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精选(九篇)

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

第1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一、必须具备的两点意识

1.要有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在经历、经验、思想水平、知识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不论在任何情况下请家长到校,都应主动给家长让座、面带微笑,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主动和家长联系,以表明老师的诚意和态度;在与家长谈话时,要尊重家长,不当家长面训斥学生;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说明情况,征求家长意见,形成共识;双方共同教育学生,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与家长联系沟通要有理性意识

与学生家长交流要避免随意性和情绪化。和家长交谈前要详细准备好约见的主题和目的,注意从多方面收集学生的信息,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会见后,要及时总结自己在交谈时方法是否得当,还应考虑如何向学生和其他教师反馈约见家长的情况,最后要思考自己以后再和家长交谈时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方面。

二、班主任与家长交流和沟通时的一些心理技巧

1.沟通前的准备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物质环境是育人的一种财富。“依我们看,用环境,用学生制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上海市儿童少年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慧琴指出:“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家庭影响最大。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她)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从实际来看,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性格多有孤僻,或者偏激,有的进取心特强而脾气火爆;有的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所以,我们说,环境塑造了人。

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性格成因的“环境因素”有助于我们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2.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前提。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结果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教师对着干。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理性和智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家校沟通的正常开展。

3.见面沟通时要先扬后抑,让家长的心理有一个适应过程

教师与学生家长接触,往往离不开评价学生。在家长面前评价学生,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阳光面,肯定主流,肯定进步,肯定成绩。这样彼此之间容易达到心理平衡。我们应该极力避免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由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产生教师和家长相互责备对方“没有教育好学生”的心理阻碍,导致搞僵关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再次要讲究方式,寻找共同语言,更要注意语言技巧。切忌挫伤家长的自尊心。

4.用教育理念来分析、说服家长

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并不见得对学校非常放心。当我们教育学生的时候,有的家长会想:“这么点小事,何必兴师动众!”根本不去想,老师这样要求的目的和良苦用心。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需要同家长交流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告诉家长怎么教育学生,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说服家长认同我们的教育措施。如果没有教育理念、目的、目标的交流,家长不知你怎么想,他怎么会支持你?应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是可以信赖的人。他的孩子交给你,一百个放心!

三、几点沟通的策略

1.重视第一次家长会,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一次家长会就显得格外重要。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着装得体,给家长良好的第一印象,博得家长的信任。

2.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

第2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摘要】观察室的病人兵种繁、病情复杂、急危重症和不确定因素多,稍不留神就易引发不良事件。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抢救技术及娴熟的沟通技巧。本文从护患沟通缺乏的原因、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实施护理措施及护患沟通中的注意要点等几个方面对观察室中的沟通技巧做了阐述,是护患沟通适应医学模式,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融洽护患关系。

【关键词】沟通技巧观察室

观察室的病人专科跨度多、年龄跨度大、人员稳定性差、急危重症和不确定因素多,稍不留神就易引发不良事件,甚至不可逆事件发生。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比一般护士更全面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的抢救技术。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娴熟的沟通技巧。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转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对医学知识的获取渠道也日益增多,往往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其中,大部分的护理纠纷和不良事件的发生与护患沟通不良有关。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了解并解决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各种负面情绪,对治疗及护理起着积极的作用,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1.何谓护患沟通?有效的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以专业性和工作性为切入点,运用多学科知识,以病人为中心,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护患之间产生确切无误的信息交流,以保证护理程序的顺利实施。

2.护患沟通缺乏的原因

2.1护士方面。

2.1.1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疗护理服务和行风建设是目前社会上广泛关注的话题,但有些护士还未从以前的套路中走出,还未适应日新月异的护理情境变化。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较为死板、教条主义,遇事不会举一反三。

2.1.2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一些护士不知道如何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一些沟通。还有一些护士认为自己懂得要比病人多,自己是在对患者实施救助,而抗拒一些相应的沟通。

2.1.3知识面不够宽。要在实际工作中做好沟通交流,很大层面取决于护士本身知识的自我程度。只有积极拓展知识面,拓宽思路,才能与患者进行一些沟通。

2.1.4服务观念滞后,对沟通的方式不了解,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情绪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部分护士认为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对自认为的患者不合理要求不予理睬。同时,由于护理人员缺编严重,年轻护士增多,本身是家中的宝贝,来院后要迅速转变身份,加之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导致与家属沟通时间少,说话形式主义,较生硬。

2.2病人方面。

2.2.1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高,希望药到病除,希望护士技能水平高,一针见血,而实际未达到水平,如果这时沟通不到位,极易引起护患纠纷。

2.2.2医疗费用的问题。医疗费用的增长同患者的实际经济能力产生矛盾,往往人财两空。

2.2.3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很多患者对所患疾病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

3.如何运用沟通技巧实施护理措施。护患沟通是对护理工作的延续和提升。只有加强护士职业素质教育,重视知识结构的完善、充实,不断提高业务修养,并强调注重心理因素在沟通中的作用,往往能使医疗护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病人由于社会地位、家庭环境、文学素养、经济状况、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获取或接受的信息、内容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职业素养、丰富的知识结构和有效的沟通技巧。

3.1注意患者非语言性信息的流露。密切观察患者,尤其是未确定诊断或急危重症及无家属陪伴的患者,注意观察他们的神志、精神面貌、情绪、体态、姿势、手势等的变化及表现。

3.2入观察室留察的病人,表现最突出的是一个“急”字。他们急着想快点休息以减轻疲劳和不舒适,希望尽快查出原因、减轻病痛,希望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多的治疗护理。作为观察室的护士,要时刻将“以病人为中心”牢记心间,要将护理程序时刻运用到病人身上。在工作中坚持“五个一”,即“仪表美一点、问候多一点、巡视勤一点、观察细一点、业务精一点”。患者一旦入室,护士就要起立迎接,护送患者到床边,第一时间通知医师处理,并详细告知患者病室内环境、设施、护理人员情况,积极了解患者病情、根据医嘱给药、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在运用语言了解患者详细信息同时,利用视觉观察,生命体征测定,病人及家属的“倾诉”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在作出各种诊断检查机护理措施时,仔细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如使用监护仪等设施时仔细告知以求得患者及家属认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多次穿刺等给患者造成痛苦的合理措施,在征得患者谅解的基础上同时兼顾及时患者痛苦及积极治疗护理以起到用药方便、抢救迅速的作用。积极巡视,及时了解患者病情转归程度,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症状判断认识能力,要善于认识病情的表里关系,从而及时从细微处发现病情变化,同时掌握各类急诊的患者的观察重点,有目的的去观察,使急救护理具有预见性和有效性。不能护士晨晚间护理,此时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最有效的时间,要善于使用通俗、科学、生动、安慰性的语言,避免使用伤害性,单调枯燥的语言,积极为患者着想。[1]

4.护患沟通中的注意要点。

4.1要准确掌握几个时间点,如患者入院的瞬间、患者转归的瞬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瞬间、患者有不良事件发生的瞬间、患者发生不可逆病情变化的瞬间等。要以真诚的心热情接待病人,主动巡视病房,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方在第一位,及时进行有效沟通,就能使这个社会越来越和谐。

4.2在与病人第一次沟通时要表现出耐心,详细了解患者信息,不要使用封闭式语言,但要避免无意义的闲聊,使对方对沟通产生不重要的印象。与家属谈话要准备足够的资料和信息,不要使用难懂的专业术语,要学会倾听、准确表达。[2]

4.3在巡视过程中要注意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多年前发表过一份他的研究心得,认为沟通效果的来源是文字7%、声调、38%、身体语言55%。在每一次巡视病房时或为其他患者更换补液等情况时,不能只是单独的就完成一样工作,而是应该及时查看或询问、问候。当患者眼神接触时,护士点头及微笑能让患者迅速产生认同感。要学会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或询问都作出反应,并能找出问题并帮助其解决,即使发生了某些不良事件也能得到患者的理解并配合继续康复。

护患之间始终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等,要求护士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切实为患者考虑。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的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只有用心、真诚关心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谅解,是患者得到最有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第3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临床教学;沟通技巧;手术病人

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有效地传递医疗信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外科医生在病人进行手术、有创检查、输血、特殊治疗方案的实施等都需要与患者或者家属沟通,看似简单,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医疗缺陷。所以增强医生的沟通能力,应当从在校医学生抓起。

1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意义

我国医学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专业训练为核心,极少医学院校向临床专业的学生传授他们在未来执业生涯中必备的另一项能力,即与病人沟通的能力。而在临床教学中长期以来带教老师更多地考虑如何解决疾病的诊治,而忽视了潜在的法律问题,对一些可能引起的纠纷认识不足。医学生不仅应学习研究病人生物体病变,进行临床诊断、操作、治疗的实践学习,而且更应注重研究病人的心理情感、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进行医患关系沟通方面的训练。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是医生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在美国,医患沟通是医生必备的临床技能之一,也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因此,为更好地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是非常必要的[1]。

2与外科手术病人沟通的重要性

医患沟通有利于维护患者的权利。患者可以在对疾病认知、了解的基础上对诊疗措施做出同意与否的选择决定。术前家属和患者紧张,医务人员在掌握各种病情首选治疗方案的原则下告知患者及家属可供选择的其他方案,患者有权知情并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和接受不同的手术效果及不同的手术方案需要的大概费用。由于人体结构及病理变化的复杂性,任何医生判断病因、估计医疗效果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医患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常易使患者造成误解,引起猜疑或不满,为日后不和谐、磨擦及纠纷带来隐患[2]。例如术中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应根据手术中发现的情况提供可选择的方案,征得同意并签字后方可继续,避免擅自选择方案导致难以控制的纠纷。而术后的沟通更能让患者及家属度过紧张和焦虑的时期。

3教会学生与外科手术病人沟通时的技巧

沟通时要讲究语言艺术,不同的语言会形成不同的沟通效果。在与患者沟通时,作者认为医务人员应把握以下几项原则,简称“一、二、三、四、五”原则。一个根本 :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患者家属说几句话;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话;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患者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四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五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确切地说,每个医生都有与患者沟通交往的风格,技巧出自经验。例如医务人员对患者提出的意见要养成文字记录的习惯;要善于寻找并强调双方的共同点;要学会创造机会接近患者,缩短心理距离;沟通中常用“我们”一词,可加强双方的同伴意识;医务人员要学会帮助对方克服细微缺陷,以表示关心;沟通中要善于利用目光语言[3]。

沟通无处不在,没有一成不变的沟通方式,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厌其烦,反复交流,不断总结,让患者了解疾病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理解诊疗过程。人体疾患千变万化,在丰富的临床经验指导下,灵活掌握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来避免不必要的投诉和纠纷是医务人员必备的一课。倾听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对方,更多地了解病人的病情与有关情况。一个好医生不但会看病,而且会看病人,这就需要语言的艺术和沟通技巧。医生的人文素养会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病人身心的健康。因此,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医学生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

参考文献

[1] 王伟,张君 ,陈军,等.浅议加强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的重要性[J]. 卫生软科学,2008, 22(4):265-267.

第4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1.师生沟通的障碍及其原因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之间仿佛隔着一堵高墙,学生有牢骚和不满:为什么老师总是不理解我们、关心我们,为什么老师对我们这么“冷漠”?教师也有教师的不满和失望: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不好好学习,为什么学生不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不满和对抗在师生关系中表现的很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前提不平等

我国历来强调“师道尊严”,甚而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这些原本只是出于对教师的尊重,但久而久之却转化成为一种畸形的师生观,因而形成了习惯性的心理定势――教师自觉不自觉的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家长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恐惧心理,无法大胆、坦诚地向教师敞开心扉。从教师角度而言,教师期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完成既定的目的必须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高质量的沟通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可见,师生之间的沟通对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虽然希望与学生的沟通中尽量能保持稳定、平和的态度,但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却常常自觉或不自觉采用家长式自我心态,表现出保护、控制、呵护、批评或指导倾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者。从学生方面看,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主体意识和成人意识的发展,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希望在与教师交往中,教师不是总是教育、批评甚是训斥的父母沟通态度;而能以平等的心态,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他们,从而缩短心理距离,使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同样也是他们对与教师沟通的理想期待。

学生虽然在学识、经验和阅历上可能不如教师,但是在人格上,师生双方是平等的。师生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才可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1.2学生期待与行动存在差异

中国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从中学时代班主任及课任教师保姆式教育进入大学自我管理。入学初期,他们与老师的沟通状态是典型的儿童状态,以冲动和变化为标志,希望得到老师的批准,更喜欢立即回报。但是从生理的角度,他们又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两者的矛盾导致了他们期待与行动的差异。在实际的教育领域中,师生关系并不像人们理想中的那样,绝对地互相尊重、热爱,互相得到双方需要的满意回报。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应该如其他沟通一样,双方在彼此尊重、互相宽容,积极行动等方面做出应有的努力。

1.3沟通中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

沟通总是会产生要求,它总是要求接受者要成为某人、完成某事、相信某种理念,它也经常诉诸激励。换言之,如果沟通能够符合接受者的渴望、价值与目的的话,它就具有说服力。反之,可能一点也不被接受,或者受到抗拒。人际沟通理论认为,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如语言和非语言表达技巧、倾听的技巧、建立关系和增进关系的技巧等是人际沟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学中,许多教师很想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但由于实际的问题太灵活、太琐碎,教师缺乏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从而会按照自己通常的习惯来处理问题,造成学生们埋怨老师不理解、不尊重自己。

1.4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教师职业从来就不是轻松的。教师日常工作量远远超过了八小时。而近年来推行的各种教育改革和评估、考核又对教师的学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沉重的职业和心理压力导致教师们情绪紧张、厌倦工作、逃避责任、对学生冷漠……他们不愿也没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沟通,更害怕因与学生多沟通而惹出更多的“麻烦事”。有时候,教师还可能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泄到学生身上,从而导致师生沟通状况趋于恶化。

2.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有效沟通的方法

沟通是一种感知,沟通是一种期望,沟通是创造需求,沟通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人际沟通中,我们要通过这些原则来实现有效沟通。

2.1加强语言技巧训练

语言是师生沟通中用的最多的工具。在师生沟通中,教师应注意用辞简洁、语言明确、表达清楚,以免学生会错意,形成误会和冲突;正确的讲课语气应该是乐观、温和、舒服、通情达理、有克制、清楚、直接且自然,这些可以基本保证师生双方获得并了解来自对方的信息,是沟通得以顺畅有效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语言的规范化、逻辑化、把握深浅度。同一对象在不同的环境里往往表现为不同的角色,彼此的关系也跟着变化,这种变化往往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因此语言形式是一个一定要符合自己转换的角色身份;在讲台上教师语言的规范化和逻辑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在高等教育的专业课上尤为重要。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多使用鼓励和启示性的用语,尽可能避免使用批评和责备的语气。

2.2注意位差效应 以平等为前提实现有效沟通

位差效应理论是指管理中由于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具有上位心理的人因此在比别人高的层次而具有某种优越感,具有下位心理的人因此在比别人低的层次而有某种自卑感。位差效应在人际沟通与交流中是客观存在的,其对沟通过程中双方心理有直接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沟通同样存在位差效应。要进行有效沟通,师生均应学会换位思考,注意位差效应。教师应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上位心理,平等待生,不厚此薄彼,以成人的心态而非家长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主动调整自己营造平等的沟通氛围;而学生则应消除主观先入的教师的偏见与下位意识,在教师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下尽快走出“断乳期”,逐渐形成成熟的个人沟通心理,同样以既相互尊重又彼此信任的成人心态而非儿童心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2.3教师与学生都应学习沟通的方法

第5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摘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康体检量也有所增加。在体检护理过程中,沟通成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才能不断优化体检流程,实现与体检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的实际情况,对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沟通 健康体检 作用 技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维权观念悄然发生改变,尤其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有所提高。当前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已成为社会敏感话题。因此,如何在开展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值得思考的话题。由于体检中心每天面对这不同层次、不同知识水平的体检人员,医务人员只有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工作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人体是一部复杂的巨系统,像机器一样,人的各个组织,器官从出生起就在不停地运转着,天长日久,其功能必将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更何况人体还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天气的冷热、衣食的温饱、住行的舒适与否、精神的高度紧张、刺激以及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都会使人体出现不可预料的损伤和疾病。

一、沟通技巧在健康体检护理中的作用

在健康体检护理中,如何提高护士和客户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已成为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就难以实现和谐护客关系。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的提升,在沟通过程中,客户既希望得到心理安慰与支持,也希望了解更多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因此,实行沟通技巧,可有效缓解客户与护士之间的紧张关系,避免出现医疗纠纷和降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

二、沟通技巧分析

1.语言技巧

在护士与客户沟通过程中,语言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沟通方式。在语言交谈时,护士应注意掌握以下技巧:

(1)尊重客户,尽量使用礼貌用语;

(2)沟通语言直白易懂,语速适当,减少过于专业化语言;

(3)尽量使用安慰性语言,以此提高客户体检的信息,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4)严格遵守医疗制度,尊重客户隐私,尤其对于较为敏感的话题,需征求客户意见,实现有效沟通,应注意语言的含蓄型、委婉性,以免增加心理负担;

(5)考虑不同客户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实现语言沟通。所谓差异性,主要包括客户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因此需采取不同的语言内容与表达方式。

(6)运用语言艺术,如果客户将不满发泄给护士,需要护士提高心理素质,做到察言观色,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化解矛盾。

2.非语言技巧

(1)仪表着装。要求护士必须得体着装,不佩戴首饰、仪表端庄,不涂抹浓妆,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提高满意度。

(2)面部表情。在护士和客户沟通过程中,要求表情自然,耐心倾听,同时配有微笑、点头等回应动作,以表示对客户的理解。

(3)姿态。护士的一举一动都应与职业规范相符,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应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体谅客户,获得客户信任,树立职业形象。

(4)肢体动作。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接触客户是一种无声的帮助与安慰,如抚摸哭闹的幼儿、搀扶老人、轻拍咳嗽痰多的客户背部等,通过关心、呵护客户,可取的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

三、健康体检护理的全过程沟通

1.体检前的沟通

由于健康体检中心的客户并不是医务人员,因此对体检工作并不了解。这就需要护士事先了解客户的年龄、工作、检查项目等,确定体检日期、体检量,并告知客户具体的体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耐心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只有争取客户的积极配合,才能确保体检事项的顺利完成。

2.体检中的沟通

护士对客户的关爱与呵护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更需要进行细致入微的服务行为,如倒上一杯水、披上一件外衣等,要求医护人员端庄举止、笑容温馨,统一着装、保持干净。在冬季听诊时,先用手捂热听诊器;如果遇到老年人或者行动不便的客户,主动搀扶、提供帮助。通过这些无声的交流,给客户传递了关心、理解的信息。如果客户产生疑问,应主动解释;客户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客户在体检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轻松地完成体检过程。

3.体检后的沟通

当完成体检之后,每一名客户都希望第一时间拿到体检结果。因此,体检结束之后,应将结果及时告知客户,如果需要复查则尽快安排时间;需要在门诊就医,帮助客户预约专家,提供方便;如果客户需要住院,则事先安排好床位,并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另外,健康体检中心还应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健康宣传力度,提醒客户定期复查,随时观察身体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客户如同感受到家的温暖。

四、讨论

1.转变观念,提供人性化服务

在设立体检科室及体检中心之前我们主要面对的是有疾病的人群,而在健康体检中心主要面对的是自诉是健康的人群,他们没有明显的疾病和不适,但是希望通过体检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体检中心的护理人员主要职责不是传统的打针、发药、生理护理、病情观察及急危病人的抢救,而是疾病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

2.改变传统的就医模式,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

体检中心面对的是健康人群,避免肃穆紧张的环境,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体检中心采用暖色地板,墙报要有幽默轻松的健康提示和箴言,让体检中心充满了暖意,也缓解了体检者的紧张情绪,使得体检者充分感觉舒适温馨。

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效的健康促进的手段,受到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我们对1500人某单位体检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在体检者当中有98%的人群希望得到健康指导;2%的体检者认为自己经常注意卫生保健,熟悉卫生常识,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才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4.重视体检工作中的护理流程管理

体检科的护士工作量大,在重视护理质量的同时必须强调护理流程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使体检科的护理管理程序化、科学化。对体检流程的合理化并不断改进,强调护士与体检者的协调、护士与医生的协调、护士与护士的协调,针对岗位设置配备人员、组织分工,职责分明。

由上可见,在健康体检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提升客户对护士的信任感与满意度,减少纠纷或投诉,树立良好的健康体检中心形象,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健康管理理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4).

[2]马建英.健康体检3起护理投诉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8).

[3]方惠霞、黎瑞莲.开展人性化体检服务的做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5).

第6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 沟通技巧;护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122-01

护患关系不再仅仅是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工作性、帮短暂的人际关系,而且还是相互依赖的矛盾关系,当发生护患纠纷时,护患关系是对抗性的。随着医院管理观念的改变和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普遍实施,传统的护患关系正悄然地发生改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怎样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以便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完善护理服务,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我科于2006年6~12月收治冠心病人268例,心肌梗死54例,心律失常87例。其中男性236人,女性173人。大学以上学历97人,中专学历182人,小学学历130人,均治愈出院。护理期间,我们通过改变沟通技巧,大大改善了护患关系,护士自身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以上患者在住院期间,与护士未发生任何矛盾,建立了融洽的护患关系。现就沟通技巧在新型护患关系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1 入院时的沟通

此阶段沟通的目的是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并协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沟通技巧上应注意:①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和职业,选择适当的称呼,注意礼貌,语气要亲切;②介绍医护人员及住院制度时,应真诚、热情大方,尽快打消患者的陌生感,建立平等信任的护患关系。

2 住院期间的沟通

此阶段沟通的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患纠纷发生。

2.1 住院期间的常规沟通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种疾病等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有的放矢地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及家属心中有数,并适时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药物不良反应、医疗药费情况等,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2.2 护理操作前后的沟通

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前后,要向患者解释并介绍相关知识,讲解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操作后的注意事项,根据患者所患疾病、所用药物进行宣教,使“无声”操作变为“有声”操作。

2.3 住院期间的沟通技巧

主要包括:① 尊重患者,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责任感,关心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并主动做出反应,及时回馈信息;②与患者交流时,应使用清楚、简洁、朴素的语言,避免使用刺激患者或家属情绪的语气、语调和语句,避免压抑患者或家属的情绪,刻意改变患者或家属的观点,避免使用专业词汇,适时沉默。沉默会给对方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机会,使患者能完全宣泄自己的感情并调节沟通气氛;③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学会自我控制;④采取多样有效的沟通方法,如预防性沟通、书面沟通、实物对照性沟通及变换沟通者。当责任护士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生、科主任、护士长与其沟通[1]。

3 出院时的沟通

患者出院时护士需向患者或家属交代出院回家的注意事项,指导饮食、休息,继续用药情况,复诊时间等。沟通技巧上应注意:①出院时应适时寻找引起患者注意的话题切入;②结合患者病情,应用恰当的语言,给予患者信心与希望;③掌握合适的沟通时间,一般最好不要选择出院当天,应在治疗快结束时进行;④做好电话追踪随访时的宣教,取得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总之,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不但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及相关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综合能力,以满足患者多方位的健康需要,沟通技巧在维护和谐护患关系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2]。

[参考文献]

[1]祁玉凤,鱼丽荣.新型护患关系下护理人员的应对措施[J].当代护士,2006,4(2):131.

第7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摘要】摘要 目的 探讨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在临床新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0名新护士进行逐年、集中、定期培训,三个月后实施病人问卷调查。 结果 89.2%认为护士工作认真负责,严谨细致;92.4%认为态度热情,服务主动周到;92.8%认为护士举止得体能够微笑服务;93.2%对注重护患沟通,倾听患者主述表示认可;98% 认为尊敬理解患者并注意保护隐私;97.6 %认为常问患者需求,及时处理不适;90.4% 认为护士关注患者心理并解决心理问题。 结论 新护士语言沟通与技巧可提升护士的职业素养,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新护士 语言与沟通 培训 职业素养 护理质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需求越来越高。但近年来新毕业护士主动沟通意识不强,与患者沟通缺失,或方法不当,造成交流不畅,引起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护理质量不高,与患者的需求相背离的现象。我院从2008年以来,通过对新入护士进行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08年以来新入护士人员50人,均为女性,年龄19.66岁,其中大专16人,中专34人。

1.2 方法 每年新入护士通过常规岗位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前三个月定期、集中进行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活动。外请具有相关培训经验的专家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培训老师。培训时间为10学时。培训内容见表1

1.2.2 效果评价 每次培训活动结束三个月后,向其服务对象为16岁以上神志清楚的病人发放问卷调查,以了解新护士通过培训后在临床中应用及护理服务效果。问卷是我院自行设计,其内容主要体现护士的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包括7个条目,以“是”和“否”作答,共发放250份,回收2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录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描述。

2 结果 新护士通过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后的临床效果评价见表2

3 讨论

3.1 新护士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的现实意义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实施,患者不仅需要护士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还需要疾病治疗、预防的相关知识;护士在各项操作中使用良好的语言取得病人的理解、合作,并用美好的语言促进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人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护士的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手段.护理活动中护士应善于运用语言,通过恰当的交谈,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的疾病,减轻消极情绪,帮助患者肯定自己的价值并维持患者自尊,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感到护士的诚恳,友善与好感,赢得对方的信任。新护士多是独生了女,是家庭的中心,在“蜜罐”中长大,没受过多少委曲,由于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因素,使她们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加之社会阅历浅,实践体会少,造成了她们对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主动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巧欠缺,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体现出职业素养不够,护理质量不高的现象。在护校时这方面教育不够,体会不深,新护士处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换期,在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如何提高她们的语言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2 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有效地提升了新护士的职业素养与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了解患者的需要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注重病人心理上反应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增加个人魅力、增进人际关系吸引力是促进有效沟通的保障。新护士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不只是一种方法、经验的传授,也是一种情感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护士职业素养提升的途径。让她们通过培训学习后应用于临床 ,在临床护理中不断实践、领悟,由实践而增长,以促进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的提升。调查结果显示:89.2%的病人认为护士工作认真负责;92.4%认为护士态度热情和服务周到;92.8%认为护士着装举止得体,能够微笑服务;98%的患者认为得到了护士的尊重理解,隐私得到了保护;97.6%认同护士常问他们的需求并及时处理不适;90.4%对关注患者心理需要并解决心理上的问题表示认可;93.2%认为护士注重沟通,倾听他们的主述。由此说明开展新护士语言与沟通技巧培训活动后,在实际护理服务中实践,从实践中体会、感悟、积累,让她们的语言与沟通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增强了她们的职业道德感和敬业精神,加强了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治疗、护理操作、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的顺利实施,同时也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第8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患沟通;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在儿科尤其突出,由于儿科患者的特殊性、环境嘈杂及人群复杂、患者家属对护士的期望值过高,护士的工作量大,如果在工作中护患双方沟通不畅,往往导致患儿家长与护士发生矛盾,因此护士必须掌握沟通技巧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护患沟通是患者满意度和医疗纠纷发生的直接相关因素,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1]。因为实施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医疗质量提高,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化解或消灭医疗纠纷。笔者在此对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现总结如下:

1护患沟通的特征

1.1专业性强 沟通中涉及的医学知识,对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

1.2特殊信息内容的沟通 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对医学知识的两级偏差,容易引起误解。

1.3多渠道、范围广的沟通 沟通的方式很多,不局于文字或语言。

1.4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所进行沟通 医学专业是特殊的行业,需要运用医学,人文、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1.5具有一定道德和法律意义的沟通 沟通的内容必须是实事求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超越于道德或凌驾于的法律之上。

1.6以患者为中心

2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2.1缩短护患间的心理差距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建立真诚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2.2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良好的沟通可提高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2.3防范医患纠纷 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使护士和患者之间更好的换位思考,理解对方,减少纠纷。

3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3.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患儿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发挥主观作用,他们不能准确叙述生理、心理上的不适,只能被动接受治疗护理。

3.2患儿家长方面 有的家长期望值过高,缺乏医学知识,他们"一针见血"、药到病除的心理非常突出,对护士的技术操作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求护士操作一次到位,不能有任何差池,一旦发现不满的地方,即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进行维权活动。

3.3医院方面的问题 护理人员的缺编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一般病房护士与病床之比为0.4:1,事实上,很多医院的床护比根本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儿科疾病季节性强,护理人员不足,而且护士承担了很多非护理行的工作,护士每天忙于应付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却少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时间,一旦缺乏理解,将极易产生矛盾。

3.4特殊的环境 儿科护士工作量大,常年处在嘈杂的环境中,身心都承受极大的压力,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长期持续的高强度的工作使护士身心疲惫,甚至导致身心疾病[2]。

3.5护士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 面对儿科特殊的服务群体,需要有广阔的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但是随着80、90后招聘护士的增多,此类人员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工作不稳定、收入偏低、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工作中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在与患者沟通中不能正确运用医学知识,操作基本功不扎实,常常敷衍、搪塞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低,造成前脚走,后脚液体肿的情况,在服务失败后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家属的谅解,这样极易导致患儿家属的反感和不满而引发医疗纠纷。

4应对策略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医院通过增加编制,加强临床一线护士的配置,科室弹性排班,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在高峰时段增加人力,缓解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4.2加强护士工作做责任心 上班期间严格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病房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3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护士不仅要加强语言性沟通技巧的学习,针对沟通对象的地位、文化差异、情绪影响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沟通时,运用好倾听、介绍技巧,掌握好语言艺术,适当用幽默语言来缓解护患之间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双方沟通。而且还要善于运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学会使用体态语言,以热情的微笑、慈善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和端庄稳重的仪表来迎接每一位患儿,使家长在陪诊过程中,从护士身上获取信任感、亲切感,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促进护理质量。工作中,经求患者的意见,当发现患者对治疗不满时或指责护理工作时,解释要耐心,态度要诚恳,沟通后,要做到及时查漏补缺。

4.4提高专业技能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为独生子女陪护较多,个别患儿家长自身素质较差,看不起护士,对护士工作非常挑剔。因此,作为儿科护士,要心胸开阔,冷静谨慎,处变不惊。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从容面对各压力。平时工作中多看、多练,提高专业技能,在进行操作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抢救和应急情况下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沉着应对,做到有条不紊,既使患儿家长有安全感,取得信任,又能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4.5增强自身修养 良好的个性特征、涵养、礼貌,整洁的外表,端庄优雅的举止,亲切温和的语言,都是无形的魅力,影响着有形的沟通。

4.6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良好的就医环境,可以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因此医院通过改善医院的硬件,为患儿提供人性化的设施,如在医院的走廊、病房的墙壁上张贴儿童卡通画,在医院的宣教室或输液大厅播放孩子喜爱的动画片等来消除孩子的陌生、恐惧感,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通过体现就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患儿、尊重和理解家属,重视他们的感受。

总之,良好的护患沟通,可有效地避免了护患矛盾,只有把握好各种不同的沟通契机,掌握好沟通技巧,才能提升工作品质,使护理成为科学和艺术。

参考文献:

第9篇:如何与家长沟通的技巧范文

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癌症已成为危胁人类生命的第二大疾病。癌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如何与癌症患者沟通就显得很重要,笔者现将在护理癌症患者中的沟通体会介绍如下。

1 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癌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1.1 注重首因效应和称呼礼仪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衣帽整齐、仪表端庄、整洁合体的工作服,体现护士严密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1]。在接待癌症患者入院时,亲切随和、从体贴关怀着手,可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其次根据癌症患者的年龄、职业等情况,因人而异,准确称呼患者如按辈分可称“阿姨”、“大爷”等;是干部一般按职务称“李领导”、“陈经理”等;有职业的称“师傅”、“老师”等;年轻患者称“小黄”或称呼其名字等。恰当的称呼,可使患者感到更亲切、更受尊重。

1.2 善于观察患者的改变并真诚的赞美患者 癌症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治疗,有的患者因自卑其人际交流相对减少。护士不能只关心癌症患者疾病变化,还要善于观察癌症患者在人际交流、穿着方面等改变,自然而真诚的赞美患者在当下的每一个进步和细微变化,可提升癌症患者自我价值感,也可增加癌症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并和他人分担自己的痛苦与忧伤,这有利于癌症患者的身心健康。

1.3 学会共情 共情即换位思考的能力,指设身处地准确理解患者,体验患者内心世界的能力[2]。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护理人员只有具备共情的能力,才能更清楚而准确地体验其痛苦,更准确地掌握其情绪的变化,更有效地安慰焦虑、恐惧、孤独、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的癌症患者。

1.4掌握倾听技巧 癌症患者不仅饱受疾病的折磨而且随时面临死亡的到来,他们有抱怨、有愤怒等。护士要有耐心倾听患者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不可打断患者说话,同时注意眼神交流,必要时给予应答如点头、拍肩等动作,以示尊重理解患者。倾听过程中对情绪激动的患者必要时可插入话题如:“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同时为患者递上一杯水。

2 针对不同的癌症患者进行选择性沟通技巧

2.1与文化层次不同的患者沟通技巧 对文化较低的癌症患者,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讲解医务人员的技术力量,住院治疗期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主动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及时解决和安慰,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尊重。对文化较高的癌症患者,要注意策略性语言,可详细地介绍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现今最佳的治疗手段等各种情况,使患者能接受并配合治疗。

2.2与不合作及要求高的患者沟通技巧 不合作的患者常不愿与医务人员配合治疗等。此时,护士应主动询问患者不合作的原因,如经济困难的患者,要耐心向患者解释,国家的医保政策及社会爱心捐款对贫困癌症患者的支持,同时要求家属鼓励患者治疗,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支持而树立治疗的信心。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患者因住院时间长心理有怨言要求过高。护士应理解、重视、关心这类患者,多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与之交流如“请您尽量说说您的想法是什么?”

2.3对危重及临终癌症患者的沟通技巧 护士对危重癌症患者的沟通应语言简短,尽可能满足患者其合理要求,不要其感到绝望;提问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多用非语言如点头、握手、拍背、盖好被子、打开窗户等动作交流,可使危重患者感到护士的善意,感到被重视。当任何语言对临终癌症患者不再有意义的时候,护士需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适度的抚摸患者,静静地陪着患者,帮助患者减轻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协助患者走向人生的终点。

3 语言是与癌症患者沟通的重要工具 护士与癌症患者接触时间最多,在晨晚间护理、护理查房及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抓住各种时机与患者交流,良好的语言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所以护士要善于掌握语言沟通的技巧。

3.1要多用安慰、鼓励性语言沟通 有的患者一旦被确定为癌症,往往会把癌症与死亡划等号,会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产生害怕、焦虑、恐惧、悲哀、抑郁、无望等心理状态,可见其心理压力是非常巨大的。护士要积极安慰,鼓励患者及时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反应如“相信我们一起想办法会处理好的。”护士要多用安慰、鼓励的话帮助癌症患者渡过不良的心理时期。

3.2 注重委婉性语言的表达 在肿瘤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护士对癌症患者的病情解释、治疗方案和预后说明要注意谨慎、委婉。如护士对癌症患者及属沟通时,护士可用“病好得慢些”的说法代替“无法治疗”;可用“不够满意”的说法代替“效果差”;可用“去世”、“走了”、“上天”等词代替“死”字;可用“遗体’的说法代替“尸体”;可用“临终前”的说法代替“临死前”;可用“去买寿衣”的说法代替“去买死人的衣服”等。

3.3 保密性语言 护士在与癌症患者及家属沟通时,对不能承受癌症事实的患者及家属要注意保护性语言的使用;如果有的家属对治疗期间的真实病情不希望患者知道,护士要与家属的语言保持一致,以对患者的心理起到保护作用,利于治疗的进行。

3.4积极心理暗示 癌症的难治性和可怕性,可使有的患者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如癌症患者在使用化疗药时护士可告知患者“这种药对您的病情控制效果很好,您的病情会有所减轻”,护士通过语言暗示

也能创造一种非药物的治疗效果。如指导患者经常运用自我暗示法,“体内的抗癌大将军―免疫杀伤细胞,正在主动攻击肿瘤细胞,肿块在慢慢缩小”,这可帮助患者树立积极主动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3]。

4 专业技艺的沟通 护士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是维系沟通效果的纽带。如有的癌症患者需要肌肉注射,护士要掌握无痛操作技术,转移患者注意力,以缓解害怕紧张的心理。有的癌症患者因长期的化疗,静脉穿刺如未成功,护士要立即向患者道歉。护士只能不断学习、苦练技术、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

小结:护士在护理癌症患者中灵活的沟通技巧,能较好解决癌症患者在住院治疗中出现的各种负性情绪,以满足患者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需求,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丽.人性化护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

[2] 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61-62.

[3] 闻曲,刘义兰,喻姣花主编.新编肿瘤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