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对教学的理解精选(九篇)

对教学的理解

第1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一、教与学的差异

听过两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5 Do you like soccer ball?一课,前者是教师教词,领读对话,然后做练习。后者的流程:先用动画片Do you have money? I don’t have money. I have a gun.激发兴趣导入,教师在黑板上画了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简笔画,几个学生分别教单词并介绍单词的学习及记忆方法,然后师生、生生互动,通过游戏猜,小组列表调查成员是否有球,创设借物、购物等情景学习及训练Do you like soccer ball?的听与说,整堂课是在学生主动学和学生活动中展开。两者比较,前者是教师领着学生认识并学习语言;后者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学会交流,符合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先输入再输出的规律。我的课堂我做主,教师的角色就是引领者、参与者和评价者。打个比方,前者就好像大人领着孩子来到了海边,孩子急切想跳进海里游泳,而家长紧紧抓住孩子的手不放,孩子不能挣脱家长的束缚,只能沮丧无趣地被家长牵着。后者孩子能尽情地在海里畅游,感受大海的亲肤与广阔。一个是教中心,一个是学中心,着力点是教师还是学生,一目了然。只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学为归宿,这样的课堂才是务实高效的,这是方式的差异,教师角色的差异,更是观念的差异。

二、教与学的要义

课堂是教与学的途径,如何实现效率的最高化,效果的最大化,效益的最优化,其实质是什么?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根据对人的学习能力及其本质的认识,把教的要义概括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我的理解:激发愿望,就是关注学生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教学,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学。提升能力就是分类教学知识点,采用不同方法策略分类、分别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不同课型积累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个性,就是使不同层次、不同程度、不同要求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人尽其才,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和激励者。听过的伊春六中李科老师借班上的七年级下Unit9的综合任务一节课,李老师是这样激励引领学生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愿望的。

这是一节复习课,李老师创设情景、设计活动,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读译等任务后质疑,一步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李老师从师生问好开始,使学生情绪马上调整到高昂状态,在基本训练环节,老师能巧妙地把上一单元的外貌描写与让学生介绍老师外貌特征及口语训练融为一体,并在训练中采取不同问法降低难度,拉近距离,消除紧张情绪和陌生感,不时用幽默语言点拨引得学生开怀大笑。学生立即进入状态,并且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阅读训练时,一是词在句篇中学,二是创设听、做等情景激发学生乐学,从而达到会学。如Enjoy doing 的学习,师问生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an English song?同时播放手机中的英文歌曲,创设听的情景;问Do you like making a paper plane? 于是师生一起叠纸飞机,并让飞机在教室飞翔,创设了做的情景;又问Do you like playing games? 师生一起捉迷藏,创设了说和玩的情景。老师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学生enjoy doing 的结构以及用法,强化记忆,但通过游戏的形式一下子使课堂活跃起来,虽然游戏简单,但学生做得兴致盎然,看似随意但却是老师精心设计的,符合七年级学生爱玩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游戏轻松地理解了一个比较难懂的知识点,玩中学,乐中学,并引起了他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达到有意学习的目的。综观整堂课,既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又有深入的理性思考;既有学生的动手实践,又有教师的点拨指导,学生的学习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一节枯燥的复习课,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激励者,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的要义——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个性。

根据教的要义,我是这样理解学的要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变无意学为有意学,并获得自我调控的学习能力。听了《陈太丘与友期》一节古文的讲读课,教师通过导学案导学,明确目标,学生自学字词,疏通文意等基础后,还对课外古文进行了拓展学习,教师只起到了点拨作用,整节课讲少学多,尤其对“入门不顾”的研讨,学生各持己见,讨论热烈,有的认为有礼,因为不足7岁,年龄尚小;有的认为无礼,虽7岁,但诚信礼貌要从小做起,这是先有礼,后无礼。答案已远远超过了教材对初中孩子可理解的解释。这时教师对学生敢于挑战教材的观点给予了激励,同时又鼓励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和理解,先做人,再做事。

三、教与学的层次

我把教与学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教师的讲。虽然教师的教离不开讲,但这个讲是教师一讲到底,满堂课的讲。一是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学生,一讲到底;一是观念老旧的中老年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认为讲都不会,不讲更不会了,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教师讲了学生会了。相对应的就是学生被动地听,开始还能注意听,超过20分钟,教师反复的、不厌其烦的、不生动的讲,就不仅不吸引学生,而且学生还产生了厌听的行为,表现为趴桌子、睡觉、溜号或做别的小动作等,长此以往学生这样被动接受,厌学就顺其自然,不难理解了。第二层次是师问生答。这个“问”好像是师生的互动,但这是机械的、一问到底、满堂课的问。这个“问”虽然比讲高了一个层次,即内容问题化,学生略有思考,但问题没有层次,不论是对学习有关还是无关的问题,包括“对不对,是不是”的问题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样的教师对教材分析理解不到位,抓不住重点、要点、考点,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良好地运用教材了。相对应,学生就是机械地应和着教师,表面有了师生的交流,但实质只是停留在肤浅问答的层面上,并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第三个层次就是师生对话。这是师生之间与教材文本的对话,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我就是教材中的一员,教师带着学生走出教材,从而一分为二地评价教材的人与事。如英语购物话题的情景、数学销售的问题设计情景等,这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教师以语言、情景为抓手,引领学生通过语言、情景品析逐步进入情感层面,再从情感的体验基础上垂直进入思想层面。有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交流,也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这是比较高的层次,这样的教师既能很好地驾驭教材,又能更好地关注学生,骨干教师为多数。相对应的学生不仅能思考教师的问题,还能沉浸在问题的研讨之中,深挖教材的思想智力因素,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第四个层面就是学生的讲。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展示陈述讲解,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程序性知识的概括汇报。对教师来说,不仅教会学生学会了知识,还培养了口头、书面表达、逻辑思维等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究型、智慧型教师的层面;对学生来说,不仅思考教师的问题,还要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深化和提升。这是讲的更高层次及境界,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积极主动地学,并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

四、教与学的结合

第2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1 教师对经典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教学中涉及的‘经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的回答,通过问卷调查能够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经典指的是古诗词,其次是古文,再次是古典小说和现代文,最后是外国作品,其他选项主要包括《三字经》《大学》《孟子》。其中低年段选择古诗词的比例大于中高年段,而中高年段选择古文、古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的比例则高于低年段。在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中,古文、古典小说、现代文、外国作品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外阅读中更是多有涉及,尤其是对中高年段而言。

2 教师对诵读的理解

对问题“您怎样理解经典诵读中诵读的含义”的回答,绝大部分教师都将吟诵看作诵读的主体内容,其次是背诵、朗读。在这里,教师将吟诵当做诵读的主体,说明教师主要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习方法,界定为学生的个体行为。由此可见,教师对经典诵读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并不清晰。教师受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影响很大,并没能真正厘清当前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教学与语文传统教学领域的阅读教学的区别。

3 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

对问题“您认为经典诵读是”的选择结果可以看出,65.8%的教师都认为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而28.8%的认为是一种特殊课程,21.07%的教师认为是一种教学方法。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性质的理解是有差别的,其中以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这种认识居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既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学习方法广义的理解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大部分教师还是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认为经典诵读是学生个人的选择,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这说明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还不够。经典诵读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学习者学的方式,也是教授者教的方式。

4 调查结果分析

经典诵读教学要想真正成为一种学校行为,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因为教是经典诵读教学开展的主体力量,只有教师对经典诵读及其教学有了正确清晰的认识,才能保证经典诵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4.1 提高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目前,教师对经典诵读含义的理解还不十分清晰,这必然导致教学中目的不清,目标不明。教师对经典的理解也还主要集中于传统的课外阅读的内容上,教学目的依然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服务,在他们眼里,经典诵读仅仅是语文课的衍生物,不具有独立品格。因此,他们大多认为学的经典应该是学生可理解的,是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是容易看到成效的,而这其实是经典诵读外衣下的语文古诗教学,并非完全的经典诵读。可见,教师对于经典诵读的本质目的要么还没有真正把握,要么就是虽然已经认识到了,但由于真正经典诵读开展与否并不对自己的教学成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于是就算学校要求开展,他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让学生学会学懂。当他们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经典时,就显得很困惑,并且建议选择简单易懂的经典内容进行教学。

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从思想上为教师厘清什么是经典诵读,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追求,以及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可以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其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心得体验以及如何处理教学中到的问题;还可以派相关教师去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学习。

4.2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内容的文化含量较高,又无固定的教学参考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自我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此,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素养。这对已经适应于统编教材教学的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在经典诵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单应该会教、会背,还应该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训,使教师有足够的涵养应付经典诵读教学的开展,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可以组织教师在假期集中学习,还可以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深造。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查,促使教师自觉地进行专业学习,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第3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正弦定理;教学目标定位;教学诊断;效果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本课是在此基础上继续研究任意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教师带领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通过探究得到正弦定理,理解定理的内容并能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三角形的两类问题,结合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理解在已知边边角的情况下,三角形解的个数不确定的问题。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等内容,使得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有了比较多的工具,课本中按照从简原则和最近发展区原则,采用“作高”的方式证明了正弦定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可以再引导学生从向量、作外接圆、三角形面积计算等几个角度找到证明的途径,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相互紧密联系的特点。

二、本课的生活背景与教学目标定位

在数学发展史上,受到天文测量、航海测量和地理测量等方面实践活动的推动,解三角形的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如:怎样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怎样测出在海上航行的轮船的航向和航速?在生产、生活实际中也会遇到类似问题。例如:怎样确定楼间距,使得一楼的住户也能得到较为充足的阳光?怎样充分利用废旧钢板来节约成本?这些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数学无处不在,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在他所著的《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所讲:“数学起源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应用等过程,使学生成为正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数学课程标准将解三角形作为几何度量问题展开,重点在正弦定理的应用,而不必在恒等变换上进行过于繁琐的训练。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突出几何的作用和数学量化的思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再创造过程。基于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

1.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究、发现正弦定理,并推证正弦定理。学生会初步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2.学生能够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体会观察、猜想、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结论的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从知识的角度讲,正弦定理的探索发现及其初步应用;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讲,重视学生在探究正弦定理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教师的角度讲,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证明。了解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解的情况不唯一。

四、教学诊断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在必修四中又研究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所以很容易根据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得出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从而引出课题:这一结论在任意三角形中还成立吗?证明这个结论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在钝角三角形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如何化未知为已知,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定理解三角形不难,但是在运用定理的过程中,有一点是学生不容易想到也难以理解的,就是在已知三角形中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的情况不唯一。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理解“边边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本节课只需要让学生知道这一点,详细探究在以后完成。

五、教法特点分析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思维活动,对数学家而言,这是一个发现活动;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是死记现成的材料,而是发现数学真理(自己独立的发现科学上已经发现了的东西),学生发现那些在科学上早已被发现的东西的时候,他是像第一次发现者那样去推理的。”在弗赖登塔尔的论述中也指出:“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结论和创造是数学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新课标也在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基于这种理念的指导,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以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测量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驱动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评价来完善对问题的理解和对定理的应用,创造和谐、愉快、平等的学习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词块 听力理解 英语教学

一、引言

英语自然语言中存在大量兼有句子和词汇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的语言结构,这些模式化的语块(patterned chunks)以一个整体储存在人的大脑中,是语言处理最理想的单位,这种多同组合就叫做词块或语块(lexical chunks)。根据词块的结构和功能,对词块进行不同的分类,被广泛认可的是Nattinger.DeCarrico(1992)的分类方法,其根据词块在语篇中的结构和功能,把词块分为四类:1.聚合词语(polywords);2.习惯语(institutionalized expressions;3.短语限制语(phrasal constraints);4.句型框架(sentence builder)。二语习得研究认为,词汇组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词汇习得方式,因为它不仅以整体形式储存,而且可以整体提取并具有较强的搭配和生成能力,是一种半固定语块结构。在日常话语中,词块出现频率高且具有可预测性。杨玉晨(1999)发现,自然话语中语言交际的90%的语料来自于那些半固定语块结构所构成的人类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

日常交际中的听力理解是与记忆分不开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听力过程中信息处理的关键。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的项目主要是词块(Zechmeister &Nyberg,1982)。语言学习者常常将词块当做一个词或者是单位来记忆,这种组块现象符合人类的认知和大脑记忆的基本规律,遵循“输入―假设―验证―内化―创造”的语言习得程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若能熟练地掌握词块、运用词块,不仅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加快听力理解的速度,而且能提高输入输出时解码编码的效率,有效降低听力理解的难度(曾庆敏,2012)。从某种程度上说,词块能加快语言处理的速度,对语言习得和促进语言输出的流利性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

二、词块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词块本身具有整体性,也就是说具有语义、语用以及语法的特性,有助于扩大短时记忆容量,加快听力理解速度。在听力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存储足够多的词块,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他们便可以迅速地提取到准确又有效的信息,能够减轻逐词辨识的负担,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掌控能力。

其次,词块可作为语篇中提出话题、转换、话题、总结话题、举例、评价等的明显信号。因此它能帮助学生预测话语范畴,从而减轻记忆负担,使理解更准确。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着长句难以听懂的困难,有时即使能辨认出长句中的大部分英语单词,但无法理解所听材料的含义,或者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分析句子的含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类的短时记忆容量,以及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量,都会影响英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

最后,英语学习者在长时记忆中储存大量的词块信息,可随时提取,与短时记忆中的同块形成有意义的匹配联系,从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综上所述,以词块为基本语言教学单位有以下优点:

1.能使学习者学到易于应用的地道的语言;

2.能为学习者提供便于储存和提取的语料;

3.以词汇链为基础的学习与学习者大脑中已储存的“备用”词汇相吻合;词汇链的储存提高了大脑对语言记忆和恢复的功能。

三、如何在听力教学中培养学生词块学习意识

1.教师应指导学生辨认词块,结合具体实例,介绍词块知识,加强学生对词块的认识。通过各种词块辨认的训练,让学生对词块使用的高频性稳定性有直观的认识,了解词块在语言交流当中的功能,进而对词块有一定的学习意识,能主动培养词块意识。在教授学生新的表达方式时,教师应先帮助学生记忆一些有用的固定词组,或者选择可变成分的语言块,让学生填空,然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阅读听力材料的文本时,让学生在听力材料中找到尽可能多的词块、词块所出现的句子,进而讨论它们在文中的含义;设计一系列测试内容,检测学生对词块的掌握程度

2.学生要背诵、积累词块,将词块学习融入自主学习中。第二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从机械模仿到灵活运用,因此要在头脑中建立起新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就必须依赖大量的语言输入丰富大脑的库存。英语中的词块数量繁多,以英语为母语者也很难运用自如。因此,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教授词块知识是不现实的。词块练习应遵循从“识记到应用”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说,当面对大量真实语料时,可以采用归纳的方法,遵循“观察―假设―试验”的模式。使词汇由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转入长时记忆(long- term memory),形成内化的语言能力。在实际操练上,可采用词块改错、填空,搭配、改写和造句等多种形式。

3.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本、听力录音及录音原文等材料,进行词块的辨认、学习、使用和强化训练等,增强学生对词块识别能力的敏感性。

四、结语

词块(lexical chunks)是在真实语言环境中以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词的语言现象。它融合了语法、语义和语境的优势,并且形式较固定。研究表明,词块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有重要作用。词块的程序性和结构性,能够增强学生的预测能力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听解过程中,有效运用词块知识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听力水平。在听力教学中,采用词块教学方法,有助于促使学生对词块加强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学生迅速搜索并正确地使用词块,从而减少短时记忆中项目的数量,扩大单位组块容量,提高短时记忆容量,进而有效地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词块教学法听力重点应从只理解表层意思向掌握句子和词的结构转化,即掌握语块知识与使用策略。听力教学应将词块使用策略与听力策略结合起来,并推广到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HoveUK: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1993.

[2]James R.N attinger & Jeanette S.Decarrico,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4-68.

[3]杨玉晨.英语词汇的“板块”性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1999.

[4]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陈微.记忆与听力理解[M].辽宁师范大学学位硕士.2004.4,8.

第5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音乐学科综合 理解 探究

《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了“提倡学科综合”的新理念,并进一步阐述了“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等三大领域。对照以往所有的教学大纲,这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突破,是音乐教育理论的新成果。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作为一门美育学科,不仅主体内涵之间、主体与各种艺术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人文、社会学科乃至自然学科都不乏一些关联。这些丰富多彩的关系网络,为音乐的跨学科综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教材,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去寻求各方面的有机联系。

一、音乐教学内部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

音乐教学内容的内部综合是把包括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相关文化等在内的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充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音乐文化知识可以在学生参与的创作、演唱、演奏、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讲解;许多音乐欣赏内容可以通过演唱、演奏来加深体验,加深理解;可以结合唱歌与器乐来进行创作教学,并通过唱歌与演奏来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例如中国民族器乐曲《金蛇狂舞》的欣赏教学。教具准备:鼓、钹、锣、镲等打击乐器实物,学生准备5双筷子。在教学过程中,先用读、拍、筷子等做节奏练习,并用筷子为《金蛇狂舞》的B段音乐伴奏。欣赏完第一遍后提问:这首乐曲是谁写的?怎样的情绪?中国乐曲还是西洋乐曲?你认识乐曲中几件乐器?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这堂欣赏课将听、奏、演等活动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边听边动,在音乐实践中积极参与、主动欣赏,既培养了音乐审美情趣又了解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认识了鼓、钹、锣、镲等民族乐器,有效地实现了音乐教学的内部综合。

音乐教学领域内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沟通、彼此强化的关系。它们的相互沟通,肯定会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这种教法的教学效果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

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的综合,即是把音乐与舞蹈、戏剧、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音乐与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姊妹艺术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并有着许多相似的特征,如对情绪、情感的表现即是各类艺术共同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音乐与美术的融合是听觉与视觉的结合,可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音乐。如在欣赏曲艺音乐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演唱《重整山河待后生》;在欣赏德彪西的《大海》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日本画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或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以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印象派音乐的某些特征;在演唱《青春舞曲》时,可以引导学生跳一跳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在欣赏古典主义音乐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欧洲古典主义的建筑或雕塑;在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时,可让学生读一读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这一切的综合,都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感受、体验、理解、鉴赏、表现音乐。

正如音乐家埃塞比乌斯说的:有教养的音乐家,能从拉斐尔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时,美术家也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曲中获益良多。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只是各自的感性材料不同而已。不同的艺术或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方面在审美意蕴、表现手法等方面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来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从心理学角度看,“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也使得艺术之间或同一艺术的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成为必要和可能。

三、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是指把音乐课程与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等在内的与音乐艺术有关的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教学。音乐与文学关系密切,音乐教学可以与语文教学(诗词、戏剧段落等)沟通;音值、节奏等内容可以与数学课中的数量概念结合讲解;节奏与自然界现象、与人的生理现象,以及人的运动方式有关,教学时可与自然常识课沟通;体育课的广播操、韵律操等与音乐节奏感、旋律感的联系很密切,也能够有效结合;特定的音乐与这种文化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语音特点、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有着密切联系,故音乐课与历史课、地理课的结合也并非困难。

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音乐优秀课评比荣获一等奖的《东北好》为例:这堂课之所以精彩,首要的原因是该课体现了浓郁的“黑土地文化”——东北地区民间音乐和风俗的文化风格。从地貌景观、自然风光、特产到人文特色、风土人情,再到文化艺术、音乐、舞蹈……无不渗透着这一方水土、这一地区人民的独特风情。这种由一条音乐艺术与文化艺术主线贯穿,闪烁着多种多样“亮点”(肥沃的黑土地,分明的四季,镜泊湖、长白山等风光,人参、貂皮等特产,火暴的东北人,小品、秧歌、二人转等艺术形式,红绸、扇子、大鼓等演出道具,赵本山、潘长江、巩汉林、高秀敏等演员)的音乐课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那种身临其境般的文化感受,令人陶醉,引人遐思,使人憧憬与神往。在这节课中音乐与地理、人文等知识的结合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如对艺术歌曲《春晓》的欣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从欣赏《春晓》图到朗诵《春晓》再去理解诗中的内容和意境,然后欣赏艺术歌曲《春晓》,并体会到歌曲的基本情绪:抒情优美,恬静婉转,略带有感慨感伤,钢琴伴奏渲染了诗意的氛围,歌曲的意境很美。旋律流畅好听,与诗词结合自然贴切。接着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再是各个小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对诗和音乐的体验。有展示图画、图谱,有用道具模拟自然界万物之声,有朗诵,有唱歌……最后完整欣赏《春晓》,加入学生的创造表演。这堂课是音乐与语文学科的精彩结合。课堂上,学生很开心、很主动,他们感到新鲜和乐趣,体验到音乐是一种享受和创造。对于这种教学形式取得的实际效果,学生们给予了积极的认同和很高的评价。

这种融合式的音乐教学,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有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拓宽了文化视野,丰富了知识,并以艺术化的方式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音乐学科与其他各种学科之间的联系是那样的自然、协调、有机。关键是要杜绝形式综合,追求价值综合,使之合理、自然、得体。

音乐教学的综合是全新的理念、全新的举措,全新的结合,富有鲜明的改革色彩。因此,在付诸实施、推广过程中,既要大胆实践,又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的基本理念,其中“提倡”两字既指明了方向,又没有生硬的指令;既肯定了目标,又考虑到过程,寓意深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思考。

参考文献:

第6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生存教育 实践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名师生在震发后,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为此被称为“中国最牛的校长”。有网民评论道:“很显然,此次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得归功于该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的紧急疏散演习。据悉,这类紧急演习从2005年就开始了,每学期一次从不间断。尤其令人震惊的是,此次逃生的过程、模式及结果与演习一模一样,此种经验值得每位校长、每所学校学习。”桑枣中学创造的奇迹提出了一个并不崭新的话题:生存教育。那么,生存教育这一理念从何而来?其意义何在?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实施生存教育的理念呢?

一、生存教育理念的提出

生存教育这一理念来自于学会生存这一理念。“学会生存”是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新概念之一。

20世纪70年代,全球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迫使每个人都需终身学习以应对生存的挑战。“学会生存”一词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首次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写的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一份报告中。该报告在1972年被编著为同名书籍出版。书中指出:“教育应该发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人人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通过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实施终身教育,以使每个人有机会“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获得生存技能,并“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作为各种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1]至此,学会生存的概念被明确提了出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发展的能力,而教育的作用正是为人类实现发展(继续生长)的愿望提供方法,促使愿望的实现”,“人类无论处在常态的儿童还是常态的成人,都在不断生长。他们之间的区别不是生长的区别,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用一句平常话说,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也不应停止”。[2]从这个角度理解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终身学习的任务似乎更加清晰了。人类要生存,就需要不断学习和发展,正是教育,为人类学会怎样生存提供了可能。因此,“学会生存”理念也就直接用“生存教育”这一理念来表述。

二、学前生存教育的内容

1.身体素质教育。

即通过运动培养学生人体机能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柔韧性等机能能力。

2.生命教育。

即培养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从而在遇到挫折、危机时能够勇敢地面对现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自己的行为。让孩子真正“敬畏生命”,“明白爱不仅应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而且也应该在人与一切生命之间,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生命的奥秘,感受生命从产生、成长、成熟乃至死亡的整个过程,来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及对生命的敬畏”。[3]

3.集体主义教育。

使学前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关系准则的教育。主要目的是:养成在集体生活中应有的习惯,自觉遵守集体纪律和行为准则;形成对所属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关心集体中的其他成员,懂得与他人互助、合作;认识集体应代表和凝聚所有成员之利益,它为个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创造物质条件,为个人体力、智力发展提供客观环境。

4.生态教育。

即使学生了解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从而为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能力。

5.“自我服务劳动”教育。

即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干,不依赖他人代劳,初步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个性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

6.安全教育。

即培养学生应对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教育、野外活动安全教育、野游探险安全教育、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教育、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和灾难安全教育等。

三、学前生存教育教学的实践

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课堂教育。生存教育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教育活动,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是要他们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1.要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发现、提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加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自然体验。朱智贤认为:“儿童通过积极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着自己。”生存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学校可以尝试让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从而学会自我保护、学会生存。如果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对一些活动采取禁止的做法,这样学生们只能在课堂上和橱窗里接受生存教育,应对、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无法得到提高。同时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在自己的亲自体验中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懂得自然和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只有尊重自然,人们才能更好地生存。

2.必须贴近现实生活,通过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探究、专题调查等活动。

3.在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具有充分的教学自,有权在教学文本选用、课程组合、活动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自主决策。

4.提倡教学设计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阅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时段,设计出不同的课型。比如,知识性很强的交通安全课采用活动竞赛方式;人工呼吸课则采用实验探究形式;野外生存课采取专题调查、观察探究,如观看电影、电视等。当然对于学前学生而言,最好多采取游戏活动的形式。

比如,我们以家务事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务事看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虽然是洗衣、扫地、洗碗、抹桌等事情,但如果没有耐心和细心是做不好的。根据目前许多学前学生不会穿衣、系鞋带、叠衣服、叠被子及整理书包等现状,这项教育要从最简单的事做起,在课外活动及劳动课上教他们自己动手。根据学生不同的需求和爱好,我们自己制作或从网络上下载了一些形象的视频课件,让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下学会最基本的事情。另外我们还在课堂上适当加入一些游戏和趣味比赛的环节,这样既可以寓教于乐,又可以让学生们实践自己学到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惊喜地从家长口中得知,学生们的进步很大:有的会自己钉纽扣、洗袜子,有的会自己叠被子、叠衣服,以前在家里什么都不做,现在是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第7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一、小学美术所处的地位

我们不能不承认美术科在学校教学管理的地位仍然是小学科,无论是在教师配备还是在教学管理上,都不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在理论上,无论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都清楚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但在面对现实中的升学就业问题时,又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应试教育,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组织中出现的问题

小学美术教师往往是学校教师中人数较少的群体,在学校教学中大多是被弱视的。由于传统教学把音乐、体育、美术等叫副科,这么多年了,基本形成了共识,学校这样认为,老师也这样认为,学生自然也不例外,连家长都没有什么疑义。由于认识的偏见,美术教师的工作效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在教师群体中总有矮他人一头的感受,极大地降低了教学中课堂组织的积极性。

美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的方法能力水平较低。在现实教学实践中,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每天的上午十点以后到下午两节课,在一节四十分钟的有效时间内,要进行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的辅导又要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在时间上不好安排。而下节课又要到另外一个班去上课。时间久了,学生也认识到美术老师的课堂上对于自己的违犯纪律不会怎样,即便是会交给班主任,也不会有太多的批评。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差异致使学生有的课程喜欢上、有的课程不喜欢上,导致课堂纪律总是有一些学生好、有一些学生坏,教师不好维持,上课纪律涣散,影响他人。

三、应怎样组织美术课堂教学

在当前国家强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要从根本上转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组织现状,根据我几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我认为必须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1.突破思想观念。新课程标准是强调改革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只有观念上改变了,才能从主观上解决课堂教学所出现的组织问题。我把美术当数学来教,先教导学生画方框,在美术作业本上一张一张地画,以后作品要画到方框里面。一年级的小学生认认真真地画着,没有不动手的,画歪了,擦了再画,都非常用心。

课堂教学的组织很重要,它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没有好的课堂组织纪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想有良好的教学组织,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实施组织才会实现。当有的学生自满自足、要宣扬自己的时候,我会立刻让画得好的并且谦虚的同学拿着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同学们就安静下来了,找自己的不足了。并且每班的美术作业我都认真地批,好的、中的、差的分开来放,心中有数。每当上课前我就把画得好的同学叫前面,拿着自己的作业,高举着展示给同学们看,同学们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哇”的一声。展示完了,学生都非常听话,等着老师发话,我会趁机点评并鼓励每个学生:老师相信你这堂课的作业一定能在下一节课展示!学生们信心十足,不断地创造奇迹,也不断地在下一节课展示着他们的作业。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美术教学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如1~2年级,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工具:

(1)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2)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如钓鱼比赛:我的学生们用各种材料(矿泉水瓶子、布料、泡沫等)做出了大小不等、种类不同的各种“鱼”,还在嘴上或背上粘上一个铁环,我就引导他们每组做个鱼竿,用于钓鱼。我给他们规定了钓鱼比赛规则:把每组做的鱼收起来,放一堆,各组是各组的,每组推荐两人,一人钓鱼(钓自己组的鱼),一人从钩上摘下鱼,在规定的时间里哪组钓的鱼多哪组获胜。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当我看到学生钓鱼的认真劲,就下决心,一切本着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发展为重点,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避免把美术课单纯地上成美术专业课或者是上成放松课。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美术教师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组织的重要性。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才能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才能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与学生身边生活有关的问题和操作作业,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美化身边生活的情趣,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终身兴趣。

第8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功能量;总结;应用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功的多少决定了能转化的数量,即: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需要强调的是: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J),但不能说功就是能。最常见的功能关系有以下六种:

1、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即w合 = Ek2-Ek1=ΔEk

2、势能定理:与势能相关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势能的减少量。即W=EP1-EP2= -ΔEP

(1)重力做功: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2)弹簧弹力做功:弹力对物体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

(3)分子力做功:分子力对分子所做的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少量。

(4)电场力做功: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3、机械能变化:除与势能相关力以外的其它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即WF=E2-E1=ΔE

4、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与势能相关力)做功的物体系内,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即 EK2+EP2 = EK1+EP1或 ΔE5、静摩擦力做功:静摩擦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由于物体实际位移存在与静摩擦力方向一致、相反和为零的情况,故其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在静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互相转移,而没有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静摩擦力只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

(3)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所做功的和总是等于零。

6、滑动摩擦力做功:由于涉及位移s分为实际位移和相对位移的问题,故分为:

(1) s为实际位移:滑动摩擦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同样,由于物体实际位移存在与滑动摩擦力方向一致、相反、为零甚至成其它角度的情况,因此,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 s为相对位移:滑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转化为的内能。即:W= f S相对=Q (S相对为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若相对运动有往复性,则S相对为相对运动的路程)。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凡是涉及到功和能的题目,都有题目长、物理过程多、涉及到多个力做功,甚至还有变力做功的情况和同时有多种形式的能量发生转化的情况,学生往往感到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如果能够在学习功和能的关系时,注意从上面总结的六种功能关系来加深理解,理清关系,那么学生解题的思路会更清晰,目的会更明确,解答会更快捷、准确。

【例1】 将一个小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向上运动经过某一位置P时,它的动能减少了80J,此时其重力势能增加了60J。已知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求小物体返回地面时动能多大?

【解析】(1)弄清楚运动过程中那些力做功:重力和阻力。

(2) 弄清楚能量变化与功的关系:小物体动能变化用重力、阻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量度;机械能的变化用阻力做功量度。

(3) 清楚同一过程位移s相同,重力和阻力大小不变,则,各种能量的变化的比值相等。(题目没有给出位移和力的数值,解题时用比例关系较为简单)

解:物体上升s经过P点时,物体动能变化量大小︱ΔEk︱=80J,机械能变化量大小,由E=EK+Ep得:︱ΔE︱=20J。

因为F合·s=ΔEK ;f·s=ΔE

所以︱ΔEK ︱ ∕︱ΔE︱ =80∕20 = 4∕1

在同一运动过程中,相应能量变化的比例相同,上升到达最高点时,即︱ΔE/K ︱∕︱ΔE/ ︱=100 J /︱ΔE/︱=4∕1

即上升到最高点时,物体机械能的损失量ΔE/= 100 J∕4 = 25J,由于物体所受阻力大小不变,下落过程中物体损失的机械能与上升过程相同,因此下落返回地面时,物体的动能大小为:

E/K=Ek0-2ΔE/=50J

【例题2】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物体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已知带电物体所受电场力的大小为物体所受重力的1/4,现将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下抛,物体以1/4 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到地面(空气阻力恒定),则在物体的下落过程中( C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14mgh电势能减少14mgh

B、由物体与周围空气组成的系统的内能增加了14mgh

C、物体的动能增加14mgh

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14mgh

【解析】相同的解题思路

(1)弄清楚运动过程中那些力做功:重力、电场力、空气阻力。

(2) 弄清楚能量变化与功的关系: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用电场力做功量度;动能变化用重力、电场力、空气阻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内能变化用空气阻力做功量度;机械能变化用空气阻力和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量度。

解:由题意知,电场力为:F电=14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电- Ff=ma,即空气阻力为Ff=12mg

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mgh,电场力做负功,大小为:14mgh

故重力势能减少mgh,电势能增加 14mgh A错;

物体所受合外力 F合=ma

故动能的增加量 ΔEk=F合h=14mgh C正确;

第9篇:对教学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阅读理解重要性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旨在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素质。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增加了“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的关系”一条。明确指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语言学科,英语既是交流的工具和认识工具。英语教学所要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就是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结合。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核心,交流是目的。然而,每一门语言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只有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和英语国家的社会风俗习惯,我们才能很好地和讲英语的人们进行交流。因此,如何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提高整体文化素质,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从近年来的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中,我们也看出了文化的重要性。

在2012年的高考阅读理解试题中,民族文化特色就很强。许多考生反映,阅读中没有过多不认识的单词,语法也弄清楚、也明白,但就是对文章的理解迷迷糊糊。这就告诉我们语言本身并不是英语学习的唯一困难,能否看懂也不完全取决于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而缺乏的是相关的民族背景知识才是影响对文章理解的最大障碍。

面对这种能力型的测试题,许多学生甚至我们老师也感到不适应,觉得文字别扭,难以理解。其实这个“难”主要难在文字的“原汁原味”上;难在外民族文化特征上;难在语言的规范和语言的融合上。而这也正是现代英语语言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它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也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现实差异。多读、多听、多练,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能力,达到用英语思维并迅速捕捉英语语言所传递信息之目的。

要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在英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对课文的处理上,可采用“整体教学方法”,以不破坏文章的整体性。即在分析文章结构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品味及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上,在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对文章“知识点”的讲解,语言难点的解剖上都应服务于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并适当地加入对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同时还要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利用余业时间大量阅读外国的报刊杂志、科普文章、文学作品、收听英语广播。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了解国外的社会文化生活,熟悉他们他们的文化风格,而且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对国外风俗、习惯、民情的了解。从而扫除语言学习者的文化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随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中、西方文化间的各种差异,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场合用自然得体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在称谓、致谢上,外国人喜欢自呼其名,即使是对长辈也是如此。如果要加上称呼也往往是在姓氏前面冠以Mr.Mrs.或Miss.而不是teacher Wang之类的。而“谢谢”则更是一句常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即使是父亲让孩子倒杯水、倒杯茶,也要说 Thanks 。这也是外国人表现平等的一种方式。在打招呼与接受礼物时,中、西方的文化礼节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讲英语的国家,人们对“上哪儿去?吃了吗?”等招呼往往视为私事,与别人无关,而对谈论天气这一无关紧要的内容则显得自然、得体。中国人在接受礼品时不愿给人以没有教养、贪婪的印象,因此总要推辞一番。而这在西方文化中则正相反,他们不但表示愿意接受,还要当着客人的面把礼物打开并赞许一番,以此来表示他们的真诚与直率。在表达愿意与情感上,中国人往往表现的比较含蓄、客气。即使是非常喜欢也不会表现得很直白,常常要客气地推辞。所以,如果中国人到外国朋友家里做客喝不到咖啡,只能怨你自己了,因为你的推辞会使他们认为你不喜欢,所以不会强求你的。相反,一句因为你的客气要请“明天去我那儿,我请你”则会使一个外国人信以为真。会使他们在失望中等待,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中国人要到朋友家串门,先打个电话说:“――,我一会儿到你那了,别走啊”这是很正常的,而这对一个西方人就会感到难以理解,好像人家无论忙否都得等你。所以他们常这样说:“I’d like to come to see you. Will you be free then?”or “Would it be convenient for us to come and meet you tomorrow evening?”如果请朋友到家里吃饭,他们至少要在两周前打招呼,以便使你有足够的时间安排。中国素以文化悠久而著称,在为人处事上也处处表现谦恭礼让,受到表扬时,总是谦虚地说:“不行,还差得远呢。”这也许是中国人前进的动力。但在英语中,如果受到了表扬,你得必须说声“Thanks”or “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总之,中、西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都是由于文化坏境、社会风俗习惯的不同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