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县域经济一体化精选(九篇)

县域经济一体化

第1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联合体

在建立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分关键,县与县经济联合体的建立将极大地推动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进而促进省域经济的发展。实行县域经济联合发展道路,需要重新认识县域经济关系,重新认识县与县的关系以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关系。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可以达到县与县之间互补,共同繁荣,达到共赢。利用现代化交通通讯方式,构建网络式的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在现有行政区划分基础上以经济区域划分,将为合理使用人才、资金、文化、教育、自然资源等,为均衡分布人口和生产力提供了可能。

实行县域经济联合体模式的一个基本设想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具体说是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本地区的中心作用出发,从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条件出发,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配置,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的总体构想是构建“环京津县域生态经济联合体”、“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格局。具体设想是分三步走:第一步,将河北省现有区域按主要城市的地理位置划分为“三环”经济区域联合体。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实现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生产要素流动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与配置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合一体化。第二步,逐步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成大环、环环相套”的“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第三步,实现全省区域境内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一体化。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划分的范围

1.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河北省北部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北京的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兴隆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固安县、涿州市、涞水县、蔚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等14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天津的遵化市、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唐海县、黄骅市、青县、大城县、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安次区等12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2.以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为中心的冀中县域经济联合体。包括环石家庄的鹿泉市、平山县、正定县、藁城市、无极县、栾城县、赵县、元氏县、灵寿县、井陉矿区等10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3.以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10个二类城市为中心的县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包括环张家口的尚义县、张北县、崇礼县、宣化县、怀安县、万全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承德的隆化县、平泉县、承德县、双栾区等4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秦皇岛的青龙满族自治县、抚宁县、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唐山的丰润区、古冶区、开平区、滦南县、丰南区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廊坊的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永清县等6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保定的满城县、徐水县、安新县、高阳县、清苑县、望都县、顺平县等7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沧州的青县、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孟村回族自治县、南皮县、沧县、泊头市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衡水的深州市、武强县、武邑县、枣强县、冀州市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邢台的邢台县、内邱县、任县、南和县、沙河县等5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环邯郸的武安市、永年县、肥乡县、广平县、成安县、临漳县、磁县、峰峰矿区等8个县县域经济联合体。

二、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主要依据

1.县域经济联合体要有利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尽快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发展;有利于环京津各县服务首都,发挥护城河的作用;有利于沿海各县充分利用本地城乡资源和有利的地理位置,实行外向型牵动战略;有利于实行环省会、环二类城市的梯度发展战略,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发展对策。

2.协调发展是提出县域经济联合体设想的主要依据。从全国范围看,河北省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结构不合理的态势,问题也十分明显。另一个问题就是尚未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体体系,县与县之间经济长期脱节,不能有效地发挥县域经济联合体的互补作用。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城市要为县域经济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县域经济联合体,县域经济就为一盘散沙,就不可能在全省总体地域分工中单独承担一个方面的任务。因此,河北省县域经济联合体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建立合理的县域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县域经济联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进而推动全省经济健康发展。

3.从河北省各县经济发展现状看,仍有很大区域性差异,不必要采取一种速度,一种模式。应当把联合发展的选择权留给地方,地方根据本地区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发展潜力以及效益原则做出正确的选择。鉴于河北省各地区发展水平不一,城市化水平各异,作为一种尝试,在现阶段,划分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不宜过大,选择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发展水平相当的二类城市为次中心,组成县域经济联合体将为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战略方针和对策提供了可能。从目前水平看,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与现阶段河北的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随着全省总体水平的提高,县域经济联合体由初级向中级形式过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调整,将进一步过渡到全省境内统一的高级县域经济联合体。

4.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意味着从根本上调整思维方式,即不单纯从省域出发考虑问题,也不单纯从县域出发,而是把全省各县都看作是一种生产力布局的形式和不同的生产部门,各县都有各自的分工并且是平等的,各种机遇和竞争对各县应该是均等的。目前应先消除各县间的隔离和壁垒,使凝固的生产要素在本区域内流动起来。今后,单向的农村人口流动将变为双向的城乡人口流动,城市的工业和人口将迁移到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吸纳当地人口就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5.初步设想将河北省划分为三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在正式实行此方案之前,可选择“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做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铺开。此外,为避免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与全省总体规划相冲突,建议制定全省近期及远期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规划,并经过自下而上的讨论和严密的科学论证加以认定。各县域联合体将此为依据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以便于各县域经济联合体与全省整体发展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而全省则要同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发展规划保持一致。

三、县域经济联合体的运作方式

1.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县域经济联合体发展的首要问题是生产要素问题。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城市能否提供就业岗位和农业生产劳动率的提高。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一些地区某些行业劳动力不足,而另一些地区和部门又存在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人都有竞争和选择的机会,多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首先考虑如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逐步消除壁垒,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上学、社会保险、购买商品房等方面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享有同等权力。鼓励农民进城投资兴建各种设施项目和从事其它经营活动。与此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外来人口管理制度和劳动力就业考核制度、再职人员和待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制度。为了实现县域经济联合体内部各县之间流动,必须建立一种人口“分散式集中”的机制,如在“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提供比大都市更优厚的工资,更廉价更舒适的住房,提供更多可选择的就业岗位,建立快捷的交通条件和现代交通工具,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人才库,这些都是加速人才双向流动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人才的自由流动将为资金和物资的流动提供可能。目前一些地区和个人资金积累过多和设备闲置,而另一些地区则资金短缺,物质技术严重不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则可大大加速资金和物资流动,提高资金和物质使用效率,从而使生产力得到合理配置。

2.统一调整产业结构。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协调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尽快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合理布局工农产业结构是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是产业结构的问题。县域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将面临着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新振兴的挑战,面临着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一系列自身难以解决的矛盾。县域经济联合体必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农业办工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人才的优势。最后是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随着城市功能的转换和城市中心极差地租的上升,城市单一工业职能日益弱化,传统企业的搬迁和转产成为必然。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将持续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下降。而县域经济联合体则正处于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在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统一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3.县域经济联合体统一布局、规划和建设。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水平差异较大,应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环京津县域经济联合体”应主要实施吸纳型战略,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和吸纳功能,带动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范围内各县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道路。而“环省会县域经济联合体”、“环二类城市县域经济联合体”,则应重点发展二、三类城市,建立新的增长中心,通过加快二、三类城市的建设,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4.统一兴建基础设施。从“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地理位置看,要求既要发展加快中心城市的对接,又要形成整体经济增长点。如果各自为政,必然影响总体效益。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布局及区域的长期发展需要,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各县域经济联合体协调一致、全省协调一致,统一兴建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鉴于县域经济联合体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建议“三环”县域经济联合体着手制定本区域基础改造与建设长期规划,并把加速建设基础设施作为推进县域经济联合体的重点。

随着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县域经济联合体建设问题必然加以考虑。建立县域经济联合体的目的是,通过新的规划形式解决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吸引中心城市中的劳动力和人才,关键是要从整个县域经济联合体区域的角度考虑人才、就业和生产力的平衡发展,建设好县域经济联合体。

参考文献:

[1] 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63-66.

[2] 王曾.欧盟新经济的发展及其举措[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7:15-26.

[3] 刘永瑞.科学发展观之区域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35-56.

[4] 刘永瑞.论河北省环设区市经济发展战略的构建[J].河

北学刊,1994,(6).

[5] 沈玉芳.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态势、问题和方向[J].

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4,(6).

[6] 刘永瑞.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J].理论

前沿,2004,(17).

[7] 梅多斯(Meadows,D.)等著.李涛,王智勇译.增长的极

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第2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河南;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48-02

一、研究背景

第一次提出“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省的行程中。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全面变化,优化升级;从动力层面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化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调节城乡关系的基本环节。《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仍旧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更为显著的下滑,更多县域经济体出现更大幅度的负增长,对当地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与在城市经济依然发挥“排头兵”重要作用而农村经济作业依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形势下,县域经济长期被忽视而导致作用尚未完全开发与发挥,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常态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总数108,其中包括88个县和20个县级市,50个市辖区。据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总人口大约10 722万人,县域平均面积近1 400平方公里,县域土地占全省的90.7%。河南省108个县域经济的GDP总量达24 454.2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9.9%。在2016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河南省有新郑、巩义、荥阳、义马、新密五个县域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河南省的根本经济,因此,立足河南省县域经济现状,依据县域GDP、产业结构比重等指标对108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等三大类型。

1.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

工业主导型县域,是指工业产值在GDP中占主导地位或绝对优势,工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一部分工业主导性县域经济依托本地区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比如,荥阳矿产资源丰富、义马市的煤炭储量21亿吨,素有“豫西百里煤城支撑”之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这些县域经济主要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创造工业产业链,开辟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培育支柱产业,从而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2.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

在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中分为现代农业主导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对于现代农业主导型县域,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0%―20%,第二、三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通过发展农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传统农业主导型的县域,大多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如河南省的正阳县、封丘县、滑县、淮阳县、杞县、内黄县等县域,其第一产业产值占县域总产值比重的30%以上,缺乏工业资源和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比重低于50%,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整体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在全省的县域经济排名中较为落后,甚至个别县域经济的发展史水平属于贫困县。

3.第三产业拉动型县域经济

在第三产业拉动型中,该县域经济主要利用县域内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其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多在30%以上。如鲁山县、卫辉市、嵩县、武钢县、偃师市、洛宁县、汝州市、陕县等县域,主要通过对现有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等资源的开放,通过发展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瓶颈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各县域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具有特色化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取得一定成绩。《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人均GDP为49 992元,而河南省人均GDP为39 1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河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从而导致县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从《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发现,河南省108个县域中有11个县的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属于河南省县域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这11县域分别为义马市、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沁阳市、新密市、巩义市、新安县、淇县、孟州市、登封市;而不及全省人均GDP50%的县域,是河南省县域经济中相对贫困的地区,如邓州市、平舆县、卫辉市、柘城县、淮滨县、获嘉县、虞城县、商水县、正县、沈丘县、卢氏县、南召县、郸城县、社旗县、息县等,这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滞后。

2.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8.9%、40.9%、50.2%,而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1.4%,48.4%,40.2%。个别县域如义马、巩义、登封、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的第一产业却不足5%。另外还有一些县域如河南省的正阳县、封丘县、滑县、淮阳县、杞县、内黄县、新蔡县、睢县等县域,第一产业比重超过30%,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属典型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四、新常态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建议

在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必须创新县域经济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总的建议是,在准确把握新常态形势下,河南省及各级政府积极引导,继续坚持不懈深化经济改革激发县域经济的创新活力,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经济,逐渐扩宽县域经济发展的视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县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的辐射范围和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不同区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河南省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扶持

在河南省各级人民政府的引导下,加强政府职能,对于工业主导型县域的发展要有计划地利用和开发,发挥政府引导改造传统产业。尤其对于资源衰退型的县域而言,应加强对资源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逐渐改变县域发展模式,引导其从衰退型的资源主导型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其他类型的转变,分阶段制定县域经济振兴规划,引导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并且要对老工业区的环境进行治理,如填充废井等措施。

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

从现有数据来看,县域经济水平高、发展快的地区,都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处于县域经济的起步阶段,很多工业存在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等情况,建设新兴工业特色产业集聚群,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增强推进新型工业主导型县域建设,强化工业主体意识,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完善县域功能,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集聚力,优化城市环境,创新创业,发挥重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优势行业,吸引资金和技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稳步升级,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二)农业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于以发展传统农业型的县域经济模式而言,农业生产并没有形成特色优势,民众人均GDP不高,普遍低于河南省人均GDP水平。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针对不同传统农业型地域的农产品优势,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和选择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加快科技转型,加快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外部环境,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从而扩大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规模,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好农产品深加工

尤其对于河南省县域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水平低、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较差,同时经济相对落后、农业又是其县域经济的主要来源的地区,农业关乎整个县域内人们的温饱问题。据统计,这些县域的粮油、豆类、蛋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较高,但产后加工程度较低,造成很多农产品进入市场之后供过于求而价格暴跌,甚至很多新鲜蔬果烂在田地中无人问津。因此,要在农业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应对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状,缓解农民因农产品投入大而产出低甚至亏损的现状。如τ诤芏嗯┎品,可以采用科技手段,加工成易长期储存的罐头包装等形式农产品,减少亏损,扭转单纯只靠农产品输出的局面。

(三)第三产业拉动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强化县域文化产业特色,开发旅游商品

尤其是拥有较好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的县域,应加快服务性政府建设步伐,合理科学规划现有资源,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特色和重点,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带动其他乡镇和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比如,河南省浚县近来年在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下,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举办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节庆期间最高日客流量可达20多万人,成为华北第一大庙会,并且民俗节中有各种民间手工技艺,如泥咕咕,已经成为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对县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因第三产业带动的地域承受力,尤其做好与资源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共促县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浚县县政府合理规划城区建设,拉动外来资金投入,开发“古城文化”改造项目,进一步弘扬历史传统文化,以旅游文化促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扩权强县,促进区域富裕。扩权强县是我省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于激发县域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任何改革都存在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难免使一些利益主体受到损害。我们一方面应尽可能使改革方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扩权县域的经济发展必将使整个区域受益,整个区域更加富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统筹城乡,两条腿走路。统筹城乡不仅是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高速增长后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渝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试验区”给我们创造了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的试错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比资金和项目更为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哪个地方先改革、先开放,哪个地方的发展就更快。统筹城乡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强调加快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同时要高度强调新农村建设,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公平。

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将有力促进成渝经济区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四川和重庆交界县区“川渝合作示范县(区)”建设,将推动我省该区域借鉴重庆经验,借助重庆辐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第4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经济发展的事实与经验表明,地形和区位对地区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影响,并且转化为运输费用与生产成本,影响地区资源配置能力与经济增长水平。不区分地形差异的评价结果难以准确反映各县域挖掘和利用资源禀赋的集约程度。因此,在评价县域经济效率时控制地形条件的差异,能够使经济效率排名更充分地体现内涵式发展的要义。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省内地形起伏明显、县域地形差距较大,为进行分地形的县域经济效率评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县域经济效率的评价方法

(一)指标体系

本文选取资本、劳动两大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作为衡量经济效率的基本指标,对城镇和乡村两大要素的利用效率分别进行评价。同时,纳入城镇建设效率指标,充分反映县域作为城镇化建设重点的发展特色。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见下表。综合经济效率得分为五项经济效率得分的加权值,数据来源于2013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的公式为:

县域经济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本结果描述

按照一般的地形分类标准(平原:海拔高度低于200米;丘陵:海拔高度在200米到500米之间;山地:海拔高度大于500米)将占各县域土地面积一半以上的地形类别作为该县域的地形类别。福建省的44个县域中27%为平原县,39%为丘陵县,34%为山地县。全部县域的综合经济效率得分均位于0.24到0.52之间。就综合经济效率均值来看,平原县高于丘陵县,丘陵县高于山地县,说明地形条件作为一种基础自然因素仍对县域综合经济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分项经济效率却不一定遵循这个规律,例如:丘陵县域的工业资本效率和城镇建设效率高于平原县域,说明地形差异不能完全决定县域经济效率的高低。

二、分地形县域经济效率评价

福建省共有平原县12个,县域经济效率的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东山县、连江县、永定县、平潭县、云霄县、宁化县、长泰县、泰宁县、寿宁县、清流县、霞浦县、松溪县,其中经济效率最高值(0.44)与最低值(0.31)的差距约为0.13。

福建省共有丘陵县17个,县域经济效率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永泰县、惠安县、沙县、闽清县、上杭县、南靖县、将乐县、尤溪县、诏安县、漳浦县、明溪县、政和县、顺昌县、光泽县、建宁县、大田县、长汀县。丘陵县域中综合经济效率的最高值(0.52)和最低值(0.24)相差0.28,县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差距较大。总体上看,丘陵县的工业资本效率和城镇建设效率高于平原县和山地县;而其他三项指标处于中等水平。

福建省共有山地县15个,县域经济效率的排名由高到低分别是罗源县、闽侯县、古田县、华安县、武平县、安溪县、永春县、平和县、浦城县、德化县、拓荣县、连城县、屏南县、周宁县、仙游县,其中经济效率最高值(0.50)与经济效率最低值(0.30)相差0.20。总体上看,山地的综合经济效率及各分项经济效率均低于平原县和丘陵县,受地形的制约非常严重。山地县组内经济效率水平差距较大,体现出部分山地县域能够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打破地域条件的限制,充分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为暂时落后的县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三、现象与结论

(一)省内县域经济发展效率差距较大

福建省内各县域间综合经济效率得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体现在地形条件迥异的县域之间,也体现在地形条件相似的县域之间。首先,地形条件迥异县域的经济效率差距体现出地形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成本、开放程度等因素仍然制约着县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其次,地形条件相似县域的经济效率的较大差距说明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地形条件的制约。条件不利的县域应当树立信心、充分挖掘发展潜力,以相似条件下综合经济效率较高的县域作为榜样,积极学习发展经验并寻求提升自身经济效率的突破口。

(二)经济效率提升存在非均衡性

对分项经济效率的计算表明,在部分效率指标排名中位于前列的县域可能在其他指标的排名中位于末尾,表现出经济效率提升的非均衡性。其中,宁化、松溪、政和、拓荣这四个县的城镇经济效率远高于农村经济效率,可能存在城镇经济对农村发展“反哺”不足的问题,这会在未来持续拉大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长泰、华安两个县是农村经济效率远高于城镇经济效率的县域,表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过快,忽视了对人口素质和生产技能的提升。

除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外,劳动与资本两大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差距同样存在。其中,平潭、惠安、仙游三个县的劳动效率显著高于资本效率,而光泽、屏南、连城三个县的资本效率显著高于劳动效率。不论是资本要素还是劳动要素效率过低都会影响县域整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因此,将两大要素使用效率的差距视为提升县域经济效率的契机,有助于各县域针对低效率要素提出更有针对性的配置和使用方案。

四、对提升县域经济效率的建议

(一)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树立发展信心

分地形县域经济效率评价考虑到地形条件对于县域经济效率的制约,充分肯定了那些克服不利条件限制的努力,创建具有发展特色的县域。这种评价方法鼓励各县域重点关注相似地形条件下效率更高的发展模式,树立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有利于在新的发展阶段提振信心、发挥优势。只有有了合理可行的目标才能保证后续发展策略的有效性,从而经济发展政策真正得到落实。

(二)从弱项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升经济效率

在更加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下,仅仅将一个县域定义为高效率县域或低效率县域对于完善发展策略的指导性还不够明确。利用评价县域经济效率的分项指标,可以细化对县域经济效率的评价,有助于各县域发现经济效率较低的部门或要素。建议各县域从分析分项经济效率入手,重点改善在低效指标上的表现。以克服短板为突破口,通过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实现综合经济效率的迅速提升和发展路径的高效完善。

(三)因地制宜,创建县域经济发展特色

第5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困境;困境纾解;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10日

随着工业化发展日趋常态化,我国县域经济正在转变传统“三农型”的发展模式,向复合型转变,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已经呈现出诸多弊端,只有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引,以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并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传统县域经济向现代县域经济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型具有一定风险,能否取得最终成功,除了要依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外,还对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此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正完成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关联变得越来越紧密,这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发展瓶颈。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如果县域经济得不到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体系的支撑,将无法使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得到纾解。本文以工业发展为视角,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给出纾解的途径。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意义和必要性

“郡县治则天下安”,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社会,县域对国家的稳定、快速发展一直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对我国百强县的发展共性进行分析后可知,我国不同地区的县域在地理人文、政策优势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些差异又进一步造成了不同县域之间产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水平的不同。所以,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发展县域经济,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充足动力。

(一)实现现代化。按照区域经济理论,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借助多种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等领域都会因此而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区域内的工业化水平和现代化水平都会逐渐处于较高水平。比如,会在县域经济的推动下,最终形成具有“辐射”状态的、以本区域内的县城为中心的新型城乡关系,无论是县域之内还是县域之外,都会因此而受到积极影响。实际上,在当今时代,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对实现现代化充满了替代,也为此做了充足准备。可以说,“城乡一体化”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使县域内大量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才能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实现区域内的现代化,并使其处在一个良心循环的状态之中。此外,根据国外经验,发展和壮大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区域内的农村和其他区域提供各项服务,这对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城市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资料在县域之间的流动,强化城乡商品与物质交流,而这又能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绩效。

(二)解决“三农”问题。在我国,农村、农业、农民备受关注,无论是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产出水平,亦或是农民的增产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直接相关。而发展县域经济,将这一承上启下的区域打造成吸收劳动力、提供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区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因为,发展县域经济,能够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县域转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城镇化的步伐也会由此加快,产业转移的水平和力度也将取得新的成绩,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农业的发展程度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力度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此外,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还会进一步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借助县域内较为完备的行政、经济与社会管理手段,能够不断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使农村整体收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县域经济,也就意味着要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这样一来,不但有利于市场的统一和资源的整合,还能因此而构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这对借助县域经济优势助力“三农”进步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心和县域经济的核心所在,只有不断壮大和发展县域经济,“三农”问题才能得到充分解决,也只有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良性运转,才能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与角色转换,不断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化解在社会管理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二、县域经济走工业化道路的制约因素

(一)资源和市场运行低效。当前,一些县域在围绕核心产品发展方面显得力度不足,上下游产品的开发深度不够。同时,由于提供的上游配套产品与承接下游产品加工的配套企业十分有限,使得县域经济只能在较低的发展速率上行进。此外,由于县域内一些企业的市场意识与分工协作意识不高,使得各项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际上,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种类很多,不但涉及到县域内的自然资源,也与县域内的人力资源、资本和信息资源直接相关。在前文的分析中已经表明,无论是何种资源,都会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县域内的资源具有一般资源的稀缺性特性,只有实现了这些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使之发挥最大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发挥调节和优化的作用,并逐步构建起资源在市场上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的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比如,要充分借助市场价格的波动和市场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诉求,以市场供求机制为标准,对县域经济的运行进行必要调节,并以市场为导向,对县域内的各项资源和供求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产业结构与企业组织结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要求。

(二)区位与科技不明显。市场运行机制的优劣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总体功能,也会对县域经济的成长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行政管理机制、政府领导机制还是政策扶持机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区位和科技因素不容忽视。这是因为,农村和城市之间、县域和县域之间、县域和外部环境之间,都因其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各有各的区位优势,彼此之间能够优势共享和共同发展。在我国,农村的生产资料相对丰富,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贡献一定的生产资料,而城市经济相对发达,能够带动农村经济的进步,这样一来,城乡之间如果能够构建一体化的合作运行机制,将会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实践表明,我国大部分县域的区域优势都不明显,科技进步机制对县域经济的束缚很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县域政府之间并未构建起完善的相互合作的机制和网络体系,彼此之间的活动与相互影响相对有限,县域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与扩散以及应用和推广工作都受到一定限制,通过科技进步促县域经济发展的目的远未实现。

(三)资源缺位。与传统工业化不同,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以往工业发展的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原有的工业框架体系,并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工业布局也通过调整得到了优化。这样一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就对资金、技术与人才形成了强烈依赖,传统生产资料或者工业资源正在让位于这些新型资源,而这对县域经济来说,恰恰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这种源自资源的缺位使得县域经济在短时间难以获得新的突出的表现。这是因为,在发展高新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大部分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资金不足的情况,对那些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县域经济来说会更加艰难。此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县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资金外流十分严重,在这一情况下,也进一步造成了技术与人才的瓶颈,找不到人、留不住人的事实十分明显,人才匮乏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但人才总量存在较大缺口,高层次人才匮乏,而且在人才结构方面也存在明显矛盾――人才分布不合理,育人、用人机制落后,等等。

(四)产业集聚程度低。在前文的分析中可知,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位问题倘若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县域经济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而对我国当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来说,打造具有特色的优势产品和品牌,使之能够走出去、进入到国内国际市场,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是无可替代的强大增长源,也能够对县域经济产生强大的可持续发展动力。但是,需要承认的是,我国大部分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特色经济并不明显,生产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即便对那些已经形成产业集群雏形的县市来说,虽然其产业集群基本成型,也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竞争优势,但是因其大多为从传统产业发展而来,在产业生态上还属于原始的产业集群,与市场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加之集群内企业的位置较为固定,产业链条较短,其延伸也主要围绕在企业母体附近,空间分布十分有限,使得这些县域能够向社会提供的终端产品只有较少品种。这种产业链条不完整、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不强的状态,决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动力支撑,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也困难重重。

三、工业化视角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纾解

(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为县域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工业化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优先发展农业,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使农村资源以体现更为明显的规模经济。比如,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和制度推进,使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通过优化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实现合理流转,继而实现规模经营和适度经营。此外,还应不断探索高效的农业组织模式,通过借助当地资源不断培育优势产业,使农产品的销售领域和销售层次不断扩大和提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进一步发展县域金融,借助财税、信贷等措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利双赢。

(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了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要不断挖掘人民智慧,释放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以实现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和快速进步。为此,需要不断引导规模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现代管理制度,以及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使更多高素质人才能够成为县域经济的新的支撑,实现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此外,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要适时发展民营经济中的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还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更为明显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此外,还应借助多种措施,不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到非农产业之中,以此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和力量。同时,还应以此为基础,提高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提高县域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经济附加值。

(三)强化县域产业融合。国内外的区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县域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要素资源优势与市场互补优势,根据产业和市场相互依存的思路,不断推进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产业融合,通过构建开放型产业组织体系和依托各种要素资源并开拓市场空间,使县域经济在产业的推动下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绩。比如,要将企业、政府、合作机构与知识机构融为一体,使之能够在良性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空间和地域范围;同时,要全面启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尤其要面向国内区外市场与国际市场大做文章;此外,还应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扩展网络空间和网络域面,在深化节点分工的同时不断强化网络互动,以实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互补、功能联动与错位发展。

(四)推动和构建产业集群。县域工业要不断扶持专业化产业集群的进步与壮大,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的成本优势和整体功能优势,提高其在区域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为此,在组织形式方面,要不断加快重点企业的规模化发展,逐渐形成以重点企业为核心,以众多小企业为配套产业范式,以外包式、垂直式等方式,使县域内的产业集群能够形成整体协调式发展;在发展模式方面,要对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协调发展与统筹规划加以重点关注,将培育产业集群看作是县域经济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内容,通过在园区企业之间构建产业关联,不断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的空间利用率;而在发展环境方面,要不断发挥政府的功能,使之能够促进产业之间的联系,在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群体培训与信息服务投入等各方面,不断采取新的、有效措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与支持。

四、结束语

当前,加快发展方式转型,促进产业调整升级,正在成为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要改变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的状况,使之向着发展态势良好的方向转移,体现更为明显后发优势。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以新型工业化为指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进步,继而为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做出更多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勇.产业新城: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探索[J].区域经济评论,2014.6.

[2]徐建华.关于新型工业化视阈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11.

第6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县域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跨越。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边界,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具有区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很重要,从两千多年前建制到现在,县一直是中国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目前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3%(896万平方公里),GDP占全国的60%以上。县域经济是强国富民的基石,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县域经济是工业资源的基地,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县域经济是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2以上,加上农民从城市购买的部分,则达到70%以上,集中了货币流量的60%。

一、县域经济的特点

(1)农村性。县与农村、农业、农民等“三农”问题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很难称其为“县”。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行政区划边界,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

(3)层次性。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围内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关系普通百姓的就业与收入问题;也有政府的财政收支问题等。

(4)综合性。县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三次产业的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的县域,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非常明显。云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差距巨大,县域经济强县(市)主要集中在滇中与滇南地区。

二、云南县域经济在全国的位置

自2001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以来,到2011年已连续十一届,云南无一县(市)进入。即使是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的云南县(市),其排位处于下降态势。

最新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3.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475.6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07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10560元。云南县域经济强县的综合实力与全国百强县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在短期内要入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云南县域经济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传统农业的低效率;中小工商企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县域非公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滞后的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总量小,发展极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经济运行效益较低,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云南的很多县均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四、云南县域经济强县的变迁

第十一届西部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51.6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6.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94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66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0元。

云南省在129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市辖区只有13个,县级市、县、自治县有116个,县域单位占90.70%,市辖区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2.7%,县域人口比例达到86.3%。历年进入西部百强县(市)的云南县(市)如下表1。

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进入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的云南县(市)看,大致维持在10个县(市)左右,其中,第二届有九个,第八、第十一届十一个,第十届十二个,其余年份都是十个,基本保持稳定。从区域分布看,云南进入的西部百强县(市)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和红河。以第十一届为例,云南有十一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分别是安宁、个旧、大理、楚雄、富源、宣威、弥勒、呈贡、文山、蒙自、开远。其中红河最多,有四个县(市),其次是昆明和曲靖,分别为两个。

五、加快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与思路

(一)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跨越。云南省《加快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决定》提出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到2016年,培育地区生产总值超1000亿元的县(市、区)3个,500亿元的县5个、200亿元的县10个、100亿元的县50个,其他县也相应要求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

(二)云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

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化和城镇化为导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特色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撑,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二元经济结构。

1、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

云南大部分县域经济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体,现代工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严重落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关键是调整县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县域工业结构的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对县域工业的存量资本进行梳理和优选,确定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促进县域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2、发展壮大县域民营经济

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机制灵活,市场应变能力强,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发展县域经济,要充分利用民营经济点多面广,规模小、机制灵活的优势。县域政府要为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松宽的政策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3、培育特色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县情,发挥县域比较优势是形成县域特色经济,增强县竞争力的基本途径。从县域竞争角度分析,特色就是潜力、竞争力、生命力。有特色就有市场,有特色就能形成县域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4、积极有序的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城镇是县域经济的中心,是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聚散地,城镇经济的繁荣,既能有效推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也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7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当前,县域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有的县经过不断的发展构建了其他区域不具备的独特发展模式。目前,已有相关学者对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因为研究视角的不一,最后所得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内容上经常有重复情况,认识方面未达到统一。本文以下主要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

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一)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

每一区域中的地理与自然条件都各异,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各区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因此,各区域的主导产业就会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模式,比如,有的属于农业主导型,有的属于工业主导型,还有的属于第三产业主导型等。魏秀芬、于战平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明确强调了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他们一致认为若所制定的发展措施是科学合理且可行的,那么,农业就会变为县域经济中的核心增长点。赵伟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中明确的强调了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何黎明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思考》中明确的强调了在农业产业化基础上而进行的专业化基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等。上述所述均属于农业主导型范畴。

工业主导型主要指的是部分县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将工业作为了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部分。肖军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与途径》中明确强调县域经济应适当的引入外资,大力构建开发区、工业园区,以营造一个氛围良好的投资环境来达到工业聚集目标,并且,对企业产权制度进行深入调整与改革,从而推动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姜保雨在《中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明确强调应树立起工业主导观念,加快工业发展步伐,朝着工业化方向快速迈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以此改变县域经济以往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二)空间地域的发展模式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中,从空间地域视角的角度上看,具体可分为产业空间布局型、地域文化型等。其中,产业空间布局型中又涵盖了城镇化模式、园区化模式以及集群化模式。王一鸣在《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中明确强调城镇化十分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城镇化进程与县域经济的发展间息息相关。刘炜在《县域经济与城镇化》中也指出城镇化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园区化模式认为工业园区现已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最具代表的成功形式,有部分县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园区的构建十分的重视,积极的引入外资加快园区经济快速发展。贺耀敏在《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明确强调了集群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思路,并且,还指出了江阴市、绍兴市、晋江市都是集群化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效果的区域。

当前,以地域文化命名的模式特别多,以下具体讲述的是温州模式、珠江模式、苏南模式等。赵晓在《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的“中国经验”》中明确指出了苏州模式主要是依赖于集体力量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种县域经济形式,在强势政府与有效政府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兑换资金,扩大空间促进发展。比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区都是以发展乡镇企业为基础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农民靠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发展乡镇企业,集体经济是乡镇企业中最显著的一大特色。温州模式主要是紧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而形成的,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李晓钟在《“温州模式”及其启示》中明确指出了温州模式的形成原因:温州这座城市中有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温州的自然资源紧缺,人员数量多但土地面积少;宽松的制度给温州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等。珠江模式主要是以中外合资、国内集资经营为核心,全面调动海外各类生产要素,通过出口加工,加快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均应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一个省区要想参与到国际国内的竞争中来,就必须对区域内的经济进行一番整合,不断增强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与素质。唯有各省区内的经济达到了一体化目标,方可从整体上促进区域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实现彼此间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如果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无法在短时间里解决,那么,应将区域经济发展放到鼓励各区域间强化经济联系上,从而为各区域间的经济依赖性的不断提升提供有利的软硬条件。

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各县域都有着属于自己特色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所以,各县域应结合自身的自然历史地理条件,全面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延伸发展渠道,加快本地经济有效持续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常会发生变化,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前的具有显著成效的发展模式会在今后发展中被摒弃,所以,我们应加强探索、改进与完善,以将其的优势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全面发挥。另外,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败与否进行评价时,应出于是否有利本地生产力发展为最终目标上考虑,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征,科学选择多种模式,综合运用其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D].东北大学.

[2]杨丽丽.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化研究[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

第8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县域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89-03

作者简介:孟光(1990-),男,汉族,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县域经济、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同时又是全国粮食作物的主要产区,其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县域经济的贡献。近年来,河南省把县域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深入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部分县(市)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仍不均衡且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研究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是当务之急。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河南省现有108个县(市),县域面积达152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905%,县域人口8134万,占全省人口的818%。南部、西部和西北部的县为山区县,其他地区为平原县。2009年,河南省县域生产总值为13829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7450亿元;粮食产量连续3年突破500亿公斤;县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407亿元,支出为13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3年突破两位数增长,达到5010元。但河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实力还偏弱,整体效益和人均收入水平偏低。2009年,河南省跻身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5位,在这5个省份中,年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河南省仅占10个,而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均超过30个。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806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县只有39个,占全省所有县(市) 的36%。

(二)发展特点与存在问题

1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但整体发展滞后,经济强县少

河南省县域在经济多元化发展态势下,通过结合自身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逐步探索出一条兴县富民的路子,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形成了各自比较稳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如以巩义、新安、伊川为代表的大工业、大项目拉动模式;以长垣县、许昌县为代表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以临颍县、鄢陵县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兴县模式;以林州市和西峡县为代表的配套经济模式;以邓州市、林州市、固始县、长垣县为代表的劳务经济模式等。

由表1可知,河南省县域中经济强县较少。其中,在2012年第十二届中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 评比中,河南省仅有2个县级市入选,其中巩义市列第49位,偃师市列第92位,而江苏省占据25 席,浙江省占据22席,山东省占据20席,表明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工业化进程加快,但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河南省县域工业增加值达745041亿元,占全省县域生产总值的5387%。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河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09 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81:583:236,第一产业比重依然偏大,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市场优势。同时,第三产业基础薄弱,城镇集聚效应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内生机制还不健全。可见,县域经济仍然是全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3农业产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进程缓慢

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升,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乳肉禽蛋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4620个,这为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但其生产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县域工业化进程。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全省县域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布较为密集,除淇县、临颍、固始等少数县外,大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二是县域龙头企业和组织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竞争力,仅有双汇、永达、华英等几个知名品牌;三是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户对接机制不完善。有些地方出现坑农害农现象,企业打白条,甚至拒绝履行合同;四是产业层次较低。产品深加工能力弱,规模经营比重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关联度还不强;五是社会配套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市场信息网络服务落后,严重制约农业快速发展。

4城镇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但水平偏低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发展水平仍然较低。2009年河南省城镇总人口达6209 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 1314万人,年均增长28%;2009年全省城镇化率为377%,比 2000年提高了14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约 16个百分点。

由表2可知,河南省城镇化虽呈较快发展趋势,但城镇化水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二、加快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河南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倡导多元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特色,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积极推进县域各项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1因地制宜推进县域政府机构改革。目前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增加了财政负担,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精简县乡机构和人员。

2赋予县级政府更大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河南省已经将部分省级投资项目审批权下放,但力度还不够大。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务”。

3落实农村税收政策,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面取消农林特产税、提高增值税起征点。同时,县域政府应切实加强涉农收费监管和“一事一议”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4尽快完成县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总体要求,国有资本原则上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集体企业要加快完成改制任务,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首先,必须抓好产业布局,河南省应继续搞好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种植区域,尽快在豫北等县域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其次,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实际上是选择适当形式来联系农户与市场。至于如何建立联结机制,选择何种组织形式,则要按市场规律办事;第三,完善分配机制,兼顾农民利益。必须制定各项相关政策措施,完善分配机制,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维护好各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第四,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首先,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加快城镇化步伐。争取以较发达县市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积极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其次,要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集中。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基础设施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形成集聚效应;第三,合理推动城乡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四)加快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

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机制上真正保证非公有制经济顺利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其次,要认真贯彻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应及时清理和修正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

上消除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切实给予其平等的发展机会。同时采取切实措施,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等。

(五)健全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问题,也是个大问题。近年来,对于发展迅速的县域经济来说,资金缺口大、供不应求的矛盾依旧存在。为切实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大对县域金融体系的支持力度。首先,应充分发挥现有县域金融机构的作用,完善管理服务和考核体系。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进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建立中小企业信贷中心,针对中小企业性质和特点搞好服务;其次,加快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放宽民间资金准入条件。监管部门应适当放开对村镇银行“发起人”的准入限制,同时把允许民间金融机构向现有正规国有金融机构融资的规定落到实处;第三,适当加快全国范围内信用体系建设。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信贷市场和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切实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9[Z]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王志电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

第9篇:县域经济一体化范文

青海县域金融体系以农信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组成。截至2011年末,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41.49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33.31%,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70.77亿元,占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21.10%,县域金融在全省金融总量中的占比偏低,与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县域金融服务失衡。

(一)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在经历了自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商业银行大幅精简机构和人员的背景下,青海县域地区金融机构一直呈撤并、下降趋势,许多农牧区金融机构纷纷退出市场。截至2011年末,青海省354个州地乡镇平均拥有金融机构网点1.56个,有164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占全省乡镇数的46.32%,乡镇级金融服务盲点覆盖率高达46.3%。此外,由于基层信用社或银行网点没有自主招工的权利,员工数量往往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大多存在人员少、一人多岗的现象,经常造成营业网点“排长队”的现象,金融服务还有待完善。

(二)县域金融资源分布不平衡

2011年,海西、海东及西宁17个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07.75亿元,占全省县域各项贷款余额的86.61%,而其余5个地区35个县域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04亿元,仅占全省县域各项贷款余额的13.39%。显然,县域金融资金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地区。而信贷资源县域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全省经济金融的协调发展,同时也造成果洛、玉树等偏远地区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不足。

(三)县域信贷资金呈现净流出态势

截至2011年底,青海县域金融机构存贷比为50%,只有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等5个县存贷比大于50%,银行机构“多存少贷”现象明显,对县域信贷资源投入不足,县域信贷资金呈现外流态势,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四)县域金融共生单元缺位

1.国有商业银行缺位。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型商业银行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和一级法人的管理体制下,实行了撤并网点的扁平化管理,逐步退出县域地区,造成许多商业银行在青海县域地区的缺位,并且存在的网点也大都是单一网点,服务品种较少。

2.政策性金融机构缺位。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服务范围狭窄,支持农业中小企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金融服务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国家开发银行在青海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有限。

3.农村信用合作社缺位。截至2011年末,青海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余额分别为275.58亿元和157.1亿元,存贷比为

57%,可以看出对县域信贷投入比例失调。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社资金实力弱,很难有效满足县域经济主体融资需求。

4.新型金融机构缺位。县域金融缺少植根于农牧区的新型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底,青海省只有大通国开村镇银行、乐都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称多农村资金互助社3家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五)县域金融共生模式不完备

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县域金融体系的形成,是县域建设的金融投入保证。它可以提供优质县域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主体需求的迫切性、多样性和层次性。青海农村信用社处于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单一性导致了效率低下、竞争缺失、贷款成本上升等问题,而其他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同质化,如不引入新的元素,将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县域金融机构之间缺少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使得县域金融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互惠共生模式。

(六)县域金融共生环境不完善

1.经济环境欠佳。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2011年,青海省42个县(市、行委)中,有37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50亿元;有15个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不足10亿元,其中果洛的玛多县、玛沁县、甘德县不足2亿元。海西、海东及西宁所属17个县的县域GDP为926亿元,占全省县域GDP的77.43%,其它25个县的县域GDP占全省县域GDP的22.57%。二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平衡。2011年,青海省县域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52.31亿元、777.24亿元和266.43亿元,占比分别为12.74%、64.99%和22.28%。青海县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效益低,产业化程度低;第二产业比重不高,全省大多数县域工业企业为资源密集型产业且技术落后,竞争力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大多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对金融的间接融资形不成洼地吸引效应。三是地方财政“收不抵支”。2011年青海县域财政总收入340.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2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37.63亿元。青海县域中只有海西的茫崖、天峻、大柴旦3县赤字依存度小于50%,而果洛玛多县高达99.03%。青海县域地方财政“收不抵支”,单靠地方财政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不足问题。四是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目标相矛盾。国家对“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后,三江源地区14个县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

2.缺乏有效的县域经济风险分散体制。青海省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青海县域经济生产经营活动常常面临着突发性和随机性强的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破坏力大。虽然青海省建立了涉农金融机构县域“三农”信贷投入风险补偿机制,但缺乏有效的县域经济风险分散体系,贷款担保风险大部分集中在信用担保机构,严重制约担保业务的健康发展。

3.社会信用环境亟待改善。县域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不对称使得县域金融机构处于一种被动的尴尬境地,制约了县域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此外,缺乏科学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导致债权人得不到有效保护,挫伤县域银行业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信用户和信用企业贷款优惠政策力度还不够大,发挥不了模范效益。

4.融资环境欠佳。青海县域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且主要以抵押、担保贷款为主,直接融资主体少,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性担保行业基础薄弱,机构规模小;为农业服务的财政性担保公司由于资本不足,对农村信贷的担保面窄、单户担保额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用有限;民间融资存在金融监管盲区,经济纠纷时有发生,青海县域融资环境欠佳。

二、青海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问题探讨

(一)优化县域金融共生单元

1.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加再贷款种类,延长再贷款期限,用好用活支农再贷款。扶持和引导县域金融机构增加投入,拓展信贷市场。研究引导县域金融机构试行微型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和企业联保贷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提高贷款满足率。不断改进信贷政策实施方式,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结构调整。用政策手段诱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县域经济建设的投入。

2.商业银行要重新审视县域金融服务。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应调整经营策略,明确市场定位,重新将自身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为三农服务”。通过税收、提供贴息和损失补偿等政策措施,鼓励诱导资金流向县域经济建设,引导商业银行为县域经济投入资金。

3.改革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和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业务范围,开办农业中小企业贷款、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等业务。转变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综合运用财政直接补贴和招投标两种贴息贷款运作方式,发展业务招投标形式,采取补偿招投标的方法。拓展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将其办成综合性的支农金融机构。

4.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形成在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规范操作机制,研究建立理事会经营决策机制,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更好的服务“三农”。

5.大力发展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适应县域经济组织化与合作化需要,鼓励发展农户资金互助组织和多种所有制的县域城镇社区金融组织,培育新型县域合作金融组织,实现县域弱势群体微小资金的自联合。

6.适度发展县域地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填补现阶段县域金融服务的真空。积极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户提供信贷服务。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具有融资功能的地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责。

(二)完善县域金融共生模式

根据金融共生理论,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是金融共生系统的最佳共生模式。该模式使金融共生系统从一个稳定态向更高级别的稳定态演化,使金融共生系统成为一个保持一定稳定性的动态演化系统。因此,促进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青海县域金融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多层次县域金融体系。调整好县域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协作,提高县域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提高县域经济参与主体的综合素质,保证县域金融的利润回报;另一方面,调整县域金融的内部分工协作,引导它们为县域经济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优化县域金融共生环境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解决当前青海县域经济结构失衡、内需不旺问题的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要加快科技创新和生产力成果转化,加大分配和消费结构调整,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强化产业部门间的协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利用,推广运用高新技术,推动重化工业向高加工度化升级,推动农业和服务业从低质结构向现代型发展。

2.创新县域金融监管机制。制定适合青海省县域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明确对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监管职责和规则,统一监管政策,弥补监管真空。引导并激励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主动调整信贷投放,提升风险防范能力。规范监管机构的权利与义务,改善监管机构执法环境。

3.完善县域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担保机制。依据青海县域实际,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数量和规模,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对农业保险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探索中央和省级财政建立县域金融风险基金,建立县域金融风险财政补偿机制。适度实行强制农业保险,对风险较大的种植、养殖业,实行强制农业保险。健全保险经营风险分散机制,建立再保险机制和农业巨灾证券化体系。

4.大力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监督社会化。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信用创评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将信贷政策与信用创建相结合。根据当地农村地区特色构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加大守信失信奖惩机制,确立失信成本递增的违约制裁机制,创建信用约束违规行为的良好环境。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