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如何提高法治意识精选(九篇)

如何提高法治意识

第1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24

党的十报告中用24个字、12个词凝练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从不同角度、分三个层面分别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价值观,以及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一经提出,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前,全社会正在学习研究和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大学校园当中,对于高校大学生这个最为活跃的群体而言,他们承载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以及个人层面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程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当中,让这些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1 问题的提出

在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和爱国、敬业、减信、友善等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更容易让大学生接受。由于这些概念本身通俗易懂,在中学及大学德育课程中对这些价值观都有所涉及,因此大学生理解这些价值观比较容易。但对于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价值观,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单从字面意义上来说,自由、平等、公平等这些概念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理论问题,“何为平等”、“何为自由”、“何为公平”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相比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内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层面价值观,让大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社会层面价值观就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受当前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主观层面也存在看问题比较功利化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把更多地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如何实现个人理想方面,如考研、找工作、创业等等涉及到切身利益等方面。而在关心社会进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淡薄、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关心社会民主政治建设。因此,如何在大学生群体中贯彻落实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切实让社会层面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指南,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 具体举措

2.1 以高校思政课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过程中依然要重点依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高校政治理论课,重点通过法律基础知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等相关章节的教学,延伸教材当中的内容,让学生掌握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并进一步了解这些价值观的历史沿革过程以及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尤其需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这些价值观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影响。在教学方法方面,为了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让学生掌握法学、政治学基本理论,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纯的理论讲解,要根据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注意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联系起来,要善于把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与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用大量有说服力的正面材料来深化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等概念的内涵,增强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总之,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大量法学、政治学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们具有平等的理念,崇尚公平、正义,相信法治的力量,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自由、平等、公平、法治这些价值观是人类的政治文明成果,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把这些人类政治文明成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以便将来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除了通过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理论讲授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帮助广大学生深入理解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适时开设“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专题讲座,聘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为学生详细讲解有关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高校也可以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利用校园当中的宣传媒体侧重宣传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观,也可以通过开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知识竞赛和辩论赛、主题班会等校园活动,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2.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大学生光有关于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些理论知识的储备是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要学会利用好这些知识,学会如何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现代社会公民。进而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社会和改造社会。因此,在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和一系列课外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积极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认识社会、体验社会,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继而帮助大学生充分践行和巩固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充分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在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和校周文化建设,逐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激励学生做校同的主人。如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愿和需求,注重保障学生各项权利,在大学生学习、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工作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达权,注意倾听学生的诉求。在大学生为校园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权。在奖学金等一系列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评比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处境,努力做到公平、公正。

其次,大学生在校园内获得初步体验之后,还应到社会上去进一步深刻体会和践行社会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当前我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但要让大学生感受和实践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我们要精心设计,区别于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可以组织学生走访人大代表,为了让学生了解国家如何保障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国家各级部门,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法治社会如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庭审等等。总之,为了巩固大学生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必须把学校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深刻体会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这些价值观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会如何参与政治,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如何做一个法治社会的公民,培育学生积极的公民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2.3 以现代社交媒体为平台,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微博和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已经融人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成为广大学生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如何利用网络方面,目前网络仅仅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娱乐以及交友的主要工具。在利用网络关心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我们还需要为大学生搭建更多地宣传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平台和新阵地。

首先,我们要利用现代社交媒体快捷、方便、传播方式灵活等特点,加强对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方式,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

其次,我们要利用现代社交媒体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搭建大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鼓励大学生勇于通过现代社交媒体表达自身的合理诉求,积极为学校、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网络不仅仅是学习、娱乐的工具,它更为我们现代社会公民关心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平台,为不同利益群体解决利益纠纷提供了一个场所。

第三,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现代社交媒体。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有限,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而当前社交媒体传播大量虚假信息,尤其一些社会热点、敏感问题,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困惑。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大学生谨慎使用现代社交媒体,不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及时识破社交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要辩证看待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学会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到在法治范围内正确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2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例如,佐藤三郎从智力发展过程、教学结构、发展学习与直觉思维、内部动机与智力开发四个方面归纳了布鲁诺教学论的基本结构。另一位课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赞科夫则声明自己是按"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条线索来研究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重视教学的方法的价值,有的教育家甚至用方法来概括自己的教学主张,例如布鲁诺的"发现法"、施瓦布的"探究法"等。布鲁诺明确指出:"发现法就是以培养探索性的思维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从教育的功能和学生的价值取向看,其最终的目标也指向人才的素质。素质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从政治教学的角度年看,政治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从政治教学内容的客观属性看,任何知识都是特定对象的反映,都是认识的结果。而从认识的过程看,任何认识过程都是在认识主体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认识方法,克服各种认识上的困难形成的,至于对社会的认识,认识主体还会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渗透于认识的过程之中。因而,学生要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在主观上再现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政治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在重视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掌握、品格的训练。

诸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把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界定为"知识、能力、方法、品格"是适当的,有的学者在教学价值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来看,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在于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基本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思想的基本观点以及邓小平理论和我国的人民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包括思维的内化能力、思想加工能力和思维的外化能力三方面。思维内化能力包括注意力、听解力、观察力、阅读力和记忆力,思维加工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灵感思维能力,思维外化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运用实践能力;政治教学的方法价值是与政治教学的能力价值相适应的,每一种能力的培养都必然需要相应的方法,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内化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听解、观察、阅读、记忆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方法等等;思想政治教学的品格价值不仅包括学生的作为行为表现的品质、性格等方面,而且包括了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因而它有更广泛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证。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1.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三方价值取向: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2.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政治教学四项基本价值:

如前所述,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四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又相互依赖,构成了严密的教学价值体系。每一项教学价值的效用性正在于它们的关联的整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任何一项价值,只有在整体的联系中才能成其为价值。任何一方一旦脱离价值体系就无从实现,片面的价值追求必然是失败的追求。这是政治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它是客观的反映而非主观的产物。在政治教学中,我们只有严格遵循教学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然而,在以前的政治教学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人为地割裂了政治教学的基本价值,从而降低了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例如,以前我们片面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

值,而没有从理性的高度上重视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从而使思想和觉悟缺乏方法和能力基础,提高觉悟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获取知识变成死记硬背,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观,可以让教师从整体上去把握政治教学的四项基本价值,深刻认识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不同作用,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和质量。

3.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为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因此制定的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重要的。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对政治教学价值体系的深入认识,人们只能根据自己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来制定政治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标准,因而其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往往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既不统一也不稳定。人们对政治教学价值的认识的局限性,必然使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产生了相应的局限性。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使教师在理性的高度上认识政治教学的价值,从而充分挖掘教学的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第本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知识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人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因素。

能力点和方法点:本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结构展开,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和方法;在讲述"主观能动性的三个方面的表现"和"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是按照"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论述的,可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和方法;教材中许多基本结论是按照"基本事实-基本结论-基本运用"的方式展开的,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演绎能力和方法;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它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正误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与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具体表现,可培养学生的演绎能力和方法。

品格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和三个方面的表现"可提高学生重视自身能力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与联系"可培养学生善于实践、乐于实践的行为习惯;"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可培养学生尊重客观、正视客观条件的行为习惯;"主观因素对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可提高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自觉性。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之后,还要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关系联系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基础和社会及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值取向进行分析。仍以上述,内容为例分析如下:

学生水平基础: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和学生的水平基础进行分析之后,再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容易确定了。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把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价值的有效度分析如下: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 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3 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稳定、典型的教学结构框架或活动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最富活力的教学环节,是教学改革中最广、最有潜力发挥的领域。在政治教学过程中,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既互相关联、彼此互动,又有不同的形成过程。不同的形成特性要求教学采取与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知识价值的形成特性是主体反映客体,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认知;能力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是培养;方法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将关于操作要求的认识转化为主体的操作过程,与其形成特性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训练;品格价值的形成特性在于主体认识系统、情意系统、行为系统的和谐发展,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与其形成特性相应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养成。根据不同教学价值的形成特性,我们可以形成以下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请参看《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此外,我们应当注意的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四项最基本的价值,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所以在选择教学模式时应注意教学模式的复合和协同。根据前面所述高二政治第五课第一节"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学好本节的关键是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以及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因而其教学模式主要采用"能力+方法"模式。

4.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第3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 价值分析 价值设计

教学价值观,是指教学活动和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教学活动应该满足教学主体的哪些需要。相应地,政治教学价值观就是政治教学活动和政治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即政治教学活动能满足政治教学主体哪些需要。很明显,政治教学价值观关系到社会、教师、学生对政治课的教学价值取向,关系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因而,对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和价值设计是成功进行政治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一、政治教学的价值分析

从教学论的发展看,传统教学观都把教学价值直接指向知识,认为“传授生产经验,获取实际知识”是教学的首要价值。例如,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就强调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现代教学论在强调教学的知识价值的同时,其主要价值取向,越来越集中于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政治教学具有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但它们在政治教学价值构成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政治教学要形成合理的价值结构,必须以知识作基础、以能力为中心、以方法为手段、以品格为保证。

二、树立政治教学价值观的教改实践意义

教学价值是教学活动与教学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即教学活动满足教学主体哪些方面的需要。非常明显,由于教学主体的不同,其需要也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教学主体其价值取向是不同。在政治教学的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社会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教师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政治教学的知识价值,而学生则更注重政治教学的能力和方法价值,三方的价值取向是不统一的。这是社会对政治教学不满意、学生对政治学习没兴趣、教师认为政治难教的深层原因。树立正确的政治教学价值观,能够统一社会、教师、学生的价值取向,从而能够形成政治教学的合力,提高政治教学的实效。而作为社会价值取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协调者和实施者的教师,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优化调节教学要素,才能实现三方的统一的价值取向。

三、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政治教学设计,提高政治教学的科学性

政治教学价值观对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从操作上看,主要是从政治教学价值观对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表现出来。对教师而言,教学价值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价值观对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上,因而如何利用教学价值观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价值观的实践意义的关键。

1.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要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价值分析,研究教学内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并系统研究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和品格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它们在价值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对于高二政治第五课“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作用如下的简单价值分析。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一般说来学生对"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及其三个方面的表现“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顺利掌握,学生能够发现“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这个问题,但不能弄清二者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和品格价值;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学生容易忽略“尊重客观规律、正视客观条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具体要求,“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是“意识的能动性”的具体要求,因而还不能用演绎的方法、在辩证的高度上掌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影响这个教学点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由于教材主要论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缺乏辩证思维方法,很可能误认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而看不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即使知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正误之分,也未必能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高度去认识,从而影响其知识、能力、方法和品格价值。

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和学生的水平基础进行分析之后,再联系《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也就容易确定了。

2.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现方案。它包括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依据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选择和组织各种方法、材料,确定师生行为程序等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很明显,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教学价值的实现的有效程度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把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策略对不同的教学价值的有效度分析如下。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它产生的理论背景、优点和局限,不同的教学策略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为完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往往不是唯一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应注意策略的复合与协同。我在教授上述高二政治第五课“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选择教学策略时,就采用了范例教学策略与发现教学策略的结合使用。

3.根据教学价值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第4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时政植入分析是《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其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要发挥该教学方法的效果必须借助其他的辅助教学手段。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教学;时政植入;理论与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3

收稿日期:2015-04-16

时是政治是很多人每天关注议论的热点,尤其对关注国际国家大事,一腔热血的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政治学原理》是一门解释政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比较深奥且枯燥,学生难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课程。因而,在《政治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另辟蹊径,将国际和国内的时政植入政治学理论的讲解中,有助抽象的政治理论与现实的政治现象对接,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诱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把握政治生活的本质。

1 时政植入分析在政治学理论教学中的意义

1.1 时政植入分析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古以来,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就不高。在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也不高,主动学习政治学科相关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不足。然而,事实是,政治生活与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无法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且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既然无法超脱,理解政治现象并把握政治本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毫无疑问,政治学理论的学习与政治现象的对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植入时事政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把时政引入课堂,直接在讲解现实的政治现象中阐释相关政治学理论,从而为学生在贴近政治现实社会的客观环境中学习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标。

1.2 时政植入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政治学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曾经指出,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一门课程学科结构的主体,它们被视为学科的核心概念。《政治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既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支撑起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石和工具。然而,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富有抽象性,很难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政治事件相对应,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因此《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如何来表述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阐释理论以帮助学生达成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是一个困扰教学的重要问题。政治学理论教学中植入时政分析的优势是在对身边的、及时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界定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及相关体系,从而拓展学生对核心概念和政治理论的理解,而不是记住事实性信息、知识和定义,在高质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

1.3 时政植入分析是政治理论与现实政治现象的中介

理论是枯燥的,政治理论尤其如此。《政治学原理》课程体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政治理论反映的客观现实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导致政治理论高深莫测且枯燥无味。二是《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对概括性、抽象性思维的要求很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因此,《政治学原理》历来就是一门比较难以形成高质量教学效果的课程,令许多教师都深感困惑。但是,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会发现导致产生此种境况的因素之一是教师仅从枯燥的教条中传授政治理论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论本身来源于生动的政治实践,是智慧的结晶。枯燥的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毫无意义,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课程上得生动,且贴近学生特点,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植入时政分析,改变模式,使教学贴近学生,增添趣味,加强互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直接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了解政治事件中学习政治理论。

2 如何在政治学理论教学中植入时政

2.1 学生了解和熟悉时政的阶段

《政治学原理》教学中运用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都是已经发生的或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任何的政治事件或政治现象都具有极其复杂的时代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本质。在进行政治理论教学前应引导学生熟悉具体时政和现象,对政治事件和现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要求学生广泛地关注中外政治生活,收集和认真研读背景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分析和思考,从而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置于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之中,以期望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得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与见解。时政植入教学法不同于注入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将政治理论教学置于还原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通过对热点时事政治的关注、相互讨论和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最终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讨论、交流式的互动学习阶段

政治现象纷繁复杂,各种要素相互关联,各种现象互为因果,教师需要规避学生局限在某一角度对具体政治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而应引导学生对其做出全面深刻的分析。因此,这一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的主题是,政治事件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具有哪些现实和理论背景?政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政治事件的本质如何?可以运用何种政治理论解释该种政治事件或政治现象?围绕这些问题,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课前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小组内讨论并制作PPT,以便上课时进行课堂演讲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则把控讨论的原则和方向,引导和启发学生为考虑到的领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存在争议的时政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争论。对于不成熟的观点不要批评,应及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节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精神。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多视角和更全面的了解具体政治现象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术的分析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政治问题与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

2.3 得出理论结论和教师点评阶段

《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植入时政方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整个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一方面总结案例中相关知识点的运用,即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对时政问题进行全面阐述,透彻的讲解理论知识以及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象分析;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程度,分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帮助学生如何把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如何找到分析问题的理论支撑,如何厘清问题的分析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其目的是帮助学会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解释政治现象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点评中既要给出自己的观点,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更深入的探讨理论问题。

3 如何巩固《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时政植入教学方法的效果

3.1 借助时政植入分析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现实政治现象

《政治学原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而在于,借助于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知识体系去观察政治社会、政治生活,理解政治生活的规律与本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长期和主动的政治学习,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积淀和提升。时政植入分析方法提供的是一个由事件到理论的分析思路,学生可以将从时政植入分析中学到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运用于分析各种现实政治问题,使学生在政治问题分析中更深刻的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提升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在《政治学原理》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植入时事政治分析,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和诱发学生习惯性的运用政治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政治事件和现象,启发学生分析政治问题的一种理论与逻辑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枯燥”的政治理论感兴趣时,自主学习将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甚至是延续整个人生。

3.2 借助时政植入分析引导和激发学生获取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学理论是极其枯燥的,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时政植入分析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获取新的政治理论知识。因而,教学方法仅是一个促使学生将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中介和工具。当学生能从政治事件分析中获得乐趣时,学生必然会主动追逐领略政治学大家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知识的储备。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政治学名著以供其获取政治知识和理论。实际上,某些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的规律和本质,学生可以从经典的政治学名著中找到解释,如《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将时政分析与经典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由阅读通俗易懂的政治学读物到精读精读政治学名著,不断拓展阅读,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加藤节著.唐士其译.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3

3 罗布特·A·达尔著.王沪宁,陈峰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第5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作者简介:尹禹文,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27-02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会议精神指引下,在“全面依法治国”等战略布局下,在经济新常态的牵引与“互联网+”的支持下,中国法治逐渐成为国家、政府与社会运作新常态。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明,让依法治国进入新常态。法治新常态,既受经济新常态的驱动,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新探索的必然结论。作为普遍没有设置法学院及法律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能够吸取法律知识的平台一般为思政理论课及法律选修课,其法治理念相对较为薄弱,如何应对法治新常态背景的挑战则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课题组成员针对法治新常态提出的相关新概念及要求,对高职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对高职学生在新形势下的法治理念培育提供一定借鉴意义。

一、高职学生法治理念现状分析

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强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上建立法律至上的社会通常法治观念,形成享受权利、遵守义务的环境,使法治成为民众的生活常态和自觉行为,进而形成完善而非朴素法律思维。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方针下,全民知法、守法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高职学生作为充满希望的群体更应对法治有更全面的理解与掌握。课题组以思政理论课为平台,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86份,问卷有效率为97%,通过问卷与访谈,笔者总结目前高职学生的法治理念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法治观念

高职学生从小并未接受系统性法治观念的锻炼,进入高校后也并未进行专业性课程教授,加之固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法治社会的变化并未做出及时的适应与调整,而法治新常态产生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法治观念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问及一些大学生案件如“马加爵”、“药家鑫”、女大学生失踪案等,25%同学表示没有听说过,30%同学表示听过但不了解;超过70%的同学并不清楚依法治国的具体内涵,37%的同学能说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依法治国理念提出的时间”这一问题,仅有27%的学生做出了正确选择;对于《宪法》的认识上,如“12.4宪法日”、“五大基本权利义务”、宪法地位等,仅不到40%同学知道,不到20%同学能明确说出具体内容;在对“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了解上,超过60%同学听说过,但对于“程序正义”的重要性认知上,超过半数同学并不能认识到。

(二)法律知识

高职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相对偏远地区,接受法律知识传播途径狭隘,在对法治的理解上相对偏颇,加上互联网高速发展,高职学生在步入高职院校之前较多没有即时接触网络了解最新资讯,缺乏获取最新法律知识的工具手段。大部分同学对基本知识还是有一定认知,问及一些法律术语如“公平”、“正义”,还有一些部门法如《民法》、《刑法》、《行政法》,56%同学表示知道,但也有11%同学完全不清楚;88%的学生能说出超过10个罪名,65%的学生能说出超过20个罪名,学生对一些常见罪名有一定了解,但对于更加重要以及与大学生相关罪名则不太了解。由于法律知识的相对匮乏,在思考一些涉法性问题时,学生容易用朴素的法律观去思考,甚至用道德标准去思考而非法律思维,从而容易造成结论的偏离。

(三)维权意识

很多学生对于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没有概念,或者当自身权益真正受到侵害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维护,高职学生多数的维权意识仍相对薄弱,以及一些学生受到传统道德观点“以和为贵”影响,不愿或者不懂维权。较多同学有基本维权意识,占80%的同学表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要去公检法部门维权,但对于具体不同案件不同罪名应该由具体哪个部门立案或者当事人应该向哪个部门立案控告,85%同学不太清楚;在问及如何维权,如证据采集时,80%的同学没有任何概念,仅15%的同学能明确指出证据采集方法如录音、拍照、人证等;在模拟实景时,如《侵权责任法》中具体侵权方式的模拟,75%以上的学生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完全没有概念应该如何追责以及适用何种归责方式,如高空抛物、饲养动物、校园侵权等。高职学生对于维权意识的淡薄以及方法的不熟悉,在处理实际法律问题时能力低下,对于学生自身权益的保障不利,对社会乃至国家的法治建设也会产生影响。

二、 高职学生法治理念问题产生原因

高职学生法治理念存在着法治观念淡薄、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元的,以下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社会

古代认为“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猿龊跞恕保?历史传统思想认为社会是人治的社会,人正则法正,因而学生也容易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法官审判受到当权者左右而远离诉讼法律,认为社会是不公平不公正是人情社会。加上现实社会中,有部分违法乱纪未受处罚的现象存在,以及冤假错案的曝光,社会舆论的导向加之负面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均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而使学生失去对国家机关的信任和法治国家建设的信心。高职学生思想意识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对社会问题的正确思辨能力,进而影响法治理念的正确形成。

(二)家庭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均为95后,这些学生从小生长环境处于国家改革开放有所成效之后,生活相对优渥,加之父母的溺爱,学生自尊心强,自我感觉较好,有较强自我优越感,与其他个体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且容易偏激,较易走上犯罪道路。因而家庭的教育在学生法治理念培育上起着重要作用,学生的遵纪守法、法治观念的加强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的教育。

(三)学校

许多高职院校由中职院校转变而来,在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并未完全转变,仍保留之前的痕迹。管理上,仍然存在行政化明显,“一言堂”、“一肩挑”现象仍普遍存在,管理学生较为严格,且依法治教理念并未在行政人员及教师中普及,短时间难以去除之前中职院校的传统法治教育模式,对学生法治理念的培育也会产生较大影响;教学上,许多高职院校政法类教师匮乏,因而法律课程由许多非法律系专业出身教师承担,在课堂的法律知识传授上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也进而影响学生法律知识的吸收,同时学校能够传播法律知识的课程较少,一般由思政课程承担,但比重也较低,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在传播上,高职院校注重学生职业技能,人文类知识相对缺乏重视,传播途径较少力量相对薄弱。

(四)学生

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尤其是思政课程,高职学生不重视课堂,自主提高法治意识的寥寥;高职学生独生子女数量增加,从小依赖父母,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较弱,缺乏法律敏感度;学生结构复杂,类别多样,法治素质参差。

三、 法治新常态下高职学生法治理念培育途径

2013年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其目的是在教育领域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战略方针,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完善的现代学校制度。高职院校在法治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质量和法治建设的前途。尤其是在法治新常态下,高职院校肩负起塑造合格国家现代化建设者的责任,通过探索法治教育途径,树立学生正确法治观念以及提高学生法治素质。

(一)优化法治文化环境

高职院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关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充分性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实效性。在法治新常态环境下,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更应营造一种“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育人”的校园法制氛围,学校一方面要增强行政与教学人员的法治意识与法律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法治的宣传营造良好法治文化氛围。在保持传统的校园杂志广播、专家讲座、横幅展板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O2O等模式创新,提供大学生创业平台加大法治类创业项目经费投入,支持学生自主开发法治类app,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接触社会,还可以利用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入案例分析、法律评论、社会热点等法治专栏,来提高学生法治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法治宣传的实效,优化法治文化环境。

(二)提高法治教学质量

大学生作为充满希望的群体,在法治新常态背景下,高职学生知法守法的法治素养则更加重要,培育高职学生的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则是法治教育。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响应中央号召,在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重视学生法治教育。高职院校应在有限的时间和课程里让学生充分领会法的精神、感受法的价值、培育平等自由观、权利义务观、契约精神等法治理念。教学上还应丰富第二课堂,举办模拟法庭、话剧表演、摄影大赛等活动,还可以建立校外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如法院、检察院、律所、公安机关等,组织定期去法院听审、参观监狱,进而提高学校法治教学质量,增加学生法治学习主观能动性。

第6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中学政治 教学工作 经验总结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教学计划中一门主干课程,是教师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是思想政治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使用好教材,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始终是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思想政治教师的重要课题。为了正确地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作用,通俗易懂地讲授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政治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里我针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某些普遍问题,侧重从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特点方面提出如下见解:

一、认清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结构

思想政治课既要遵循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又要遵循中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具有德智双重性。因此,思想政治教学的外延更广,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结构显得非常灵活,我们把这种灵活的课堂教学结构归纳为“两点双线圆圈式”。“两点”为知行两点,即任何一堂思想政治课都必须落实晓之以理和导之以行两个内容;“双线”为情意双线,即激发道德情感和磨练道德意志要始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它们不单独组成一个教学环节;“圆圈”表明知情行意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多端性,任何一种心理成分都可以做教学的开头,也可以是教学的结尾。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普遍采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品教学结构,它明显地体现了知行两点,但要注意:千万不可忽视激感和磨练意志的有机渗透,否则,课堂就会枯燥无味。

二、掌握好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

就知和行比较,如何确定谁是一堂课中的教学重点?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重点的确定和语数课教学重点确定是有区别的,语数课教学重点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重点则是由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决定的,因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源除学校之外,还有社会和家庭。因此,每次思想政治课教学之前,学生对将要接受训练的道德法律观念既不是完全掌握,也不是完全陌生,而是处于一种知行矛盾阶段。这种知行矛盾有时表现为有知无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有行,有时表现为无知无行。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在备课阶段,应通过认真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行矛盾,进而确定教学重点。若学生是有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导行上;若学生是无知有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明理上;若学生是无知无行,则教学重点要定在知行并重。

三、恰当地使用教材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名言有一定的道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要过于相信书本上的东西,不要把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不要死读书、读死书。书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种工具,我们应该在利用这个工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好政治知识。使用思想政治教材和使用语文课文是有区别的。语文课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知情行意的综合训练。思想政治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道德事例和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去进行内心对比,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道德和法律观念的基本要求。所以语文课教学重在分析,思想政治教学重在比较;语文课教学重在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思想政治教学重在归纳道德和法律观点的基本要求。 思想政治教材中好的“想和做”,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有强烈的针对性,二是有一定的思维价值。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想和做”,可以掀起教学高潮。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维价值,既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只简单地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如果教材中的“想和做”和自己教育对象的知行实际还不够接近,则教师要重新设计,好的设计是能针对学生对一些现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看法,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碰撞,创设出一种在明辨是非时能刻骨铭心的教学情境。

四、如何把住扩展的度

不同的道德观点、法律观点,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保证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大纲,把住扩展的度,不宜无限扩展。

把住扩展的度,指的是有时可以自然延伸,但这种扩展是有一定限度的,即要控制在同一个道德、法律范畴和同一个教育层次之内,决不能无限扩展。

五、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果。教师的教是外因,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政治知识的增长,分析判断能力的提高与发展,思想、情感、意志的培养,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积极思想和实际活动,如果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会失败。因此,我们教师在政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怎么样去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呢?这就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朋友。

2.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教师注入式,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因而也就无兴趣可谈。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倡导启发式教学,创造自由、民主的教学空气,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发表各种见解。

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懂得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学好政治的关键。如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一个精心的设问,一个及时的鼓励,一个动听的故事,一个巧妙的板书等等,这些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创设情境激感,它本来就是思想政治课训练内容之一,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练就这身硬功夫。

六、如何作好考前的复习巩固工作

考前的复习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主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复习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政治的考题大体上可分为基础知识题和应用题。不论是哪一种题,都要求考生对基础知识十分熟悉。因此,在考试复习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抓住重点和关键,突破难点。教材的重点是教材知识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它是知识结构的枢纽,是学生认识的关键。唯物论的重点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辩证法的重点是对立统一规律;认识论的重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必须融会贯通,深刻理解。教材的关键是对考生掌握某一部分知识,解决某一类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对于学生全面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提高效率,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是不可能的,练习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练习时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应用性,要在练习中总结各种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规律。

4.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政治试题,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来源于“我国‘四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领域,并且其中趋势还在加强。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收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材料,关注时事政治,提高自己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七、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媒体将电、光、形、声多种媒体组合起来,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调,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情境、激趣,开发潜能、培养创新,提高课堂质量,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课件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从知识体系上掌握教材。因此,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大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授课局限于黑板的篇幅,往往只能从局部分析教材。而在PowerPoint中,可充分运用幻灯片的优点,增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用主板书将整个知识框架建造出来,然后在讲知识点的时候,用超级链接功能,将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这样既照顾到了整个知识结构,又兼顾了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

以上是我对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点滴认识。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要能够深钻教材、掌握好教学规律和方法、对工作投入饱满的热情,就一定能在教学工作中有所建树。

第7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法;探究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善于接受新知识,对学习的接受速度很快,学习知识的能力也很强,是基础知识的塑形期。这个时期所接受的知识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老师,应感受到十分重大的责任感。我认为要教好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提升:

一、打破政治课程刻板的印象

我们都知道,许多学生都觉得思想政治课十分得枯燥无味。在这一点上,我们得直面现实,政治课程相对于其他的文科类课程似乎要更显得理论严肃、枯燥。同时,我们有的老师在教这门课程的时候也是照本宣科、空喊理论。所以,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在现实面前,更要打起精神,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在上课实践中扭转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和兴趣。那么,这一切首先就需要老师的努力。

首先要调整表达方式,注重表达技巧。作为政治课老师,要比其他课程的老师更加的注重表达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对理论型的知识要避免造成直接对学生的灌输,讲课要抑扬顿挫,要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表达重点突出。其次,授课要饱含热情,只有自己拥有调动课堂的热情,才能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清知识框架,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高中的思想政治老师,最重要的在于提升自身的内在素质,包括自身文化知识水平,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首先是对教材和知识的熟悉度,然后是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些知识更好的教授给学生。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外多花点心思了解熟悉教学内容,同时要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要能够了解社会,要与时俱进,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要跟随时代的潮流,要与时俱进、热爱生活,用心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三、善于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授课方式生动新颖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学习的途径有很多种,作为课堂,要如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解是否生动就变得至关重要。在对教材内容熟悉的基础上,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想如何写好教案,做好教学课件,对课件的设计要既有逻辑性,同时还应该要有生动性。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高中教材都进行了改革。那么,我们的授课思路也要跟随改革,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寓教于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尝试改变授课的方式,由“教师中心”转为“课堂讨论式”,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吸引学生的听课注意力。

四、积累教学资料,建立教学档案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从社会生活和文字资料中搜集授课的素材,注意积累教学资料。把积累到的材料分类分条标号记载,并装档存放,建立“教学资料档案”,需要时从中提取,方便快捷。利用资料,逐步使教学做到有理、有据、有趣,使学生对政治课愿学、乐学。

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合理引导

作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调查学习的能力、我们要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使用身边的各种资源来解答自己遇到的问题。

六、密切师生关系,贴近学生心理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更加懂得学生的心理,要善于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生活、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学生的想法。在课外要善于与学生沟通,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理,为教学过程做好铺垫。

第8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执政成本;构成要素;运动规律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2-0004-04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降低行政成本以来,执政党的执政成本问题受到了高度重视。研究对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其运动规律,对我党树立执政成本意识,降低和节约执政成本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执政成本的科学内涵

执政成本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学术界对此问题便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什么是执政成本,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那么究竟什么是执政成本呢?显然,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指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但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执政成本,他们在本质上都具有成本的本质属性。

首先,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执政成本都是对一定资源的消耗,只是消耗的内容有所差异。生产成本消耗主要是以货币形式衡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总和,而执政成本所耗费的内容要比生产成本消耗的内容宽泛得多。它所消耗的不但包括那些可以用货币形式衡量的各种物质资源,如人、财、物等经济资源,而且还包括那些不能以货币形式衡量的非物质性的资源,如时间、机会、意识形态、政治资源等。这些资源统称政党的执政资源。

其次,生产成本和执政成本所反映的内容相同,都是对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反映:生产成本反映投入一定的成本获得的物质收益的大小,而执政成本的投入不仅反映获得的物质收益,还有非物质性的收益,如人民群众对执政党信任度的增加,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增强等等。

最后,生产成本和执政成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相同,都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所不同的是收益的内容不同。生产成本的投入与节约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执政成本的投入与节约则是为了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以便更好地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

通过与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的比较研究,我们不难得出执政成本的科学内涵:执政成本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更好地推行自己的社会理想和社会主张而消耗的各种执政资源的总和。它讲的是执政党对已有执政资源的投入与新的执政资源的产出,反映的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任何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于执政成本所追求的目标就是要以尽可能少的执政资源的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更加丰富的新的执政资源。只有这样,执政党才能在执政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将是执政地位的丧失。

二、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

执政党的执政过程是对执政党已有资源的利用和耗费。不同的资源消耗,形成不同的执政成本。根据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消耗的执政资源的性质和形态不同,可以把执政成本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显性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隐性成本主要指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

执政的显性成本(主要指经济成本)通常是指各级各类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以及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的业务费和办公费支出;政府以出资人身份进行的投资、经营的资产的盈亏情况;执政党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这些经济资源消耗的总和,形成了政党执政的经济成本。它的特点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比较明显和直接,甚至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得以精确的计算和评估。例如,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执政的主要经济成本与经济收益之一,可以明确反映出执政在经济方面的成效。

执政隐性成本主要包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

执政的政治成本,通常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对已具有的公众对自己执政合法地位的支持与认同以及威望、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力的消耗。首先是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变化,过去对政党执政认同的人群已经自然更替了。一个政党在连续执政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就会发现,它所面临的是一个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其次,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在改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往通过打天下而确立的执政合法性会逐渐淡出,执政党必须通过扩充新的政治资源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基础。再次,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决策失误、政策措施不当,甚至出现腐败现象等等。这就使得执政党必不可免地要支付原来已有的公众对自己的认同和支持来消除上述情况所造成的对执政的消极影响。这些政治资源的消耗,形成了执政的政治成本。

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成本,通常是指执政党为使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信仰、信念等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付出的代价,以及为意识形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丰富发展而不断付出的物质和精神的代价。

隐性成本的特点是无形和隐蔽,主要表现在公众对执政党合法地位以及思想文化的支持和认同的变化上,也就是说这部分执政资源的耗费所产生的结果不太明显或者难以计算。这正如王长江先生所指出的:“人们可能不难说出一次政府决策失误的成本,但却很难对执政党的纲领失误作出估价;人们可能会准确地看到一次错误的政策推行带来的后果,但却很难预测由此引起的对立情绪对执政党未来地位的影响。”所以,执政的政治成本与收益、意识形态成本与收益,是一种无形的投入和产出,很难进行精确的量化计算与比较,不能像评估经济成本那样来评估政治成本。政治成本的评估更复杂、更困难,它不但有评估内容的多样性,而且有评估形式和评估主体的多样性,一般只能通过社会调查、民意测试、舆论观察等手段,通过理性的分析研究才能显示出来。

三、执政成本构成要素的运动规律

执政党在执政前所获得的执政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时刻面临着已有执政资源的流失、变迁和耗费。执政党的执政过程事实上就是执政党不断扩充、整合新的执政资源的过程。中外历史表明,任何一个执政党要完成其执政使命,都要最大程度地汇聚、整合、维护与开发新的执政资源。这不仅关系到执政党的执政使命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执政党的前途与兴衰存亡。但从政党执政的实践来看,开发、扩充新的执政资源与执政党对已有执政资源的耗费是一对矛盾。执政党在对已有资源利用的同时也是对已有资源的耗费,而在耗费已有执政资源的同时总伴随着新的执政资源的产生、汇集,关键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如何。是投入少,收益多;还是投入多,收益少,这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成本问题,关系着执政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因此,任何一个政党要维护、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处理好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关系,努力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更多、更有利的新的执政资源,这就意味着执政成本的降低,否则政党必将以失去政权为代价。这就是政党执政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与收益产出关系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就必须处理好执政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投入――产出”关系不同,执政党的执政地位也有所不同,大体有三种情况:一是执政资源的投入大于新的执政资源的产出,即执政投入大于执政收益,这就证明执政成本过高,执政资源的积累在减少,意味着政党的执政地位在削弱,最终会导致执政危机;二是执政资源的投入与产出大体上基本平衡,执政资源在总体上没有发生改变,这时政党的执政地位就处于稳定状态,并且能够持续执政下去;三是政党的执政成本支出小于执政收益,这就是说,执政资源在增长,意味着政党的执政地位非常稳定、巩固。因此,执政党维持、巩固执政地位的最理想状态便是执政资源的投入小于执政资源的产出,最基本的状态也要维系执政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大体平衡。可怎样才能达到以上这两种状态呢?这主要由经济成本、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三者的关系来决定。而执政成本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其运动规律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规律之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首先,任何一项执政成本的提高都有可能导致其他执政成本的提高。例如,执政的经济成本过高,往往会导致执政的政治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为什么这样呢?因为经济成本过高,就意味着国家机关行政费用过高而效率低下,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政府开支上而不是用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业上。这就使公众对执政党产生不满,信任度必然降低,这意味着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在削弱。如果是因为特权滋生、腐败蔓延而导致经济成本过高的话,那就更会使公众对执政党的信心动摇,认同和支持降低。这时执政党就要以消耗自己已有的威望、影响力、号召力来弥补这种损失,这就意味着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在减少,政治成本在提高。与此同时,经济成本、政治成本的提高对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公众可能会对执政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提出质疑,甚至抛弃执政党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转而接受非主流意识形态,导致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反过来,政治成本的提高也可能会导致执政的经济成本、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因为政治成本的提高,意味着公众对执政党信任度不足,认同和支持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很难推行,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影响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必然受阻,从而使执政党掌握的经济资源减少。公众对执政党的意识形态认同率也将会随着对执政党的支持的下降而下降,这就需要执政党付出较高的意识形态成本巩固其在思想意识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直接导致了意识形态成本的提高。

其次,任何一项执政成本的降低都可能会导致其它执政成本的降低。例如,执政党建立起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行政费用的降低等等意味着经济成本的降低;经济成本的降低使得国内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民众生活富裕,社会安定和谐;进而会塑造执政党的良好形象,提高公众对执政党的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及其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支持,进一步巩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丰厚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淀,不断增强执政党在社会上的凝聚力、影响力、动员力等等。这样,执政党的政治资源和意识形态资源在增加,执政的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在减少。而公众对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越认同、越支持,执政党制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越容易在公众中贯彻、执行,从而使执政党的经济成本就越小。这样,就实现了降低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的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这正是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要努力实现和达到的,也是巩固执政党执政地位的最佳选择。

规律之二:互为补充,相互转换

实现各个执政成本降低的良性互动固然是巩固政党执政地位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最佳选择总是难以达到的,因为政党执政是一项复杂的政治活动,任何一个小的因素都会引起良性互动的失衡,进而影响政党执政地位的稳固。在这种情况下,巩固政党执政地位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成本三者的互为补充、相互转换来维系执政资源的大体平衡,这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最低要求。

我们已经知道,执政党的执政过程就是利用、耗费已有资源,开发、整合新资源的过程,也是执政成本投入和执政收益产出的过程。因此,政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在于维持执政成本投入与收益产出的大致平衡,或者说维持执政资源的大致平衡。维持这种平衡有赖于执政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与意识形态资源的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例如,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某些腐败现象、腐败问题使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所下降,我党执政的政治成本有所提高,但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仍然很稳固。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使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得到了大幅度增长,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公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进而提升了公众对执政党执政的认同和支持,这就弥补了因腐败而导致的政治成本的提高,维持了政治资源的基本平衡,实现了经济资源向政治资源的转化,并进一步丰厚了主流意识形态的积淀。邓小平就曾深刻地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因为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执政资源的相互转换并不是随意的,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首先,执政党必须保证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的大体平衡。因为任何一种资源的过度流失或耗费都可能导致政党执政地位的丧失,执政资源的相互转换也就无法实现。这也就是说执政党任何一项执政资源的消耗都有一定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内,各种资源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如果任何一项执政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其临界点,就可能意味着政党执政地位的丧失。有些国家或地区的执政党把经济搞上去了,但执政的地位却丢掉了,就是因为它执政的政治资源丧失过多,虽有较丰富的经济资源,却不能及时转化为执政的政治资源,最终导致在政治竞争中的失败。

其次,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社会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只要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在公众中仍占据主体地位,公众就有在执政党领导下形成共同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基础。比如,我们党在“”中曾因过度支付党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而使党的威望和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是,我党的执政地位还是巩固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充了党的政治资源,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实现了经济资源向政治资源、意识形态资源的转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党的意识形态在公众中已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了在我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同理想,为执政资源之间相互转化提供了条件。

第9篇:如何提高法治意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公民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1]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力量,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作用是巨大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公民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力并承担义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法律素质。高校大学生作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养如何既是大学生作为公民个体能够很好地参与社会生活,维护个人权益履行法定义务的根本保障,也将会影响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1.法律权威意识。当大学生在被问到做人最基本的底线时,回答不触犯法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的只占极少数,这是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权威意识尚未建立的表现。法律权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法律权威表现在国家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表现在维护执法公平、司法公正。增强法律权威意识, 大学生首先要明确宪法和法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的权利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行使, 公民义务也必须来源于宪法和法律的设定, 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他人履行法定范围之外的义务。

树立法律权威意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国家未来主人的大学生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法律权威。首先,建立法律信仰。只有从内心深处对法律建立信仰,公民才能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认识法律对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把握法律精神,从而树立法律权威意识。其次,传播法律知识从而影响周围群体。作为社会的进步力量和国家未来主人的大学生不但要自己懂法、守法,还应当积极传播法律知识,使更多的公民了解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确立更多人的法律信仰,从而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再次,以行动捍卫法律权威。大学生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勇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2.权利义务意识。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观念,是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4]中国的宪法和法律非常明确规定了每个公民可以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大学生应当明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即任何一个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 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明确无论是行使权力,还是履行义务,都应当在法定界线内进行。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的权利。”[5]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对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了解不够,对于法律制度及诉讼体系了解不充分,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严重,只关注自我利益的实现,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样会形成片面的畸形的权利观, 不利于大学生从习惯于享受权利到勇于承担义务的转变。其实,作为整个法律体系核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从利益分配上讲,就是索取和付出的关系,他们之间具有统一性、平衡性的关系。大学生应树立慎重行使权利和认真履行义务的意识, 培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3.自由平等意识。应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由观,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自由是以法律为边界的。人们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享有一定的行为自由,这种自由只有被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价值观所认可才是权利,否则就不是权利,甚至可能是违法犯罪。中国宪法和法律从各个方面规定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有着极为广阔的自由活动天地。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言论、行为的社会效果,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大学生应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切联系的自由现,珍惜和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在法制框架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才能够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平等原则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法制原则,社会主义的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主要指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种族、职业等一律平等地享有和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承担和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论任何公民,只要是违反法律,都要依法受到追究。按照法律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享受特权的公民,也不承认任何免除法律义务的公民。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不论其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居住期限等有何差别,都要给予平等对待,从而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大学生应当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二、大学生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途径

1.重视第一课堂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第一课堂即传统的课堂教学,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之前中国的教育主要以升学为主,法律教育缺失;进入大学阶段,学校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法律教育被边缘化。2005年,教育部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到2006年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相关的课时量明显减少,不可能对法律知识系统地展开。虽然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所认识,但由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为考察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前临时突击简单应付。加之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师专业出身五花八门,在法律知识深度、广度有待提高。

“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使学生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精神、基本规定,理解和实践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对法律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应突出法律教育的内容, 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传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优化课堂教学,使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有所提高。 转贴于

2.丰富第二课堂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第二课堂是指组织学生参加与法律相关的社团活动、讲座等校内活动。纯粹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形成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因为学时有限,课堂普法教育较为理论化,脱离生活实际,要真正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应采取一些更具体,更丰富的形式,针对大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把法律意识的培养同课外组织活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拓展第三课堂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第三课堂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部分。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1)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如参观监狱, 旁听审判,参加治安联防值勤,举办模拟法庭,引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就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承包合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等与法律相关的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使大学生用自己的法律意识指导实践, 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进一步修正、充实自己的法律意识。(2)创造良好的法治社会环境。要培养大学生的现代法律意识,就必须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创造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另一方面要创建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社会舆论、道德环境。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在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塑造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生动的法治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舆论环境,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从根本上讲,就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的一代新人,切实负担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育。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法律思维方法,而且也要具备法律权威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由平等意识。通过三个课堂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从而为其将来更好的参与社会生活,服务整个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孙国华.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45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宪法(第2版)第二章第23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