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经济的基本知识精选(九篇)

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1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 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 会计分期 

货币计量假设对任何学科都很重要,因为它为该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研究出发点,但假说不是在成不变的。众所周知,现行的会计基本假设是与工业经济时代的会计环境基本适应的,而知识经济的来临,使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日趋复杂化、多元化。当前财务会计只有及时完善、创新某些理论方法体系,才能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真正发挥会计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按照《经济大辞典》的解释:会计假设亦称会计假定,寻某些未被认识的会计现象,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或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而后形成一系列构成会计思想基础的公理或假设。按照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它会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相反,当假设失支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它便如空工楼阁,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以适应新的环境。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提出了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的起源,要追溯到15世纪业主财产与企业投资的分离,由于这种分离,使经营组织独立化,要求会计不仅记录和反映业主财产的变化,而且要视组织为一体,反映其日常收支及经营成果,会计上第一次出现了为谁服务问题,即需要确定会计空间范围,会计主体假设从而产生。从那时起一直到现今,传统的企业会计只核算企业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1、“网络经济”的兴起,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以数字化技术为先导,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新信息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信息的扩散与应用大大加快,交易、决策瞬间完成,电脑技术和发展与广泛应用,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无实体公司”,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一旦业务完成时,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据美国商务部在其名为《新兴的数字经济》的报告中的推断,到2002年企业之间因特网商务的数额将超过3000亿美元,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 

2、企业社会成本,社会绩效考核及人力资源等信息,已不可能停留在传统的会计实体中,需要延伸到企业的外部。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以企业为主体编制的三大报表基本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知识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原三大报表在提供会计信息时的不完整性、局限性:①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增长与社会责任两个方面,由此企业成本与社会绩效考核的会计信息成为必要,这些信息的提供,不再单纯是基于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使用者的利益来确定会计主体及所需提供信息的界限。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这一进行了有益的尝试。②知识经济又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源竞争将强于任何一个时代。因此,揭示和披露企业人力资源方面信息将显得十分必要。 

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含义时:除非有反面例证,否则就能够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将无限地经营下去,即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不再面临破产清算。只有在这一前提下,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才得以进行,企业资本才能正常循环周转,会计才可以历史成本而清算价格来确认。计量其资产要素,所有资产也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被消耗、售卖等等。事实上,这一假设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一个企业不论其规模大小,它总是一个“有限生命”的组织,一旦能够证明会计主体已无法履行其所承担的各项义务时,本假设就失去了支持它的事实基础。如出现以下情况: 

1、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部分愈演愈烈,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工发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发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由此受到冲击。 

2、并购潮流将进一步加剧,会计个体被兼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竞争激烈可想而知,并购将成为一种趋势。并购的作用于:①企业通过并购能扩展规模又能逐步现现代企业制度演进;②通过并购还能使企业转移重心,集中发展“阳光”产业。并购能使企业在极短的时间内聚集发展所需资金、规模,而不必通过漫长的积累之路,因此并购成为趋势不可避免,持续经营假设又一次受支挑战。 

3、“网上实体”不适用持续经济假设,而适用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更新、扩散的速度很快,经济活动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网上实体”的特点。“网上实体”经营活动的“短暂性”,适时介入退出与转换的特点,决定了持续经营假设已不能适应,而必须代之以破产清算与破产期间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可以将企业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个较短时期,据以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它存在的原因与会计管理职能直接相联系。之所以要计算期间损益,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主要是通过报表,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下骊周期的生产经营。但是人力地划分区间,并且“待摊”“预提”费用等,必然导致客观经济现实与会计反映结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背离,成为引卢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原因,即会计期间的划分将不可避免引起会计信息的部分失真,这是会计分期假设本身固有的缺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以年度为期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冲击。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法》均规定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即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作为会计年度,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内部管理会计以至战略管理会计的推行,企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朝着多层次、多元化方面发展;在时间上而言,不同管理主体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不同,因此,会计分期应以它们的需要为基础,决不能以整齐划一的日历年度为标准。 

四、货向计量假设 

货向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要运用货币对企业活动进行计量,并把结果加以传递的一个过程,在使用货币计量时,必须同时附带两个假设:①货币的币值不变(或稳定);②币种的唯一性假设。 

货币作为会计计量的尺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如果没有货币的出现,货币计理假设也就无从谈起。在货币出现以前,会计计量的尺度较多,有实物量度、劳动时间量度等等,换句话说,货币计量只是会计计量史上的一个阶段,本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其局限性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了。 

第2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在资本论中提出著名公式W=C+V+M,即商品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此公式在工业经济时代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第一要素,在商品价值的构成中,知识资源的含量越来越大,所以产品成本构成中必须包含知识资源消耗这一要素,因此商品价值个构成公式应该写为:W=C+V+I+M,其中产品成本=C+V+I。

二、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环境的影响

(一)知识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也成为了产品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资源已经取代资本资源成为企业之间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与之相对应,知识资源也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资产的主体。因此企业必须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的要求,改进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一批新产业兴起,例如网络公司的出现。这些公司只是虚拟公司,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成本核算实体,而且对于现行的制造成本占全部生产经营成本的比重会越来越小,而知识资源的消耗比重会越来越大。成本内容和成本结构发生了变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成本核算方法体系随之发生变化。

(三)“零存货”成为可能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和营销过程将普遍的融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系统将完全实现自动化,在这种情况下,原材料的供应、前后工序的相互衔接都将趋于协调,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库存就将消失,实现“零存货”。

(四)新的制造环境将对成本会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面对企业新制造环境的影响,传动的会计成本技术与方法如果继续使用,将会造成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的问题,使成本控制也可能产生反功能行为。为了适应新的制造环境,成本会计核算也必然发生一系列变化。

(五)引起生产方式的改变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社会需求将会多彩多样,企业生产将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小批量的单元生产”。

三、知识经济对成本会计核算的影响

目前国际通用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制造成本法,这种成本核算方法与现行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现行成本核算环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逐步拓宽成本核算的内容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已经成为了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知识的投入和消耗也成为产品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对知识资源的投入和消耗应作为自创的无形资产进行准确的计价和核算,并将该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产品成本。因为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有形资产价值在产成品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如果无形资产不计入产品成本,则产品成本会严重失真。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与否、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往往决定企业的效益,而这些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支出在目前核算体系下计入费用,这样会低估产品的成本,所以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成本应该计入产品成本。

(二)改进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引进作业成本计算法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技术的发展,固定制造费用比重增加,劳动力成本则相对下降。如果仍然按照产品生产工时或者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就会造成知识含量高、工艺复杂的产品成本偏低,而知识含量低、工艺相对简单的产品成本偏高,造成产品成本失真。作业成本计算法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作业成本法引入了作业、作业中心、作业动因、资源动因、成本动因等多个新概念,显示了作业成本计算中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作业成本法将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或作业中心,然后将作业成本按作业耗用资源的情况,将资源耗费分配给产品。因此,对制造费用的分配使用作业成本法,这样使得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接近于真实成本。

(三)以产品成本中知识资源的消耗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由于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大大减少,而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将大幅度提高。而且工业经济时代那些直接从事产品生产和制造的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将逐渐由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或者由他们所操控的机器所替代。因此,在工业经济环境下选择以工人工资或工时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合理的,但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产品成本的高低已经不取决于活劳动的多少而是取决于知识资源的消耗,所以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知识资源的消耗将取代工人的工资或工时作为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

(四)用分批法替代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主要生产特点是“小批量的单元生产”。以前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工艺特点的品种法已经很难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发挥作用,所以用分批法取代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势在必行。这样才能发挥分批法核算的特点,体现知识经济对成本核算要求。

(五)改变成本会计计量模式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成熟,公允价值的获取手段和获取途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样就可以使公允价值计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这时应当改变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采用适应知识经济的成本计量模式,以反映各类资产的公允价值。

四、结论

第3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东北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袁丽虹(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市人,英国南岸大学国际商务硕士毕业,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7-0008-03

建国50多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工业基础较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却十分缓慢,面临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较差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取代工业经济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这将使东北工业基地面临一种全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

一、东北工业基地振兴面临的困境

(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对外开放力度不够

思想观念以及意识形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软环境。目前,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问题是知识经济时代东北地区振兴的主要障碍。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模式下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思想在现在的很多行政部门和企业仍旧根深蒂固,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魄力。对外开放力度不够。

(二)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本匮乏

同一般资本的流动性相同,人力资本的流动也是向着投资回报率高的地区流动。东北地区人才总量和专业技术人员总数都位居全国前例,有高等院校142所。占全国高等院校总数的11.6%。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人才流失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这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平均工资水平低,同时,在一些地区和单位,还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人才引进、管理的机制,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导致大批人才纷纷向经济发达的地区流动。另外,由于全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很难吸引来高层次的人才,从而造成东北地区在新的发展进程中的人力资本匮乏,

(三)资源枯竭,后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长期实行“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使东北工业基地部分重点地区的资源如煤炭、森林(可采森林资源)等已经面临枯竭,部分地区矿产资源的开采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优势。如占全国石油年产量50%的大庆油田,可采储量只剩下30%,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大大提高:伊春森林工业基地中的16个林业局中已有13个无林可采。这些资源型产业的后续发展陷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的瓶颈。

资源型地区及资源型产业的战略转型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为此,要积极培育新兴的替代产业或后续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崛起,不仅需要资金、技术的支持,更需要灵活而完善的市场机制。东北工业基地由于国有经济比重高,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以及多年来重型产业结构惯性发展的影响,导致新兴后续(替代)产业发展缓慢。

(四)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新兴产业比重过低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一直在不合理的状态下运行,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如黑龙江省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并且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不强。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的,符合知识经济发展模式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规模小、比重低。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促进作用弱。

二、知识经济给东北工业基地振兴带来的机遇

(一)知识经济给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来的机遇

一方面,知识经济为培植经济的新增长点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部门,提高其知识和技术含量: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机遇。东北地区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与医疗产业、机电一体化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环保与节能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上实施重点发展。

(二)知识经济为有效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带来机遇

知识经济的第一生产要素是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即人力资本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东北地区在工业经济时代积累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如果这些人才通过不断培训、教育等方式,使其成为掌握新知识、具备新能力的人力资本,则将成为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强大力量。

(三)知识经济给东北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美国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曾指出: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其初始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分布、经济水平和交通运输成本3个因素。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后发地区更多地依赖于区域间的比较优势驱动,包括自然差异、人文差异、经济差异等。知识经济在区域发展上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是由于科技创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的速度加快,整个社会消除区域之间差异的时间会比工业经济时代的时间要短,这将给一直由于地区市场壁垒、条块分割的阻碍而发展缓慢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机遇。费里德曼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内部少数具有高潜力的核心区域,即增长极的创新及其随后的扩散效应。如果东北能够以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为依托,形成衔接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间主要的网络节点,集中力量推进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等城市的创新体系建设,并利用扩散效应带动整个经济发展,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就有可能使工业基地的结构性问题得到解决。

三、知识经济影响下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对策

知识经济影响下东北工业基地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地区全面可持续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的目标,知识经济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这正符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日渐枯竭的东北工业基地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知识经济影响下的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

(一)建立知识型工业经济发展模式

知识型工业经济是在人类工业经济高度发达,并开始进入知识经济形态之时产生的。东北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工业化后起地区的后发优势,运用先进的理念、方法和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使传统工业融入更多的知识和科技含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开发人力资源,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应该认识到:①人力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特殊资源,它是生产力要素中唯一能动的主体要素,是第一资源:并且它与知识

和技术一起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内生要素:并且它是可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②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本)是稀缺性资源。③人力资源需要开发,而且开发具有投资的连续性。只有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其作为最重要的第一资源要素方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出特殊作用。

2、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重视人才安全。东北振兴中应首先制定人才安全战略。可以通过终身教育体制的建立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等模式,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的、世界领先的高端知识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和利用的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做到人尽其才。

3、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教育创新体系。知识经济是一种创造、获取、改造、传播并有效应用知识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形态,它包括知识促进发展的整个过程,核心是知识的创新。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基础,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东北地区应该通过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市场,改革传统投资体制,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等形式,建立能有效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振兴的新型教育体系。

(三)创新政府管理职能

比之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这就要求作为参与宏观经济管理的东北地区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一是从效率典范向民主行政典范转变。即政府本身要超越特殊的利益集团,采取共赢的取向,不仅重视行政资源的有效运用,更要重视公共服务中的公平:二是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向服务导向的管理转变。即政府要为知识经济发展制定宽松的政策,同时更要注重通过各种渠道提供有效服务,塑造一个具有服务精神的政府:三是要坚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府把职能主要集中在保障市场经济运作的法律法规实施和产权保护上。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保持宽松的政策环境,搞好投资、分配和环境保护等。

(四)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实现传统产业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知识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改变人类发展对传统产业产品的需求与消费。知识经济背景下,传统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走知识化的发展道路。知识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结合的核心;信息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关键;金融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要条件:生态化是传统产业与知识经济结合的必然要求,东北地区必须抓住振兴的有利时机,实施工业化与知识化并行的战略,积极对传统产业进行知识化改造,提升其竞争力。

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北工业基地可以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跨越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实行适度跨跃式发展,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应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良性机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科研队伍:加强国际合作,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化程度,从而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1]李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软环境问题探析――基于文化传统视角的分析,经济视角,2009,(03)。

[2]高军、刘毅、孙明哲,基于SWOT分析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战略有效路径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03)。

[3]张虎臣、赵丽洲,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策略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校,2008,(09)。

[4]甘曦之,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机制与对策,交通科技与经济,2009,(02)。

[5]马国卿,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西部科,2005,(04)。

[6]李杏颜,论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05)。

第4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第5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西方发达国家自二十世纪末的滞涨现象和随后的经济新增长引出了新经济概念。1992年至2001年期间是属于美国的繁荣时期,年经济增长率达3.6%;失业率于2000年降为20多年来最低点4.2%;通货膨胀率维持平衡。经济发展中将这种持续的增长高、就业率高、通胀低的现象称为新经济。这是融合了科技革命与金融创新并基于信息技术发明的必然产物。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渗透了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知识可以分为技术型和信息型两大类,由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及使用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网络经济则是基于网络化的经济。所谓的网络化有以下三层含义:(1)现代信息资源及信息载体网络化;(2)信息网络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网亦被同化;(3)这些网络融合交织在一起形成全球信息网络和经济网络。新经济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知识为基本构成、以网络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被认为是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有效结合,而新经济也势必朝着全球信息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二、传统经济的概念及构成

传统经济亦称自然经济。相对于商品经济,多见于乡村及农业社会,以社会风俗和惯例为主用于生产基本经济问题的解决。在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通过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过程,这种模式的应用,在工业的快速发展中,会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数量的增长,环境自身净化能力的减弱,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更加突出。传统经济模式具有标准化、规模化、效率化和层次化等特点,传统经济以产品生产为发展方向,以直接交易为经营方式,注重于效益的高低,以广告为渠道,创立营销品牌,但不以客户满意标准为先。尽管新经济也重视经营效益的好坏,但它更以客户的终身价值以及股东权益为主,营销提倡以人为本,依靠实际行动来建立口碑,努力保持和开拓客户资源。

三、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对比

由政治经济学理论可知,扩大再生产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之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于二十世纪实现了由大量原材料加工到技术设计和应用的转变:从资源到信息的加工转换,从物质资料到知识和智能应用的转换。这种转换过程延续了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横向发展过程,实现了传统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新经济的生产方式则是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纵向发展过程,是引领扩大再生产的最优形式。

(一)特征对比第一、知识是经济活动的主要构成。虽然在传统经济活动中,都离不开资源、资本、劳动力等基本构成要素,但在新经济时代,它们远不如知识重要。这里的知识主要是指科学、技术、能力和管理,也是传统生产要素生产能力和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第二、知识创新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在新经济时代,用于生产、交换、消费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创新,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的最高智慧。而人类不断推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产品和新技术正预示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增长。第三、新经济的发展基于计算机、网络、数字化等技术。新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知识的推广,更直接推动了知识的创新。第四、新经济的发展以教育为核心。教育是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基石,现代和未来的国际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教育的竞争。第五、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新经济本身就具备可持续发展性,具有失业率低、通涨率低、赤字低、增长快的特点,因此,未来经济的发展基于新经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6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1.在“模块内容的框架意识”上下工夫,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第29题考查的是西方经济发展模式问题,隐含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线索,这些内容在课本中均属于主体知识,本题的特色在于通过比较美苏两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经济体制建设道路”,实际上是将前苏联、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注重知识的联系、综合与运用,让学生拥有大历史观,俯瞰苏联和美国经济发展模式,做到胸怀全局。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时,出现对斯大林经济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回答混乱的情况,除了审题不清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对书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基本知识点的同时更应使学生明确“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而不是孤立的。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二经济史中关于”经济发展道路“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目录总结关键词,学生一般都能从单元标题中总结出第四、第六和第七单元分别讲述中国经济建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前苏联经济建设,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国家分别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是学习前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结果,在斯大林模式建立前存在着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在吸取前苏联和近代西方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理解上述三个单元内容间的联系。具体到各单元内的知识点,可以借助框架图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识记。“学科知识体系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构建的,反映了对历史的总体认识,体现和涵盖了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考试测量中十分重要。只有把握住了学科知识体系,才能保证考试测量在历史观念方面的价值取向,保证考查的是主干知识。……命题的立意和认识的提升都源于学科知识体系。”[1]目前高中历史必修教材分别按照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进行编排,在复习时,教师应打破这种孤立,将教材的主体知识构建成立体的知识网络,使学生分析思考历史问题时能做到纵横联系,从整体上看待历史线索、历史阶段和历史作用等。笔者建议一轮复习按照课本专题史的思路复习,遇到关联问题进行拓展联系;二轮复习按照通史思路、根据考纲进行复习,整合教材内容建立新的联系。学生通过一轮复习对专题及部分知识点建立初步认知,二轮复习时才能建立全面立体的知识网络,并培养学生的时序性意识。

2.在“知识点的概念意识”上下工夫,准确把握知识点的内涵。

历史基础知识是考查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没有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上的“能力”考查无从谈起,所以新课程改革不会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对基础知识准确完整地把握是应对高考的必备条件,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事实上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过程。第29题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直接,不绕弯,比如第一问当中提到的“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第二问直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但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举不出相应的例子。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知识点或者基本史实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全面、清晰地掌握知识点。美国学者布鲁纳认为:“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掌握基本结构的知识。授以基本结构的知识,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形成基本概念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历史知识的概念化过程是历史学习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是学习者从众多的史实当中不断总结提炼并进一步深化的过程,知识的概念化有利于学生找出知识点的规律,掌握内在的联系。历史的知识概念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概念和理论性知识概念,即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知识内在本质的概况。如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等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进行教学,包括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基本内容、特点和影响等。这需要教师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概念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要适应专题史体例下的教学,抓住重点知识概念,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启发,使学生对知识概念化的认识不断深入。

3.在“解题的方法意识”上下工夫,完整表达自己的思路。

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想法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或技巧,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准确组织语言得到高分,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如第一问当中问到“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题目,学生需要找出斯大林经济模式和新经济政策之间的联系点,然后把这些联系点前后变化回答清楚。这需要在平时的复习教学当中,针对比较类题目或者“有什么进步性或者局限性”的问法等题目进行总结,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完整全面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除了这比较类题的这类解答外,还主要有“评价”类型、“认识、看法、启示”类型、“原因”类型的题目。(1)针对“评价”类型的题目,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回答,如:怎样评价西方殖民入侵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进步性的一面是有利于自然经济的解体,西方科技的传入,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灾难性的一面是中国日益沦为列强的商品销售场所和原料产地,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2)针对“认识、看法、启示”类型的题目。需要从对当时历史的影响、对以后长远历史的影响及对本国或世界的影响进行分析。如本题的第三问当中问到“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经济模式的认识”首先讲到斯大林模式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长远来看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较低等情况。(3)针对“原因”类题型的解答,一般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际等方面进行回答。如山东卷第28题第三问“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回答时分别从中国国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西方列强的入侵,政治方面是清政府的腐败和顽固,经济方面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弱小,思想文化方面是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在日常的复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以避免学生拿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使历史题的解答有迹可循。

4.在“史论的总结意识”上下工夫,提升思维深度。

这里的“总结”意识指的是对历史理论的感悟,是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反思的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学生掌握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看待历史问题。对第三问当中的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应辩证地进行分析,分别从他们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该题体现出主流史观,折射出时代特征,通过不同的历史现象间的联系进行多视角分析,体现出“论从史出、史由政来”的原则。如何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史论总结意识?首先,学生史论意识总结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不断地自我充电,注意学习最新的史学动态和史学观点,解读教材研读课标。建议在复习当中,抽出相应的时间从历史的角度专题讲解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从史实的角度加深对政治教师教授的唯物主义的理解。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也应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本题的第三问,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自然能够发现20世纪三大经济发展模式,即斯大林经济模式、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在进一步的比较过程中会发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完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但实施国家宏观调控是不同国家制度间的趋势,学生进一步总结出,不同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其历史的个性和共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改革的动力在于不断地改革,探索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观。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面对新材料和新情境,允许学生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材料——反馈结果——师生研讨——达成共识——总结升华”这一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获得解放,从而使学生对史论能够有所悟,有所感。

在现阶段,“高考的指挥棒”仍发挥着复习的导向作用,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去适应新的高考命题思想,鼓励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要通过训练科学掌握答题方法,使思路更加清晰、表述更加缜密,从而真正实现学科能力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内在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204-02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表明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从本质来讲,知识经济赋予知识以经济学含义、生产力含义、经济效益含义。这一方面要求对传统的经济学进行革命,使经济发展真正从资源依赖、劳动依赖、技术依赖转移到知识依赖、教育依赖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又对传统的知识观进行革命,使知识的生产、积累、使用都能直接面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直接能进入经济的运行过程,从而成为直接的财富源泉。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将起到关键的作用。教育既是知识生产、积累、使用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发展转向知识领域的根本途径,更是知识向经济过程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也可以称为教育经济,即以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挑战,从根本意义上说也就是对教育的挑战。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首要的是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逻辑和根本要求。

一、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和要求

知识经济对教育产生影响,源于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以及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遍要求。这两个方面,既决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必然会产生影响,也限定了知识经济对教育影响的范围。

(一)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变革,客观上冲击了教育的基础

知识经济是社会历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导致了人们对知识、知识的作用、知识的来源等问题认识的改变,其实质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观,形成了一种新的知识观。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系统总结,是各种事实及其概括的体系;知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力量;真正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又经得住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真理性是衡量知识价值的客观标准。

相关文献把知识分为两大类:包括事实和原理两方面内容的外显编码化知识;包括技艺和人才两方面内容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人们在实际的使用中,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侧重于可操作性的知识及其原理。知识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效用性是知识价值的根本标准。知识的作用或价值也正是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来实现的。其中,知识的生产与分配是基础,知识的使用是关键。

这样,知识经济中的知识观就实现了三个转变,从知识是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转变为知识是人们为了出售而生产出来的工艺集成的技术性知识及其原理;从知识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力量转变为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获取高额经济利益的源泉;衡量知识价值的标准从真理性转变为效用性。教育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中知识观的这种变革,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基础。因而,知识经济必然要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提高了人们对智力水平的需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的目的

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都对人们的智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所谓知识的生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出从来未有的新知识,这是知识生产的主要方面;二是重组已有的知识,使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结构,产生新的效用性。这二者都可以称为知识创新。这种创新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离开了人们的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生产就不能实现,知识经济也就失去了依托。

知识的分配和使用也需要人们具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的分配包括知识的生产者对知识的销售,但更主要地表现为知识的消费者对知识的购买。知识的使用则是消费者运用所购买的知识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以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购买的过程中,要求消费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辨识能力,能够在各种知识产品中找出最有效用性和最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来。在知识的使用中,则要求消费者具有学习的各种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就越能更快更有效地学会、掌握新知识产品,从而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中,更快更有效地使用新知识产品,也就等于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知识经济对人们智力发展水平提出的普通高要求,客观上影响了教育目的中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因而,知识经济也必然要对教育产生影响。

二、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应试教育曾经因适应于工业经济的内在要求而存在并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经济社会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应试教育的纠偏,不是对应试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改良,而是依据经济社会的内在要求,在扬弃中继承,在发展中重建素质教育体系。

应试教育曾经应于工业经济社会的要求,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因为工业经济社会性的发展通常呈现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社会经济化;二是经济数量化;三是经济技术化。这种特点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则是:一是要求培养通用型、标准化人才;二是强调功利和速成,要求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某种知识、技能,并能尽快地对经济发展产生作用。这些要求决定了教育具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教育的简单划一性。即从上到下,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一张试卷考全国、一场考试定终身。二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经济发展需要什么知识、技能就传授什么,导致专业越分越细,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窄。三是在注重教育的应性功利性,注重人才技能培养的同时,忽略人才的创造性和个性。这就使应试教育不仅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可能,并使应试教育成了许多向工业化迈进的国家的共同现象。

教育的转轨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否定,也不是对过去教育的简单修补,而是一个在扬弃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建的积极创造的过程。重建成的基础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否则,就会脱离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社会的支持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在推进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必须准确地把握住经济社会对教育改革的要求。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对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将承担新的使命,同时也就对教育的转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知识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

21世纪初,我国要实现由小康向现代化的大跨越,这对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社会化对人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人才素质的综合化;二是要求人才的个性化并有创新的能力;三是要求人才的多样化。经济的变革必然体现为对教育的要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提出综合文化素质的要求

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包括人口革命的“人类生态革命”,强调将教育、培训和信息活动同环境、人口和发展问题结合起来。可见,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全民的教育程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不是单靠行政命令或经济行为就能实现的,它必须建立在教育和全民族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因此,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的协调发展,就需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要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就只能是素质教育。

(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民素质和教育的支撑

市场经济的一个潜在危机是国民素质不高,文化环境不够理想。表现为商业道德、商业伦理低下,信用低下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欠债不还等问题严重存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整个民族的价值道德伦理水准,要求整个社会具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商业信誉、商业伦理,并依靠这种上文化的发展来支撑下一步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把教育作为整个文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式,通过教育的行为、教育的功能,使儿童从一开始就能接受良好的人格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性人文道德教育,而这正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所以,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的调整,也是市场经济对教育的一种迫切呼唤。

(四)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人才素质基础

知识经济最早是在1996年底提出来的。世界经合组织在公布有关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状况时发现,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其国民财富的增长中,新增加的国民财富已经有50%以上直接来自于知识的进步。据此,他们敏锐地发现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知识经济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整个经济的基础不是技术化而是知识化;第二,经济开始柔性化,产业开始软性化;第三,经济要依靠文化来支撑;第四,经济的创意性。这四个方面的特征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强调教育综合和全面素质。即从强调专业到强调综合,从强调技术到强调知识,从学会应用到学会思维,从着重智商到着重情商。教育要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就必须致力于提高人的情商,提高人的创造性,不断丰富人的知识和发展人的个性而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无法承担的任务。这需要用一种崭新的教育思维来推动教育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的呼唤和挑战,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

推进素质教育,是关系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国家已将质量教育(qualit-oriendeducation)、全面质量教育(Wholequality-orientededucation)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就是为了使自己能在21 世纪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这是一种竞争、一种挑战,我们不能再等待观望,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应当坚定不移,立即行动,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查有梁.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教育研究,1999,(4).

第8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脚步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知识经济”这一名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当今世界经济的最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它必将以巨大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发展。

知识经济对于社会领域各方面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理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关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得资源、设备和资本,而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承担着挖掘创新资源、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人才,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一、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教育时代

教育是知识经济的基础。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之上的经济,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直接依据的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教育、文化和研究开发是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部门,知识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技术性转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与经济相结合,首先是知识,而且是不断创新的知识;是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创新能力,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彼德.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写道:“在知识社会里”,“没有贫穷的国家,只有无知的国家”,对于任何一个个人、组织、企业和国家“获取利用知识的能力是竞争成败的关键。”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最有价值的不是获得资源、设备和资本,而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

二、传统教育不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传统教育在对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学习的内容在数量上和难度上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对学习并非出自于自身的意愿,而是在外部强压下屈从;学习的内容在内涵上缺乏充分的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心智的因素,即含金量不够,满足不了学生的智慧发展的学习。总之,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受教育者主动的、积极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针对教育发展面临的尖锐的基本矛盾,我们要大力变革和调整教育,使教育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使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创新教育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9篇:经济的基本知识范文

一、知识经济活动内涵矛盾的特殊性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