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精选(九篇)

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

第1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在素质教育中,应该明确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继续重视考试分数,但绝不能将分数定位在起决定性作用的“唯一”位置上,全体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都应该从分数衡量质量的狡隘观念中解放出来,建立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把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标准。另外,学生能否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都是评价的标准,既看升学率,也看合格率,还看成才率。学校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当前素质教育的内涵及主要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还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方式的改善,优化各地考试招生制度以及质量评价制度等,切实减轻受教育者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根据报告要求,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阐述: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第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第三,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方面面,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这一基本道理。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改革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阐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成功的人格。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发展。在此,笔者针对当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对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进行阐述:第一,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第二,素质教育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三,素质教育要求突出育人的功能,在学生严格完成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鼓励和促进其培养和发展各自的特长与爱好;第四,素质教育致力于文化素质、智能素质、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劳动素质、审美素质以及兴趣爱好等方方面面的培养。

三、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的学生教学管理

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国家、社会以及公民大众都已经将素质教育视为中国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层次。从广义上说,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影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的质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因此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加强和改变学校的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改革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制。

(一)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明确全面素质教育的总体教学管理目标

校长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校长的教育思想则首先要通过其所信奉的教育目标和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来实现。同时,校长作为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其主要职责是科学的制定学校的管理目标,并推动管理目标有效地被组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方向是向着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第一,全民性,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第二,主体性,在学校中,每个学生都是素质教育的承担者和体现者,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三,基础性,素质教育要求为每一个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第四,整体性,素质教育内容具有全面性,素质教育评价具有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各个组成因素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第五,差异性,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促进学生整体上全面发展的同时又充分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每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教育;第六,时代性,不同时代队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不同,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需要全面把握21世纪社会发展要求和当代儿童、少年、青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二)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探索和研究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

素质教育思想和素质教育目标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根基,在此基础上将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目标转化为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探索和研究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环节。首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托国家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法规,积极寻找素质教育的切入口,积极探索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教学管理模式和途径;其次,学校应该尽量做到扬长补短,依靠地域差异和区域文化特征,逐渐形成本院校实践和推动素质教育的特色办学思路。第三,学校要整体优化资源配置,以素质教育为契机,加快构建适应和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管理新模式,这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三阶段,也是最高层次。

(三)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学校素质教育开放型教学管理体制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建立以学校为主的学校、家庭、社会互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学校、家庭、社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三大场所,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然要求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的开放型的管理网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因为社会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依靠社区;第二,完善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多种多样的学校、家长联系制度,例如建立学生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举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教育等;第三,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因为社会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广阔的课堂,具有取之不竭的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源。

(四)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推动学校素质教育课程、教材、教育体系改革

课程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课程教材与教育目标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课程教材体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新课程在课程教材体系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第一,课程和教材内容的改革;第二,课程结构的改革;第三,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同时,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建立一个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教学体系,而教学体系的改革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学观念;第二,要求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第三,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在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应该建立和实施学校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科教兴国,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重要战略选择和决策。国家要求我们共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有效的、科学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其中,科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各方面素质、促进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涉及评价思想的转变、评价内容的完善及评价方法的改革等内容。学校应该转变评价思想,完善评价内容,改革评价方法,积极建立健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四、总结语

第2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思想内涵;实施准则;基本要求;成功经验;推进发展

        目标教学模式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它既注重了教育面向全体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原则,又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注重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能力素质的提高。

        一、目标教学在教学观念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

        目标教学是1986年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来我国讲学后兴起的。此时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发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目标教学的主旨就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总的目标,其主要着眼点就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素质教育有三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发展”。而构建目标教学理论基础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评价观等正充分体现了素质教

育这些基本的思想内涵。

        1.教育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使所有的儿童少年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学校的教学就是提供能使每个学生达到他们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并帮助他们寻找个性完美的发展方向和道路,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2.学生观。一是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有巨大潜能的,有个别差异的人。二是强调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人,教学的任务是使他们尽可能接近我们期望的教学目标。三是强调后进生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早期发展和后来学习过程中的缺陷积累造成的,只要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关爱,采取及时的反馈矫正等手段消除缺陷积累,后进生也可能成为优等生。

第3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重要性;结合;分析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推行的有力途径,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助益作用,是一个学生基本素质中蔚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独特的功能优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多方面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是培养一个学生成才的必备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素质教育之一,那么我们将音乐教育有机的融合进素质教育的范畴,将二者结合,其发货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是不可替代的。

一、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对于当前的人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多年来,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以说素质教育深入民心,那么我们怎样来解读素质教育呢?总的来说,素质是指人们与生俱来和后天经过社会培养的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结合体。包括身体素质、品德素质、劳动素质、智能素质已经心里素质等等。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进行的二次本质加工,是一种再生产和再创造的行为。是一种人们利用自身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年轻一代的身心教育和社会实践方式的传承和引导。目的是打开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注重加强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的基本素质。

二、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的作用与影响

(一)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育是通过艺术的手法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不同的艺术形式,从各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影响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情操。音乐艺术引起具有强烈感染力,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好的音乐缓缓的传进学生的内心,唤起美好的感觉,达到心灵上的共鸣,教育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正确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情操是十分关键的。

(二)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以个学生在多方面学科的整体能力以及将这些知识运用程度能力的表现,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在专业课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艺术、人文和自然科学教育,使同学们在专业可以外的感知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升华,这其中,音乐艺术富有情趣,包含的知识面广,综合性极强,比如民俗、历史、文学、地理等等,都涵盖在音乐的歌词与旋律中,通过音乐的表达传递了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校园生活中,学生们更加看重数、理、化等学科的分数,实际上这些科目的更需要阴雨而教育来辅助学习,以达到文化素质提高的目的。

(三)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身养性,在聆听音乐和分析音乐的时候,让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好的音乐与有意义的歌词,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开阔视野,让学生在繁重的专业课学习中得到喘息和放松;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的气质得到显著提高,事实表明,人的气质是可塑的,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接触人群以及学习对象对人的气质和性格都有不通程度的影响,音乐教育尤其个体差异,所以理解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根据不同的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魅力之所在,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与身心健康。而且有意与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逐步形成。

三、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效,但也遭遇着一些现实困境。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教育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趋于和谐,学生逐渐走出了被动接受者的局面,继而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然而,在面对这样一群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时,教师应当如何设定教学方针,以便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这是广大音乐教学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如若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那么音乐教学工作必然会陷入一种迷茫的境地。

为了破除音乐教学工作中的混沌处境,我们必须要正视困境、追根溯源,找寻到真正的“症结”,继而进行对症下药。在确定教学方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个理念,看似有一定的矛盾性,但实际上两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共融的。无论是“个性化发展”还是“因材施教”,都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发扬。正是由于学生已经站在教学活动中最为显著的位置,教师才会有的放矢地规划教学设计,致力于让学生的潜能和兴趣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在此,本文以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为视点,试图探究“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基础教育是提高整体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发展基础教育,学校要从陈旧的应试教育改变为提高全民素质的正确方向上来,这一战略的出台,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新时代人才都具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进行素质教育,都看到了素质教育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位置,我们将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来作用与整体学生的教学当中,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演奏和音乐知识的死记硬背,刻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是肤浅的,我们要积极让学生参与实践,大力度的为学生创造条件,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二者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作用下将使学生在学习上劳逸结合,生活上轻松愉快,多学生素质的提高必定是事半功倍。

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还有很多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音乐教育的实际,大胆的创新,勇于抛弃陈旧的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积极的将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将其产生的效果及时的巩固与记录,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价值观为本质目标,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第一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第4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课程应试教育;课程素质教育;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评价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在世界人才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已经走出了象牙塔,日趋彰显出其功能的重要性。2011年世界银行在《发挥高等教育的作用:促进东亚技能与科研增长》报告中认为,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技能与研究是保障经济增长的两个推动器〔1〕。信息技术及网络前所未有的发展及普及,促进了个性化智慧学习环境〔2〕的形成,这将给大学培养人才带来绝好的机遇,但同时也对现行大学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学习具备泛在学习的特点,同时还具有“碎片化”的特征〔3〕。因而以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简称慕课)为方向标,各种突破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例如“中国大学MOOC网”的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教学模式(称为“后MOOC时代”),将线上线下优势有机结合,使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短短一年来形成了易于推广和实施的以翻转课堂思想为主体的混合学习模式。另一方面,传统教育思想仍然笼罩着大学校园和课堂。就大学课程来看,存在学校教学规矩过多,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评价单一等现象;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消极倦怠,因习惯于接受式的学习,而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意识和兴趣。正如胡乐乐所说〔4〕,表面上看慕课发展十分迅速,但由于没有正式的学分认证与学位授予体系,所以慕课现在的辍学率很高。说明虽然当前的大学生存在着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内涵的欲望和意识,但如果没有构建相应的监督及评价机制作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只能凭一时之兴趣,难以持之以恒。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5〕指向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构建完善的激励学习、开发与创新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标准及评价体系。孙家明认为〔6〕,课程改革必须分析课程结构体系要素的数量、质性与度量的运行机理,推进课程系统综合改革,建构科学合理适切的课程体系。我们认为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明确并建立科学的教学目标,构建立体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切实地运行评价机制为自主学习的着力点,从而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我们将从课程评价目标及体系视角探究课程教育模式,使素质教育自然回归。

二、“课程教学”结构剖析

按照长期以来的习惯,课程教学组织的一般程序是: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表及教材资料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并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然后进行期末考核及评价。显然,课程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在开课之前由学校与任课教师共同预先确定教学目标及计划,然后按教学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教学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量化考评。由于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必然使整个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由于存在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和课程评价的随意性,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学等现象发生。

三、评价是课程教学向课程教育转轨的核心

(一)相关概念简析

就传统教学,即课程教学而言,相关核心概念有:课程教学、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教学活动重在课堂教学,教学活动注重教师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教学评价注重终结性评价。相对于传统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素质教育模式的课程教育相关核心概念有:课程教育、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评价、课程教育评价体系。“课程教学”与“课程教育”,虽然只一字之差,但却从本质上体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课程教育,就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平台、环境及手段,将学科课程教学活动重构为课内激励教学机制和课外自主学习完美融合,以便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课程教育目标体系的课程素质教育模式。课程教育强调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内注重自我展示、注重个性培养及全面发展、注重学习交流及评价,并通过评价的正确导向和激励功能,不断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鞭策学生学习责任,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习知识、构建能力、提升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课程教育(即素质教育)目标。

(二)课程教育的评价及功能

课程教育评价功能通过作用于评价对象,从课程教育评价活动和结果体现出来。课程教育评价功能取决于课程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因此,课程教育评价在整个课程教育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实践证明,课程教育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和深化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课程教育评价的作用可以归纳为鉴定功能、导向功能及激励功能等等。在制定课程评价指标时,必须将相对评价、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评价指标不可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激励性的调动,最恰当的指标应使得大部分被评价者经过自身努力都能达到的程度,就是要遵循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例如,我国的高考制度,其评价作用是选拔不同层次及特长的学生就读相应水准及专业特长的大学,但由于评价机制单一,并且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从而导致高分低能现象的形成。因为,我们在使用高考评价的鉴定功能的同时,其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也要不可避免地发生作用,这种导向及激励功能必然引导学生、学校、家庭及社会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考成绩上,这是应试教育滋生并盛行的根本原因。所以在进行课程教育评价时,我们应采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其他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进行全面评价,才能扬长避短地发挥好评价的各项功能。课程教育评价可以是为了鉴定和考核,也可以是为了推动和改进,也可以是为了选拔和淘汰,还可以是为了教育和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评价价值观。课程教育评价还有诊断功能、调节功能、监督功能等等,在此不再赘述。显然,课程素质教育相关概念与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相应的概念相比,其外延更加多元和宽泛,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人性化的本质教育特征。

四、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教育的内涵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整个课程教学活动时间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部分:“课内”是指教学计划内的教学时间,主要实施由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机制;“课外”是指教学计划外、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主要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机制。将课内与课外的教学与学习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便构成了课程教育的内涵。显然,课程评价的依据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实现得怎样,又必须通过课程评价体系来测量和评判。因此,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现在需要特别关注和思考的是:我们要将传统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传授知识’从课内迁移到课外”〔7〕,使教学活动扩展为“课内+课外”两部分。课内与课外各司其职、相互联动,形成课程教育活动的整体。课内与课外将分别实施如下职能:课内主要执行形成性、相对性等重要评价机制,“把以‘教授知识为主’、教师‘独白’的课内教学行为转变为通过各种教学机制和策略不断唤醒、激励及鞭策学生的课外学习动力,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向着持久的、有序的、更深层次的目标迈进;使课内成为学生知识强化、内化、重组、自我展示和全面发展的舞台”〔8〕。课外执行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机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已经成熟。例如:高校可随时加盟中国大学MOOC平台,高校教师可根据自己的课程申请注册MOOC+SPOC空间,从而构建所任课程与MOOC相应课程同步、异步或独立的教学资源及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微课资源遍及网络,由于全国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免费wifi随处可用,使用手机及电脑进行移动学习(微课、微信、微博)随处可行。实施大学课程教育,其教学活动是非线性的,构成要素具有多元性,但评价机制是其行为驱动的内核。评价机制是量化与非量化、过程性与终结性、智力与情感、探究与协作等多个维度构成的多元立体评价指标体系。显然,这不是翻转课堂模式的简单参照和应用,而是基于信息技术教育和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关照下MOOC后时代的发展要求,是应试教育自然迈向素质教育的方向标。

(二)课程教学与课程教育的比较分析

首先,传统的“课堂”与课程教育的“课内”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主要按照课堂教学“程序”完成“讲授接受”知识的教学目标;后者主要通过执行各种过程性评价机制,情真意切地不断唤醒、鞭策和激励学生的“课外”学习意识;对于学生,要求主动地参与、展示、交流和评价,要像演员一样把课堂作为自我表演、自我展现、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其次,“课内”与“课外”分工虽然不同,但彼此紧密地联系着:课外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课程教育的学习目标,以便如期接受“课内”检查和评价;“课内”主要以评价为驱动机制,教师与各学生之间人人都是评价者、参与者和表演者,心心交融、其乐融融。可以说课程教育活动是“课外耕耘、课内收获”的和谐共生美育境界。第三,课程教育活动是在构建了明确的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计划和多元化的课程教育评价体系条件下开展的。课程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本质上就是实现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过程。因此,课程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的制定都要按照课程素质教育的标准和要求来制定。第四,课程教学是传统的“程序化”课堂教学,教学核心是讲授知识,知识之间一般呈线性结构关系;而课程教育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如,微课学习、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通常是非线性的和“知识碎片化的”。微课视频学习将是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课程教育奉行的是课程素质教育,以构建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理念。

(三)课程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

构建课程教育模式,除了需要预先设计好同时作用于课内和课外的课程教育目标、课程教育计划和课程教育评价体系外,还需要准备好课程的自主学习资源,构建适于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智慧学习环境。课外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态度、动力以及学习内容主要依靠课内评价机制唤醒、鞭策和激发,但课内机制只起宏观的引导和激励驱动作用,具体学习的方式、方法等由学习者自主决定。

五、基于课程教育的教学改革实验

(一)构建评价体系驱动课程目标的教学实验

2013年末,“基于计算思维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研究”获我校(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重点教改项目立项。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对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程进行改革研究和实验。其改革主导思想是:以计算思维为导向,以自主学习为中心,以强化训练为手段,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经教改探索及实践,定制了适合我校“应用型”人才目标培养需求的“2+4”能力目标〔9〕。实施“2+4”能力目标,学生不但建构了计算机知识及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互联网+自主学习”的有效学习方法。

(二)借校企合作之机,深化教学改革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微软公司联合组织的“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我校获得立项。我们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在前期所构建的课程目标及评价体系基础上,从2015年9月开始对计算机基础公共课程按照MOOC+SPOC模式教学,由于充分分享了同济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优质而丰富的MOOC资源,使得课程教学活动正沿着课程教育的预期目标迈进。

六、结语

对于大学课程,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种模式选择:一种是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素质教育模式。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从17世纪夸美纽斯推行的班级授课制开始,早已形成程序化的固化操作教学定式,虽然教师最容易奉行,但它与社会发展相背离。课程素质教育模式的实施,对广大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因为它是新生的,没有任何经验的沉淀和积累,需要课程教育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勇于挑战自我,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和藩篱中破茧而出。但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因为社会的需求和发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而能较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的是推行素质教育,而不是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商发明,李震英,李志涛,等.近年来主要国际组织提出的十大教育新理念〔J〕.教育导刊,2014(4):34-37.

〔2〕贺斌.智慧学习:内涵、演进与趋向———学习者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24-33.

〔3〕王广帅.新媒体时代学习与数字化资源建设问题探析〔J〕.教育导刊,2015(8):57-60.

〔4〕胡乐乐.慕课会颠覆传统高等教育吗〔J〕.上海教育,2014(29):46-49.

〔5〕刘人怀,郭广生,徐明稚,等.刘人怀院士等:试答“钱学森之问”.中国高校科技〔DB/OL〕.〔2011-10-17〕.http://.cn/?module=show&id=333.

〔6〕孙家明.论大学课程结构体系:质量标准和功能整合〔J〕.教育导刊,2015(2):46-49.

〔7〕余廷忠,管嫄,彭佩.网络支持下的偏远地区大学教学改革平台构建———以毕节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99-101.

〔8〕余廷忠,聂祥荣,曾凡培.21世纪大学教学的思考: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以毕节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13(8):110-115.

第5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首先要更新观念,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主动、全面而且各个不同的发展,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人。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志趣、特长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要创设条件,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觉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智慧潜能等到开发,学生的素质在主体发挥的过程中得到提高。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素质观。

其次要把握好初中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素质的教育大纲指出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

(1)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主要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是物质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观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观点的教育。中学数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对立统一、量变质变、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等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在教学中,如果能注意挖掘这些因素,自觉地用唯物辩证法观点阐述教学内容,就能更深刻地让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逐渐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基础。

3.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第二,应用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第6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论文摘 要:德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其具有语法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语在当前大学教学中的现状,并对大学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德语课的选取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一些建议。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日益频繁交流上,各国在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国际发展需求,对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1.德语教学现状

德语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学的难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德语教学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机械化语言训练,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达到能够运用德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教学方法偏向于重视语言的规则和语法,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培养。教学过程较机械化、死板化,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际学习语言的意义相脱离,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讨、创新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2.1提高对德语听力的重视程度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在说、听、写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它与其阅读能力是相互互补的。注意培养德语的口头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正确指导学生重视德语的听力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渠道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听德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听力,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动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听德文歌曲,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加强对德语语感的掌握。

2.2利用国家文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学习德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德语国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对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即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合理的处理好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客主,启发并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同步思绪。

2.3课堂阅读的提问式方法

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采取先提问,在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自行阅读,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检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句子的结构,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找课文关键词和核心句,提高了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主动而更具效果地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和注释,更应该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把几名学生组成一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组合。采取以小组式的活动形式,适用于激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互助互补的进行学习,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式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与教材教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生有一定自己的观点或是掌握一些相关内容。只有处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中,小组式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活动方法可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德语方面的学习效率。  3. 德语教学改革建议

在德语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选取教材的实用性

在选取德语教材时,应针对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德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方面应该偏向于语法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着重在语法知识方面学习上,而并不是单纯的只讲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于对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又重于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等元素,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图文并茂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3.2教学内容的优化性

大学德语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德语知识书籍,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同性的规则,并对不同的规则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的内容起到优化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学习德语的核心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方法。以教学内容优化性,重点突出难点重点,并且对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3推广学习的积极性

德语做为一门大学语言学科,在使用上还是具有广泛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德语教学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采用音像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转化成为生活的生活情景,让课堂教学栩栩如生, 使学生提高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中领悟语言的实用性和德语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建欣.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j].德国研究,2002,(1).

第7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关于素质教育内容、科目及其原则的探讨 文章作者:zhshxin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8月7日7:22 关于素质教育内容、科目及其原则的探讨 素质教育的目的,在腔热忱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对于不关心他们的老师,是不愿主动接近的,更不愿向这种老师吐露学习的真情。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任务是很难完成的。 2.启发思维原则 启发就是为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有效的(可理解的)联系,寻求和提供恰当的认识条件,促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全过程。启发思维原则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学习问题给学生指出寻找和提供恰当的解决问题的认识条件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3.易讲难引原则 易讲难引教学原则指的是,容易简单的学习问题,只要教师点一点,学生稍动脑筋就能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讲问题的本身,而不必通过学生自我启发弄懂问题。对于困难的学习问题,教师不能讲问题的本身,要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求得问题的解决。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主要指思维能力)。 4.个性张扬原则 个性张扬原则就是因材施导原则,指的是教师的一切教学措施,都必须从学情出发,从效果出发,克服主观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素质教育教学过程,能提供充分的时间给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因材施导,教师有效地进行因材施导,是大面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 5.精思精导原则 这里所说的精思,就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刻地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所说的精导,就是要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最基本问题,进行性针对性很强的指导。精思精导原则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思,只有精思才能做到精导。 6.环境熏陶原则 学生的主要学习环境是班集体。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环境熏陶原则指的是,要把学生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把班集体建设和培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7.系统钻研原则 系统钻研原则指的是,为了充分进行个体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要认真系统地教学大纲和教材,不要教一点,钻研一点。 8.示范模仿原则 示范模仿原则指的是,要完成一个比较困难的教学任务,可以先由教师示范,然后学生跟着模仿,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复训练,就能逐步地达到目的。 9.教学育人原则 教学人原则指的是,要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和育人的双重作用。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客观的带规律性的系统知识转化为自己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即体现在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 10.五能统一原则 五能统一原则指的是,由德能、智能、体能、美能和劳能组成的教育过程,是在以张扬个性为主导的思想指导下,五能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统一为实现素质教育目的的一个过程的教育原则。 11.影响一致原则 影响一致原则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按照教育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步调一致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教育原则。 (二)学的原则 1.尊敬师长的原则 尊敬师长原则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敬老师和长辈,以便更好地取得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虽然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这个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但是,没有师长这个外因的指导也是很难学好的。 2.自主学习原则 自主学习原则指的是,学生要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就必须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会运用学习心理规律,具备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学习能力。学生只有成为自为的学习主体,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3.逐步提高原则 逐步提高原则指的是,学生的学习必情况出发,正确地综合运用上述各项原则,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黎世法著《异步教学法》。 文章出处: 自己创作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第8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独生子女 素质教育 家庭结构 人口组成

在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与时俱进。就像当年马寅初老先生提出计划生育的政策,在那个时代被批判,但事实证明我们的确在走弯路。如果我们早一点控制人口,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人口压力问题,就业问题。但由于我国那个时代的国情,错失控制人口数量的最佳时机,以致到后来强行提倡一胎化,是我国不得不实行的国策。随着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从少数,到绝大多数,关注独生子女的问题已经成了社会的共鸣。现在由政策产出的独生子女已经在养老,婚姻和国家安全等方面表现出高风险。

一、首先列举几个实例

有个男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外国人徒步旅行全球,他对父母说,他也想要徒步走到拉萨去。而他的父母对他说,如果我像你的爷爷那样有三个孩子,你别说走到拉萨,就是像那个老外,走遍全世界我都不会阻拦。而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我和一生就完了。

现在许多小学,特别是条件好的城市地区学校的低年级,放学时,不是学生首先离开教室,而是爷爷或奶奶等家长冲进教室帮忙做清洁,理由是:灰尘多,怕累着,弄脏衣物,对身体不好,在家里没做过,干不好等等各式的理由。发展到一些学校根本就不安排学生做清洁,而是花钱,雇佣清洁工。

中国孩子的身体素质下降,很多的孩子成为游戏迷、网迷的一个原因就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真实的人和他们交流,有时父母工作忙,又不希望孩子影响他们,出于安全的原因,让孩子一个人在家看电视或玩电脑、手机游戏,不让他们单独外出活动,这既影响了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也对孩子身体健康,特别是视力方面造成伤害。

没有剥壳的鸡蛋不知道可不可以食用;放在桌子上的水果,没有递到手上,宁愿看着它们烂掉,都不会吃;孩子外出野营,父亲躲到床下,害怕孩子掉下床;读大学了,一家人全体出动,大包小包,连几年的手纸都准备好了等等。这些关于独生子女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二、家长和社会对独生子女关爱和教育的缺失

现在的很多的独生子女从生下来,从来没有单独活动过,一直都在大人的直接监管之下,相应的孩子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在这个世界上,也觉得自己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成年人,很多事用不着自己思考,担心,一切都有人为我安排,我只要按“爱我的人”制定的路线做就行了,缺乏个人的独立性。长辈不让孩子离开自己,担心卫生,怕孩子学坏,怕孩子受别人欺侮,不让孩子独立活动而包办一切。可是就是这些小的时候如此讨人喜欢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反叛期,让一直认为他们很听话的成年人无法接受他们的改变,由此带来的代沟矛盾,对于两代人来说,双方都认为是无法调节的。

现在很多孩子无法理解中国传统亲属关系,如舅、姨、姑等。一方面,他们有的想要哥、弟、姐、妹。而另一方面,有些又对于父母以后生了弟妹极度反感。2011年,重庆一个十多岁的女孩就一个人勇敢的走入江中,她认为父母不再爱她。孩子的心理正常发育,需要有与其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交流,相互促进,保证身心的健全、健康发育。而独生子女由于无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伙伴,太多的时间与成年人生活在一起。在城市里,特别是在高层楼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围和保护着,这样的生活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的。我们这个社会男孩们女性化,缺乏阳刚之气,女孩男性化,缺少柔美的趋势日渐严重。再则,儿童的独立性和独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训练和养成。而独生子女由于自幼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容易养成独立性差、倚赖性强、缺乏个性、不能很好的与他人,特别是陌生人交流。现在一些年轻人,通过网络交友,上当的已经不是个例,他们宁愿去相信一个从未见面的人,都不愿意相信自己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作为40岁以上的成年人,都有郊游或春游的经历,即使没有,也没有什么羡慕的,因为他们天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可是这些词汇现在只有存在于书本中,我们的记忆中。为何?偶然的一些事故,让学校、家长都不敢也无法承受由此带来的结果。宁愿不做,都不愿冒险。

中国传统的传宗接代的观念根深蒂固,重男轻女,以致一些家庭违反政策,超生,多生。而更多的一些家庭,通过其他手段,想尽办法生个男孩,这就导致中国现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社会养老问题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不论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对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并非出于自愿。

另一个让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独生子女的成人风险很大,此前抽样调查则显示,2009年我国15~19岁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17%,20~24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7.52%,25岁~29岁的年轻人约占总人口的6.48%。另根据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显示的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来推算,15岁至30岁年龄段的死亡率至少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目前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由此带来的是每年约7.6万个家庭的分崩离析,难以补救。那么,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肯定超过百万个。这些家庭有父母50或40以上的,很难或已经不可能生育子女的,对于他们经历的痛苦,但任何一个成年人、有理性和感情的人来说,没有人愿意这种悲剧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如果计划生育,也就是独生子女政策继续执行10年,20年,又不知有多少失独家庭会由此产生,并由此会导致更深入,更广泛的社会问题。没有了孩子后,作为父母的人生就被埋葬了。他们还面临老无所依、被养老院拒收等绝境。同时更难以改变的是由此对父母及对更老一代造成的心理上无法替代的伤害。

这些年我们能够在经济方面高速发展,人口红利起到关键作用。限制生育和培养大规模的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廉价的农民工,是能促进经济的短暂飞跃的动力之一,但是,当人口优势不存在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加入这场竞争中,我们现在独生子女第一代和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下一代的负担就要大为增加,一个家庭有可能要负担四个或更多老人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必然受到拖累。这样,我们的黄金时代是否还能延续,真的是该思考的时候了。而从当今世界的形式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可能只靠廉价的劳动力或土地的买卖,最终的胜利是科技、生产力的提升。

三、独生子女自身表现出来的一些普遍的现象

首先,我认为孩子本身是没有错的,他们就像一张洁白的画纸,是我们成年人,我们这个社会在上面不停的描画和修改,让他们表现出一些优点或不足。相对于多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普遍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现在独生子女并非都不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了独生子女个人中心主义不断蔓延,小皇帝和小公主思想充斥整个社会,孔融让梨的故事只能带来嘲笑,很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蛮横无理,从小就霸道无理,以致走到犯罪的道路上,不但他的一生完了,这个家庭就算完了。其实我们反思前几年社会上热议的青年人违法或杀人事件,从中不难看出独生子女的影子。从小做事不负责,受不得委屈和挫折,有问题老爸、老母会给他们扛着。

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当代我国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

由于多数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重要地位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家长便把对众多孩子的爱和希望都集中在独生子女这唯一的希望上。这便是多数独生子女家庭自觉不自觉地被陷入溺爱中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由于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逐渐大多数的孩子变本加厉的利用这种爱,对家长反复提出过高的要求,相应的家长也就不断的加大希望和投入,现在一些孩子过个生日,用几百,几千,或上万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对孩子的爱缺少理智、过度偏爱,致使不少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低收入高消费现象,把大部分钱花在孩子身上,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许多是不合理的要求。奶粉要进口的高档的,选校要最好的,不在乎多少择校费,反正只有这么一个孩子,不给他,给谁。

明明家境并不富裕,却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明明孩子艺术能力一般,甚至没有兴趣,却参加培训班,买昂贵的乐器,还花高价请家庭教师辅导孩子;明明是孩子的错误,却百般抵赖辩护;明明孩子智商一般,却当成神童来培养等等。这种情感上的扭曲,使孩子在一种扭曲的氛围中成长,无疑也会扭曲孩子的心理,出现心理障碍。

我们现在要为我们的所有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父母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负责任的承担自己的责任。文化知识、道德品质多方面促成良好个性的形成,处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关系。由于独生子女多数时间生活在成人之间,所以,多数独生子女在许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会之中。缺乏与他围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参与社会的能力和缺乏在社会环境中应变的能力,培养独生子女的独立能力。

第9篇:素质教育的教育目的范文

[论文摘要] 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或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是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较为可行的有效途径。校本课程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项目化校本课程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逐渐由起步走向深入,各级各类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使得素质教育校本化应运而生。各地校本课程的开展为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校本课程重视知识学习忽视实践探索的问题,而有些学校尽管重视实践但是与知识的结合又不够紧密,这两种现象背后的实质就是忽视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性。

我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采用校本课程项目化也能够成为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的途径。所谓校本课程项目化是指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或课题的运作,使学生有效地运用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该项目(课题)不仅涉及学生们平时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同时还要求参与项目的所有学生共同协作经历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一、提出校本课程项目化的思考

(一)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我们提出这一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首先是基于对素质教育的深入思考。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应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这样的认识引导着我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我们发现个体不论是在生活中或是在工作中,都是通过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一个接一个不同的项目或任务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在这个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中,个体会用到不同的技能、知识以及经验。既然每个人今后的生活模式都基本如此,为什么不在个体接受学校教育时就为他们做好这样的准备呢?于是我们提出了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化的建议。

(二)对现存的校本课程模式的改进

前面已经提到,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学校在校本化的研究及开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根据自身实际形成了各自较完善的素质教育体系。但是,现有的校本课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重知识,轻“实践”

目前,多数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还停留在“学科拓展”这样的思维模式上。于是,相应的校本课程往往采用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相关知识面,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等教学模式进行。当然,这类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也会有实践环节,但我们所说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自主地运用知识、经验,协同合作完整地完成较复杂项目的能力,这是为学生今后解决各种问题打基础的能力。因此,重知识、轻“实践”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缺憾。

2、实践与知识结合不够紧密

也有不少学校开始意识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并开发了一些专门培养学生社会交往技能、生产生活技能的校本课程,不少学校在探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进行了非常巧妙的设计。然而,这类校本课程的设计依然存在着与知识学习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进行这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同时与多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包括物理、化学以及语文、数学等,那么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会更为扎实,理论基础会更强,同时也能促进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3、学生主体性不够突出

从教学方式来看,目前绝大多数校本课程的教学依然沿袭学科教学的基本方式,更多时候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指导,学生练”。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打基础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设计一些“用”的课程,学生对这些知识、技能的学习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无法灵活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了突出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增加一些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项目式课程,从而训练他们各方面的实践能力。

二、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

项目化校本课程需要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的实施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积极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协同合作能力,因此需要在课程开发的每一步做好各种准备。

(一)提升参与者对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形式上讲属于开发全新的校本课程[1],但是在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却离不开已有课程的支撑,这是项目化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开发以前,需要所有参与者充分认识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编写特点、实施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

首先,学校的管理者要了解开设项目化校本课程的意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特点是将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知识的合理运用有机结合在一起,因此课程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学校管理者要在了解课程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协调好参与者各项职责、程序的衔接。同时,学校应该注意课程开设的延续性,不能因为牵头组织者职务变化或工作调动而终止。而课程编写者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课程的开发需要征集众多项目,仅仅依靠几位课程开发者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全校师生的智慧形成课程的“项目库”。而根据项目编写的教材或课程指引则需要协调各科的老师共同参与,最后课程的实施还需要教师们进行磨合……

总之,所有参与到项目化校本课程中来的人都要认识到合作的意义,都要重视与他人的沟通,才能使课程顺利地进行下去并真正成为架设在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二)注重项目选择的多元化与实用性

开发项目化校本课程首要的问题是要有丰富的项目和课题以供教材编写,那么在选择项目之前我们不能无的放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开展课程编写的讨论或相应的问卷调查使学生将自己的期望、需求、兴趣充分表达出来。同时,由于学生的提议存在着盲目性与随意性,我们还需要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进来。通过多层面、多视角的调查最终形成课程的“项目库”。

当然,课程中项目的设置还应该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于校本课程是针对本校学生群体的,因此在进行教材编写前就需要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以便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适当的项目。另外,有些项目对工具、场地等的要求较高,也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酌情考虑替换方案。

(三)结合学科知识编写项目实施计划

这个部分是课程开发最核心的部分,“项目库”建立后需要对每个项目所蕴涵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并且提炼出适合学生理解的部分,最终根据项目主要涉及的知识类型对“项目库”项目进行分类。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配合完成。 转贴于

对于“项目库”中的每一个项目都需要进行详细的知识点分析,这个步骤应由不同学科老师进行集中讨论来确定。以“去郊游”项目为例,在该项目中拟订“郊游计划书”,撰写“郊游笔记”等就涉及到语文知识尤其是写作的运用;郊游之前的费用筹措、经费分配等就会涉及数学知识的运用;活动的具体人员职责的分派等则涉及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及团队组织合作能力的锻炼;倘若学生们想制作与郊游相关的视频、图片集等等,也许还会涉及计算机相关方面的知识……这样的讨论可以发挥各科老师的特长,将项目中蕴涵的知识、技能充分地挖掘出来。

但是,仅仅把知识点罗列出来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同样的在“去郊游”项目里,低年级学生可能就偏重于写作、数学统计等方面的训练,高年级学生可能就要对能力进行多方面的训练。那么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项目的知识点训练细分,从而确定同一项目在学生不同阶段的训练目标,使同一项目的学习循序渐进的进行,就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更熟练。

通过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依据项目实施的步骤将每个项目的详细实施计划包括每个步骤涉及的知识点、训练科目等编辑成文,成为不同年级使用的校本课程参考材料。

三、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

项目化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既涉及各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涉及对这些知识的应用。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就需要采用分组实施、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实现课程目标。

(一)分组实施

分组实施是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的基本形式,即在项目进行的整个环节学生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由于课程中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参与者共同协作完成,因此需要学生们进行一定的组织和配合,通过磨合形成默契。同样以“去郊游”项目为例,由于整个过程包括策划、筹资、分工安排、活动组织、事后总结等等都非常烦琐,需要一位领导者来进行统筹,这就要小组成员共同协商选择组织的领导者,然后再由领导者来安排各项事宜。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争吵、猜疑,也会有无奈、妥协,但是正是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们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多学科教师参与

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多学科教师的参与是项目达到较优效果的重要支持。由于每个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都会分解出不同学科的知识点,同时也会拟订不同年级的重点知识点,因此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亟需各科教师共同配合。当然,由于相同项目在不同年级所侧重的知识点不同,那么各科教师在配合过程中,不同年级的项目实施就由该侧重学科的教师牵头组织。

通过多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在课程项目进行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们更好的将学科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同时能将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学科协作也会促进教师的交流,增强学科互动,有助于扩大教师们的知识面,打破过去“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分界。

(三)实施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之初就需要各方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充分互动从而确定适合各年级使用的项目,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更需要师生的有效互动来实现课程目标。那么在项目进行中师生如何互动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首先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抛出课题引导学生们思考、互动。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起着启发和引导的作用,逐渐地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出来,使他们对整个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项目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教师要担任指导者的角色,当学生团体在实施项目中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及时地跟进,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与学生一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知识、技能等反思,并总结经验。

四、项目化校本课程对学生素质的促进

项目化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都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不论是项目的选择还是项目对应的知识点的分析,包括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组成团队分工合作,都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科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学生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项目化校本课程中,学生是整个项目的运作者,他们主导着项目实施的方向和效果。当学生的主体性被充分尊重,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课本上查找相关知识,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来解决项目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一旦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就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项目化校本课程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更重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独木难成林”,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培养金字塔尖的精英,我们更要培养的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人才。因此,项目化校本课程强调以学生团队的形式来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充分了解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并乐于扮演这样的角色。

从项目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来看,我们认为由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将知识与实践紧密地结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释:

①王斌华著:校本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7页.

参考文献

[1]方建文,丁祖治,武宝瑞主编: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版.

[2] 叶澜,李家成,杨小微:推进素质教育:转换思路才能打开新局面[J].人民教育2005年第21期.

[3]李志宏主编:体验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