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配音员入门知识精选(九篇)

配音员入门知识

第1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论文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新增规定 检察技术 对策建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于2012年3月14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是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的首次重大修改,包含内容广泛,其中多处涉及检察技术工作,尤其是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做出了新增规定,对检察技术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下笔者就以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新增规定的具体内容做为切入点,就其对检察技术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检察进行剖析,联系基层工作实际,针对技术工作如何适应新的刑事诉讼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新增规定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新增的规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将全程录音录像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加以规定。刑事诉讼法将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八条,其中规定“证据包括……(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很显然,录音录像资料属于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类证据。

    2.单独在刑事诉讼法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二十一条:“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此条规定的侦查人员自然包括检察机关内部反贪、反渎等部门的职务犯罪侦查人员,因此,根据此条规定,检察机关在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时,区分情况“可以”或“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且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保持完整性。

    二、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新增规定对检察技术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

    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上述新增规定,既是对检察技术工作的肯定,又对检察技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检察技术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直接影响

    1.加重现有检察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现阶段在很多基层院,限于编制和经费等种种原因,检察技术部门往往是从后勤部门划分出来,属于检察机关内部的技术后勤服务部门,因此检察技术人部门要么人员不足,要么素质不高,往往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技术后勤保障工作;加之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往往跟不上时展的步伐,与新刑诉法的技术需求存在很大差距。

    很显然,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必须由专职录制技术人员制作,这既是侦查保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技术设备保障的基本要求。实际工作中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因为要求全程完整性,往往耗时很长,甚至时差颠倒,却又必须安排技术人员全程值班监控设备的运行。面对此种局面,基层院技术部门往往人手不足,连续作战能力严重不足,技术人员工作负担重,人困马乏的情况下甚至只能采用应付式办法,必然影响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质量。

    2.对检察技术设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显然已超越了新《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该条规定其实只要求全程同步录音或录像,而高检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要求录音录像同时进行,势必对相关技术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在绝大多数基层院,设备技术质量不达标(或讯问室装修和技术设备不匹配)现象比比皆是。如《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要求主画面显示同步录像时间,但因设备质量原因,往往使得讯问室固定装修的时间、温度、湿度电子显示屏不能放在主画面内;如果要在主画面内,往往要把摄像镜头拉远,又无法反映被讯问人的体态、表情等要求,陷入两难,从而影响工作质量。再比如录音设备技术不过关,导致混音严重,甚至根本听不清楚内容。另外《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要求在讯问过程中使用证据、被讯问人辨认书证、物证、核对笔录、签字和捺印手印的过程应当以主画面反映,但在办案实践中被讯问人在上述环节往往会离开座位(即离开主画面范围导致偏录漏录),也影响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质量。

    (二)间接影响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权保障的现实需求,技术侦查或侦查技术将日益重要,新刑事诉讼法中证据类型中把“视听资料”扩充为“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这一单独类型就充分说明了这种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必然要求检察技术部门从现在的技术后勤服务保障部门,逐步转变成为检察机关内部一个重要的取证、护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就是检察机关技术部门“护证”的充分体现)、鉴证部门;检察技术工作也将不再局限于服务保障功能,而将逐步转变为支撑功能,是检察机关其他业务部门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检察技术工作既要强调部门与(检察机关其他业务)部门充分沟通合作,又要强调检察技术必须紧跟时代科技潮流,重视技术升级更新和创新能力。

    三、检察技术工作适应刑事诉讼法对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新增规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技术人力储备和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素质

    当前,检察机关基层院因为种种原因,技术部门在开展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时任务重人员少的矛盾将持续突出,特别是面对大要案或窝案侦查讯问时更是如此。要破此矛盾,首先,在政策范围内应尽量增加技术人才;其次,必须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储备,尤其要加强技术人员关于保密制度及法律基础知识的培训和普及,提高技术人员的保密意识和证据意识,同时建立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拓展知识结构的激励机制,提高检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水平,培养多面手技术人员;最后,相关领导干部更要关心检察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等困难,合理调配人手,防止过度疲劳给技术人员带来的身心伤害,同时在奖励、晋级等待遇上将他们与一线检察办案人员一视同仁,从而更好的激发检察技术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设备的质量,提高技术升级更新能力,保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证据的全程性和完整性

    当前基层院在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建设上应注重设备质量和讯问办案区建设的匹配。基层院受经费场地等因素的影响,录音录像设备质量技术不佳致使摄录效果不太理想,比如讯问室未进行吸音处理,灯光不好,话筒及拾音器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致使画面不够清晰,声音不太清楚等情况突出。因此在建设阶段,上级院应加强指导,基层院应加强向先进建设单位的学习,既防止因建设上的不匹配而导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有利保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的质量。

    技术设备的升级换代或多技术门类的结合创新,往往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降低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甚至减少相关人手。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的升级更新是破除基层院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困局的根本出路,也是提升此工作品质的根本出路。如有的基层院技术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动感应技术将各讯问场所的灯光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联动起来,实现了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设备的自动开启、关闭和衔接,既节约了录制资源,又保障了录音录像的全程进行,也降低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技术结合创新,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应储备一定的技术设备,防止运行中技术设备系统因为一个节点或一套损坏而导致全部工作的被动,保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证据的全程性和完整性。

    (三)完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保证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证据的真实性

第2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电影《泰坦尼克号》剧照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设置增设了选修课。选修课程分两个系列,其中系列II 的课程包括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英语影视欣赏入门》成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推荐的欣赏类选修课之一,成为高中英语开设最普遍的选修课之一。

然而,我们调查发现,要上好《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这门选修课程并不容易,不少教师开设的英语影视欣赏类课成了“放羊课”,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1]

一、英语影视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1966年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语言输出对于语言习得有促进作用,学习语言(或者任何其它知识)都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们是在某种社会文化环境下构建自己的语言的,换言之,建构主义强调真实情景对于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应该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这样才能重组以前的知识结构,积极有效地建构新知识。

教师通过英语原声影视手段,把“真实”的语言场景提供给学生,在视觉、听觉、文字的直观作用下,学生更容易融入真实的语言场景中,通过练习重建知识结构。英语原声电影不仅包含纯正的语音语调、地道的英语表达,还有丰富的感情世界、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多重信息。因此,英语原声电影是提高学生语音语调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最好资源,也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良好平台。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认为,从表达信息的一种象征手段而言,电影是一门语言。因此,快乐影视英语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认识外国文化、民俗生活和人文思想。对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有积极作用。

二、增加配音与赏析的必要性

《英语影视欣赏入门》作为《课程标准》推荐的选修课程,仅供各校参考。我们在充分肯定英语影视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欣赏类课程的缺点,我们对《英语影视欣赏入门》作了一定的改进。

首先,配音比赛是我校英语第二课堂的传统项目。通过配音使得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作为可视媒体,学生在观看影视的过程中不仅能听到人物的对白,而且能看到背景画面,演员的动作、表情、着装等超语言线索,这样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语言和阐释影片。”[2]

同时配音也有助于听力的提高。根据实验心理学家的研究证明:同样的学习资料,如单用听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15%;单用视觉,3天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40%;视觉听觉并用,3天后能保持75%。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英文字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单词辨识和单词拼写,中文字幕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含义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而言,中文字幕更有助于他们掌握单词的含义。

其次,由于选修课的开设对象是高中学生,考虑到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我们把欣赏入门提升到“赏析”层面。

英语电影全面、客观地展示了英语的民族个性、人文思想和精神气质,从而使学习者把英语的词语与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入到深层次的学习直至真正地掌握英语。

英语选修课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对英语课程的定位,既要体现语言的工具性特性,也要体现语言的人文性特点。《原声影视配音与赏析》的配音课型实现了综合语言技能训练的工具性目的,而赏析课型则达到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目标。

三、《原声影视配音和赏析》的教学实践

课程目标是一门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原声影视所富有的丰富内涵和多种功能,从而确定课程目标。《原声影视配音和赏析》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对英语影视的兴趣,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模仿能力、配音及表演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外国文化、民俗生活的认知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原声影视配音和赏析》纳入全校选修课课程目录,由全校学生自主选择,最后根据学生人数决定班级数量。每周1节课,共18学时。

《原声影视配音与赏析》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导向。《原声影视配音与赏析》分为配音教学和赏析教学两个板块。配音教学一般包含以下环节和内容:

①介绍影片的类别与影业公司、导演和制片

②介绍故事情节及专业人士影评

③分析人物性格

④分配配音角色

⑤配音实践

⑥成果展示

而赏析板块主要围绕人文情感和跨文化两个角度展开。采用多种课堂模式,如分组让同学推荐影片,开展影评,还有脱口秀和个人秀等。在赏析板块中,老师不仅是一个听众,也会通过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泰坦尼克号》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会提出类似“Titanic 是悲剧还是喜剧?悲在何处?喜在何处?为什么在沉船时乐队还在继续演奏?”等问题,不仅使学生对于电影本身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能从中感受人性的光辉。

“按照课标的理念,评价的功能是激励的功能,因而教师在一节课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让他们都有所获有成功感是极为重要的。”[3]《原声影视配音和赏析》课程评价采取多元而灵活的评价方式——如果某个学生的语音纯正流利富有磁性,那么配音是他的首选;如果英语语音不够完美,学生可以参加影评类的考核。过程评价占主要地位。

按自我评价(30分),小组评价(30分),教师评价(40分)三部分考核相加,确定学生选修课程学习成绩。

结语

《原声影视配音和赏析》课程开发建设历时三年多,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程模式、评价模式和配套实践模式,出版了自编教材,逐步形成了合理的课程团队。课程历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2012年被评为杭州市选修课精品课程,2013年被推选为浙江省第二批网络课程。每年由学生会打造的校级“原声影视配音大赛”已经举办五届。在每年的大赛中,这些学生往往大显身手,表现惊人。出彩的配音使得大赛扣人心弦,高潮迭起,不仅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希望英语影视欣赏类选修课成为学生最喜爱、最受益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第3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师;音乐教学培训;策略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重任。近年来,幼儿早教事业不断发展,幼师行业盛极一时,社会对于幼师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最早的启蒙老师,其自身要具备许多能够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的职业技能,音乐作为幼儿教师必修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重要性不言而喻。换句话说,音乐素养的高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因此,提升幼师的音乐素养,加强相关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定期开展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笔者结合自身的培训授课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望有效提升幼师音乐教学培训的质量。

一、课程设置要符合培训教师的实际需求

要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幼师岗位要求,选择趣味性强又兼具知识性的教学内容,从音准节奏、发声技巧、咬字吐字、音色辨别、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培训。许多孩子太小,还不能认知除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而音乐能用声音影响孩子,陶冶他们的情操,是最适合应用于幼儿课堂的艺术形式。例如学习一些简单的儿歌,歌词、曲调、演唱动作等都可以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对于幼儿智力的开发是非常有好处的。培训时除了强化基础的儿歌弹唱、钢琴即兴伴奏及乐理知识外,还可以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艺术歌曲、钢琴名曲作为拓展,增强幼师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经典的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朗朗上口,易学易会。如果教师掌握了这些技能并应用到日后的教学中,对于幼儿开发智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根据幼师需求进行课程设置,有利于调动幼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二、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包含的类别很多。音乐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培训中如果缺少实践交流,教师调动不起学员的积极性,师生之间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状态。当下很多培训都是偏讲座类的,重理论而轻实践,大课多,小课少,缺乏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谈不上满足学员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参加这类培训后,总会觉得培训内容与自己的实际需求南辕北辙,从而难以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台上讲、学员记笔记的“独角戏”形式应该改变一下了。在培训过程中,主讲教师与学员可以共同围绕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进行探究,抓住其中的关键点,进行点对点的讨论和分析。例如讲授儿童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作品时,主讲教师先导入歌曲的节奏变化规律,讲授咬字、发音等重难点知识,然后根据学员的掌握情况进行分组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反复训练发声技巧,待熟练掌握之后再加入肢体动作表演,最后进行统一汇报表演。改进课堂的授课形式,避免课堂内容单一化,引导学员多思考、多表演,真正地参与实践,让教学始终处于交流互动的良性状态。

三、灵活使用高效合适的交流平台

在培训中,主讲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多途径的授课方式包括线上多媒体授课、线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观摩课、听讲座等。学员在多媒体所营造的诸多感官刺激中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利用与幼师音乐教学相关的授课软件,或者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采取一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使幼师更好地融入到音乐氛围当中,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主讲教师在每一章节的培训课程结束后,可利用QQ群、微信群在线上留作业,还可以发送课堂教学ppt、音乐欣赏视频、练声视频等,使学员及时掌握授课思路,提升课下练习效果,为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第4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一)、Trips与澳门对知识产权含义的不同处理 2

(二)、Trips与澳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 3

(三)、Trips与澳门在知识产权中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5

二、Trips与澳门著作权的范围、效力和保护标准比较 6

(一)、关于文学艺术作品 6

(二)、关于计算机软件及其数据库的保护 7

(三)、关于出租权的保护 7

(四).关于表演者、唱片及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广播组织的邻接权 8

三、Trips与澳门著作权对知识产权的实施比较 9

(一)、刑事违法行为 9

(二)、行政违法行为 10

(四)、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公布 以及WTO安全例外条款 10

四、结束语 12

一、导论

(一)、Trips与澳门对知识产权含义的不同处理

就知识产权的概念而言,自从十七世纪法国人卡普左夫使用“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和18世纪中期德国在活字印刷术中使用知识产权内涵开始,知识产权已经历了300年左右的历史。 对知识产权的概念也有了广义与狭义的之分。

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人类一切智力创作的成果,即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其权利内容主要有以下各项: 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3)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以及商业名称和标志;7)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的一切其它权利。需要注意的是,该规定涉及的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是相当广泛的。虽然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参加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包括澳门地区在内),也即大多数国家原则上已同意该公约广义知识产权界定的范围,但是中国澳门与各国几乎都毫无例外地将科学发现排斥于法律所保护的排他性的权利之外,不授予科学发现以任何财产权利。在世界各国立法中,真正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称的“知识产权”的内容都当作知识产权予以保护的国家,并不多见。Trips由于是与贸易有关的协议,因而广义知识产权中的科学发现权与民间文学有关的权利也没有涉及。可见,各国及trips在概念上认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但在立法上有所限制。

狭义的知识产权,或称传统的知识产权,则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即“著作权”)两部分。中国澳门已加入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规定:工业产权的保护对象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工业品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标记或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目前对工业产权应作比较宽泛的理解,不仅应适用于工业和商业本身,而且也应同样适用于农业和采掘业,适应于一切制成品或天然产品。版权则包括作者权与传播者权等。目前,中国澳门与世界各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于传统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和版权)的认识比较一致。大多数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正是在对这种狭义知识产权概念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的。许多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签订,也可以认为是这种观念的产物。而trips没有规范狭义知识产权中的实用技术专有权的一部分内容,例如“实用新型”。可见,这个协议中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既非中国澳门与各国通常理解的狭义的知识产权,也非“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中所定义的广义的知识产权。这一协议中的知识产权的范围是与国际贸易实践中一些经济大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的实际需要相关。

(二)、Trips与澳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

《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是WTO文件的一个附件。WTO的文件可以用一个基本法,两项程序法与四项部门法来归纳:

基本法是《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 ;两项程序法是《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 与《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四项部门法是《多边货物贸易协议》 《服务贸易总协议与附件》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诸边贸易协议》 。上述协议除了《诸边贸易协议》,不允许成员挑选,要么全部签署,要么全部不签。而其中的《关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地位很重要。他与《关贸总协议》(GATT) 和《服务贸易总 协议》(GATS) 的地位也是平行的。它也可译为“与贸易(包括假冒商品贸易在内)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WTO的《知识产权协议》法律框架有七个部分,共73条。主要内容有:一般规定和基本原则,关于知识产权的效力、范围及使用标准,知识产权的执法,知识产权的获得、维护及相关程序,争端的防止和解决,过渡安排,机构安排、最后条款等。

在澳门,知识产权法律框架(也即主要内容)是由著作权(版权)和工业产权两个方面组成:

一、著作权(版权)方面:

澳门的著作权一直以来主要适用1972年从葡萄牙延伸至澳门的著作权法。事实上,近数十年以来,科技的速度发展及在著作权方面所兴起的国际新类型均使法律不相适应。而11月25日第 4/85/M号法律及5月4日第17/98M号法令则只能填补其中部分法律漏洞。又鉴于目前存在非法大量复制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以及将其进行交易的情况,因此,有需要对相关法令进行修订。此现行法规不合时宜的局面,在相当程度上亦是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澳门承担国际义务而造成的,同时也是非法大量复制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以及这些交易行为对知识产权的侵害已达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的原因。此外,这种行为也已对本地区与其贸易伙伴间的关系构成重大阻碍。本地区加入该WTO组织,即须同时受《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约束,而该协议则带来多项义务,其中包括须将域内实施的法规配合《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1971年《巴黎文本》、以及配合1961年于罗马签订的《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录制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的义务。基于上述各项理由,几年来澳门政府一直认为有必要核准新法规,并且也核准新法规,以履行本地区须遵守的国际义务,并同时响应在著作权法方面的现代化需要。

现行的澳门的著作权(版权)包括以下范围:著作权制度有关法例除了《著作权制度》(97/99/M)外,还有其它适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有关著作权法例、公约和协议,包括有规范八月十六日第43/99/M号法令第195条至第200条、《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的商业及工业活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世界版权公约、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

二、工业产权方面

澳门的工业产权被法令第97/99/M号法令视为推动经济发展之一项极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澳门以往的工业产权法律框架内只存在有关商标保护的独立制度,亦即11月6日第56/95/M号法令所建立的制度。其它工业产权则仅受到衍生性质的保护,即须通过葡萄牙国家工业产权局对1月24日第16/95号法令核准,并将其公布于1995年9月4日第36号第1组《政府公报》中的《工业产权法典》内,才予进行上述保护。除此之外,还须注意到以往的上述法典对半导体产品拓扑图及植物领域的生物技术发明均未作规范,从而存在保护上的漏洞。因此,为了取消葡萄牙行政机关(国家工业产权署)对于澳门地区的权限,并在不影响与葡萄牙国家工业产权署的合作情况下,将有关制度的运作所需的权限赋予经济司,使其相关法律规范得以本地化,也为了填补现有漏洞,从而完全履行本地区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澳门政府已对相关法律框架作出了修订。政府早已认识到工业产权对鼓励发明活动有决定性贡献,这是因为科技研究须大量动用资源,只有通过工业产权制度提供的保障,才能确保为寻求新产品及新方法而作的投资获得适当的经济回报。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可靠的保护工业产权制度的长远目标,并配合澳门地区政府最近制定的鼓励投资的优惠及机制,使澳门以外的拥有技术者将更乐意作出技术转让。同时,将澳门专利申请或外地专利延伸至本地区的申请作公布,以供公众及有兴趣的研究人员或经济参与人员查阅,因而在工业产权登记或注册内的上述资料便随之逐渐累积,澳门的中小企业也将会日益取得大量技术资料,从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体化市场面前作出更好准备。除了以上扼要提及的属经济领域可获的益处外,澳门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内的规定,有义务在其法例内引入保护专利(包括植物的取得之保护)、工业品的外观设计及新型、生产商标及商业商标(包括服务商标)、地理标记(包括原产地名称)、集成电路布局拓扑图的适当法律机制。

现行的澳门工业产权包括以下范围:工业产权制度的法例有:第97/99M号法令核准《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商标的保护》(97/99/M,60/98/M) 、第87/2000号行政长官批示:核准就《工业产权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而应缴纳的费用、第202/2000号行政长官批示:关于工业产权批给申请的表格及工业产权权利注册证及证明书的式样。第11/2001号法律,即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关-若干废止。

(三)、Trips与澳门在知识产权中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一)《知识产权协议》的宗旨

《知识产权协议》的宗旨是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和阻碍因素,逐步形成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贸易三足鼎立的局面。加强对知识产权实行有效和充分的保护,并确保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和程序本身不会成为合法贸易的障碍。知识产权协议比较偏重与贸易有关的问题。这个文件既要规范与一般贸易活动有关的知识产权,更要规范与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所以说是与经济大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的实际需要相关。

澳门的知识产权的宗旨在工业产权法方面是为确保对创作活动、科技发展、正当竞争及消费者利益的保护 。在著作权方面是为了尽可能有效地给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以版权保护,在相当程度上亦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澳门同时受《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约束以及须将域内实施的法规配合《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的《巴黎文本》(1971)和《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录制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1961)的义务。

澳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比《知识产权协议》的保护宗旨要宽些,而《知识产权协议》的宗旨比澳门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目的性更明确,更将与假冒商品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放在主要位置。

(二)《知识产权协议》的基本原则

《知识产权协议》的第一部分确定了制定该协议的一般性规定和基本原则,主要有:

1.关贸总协议和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基本原则的适用性

《知识产权协议》确认《关贸总协议》的基本原则和有关国际知识产权公约的原则适用于该协议,并必须得到遵守。国际知识产权公约主要是指:《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保护唱片、录音制品的罗马公约》、《保护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华盛顿公约》等。

澳门已加入 《知识产权协议》及《关贸总协议》,因而澳门也确认了这些包含在《关贸总协议》中的基本原则的适用性。澳门在七十年代已加入《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所以这些国际知识产权公约基本原则在澳门的适用性没有问题。澳门虽然没有在澳门公报上明确是否加入了《保护唱片、录音制品的罗马公约》、《保护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华盛顿公约》,但是澳门的《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之母本及复制品之商业及复制工业制定限制法》 已基本上涵盖了《保护唱片、录音制品的罗马公约》、《保护集成电路知识产权的华盛顿公约》的基本原则适用性。

2.国民待遇原则

知识产权协议要求成员承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必须给予其它成员国民不低于本国国民的优惠待遇,在《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罗马公约》、《华盛顿公约》中各自的例外规定除外。澳门已加上WTO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协议、《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因而澳门已全面承诺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必须给予其它成员国民不低于本国国民的优惠待遇。至于《罗马公约》、《华盛顿公约》中各自的例外规定可以除外。

3.最惠国待遇原则

如上所述,澳门已无条件地加入WTO协议中的知识产权协议,那么知识产权协议规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任何成员对另一成员国民所给予的优惠、特权及豁免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它成员的国民的条件在澳门也生效了。这是国际知识产权协议的创新条款。当然,协议规定的四种例外性情况 不在当事国的义务范围内,也不在中国澳门地区的义务范围内。但是澳门以立法手段已部分承担了相关义务,比如:例外性情况第三条。

二、Trips与澳门著作权的范围、效力和保护标准比较

《知识产权协议》第二部分分成八节,规定了各项知识产权的

保护范围、效力和标准。它是本协议的核心部分。有关著作权及相关权利

的是以下几点:

(一)、关于文学艺术作品

协议要求成员必须遵守《伯尔尼公约》的第1条至第21条及附件的规定。惟一的例外是明确规定各成员不对该公约第6条之二关于保护著作权人的精神权利的规定承担义务。澳门为了配合trips的约束,使域内法配合已加入的《伯尔尼公约》,在法令第43/99/M中颁布了《著作产权制度》法。并且在1至169条中的第一编与第二编中作了更为详尽的规定。

(二)、关于计算机软件及其数据库的保护

协议规定计算机程序无论是原始或最终形式,均按1971版的《伯尔尼公约》的文学作品给予保护,保护期限不短于50年。协议还规定,资料或其它资料的编制,无论是机器可读形式或者其它形式,只要内容的选取或者编排构成智力创作,也将给予保护 。最早的保护计算机程序的法律是1972年菲律宾的版权法。1980年美国也将计算机程序纳入版权保护法中,因此,伯尔尼公约的1971年文本形成时的所谓“文字作品”连默示也不可能包含计算机程序。所以trips的第10条第一款可称为是一个“伯尔尼公约超级特别条款”,目的是将实体利益放在首位,而不顾及法律上的逻辑,从而充分体现了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律观与美国及一些国家在此领域中的重大经济利益。

澳门存在过非法大量复制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以及将之进行交易的情况,因此,对第17/98/M号法令进行了修订。与此同时,由于进行光盘交易之场所的数目不断增加,以致给监察现行法例的遵守工作带来相当困难,因此澳门已引入了对这些场所实行行政监管的机制。澳门由于加入了WTO的trips,也加入了1971版的《伯尔尼公约》,特别是在法令51/99/M中颁布了《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的商业及工业活动》,使澳门法配合了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

(三)、关于出租权的保护

根据协议第11条规定,至少对计算机软件和电影作品,各成员将赋予其作者或合法继承人,有许可或者禁止向公众商业性出租其版权作品的原件或复制品的权利。此外,协议第14条第4款规定,上述有关出租权的规定基本上适用于唱片和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和国内法规定的任何其它对唱片享有权利的人。对此澳门已在法令51/99/M中颁布了《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录像制品的商业及工业活动》加以限制。第十五条著作权或相关权利给予之许可中还规定:将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或录像制品之复制品及母本进行复制之许可,仅得以书面方式作出,并须载明许可人及被许可人之身分资料;许可人之地址;许可复制之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之详细识别资料; 就每一许可复制之计算机程序、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指出许可复制之数量; 许可之期限。以保护其作者或合法继承人的权利。但在法令第43/99/M中颁布的《著作产权制度》第169条规定:非以计算机程序为合同主要标的之商业租赁,无须经作者之许可。这与trips 第11条最后一句的含义相同。

(四).关于表演者、唱片及录音制品的制作者、广播组织的邻接权

《知识产权协议》第14条规定,表演者有制止他人未经许可录制其表演和复制这类录制品的权利,有制止他人未经许可而以无线方式转播和向公众传送其现场表演的权利。唱片、录音制品的制作者有许可或者制止他人直接或者间接复制其唱片、录音制品的权利。广播组织有权制止未经许可录制其广播,复制其录制品,通过无线方式转播其广播以及原样向公众传播电视广播。作为灵活措施,协议规定,如果有成员不赋予广播组织这种权利,则应根据《伯尔尼公约》的规定,赋予广播节目客体的版权所有人制止上述行为的权利。协议要求给予表演者、唱片和录音制品制作者的保护期限,至少自录制、表演或者广播发生之年年底起5O年;给予广播组织的保护期,至少为自广播发生之年年底起20年 。 上述已经提到过,知识产权协议在“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中,均把邻接权的保护(即表演者权、录音制品作者权与广播组织权的保护)作为例外,允许成员国或成员地区降低保护标准。由于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在版权法中并不保护邻接权,所以在该协议第14条中,允许成员对邻接权中有些权利不加保护(例如广播组织权)。

澳门的著作权制度(43/99/M)第三编规定了关于著作权相关权利的邻接权,包括进行表演或演出之艺术工作者的权利、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之制作人的权利、无线电广播机构及表演之承办人的权利。基本上与知识产权协议14条的内容相符合。比如:澳门的著作权制度(43/99/M)第188条与192条与知识产权协议14条中的第5点内容一样,也即:录音制品及录像制品之制作人,其权利于进行固定后满五十年失效。无线电广播机构之权利,于广播后满二十年失效。至于广播电台是作为“版权人”的“版权”,并不存在“邻接权”问题。只有广播电台进行自己的非作品的节目,该电台才是“广播组织权”的主体,存有“邻接权”。澳门的著作权制度(43/99/M)第193-194条有相关规定,其中的“邻接权”问题似乎还需依靠评论或司法判例加以发挥。

三、Trips与澳门著作权对知识产权的实施比较

《知识产权协议》第三部分规定成员政府有义务根据本国的法律提供程序和办法,保证外国知识产权持有者的知识产权可以象他们本国国民一样得到有效的实施。《知识产权协议》规定按行政法规禁止那些对知识产权构成侵权行为的进口商品进人商业渠道。《知识产权协议》要求成员对具有商业规模的故意仿冒商标。版权盗印的案件设立刑事诉讼程序和刑罚。并可采取包括能足以防止侵权的监禁和罚金的补救措施,通常应与同等犯罪行为同水平的处罚。

澳门在保护著作权制度中制定了相应的刑事违法行为及行政违法行为:

(一)、刑事违法行为

因刑事违法行为而可处的附加刑有:a)良好行为之担保 ;b)暂时禁止从事某些业务或职业; c)场所之暂时关闭; d)场所之永久关闭; e)有罪裁判之公开 。各附加刑罚可一并科处。不履行附加刑,即导致违法者触犯《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所指之犯罪,即使该不履行系透过他人而造成者亦然。其它犯罪行为有:僭越受保护作品;侵犯未发表之作品;假造受保护作品;非法复制品之交易;使保护装置失去效用;删除或更改资料。

(二)、行政违法行为

在行政违法行为规定了集体管理方面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之累犯 ;科处罚款之权限。海关有权限就所指违法行为科处罚款 ;罚款之缴纳

上述澳门在保护著作权制度中制定了相应的刑事违法行为及行政违法行为,但此法律规定不影响按照澳门有关不正当竞争、工业产权之法例或其它法例所给予的保护。在时间的适用上及在保护著作权制度中,其涵盖范围包括著作权制度法中所定的导致失效的期间尚未届满的作品、录音制品、录像制品、演出及无线电广播。但按先前之法例而有效订立的法律行为,则不受影响。对表演承办人所给予的保护,其涵盖范围仅包括此法规开始生效后所进行的表演。此法赋予的商业租赁专属权,其涵盖范围仅包括出租人在2000年1月1日后取得之复制品。

(三)、海关当局的边境措施

《知识产权协议》还规定:海关当局可以对假冒产品采取中止放行的边境措施。司法当局有权采取及时、有效的临时措施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并对采取临时措施的情况、条件、通知时限以及撤销临时措施,或被告并无侵权时,申诉方的赔偿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澳门根据第2/1999号法律第六条第四款的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关。海关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个具有行政自治权的公共机关,主要负责领导、执行和监察与关务政策有关的措施,并负责关务管理和监督等具警务性质的职务。在它的职责 中包括确保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公布 以及WTO安全例外条款

第5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起步较早,经过尝试起步、普及发展和推行创新等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我国的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迎来了最佳的发展契机,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全方位的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音乐教育实现途径、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发现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理念落后,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松散。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对音乐教育给予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在很多领导眼中,音乐教学的管理只处于表面被重视的尴尬地位。许多管理者的思维依然停留在简单化和经验化的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中,教学管理者缺乏与教师、学生的交流沟通,忽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管理中缺乏新思路、新方法,不能有效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高校在音乐教学的管理缺乏严谨性,科学的管理体式尚未建立。具体而言,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缺乏,管理体制运行不畅。音乐教学课程地位不被重视,间歇性、随意性和可取代性往往是音乐等艺术教育的标签。在许多高校中,各音乐教学机构的名称也不统一,多是“音乐教育中心”或“音乐教研室”等机构,而这些机构的归属也不尽相同,多是挂靠于人文类学院、团委或是由校部直接管理等,在管理体制上较为混乱。

音乐课程设置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尽管我国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开展较早,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育却仍处于探索和实验性的阶段,在学科体系完整性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相对于普通高校的一般专业和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在学科构建仍有较大差距。在探索中前行的音乐课程设置很难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音乐课程的开设处于混乱、无计划的状态。而由于师资问题,很多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只能“因人而设”,即按照教师的要求与时间安排来开设课程。在课程数量方面,各高校或是自我摸索,或是照搬专业艺术学校的模式,缺乏科学性,课程数量参差不齐,课程内容五花八门。课程设置处于无规则、无逻辑的盲目状态下,限制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音乐教学管理人员业余化,队伍建设不合理。在音乐教学管理人员的构成方面,许多高校也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音乐教学管理人员业余化。在人员构成上,普通高校音乐专业起步较晚,教学与管理的专业性不足,从事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空缺,许多行政领导、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不得已”来兼任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者的专业构成上,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管理人员专业背景单一,达不到音乐教学管理人员既要懂音乐专业,又要懂管理专业的要求。管理人员业余化还表现在理论水平不足上,许多管理人员精力多投入在管理方面,对于科研方面“有心无力”,再加上许多管理者学历较低,在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上能力不足。其次,未建立教学管理人员的长期发展机制。在对音乐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上,许多高校缺乏长期的培养机制。一方面,由于领导对于音乐教学管理者定位失准,将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教学管理等同于一般性的教学管理,对音乐管理人员重视不够,对其工作投入不足。这种情形下,许多管理者只能依靠自身知识和实际工作来探索教学管理工作,大大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未对音乐教学管理人员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管理人员能力的提高。

教学条件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音乐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依靠教师通过专业的设备设施来展开,因此,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展开一方面依靠足够数量、较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教师,同时也需要一套符合专业规定和专业标准的音乐教学设施与音乐教学设备。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和国家对于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学设施和音乐教学设备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招生规模与经费投入等原因,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学设施和音乐教学设备依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中,其多媒体音乐教室、琴房等音乐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钢琴、小提等教学乐器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的对策

加强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针对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组建专门的组建专门的音乐教学机构、设置科学统一的音乐课程体系、更新音乐教学形式、组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创新音乐教师管理模式和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对策来实现。

组建专门的音乐教学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统一的音乐课程体系。专门的音乐教学管理机构是音乐教学很好的贯彻艺术教育方正、政策执行的保证。目前,许多普通高校音乐管理机构数量不足,有的学校尽管设有机构,但管理人员数量是少之又少,远远达不到教学管理之需。教育部自2001年颁布及引发了多项规定及会议纪要,指出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还不到位,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艺术教育在缺乏机构保障的情况下很难正常发展,因此,组建专门的音乐教学管理机构势在必行。我们组建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机构、音乐教育团体的教育专家来研究制定统一、科学的管理机构,推动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在高校中,可以建立“学校-校级领导(教务处)-艺术教育中心(团委)-音乐教研室”的教学管理层次,成立诸如艺术教育委员会等专门管理音乐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机构,以专门的机构来保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编写统一科学的音乐教材和建立科学统一的课程体系。在教材编写方面,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教育部曾明确提出要重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教材建设,要“积极推荐一批质量高、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艺术教育教材”,统一科学的音乐教材是实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保证。国家可以组织国内教育专家及其他社会力量,编写统一的高校音乐教材,结束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教材混杂的状态。在课程设置方面,艺术课程可以分为第一课堂(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课外讲座)两类。依照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特点,探索符合我国是实际的音乐教学课程体系。根据笔者的理论探索及工作实践,在第一课堂(必修课、选修课),主要开设音乐欣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教学、音乐美学、音乐史等课程,同时开展第二课堂和课外艺术活动,鼓励学生学习、参与音乐教育,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

组建高素质的音乐教学管理队伍。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能够折射出教学部门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在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中,首先,音乐教学管理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音乐教学管理人员是既掌握音乐知识,又掌握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音乐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音乐专业技能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努力学习诸如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管理科学和高校法律法规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自身的管理技能和工作能力,以更好的胜任音乐教学管理工作;其次,组建专门的音乐教学管理队伍,并建立管理队伍的长效发展机制。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人员的组建必须建立专门的管理人员,改正原先由其他管理人员“兼任”等错做法。在人员招聘时严格把关,择优录用。要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再培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技能。还要建立长效发展机制,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并给优秀教学管理人员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使其在正确的机制下,人尽其才的展示自我;再次,加强普通离校音乐教育教学的科研管理,提高音乐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高校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制定专门文件,组建专门的研究室或课题组,要求和鼓励高校音乐教学管理人才从事科研工作,并加大对教学管理人员科研的奖励;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活动,提高音乐教学管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广泛开展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鼓励音乐教学管理人才参加艺术教育的学术组织和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在此过程中提高音乐教学管理人才的科研能力;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学管理人才的学历提升、再深造等。

改善音乐教育设施和音乐教学设备。音乐教育设施和音乐教学设备是开展音乐艺术教育的物质保障。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必须加大对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设施设备的配备,只有经费和设施设备得到保障,高校音乐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设施方面,要设置符合音乐教学需要的音乐专用教室等活动场所。在条件稍差的高校中,至少要配备“两室一房”的教学场所,即钢琴房、舞蹈房和多媒体音乐教室,这是音乐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最基本的保障,是音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经费及教学实际,合理布局“两房一室”,保证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设备方面,各高校要尽可能的配备音乐教学设备。对于诸如钢琴、电子琴及校园乐队设备等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要予以足量的配置。而如单簧管、手风琴、萨克斯管等使用相对较少的乐器,在配备数量上可适当的减少。在对教学设备的保养维护方面,音乐教学管理人员要定期请专门的人员维修,保证教学设备的完整和良好。此外,还可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的要求,积极发展远程音乐教育。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高校,可以从长远角度出发,加大对现代信息设备的投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远程音乐教育,这既可以扩大音乐教育的规模,又可以增大音乐教学的信息量,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学管理的现状,想要更好的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应有功能,高校应当构建科学规范的科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高校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评价高校音乐教育质量、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评价的目标是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面而具体的依据,其作用是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音乐教学管理中,要充分吸收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促进音乐教师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形成音乐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国家应组织教育专家认真研究并制定出具体的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学评价标准,高校音乐管理人才应依照此标准不断高科学管理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促进音乐教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可以保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目标的真正落实。把高校音乐教学活动置于全程监控之下,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同时也可以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授课效果进行全方位监控。在具体措施方面,学校要建立一套系统严密的管理机制,在这套机制下坚持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同时要成立教学督导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检查和督导音乐教学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校还要对教师的工作量实施量化管理,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综合测评,通过多种手段对教师的教学的情况进行测评,以实际测评结果来考核和评价教师。

总之,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方面,其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音乐教学管理是连接音乐教学与管理的纽带,音乐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观念,以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音乐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优化,需要广大艺术教育者和音乐教学人才的共同努力。只有在探索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与发展,我国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才能早日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健康发展。上接第107页——

教学中信息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呈现的,因为问题的本质总是隐藏于显性信息之后。所以我们教师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冗余现象,让他们知道在听力过程中听不懂一些信息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即使是一个听力非常优秀的人也不一定要接受语言里的所有信息。我们关键是要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本质,并且能利用冗余现象扑捉重要的信息。

以下我们来举两个例子具体说明:如果听到这样一句话“there were big crowds of people outside Buckingham palace,mostly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It was a magnificent sight.”。学生可能不知道“Buckingham palace”是什么意思,但如果他有了冗余现象的概念,便能琢磨出“it was a magnificent sight”是“Buckingham palace”的统一意义成分的累加,属于冗余信息,他就能从“mag-nificent sight”进而猜出“Buckingham palace”是个旅游景点。而“Buckingham palace”则恰恰是白金汉郡的意思。

再比如,学生听到:“these bananas are rancid and smelly.We should not leave them for so many days.”第二句话“我们不该把香蕉放了这么多天”,是一种冗余信息,学生如果因某种原因没有听清楚或理解第一句话的内容,也可以根据第二句话猜出“香蕉不新鲜了,而且发出恶臭”的意思。

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在实际的听力和口头交际中,人们不可能听清楚每一个单词和句子,也没有必要把所有信息都听个清清楚楚,口语中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来成为辅助听者的工具,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冗余信息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冗余在交际能力方面的培养作用

既然冗余现象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对英语冗余现象的了解分析和利用则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已经成为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交际能力指得是语言的运用能力,也就是将语言运用到实际中的交际能力。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并非只是单纯的掌握语言知识,而是要付诸于实践,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学习。因而,学生除了要能理解别人所说的话语并能符合句法的做出相应回应外,还应该能领会说话人语言中潜在的情感和意图,使自己的话语得体、适度,以适应交际的发展。掌握冗余现象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准确的理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说话情感和意图,从而使他们自己的话语显得更加精准,地道。也就说是掌握英语冗余现象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成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完成良好的人际沟通。

第6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音乐圣手

陈勋奇的电影梦源于祖父,始于香港经典影片《黄飞鸿》。

祖父爱看电影,尤其喜欢这部武侠片。每到新片上映时,祖父就拉着他直奔影院。无论是身怀绝技、除暴安良的英雄形象,还是荡气回肠、震撼人心的主题曲,都在不知不觉间,令幼年陈勋奇深深陶醉在电影艺术带来的莫名兴奋中,并从此爱上这项日后为之打拼大半生的事业。“直到今天,我也搞不清楚,是先喜欢的音乐,还是武术;是因为音乐着迷武术,或者反过来。”

那时陈家富庶,身为小少爷的陈勋奇有保姆侍奉,无忧无虑,过着一段短暂的优越时光。然而,命运起伏,因生意失败导致家道中落,他读小学时便已从大宅院搬至贫民窟。求学时,陈勋奇最大的梦想是做一名画家,可以自由自在地下笔落墨描绘心中憧憬的世界,充满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可当时家里竟然艰困得连电灯也点不起,陈勋奇只好在昏黄油灯下执著地坚持画画。日复一日,最终眼睛受到影响,一经检查发现近视已达980度。由于种种原因,他读到初中二年级,便未保住学业,绘画的美好梦想只能暂且放弃。

外出工作,养家糊口。那一年,陈勋奇15岁。因未成年,辗转多地,他很艰辛地才能谋到一份差事,当过打字员,给电影院画过宣传海报。在那段曲折的日子里,幸而命运女神不偏不倚,给予这位具备艺术天赋的青少年一次温情眷顾。经过联系,陈勋奇被叔叔带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拜在王福龄门下。王福龄是香港赫赫有名的作曲家,至今脍炙人口的《我的中国心》、《今宵多珍重》、《不了情》等经典歌曲,都出自其手。

老艺人重德,陈勋奇亦是诚实的孩子。那时在香港年满17岁才能办身份证,才可以工作,陈勋奇还差两年,但他没有对师父隐瞒。念及诚心一片和境遇不佳,王福龄慧眼识才,收下这个“童工”徒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之一。而邵氏电影风头正盛,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大量出产的香港本土电影,不仅类型丰富,情感也颇为细腻,这就为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创作空间。邵氏公司格外重视电影配乐工作,陈勋奇此时入道,正逢其时。

语及当时情形,陈勋奇爽朗而谈:“刚入门时,我还没有机会创作音乐,但自己听了很多外国原声。我的优势在于记忆力和直觉,每听过一段音乐不仅能够牢牢记得,还随时知道该用哪段音乐配置在相应的画面上。除考虑音乐的出场与结束效果外,我还要争取尽快掌握音配画的节奏延缓等剪接技巧,那段日子加强了我对音乐入戏的知识学习和技术储备。”

从音乐剪辑入手,凭借勤奋和灵气,加上名师指导,陈勋奇迅速崭露头角。1967年至1979年,他师从王福龄12年。期间完成了港台两地75%的电影配乐,被业界称颂为“音乐圣手”。后来,很多东南亚电影公司慕名而来找他做配乐。因怕接私活被公司发现,他便根据自己的英文名Frankie Chan的粤语发音,取艺名为陈勋奇,谁知这竟意外成就日后香港电影音乐事业的一张名片。

1994年,由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改编,王家卫导演的经典武侠电影《东邪西毒》问世。王家卫邀请作为好友的陈勋奇参与创作这部影片的配乐工作。陈勋奇灵感而至尽情谱曲的《天地孤影任我行》,以苍凉雄浑、豪气壮丽的曲风旋律,令广大影迷耳熟能详,至今被奉为经典,并在日后各类影片中多次被引用。最经典的当属热门影片《大话西游》的引用,当该剧结尾处,紫霞临死对至尊宝说:“我猜中了开头,但猜不中这结局。”配乐《天地孤影任我行》再次响起,悠扬中略带悲凉,令人热泪盈眶,为之动容。

而今,陈勋奇电影音乐做得不多,除非好友“规定任务”,他才重操旧业。很多人喜欢陈勋奇的电影配乐,却不知其实他本人五音不全。之所以能使音乐成为整部影片的灵魂,陈勋奇坦言:“我靠的是对内涵和节奏的把握。怀揣着师父王福龄教的秘诀:必须懂电影的人才能做好配乐。看电影时,观众听到的是音乐;配乐时,我读的却是电影,表达着人物悲喜,时代浮沉。”

走到幕前

从事配乐工作时,陈勋奇曾经挽救过多部电影。一些导演没有精心排戏,指望通过配乐掩饰影片的粗制滥造,他们对陈勋奇说:“哎,多弄点儿音乐,拍得不太好。”每当导演们把那些漫不经心拍出来的作品推到他面前,让他用音乐补救时,陈勋奇内心充满伤感――都可以是好作品,为什么这么不用心?音乐可以提升电影却不应该被当作救命稻草。

对事业有着真挚的热爱,标准与要求也就相应的高,陈勋奇无法忍受他人对电影的不认真。于是,他决心自己走到导演位,用更直接的方式表达心中的见解。

他和香港电影导演麦嘉说好了去做副导演,可是刚看剧本没几天,成龙一句话――“你要先来当演员”,改变了他的电影人生轨迹。于是,害怕当众表演的陈勋奇走到了台前。在他心中,演员都应该像秦祥林、邓光荣一样,英俊高大。“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的确如此,但恰巧那一阵影坛流行‘奇形怪状’的演员,比如洪金宝、郑则仕,看着他们,我多了一些信心。我想自己也属此类,所以还很受欢迎”。同时由于少年习武,陈勋奇是跆拳道黑带级别,还会传统拳法中的龙形拳、白眉拳,武艺在身,为他塑造角色铺平了一条重要的路。

陈勋奇的银幕处女秀是《双宝闯八关》,香港嘉禾公司出品,由他跟雪梨合演。这次亮相,陈勋奇不甚满意,觉得自己“欠火候”。第二部他大放异彩,在洪金宝自导自演的《败家仔》中,他担任男一号。虽然是个大反派,但是武功成就了他的形象。“我打龙形拳,元彪打咏春拳。那部作品真正把当年所有的武侠片都打垮了。”至今说起这部影片,陈勋奇仍旧两眼发亮,手舞足蹈,对功夫和电影的双重热爱,止不住地从心中迸发出来。

正是这种痴迷,陈勋奇对各种功夫都抱着极大的兴趣,永远希望自己的影片中有新鲜的东西。他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作为演员,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入水能游,出水能跳”。至今这句话在香港电影圈里还很流行。

后来,陈勋奇在电影中塑造了各种硬汉形象,由此得名“007”式的演员。但他却一直反对警匪片。他认为古惑仔的犯罪行为会给青少年错误的引导。即便到他转型做导演,在风起云涌的香港警匪片热潮中,也还坚持这一观点。

导演梦圆

1981年,陈勋奇成立了自己的永佳电影公司,从此进入导演圈。对于电影,他有自己的想法。

《佳人有约》是陈勋奇导演的首部电影,萧芳芳是女主角。几部戏之后,他被人称为“泡妞戏NO.1”导演,在那个时期,这个名头几乎就是票房保证。陈勋奇却果断放弃,转拍武打戏。

陈勋奇爱用新手,善于提携,在香港影视圈里有口皆碑。而且他从来讲求量才而用,不让他们拘泥、定型。

1983年,一个叫王家卫的年轻人走进永佳,协助陈勋奇创作剧本《空心大少爷》。当时王家卫还是无线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写出的剧本不符合喜剧片的要求,陈勋奇让他改,他躲在家里写了两个星期,还是不行,就这样反反复复修改,最后还是一个字没用上。陈勋奇则认定“王家卫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坚持把他留在公司待了6年,直到他单飞拍出《旺角卡门》。此时王家卫的剧本,已经“从刚开始的一句话都不能用,到一句话都不能改。”

陈勋奇肯用在娱乐圈看来不可思议的漫长时间耐心等待一株幼苗的成长。每当被问到“新人风险”的问题时,他总是大笑着说“新人才过瘾。”他独喜他们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拼搏精神与闯劲,很像当年的自己。

拍《空心大少爷》时,陈勋奇曾经有一个镜头拍过100多次。那场剧讲他和黄锦比赛打桌球,他把镜头放在球桌上面,能清楚拍下一杆把球全部打入球洞的过程。“按照当时的技术,这已经很难了,还能有什么突破?我就想用一个镜头完成‘一杆入两个洞’,先吐一个烟圈,然后撞球,球钻烟圈再入袋,结果辛苦得不得了。我专门在桌底下安排吐烟圈的演员,他完成动作不能立刻走开,否则气流会把烟圈破坏。”终于有一次看上去成功了,陈勋奇特别兴奋地跑过去问摄影师,结果摄影师挠头说“好像……”那时候没有监视器,一句“好像”,整个场面全部重来一次。

1997年陈勋奇拍《上海探戈》,由于故事是发生在法租界,他要求演员们学法语;因为主题词是“探戈”,所以探戈也是必修课。陈勋奇现在还记得林心如当年在片场,白天学探戈,晚上背法语台词的辛苦。一班年轻人苦不堪言,陈勋奇则让他们“一定要学”。陈勋奇少年时家道中落上学少,“做演员后发现自己胸无点墨很可怜”,于是开始读书。他不愿新人步自己后尘,宁愿凶也要他们多学一点知识和技能。

第7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戏曲伴奏;司鼓;指挥官;艺术素养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其音乐伴奏一般分为文、武场面。司鼓在戏曲演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演员的唱腔念白,还是动作表现,或是情绪和氛围的烘托,都需要以司鼓为引领的乐队伴奏的配合。除了做好演奏员的本职工作,司鼓更重要的是扮演好乐队指挥官和演出节奏掌控者的角色。

一、戏曲音乐伴奏中司鼓的功用

司鼓常常是通过鼓和板的演奏发出有节奏的鼓点声音,同时配合一些指令性的特殊动作,以达到调动和协调整个乐队伴奏的目的,从而把控演出的流程和节奏。司鼓是戏曲演出时音乐伴奏的核心和灵魂,更是连通演员舞台表演和音乐伴奏的桥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演出各部门的配合程度和演出的成败。司鼓是伴奏乐队的指挥官。各地戏曲行话常言:“一台锣鼓半台戏,两根鼓签掌乾坤”“板小乾坤大,鼓小掌万军”“戏从槌下起,韵自鼓中来”,由此可见司鼓的核心引领作用。司鼓要时刻关注全体演奏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准确把握起板和点子的时机与力度,运用正确的指挥语言和手势,如指、划、撇、捺、扬、边等,调控各种器乐的演奏,从而为演员的舞台表演服务。司鼓是演出节奏的掌控者。一场戏的开场往往是锣鼓先响,情节有张有弛、有快有慢,音乐伴奏在何处起、何处止,演员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唱腔和过门的起承转合等,全都靠司鼓来掌控。而能否把握好节奏,正是整台剧目演出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司鼓是打击乐的领头羊。戏曲文场面较为舒缓,主要是弹拨和管弦,武场面的主角则是打击乐。打击乐在音乐伴奏中常常能起到烘托气氛和强化矛盾冲突的作用,其龙头老大正是鼓师。大至刀光剑影的战斗情景,小至虫鸣鸟叫的闲适氛围,都是由司鼓指挥打击乐演奏相应的锣鼓经而营造出来的。

二、司鼓应具备的技能和艺术素养

一台优秀的戏曲剧目获得成功,离不开演员在舞台上的卓越表现,也离不开乐队、舞美等幕后工作者的努力。作为音乐伴奏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司鼓肩负着协调全局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要想成为一名出众的鼓师,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学习,锤炼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司鼓应具有高超的演奏技能和音乐素养。司鼓也是演奏员之一,首先应对自己所演奏的乐器了如指掌,基本功务必扎实。比如戏曲所使用的“班鼓”只不过是一个不到三寸的圆饼,而且没有固定的音高,要想利用它奏出节奏和强弱的变化,难度也不小。因此鼓师必须不断加强练习,训练手腕的力度、速度和灵活性,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演奏手法,如单击、双击、滚奏等等。而且随着戏曲音乐的多样化,还应借鉴西洋爵士鼓等多种打击乐的演奏方法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左右配合、手到心到、转换自如的境界。其次,司鼓还要掌握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乐理、音乐史、音律、记谱法、音程、调式、节奏、节拍、和弦、转调移调,还有常用的音乐术语等等。只有打好了理论基础,才能在实际操作时游刃有余。此外,掌握必要的音乐指挥方面的知识对于司鼓来说也十分重要,包括和声学、作曲知识、配器法等,要准确运用领奏手势和指挥手法,全面了解各种乐器的性能和演奏方法,熟悉乐器的音色,并具备良好的识谱能力、听音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唯有这样,司鼓拿到一个新作品时,才能凭借其敏锐的专业判断能力,快速地在脑海中形成旋律、音响、风格等初步想象,有利于在排练和演出时对整个伴奏乐队进行全局性的调度。

第8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关键词:MIDI;电脑音乐;音乐理论课;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82-01

“电脑音乐”就是借助电脑来进行创作、演奏、合成的音乐。它是以电脑为控制中心, 以MIDI 技术和数字音频技术为控制手段, 以合成器、采样器等电子乐器为音频终端的一种音乐制作方式。最初, 它只是作为制作音乐的一种手段, 在广播、电视、电影等商业音乐和商业活动中被广泛地应用。如今, 电脑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已日益突出,尤其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中, 体现出了它的重要价值和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引入高校音乐教学的必要性

在普通院校的音乐教学中, 由于认识不足、师资短缺、教材不够完善, 资金缺乏等等原因,引入电脑音乐教学系统尚处于待开发阶段。实际上我们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教室, 设计电脑音乐教学系统非常简单。比如, 可以在多媒体电脑中加入一块带有GM 音源的声卡, 再配一套普及型的监听系统, 安装上所需的音乐软件, 即可完成系统的配置。这套系统已基本上能满足MIDI初级入门以及音乐基础课教学的需要。由此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电脑音乐系统的引入能在多方位、多层次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能给有潜力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这也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电脑音乐在高校各科音乐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一)在和声课中的运用

黑板和钢琴一直是和声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由于我国的普通音乐教育基础薄弱, 许多高师学生在入学前没有见过钢琴, 没有学过五线谱, 更别说了解什么是和声。面对如此的教学对象,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 因而几近于“纸上谈兵”; 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还没等学生反应过来早己瞬间即逝。在和声课的教学中, 利用打谱软件和音序软件制作好和弦进行的谱例和音响, 电脑屏幕上立即出现乐谱。教师利用音源设备进行音色转换, 轻而易举地做到视觉和音响同步, 使教学更为直观, 不仅解决了乐谱显示与和声听觉效果不能同步的老问题, 而且不同乐器音色的组合也使和声教学更加贴近音乐实践。

(二)在视唱练耳课中的运用

视唱与听音练耳训练也是音乐理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一些伴奏和较难演奏的音乐节奏、片段, 教师可以事先通过电脑音乐系统进行设计编辑, 避免实时演奏所可能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听写过程中获得准确的信息, 准确又省力。将电脑音乐制作技术运用到视唱练耳教学中, 首先可以提高这门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准确性。其次, 可以使听觉训练超越调式、调性、节奏的限制, 丰富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

(三)在配器法教学中的运用

配器法是研究多声部管弦乐音乐作品写法, 特别是研究乐队音响及音色组合的作曲理论课程。高师音乐系科因教学环境及条件所限, 以前的配器教学多局限于书面写作练习及钢琴音响试听的旧模式当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写作技巧,有的人还试写了一些配器作品, 但由于学生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 故配器法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四)在复调教学中的运用

在复调课教学上在复调课教学上, 老师们所烦恼的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多接触几个谱例、几种手法, 不得不大量地在黑板上抄写谱例, 极大地占用了上课讲解的时间, 而且, 这也只能是让学生看看谱例而已, 仍无法让学生听到个个谱例的音响效果。如果运用电脑音乐技术, 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制作好谱例, 通过电脑的控制随时播放。

三、电脑音乐系统教学的运用对师资的要求

电脑音乐制作能够很大程度地服务于音乐教育。但事实上,要运用好这种现代化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也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合理的知识体系,更需要合理科学的应用。在创新的教育模式下,要求教师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图、像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导,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如Window 98/2000/xp系统;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练电脑音乐制作技巧,如音乐制作软件Cakewalk、SONAR、HW、Band-in A Box 等的熟练操作和相关硬件设备如MIDI 接口、音源、功效、调音台的操作。但教师也不能全部依赖于电脑,否则会使课堂成为机械的知识灌输,而教师在无形中充当了“播放员”“放映员”的角色,从而适得其反,不利于音乐教学。教师应利用这一科技性教具合理地进行音乐教学,主次分明,传统音乐教学与多媒体科技相互结合,使音乐教学更科学、更生动、更有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配音员入门知识范文

1、音乐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农村学校由于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甚至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同时,音乐教师的实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大部分农村教师都认为音乐不是升学考试科目,便挤占音乐课的教学时间,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的心理影响;有些学校由于音乐教师不足,让一些爱好音乐的教师兼任音乐课教学。因此他们是一种应付心态,能把学生管住就行,由于还兼任其它课或是一心想调动,也就没有精力专心于音乐教学从而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

2、音乐教学观念落后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已出现了很多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农村学校的音乐课,教育者忽视了音乐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真正含义,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很多音乐教师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学生普遍反映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主要是教材的老化和教学方式的单一所造成的。

3、音乐教师缺乏,素质普遍偏低

不可否认,近年来在音乐师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师资队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师资匮缺在近期内较难解决。众所周知,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部级骨干教师在参加部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二、解决近年来农村音乐教学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农村音乐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然而,面对难题,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努力,我们也应看到广大农村音乐教育有许多优势,无论从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环境还是对学校硬件设施、教师队伍来说,都有自己有别于城市学校的特点,所以,只有因地制宜地实施音乐教育改革和探索,充分发掘农村学校的音乐课程资源和潜力,才能把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整体地,全面地推上一个崭新的台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1、加强农村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开发资源为我所用

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不少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钢琴、风琴。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应适当的增添音乐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

与此同时,我们应开发地区资源为我所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同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大领域构成。但在我们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中学音乐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存在只对其中部分领域或一个领域、甚至是一个领域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展开教学的现象。音乐教育呈单调的平面形甚至是线形的发展状态,这完全不符合音乐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很多,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地区、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农村学校分布“广、散”的特点给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与音乐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多维发展。部分学校的秧歌、戏曲和民族音乐舞蹈进课堂就是成功的尝试。又如,在广播站的学校可配合音乐课堂教学经常播放健康向上的音乐;具有礼堂、大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学校可得用这些设施举办常规性的歌咏比赛、文娱汇演、音乐讲座等。这样一来,学校音乐教育环境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必将得到大面积的提高。

地处偏僻的农村学校虽不一定具有雄厚的资金配备现代化的音乐教育教学设备,但它地处农村,石头、竹、木、泥等自然资源对师生来说唾手可得,只要我们稍动脑筋,就可加工成精美的具有特色的乐器:竹筒和竹鼓,硬木可制作木鱼,泥可捏烧制成陶埙、陶鼓……还可以让学生人手一套或组建一支特色乐队等。这就为农村学校的基本上处于空白的“演奏”这一教学内容得以非常生动地展开,并与其它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农村音乐教育全方位立体化发展。

2、合理编写与使用教材

首先,编写教材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各所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来选择教材内容,而教材质量的关键在于曲目的选择。歌曲、乐曲部分要注意选择那些内容健康、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流畅,具有审美价值的优秀作品;学生演唱、演奏的教材要有一定的训练目的和难度;基础乐理和音乐常识教材的取舍应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要用简明扼要、准确生动、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表述。

其次,在教材的选用方面,由于各地经济文化、音乐基础、民族特点等情况相关悬殊,教材选择一定要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有些地处偏僻的农村就是因为没有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造成了很多“用教材教”的误区。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学采用课本“人手一本”,的形式已形成传统。而有人主张音乐课本不必“人手一本”,改用编写内容丰富的供教师用的教材,根据需要印发单篇曲谱,或采用统一购一批教材,上课时发给学生使用,下课时收回,供另一班使用的办法。这些办法在国内外都曾有过实践,也是一种可行的做法。

3、加强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音乐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打下一定的基础。

首先,课外音乐活动应达到几点基本要求: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二要采取多种形式,照顾兴趣味和特长。三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四应注意培养积极分子和骨干。

其次,课外音乐活动应包括丰富多样的形式,尤其是在设备不完整的农村中学,应从自身条件出发,做到主客观的和谐统一,如一般每学年或学期举办一次歌咏比赛,可与纪念日、艺术节相结合,坚持定期举行,形成传统,也可定期组织教唱歌曲活动,如“每周一歌”还有各种综合性的比赛,独唱、独奏。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先用简单的乐器(竖笛、口琴、民族乐器等)另外还有音乐知识竞赛,识谱比赛等。再者,学校音乐宣传活动也不可少,播音室课余播放的音乐内容,其质量对学生的音乐情趣、修养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还有音乐墙报、板报、专栏、橱窗等等。

4、社会各部门和领导给予的关注

如果说经济落后,农村音乐教育经费短缺是直接导致我国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有关领导的重视程度就是间接影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的根本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解决:

①加快音乐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广大农村地区,音乐师资数量不足,学历不达标的状况是阻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教委(教育部)及各省、自治区、县教育部门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多种渠道来培训音乐师资,组织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课教学评比活动,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音乐人才安心山区任教。而且,教师缺乏是影响农村音乐课开课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教育部门应视农村师资引进和培训为紧迫任务,国家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②加强音乐教育管理工作

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艺术教育的实绩作为考核学校教育工作和学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引导各地各校,使艺术教育正常化就必须做到

第一,加强教育的统一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领导必需确定一名领导干部主管音乐教育工作,统筹解决设课、师资、设备以及提高教学质量、开展课外活动等问题。只有领导重视、专人负责,将音乐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才能切实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