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美术教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兴趣;教学的容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其在教育教学中也发挥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在更大的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当中。在当今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已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化学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由于化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逻辑性较强,在传统化学学习学生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由于学生们自己不能克服,教师也没有正确面对,从而影响了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为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时,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产生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使课堂教学显得呆板、沉闷,不仅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了束缚。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课堂教学有了明显的不同。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再单纯使用粉笔在黑板上进行知识的讲授,而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对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及其组合在大屏幕上进行呈现,在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都被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所触动,他们不仅对多媒体教学充满了兴趣,对多媒体上呈现的教学内容也充满了兴趣,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探究,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了知识。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能够有效地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由于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强,并且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仅仅依靠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生活阅历以及教师乏味的讲解,很难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知识。在课堂上,教师为了让学生对化学知识做出透彻的理解,反复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讲解。虽然教师讲得筋疲力尽,但是学生仍然对教学内容感到懵懵懂懂。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而且学习效果也不明显。
要想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把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让学生获取形象的认识,从而经过学生的思考和理解内化为理性认识,上升为理论知识。这种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知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运用上也更加灵活。
例如,在学习“苯分子”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苯分子的球棍模型,并且对模型进行360o旋转,通过形象的展示,学生们很快了解了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在课堂上也充满了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通常是边讲解,边板书。在教师进行板书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显得更为有限。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会有所不同。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中已经输入了需要板书的教学内容,在上课时,教师只要对教学课件进行操作即可,即使进行板书也只需列列提纲,从而为课堂教学节约出了不少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时间进行知识的拓展,从而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的演练,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的使用,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状态。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有助于化学实验的顺利开展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进行化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发挥出实验的优势,以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有些化学实验不便于在课堂上进行操作,但是,如果不进行化学实验难以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可以接着于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化学实验的演示,让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观看实验的操作过程,对于没有看清楚或者是重要的部分,教师还可以进行反复播放,以让每位学生都获取清晰的认识。
例如,氯气有毒,在学习氯气时不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操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操作过程,避免实际实验操作中的危害性。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教学 多媒体教学
近两年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难点,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慢慢的走进了课堂教学,因此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需要改变了。多媒体已经渗入到了课堂教学中,所以对我们老师来说,要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是必然的。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么多媒体就应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下去接受知识,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益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容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把生动的动画图像,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展现给学生,给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学习绪言时,让学生观看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突出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和我们自己的关系,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通过计算机控制各种媒体,可把书本上、语言上难于表达理解的内容直观化,使学生从中间接地获得准确的感性知识。“百闻不如一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运用多媒体,有利于课堂分层训练
传统课堂训练中一般采用一刀切的做法,即不管学生的层次都做同样的练习题。结果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而运用多媒体的分类显示屏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一弊病。如在教学后,可以在后进生分类屏上显示基础题,中等生分类屏上显示部分基础题和少量拔高题,优等生分类屏上则显示少量基础题和部分拔高题。这样便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结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对象的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训练教材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先决条件。对教学对象掌握语言能力层次、教材的深浅度进行分析、定位,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效运用多媒体。
四、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
虽然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强视、听、读、写功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制作一个多媒体,就要花上好几个小时了。那如果在每堂课45分钟的教学都完全使用多媒体,甚至是复杂、用时过多的多媒体。那样的教学就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多媒体的使用与否或多少,应该似课程内容而定,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只要能说明问题就可以了。
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该同时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具教学,而不是撇开传统教学。比如对模型的使用是不可以丢掉的。在上课的时候,把准备的模型展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也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如必修2有机物教学中,展现出甲烷、乙烷等的球棍模型,从而说明其分子结构及成键特点,分析其性质,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有机物的空间结构。我们也知道现在大多数学生对空间结构的理解比较难,思考或者说是想象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这时在他们面前把模型展现出来,这样不就很形象了吗。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了,同时也可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应避免的误区
教师为了达到逼学生提问,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中不要把一切问题都讲出来,让学生有问题可提。2.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有个过程,切不可心急,欲速则不达。3.因势利导,逐步克服为提问题而提问题的倾向,使提问更有价值。
一、提高政治素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自身的品德修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因此,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加强自身品质修养的同时,我还深入到学生当中,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正确指导。
二、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文化修养新的课程中各个学科相互渗透,不分彼此。有时要讲好一节课往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在今年,我阅读了许多与教育有关的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文化修养,提高业务素质。要当个好老师,我发现只有渊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很强的感染力,良好的组织能力也是必须的。今年,我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提高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更大的进步。同时还加强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多动手画画,多练书法,培养自己的一项专长。
三、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多,不像班主任每天与学生接触。但我想我的言行举止被学生瞧在眼中,或多或少会影响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好表率。在教学中,虽然没有升学和评比的压力,我还是努力上好自己的课,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让所学的指示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欣赏性与技法性范画需紧密联合,欣赏性范画教学不仅要学生理解画面的技法知识和理论内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构建独立的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示范性范画教学在重视欣赏性范画教学的前提下,在学生自身独立的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的帮助下,挖掘技法本身发展创新的空间。更加充分展示艺术语言的魅力。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提出几点改进冀望对 “范画”教学有所启示。首先是重视培养学生构建独立的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的欣赏性范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美术理论式范画
高等美术教育,不全是技能技法教育,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学会审美,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即“美育”的重要途径。比如欣赏古典素描代表人物中达芬奇、丢勒、拉斐尔、荷尔拜因、鲁本斯、凡代克;近代素描代表人物中的米勒、门采尔、德加;现代素描代表人物中罗丹、珂勒惠支、费欣等大师的作品,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才是优秀的素描作品。但课本中可供欣赏用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国外的优秀作品,因版面有限,它们都被缩印得非常小或印刷得特别差,很多细节无法显示出来,学生们总是一看了之,没有耐心去细细品位。上课时教师把课本高高举起,喊破喉咙去解释作品,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课堂教学也显得毫无秩序,尤其当遇到像中国画中的水墨情趣、西画中的色彩渐变之类的地方,教师的言语已无教学意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其一、是直接把一些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放在视频展示台上,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其二、是把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经扫描仪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其三、是在互联网教育网站上查阅下载收集类似的典型的图片资料,也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这样获得的“范画”图象清晰、醒目、直观,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图片精彩的局部放大,欣赏分析图片更得心应手,学生很容易被吸引,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使学生心领意会,从而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标准,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
二、美术理论与技法对比式范画
在讲评分析学生作业时或画到一半发现全班大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问题时,例如在静物素描构图问题中,光靠一味的讲述,指出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在“好”和“差”之间始终处于含糊朦胧的状态。这时从历届学生作业中选出优秀的和有问题的比较典型的作业作为“对比范画”。比如在色彩教学中,收集选出学生作业中“花”、“火”、“粉”、“脏”了的作业与优秀的作业放在一起并列对照,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比较才有鉴别,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再辅以耐心的讲解。此种方法也可以用在绘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在构图知识教学时,教师仅展示出几张正确的范画构图还不够,还可以展示出几种错误的构图,两种构图范画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构图中的正确和错误认识明确,过目不忘。在教学中可以事先制作准备好由同一组物体组成的不同构图形式和不同工具材料画种等的一系列“范画”,上课时全部并列张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构图不同工具材料画种的“范画”并一起研究问题。具体如物体画的太大,画面显得拥挤;物体画的太小,画面又显得太空;物体画得太高、太低或太偏,画面又显得不平衡;什么物体适合什么材料表现,不同的材料和相关的画种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等。这样,教师利用多幅“范画”对比,择优汰劣,直到剩下比较完美的几幅。这样做,一方面,向学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优”和“劣”有一个明确的鉴别,使学生从“所以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之所以然”的理性认识。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构建独立的美术思维的能力。
示范性范画教学在重视欣赏性范画教学的前提下,能继续完善学生们自身独立的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框架,探索技法本身发展创新的可能性,所以重视示范性范画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教学方式分为两个方面:
关键词:多媒体;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6-095-1
引言
多媒体作为新时代用于传播信息的载体,以其多功能的应用将文字、动画、图像、声音等相结合应用于课堂中,不仅以其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优势获得学生的认可,而且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降低教师由于化学课堂需要多做实验,多讲解而往往实验原料不足而带来的教学难题[1]。让学生们能通过在多媒体的学习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此,笔者结合其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以下探讨:
一、通过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可以看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建立在兴趣之上的。而多媒体的运用使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实验原材料的不确定性以及文字解说的抽象性所带来的难题得到解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备案,将课堂将要学到的知识点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里了解此次化学课老师要讲的知识点,做到课前预习,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的集中精神去听课有侧重点。
如在学到电解的原理时,因为这个原理是通过观察微观粒子的运动来解释宏观发生的现象,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知识的抽象性,学生不容易很好的理解,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应用多媒体的幻灯片设置,可以将电解池的装置原理反应生动地给同学们传递出来,由于画面的生动形象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实验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模拟可以将小实验放大化,让全班同学们看的更清楚。将微观的变化看的更清楚,将抽象具体化,从而使学生更快更深刻的理解电解的原理。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也使这一堂本该具有教学难度的化学课堂变的兴趣盎然,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更好地完成教学重点。
二、通过多媒体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由于化学理论多半是揭示物质的变化实质,而高中生又对化学知识的熟悉度不够,化学的空间思维和想象推理能力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以至于学到有机化学的时候不能把有机分子在脑海中还原成立体结构,更加难于掌握和理解有机分子的结构性质,从而给教学进度带来很大难题[2]。
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利用它丰富多彩的图像声音模拟的功能,将这些原本的微观知识通过多媒体这个载体使其立体化、全方位化、更加生动的表现出来,使学生逐步培养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对这些原本看不见摸不到却又存在的各种不同的运动通过多媒体转化为宏观的教学来接受它,从主观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情况。而且当遇到一些需要做实验的课程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操作,学生观察现象。这样存在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第一,这样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仅有前几排的学生才能清楚的看见实验现象,而位置靠后的学生则不能很好的观察,这很有可能影响学生们的化学成绩以及全班的总成绩。而应用多媒体就能避免这个问题,大屏幕会让每位学生都清楚的看到实验的前期准备、过程以及结果。第二,有很多的实验需要特定的实验环境以及实验条件而很多学校却不能达到,这样很多知识点不能充分的让学生理解。而且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如果不能正确的操作或是由于操作的疏忽会危机教师及学生的安全。因此,如果应用多媒体来授课,不仅可以解决由于条件环境等问题不能进行实验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化学实验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在这种多媒体教学情境中,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
三、通过多媒体来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教学中有很多理论问题,如果依照传统的教课方法教师要在黑板上写板书,这样很多的时间都浪费在写板书上面,不能充分的利用课堂有限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集中精神去听课,放松了他们听课的精神,这样一来,教师再讲课的时候学生的知识点不会很好的连汇贯通,所学的知识不能完全吸收,被动的学习课堂内容,给教师的课堂任务以及学生的化学成绩带来影响。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这就可以加快教师的授课时间并且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上时间集中精神,并且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时间,通过多媒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询问,这种趁热打铁式教学会让化学课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相关技术的发展,各学科的教学效果有极大的提升。将多媒体这个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化学的教学课程中,不仅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要求,而且对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中所面对的种种难题起到的很大作用,对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优势,将该技术产生的效率转化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化学知识到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以在满足新形势下高中化学教学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化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代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80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撑。很多教师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适应当前现代化教学的进程与发展。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就得到很多教师的青睐,该教学技术在促进化学课堂取得实际的教学成果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教学作用。然而,在实际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该教学技术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讲,教师在运用该教学技术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教师过多地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甚至出现了该教学技术挤占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的问题;二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严重忽略了师生之家的互动、沟通和相互交流的环节,从而造成了师生脱节的尴尬状况;三是教师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对具体的声音、色彩、动画、影视等相关的教学元素的使用也不恰当。为此,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改善措施,促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发挥其教学优势。
一、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一方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调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氛围,带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一种融合了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教学元素在内的教学手段,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激发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容易被提高起来,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能够调动起来。这便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单纯讲解的模式,将学生从沉闷的学习环境中解救出来,以一种充满新鲜气息的教学形式加以展现。学生在这种具有形式化和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面前,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起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对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践行和发展,对这一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元素,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新发展。该教学技术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被提出并得到广泛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教学的新动态。教师对该技术的使用也能够推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首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在实际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进一步的展现课堂教学形式之“新”,很多教师过多使用这一教学技术,甚至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看作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代表。但实际上,教师对该教学技术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并进一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也增加了一个在驳杂的色彩、图像等元素中筛选的过程和步骤。因此,教师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必然会耽误有限的上课时间,需要教师引以为重。
其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还存在忽略师生沟通的教学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身和多媒体机器的互动沟通上。在这里,多媒体成为沟通师生之间关系的中间地位被打破,反过来教师成为为一个传递和介绍多媒体课件信息的中间媒介。这样教师和多媒体之间的联系、学生和多媒体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则相对减少。而在一堂课程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对该问题有所重视。
再次,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现代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来讲,教师容易过多地使用声音、影视等动态元素。教师对这些动态元素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乏味的精神状态,但上时间下来就会起到分散学生学习注意力的负面作用。为了更好地改善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恰当地使用和制作教学课件。
三、解决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第一,为解决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时间过多的问题,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手法。对于一些必要知识和画面的呈现,将有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对于简单地知识呈现,则无疑是在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比如,教师在讲解一些难以通过具体课堂操作完成的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让学生对化学结果和化学实验的状态有个形象化的认识。而在讲解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时候,教师如果通过课件展示的方式加以呈现的话,就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第二,为解决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师生交流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提问等环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比如,教师在讲解氢气燃烧的现象的时候,就可以向学生询问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的关于氢气的认识和理解。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对氢气的其他内容进行补充,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有选择性地向学生展示课件中的教学内容,选择有价值的、学生们需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以打破在多媒体运用中师生关系割裂的状态。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多媒体教学 激发兴趣 因材施教
一、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内趋动力,而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既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各项能力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的保障。网络资源具有极大的丰富性的特点,它把各种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通过细致的手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通过高速的光纤双向传输,把全运动、高清晰度的视频图像发送出去,融传入与传输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从各个角度、各种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图像缩放、资源下载、重组等功能,可以把化学教学中所涉及的有毒、有危险性的化学药品,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运用网络技术中的动画演示,媒体播放等功能,可以模拟化学微观世界,把在化学课上用常规方法难于实现的化学反应、化学实验向学生进行演示,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模拟教学过程,变抽象为具体
化学是研究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对于化学中运动而复杂的微观世界,用传统的教学过程很难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的理解。而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微缩模拟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对化学变化的本质一目了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模拟动态反应,变瞬间为永恒
在化学世界中,许多化学反应瞬间便可完成,即使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也很难逐步观察实验现象、推断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既可以模拟整个实验进程,动态地、对比地演示一些化学现象,又可以通过暂停键,随时控制反应变化的速度,调节反应变化的快慢,达到能随意调整教学进度,更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效果。
四、虚拟现实,因材施教
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现在教育的新理念。而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就可以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机对话、人工智能、界面友善、可编著工具、虚拟现实等功能,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调节学习的进度和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独立上机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目标,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教师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总结学习方法,排除学习障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去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同时还利于教师实施个别化教学,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并根据所得信息,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及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逐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摒弃过去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学生仅被动接受的局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虚拟学习环境,突破时间、空间局限
“学会合作”是21世纪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建立电子信箱,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发E-mail,当教师和学生收到相应的信息后,便可回信答复。教师和学生也可跨越时间和空间,利用网络中的在线讨论与不同人群进行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逐步学会共同学习。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帮助,提供不同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料,交流不同的学习体验,实现资源共享。
六、虚拟测试,建构知识网络
摘要: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它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张,其中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这种新型的教学工具正在不断的频繁出现于各种课堂之上。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阐述,希望能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推动高中化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信息共享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普及以及多媒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引入多元、立体和多变的信息交流,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也给中学化学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许多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并将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有助于推动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
第一、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字化的知识变得立体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影响、声音、动画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互联网的信息是海量的,从微观结构到宏观世界,从单一教材图片到色彩丰富的图像,从静态的描述到动态的变化,从过去的化学史到现代的科学家,从课本中的实验到现实中令人惊异的化学实验等等,向我们展示了更为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不直接给予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上网收集整理信息,相互交流讨论对信息给予加工处理,找出答案,再提交与教师讨论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第二、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高中化学的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很多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信息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把学科教学中的实验过程以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可以把一些难于用传统教具展示的,微观的、抽象的、危险的化学过程虚拟出来,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许多烦琐的讲解过程。比如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原电池反应等实验可以以动画形式模拟展现出来。另外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自己与计算机的直接交互,进行实际模拟化学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建立起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培养起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由于是内在动力的激发,可以较好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改进教学效果。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通过电视、报纸等关注与化学相关联的社会新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观察现象、产生问题、深入思考、积极讨论、得出结论等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手机生产车间的“中毒”事件,中毒物为烷烃家族中的“正己烷”,让学生感知物质的毒性,树立绿色化学概念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关注每年11月份评选出来的物理、化学等诺贝尔奖。
第三、可以加强学校之间的信息共享
现如今,很多学校都建立了校园网,并且与互联网相连接,从而构成了一个交互式、全方位、多渠道的教学体系,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并且所用的教学资源也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联系和共享的,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加强信息的共享。要知道,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一旦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运用好了互联网这个巨大的教学资源库,这样无论是对于学生知识面的开拓还是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讲到《氨气》这一节课的内容时,教师们就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内容加入到自己的教学课件中来,这样既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又可以充实我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一项长期的实践课题,如何让多媒体技术更好的发挥作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备课中将技术与我们的化学教学相互衔接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核心是要求教师有基本的信息素养,要在先进的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指导下,以系统科学的观点,对化学教学中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整体、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它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实现因材施教,转变学习方式,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个性化、系统化、实用化.但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导致少数学生沉湎于网络;另外,不能利用模拟实验代替化学实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微观结构的动态显示时也容易犯科学性错误.因此,希望本文为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些积极的正面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 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试验过程中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获得感性认识,得出结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实验以其真实性、科学性的特点,能够通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接受新知。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抬高实验装置,放大实验仪器,增加实验药品用量,反复展示实验结果等手段,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然而,实验仪器不能随心所欲地放大,反复展示实验结果,既浪费药品又浪费时间,而且有些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现象很难人人看到。而在实验中采用投影技术,则可大大改善以上状况。投影技术的主要功能是放大实验过程和现象,让所有学生清晰地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2 摄像和录像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
在化学教学中,有时需要做一些变化过程时间较长的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还会伴随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耐心和注意力是一种考验。要想让学生在实验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是不现实的,而且课堂时间也不允许。教师要想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实现信息获取最大化,就要有选择性地对学生的观察时机给予筛选,确保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就是所需掌握的知识。因此,通过对实验的全过程录像,并进行剪辑编辑加工,既能让所有学生看到实验全过程,又不失真实性。另外,有的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比较激烈的反应,还有的实验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实验都具有危险性,不适合直接在课堂上操作。而借助录像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危险的发生,既能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又能较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录像,对实验中容易发生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危害进行真实再现,让学生充分了解错误操作容易产生的后果,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以期他们更加准确地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录像实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实验装置,掌握实验操作的规则与步骤,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利用录像进行实验教学,还可以充分利用录像的技术功能,更加真实地演示实验,如放像的快进、慢进、倒退等功能,可以分别用在高速或缓慢的实验过程展示上。同时,可充分利用倒退,将重点实验过程反复呈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缓慢地观察实验中的高速反应变化,不至于因为反应太快而看不清楚,而且可以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不至于浪费时间。这些通过加工的实验过程,能让学生准确感知细节,反复观察重点,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杂的化学过程也可以通过录像、摄像技术清晰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做,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直观化,便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此外,教学录像同样应用于一些定性的实验,成本高、危险性大的实验,要求较多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以录像取代真实的演示,可以保证演示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化学实
验中的运用
化学实验对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都有一定要求,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一旦操作失误,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造成实验事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学生会因此对实验产生恐惧心理。为避免这些消极影响的发生,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在模拟试验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试验步骤,然后再进行试验。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一些失误的发生,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教师可从网络上下载借鉴一些关于实验操作的软件资料。如在做“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时,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移去酒精灯,如果步骤出现错误,就会产生一定的危险。这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利用软件反复模拟试验。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让操作正确的学生在计算机上得到奖励,而当学生操作失误时,计算机就会自动对水倒流试管底部、试管破裂的危险场面进行模拟。再如,通过模拟展示点燃未检验纯度的氢气发生爆炸的场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引起危害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警惕。多媒体技术的模拟,可以有效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对一些装置较多或操作步骤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模拟的网上场所进行模拟实验,等他们对实验的步骤和细节掌握后,再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如“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中,学生在多媒体技术上进行模拟,既能了解实验原理,又能掌握操作方法,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实验技能。
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设计教学,还可以展示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虚拟的操作环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网络实验室”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主动探索化学奥秘的兴趣。
如“网络实验室”可以虚拟提供给学生鉴别物质所需试剂,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法进行实验并加以判断。计算机会自动对各种方法所产生的现象进行模拟,并进行判断和提示,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声、画、文字等富有趣味性的素材,直观展现微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这一手段的运用,还能有效避免一些危险的发生,帮助学生跳出认识中的时空限制,充分调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能力,为他们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