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一般性货币政策精选(九篇)

一般性货币政策

第1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一、填空

1、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被称为( )。

2、中央银行主要货币政策包括( )、( )、和( )。

3、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调控( )。

4、货币政策目标与宏观经济目标相比,多了( )。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调节影响( )。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和(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7、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8、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的效力通常是( )。

9、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10、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 )。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的买入有价证券,意味着实行( )货币政策。

12、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灵活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3、烈的、具有强制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4、一定时期内一个国民经济体所产生并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总量,称之为( )。

15、人们通常认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量之间有( )的关系。

二、判断

1、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起决定作用的是货币供给量。

2、当一国居民货币需求中交易需求占比重大时,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低,货币政策效果小。

3、通货紧缩会产生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券人的收入再分配。

4、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5、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的受益者。

6、通货膨胀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而通货紧缩则不具有财富分配的效应。

7、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实际货币数量减少,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采用固定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8、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作用在于微调。

9、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10、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可时常使用。

11、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

三、 单项选择

1.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

A.货币政策工具;B.货币政策目标;C.利率政策;D.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2.( )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3.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般有( )。

A.利率; B.信用; C.现金; D.存款;

4.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在于( )。

A.周控货币流通; B.调节利率水平;

C.调控信用总量; D.调节经济运行;

5.中央银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用于( )。

A.调节影响证券市场信用; B.调节影响一般信用活动;

C.调节影响特殊信用活动; D.调节影响消费者信用;

6.间接信用控制中的( ),旨在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A.道义劝告、信用分配; B.窗口指导、信用分配;

C.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D.利率限额、信用分配;

7.货币政策时滞即( )。

A.内部时滞; B.外部时滞;

C.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8.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A.中央银行调控金融; B.中央银行调节货币存量;

C.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 D.中央银行调控政策支出;

9.“单一目标论”者认为( )。

A.经济增长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B.金融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C.金融安全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D.稳定货币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0.我国货币供应量一般分为( )。

A.三个层次; B.二个层次; C.四个层次; D.五个层次;

11.( )构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起点。

A.信贷总量、现金总量; B.现金发行总量、现金流通总量;

C.存款总量、现金总量; D.信贷总量、现金发行总量;

12.中国人民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上的国债交易利用( )进行。

A.承包方式 B.招标方式 C.摊派方式 D.包销方式

13.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通常( )。

A.很有效 B. 较为有效 C.无效 D.可能有效

14.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A.货币供给 B.货币需求 C.货币流通 D.货币替代

四、多项选择

1.公开市场业务由( )等组成。

A.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B.外汇公开市场业务;

C.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D.企业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E.票据公开市场业务;

2.我国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

A.规定缴纳存款准备的对象; B.规定计提准备金办法;

C.规定存款准备率; D.规定存款结构; E.规定存款规模;

3.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

A.经常项目; B.资本与金融项目;

C.平衡项目; D.资产项目; E.资金项目;

4.货币政策时滞中的内部时滞可分为( )。

A.决策时滞; B.认识时滞;

C.行动时滞; D.作用时滞; E.控制时滞;

5.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等相关要素。

A.准备金; B.货币供应量;

C.金融资产; D.价格; E.名义国民收入;

6.凯恩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诸关键量。

A.货币供应量; B.利率; C.投资;

D.物价; E.收入;

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机组成部分是( )。

A.货币政策目标; B.货币政策工具;

C.货币政策调控机制; D.货币政策时滞; E.货币政策绩效;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般有( )。

A.稳定物价; B.充分就业;

C.经济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E.宏观平衡;

9.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 )构成。

A.操作目标; B.政策目标;

C.货币供应量; D.利率; E.贴现率;

10.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有( )。

A。相关性; B.可控性; C.可测性; D.流动性; E.安全性;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 )。

A.再贴现政策; B.公开市场业务; C.存款准备金政策; D.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E.不动产信用控制;

12.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主要是因为( )。

A.利率可反应货币与信用供给状况; B.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

C.利率高低易为中央银行驾驭; D.利率资料易于获取;

E.利率相对稳定;

13.再贴现政策影响经济的途径主要有( )。

A.借款成本效果; B.宣示效果;

C.结构调节效果; D.互动效果; E.操作效果;

14.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形式主要有( )o

A.直接买卖; D.买回协定;

C.卖出协定; D.委托买卖; E.买卖;

15.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方式有( )。

A.直接干预; B.流动性比率;

C.利率限额; D.信用分配; E.指标限制;

五、名词解释

1、 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3、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4、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货币政策时滞 6、货币政策内部时滞 7、货币政策外部时滞

六、简答

1、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其相互关系。

2、 如何选择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3、 高就业如何引起通货膨胀。

第2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金融货币政策;思考

金融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之一,是指央行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采用各种控制和调解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央行通过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贷款,对缓解资金紧缺问题起着积极作用。但只是从贷款投放上看不出我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受传统经济观念的影响,宏观调控中金融货币政策没能发挥出作用,货币政策本来可以进行经济调控的,但最后却发展成政府干预下的行政调节,这不利于金融货币政策职能的发挥,因对对金融货币政策进行思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金融货币政策的内涵

金融货币政策是国家最重要的宏观需求管理政策,是央行管理一国货币供应,以使信贷在数量与利率方面与国家特定的问题相符合。一般来说,我国金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衰落时,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通货膨胀时央行会紧缩货币政策,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促使经济平稳发展。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要与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相符合,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维持币值稳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金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激烈的争论,现在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币值稳定。

二、金融货币政策目标问题

一般来说,现代社会中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标准、储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等。这几种职能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意义,对个人来说,货币是越多越好,职能主要是作为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货币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超过或者低于限度都会影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然后影响到经济增长,引发经济波动。虽然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需要借助经济运行提供的货币环境其作用。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金融货币政策要经过信用机制、流动效应等中间环节,才能对经济运行起作用。因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央行要转变自身职能,把握工作重点即科学合理的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通过货币政策执行调控经济。近年来,央行多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从中可看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要认识金融货币政策就要了解其目标问题,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有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这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但各国金融货币政策实践表明,很少有国家会把以上四大目标同时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加深我们对金融货币政策的认识。

从理论上来说,金融货币政策的四大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与经济增长是同向关系,就业人数多,经济增长就快;经济经济增长快,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在同向关系中也有逆向关系的体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不一致的问题。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但是结合菲利普斯曲线,如果减少就业或者充分就业,就要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引发物价上涨;如果降低物价上涨率,就要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会增高失业率。改革开放以来,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间呈现出一致性关系。因此,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既有一致性也有矛盾性。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时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矛盾性,所以一般认为央行实施金融货币政策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兼顾,也可以侧重权衡突出重点,这两种方法可行性都不强,统筹兼顾是理想的模式,但可操作性差。而突出重点需要先选择出重点,如何选择又是一个问题,也没有可操作性。因此,世界各国金融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货币政策目标从多目标转向单一目标。如新西兰、日本、智利都把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经历了由经济增长转向稳定物价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曾有过激烈讨论,90年代初期,中国人民银行把发展经济、稳定货币定为货币政策目标,即强调了经济增长的优先地位。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强调了稳定价格目标的优先地位。2003年修改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再次重申即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币值稳定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的理论制定与实施存在一定的偏差,这说明人们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也说明制定货币政策目标时存在理论目标与实践目标的差异,不管出现哪种情形,都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问题

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各国实践证明,一定时期内经济的增长要有适应的金融货币政策,金融货币政策要服务于经济发展。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就是防止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非常有必要弄清楚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传统金融货币政策的缺陷

重新审视我国各个时期的货币政策,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货币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首先金融货币政策自主性不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央行作为唯一的金融宏观调控者,管理着一切金融机关,应该有独立性与权威性。但央行在发行货币时缺乏独立性,宏观调控上也缺乏绝对的权威性。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政策一直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央行成为国家行使行政手段的部门,货币政策则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丧失了其原本应该作为的经济调控手段。这样央行的金融货币政策受到来自政府及企业的层层压力与制约,央行并没有真正掌握金融货币政策的决策权,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弱化,很难根据经济的运行情况采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反而被经济所左右,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次金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如货币政策目标不统一,有时太注重局部利益,一心想通过发展生产、赶速度等来确保经济增长速度,这与稳定物价的目标不相符;货币政策目标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缺乏配合,手段与目标相冲突;货币政策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影响不大,两者缺乏质与量上的比例关系,这使得货币政策很难正确实施。

(二)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有调控作用,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如影响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利率、汇率等进行,从而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增长经济等目标。现阶段,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如果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金融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不利局面。首先央行职能独立化。一直以来央行调控能力弱主要因为央行缺乏独立行使职能的权力。市场经济环境下,要使央行独立最理想的办法就是独立于政府,货币政策由央行制定,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现阶段,随着国家扶持力度的增加,央行的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应对各种经济危机时都能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其次采用适度松动的金融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金融形势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路子,这种形势下紧缩货币,就会使货币政策失去应有的政策供销,国民经济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要适度放宽紧缩的金融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充分发挥货币的内在调解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但放松货币政策绝不是膨胀政策,货币供应量一定要结合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不能抛开经济发展来随意扩大。所以,要增加货币供应量,相应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平衡财政收支。如果财政失去平衡出现赤字,要采取有效地措施来弥补如增加税收或发行债券等,这样能防止过度膨胀;同时还要实现信贷收支平衡,确保货币供应量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关系,避免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想脱离。最后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经济快速发展时,要改革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完善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政策等控制、调解货币供应量,根据市场确定货币信用的分配问题。如立足于原有存款准备金政策,谋求多档次发展。专业银行以后不需承担政策性业务,是真正的商业银行,央行根据国家赋予的权利,通过调整商业银行向央行缴存的存款准备金,对不同的金融机构或地区实行差异化的存款准备金,以便因地制宜改变货币政策,从而调解社会货币供应量。

由此可见,金融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根据经济发展适当进行调整。

四、金融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货币政策在履行职能、实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限制与挑战,这里主要关注当前金融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遇到的挑战,如资产价格波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

(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的加深,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981-1993汇率双轨制时期、1994-2005汇率并轨时期;2005至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时期。汇率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联系,汇率变化能影响宏观调控结果,因此,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必会对金融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带来挑战。首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主要围绕汇率制度和汇率水平展开。汇率制度为汇率水平确定提供制度支持,汇率制度不分好坏,但是汇率水平的高低有好坏之分,目前,学术界对汇率水平高低带来的效果有着不同的争议。因此,确定均衡汇率水平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当局关注的宏观问题。汇率制度决定汇率水平,但是汇率制度进行调整时是围绕汇率水平进行的。如果汇率水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汇率制度就会进行调整。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会涉及到改革的方向、内容、速度等方面。所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是复杂的。

(二)资产价格波动

首先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的关系。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央行的货币政策没有涉及到资产价格波动问题。随着金融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金融领域,资本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如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主要国家经济体,其主要原因在于受房地产价格长达多年上涨后出现的持续性下跌,从而引发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的波动,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资产价格波动对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带来挑战。其次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国经济的宏观特点,在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目标中寻找平衡,一般来说,经济稳定时,央行注重稳定物价;经济发生危机时,央行多关注经济增长。目前,物价变动的衡量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核心通货膨胀率等,消费物价指数的频率高,容易被接受,但不能全面反应社会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情况等。其实,不管是消费价格指数或核心通货膨胀率等,都不能体现出资产价格波动情况。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函,房地产、股票已于个人财产有着一定的关系,资产价格变动会给投资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将资产价格波动作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很难将这几种指标融为一体,也没有成功的先例,所以资产价格波动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三)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货币国际化与货币政策关系。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随着货币的国际化发生变化,一方面外部宏观环境会影响货币政策,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对内外部经济同时产生影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会对货币政策带来挑战。

不管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还是资产价格波动都会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对金融货币政策带来挑战。一般来说,经济运行中,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会经常出现不平衡现象,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基本平衡。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会影响社会经济运行中供给量源头与最终决定因素的变动,所以要控制住货币供给量,抑制通货膨胀,而人民币汇率变动与资产价格波动、人民币国际化等都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大影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参考文献:

[1] 龚方乐,应宜逊,关于货币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金融研究,2000(11)

第3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第4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DP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4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87-03

一、货币政策一般理论回顾

可供货币政策当局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3大类。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影响整个经济社会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以某些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系统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只影响某些特殊经济领域中的信用和货币状况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控制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等。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两类。前者是指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规定利率最高限额、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管理和直接干预。后者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大体包括: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贴现、指导性信贷计划和信贷政策等。随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 ”的间接传导机制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居民户”的间接传导体系。但在中央银行、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层面上的存在的诸种障碍却影响了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一般情况是和财政政策共同使用,它们的共同目标是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具有时滞性和反经济周期调节的特征,其中,时滞性包括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内部时滞是指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这段时间,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过程;而反经济周期调节指的是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即当经济过热时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准备金率等,反之则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与信贷等。

二、从指标看2008-2011年我国经济的基本面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

CPI指数是用来反映一个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虽然CPI在反映通胀水平上有一定的不足与缺陷,但是并不影响我们观察近年来我国通胀水平的大体走势。

■图1 我国2008年至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走势

分析图1不难发现我国近年来通胀水平变化程度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2008年上半年还是处在一个较高通胀水平上,到了2008年末至2009年上半年却又达到一个负的通胀水平,即通货紧缩,进入2010年明显可以看到通胀水平在不断的攀升,截止2011年4月份我国CPI指数达到153。一般说来CPI大于5%就是处在一个严重通货膨胀的水平。

2.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

GDP增长率反映的是总体经济发展速度的指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虽然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但是依然能够保持很高的增速。

图2 2008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

主要依据以上两组数据,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2008年前3个季度经济保持高速的增长,同时也面临着高的通胀水平,从第四季度开始至2009年前两个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没有面临通胀甚至产生紧缩的压力,2009年后两个季度至今经济增长速度回升,基本维持了10%左右的增速,但是也必须看到通胀压力也在不断的攀升。所以,自然而然的把2008年至今的经济基本面分为3个阶段:前期面临的是快增长高通胀,中期面临的是增长下滑同时伴随通货紧缩,后期至今增速回升同时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所以,根据货币政策的“逆经济风向行事”规则,前期应当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中期应当是宽松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期应当是适度从紧到从紧的货币政策。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一方面,今年来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一个高的增长速度,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着种种困难,比如说上面提到的高通胀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自己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包括人均收入水平以及福利水平的差距,所以笔者认为至少最近10-20年里,我国的主要任务还是发展经济,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只有努力“把蛋糕做大”,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据此笔者认为总体上的货币或者财政政策都应当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

三、2008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一)2008年的货币政策——前紧后松,适时而变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8年1月25日至2008年6月25日连续5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每次上调幅度为0.5个百分点。然而,2008年9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同时决定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2008年10月15日起又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从2008年10月9日起再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5日起又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08年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008年12月25日起,继续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以看到,2008年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不断上调然后又下调的过程,从1月份至6月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不断上调到9月份至年末的不断下调,同时9月份开始还伴随着存贷利率水平的不断下调。另外,央行在2008年总共公开市场业务交易98次,同样的是前期多发行央票而后期多回购央票。

不难看出,我国2008年的货币政策经历了前期收紧到后期宽松的过程,这与2008年一开始防止物价水平增长过快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然而,我们从GDP增长率的走势图可以看到,2008年后期的政策转向效果并不是很好,虽然降低了通胀的水平,但是明显的使本来高速平稳的经济增速变慢。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针对形势变化,我国宏观政策相应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到“灵活审慎”,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7月份就及时进行了较大调整。一是调减公开市场对冲力度。二是于9月和10月连续三次下调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三是取消了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四是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重建、“三农”、中小企业等贷款。五是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购买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货币信贷平稳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业稳健运行。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灾区、“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逐步加大。

(二)2009年的货币政策——应对危机,增加流动性,保增长

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元,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比上年多增4.69万亿元,是2007年新增贷款3.64万亿元的2.63倍。货币和信贷的高速增长,为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的负面作用。正因为如此,从上年10月起,中央银行开始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稳步回收市场流动性。在货币市场操作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停滞的双重作用下,2009年12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回落,M1和M2增速分别比上月回落了2.25和2.02个百分点,降至32.35%和27.68%。尽管如此,仍然比上年末分别高出23.29和9.86个百分点。另外,2009年央行没有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利率水平进行调整。

(三)2010年的货币政策——应对预期通胀,政策取向明确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1月18日起连续7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于2010年底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央行之所一开始就采取这样的货币政策,笔者认为主要在于2009年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过多的流动性以及带来的高通胀预期、资产泡沫化。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要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奠定了货币政策的基调。同上年相比,该年的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是: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力度,适度回收流动性。同时要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强化金融风险管理。所以,从应对预期通胀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从宽松变为适度宽松。2009年为保增长而侧重于保证充足的货币供给、增加市场流动性;而2010年为防通胀,同时要继续夯实经济增长的基础,应更加注意政策的精细化操作,确保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实现既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又防止经济出现较大波动的目标。

(四)2011年以来的货币政策——继续应对通胀水平的走高

从2011年1月2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来,至5月18日再次上调已经合计年内5次上调准备金率,此阶段上调之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达到21.0%的历史高位。并且,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从过往的几个月来看,GDP的增长率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但是CPI指数有居高不下的态势,而且国内负利率的时代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预测在不久的将来还有很大的加息空间,甚至有学者指出今年加息至少100个基点以上。

第5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政策工具;经济增长

[DOI] 10.13939/ki.zgsc.2015.22.094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第6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货币供给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这一目标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维持货币量的供求平衡,这是货币政策的基础;二是用货币量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工具,这才是货币政策关注的核心。然而,这二者间的关系既相依,又相抵。前者只需要将货币供给控制在货币需求的水平上,即设定货币量为其需求关系所内生确定的,下文称“设定一”;后者则需要有意识地操纵货币量偏离其需求水平,以实现某种调控目标,即设定货币量具有独立于其需求关系之能动性,下文称“设定二”。这两层含义之相依与相抵之处,可以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中揭示出来。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便是本文的主旨②。

粗览国内学界对货币需求的讨论,发现不少人认为,我国的货币需求关系自改革以来不仅发生了显著变动,而且失去了稳定性。这种观点的基础实据是:改革以来的真实货币增长较持续和显著地高于国民总产值的增长;相应地,货币流通速度持续减慢;另外,货币增长速度对于国民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都呈现出正向的前导作用。自此而推出:改革以来的货币量具有显著独立于需求关系的能动性。这一推论显然是对设定二的肯定。

本文首先通过较细致的数据分析,考察上述实据的可信度。然后,用计量模型分析结果,将上述实据的薄弱之处归因于实据背后的货币数量论与我国转轨经济的不相适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旦将特有的制度因素考虑进货币需求关系,我国的货币需求便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③。这意味着,从长期看,货币量是受需求关系所支配的;即便从短期看,用货币量的超需求供给来调控宏观经济的自由度也不大。

一、分析前提

在进入实证分析之前,让我们来澄清以下四点:

1.货币政策的界定。这涉及到我们对货币需求关系的界定。具体地,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分五项:(易纲,1996)中央银行对专业及商业银行的贷款,准备金比率,利率及贴现率,备付金率,以及限制贷款总量的存贷比要求。本文将含这五项的货币政策称为广义货币政策,而将仅含前三项的货币政策称为狭义货币政策。鉴于区别广义与狭义的后两项货币政策本质上代表着国有经济部门在计划机制的软预算约束下的投资需求行为,本文将由这种行为引致的货币量变动视为货币需求的变动。换句话说,本文把广义货币政策中政府代表国有的行为从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分离开来,仅将后者(即狭义的货币政策)视为货币政策。

2.实证分析的尺度。从对假说的证伪要求看,通用的数据列举方式往往过于粗糙、分辨率低。这里,我们主要规定两种尺度:一是划定肯定理论成立的实据须与数据关系中参数的稳定性(即时不变性)相对应;二是规定理论假定的基本关系一般仅与数据信息中的长期部分相对应。前一规定将理论隐含的性表述为可测信息;后一规定则力图根据理论隐含的抽象长期均衡将数据信息分离成长期与短期部分。后一规定对我们讨论货币政策的短期与长期目标是十分必要的。

3.货币指标的选择问题。在M0、M1和M2三个通用指标中,本文从统计指标的匹配程度出发,选用M1作货币指标。不采用M2的主要理由是,M2包含的货币存量部分,与国民总产值这类代表总收入的流量指标不相匹配。通常,存量与流量之比例时序总是时变的,但这并不反映理论隐含的规律性。M0曾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货币指标,而且直至九十年代初期,M0一直与M1呈线性同步增长。但近些年来,两者间的差距日趋显著。这反映着活期转帐业务相对于现金业务的迅速增长,即货币总流量中现金比例的迅速下降。这一现象是符合银行业迅速的客观现实的。因此,M1与代表社会总收入的流量指标之匹配程度最好。

4.实证推断所忽略的情况。为简化问题,本文在计量模型结果基础上对上述两个设定做推断时,忽略了两方面的可能性:一是货币政策实施时含系统失误的可能性;二是数据指标统计时含系统误差的可能性。

最后提及一下,本节所用的数据为季度指标,样本期为1978年1季度至1997年1季度。数据指标的定义及技术处理详见附录。

二、数据现象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经济改革是否改变了货币需求关系?或者货币需求是否受到了结构性冲击?对这类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实据通常是基于货币数量论的:

三、制度因素

从一般的经济特征看,我国经济中非市场均衡的制度因素大致源于两个方面:原来单一的中央计划体制与计划和市场并存的转轨体制。从货币需求的角度看,由这二个方面可能引出的制度因素有:由计划控制造成的抑制性投机需求、由计划体制软约束造成的过度资金需求、以及由改革引起的市场化对货币的超常需求(即所谓货币化过程)。在目前通用的货币需求模型中,第一个因素所涉的投机需求用利率变量来表出,而这种需求在我国的受抑制状况可能反映为利率变量在货币需求关系中缺乏解释力;第二个因素对于货币需求的变化可能造成非一般理论规定的变量所能解释的短期冲击;第三个因素则是对式(2.3)所反映的货币对于GDP的中期超量增长的另一种解释,该解释也需要在一般理论之外选择变量。

在选择反映后两个制度因素的变量之前,我们应当对它们的时序特征有一定的预期。具体地,反映软约束需求行为的变量应是不含趋势的振荡时序,而反映货币化的变量则应在有限期内含一定的趋势;它们在充分市场条件下应趋于常数。因此,我们采用广义货币政策中的总存贷比变化率来近似表示第二个因素。对于第三个因素,我们用国有制产出在工业总产出的比例来近似表示。诚然,这种选择不是唯一的。

图五中的左上图为真实货币增长率g(M/P)与银行总存贷比的增长率之变动率gRl的时序图。如果我们假定存款行为基本不受软约束,gRl便能大致反映软约束计划引致的投资冲动。从图中可见,gRl与货币增长率有着一定的同步正向波动性。右上图为两种利率Ri及Rin与通货膨胀率gP的时序图。不难看出,利率基本是随通货膨胀走的,只是其变动十分迟缓,显示出很强的受控性。因此,利率之动态信息很可能被通货膨胀之动态信息所覆盖。图五的下两图分别为国有制工业产出占工业总产出的比例Rf与对数变换了的货币流通速度v时序图和Rf之年增长率gRf与g(M/P)的时序图。从这两图极易看出,由Rf所表示的市场化过程与货币密切相关,货币流通速度递减与计划体制转弱之间具有相同趋势。这表明,样本期按一般货币数量论算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很可能并不符合一般货币论所定义的速度。这一点从数据指标口径的角度也是较易解释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GDP中很大一部分产品的交换是不需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而在市场机制下,这部分产品对于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便成为必须的了。

在讨论了制度因素后,我们是否能把它们与一般货币需求论结合起来,从而找出较为稳定的货币需求关系呢?直观的数据及作图法显然已难以回答这个。下面,我们就用计量模型法来考察这一问题。

四、模型分析

我们的基础模型是对通用的货币需求模型(2.4)的扩展:

实货币增长率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时序图,下图是1995年第1季度至1997年第1季度的实际值与由式(4.2)算出的预测值及其95%的置信区间。

为了考察模型的稳定性,我们在估计参数时采用了递归估计法,即估计时从一初始子样开始(如5年20个样本点),然后逐步增加子样点数反复估计,生成一序列的递增样本期之估值来。图七给出如此估计的两个例子。上图是ECt-4之系数序列的递归估值及其95%的置信区间。我们看到,该系数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其估值大致落在(-0.25,-0.10)区间。下图则是存贷比增长率之季度变动率gRlt之系数的递归估值序列及其95%的置信区间。不难发现,该系数在九十年代前是显著的,但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则逐步趋向于零,最终变得不显著了。这便是该变量在式(4.2)被剔除的原因。另外,两个利率变量由于统计不显著也被剔除出式(4.2)。

得出了数据相合的模型(4.2)及其内嵌的长期关系(4.3),我们就有较高的把握来推断,我国改革期间的货币需求还是有规可循的。我们因而也能据模型来考察本文初提出的问题了。

五、结论

首先,若按一般货币数量论考察改革中的货币需求关系,这一关系确实有了结构上的变动。然而,这种变动并不体现在真实货币与收入的单位交易弹性(即m-p∝y中y的系数为一)之时变性上,而是体现在制度变量Rf对一般货币需求关系的扩展之上。在扩展了的货币需求模型中,货币之单位交易弹性仍具较高的时不变性。笔者(Qin,1994)曾用1952年至1991年的年度数据做了基于我国M0的货币需求模型,得出了货币之单位交易弹性未发生显著变动的结论。这一结论在这里再次得到验证。从上节的模型结果看,所谓“货币需求关系在改革的冲击下失去稳定性”的观点,其实是把各变量之样本时序反映出的无规则波动混淆为货币需求关系之结构参数的显著波动了。

其次,在一般货币需求模型中引入表示市场化的制度因素,也为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现象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如果我们参照式(4.3),从按常规的货币流通速度中剔除市场化的,我们便能得出基本不含长期趋势的潜在货币流通速度。可见,不考虑制度因素,我们就易被简单的货币数量论引入货币流通速度持续减慢的迷途。

再次,从存贷比的加速度ΔgRl在样本后期失去显著性的结果看,由总信贷速度激变所表出的软约束曾经对货币需求的增长起激化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总信贷的软约束膨胀逐渐减弱,因而对货币过度需求的引致力也逐渐消失。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存贷比并不一定是软约束唯一和充分的表现形式。例如,模型(4.2)中的gRf也有可能反映由软约束引致的国有产出的变动。

另外,利率变量在模型中总是不显著的结果并不出乎意料。这意味着,我国利率调控机制仍显著落后于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诚然,近年来中国的利率种类增多,这里所用的利率指标也许不能充分代表模型中利率变量的功能。但就所用的利率指标而言,其所代表的由持币成本引致的投机需求,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基本都被通货膨胀率所覆盖。

第7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最重要的工具,是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二者之间搭配组合方式的变化、操作工具的协调程度、政策力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调控的综合效果,而且对于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

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一) 主要配合模式

综观世界经济范围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松紧二元论

根据不同时期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状况和宏观调控目标的需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分别实行“扩张”或“紧缩”两种政策,简称为“松”或“紧”,相应的就有四种组合方式。

(1)“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组合,简称“双松”组合。在宏观调控中,一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能够扩大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但也会引起利率上升,抑制私人投资的增加,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弱化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扩张作用。如果同时实施扩张的货币政策,就可以有效地抑制利率的上涨,扩大总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发展,带动国民收入的大幅度增加。西方国家的实践已证明,实行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并把这两种扩张性政策搭配在一起,在短期内会迅速增加社会需求,比单纯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能更快地缓和衰退,刺激经济的发展。

(2)“紧”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组合,简称“双紧”组合。“双紧”政策主要用于当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急剧恶化时,能够有效地刹住恶性通货膨胀的势头,但也可能导致经济萎缩,使已投入的一部分生产资源因急刹车而浪费。所以这种政策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将导致经济衰退,增加失业。

(3)“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组合,简称“松紧”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也是一些国家为更多聚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一种配合模式。当社会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且经济结构也较为合理,同时又不存在通货膨胀危险,这时促进经济以较快速度发展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适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当是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的搭配选择。

(4)“紧”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的组合,简称“紧松”组合。这是许多国家在调整经济结构时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即当社会经济运行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时,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就成为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目标。这时合适的宏观政策搭配应该就是“紧松”组合。

2.松紧中三元论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组合,人们通常以松紧搭配来概括,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不确切。对它们的具体组合,仅仅表现为“双松”、“双紧”和“一松一紧”是不全面的。在从松到紧或从紧到松的过程中,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把握量变到质变,缺乏严格的界定,可能导致政策失误和效果不理想。要准确判断是扩张还是紧缩,首先要有中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一概念。中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增长基本同步;中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有许多表述,但核心的内容或主要标志是财政收支平衡。

引入中性这一状态,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应的就分别有了“紧”、“中性”、“松”三种状态,前面所述的四种组合方式就扩充至九种组合方式。类似的,这九种组合方式都有其各自的适用情形,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适用于社会总需求略显不足,供给过剩,企业投资不足但主要的经济比例结构无大问题的情况;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中性的财政政策适用于社会总需求过大、经济效率较差,有效供给不足却面临着较大的结构调整任务的情况。

3.五种组合方式

除了松紧二元论和松紧中三元论之外,理论界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在前述松紧二元论所衍生出来的“双松”、“双紧”、“松紧”、“紧松”四种组合方式的基础上,加上“中性货币、财政政策”模式,我们姑且称之为五种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适用于社会供求大体平衡,经济增长速度在适度区间的情况下。此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应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财政应做到收支平衡并略有节余,以实现经济在低通胀或无通胀情况下的稳定增长。

(二)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模式的综合分析

不同的政策搭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而且每一种模式都各有优缺点,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宏观调控效果。两种政策的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也需要讲求配合过程中的技巧和技术问题。只有合理利用配套组合,选取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模式才能取得最优的调控效果,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而非一次性的、静态的组合模型,两者需要相互支持。政府在制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留有余地,增强应变能力,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采取“软着陆”、“点刹车”的办法进行适度调节。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既可以缩短单一政策的时滞,又能抵消一部分同向性操作的副作用,延长经济循环的上升期,缩短收缩期,减缓经济波动幅度,避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发展,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步形成,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不应再不顾经济发展多元化的特点,简单地采取“双松”或“双紧”的政策或者搞“一刀切”,而应相机选择,根据不同的经济情况和调控时机,灵活运用“松紧”搭配方式,确立一种政策为主要调控工具,另一种政策从旁协助,变分力为合力,提高综合调控效果,使每种经济政策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为实现经济的顺利转型创造一个平稳的发展环境。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具体协调形式

1.宏观调控方面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通常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增长的调控任务一般由货币政策来完成,因为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促进经济增长,可以通过稳定币值创造良好的经济增长环境,中央银行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有效的微调。而财政政策具有强有力的税收政策杠杆,能够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因此,社会公平的调控则由财政政策来承担;至于经济稳定和经济效益是由市场来调节的。但是,这种分工不是绝对的。在市场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市场的缺失更多的(包括经济稳定和经济效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拾遗补缺。而在经济发展的特殊阶段,两者的分工又会有所交叉、有所侧重。如在经济过热时期,可主要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使经济迅速降温;而在经济不景气的萧条时期,则要更多地倚重于积极宽松的财政政策的强刺激作用才能推动经济的增长。

2.需求调节方面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需求调节方面的协调配合是最为密切的。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都能产生影响,但在不同时期二者调节的手段、调节的重点与效果又存在差异。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而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等。在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的“泡沫”经济时期,政府一般采取“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消除经济中的“泡沫”,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加强税收征管和压缩固定资产支出等手段来调节投资和消费;而货币政策则主要是通过收紧银根、提高利率等政策工具来回笼货币、减少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经济不景气、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的增长。通常财政政策主要侧重于投资需求,通过扩大国债发行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支出来影响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而刺激投资需求迅速增长;而货币政策则主要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扩大信贷规模和种类以及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投资和消费。

3.结构调整方面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方面的协调配合,既要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又要有利于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点的形成,以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财政政策在这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投资,二是政策支持。直接投资主要是针对基础设施而言,因为基础设施往往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有的甚至没有多大直接经济效益,所以一般投资主体不愿也无力进行投资,但这一产业却是国民经济的“瓶颈”,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通过财政拨款,就能弥补投资主体的缺失,为经济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支持方面,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资金的投向应该主要放在支持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一方面可以增强投资主体的风险意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有国际竞争力的、适应消费者需求层次变化的产业产品结构。在结构调整方面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也是既有分工又有配合的,如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资金的使用往往有偿化、信贷化,通过政策性金融的方式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结构,而在对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上一般都辅之以优惠的税收政策,从而加大调整力度、加快调整步伐。

四、结语

第8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也需要适应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从供给侧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

适时调整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为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会存在差别。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也随着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以及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相应调整并逐步完善。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对于货币政策框架做出规定,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并对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了具体规定。我国2003年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保留了上述货币政策目标的相关规定。

在“十三五”及以后,由于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行,高速经济增长不宜作为货币政策追求的主要目标,有必要按照“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将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速目标定位于中高速,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物价波动加大以及外部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的大环境下,货币政策需以防通缩为重点,协调汇率政策以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从经济增长的国际经验来看,就1960年以来的追赶经济体而言,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迈过了高收入经济门槛,完成了追赶任务。其中,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最具代表性。具体而言,这三个经济体的规模大致相当。从人口规模来看,中国台湾为2300万人、韩国5000万人,日本为1.3亿人。从人均GDP水平来看,2014年中国台湾人均GDP为2.26万美元,韩国和日本分别为2.79万和3.61万美元。并且这三个经济体均在战后实现经济起飞,在20世纪70―90年代实现了经济换挡。这三个经济体大约在人均GDP达1万美元左右时经济增速开始出现下降,由之前的8%以上降至5%~6%的增长区间;而当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时,经济增速降至3%~4%的增长区间(见图2至图4),逐渐与美国、欧洲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速靠拢。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未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参考,在货币政策方面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下,未来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的下行首先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目标要相应下调,货币政策不能再以高速经济增长为目标,需要适应中低速经济增长,同时增强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以及内外经济平衡等目标的权重,重视货币政策在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以及保障民生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完整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

供给侧的货币政策不仅需要明确货币政策目标,还需要建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这包括建立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中介目标以及建立明确的货币政策规则。

(一)在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方面,调降货币供应量增速目标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资产日益多元化,也增大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运用的难度。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基本完成、金融市场日益完善、社会融资结构多元化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目标与最终目标的相关程度会有所减弱,建议将汇率、利率、国际收支状况以及资本市场变化等指标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范畴。

(二)在操作目标方面,逐步确立价格型操作目标

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一般有两类,一类是价格型操作目标,如货币市场利率;另一类是数量型操作目标,如超额准备金、基础货币等。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来看,一般多采用价格型操作目标,比如美联储选择联邦基金利率,欧洲央行选择主导再融资利率,英格兰银行选择14天期限的国债回购利率。

在西方国家货币政策转型的过程中,其对操作目标的确定几经反复,历经近三十年才最终走向成熟。以美国为例,其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经历了从联邦基金利率到货币供应量、再到贴现窗口、最终回到联邦基金利率的一个曲折过程。美联储确定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过程如此曲折,其背后的逻辑在于:战后的利率管制刺激了金融创新,使得利率管制趋于无效,货币政策不得不转向更为市场化的手段;另一方面,数量型的操作目标往往导致利率较大幅度波动,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会对其国内金融安全以及经济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下,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调控最终成为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见表1)。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兼顾了数量型和价格型指标,以数量型指标为主,价格型指标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已初步形成了以Shibor为代表的短期基准利率以及中长期国债收益率曲线,为金融机构合理定价提供了参考,但我国的基准利率体系仍需完善。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可由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兼顾转为更多向价格型指标过渡。需要继续夯实Shibor的交易基础,推动国债一级、二级市场的发展,完善基准利率体系,实现通过调节基准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等其他利率,进而通过影响金融中介的信贷行为来间接调控宏观经济。

(三)形成完整的货币政策框架

从货币经济学角度来看,货币政策转型理论的主要内容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主题,即建立货币政策框架。货币政策框架不仅包括货币政策目标,还包括实现该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即货币政策运用的规则以及调控模式等。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欧美国家的货币政策已经形成比较明显的框架(见表2),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从之前追求增长、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的多目标逐渐转向价格稳定的单一目标,即使对于仍追求多目标的美联储而言,稳定物价也是其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二是从货币政策内容和中介目标来看,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国纷纷放弃货币数量的中介目标,转向对通货膨胀、货币信贷增速等更多宏观经济变量的监测;同时,欧美国家普遍使用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通过短期利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中央银行宣布的基准利率运行,从而影响长期利率、汇率以及货币信贷增速等中介指标,最终实现调控经济主体的生产支出活动;三是欧美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货币政策沟通机制,以定期货币政策报告、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记录和投票情况,以及通过国会听证等途径就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与公众进行充分的政策沟通(Bofinger, 2001;Bain and Howells, 2009)。

从货币政策转型结果来看,英国的货币政策经历了由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最终转型为通货膨胀目标制。虽然在某种意义上,通货膨胀目标制仍有相机抉择的成分,但其强调了货币政策的执行规则,并保证了货币政策执行机构的独立性。美联储虽然缺乏明确的货币政策框架,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参考了泰勒规则,在规则性和透明度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此外,欧美央行还定期公布货币政策报告以便及时同公众进行政策沟通,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对于货币政策执行结果的偏离也引入了问责机制。

货币政策框架是中央银行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其选择和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必须与实体经济的需求相适应,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当前阶段形成完善的货币政策框架的重点在于进一步确立货币政策规则。建议未来我国货币政策在实施中逐渐增强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同时继续增加与公众的政策沟通渠道,注重引导政策预期,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

完善货币政策工具

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来调节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从而实现信贷和货币规模的调控,是典型的需求侧调控政策。笔者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以通过结构性改革优化的方式来更多地突出其供给侧职能。

(一)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

未来供给侧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需重点发挥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一方面,通过影响资金使用成本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另一方面,充分协调利率与汇率,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部均衡。

具体而言,利率调控手段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一利率调控模式,通过改变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利率,如美联储调控联邦基金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二是多利率调控模式,即通过多种利率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就后者而言,中央银行往往可通过调节利率的上下限就可以达到稳定市场利率的预期目标,而不需要再频繁地使用公开市场操作来调节市场流动性,这不仅简化了中央银行的利率操作过程,而且降低了操作成本。更重要的是,与单一调控模式相比,多利率调控模式无需依赖高度成熟的国债市场。

就各国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窗口(或融资便利)和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但在政策实践中,各国央行所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各有侧重。比如美联储将公开市场操作作为其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贴现窗口操作向各银行提供不同期限的流动性支持。欧洲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经常性融资便利(standing facilities)实施货币政策,其中经常性融资便利主要用来调节同业市场的隔夜流动性。同时欧洲央行还以回购再融资方式实施公开市场操作,近年来以主导再融资操作(MRO)和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为主。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极少对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整(见表3)。

(二)供给侧的货币政策需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达到预调微调的效果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已进行了积极探索,货币政策工具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货币政策对于市场流动性的预调微调以及短期利率引导的功能不断加强。

2013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同时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LF)对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两者的执行情况来看,2013年以来,常备借贷便利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过其实现的货币净投放规模一度超越同期公开市场业务实现的货币投放规模。在运行中,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其利率水平则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因此更有利于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

建议未来可根据我国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创新出更多方便、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流动性,更好地引导公众预期,实现预调微调的效果,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第9篇:一般性货币政策范文

关键词:货币政策 taylor规则 中介目标

引言

货币政策行动通过利率途径对经济产生影响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关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以及利率对宏观经济影响方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mccallum(1983)的实证研究认为利率是比货币总量更好的货币政策行为指标,因为利率吸收了货币总量预测能力(litterman&weiss,1985), friedman & kurrner (1992)通过var检验认为商业票据利率与三个月国库券的利差对真实收入的预测能力不仅高于货币总量,而且显著高于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利率。这证明了包含长短期利率信息的收益率曲线作为中介指标的重要性。随后,taylor(1993)提出泰勒规则,认为在各种影响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率的因素中,真实利率是惟一能够与物价和经济增长保持长期稳定关系的变量。调整真实利率,应当成为货币当局的主要操作方式。

泰勒规则提出后,经济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部分是对实际货币政策进行理论概括,部分是对最优政策进行分析。taylor(1999),mccallum(2000)采用历史分析法分别使用美国、英国1962-1999年,日本1972-1998年经济数据,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认为规则信息(rules messages)比目标变量更明显依赖于指定的政策工具。clarida, gali and gertler(1997,2000)采用反应函数法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对两类国家g3(德国,日本,美国),e3(英国,法国,意大利)货币反映函数作了估计,得到在不确定情况下的通胀目标优于固定汇率目标的结论,并以此为一种手段为货币政策去获得一个名义锚(nominal anchor)。judd and rudebusch(1998),gerlach and schnabel(1999),nelson(2000)将历史分析法与反应函数法结合起来,在分析货币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估算中央银行的反应函数。这些研究涉及到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等主要货币组织。levin ,wieland and williams(1998)对美国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得出联邦基金利率一阶差分对当期产出缺口、一年期平均通胀率及目标通胀率差值作出反应的规则,该规则在不确定情况下是稳健的,且一阶差分规则优于taylor(1993)规则。christiano and gust (1999)采用一些国家的经济数据检验了泰勒规则的操作特征,得到当通胀增加时,名义利率增加大于1:1,当产出相对于趋势变化时,利率没有作出相应变化的结论。lawrence ball(2000)建立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规则,通过在泰勒规则方程中添加汇率变量来决定利率,央行选择的政策工具是利率或货币条件指数。giannoni and woodford (2002)将工资与价格粘性引入泰勒规则,并考察了新规则的稳健性。clarida,douglas laxton and paolo pesauti (2003)建立了一个简单ifb(inflation-forecast-based)规则,它不是依据直接均衡利率估计,而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给予较大的权重,结果表明这种规则比通常的泰勒规则表现好。

国内学者谢平,罗雄(2002)运用历史分析法与反应函数法首次将

融界的“泰勒规则”(taylor rule,1993)。

taylor(1993)认为,政策规则不一定是政策工具的固定设定或一个机械的公式,规则型行为是系统地(而不是随机地)按照某一计划实施货币政策。taylor用一个简单的政策规则来说明政策的制定,即一般的“泰勒规则”,其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 是中央银行用作工具或政策目标的短期名义利率,即在一天或一周内能够控制的利率; 是长期均衡的实际利率; 是最近期通货膨胀率的均值(预期通货膨胀率); 是中央银行目标通货膨胀率; 是产出缺口。taylor于1993年对美国1985-1992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指定 =2%, =2%,而 是前四季度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潜在产出则由实际gdp的对数进行线性趋势拟合,于是模型变为:

他的研究发现:如果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即产出缺口 ,且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值,即 ,则 ,经济可保持在稳定且持续增长的理想状态。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美联储目标一个百分点,利率就应当提高1.5个百分点;如果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一个百分点,则利率就应该降低0.5个百分点。这种规则与联邦货币政策实际操作拟合的很好。只有1987年,当美联储对股灾做出反应时,规则值与实际值有一个较大的差距。因而,可以说美联储的货币操作是按照泰勒规则来进行的。

泰勒规则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即联邦基金名义利率要顺应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以保持实际均衡利率的稳定性。如果产出的增长率超过潜在水平,或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以及预期通货膨胀率超过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使实际利率 偏离实际均衡利率,货币当局就应运用政策工具调节名义利率,使实际利率恢复到实际均衡利率。在泰勒规则的指导下,美国对其货币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实行利率平滑货币政策:货币当局以实际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通过控制短期利率,使之沿同一方向逐步小幅变动,而只在经济运行情况变化时通过稍微改变利率的方向,给市场传达明确的政策信号,促使市场自动进行调整。

有关启示

在金融学领域中,一般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归结为五个方面:高度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市场稳定。但是,上述几个目标往往是有冲突的,货币政策不可能同时达到这几个目标,并且,货币政策对这几个目标的贡献度是不同的。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的共识:即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放在保持物价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也分五种基本类型,即:汇率目标、货币总量目标、利率目标、通胀目标与隐性货币政策目标。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中的所谓“规则”,是指在货币政策予以实施之前,事先确定并据以操作政策工具的程序或原则,如弗里德曼主张的“单一货币增长率规则”;“相机抉择”则指中央银行在操作政策工具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束缚,而是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灵活取舍,以图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自从1984年

,避免随意性政策造成不必要的代价,又赋予了货币政策一定的灵活性、应变性,避免了政策僵化可能造成的损失。第三,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与利率弹性的增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