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精选(九篇)

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

第1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对农用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整治和改造,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土地有效供给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它是国家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虽然土地整理涉及到的土地类型多,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但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我们都必须遵照国家的政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效益”最优化。为此,在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时,必须进行规划方案择优。那么,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时,如何对规划方案进行择优?

1.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择优的基本思路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等内容。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时,首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项目区土地整理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二是要确保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新增加的耕地不低于国家批准的出地率);三是尽量利用项目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如灌排系统、道路、电力等;四要注重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工程规划中要估算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确保各项工程投资最经济;五是整理后的田块要能够适宜多种经营,为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服务;六要考虑适宜机械化耕作,为农地的规模经营服务;七要防止片面地追求有效耕地面积的增加,提高出地率,或者单一追求“规模”成片,忽视生态环境,避免工程规划方案中通常出现“毁林造林”现象(即将项目区小规模林地整理为耕地,而在异地再造林);八是“拆村并点”时,要考虑拆迁的劳动力安置补助费、拆迁补偿费等费用,同时与农村城市化相结合;九要与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相衔接,同时考虑道路、电力工程、防洪抗灾等规划内容要求。

其次,要确保土地整理工程规划方案优化,在规划前,规划人员应做到“一踏、二核、三校、四请”,具体涵义是:“一踏”,即规划人员与当地的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当地的领导一起,到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等初步形成规划草案;“二核”,即根据踏勘的结果,核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区基本情况、现有基础设施是否符合项目区的实际,同时核查国家、省、市等主管单位的审批意见。“三校”,即校核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报告与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与现状图(尤其是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报告与图件的吻合情况。“四请”,即请教当地农业、水利、土地管理部门的专家以及当地有经验的农民,了解项目区的土壤理化性质、作物种植制度、灌溉制度、水源、水质及水利设施、当地农民的耕作习惯、现有的机械化使用情况等,收集项目工程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资料。

下面针对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林工程等分项工程谈一点思路,若《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已明确的内容,在此不再重复。

一、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是规划其它工程的基础,通常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规划中,首先要考虑土地平整方案。在确定土地平整方案时,一要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二要考虑方便项目区的农田灌排等水利工程设施,三要考虑整理后的田块适宜种植作物的特性。

在确定项目区土地平整方案时,最好能实现项目区土方挖填内部找平。若项目区需要客土回填时,应考虑到:一客土土源要“舍远求近”,尽量接近项目区,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输费用;二土壤质地较好,尤其是耕作田块的表土应没有污染、避免大的砂砾,能够保墒保水保肥;三取土区的安全问题,即防止土源地接近铁路、公路路基,大江大河及水库湖泊的堤岸,避免事故发生;四应与当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有机结合。即取土与当地的水塘清淤、河流清障等水利兴修、道路修建、鱼池开挖等结合起来,做到一举两得;如项目区需要挖方,外运土石方时,也应考虑到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就近运输,降低外运成本。

二、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指在对洪、涝、旱、渍、盐、碱等进行综合治理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下,对水土资源、灌排渠系及其建(构)筑物等进行的统筹安排。

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时,不仅要考虑灌溉水源、灌溉渠系布置、排水沟系布置及容泻区等灌排本身因素,还要避免沟渠之间的交叉,沟渠与道路的交叉以及水工建(构)筑物与道路等工程的交叉问题,做到既经济,又合理。

三、道路工程规划的选择

项目区道路分干道、支道、田间道和生产路。在设计中,注意:一尽量利用已有的等级公路或乡镇公路;二设计的路面宽度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机械作业和出行的要求;三保证项目区的机械设备的运输和当地的防洪排涝工作顺利开展;四要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道路工程规划时,尽量“路行田块间,田在路两边”,节约道路用地。道路路基与路面,可“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石材、土材,或者砂砾石作道路垫层或路面。

四、田块规划的选择

1 、田块的大小 符合生产习惯;满足机械化耕作需要;满足当地农民承包耕种的需要。

2、 田块的方向 充分利用光照;减少风害与冻害;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长边一般与等高线方向一致。

五 、农田防护工程规划的选择

农田防护工程规划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农田防护林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和其他条件因地制宜、综合考虑。

第2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落实国土资源部支持(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工作调度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我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

二、工作任务和目标

县国土局要查清全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资源,并对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资源分布及其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综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规划文件精神,编制出《大余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对我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作出区域布局、建设等内容作出具体规划。

(一)查清我县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资源及可供建设用地的数量和分布,分析评价其开发利用条件。

(二)研究分析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矿产资源利用总体规划、水土保持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关系。

(三)研究分析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的协调关系,对可供建设用地进行区划布局,明确各区块的利用方向,作出可供建设用地利用的近期及中远期开发利用规划。

(四)提出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科学、合理、有效利用的保障措施。

三、工作步骤与安排

(一)确定规划编制单位(2月21日—2月29日)

(二)基础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2月29日—3月5日)

(三)野外实地调查阶段(3月5日—3月10日)

(四)提交初步规划方案(3月29日前)

(五)征求意见、规划修改完善阶段(4月5日前)

(六)规划成果论证阶段(4月7日前)

(七)规划成果上报阶段(4月10日前)

四、工作要求

(一)合理界定,妥善处理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正确处理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利用与林地保护政策之间关系。凡建设项目(如工业、村庄搬迁等用地)需要征占林地的,要依法进行报批,并与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全力保留现有林地相对较好的区块。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对提前终止山林承包合同的,要对农民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应根据省公布的征地统一年产值和我县经济发展水平、承受能力及承包地上的林木及其他经济作物结构,由县人民政府制定林地补偿标准,并与原有关政策规定相衔接。

第3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旅游业用地; 土地利用; 桂林

一.旅游业用地界定

(一) 旅游业用地概念

从旅游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旅游业用地是能够形成旅游吸引力,满足旅游业各级单元建设发展需要,并能产生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土地资源和土地生态系统。

(二) 旅游业用地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土地利用规划是从土地利用的现状、节约集约利用等方面对区域国土资源进行分析规划,指导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土资源利用的政策方针和资源分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调控性。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项目建设、服务设施完善等多方的支持,遵循土地利用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管控和指导。而旅游城市所制定的土地利用规划也应从考虑实际情况,为旅游发展提供保障措施和用地规划指导。

二.桂林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湘桂黔交界地带,市区坐标东经109°45′~110°10′、北纬24°18′~25°41′,总面积565 km2。桂林市旅游业用地以桂林市区为对象,范围包括秀峰区、象山区、七星区、叠彩区、雁山区5城区。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享有山水甲天下美誉。至今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超过1500多万人次,综合接待能力、产业规模、基础设施等都达到了国内较高的水平。

2010年,桂林市GDP为1108.63亿元,财政收入121.08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2246.33万人次。其中,国内人数2097.71万人次,入境人数148.62万人次全年旅游总收入168.30亿元。

三.桂林市旅游业用地现状分析与评价

(一)桂林市土地利用现状①

2005年末桂林市城市土地面积为56106.6公顷,其中农用地38303.23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0332.07公顷,未利用地面积7470.83公顷2。农用地占绝对比重,建设用地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有待挖掘。

(二)旅游业用地分类

对桂林市旅游业用地的分类,参考土地利用规划的分类和专家学者的理论研究,划分为风景游览用地、旅游设施及管理用地、旅游生产用地三大类别[1]:

(1)风景游览用地:包括了观光农业用地、城镇旅游用地和水域旅游用地。

(2)旅游设施及管理用地:主要为休闲保健用地和购物商贸类用地。

(3)旅游生产用地:主要为旅游土特产、工艺品生产等工业用地。

(三) 旅游用地现状分析

1.风景游览用地集中化

从图1桂林市区旅游景区景点分布图看,旅游用地集中在市区漓江西岸、两江四湖区域,如象山景区、两江四湖景区、靖江王城、叠彩山公园、李宗仁故居等,用地集中化程度高。

2.旅游用地类型结构分析

在桂林市区旅游用地类型结构中,风景游览用地比重最大,占81.27%。其中公园、植物园占52.87%;历史人文遗迹占17.88%;旅游设施与管理用地集中在饭店宾馆和旅游道路用地,占13.91%;旅游生产用地仅占1.88%。说明市区工厂企业较少,切实保护了桂林市区生态环境。

3.用地空间和类型呈动态化发展

随着桂林市旅游发展,原有景区和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统筹下,桂林市要实现新区建设和老区功能转换,用地逐渐向郊区和周边县区拓展,既减轻主城区旅游压力,也带动周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如灵川县、临桂县)。旅游用地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如:城市旅游景观用地(临桂新区世界旅游城、一院两馆等);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加工厂的外迁与整合等而增加的旅游生产用地。

四.桂林市旅游业用地存在问题与探讨

(一)旅游用地分类的界定

旅游用地的分类标准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用地分类不明确,容易产生土地利用规划忽略对旅游业用地的指标分配和利用指导,导致旅游业用地建设指标过少,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时期里,只能限制旅游业用地,用地空间过度集中,无法实现旅游业的空间拓展,极大限制旅游业的发展。所以,需要对旅游用地分类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解决土地利用规划与旅游用地现实当中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二) 未利用地与旅游用地的转化

桂林市城市未利用地总面积为7470.83公顷,其中荒草地面积2594.75公顷,河流水面906.14公顷,滩涂231.97公顷,沼泽地、沙地、裸土地等其它未利用地3737.97 公顷。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未利用地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和开发,一般作为耕地后备资源或其他使用。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对于部分不能为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所用的土地资源是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价值巨大(如沼泽地、溪流、溶洞、岩石等)。应做好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各种规划的衔接,实现未利用地的潜力开发与旅游用地的转化,明确使用性质,实现旅游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探讨旅游用地规范性政策法律

我国现行有比较完善的国家土地管理法,旅游用地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还属于空白,多以违法用地、房地产开发、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案件和事件出现,不利于旅游业的健康良性发展。规范的旅游用地政策法规需要深入研究,以保障旅游业用地需求与区域土地规划利用的协调统一。

注释:

① 数据来源:2005年桂林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数据仅采用官方公开的年份数据。)

参考文献:

[1] 郭丽华.桂林市旅游用地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工学院.2007

[2] 刘家明.旅游度假区土地利用规划[J].旅游规划与发展,2000

[3] 霍黎.昆明市旅游业用地研究[J].经济研究,2010

[4] 梁栋栋. 不同类型旅游用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示范大学,2004(5):2

第4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阿尔山市东西长142Km,南北长118 Km,辖区总面积7408.7 Km2,中蒙边境线长93.434 Km,是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县级市。市辖天池、白狼、五岔沟、明水4个镇和温泉、新城、林海3个街道,驻在阿尔山、五岔沟、白狼3个县级林业局,全市总人口5.6万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级城市之一。阿尔山市地处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资源富集区,区域内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矿泉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地质遗迹及旅游资源富集且组合度好,自然景观丰姿秀美,旅游文化独具魅力,素有“大兴安岭上的绿色明珠”、“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等美称。

二、阿尔山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一)阿尔山市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阿尔山市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阿尔山市土地总面积为739775.02hm2。其中:耕地面积19036.45 hm2,占总面积的2.57%;林地537013.34 hm2,占总面积的72.59%;草地177223.15 hm2,占总面积的23.96%;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094.17 hm2,占总面积的0.28%;交通运输用地1332.04 hm2,占总面积的0.1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569.6 hm2,占总面积的0.35%;其他土地506.27 hm2,占总面积的0.07%。

(二)阿尔山市土地利用特点

1.林业用地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阿尔山市林业用地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72.59%,人均林地面积为9.59 hm2。且本市地处大兴安岭山区,地貌类型多样,温度适宜,植被茂盛,雨量充沛,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2.建设用地构成不合理,林宅用地比重过大,基础设施用地比重偏小。全市各类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426.2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0.46%,比例很低。但林宅用地所占比重较大,交通运输用地又远低于全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较少,反映了本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

3.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禀赋匮乏,发展空间相对不足。阿尔山市辖区内山地多、平地少,相对高差较大,地貌类型较为复杂,适合开发为建设用地的比重较小,且大都为基础设施不配套、难以开发利用的国有林地,既是建设用地开发的主要方向,又是“天保工程”高标准林业的主导区域,森林保护和开发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很难转为建设用地。而全市现有建成区面积仅为9.48 Km2,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4.水资源丰富,耕地资源相对短缺。境内水系发达,地表水资源丰富,水资源的总蓄积量为7.92亿m3。全市现有耕地资源为19036.45 hm2,仅占土地总面积的2.57%,人均耕地面积0.34 hm2,且以坡耕地为主,绝大多数分布在林间空地,分布零散、面积破碎,中低产田较多,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三、土地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利用缺乏合理、科学、细致的规划,实施阻力较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林业企业的参与程度不高,现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乏科学性、实效性与连贯性,土地利用的各功能区划分不够明显和科学,给阿尔山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很大难度。同时,由于多年来地方政府与当地林业企业问题的延续、矛盾的积累,使得规划实施的阻力较大。

(二)“政企各自为战”,土地浪费、破坏现象存在,监管难度较大

长期以来,国有林业企业“条”的管理与地方政府“块”的管理存在相互分割、衔接不利等问题,“条块”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加之部门利益的矛盾冲突,“属地管理”状况下的土地开发和利用管理常常出现“条”未能兼顾好“块”的问题,从而形成了“政企各自为战”的土地管理格局,给国有林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同时,林业企业与地方政府重复交叉行政导致管理盲区,林业企业对土地的有效、有序利用意识较差,致使土地开发利用监管难度加大,土地资源浪费和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三)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空间”不足,土地资源整合利用难度较大

阿尔山市辖区土地均被国有林业企业的林权所覆盖,辖区内凡涉及到新增建设用地的项目均需办理林地审核手续,缴纳林地相关补偿费用,造成土地开发成本高,农用地转用审批周期长、难度大。 “有城无地”的尴尬局面,使得阿尔山市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尤其是亟待开发的旅游资源绝大部分处于国有重点林区,给阿尔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使得政府不能合理进行宏观规划和地区产业布局调整,土地资源整合利用难度较大。

(四)耕地资源珍贵,但经营粗放,保护难度较大

国有林区耕地普遍偏少,特别是水田更少,且大多分布零散,山高坡陡,不适于大型机械作业。阿尔山市人均0.34hm2的耕地是林区粮食自给的保命田,对于偏远的林区来说,这点有限的耕地尤为珍贵。保护林区有限的耕地资源,提高林区耕地质量和单产意义重大。但阿尔山市现有的耕地均在林权范围内,林业企业将其作为增加收入的“第三产业”绝大部分租给了农场主耕种,而农场主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差,经营粗放,保护难度较大。

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第5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一、总体设想

(一)基本原则

本市郊区林业建设要坚持服从、服务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城乡一体、城郊联动发展之路;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把林业建设同提升大都市形象、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调整农业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把林地建成人们休憩与娱乐的重要场所、动植物的保护地与栖息地。

(二)目标任务

本市郊区林业建设要符合上海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遵循生态系统的原则,努力建设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合理配置,林木树种丰富多彩,具有高度自适性和生物多样性的林业生态系统,基本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居在绿中”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生态环境。根据《上海市绿化系统规划》提出的目标,“十五”期间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加快郊区林业建设,力争使上海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9.4%,提高到2005年的20%左右;到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30%、绿化覆盖率达到35%。

“十五”期间,本市将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大型片林,道路、河道两侧林带,以及生态保护区林地的建设。

二、建设机制

(一)加快生态公益林建设

“十五”期间生态公益林建设重点是:沿海防护林、黄浦江水源涵养林及工业区防护林。

生态公益林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实行政府引导、市场多元化投资建设。

(二)积极探索大型片林建设新模式“十五”期间大型片林建设的重点是:浦江、横沙、佘山、南汇、嘉定—宝山、崇明等六大片林。

结合上海农业结构调整,大型片林建设可采取三种投融资模式:

一是以林养林。鼓励农户和单位从事速生林、果林、苗木等经济林建设。政府给予资金扶持和实施统一订单等政策,加快经济林建设。

二是以房建林。经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企业或个人在大型片林专项建设规划范围内的一定区域,进行低密度生态住宅开发建设,并通过项目赢利,保证林业建设、养护与管理的资金需求。

三是以项目促林。经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企业或个人在大型片林专项建设规划范围内的一定区域,进行体育、休闲项目开发建设,并通过项目赢利,保证林业建设、养护与管理的资金需求。

(三)加大道路、河道两侧林带建设力度“十五”期间道路、河道两侧林带建设重点是:外环线外侧、郊区环线两侧和高速公路两侧,主要骨干河道两侧的林带,以及为城市通风的纵向林带。

道路、河道两侧林带的建设在划定绿线的基础上,与红线内的道路、蓝线内的河道一并纳入到建设招标范围,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

(四)加快城镇镇区林地建设

试点城镇镇区林业建设要纳入试点城镇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招投标和统一建设。

三、政策措施

(一)明确林业建设投资主体

生态公益林建设,按市、区县分工,由市、区县政府负责实施,并广泛吸收其它社会资金参与建设。

大型片林建设,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由区县政府或开发商负责实施。

经济林建设,由农户或单位负责实施,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道路、河道两侧林带建设,按市、区县分工,由市、区县政府的道路、河道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城镇镇区林业建设,由试点城镇建设开发单位负责实施。

(二)给予从事经济林建设的农户或单位资金扶持凡是在市绿化系统规划范围内开发经营速生林、果林、苗木等经营性林地的农户或单位,市财政给予平均每年每亩300元的补贴资金,连续扶持三年;区县财政相应提供扶持资金。

(三)建立土地开发的特许制度凡是在市绿化系统发展规划范围内从事大型片林建设,且经规划批准先行试点的,可适度进行低密度生态住宅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试点建设的大型片林在完成林地建设总面积70%,并经市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允许在大型片林建设范围内的一定区域进行低密度生态住宅开发,或体育、休闲等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应在大型片林总用地的30%范围内相对集中布局。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做好大型片林内低密度生态住宅开发或体育、休闲等项目建设的规划审批工作,市土地主管部门要负责办理好建设用地的相关手续。

(四)鼓励采取土地流转办法保证林业建设用地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上海市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意见》(沪府办〔2001〕54号),凡在市绿化系统规划范围内从事林业建设的企业和个人,可采取土地流转办法,集中造林,每年向农民支付土地使用费,并优先吸纳造林土地上的农民为养、护林人员。

(五)建立土地储备制度

对大型片林规划建设将带来明显升值的土地,所在地区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土地储备,确保土地升值变现后为林业发展提供建设、养护与管理资金。土地储备可由政府建立土地储备机构来完成,也可由政府委托开发商进行,两者都必须保证土地升值后,变现资金能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政府,以统一安排用于林业开发建设、养护和管理。

(六)建立本市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根据《森林法》的有关规定,本市将通过财政拨款、市场化筹资等多种途径,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门用于林业建设、养护和管理。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工作由市农林部门负责。

(七)加快组织制订相关实施办法为了更好地落实林业建设的有关政策,市计划、农林、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要抓紧组织制订明确林业建设投资主体、实行经济林建设补贴、进行林业建设土地特许开发和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相关实施办法。

(八)开展片林建设先行试点工作要重点抓好大型片林建设的启动工作,选择浦江、横沙两地进行大型片林开发建设的先行试点。市规划、农林、土地管理等部门要协助区、镇两级政府重点做好大型片林规划的国际招标和建设工作。

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第6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土地规划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working conditions, the land consolidation is briefly discussed,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basic task of land planning, planning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the key technical problems of land consolidation, were all aspects, finally for land planning and the overall layout planning benefit undertook brief analysis, reference.

Key words: land; land us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土地整理

1.1土地整理含义

土地整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整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活动。

1.2土地整理内容

国土资源部于2003年的《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指出,“土地开发整理”包含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三项内容。

其中: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成宜农地的活动,本文中指开发成农用地,如旱土、水田等。

二、土地规划整理

2.1土地规划整理含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对田、水、路等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并对用地结构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从而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活动。

2.2土地规划整理意义。

土地规划整理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统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重要手段。它对于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地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土地规划整理的前提是制定好土地规划。

三、土地规划

3.1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

土地规划的基本任务包括: 分析土地利用基本状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等;制定项目区土地整理的目标、任务和方针;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数量及布局;确定灌排方式和主要工程的布局;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规划方案;拟定规划实施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3.2土地规划的原则

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和布置各项工程,改善土地利用条件和土地质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各项工程的规模及其配置,提高规划设计的可操作性;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调动广大力量充分论证规划方案,使规划更加有效合理。

3.3土地规划的目标

通过土地开发,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土地平整和完善田间道路系统,为合理布局各种农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供良好的土地条件;合理配置灌排系统,增强农田水利设施排灌功能,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耕地的潜在生产能力;通过改良项目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营造水土保持林,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四、土地规划关键技术

4.1 土地适宜性分析

对规划区内待整理的土地,在分析评价过程中,把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理化性状、气候、植被、地貌、海拔、排灌条件、开发改造条件、位置等作为参评因子,通过综合分析,确定其开发改造方向。评价一般采用实地调查法、主导因子法和相关因子参考法进行。例如:以坡度、灌溉、土壤厚度为主导因子,坡度小于25°的、能灌溉的以开发改造为水田为主;其中一种或数种因子达不到要求,以开发改造为旱地为主。土地复垦的,以土壤类型为主导因子,灌溉条件、周围耕地类型为相关因子进行评价。

4.2 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1) 水平梯田修筑

水平梯田的修筑完全改变了地表的坡度,农民在田面内部耕作时通过人工修筑土垄,改变了坡面径流的流向。虽然在实施过程中扰动表土层可能造成一定水土流失,但建成后,不但不会引起新的水土流失,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更不会出现土地沙化、盐渍化的不良状态。

(2) 种植农田防护林

对于项目区存在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要规划种植防护林,选用经济树种,一般可沿田间道两旁种植白杨等形成基本农田防护体系,起到一定程度上防治水土流失及风害影响的作用。

五、土地规划的总体工程布局以及其技术要求

5.1 土地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工程的主要内容是将现有荒草地及滩涂整理开发成耕地,对所有耕地进行局部平整,形成便于机械化作业的田块,山区和丘陵地区则形成梯田,梯田田面走向基本沿等高线方向布局,小弯取直,大弯就势。水平梯田局部平整根据坎高和地形坡度确定田面宽,采用挖高填低的方式,平整成层层梯地。水平梯田原则上要求田块标准100m×17.5m,梯地田坎层差在1.5m。格田内部相对高差不超过±10cm。规划旱地为坡式梯田,每2m等高距布设一埂坎,埂坎顶宽30cm,高30-50cm,田块长150-200m,宽度依地形坡度而定等高沟埂采取挖沟筑埂,埂在上、沟在下形式。

5.2 农田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必须结合规划区作物需水量以及地势、降雨等综合考虑水利设施布局及分布。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规定,结合实际状况,规划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P=80%,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24h暴雨(124.3mm) ,水旱田1日排干。根据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特征,确定项目区整体灌排设计方案,结合梯田工程完善蓄排设施,以达到提高灌溉保证率,涵养水源,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排灌渠系总体布局采用“沟2路2渠”模式依地势布设,排灌分家。灌溉输水工程实行自流灌溉,通过各级渠道将水引自田间。排水工程有截洪沟、排水沟及交叉建筑物。以天然沟道为承接系统,结合田面平整工程布局排水沟,实行自流排水。

5.3 道路工程

一般考虑田间道和生产路两个级别,其中田间道主要为农产品及货物运输服务,路面为厚碎石,路面宽4m,对原有田间道加以修复,部分盲段新修田间道,使所有田间道相贯通。田间道多沿等高线进行布线,田间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8%。生产路主要满足人工田间作业和管理的需要,沿原始地面设计路宽110m,碎石路面,沿着渠道铺设,每隔200-300m布设一条。

5.4 农田防护工程

主要是兴建防护林带,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包括改造现有的疏林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护路林、田埂植草等。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进行生态林建设,并对田间道路和沟边进行防护林建设,在田坎基部用石砌,其上采用水泥圈护坡,以保持水土。

5.5 防护林工程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建设防护林。一般可选用白杨、泡桐防护林带,间距4m。

六、规划效益分析

6.1 社会与经济效益

土地规划有利于促进劳力、资金、技术的合理流动,可以充分吸引农村闲散劳力参与土地开发整理,带动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道路及灌排经改造以后,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方便居民的出行、生产和生活取水;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进一步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满足建设用地占补平衡的需要,实现耕地保护的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的统一;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搞好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也有利于农作物布局的调整,推进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6.2 生态效益

土地规划实施后,可以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防止旱涝灾害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荒坡开发以后,耕地质量得到提高,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可以相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化学污染,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生化环境。配套完善的渠路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有效固结土壤,而且长年落叶成肥,还可以相应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实施开发整理,可以形成树成荫、田成梯、路通达的良好的生态区域。

第7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应对策略

1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1.1规划设计观念守旧

具体表现为:其一,我国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虽然吸收了外国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元素,但是却很少与我国国内的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相结合,照抄照搬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形成现代城市景观园林特色。其二,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设计者将花岗石、金属材料、大理石等材料构建的硬质景观作为设计重点,而忽略了对绿地、树木、花草、水景等软质景观的合理规划。

1.2忽视生态效益

在部分城市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由于缺乏规划设计经验和建设技术,使得景观园林成为了城市景观的附属品,只看重景观园林的美化功能,而忽视了景观园林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存质量方而的作用。在进行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时,设计者多从视觉层而出发,追求园林造景的视觉冲击力和整体对称感,这虽然能够赋予景观园林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却放松了景观园林在改善环境方而的设计要求。

1.3植物配置不合理

具体表现为: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没有考虑到本地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的前提下,一味地追求名贵树种,使名贵树种无法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严重浪费了园林建设资源。其一,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忽略了对乡土树种的充分利用,而是选择流行的外来树种,造成景观园林物种特色不明显。其三,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缺乏对乔灌草的合理搭配,物种单调、绿地结构单一,难以体现园林景观的美感。

1.4规划设计重复性严重

现阶段,我国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普遍存在大量模仿、复制的现象,使得一些具备地域特色的景观园林不断地被复制到其他城市中,不仅严重淡化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意识,而且也难以彰显本地区的人文特色。

2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应对策略

2. 1树立规划设计新观念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应将我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日标定位为游憩行为规划观念、景观形态规划观念、环境生态规划观念三个层而。

首先,在游憩行为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协调处理好自然天成景观与人为创造景观的关系,充分利用这两类景观资源,创造适于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游览的场所。

其次,在景观形态规划设计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景观建筑,增加景观建筑的乡土化设计,并在景观建筑设计中融入时代气息,以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景观发展。再次,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准确识别和保护景区、景点中的自然要素环境,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景观园林开发建设中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而影响,力求景观园林与城市绿地系统良好衔接。

2. 2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现代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要求,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积极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景观园林设计者应将现代城市建设理念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树立节能、低碳、环保、高效、宜居的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从满足现代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生态园林建设方案,积极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确保园林的景观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充分发挥景观园林在促进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现代城市建设还要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最佳着眼点,通过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动城市旅游经济发展的日的。

2. 3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是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材料,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既有助于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绿化功能,又有助于营造优美、协调、稳定的园林生态环境。从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出发,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应当注意以下儿点:

其一,生物的多样性。园林植物配置要对乔、灌、草进行合理搭配,增强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充分利用高、中、低的空间,适当增加叶而积指数,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其_,植物总体布局的协调性。园林植物要从乔、灌、花卉、地被植物的总体布局上体现出层次感,突出观赏价值,尤其要将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种,体现景观园林的地方特色。

其三,合理引入外来植物。园林植物配置要根据园林的立地条件,结合植物的生民特点和对环境的要求进行科学配置,杜绝盲日引进外来园林植物和名贵树种,以免影响园林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其四,植物景观的四季变化。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在植物配置上可多选择观花观叶植物,用以强调四季景观的交替变换,增加园林对游人的吸引力。

2. 4加大规划设计的创新力度

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要不断创新设计理念,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融合,从地域特色和人文色彩的角度出发,追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创新,营造出独有韵味的景观园林艺术作品。

(1)追求视觉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设计者要从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认知模式出发,在现代景观园林中融入传统园林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手法,设计出具备视觉冲击力的园林景观。在色彩搭配上,要突破景观设计配色过于单调,匡乏的限制,大胆运用红色、橘色、果绿、柠檬黄、湖蓝等色彩,与植物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打造一道壳丽的风景线;在空间布局上,要通过不同形状的空间组合营造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视觉感受,如利用瀑布、水而、岩石创造出高低错落、虚实相生的空间效果。

(2)追求精神景观创新。

景观园林的设计者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找出精神景观创新的切入点。自一先,通过植物的传统寓意来表达景观园林的人文思想。如,用海棠、玉兰、桂花等象征“玉堂富贵”,用梧桐象征“雅韵圣洁“忠贞不渝”,用“松、竹、梅”象征“岁寒三友”等。其次,通过水体景观表达景观园林的丰富情感。设计者运用自然式、不对称式、不规则式的设计手法,充分发挥水体景观的灵气和活力,准确传达园林意境。再次,通过结合运用传统与现代铺装手法传达场地文化。如,将能够体现出历史感的传统地砖与现代感十足的石材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强烈反差和对比;将地雕等传统材料融入到现代铺装中,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借助民俗风情展示景观园林所蕴藏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是城市文化的具体体现,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可充分融入地方文化和民间艺术等元素,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使景观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如,在大雁塔西侧的园林中,设计了“陕西怪”的民俗雕塑小品,充分展现了陕西的民俗风情,成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第8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后土庙广场,建筑风水学、寺观园林、传统城区发展,再利用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城市,每日都在写他的历史,今天的新建设,就是明日的历史;后之视今,亦然今之视昔,文化的延绵无尽,城市的蕴藏无穷。——吴良镛

1建筑景观风水解读

现在对于风水一词存在着多种解释和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风水是住宅基地、坟地等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迷信的人认为风水的好坏可以影响其家族、子孙的盛衰吉凶。根据奥古斯丁.贝克尔,“风水将伦理观,尤其是对先人尊敬的伦理观植于景观之中”。并且风水视周围环境如人之躯体,万物之躯体,人与自然是同一的,风水所阐述的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我们可以说历史上风水是中国人的一种“环境伦理”观。

现代人理解的风水是调节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的认知,使之达到和谐的一种艺术。建筑风水将阴阳五行、干支生肖等因素糅合在了一起形成的一套理。本案依托道教文化、后土信仰设计广场及园林景观,在规划上融入农耕文明时期“黄天厚土”信仰、季节方位、五行元素等,将景观规划和后土庙建筑共同传递“天人合一”的文化传承。

根据风水中《天星卦序》所述:天地,宣八节之宫,四时之令。本案主广场规划所表达的是天(太阳)与地运转所产生的效果——“四季轮回,万物循环”与厚土庙建筑群共同展示农耕文明对华夏民族的思想的影响。

2寺观园林解读

寺庙园林,一般是指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之一。寺庙园林实际范围包括寺观周围的自然环境,是寺庙建筑、宗教景物、人工山水和天然山水的综合体。

后土庙是中国全真派道教文化遗存,强调“天人同化,自在得逍遥”理论。因此,在园林风格上追求自然天成的审美观,体现道教信仰与自然园林的趣味性。广场景观东、西两侧景观规划均以寺庙园林自然天成设计方式,展现道教庙宇庄重、优雅、静谧的景观氛围,从而使来此参观者感悟人生,陶冶性情。

景观绿化原则:1.保留原有场地大乔木,自然种植,减少人工修剪痕迹,以符合道家天然自在的发展思想;2.从东到西植物品种选择浓缩了四季风貌,展现从春花到秋收的自然景致,赞美“黄天厚土”的天地造化。

3传统城区与街巷解读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文明的象征。本案所在地现存有经论证可保留的明清时代的传统民居数个,这些成为体现该时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成就的载体。现存的老巷民居以一种无声的建筑语言,向世人展示昔日的辉煌和历史变迁。本案规划充分探讨了对于传统民居老巷的景观再利用形式,将带有岁月痕迹的砖墙,明清时代民居纹样,及听令巷的典故,带入整个景观规划格局中。通过设计再现唐代时期皇帝的大臣在街道两边,朝拜并听候旨意的场景。

一栋老宅,一座古镇,一颗古树,如果从功利的角度价值观考量,他们可能就是一些破旧的老古董,是发展的障碍,但从文化沉淀的视野看出去,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却是厚重丰润的。

4方案构架:

4.1概况

项目位于介休市后土庙历史街区。西临听令巷及政府办公区域,东、南侧紧挨后土庙文物博物馆。整个地块近似规整长方形,现状整体北高南底,有近2-3米的高差变化。场地90%以上是居住区,地块内有数个具有保存价值的古建院落及几十株名木古树,景观用地面积3.5万平方米。

整个地块以后土庙作为广场中轴,景观用地呈现“L”型围绕在古建筑群周边,设计结合了方位节气规划了整体景观,南部正广场为天时广场,西侧为地支广场。同时配有车位、服务区、展馆等配套设施。绿化景观由东向西顺序体现了由春季向秋季的自然变化,景观规划从种植组合上提炼选择典型的季相变化,以植物品种浓缩四季轮回特色。

4.2设计理念

结合介休城市发展定位,以“一巷、一庙、一轴”的形式打造后土庙、清明街的节点工程,广场规划以“古城、故影”为设计理念,以使用需求为设计框架,考虑庙会经济,旅游经济及当地居民的使用需求进行空间规划。

一巷——具有历史典故的听令巷

一庙——琉璃文化博物馆之称的后土庙

一轴——节气广场景观轴

4.3细节景观规划格局

东部规划——代表季节春分、谷雨,是万物发生,万物洁齐之时。

景观设计有游客服务区,四角琉璃正方亭的休憩区及保留民居成为后土文化小游园,游园内规划有龙形水溪,有龙行雨成谷雨之意。保留了原有街巷——庙底街支路的痕迹,对唤起当地居民的归属共鸣感起到很大作用。绿化考虑春季品种,有:垂柳、碧桃、迎春等一系列在春季绽放色彩的植物品种。

南部天时广场规划——代表季节夏至、大暑,是万物皆茂,万物致齐之时。

南为后土庙主广场,考虑未来旅游的人流量,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能同时容纳2000人的大型城市广场,满足旅游旺季游客的到来。轴线两侧立有8颗5.9米高的节气主题柱,5.9米隐喻九五之尊,后土崇拜自明以来均由皇帝加封,享受帝王享配。顺时针排列顺序,每颗柱子对应一个季相主题,从24节气中甄选8个主要节点季节,分别为(春分、谷雨、夏至、大暑、秋分、霜降、冬至)代表季节轮回,以天时广场对应后土庙,规划布局体现“黄天、厚土”。广场绿化多采用浓荫型乔木,如:国槐、法桐等夏季遮阴树种。

西部地支广场规划——代表季节秋分,是万物悦成之时。西侧在卦象中位于兑位,释,泽地。为水与陆地相交之所。

景观规划巧妙利用场地近3米的高差,设计有秋季韵味浓厚的小果岭,在绿化与广场之间利用地形变化设有台地式跌水景观,最终汇集到典型道教符号太极池中,形成山水相交“泽”地。西侧作为外来游客游览路线之一,不仅规划有旅游服务站,在沿着后土庙古建群一侧规划有介绍后土文化信仰的大型壁画和四季琉璃廊,便于游客了解后土文化来源,吸引人群进入后土庙博物馆参观。

整个项目用地,根据清华大学规划文本建议说明,景观保留了3处民居作为旅游服务区及展馆使用,全部保留场地的大乔木,并结合了景观规划予以巧妙的造景使用。

5 结语

第9篇:林地规划与土地规划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业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空间格局分析

中图分类号: 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6.014

我国耕地人均面积少,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整理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产出率。土地整理是兼容外延扩展和内涵挖潜的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对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程。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是指导项目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土地整理价值至关重要的一环。

1 国当前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

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以下称为传统规划设计)以增加耕地面积为主要目标,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考虑,产生大肆侵占或改造有利于物种生存、栖息的林、草地和坑塘用地的现象,在工程设计上注重实用主义观念,过分追求道路、沟渠等工程的高品位设计,从而减少了绿地面积和生物栖息的场所,降低景观异质性和生态多样性,使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影响系统中的物种迁移、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稳定平衡,不利于耕地可持续发展。

2 观生态学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C.Troll在利用航空照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提出的。景观生态学将土地景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能够对土地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从国外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规划设计的重点目标逐渐向保护自然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转变,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规划设计的理念在不断加强。

这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土地整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3 观生态学在我国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本研究以省级投资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消泗片)为例,研究土地整理项目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1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以农业为主导产业,采取油—瓜(花生)—豆(棉)高效种植模式,农田呈现四季不空茬,常年不断青的特征。现有主要耕地为青沟泥田和灰烂泥田,耕层熟化程度较高,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物含量高。项目区地处江汉平原,水源主要是位于项目区南面的东荆河,水源充足。气候属于北、中亚热带过渡性季风气候。

3.2 项目区传统规划设计

3.2.2 传统规划设计效益 由《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消泗等2个乡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文本》得知,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整理后项目区新增耕地面积为13.54 hm2,净增耕地率3.09%。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溉排水、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等工程设计,提高了耕地质量,亦能实现灌溉、防洪排涝的目标。

3.3 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3.3.1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目标 (1)调整各类景观的比例,保护项目区生态功能型景观,合理规划耕地景观,优化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2)提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蔓延度指数,增加生态多样性和景观连接度,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系统的作物生产能力;(3)减少斑块数量,提高平均斑块面积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增加系统内物种丰度和物种在斑块间的扩散和迁移;(4)使景观廊道宽度均一化,提高廊道连接度,增加生态型廊道设计,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能流的畅通;(5)营造优美的乡间农田景观,提升项目区的美学价值,提高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6)通过格局优化和功能完善,实现项目区综合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3.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生态空间格局分析提出项目区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方案。

(1)景观生态格局调整

项目区景观类型布局遵循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对“田、水、路、林”的综合整治,改善农田景观的排灌和交通条件,使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行,路成网,灌排分设,旱涝保收”的标准农田景观生态格局。

规划前后项目区土地景观总面积为448.51 hm2。包含10类景观,其中旱地景观282.68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为85.32%,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性,为景观基质单元。项目区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有林地景观、坑塘景观和河流景观。

在进行景观生态格局的调整时,首先保留集中连片的生态价值高的景观类型,再将导致景观破碎的零星分布于耕地景观内部其他类型景观调整为耕地景观。在充分利用现有景观廊道的基础上,在耕地景观内部适当增加各类景观廊道。

(2)景观生态斑块规划设计

项目区景观斑块单元主要包括水田、旱地、林地、坑塘、农村居民点和荒草地等面状景观类型。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在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时,对保留下来的生态型林地、坑塘、荒草地等景观斑块单元保持原状,不予破坏,对于完全人工化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斑块单元保持现状,不予改建,重点建设耕地景观斑块。

耕地景观斑块的大小和形状直接影响到景观廊道的布局,并且影响系统内物种数量。在进行项目区耕地景观斑块规划设计时,以现状已形成的棋盘式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根据当地水旱轮作的特征,将耕地景观斑块设计为矩形的水平格田,斑块长度为350~600 m,宽度为200~300 m,平均斑块面积为7~10 hm2。考虑到项目区地势变化和水资源分布特征,耕地景观斑块的布置方向以西北—东南方向为主,以东北—西南方向为辅,以提高对水资源和太阳光辐射能的利用效率。

为了实现机械化耕作,对项目区平面高程变化较大和形状不规整的耕地景观斑块以单元为平整单位,平整时尽量做到单元内挖填方平衡,并采取表土剥离回填的措施以避免平整时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破坏。

(3)景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项目区廊道类型包括灌排沟渠、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和河流等线状或带状景观。基于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的特征,项目区内的河流廊道属于自然景观范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作为项目区主要排水承泄区而被纳入整理范围,在规划设计时保持原状,不予破坏。

灌排沟渠廊道。项目区整理前沟渠廊道布局凌乱,宽度不均,连通性低,且淤积严重,导致水循环不畅通,进而导致项目区干旱和洪涝灾害严重。

结合耕地景观斑块单元,在项目区系统内合理规划布置起输水引水作用的沟渠廊道和起灌排田间水作用沟渠廊道,根据沟渠廊道在水循环中的功能不同划分为支、斗、农三个等级。以项目区现状景观生态格局为基础,为节约耕地,支沟(渠)利用现状已有沟渠廊道,对其进行清淤、清障、疏通,保证水资源及溶解在水中的养分能够在灌溉水源区、农田景观、排水承泄区之间畅通流动。将现状支沟(渠)和新规划布置的斗、农沟(渠)廊道连通成网络,提高廊道连接度,保证水资源和溶解于其中的养分等物质在项目区土壤与植物间的交流和循环。

对沟渠进行生态型构造设计,在渠道底部放置一些小石子,形成凹凸状,为物种提供多样化的栖息环境;渠道内每隔50 m铺设一块生态板,生态板设计成阶梯状,每个台阶高2 cm,宽2 cm,方便渠道两侧景观斑块内物种的通行。在排水沟边坡上种植草皮,既起到护坡固土的作用,又能为物种提供绿色的栖息环境。

农田道路廊道布局。项目区现状农田道路廊道布局凌乱,缺乏连通性,且路面标准低,坑洼不平,不利于农业机械通行,严重影响了区内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物质产品的运输。

为节省投资、节约耕地与方便取土,道路廊道布局与沟渠廊道相适应,统一协调规划,并尽量利用已形成网络的道路廊道系统。提高项目区物质运输能力和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为保证道路廊道两侧物种通行的畅通,道路廊道都采用碎石铺面,在路基下面每隔100 m设计一个直径20 cm的生态孔,使道路两边的生物能拥有一个便利的交通要道,以避免机械长期碾压阻塞土壤自然呼吸。

农田防护林廊道。项目区现状仅东部水泥路两侧种有意杨防护林廊道,无法满足对整个项目区的有效防护。按照农田防护林的有效防护面积标准,项目区农田防护林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和沟渠廊道统一协调规划布局,采取单一乔木行道布置模式,在所有田间道和支沟渠两侧均布置农田防护林廊道,当田间道和支沟渠相邻时,防护林布置在路沟外侧,既能够起到护路、护沟、护渠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防止大风对农田景观斑块内作物的影响;树种选取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意杨,株间距设计为2 m。

廊道附属建筑物。为保证系统内物种流、物流和能流的畅通,提高景观廊道的连通性,在沟渠廊道与农田道路廊道交汇处,跨度较大时,布置路上式桥梁生物通道,跨度较小时,布置路下式涵管生物通道,在通过沟渠廊道和农田防护林廊道下田时,布置路上式下田通道。生物通道的设计,首先考虑生物通道在廊道连接中的作用,以及建筑物工程力学结构的要求,还要考虑其作为生物通道的生态学要求。

3.4 预期综合效益估算

4 结论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生态学重要的实践领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将其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中,比传统规划设计更具优越性,更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时,应更多的融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田华文,张亚丽,孟庆香,等.基于梢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4):53-56.

[4] 鲍海君,吴宇哲,胡昱东.环境伦理型农地整理规划设计与运作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03,03:346-350.

[5] 于冰心,王向荣.浅析生态主义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J].天津农业科学,2008(3):61-63.

[6] 冰沁,王向荣.人类活动对于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7(6):31-33.

[7] 布仁仓,胡远满,常禹,等.景观指数之间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2005(10):2764-2774.

[8] 王超,盖艾鸿,刘都雷,等.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0(2):49-52.

[9] 陈文波,肖笃宁,李秀珍.景观空间分析的特征和主要内容[J].生态学报,2002(7):1135-1142.

[10]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9):911-919.

[11] 杜娟,孙鹏华.土地整理研究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87.

[12] 张正峰.国外可持续土地整理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07(10):144-147.

[13] 肖笃宁,高峻.农村景观规划与生态建设[J].农村生态环境,2001,17(4):48-51.

[14] 张晓索,王语.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09(2):30-32.

[15] Costanza R, Arge R.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 1997, 387: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