煤矿通风就是讲空气通入进井下,从而提高煤矿中的氧气含量,并且将煤矿中的有毒气体排出通风。煤矿的生产属于地下工作,它的特点就是工作环境的复杂,在空气流入煤矿中会带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在这个过程中矿井中的空气成分就会慢慢地发生着变化,同时又受到地热的作用影响,井下的温度和空气的湿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环境,所以必须对煤矿进行通风。通风的作用就是为矿井提供新鲜的空气,保证井下工作人员正常的呼吸;排出或冲淡工作中产生的粉尘和有毒有害的气体,确保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对井下的气候和环境进行调节;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有效的通风,能为救灾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煤矿通风安全管理

(一)思想上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都知道煤层中有很对的有害的气体,在煤矿的开采的工作中,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涌出,同时伴随着高温和电火花,很容易就造成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简历一套合理科学,而且安全可靠地煤矿通风系统能有效的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对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煤矿通风能排除工作中涌出瓦斯量的80%―90%,能排除机械和环境热量的60%―70%,对工作面的粉尘排除量也有20%―30%。所以我们在思想上在通风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上要有足够的认识。认识通风系统的构建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二)合理运用通风方式,减少风量损失

煤矿的开采系统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体,通风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有重要的地位。在制定煤矿通风的方式时,要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勘察地质因素和开采条件,在布置开采区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巷道对煤矿通风系统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系统的有序进行。现在的煤矿产中通风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抽出式一种是压入式。抽风式就是把通风的设施放在出风井的附近,利用风硐把它和出风井筒链接起来,同时封闭出风口。抽风式就是将煤矿中的气体抽出,因为抽出的空气大多是瓦斯,现在大都采用防爆型电机进行抽风。压入式就是将地面的空气压入井内,将井内的空气气体排出。现在在煤矿的工作中常采用中央式和对角式的通风方式,中央十的通风井和回井是在井田的中央。对角式的通风系统的进风处在井田的中央,如果回风井是在边界时,通风的方式就是对角式。混合式则是两种通风方式的综合,在矿业的飞速发展中逐渐的成为主要的通风方式,也是效果最好的通风方式。

(三)切实做好通风机的日常维护

作为通风工作者,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通风的安全直接的影响煤矿的安全和旷工的人身安全。在除了认真学习相关的煤矿安全知识外还要了解主要的通风常识,通过日常的检查真正的做好通风设施的维护,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在具体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通风设施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检查内容要做到全面,包括连接螺栓是否牢固、风门的零件是否齐全、轴承温度是否正常以及油是否需要补充等等,同时也要及时关注水压表与电压表的工作状态。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的工作,才可能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充实矿井通风系统的改造

因为通风系统的构建很复杂,只是依靠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作为技术支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被使用在通风的系统改造中,并为通风系统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其发展的作用,在防灾减灾的工作中效果明显。同时现代化的计算机操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失误。计算机的可视化程度高,能对通风系统直观的表述,能极大的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在救灾时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对具体的情况及时的做出决策。因为煤矿的巷道设置,以及煤矿井下的气候不断的改变,现代化的计算机软件能对及时的感应相应的变化,通过处理再将信号传给主控设备,最终经过分析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并作出反应。对一些新的软件,在应用时要对之前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配,实现通风工作的指导,及时的针对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进而使通风工作系统趋向合理。

四、总结

生产效益与安全问题紧密相连,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是获得高效生产效益的前提与保障。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煤矿企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煤矿生产行业的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不得不将安全视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安全作为保障,煤矿事故将频繁发生。煤矿的发生与通风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就要根据矿井内的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同时建立健全相关的安全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肖成侠,陈全.HAZOP 在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中的应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3年11期

第2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是煤矿安全监察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要真正做到聚精会神搞监察,一心一意谋安全,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若干重要关系,切实转变监察观念、创新监察模式、提高监察质量,依法实施科学监察。

一、正确处理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的关系,切实提高监察执行力

监察数量与监察质量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对国家监察而言,监察质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监察数量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一个精干的机构,法定职责多、执法对象多和监察力量少、机构层级少这“两多两少”的客观条件决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不能强调监察数量,只能用有限的监察力量在提高监察质量的前提下来强调监察数量,同时通过适度的监察数量不断提高监察质量,而不能因强调监察数量而忽视了监察质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成立初期,为了熟悉煤矿情况、锻炼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对煤矿实施覆盖式的多矿次监察是必要的。但是,到现在为止,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已经走过八年多的艰辛历程,对煤矿情况基本了解、熟悉,监察执法也已经走上规范有序的轨道,此时应该适时转变监察观念,把监察重心从监察数量上向监察质量上转移。要树立“精品监察”的观念,通过少矿次、高质量的监察找出找准煤矿安全上的深层次问题,并对症下药,向煤矿企业下达高质量的执法文书,向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提出高质量的监察意见和建议,并在督促监察指令、监察意见和建议执行落实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断提高监察执行力。

二、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事故查处的关系,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安全监察是通过主动的监察执法来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其根本目的为了减少事故,特别是遏制重特大事故,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事故查处是通过事故查处以查明事故原因、惩处事故责任人、提出防范措施、教育相关人员来促使煤矿企业、相关政府及部门吸取事故教训,加强管理、改进工作,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安全监察和事故查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两大最根本性的法定职能,是国家监察两个最重要的执法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安全监察是主动性的监察执法。事故查处是被动式的监察执法,是一种特殊的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组织事故查处时,不能就事故查处事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做到事故查处和安全监察紧密结合。通过事故查处找准煤矿企业及相关政府和部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下达执法文书和监察意见,通过监察执法来确保事故查处时下达的监察指令和监察意见落实到位,特别是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到位,以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三、正确处理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三项监察”之间的关系,切忌望文生义、以偏概全

目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文件没有给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进行明确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重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重点地区、重点矿区、重点企业实行的安全监察。专项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侧重于某一项专门的监察项目(内容)对煤矿实行的安全监察。>:请记住我站域名/

重点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重点对象”。就煤矿企业所有制形式而言,它既对重点乡镇煤矿实行监察,也对重点国有煤矿实行监察。就煤矿所在的行政区划层级而言,它既对重点产煤乡(镇)实行监察,也对重点产煤县(市、区)、重点产煤市(州)和重点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监察。

专项监察突出的是“侧重的专门项目(内容)”。能够作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很多,如煤矿一通三防情况、煤矿防治水情况、煤矿非法违法生产情况、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持证条件具备情况、煤矿建设工程“三同时”情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煤矿事故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煤矿事故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等等,都可以作为专项监察的侧重监察内容。

定期监察突出的是“监察的定期时间(频率)”。目前,法定的定期监察只有《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监察规定》(22号局长令)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国有煤矿实行定期监察:“一、有高瓦斯区域的低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1次;二、高瓦斯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2次;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每年监察不少于4次”。

实际上,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既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不同的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从实施监察的不同角度确定不同的监察方式。重点监察是从监察的对象上考虑问题、专项监察是从监察的项目(内容)上考虑问题、定期监察是从监察的周期上考虑问题。相同的是:“三项监察”统一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同一监察执法活动。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而言,重点监察中有专门监察项目,而且往往是定期开展的。专项监察的对象往往是重点监察矿井,也是定期开展的。定期监察的对象更是重点监察矿井,并且一般都是围绕专门的监察项目进行的。比如22号令规定的对国有煤矿的定期监察,就是对国有煤矿这样一个特定的重点监察对象实行的以瓦斯防治情况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周期性监察,它既是定期监察、也是专项监察、更是重点监察。又如20__年4月__煤矿安全监察局组织对郴州市、耒阳市开展了以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为专门监察项目(内容)的“春雷行动”,针对的就是__省的重点产煤市郴州市和重点产煤县耒阳市这样一个重点监察对象,它的专门监察项目(内容)就是打击和查处矿山非法、违法开采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这“三项监察”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那种把三者割裂开来、说“三项监察”是三种完全不同的监察是对安全监察的形而上学的理解,是望文生义、以偏概全地理解79号文的本意,是不正确的,也是十分有害的,必须立即纠正。

四、正确处理安全监察与安全许可的关系,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安全监察和安全许可都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法定权利,安全监察可以对煤矿实施现场处理和行政处罚,安全许可则可以决定煤矿企业能否施工和生产,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能否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以安全监察为手段,促使煤矿改正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促使煤矿相关人员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达到安全许可条件后方可颁发相关许可证。安全许可证颁发后,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必须通过安全监察这个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时,要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促使煤矿企业及相关人员持续达到安全许可条件。相反,在安全监察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不再符合安全许可条件而没有采取相应的暂扣、注销、撤销、吊销等措施,那就是安全监察的失职。因此,安全监察是安全许可的重要手段,安全许可对安全监察起规范和约束作用。

五、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企业负责的关系,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对煤矿企业实施安全监察,体现的是煤矿安全监察的国家意志,具有法定强制力,因此煤矿企业必须接受和配合国家监察的依法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行政执法机构,煤矿企业是行政执法对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与煤矿企业的关系是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 到位,但不能取代企业负责。企业负责既要对企业本身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更要对执行国家监察的监察指令负责。如果不执行监察指令,将面临警告、罚款、停产、吊证、关闭等一系列的行政处罚,因此,国家监察就是通过行政处罚来促进企业负责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从而减少事故,保障煤矿安全。

六、正确处理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地方监管的关系,形成监察监管的强大合力

国家监察是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地方政府是指有别于中央政府的省、市、县、乡等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地方监管是指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代表地方政府履行煤矿安全监管职责。

《煤矿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支持和协助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对煤矿实施安全监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并可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由此可见,国家监察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监察与被监察的关系。国家监察代表国家对地方政府“是否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察,并以“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作为唯一的监察手段。“及时向有关地方人民政府通报煤矿安全监察的有关情况”则是国家监察的法定义务,而“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既体现了国家监察的义务,更主要的是体现国家监察的权力,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为国家监察是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即中央政府)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一经国家监察提出,地方政府就有义务采纳和落实。对地方政府而言,采纳和落实国家监察提出的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本身就是对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最好的“支持和协助”。

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则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统一的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的同一性:一是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预防煤矿事故;二是有共同的行政相对人--煤矿;三是有共同的法定职责,都负有对煤矿实行安全检查并负责查处煤矿安全违法行为和事故隐患的职责;四是有共同的检查内容,都是检查煤矿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二者对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比地方监管多。除煤矿企业外,国家监察的行政相对人还有地方政府,因为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对地方政府提出加强和改善煤矿安全管理的监察意见和建议,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则没有这个职能。二是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的安全检查方式不同:国家监察的方式是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地方监管的方式是日常性的监督检查。79号文还把“监督煤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并组织复查”作为地方监管的“六大职责”之一,可见79号文在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监察的频率的要求是不同的。三是根据79号文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因此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的关系又是检查与被检查、指导与被指导、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四是在事故查处方面的职责不同:国家监察负责组织事故查处,地方监管只是参与事故查处。

因此可见,国家监察、地方政府和地方监管这三者的作用都不可偏废,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国家监察向地方政府通报监察情况、提出监察建议,可以促进地方政府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地方政府支持和配合国家监察对煤矿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监察,可以提高监察效果;国家监察对地方监管进行检查指导,可以帮助地方监管提高监管效果,从而形成监察监管合力,达到遏制煤矿事故这样一个共同的目的。

第3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现代煤矿 安全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15-01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煤炭资源也较为丰富,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能源。严抓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煤矿生产都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较差,环境复杂多变,开采技术满足不了安全开采的需要,同时,工作条件艰苦,很多技术性人才不愿意到矿上去工作,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这些原因使得瓦斯煤尘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事业的前进和发展。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迫在眉睫。

1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煤矿作业几乎全部是地下作业,煤层所在的地方条件非常复杂,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近几年,由于消耗量过大,加大对煤矿的开采程度,使得环境条件更加恶劣,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主要表现为:(1)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环境较差,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煤矿数量多,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不利于集中管理。(3)煤矿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安全管理。(4)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复杂多变的条件引发安全事故。

2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装备落后、人员技术水平差、素质低等,其安全生产管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列举如下。

2.1 现行煤矿安全体系效能不到位

在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下属各省的监察局组成,并由中央双重管理,这种监管体制使代表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得到强化。这种机制与美国等煤矿工业发达国家的极为相似,保障了煤矿安全监察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但是,现有的监察体系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匮乏。我国煤矿数量庞大,煤矿监察人员相对较少,使得监察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2)监察方式落后,煤矿生产的连续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或者发生,而现有监察体系无法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3)煤矿安全事故被隐瞒,加大了监管成本。

2.2 煤矿安全管理技术不到位

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趋于成熟,其煤矿管理模式也达到了较为先进和高效的水平。他们的生产经营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也较低。

2.3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煤层条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每年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可占总事故的3/4,安全管理问题造成的事故占煤炭行业事故的4/5。可见,从业人员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煤矿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没有给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更没有进行继续教育。煤矿的从业人员一般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不利于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长此以往,加大了从业人员误操作的概率,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3 现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3.1 加强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也应当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加强对危险源的动态控制。煤层条件复杂多变,危险源的发生和消失都具有即时性,只有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和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目前,煤矿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应用技术手段,建立电子监控体系,强化煤矿作业的安全监测,及时掌握井下生产数据,包括对人员和有害气体的监测与识别,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杜绝安全事故漏报和瞒报的现象发生。

3.3 加强人员管理

煤矿从业人员行为对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对人的管理,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业应当适当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实现人、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加强对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程度。认真分析煤矿开采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提高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人的安全与身心健康。

4 结语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保证煤矿生产连续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较强,要在煤矿从业人员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并积极宣传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加大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投入,提高煤矿开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煤矿开采从业人员的技能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提高其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推进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2] 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9-72.

[3] 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 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6.

[5] 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64.

第4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

1 引言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依据,使得安全管理更多地依靠专项整治、集中排查、命令、处罚等行政手段。这些方式只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就长期来看,很难从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如何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的机制成为煤矿企业必须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过程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同时也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是通过循序渐进不断修补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漏洞,最终实现煤矿的安全管理。

2 煤矿风险预控的流程

根据风险预控理论,风险预控的对象为能量和行为失误,如果进一步细分,能量可划分为设备能量和环境能量,行为失误有操作失误和管理失误。能量和行为在正常状态下称为危险源,在失控状态下称为隐患。

在煤矿企业中,风险预控的本质对象是危险源,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不加区分地使用这两个概念,重隐患控制,轻危险源管理,并没有完全遵守风险预控的原理。因此,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做法除了重视隐患管理之外,更应该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真正实现风险预控。

风险预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监测;危险源控制。危险源辨识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其处理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风险预控的效果。危险源监测的主要作用是及时发现与正常状态相偏离的危险源,发出预警信息,并根据危险源监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安全管理问题,修订制度规范或培训员工。危险源控制是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危险源实施动态监测,直至警情得到控制和消除。

3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及评价

3.1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内涵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1)煤矿安全风险管理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辨识,判别危险源产生风险大小,对危险源进行监测、监控和预警,最后消弱和消除危险源,杜绝煤矿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关键,危险源辨识可以按照煤矿日常系统来辨识,也可以按照煤矿事故发生机理来辨识,但辨识必须全面,这样才能杜绝事故发生。

(2)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标准和措施制定

当煤矿安全管理所有危险源辨识出来以后,需要将危险源进行合成提炼,形成管理要素,将来通过管住管理要素就可以管住危险源。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来确定管理要素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程度。管理标准是指管理要素管到何种程度事故就不发生,管理措施是管理要素达到标准的手段。

(3)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管理人员准入制度

对煤矿企业来说,首先应建立目标清晰、分解科学、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培训目标体系。其次,要分析培训需求,针对不同的人群或工种确定培训的具体内容。再次,要重点实施行为矫正培训,即针对煤矿员工惯常、频发的不安全行为,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最后,要建立起培训效果评价体系,以促进培训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同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准入管理,如班前抽考不及格不允许入井,没有取得区队长和班组长资格证不能担任相应职务等。

(4)健全安全考核制度,实行奖惩激励

将安全指标层层分解,制定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有指标,人人有压力。考核方法可以采用绩效评估法,该方法针对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体现组织调查、全员参与、发展回馈、多元评估系统等多个组织绩效原则,而且能够体现风险预控的思想,找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指导,充分保障煤矿各级管理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提高安全管理能力。为强化安全考核制度,必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得考核结果与职工收益挂钩。在奖惩激励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信息透明,考核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员工的监督,反对奖励平均主义和重罚轻奖的现象。激励要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5) 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建设,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煤矿环境管理和煤矿准入等方面。

3.2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

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主要是考核评估煤矿安全管理建设是否到位, 是否以风险管理为核心, 主要评价内容包括:

(1)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 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 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 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 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 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 预警是否及时, 预控是否得当。

(2)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中组织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包括相关机构设置是否完善, 激励奖惩制度是否全面, 管理运行体系是否闭环, 岗位职责是否明确, 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健全, 煤矿文化是否体现本质安全思想, 煤矿文化管理是否到位,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监督是否到位。

(3)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是否准确到位, 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分析是否合理, 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管理手段是否合理有效。

(4)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要素是否管理到位, 要素是否全面。

(5)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辅助环节是否跟上, 包括煤矿事故救援体系是否完善, 职工健康保障体系是否完善, 煤矿环境是否达到本质安全要求等。

3.3 煤矿安全管风险管理的参考指标

(1)煤矿有完善的财政风险管理体系;(2)企业编制计划和任务时考虑存在风险;(3)各工作场所有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4)所有工作程序都进行危险源识别、危险源评价、风险监测与预控;(5)各类危险源预防、预控方法得当;(6)各类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程序全面;(7)各类危险源都有相应消除措施;(8)有意外情况风险评估和应急措施;(9)有危险任务风险评估;(10)危险源处理有分类报告,分类科学;(11) 危险源有事后分析报告;(12)危险源处理有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处理及时;(13)员工了解危险源预控管理。

4 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评价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安全管理评价是根据现场安全检查和定性、定量评价的结果, 对那些违反安全生产的行为、制度、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 以及不符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的工艺、场所、设施和设备等, 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及建议; 对那些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或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

参考文献

[1]查振高, 李新春.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魏晓平,巩岩,李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 2007(2).

第5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机电 安全 管理 装备 培训

0前言

煤矿机电安全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我们做为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更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分析机电管理的薄弱环节。下面我就关于煤矿机电安全事故谈一下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1煤矿机电安全现状思考:机电管理存在职能部门不能有效作为、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设备管理不到位、技术管理滞后、机电队伍素质低、机电培训走过场等问题。

机电管理职能部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尽管各地方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都承担2种职能:一是机电管理,另一是机电生产。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应付生产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机电监察力度和深度不够。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在认识和素质上也有差距,煤矿机电专业性强,所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要求监察人员素质全面,而现行的执行标准有时又无详细的操作说明,甚至有的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无十分准确而清楚的界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监察过程中有时难以把握。

管理不到位。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在某些环节还不到位。

超能力生产与设备老化。近年来,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煤炭产量激增,未来仍将处在高位增长阶段,受利益驱动,煤炭企业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而机电安全则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机电标准化工作认识不足。一些矿井尽管没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多为兼职,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

设备存在隐患较多。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差距较大。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手段落后。一些地方煤矿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管理不能指导生产,以政带技的现象时有发生。

机电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一些地方煤矿机电管理人员文化较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未系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机电管理凭经验进行。机电职工一般未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实践经验缺乏,违章作业经常发生。

机电培训走过场,达不到培训的目的。尽管地方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听不明白,实践操作方法讲授不具体,职工无法在实践中应用。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2煤矿机电安全个人建议。要做好机电管理,必须从搞好安全、服务生产、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定位,把工作方向和着力点放在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引导生产力发展,要高度重视机电设备投入和技术创新工作,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要结合个人感受,现提出如下机电建议。(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制度是一种约束机制,是指导职工如何开展工作的尺度,只有制度完善、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才能保障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企业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因此,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必须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等,实行安全工作人人管理,让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要负起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使安全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2)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3)加强电气设备安全性能管理。煤矿机电、提升、运输系统使用的矿用产品,凡是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机电设备、电缆。(4)完善提升运输设施。煤矿企业要完善提升运输系统的各类安全保护装置,传动设备必须有护罩、护栏。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后备保护装置,运行时严禁甩掉保险装置。

切实提升煤矿供电安全保障水平。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装设灵敏可靠的过流、漏电、接地保护装置,而且每年必须对供电系统继电保护进行一次核算、调校和整定,并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直接向井下供电的高压馈电线上,严禁装设自动重合闸。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煤矿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管理者、职工、还是安全监察员,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做好安全工作,确保煤矿职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尽一切力量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为搞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采取自培、委培、自考和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实施“职工技能等级达标培训工程”,普及中级工等级培训,凡在岗的综采支架工、矿井维修电工、地面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通过集中学习、定向培养等形式,强化专业工种、要害工种的安全技术培训;要完善激励机制等,充分发挥首席技术人才和高级技工人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能驾驭新技术的机电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机电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轨道。

提高机电安全监察员的整体素质。煤矿机电安全监察员,要认真学习专业知,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集中优势的机电监察力量,对煤矿进行地毯式的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地全面监察,不折不扣地按《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监察,不留情面,该停的坚决依法停下来,决不手软。要用铁脸面、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的关系。

3 结束语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管理工作,因为它涉及到煤矿生产中的很多方面,与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相联系。因此,应该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工作,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佚名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2]芦玉林.浅析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要点[J].今日科苑,2010,18.

第6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1.1缺乏技术管理安全意识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企业经营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主要突出在企业经济项目投入,没有对技术形成精细化管理,主要精力都运用在生产上,没有重视技术安全、技术设备等综合性的管理,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扩大生产,在技术上没有更多投入,不注重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教育管理,对于机电设备的综合性管理也缺少严密控制。技术设备采购、验收、维修等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造成多方面存在漏洞,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

1.2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模式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有些煤矿企业不能形成相应的管理系统,对于计算机软件、机床设备等多方面的控制力度不够,尤其是在一些进口机电设备的控制中,相应的检测、检修、维修等运用程序没有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造成工具、配件等设备不足,相应的、清洗等维修没有履行到位,也就得不到及时治理,在缺乏相应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导致技术管理综合运行上出现失误,不利于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经营的有效融合。

1.3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技术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在煤矿安全生产及设备管理中,需要懂技术、有责任的管理人员,既需要在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在专业知识素质不高、安全知识与能力不够的条件下,缺少相应的短期培训与综合性培训,造成工作上的失察,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其中,一些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学习不到位、责任心缺失,会造成整个技术管理不足,带来安全生产方面的诸多隐患。

2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2.1贯穿安全运行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运行过程中,技术管理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并贯穿在煤矿安全运行中的每一个步骤,涉及到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面。煤矿安全生产过程复杂,环节较多,需要把技术管理运用到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通过融入技术管理,使其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导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使煤矿安全生产中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安全故障。

2.2有效完善各项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技术管理是制定合理的开拓开采设计方案及各个操作流程的核心力量,其中,在矿井的开拓与综合运用中,通过技术控制管理,可以实现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方面的整体规划,通过融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与科学化的综合管理,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集中化、机械化、技术化的管理原则,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各个方案优化、技术论证、方案对比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技术管理在制定开采方案及各种安全设计中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2.3有效控制风险的最佳渠道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针对煤矿安全运行中存在的各个安全隐患进行排查,这样,在技术控制过程中,形成对安全管理的综合控制,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通过技术管理,尤其是在瓦斯控制、防治水等方面,构建良好的通风管理系统,突出在煤矿挖掘、巷道布置、支架管理、设备运行、人员技术素质等方面的运用,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2.4一通三防的重要性

煤矿比较常见的安全事故就是瓦斯爆炸,所造成的结果很严重,不仅会危及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给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一通三防工作,如果在管理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埋下安全隐患,不仅会无法正常生产,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险。在进行一通三防技术管理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a)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必须要明确各层人员的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实现协同作战。严格控制设计和隐患处理工作的质量;b)通风技术管理。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预防瓦斯和粉尘的主要条件,所以,在煤矿生产时,必须要保证通风管理的质量,确认通风设施完善,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通风管理制度,保证供风合理。另外,加强员工的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出现违规操作,进而保证通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c)需要加大一通三防专项资金投入,主要应用于相关设施置备,坚持安全的基本原则,从而保证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从根本上避免瓦斯爆炸安全事故的发生。

3技术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3.1强化员工的技能素质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煤矿安全有效生产,首先要围绕员工的技术素质与责任意识,突出员工自我素质的全面培训。在综合性的培训过程中,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技术培训模式,针对不同员工、不同岗位等特点,结合员工自我素质及文化程度的不同,综合培训部门制定出相应的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技术人员在机电设备方面的操作技能、系统功能解读、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维修人员综合技术,不定期开展机电设备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培训,提升煤矿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

3.2建立科学规范的技术管理制度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出技术管理的综合作用。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标准化工作,形成技术控制领导小组,制定出标准化建设与奋斗目标,在系统方面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抓好质量升级、技术达标、设备更新与维修管理,抓好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技术管理标准化的奖惩制度,开展多方面的竞赛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制定机电设备在保管、维修、改造、修理、配件计划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制度,完善综合设备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提升整个运行的效果。

3.3全面提升技术管理水平

煤矿企业领导应该重视技术管理,加强技术管理部门的智能作用,充实管理部门人员,同时,技术管理人员应多到现场考察,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检查情况,多提工作建议。煤矿企业领导应该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授予职权,统一管理。制定机电管理规章制度权、编制部署机电工作计划权、设备配件分配权、制止违章作业权、追查机电事故权、检查评比考核奖罚权、机电业务骨干调整调动工作监督权等。

4结语

第7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作用分析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尽管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战略,以减少煤炭资源消耗,构建符合和谐社会需求的生态文明社会,但从能源消耗构成来说,煤炭依然占很大比例,尤其在火力发电方面,约占60%左右。安全是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当前中国在煤炭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已形成较为完备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却存在一定漏洞,亟待完善[1]。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

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大量分工,客观上造成安全生产需要不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共同合作来实现煤矿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在现行煤矿生产中调查发现,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基本构成因子,其自身所发挥安全管理效能却很低,这与严格管理体制、专业人才培养及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很不协调。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形成安全管理意识造成。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仅仅偏重于“技术”,但却偏离安全主线,认为“安全管理”是有安全部门负责,不属于自身工作范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主要负责煤矿在运行各种技术,如机械设备、电力照明、通风排气等。事实上,这些技术的专业性恰恰也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技术专业性存在较高门槛[2],在各司其职前提下,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鉴别生产条件,即便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也无法有效及时排查。另一方面,煤矿生产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最基本因子,彼此之间配合很重要,如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引起操作不当而造成人为安全事故。

2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无小事,尤其在煤矿生产环境下存在因素繁多、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等情况,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基层操作者,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管理优势。如在技术施工方面,可有效了解、判断瓦斯故障、通风系统故障等;为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保障措施展开。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完善施工技术策略

作为煤矿生产中重要的人员组成部分,技术与安全之间密切联系,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比一般工人更强的安全意识。否则,无论安全体制多么完善、多么严格,都不能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作用。这是因为人作为执行的唯一主体,只有在思想上形成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才能具备将技术转化为安全要素的驱动力。据中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3],要积极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安全思想教育,使其具备企业主人公精神,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结合中国煤矿自然环境、作业模式、设备特点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身上。换而言之,根据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及开采进度管理规划,要制定安全、环保、高效的施工测量。在这方面,煤矿井施工之前,需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技术和管理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在施工、开采过程中,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技术方案,号召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制定符合现实情况、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2.2科学制定生产方案关注安全技术实践

煤矿生产方案制定是一个大型计划,而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大多从事不同领域专业性工作,如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地质专业等,煤矿工作现场往往是针对技术方案展开。相应地,技术内容直接影响整体生产,所以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需求,要灵活制定科学生产方案,并及时做出整改。技术具有创新性,尤其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引入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影响安全管理现状。为保障安全技术实践,不能仅考虑技术质量标准,更不能仅依赖数据和资料,还应结合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共同验收技术实践,并决定是否进一步推广。此外,工作交接制度不仅适用于煤炭工人,也适用于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应交接表,在一项技术实施之前、之后,基于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填写核心要素。

2.3专家定期安全检查企业动态安全抽查

煤炭资源生产主要包括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其中开采是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也是整个煤炭资源生产主体,存在安全隐患最多。从技术角度来说,不同煤矿资源类型、不同地质区域、不同安全标准需求下,使用开采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都与安全息息相关[4]。为确保安全,仅依赖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不够的,可通过组织专家小组的形式定期安全检查,以专业角度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保持日常生产模式,而不做刻意改变,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以煤炭企业为主导展开动态性安全抽查或安全状态鉴别;检查内容包括各个方面,如设备安全、照明安全、通风安全、瓦斯安全等,尽可能扩大范围。由于中国国情特殊,煤矿工作环境本身比较恶劣,如考虑不周,就不能发挥安全检查(抽查)的作用。

2.4加大煤矿安全培训构建培训考核制度

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主要针对领导层和安全管理部门展开,但工程技术人员却被排除在外,这显然不科学。因此,除在思想方面安全意识提升外,还要不断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业务性安全培训活动中,使其与自身专业工作相结合,提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建议[5]。在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时,也应构建相应考核制度,考核内容除一般性安全常识外,要设定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安全考核内容,并结合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特点展开。

3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煤炭资源稳定供应、煤矿企业安全效益、从业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在以技术为生产力先导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在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体现,发挥未雨绸缪的效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才能保障中国煤矿生产正常运行,为国家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作者:杨加兴 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金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彭涛,吴世跃.浅析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J].信息通信,2011(6):179-180.

[2]王庆双.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08(7):194.

[3]张有双.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能源与节能,2013(8):31-33.

第8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安全管理;安全风险;监控管理

0引言

国家积极提倡煤矿安全工作,煤矿企业自身也要注重煤矿安全工作,并且切实地落实好安全工作。煤矿企业安全内部控制管理是一个过程,始终贯穿着煤矿的整个生产环节。本文对煤矿井下进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从而实现减少煤矿企业安全隐患,并形成一个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1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风险预控理论框架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涉及煤矿内部安全环境、煤矿安全风险评估、煤矿安全风险控制、信息和沟通、监控管理等五个方面。

1)煤矿内部安全环境。

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内控环境,内控环境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有决定性的作用。内控环境主要涉及的是矿井自然地质、基础建设和设备等的条件。

2)煤矿安全风险评估。

首先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进行认识和辨别,包括危险源的认识和辨别。在认识和辨别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划分出危险的等级。

3)煤矿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等级来制定安全隐患控制措施,提前把安全隐患清除。

4)信息和沟通。

对煤矿内部安全环境和安全风险评估以及安全风险控制等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企业特有的信息传递方式进行传递,方便企业内部员工更好地履行其自身的职责,形成企业内更加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5)监控管理。

使用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危险源等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信息及时传递等,实现各部门的信息沟通。使之更有效性地对该系统进行评估,最终实现该系统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2危险源辨识

煤矿企业危险源辨别和认识过程不仅仅要考虑人、机、环、管几个方面,还要考虑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等。除此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危险源的潜在性。

1)普通、常见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选择成立专项安全管理组,专员做为领导者负责组织企业内职工通过危险源辨识建议卡、会议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汇总分析普通、常见的危险源;指导职工正确填写危险源辨识表以及正确填写危险源评价表等。

2)煤矿现场特殊工作区域危险源的辨识。

煤矿企业区队选择一名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危险源辨识工作。对煤矿工作过程中有可能遇到动静态危险进行正确辨识,安全管理人员按照正确的方式对此进行详细地记录,例如工种、工序、岗位等。

3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

煤矿企业隐患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风险评价,煤矿企业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定量分析就是静态风险评价。风险矩阵法是煤矿企业比较常用的静态风险评价方法。此评价法可以确定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确定风险可能带来损失的范围和风险带来的损失程度。只有建立准确的采集煤矿危险源动态信息的煤矿危险源,动态风险评价才有效。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评价对象密切相关,具体可以从人、机、环、管几个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动态风险评价[1]。

4信息沟通交流———动态风险预警体系

构建动态的煤矿风险预警体系,首先要采集煤矿存在的危险源的动态信息,并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企业的固有传递方式传递到企业的相关管理部门,把危险源动态信息录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最后动态风险预警系统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之后,确定风险预警等级。例如可以使用红、橙、黄、绿四级预警颜色对应[2]。

5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为使得煤矿各项制度和各项措施都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落实,例如诊断或者排除一些偶发、突发、重大的或未知规律的风险,还可以构建闭环式安全监控管理运行体系和闭环式监督激励机制,主要是为了对煤矿进行有效安全监控管理[3]。监督激励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和制止煤矿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岗位责任人失职的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一个薪酬分配制度,即团队与个人考核相结合的制度。通过构建这样的分配制度,激发煤矿职工对安全风险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2)增强煤矿职工集体团队意识,构建职工危险源价格体系。对危险源治理实现闭环式管理[4]。煤矿企业可以通过安全危险源价格体系来不断激发职工对危险源排查治理的积极性。

6结语

通过构建危险源辨识体系、煤矿危险源风险评估体系、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体系、风险预警体系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风险预控。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建立和实施,要做好风险预控体系的相关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安全风险预控认识的良好心态,以及务实的工作作风。只有把思想和实践都结合运用并且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各要素得到真正地落实,最终使得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郎拉弟.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应用[J].四川水泥,2015(1):60+84.

[2]闫海龙.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山西煤炭,2015,35(2):67-69+81.

[3]杨春宁.基于内控管理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体系研究[J].中国煤炭,2015,41(7):120-123.

第9篇:煤矿安全管理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矿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1煤矿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意义

1.1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定义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实施过程前,煤矿企业对照国家规定的分级标准,辨识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安全风险、生产作业风险因素的级别或者等级。从而能够科学合理确定风险评估所有必需的要素,同时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的分析数据库,煤矿企业结合自身生产实际,并根据安全生产评估的数据分析其研究结果,继而采取有效的管控控制措施,从安全作业风险组织、安全作业制度、安全作业技术、安全作业应急管理等各个方面,确保煤矿安全风险的生产作业风险始终能够保持在完全处于有效的受控制的范围之内,以较高的效率严格预防遏制“认不清、想不到”的各类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频繁反复发生[1]。

1.2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

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的内容包括隐患排查治理的问题内容,以及及时排查治理的登记跟踪,煤矿隐患排查治理问题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各级煤矿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由各级煤矿企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按照本煤矿安全隐患治理问题及时排查登记管理制度,同时组织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其他煤矿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在日常煤矿安全生产活动中可能因为事故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安全隐患问题大排查,对在安全隐患问题大排查中暴露出的各种安全隐患,按照危险等级确定顺序,并及时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跟踪,同时按照“五到位”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及时组织,有效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整改,从而实现完成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工作的全过程闭环控制管理,进行切实可行且安全有序高效率地准确解决安全生产作业在煤矿日常生产“查不清、管不住”的安全隐患治理问题。

1.3两项工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这两项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从两者的基本关系来看,按照矛盾的理论观点,两者有不同之处,虽然两者同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同一类事务,归属同一类事务的两个基本方面,性质是相同的,但是两者工作的侧重点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顺序又是不同的。(1)两项工作的相同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两项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目的是一致的,主要任务目的都是从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煤矿安全生产隐患中危害风险的超前管控、对重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事前事中排查、事后及时治理作为重要手段,坚决把各类煤矿重大事故都及时消灭在隐患风险危害的萌芽阶段,更加高效率地及时防范各类型煤矿安全生产重大事故的再一次发生。由此可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机制两项安全管理工作都一样,对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风险进行事前排查,其实质都一样,也就是准确辨识安全管理经营者和服务事业单位自身,可能必然存在的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风险危害以及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的影响因素,然后及时地研究采取其他管理而制定的相应措施,在各类煤矿安全事故没有完全发生前,对这些隐患危害风险因素分别及时进行事前风险控制和事中排查事后解决。两项安全管理工作均严格按照实行分级管理,都将安全管理生产危害风险最高等级级别分级为“红、橙、黄、蓝”(其中以下红色为危害风险程度最高级别),4个级别的划分让煤矿企业对风险最高等级分别及时进行管控,将各类煤矿安全事故隐患危害风险等级分为重大类型安全隐患和一般重大安全隐患分别进行事前排查事后治理。(2)两项工作的不同点。安全隐患事故风险项目排查治理和风险评估治理工作是一个具有周期性的一项煤矿安全生产治理工作,作为一个隐患排查治理及专项排查辨识决策治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者一段时期进行开展的一项管理工作。而煤矿安全隐患治理则仅仅只是日常排查的一项工作,煤矿企业每天都需要按时进行隐患的排查治理,其中包括由煤矿作业风险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安监人员对煤矿企业的安全作业风险治理重点区域或是实际生产的每一个工作面、每一个车间进行的定期的常规的日常煤矿隐患排查,并且所在煤矿工作岗位上的煤矿作业风险治理技术人员在日常进行煤矿作业风险治理评估过程中也不一定需要随时随地进行排查这些安全事故隐患。

1.4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价值及意义

(1)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双重预防机制实现了安全生产管理新的关口再次地向前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生产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方针,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论价值就直接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目前,在建立事故风险安全预防综合治理体系方面,基本建立健全完成。由双重风险应急重大事故安全处置风险治理体系转向双重重大事故生产风险安全预防,实现了今年以来全国安全生产技术企业生产风险管理工作形势明显好转。(2)体现了风险管理全过程的思想。双重过程预防管控机制对作业风险管控进行两个全过程预防管理。首先,在可能产生风险隐患之前对现有风险隐患进行实时预控,即通过对现有风险隐患进行实时识别、评估、分级,并及时采取有效率的预防管控风险措施,达到有效减少作业风险、降低作业风险以及危害严重程度的主要目的,在风险隐患可能产生的各个源头阶段起到有效控制风险作用,防止风险隐患反复产生;其次,在风险作业管理过程中,对已经发现产生的风险隐患情况进行实时排查,即对各项风险可能控制相关情况及时进行跟踪监测,随时随地关注各项风险可能失控相关情况;再次,对隐患排查中已经发现的各项风险可能失控(也称即风险隐患)相关情况立即采取措施一并进行综合治理(也称即风险隐患综合治理),总结研究分析造成风险管控各个环节可能失效的主要原因,不断对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分级预防管控的管理机制和管控措施体系进行创新完善。

2双重预防机制在煤矿系统内大型煤矿的管理实践与应用探讨

2.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施工作情况

(1)全面规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辨识。组织领导全体企业员工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生产工艺、设备维护设施、作业管理环境、工作岗位、人员使用行为等各个方面信息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辨识,并逐一将经过辨识后得出的安全生产风险数据进行分析记录[2]。(2)有效管控安全风险。根据确定的管控危害风险类别和管控风险管理等级,明确公司所属企业矿区应排查暴露出各类危害风险的管控危害管理职责层级,矿长为主要危害风险管理责任人,与煤矿公司所属分管副高级助理矿长、总工程师等管控重大风险类别类型风险,矿各直属职能部门、区队管控较大风险类别类型风险,班组管理成员个体管控一般风险类别类型风险,员工参与所属企业个人组织个体管控低风险类别类型风险。近年公司先后采取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风险管理、技术手段、设备生产技术规范更新、个体生产风险管理防护、监测设备风险管理监控、应急处置风险管理等多项安全综合管控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确保安全高效生产并对风险进行实时安全可控、在线管控。

2.2对策建议

(1)加大对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建设宣传和学习培训教育力度。每年针对我们煤矿各管理层级员工开展关于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建设方面的专项宣传培训并不断加强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让我们全体煤矿员工都深刻接受并自觉学习践行煤矿风险管理优先的经营理念,学习煤矿风险管理的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煤矿风险因素辨识和煤矿隐患风险排查的基本操作方法。(2)出台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强化企业管理标准。围绕双重风险预防管理机制主要涉及的企业危险源识别辨识、风险评估、防控管理措施、隐患风险排查和企业隐患风险治理等企业重点工作环节和管理内容,出台一系列分别适用于企业集团公司所有煤炭产业板块不同特点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规范标准、工作规范标准和风险管理规范标准,指导企业系统内所有煤矿能够更好、更全面管理内容,出台一系列分别适用于企业集团公司所有煤炭产业板块不同特点的企业技术管理方法规范标准、工作规范标准和风险管理规范标准,指导企业系统内所有煤矿能够更好、更全面地组织开展企业风险评估预控管理工作[3]。(3)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这两项工作制度的建立主体主要是煤矿安全生产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有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同时通过自查自纠自整改,进行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及隐患排查,不断完善安全风险举措,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4)建立风险数据库。将作业流程以及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辨识完所有的风险因素之后,根据LEC风险评价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按照不同的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措施。当然不同层级的风险分级管控要体现出来,一般最高层级需要控制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而最低的班组级别需要控制到四个层级的风险,采取的管控措施也就更加细致。此外,结合我们日常的安全检查,形成隐患排查台账,对于排查出来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对未按期进行整改的,后续要进行闭环整改跟踪。(5)建立岗位风险告知卡。建筑物或作业平面区域的风险四色图以及作业风险比较图。将以上三类图片粘贴在作业现场醒目的位置,起到警示和提示的作用。岗位风险告知卡中应明确岗位的风险因素、安全举措、应急措施、还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识。建筑物的风险四色图,可根据作业范围或设施设备的风险程度来进行评估,以最高的风险确定本区域的风险程度。作业风险比较图是根据所有的作业活动进行的风险评价,包括作业程序的暴露程度,发生的频率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双重预防机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而不是安全管理人员的闷头工作。因此,在风险数据库,作业风险比较图,建筑物的四色图,以及岗位风险告知卡方面,应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其中,才能更加深刻的了解岗位的风险,也知道岗位的应急处置。

3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事故预防管理机制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综合理论性和科学性、先进性和理论综合性的实用性。通过理论研究如何建立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对我国煤矿企业人、机、环、管各方面都有要求,而不是需要人员进行有效的的安全控制,推动煤矿企业进行煤矿安全事故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长效机制的稳固有效发展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将广泛发展应用成为我国煤矿企业进行煤矿安全事故生产风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爽,毛吉星,贺超.安全管理中危险源辨识的顶层设计与体系设计[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07):59-64.

[2]王中兴,李晓琴,张维克.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建设[J].安全,2018,39(0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