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精神文化的需求精选(九篇)

精神文化的需求

第1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养老机构精神需求文化生活老年人

一、现状分析

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通过调查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能得到满足。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一些养老机构内每周基本上都有活动,但是参加活动的往往只有少数人。有少部分老年人是不愿意参加的,他们觉的到了养老机构就应该有个清净的环境;也有少部分老年人想去参加这些活动,但是因为自身条件或者夫妻有一方残疾的原因导致他们不能参加这些活动。从而导致机构内总有一部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该问题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二、实践内容

本次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用时50天。我们有机会到上海杨浦区见习,我们利用见习期间调查了机构内老年人精神需求与精神文化生活状况,小组成员借助见习期间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为本次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实践方式主要分为四种: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访谈交流、问卷调查。其中调查单位为7家,调查人数为216人次。

三、问卷分析

(一)老年人的人际交往范围

分析:该养老院老年人普遍认为自己与周围几个房间的老人相处紧密,相对来说也是计较狭窄的,入住养老机构的大多数老年人已离开了工作岗位,有的儿女经常不在身边,有的身体状况不好、行动不便,他们的交往圈子会明显缩小。这些老年人常常倍感失落和孤独。

(二)老年人派遣孤独的方式

分析:说明机构内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后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家庭角色的变化,周遭环境的改变,身体病情的影响等因素,我们可以看得出在此机构的老年人在派遣孤独的方式上在选“自娱自乐”这个选项是最多,达到了61.1%,其他几个选项所占比例都很少。但是用该方式来派遣孤独是没有较大的成效的,对养老机构老年人来说家庭情感支持越来越少,在精神健康状态方面存在著很大的问题!很多问题的堆积下,很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

(三)老年人参加文化活动的频率

分析:参加老年文体活动不但会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增加交际机会,还会促进思维的活跃,记忆力的增强。在问卷的填写当中有49.8%的老人很少参加和8.4%的老人选择了不参加,反映出一半以上的老人文娱活动,说明老年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说明老年人的文化活动的需求有待提高。

(四)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状况

分析:随着老年化逐步上升,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状况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的精神需求是否满足不仅对精神状态有影响而且对身体状态也有影响。福利院内有65.4%的老年人在精神需求状况上选择的是比较满意,说明福利院内的老年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做的比较成功。但是也有21.5%的老年人选择的是不满意,这说明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可能会出现低落情绪,如果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意出门,不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机构养老中家庭作用的介入,充分发挥家庭在老年人情感慰藉方面的作用

在老年人的情感世界中家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他们年轻时把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当他们老去入住到陌生的养老机构时,内心对家庭对子女的渴望和依赖也愈强烈。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老年人们没有子女的陪伴,交流也随之减少。可以获取的家庭情感也减少。在机构内,老年人的子女们虽然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需求,可是精神上的需求却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多关注老年人内心正真需要的是家庭的陪伴。

(二)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建设专业化机构养老队伍

为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人员保障,应该对现有养老机构的人员进行精神文化服务方面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精神养老服务团队。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宣传和鼓励社会热心人士加入到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同时规范志愿者服务标准,完善奖励制度,使得精神养老服务工作者的队伍更加壮大,更加规范。

(三)充分发掘老年人群体自身需求潜力,为老年人老有所成创造条件

养老机构可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兴趣班,让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文化程度参与活动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班。机构可以多组织老年人的集体活动,以及利用阅览室、报刊栏等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养老机构应该充分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让老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愉悦。老年人在发挥自己余热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一份自我满足感,这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五、实践总结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趋凸显。最美不过夕阳红,当一个人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往往更需要关怀。三年一代沟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年轻人并不懂得老年人的世界,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是空虚、孤独的。作为老年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让中国的养老夕阳常红,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养老机构专业性的不断增强,国家和人民都提高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状态改善的关注度时。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必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傅双喜,张伟新.老年人心理需求与对策[M].北京:人口社会出版社,2012.

[2]国务院办公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M].2011.

[3]穆光宗.老年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4):80-88.

第2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农民工;精神文化;现状;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18-03

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工的物质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却没有得到同步推进,其精神文化需求状况不容乐观,呈现出贫困化、孤岛化、粗俗化的特征。新形势下广大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如饥似渴,对精神文化需求主观能动性越加凸显,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发展中所占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因此,把握农民工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的新要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状

(一)精神文化需求产品供给不足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农民工对精神文化需求出现高渴求、层次高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从目前来看,社会对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产品和服务总量明显供给不足。供需之间缺口巨大,是新形势下制约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障碍,其突出表现在政府和企业供给不足。

一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工的需求,已有的一些文化设施也与农民工的需求难以契合。其表现在:一方面是政府公共财政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够。笔者在深圳市宝安区工业园调研时发现,在这些企业及工厂密集的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很少。例如,多数农民工喜欢看报、技术培训、就业信息,但农民工居住的社区、街道却无阅览室、活动室、培训室。另一方面城市里的文化设施,多数是为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而建设的,没有考虑农民工口味和消费能力,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商业化、高档化对农民工的无形壁垒,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遥而望之。三方面,政府在城市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供给上,在种类上仍然是依据城市居民的文化需要进行供给,在数量上仍然是根据社区常住人口的规模比例进行供给,这明显造成农民工文化需求设施供给不足。

二是企业的文化供给与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缺口。当前企业对农民工文化活动重视程度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影响最大,许多企业对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关心不够,不少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没有为改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为农民工建立文化活动室,居住地附近也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农民工只能靠打牌、睡觉、看电视等方式消磨时光。相对而言,国有企业以及规模比较大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对农民工的文化生活服务比较重视,而一些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提供的文化服务实施相对简单、贫乏,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

(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实消费能力不强

新形势下,大多数农民工虽然有精神文化需求的强烈愿望,但囿于收入条件、工作时间等方面的因素,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现实消费能力整体偏低。一是由于自身工资水平低,使得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消费理念保守,没有经济能力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也更没有经济能力去享受精神文化生活。大多数农民工有限的收入限制了他们精神文化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仅(不包括包吃包住)2 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2013年多数农民工即使通过加班获得的月平均工资也只有3 200元左右。二是工作时间过长,闲暇时间少,即使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提供精神文化产品,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大部分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超长时间的加班使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去从事其他活动。2013年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9.9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从农民工集中的几个主要行业看,制造业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58.2小时,建筑业为59.4小时,服务业为58.5小时,批发零售业为59.6小时,住宿餐饮业为61.3小时。在农民工当中,普遍存在着加班现象。每周加班时间在9个小时以下的占33.2%,加班18个小时至24个小时的,占15.8%,加班超过24个小时的,占6.9%。加班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民工的常态。总之,农民工收入低,时间贫乏,导致他们无法去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工的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相应促使农民工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广大农民工主观能动性急剧增加,对精神文化的渴求已经由原来等、靠、要逐步向主动创造性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3年我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8%下降到37.7%,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比2012年增长13%。新形势下,许多农民工开始热衷精神文化需求,他们把闲置的资金投入到精神文化消费领域,便购买书籍、电脑、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少数农民工在工厂、工棚等建立了阅览室、上网室、KTV室、体育活动产所等精神文化需求设施。除此之外,部分农民工还成立了农民工乐队等,他们完全自主创作,深刻体现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的渴望。比如:2010年10月,由深圳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翻唱的一曲《春天里》红遍网络。还有四川万源31岁的农民工周述恒,撰写了45万字的民工打工史长篇小说《中国式民工》等。新形势下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观能动性明显增加。农民工已改变过去由被动的获取精神文化,向积极主动的获取精神文化需要。

二、新形势下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匮乏的原因分析

(一)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是现代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制约

“二元”户籍制度阻断了农民工向城市迁移的通道,形成了农村与城市的分隔,其后果就是人为的分为两种身份的人,市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农民工却被剥夺了享有同样权利的机会。它成为市民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着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严重的不平等,阻碍了农民工分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的障碍。户籍制度赋予农民工特殊的社会身份以及社会地位,使农民工身份不明,工作不稳,把农民工隔离在了城市社会之外,加深了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隔阂,更拉大了城乡经济、文化等的差距,阻碍了社会公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许多权益不能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许多农民工进城务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之后,依旧被排除在现代城市文明之外。这种身份的隔阂扼杀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意愿,并且深深的影响着农民工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形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一大障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其弊端日益凸显出来,尽管我国政府做了很多的改革和探索,但是总体框架仍然需要改变,门槛仍然太高,二元户籍制度依然束缚着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

(二)经济条件的制约

农民工的收入高低是直接影响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决定因素。一方面,多数农民工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待遇差,精神文化产品消费能力不强,扼杀了他们的文化消费欲望,限制了他们的文化活动开展。根据笔者调查显示:农民工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占6.8%、1 200~2 500元的占42.7%、2 500~4 000元的占35.6%。二方面近年来,农民工的工资有所增加,但与物价上涨相比之下,农民工的收入增长极其缓慢,他们对持久收入的信心并不太强。有限的经济条件直接制约着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宽裕的经济状况使他们开支只能主要用在食品消费上,即使有闲钱,多数农民工也是将大部分收入储蓄起来,或者是寄钱回家,留在手上可支配的闲钱就仅用于生活开支了,从而制约了农民工的文化消费,可见花在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支出可谓微乎其微。三方面城市社会产品的种类日益丰富,城市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日益提高,农民工日常生活消费已经占去了他们收入的一大部分,城市中的文化设施和休闲娱乐场所大多收费高,超出了农民工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至于买书、买电子产品、看电影的的消费甚是极少。这种经济状况和生活状况,农民工根本无经济能力去追求或扩大精神文化需求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重视不够是造成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少数政府部门负责人目光短浅、没有长远规划,在一些不正确的政绩观的导向下,片面于发展经济,只对迅速提高GDP,追求眼前利益,对立竿见影地提高农民工的物质水平等政绩工程感兴趣,对长期性、投资大、见效慢的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却视而不见,而没有把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摆在议事日程上,忽略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这直接导致可供农民工消费的公共文化消费品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员总是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制定政策,而对农民工却缺乏人文关怀,忽视农民工紧张和劳累的工作之余的精神文化需求,甚至认为农民工只要是物质生活提高了,精神文化需求自然就会满足。总之,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保持“重经济、轻文化”,“重物质、轻精神”的惯性,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必须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问题的对策

(一)现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仍需深化

户籍制度是牵涉人口流动、迁徙等全局性的问题,必须由国家相关部门审时度势,做出决策,在全国实行,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户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越来越快,现行的户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当前户籍制度使农民工成为边缘人并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只有改革和创新制度。增加社会对农民工的包容度,满足这个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这个特殊群体成长,使其转化为“城市人”他们才不会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提出强烈挑战。因此,改革和创新户籍制度,要改变以户籍或居住地为依据的社会文化供给、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政策,将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不合理制度规定全部剥离出去。让那些对城市贡献很大、有稳定职业和收入的农民工尽快转变为城镇居民,使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的身份地位、权利义务。让农民工在公共医疗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与城市人一样的待遇,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才能为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奠定基础。新形势下,精神文化需求属于消费高端部分,只有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才会使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水到渠成,满足农民工的精神文化才有一个根本的保证。为此,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二是提高农民工劳动报酬所占初次分配的比重。三是政府要加强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失业等公共服务上的投入,扩大养老、医疗保险对广大农民工的覆盖面,对特殊农民工、低收入农民工群体给予精神文化需求补助,间接补充农民工的收入,妥善解决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后顾之忧,使广大农民工敢于放手扩大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2011年10月中共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不断丰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从战略层面上来讲,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实现农民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发展理念层面上讲,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把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纳入政府文化服务和管理的基本范畴,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设施,改变其农民工业余后生活单调的现状。三方面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增强为农民工服务意识,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纳入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中,承担起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文化部文化司华中师范大学调研组.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张跃进.北京: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3]刘怀廉.北京:中国农民工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余红,丁聘聘.中国农民工考察[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第3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社区互助 老年群体 精神需求

精神需求包括情感需求、文娱需求、人际交往需求、教育需求、政治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通过调查,与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相比,住在社区中心有社会交流感的老年人精神状态和行动能力更好。通过互联网联合社群与老年人进行互动交流,在促进社区一体化的同时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本文将通过实地调研并建立模型探究老年人精神需求在社区互助机制下的满足程度,并就如何将社区互助模式融入养老行业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1 老年人精神需求

老年人精神需求,是指人的精神世界中为弱化消极情绪感受,自主转换为充实和尊严而产生的物质需求,较高的精神满足度可以使得老年生活更加美满。几大精神需求中是有一定的层次关系的,从“差序格局”的角度来看,选取最强烈的精神需求――情感需求、娱乐需求和求知认同需求为主要研究对象。(1)情感需求:情感需求是老年人最大的“软肋”,老一辈的人们在年岁渐大之后更是将家庭看作全部的精神寄托(2)娱乐需求:老年人的休闲时间一般都在低层次不断循环。(3)求知认同需求: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只能用这些较为单一和传统的方式接受和处理各种社会信息难免会造成各种信息的确实和不完备。

2 社区互助机制

2.1 社区家庭一体化构成社区互助

社区一直是多数老年人生活和养老的理想场所,将社区和家庭的概念联合起来,通过积极组织社区老年群体活动带动老人之间交流互动,将社区塑造成一个大家庭,实现社区和家庭的一体化。

2.2 社区互助机制的应用

(1)老年互助型。在社区中设置老年互助型家庭组,组织几位老人组成家庭,人员的配置参照每位老人的性格和年龄互补。(2)朝夕互助型。朝阳夕阳互助模式更多的嫁接于邻里、亲友之间。

3 老年人精神需求满足程度分析

3.1 研究模型建立

老年人需求的满足程度往往跟社区环境待遇和自身家庭经济与健康状态相关,而在社区内部通过社区互助机制的运用我们发现在互助活动中,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满意度也和情感生活状况、人际参与状况、闲暇文娱状况的参与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构造出老年人精神需求影响评价理论模型,如图1。

在此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假设:

(1)社区互助机制对老年人情感生活满足度作用最大;

(2)社区互助机制对老年人文娱生活满足度作用最大;

(3)社区互助机制对老年人求知认同满意度作用最大。

以88位社区老年人为主要样本,通过口头和走访的形式就居住情况、年龄、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以及退休前职业进行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整个社区老龄人口偏年轻化,60~70岁占比50%,居住形式以独居和配偶居住较多,占比75%,受教育程度偏高,初中及以上占比51%, 健康状况一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老年人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较好。选取此小区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老年人的个人素质与精神需求是否旺盛为前提,相对年轻、健康、文化层次高的老年人在精神需求及活动参与度方面积极度较高,有利于验证实验假设。

3.2 研究模型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文娱需求一般与健康状况相关、求知认同需求一般与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相关、情感需求与居住形式相关。通过社区互助机制,我们收到一定数据反馈,通过社区互助机制,选取三个方向验证,分别以2014年9-11月份数据和2015年4-6月份数据进行对比,如表一、二、三。

由SPSS计算数据,三份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0.969、0.931,均大于0.8且小于1,认为变量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认为社区关系的和谐改善了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意度、社区活动增加了文娱需求满意度、互助课堂参与度增加了自我认可满意度,且社区活动对老年人文娱需求的改进和满意度的提升方向上相关关系最强。

4 结语

是否重视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体现也是国家精神理念进步的标志,建立能够满足老年人在内的整个社区文化的繁荣,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精神保护网和周到的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的多元化力量。老年人能在社区互助机制下充分发挥所长,只有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的提高其生活质量、完善其生命意义,从而促进个人家庭和集体社会的大和谐。

参考文献:

[1]程瀛.老年人与数字鸿沟:背景、现状与影响[J].学术沙龙.

第4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职工 精神文化 对策 建议

正 文:

近几年来,绍兴市职工队伍和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状况及工会组织建设都发生了新变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和职工认识到活跃职工文化生活,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不仅对职工自身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而且对于密切干群关系,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也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了解和分析我市职工群众的工作和生活现状,特别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这对于活跃职工文化生活,探索新的发展途径,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职工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我市各级工会组织虽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

1.1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和文体活动现状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据调查,认为领导不重视,文体干部少,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制度不健全,组织不得力占较高率。各基层工会所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与形势发展要求,与不断增长的职工文化需求相比有滞后现象。

1.2职工文体活动阵地作用的发挥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职工文体活动阵地少,设施陈旧老化,缺乏资金和人才,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差距甚远。

1.3不良文化的侵蚀不容忽视。在激烈的竞争中,文化市场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重利轻义的问题,精神文化产品的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其间,对职工群众的侵害和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的原因分析

2.1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职工比较关注身体和心理健康,对健身需求强烈,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时尚。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把这项工作纳入日程。

2.2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与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变化新趋势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带来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变化新趋势:一是重视学习;二是多样化发展;三是精神文化需求出现不均衡发展态势。而这些新趋势要求各级领导及时改进文化活动方式方法以适应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先进文化的需要。

2.3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与深化企业文化改革不相适应。我们现行的企业文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远不适应企业文化发展变化新特点 新趋势,有的机构撤拼,专职人员改行,有的缺少相应激励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有的缺少经费设施,甚至阻碍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1.加强职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1.1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各级工会要把职业道德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化职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意识。并建立和完善行业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守则,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促进良好职业道德风尚的形成。

1.2大力培植先进的企业理念。要以“以人为本,科技领先,效益至上,竞争发展”的经营理念为指导,突出现代企业的人本管理思想。并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品牌形象,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1.3加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以新时期企业精神和先进理念为指导,建设多层次、多元化和各具特色的职工精神文化。建设多元化、多层次的子文化,使之成为职工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

2.强化制度管理,明确工会职责 ,提升职工素质

2.1积极探索新时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规律特点和方式方法。各级工会要不断探索新的规律、特点、途径、方式、方法,增强创新意识,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职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达到出实招、办实事、讲实效目的,保持生机和活力。

2.2建立完善职工行为规范,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企业各级单位应根据行业单位特点和工作岗位要求,健全完善《职工文明公约》、《职工道德规范》、《职工岗位职责》、《居民公约》等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突出抓好岗位责任制和职工道德规范的落实,培养职工良好的道德风尚。

2.3创建学习型组织,提升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企业各单位要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作为企业发展的强烈追求和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不断创新团队的学习方法,提升队伍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4规范开展各种活动,展示企业职工良好形象和文明素质。各单位要把开展公益、礼仪等活动作为加强企业职工精神文化的有效载体和展示企业职工精神文化建设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纽带和加强对外交往的重要手段,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同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职工的文明素质。

三、融合生活,营造氛围,弘扬企业文化

1.改善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打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职工队伍。各级工会要重视职工文化阵地建设,加大投入,改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较好的物质保障,努力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

第5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

一般而言,90后是指整个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中国公民。随着2008级新生入校,高校迎来了第一批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大学生,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群落的主体。90后大学生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美国大片、麦当劳、电脑网络等丰富的物质和发达的资讯环境让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都与过去的大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应地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历史背景

1.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时代环境

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期,相对稳定而又复杂的国际环境,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不同文明和多种宗教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距都对90后大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90后大学生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意识形态并存的现状相应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2.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社会背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展开的广泛竞争使易于指标化的经济、业务价值凸显,而精神、道德价值面临挑战,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内容与方式由过去的精神鼓励为主转变为以物质利益为主、精神鼓励为辅。[1]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 “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历史性转折阶段。这一特殊时期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引发了急功近利,诱发了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我国社会内在机制的这些转变对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形成的网络环境

9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从小就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捷,网络世界为90后大学生开启了全新的精神文化空间,为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但网络信息传播主体角色的虚拟化、信息收集的无限性、信息的交互性等特点增强了90后大学生对信息识别和选择的难度。网上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交融与冲突,特别是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思想必然会对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二、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特征

不同时代的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媒体技术全面介入的社会大变革、大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让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特殊性和多变性。本文将从心理发展、审美需求、道德判断、价值取向和政治理想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心理发展

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和生活领域及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90后大学生对自我、对社会均有了自己独立的认识,他们不再轻易苟同他人的见解,他们要求独立,追求自我实现,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肯定。但90后大学生生长在温室里,从小到大衣食无忧,很少经历过挫折和失败,挫折耐受力低,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心理失衡,容易导致思想和行为的波动。 转贴于

2.审美取向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极为丰富的新时期,他们对类型迥异的的审美对象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们对美有自己的独特判断,会结合自己的个性生活进行选择。他们的审美取向广泛而有个性,只要能满足需要的都会吸引他们的注意。这种兼容并蓄的审美取向有利于开阔视野,但他们盲目追求高消费的享受型审美取向也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美缺乏深刻的理解,审美具有盲目性。

3.道德判断

90后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基本能遵从社会道德规范。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对中国的传统道德观表示认同,对于社会公德和基本道德规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也极为赞同。但是,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道德现象和形形色色的道德评价标准,许多90后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他们的社会道德内化还不深,道德行为方面也存在偏差,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存在脱节现象等。

4.价值取向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价值观念的交融和碰撞让90后大学生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灌输,他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并向获取功利的方向发展。他们正由重虚轻实转向重实效、重现实、讲效益。价值取向上他们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实现”,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注重金钱的价值和感官上的享受,合理的利己主义在90后大学生中很有市场。他们既不崇尚无私地为社会做贡献,也不接受以自我为导向取舍一切,而是选择以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相结合,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但基础是个人发展,这种价值取向同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多种分配形式和多元利益主体等体制的出现相吻合。

5.政治理想

90后大学生的政治理想总体是积极的,他们关心民主政治,爱国热情高涨,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他们关心社会政治的同时也在努力追求个人理想,强调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希望社会政治发展的同时个人的事业、家庭、生活理想也能够实现。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想的追求上表现出明显的现实性,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呈现出了追求实用与实效的心态。

三、基于90后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特征的思考和建议

第6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嵌入性;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9-0172-06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养老问题无疑已经进入当前社会的主流话语。但是当前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物质生活和收入维持方面,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不多。一个简单而直观的事实是。养老必须针对老年人的需求来开展,而老年人的需求无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所幸的是,部分学者已经将视野投放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领域中来。并初步形成一个研究框架,即老年人精神需求要素分析框架。但是我们认为,这一框架忽视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应该从特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出发并采取历史视角才能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

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

在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中,要素分析视角是主流视角,该视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在结构是怎样的?换句话说,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精神需要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

穆光宗建构了老年人精神文化需要的一个三角结构。他认为,老年人精神需求包括三个维度的需求:自尊的需求、期待的需求和亲情的需求。分别与人格的尊重、成就的安心和情感的慰藉相对应。自尊需求是指老年人有自主决策和得到尊重的权利;期待需求是指老年人对于子女的美好期待和内心要求,得到满足则体现为“安心”;亲情的需求则更多地体现为代际之间情感的交流和相互满足。

明艳以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为背景,指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大体包括情感需求、娱乐需求、求知需求、交往需求和价值需求。这些需求就像差序格局一样,由中心向外推,越推越广。有学者在梳理国内外精神养老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结构”。认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教育的需求、政治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经验研究层面,多数学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地域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开展了实证调查。浙江的调查显示,农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为单调性、自发性和低质性。胡军生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的主观满意度远远低于城市老年人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子女的孝顺与尊重是影响老年人主观满意度的主要变量。一项针对南京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调查显示,受动型活动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来说,主动型活动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分量有所下降网。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尽管在具体的需要表述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在分析思路上都是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理论背景、以类型学为基本的研究策略。这一研究视角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并尝试建立了比较有效的理论框架。但是这一视角下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

第一,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设定了一个脱嵌于任何结构和文化的需求内核,但是这一视角缺乏历史视角和结构视角。马斯洛建构了一个相对系统的需要层次理论,但是其关于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对于需求深层次影响的机制分析一直是其研究的一个弱点,遭到一些学者的诟病。国内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学者采取“部分截取”的策略,集中提取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精神层面(如自尊、归属与爱、自我实现等等)作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理论架构,这样一种研究策略同样面临“脱嵌”的风险。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固然有其内部结构,但是其内部各个要素的“问题性”却是深深嵌人在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中的。换句话说,老年人的某种精神需求是否会构成“问题”是由社会决定的。因此,只有关注社会变迁、现代化转型等宏观因素才能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一个更深入的解释。

第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要素分析视角都采用类型学的分析策略,但是划分类型的标准仍然比较模糊。如果一位学者声称自己采用的是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必须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采用的分类维度是什么?恰恰在这一点上。传统需求视角的回答是不完善的。许多学者都划分了自己的老年人精神需要类型,却很少有学者交待类型划分的依据。以“可理解”或“可领悟”方式建构起来的分类类型容易陷入到“自说自话”的陷阱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分类的交叉和重叠,却几乎看不到各种分类的对话。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的这一问题与上一个问题(“脱嵌”问题)存在着一定关联:正是由于缺乏历史视角、文化视角和结构视角,所以才难以提取出一个关键变量,并依据这一变量划分出若干类型。

二、嵌入性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个综合框架

(一)嵌入性的视角

正是在以上两点反思的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框架——嵌入性框架,这一框架显著不同于上文中所述的需求视角。如果说需求视角强调“要素分析”,嵌入性框架则更强调“因素分析”,即研究社会结构、社会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因素如何形塑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嵌入性框架倾向于历时性分析,它认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嵌入在不断变迁和转型的社会之中的。

“嵌入性”(embeddedness)这一概念借用自波兰尼。波兰尼在考察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其实始终嵌入于社会,“经济体系嵌入于社会关系”,这是人类历史的本质和普遍逻辑,完全脱嵌的市场经济只不过是经济学的一个神话而已,而试图实现这一神话必然以人类社会的毁灭为代价。不管是经济危机、生态退化或者世界大战都是市场无限扩张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实质性破坏。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双向运动的历史:一方面市场在寻求不断的扩张,另一方面社会也在一直进行自我保护。这样一部双向运动的历史实际上是嵌人性的生动描述和现实形态:不管自由市场如何扩张,它必须以社会的自我保护为限度,必须受到社会规制的约束。

波兰尼提出的嵌人性概念,经由格兰诺维特改造式运用从而成为了新经济社会学的核心概念。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波兰尼的嵌入性与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性实际上代表了两种关于嵌入性的观点。前者是实体嵌入,而后者是形式嵌人;前者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思想启发,后者则提出了简化的操作方法。在我们看来。两种嵌人性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都具有理论建构的意义,但是本文将更多地从波兰尼所倡导的实体性嵌入或整体性嵌入的角度来开展。

(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入性

波兰尼更多是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角度来考察嵌入性命题的,这是因为,“市场”的确是嵌人性最佳的切入点之一。但是,从实体性嵌入这个角度来说,嵌人性是无处不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嵌人性作为一个有效的分析工具。可以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我们尝试性地将嵌人性这一分析工具引入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当中,开拓该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并为该领域建构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问题的关键是,尽管嵌入性的无处不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从嵌入性的角度来看待和研究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却是一个现实问题。回到波兰尼关于嵌入性的本义,我们认为,所谓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嵌人性是指,没有脱嵌于特定社会形态的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总是受到特定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约定,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嵌入性以历史阶段性表现出来,正是由于社会变迁导致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变,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某一具体方面的“问题性”更凸显出来。因此,如同波兰尼以经济史的方式来研究市场的嵌入性一样。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的嵌入性研究也必须采取历史性视角。

就当前老年人精神文化研究来说,历史视角更直接地体现为现代化视角,考察现代化的进展和现代性的转型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深层次影响。

什么是现代性?社会学界对于这个基础性问题仍然没有形成一致的共识,但是所有关于现代性的阐述都是在与“传统”的比较中展开的。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指出:“现代性是指社会生活和组织模式,大约在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一书中,吉登斯明确表明了其考察现代性的制度主义视角:“(现代性)首先意指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虽然吉登斯并没有明确地给“现代性”下一个内涵式的定义,但是他关于现代性的阐述显然是从现代与传统一系列的“断裂”与“连续”中着眼的。因此,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一种简单化描述,它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1)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实现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的转变开放的想法:(2)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3)一系列政治态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基本上,由于这些特性现代性同任何从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其活力都大得多。这个社会——详细地讲是复杂的一系列制度——与任何从前的文化都不相同,它生活在未来而不是过去的历史之中。”鲍曼作为当代研究现代性的另一位著名学者,对现代性的研究也很有启发。鲍曼认为,现代性实质上是一个不断流变的过程,他用“流动的现代性”这一术语来描述这一宏大而连续的过程。鲍曼认为,现代性是对传统的不断瓦解和突破,但是这样的超越过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像流动的液体一样,没有固定形态,在连续的时间维度上不断持续并发生变化。

以上的分析显示,现代性的研究视角就是在“传统-现代”这一连续统中通过从一端来反观另一端的方式来考察现代与传统之间既“决裂”又“连续”的复杂关系。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研究的现代性视角也同样遵循这一分析逻辑,注重考察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一系列重大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所造成的负面或正面影响。

我们认为,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来说。现代化转型的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第一,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社会,人口和资本的流动性极大增加,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面临时空困境。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开放的发展史,人们不断地打破人群、组织和地域的界限开展更广范围的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在开放社会形成过程中,一切稳定性都只是暂时的,劳动力的流动成为再正常不过的市场现象。尤其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子女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家庭增收的主要依靠。这样就导致许多农村家庭成为只有老人和小孩的隔代家庭。虽然现代通讯的发展能够部分弥补时空距离,但是子女的空间缺席也必然会对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及时满足造成一定的障碍。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境遇并不尽如人意,这更增添了留守老年人的情感牵挂和担忧。

第二,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人们不断在祛魅过程中得到解脱,同时也造成传统价值的流失与式微。在现代化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神圣事物的世俗化和世俗事物的神圣化在交替进行,即“神圣与世俗的置换替补”时常在上演。传统价值中的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传统的孝道文化是植根在传统的生产结构之中的,这种生产结构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生产。就物质财富而言,当时的老年人虽然已经退出生产领域,但是还是拥有着家庭的财产所有权,它通过特定的继承规则而维持较高社会地位。就知识生产而言,传统社会由于变迁的缓慢性,知识往往来源于经验甚至是直接经验,老年人由于经验积累的缘故,能够在知识生产和传递中居于主导地位,从而获得社会的尊重。但是现代社会的迅速变迁同时改变了这两种生产结构,从而使得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迅速下降。一方面老年人退出生产领域之后,不再是物质财富的主要生产者和拥有着,某种意义上还成为下一代的依赖者;另一方面迅速变迁社会中的知识生产和传递不再完全依赖直接经验,创新和间接经验将成为知识的主流。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老年人不但在整体社会中的地位下降,在家庭内部也不得不面对相似的境况。

第三。现代社会组织形态走向松散化,社会成员原本获得的稳定性组织庇护正在经历弱化和重建,老年人从组织获得的精神情感慰藉也面临转向。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追求大规模和大集体的早期现代化过程渐渐退出,一种新的、更灵活的组织形式日益成为组织模式的主流。对于中国城市老年人来说,单位制改革是去集体化或后集体化的典型标志,老年人从归属特定单位转变为归属于整个社会;对于中国农村老年人来说,改革早期的以土地承包经营为标志的生产方式变革更是将去集体化过程迅速推进。回顾改革早期的情况,我们的确可以看到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会成员所获得的组织型庇护被迅速削弱。但是今天为基层社区建设和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代表的社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这对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来说似乎又在重建一种庇护机制。无论如何,从单位(村庄)到社区、从国家到社会的这一历史性转向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第四,社会保护制度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是与民众的保护需求体现出某种不同步性。自从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提出社会保护的动力机制以来,学术界和决策界关于社会保护力度和范围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也导致全球的社会保护制度建设呈现出周期性波动。战后三十余年,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张的“黄金时期”,“福利国家”是一个令人羡慕神往的理想境界。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福利国家饱受批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全球变革。中国经历了不尽相似的过程,改革之前的中国建立了以充分就业、低工资高福利的社会保护制度,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早期改革过程对从根本上破除了原有制度。而最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成为了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大战略。必须肯定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和进展,社会保护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比如仅仅注重社会保护而较为忽视社会投资,仅仅注重物质性需求而忽视精神文化需求等等。

三、嵌入性视角下的实证研究:来自浙江的报告

(一)研究设计

为研究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我们利用自制的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问卷在浙江省内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80份,回收有效问卷643份,有效回收率94.6%。其中,男性老年人为320人,占49.8%;女性老年人为323人,占50.2%。70岁以下的老年人为319人,占49.6%;70至80岁的老年人为234人。占36.4%;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为90人,占14.0%。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在问卷设计中以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来测量,即“您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吗”这一问题的答案设计为从“很不满意”到“很满意”五个维度。对于因变量的统计描述结果如下:“很满意”的54人(8.5%),“比较满意”的180人(28.2%),“一般”的298人(46.7%),“不太满意”的93人(14.6%),“很不满意”的13人(2.0%)。

本研究的核心主题是社会转型或社会变迁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取若干影响因素以说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不同分布。与上文的嵌入性理论框架相对应。本研究对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自变量体系进行如下的设计,见表1。

如同表1所示,本研究的自变量体系包含四个方面,分别对应嵌入性视角下的现代化转型四个维度。进一步。我们将“开放社会的流动性”、“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和“组织型庇护的变化”、“社会保护制度的完善程度”等四个一级变量分别操作化为若干二级变量,在问卷中以相应的问题体现出来。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利用SPSS12.0软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上述因变量和自变量纳入到回归模型,得到的统计结果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的二级变量共有8项,因此这8个变量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有着显著影响,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达到0.628,说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变化的原因。对于这一模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分析和讨论:

第一,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它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统计显示。“儿媳妇对老年人的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研究发现与有关学者关于亲子关系和养老方式的研究结论相互印证。需要说明的是。儿媳妇对于老年人的孝顺程度事实上是嵌入在整体社会的价值流变之中的。传统社会的亲子关系遵循“前喻文化”的逻辑,老年人拥有较高的权威;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生产方式、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前喻文化”被“后喻文化”所替代,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著削弱,在家庭中的地位同样衰落。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在村里的地位”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变量之一,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现代社会的价值流变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影响。

第二,组织型庇护的迅速变化既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了挑战也形成了新的转机。在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显著影响的8个二级变量中,有四个是属于组织型庇护领域。可见组织型庇护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中的重要地位。这四个变量分别是“是否有图书室”、“是否有上门护理服务”、“是否有老年人维权组织”、“是否有民事调解小组”,四个变量之中有两个属于社区组织建设、一个属于社区设施建设、一个属于社区服务建设,总体来看都属于社区建设的范畴。这也充分说明了基层社区建设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性作用。在中国现代社会的迅速转型过程中,老年人从组织中获得的庇护经历了从逐步完善、迅速瓦解和稳步重建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时期,村庄集体经济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在改革早期,去集体化的趋势导致村庄集体经济的衰落,从而使老年人原本能够从集体中获取的保障体系迅速瓦解。随着改革的进程,基层组织的建设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老年人能够从稳步推进的社区建设中重新获得一定的组织型庇护,这给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带来的新的转机。

第三,社会保护制度得到逐步完善,但是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比较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近些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社会建设以保障民生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更是走在全国前列,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尝试。本次调查显示,有369名老年人获得了政府的养老金或养老补贴,约占调查样本总数的57.6%。但是这一社会保护制度对于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两点还需注意:首先,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片面侧重于物质条件的满足,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忽视,在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政策设计方面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本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社会养老金的享受与否对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就不难理解了。其次,统计结果显示,在回答老年人“第一位的收入来源”这一问题的调查对象中,回答“自己劳动所得”的老年人获得了较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的社会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第7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法院文化在于精神。而精神属于人的主观思想理念范畴,因而,法院文化建设的内核是对法院人的“精神建设”。人民法院精神文化是广大法院干警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司法理念、道德准则等群体同质精神的高度概括,代表着法院集体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体现着人民法院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人民法院文化的核心内容。人民法院需认识到人民法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地位,始终将精神文化建设放在人民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精神文化建设在法院文化建设中应处于更为突出而核心的地位。

笔者亦认为,在上述法院文化的内容体系中,精神文化是核心,而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均属于体现内在精神文化的外部载体范畴。但笔者绝非低估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因为精神存在于人的主观思维和理念中,对精神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又必然体现为制度设计、行为礼仪、物化建筑等外化的内容和形式。许多文化建设举措,很难片面归之为属于上述四种文化建设的哪一类,常是兼而有之。任何具体的法院文化建设举措,虽然从表现形态上可以认为属于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一类或几类,但同时都可以归为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反之,缺失抽象的具有法院或法律精神元素的单纯的具象表现形式的措施,就难以归入法院文化建设的范畴。

二、法院文化建设其基本路径在于

(一)促进核心价值观共识化

法院文化建设首先需要确立符合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求的核心价值观,并使核心价值观在法官群体中实现共识化。一名法官,如果左右他的价值观是占有财富越多就会越受尊重,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一个法院中的多数法官都持这样的价值观,那就更加危险了,轻则使法官不思进取,自甘沉沦,重则为群体性腐败提供温床。

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只是走了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要让核心价值观得到以法官为主体的法院人的普遍认同,“如果不解决认同问题,文化之路就不可能走得太远”。法院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效果就是要让人民法官的核心价值观得到普遍的认同和遵循。笔者认为,这关键在于处理好法官的职业尊荣感与法官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法院文化建设要促使法官提升自我职业尊荣感。职业尊荣感是使法官立足本职工作获得被尊重感和产生自我实现愿望的前提,这就要求有关法院文化建设的举措都应当内涵有法官职业、法律精神、法律价值等内容的特质元素,使法官意识到作为法律人的信仰和责任并坚守之。另一方面,法院文化建设要促使法官懂得被尊重感应从群众中获得,将群众对自身履职的评价作为获得被尊重感的参照系,而不是以物质财富或物质化的“成功人士”作为参照。同时要促使法官自觉通过满足群众的司法需求,来获得自我的精神愉悦,并产生立足司法职业的自我实现需求。

(二)建设内容与办案工作紧密化

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绝不能孤立于法院的审判、执行等办案工作来开展,而应当更多的与办案工作结合起来。办案是法院的主体工作,也是法官的本职工作。法官在工作中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满足,主要应通过履行本职工作来实现。法院文化建设不是分散法官的工作心思,而应当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熏陶和引导,使法官能够更加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法院文化建设的理想效果应当是使法官在办案过程和办案成绩中获得被尊重感,满足被尊重的需求。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其实就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欲通过法院文化建设使尽量多的法官满足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就必须将文化建设工作融入到办案工作中去,使法官们自觉地将做好本职工作转换为内在的自我实现需求,并不断地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之。

(三)建设过程共同参与化

法院文化建设应当“坚持全员参与,充分激发蕴藏在广大法院干警中的文化智慧,牢固树立人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人、个个代表文化形象的观念,积极为法院文化建设做贡献”。笔者完全赞同这一意见。法院文化建设绝不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更重要的在于法院人的全员参与。因为,核心价值观共识化的过程也是以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文化建设的认同过程,从文化学的角度,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提供成员“集体经历”的机会――让成员围绕共同的目标,参与共同的事业,从中共享足够多的符号、标志、信仰和价值,使他们凝聚在一起,创造并共享所创造的文化。所以,全员参与法院文化建设是全员认同支撑法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而且,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事务,能够增强成员对组织的主人翁意识,也就增强了成员的集体归属感,满足集体成员的“归属需求”。而组织成员在参与过程中的意见被采纳,成就被展示,也会增加成员被尊重需求乃至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

(四)建设平台多样化

在重视核心价值观共识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每个法院人个体才能、志趣的差异性和他们具体需求内容的差异性。这就需要在法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平台和载体,使具有不同专长、不同志趣的法院同志在文化建设中都有发挥才干的机会。只要符合核心价值观,不同专长和志趣的同志能够尽量展示自己的专长,或将不同志趣融入不同的具体工作中,可以使更多的法院同志增强归属感、被尊重感乃至自我实现的愿望。如在先进典型的树立工作中,除了树立“全能型”的先进典型之外,更应注意从不同侧面和层次树立不同领域、不同长处的先进典型。人无不才,人无全才,先进之处可以多点发现,多点培养和树立,对先进事迹的宣传要“人”化不能“神”化,这样能使先进典型更富有亲近感和感染力,从而吸引更多的法院人能够立足自身岗位和自身长处来争当先进。

第8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8-00-0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文化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很好的发展阶段。在物质已经充分丰足的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群众文化,它的繁荣与发展不仅是群众的客观需求,也是衡量精神文明和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发挥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作用,使其更好的为群众文化建设服务。

一、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日益强烈,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群众文化活动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在新时期,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要求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繁荣,有新突破、新作为,实现“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二)有助于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群众文化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是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 群众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开展群众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只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核心价值理念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追求,同时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的影响,就必须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工作。而群众文化活动便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普及与践行的重要载体。

二、新时期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培养文化建设骨干力量

新时期背景下的群众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论证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首先,要认识到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沟通交流的日益密切,群众文化的发展不仅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而是要根据当前人们精神生活变化的特点,打破过去的文化建设范围,朝着更加深入更加广阔的多元化方向发展,为群众打造形式不同的、内容丰富的文化建设。其实,要积极培养文化建设业务骨干力量,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带头作用,建立一支高端专业业务人员、业务文艺骨干和部分群众为一体的群众文化建设队伍,在进行文艺骨干培养的时候,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原则,增强培训的师资力量,创建丰富的文艺培训班,提升原有的音乐辅导班、美术班、书法班等培训内容的层次,优化培训方法。另外,还要创造机会促进文艺骨干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举办相关的文艺座谈会、交流会,将每个地区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好方法、好经验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二)积极发挥基层文化馆的服务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顺利开展以及国家经济的迅速增长,人们过于注重经济而忽视文化,文化馆的服务功能和作用一度被削弱,所以文化馆应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实施。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从满足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出发,探索具有文化馆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在看展文化活动时,要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引导全民参与。

(三)整合地区资源,开展文化志愿者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服务内容

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文艺技能等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艺术服务和帮助的人。成立文化志愿者队伍,可以整合本地区的文化资源,为艺术人才发挥专长提供阵地和载体,拓宽群众文化服务渠道,突破群众文化服务资源不足的瓶颈,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把群众文化服务网络覆盖到各社区各行政村,把内容和形式定位在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使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共享文化成果,增强他们对社会的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因此,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队伍,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建设事业。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因此,构建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形式,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途径,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第9篇:精神文化的需求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重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06-02

一、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内涵分析

所谓大学精神,是反映一所高校历史传统、特征面貌的精神文化形态,是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研究、学习、工作、实践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经过不断积淀,逐渐为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理念和价值信仰,是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它既体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理念,又体现师生员工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具有鲜明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必须首先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同时奉行高职特色的精神要义。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自信自强精神、所处的区域精神等。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前提性条件,是指大学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大学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超越宗派、群体、地域的利益,大学的管理、教学和学术不应受到任何宗教、世俗势力、政党的干涉。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科学与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具有不断探索真理、求实求真、富于实践精神等特征。人文精神是一种明德至善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根本精神,它以人的价值和存在为内核,关注人生的意义,关注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扬人的主体意识,尊重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公平正义等。创新精神是指大学进取维新的精神,其内容包括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新知识、引领时代精神、引导社会进步等。自信自强精神是高职院校所处生存环境及其竞争条件要求其必须具备的。我国的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社会声誉有待提高,生存环境严峻,竞争也异常激烈,这就要求其崇仰自信自强精神,明白高职院校学生并不低人一等,更能在逆境中奋发图强。区域精神是指高职院校要为地方经济服务,根据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在教育模式上,要以能力为本位进行教育和培训。

二、重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

1.重构大学精神,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需要。通过塑造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可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社会声誉。实践证明,有特色的大学精神可以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重构大学精神,是引领高职院校发展方向的需要。大学精神是一种向往、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大学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精神滋养下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汇聚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灌输大学精神,可以赋予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全新的角度。从过去培养实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为主调,融入一种更高层次的以大学精神为基调的人文内涵,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和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重构大学精神,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以大学精神为基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培养的高职毕业生既具有专业知识技能,更具有综合文化素养及完美人格,这样才更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4.重构大学精神,是提高高职教师作为大学教师人格魅力的需要。当受到来自新理念即大学精神的冲击,高职院校教师也会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增强学习观念,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使自己成为治学精神强、学术道德高、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教师,并感染在校学生。

5.重构大学精神,是校园德育工作的需要。德育工作的开展除常规性工作外,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建设来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是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突出大学精神的主题,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积极的校园精神能培养大学生积极上进、勇于开拓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同时,鼓舞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与信念,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具有良好气质和高尚品格的人才。

6.重构大学精神,是增强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需要。我国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信号筛选中比较强调学历信号,若高职院校把自身地位提高,培养出去的学生水平也较高,与普通技校、中职学生有根本区别,和综合性大学学生又有大学精神共性,同时又有技能优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职人才在我国将受到社会的青睐。

(二)可行性

1.基础设施条件具备。大学设施,即硬件设施,是一所大学发展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在校园硬件设施方面条件虽然比不上综合性大学,但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实验室、实训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也都一应俱全。从硬件设施上来看,可以把大学精神融于这些具体建筑物当中,让师生随时随地感受到大学精神的影响力。高职院校在软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条件,学校领导和一般教职工对大学精神的感悟上具有较深刻的认识,容易把大学精神落到实处。此外,高职院校大学生充满朝气活力,他们在追求技术和操作性知识的同时,也希望把自己定位为大学生,定位为一个接受高层知识教育的知识分子。

2.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当前各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深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属于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具有共性的精神文化,那就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和提炼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并加强校风的建设,由此营造和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3.制度逐步健全、完善。制度是培育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支撑和保障,高职院校的基础设施能否真正为大学精神的塑造提供必要的支持,关键在高职院校的制度是否符合办学规律,是否有完整、清晰的大学理念作为内在指导思想。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加强规范化决策、科学化管理,把大学理念通过各项管理制度,内化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这就为重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重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可采取的措施

(一)重新定位

高职院校重构大学精神,应结合自身特色和区域资源优势,提出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办学理念,坚持大学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信仰。办学理念的确立,对一所高职院校而言至关重要,对一所学校具体的目标、任务、体制、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具有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律,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鲜明特征。应在突出个性上下工夫,在形成特色上下工夫,

积极引领和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精神的实施载体需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完成。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大学精神放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人手:一是美化校园环境。高职院校内拥有图书馆、学术报告厅、计算机楼、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运动场等众多综合设施,这些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个场所都可以创设、渲染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环境的氛围。将大学精神渗透进去,让学生置身其间便可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内涵,从中得到熏陶和启迪,对增强爱党爱国爱校情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大有益处的。二是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是大学精神产生的土壤。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长期置身于校园文化的环境中,自觉和不自觉地受到文化环境的熏陶,能使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相融合,不断增强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因此,充分恰当运用网络、校报、讲座、文化沙龙和艺术演出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精神进入校园、进入师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助于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融合,更有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塑造。

(三)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师课堂教育来实施。教师承担的责任不仅是教好书,而且是育好人。要使大学精神得以彻底贯彻和落到实处,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在重构大学精神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名师的培养,为名师成长搭设宽广平台,构筑施展才华的高地,充分发挥名师的作用。因为名师成就名校,一所院校有一流的名师,才会有一流的学生、一流的学术成果和教学质量。其次,大学精神需要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体现。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主要依托和载体,大学精神充分体现在具有优秀大学教育理念的教师的价值准则、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上,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精神的发挥程度决定着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因此,要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大学精神,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大学精神进行精彩而意义深刻的讲解;需要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起到表率作用,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影响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言谈举止,帮助他们塑造高尚的灵魂和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