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精选(九篇)

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

第1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礼仪;馈赠;思维方式;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15文献标识码:A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跨国交往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越发明显,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不了解西方的礼仪风俗和传统习惯,就有可能会引起误会,导致交际无法进行,因此,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势必要了解一些礼仪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礼仪的差异

(一)见面礼仪的差异

1、见面时的打招呼礼仪。打招呼是人际交往中最为平常的事情,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增进友谊的纽带,所以,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见面时打招呼既表示亲切、友好,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招呼语的表达上,中国人大多使用“吃饭了吗?”“你干什么去?”“今天不用上班呀?”等涉及个人生活的语句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与关心。可在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没有这种招呼语,因为这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因为在西方人看来“我到哪里去”、“我忙什么”是我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往往有管闲事和窥视隐私的误解,他们不希望别人过多地干涉自己的私事。在西方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者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对方有进一步的交往,只不过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在西方国家旅游的时候,如果迎面而来的人对我们说“Hello!”,别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甚至置之不理,那可就非常失礼了。

2、见面致意礼仪。见面礼仪是日常社交礼仪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礼仪,而握手礼是当今国际交往中运用最广泛、最频繁的一种致意礼仪。在中西方不同文化环境下,握手的时机、握手的形式、握手的要领及握手的禁忌基本相同,其最大区别在于握手时伸手顺序的不同。从握手礼的实施顺序看,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方文化通常应遵循两个优先:即长者优先和女士优先。而西方文化着重强调的是女士优先,妇女在各种场合均应受到特别的尊重和照顾,因而在介绍时通常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但16岁以下的女子没有这个优先权。除了握手礼,吻礼也是盛行于西方的一种见面致意礼节,包括亲吻礼、拥抱礼和吻手礼。这三种吻礼在日常交往中常用,但是在商务往来一般不使用,其中吻手礼是流行于欧美上流社会异性之间的一种最高层次的见面礼,适合于已婚女士。

(二)谈吐礼仪的差异

1、称呼礼仪。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比较重要的礼节,关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文明高雅,但是称呼在日常生活中问题也不少,而且中外称呼习惯不完全一样。在我国,人们在称呼自己时,习惯说“本人”或“鄙人”,而称呼他人时则习惯称“您”,在西方称呼对方时不分“您”和“你”,都是“you”或者“阁下”。在我国,人们习惯称呼职务、官衔等,并与其姓连在一起,如张局(长)、赵总(经理)、李教授等。在西方国家,同我们不一样,不习惯把官衔、职务、职业与姓名连在一起,想要强调他的部长、总统身份时,只称“部长先生”、“总统先生”。

中西有些称呼完全一样,如先生、女士、小姐等,但是,我国特有的一些称呼,不能随意移植到西方去,如大爷、叔叔、大妈、同志、师傅以及老XX、XX老、小XX等,因为像老张、吴老等称呼在我国有亲切与尊敬之意,而在西方,西方人往往直呼其名,即便是长辈亲人也是如此,这表明西方比较崇尚平等、自由,人们却忌讳“老”字,因为在他们看来,老是虚弱、没本事、不中用的代名词,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所以即使面对真正的老人,也最好不要称呼他们为“老XX”或“XX老”,否则会引发不愉快。

2、交谈礼仪。交谈是人们彼此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增进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形式。若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最好的办法是说话真诚明了,并且明智地选择话题。在交谈话题的选择上,中国人喜欢问人私事,或毫无保留地披露自己的私事。在中国,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多半会谈到家庭、婚姻、孩子、经济收入等问题,这正是中国人所谓的拉家常。因为按中国的礼貌传统,了解私事是接近对方、关心对方的友好表示,是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这些话题能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使人有亲切感。而在西方,女性的年龄、婚姻及男性的工资收入、财产状况、个人情况等私人生活方面的问题在交谈中如果被提及,那会非常的敏感,或容易引起反感,尤其是对欧美人而言,他们认为这是对对方的不尊重,侵害了对方的隐私权,是一种极为失礼的行为,而且还会认为提问者极为缺乏教养。因此,一般来说,在陌生人或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间宜选择比较简单的话题,如天气、当天的新闻、四周的环境等,因为这些话题比较安全,不容易引起误会和不快。

(三)馈赠礼仪的差异

1、接受礼品的方式不同。东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不一样,东方人接受礼物时往往显得比较恭敬和虔诚,一般是用双手接受礼品,并轻微低头表示感谢,并说“您太客气了”之类的话,习惯在受礼时说“受之有愧”等自谦语,而且随即将礼品收起来,等到赠礼人离开后再慢慢打开欣赏。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很随意,但很注重礼品的包装,喜欢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边欣赏,边说一些像“这礼物很漂亮”等感谢的话,甚至高兴时还会拥抱对方一下,与送礼者共同分享这份礼物的喜悦。

2、感谢语不同。一般在受到礼品之后,西方人往往会在一周之后,写一封感谢信或者打打电话致谢,而国人则基本没有这个习惯。谦虚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送礼时也有所表现,送礼者一般喜欢强调自己礼品的微薄,而不介绍所送礼品的珍贵或是多重用途和性能,如“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西方人在送礼时,喜欢向受礼者介绍礼品的独特意义和价值,以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特别重视,如“这是我特意为你选的”。

3、礼品价值的意义不同。赠送是友好的表示,礼品是友好的象征,所谓礼轻情意重,送礼是为了表达一种情感,所以要讲真情。人们在选择礼品时,都是将其看作友情和敬意的物化,通过赠送礼品来表达对对方的情谊和尊重。礼品如果能融入和体现送礼人的情感,就是最好的礼品。真正好的礼品不是用价格可以衡量的,送礼的心意重于礼品本身价值,因此在选择礼品时,不能只着眼于礼品的价值,更要着眼于礼品所代表的情感和心意。

中方在送礼时一般都比较贵重,因为在他们看来,价值较低的礼品有失面子,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礼品的感情价值,礼品价值过高,会被误认为有求于他们,是一种贿赂而招致反感,比如送给英国人礼品时,礼品要轻,可送些鲜花、小工艺品或者巧克力,都会得到英国人的喜欢,特别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他们会格外欣赏。德国人不喜欢首饰或鲜艳夺目的礼品,喜欢价格适中、典雅别致的礼物,但包装一定要尽善尽美,德国人认为只有当关系发展到相当密切时,才有必要送礼。

4、送花。此外,鲜花都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中西方对不同的鲜花有不同的解释,如在我国,牡丹是国花,表示富贵吉祥;代表高洁;康乃馨代表着热情、魅力、真情、温馨;百合寓意百年好合。在西方,玫瑰是很多国家的国花,象征着爱情;康乃馨则表示伤感或拒绝,单独送人时必须慎之又慎;菊、莲和杜鹃,在国内口碑甚佳,在涉外交往中却不宜用作礼品。在西方系“葬礼之花”,用于送人便有诅咒之意;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地位;杜鹃则被视为“贫贱之花”,用于送人也难免发生误会,如此等等。因此,如果选择鲜花作为礼品,一定要考虑所送的场合和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产生。

(四)餐饮礼仪的差异

1、餐具不同。中国人使用筷子,饭也是用碗盛,通常是圆桌,而西方人则是用盘子或碟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通常是长桌。

2、餐饮氛围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既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相互让菜,劝酒,甚至不醉不归,为客人布菜,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而西方人在用餐时,讲究“4M”,即Menu:精美的菜单,Mood:迷人的气氛,Music:动听的音乐,Manners:优雅的进餐礼节。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礼。西餐实行分餐制,即便是有公菜,也会放一些公共餐具,此外,在西餐宴会上,人们是只祝酒不劝酒,只敬酒而不真正碰杯的。

3、餐饮观念不同。中国人如果在家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荤素搭配,会准备满满一桌,并很谦虚地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宴请结束时,如果菜基本被吃完,主人会觉得很没面子,认为饭菜准备的太少了,客人可能没吃饱等。唯恐怠慢了客人,尽显主人好客热情之道。而西方宴请,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这些是我的拿手菜来招待大家”的话。

在西方,亲朋好友之间聚会,实行AA制是很普遍的,但是在中国,AA制一般只被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和白领所接受,传统的中国人不愿意这样“小气”的各掏各的钱。其实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和西方人会对AA制持有不同的态度。

二、中西礼仪文化差异的来源

(一)思维方式的不同。从思维方式上看,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主观联系的直觉思维和直观实用的思维原则,注重直观、整体、经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西方人主张“主客二分”的对立思维模式,分剖精细的逻辑思维和纯粹思辨的抽象理性。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

(二)价值观不同。从价值取向看,西方人注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因此,不习惯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不过问他人的事,甚至把主动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帮助看作是令人难堪的事,以为接受别人的帮助是证明自己无能,而主动帮助别人会被认为是干涉别人私事。他们提倡每个人应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越是表现出自我个性,越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识很强,靠竞争来取得自己的利益,实现自己的价值。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中国人注重群体、社会、和谐。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中国人的价值观,强调群体意识、社会意识,个人利益应当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只有整个社会得到发展,个人利益才能得到最大利益,推崇一种高尚的、无私奉献的情操,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关怀是一种美德。

(三)伦理道德观不同。从伦理道德上看,西方文化鼓励个人开拓创新,做一番前人未做过的,杰出超凡的事业;西方人的家庭观念比较淡漠。子女一旦结婚,经济上必须独立,父母不再有义务资助子女。这种做法给青年人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培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但亲属关系比较疏远。在人际关系上,中国传统的文化则要求人们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担心创新危险,总要瞻前顾后,权衡左右,喜好事事而安,维护现状,保持和谐。对待家庭,喜欢大家团聚,老人帮助照看儿孙,以备养老送终。家庭成员互相依赖,互相帮助,虽然密切了亲情关系,但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年人独立能力的养成。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

三、结束语

总之,在中西礼仪差异的比较中,我们既要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礼仪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别,也要了解产生差异的真正原因,中西礼仪各有特点,因文化背景而异,无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可以相互借鉴,但不能一味盲从,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礼仪文化得到真正的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秋筠.商务礼仪教程.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11.

第2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 do yo u do!”“nice 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 ”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 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see you later!””see you next time !””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 working hard, even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 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第3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礼仪;差异;影响

中图分类号:K89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91-02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成因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人民有着基本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这是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人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二、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交际语言的差异

(1)打招呼。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与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 it?”

(2)称谓。在西方,称呼是比较笼统的,一个称呼可以涵盖中国的很多称呼。例如,西方称呼男的为先生,称呼女的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国“先生”第一解释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随着改革开放,先生已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西方人称“uncle”,可以涵盖我国的婶婶、伯母、姨。他们对这些方面的关系也不如中国分明,在中国伦理中,父亲系列的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亲方则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

(3)感谢。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4)招待客人。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请慢走!”“路上小心点!”“再见,一路走好啊!”“你们进去吧!”“你们请回吧”“请留步”,等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2.餐饮礼仪的差异

就饮食方式如宴席而言,在中国,在任何一个宴席上,不管是基于什么目的,都会出现一种形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氛围,就是宾客到来后,便会齐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来说,宴席用的是圆桌。从形式上来看,给人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环境。当许多菜摆在桌子的中心时,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们欣赏、品尝的对象了。与此同时,它又成为人们联络感情的媒介。中国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喜欢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显现出的是人们之间的一种美德,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礼让。虽然从卫生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太适宜,但中国人喜欢团圆,这正符合了绝大多数人的心态。饮宴对西方人来说,尽管食品和酒似乎对于他们非常重要。但实际上在他们眼里那些只不过是用来作为陪衬而已。他们举办宴会的目的在于交谊,通过与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结交友谊的目的,仅此而已。其实,中国式的宴席与西方的宴会交谊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是,中式宴会表现了一种全席的友谊,而西式的宴会则表现为宾客间的交谊罢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异也很明显。众所周知,中国人用餐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他们用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用专门的汤匙,筷子与刀叉成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与刀叉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

3.服饰礼仪的差异

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是指包括服装、饰物、衣着方式、打扮,包括发型、化装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肉体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现。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异,中西方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则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最能代表中国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平时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俗话讲,人是衣服,马是鞍。尽管以貌取人并不可取,但是在现代生活中,服饰越来越成为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穿着打扮的得体与否,不仅仅是个人品位的体现,更能成为人们彼此观察与评价的一个尺度。在日常工作和交往中,尤其是在正规的场合,穿着打扮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现代人的重视。

礼仪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礼节和文明规范,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象征和体现。在中西方礼仪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我国应该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礼仪背后的文化因素,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交际的原则和习惯,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际障碍,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促进提高相关的教学效果。要用“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中西礼仪文化差异,承认和尊重差异,探寻礼仪文化的互通性,真正使我们的礼仪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行于世界。

参考文献:

第4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引言:在精神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交流也愈来愈密切。不管是在商业洽谈,或是朋友的聚会中,我们都意识到,了解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差异,对我们日常交流有着至关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礼仪则是一个门槛,它是我们交流与合作的前提和试金石。

从餐具摆放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通常就餐之前,在中国筷子的摆放应该放在饭碗的右侧,并且一定要两端对齐的整齐地摆放。如果是就餐期间使用筷子夹完菜之后,但是并没有连续进食,筷子则应整齐地竖向饭碗的正中间。在餐具摆放中,各个西方国家摆放西餐餐具遵循的共同规则是:“垫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1]具体的规则有:“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2]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因为在中国,上菜时多以顺时针为上菜方向,居右者因此比居左者优先受到照顾。“中座为尊,面门为上,观景为佳。”[3]在西方, 通常,桌次地位的高低以距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以主人的桌为基准,右高、左低,近高,远低。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从中西方上菜顺序方面差异看中西方餐桌文化的就餐程序不同。中餐的出菜顺序:首先是开胃菜,通常是四种冷盘组成的大拼盘。主菜紧接在开胃菜之后,又称为大件、大菜,“主菜的道数通常是四、六、八等的偶数,因为,中国人认为偶数是吉数。”[4]点心指主菜结束后所供应的甜点,如馅饼、蛋糕、包子、杏仁豆腐等。最后则是水果。“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5]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头盘,西餐的第一道菜是头盘,也称为开胃品,因为是要开胃,所以开胃菜一般都有特色风味,味道以咸和酸为主,而且数量少,质量较高。汤,和中餐不同的是,西餐的第二道菜就是汤。西餐的汤大致可分为清汤、奶油汤、蔬菜汤和冷汤等4类。副菜,鱼类菜肴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也称为副菜。品种包括各种淡、海水鱼类、贝类及软体动物类。主菜,肉、禽类菜肴是西餐的第四道菜,也称为主菜。甜品,西餐的甜品是主菜后食用的,可以算做是第六道菜,如布丁、煎饼、冰淇淋、奶酪、水果等。 咖啡、茶,西餐的最后一道是上饮料,咖啡或茶。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6]。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

结语:探究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中西方餐桌文化礼仪差异的了解,避免不必要的信息误解,同时这必将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将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度,饮食是人生活第一要素,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映射,能在不同餐桌礼仪文化中游刃有余,是做好跨文化交流的前提,也必将是现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

[2]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谈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4]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2009(18)

第5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国际商务 礼仪 中西方文化 差异

一、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差异

(一)处事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的特点是简单直接,而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婉转。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西方人更愿意直接聊合作细节或者是工作中的题,但是中国人可能却会通过请对方吃饭,赠送对方礼物,从而和对方建立良好、友好的关系,再进行接下来的谈判。西方人过于直接的方式,中国人可能会无法接受。而且西方人对于中国人这种过于含蓄的处事方式,会误认为是拐弯抹角。

(二)行为语言方面的差异

在文化差异中,行为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具体展现在肢体语言、目光、双方距离以及手势、动作等方面。在进行商务谈判的时候,哪怕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可以体现出文化差异。举个例子,在我国,彼此见面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握手。但是在美国、英国,双方见面握手以后会马上松开手,双方的距离也会逐渐扩大。在这个方面,中国人会为了表达对谈判方的尊重,会握着对方的手上下摇动,握手的时间也会增加。西方人对于这一动作,会感觉难以理解。在西方人看来,如果握住对方的手太久,距离太近,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空间被侵扰,甚至会产生防卫和防备的心态。

(三)宴会礼仪的差异

1.使用餐具的差异

在我国的宴会上,所使用的餐具一般都是筷子、盘子、碗和酒杯、碟子等。但是如果在西方国家的宴会上,采用的餐具则是叉子、刀、红酒杯以及勺子等等。一般情况下,在吃西餐的时候,各种菜品要采用不同的餐具,而且也要根据饮用酒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酒杯。

2.用餐方面的差异

在中国,一般暂停进食的时候,人们会将筷子平行放在碟子上。但是在西方国家,如果吃到一半停下来说话、休息,那么则会将叉子交叉放在餐盘上。在西方人看来,在用餐的时候挥动刀叉,是非常没有礼貌的。

二、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文化是人们共同生活所产生的经验积累,同时也是人们通过对比,选出的一种非常合理的东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属于时代的产物,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非常多。主要被分为这几个方面:

(一)受到不同学派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忠孝悌礼义信廉耻,要求人们注重伦理关系,以礼行事。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中国人的处事方式非常含蓄,委婉。而西方国家则不同,16世纪的时候,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工人阶层因为对资产阶级和统治阶层不满,所以掀起了这场精神、知识、文化的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提倡让人们解放思想和天性,追求幸福,因此对西方人的文化、性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的处事非常直接。

(二)受到不同价值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核心讲究的是万事和谐,力求人和物,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不能太过于高调,要做中庸之人,不能对和谐产生破坏。这就是中国的价值观念。而西方的价值观念却相反,西方提倡解放天性,思想开放,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中西方的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别。

(三)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的故乡情节很重,不管去往哪里,都会对故乡产生怀念,甚至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是因为我国属于农耕文化,而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差异非常大。在一个地方内,只要有水、土地和耕地,就能够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因此中国人安土重迁。同时,中国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会过分对他人的产品产生依赖。正是这样的因素,使得中国人性格保守、沉稳,不愿意高调扩张。

而在西方国家,因为海岸线很长,国土面积很小。西方的农耕所占的比例低于我国的农耕,在资源方面显得有些缺乏,所以必须对外扩张来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因此,西方国家的人性格大胆、喜欢冒险,会以海洋为中心,去扩张新的领土,获得新的资源。

三、在商务谈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礼仪

(一)尊重习俗

在谈判涉外贸易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习俗。同时也要了解对方的禁忌、忌讳等,比如对于伊斯兰教徒,在谈判的时候不能对其宗教背景进行议论和指点。同时在宴会上,也不能出现猪肉等。只有尊重对方的习俗,才能在谈判中获得成功。

(二)尊重隐私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容易在谈判过程中问及对方的家庭、年龄以及工作等,从而开始下一步的谈话。但是和西方国家的人进行商务谈判时,不能对这些问题进行询问。因为他们认为询问这些是侵犯隐私权。此外,对于女士的年龄,也不能随便问及,因为在西方人看来询问女士年龄也是不礼貌的。

(三)不必过分谦卑

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认为谦逊是良好的品质。但是如果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过分谦虚,那么就会促使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使对方认为这是在贬低自己,放低身价。同时,也不能进行自我吹捧,过分夸大。总之,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必须适度,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过分谦卑。

四、总结与体会

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礼仪方面的差异也很大。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的时候,必须尊重对方的礼仪和文化背景,避免产生礼仪方面的错误,真诚的和对方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使贸易合作的可能性增加。

参考文献:

[1]王敏.论中西礼仪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才智,2008,(22).

[2]田晓冰.浅析中西方商务会议礼仪的差异[J].科技视界,2015,(31).

[3]王雷华.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禁忌的对比――入席离席[J].大观周刊,2013,(04).

第6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摘 要:文化包含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不同的表现形式最能表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从文化谈起,就中英美文化差异的显著特点及其社会风俗及礼仪、生活习惯、爱好等各方面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 文化差异 风俗礼仪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每个民族、每个个体都有其单独的文化体系及其文化表现形式、表现特征。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这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由于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不同,各国人民在进行礼尚交往时的习惯也有不少差异。特别是中西方之间,礼仪上的差别很大,若不了解,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损失。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西方人和我们有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当然西方人也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了解中西方礼尚交往之间的习惯差异是很有必要的。若一无所知,就容易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处于不利的形势。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贸易中,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是对对方的尊重,容易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交往的顺利进行。

首先,要明确,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就美国来说,它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可以说美国是一个“大熔炉”,它合众为一,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很多人被同化了,不管什么肤色,不管讲何种语言,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美国人。他们的宗旨是永远向前看,遥望目力所及的前方,并且迈开双脚前进;自强自立,追求幸福,永不满足。这是他们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而他们信奉的誓言是:“只要我们能够梦想的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不能因为中国是拥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就盲目自大,而应尊重别人,尊重他人的人格与习惯,这样交往才能顺利进行。所以了解、研究别国的礼仪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一、英汉语言文化中的部分差异

1.亲属称谓。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只区别男性、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显得男女平等。如:

英文“grandparents,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再如: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姑妈、姨妈等”。

还有,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 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

2.问候用语。国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

您去哪里?

您是上班还是下班?

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

Hi/Hello!

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

How are you?

It"s a lovely day,isn"t it?

3.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如:

“您的英语讲得真好。”

“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

“菜做得很好吃。”

“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

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如:

“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It"s a wonderful dish!”

“I am glad you like it.”

所以,学生要注意当说英语的人称赞你时,千万不要回答:“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4.接受礼物。中国人收到礼物时,一般是放在一旁,确信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受礼时连声说:

“哎呀,还送礼物干什么?”

“真是不好意思啦。”

“下不为例。”

“让您破费了。”

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Very beautiful!Wow!”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

5.称呼用语。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家庭等。而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大娘、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6.请客吃饭。中国人招待客人时,一般都准备了满桌美味佳肴,不断地劝客人享用,自己还谦虚:“没什么菜,吃顿便饭。薄酒一杯,不成敬意。”行动上多以主人为客人夹菜为礼。西方人会对此大惑不解:明明这么多菜,却说没什么菜,这不是实事求是的行为。而他们请客吃饭,菜肴特别简单,经常以数量不多的蔬菜为可口的上等菜,席间劝客仅仅说:“Help yourself to some vegetables,please.”吃喝由客人自便自定。可见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可忽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要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充实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

二、中英文化差异体现

人们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俗语。中国学生对这些俗语不熟悉,甚至不明白。例如:“Loo”指厕所(WC),

“Tube”指地铁(metro),“Tea”在某些情况下指正餐, “Pants” 指内衣裤。人们说“flat”而不是“apartment”。“To let”的意思是“供出租”。在非正式的场合,常用“Cheers”代替“Thank you”。当人们说 “lovely”、 “brilliant”、 “magnificent”的时候,他们的意思是“yes”。英国人很有幽默感。他们在讽刺的时候,可能看起来很严肃。在严肃的谈话中经常穿插一些轻松的笑话。谈正事或工作的时候,要直接切入主题。拐弯抹角会被视为浪费时间。英国人说“no” 的时候,他们要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并非要开始与你讨价还价。

1.社会风俗与礼仪。跟你的家乡相比,车辆在马路的左边行驶。驾车者会给行人让路,但并不总是这样。为了你的安全,过马路时还是要左右看。大部分人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火车站或地铁站、公共汽车站、银行、邮局等地方等待服务时要排队。在自动提款机旁,人们会有意识地与正在使用机器的人保持合理的距离。 在自动扶梯上,靠右站好让别人通过。提出请求时要说“please”,接受了帮助或服务后要说“thank you”,无论事情多么微不足道。

拜访朋友前要提前通知对方。不速之客会让人讨厌。避免在晚上10点后打电话到别人家。晚上11点后打电话很可能被英国人当作有紧急事件。使用主人家的电话前要征得许可,并且要商量怎样付电话费。

在室内吸烟可能不被主人接受。如果你确实想吸烟,先询问主人会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在中国的宴会上,客人在最后一道菜吃完后会迅速离开。而在英国文化中,留下来进行社交谈话被视为礼貌的行为。聚会因此可能多延续几个小时。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被邀请去主人家吃饭,一吃完就离开是非常不礼貌的。

2.餐桌礼仪。静静地吃东西并且吃完自己碟子里的食物是礼貌的行为。剩下食物可能意味着客人不喜欢这些食物。把叉放在盘子上,把刀放在它旁边表明你已经吃完了。如果你还在吃,就把刀和叉分开放在碟子上。

英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聊天。但要同时说话和吃东西是很难的。而在吃东西的时候张大嘴,哪怕是说话,是不礼貌的行为。诀窍是:吃东西和说话交替进行;只往嘴里放少量食物。如果你必须张大嘴,用一只手遮住它。

3.食物。人们不吃动物的所有部分,如头、足和某些器官。他们如果看到中国人食用每一部分,可能会感到震惊。在英国人的食物中马铃薯替代米饭作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不习惯用餐时吃马铃薯,不要不好意思要米饭。

去哪里找中国食物?除了中国餐馆,在伦敦市中心的中国城有一些中国超市。Greenwich和Croydon也有。在这些市场内有大部分中国商品。在大型西式超市中也有东方的食物和配料出售。学生可以在Sainsbury和Tesco找到干面条、豆腐、酱油、春卷、中国的香料和调料等。

4.习惯和爱好。卫生的标准似乎不同。人们不喜欢化学品,却不把碟子上的洗洁精冲干净就用它。

“Do It Yourself”(D.I.Y.自己动手)和园艺是许多英国人的爱好,因为在英国人工非常昂贵。如果主人在自己的花园上化了很多工夫,他们很可能会为它感到骄傲。因此,恭维他们的花园是进行进一步谈话的很好的开始。

5.餐馆和商店中。在自助快餐店中,顾客应当收拾废弃物,而在中国的同样场合中,顾客把废弃物留给店员收拾。某些服务需要提前预约,如理发、美容、配眼镜等。若不提前24小时取消预约,顾客可能需支付取消费。预约前应当问清楚。在餐馆里给小费是很普遍的,因为账单里不包括服务费。一些商店的客户服务做得很好,有的保证退还商品或退款。买之前要问清楚。侃价在商店和市场中并不常见。

6.国际长途电话。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拨打更便宜的国际电话的单张。我们发现了由First Telecom提供的一项选择。打往中国的电话的费率是每分钟35便士。要登记他们的服务,可以拨打他们的客户服务电话0800 458 0000。请注意,还有其他一些公司提供相同水平的价格。学生在选择公司前最好进行比较。可以从报纸上的广告或电话公司印发的宣传单张上找到有关信息。

对其差异性的探讨与研究,有利于人们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准确理解文化所赋予英汉谚语丰富独特的内涵。跨文化交际中,正确把握这两种谚语必须建立在多其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其蕴涵的哲理以及幽默所在。因此,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 ,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王晓朝、杨熙楠:《沟通中西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礼仪 起源与发展 特征 遵守原则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68-02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尊重,在言谈、仪表、仪态、仪容、仪式等方面共同认可、约定俗成的规范、准则,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知水平,是一个人修养、学识和价值的外在表现形式。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礼仪早已浸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礼仪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具体到个人,社会生活中的礼仪无处不在,俯拾即是,人际间的交往和沟通,团体之间、企业之间的各项活动,无时无刻离不开礼仪,可以说,礼仪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媒介。

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一般认为,礼仪起源于原始人类对天地和祖先的信仰,他们祭祀天地神明、祈祷祖先显灵,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拜求生存敷衍,生生不休。到了奴隶社会,礼仪便正式有了文字记载,并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奴隶主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奴隶社会政治需要的各种礼制,如《周礼》《仪礼》和《礼记》等,反映了当时的礼仪制度。到了封建社会,礼仪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变革、发展的时期,逐渐将人们的行为规范纳入了封建道德范畴,形成了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中国古代礼仪多以为统治阶级服务为宗旨,强调尊君敬上,将人划分为不同尊卑等级,实行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强调男权思想,歧视妇女,压制民主,扼杀个性,实行裸的强权统治。到了现代,礼仪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成了人们社会交往中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现在礼仪以现实生活、平等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为基础,以简单、实用、新颖、灵活等形式为时代特征,是时代特征与社会特征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组成。

二、现代礼仪的特征

(一)礼仪具有时代性

礼仪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随着时展而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礼仪。随着人们社会的不断进步,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经济活动的大量出现,礼仪已浸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二)礼仪具有国际性

礼仪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共同遵守的特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可以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拥有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所形成的具体礼仪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言行文明礼貌等这些基本的原则和礼节,早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三)礼仪具有民族性

礼仪作为某一特殊群体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具有诸多共性的同时,也有与生俱来的一些较为明显的民族差异。如东方人和西方见面都有握手的习惯,但东方人见面时还习惯于拱手、鞠躬等,而西方人则喜欢拥抱、接吻等。东方民族表现比较含蓄、深沉,而西方民族则表现为率直、开放。东方民族重视亲情和血脉,承认现实,满足现状,强调共性,礼尚往来;而西方民族则生活以简单实用为准则,崇尚个性自由,惜时如金,提倡人人平等,积极参与竞争,漠视家庭血缘关系等。

(四)礼仪具有继承性

礼仪的出现、形成、发展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经过不同时代一步步剔除糟粕、去粗取精,经过历代演变发展而来的。某种礼仪一旦形成,就成了人们普遍遵守的行动规范,通常会世代沿袭,经久不衰,一代一代人传承下来。比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礼尚往来等一些反映民族传统美德的礼仪,都会一代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成为民族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三、现在礼仪的遵循原则

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礼仪是由人们长期继承、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为人们所认可,所遵守。在现代礼仪中,人们普遍应当遵守下列几项原则:

(一)尊重原则

在各种场合和各种类型的交往过程和活动中,人们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尊重对方的人格,不有意伤害和侮辱对方,不损害对方的利益。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尊严和自尊,以恰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人格,不卑不亢。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由于民族礼仪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更应该知己知彼,既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利益,又要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格,彼此相互尊重,才能保持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遵守原则

礼仪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和准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生活、保持稳定而形成和存在的原则,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利益和要求,社会上的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去维护它,去严格执行和遵守它。如果违背了礼仪规范,就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这些原则具体表现为:1.遵守公共道德: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礼节、礼貌,它反映了一个社会公民的道德修养程度和水准。2.真诚友善: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应该坦诚相待,与人为善,这是赢得对方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也是彼此能够继续和长期交往的必要条件,切忌心怀叵测,尔虞我诈。3.遵时守信:遵守时间与讲求信用,这是人际关系得以续存,良好社会关系得以建立和维护的基本前提。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应按照约定时间或遵守规定行事,不能随意违时失约。对于答应的事情,应严格守约,不能言而无信,失去对方的信任。4.谦虚随和:在人际交往中,时刻要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不摆架子,不盛气凌人,不自以为是,多听听对方的意见,这样就更容易被对方所接受。

(三)自律原则

在交往时,当你期望对方怎么尊重和对待你时,自己应该首先这样尊重和对待对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仪规范,并宽容地对待对方。俗话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是这个道理。

(四)适度原则

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时,现代礼仪强调恰当地把握这个“度”,即“适度性”。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都应把握好与特定环境相适应的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尺度,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既要彬彬有理,又不能低三下四,始终做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随着人际交往、国际交往的频繁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礼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礼仪不仅是人们交往的规范,更是文明的象征。

【参考文献】

[1]陈刚平,周晓梅.旅游社交礼仪[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

第8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天主教;仪式音乐;本色化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115-02

基督教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古罗马帝国统治之下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史称“公教会”。基督教形成以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分裂成多个派别,其中最主要的是天主教、基督新教(基督教、耶稣教)和东正教。天主教也称“公教”或者“旧教”,因为它以罗马为中心,所以又称“罗马公教”或者是“加特利教”,天主教信奉天主,尊玛利亚为主耶稣基督之母,为圣母,用以区分于基督新教。

一直以来,基督徒们都用音乐来歌颂上帝,赞美天主,教会亦依赖于音乐的特殊属性,更快更好的传播教义。它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其特定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弥撒仪式是天主教的核心礼仪,而仪式中的歌唱是信仰者自我情感宗教化的外在显现,是增强者对于神圣物的某种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的真实形式。因此,音乐具有揭示仪式的重复性和保守性特征,是连接“参与者”与“仪式象征世界”相互交织的宗教情结,叫深入的引发信徒在感情上对神圣事物的主观投入,在“歌唱是双倍祈祷”的教会古语中,最终衍生出个人对现实生活的希望和挑战的积极意义。

中国的基督宗教既是基督宗教文化和近代西方文明的载体,同时它又受到中国文化的熏染,而到清朝末年逐渐走上本土世俗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宗教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基督教派系之一的天主教,在由西方传入的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文化上的本色化②问题,而在天主教仪式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的音乐的本色化研究亦显得尤重要。我国地域辽阔,每一个地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当“洋教”传入本土,必将和当地域的文化产生碰撞,从而呈现出各个地域不同的本色化现象。音乐作为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天主教本色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不同。本文以城(北京西什库天主堂)、乡(武清大三庄天主堂和宝坻洛水坨天主堂)天主堂的仪式音乐活动的个案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天主教仪式音乐在我国城乡的流传差异以及本色化程度问题。

祈祷、读经和唱歌是弥撒圣祭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天主教的弥撒礼仪中有多处需要音乐的环节,从中世纪开始以额我略圣歌③作为祈祷的音乐开始,天主教的任何仪式就都离不开圣乐,所以说天主教仪式是音乐的礼仪。④弥撒曲由“固定部分”和“变化部分”而组成。

“固定部分”也叫做“常用部分”,是由垂怜曲(Kyrie)、光荣颂(Gloria)、信经(Credo)、欢呼歌(Sanctus)和羔羊颂(Agnus Dei)五个长年不变的部分组成的固定套曲形式。它们就像弥撒音乐的支架一样,固定的撑起整台弥撒中的音乐结构。这五个固定的部分在笔者记录的四个瞻礼仪式中,除了西什库天主堂在圣母圣天瞻礼中,用洗礼中的确认信仰环节代替了信经以外,其他的仪式以及唱词内容和顺序都是完全一致的,此部分选用的曲调也多为传统音乐风格曲调,如节奏是自由的散板以及采用的调式为古希腊音阶调式,旋律进行较为平缓,多为音阶的极进,鲜有大跳的音程等等。但略有差异的是在西什库天主堂的圣诞弥撒瞻礼中,唱诗班使用的弥撒套曲是莫扎特的《c小调大弥撒》,其歌词全部都用拉丁文来演唱,更具有正统性。除“固定部分”以外,福音前欢呼(阿来路亚)、祝圣后的欢呼(信德的奥记)、天主经和平安礼(天下万国)等仪节的音乐用词也是相同的。

在弥撒瞻礼中,城、乡用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随不同主日而更改,甚至每天都不一样的“变化部分”。首先是进堂咏仪节,进堂咏的作用是开始圣礼,并促使参礼者之间的团结,以及将他们的心灵导入该礼仪的奥迹中,它又同时伴随着主祭和辅礼人员的进堂游行。⑤在西什库天主堂的进堂咏(包括游行)中,是由唱诗班带领信友咏唱。而大三庄天主堂的进堂式则有中乐队吹奏的《上堂鼓》开始,记得笔者时在本科毕业时去北京大兴礼贤镇的西里河村做田野,西里河村有一种地方小戏诗赋弦,每每在戏曲即将开始时,都会有乐队进行“开场打通儿”,来“招揽”观众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就好像是用音乐告诉村里的人们好戏即将开始,要做好观看的准备。在中国戏曲中,此种形式的开场很常见。而人们也把这一观念也带入到了在天主教的弥撒礼仪中,用更为“热闹”的方式开始弥撒圣祭。在落水坨村圣诞瞻礼游行中,除了中乐队以外,还加入了西乐队演奏,场面十分壮观。其次,在信友奉献的仪节中,西什库天主堂,在圣母升天瞻礼中选用了弥撒套曲中的《奉献曲》,而在圣诞瞻礼中则是选用了传统的Pastores牧童曲,并用拉丁文辞演唱,很注重向正统性风格的靠拢。而落水坨村此处,是由西乐队先吹奏《平安夜》,唱诗班再唱《奉献》,之后是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居然是用音响放出的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现代流行钢琴作品《秋的私语》。这四首音乐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大混串”构成了落水坨村弥撒圣祭的奉献仪节。再者,两个乡村的天主堂在弥撒圣祭中都有放鞭炮的环节,大三庄弥撒中出现在感恩经中的“欢呼”仪节(圣圣圣)之后,落水坨弥撒中出现在“光荣颂”仪节和“欢呼”仪节之后。另外,在共融礼的“成圣体圣血经”仪节中,城—乡,乡—乡均出现了不同,西什库天主堂的此仪节与落水坨村天主堂出于的经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落水坨天主堂弥撒仪式此仪节处,每当主祭念完一句话之后,都有西乐队演奏二次《基督得胜》;而在大三庄天主堂的弥撒中,此仪节被省略了,既没有经文祷词,也没有咏唱。还有,本文涉及到的四场弥撒中,城、乡各有一个弥撒中加入了洗礼的环节,除了洗礼出现在弥撒中的位置不一样以外,在西什库天主堂,洗礼仪式中并没有用乐,而在洛水坨天主堂弥撒的洗礼中,由唱诗班演唱了《一个寒冷的冬夜》。此外,在领圣体时,西什库教堂选用的是《虔诚朝拜你》、《我需要你耶稣》、《到爱的过度来》、《爱使我们相聚在一起》、《平安夜》、《圣诞俚语》等曲,大三庄天主堂在此仪节先是唱诗班唱《是你恩典召叫了我》,之后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唱诗班再次咏唱了《是你恩典召叫了我》,而落水坨天主堂此处的安排是先有西乐队演奏《普天同庆》,之后是中乐队演奏《圣母经》,最后是唱诗班唱《耶稣诞生在伯利恒》,可见此仪节的灵活性较大。

通过对仪式过程列表和仪式音乐的对比可以发现,三座教堂在重大瞻礼的仪式中,其流程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无论北京的城市还是农村,在重大瞻礼中仪式的流程都是相对严格的按照文本中的记载的仪式规则和流程进行。在仪式环节严格遵守的前提下也出现了本土化的现象,如仪式中燃放鞭炮的现象。燃放鞭炮是中国仪式中重要的环节,使用的环境有传统节日,如春节;大部分城市及乡村婚礼及丧礼中也会燃放鞭炮;还有一些城市的商业店铺的开业典礼燃放鞭炮。鞭炮的燃放都含有祝福之意,是中国传统所特有的仪式内容。加入天主教瞻礼仪式中可以充分说明天主教在北京农村的本土化。

与仪式流程相比,仪式音乐的演奏和使用中却有着较大的城乡差异。无论农村还是城镇,教堂的仪式音乐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农村,北京农村瞻礼体现了天主教仪式在中国的本土化和现代化的统一。一方面民乐队的加入使天主教仪式用乐发生了变化,呈现了中国仪式的特色。另一方面,西乐队的加入同时体现了仪式的现代化。细观洛水坨村圣诞瞻礼西乐队使用的乐器鼓、小号、圆号、长号、萨克斯、大钹、小钹、圆号和长号,其乐器的组合,其配置自身就体现了西方乐器的本土化使用。这种乐器配置多见于中国民间的西乐队,在民间婚丧嫁娶和典礼庆祝中扮演着与民间民乐队相同的角色。前人学者对冀中笙管乐调查时亦发现了在乡村并非只有民乐队占领传统仪式用乐的市场,电子琴、小号、长号、架子鼓都也加入了传统婚丧仪式。

反观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器乐使用上将电钢琴调成管风琴音色,为的是追求西方天主教仪式乐器的使用,来凝造出弥撒礼仪中庄严神圣的氛围,这与农村天主教仪式中燃放鞭炮、中西乐队混合演奏相比,其仪式用乐的选择显示出标准化、回归正统的特点。而从唱诗班来看,一方面可能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唱诗班选用的乐器是电子琴而不是电钢琴,配置相对较差,但是仍用电子琴调出接近管风琴的音色。另一方面,在选曲方面,大三庄唱诗班的琴师向笔者提到,现在,交通发达了,村中有不少人会经常来往于村中和北京、天津中间,所以城市现在怎么做,唱什么,他们也会跟着学。就好像是城里人穿什么时髦,她们也会“跟风”一样。由此可见,农村有向城市学习靠拢的趋势。

在天主教的教义内,对于仪式的某些仪节结构有着程式化的要求,统一其教义,不可随意改动,然而在其传入过程中,无论城、乡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问题。在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化的现代圣歌甚至仅仅就是俗乐填词而已,在农村,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山区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把各种中国民间文化与基督教结合。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天主教仪式开始越来越看重回归正统,神圣庄严的教堂、有规有矩的礼仪,并且在各大瞻礼中开始使用西方传统的弥撒套曲,都说明了城市天主教仪式逐步向“原汁原味”上靠拢的需求。此时,农村却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就是其“乡土性”的观念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又有着崇尚城市现代化的趋势。

注释:

①在中国,基督教特指马丁路德于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的基督新教.在本文中,如出现“基督教”这一称谓,则是对基督教三支派系的统称.

②本色化又称本地化、本土化或本位化,指某一种文化将另一文化的某些元素吸取为己有,而又不失该文化本身的形式特点.

③即格里高利圣咏.

第9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

关键词:谢谢 差异 文化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那么表示感谢的词汇谢谢,是礼貌用语当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一、谢谢的使用

汉语中的“谢”在最初时多表示拒绝、辞谢、谢绝、辞别、告诉等意义。早期道谢义有一定的歉意,对方承担了某种付出或损失给自己带来好处,顾表示感谢。明清小说中已经很少见有辞别、谢罪、告诉等意义,这些意义都各自有更加牢固的词来表达。道谢的对象也往普通人、普通事扩展,道谢虽然还远不是一般人每日生活必需,也成为日常生活的内容了。一般认为影响道谢的有三大因素:人们的地位高低、关系亲疏和事件大小。传统上首先重视高地位,只有大事才对地位相仿者及其以下道谢。现在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太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太少。一般人对小孩的帮助不道谢,比如跑腿买烟找人,有人甚至在车上对小孩的让座也不道谢。

在西方,不论正式场合还是普通场合。除了对别人的帮助要说外,比如,亲戚或朋友打来电话,接电话的一方常常会对对方表示感谢。无论在哪家商场购物,买完后双方都会以谢谢来相互告别。而这不仅仅局限在陌生人或朋友之间,在美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常是彬彬有礼的。比如,儿女回家吃到父母准备的丰盛的晚餐,那么饭后大家都会称赞晚餐的可口并感谢母亲的辛劳。而当饭后孩子们清理了餐桌之后,母亲又会反过来感谢大家的帮忙。正是这种彼此间的感激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的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温馨。家庭成员之间很懂得感激他人的劳动。他们认为只有在家里养成了习惯,长大后才不至于在社交场合出丑。

二、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大恩不言谢”,因此在国内是很少听到彼此说谢谢的,尤其熟人之间更是稀有。但是随着各国间的相互合作日益密切,西方人凡事谢不离口的习惯也在慢慢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目前谢谢的使用仍然没有西方频繁,中国家庭成员之间也很少说谢谢,这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面子问题

面子系统涉及某一文化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组织关系。它包括亲属关系、对自我的认识、内部与外部关系、以及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1]。东方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很强,言谈举止非常注重礼貌,以此体现双方在地位等级上的差别;而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更重视平等,谈话举止相对轻松随意。东西方文化的成员在处理面子关系时采取的不同方式, 从而造成语篇方式的差异。东方人与陌生人交谈时往往表现出礼貌和尊敬;而西方人则倾向于平等待人[2]。在交际中, 他们首先考虑他人的面子问题。而西方人强调个人的独立, 他们在交际中更关注个人的面子需要。他们也就不像东方人那样突出内外的区别。通常在选择雇员时,东方人更多地会选择管理该公司的家庭内部成员, 而西方人更多考虑雇员的经验和教育背景。前者被社会学家称为礼俗社会,后者为法理社会[3]。因而,在中国我们更多看到的仍然是部下向领导道谢多,而领导向部下道谢少。孩子向长辈道谢多,长辈向孩子道谢少。这也体现了面子问题。

2.个人本位与家庭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这种个人本位的思想影响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 ?” 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意见。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家庭观念的不同,西方的个人本位思想强调个体的价值和权力,而中国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强调了家庭的价值和权力。中国传统的一家人里面或者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很少会用到谢谢,如果用了,意味着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说不说谢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说话双方关系亲疏的反映。而西方家庭成员之间说谢谢则表达了相互之间感激和尊重。当然,并不是说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就不表达感激和尊重,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

三、结论

随着跨国交际的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文化的不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谢谢的使用场合和范围也大不相同。本文主要探讨了“谢谢”在中西方的使用区别,旨在能够更好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高一虹.语言文化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7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