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配音的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配音的学习方法

第1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配音;高职日语;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7-02

根据观察,大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式是观看自己喜欢的日本影视或动漫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源合理地引入日语教学,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将配音方法引入实训教学。

分组分工

配音实训的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日语配音作品。要完成配音实训的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地去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所以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实施“控制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即每个小组都要有技术人员、文稿人员、声优人员及后勤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兼任)等。

收音(配音)准备

学习音视频剪辑技术和制作配音片段台词文稿,是配音实训的两个重要前提。

要顺利完成收音,学生应首先确定收音方式,这要求各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开始前,教师应采用“导生制”,对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对小组的成员展开技术指导和支持。技术人员掌握技术方法后,将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从原视频中截取出来。

小组的文稿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片段,写出配音片段的台词文稿。台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音作品的完成结果,因此,文稿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听配音片段中的每一句台词,做到准确无误。台词听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拓展日语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日语的目的。

声优人员得到文稿后要尽快地熟悉台词,并展开练习。练习时要反复听取原视频中的发音、语气,要透过画面去揣测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跟读来强化训练。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沉浸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真实的语用环境。同时,教师要定期跟进小组的训练进度,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台词发音。

收音(配音)环节

当声优人员完全熟悉台词后,后勤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安排好场地、设备、收音环境,就可以集中组员进行收音了。

通过实训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每组技术人员和声优人员的喜好,学生们主要形成了集中连贯收音和组员分别收音两种收音方式。

集中连贯收音是指所有声优人员集中在同一场所,一边看着无声的视频片段一边按照台词的顺序进行配音,类似于拍戏时的“一镜到底”,技术人员得到的是一条完整的音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声优人员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自己台词的快慢和应该做出的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得到一个依照视频片段顺序排列的配音音频文件,进而减轻了技术人员后期制作的负担。但是,这种收音方法对声优人员的要求较高,一个地方错了可能就要整体重来。

组员分别收音是指每个声优人员单独完成自己所负责部分的配音,配音过程中可以看着视频片段,也可以不看。这就相当于拍戏时单独拍摄不同演员的戏份,技术人员得到的是多条零散的配音音轨(每个声优人员至少一条),因而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音轨,任务繁重。但是,声优人员在配音时如果出现错误,只需要把错的地方重新配音即可,不需要整体重来,节省了配音时间。

后期制作

收音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将自己小组的音轨进行整合保存,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后期制作主要工作有对轨、原声消音、音频混缩、合成作品。

首先,需要在音频剪辑软件中同时打开原视频音轨和声优人员的配音音轨。处理集中连贯收音时,只需将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同时播放,监测两条音轨的声音是否能够对齐。如果有偏移的地方,只需要略微拖动配音音轨调整即可。处理分别收音时,需要技术人员先边听原视频音轨边进行排序,若出现声音偏移的情况,要通过加减速、拖动音轨位置等方法对配音音轨进行调整。接着是对轨,对轨是整个配音实训中最耗时的操作,技术人员要反复听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不断地对比调整两种音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听力,而且通过对比还能了解声优人员在日文发音上的问题与差异。原声消音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但基本要求是要对原视频音轨进行消音的声道重新混缩。消音完成后,将消音音轨和之前对好的配音音轨放在一起混缩保存,就可以得到一个成品的配音文件。最后,借助视频剪辑软件,用成品配音文件替代原视频的声音,保存压制,配音实训作品就正式完成了。

评价环节

实训的最后是集中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根据最终作品的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和台上发表情况综合考虑,将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分数。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技术指导问题

在技术指导环节,由于教师指定的相关软件相对专业,短期内技术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用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应及时调整策略。例如,在实训前,要求技术人员自选剪辑软件并自主学习教程,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2.团队协作问题

协作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完成实训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实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因为组员不配合导致实训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重拾团队精神,从头再来,最终顺利完成配音工作。

结语

配音实训作为高职日语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带到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投入到实训中,不仅能锻炼日语听写、会话能力,拓展知识面,还可以通过画面了解日语的语言环境,借助实训的机会掌握音视频技能,并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成功的职业人打下基础。

第2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由于电脑音乐是音乐领域的新发现元素,虽然其在音乐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带动了音乐的创作步伐。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电脑音乐技术的使用还并不纯熟,能够进行相互间交流的平台也并不算广阔,使资源共享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电脑音乐的运用,建立在一个健全的电脑系统运用的基础上,使资源能够及时的传达与共享,尤其是在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都不怎么完善的院校,要想紧随时展的步伐,跟上科技发展的速度,这些相关的设备一定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电脑音乐的创作技术,和对计算机系统的基础性了解。虽然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电脑音乐创作技术还处在萌芽阶段,但其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新课标改革也加强了对计算机运用的重视。除了我国各个重点音乐院校开设了电脑音乐课程外,其他地方院校也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完善了电脑音乐课程设备设施,开设电脑音乐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学习最新的音乐技术做好了硬件设施的准备工作。

二、电脑音乐技术在配器法教学中的运用

(一)将电脑音乐应用于课堂教学

电脑音乐的应用解决了很多传统配器法教学中无法攻破的难题,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音乐制作与编辑时,选用什么样的编辑软件,是能否创作出好的音乐作品的前提,一款好的软件,能够方便创作者开展音乐创作,并有效及时地搜集到各种需要的音乐元素和音乐承载的载体。所以,找到一个集音乐创作、音乐元素采集、音乐试音、音乐录音和音乐效果检测的软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音乐制作的质量和形式的创新。例如,MAX、CSOUND以及MIDI等软件的运用,为以往配器法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音乐得到了更好的普及与流传,极大地丰富了人们艺术形式的生活方式。

(二)将电脑音乐技术应用于习题训练

在传统的配器法教学中,就非常重视让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一般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理论知识的时候,学生大都觉得没什么难的,都能够听得明白,但当进行实践操作时,就会发现原来简单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细节性的难题,所以,进行习题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并且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可加强对软件运用的熟练度,使传统的配器法教学与新兴的电脑音乐教学相结合,为古典音乐教学增添新的元素。学生运用软件技术进行习题训练,再利用配器法教学的基础元素,使二者摩擦出新的火花,从而达到音乐制作的创新与发展。好的音乐都是在音乐制作人无数的尝试与失败后产生的,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并且在不断地探索中对原有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所以鼓励学生在习题训练时,要学习音乐制作者的创作精神,把每一次的习题训练都看作是真正的音乐创作,并对音乐进行多次的聆听与感受,增强对音乐的敏感性,以便及时发觉不协调之处,然后加以改正,最终编辑出最完美的音乐作品。使电脑音乐在传统配器法课程中获得有效的提高与应用。

三、结束语

第3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师生 有效配合

前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师生的有效配合,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的音乐学习状态,也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高质量的开展音乐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小学阶段打好音乐基础,实现学生长远发展,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 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小学生年龄小,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从而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利于学生音乐学习水平的提高。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正确的引导学生认真听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快速的掌握课堂知识,提高音乐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认真听课方面,教师应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①增强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无法高度集中,经常溜号最大的原因在于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课堂教学过于枯燥。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知识融入到小故事、小游戏中,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故事和游戏有着由衷的热爱,通过此种方式,学生更愿意配合教师,听课也更加认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1]。②密切观察学生,如果发现学生存在着溜号、开小差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的提醒学生,确保学生能够认真听课,从而实现师生的有效配合。

2 利用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利用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以实现师生的有效配合。问题是由教师提出,学生回答,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思考、充分分析和回答,并且教师需进行有效引导,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学生不仅能够快速的掌握问题中所涉及到的音乐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促进学生音乐学习上更大的进步。在利用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事项。①问题的难度不宜过大,且应具有一定的梯度。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学生刚接触音乐,对于音乐了解甚少,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将会影响到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有问题的难度适中,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2]。②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应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学生音乐学习的信心,同时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总之,教师通过利用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非常有利[3]。

3 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

音乐属于一门艺术学科,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学生只有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更多的音乐学习体验,才能够快速的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的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通过关注和指导,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配合,确保学生音乐学习的质量[4]。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演唱一首歌曲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候的感受,像,有的学生感受到了快乐、愉悦,而这都是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实际上这也是师生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获得的音乐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4 教学中需启发学生思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启发学生思考,而这也是师生配合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年龄小,对于音乐的学习缺乏概念,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没有良好的思考习惯,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启发学生思考,在讲授完某个音乐知识点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思考,并且解决疑惑,确保学生能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实现学生长远发展[5]。

5 对学生的课后学习提出要求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有效配合还应该延续到课下,像,学生在课上学习了一首新歌曲,为了更好的巩固该首新歌曲,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下继续练习该首歌曲,同时可要求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大合唱练习,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在课下得到了充分的练习,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因此,只有在课上、课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才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小学音乐教学任务,也才能够实现学生音乐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打下夯实的音乐基础,确保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6]。

结论: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师生有效配合的重要性。教师与学生只有进行情感上、语言上的交流和沟通,教师才能够及时的了解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着哪些的问题,进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音乐学习中的问题,确保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倩.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尝试[J]. 中国培训. 2015,14(18):134-135.

[2]柯欣礼.关于乐器进课堂利弊的几点思考[J]. 考试周刊. 2015,03(92):101-102.

[3]金辉超.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关注点[J]. 学子(理论版). 2016,11(01):224-225.

[4]王平.“听”“说”“动”激活小学音乐课堂教学[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5,03(12):123-125.

第4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手风琴是我国乐器中的一种,手风琴所特有的音域宽广、音色甜美、和声变化多样、音响浑厚有力等魅力不言而喻,它既可以独奏,也可以配合其他乐器联合演奏,效果震撼。并且手风琴小巧灵便便于携带,是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喜爱的一款乐器。手风琴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键盘式,一种是键钮式,而键钮式的键盘布置和钢琴很相像,因此这种类型的手风琴是比较常见的和被人们所认可的。手风琴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高音键盘、风箱以及左手低音键盘,其余配件主要有左、右手的变音器和背带等。在手风琴的弹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变化各种姿势,比如手法的灵活变化、风箱的熟练掌控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学习训练中摸索并逐渐熟练的,而在手风琴演奏时,就必须做到各部分协调配合完好,这样演奏出来的曲子才能和谐动听。正因为手风琴的独特魅力和便于上手,才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投身到手风琴的学习钻研中。从手风琴的学习到熟练弹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手风琴零基础的爱好者,入门的难度是挺大的,但是只要能耐心学习,勤加练习,入门后的学习进程就会很快,基于此,朱春铃、李锐、杨光灿编写了《手L琴演奏与技法分析》(2006年9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该著作是编者多年从事手风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后,针对高校手风琴普修课和选修课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硕士生的基础理论研究编写而成。该书将键盘手风琴多种基本演奏技巧进行了较详尽、系统的说明,其中包含许多规律性、科学性的内容,对基础技法进行了整理归类和规律性的总结,力求使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积累得到较为系统、规范的专业化训练;综合练习选编了多种演奏技巧,让练习者逐步进行技术技巧的多项学习;按教学目标对乐曲进行了编选,并做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从作家、作品到作曲技法,让练习者注重演奏技巧与音乐的密切结合,将演奏技法运用于具体的情感表达的音乐表演中。

该书共分为三部分: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乐曲演奏。编者在基本练习部分讲解了左手和弦练习和双手配合练习,这是手风琴入门的必修课,只有将左手和弦练习熟练到位,才能进行双手配合的练习。而在左手和弦练习的篇章里,编者分五个步法进行讲解:大三和弦原位及其转位练习、小三和弦原位及其转位练习、属七和弦原位及其转位练习、减七和弦原位及其转位练习和低音和弦的综合练习。这五个和弦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引导初学者逐步熟悉并入门手风琴。学习完左手和弦练习的基本方法后,编者开始讲解双手配合练习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右手五指练习、双手配合练习、音阶练习、半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分解和弦练习、三度音阶和六度音阶练习、和弦的断奏练习、四度音阶和五度音阶练习、八度音阶练习。这部分的练习是基于右手和双手配合练习熟练的前提下进行的,也是层层深入的练习方法,经过这部分的逐步练习,更能加深初学者对于手风琴的了解,使他们加快掌握这门乐器。经过基本练习后,才开始教授综合练习的相关内容,综合练习部分共讲述22首曲子的练习,是对基本练习的一次总结升华。最后一部分是18首曲子的自我演奏,先将曲子的谱子等呈现给读者,让他们将前文所学知识发挥出来,自主练习达到检验巩固的效果。

手风琴这门乐器比较特殊,它在音色和音域上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这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并学习这门乐器。初学手风琴的时候,除了学习基本方法之外,还应把握住一些技巧,首先要对乐曲进行了解,对手风琴的构造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手风琴,才能逐步演奏出美妙的曲子。尽管手风琴教育的发展正处于上升趋势,但对基础理论和专业文化的研究还较少,这有待于专业人士的开拓和发展。《手风琴演奏与技法分析》一书的出版可谓久旱后的甘霖,在手风琴教学这片领域上滋润着众多初学者,编者首先将理论知识讲解得特别系统透彻,易于初学者理解,而且还对众多知名曲目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指导,可以说该著作对手风琴教学指导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为本科生的基础课而编写,也为手风琴专业硕士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在本科生学习进程的基础上,对演奏技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因此,编者编写的目的在于:不仅为本科生提供学习、演奏的教材,也为手风琴专业硕士生的学位课程提供研究素材。该著作也在教育界得到普遍推广,并且获得了上自教育管理者、下至广大手风琴爱好者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对提高手风琴的演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是一本值得手风琴学习者和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研究的好书。

(包颖/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第5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听觉联想 图声文同步 电脑音乐制作应用 直观性

一、服务于和声学音乐教学

多年以来,在高等院校的音乐系里,黑板和钢琴一直是和声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但由于我国普通音乐教育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并不了解什么是和声,又由于中国的乐器大多为单旋律乐器,所以中国学生大多对多声部音乐感觉较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的听觉联想。而教师在抄写谱例时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难以培养学生对和声音的听觉习惯及对和弦联结的感觉和审美观。一味地练习和弦联结,而忽视了其音响效果,这几近于“纸上谈兵”。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和声教学,学生常有“看不见,摸不到”的心理困惑。另外,教师在举谱例时,由于谱例具有复杂的织体、多声部的和声、极快的速度,教师为了在演示中有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备课时要用大量时间练习。有的谱例甚至更难,以致非常困难或无法弹奏。这样,就造成了教师教起来辛苦,学生学起来枯燥的局面。久而久之,会有许多人失去了对和声学习的兴趣,以致和声学课程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而电脑音乐技术的引入很轻松地解决了以上难题。我们以电脑音乐制作最普遍最广泛的软件,美国Twelve Tone Systems公司开发的专业音序软件《Cakewalk Pyo Audio(TM)9.03》为例。

和声学教师再也不用为不能演奏和声谱例而烦恼了。有了钢琴卷帘窗口和五线谱窗口两大功能,不论再难的谱例,哪怕不会弹钢琴,只要能认识五线谱,都可以完美地演示给学生听。任课教师可提前把上课需要的谱例输入电脑保存,输入过程可用软件中实时录音功能,或用步进录音功能降低弹奏的难度。在音色库中可以设定不同的音色。在钢琴卷帘窗口修改音符、节奏时值、控制表情、力度的变化,速度可以随意设定,快慢程度会令你无法想象。课堂上只需几秒钟时间把文件从电脑里调出播放,避免了抄谱、弹奏等重复性劳动,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内容的讲解上。

综合利用Cakewalk音乐制作软件各自的特殊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的多媒体和声教学,主要做法如下:

(一)利用五线谱窗的乐谱显示进行授课

五线谱窗有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在授课时,可将和声谱例与谱例实际音响同步向学生展示。在讲授基本写作与方法技巧、写作规律时,通过使用鼠标移动和拖放音符功能,可表现同一和弦的各种形态,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位置、不同音域音区等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的音响效果的同时也看到了谱例。使学生能掌握不同的和声效果,对不同的和弦联结作出自己的音响审美观,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视听同步,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二)利用五线谱窗进行作业批改

在批改和声作业时,由于学生写法不同,不整齐和用橡皮擦过造成音符不清楚等原因,教师在批改时费时又费力。但五线谱窗有放大功能,可以将五线谱及音符增大数十倍。在批改时就不会那么费神了。在批改时发现原音轨也就是作业音轨中,有错误时,可将错误和弦联结片段拷贝到另一新音轨的同一节拍位置,然后修改原音轨错误音符。学生在视听后便会对问题一目了然,必要时还可以在乐曲信息框中输入批语注解等。这样便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时许多不必要的负担,使教师能更好地备课,更有效率地授课。

(三)利用五线谱窗口进行习作讲授示范

在讲授习作示范时,由于同一习题有不同的和声配置,而黑板的大小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把众多的方案都写在黑板上。所以学生不能同时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而不同的音响效果也不能很快地听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而五线谱窗又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把不同的方案写在不同的音轨上,然后用静音或独奏音轨去对比不同配置的不同和声效果。把通过课堂讨论所得到的各种和声配置方案分别放给学生倾听,视听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及和声思维能力,并培养其和声审美趣味。

二、服务于配器法教学

《配器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理论课程,是研究多声部管弦乐音乐作品写法的一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各种教学手段的利用,如谱例的音响欣赏、乐队的合奏、观摩音乐会、音乐高科技、电脑音乐制作等方法。但因为教学环境等条件所限,以前的配器教学多局限于书面写作及钢琴试听音响的旧模式中。这样的模式教学,便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了兴趣。即使大多学生在如此枯燥的课堂上学到了一些初步的配器理论与写作技巧,有的人还试写了一些配器作品,却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的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从而使配器法教学难以取得理想效果。电脑音乐制作的引入让以往的教学状况随之改变。

(一)有利于乐器法的教学

在以往教授乐器法时,教师要花很多时间去介绍管弦乐队、小型民族乐队和电声乐队中的常见乐器,力求使学生掌握乐器的音色特点、主要功能、演奏方法、记谱法以及在乐队中的运用。但这些内容都是书本知识的介绍。书上白纸黑字,使有些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感到乏味,以致注意力分散。还有的学生配器法背得一字不差,却把乐器张冠李戴,甚至根本就不认识所学乐器的样子。

在MIDI和多媒体系统进入课堂教学之后,我们可采用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光盘软件《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让它来服务于音乐教学,该光盘存储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数百种乐器的声、图、文资料,分别按性质、地区、乐队编制和乐器名称分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例如,在介绍提琴类乐器时,通过该软件可直观地看到从古提琴到现代小、大、中及倍大提琴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提琴类乐器。同时还可以看到有关该乐器的外形结构、性质数据、发展历史、演奏方式等方面的彩色图文资料。最有利的就是还能听到该乐器的声音。这样图、文、声三者相结合,使学生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对该课程有了很大兴趣。教师再也不用费口舌地去反复讲解那些枯燥的文字了,也不用费神地去搜集乐器的图片了。这样便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讲授更重要的知识了。

第6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 键 词:开发潜能 弹奏的基本方法 强化训练

钢琴课是幼师音乐专业班的必修专业课。无论是教钢琴,还是学钢琴的人都知道,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脑体结合的活动过程。在一瞬间,将乐谱上的东西通过视觉反映到脑海,大脑马上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耳朵还要同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检查,不断地调整和改进。这是全面的训练过程,不仅要训练识谱、听觉,学习音乐知识以提高音乐理解能力,还要花力气掌握弹奏技能,把眼睛看到的、脑子理解的音乐形象得心应手地表现出来。作为一名钢琴老师,应该如何使学生演绎好每一部钢琴作品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开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琴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兴趣是人类潜能的“原动力”。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它不仅涵盖的技巧和技术内容繁难,它积累的作品文献更是浩如烟海。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如果不能注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是一味地强压,弹琴在学生的心中会渐渐变得枯燥起来,兴趣减退了,练琴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在传统钢琴教学中,老师注重的是课堂上的讲授教学,而对课下学生练习情况不大过问。事实上,课堂教学和学生课下练习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后者更重要。在教学改革中,笔者常常布置一些既不是很难又有趣味的作品让学生练习,学生越弹越想弹,从而培养了学习的兴趣。wWw.133229.COM老师在指导时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以鼓励为主,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其练琴的勇气。利用和选择一些曲目来发挥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琴的乐趣,切忌拔苗助长。

此外,要引导学生了解作曲家的经历、创作动机、创作背景、风格流派等,从而真正了解作品的内涵,这种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也是挖掘学生潜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训练学生聆听与思考

音乐不仅仅是人类用音符、旋律、节奏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更是集理性、激情、秩序于一体的精神产品。丛林中鸟雀的婉转啼鸣、山间流水的浅吟低唱及江河大海的轰然澎湃,都会令人心醉神迷,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就更能直接打动人的心灵。可以说,音乐是通过“听”才可以掌握的一种艺术,而钢琴弹奏在“听”这一方面更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并从以下两方面去加强、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1.听自己弹琴。通过“听”自己弹琴来逐渐强化、提高内心的听觉感受。

2.听录音。听录音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理解水平,笔者一般挑选一些浅显、优美、短小的作品录音给学生听,并且以中国作品为主,例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绣金匾》《共产儿童团歌——简易变奏曲》等等,让学生随着音乐在脑海中产生一些画面和想象,甚至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欣赏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理解。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弹奏作品进行思考、分析,并展开讨论。幼师生比起少儿,在思考方面更有优势,如好好利用这一优势,便会受益匪浅。笔者建议学生采取“观想”的方法,把弹奏的曲目在脑中像实际演奏一样过一遍。然后,针对某一问题反复体会,找出“症结”。通过尝试,这种方法在实践中起到了作用,有些学生的“痛疾”就是这样医好的。

思考后就要进行分析,分析创作的时代背景、曲式结构、和声手法、演奏风格等。在分析过程中,笔者常让学生展开讨论,举一反三。例如弹奏《绣金匾》(王建中改编)时,笔者让学生讨论该曲是什么性质的歌曲(中国陕北民歌);旋律加花及变奏、高低音声对应,既保持了原民歌的质朴流畅,又发挥了钢琴乐器性能,弹出来的效果应是轻巧、声音干净、玲珑精致、亲切如歌。经过以上分析讨论,学生便可以主动、自如地发挥了。

三、歌曲伴奏和即兴伴奏有机结合

幼师班的音乐教学,培养目标是幼儿音乐教师。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了解,以往的即兴伴奏都是在学生快毕业的那个学期集中学习的。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打破这一常规。布置学生弹奏《车尔尼练习曲599》作品时,每学习一种新的音型,便配合一些简单的歌曲,经老师讲解启发学生设计好织体进行伴奏,这样有利于学生实际伴奏水平的提高。比如《车尔尼599》中第28首练习曲,学到15 35│75 25│的音型,笔者让学生把这种音型用在了儿歌《兰花草》上,学生弹得津津有味,而且记忆牢固。

四、 加强视奏能力训练,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

钢琴是一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正确良好的弹奏方法,富于层次感的触键方式,较好的音阶、琶音、和弦、八度技术,以及钢琴踏板的合理使用等等,均是弹好歌曲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从弹奏技巧来说,歌曲钢琴即兴伴奏可高可低,可繁可简,在各自技能的基础上自由发挥,不必做大量的机械性技巧练习,但要练习脑的反应,不论何时何地,反复思考配弹方案,在内心视觉的“键盘”上配弹,用内心听觉感觉、感受配弹的音响,最后上琴检验配弹效果。

其次,特别要加强视奏训练。要加强键盘的直觉感,使眼前有个键盘,看谱上的音符时眼的视线在前,手指弹第一小节时眼睛已看到第二三小节,心里数拍子保持节拍的稳定和节奏的正确。不仅如此,还要加强视谱的正确性,培养看谱弹奏时必须仔细看清谱号、调号、音符位置、节奏及变音记号、力度记号等,养成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要注意和声配置,时刻注意倾听各类和弦的不同音响色彩,以及用不同方式连接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最后,要坚持让学生做移调练习。一首短小的歌曲,移到七个常用调上配弹。练习的步骤可从最简单的音阶开始,熟练掌握七个常用调的基本和弦配置,建立起键盘上牢固的调性思维,削弱固定位置的弹奏概念。

当然,训练要耐心,用慢速练习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可操之过急,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掌握正确的弹奏技巧是需要长期艰苦、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巩固和完善的。教学得法,学生配合默契是成功的法宝。也许教学中困难较多,生源差距较大,进步不一,但只要通过系统的、科学规范的、合乎实际的教学,学生的弹奏能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第7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打击乐 分类 配器 节奏编配 音乐教育

教学

打击乐节奏感强、音色丰富、演奏形式多样,几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打击乐器和个性鲜明、风格各异的打击乐种。这些特点、风格主要通过不同的音色、音响组合及多样的节奏形态来体现。不同的打击乐器有不同的音色,相同乐器的演奏运用不同的棒槌、不同的敲击方法还可以得到更加丰富的音响变化。将这些不同的音色、音响,结合不同的旋律、节奏进行组合、搭配,可以有极大的表现和创作空间,可以演绎出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音乐。在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戈登等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中都很强调打击乐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从早教、幼教到中小学,甚至成人音乐教育中都越来越多地把打击乐,特别是打击乐合奏作为主要或重要的教学手段,通过打击乐合奏达到节奏训练、创造力培养、合作能力培养、多元文化教育等目的。本文将通过对常见打击乐器的分类,常见乐种的打击乐配器方式,常见音乐风格的典型节奏型,以及为乐曲、歌曲编配打击乐伴奏的实例等内容来分析、研究打击乐的配器原则和节奏编配原理,探讨其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规律。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

要编配不同风格类型的打击乐曲或打击乐伴奏,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样的乐器、选择什么样的音色来进行搭配组合。打击乐器种类繁多,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构造、音色、演奏手法和擅长表现的风格内容。对于众多的打击乐器,要熟悉和辨识它们的音色并不容易,但根据一定的标准,我们可以将其分门别类,在区分出乐器的类型之后,再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其音色、演奏方法和特点等就容易多了。

(一)根据乐器构造和在乐队中的功能分类

根据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和通常在乐队中担任的角色,大致可以将它们分为旋律类、节奏类和色彩类几种。这样的分类方法可以使我们快速地抓住乐器的主要音响、性能特点和它们在合奏中的运用规律。

1.旋律类打击乐器

根据制作材料,可以把它们进一步分为木质类和金属类两种。

木质类旋律性打击乐器如:木琴、马林巴等。

金属类旋律性打击乐器如:铝板琴、钢片琴、云锣等。

这类乐器一般通过琴槌敲击发音,主要担任旋律声部的演奏,可以演奏单旋律、音程、复调、和声进行等。

2.节奏类打击乐器

节奏类的打击乐器占打击乐器家族的大部分,根据乐器构造和演奏方法可以分为:鼓类、钹镲类、锣类、梆板类、沙响类和铃类等。

这类乐器一般没有固定音高,音色丰富、力度变化较大,善于表现节奏律动。

3.色彩类打击乐器

色彩类的打击乐器数量不如上两类多,它们一般不担任主旋律或主要节奏声部的演奏,而是只起到点缀、衬托、连接、背景性等作用,像音树、听雨棒、鞭子、雷鸣器等都属于这类乐器。

当然,所有上述旋律类和节奏类的打击乐器也可以被用作音乐的点缀、装饰和力度烘托,也可以在音乐中发挥色彩性、装饰性的功能,但是,依据其主要性能和用途特点,我们将其划分开来更便于学习和掌握。

(二)根据乐器适用的主要音乐风格分类

大多数打击乐器都源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或与一定的音乐风格、地域风格紧密联系。按照地域、适用场合、音乐风格对打击乐器进行分类可以使我们更加容易地掌握乐器的风格性特点或民族性特征。这也是学习风格性打击乐、民族打击乐,进行世界音乐和多元文化教育、教学的良好方法。

由于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其适用的音乐风格也十分丰富,本文仅就最常见、最具影响力的几个类别进行说明。

1.交响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定音鼓、小军鼓、大军鼓、对镲、吊镲、木琴、马林巴、颤音琴、管钟、三角铁、铃鼓等。

2.行进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小军鼓、大军鼓、行进式通通鼓、对镲等。

3.爵士、摇滚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爵士鼓、铃鼓、牛铃等。

4.拉丁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邦戈鼓、康加鼓、爵士鼓、牛铃、响棒、沙槌、铃鼓等。

5.非洲音乐中常见的打击乐器

如Djembe鼓、Kenkeni鼓、Sangban鼓、Dununba鼓、牛铃等。

6.中国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各种板鼓、堂鼓、腰鼓、铙钹、大锣、小锣等。

7.甘美兰音乐中的打击乐器

如Slentem(一种金属排琴)、Bonang(一种排,即一组锣)和各种吊锣等。

8.韩国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长鼓、扁鼓、小锣、低音锣等。

9.日本音乐中常用的打击乐器

如各种尺寸的太鼓、钹等。

以上只是概括性的分类,在一些大的民族、地区,风格性音乐中还包括很多小的乐种和音乐风格,它们通常还使用自己特有的、专门的打击乐器。如拉丁音乐包括桑巴、探戈、曼波、萨沙等乐种,不少乐种都有自己的专属打击乐器;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种类更是不胜枚举,几乎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打击乐器。这需要我们通过广泛的欣赏、采风、演奏实践和理论研究等途径逐步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对于音乐教师或学生来说,要尝试进行打击乐配器和节奏编配的第一步就是熟悉常见、常用的打击乐器,了解其性能、音响特征和在乐队中的功能特点,并结合相关的乐种和音乐风格分类知识,由浅入深地进行学习。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和自己的兴趣,通过多听音乐会、研究学习音响资料、参与实际演奏等方式,专门研究和学习某一类或几类打击乐。

二、常见音乐风格的典型节奏型

不同风格的乐种通常具有自己特有的、经典的、常用的节奏型。这些典型的节奏型往往成为音乐风格的重要标识,有的还常被作为独立的节奏段落演奏,或作为华彩段落的重要素材,或者被用作其他旋律、歌曲的伴奏。搜集、整理不同风格的节奏型,分析、研究其配器和节奏特点是进行节奏编配的重要环节。

要进行节奏型的学习,除了通过现成教材,进行广泛的谱例分析,梳理节奏型的类别和发展脉络之外,通过实际音响听写记录节奏案例也是重要的方法。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及其具体的实施步骤。

1.节奏风格分类学习法

风格性节奏型的积累、学习可以通过划分节奏类别、梳理节奏原型和变体系列等方法来进行。这种方法可以使大量节奏谱例变得门类清楚、发展脉络清晰,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运用水平。例如,拉丁音乐的节奏型可以分为桑巴、伦巴、曼波、探戈、恰恰等类型,针对这些类型,我们先搜集、记录它们最具代表性的节奏型或节奏母体,再逐步积累这些基本节奏型的变化形式(见例1),假以时日就可以有规律地掌握许多不同的节奏素材,熟悉它们的适用场合和运用规律,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进行节奏编配的目的。

例1:拉丁音乐的几个重要节奏风格类型及其节奏母体和变体实例①

a.桑巴节奏

b.伦巴节奏

c.曼波节奏

d.探戈节奏

e.恰恰节奏

2.实际音响记录法

实际音响记录法即根据听到的音乐先找出其代表性的节奏型,再进行记录整理的方法。具体记谱方法有以下几种:

(1)节奏声部逐层录入

在搜集节奏型时,根据听到的打击乐重奏、合奏音响,逐次记录出各个声部的节奏。

例2:京剧锣鼓《走马》合奏谱(片段)

(注:省略符号表示该声部这部分为即兴演奏。)

例3:进行曲风格的节奏型

例4:桑巴节奏型

由上面三个例子可见,用这种方法记谱,有几个声部就记几行谱,记录比较详细、精确,但是工序较多,不太能直观地体现出节奏型的整体音响特征。

(2)“锣鼓经”式的整体音响记录

“锣鼓经”是指中国打击乐所使用的一种主要以汉字发音来模仿和记录节奏类打击乐合奏音响的方法。这种方法能以一行文字谱记录出多个打击乐声部合奏的基本音响和节奏。我们可以创造性地运用这种方法来记录、学习多种类型的打击乐合奏音响和节奏。如前文例1即以这种方法记录了拉丁音乐的节奏型。此法直观、高效,能让人快速抓住节奏型的总体音响特征,便于记忆和进行比较、分析,但对节奏细节的记录不够详细。

(3)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

“整体音响记录”与“逐层录入”法各有长短,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或者将两者相结合使用。比如先用“整体音响记录”法快速地记录出节奏主干(或主要声部的节奏框架),再对节奏型中的其他背景性、色彩性节奏进行逐层的记录和补充。在进行“逐层”记录时,分声部的记谱还可以视情况也采用锣鼓经“状声字”②的方式,使分声部的音响特征也变得清楚而鲜明。

以桑巴节奏型和曼波节奏型为例,先记录出主要声部的整体节奏框架,再分别记录其他声部的节奏细节,使节奏型的主体音响特征和细节特征都清晰、明了。

例5:桑巴节奏型一

例6:曼波节奏型

一般来说,背景性、色彩性的节奏有较强的规律性(如桑巴节奏型中经常加入十六分音型背景节奏,曼波节奏型中经常使用指挥性节奏:“”等),可以根据听到的实际音响逐行记录或通过查阅乐谱资料分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也可以根据经验直接进行编写。 (待续)

注 释:

①此例采用“锣鼓经”式的整体音响记谱法(详见后文实际音响记录法及其实施步骤)记谱,以方便分析、比较。谱例中 “冬”、“大”、“邦”、“通”、“次”等状声字分别模仿低、中、高音鼓、通通鼓和沙槌等乐器的声音,具体乐器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乐种风格特点来进行,也可使用类似的乐器进行替代搭配。如“大”在桑巴音乐中最好用Surdo鼓演奏,在曼波音乐中用康加鼓演奏,如果没有这两种鼓也可以用类似音色和音高的大鼓代替。

第8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数字化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发生的多次演变和革新。在这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对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技术层面的影响,而且从思想观念上对音乐教育的创新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使音乐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电脑音乐系统和高智能化的音乐软件的问世为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将带来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都设有数字化技术的专业课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数字化技术以及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潜能展开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以及这种音乐系统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各门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数字化音乐在视唱练耳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是较早将数字化音乐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课程。在以往的听辨过程中,复杂对位的训练基本无法进行,其一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一个标准作为依据;其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举一反三。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训练,无论是针对实际作品还是单纯的节奏练习,都能够准确轻松地完成。传统的训练内容与技巧,缺乏与实际音乐作品的联系桥梁,学生会听和弦连接,但相应的钢琴小品却无法应付,会听钢琴弹奏或拍打出的节奏,却无法识别生活状态下的节奏声音;能够顺利地完成钢琴二声部记谱,却根本无法辨别实际作品中的二声部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具有逻辑性的听觉分析过程,弥补自身学习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和声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在传统的和声教学课中,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不易捕捉音响特征。采用这些方式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常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困惑。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很好的解决了和声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利用专业软件强大的乐谱编辑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和声教学。这样既可以通过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又可以利用乐谱编辑功能进行示范和改题。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使学生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而且还可以多次重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声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乐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过去因条件所限,乐器法的教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介绍,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观看乐器图片,而无法即时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音响。显然,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主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进入教学后,我们可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光盘软件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光盘存储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数百种乐器的声、图、文资料,分别按形制、地区、乐队编制和乐器名称分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四、数字化音乐教学在配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传统的配器课程多局限于书面习作及钢琴音响试听的旧模式当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技巧,有些人还试写了许多配器作品,但由于学生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故配器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现在,我们可以将学生的配器习作输入计算机,通过MIDI系统来产生较为真实的乐队音响,教师结合实际音响进行分析讲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配器法的教学质量。

五、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复调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复调这门课包含的写作技巧是繁复而严格的,仅就其中的纵横向可动对位来说,其可能性就十分多样,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双方常只选择其中基本的方法讲授和练习。但当教学转在计算机上进行时,探讨多种对位结合的可能性就变得十分简单易行,学生的写作(包括各声部的音色配置和乐谱打印在内)能瞬间完成,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增大了练习量并强化了学习效果。

六、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作曲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与作曲课的传统教学相比,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下,作曲者有着无限的声音选择,也必须在实际聆听和校正的过程中完成作曲。音乐的直接制作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写总谱过程。既有音乐感情性很强的即兴性写作过程,又有对数字控制过程极为精密处理的理性成分,音乐创作的感性和理性范围双向扩大,作曲者面临的是以处理声音为主而不是处理乐谱为主。数字化音乐教学在本课程中给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第9篇:配音的学习方法范文

(一)指法教学对发音的重要作用

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很多人认为钢琴弹奏出的优美音效是来自于演奏者的天赋,例如手指短小的人可以利用重量补充对抗冲力加以调节,这对于演奏响亮的音效有着长手指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钢琴教学中如果教师注重对钢琴学习者指法的教学,是完全可以克服学习者不良的先天条件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习者指尖的巧妙使用加以指导,帮助学习者利用指尖传递出第一关节所获取的动力,这样便可以将手臂的重量自然地传递到琴键上,与此同时指尖的灵活运用对弹奏的速度、节奏和力度的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弹奏时利用手指的第一指骨对指尖加以支配,以此保证手指的第一关节在力度上和挥动幅度上都能够达到准确效果,从而对弹奏出优美音效产生一定作用。其次,在钢琴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习者手指姿势的教学也有利于音效的调节。一般来说手指姿势是随着黑白键的排列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不同乐句中手指在黑白键上的伸屈程度不同都会产生不同效果的音效。例如,在手指深程度弯曲时应该用指尖触碰琴键,这样才能最佳音效,而在手指伸直状态下,应用第一指骨的指肚触碰琴键,并且不能出现附加动作。总之,这种积极地手指工作,在教师详细和耐心指导下,学习者巧妙的应用中能够达到异常良好的音效。

(二)指法教学有助于重心转移和手臂配合

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想培养学习者灵活运用手指和保证学习者在弹奏时手掌自然,紧缩自如,还应对学习者手指的重心加以控制,这就需要对学习者指法加以深入指导和教学。相比较而言,弹奏时借助指法转移手的重心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一般来说在和弦中使用中指和无名指对手的重心进行转移是人们所熟悉和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手臂的配合与指法的合理运用是密切联系的。在钢琴教学中强化对学习者指法的教学,帮助学习者科学、合理使用指法,不仅可以使手臂自由挥动,也可以促使弹奏着弹奏出来的音不含杂音,从而使音效纯净透明。

二、钢琴教学中指法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手指的特征强化锻炼

在钢琴弹奏中,手指作为影响弹奏音效最敏感的部位,不同的手指力度和速度对其音效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手指长度不同对触碰琴键的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大拇指与其他手指的长度和方向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很难与其他手指保持良好的协调性;而食指相对来说则是动作缓慢和具有惰性的手指,因此在重复弹奏时食指是不适合重复同一动作的,而在演奏快速乐句时则以其较好的控制力则可以发挥其他手指无法替代的效果;一般人的中指是所有手指中最长的,也可以说在弹奏钢琴时中指处在最佳的位置,具有非常好的控制触键和音色的作用,但是其敏感度却相对较差,在反应上远远不如食指。无名指作为生理限制最为明显的手指,与三指相连,严重缺乏独立性,因此在指法教学中应对其加以独特训练,重点训练器触键速度和力度及其独立性。小指作为所有手指中最短小的手指,在弹奏钢琴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演奏八度时必须使用小指的支撑。教师在指法教学中让学习者充分了解和熟悉了手指的作用和特征之后,便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强化训练,除此之外,针对不同手指的弱势,还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相应复杂的指法训练方法。

(二)对指法加以科学、合理分配

音乐家在音乐创作中都是遵循一定的音与音、句与句的安排规律的,而钢琴弹奏着则需要在弹奏过程中有意识的选择相应的指法来配合音乐的创作。教师在钢琴教学中的指法教学时,应首先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的钢琴乐曲有着不同特点,那么在弹奏时应该注意不同时代的钢琴曲所使用的指法也是有所区别的。其次教师自身应明确正确的指法并不是只有一种,弹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手指特征在弹奏时改变指法,但是改变不宜过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者的手指特征对其指法加以适当指导和调整,使每一位弹奏着都能够根据手指的特征和乐曲的需要合理分配手指。最后,学习者在学习和弹奏一首新的作品和乐曲时,为了保证乐曲所传达的内容能够准确和最佳状态传达出来,应严格按照乐谱上规定的指法规律进行弹奏,针对特别情况,也可对其加以适当改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