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区域经济的特点精选(九篇)

区域经济的特点

第1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欧盟:

欧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多元体系且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欧盟的发展历程主要概况如下:1951年4月,欧洲6国在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在罗马签订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7月1日,六国正式将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1年12月,欧共体签订了《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及《欧洲政治联盟条约》,1993年11月,该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欧盟的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欧盟在其历史上共进行了5次扩大,现在共有27个成员国。

欧洲联盟作为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不断发展,始终依循一条深化与扩大的路线前行,体现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独特的进程特点。第一,一体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渐进性。欧盟从当初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到今天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的区域经济组织,从当初的6个成员国,到今天发展成拥有27个成员国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二,欧盟具有超国家性,内部高度统一性。欧盟坚持用一个声音说话,成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关税减免,使用统一货币欧元,成员国之间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第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深受世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定时期的国际形势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步伐影响较大,如20世纪70年代由于国际形势的恶化,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共同农业政策执行难以为继。第四,一体化过程中,各国协调和妥协促进了其发展。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在一体化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但欧盟各国经过妥协和让步,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第五,欧盟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居多,发达国家控制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概况:1986年1月2日,美国、加拿大双方正式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1986年8月美国、墨西哥两国领导人提出双边的框架协定计划,两国进行多次谈判,于1990年7月正式达成了美墨贸易与投资协定。1990年9月,加拿大参与谈判,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达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该协议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

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该区域组织内既有发展中国家又有发达国家经济。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经济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在该组织中共存,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共同努力。第二,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由于三个国家经济情况不同,他们在资源、技术等多方面存在互补性。墨西哥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的优势为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美国和墨西哥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北美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第三,发达国家主导北美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这个区域经济集团是以美国为核心的,美国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既起到积极建设的作用,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第四,北美自由贸易区内有3.6亿消费者,国民生产总值总计超过6万亿美元,说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第五,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具有过渡性。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步骤,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并实现其经济的主导地位。

亚太经合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发展历程如下:美、日、加和东盟等的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部长级会议”,这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诞生。1991年汉城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制定了APEC的基本章程,并第一次规定了该论坛的宗旨、原则、活动范围、加入标准等。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在1993年一1997年这五年的时间里,通过各国的不同努力,解决了区域合作所面临不同问题,并制定了具体的合作蓝图。2000年非正式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应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

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第一,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是非全球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经济实力占世界的一半,在全球的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成员国的多样性。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势力大小.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均不同。第三,亚太经合组织方式具有独特性。它承认多样化,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的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不同的权益和要求得到很好的平衡。第四,APEC的运转靠协商达成共识。以磋商代替谈判,以承诺代替协定,体现了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避免了由于集体谈判方式容易引起的利益冲突以及对一国经济和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第五,APEC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坚持开放性,APEC大多数成员体采取了以加工贸易或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发展战略,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对比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特点,三者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地理位置上都毗邻或交通联系比较便利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且能形成互补,大部分是中小国家等等。它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步骤,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方向。各个国家、区域组织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促使全球的经济达到一定程度的繁荣,各国的总体利益有较为大幅度的提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国际经济组织》 窦建华 科学出版社

[2]《APEC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与发展前景研究》 廉晓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第2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机理;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1-0029-05

区域经济是一种在社会劳动和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它是在长期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社会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特色经济区。从其形成的历史渊源和形成基础上分析,区域经济具有绝对经济优势和比较经济优势,凭借这些不同的优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因此,本文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国情和发展阶段等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类型作了归纳和比较分析,以便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和变迁认知提供有益的借鉴。

1.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涵及特征认知

1.1 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区域内外的基本条件,确定一个共同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1.2]。黄鲁成(1995)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以下具体内容构成: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二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协调机制;四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贸易与投资如何匹配;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点”与“增长区”的确定[3]。从空间结构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反映区域内生产力空间配置的总体格局,这种总体格局与区域内部的资源空间分布格局、优区位配置格局、市场配置格局相吻合。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不同地区、资源、市场与区位等综合开发的先后顺序和开发强度,也决定了特定区域何时崛起、如何崛起以及崛起方式等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然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的可变性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内涵的可变性,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条件的不同,相同的模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是可变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处于不断的动态演变之中,没有或很难存在永恒有效的发展模式。一般而言,模式可供研究和借鉴,不可以完全的模仿和移植。

1.2 基本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作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范式,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称为一种模式,必然是其对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占主导,从某种意义上,对其他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示范性和一定的模仿性。结合方创琳(2002)的研究,本文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差异性、互补性和渐进性等三个方面。

1.2.1 差异性。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千差万别,发展的基础、潜力、条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与困难更是无一类比,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两个或多个区域采取同一经济发展模式,即使同一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不一样,这就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绝对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区域应选择最适合本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搬硬套国内外现成的模式且不加以修调,不但不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而会将区域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1.2.2 互补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其优越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承认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性并不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水火不相容”。为了使特定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模式的选择与使用上,以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主导模式,以其他几种可行模式作为辅助模式,主导模式与辅助模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对接。

1.2.3 渐进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蹴而就地形成,它产生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中,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呈现时间上的渐进性特征。同时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表现是空间的形态,这种空间形态总是处于从初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不断置换和演变之中,呈现形态上的渐进性特征。比如,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首先需要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可以采用点状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考虑采用点轴发展模式,通过经济发展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带集聚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可以采用网络发展模式,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

2.1 基本要件。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往往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用函数可以表示为:M=F(E,L,K,T,H, S,P, R), M 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所呈现的模式,E表示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L表示人口与劳动力量(数量和质量),K表示资金状况,T表示技术条件,H表示历史文化传统,S表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表示政策环境, R表示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其中,E、L、K、T、H和S是内生变量,P和R是外生变量。通过这些变量的作用,不同区域有特色的发展模式才得以形成。

2.1.1 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由于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资源的异质性,它们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区域的产业结构,所以,它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2 人口与劳动力量。区域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生产规模、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用作区域发展的投资和积累水平,所以,区域人口和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3 资金状况。资金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它是一个使自然条件、人口和劳动力、技术条件得以充分利用的重要中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意义十分重大,不同的资金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2.1.4 技术条件。技术条件的进步意味着以较少的投入可以获得较多的产出,技术进步能改变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技术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2.1.5 历史文化传统。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在不同的区域,从属于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2.1.6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区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对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性对策所作的全局性的谋划。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下,一定会呈现不同的生产力要素组合和空间配置形态,并具有符合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以将其抽象概括为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对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的调整和转型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和推动,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也要依据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模式并借鉴它区域的经济发展的模式,创新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4.5.6.7.8]。

2.1.7 政策环境。政策环境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政府行为、政治走向,是资源配置和规范人们经济活动的“看得见的手”,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1.8 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一个区域的发展不可能与其他区域割绝开来,相互之间必然发生各种联系。区域之间的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是相比较而言的,这因为区域之间的这种不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也不同。但是区域之间发展模式的示范效应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有了可能。

2.2 表现形态。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看,主要有自然形成、渐进形成和突变形成等三种形态。

2.2.1 自然形成。自然形成的机理在于依托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分工状况,长期发展而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比如,依托草原和牧业形成的牧区经济模式;依托水资源优势形成的渔业经济模式;依托林业资源形成的林区经济模式等等。

2.2.2 渐进形成。渐进形成是指经济发展模式从自然形成的模式中转型时,内生的推动力和外部的促进力相对较弱,转型是在比较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我国大多数区域发展模式的形成属于这种情况。

2.2.3 突变形成。突变形成是指通过战略的引导或经济危机、政治事件等其他原因,剧烈的改变过去,用重新设计来替换现有系统的方式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如,深圳经济特区的外向型经济模式。

3.不同视角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分类,按照空间形态、开放与封闭和模式基础等不同视角,就存在多种分类方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归类分析[9.10.11.12]。

3.1 空间形态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按照空间形态的不同,可以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模式和全面经济发展模式五种。

3.1.1 据点经济发展模式。据点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据点经济发展理论。据点经济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它是增长极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认为,集中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工业中心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吸引资金、人才、技术、产品和某些建设项目到极点上来,从而使极点的经济实力和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美国学者尼科尔斯主张,增长极就是经济活动密集的中心城市。这种主张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一些新发现的资源密集区和占有区位优势的区域也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据点经济发展模式,又称点状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重心是区域内几个中心城市或新增长极。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的规模,使之达到最佳规模。此时,极化效应将大于扩散效应。其经济活动以发展集聚经济为主,通过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区域的资源,重点投入,极点突破,并以其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二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三是适合区域经济实力不强或欠发达地区的开发。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散点分布,造成区域内协调和互动性差,极点和非极点的经济落差太大,造成除极点外的区塌陷,区域内其他地方为极点发展提供的支持有限。二是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或产业畸形,影响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1.2 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点轴经济发展理论。点轴经济发展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随着区域工业化的进程,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先在增长极得到发展。以后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点不断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交通通讯线路使其联系进一步加强,这些线路即为“生产轴”。这些线路首先是为点服务而产生,但它一经产生,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极点,点轴结合,经济聚集效应增强。

点轴经济发展模式是指根据区域经济由点及轴发展的空间运行规律,合理选择增长极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具有发展优势的轴线地带,并使产业有效的向增长极和轴线地带集中布局,从而以点代轴、由轴及面,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点轴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的区域。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可以发挥集聚经济的优势,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较高。二是这种带状发展模式的区域经济密度加大,比据点发展模式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更为有效。三是这种模式适用于发展程度较低的区域。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对不同能级轴线的划分缺乏比较明确和合理的标准和原则,存在一定的主观随意性。二是利益导向性和要素趋利性,可能会造成非轴线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3.1.3 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梯度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是强调不同经济断面的差异性,即存在梯度,认为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发展和基础条件是不平衡的,地区间客观上已形成一定的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先高后低,依次推进发展。

梯度经济发展模式是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发展起来,然后逐渐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等地区逐渐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推移的速度逐渐加快,这样就可以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差距,最后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如我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梯度发展模式和沿边发展模式等。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充分利用高梯度现有的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比较好,符合经济效率法则。二是高梯度的发展投入的资源量相对较少,区域有这样的实力和可能。三是经济发展领先的高梯度面对低梯度面的带动效应比点或轴线带动效应显著。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行政区划对梯度划分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如果梯度转移的时滞长,可能会造成低梯度区的经济塌陷。三是资源的利用效率没有据点和点轴发展模式高。

3.1.4 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网络经济发展理论认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都由以下三个要素构成: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或不同范围不同等级的增长极。二是域面,几各级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连接节点与节点之间及节点与域面之间的各种交通通讯网络。这些点、轴、面和网的连接和放大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是点轴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是指区域的经济开发一方面要广泛地培植一些新的增长极点,大量开发新的和原有增长极点之间的轴线地带, “以线织网”,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模式的优点:一是主要用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区域以及更发达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已较强,经济密度高,交通通讯发达,城镇体系比较健全,开发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其经济活动应走集聚经济与消聚经济并举的道路,通过大量的轴线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区域内发展的平衡性和联动性增强,有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一是区域发展的投入很大,可能会超过区域的承受能力,存在较大的缺口,需要外部资源的弥补。二是区域内一些地方可能存在的投入低效率,造成资源的利用效率下降。

3.1.5 全面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经济发展模式是网络经济发展模式的延伸。它指区域的经济实力已相当强大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应是消除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区域发展可全面铺开。其经济活动应走消聚经济的道路,通过区域全面经济建设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在进行区域全面经济开发的同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3.2 封闭与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封闭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区域内自身资源与生产要素组合实现封闭式发展模式,具有有效保护资源与生态平衡和永续利用,避免外来冲击,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优点。但是从长期看,其缺陷也是明显的,即经济增长的低速低效和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拉大。另外,利益的驱使和经济运转的需要,使得绝对的封闭是难以维持的。开放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与外界的紧密联系和资源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和配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益最大,从而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多数区域发展采取了后一种战略,这样可以克服资源能力的单一性,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3.3 其他类型。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分工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垂直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水平分工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垂直分工型向水平分工型过渡的发展模式三种[3]。还有,以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为标准,可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半紧密型的发展模式及松散型的发展模式等。

4.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解析

4.1 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依据不同时期主导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战略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比如,相对落后的区域而言,一般采取了倾斜式开发的战略,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成功的模式。对于其他区域,采取的发展战略完全不同于针对落后区域的战略,可能更强调均衡发展,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就不一样。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4.1.1 落后区域的倾斜式开发模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加快落后区域的开发与发展,美国、日本等国都采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开发模式。如,美国“西部”最初只是指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以后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其范围逐步扩大.以至包括至太平洋沿岸的整个地域。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美国人对广袤的西部进行了拓殖与开发。这种开发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以大规模人口迁移为基础,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源。二是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区域开发与发展提供必要的要素流动的基础条件。三是大力发展农牧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岗位和为下一步的工业化提供必要的积累。四是美国政府的参与和主导。1784年、1785年、1787年,联邦政府连续制定了三个土地法令,确定了处理西部土地的三条原则。林肯政府于1862年颁布了宅地法,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西进的积极性。五是城市化带动西部开发。人口向西部的城镇集中和资源性产业的开发,加快了西部城市化的进程,也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如,日本1962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将全国分成“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三种类型地区,对“过密地区”政策实施重点是限制新企业和城市规模的扩充,对迁出的企业给予优惠;对“整治地区”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和配置、建设教育、行政等职能,使其起到分散过密地区人口和转移过密地区生产机能的作用;对“开发地区”重点实行基础设施的完善化,以利于诱导大工业的开发[13.14]。

4.1.2 城市群发展模式。如美国、日本等国家以城市化和城市群的发展为基础,采取城市化带动模式,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美国东北部和中北部十四州,是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以纽约、芝加哥、费城和底特律等大型城市为主的城市群,虽然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11.5%,人口却占全国的50%以上,而且集中了全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的2/3、制造业产值的3/4以上,被称为是美国的“制造产业带”。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三大都市圈,即东京都市圈,名古屋都市圈,阪神都市圈。1985年,三大都市圈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1 .7%,却集中了全国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动力源,城乡一体化程度高。二是城市的工业体系健全、服务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等。三是主要具有内源性经济发展的特征,靠城市需求的拉动形成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快速的城市化带动战略也产生农村贫困向城市空间位移的问题,如拉美国家的贫民窟现象[13.14.15]。

4.1.3 外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如新加坡、香港等国或地区,依靠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通过外源性经济,特别是加工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发展,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具有沿江、沿海和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二是具有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三是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很高。但容易受外部金融等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济的不稳定性大。

4.1.4 经济特区发展模式。从1547年意大利里窝那自由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特区起,先后有德国的汉堡和不来梅、法国的敦科尔克、丹麦的哥本哈根等陆续宣布成为自由港。近入20世纪中后期,工业型、综合型、金融型和科技型经济特区发展很快。如1959年爱尔兰在建立香农工业型经济特区,1967年巴西建立集贸易、加工制造、旅游业等的马瑞斯综合型经济特区,1980年台湾建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1979年新加坡建立肯特港科学工业园区,还有美国的硅谷、英国的剑桥科学院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目前,全球100多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类型的经济特区。发达国家主要以贸易型、科技型和工贸结合型为主;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工业型、贸易型和综合型为主。这种经济特区模式的特点是:一是经济特区享有多种优惠政策,有利于各种经济要素的聚集。二是这些特区一般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设施条件,有快速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支撑。三是符合经济发展的潮流,它对周边区域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更强。

4.1.5 其他模式。比如,产业集群带动模式、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等。总体而言,国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其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联系,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势,基本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方面。

4.2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典型模式。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利用各自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模式。产业、市场、技术和品牌等特色优势的发挥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些典型和示范型的模式有[12.16]:

4.2.1 北京模式―总部经济型模式。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通过利用现有的优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规模吸引内、外资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新式的中国总部、亚太总部、全球总部,而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运营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这种模式具有同周边地区的联动性和开放性。

4.2.2 东莞模式―产业转移型。东莞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通过产业集群,电子产业在全球电子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业基地之一。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为:一是以外商投资为主。二是区域内专业镇的特色经济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三是运作模式为“外商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或部分出口”,形成区域内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

4.2.3 义乌模式―市场与成本优势推动型。义乌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已形成了服装、印刷包装、文具用品、家具、纺织等优势产业簇群,在全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一是市场培育完善、流通体系健全。二是属于低成本和低技术扩张。每件产品价格低廉,产品成本和技术含量低,产品生产的模仿性强,企业的投入资金不大,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高。企业通常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专业化程度高。三是非公有制企业占主体。

4.2.4 宁波模式―品牌优势带动型。宁波是浙江的一个地级市,目前,共有服装企业2000多家,年生产服装能力达13亿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以上,形成多个世界和全国品牌,并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城,服装业成为宁波市的主导产业,宁波市成为我国服装大市。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品牌服装带动服装簇群的快速发展。二是一批重点服装企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市场营销队伍和网络,建立了良好的市场营销机制。三是有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为外商投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2.5 寿光模式―农业产业化型。寿光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农业大市。目前形成了以8个乡镇的蔬菜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促进蔬菜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二是形成一批信息传递、技术推广、贮存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连接农户和市场。

4.2.6 苏州模式―高新技术园区型。苏州是江苏省的一个地级市。该市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引入集成电路、IT产业、光电企业等众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外资企业入园,近几年经济发展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经济发展平台。二是积极参与全球产业的水平分工和产销策略。三是以人才、资金、技术和产权为支撑,凸现资源配置的“高地效应”。四是园区经济的产业联种各环节专业化分工与产品整合能力增强等。

5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状况、人口与劳动力量、资金状况、表示技术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政策环境和与其他区域的互动关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呈现多样性、复合性和变迁性。不同的区域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要选择和调试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切不可盲目移植,产生“排斥反应”,欲速则不达。

参考文献:

[1]李丽.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优势定位[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3,(3):158-160.

[2]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科学出版社,2002:55-74.

[3]黄鲁成.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J].东北亚论坛,1995,(2):17-19.

[4]李成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素和准则[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5):57-60.

[5]冯之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24.

[6]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25-126.

[7]李树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刍议[J].社会科学家.1998,(6):21-27.

[8]杨秋宝.新世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要[J].桂海论坛.2000,(3):51-53.

[9]张云龙.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重新选择[J].经济问题探讨.2000,(2):19-23.

[10]廖良才,谭跃进.点轴网面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模式及其应用[J].中国软科学.2000,(10):80

-82.

[1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325-328.

[12]樊荣强.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研究[M].中国营销传销网,2004年11月12日.

[13]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发展战略的构想[J].战略与管理.1997,

(2):1-15.

[14]张卫岭.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史学界关于美国城市化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研究.2001,

(1).

[15]宁越敏,李健.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J].求是.2005,(6).

[16]梁香青,魏浩.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与战略构想[J].中国软科学.2005,(6).

[作者简介]

李岳峰(1968 -),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后。主要从区域经济和卫生经济研究。

第3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一、 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 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 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

第4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GIS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财权和事权方面的适度分权,逐渐改变了传统的中央政府集中资源配置的路径,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不断增强,许多地区依托资源禀赋及有利发展条件实现了经济起飞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使得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区域经济获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国还面临着诸多的区域发展问题,而且问题区域(problem regions)也随之增多,这些现实情况都产生了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而研究成果的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政策的出台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研究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区域经济学在借鉴和应用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也借鉴和吸收了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为代表的新兴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与GIS的关系

近年来,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定量化、空间化和应用化的特征,强调通过调查和数据分析将公共政策落实到空间上的具体区位。区域经济学正是以资源的空间分布非匀质性为理论视角,研究经济活动“何事”在“何地”和“为何及应该如何”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对资源空间配置及经济活动空间规律的研究。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空间决策支持功能。于是,基于GIS平台提出解决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措施也就有了“因地制宜”的优点。

三、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探索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四部分组成。传统的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忽视了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应用性强”的学科特点。为此,本文从GIS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功能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及理论体系以案例的形式探索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创新性教学的价值,期望推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与优化。

(一)GIS基本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GIS基本功能涉及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变换,空间统计与分析及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基本功能的恰当应用可以直观地表述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特征。就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而言,它不仅表现为时间维度上的经济增长,而且更重要地表现为空间维度上的拓展与收缩,而空间维度的拓展与收缩就可应用GIS教学来展示与表达。首先,建立GIS专题地图,通过GIS的制图方法绘制面状符号图并通过指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面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展状况,引发学生思考经济活动采用什么样空间布局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将确定培育的经济中心展现为点状符号图,同时也通过数据处理赋予每个点状符号图不同的属性特征,这一步有助于学生知晓这些经济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再次,将联接各经济中心的现有或规划的重要干线展现为线状符号图并用线状的宽度表达线状要素的特征,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增长极的区位条件;最后,将上述点、线、面符号图进行叠加,即将可能选择的经济活动布局落实在具体的空间上,可让学生在学习区域发展理论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就区域关系理论而言,不仅需要探讨因资源稀缺而形成区域竞争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而且需要探讨因资源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区际分工与合作。GIS教学可以将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状况(或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输入GIS专题地区所对应的属性表,进而通过图例编辑器将资源禀赋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用地图的形式输出,即可清晰看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从而判断区际分工的可能性及合作的类型。

(二)GIS应用功能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基本功能为依托通过空间分析技术、模型分析技术、数据库和数据集成技术等演绎出资源管理、区域规划、辅助决策等多种GIS应用功能。合理使用应用功能可以为区域发展问题的解决或促进问题区域实现良性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区域形成理论通过剖析区位因素与区位价值来探讨企业、公共设施等的区位选择问题及经济活动的集聚效应。古典区位理论从成本函数约束视角分析区位选择,这样选择的区位可能与实际需求有偏差,导致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应用GIS教学则能相对方便地找到最佳区位。以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新建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需要考虑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空间分布状况、人口密度及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等因素;其次,在建立GIS专题地图的基础上,分析处理类似公共设施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离开现有类似公共设施的距离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离类似公共设施有一定距离;再次,分析处理人口分布的点状空间数据并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因为新建公共设施应该在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的地区;再其次,在专题地图上将政府的土地规划使用情况转化为栅格图;最后,将距离图、密度图及栅格图进行叠加,然后进行选址的综合评定,即可在专题图上看出适合新建公共设施的具体区位。这种集问题导向、分析及制图等环节于一体的教学实践方式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要求。

区域政策理论探讨的是政府创造某些源于空间差异并旨在缓解或克服空间差异影响的制度供给问题,然而区域政策要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则需要判断政策的需求区域。应用GIS教学可规避没有考虑要素资源空间流动的缺陷。以判定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为例:首先,在GIS专题地图上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供应点的点状符号图;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应点为中心,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如规定相应的步行时间或行车时间),计算出该供应点与邻近区的人口之比,即该供应点的繁忙程度;再次,以每个居民点为中心,也向外构建一个合理的邻近区并记录邻近区内的供应点数量,以此测算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在地图上进行比较即可准确地判定出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区域。

四、区域经济学课程应用GIS教学的保障措施

从上述分析来看,基于GIS的创新性教学不仅可以更直观地描述空间经济现象,而且可以辅助决策。因此,在区域经济学课程运用GIS教学将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建立经济学的空间分析思维,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就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革新的制度安排才能体现GIS在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一门课程的教学时间是稀缺资源,教师必须在稀缺的时间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其教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异,而在区域经济学课程中应用GIS教学就要求授课老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基础特别是要空间分析思维、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及较强的空间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因此,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一,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体系既要系统地讲授与空间约束相关的区域形成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策理论,又要相对系统地介绍空间分析技术等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介绍GIS技术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因为GIS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难以获取的重要信息,进而实现在系统支持下的空间动态模拟和决策支持。此外,可以通过课程开发出来的案例(如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商业选址、资源管理等)介绍来凸显其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开设GIS试验教学课程。根据教学条件、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及教学目标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进程和教学课时的约束条件下,适当减少理论课时补充实验课时让学生能够掌握GIS的基本操作,尝试运用GIS进行经济现象的描述;二是单列学分专门开设GIS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建立空间数据库,绘制各种相关专题地图,将经济特征呈现在特定区域中,而且能够在区位选择、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规划等方面进行辅助决策,增强学生的空间数据分析能力和空间信息处理能力。

(三)更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组织环节

突破当前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教学。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因此在理论讲授之后均要求学生结合理论并应用GIS来分析感兴趣的现实问题,而且将其成果在讨论发表会或研究讨论会上展示。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区域经济学理论,因此必须改革侧重卷面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新的考核方式应该由平时成绩、GIS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其中GIS实验成绩以学生按照要求制作的专题地图、图像、图标及文字说明来评定。革新后的课程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又能考察学生操作GIS的熟练程度及运用基本理论进行辅助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借助实践教学开发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学校安排的GIS实验课程外,还应丰富教学手段,寻求与GIS相关企业及政府规划部门的合作以开展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企业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等相关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以将所学理论服务于区域内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接受实践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合作内容开发成区域经济发展运用GIS的教学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法辉.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的空间化和GIS的应用[J].地理学报,2011(08).

[2]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郝寿义.建立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J].南开经济研究,2004(01).

[4]孙久文.现代区域经济学主要流派和区域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J].经济问题,2003(03).

[5]于泽.我国本科经济学教学方法的经济学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9(04).

[6]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殷存毅.区域发展与政策[M].北京: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11.

第5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沟域经济;山区发展;旅游带动

沟域经济发展背景

山区问题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课题,山区特殊的地理或者自然障碍,使之在经济上要与其他地区完全融为一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保证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山区生态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催生了北京以及许多城市山区遍地开花的民俗旅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区逐渐找到了一条保护生态与增收相统一、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点线面成片的区域形经济发展的路子。发展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所谓沟域是指从区域的视角审视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实践,区域经济的所有理论成果将成为指导沟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依托特殊沟域,建设一批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进而形成沟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理论。

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

二、沟域经济的发展特征

2.1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北京沟域依托其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形成了三种十类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2.1.1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沟域内的农业、工业和物流等产业发展。

这类山区沟域内资源富集且品位高,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推进沟域内自然景观建设,按照国家标准提升景区档次。以现有的自然风光和相应景点为核心,对沟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建成以旅游为龙头,其他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沟域经济带。

2.1.2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型模式

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型模式是以建设都市现代型农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动力,驱动高度关联的三次产业不断融合,建设农游结合的沟域经济。

这类山区沟域是以开发沟域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目标,应用标准化,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产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满足首都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对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深度进行开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和农业产品加工业,并通过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形态壮大沟域经济。

2.1.3生态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生态修复与重建型模式是基于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区功能定位,针对区域内大面积的废弃矿场,运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手段,积极开展生态治理修复,建设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产业基地,由此促进沟域经济转型和发展。

对于这类山区的废弃矿场,可以通过生物措施(植物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挖鱼鳞坑、修筑拦淤坝合谷坊等)和农艺措施(横坡等高耕作、立体种植等)进行治理,是沟域开发生态型替代产业的前提和基础。

2.2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沟域:从特色的视角审视山区发展。

2.2.1成功特点:

(1)极化效应

由若干知名度高、新引力强的龙头产业点,形成超强客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实现增长的关键就是通过扩散效应将整个沟域内经济连为一体的基本依托,积极培育沟域的支柱产业。

(2)点轴发展

生态道路或河流将每个产业点及周边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区域经济。

(3)三产协调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互促、融合。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促进和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同时,旅游业不仅对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融合,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2.2.2现状问题

(1)差异化较低

资源无明显差异,缺乏资源唯一性和垄断性。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是沟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2)设施层次较低

项目设施、旅游接待设施较为简单、层次较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沟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沟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由于目前的山区旅游业形态自由,层次低,因此,很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市场对接不力

物质、非物质产品推广不足,与目标市场对接不畅。由于农民的生活生产和城市居民的差异较大,双方在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目前沟域经济的发展与市场对接不顺畅。

(4)文化发展不足

文化营造停留在山区农村层次,缺少区域特质文化或新兴文化植入与培养。文化创意需要结合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挖掘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然而,目前的开发模式,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农村层次,甚至对于文化开发的关注非常的少。

2.3沟域经济模式的发展和改进(从传统山区到第二代沟域经济的蜕变)

2.3.1传统山区农村

传统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山区农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素质较低。大部分生产只能满足当地的基本的需求,因此,大部分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只留下的少量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

2.3.2第一代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以国家认定的景区为龙头,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产生培育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形成辐射面较大的经济区。同时,通过对已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的提升和整合利用,发挥其周边优质景点的联动作用,打造一个品牌化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示范区。

2.3.3第二代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对于第一代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分析,对于沟域经济的资源、背景、模式的重新审视,挖掘其具有独特创意的物质文化特色,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沟域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农业发展协会等组织打造沟域经济品牌的实体平台,促进双方市场的对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区域特色文化的宣传发展。形成兼具山居良好环境文化特质和城市生活便捷特征的空间环境,并通过与城市的联系形成具有城市功能区特质,具有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的沟域经济区域。

第二代沟域的主要内容为:满足城市生活需求的设施条件,如,卫生条件、信息条件、交通条件、餐饮条件、医疗条件等;体现山区或乡村特色的风貌环境,如、清新空气、山水景观、自然环境、健康食品、淳朴民风等。

2.3.4小结

从第一代沟域的“龙头景点+农家乐”到第二代沟域“城市功能区+城镇化”如何突破差异化较低、设施层次较低、文化发展不足,如何突破第一代沟域的瓶颈问题,如何让将第二代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怎么样与第一代的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怎么样将更新的发展模式更好的融入到农村城镇规划中去,这些都是在新的沟域发展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北京静之湖沟域经济发展规划探索

3.1静之湖项目概况及现状

静之湖距离北京五环25km,距离昌平中心城区18km,距离小汤山镇8km,距离兴寿镇城关镇3km。兴寿镇镇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00亩,下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功能定位:“昌平新城产业拓展区――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和水源保护区,民俗旅游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静之湖度假村的市场以及客户群体相对狭窄,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度假村周边配套不足等问题对度假村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度假村现状由村庄、桃峪口水库、桃峪口村庄以及桃峪口林地组成的。

村庄:对外依赖度高,村庄内部缺乏造血能力。一旦社会就业形势变化或者自然条件变化,将会给桃峪口村带来极大的影响。

桃峪口水库:水库周边200米范围划定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桃峪口林地:桃峪口村果林以苹果种植为主,但是果品产量及品质不高。为桃峪口村带来的附加价值较低。

3.2项目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3.2.1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静之湖的现有资源――温泉度假酒店,以及现有的旅游度假资源,根据上述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看,此区域发展沟域经济考虑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通过探讨北京市政府、昌平区政府、兴寿镇镇政府、地产开发商以及库区农民各方的利益,产生10种措施注入规划设计以及区域管理:

(1)用水安全问题(规模控制、生态技术)

(2)区域形象问题(提升区域形象、拉动区域经济)

(3)镇产业发展问题(农民安置、镇经济发展)

(4)投资回报问题(激活静之湖度假村、项目营销回报 )

(5)农民生计问题(乡土情结、就业岗位)。

3.2.2静之湖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元素分析

既然以旅游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应打造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以实体品牌承载沟域发展、打造具有城市特质的山区空间和具有山区特质的城市空间,实现沟域山区的就地城镇化,通过三个维度来体现――产品、资源和活动。

产品――温泉,在北京,以温泉为主题的度假村、酒店超过150家。

资源――文化,在静之湖周围有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以及银山塔林。

自然,十三陵水库、大杨山森林公园以及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活动――?空缺――这也是静之湖旅游规划得以延续的内在核心动力,也是第二代沟域(――打造实体品牌效应)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静之湖面临的优劣势分析――优势:当地开发意愿、自然条件基础;劣势:核心竞争力缺失、区域开发的限制;机遇:周边产业发展、沟域发展背景;挑战:未知的市场、同质化竞争。

3.3静之湖沟域经济发展规划

3.3.1静之湖区域周边特征

静之湖周边的产业集群:静之湖周边有昌平高新技术开发旅游服务等产业、顺义现代制造业空港物流业和怀柔国际交往休闲娱乐生态旅游。

周围产业的特征,高新科技人才集聚,高新科技公司集聚。

面对这样的高端人群,应该用怎样的一种方式引导他们来静之湖度假村,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他们流连忘返?并且从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成为静之湖度假村的潜在客户。

3.3.2昌平区旅游市场分析

2009年昌平区旅游业收入385865.9万元。其中比重最大的是:住宿业、旅游商业、旅游区(点),住宿业和旅行社应该成为发展旅游业投资重点。

面对这样一个比例,怎么样发挥这比重最大的行业,并且让他们的存在别具一格?既能使所有人都有能力享受,又不失最重要的特色呢?

静之湖――一个周边产业集群,景点林立的新兴沟域,怎么样才能利用好它周边的环境,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而又能脱颖而出?

3.3.3沟域经济发展的商机与规划相结合

――经营项目:拓展培训项目

由于静之湖周边产业集群,聚集的都是高科技人才和高新科技公司,在那里面的都是高端人才以及精英群体,而这些群体往往有着同样的特征,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生活工作依赖网络,缺乏归属感以及渴望打造核心团队,所以他们更需要释放情绪、全身心的放松以及团队培训项目,包括户外拓展项目以及会议培训项目。

寻求战略合作――中国定向运动协会拓展与露营委员会(该协会是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我国拓展业唯一合法行业组织)共同建立中国拓展培训标准训练基地。借助地处北京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承办行业会议和比赛与中国顶级户外培训机构、管理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培训实体。

――旅游项目:旅游中枢项目

由于现状静之湖现状周边除十三陵地区集中大量景点外,其余景点空间分布广泛;大部分景点内容单调,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水品较低;昌平旅游以景点游为主,游客入住率较低。打造核心旅游项目:

1、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住宿选择――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将住宿选择分为高端(静之湖温泉度假酒店)、中端(知名连锁(快捷)酒店)、低端(标准化农家院)以及体验住宿(DIY 野营区)。

2、与旅行社合作,增设区域旅游线路――通过新游线的设计,将原本单调的个体景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丰富近郊旅游内容和提高酒店住宿率。

3、提供区域便捷交通服务――便捷的汽车租赁服务以及开辟景区免费班车。

4、提供区域旅游信息与服务

四、总结

沟域经济对于山区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发展历经的三大阶段使得山区建设发展日渐成熟,而对于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增强山区本身的竞争力,加强山区的可达性以及吸引力是极其迫切的,通过对沟域本身和周围资源的分析,利用周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把竞争力化为发展动力,结合现有的资源以及有待挖掘的特色,打造全新的沟域山区名片。

参考文献:

张莉.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类型划分及发展对策[J]. 经济地理,2009,29 ( 6) : 899 ~ 994.

第6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由于社会、历史、地理、自然及发展思路、地方政策、执行力等方面的原因,不同县域经济社会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点。从目前内蒙古旗县区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各类旗县区的存在的问题和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

(一)城郊型旗县区

城郊型旗县区既依托农村,面向城市发展为城市服务的商品性种植业和养殖业,又依托城市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距中心城市市场近,比较了解市场对商品的需求,有城市人口所形成的生活资料市场需求,各方面资源能得到优先开发并尽快形成规模。二是以临近城市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依托,发展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形成能够迅速输送各种物资和商品到四面八方、扩散到城乡各个角落的物流功能;三是依托城市市场、人口和灵敏的信息网络渠道,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四是借助于城市招牌,采取各种方式筑巢引凤,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特别是在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大型建设项目的引进上,能够得天独厚抢占先机。五是部分市郊旗县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后,已形成相当的生产规模,与所在城市经济融为一体,成为城市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内蒙古市郊旗县区经济是借助和依托于几个中心城市的发展而形成起来的,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城市经济的迅速壮大,市郊旗县区的经济已经融入了城市经济社会中去,与城市相互依存,紧密连在了一起。

城郊型旗县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土地供应紧张,有的甚至连未来几年的用地指标都没有了。好不容易“招商引资”来的许多工业、服务业项目,因为没有用地指标而不能落地。二是产业关联度低,配套性差,现有的经济体绝大多数是面向城市,受城市的辐射并为城市提供服务;三是县域经济普遍存在产业布局比较分散,产品结构优化度低的问题。一个旗县可能有几十个产业能生产几百种产品,摊多面广,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并且加工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经济效益低。四是缺乏扩张后劲,自主投资能力、外商进入比例都很低,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足。

(二)农区县域、牧区县域、半农半牧区县域

内蒙古农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县域共有68个,是内蒙古县域经济大多数。这几类县域中除小部分旗县因为矿产资源丰富,在我国新一轮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加工为主的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产值指标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的要求外,其余大部分仍然以农牧业为主。从总体上说大都处在“人口以农业为主、企业以中小为主、财政以吃饭为主、发展以追赶为主”的比较稚嫩的阶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这类县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渐显现,并在发展中形成了明显的共性特征。一是经济总体实力比较弱、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规模小,人均水平低;二是农牧业经济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农牧业还是以传统农牧业为主,产业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工业经济发育不足是最突出的薄弱环节。三是以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经济为经济主体。四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经济特征,比之城郊型县域,实力更弱,基础更差。因此,从总体上说,这类旗县经济是整个全区经济的薄弱环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低,大多数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刚刚起步。从业人员多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基本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开展小规模经营;从业人员多是农牧民、中小企业职工、个体私营业主,文化程度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少,在整个就业大军中属于“弱势群体”,不具有竞争优势;县域经济处于城市资本、技术、人才辐射之末梢,多数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度较低。总之,城乡经济二元化所具有的“三农经济”的劣势在这些旗县表现突出,是我区县域经济的薄弱环节。

(三)林区县域

林业主导旗县市集中在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林区,其经济特点是以广袤的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林业及延伸产业为主导,在国家大量投资扶持下于“一五”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自西部大开发开始以来,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工业受到冲击出现衰退,林业城市经济受到很大影响。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虽然想了许多办法发展生产,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在发展新型林产业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替代性产业。

二、现行环境政策下内蒙古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一)农区县域、牧区县域、半农半牧区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农区旗县、牧区旗县、半农半牧区旗县,目前农牧业经济仍然是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也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新形势下发展县域经济,短期内不能丢掉这个根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依然是这类旗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新的市场竞争压力,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调整思路,转变方式。借鉴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做法,大力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畜产品的布局建设,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广种植高附加值特色产品,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牧业。

实施“原产地品牌战略”,走特色农、牧产品市场化之路。有的旗县名优特产品历史悠久享誉四方,具有发展这类产品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确立发展这类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是现实的选择。

实施合作开发战略,走加工增值之路。有一定的农业、牧业和林业商品性产出是农牧业旗县的共同特点,而因为缺乏投资、技术、人才等现代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得不到加工增值是这类旗县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部投资者解决资金、技术、人才问题,合作发展资源型加工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当然,选择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并不是只限于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更多。

(二)城郊型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市郊县域经济的发展部分得益_于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但更多的还是得益于城市的发展。因此,市郊型县域的进一步发展必须紧紧依托城市,并为城市提供服务。

首先,市郊旗县区应结合城市“菜篮子工程”,围绕建立城市副食品基地,采取适应城市市场需要的,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市郊农业生产结构。

其次,市郊旗县区应建立适应城乡市场需求的吸引城市工业扩散的生产结构。随着城市工业的行业改组和技术改造,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协作配套产品,必然由城市扩散到市郊旗县区,因此,建立为城市工业协作配套的经济结构应是市郊旗县区经济发展的主导生产部门。此外,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改造,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需要利用市郊旗县区建筑市场的巨大劳动力资源,直接满足于城市建设的需要。

再次,市郊旗县区应针对城市庞大的人口和较高的生活水平的状况,发展商业、饮食业、居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确立城市发展的服务地位。

第四,市郊旗县区可从区域发展战略和国土开发的高度,以城市雄厚的科技、人才、资金、信息等丰富的生产要素为后盾,扩大各种资源的利用,通过建立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教育园区等,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林区县域的战略选择与发展重点

这类旗县市发展应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切入点,以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方位的发展模式。一是结合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大力发展营林经济;二是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人造板、烤胶、包装纸等林纸工业;三是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黑木耳山野菜等纯天然食品、大棚蔬菜基地、北极狐梅花鹿特色养殖、白鹅养殖屠宰加工、各具特色度假村森林公园等非林木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三、提升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领导,主体是群众,首要问题是思想观念。内蒙古大部分旗县区,特别是农业、牧业、林业和半农半牧旗县区,50多年来扛着农牧业大旗、走发展农牧业之路,结果却是“农牧业发展了,财政却长期捉襟见肘”。当东部、中部的许多县市于80年代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搞“一乡一品、一县一产”的时候,我们却仍然在“提高粮食自给率”、“增加牲畜头数”和“扩大林木砍伐量”上下功夫。因此,乡镇、旗县区工业始终未在全区层面上有所发育。这应当作为新时期发展县域经济思想观念转变的起点,反思的焦点。要以新型工业化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分析当地在发展县域经济上的优势和劣势,正确选择工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在如何实现工业化和工业化从哪里起步上达成共识。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工作中,一是通过增加地方财政对农村、牧区和农牧业的投入,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牧业生产条件,进而夯实县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二是要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与农村和农牧业密切相关的项目和企业,大力开发、加工当地资源。这一思路对城郊型旗县区尤其重要。我区个别旗县区在按照这一思路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是发展的共同难题。许多地处偏远、资源匮乏的农牧业旗县对此更是一筹莫展。这些旗县区首先要强化旗县区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的服务职能,深入研究工业发展别是招商引资每一个环节存在的服务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办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

发展县域经济,不但要借助外力,而且要激活内力。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为了把这个主体做大做强,增加发展的后劲,想方设法激活民间资本是必然选择。

第7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

贵州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第8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聊城是山东省西部的一个地级市,临河南、河北,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人口680万左右。辖东昌府区、临清、冠县、莘县、东阿、阳谷、茌平、高唐8个县(市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成立地级市以来,聊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聊城仍然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指标,在全省范围仍处于后列。因此,聊城市的县域经济面临的历程也是复杂而艰难的。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区位分析

聊城地处山东省西部,临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由于早先交通条件的相对限制,聊城市的经济联系与发展与其他地市比起来多了很多困难。不仅削弱了聊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还限制了聊城经济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二)产业分布不均,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充分

农业与工业比重不均,是聊城市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发达地区市区经济差距很大。聊城市县域中小工商业的发展很不充分,真正能够发挥较大带动作用的企业仍然很少,具有特色的深加工企业更少。截止最新数据显示聊城市总人口680万,可利用的劳动力人数为379.4万人。与发达地区相比,虽然聊城地区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但是停留在基本加工层面较多,存在粗放式经济发展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三)人事体制不合理

据统计,2013年我省县域生产总值超600亿的县(市、区)共20个左右,其中聊城市各县域均不包括在内。聊城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环境应得以重大改善,关键在于政府如何利用好政策,创新发展机制。聊城作为山东省欠发达地区,仍需加强各种资源激励,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人员、科研机构等。

三、开展聊城市县域经济路径的对策和措施

(一)充分发挥县域的带头作用

县城作为城镇和县政府所在地的发展,必将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由于县城在城镇工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其发展状况直接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创新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与指导;激活县域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城经济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卓有成效的措施,是实现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确立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

(1)突出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化品牌战略。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是培育大产业、抓好大项目,包括大工业项目、大城镇化项目、大商贸物流项目等。聊城目前正着力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高唐泉林循环经济产业园、临清轴承产业园、莘县油盐化工产业园、东阿县阿胶生物产业园5个产业园区;以“3+5”千亿产业园为依托,重点谋划建设“212”工程。县域内城镇经济发展还应大力提升地方经济品牌化。例如,高唐县的时风农用车、东阿县的阿胶、中通客车等品牌知名度享誉全国。企业的品牌文化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影响力,对当地县域经济以及对聊城市经济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2)发展特色旅游产业。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区内有名胜古迹446处,其中,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聊城近几年着力打造“江北水城 文化古都”这一旅游城市理念,应在大力开发交通便利设施的基础上,针对各县域旅游特色大力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其相关的古迹、典籍以及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如可开设“水浒旅游线”、“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和古城、水城、文城为特点的“聊城城内旅游区”,努力将聊城打造成为全省和全国的旅游热点。

(3)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农业经济是根本。聊城各县域仍需制定完善精准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有些县域更需甩开贫困县的帽子,大力推进农业化进程。通过市场挖掘地方优势,利用优势培育产品,围绕产品狠抓产业、打造龙头,围绕龙头兴建基地搞好服务,围绕服务办好实事。聊城市各县域可结合资源条件、劳动力特点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或“多乡一特、多乡一品”的特色农业。例如,冠县鸭梨、高唐驴肉、东阿阿胶等等,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营销网络。

(三)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

围绕县域经济提升,聊城“县域经济突破”战略明确了“钱从哪里来”、“项目往哪落”,要求解决好县域发展自、干部积极性等问题。所以,应该加强改革创新,强化投资硬环境,全力优化软环境;在政府审批环节上减少审批程序,应该赋予县级更大自和执行力。坚持“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创新机制、现代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鼓励支持大企业对接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鼓励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部分企业,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加强境外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建设祥光铜业塞浦路斯铜矿、信发集团印尼铝土矿等资源生产供应基地,进军资源深加工领域。

(四)发展镇域经济

镇域经济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镇域区位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等,支持人口较多、处于重要交通节点、邻近边界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文化旅游名镇加快发展。依法扩权强镇,赋予重点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聊城“县域经济突破”战略提出,要注重发展镇村经济,培植特色产业,打造块状经济,三年内形成一批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乡镇,所有乡镇地方财政收入都要超过1000万元,培植一批经济强村,打牢县域经济。

(五)完善考核机制,健全人事制度

聊城市应重新确定县域经济范围及新一轮强弱县名单,明确经济强县在实现科学发展和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战略要求;经济欠发达县更要明确发展目标;调整完善年度考评指标体系,弱化对GDP的考核,加大民生指标所占比重,进一步强化调动各县(区),加快发展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有效措施。人事方面可加强公开竞聘制度吸纳人才,通过“内培外引”这一策略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培养,还可增加高校发展以及企事业单位等提高劳动力素质。

聊城县域经济虽与发达地区有着一定的差距,但也具备诸多优势资源。聊城作为发展中的现代农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旅游服务业基地,充满生机和活力。聊城各县市区若要发展县域经济,走出自己独特而富有成效的路子,关键就是发挥比较优势,精心培育骨干企业,打造优势产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区域经济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文化 协调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时强调:“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同时,专题论述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研究和探讨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弘扬区域文化优势,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支撑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亟待破解的问题。

一、理清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相互关系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的相互关系,就其本质而言,是经济与文化的内在联系。经济与文化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首先,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但是,文化对经济发展也同时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优秀的文化观念越多、越浓厚,就越能为发展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文化观念越多、越浓厚,经济发展的人文氛围往往就越差。

区域经济作为整个社会经济的基础构成,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等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区域经济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强调文化建设协调性的必要性

如上分析,就一个区域而言,应当千方百计地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文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长足发展,增强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和综合发展环境,使区域经济发展少走弯路,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1.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相互协调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经济发展仍然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已不再是发展的全部目的,而是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却非惟一的内容,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始终是以人为核心的。同时,科学发展观特别强调发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树立和落实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新理念。

2.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要求强调区域文化建设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很多地区在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是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文化建设的严重滞后。悠久的历史并不等于辉煌的现实,灿烂的文化并不等于先进的意识。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处改革开放年代,面对同样的富民政策,东南沿海地区却能抢占先机,在发展上走在全国的前列。而有些既有丰厚的文化遗产,经济建设又取得巨大成就的地区,也是既不充分重视和发掘本地区优秀的文化传统,又不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养本地区人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进意识,为本地区经济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总之,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不平衡的问题。

3.地方官员在经济发展中对文化建设的漠视要求强调区域文化建设

实践证明,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化力的竞争上,尤其对发展文化产业有了更现实的诉求,社会的和谐就在经济与文化的加速交融与互动发展中得以实现。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现实,在国内不少的地方官员还是把经济与文化隔裂开来。地方建设与发展单独强调以经济为中心,很少顾及地方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掘、整理和传承,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先进文化的建设。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不能结合理解,影响了文化在事业和产业两个方面的健康发展。文化建设方面投入少、产出低、人才少、影响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建设的策略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方针。为了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我们认为应该在上述总方针指导下,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由政府积极推动本区域的文化建设

首先要提高对于区域文化建设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我们国家为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激烈竞争,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张,并制定了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而国家宏观的文化战略必须要有区域中观的、微观的文化战略的支持。因此,作为一个区域,要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拿出抓经济工作的劲头来抓好文化建设,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

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应该积极推进本地方的文化建设。政府要花大气力抓文化事业发展,在规划、政策、投入和人才等方面发挥作用。比如,浙江省各级地方政府对培育浙商文化的高度重视,激活了浙商创业创新的细胞,使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配置力得到有机的统一,有力地提升了所在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了所在地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这给我们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度,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突出地方特色,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形成强大的整体文化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提高文化劳动的生产效率;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将文化产业作为战略产业来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无论是建立文化大省(市)和文化强省(市),还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都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

而发展文化产业,最根本、最主要的是整合和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打造重点文化产业区块。特色资源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特色就是个性品牌,特色就是错位竞争力,特色就是文化资本的增值核能。由于“万紫千红,与众不同”的特性,可因特而大、因特而强、因特而优。我国各个地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它们是地方文明的见证、历史的记录,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最佳养料。地方政府应该通过精心谋划,充分利用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开发重点文化产品,进一步整合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打造重点文化产业区块,如文化旅游休闲区块、文体用品制造业区块,以及其他新兴文化产品区块等,并对每个产业的发展制定详细规划,形成区域特色文化资本,产出“名、优、特”文化商品,从而获得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3.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政府对文化建设的投入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关键在于创新政府管理体制,重点是要解决文化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严重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近些年各地在这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决不仅仅是简单的机构合并或消减,一些深层次领域亟待探索。比如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能,在如何从办文化到管文化、从权力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等方面要明确定位,进一步形成共识,切实减少对文化市场主体的行政性干预。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重在培育文化发展主体,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鼓励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投资,并积极吸引海外资本、外地有实力、知名品牌的文化资本参与本区域文化建设。

同时,发展文化事业,必须要以政府的公共投资作为先期投入,其中包括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护和实现人们的基本文化利益以及营造文化基础设施、扶持示范项目、培养优秀人才等。尤其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能完全采取商业化、市场化等操作方式,政府在政策上要给予倾斜,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政府要予以积极引导启动和支持扶助。

总之,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各地方应该按照我国政府制定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战略布署,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共进。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国青年学者文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