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经济哲学思想精选(九篇)

经济哲学思想

第1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政法学院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的贯穿和视角转换多维分析的方法的应用都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要扎实学好思想理论,尤其是要认真、全面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邓小平的著作,同马克思、列宁和的著作一样,其中的理论观点,都是既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它立足的基础是党和人民的崭新实践,它的重要价值已经并将继续在实践中得到证实。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是同邓小平漫长革命生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分不开的。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必须结合邓小平漫长革命生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过程;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需要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核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精神,主动把握客观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总结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开展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有利于全面地把握邓小平经济和哲学思想,推动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深入在邓小平理论思想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经济理论方面的内容。在《邓小平文选》3卷共222篇文章中,专门阐述经济问题的就有69篇,约占1/3,在第3卷119篇文章中,专门谈经济问题的就有43篇,约占40%。此外,在《邓小平文选》中还有不少报告和谈话,虽然不是专门讲经济问题的,但也涉及一些经济理论观点和经济实际工作,如果把这部分也统计在内,那无论在篇章还是在内容方面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了。从哲学的高度理解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才能领悟到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而邓小平哲学思想又大量地寓于对经济建设、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论述之中,只有深入到邓小平经济理论中去,才能更具体、更准确、更完整地了解他的哲学思想。十五大明确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后,研究邓小平理论成为国内理论界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国际上也引起广泛关注。多年来在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方面,着重于改革哲学,近年来又集中讨论发展哲学,其中都涉及经济哲学问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掀起经济哲学研究的热潮,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先后召开经济哲学学术研讨会,多家核心刊物刊载了探讨经济哲学的文章、提要或会议综述。创建当代中国的经济哲学学科和学派已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创建当代中国的经济哲学学科和学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经济思想为指导。而要以邓小平经济哲学为指导思想,首先就要深入研究邓小平经济哲学思想。

第2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自由;个人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经济体制

首先,我们对一个人理论的探讨,要从这个人的经历开始。奥斯利出生的哈耶克,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大战中他目睹了维也纳的繁荣与衰败,认识到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当时,奥斯利政府通过了国有化法案。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哈耶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哲学思想。

虽然1974年哈耶克在纯经济理论方面研究成果而后殊荣,但使他名声大振的是他以经济自由为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哈耶克对于“自由经济制度”的信仰来源于他的经济哲学思想。该经济哲学以主观唯心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便是以自由市场配置为最优核心的经济哲学思想。

对于哈耶克经济哲学思想的探讨,首先我们必须对他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有足够的认识。他认为个人主义有真伪之分。因为受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所以哈耶克强调真正的个人主义强调自发的秩序,是相对人为的秩序而言的。人为的秩序使人在人有意识的组织下进行的,而自发秩序的强调自发性,无刻意性和无设计性。他提出“国家的建立是偶然的,它确实是人类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那些自由人的自发联合所制造的事情,往往认为她们个人的头脑所能全部理解的东西更加伟大”。

其次,他认为真正的个人主义不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是假个人主义中的一个方面,真正的个人主义强调强制力量的存在,但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例如像卫生与健康设施这样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哈耶克提出,所谓秩序是“一种事物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各种要素彼此复杂的关联,我们可以根据对整体中部分要素的认识,去形成对其余部分的正确期待,或至少此种期待能证明为正确。”由于哈耶克在方法论强调个人主义,又受英国古典主义的影响,所以他强调自由,且这种自由与外在的强制是相对立的,他认为自由是不受基于别人专断的意志所强制的。自由作为哈耶克的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对市场的理论基础。由此可见,哈耶克所讲经济秩序就是自由竞争。

市场经济和计划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前者强调自由竞争而后者是中央权威集权;前者强调个人自由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后者则强调生产资料的国有,并由中央当权来支配。基于自己的理论观点。哈耶克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进行了彻底的否定,而对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经济推崇备至。

哈耶克不但强调人行为的自由,还强调利己的动机。他认为人首先是经济人。只有允许单个人行为在规则的范围内以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的,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市场强调生产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市场的价格机制作为各种经济知识的指示器,会反映出有关消费者需求的知识。

后来由于社会主义意识的兴起,自由主义本身内涵的转变,即更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对财富的分配。而哈耶克作为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和主义的领袖人物,由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的不清楚从而造成理论的最大危机,哈耶克认为竞争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基础上的,而这种竞争是受法律和民主为先决条件的,哈耶克因极力对私有产权的辩护,从而受到诸多的批评。其实私有产权的建立虽然一方面维护了个人主义,但财产的绝对化不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财富的再分配,可能会产生贫富极差。

而实际上,社会主义同样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并不是一定要建立在财产私有的基础之上。我们来看看改革开放20年的中国,由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又存在什么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下实行市场经济存在很多问题,如官员腐败,环境污染,国有资产流失等等问题。如一位经济学家所说的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掠夺型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市场化已经到达一定程度,但是要素市场发展则相当滞后,从而导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严重扭曲,使得社会民众的大量财富轻易地转移到少数人手中。

比如说房地产商掠夺土地资源,中国的房地产为什么在短期内涌现出一大批所谓的富豪。这些房地产商在短期内成为富豪,是凭正常的市场竞争、是凭他们个人的市场能力与市场智慧吗?不是,他们靠的是利用政府权力对城市弱势民众及农民土地资源的掠夺。再看政府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往往会以土地为国家所有为由,基本上会以低价甚至无偿地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然后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房地产开发商,最后高价卖给消费者。种种现象表明政府利益是与广大人民利益是相脱离的。

总的来说,市场经济虽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但是要建立在完善法制基础上。想建立好中国的市场经济就一定要健全法制。

参考文献:

1、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新玉英.自由主义的旗手[M].河北大学出版社.

3、自邓正来.由秩序原理[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3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一、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对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任何阐释,都必须放到其哲学思想的背景中进行。正是通过揭示旧哲学的观念本体论的性质,马克思不仅完成了对旧哲学的清算,使哲学回归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而且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规律的揭示,为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一)新哲学指出了一条通往现实世界的道路

在马克思看来,导致旧哲学陷人形而上学重重迷误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其抽象的理论建制封闭了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它必然导致哲学自身窒息了不可或缺的历史维度,丧失了超越当下既定存在、廓清事物发展规律,并关注现实、改变现实的批判品格。因而,“对哲学家们说来,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①基于此,马克思认为,必须破除旧哲学将观念预设为本体的形而上学倾向,使哲学从思辨走向现实并面向时代。 通过对黑格尔思辨辩证法的批判借鉴,马克思揭示了哲学与世界之间的辩证关系,开辟出哲学通往现实的道路,促使哲学从理论思辨走向社会现实。唯物史观为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确立了方法论原则。其实,对于经济全球化问题而言,马克思哲学观变革所造成的影响并非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马克思所确立的新哲学为人类认识社会历史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基于这种世界观,人们对历史乃至由于普遍交往所造成的全球化问题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是将世界看做既成的客体或对象,从而将现实世界自然化了。现实世界被抽象为一个独立于人们实践活动之外的自在自然界。唯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体”维度,却不能抓住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②坚持将精神和意识当作本体的唯心主义,极大凸显了人们的主体力量,抽象地发挥了人们认识破解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彻底的哲学批判

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是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因此,随着哲学变革逻辑深人到社会历史领域,如何对自身所处其中的现有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的哲学批判,就成为摆在马克思面前的一项根本任务。这也促使马克思由对社会现实的哲学批判转向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恩格斯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⑤正是通过这一关系的研究,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未来。

二、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世界历史理论基础

面向现实的哲学世界观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确立,为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由此,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虽然马克思也多次在一般历史学的意义上使用“世界历史”这一概念,例如,多次使用“世界历史进程中”、“世界历史上的”、“世界历史意义的”等指称,但就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而言,并非一般的历史学意义上的经验理论,它实则是立足于历史发展,运用唯物史观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运行规律进行揭示的历史科学。质言之,就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制而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既不同于维柯以诗性智慧和天意意图为标识的历史哲学,也不同于康德关于人类整体历史发展的自然意图和内在目的论的形而上学判定,更超越了黑格尔以绝对精神和理性的狡计为内核的唯心主义世界史观。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基于唯物史观的视野,对世界历史进行唯物主义考察的科学。它既超越了经验主义的实证又扬弃了形而上学的思辨,从而彻底追溯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根源、基础和内在生成机制,不但科学地解答了事实上一直制约着人们对于世界历史进行科学认识的“迷”和“惑”,也科学地洞察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走向。

由此可见,马克思基于哲学变革和唯物史观所创立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世界历史形成发展的根源和趋势作了深刻的分析‘尤其是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和世界历史矛盾的分析,对于世界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实现、世界各民族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等问题的研究,为其经济全球化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实质

近年来,虽然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然而,由于一些学者混淆了经济全球化、人类社会历史以及资本主义的关系,甚至将三者直接等同起来,特别是把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历史等同起来,造成了诸多的问题。在我们看来,要透彻理解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就必须深人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和思想变革的历史之中,通过研究其哲学、唯物史观理论以及世界历史理论中对社会现实的观照、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趋势等的分析,以真正揭示隐含在其中的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是世纪末每一个人都谈论的时髦词语,但150年前马克思就预见到它的许多后果”。③可以说,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的提出,离不开其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对唯心史观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的全面审视以及对世界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这里,我们将进一步呈现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对经济全球化问题作出新的理解。

由此,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难以摆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历史规定的内在限制,反而使它在全球性的时空格局中更为激化。在这个意义上,旨在实现资本无限扩张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是不可持续的历史发展阶段,将进一步确证资本主义及其制度形态灭亡的必然性。

余论

上述分析表明,马克思经典文本中虽未出现“经济全球化”这一用语,但在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及其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中始终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全球化思想。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思想与其哲学观、唯物史观以及世界历史理论存在着紧密的内在关联。马克思的哲学观祛除了旧哲学的形而上学性,把哲学引向社会现实的分析,使哲学从“天上”降到“人间”;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从现实人的活动出发,科学地破解了历史发展之谜,探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认识世界历史提供理论支撑;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探寻到了人类社会由狭隘走向世界历史的动力、趋势,以及落后民族的发展道路问题,深人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开创世界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

第4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手稿》 人的类本质 人与自然 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A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37-0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1844年3月后,马克思在巴黎阅读了许多政治经济学家的著作,以及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在研读的过程中,马克思开始了比较系统地总结自己的研究,其中主要的成果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它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手稿》全书分为三个‘笔记本’”(手稿),并且三个手稿都不完全。尽管这样,但它们在思想内容上却是一个严谨的整体,特别是就哲学而言,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批判,初步阐述了自己新的哲学思想。“《手稿》是马克思世界观的诞生地和秘密,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起源。”马克思在探讨异化劳动理论、对象性活动范畴和共产主义的理论的过程中,对“人”的问题有诸多阐释,可以说《手稿》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一、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论述了人的类本质

异化这个概念并不是马克思哲学所特有的。它源于拉丁语,它有外化、疏远、受异己力量的支配、统治等的意思。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哲学家都有论述。马克思批判和吸收了他们的合理成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实际,对异化劳动做了四个基本方面的规定:第一,劳动者同他们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第二,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第三,劳动者同他自己的类的生活、类本质相异化;第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手稿》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人与自然、人的发展等问题认识的一次重要拐点。

在此部著作里,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依然采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类存在物”的提法,认为人有一种普遍性的意识,也就是说人类能够认识和把握自己和他类的共性、一般性,从而与他类区别开来。“正是因为人具有这样的类意识,所以人类是一种自由的类存在物。”

费尔巴哈把这种本质抽象为一种自然属性、一种“共同性”,看作是只能适应自然的一种“感性的存在”。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的一个观点,即黑格尔“把劳动归结为精神劳动,把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归结为自我意识和意识的对立,因此,黑格尔始终在精神领域内考察这种对立以及作为克服这种对立的手段的人的劳动,把劳动过程看成是思维运动的过程。”马克思则认为人的发展是历史的辩证的自我创造过程,人是自己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的本质,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关键所在。劳动是人的“类生活”、“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被异化了。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困境――异化劳动的分析,逐步形成了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生物性),更在于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会生产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人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发挥和体现。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异化劳动把这种关系颠倒过来,以致人正因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可见,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就是生产劳动实践。马克思阐释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时,谈到“抽象形式的个人生活”,意思是说工人所过的生活是动物性的非人生活。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丧失了自己的类本质。尽管这样,生产劳动依然是人的类生活、类本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人类的生产是全面的,而不是仅仅为了维持自己肉体生存的手段,除此之外,还有精神等诸多层面的东西。人们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实践不断地创造着对象世界,从而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进。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就是说,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在人的劳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在劳动实践中,必然和他人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不能离开社会孤立存在,而只能是一种社会存在。

在《手稿》中,马克思是用生产劳动来说明和规定人的类生活、类本质的,说明人类是不同于他类的社会存在物。此时的认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还受到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一定影响;在‘类特性’的术语上也带有费尔巴哈人本学的痕迹。”这说明他当时的认识尚未真正成熟,我们在看待这一问题时,需要具体地分析,不要过分地苛求于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人的本质做了经典阐述,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决裂,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通过对对象性活动范畴的阐述论述人与自然

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时候,还提出了对象性活动(又称对象化)范畴。对象性活动范畴在《手稿》中的地位很关键,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和对象性活动范畴的分析,表明他开始从劳动、从物质生产等角度出发来说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去说明人的本质、人的意识的来源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肯定人的对象性活动离不开外部自然界,并且把它当作人自己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这是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依赖自然界存在和生活,通过实践和理论普遍地加工自然界的事物,使之成为自己的物质资料和精神食粮。“……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作为对象性存在的人,只有在不断地吸收和同化外部自然界(无机身体)所提供的生活资料,把它转化为自己的有机的身体,才能生成和发展。简单地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不单单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提供物质资源),还是人的精神食粮。马克思说:“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显然,离开了自然界,人的意识也就无从谈起。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和精神食粮,是内在于人的东西,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和谐统一的。从这个角度看,人类保护自然界,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从而真正保证人的存在。

在对对象性活动范畴的阐述中,马克思反复强调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同样作为对象性存在物,人和动物最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实践。动物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作为对象化的主体的人在自然界面前,不是一味地被动屈服,而是在自己的认识和劳动实践中,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自然界,不断地改造着自然,将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自然界,从而改变了“自然的自然”,使自然界真正成为人的存在基础和对象,成为“人化的自然”,带有属人的性质。“自然界通过自己的产物人而把自己发展到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这是自然界的真正新生和复活;人重新获得了全部自然界,获得了自己活动和生活的全部真正基础,使人本身得到了真正的实现。”(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

三、通过对共产主义的理论的阐述论述了人的发展

异化劳动产生于私有制。马克思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中,不仅充分论述了私有制的本质,以及和异化劳动的关系,认为“私有制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人类劳动发展到异化劳动的产物,私有制一经产生之后,它又反作用于异化劳动,成为异化劳动进一步恶化的原因。两者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马克思认为,随着无产和有产的对立,进一步发展成为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认识和解决私有制的问题才能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

资本主义私有制就是这个阶段,在此异化劳动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境地,要想扬弃异化劳动,就必须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和无情地批判,认为要扬弃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就必须开展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在对当时流行的空想社会主义、形形的共产主义的学说进行研究批判的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人的生命活动不是简单为了物,不要被纷扰的物欲所蒙蔽,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为了人本身的解放和发展,为了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私有制被废除,主客体都将得到解放。“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即人的本质的复归。在共产主义制度下,作为主体的人,不再是一个异己的人,并且互视对方为真正的人;作为客体的对象,不再同主体的人相对立,成为人的对象。也就是说,主体的主体性、客体的对象性其位置和作用真正被摆正和发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不断地创造财富,物质的、精神的,并且把它们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地占有它。“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同样,已经生成的社会,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正是这些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及创造这些财富的人,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共产主义向人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不是倒退,而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前进运动过程。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得到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今天对于我们来讲仍然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人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问题,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论述,还不是很具体,甚至还带有一种主观的伦理性质的色彩。这一缺陷在下阶段的论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被明确意识到并加以克服了。

《手稿》是马克思在研究诸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著作的基础上,于1844年4月―8月间写的一部经济学研究的著作,在马克思早期思想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但它还不是理论上成熟的著作。《手稿》中关于“人”的思想远不止上述的三个方面(比如,人的需要等方面都有论及),但有些论述还不是很完备。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必要苛求前人。而应该把它放在马克思人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去考察和体悟,并且和当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起来,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Ⅱ基本内容及全书文本结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1)

2.吴仁平.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叶汝贤.马克思的唯物史观[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5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一、科学技术是福也是祸

既然STS主要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那么首先涉及到的问题是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到底是福还是祸?一般认为,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科学技术在给人类社会造福的同时,又给人、自然和社会带来种种负面影响。[4]马克思在《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的批判,对科学技术的福与祸也展开了辩证研究,得出了相近的结论,但是又有所侧重。

15世纪中叶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转折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在欧洲出现,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以机器大生产为基础的。但是,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功能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而迅速实现。这个时候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反对宗教神学和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方面。直到18世纪末,科学获益于工业,远多于它所能给予工业的。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社会生产力功能才开始得到重视。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进步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在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这就导致了当时整个欧洲都在欢呼着科学技术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福,基本上忽视了甚至根本就不承认科学技术之祸。

与此相反,马克思在《手稿》中开篇就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非人性。因为资本主义的整个生产都是围绕剩余价值来进行的,工人与机器的完美结合在实现剩余价值的同时,也使工人成了机器的一部分。这对工人来说就是灾难工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被贬低为机器。一方面是由于机器化生产导致劳动强度增加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会导致更多的工人劳累过度和早死和一部分工人饿死或行乞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分工是固定的而不是自由的,导致了人的发展是片面的而不是全面的,分工使工人越来越片面化和越来越有依赖性。因此,工具理性扩张占领了价值理性的地盘,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中的管理制度把人变成了社会上的质料和零件,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失去了批判和超越的维度,只剩下肯定方面,由此形成了病态的单向度的社会,即整个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并没有按照科学技术对社会的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而是走向了其中的反面。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本应该成为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本质确证的重要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并没有得到全面发挥,尤其是对人的解放而言。这其中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认为祸根在于资本,正是资本的固有本性,造成了科学社会功能的扭曲。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永远都要从属于资本,是为资本家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而已,并不具备完整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在《手稿》中,主要是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中发挥出的对人的本质确证的消极影响来阐述科学技术之祸的,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否定科学技术的福。马克思在《手稿》中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人的作品与人的现实自然科学对自然的对象化是必须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等等。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科学技术既是福也是祸。但是马克思认为的祸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指的是科学技术直接带来的,而是由于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这一个特定社会形态中产生的,主要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与人的本质确证方面所产生的祸。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必须包含自然

19世纪的欧洲都完全沉浸于科学技术的巨大社会生产力功能,特别强调科学技术的功利目的,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其结果,显然进展纵然缓慢却是所向无敌的。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的扩展似乎没有止境;人们都毫无理由地认为扩大控制自然的能力所用的机械原理,足可以解释整个宇宙的奥秘。因此,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自然是完全被动的,甚至是可以被忽视的。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不是简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而应该是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

一方面,自然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就没有人与人类社会。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因此,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实质上就是人通过劳动实践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的互动,即是在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但是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中就更加强调了人在其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还是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如果没有自然,科学技术会因为对象的丧失而消失;有了自然,在人的认识与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了科学技术进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人属于自然而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如果需要改变这种被动式的动物生存就必须发挥出人的积极能动性,即运用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改造。但是在此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到,能动性是建立在受动性的基础之上的,否则自然作为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就会转为主动,让人成为自然的奴隶。

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工业是自然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即科学技术是在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随着社会历史发展的生成过程。因此,要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就必须将科学技术放到整个社会的宏大视野中进行,否则就是就科学技术论科学技术,使科学技术丧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就会停留在工具理性的层次。因此,只有在充分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真实互动关系,否则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就不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真实的互动,而是非历史的、抽象的和虚幻的互动。

社会必须是建立在人们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正是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才能得以发展与进步;人类社会也就随之而发展与进步。马克思在《手稿》中强调,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然才是人化的自然,才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是人的本质确证。因此,不能对社会进行抽象地理解,社会是人的社会: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体对立起来。个体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实践活动的使然,要理解科学技术就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的系统中进行,只有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置于社会的整体之中予以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其本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立场。

因此,马克思并不是简单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还增加了一个中间环节即自然,强调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来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因而必须引入自然这一个概念。这样就进一步指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互动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现在的研究也表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确实需要引入自然,因为科学技术,作为沟通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中介和手段,通过科学实践及其为基础的社会建构,导致了在社会化自然过程中认识自然,在自然化社会过程中改变自然,并从而变革着社会或推动着社会的变革。这就更显示了马克思在STS领域的重要开创之功以及先见之明。

三、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的本质确证

在《手稿》看来,人的本质确证就是人全面地占有和享有自己的本质。为此要真正理解人的本质确证这一概念,首先必须知道马克思在《手稿》中是如何界定人的本质的。此时的马克思还有一定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痕迹,在人的本质这一概念上还借用了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但是又有所发展,不是简单的形而上的无声无息的抽象,而是指人的自由的劳动实践。因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确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不可能全面实现的,只能是以异化的形式存在,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导致了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本身异化为动物求生存的本能、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因此,劳动者的创造并不是为劳动者自己所占有和享有,而是为资本家所无偿占有。要改变这一异化状态,马克思认为,必须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异化,进入共产主义,实现真正人的、社会的生存。

马克思在《手稿》中就是根据人的本质确证视角来审视科学技术的。马克思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只有把科学发现充分地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去,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改造自然的伟大胜利,应该是人的本质确证的当然重要体现,但是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却导致了人的机器化、非人性化,根本就没有使人的解放事业向前迈出一大步。如马尔库塞认为,在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工业化并没有带来人的解放,相反却使科学技术自身成为了一种全面统治的工具和对人性的更深的压抑。如果科学技术进步是人的本质确证的重要表现的话,人们对运用科学技术而从事的劳动应该是积极的、乐在其中的,但是资本主义残酷的现实就是: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工人像逃避瘟疫一样逃避劳动。正是鉴于这样的思考,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造就的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仅仅是为人的解放准备了条件而已,是黎明前的黑暗!马克思在《手稿》中从人的本质确证视角分析科学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求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不能仅仅从外在的效用原理方面去进行,更不能仅仅将科学技术视为一种满足物质欲望的工具而已,事实上,科学不仅仅体现自然规律,同时还通过工业进入人的生活,有力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体现人的价值追求,而且,这种价值观念不是后来和外在加之科学的,而是早已内化于其中。换句话说,不能仅仅把科学技术当作一种工具理性来理解,而应该是从人的本质确证的历史过程来理解;并且人的本质确证是一个全面的确证,不能仅仅从获得物质财富的多寡来衡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因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是希望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促进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发展,最终扬弃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样,科学技术通过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这个载体展现了异化形式的人的本质力量公开展示,一旦资本主义消亡之后,科学技术就是直接的人的本质力量公开展示了,即真正实现了人的本质确证。

因此,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本质确证的历史过程分析,一方面指出了科学技术对人的本质确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了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人的本质确证的消极影响。如果不是这样,就有可能走极端,既看不到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也无法理解资本主义在历史上的消极作用;既看不到科学技术对人的解放推动作用,也无法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科学技术之消极作用的根本原因所在;既看不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也无法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正如马尔凯(Michael Mulkay)在研究《手稿》后总结所说:开始时自然科学跟资本主义本身一样,是一种解放的力量,它把他们从迷信和宗教思想的意识形态混乱中解放出来。但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必定成为了资产阶级进行剥削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里,科学显著地助长了人类的非人性化。客观的科学知识日益被应用于创造经济和行政管理技术,而这些技术把人们的活动和创造性仅仅限定于成为操作工(operatives)。

四、建立起关于人的科学,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在培根(Francis Bacon)的知识就是力量精神的作用下,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完全陶醉于科学技术对自然改造的伟大胜利之中,甚至福柯(Michel Foucault)还提出了知识就是权力的号召。工具理性思想在资本主义广为流行,认为科学技术就是改造自然的有力工具而已,忽视了其中的精神价值。因而出现了哲学与科学的分离: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是疏远一样。过去把他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乏结合的能力。甚至历史学也只是顺从地考虑到自然科学,仅仅把它看作是启蒙、有用性和某些伟大的因素。可见,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科学与人文的严重分离。在科学技术的作用之下,资本主义的物质世界得到了高速增长,但是人文世界却是蹩脚的。

在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与人文的分离,从根本上说就是资本主义能够将科学技术迅速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使资本家的物质欲望高度膨胀,丧失了对科学技术的形而上学追问。资本主义世界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仅仅是从科学技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带来物质财富的多寡来展开,而不是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这一个系统来进行的。因而他们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抽象的理解,并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基础在人类社会、在人的生存。这必然会导向唯心主义的方向,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毕竟人类社会是一个系统整体,科学与人文都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从哲学视角考察,自然、人和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哪个环节发生断裂,都可能引发难以想象甚至不可挽救的灾难和风险。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呢?马克思一贯坚持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社会创造,并强调对其发展的结果、应用和方向的认识应联系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正是鉴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视野,人类社会应该最终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完成了自然主义和完成了人道主义,也是真正实现人的、社会的生存和人的本质得到确证的完美社会形态。为此,既然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使人的解放得到全面实现,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应该建立一门关于人的科学,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要真正理解关于人的科学,就必须结合人的本质确证这一概念。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是通过工业日益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做准备,尽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发展。因此,只有把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当作是人的本质确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的本质就可以理解了。也就是说,科学技术只有在资本主义这一个现实的土壤中才能发出其中的应有社会功能来,要理解科学技术也就需要从人的本质确证出发,发现科学技术到底是如何促进人的本质确证的。只有这样,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方向或者不如说唯心主义的方向,并且将成为人的科学的基础。因此,关于人的科学主要强调的是人化的科学、为了人的科学,而不是工具论的、异化的科学。这就要求,科学技术必须通过资本主义发达工业社会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而不是脱离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基础的抽象,或者仅仅是改造自然一个必要工具而已。

马克思是希望将科学技术与人结合起来建立这样一门新科学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当然最终的实现,还必须是在实践中的发展,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而不是简单地建立关于人的科学就能直接实现二者的统一。简单说来,就是要将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都必须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因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这就要求,对人的一切对象都应该是从人特有的尺度来进行改造,而不应该受制于某一阶级的尺度来进行,尤其是资本家的独特尺度。马克思曾指出,资本家是不能发现矿物的美的价值的,只能发现矿物的剩余价值。

五、《手稿》对中国STS学派建设的指导意义

综上分析,马克思在《手稿》中的STS思想,总的特点就是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来考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到底是福与祸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还必须引入自然;才能真正理解科学技术是如何实现人的本质确证的;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的科学。这就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人的本质确证一样,是一个历史的生成过程,突出科学技术的社会性,而不能仅仅将科学技术视为一种满足物质欲望的工具而已。

虽然马克思在撰写《手稿》时所面对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与今天相比较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有助于确立中国STS研究的问题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必须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域。《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早期工业社会的批判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STS思想,对于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这些问题仍然是中国STS学派研究的重要问题域,需要结合当下中国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解决。

第二,有助于重新审视西方的STS思想。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STS学派除了有自己特殊的问题域之外,还必须与西方的STS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而不是跟着洋人人云亦云,否则中国的STS研究只能处于翻译、介绍和跟踪状态,很难在世界STS研究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STS思想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审视。

第三,有助于重新深入思考我国在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过程的具体问题。比如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在《手稿》就已经详细分析了科学技术、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这对于现在的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因为现在我们仍然过于单纯地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而忽视了自然在其中的重要价值。

第6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关键词:异化劳动 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 生态思想

一.绪论

在马克思相关著作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近年来,国内外学界对有关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有些知名学者坚持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探讨的核心议题主要是对于资本主x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进而对私有财产展开深刻批判,认为对《手稿》中生态思想的挖掘是不分主次的没有学术价值意义的研究;而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虽还没使用生态这个词,但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中却体现出了其深刻的生态思想。

对此,笔者不完全赞同以上两种观点。笔者毋庸置疑地坚持和赞同马克思在《手稿》核心话题是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问题探讨,但笔者认为在文本内有关马克思生态意蕴的思想体现也不容忽视。以下,笔者从马克思对生态思想阐释的两种路径分别论证,着重论述马克思在《手稿》中深刻的生态思想。一种是显性路径,即通过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论述中彰显出马克思大量的生态意蕴的思想;另一种是隐性路径,即通过马克思对异化劳动批判进而展开对私有制下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批判论证共产主义必然性中透视着马克思生态思想意蕴的理论光辉。

二.马克思《手稿》生态思想阐释的两种路径

1.显性路径

《手稿》中蕴涵马克思生态思想突出表述是对人与自然、人和人关系进行的详细论证部分。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无论是在人的类生活的肉体层面、理论领域、实践领域还是人的精神生活上,自然界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践的无机界。“而人和动物相比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i提供物质资源,不计回报地向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丰富自然资源,是天然存在的物质储藏室,为我们人类提供丰厚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是人们保持活动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不论是人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自然界对人类的赐予,自然界给予人保护,人离不开自然界。同时,马克思还提出人的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互联系即大自然为人类供给精神食粮。

自然为人之自然,人是自然一份子。自然之所以称作自然,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发现的主动性导致的结果。如果失去人的存在和活动,这个动植物生存的弱肉强食的无机界可能便会呈现出另外一幅生命场景,但必然不是今天人类探讨不休的自然了。在文本内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导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的过程的、人的身体。”ii可见,自然界的存在是为了人保持生存和实践而存在的外部世界,是人的身体。反言之,当人消失这种自然界便不再是自然界,它只能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大花园或者动植物园。虽然对自然敬畏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人类思想的共同出发点。这种不自觉的相同不仅是人对外在世界的无知的表现,笔者认为它同时也是人类对自身主体认识的共同特征的体现,即是说人是来自于自然又归为自然的纯碎。尽管这种感性的情绪中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寻求主体意识中逐渐丧失,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思想却值得生活于“资本―物化”时代的人类进行反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的逻辑范式的漩涡中,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变成主体利益的强迫欲望,即人与自然对象关系的失衡与扭曲。资本对利益的永恒饥渴和持续疯狂的本质,必然使得人类无法逃避资本逻辑的陷阱。因此,人类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内对资本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反思,并寻求科学理论方法解决这种全球性生态危机浪潮变得至关重要。

在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详尽辩证中,提出的自然有限性。也就是说人类不能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索取,即必须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和自然规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阐述:“因而自我意识只有通过扬弃它的对方(这对方对于它被表明是一个独立的生命)才能确信它自己的存在;自我意识就是欲望。”iii相对于黑格尔的观点,不难看出马克思强调自然界就是满足人类欲望无止境、让人类达到对自我确信的存在前提。马克思对人与自然的辩证认识的提出无疑是对西方形而上旧哲学二元论的超越,也是马克思重视自然作用的生态思想直接体现。尽管这种体现是立足以人类为中心思维下的表露,但是尊重自然规律,遵循自然法则其实就是马克思对保护自然生态意蕴的思想显现。

2.隐性路径

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社会矛盾不可解决的产物。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之间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联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各种弊病,批判以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的国民经济学家遮蔽了劳动背后的真正本质而对雇佣劳动制度的装饰和为其披上合法外衣的伪善。正是在这种严词批判之中,马克思隐性地闪现了他睿智的生态思想意蕴。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iv这种虚妄的靠欺骗的生存模式中,劳动者与其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分离,劳动产品成为独立存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让人沦为产品的工人、奴隶。为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马克思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认为这种劳动异化是一种对人泯灭人性的、是惨无人道的奴役和压榨。提出这种制度便是导致工人赤贫、社会两极分化的最大的罪魁祸首,是对人性的压迫和无情摧残的主因。马克思曾在他的书中写道:“工人已变成机器的简单的附属品,他所担任的只不过是一些极其简单的、极其单调的和极容易学会的操作。因此,花在工人身上的费用,也就几乎只限于维持工人生命和延续工人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v其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雇佣劳动的裸的剥削和资产阶级的丑陋本质。马克思揭示异化的结果即人成为“不是人”的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变成了裸的生存关系,变成了资本家的利润来源和对象。即劳动者越努力工作,越失去自我,越被自然界所奴役。“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 规律。”vi资本的巨大能量是资本能够持久保存世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资产者把牟取的利润视作生产的根本目标,而资本则只能是其追求超额利润的媒介,他们通过控制资本来把握资本的灵魂。在欲望的诱惑中,资产者渐渐被资本所掌握,被资本的本质所控制,忘记了原有的伦理和一切原来老旧的联系。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天然的模式被戳破,一种裸的对自然的索取而逼迫自然不断走向人的对立面。

资本、异化的统治时代,带来的可能是无法解决的人类难题。濒危的生态环境、大气与海洋污染、人口过剩、资源枯竭、濒临灭绝的物种等等。这种现实表象与马克思在《手稿》论述资本的摧毁性如出一辙。生态危机的愈演愈烈和异化劳动中资本的控制具有重大关系。资本使得资本家丢掉了原来的伦理道德和善意而异化成为自己对立面的存在物。资本侵蚀资产者的意识,使其成为只追逐利益的资本家,打破了温情的家庭关系,把其变成了一种直接的纯粹的金钱交易。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不可调解的突出体现。为了解决工人受苦难的现状和实现人类的真正解放,马克思提出对私有财产进行批判的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在《手稿》中核心的议题是通过批判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初步论证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范式,认为共产主义即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在《手稿》内马克思强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vii共产主义作为是否定之否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的必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达到彻底和谐统一的体现。马克思深入浅出地表述的共产主义思想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得到的应然结论。而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的批判阐释共产主义的实现即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实际不自觉地隐性层地透视出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意蕴,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007年11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陈学明教授在接受访谈时深刻谈到道:“人类社会从脱离原始社会以来,已经经历了三种文明状态,现在要向第四种文明状态转变。”viii显然,人类历史经历过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正趋向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是任何非自然力量可以阻挡的。因而,在《手稿》中马克思阐述的生态意蕴思想必然在人类生态文明转变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价值,尤其是对眼下中国“五位一体”全面建设发展更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黑格尔.精神现象(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73.

[4]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约尔・杰伊・卡西奥拉.《工业文明的衰亡》[M].重庆出版社,2015.

[6]彭福扬,彭曼丽.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及其意义[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

[7]金瑶梅,刘景钊.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发展之路――陈学明教授访谈录[J].晋阳学刊,2008.

注 释

i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ii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

iii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0.

iv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56.

v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73.

v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714.

vii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85.

第7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提要]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特征,虽然此篇文章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是实现伟大哲学变革打造的第一块坚固的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本质思想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8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体系第一次初具轮廓的表述,马克思在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展示了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真实图景,它是马克思当时关于人的本质论述的最初尝试,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以实践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本质,因而这是后来形成的以改变世界为主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形态。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劳动或实践出发,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一)劳动或实践是人的类特性。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马克思说:人是“类存在物”,即将人视为自然界中的一个特殊的类,由此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出来,从人类的整体即“类”的角度去把握人,并以此为出发点寻找和论证人的本质。那么,人是怎样的“类存在物”呢?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类存在物,其类特性就在于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是指人具有自我意识,即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意识;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则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有意识性的自然延伸,人因有意识而能够把他自己的生活看作他的对象,可以自觉地调整他的生活,因而这种生命活动是自由的。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类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马克思在劳动中看到了人的自我产生的过程;把人的本质与劳动明确地联系起来,并指出人的这种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有本质的不同。人通过劳动产生了意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劳动过程。同时,通过劳动“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反复指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的类存在物”。因此,人之所以为人,首先在于人的劳动性,作为人类的人的存在和本质是由劳动决定的。

 

(二)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类生活表现为生产,或者说生产成为人的类生活的本质,那么生产又是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的呢?马克思指出:“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生产也就是劳动,这应当是无疑义的。劳动的现实化指的是劳动借以表现或实现的形式,这一形式就是(劳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道:“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此,马克思以劳动的产品来反证劳动活动,而劳动产品显然是劳动对自然物体加工的结果,这就建立起了劳动与自然界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劳动的人将自己自由而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本质通过劳动凝结于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物体上,使自然物体按照人的愿望而成为人的产品。这样,一方面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自由而有意识活动的本质力量;另一方面人也获得了自然物体何以成为人的劳动产品的性质和规律。这就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这种对象化活动对劳动的人有着双重的意义,即人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着劳动产品,又以自己的本质力量去获取对外界的认识。就前一方面而言,人改变着外部世界;就后一方面而言,人发展着自身的能力。由此可知,如果说生产、劳动和实践是人的本质,那么生产、劳动和实践的实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第8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一)经济法责任的概念

经济法是否有其独立的责任,尚有争论,所以学界对于经济法责任的概念也看法不一。对此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丁邦开、张宏森、王全兴等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由于经济法主体的经济违法行为以及法定的损害结果的发生,而使有责主体必须承担的否定性经济法后果”[1]。这是通过经济违法行为来界定经济法的责任。2.石少侠认为“经济法责任是经济法主体违反经济法义务或不正常行使经济法权利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2]。这是从经济法规定的权利义务的角度来进行界定的。3.刘少华﹑漆多俊﹑张守文等人认为“经济法责任违反了经济法律、法规或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应当对国家或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是通过经济法部门来对经济法责任进行界定。4.陈乃新认为“经济法责任其实是不经济责任,而是指对社会利益造成不经济后果的不经济行为或不经济事故,行为人要承担责任”。这是从经济法责任主体行为的不经济性角度来对经济法责任进行分析的。

上述观点各有各的道理,只是界定的重点和角度不同而已,笔者认为,对经济法责任概念的界定,还要从法律责任这一概念入手。法律责任,根据法理学教课书的释义,“是指违反了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而承担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法律责任的界定,也是从权利义务的角度出发的,所以经济法的责任的界定也应该从这一角度入手。因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经济法责任作为法律责任的一种,它被包括在法律责任的内涵之中。笔者认为,经济法的责任就是违反了经济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承担的不利后果。

(二)经济法责任的特征

1.经济法责任具有全局性

众所周知,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从经济法责任的目的来看,它以社会整体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所以,经济法立足于社会总体利益,相应的,它的责任也必然具有全局性。

2.经济法责任具有复合性

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经济法的责任比较特殊的一点是它的这种责任形式的综合性具有普遍性,经济法的这种多重责任形式并存的局面,是由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利益的多元性决定的。

3.经济法责任具有惩罚性

违反经济法不同于违反其他法律,比如民法的违法主体一般仅仅侵害到单个个体的利益,所以民法以补偿为原则。而经济法则不同,违反经济法的主体不仅损害了个体的利益,还往往会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破坏,甚至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

4.经济法责任具有不对等性

经济法的主体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可以分为调控主体与调控受体。调控主体一般是指具有宏观调控或市场规制职能的机关,比如政府权力机关;调控受体一般是指受政府权力机关调控或规制的主体,比如市场主体。由于他们的性质非常迥异,所以调整其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性质自然也是不同的,其分别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性质上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两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是不同的。

5.经济法责任是自律责任与他律责任的结合

如果把法律责任看做一种靠外在力量约束的他律责任的话,经济法的责任还少不了自律责任。在中国行政体制政策由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迈进的过程中,将会有更多真正独立于政府的行业协会等社会经济团体发展起来,它们的存在将有助于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特性的彰显,与法律规范的他律作用形成互补,行业规范将以其自身特有的自律功能发挥其重要作用,同时行业协会罚则中口头警告、通报批评、中止或开除会籍等处罚形式也将为经济法责任的丰富作出贡献[3]。

二、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之比较

经济法是一个新兴的法律部门,要探讨经济法的责任,必定要先对已有的各种法律责任进行探讨,本节对民法﹑行政法以及刑法责任的价值取向以及责任形式进行分析,希望在将经济法责任与这些法律责任的对比之中更好地探讨经济法的责任。

探讨各类法的责任,我们首先要明确法律责任这一概念的定义,在此应该首先明确两点:“一是任何法律责任都是一种法定的不利后果:民法责任是一种民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行政法责任是一种行政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刑法责任是一种刑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二是任何法定的不利后果都是由于违反法律义务而引起的:民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是由于违反民法义务而引起的;行政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是由于违反行政法义务而引起的;刑法规范规定的不利后果是由于违反刑法义务而引起的。”本文以此为标准来对以下三种法律责任进行定义。①根据《公务员法》第五十六条: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一)民法上的责任

根据以上的标准,民法责任即指民法规范规定的法律责任,它不同于民事责任。在民法规范中,既有可能规定民事责任,也有可能规定刑事及行政责任,本文拟从价值取向和责任形式两方面对民法的责任进行分析。

1.价值取向

所谓立法价值取向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各国在制定法律时希望通过立法所欲达到的目的或追求的社会效果;其二是指当法律所追求的多个价值目标出现矛盾时的最终价值目标选择”[4]。虽然民法责任的形式多样,除了民事责任,还可能涉及行政以及刑事责任,但是民法责任还是有其自己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以救济补偿为原则。究其原因,在民法部门的法律规范中,大多数违法者只是危害到了交易相对人等其他个体的利益,其范围没有波及社会整体利益,一般也不会扰乱整体社会秩序,所以,民法责任主要以救济补偿为目标。

2责任形式

首先是民事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第134条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十种:①停止侵害;②排除妨碍;③消除危险;④返还财产;⑤恢复原状;⑥修理、重作、更换;⑦赔偿损失;⑧支付违约金;⑨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⑩赔礼道歉。此外,《民法通则》134条还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民法通则》第110条还规定:对承担民事责任的公民、法人需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对公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违反了民法义务,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而且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我们可以看出,民法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通过对法条的分析我们发现,其中主要是以民事责任为主的,其他责任在民法部门的法律规范里是一笔带过,而民事责任的十种方式都体现了补偿救济的原则,这也与民法责任的价值取向相辉映。

(二)行政法上的责任

根据本文之前的标准,行政法责任即行政法规范规定的法律责任。与之前的行文方式一样,这里我们讨论两方面的问题,即行政法责任的价值取向以及责任方式。

1.价值取向

一个部门法的价值取向可能是多元的,笔者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行政法责任的价值取向。

首先,从哲学意义上来看,孟德斯鸠曾经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为止”。以我国的现状来看,如何通过法律等各种手段保障好每一位公民的个人权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行政法必须为个人权利的保护提供适当、充分的机制”[5]。这一点也要通过行政法的责任来配合,所以从哲学意义上,行政法的责任也以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为价值目标。其次,从法学角度来看,行政效率、行政公正、行政合法是行政法部门的基本原则。就当前形势看,行政法规作为国家管理和调整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重要手段,我们当前更多地应该考虑的是在效率之后的公正问题,形式公正之下的实质公正问题。我们的政府权力过大,政府一直是“全能政府”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所以限制国家和政府的权力,也是行政法的目标之一。这在行政法的责任中也体现无遗,在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中,行政机关的责任占了大多数,行政法责任主要是对国家机关以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进行惩处。这些在以下的行政法的责任形式中会具体分析,兹不赘述。

2.责任形式

首先,对于行政责任,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有惩罚性行政责任和补救性行政责任两种形式,惩罚性行政责任有以下几种:①通报批评;②行政处分;③行政处罚。补救性行政责任仅限适用行政主体及其行政相对人。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承认错误,赔礼道歉;②恢复名誉、消除影响;③履行职务;④撤销违法;⑤纠正不当;⑥返还权益;⑦恢复原状;⑧行政赔偿。以上补救性责任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其中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返还权益、恢复原状、停止违法行政行为、撤销违法决定、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履行职务、纠正行政不当等。行政主体工作人员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主要有:通报批评、赔礼道歉、承认错误、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行政处分等。

其次,违反行政法义务,还要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我国《行政处罚法》在对行政处罚的种类作出规定的同时,对民事责任也做了规定,例如《行政处罚法》第59条及第60条的相关规定。

再次,行政法责任还包括刑事责任,例如《行政处罚法》第58条第1款、第60条和第62条还规定:行政机关违反行政法义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刑法上的责任

刑法责任即刑法规范规定的法律责任,虽然刑法部门在划分上是唯一一个以调整手段为标准来划分的,相比较其他以调整对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法律部门比较特殊,有人说刑法部门没有义务,但是其法律责任仍然是很多元的。

1.价值取向

美国著名法理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认为,“法的价值在于法的正义和法的秩序两大要素的综合,秩序是法的形式,正义是法的内容。法律旨在创立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6]。我国法理学界对法的价值基本上也作了如是的界说,认为法的价值主要在于秩序、自由、效率、正义。陈兴良教授认为,公正、谦抑、人道是现代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所以笔者认为,刑法责任的价值追求在于惩罚和威慑。对那些犯罪之人,以实现惩罚为目的,并通过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对潜在犯罪者以及已有违法行为之人起到威慑作用。

2.责任形式

首先,对于违反了刑法的不利后果,刑事责任是占大多数的,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我国《刑法》第33条规定了以下几种主刑:①管制;②拘役;③有期徒刑;④无期徒刑;⑤死刑。《刑法》第34条规定了如下的附加刑:①罚金;②没收财产;③剥夺政治权利。此外,《刑法》还规定了驱逐出境,但其只对外国人适用。

其次,刑法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36条规定:“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再次,刑法的责任还包括行政责任,比如我国《刑法》第37条还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可见,违反刑法义务,一般要承担刑事责任,但也可能免予刑事处罚而承担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三、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

(一)关于经济法责任的现有观点

经济法这个法律部门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在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毋庸置疑之后,学界对经济法的争论开始向经济法的责任方面拓展。关于经济法责任的讨论主要围绕“经济法的责任有无独立性”这一主题展开,迄今为止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学术观点:

1.经济法不存在独立的法律责任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作为一个新的法律部门,其法律责任不过是对其他已有法律责任形式的借鉴,把经济法律责任的基本类型归纳为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认为“经济法责任不是独立的责任形式”。

2.经济法存在独立的法律责任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责任并不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是一种和这些责任形式相并列的另一种责任。这种观点打破了之前的三大责任的体系。

3.经济法律责任三大责任的综合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对传统的民事、刑事以及行政责任的综合运用,但并未掩盖经济法责任的独特性质。这种综合体现了经济法的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各种方法都是这个系统的必要和有机组成部分。

(二)对经济法责任特殊性的探究

笔者认为,经济法责任既有特殊性性又没有特殊性,这取决于划分责任的角度,以下分述之。

1.经济法责任没有特殊性

首先,笔者把责任界定为违反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那么,依据该后果的具体情况(如性质、内容、承责主体等),把经济法责任的类型做以下的分类:

(1)从追究责任目的之角度。按照追究责任的目的,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赔偿性责任(或称补偿性责任,但两者间有一点细微差别)和惩罚性责任。笔者认为这两种责任在各个部门法上都可以广泛适用。比如损害赔偿,一般都被看做是赔偿性责任的形式,而财产罚、自由罚、声誉罚等,无论是侧重于物质还是侧重于精神,无论是体现为传统的刑罚还是行政罚,抑或新型的某种“罚”,往往会被看做是惩罚性责任的形式。具体来看,民法方面,在违反民法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中,损害赔偿,税法上的滞纳金就具有赔偿性或称补偿性,而惩罚性的违约金则具有惩罚性。行政法方面,在违反行政法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中,国家赔偿就具有补偿性,而罚款则具有惩罚性。此种分类,在经济法上同样也适用,经济法主体可能承担的诸多责任中,既可能是对私人主体和公共主体的损失的一种补偿,也可能是对违法行为人的一种惩罚。所以这两种责任不是哪个法特有的,也不是经济法责任特有的。

(2)从责任性质之角度。依据责任的性质,还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经济性责任和非经济性责任,或称财产性责任和非财产性责任。因为法律的重要目的在于“定纷止争”,而各类纷争实际上都与一定的利益相关,为此,要使法律保护的法益不受侵害,经济上的补偿或惩处很重要,从而使经济性责任的追究较为普遍。例如,罚款、罚金、没收财产,等等。此外,非经济性的责任也很重要,如体现在立法上的政治性责任、社会性责任等。这种分类,也可以适用于很多部门。民法中,在违反民法所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中,经济性责任可以是损害赔偿、违约金等形式,而非经济性责任则可以是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具结悔过等。行政法中,在违反行政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中,经济性责任可以是罚款、没收财产等;非经济性责任则可以是记过、开除等。刑法中,在违反刑法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中,违法主体所受的自由罚属于非经济性责任,而所受的财产罚则是经济性责任,等等。从这个角度,经济法的责任也一样,既有财产的也有非财产的,这点和其他法律部门的责任一样,并无特殊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法律责任的分类标准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一的,各个部门法领域的法律责任,都可能涉及上述的赔偿性(或称补偿性)责任与惩罚性责任,以及经济性责任与非经济性责任等,不同类型的责任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内在关联,各个不同的部门法可能只是对某类责任形式更为侧重,比如,民事重补偿,刑事重惩罚。但未必意味着要排除其他的责任类型。无论是赔偿性的还是惩罚性的责任,也无论是经济性的还是非经济性的责任,同样可能体现在其他部门法的责任体系中,从而使其可能贯穿于多个部门法的责任体系中。

2.经济法责任具有独立性

(1)经济法责任的价值追求。众所周知,经济法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社会本位,即社会公共利益。而笔者认为,法律本身就是工具性的,经济法责任作为法律的范畴,也是工具性的,它是为一个目标而服务的,这个目标,是和经济法的价值追求相一致的,即社会本位,保障社会公众利益。

第9篇:经济哲学思想范文

一、经济哲学的源起

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起源与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三次重要论战关系密切。

第一次论战的一方是以李斯特、罗雪尔、克尼斯等为代表的德国旧历史学派以及19世纪70年代后继承和发扬他们观点的以施穆勒、布伦塔诺等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强烈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世界的描述远不符合复杂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而过分强调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片面狭隘的利己主义动机,更批判性地指出以“经济人”概念为基础的抽象演绎法必然得不到符合实际经济过程的经济理论。而论战的另一方则是以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他们针对历史学派的批判展开了积极有力的回击, 坚持认为对个人经济行为及其动机的有效分析才是研究并掌握整个经济过程的本质与规律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双方唇枪舌战,论战非常激烈。1883 年, 门格尔发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反驳历史学派的批判并对其历史归纳法提出批判;同年, 施穆勒发表了《政治社会科学》与门格尔针锋相对;1884年,门格尔发表《德国政治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错误》再次予以回击;1888 年, 布伦塔诺发表演讲批判“经济人”概念;1889年, 庞巴维克发表反批判言论, 对历史学派的伦理主义经济学提出指责… …最终,关于经济学的科学门类问题也卷入论战之中,奥地利学派认为“边际革命”使经济学成为一类严密的科学,历史学派则认为经济学绝对不可能成为科学。

20 世纪30、40 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论战将经济学学科性质作为争论的焦点之一。穆勒认为依据经济理论做出的判断要想达到精准度并获得验证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否则这种判断只能是一种预测指向。1932 年,罗宾斯发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在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反对证实法而张扬证伪法的浪潮。罗宾斯认为对经济理论真理性的检验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并阐述了“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区别,他认为“正确性”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导过程,而“实用性”则是从“特殊”环境下的反应出发的,能经受住检验与证实的经济理论才是可取的。1937年,萨缪尔逊发表《经济分析基础: 经济理论的实用意义》对罗宾斯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这是一种“关于经验材料的假说”。 1938 年, 哈奇森发表《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主张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应用证伪法。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理论应具有可证伪性,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应朝向经验自然科学。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和现实经济活动中原菲利普斯曲线的销声匿迹打破了经济理论界的宁静与祥和。随着“第二次经济学危机”的到来,第三次论战拉开了大幕。一些经济学家又一次将矛头指向了“经济人”,伴随随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假设成为群起攻之的目标。经济学应不应该涉及价值判断、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学可能如何发展等都成为了此次论战涉及的问题。1973 年, 海尔布伦纳发表《作为“非价值”科学的经济学》批判传统二分法,肯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别并对经济学应注重非价值分析的观点提出质疑。同年,缪尔达尔发表言论提出为加强经济分析结果的真实与客观应将价值判断作为其前提条件。

在近百年的唇枪舌战过程中,研讨与反思的范围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研究本身,而正是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批判与反思促成了经济哲学的产生。

二、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

对于经济哲学的研究包含了经济学与哲学的双重意义。

第一,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在西方经济学论战当中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急需一种专门的哲学理论为其提供方法论支持。然而无论是唯理论哲学、经验论哲学,还是实证论哲学、证伪论哲学等都没有以人类经济世界作为反思对象。而经济哲学正填补了这一空缺,它从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出发,其哲学理念为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打下基础,观念上指引经济理论发展,方法上引导经济理论逐步完善。但目前我国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已明显不适应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而以对经济学反思为基础的经济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困难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必须相辅相成,是我国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共同走向成熟。

第二,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现实中经济现象的辨识水平,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从而超越肤浅的经验认知层面。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模式都深深的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了许多经济思维与行为上的误区,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哲学在观念上的牵引作用能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传统经验束缚,提高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

第三,第一哲学是经济哲学的基础,经济哲学是对第一哲学的丰富。经济哲学与第一哲学一样是以对思维进行反思的方式确定人对存在的观念与行动,从而求得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到达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二者反思对象不同,第一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反思,而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第一哲学与经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经济哲学必然以第一哲学对人类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为基础,它无法脱离第一哲学的根本特征而独立存在;而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世界存在的反思, 又是以经济哲学为媒介和条件来进行的,缺乏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认识, 就难以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进行反思。因而,第一哲学的发展是经济哲学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基础,而经济哲学的发展是对第一哲学补充、丰富与延展,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第一哲学。

第四,经济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升华大有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已经揭示出哲学与经济学不可割裂的渊源,他说:“探寻社会的奥秘, 要回到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中”。他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然而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在前苏联教条主义的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下,多年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也收效甚微,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济观。

三、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只有哲学方法论的牵引才能使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因而经济哲学研究可以规范显示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对解答我国目前的热门经济问题,制定正确经济决策是十分必要的。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问题、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片面追求利润导致的诚信问题、产权问题等都需要哲学的理论指引与宏观上的把握,指导我做出正确的、全面的、有方向性的经济决策。

第二,经济哲学研究对提升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计划经济虽已远离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但它留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余毒”却多年来难以清除。倾向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体系、人生观、价值观依然在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人们脑海中“作祟”,它干扰了我们对于经济世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诸如争抢所谓的“铁饭碗”等许多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的出现。而目前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它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也会出现偏差,而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往往固守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与决策,而单凭经验是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偏差,这正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理性经济必须要有哲学理性的指导。因此,研究经济哲学,理性地认识市场经济,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水平。

四、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逐步完善

就目前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国很多学者对经济哲学的认识还很模糊,只有一些哲学家对其产生了兴趣, 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注重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把经济哲学看成是哲学的“自我推广”,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把握与深刻反思。而西方经济学界则已十分注重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几乎每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的社会学家。

第二,并不重视的经济学范式及理论基准等的研究。缺乏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式,忽视前提条件而对西方经济理论全盘接受;缺乏理论基准研究导致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失准。然而目前多数经济学书籍仍然很少涉及经济学范式等的研究。

第三,教学领域的哲学和经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以本科教育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哲学课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科学哲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则以经济学传统理论为主。经济学与哲学的姻缘关系被生生切断,更谈不上对经济哲学的涉猎。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对经济哲学的研究领域与作用知之甚少,可见经济哲学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

在我国经济哲学发展的道路上,要注重培养经济学家的哲学素养,要积极参与经济哲学的热烈讨论,要深入研究经济学范式与理论基准,要促进哲学与经济学的互相渗透影响,实现经济哲学对我国经济社会牵引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