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孕妇保健指导精选(九篇)

孕妇保健指导

第1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关键词:孕产期产妇;孕产期保健指导;临床效果分析

产后出血PPH(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 )[1],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指的是产妇在进行分娩出婴儿后24小时内出现的阴道大量出血(常规>500ml)的情况。发生产后出血容易导致产妇出现由于失血过多引发的休克或死亡。所以医院中的相关医护人员应当提高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后的治疗工作质量。针对孕产期前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是对产妇与婴儿来说一种较为系统可靠的监护措施,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新生儿死亡的概率[2]。我院针对孕产期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临床效果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4年1月28日到2014年12月11日期间收治的1086例孕产期产妇进行对照研究, 产妇年龄在18-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3±4.2)岁,平均怀孕次数(1.5±3.0)次,孕期为32-41周,平均孕期(39.5±0.9)周。将1086例孕产期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3例。将两组产妇的年龄、怀孕次数、孕期进行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

1.2护理方法

对观察组产妇采用孕产期保健指导,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指导。将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便于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

1.2.1产前保健方法

第一,在孕妇发现怀孕时在医院就诊的过程中建立个人信息资料卡,医护人员应当提醒孕妇及孕妇家属定时进行产检,完善相关后续辅助检查,并针对产妇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保健方法;第二,孕妇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当督促孕妇每日定时定量摄入叶酸与维生素,并对孕妇进行讲解摄入适量的叶酸与维生素能够有效预防胎儿畸形,在对中晚期孕妇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应当为孕妇补充钙剂、铁剂、维生素、叶酸等保健类药品,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告知孕妇及孕妇家属后期加强重点筛查畸形检查,针对一些肥胖、首孕、高龄孕妇应当进行筛查,关注其是否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胆汁淤积等疾病,如发现病情出现应当及时进行治疗;第三,在 产前对产妇的各项指标再次进行检测,并将临床资料进行完善,对每位产妇进行产后出血或并发症等相关疾病的筛查,如果产妇患有相关类似的疾病,应当对产妇进行更为细致的护理与保健;第四,对孕产期产妇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使产妇了解妊娠生理、孕期保健等相关知识,同时应当对产妇进行关于产后出血症状的讲解,提高自身保健意识,防患于未然。

1.2.2分娩期保健方法

第一,产妇在进行分娩时,医护人员应当对产妇的生命体征与宫缩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如果产妇发生紧急状况,医护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针对产妇状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第二,产妇在生产前进行准备工作时,医护人员应当对产妇及产妇家属进行生产知识讲解,如果产妇有特殊需求应当尽量满足,确保产妇在了解相关生产过程后的情绪稳定;第三,产妇进行生产时,医护人员应当指导产妇如何用力与摒气,在宫缩发生时完成屈腿与深呼吸等相关动作,防止发生产后出血的意外。

1.2.3产后保健方法

产妇生产完毕后在用药上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合理的使用米索前列醇片、卡孕栓、马来酸麦角新碱等药物,同时医护人员应当及时指导产妇如何进行哺乳,有助于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发生;第二,一部分产妇在生产前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在对产妇进行护理时应当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同时家属也应当对产妇进行鼓励,这样有助于产妇的自身机体恢复。

1.3相关指标观察

第一,产妇应当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双重测评[3],进行测评时分数越低者心理状态越良好;第二,医护人员应当对产妇24小时之内的出血状况进行严密的监测,防止意外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对照研究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中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全部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相关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数据进行对比(P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前产妇发生产前焦虑评分为(40.31±8.9)分,发生产前抑郁评分为(40.56±10.3)分,产后出血量为(276.5±23.6)ml;对照组孕产前孕妇发生产前焦虑评分为(53.69±8.6)分,发生产前抑郁评分为(50.13±10.2)分,产后出血量为(50.13±10.2)ml。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P

表一:产妇心理与产后出血量对比(x±s)

3.讨论

产后出血PPH(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 ),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通常指的是产妇在进行分娩出婴儿后24小时内出现的阴道大量出血(常规>500ml)的情况[4]。发生产后出血容易导致产妇出现由于失血过多引发的休克或死亡。所以医院中的相关医护人员应当提高对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后进行治疗的工作质量。针对孕产期前产妇进行围产期保健是对产妇与婴儿来说一种较为系统可靠的监护措施,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与新生儿死亡的概率。

我院针对孕产期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我院对2014年1月28日至2014年12月11日期间收治的1086例孕产期产妇进行了对照研究,将108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针对产妇心理状况与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其中观察组孕产前产妇发生产前焦虑评分为(40.31±8.9)分,发生产前抑郁评分为(40.56±10.3)分,产后出血量为(276.5±23.6)ml;对照组孕产前孕妇发生产前焦虑评分为(53.69±8.6)分,发生产前抑郁评分为(50.13±10.2)分,产后出血量为(50.13±10.2)ml。将两组产妇进行对比(P

综上所述,对孕产期产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指导可以有效的缓解产妇的紧张心理,并降低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这种方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医疗单位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文梅.阴道分娩产后出血76例原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5):597.

[2]旋芳,吴仕元.316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8):46-47

第2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LKW1012)。

作者简介:范慧之(1962— ),女,副主任医师,学士。

高危孕妇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有并发症、合并症或致病因素可能影响母亲及胎儿的健康,甚至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根据上海市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的要求,2010年前社区高危孕妇的管理对象往往只是在早孕建册时候被发现,在产前检查时新发生的高危孕妇社区难以掌握。2010年开始上海市在高危孕妇管理中把“高危孕妇”更名为“重点孕妇”,启用重点疾病筛查、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和干预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接产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及时掌握在早孕建册时筛查的疑似重点孕妇去上级医院的确诊情况和接产医院新发生的重点孕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接产医院共同进行相关疾病的分类干预,促使重点孕妇转归,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瑞金二路街道、淮海中路街道、五里桥街道和打浦桥街道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孕产妇进行分析。资料为2010年1月—2012年12月早孕建册时进行重点疾病筛查的孕妇。2008年1月—2009年12月和2010年7月—2012年6月回收的上海市孕产妇保健手册。

1.2 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早孕建册孕妇重点疾病筛查中孕妇的体重指数≥24(kg/m2)和年龄≥35岁者进行分析。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高危孕妇和2010年7月—2012年6月(由于2010年1月份正式开始启用重点疾病筛查、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和干预模式,为了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收集数据从2010年7月份开始)重点孕妇的疾病按照孕妇的基本情况、异常妊娠分娩史、妊娠并发症和并发症进行分类统计。对2010年7月—2012年6月分娩巨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围产儿死亡、剖宫产情况的产妇进行分析。

2 结果

2010年1月—2012年12月早孕建册孕妇重点疾病筛查中孕妇的体重指数≥24 kg/m2和年龄≥35岁的比例分别是6.37%和6.2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见表1。

重点孕妇(高危孕妇)疾病分类情况:2008年1月—2009年12月和2010年7月—2012年6月比较,异常妊娠分娩史数的比例明显减少,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比例明显增加。见表2。

孕产妇保健质量分析: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重点孕妇的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见表3。

3 讨论

在孕产妇管理模式引入重点疾病筛查和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和干预机制,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的整体性、连续性及有效性。2010年上海市在高危孕妇管理中启用重点疾病筛查、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和干预的管理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早期孕妇建册的时候,通过对孕妇进行重点疾病筛查、转诊和对确诊的重点孕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接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使社区能够全面掌握辖区内的重点孕妇。实施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方案后,社区掌握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重点孕妇明显增加。根据风险程度按照“黄色预警、紫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进行分级管理、随访、医学和保健指导服务;对妊娠高风险的孕妇配合上级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重点孕妇转归,使妊娠风险降低,其预防保健服务贯穿孕产期全程。通过一、二、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保证筛查、转诊和后续随访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脱节现象,使重点孕妇能够及时得到医疗保健服务,从而提高重点孕妇的转归率,改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安全。为了让疑似重点孕妇能够尽早确认或者排除,建议每个区县设立1~2个定点医院,设立专科门诊,为疑似重点孕妇诊治。

把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理念纳入孕早期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当今孕妇营养问题日益突出,营养过剩和营养不均衡并存而致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巨大儿、低体重儿、剖宫产率升高。孕产期系统保健虽然是从孕12周以内早孕建册开始,但一般在孕24~30周才为孕妇进行血糖筛查和孕期营养指导,这时候给予饮食控制治疗已经为时过晚。2011年开始本区妇幼保健所在4个街道推出孕早期保健免费课程,在上课时提出了“均衡营养,餐餐有主食,少食多餐,加餐不加量”的核心理念,并让孕妇学会孕期体重管理的方法,让刚进入孕期的准妈妈们明白在保证营养全面摄入的前提下控制热量的摄入,进而控制体重,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为自然分娩做好第一步。表3显示,通过孕早期的健康教育,正常孕妇的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有所下降。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及二胎生育人数增加,给再次妊娠带来风险,因瘢痕子宫因素被确认为重点孕妇的人数逐渐增多,在孕期做好健康教育,倡导自然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是当前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1]。

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对重点孕妇的随访和保健指导,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2008—2009年四个社区的外来流动人口的重点孕妇发生率明显高于户籍孕妇,流动人口重点孕妇中异常妊娠分娩史发生率比较高,且重点孕妇中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技术服务,发放的宣传册,提供免费避孕药具,指导她们落实适宜、安全、可靠、有效的避孕措施;每年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提供免费妇科普查,在孕前和孕期积极治疗生殖道感染,可以有效地降低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表3显示,在实施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方案后,重点孕妇的低体重儿和早产发生率有所下降。

社区按照“黄色预警、紫色预警、橙色预警、红色预警”进行分级管理、随访、医学和保健指导服务,对妊娠高风险的孕妇配合上级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重点孕妇转归,使妊娠风险降低,优化了医疗资源,降低了医疗费用。

关口前移,加强婚前和孕前保健工作,降低重点孕妇的发生率。妇女孕前的身体健康和营养状态直接影响胚胎早期发育的宫内环境,是成功受孕、减少重点孕妇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关键。表1显示,早孕建册孕妇的体重指数≥24(kg/m2)和年龄≥35岁的发生率分别是6.37%和6.24%,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孕前体重指数>24 kg/m2者产科并发症明显高于体重指数正常者[2]。孕前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kg/m2)范围,并在孕期控制体重增长范围,可以得到最佳的妊娠结局[3]。为备孕夫妇提供免费孕检和孕前保健课程,使她们知道孕期的均衡营养需从孕前期或孕早期开始,对孕前体重指数超标的对象继续重点随访,指导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度运动减轻体重,要求体重指数达正常范围后备孕。在婚前保健指导中,做好避孕节育指导, 指导新婚夫妇计划受孕,避免意外妊娠,可以减少计划外妊娠而导致的人工流产;宣传最佳生育年龄,指导新婚夫妇合理安排生育计划,可以降低高龄初产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冯望德,宫树华.高危妊娠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3-2435.

第3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服务模式 孕产保健 纯母乳喂养率 产后抑郁率

孕产妇是一个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由于妊娠生理变化和身份角色的改变,大多数孕产妇都有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如果心理调适不及时、不恰当,就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增加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多元化服务模式实现了对孕产妇开展孕早、孕中、孕晚期的保健工作,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心理辅导,降低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本次研究重点探讨多元化服务模式运用于孕产保健工作中对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接受孕产保健的孕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年龄21~32岁,平均(26.52±1.67)岁;孕周10~20周,平均(13.25±2.45)周。观察组年龄20~34岁,平均(25.97±1.73)岁;孕周9~20周,平均(14.01±2.02)周。本研究经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第一次妊娠;(2)单胎;(3)配合保健工作开展。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合并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

方法:⑴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保健服务模式,包括建立产检保健手册、孕产知识宣教等。⑵观察组开展多元化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减少孕产妇和家属在医院排队等候时间。通过开展分时段预约诊疗,引导孕产妇有序就诊,减轻集中就诊压力。积极应用诊前结算、移动支付,包括多种形式查询检查结果等,减少孕产妇及家属在医院排队频次和等候时间。(1)孕早期保健管理:孕12周前为孕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一次产前随访,开展健康状况评估,包括一般体检、妇科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等检查。主要针对疫情期间孕产妇常见心理问题及心理问题的主要危害、心理问题的认知、自我调整、求助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疏导。建立并开通孕产妇沟通交流群、孕妈妈APP,开展孕产妇24 h免费接送服务,开设专家高危门诊、助产弹性夜间门诊、助产士门诊、再生育咨询门诊、心理门诊、午间门诊、吸氧吧等,定期进行孕期健康宣教,开展一对一的孕期营养指导、定期孕检短信提醒等服务。(2)孕中期保健管理:孕16~20周、孕21~24周时各进行1次随访,对孕妇健康状况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一般体检、产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利用微信、电话、网络孕妇学校授课等方式,开展分类指导,科学做好保健工作。重点学习母乳喂养及孕产妇心理教育课程。(3)孕晚期保健管理:孕妇在孕28~36周、孕37~40周时到有助产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各就诊1次。告知孕产妇需要保证睡眠质量。孕产妇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多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体力。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告知孕产妇要注意检查待产包,将待产包清单提供给孕妇,根据清单准备及补充物品。(4)产时护理:积极开展助产士“一对一”导乐减痛分娩、家属陪伴分娩、麻醉无痛分娩、自由体位及无创接生技术服务等产科服务新模式。开展产后康复、产后家庭巡诊服务,定期对产妇的身体状况、婴儿喂养和护理等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提供心理抚慰、心理健康辅导、分娩前紧张情绪舒缓、家庭心理疏导等护理服务,为孕产妇提供情感支持和人文关怀。另外逐步将中医药服务全面融入妇幼健康服务中,满足孕产妇多元化的需求。(5)产后访视:提供母婴保健检查、营养健康、母乳喂养等方面的咨询。讲解产后营养搭配、母乳喂养等产后知识。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产后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SDS评分超过53分为阳性。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比较: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产后抑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孕妇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率比较[n(%)]

讨论一方面,育龄女性工作、生活压力较大,高龄孕产妇数量逐年增加,使孕产期危险因素升高,对母婴健康形成新挑战。另一方面,信息传播极为多元化、碎片化,权威的科学备孕、围产期保健、预防出生缺陷,以及婴幼儿健康喂养的科学知识,要精准传递给孕产期女性,还需要改变、改善传统的妇幼保健服务方式[1]。而且女性从怀孕到分娩、再到产后,需要接受包括孕期教育、运动管理、营养管理、产后母婴护理、产后修复等环节在内的多元化服务内容。有数据报道显示,我国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7.8%。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我国积极开展了对孕产妇的保健工作,要求保健机构、医生、护士等,为孕产妇提供母乳喂养、产后营养等方面的课程、指导。同时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使孕产妇人数明显增加。但随着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大众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以及医疗理念的转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高,常规的孕产指导已经无法满足现有需求[2]。

针对孕产妇的孕产保健工作,通过采用多元化服务模式,实现对孕产妇从孕早、中、晚期三个阶段的保健工作,通过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保健方式,能够帮助孕产妇建立正确的孕产保健意识;重视孕产妇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宣教,及时干预管理不良情绪,极大程度改善孕产妇不良心理状态的发生,有利于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抑郁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制定针对性的产前检查,能够让孕产妇积极、按时做好产前检查工作,有利于尽早预防妊娠合并症,对改善妊娠结局有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多种方式,对孕产妇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指导,提供针对性的医学指导,疏导缓解焦虑情绪。通过为孕产妇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加强孕期追访、产后访视,实现对每一个孕产妇的保健管理。通过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为孕产妇解决困扰,给予身心健康指导。加强对孕产妇在孕产期的保健宣教,督促孕妇与助产机构联系,完成必要产检项目,确保孕产妇安全。在开展孕期随访过程中,给每一位建册孕妇打电话,了解其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通过及时联系每一位建册的产妇,给予产后访视指导,有效缓解紧张焦虑情绪。通过为不同家庭提供专业而科学的生理、心理、营养、孕前教育、孕期保健等多元化生活管理方案,系统、科学的为整个孕期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管理。特别是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项目衔接,打造涵盖婚前、孕前、孕产、产后和儿童5个时期,婚前保健、孕前保健、早孕建卡、产前检查、产前筛查与诊断、住院分娩、产后访视、预防疾病母婴传播、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健康管理、儿童营养改善、预防接种和计划生育技术13项服务。

多元化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孕产妇对按时产检的重视程度,有利于获得更多的保健知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针对孕产妇开展多元化保健工作,不仅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保证母婴安全也有重要意义。通过接受多元化服务模式,孕妇在妊娠期间遵循医生的指导服药,在孕中、晚期能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遵医行为,按时接受孕期检查。特别是通过系统的孕前检查,能够及时发现高危妊娠的孕妇,并给予监护和管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可立即启动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让孕产妇从怀孕到分娩得到一个良好的保障,这对于进一步保证母婴健康,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和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通过进行各种活动旨在向孕产妇宣讲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女性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实现优生优育,使孕产妇及家属掌握一定的孕产知识和家庭护理技能,极大的促进母婴健康,达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3-4]。

综上所述,对于孕产保健工作采用多元化服务模式有利于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斯佳,李阳,蒋伟利,等.新传媒环境下孕产期保健知识获取途径及期望状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3):2886-2889.

[2]柴艳玲,陈欢,张普洪,等.孕妇使用妇幼保健类App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6):509-514.

第4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0-01

我国的计划生育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也是体现优生优育的保障。实施孕产期保健的管理是有效达到优生优育,确保孕产安全,整体提高产科质量的有效措施。

1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分级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按三级划分,并根据不同级别、任务内容及各级人员在管理中的职责实施本管辖范围内的系统保健管理。

1.1 一级管理:以街道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地段保健科,乡(镇)卫生院组成并实施本地段孕妇情况,建立孕产保健登记管理手册。并对疑难高危孕妇进行监护上转,实施孕产期宣教及指导工作。

1.2 二级管理:以区(县)级妇幼保健院组成以承担管辖区范围内孕产妇的系统保健管理。实施负责一般级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监护及分娩处理。同时承担基础机构全部孕产妇的转诊会诊和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对本管辖区内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评审、死亡漏报实施定期调查及上报。

1.3 三级管理:主要为省市妇幼保健院,以承担本省市全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信息质控、开展调查研究及科研项目开发。

2 我院属二级管理范围,具体系统管理方法如下

2.1 对管辖范围内孕产妇实施统一建卡,时间控制在12周内。制定保健手册同时进行孕早期常规第一次体检,包括全身体检、阴道检查、各种化验常规及身高体重及生命体征检查。

2.2 实施孕中期保健(13―27周)

此期对孕妇每4周作一次检查或工作人员下去检查,对高危孕妇不按此限时、限数。此期内容除以上掌握检查外另增加宫高腹围、胎心、心率等,并作好孕期糖尿病筛查工作。

2.3 孕晚期保健(28周以后)

该期加大检查力度28-36周间每两周检查一次,37周后每周一次,高危者还应酌情增加次数,以便随时掌握进程及孕期情况。并作好骨盆测定及B超和高危孕妇的筛查管理。

3 强化孕产妇社区服务管理

3.1 专人对社区进行定区、定人、定期服务。除熟悉掌握本辖期内孕产妇情况外,在建卡资料的保管管理上进一步了解有意外发生的潜在隐患者作好应急观察处理。并对家属作好指导配合培训工作。

3.2 实施孕产期保健宣传指导

3.2.1 孕早期(12周内)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摒弃吸烟、酗酒习惯,避免吸入二手烟。同时告知孕妇避免进食刺激性及含碳酸类饮料。防止与射线辐射源农药有害物质及宠物的接触。告之不能乱吃药,避免性生活等卫生保健指导。

3.2.2 饮食起居应按时,食物以清淡为主,对反应呕吐大者应鼓励少量多餐进食方法坚持进食,以减少因呕吐造成的厌食和怕进食。

3.2.3 指导孕妇每日进服叶酸0.4mg,防止胎儿畸形。

3.2.4 对高龄孕妇及有不孕育史者和家庭患有遗传病史者应作进一步检查,如染色体检查等。

3.2.5 告知孕期患如感冒、发热、腹泻、阴道见红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3 孕中期保健指导(13-27周)。

3.3.1 合理营养搭配以各种营养素摄入为主,并同时补充钙和铁剂,从20周孕期开始补充铁剂及钙剂。

3.3.2 坚持口腔卫生保健,做好口腔清洁防感染。

3.3.3 衣着宽松,减少性生活,进行适当户外活动。

3.4 孕晚期保健指导(28周后)。

3.4.1 指导孕妇自行监测体重与胎动。

3.4.2 预防感染与早产,禁止性生活。

3.4.3 每日要保证8-9小时睡眠,防止过渡活动。

3.4.4 如有头痛血压升高,肢体肿胀应及时就医。

4 产时保健管理

4.1 做好临产时心理物质保健指导,防止孕妇有紧张恐惧心理产生。

4.2 教会孕妇配合助产动作,并指导识别临产先兆。

4.3 大力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避免人为选择剖宫产术。并指导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教会喂养方法。

5 产褥期保健管理

5.1 指导产妇科学“坐月子”方法废除陈规陋习。科学休息、沐浴、饮食及母乳喂养方法。

第5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

㈠目的

进一步加强孕产期保健管理,改善基层卫生设施,培训产科技术人员,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促进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提高贫困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㈡意义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以下简称“降消”项目)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省政府承诺20*年为民办十件实事的内容之一,降低贫困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关爱,把温暖送给最贫困、最艰难、最需要关心帮助的人,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

二、项目目标

㈠长期目标

到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在2000年基础上下降1/3。建立全县妇幼卫生监测体系,完善产科建设,县级急救中心、乡镇卫生院产科装备优良,资料齐全,管理规范,各项指标达到或好于项目规定的标准,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㈡20*年度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控制为零;

3、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内;

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内;

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6、新法接生率达到98%以上;

7、产前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8、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基)考核合格率达到80%以上。

三、项目内容

实施社会动员,加强产科建设及人员培训,开展健康教育,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规范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急救中心”建设,加强项目工作督导。

四、项目执行时间

20*年1月1日至20*年12月31日

五、项目措施

㈠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1、县政府成立县“降消”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局、妇联、财政局、民宗局、民政局、人口计生局、广播电视局等部门负责人和乡镇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妇幼保健院。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组织和管理职能作用,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领导。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2~3人具体从事妇幼保健和“降消”项目工作,为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提供组织保障,确保母婴安全。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成立“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负责本村项目工作。

2、县卫生局成立项目技术指导组、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评审专家组、项目督查组,负责“降消”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评审工作。

3、县人民医院为全县孕产妇急救中心,县妇幼保健院为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业务指导中心。

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县卫生局:认真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依法实行项目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降消”项目计划;进一步明确各医疗保健机构职责;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制定人员培训计划、产科技术准入制度,对全县医疗机构产科建设及抢救能力进行评定;指定县级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孕产妇系统保健中心,建立产科急救绿色通道;开展孕产妇死亡的县级评审;定期组织检查“降消”项目工作落实情况。

县妇联:组织和动员各级妇女组织加强对“降消”项目工作的领导,并给予政策支持;与村委会和妇联干部签订孕产妇住院分娩动员工作责任制。其主要内容是掌握孕情,开展孕期宣传教育,动员孕妇落实住院分娩,确保孕产妇对“降消”项目政策和孕产妇保健知识知晓率达100%。

县财政局:负责“降消”项目资金的筹集、划拨和监管。

县广电局:负责落实“降消”项目宣传专题节目,报道工作进展情况。

县民政局:负责实施对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救助。

县人口计生局:加强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强化村计生信息员的妇幼保健工作职责。掌握孕产妇信息,协助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和住院分娩宣传动员工作。

县民宗局:负责从民族地区医疗减免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

2、县降消项目办(县妇幼保健院)职责。

全面及时掌握各乡镇项目活动进展情况,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项目工作数据;组织专家组对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病例个案调查和评审;负责乡级人员培训,协助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村级培训;负责乡、村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导,协助项目技术指导组开展基层项目督导工作。

3、县急救中心(县人民医院)职责。

健全孕产妇急救组织,做好孕产妇急救中心的工作;协助“降消”项目办做好乡级人员培训工作;协助项目技术指导组开展基层项目督导工作;指导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和助产技术服务,指导全县孕产妇和婴儿死亡原因分析、评审,提高干预措施,协助妇幼保健院指导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服务。

4、乡镇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健全乡、村妇幼保健网络,成立由村支书、村主任、保健信息员、乡村医生组成的村级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负责村干部、村级保健人员、乡村医生培训;健全月会工作制度,安排布置工作;加强辖区内产科建设与质量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住院分娩。

5、村级孕产妇住院分娩转运小组职责。

做好“降消”项目相关政策及知识的宣传;做好孕产妇的高危识别筛查工作;做好本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和高危孕产妇的转运工作。

㈢深入开展健康教育

重点推行“以妇女为核心,以医疗保健机构、家庭为最佳场所”的面对面宣传教育,大力举办“孕妇学校”、“家庭学校”,传播健康知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车、宣传单、专栏、会议、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项目宣传。县项目办公室全年在电视台宣传报道不少于5次,印制《孕产期保健手册》、降消项目相关政策、孕产期保健、生殖保健等宣传资料下发到每名孕产妇手中。各乡镇在乡镇主干道、醒目位置刷写固定标语不得少于3条。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每月开办1次“孕妇学校”和“准爸爸妈妈学校”。孕产妇宣传教育达到“五个一”:即给每户孕产妇家庭发放一份宣传单,每个村或居委会每年开展一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每个村卫生室每年出一期宣传专栏,每个村有一条宣传降消项目的固定标语,每个孕妇接受一次保健宣教。全县妇幼卫生信息工作实行“三统一”。即统一表册:县、乡、村三级使用全省统一的妇幼卫生管理手册、孕产妇和儿童管理手册、住院分娩登记册和报表;统一要求:按报表填报要求及《湖北省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要求开展调查评审,汇总上报各种资料;统一时间:每季度第一个月5号之前上交上一季度报表到县项目办。

㈣切实加强产科建设

提高产科服务能力,重点解决产科基础条件落后,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分工明确、管理规范。

2、严格准入制度。按照《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执行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准入制度,坚决打击非法行医。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按照《湖北省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评审标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科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妇产科服务环境,增加设备,提高技术含量,规范产科服务。

㈤认真抓好人员培训

1、抓好管理培训。具体培训对象为项目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县直医疗保健机构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及村干部、项目办全体工作人员、专家组所有成员。培训内容为项目的实施目的、意义和职责。

2、抓好业务培训。一是充分利用省卫生厅派驻我县项目专家的技术资源,重点加强全县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骨干的业务培训。二是根据不同的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派技术人员到省、市、县进修培训。具体培训内容为项目开展的目的、意义、要求、产科危急重症的处理及转诊,有关服务技术规范、产科常用技术操作规程及急救设备规范、设备的管理和使用等。

㈥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免费政策

按照《湖北省29个贫困县(市)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实行限价免费。

1、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顺产实行限价收费。县级限价500元内,乡级限价400元内。

2、平产(顺产)免费服务项目:血、尿常规、黑白B超、单胎顺产接生(含产程观察、阴道和检查、胎心监测和脐带处理、会阴裂伤修补及侧切),3天以内的普通病床、孕产妇护理、新生儿护理、基本用药(催产、镇静、抗炎)。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将以上免费服务项目上墙公示,超出平产(顺产)免费范围的服务项目费用由孕产妇个人自负。

3、补偿标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300元,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每例定补200元;有产科合并症或并发症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除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300元外,剩余部分按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例报销。城镇低保孕产妇住院分娩,每例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150元。

4、对孕产妇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乡镇卫生院剖宫产率控制在25%以内,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剖宫产率控制在40%以内。剖宫产率超标1例县级医疗机构扣减补助经费800元、乡级医疗机构扣减补助经费600元。

㈦抓好孕产妇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

1、健全县、乡、村分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明确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村级保健员主要做好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初级保健管理和宣传、动员、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工作;乡镇卫生院负责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卫生院的产科建设,主要处理正常分娩,同时做好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县妇幼保健院负责高危孕产妇系统管理,重点是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县孕产妇急救中心负责接收危急重孕产妇的转诊急救,从而形成网络通畅、功能完善的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2、进一步落实住院分娩动员责任制。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严格执行《孕产妇危险因素筛查与管理》的规定,筛查评分在30分以下的孕产妇,必须动员到乡镇卫生院检查并住院分娩;筛查评分≥30分的孕产妇,必须动员到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动员孕产妇住院分娩实行层级管理。村妇联干部、计生专干、乡村医生为该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动员宣传的直接责任人,切实做到“三清楚二明白一确保”(所辖范围孕妇底数清,孕妇孕情清,孕妇家庭情况清;孕妇明白孕期保健知识,明白住院分娩目的、意义及好处;确保孕妇住院分娩)。对未能落实孕妇住院分娩的,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孕产妇死亡的,从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加强县级急救中心建设,畅通绿色通道。按照《县级孕产妇急救中心评估标准》,明确责任,加大投入,严格管理,切实加强县级急救中心建设。成立孕产妇急救专家组,组建急救队伍,确定固定交通工具和急救电话,规范抢救程序,加强应急演练,畅通绿色通道,确保妇女儿童生命安全。

㈧加强项目督导检查

1、严格管理,加强督导。

县督导组每季度督导一次,覆盖所有的乡镇。督导内容如下:⑴项目实施方案的执行;⑵培训和健康教育落实情况和效果;⑶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平产(顺产)免费政策落实情况;⑷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含高危转诊)和抢救中心运转情况;⑸人员培训情况;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第6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关键词] 孕产妇;健康指导;内容方式

[中图分类号] R446.1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3(c)-135-02

孕产妇健康教指导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内容,开展高水平的健康指导是护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帮助孕产妇做好自身保健及帮助她们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医务工作的一件大事。如何做好健康指导,满足孕产妇及家属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孕产期的护理质量,已广泛引起重视,现根据我院产前门诊及产科病区实施孕产妇健康指导的情况做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产前门诊就诊情况

2007年1月~2009年9月我院产前门诊就诊患者37 620人次,平均每月1 140人次。

1.2 孕产妇收治和分娩方式情况

2007年1月~2009年9月我院共收治孕产妇4 328例,年龄22~38岁,平均26岁,孕周28~41周,分娩总数4 056例,其中剖宫产术2 515例,剖宫产率达62.01%。

1.3 孕产妇文化程度分析

共收治孕产妇4 328例,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92例,占11.37%;高中(中专)文化程度2 832例,占65.43%;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 004例,占23.20%。

2 实施健康指导内容、方式

2.1 孕期健康指导

我院门诊设产前检查诊室,除正常孕期检查外,还开设了孕妇大学,每周一次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责任主治医授课,孕妇及家属一起参加学习,讲授妊娠生理、心理变化,孕妇饮食及其营养补充,母乳喂养以及新生儿护理等知识,并进行示范操作。通过学习,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包括初次产前检查应该做什么,中期妊娠以后应该检查什么等。

2.1.1 正确指导孕妇做产前检查产前检查是妊娠期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产前检查可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及时处理,在孕妇妊娠28周前可每4周检查1次,妊娠28周以后至36周前,每2周检查1次,36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或有妊高症症状时可增加检查次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产妇,对于孕期保健重视不够,所以直到分娩也未曾做产前检查,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如接触一些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及药物等,而致胎儿畸形或先天发育缺陷,有的到足月分娩时才发现,给产妇及家庭带来痛苦,所以医护人员在孕妇做第1次产前检查时,就向她宣传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并指导她们定时到指定医院做好产前检查。

2.1.2 饮食指导妊娠早期孕妇都有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有的孕妇这种反应可持续到分娩,而在这期间是胎儿各器官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需大量营养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如不及时补充营养可影响胎儿器官发育,这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少油腻,可多样化,对呕吐频繁孕妇,可少量多餐,注意营养摄取,吃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妊娠后期由于胎儿生长过快,这期间应适当增加含钙、铁的食物,如黑木耳、紫菜、海带、动物肝脏,多吃新鲜蔬菜防止贫血,如发现贫血可应用叶酸加铁剂,因重度贫血可引起流产、早产,胎儿发育不良或死胎。

2.1.3 孕期卫生指导及护理①休息:体质好的孕妇正常工作,妊娠32周后,可适当减轻工作量,避免体力劳动,保证睡眠,防止早产,保证孕妇精神愉快。②孕期卫生:孕妇衣服要宽大,注意保暖,如在寒冷季节应注意防止感冒,尽量少到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防止传染病,注意皮肤的清洁,因妊娠后期孕妇汗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应勤洗澡、勤换衣,不易盆浴。经常用肥皂水或温水擦洗,以免哺乳时发生皲裂。内陷的应经常用手向外牵拉。③孕妇用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避免应用对胎儿有害的药物,禁烟禁酒,防止流产早产等不良反应。④做好心理护理,妊娠后特别是初孕早期,孕妇常有心理紧张及恐惧心理,这期间孕妇情绪不稳定,依赖性高。晚期随着胎儿发育到足月,孕妇各脏器对妊娠的负担也明显增加,加之由于行动不便及接近分娩,故对分娩的恐惧和焦虑不安心理也逐渐增加,也可出现情绪不稳定,这就需要家属对孕妇要温柔、体贴,多从生活上给予关心,医护人员要多向孕妇宣传孕期保健知识,从心理及身体上给与关心,多与她们交谈,解除紧张恐惧、焦虑心理。

2.2 产时的健康指导

为减少孕产妇对分娩的焦虑和恐惧心理,开设导乐分娩,让家属陪伴,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同时医务人员给予正确的产程指导,使之顺利度过分娩过程。

2.2.1 入院后指导孕妇入院后在接受助产士检查时,精神紧张,恐惧不安,从内心希望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此时医务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注意倾听孕妇的陈述,仔细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尽量回答各种询问,详细告知如何去做。这样孕妇会觉得医务人员是负责任的,是可依赖的。

2.2.2 孕妇在第一产程中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从规律宫缩开始到宫颈口开全,这一期孕妇盼望尽快分娩。因此医务人员要根据自制力强弱分别做好心理护理,对自制力强的要多鼓励,并劝导及时反应自己的不适,以免忽视意外情况发生。对自制力弱的则多巡视,多安慰,尽可能留在身边,稳定情绪,从而使孕妇获得安全感。随时提醒孕妇及时解小便,以免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尽可能让孕妇保存体力。

2.2.3 孕妇在第二、三产程时的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胎盘娩出。这一期孕妇被送上产床,此时医务人员要让其明白自己是分娩的主人,医护人员仅能帮其助产而已,要教会孕妇正确憋气,用力方法。当胎儿娩出异常或所生孩子的性别不合产妇理想时,暂不告知,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至收缩良好后方将实情相告,这样会避免产后大出血发生。

2.3 产后的健康指导内容

2.3.1 合理锻炼促进子宫复旧指导产妇正确按摩子宫、适当锻炼,促进子宫复旧及身体康复。

2.3.2 合理的饮食营养应指导产妇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饮食,以促进产妇的体力恢复及乳汁的分泌,以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2.3.3 母乳喂养及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喂奶的具体姿势,指导产妇及时掌握并做到早吸吮、早接触、早开奶,按需哺乳和有效吸吮,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正确指导产妇和家属学会新生儿脐部护理、婴儿沐浴、黄疸的观察,同时可以适当介绍最新而有益的育儿方法,如婴儿游泳、抚触等。

3 实施健康指导的效果

实施健康指导可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可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可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水平。

4 讨论

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产前的身心护理等方面的健康知道,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也使家属了解了围生期保健知识,保健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对孕产妇实行健康知识宣教和产时指导,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开设导乐分娩让家属陪伴,又使孕产妇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良好的照顾,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得到缓解。使之顺利完成分娩,减少分娩期并发症。

在产后对产妇进行饮食营养、卫生、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产后计划生育、婴儿日常护理及计划免疫指导等教育,能使产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惠爱玲.浅谈孕产妇心理健康与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9,7(3):54-55.

[2]任朝芝,刘霞.240例临产孕妇产前教育的调查分析[J].四川医学,2008,29(9):52.

[3]潘朴芬,吕晓芳.妊娠期营养的健康教育[J].职业与健康,2008,24(9):97-98.

[4]曲淑光.孕产妇常见心理问题及健康教育[J].职业与健康,2006,22(12):31-33.

第7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2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56-01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发生各种疾病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1]。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特别是2型糖尿病患者,正趋向年轻化[2]。预防治疗高血压及糖尿病十分关键和必要。经相关研究发现,进行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疾病。对孕妇来说在孕期进行必要的孕期保健显得十分必要,能够促进优生优育。对孕妇进行孕期保健不仅仅是针对孕妇,还要针对家庭和孩子。我院对收治的孕妇进行相关健康教育,探讨和分析其在孕期妇女中的保健价值。现将有关情况做以下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的150例孕妇,都是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住院人群。年龄在19-42岁之间,平均为(35.0±2.0)岁;孕周在37-42周之间,平均为(39.0±1.0)周;排除孕妇为双胎或者多胎的情况以及IVF等;将这些孕妇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75例;比较和分析两组孕妇的年龄和孕周等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

1.2.2试验组在对照组孕期保健的基础上,对孕妇的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的健康评估,及早地发现孕妇家庭所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法[3]。同时对孕妇和其家人进行必要的高血压和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所有的人员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同时对存在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指导,具体的实施方案如下:

对孕妇在孕期间及早地进行健康管理,对孕妇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筛查,同时建立相关的健康档案,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指导孕妇及时进行诊治,并对其进行随访,将有关情况和结果以及评估进行登记。做到及早、及早、有效地控制引发孕妇发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根据患者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的防治知识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和指导,同时要认真地完成整个产前随访过程。要指导孕妇进行必要的产前检查和优生筛查,让孕妇及早地进行血压和尿糖等测试。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经过保健之后,试验组孕期妇女所发生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剖宫产几率分别为4.0%(3/75)、1.3%(1/75)、28.0%(21/75)、0.0%(0/75)明显低于对照组9.3%(7/75)、8.0%(6/75)、65.3%(49/75)、2.7%(2/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妊娠期,患者是发生糖尿病的高发阶段,然而妊娠期糖尿病是导致流产和死胎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等疾病发生的几率得到增加。对于糖尿病合并肾脏疾病时,导致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的几率大大提高,然而一旦患者发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就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对母婴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8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关键词】 孕产妇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社区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1099-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已成为我国城市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预防保健功能的重要依托,妇幼保健又是社区预防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为孕产妇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医学史上的新进展。发展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搞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是我国目前或将来的卫生工作重点。所以规范、高质量的孕早期、中期、晚期及产后访视,在社区孕产妇保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情况,我社区积极开展了以下业务。

1 资料与方法

经开区2010年9月――2012年10月630名孕产妇健康管理资料,均按照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范完成随访工作。其中1胎生育516人,2胎生育114人。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得到了普遍开展,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社区孕妇保健服务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内涵,工作的重点必须立足基层的群体,在实际工作中规范的孕产妇健康管理,社区在孕产妇保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妇女怀孕后,从产前、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具体方法如下:

1.1 开展健康教育 孕妇保健是以一级预防为主的工作,按卫生部办公厅下发的《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过门诊、孕妇学校讲解,发放传单,形式多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高危因素逐步下降;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传播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有益的信念,建立正确的健康行为,纠正不良习惯。拓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的根本保证,要做好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工作,必须深入社区,深入家庭,承担起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任,为提高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做实事。要对辖区服务对象不断进行追踪观察,在全面掌握本社区妇幼健康状况的情况下,进行病谱分析。通过分析、调查,进而探索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针对性地做孕妇保健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各种对象培训班、开展咨询服务、出黑板报、印发小册子等,使妇女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正确的卫生观念,从而提高社区孕产妇的孕前、孕中、产后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2 开展婚姻保健 婚姻保健作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优生优育的重要一环,组织社区和乡医对居住在街道农村范围内的新婚夫妇进行上门访问登记入册,了解计划生育情况。对准备生育的,宣传围产期保健,并做好早孕登记;对不准备生育的,协助做好避孕措施,发放或避孕药具。2010――2012年共访问335对新婚夫妇。

1.3 开展围产期保健 孕早期健康管理,在孕12周前为其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并进行第1次产前随访。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肝等检查。通过孕妇学校和第1次产前随访的开展,孕产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增强,其中5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梅毒检测疑似病例最后去上级部门确诊3例,1例计划外鲁式四联症及时终止妊娠,其它及时转到上级医疗机构。

孕中期健康管理,在孕16-20周、21-24周各进行1次随访,主要对孕产妇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316人进行了预防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

孕晚期健康管理,在孕28-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随访,讲解护理,开展自我监测,促进自然分娩。纠正内陷23人,发现孕期并发症16人,典型的2名孕中期产妇患法鲁氏四联症,心功Ⅱ级终止妊娠。妊娠合并巨大卵巢囊肿平安分娩,建议高危妊娠82人转诊到上级医疗机构。

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管理服务,产后42天后访视和具体的医疗、保健、护理。在访视中了解产妇生殖器官等身体恢复情况,如产妇会阴侧切伤口或剖宫产切口愈合情况、护理、新生儿脐部护理及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情况等,产妇膳食营养及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等服务,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访视医生在产后7天、14天、28天做3次诊视指导。每一产妇上门访问3次,到产妇家中对产妇进行面对面随访,进行产褥期保健指导。指导母乳喂养困难如疼痛、皴裂乳腺炎等15人,产后便秘76人,纠正不良生活习惯46人,如农村习俗,不开窗通风,不吃蔬菜、不洗澡等。了解新生儿的一般情况,新生儿肺炎1例,及时转诊治疗。对产妇进行性保健、避孕、母乳喂养知识、婴幼儿营养、预防接种等进行指导,发现会阴侧切口愈合欠佳2人及时处理,剖宫产后恢复欠佳3人,住院治疗。

1.4 服务要求 ①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②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③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④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⑤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检查或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⑥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2 讨 论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孕产妇健康管理是指对已确诊怀孕的妇女,在整个孕产期直到产后42天时间里母子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管理,包括个人卫生、心理和营养指导,异常情况的干预处置等。对降低孕产期母子死亡率和病残儿发生率,保障母子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非常关注母婴健康,将孕妇孕产期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生育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所有父母的最大心愿,从个人方面讲关系着宝宝的成长和未来全家的幸福生活,从社会方面讲关系着民族人口素质,社会进步与发展。孕妈妈们,应按时去接受健康管理服务。

在基层,虽然当地居民生活富裕了,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仍存在不足,某些指标与发达地区相距甚远,特别是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当地群众普遍认为怀孕了,加强营养,多多益善,不知道应该如何合理膳食;不能做太多的检查,对胎儿有坏处;坐月子就应该只吃小米、红糖、鸡蛋等等,到医院检查要花费很多钱等,诸多陋习和错误意识往往使部分孕产妇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不知道及时到医院做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做到优生优育。

通过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当地卫生院免费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从孕前免费服用叶酸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始,为优生优育提供第一道保障,开办孕妇学校,从孕12周建立孕产妇健康档案,自产前到产后42天,免费、规范、预约、提供随访服务,既让孕产妇得到健康生活知识方面的指导,又能为胎儿各个阶段的健康发育开启“监控”;及时预约住院分娩,保障了产妇及胎儿的健康;产褥期的产妇生理、心理都发生很大变化,通过随访,随访医生可以给她提供心理保健、卫生指导、饮食起居、哺乳和护理,能及时掌握产妇产后子宫复旧和恶露情况,对高危产妇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通过孕产妇健康管理,将大大提高当地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所以,孕产妇健康管理在农村孕产妇保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9篇:孕妇保健指导范文

【关键词】孕产妇;孕期保健;孕妇以及新生儿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4.09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1672-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1],也更加关注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并且要求孕期保健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接下来,本文将详细研究2009年到2010年,我辖区在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30例孕产妇,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孕产妇孕期保健措施以及特点的临床研究,探讨对孕妇和新生儿的作用以及影响,从而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孕期保健。详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09年到2010年,我辖区在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30例孕产妇,其中,91例初产妇,39例经产妇。年龄在22岁到33岁,平均年龄(25.5±1.4岁)。这两组孕妇均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史,其在年龄、文化程度、病程以及一般情况上没有显著差异,有很强的可比性。

1.2方法由辖区妇幼专干给每位孕妇建立一份档案,叮嘱孕妇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产前检查,并实施孕期保健指导,时间是六个月,对孕妇的早产,难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窒息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加强孕产妇的孕期保健:①确定从女性怀孕时,辖区的妇幼专干就要建立相关的孕妇保健卡,上面记录孕妇的体检情况和复查情况。并且开展相关的培训指导和孕期知识讲座,指导孕妇合理的加强营养,定期发放资料,进行护理以及胎教保健等等。②对于早期妊娠的保健:这个时期正是配套形成的最主要的时期,因此,应该叮嘱孕妇不要接触像汞、苯、放射性物质等有害物质,预防胎儿畸形。这个时期孕妇要保持积极向上、愉快、乐观的心情,正确的处理早期妊娠反应,适当口服维生素B片从而减轻反应,一般会在三个月之后妊娠反应消失。告知孕妇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减少妊娠带来的呕吐、恶心等不适,适当进食酸性食物和清淡食品,尽量减少刺激性强、油腻、辛辣的食品,每天饮食,不能影响胚胎和孕妇的发育。适当复用钙片、维生素C,加强营养。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如果发生疾病或者感冒,要立即就医。这时期的孕妇生理和心理都不稳定,因此丈夫和家属要更加体贴和关心。③中期妊娠的保健措施:这个时期胎儿的发育速度比较快,因此要加强孕妇的营养和饮食,在家人的陪同下,适当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定期进行尿常规、血常规和肝功能的化验,由专门的妇科人员进行记录,全面的掌握孕妇的身体健康,针对可能出现的一些症状提出相应的建议。异位妊娠的患者,要加强复诊的次数,从第20周开始,就要对孕妇进行定期的产前体检,检测尿蛋白、和血压等,如果发现胎儿或者孕妇异常的,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④晚期妊娠保健措施:叮嘱孕妇做好随诊的工作。做好孕妇的分娩计划和安排,并告知孕妇。要及时对孕妇进行安慰,消除其怀疑和紧张的情绪,得到孕妇的积极配合。

2结果

经过孕期保健的130例产妇,发生难产的6人,早产的8人,产后出血的4人,胎膜早破的2人,新生儿感染的4人,新生儿窒息的1人。

3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优生优育”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于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并且要求孕期保健的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满足更多的孕妇和家庭的需要,提高孕妇孕期保健的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孕妇的产前体检,饮食习惯,孕妇运动以及孕妇心理的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保健研究。在加强孕妇营养、提高孕妇免疫力,增强孕妇体质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130例产妇进行孕期保健,结果显示:早产5.01%,难产3.32%,胎膜早破0.84%,产后出血1.66%,新生儿感染2.51%,新生儿窒息0.81%。充分说明了加强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可以有效的减少孕妇早产,难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窒息和感染比例,孕妇的分娩效果比较良好。总之,加强对孕产妇的孕期保健,可以有效降低早产,难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的窒息和感染的发生,在提高孕妇及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优生优育”的成功概率[3],因此,孕期保健护理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望艳美,方波,蔡春芳.足月妊娠孕龄、分娩方式与母体产科并发症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