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精选(九篇)

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

第1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 地域文化 历史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文化差异一直以来是翻译中的大难题,种种事例说明,许多翻译中出现的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地方都是不了解或误解中西文化差异造成的。下面就历史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一一说明。

1习俗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所谓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活动中由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包含打招呼、道谢、致歉、告别、称谓等方面。中国人见面常说“你去哪儿?”、“吃过饭了吗?”这些话并无深刻含义,只是礼节性的打个招呼。然而对西方人看来,我要去哪儿,纯属私人行为,不是关系特别亲密的人是无权过问的。至于“你吃过饭了吗?”会使对方误解为你想请他吃饭。所以此类的汉语应翻译为“Hello.”“Good morning .”、 “How are you?” 再如,在听到对方对自己的夸奖时,中国人常说“哪里哪里,你过奖了。”而西方人常说“Thank you .” 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有点不谦虚。同样,我们中国人的回答,也会使西方人感到不可理解。

汉语里对人的称谓分得很清楚,如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但在英语里,姊妹和兄弟统称为sister 和brother ,还有堂兄堂妹,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在汉语里不仅年纪,而且性别都区分得很清楚,但在英语里,统称为cousin。另外,习俗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对颜色词的不同理解上。在中国,只有在葬礼上才穿百色衣服,而在西方,白色象征着纯洁,新娘结婚时,一定要穿白色的礼服,中国的新娘往往穿红色的衣裳以象征幸福、吉祥。反之,红色在西方会使人联想到“鲜血”、“死亡”。

2历史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它们各自的历史文化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两种语言相互翻译时所遇到的难题之一。其中,各自历史文化中所出现的历史典故在翻译时,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否则就不可能体现历史典故的涵义。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典故俯拾即是。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历史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如果仅仅直译为Tung Shih imitates Tsi Shih , 既没有准确解答典故的含义,也不可能让西方人理解它的内涵。东施是谁,西施又为何人,译者没有交代清楚。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直译加注:Tung Shih imitates Hsi shih (Hsi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 Shih was an ugly girl who was the neighbor of Hsi Shih and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翻译方法。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如果直译过来很难让外国客人明白故事内容,倘若加一个类比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外国客人马上就会理解。再如,把“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爱戴”翻译为“Jigong,Robin 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helped the poor。”把济公比作英美文学中的罗宾汉,西方读者马上会有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同时也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爱济公了。

3宗教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对中国民众有着深远的影响。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神话中的“龙王”,以及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他们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安排的。这种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注意,否则就会失当。《红楼梦》中刘姥姥说过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把它翻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 乍一看,似乎形神兼备,非常恰当,但实际上忽略了两者之间宗教文化的差异,把刘姥姥变成了基督教徒。具体来说,God 与天并不对称,如翻译成heaven 就更忠实于原文。

我们都自豪地把自己称之为“龙的传人”,是因为自古以来,“龙”在汉民族文化中有着“神圣、高贵、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但在西方宗教文化中,dragon 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意为“怪物、魔鬼、凶残”等,是可憎恶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翻译“望子成龙”时,不能直接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 ,” 应意译为 “to hope that one’s son become somebody。” 而“亚洲四小龙”应转换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 。”

4地域文化差异对汉译英的影响

地域文化是指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首先,这种差异表现在对方位词或相应物的表达有所不同。在中国,南为尊,北为卑,人们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常要置前。而英语文化恰好相反,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其对应的英语却是“from north to south”。就“东风”与“east wind ”而言,在中西方文化中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在中国人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神州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喜爱东风。而在英国,“东风”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他们讨厌“东风”,但却喜爱“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因而有“西风报春”之说。

其次,不同民族在比喻和审美情趣上也有很大的地域文化差异。同一件东西在他为美,与我却为丑。如“猫”和“狗”。“猫”在中国文化里有可爱和精灵的特性,但对于西方人来说,它是魔鬼的化身;西方人爱狗如爱子,狗可以与人平起平坐,但对于中国人来说,“狗”是令人讨厌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搭配的词多带有贬义的意思。如:“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狼心狗肺”等等。故此,“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应翻译为“She is a cat 。”“幸运儿”对应的英语可为“lucky dog 。”再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许多文化名人都喜欢以牛来做比喻,最著名的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古往今来,中国都是以牛耕为主。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所以,“力大如牛”应为“as strong as a horse ”,“像牛一样勤劳”对应的英语应为“work like a horse ”等等。

综上所述,文化差异内容丰富而且复杂,我们在把汉语翻译成等值的英语时,除了通晓两国语言文字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两种文化功底,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周方珠.英汉典故比较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1(3).

[2] 赵爱国.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移入[J].西北大学学报,1995(4).

第2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一种语言中,可以了解到另一种文化。“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诗歌的语言是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是深厚文化的蕴含,通过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并把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等,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一、从《西风颂》中看到的地域不同带来的中英文化差异

许多对待人生持乐观态度的中国人,遇到挫折困难时都会引用一段著名诗句以自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但是,真正知道它出自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的人,估计就不多了;而通过雪莱了解到英国人眼中的西风像什么样子,从而明白他们为什么歌颂西风的人,也许就更少。

不同的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也给表示自然环境的词汇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相应地就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会引起文化上的个性和差异,形成一些独特的文化概念。这些文化差异都在诗歌语言中体现出来,对英汉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中国东临大海,西部为高山,所以在中国,“东风”是“春天的风”,“西风”却是凛冽的。而英国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相反,英国西临大西洋,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西风在英国人心中是温暖宜人的。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就是对温暖西风的讴歌:“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温暖的风,温暖的西风,伴随着百鸟欢唱)。在交流中中要充分理解这些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国著名诗人南唐后主李煜的名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提到的“东风”与《西风颂》中的西风都代表着冬天的信使,预示着冬天的即将来临,尽管两首诗在氛围、精神等方面上是决然相反的。

二、历史背景差异下的跨文化交流

与地理环境一样,中西文化的历史背景也会反映在语言中。在英语中,与Dutch有关的词语往往带有贬义。如Dutch act(自杀),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I got mad and I talk like a Dutch Llncle.(我勃然大怒,于是就严厉地训人),If it is the fact,I’m a Dutchman(如果这是事实,我就不是人)。因为在l7世纪初,英国和荷兰曾经激烈交战二十多年,使英国大伤元气,所以英国普通民众对荷兰人恨之入骨。这一历史背景,使英语带有了民族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些英文的真正含义了。 转贴于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渊源,英国的传统文化渊源当然应追溯到历史久远、灿烂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基石,不了解这个文化背景而想直接走进现代的西方语言,就像一个外国人撇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去学习汉语,只能是一知半解,生吞活剥了。历史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了解英汉民族语言中一些文化差异,可以以促进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三、宗教信仰、谚语、典故下的中英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典故的来源不同,也会对英汉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国人大多信仰佛教,佛教文化和儒家伦理文化是汉文化的主流。而英美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文化以及希腊、罗马神话对英美文化和社会的影响比较深刻久远。如中国人说“菩萨保佑”,西方人则说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中国人说“天知道”,西方人则说God knows(上帝才知道)。还有不少典故、谚语,如中国的成语典故中有“叶公好龙”、“空城计”、“东施效颦”等,多来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名着。而西方人会讲He’S a Shylock.(他是个守财奴),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That’s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这些西方谚语、典故,都源于莎士比亚作品和希腊罗马神话。在听到这类词语时,在了解中西宗教文化背景前提下,知道其出处,充分理解其深层文化内涵,在交流中就没有理解的障碍了。

四、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方面的不同

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的是三大哲学:儒家、道家与佛教,特别是儒家,它们都重视悟性,如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子强调“‘无’中生‘有’”,庄子强调“得意忘形”以及“‘意’不可‘言传’”。人们讲究融会贯通、和谐自然,注重辩证思维,具有综合、宽泛、不确定的特点,有较大的联想空间和回旋余地。与汉语不同,西方语言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后来16到18世纪风行欧洲的理性主义,注重形式逻辑,强调形态的外露及形式的完整,具有明晰、精确、具体的特点。这一差异也充分地反映在英语诗歌的表达方式上,例如:在一些爱情诗歌里,英语诗歌就会直白地表达爱,“love(爱)”这个字可能会反复的出现在一首诗中,这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看来不是美,甚至有俗的味道,是羞于启齿的,公然在诗歌中赤裸裸地谈这些就更是伤风败俗,难以接受了,更谈不上欣赏其中的美了。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审美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了诗歌的理解与欣赏,没有做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有时甚至于扭曲了诗歌的原意和初衷,形成了文化冲突,阻碍了两国文化的正常交流。这样看来,在品读英语诗歌之前接触一些有关西方国家的思维、审美方式,并与中国的思维、审美方式相比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

英国也像中国一样,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背景,有着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语言-英语正是其文化、历史的积淀,而英语诗歌更是其历史、文化的浓缩。如果真正地读懂了英语诗歌英语背后的文化:地理位置、气候、宗教信仰、文化渊源、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历程、思维方式等方面就更应该是非常熟悉,这对于语言的学习与交流非常有益。

第3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第4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关键词: 文化差异 联想意义 词汇

文化差异是指人们在不同的生态和自然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信仰、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于建平,2000)。利奇(Leech)将词语的意义分为概念意义和六种联想意义,即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而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很多词汇往往带有本民族内隐的、特定的文化信息,文化间的差异性则会导致词汇联想意义的不同。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讨论影响词汇的联想意义的因素,分别有地理环境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社会习俗差异、价值观及历史文化的差异。

1.地理环境差异

以自然现象东风和西风为例,在中国,东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万物复苏。这是由于中国是位于北半球的一个半封闭式内陆国家,东临太平洋,而西北部却是高山戈壁。当西风吹来时,正值中国冬季。此时寒风刺骨,树木凋零。因此,在中国,西风常和悲伤、沮丧、凄凉等感情联系在一起。有意思的是,英国的地理环境于此恰恰相反。在英国,恰恰是西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西风代表着希望、生命力和勃勃活力。这是由于英国地处西半球,西临大西洋,西风从大西洋徐徐吹来,恰似中国的东风,因此汉语中使万物复苏的东风的联想意义和英文中的西风相似。而在英国,东风来自于欧洲北部,经常和寒冷、阴郁等感情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的西风有着相似的联系意义。从下面两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这点。

It’s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I never hear the west wind but tears are in my eyes.For it comes from the west lands,the old brown hills,and April’s in the west wind,and daffodils.(Cao Shunqing,1988:42)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Cao Shunqing,1988:47)

其次,从季节的角度来看,夏、秋这两个词在中西方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英语中autumn这个词常和喜悦、宁静等感情联系在一起。而汉语中秋却常常和悲伤、孤单等感情联系在一起。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大陆性气候,夏天骄阳似火。而从季节的角度来看,英国属于海洋性气候,夏日温暖和煦,与中国的酷热迥然不同,因此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这样赞美他的情人,“Shall I compare thou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Cao Shunqing,1988:151-153)(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你却比炎夏可爱温存。)植物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竹为例,当我们想要表达某种新生事物充满力量或者发展很快时,中国人常选用竹,而在英国更多地则选用蘑菇(mushroom)。这是因为中国多产竹,竹文化也在中国源远流长。英国则以其阴雨多云的天气闻名,这种气候尤其适合蘑菇的生长。因此,英国人尤为喜欢蘑菇。汉语中雨后春笋知新事物发展很快,我们经常把它译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or mushroom up”。可见,在英语中,蘑菇才有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这一层含义。

2.宗教差异

中国文化深受儒、道、释三者的影响,而西方却深受基督教的影响。远古时代,人类无法理解和掌控多变的大自然,因此相信有巨大的神秘力量的存在,比如人类敬畏崇拜的上帝、仙佛菩萨等。同时,还存在使人类厌恶恐惧的撒旦、妖魔鬼怪等。很多宗教都有相信永生、敬畏鬼神、劝人向善的共同点。但某些宗教语言却是本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英文中常出现的dove,oliver leaf,Adam’s apple,forbidden fruit,lost sheep(和平鸽,橄榄枝,喉结,禁果,迷失的羔羊,误入歧途的人)。与此类似,“奈何桥”、“孟婆汤”、“孙悟空”等词汇却是只有中国人可以意会的。再以莲花为例,在英文中,莲花的联想意义主要来自于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它的释义为a fruit that makes those who eat it lazily and dreamily contend(一种吃了使人慵懒,陷入迷梦,满足的花即忘忧果)。因此,在英文中莲花的联想意义是吃过后忘记一切,短语lotus land(安乐乡),Lotus-eater(醉生梦死)就有这一层含义。在中国宗教语言中,莲花常处出现在佛教中,比如说是菩萨脚底的莲花台。再者,当人们提到圣地时。不同文化中的人会想到不同的地方。基督徒很自然就联想到了耶路撒冷,佛教徒则会想到印度,而伊斯兰教想到的却是麦加。

3.文化习俗差异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民族,往往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视角与好恶感,从而引发不同的联想。长期以来,汉民族认为狗是低贱的、品行不好的动物,人们总是带着一种鄙视的、憎恨的眼光看待它。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和谚语丰富多彩:“狗皮膏药”、“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仗人势”、“孤群狗党”、“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由此可见,在汉民族文化中,狗总是被人们更多地赋予贬义的感情色彩。而在西方人眼中,狗却是好朋友,是心爱的宠物,他们对狗有着特殊的感情。例如,

lucky dog幸运儿

to be top dog重要的人,处于支配地位的人

as faithful as dog极其忠诚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4.价值观差异

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这也体现在语言中。价值观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对同一概念意义的词汇完全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会引起误解。比如,inpidualism与个人主义。汉语中个人主义带有缺乏原则性,无组织、无纪律,爱出风头、逞能,强调个人利益、自私、冷漠,不关心他人等意味,常用作贬义词。英文中inpidualism则意味着对自由、对差异的追求。个人主义在英文中具有肯定、赞扬的联想意义。再以恭维为例,不同国家民族的人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在中国,如果一位男士在公众场合向赞扬一位姑娘她的美貌,姑娘可能将这种恭维视为一种轻佻的调戏行为而生气。而在西方国家compliment(恭维),男士赞美女士的美丽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女士一般都会欣然接受。

5.历史文化差异

第5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方美术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2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94-01

我们去读西方美术史实际上是要建立一个对我们自身的美术与文化的发展进程提供一个更好的认识与反思的平台,使我们能更加明确自身所处的状态,而不是用西方美术的背景及规律来衡量自身的发展状态。

一、历史存在的特定语境

(一)西方古典主义绘画

自从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等经典哲学诞生及希腊的逻各斯与希伯莱德上帝结合起来而确立的基督教精神时起,西方的文化与美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都力图运用理性的思维方式来对客观的物体进行描述和表现。于是我们知道,西方古典美术注重的是视觉的可靠性和对透视、解剖、结构等基本知识的研究,其原因便是作为科学的透视学、解剖学等学科的兴起奠定了西方绘画注重现实物体研究的基础,并造就西方古典时期绘画的审美趣味。

(二)西方印象主义与现代主义绘画

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导致了西方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摄影技术的出现使得西方绘画走向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客观现实的基本规律和知识不再占主导地位,造型成为认为的、自由化的方式,这一点我们从莫奈、修拉、保罗•塞尚、梵高、高更、毕加索等人的作品中能够体会到。西方现代艺术的主旨是对现存的社会状态进行反思,对社会进步论进行反思,体现社会进步、扩张等作用于人之后个体的状态。于是既定的审美模式(古典主义审美)消失殆尽,画面的形象、造型变得丑陋、血腥甚至疯狂。因此,西方的美术历史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映照着整个西方社会的变化状态。

(三)中国古典绘画

中国画重性灵、重“意在象外”,不将艺术的审美对象放置于对现实的研究与再现。中国美术表达的外部世界实际上是对内心世界的审视,借助艺术的传导力由再现转向表现。中国绘画在总体特征上倾向于意象的表现,其中心观念是“气韵”。“气”是画家与其内在修养、文化的统一体,“韵”指的是画家在画面上流露的某种韵味、情趣。中国绘画讲传神,讲究在“似”与“不似”之间,宣泄对象的内在精神与情感,强调自然的神圣、造化。在画面透视方面,郭熙(宋代)于《林泉高致》里提出了“三远论”:“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每远每异,所谓山行步步移也,每看每异,所谓山形面面看也”,三远法给画家经营画面创造了广阔的天地。在中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社会朝代的更替并没有使中国美术在形式和意识形态上有显著的变化,维持在农耕社会状态下的中国美术史依然体现着“天人合一”的觉悟与性情。

(四)中国的近现代绘画

辛亥革命后由于受到西方文化侵略性的撞击,东方的文化、哲学以及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出现了林风眠、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等一批新中国早期的艺术家,他们为新中国美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由于受到法国现实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中国画逐渐地流露出了注重现实的意识形态。至今,中国近现代绘画逐步与中国古典绘画拉开距离。

二、中西方美术史的差异性

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本质差异就是其各自的社会背景、宗教、哲学、文化以及民族间的具体差异。西方自工业革命后逐步转向工业化社会,迈向工业文明的大门,导致其美术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美术在其宗教的感化下更习惯于反思并进行思维的操作;而中国的美术历史由于受到中国几千年封建体制社会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关注更多的是自然造化的根本规律。于是西方与中国美术历史的主要差异性着重体现在社会影响下的民族本性上。民族间的差异性使得艺术作品的创造拥有着不同的感彩和情调,前者由审美走向皈依上帝,使人成为“人”,后者由人际走向宇宙,崇尚造化;前者尊崇灵魂,鄙视肉体,后者与自然同在,重视此在;前者向上帝祷告,企求赎罪,后者中庸平衡,超然禁欲。于是中西方都维持在各自的范围内去面临和解决自身的形而上的问题,学习西方美术史是为了更好地反思我国的美术发展过程,更能明确我们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状态,并不能说是东西方美术历史进程中的各个阶段是彼此认知互补的过程,当然也不能够运用对方的标准和思维模式来衡量自身的意识形态是否中肯。

中西方的美术历史都在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向我们述说着它们过去的岁月痕迹,使我们感受着自身成人、为人的存在、喜悦和恐惧。曾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人类很可能是一秒钟之前被创造的,却拥有着数千年的回忆……”确实,无论东西方艺术有着如何的区别,留给我们的依然是无尽的分享与感动。

【参考文献】

第6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第7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习俗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

[1] [2] 

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第8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强和国际各领域合作的深化,正确对待我国古老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差异显得尤为重要。国人对待西方文明由于民族历史问题而产生崇拜或排斥等诸多心态,本文认为对待中外文明应秉持承认、尊重、学习、理解、互补、共荣的基本态度,才能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论文关键词:中外文化;异同;交流;理解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各种文化之间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各有不同于他者的独特之处。中国自百年前被迫打开国门,三十多年前自主对外开放以来,关于中外文化异同的讨论就一直是热门话题。既有长期旅居海外人士乃至华裔后代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也有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学者的潜心研究,深入分析,更有许多“老外”也乐此不疲,这对于我们的思考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都是大有裨益的。下面我仅就学习和工作中的体会,对怎样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异同尤其是“异”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承认、尊重

文化主要指某个民族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包括显形的和隐形的,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合不合理的一切,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可以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各种文化的存在必定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对中外文化要一视同仁,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要给予足够的尊重。不能采取“鸵鸟”态度闭上眼睛当作不存在,也不能自我否定采取民族文化上的虚无主义态度认为外来的一切都比本土的好,更不应采取文化沙文主义,视一切外来文化为蛮夷,唯我中华文化独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不利人,也束缚自身的发展。

比如希伯来文化,已有至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犹太民族两千多年来散布世界各地,直到二战后才有了以色列这个国家,但却能保持自己的传统,维系着民族的延续。靠的就是文化的强大力量!伊朗总统内贾德先生扬言要把以色列“从地球上抹去”,怎么可能?犹太民族受到的迫害,遭受的苦难还少吗?有文化在,这个民族就不会消亡,谁能把深入骨髓血液中的文化轻轻抹去呢?

承认各民族文化,就要尊重它。深谙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就说过要和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联合相处。你不尊重人家甚至蔑视冒犯,怎么与人家相处?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才会换来人家对你的尊重。

二、学习、理解

承认了尊重了各种文化存在的客观事实,就有必要去学习它理解它。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带来了经济、生产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球化。随着交流的增多,多种有着不同底蕴的文化交流碰撞就不可避免。我们要学习、研究、理解外国的文化,寻找中外文化的共同之处,也要尤其注意差异性。

例如,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就有很大不同,思维物化后形成的文化差异更是大相径庭。一般来讲,中国人比较重悟性,注重辩证思维,所以中国文字造词比较注重形象;而西方人更重理性,重逻辑思维,所以英文更多考虑实用价值。同一个东西,中文叫做“明信片”,而英文直译为“传递的卡片”(post card)。绘画上,西方的油画注重写实,讲究色彩,光线变化,透视效果,而国画讲究的是写意,意在言外,留下更多想象空间。中国人画一个人骑马,周围有纷飞的蜜蜂,表现的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中国人不直言你儿子落榜了,却说“最后一名是孙山(我),你儿又在孙山外”(名落孙山)。再有,中国的饮食文化讲的是“色香味形”,而西方人偏重于营养的保证,一天摄入多少卡路里、维生素、蛋白质等。

学习、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更要理解差异性其来有自。例如中国人说某人“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英文中要表达同样意思却是用“马”。那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英国人是用马来耕作的,都是好帮手,词语中却不同了。这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为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了差异。可以说中外文化中几乎所有的差异都有其不同的原因,地域、人种、历史、宗教、生产生活条件、甚至气候、人数都会对文化的形成造成许多不同的影响。

三、互补、共荣

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的文化是客观事实,文化间的差异不可避免。我们既要互相尊重理解,更要学会包容,吸取各自的长处。互相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和谐相处,互利共荣。在各民族相处,各国家交往,各种文化交流中,最要不得的是傲慢与偏见。

例如在政治文化上,西方人就常犯这样的毛病。有些西方人士一心要让世界各国都变成和自己一样,他们采取的是“非我族类”“党同伐异”的政策,强制推销自己的制度、文化、民主。比如在中东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而中东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民族宗教情况复杂,发展程度不一。你一概打为“异类”而代之以“民主”,而非当地人民的自主自愿选择,那么“突变”的结果只能是混乱甚至倒退。中东和中亚闹过“颜色革命”的一些国家反美反西方情绪高涨与此不无关系。文化上的傲慢与偏见的后遗症由此可见一斑。

傲慢与自信是两码事。自信是应该的,必要的。因为资本主义二百多年的成功发展而产生西方文化的自信是有理由的,却不该由此完全否定其它道路与其它文化。同理,我们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近百年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基本统一的历程,有近几十年的快速的巨大的发展,而更加自信是应该的更是必要的。但绝不意味我们可以傲视其它国家,看不上外国文化。自信再前进一步就是傲慢与偏见了。

第9篇:东西方历史文化差异范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习语; 文化含义; 翻译

    Abstract : Idiom is a specific and structurally fixed expression in a certain language. It is formed while the language is being used. It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to show a nations’culture. Translation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 which is reflected in idioms. It also brings up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to translate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Key words : cultural difference ; idiom; cultural meaning ; translation

    什么叫文化? 根据《辞海》的解释,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现代文化之父”之称的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 既包括显形式样又包括隐形式样, 它具有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 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的”。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 包含着大量的习语, 它们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不仅言简意赅, 而且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地理环境的差别, 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的习语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 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可分为两类: 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 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意义) 的差异, 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 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

    一、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中西文化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朱光潜先生在《谈翻译》一文中说:

    “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 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 甚深广而微妙, 在字典里无从找出, 对文学却极要紧, 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背景, 对于文化的这种意义就茫然, 尤其是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应付。”美国人类学家鲍阿司指出, 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 正由于这样, 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制。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

    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文化呈相依相存的关系,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它反映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现象。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文化烙印加到语言上。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 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大量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 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 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例如“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着名人物, 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他在中国读者的心目中当然是智慧的象征。但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与“臭皮匠”又有什么关系, 若采用直译的方法, 很难传递它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 只有采取直译和增译相结合的方法, 才能使原语的文化信息得以充分再现, 故该句可译为: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 , the mastermind. 还有大量的习语如: “东施效颦”、“杞人忧天”、“名落孙山”、“叶公好龙”、“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等等。

    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 也有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如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弱点)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 paint the lily (画蛇添足) ,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 , cut the Gordian’s knot (快刀斩乱麻) 等等。

    2. 宗教信仰方面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为主的国家,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相关的习语有很多, 如“借花献佛”、“缘木求鱼”、“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我们有道教的“玉帝”, 佛教的“阎王”, 有神话的“龙王”, 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

    欧美人信奉基督教, 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办的。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God be with you (上帝与你同在) , 也有Go to hell (下地狱去) 这样的诅咒语。

    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特别留神,

    否则就会出现失当现象。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这句话时, 把它译成Man proposes , God disposes , 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语似乎形神兼备。但由于两者存在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 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 在此例中的“天”与“God”

    并不完全对应, 若译成Man proposes , Heaven disposes 似更忠实于原文。

    3. 风俗习惯差异

    英汉习语差异是多方面的, 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与“dog”在中西方文化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狗在汉语文化中是一种低微的动物。对中国人来说, 大多数情况下, 狗是令人讨厌的东西, 其形象是肮脏、龌龊的。汉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 如“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中, 狗被认为是心爱的东西或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欧美人爱狗如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