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盈余财政政策精选(九篇)

盈余财政政策

第1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 动机 防范措施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理解

对于盈余管理会计学界很多学者都给出了它的定义。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在其《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盈余管理是在GAP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Paul M. Hyaly和James M. Wahlen赋予了盈余管理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概念,他们认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从上述盈余管理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合法的利润调节行为。它是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以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为基础实施的利润调整,如果运用得当会到提升企业价值等积极作用。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有必要区分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利润操纵是一种不合法的利润调节行为,是在超出制度允许范围的情况下,凭空对企业的业绩进行人为“创造”以粉饰财务报表,将导致报表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的后果,严重损害了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从此可见,盈余管理决不等同于利润操纵。

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具体动机如下:

1.资本市场动机。资本市场动机主要包括:为了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而进行的盈余管理;为了进行收购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当公司的业绩与证券分析师或投资者的预期有较人差距时为缩小这种著距而进行的盈余管理等。

2.契约动机。企业与管理当局之间有报酬契约,报酬契约中绝大部分是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而会计盈余数字是由管理当局提供的,管理当局为了获得高报酬,便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操纵会计盈余。企业与债权人往往签订债务契约,对企业进行限制,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3.政治成本动机。会计信息常常用来支持政府的法令。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由国企改制而成,其高层管理者直接由政府任命,如果高层管理者业绩优良,就有机会得到政治上的升迁。同时,企业经营业绩与地方政府政绩挂钩,企业所交税收也为地方财政做出了贡献。所以高层管理者会出于政治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

4.避税动机。在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国家,为避税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企业为了避税需要,会在既定的会计准则及有关的法规下,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行为进行盈余管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三、盈余管理的手段与方法

1.人为调节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企业可以通过提前确认营业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来提高当期盈余;反之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确认费用以降低当期盈余。

2.利用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存在控制关系,往往不以公平价格进行交易,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高于或低于正常交易价格进行交易,以达到提高或减少企业收入的目的。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资源的稀缺,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

3.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准则规定,当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变更会计政策是允许的。由于在同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更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就使得企业可以利用会计政策的变更来调节盈余。另外,企业可通过对固定资产折旧、减值准备的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等会计估计的运用来进行盈余管理。

4.利用非正常性损益。.企业可通过债务重组、出售或置换资产、政府补贴与税收减免等进行盈余调节。

四、防范盈余管理消极影响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在制定会计准则和制度时,应考虑尽量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范围,以进一步确立公允价值的地位,从制度上明确禁止内幕交易和自我交易以及滥用关联交易等,从而限制内部人盈余操纵的空间。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健全董事会,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建立审计委员会,负责对公司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审计监督,负责CPA的聘任和交流;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一种基于合约的委托书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同时加强内部控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对经理的财务报告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3.加强审计与监督。一方面,通过审计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减少虚假会计信息,起到抑制过度盈余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承销商等社会中介机构的有效监督。

4.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会计人员应加强对会计理论,特别是对基本会计概念框架的学习,真正做到向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相关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5. 建立科学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抑制过度的盈余管理。如:平衡计分卡便是一种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的较科学的新的业绩评价系统,将驱动业绩的重要因素也纳入评价系统,因而使得“不通过实实在在劳动改变业绩”的盈余管理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王琦:公司治理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6

第2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一)研究意义

从1991年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开放,我国的证券市场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因为过快发展而出现的问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像银广夏、绿大地等重大会计信息失真事件在中国频频曝光,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了。中国的GDP在不断地高速发展,随之诞生的企业要寻求资金来拓宽业务,为了吸纳资金,很多会选择上市来融资,在中国上市的“门槛”比较高,很多企业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钻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来粉饰报表。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一直处于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的过程中,但是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台一个新的会计准则,总会有人去研究,找出其漏洞,进行盈余管理。西方证券市场发展起步早,特别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其证券市场比我国早200多年起步,各项政策和体系都较我国完善。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对中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惯用的手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规范和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相关制度提供借鉴意义,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良好的发展。

(二)相关概念介绍

1.盈余管理

目前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国内外文献中有几个被广为引用的有代表性的定义。1.Scott(2000年)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2.Healy和Wahlen(1999年)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3.陆建桥(2002)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4章永奎、刘峰(2002)则认为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5.程书强(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为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制度和准则所允许的范围内,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等手段对盈余进行调节,以达到各种目的的机会主义行为”。

鉴于上述学者的阐述,本文将盈余管理定义为Scott的观点“在GAAP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

2.财务舞弊的定义

美国注册舞弊检查师协会1993年对财务舞弊做了如下定义:有预谋的,故意误报或遗漏重要的事实或会计数据,误导阅读者并且在现有信息的情况下会导致其改变判断或决策。

我国2001年的《独立审计准则第8号一错误与舞弊》中对舞弊的定义是:导致会计报表产生不实反映的故意行为。它包括:(1)伪造、变造记录或凭证;(2)侵占资产;(3)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4)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5)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

3.盈余管理和财务舞弊的区别

美国1999年的《蓝带报告》中认为盈余管理是“蓄意选择形式上被GAAP所认可的会计处理方法,以达到管理当局所希望的会计数据,而实质上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业绩”,而对于违反GAAP的会计处理,《蓝带报告》将其表述为“欺诈”。需要指出同时国内还广泛使用着“利润操纵”、“会计操纵”等概念。王跃堂(2000)认为利润操纵是“上市公司违反会计管理违法行为”;林长泉等(2000)则认为“利润操纵是以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为媒介,通过采取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对披露的利润信息进行事前有意的加工,处理已得到期望的报告利润”。

从而本文认为盈余管理与财务舞弊的根本区别在于:盈余管理是在法律或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财务舞弊则是以违法的手段粉饰财务报告。

二、国内外盈余管理理论研究

(一)盈余管理动机研究

希利(Healy 1985)发表的篇名为“分红计划对会计决策的影响”的论文,对盈余管理的契约动机进行了研究。希利观察到,在进行盈余管理前,管理人员拥有关于公司净利润的内部信息。希利认为由于外部的利益集团,包括董事会本身可能都无法准确的了解公司利润,所以管理人员就会乘机操纵净利润,以使他们在公司薪酬合同中规定的奖金最大化。Sweency(1994)对由于合同导致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她选取了1980-1989年间第一次违反债务条款的130家制造业公司作为样本公司,另外又选中130家未违约公司作为控制样本公司,以检验公司在违约年份前后(违约前5年和后2年)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结果她发现只有在不增加现金流出时,管理当局才会选择变更会计方法来推迟债务违约,如果造成明显的现金流出,即便可能推迟债务违约,管理当局也不会选择这种变革。[希利的观点转引自:威廉R.斯科特[10]的著作《财务会计理论》,译者:陈汉文]

王跃堂(2000)以A股公司三大减值政策(短期投资、存货和长期投资)的选择为例,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及其经济动机的实证研究表明,西方的“奖金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三大假设在中国缺乏明显的证据支持。魏刚(2001)等曾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概括为“扭亏为盈假设”、“配股资格假设”和“高价发行假设”新三大假设,这些假设已经被国内许多学者所证实,如陆正飞和魏涛(2006)研究表明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要求,存在操纵应计项目的盈余管理行为。苏娜(2011)对经理人薪酬探析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表明,新会计准则在公允价值计量、无形资产、债务重组、借款费用资本化等准则的新规定中,给了企业当局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以及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更多地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为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更大的空间的同时,也给盈余管理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参考各方学者的观点,企业管理当局盈余管理的动机可以分为契约动机、资本市场动机和迎合监管动机。

(二)盈余管理的方法及手段研究

1.国外关于盈余管理的方法

Bruns和Merchant (1990)在对649个经理人士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在实务中,大部分经理至少运用几种方法来管理短期利润。这些方法包括应计利润管理、会计政策变更、采纳特定会计政策的时机和构建特定交易等。典型的盈余管理方式是应计盈余管理,该方式主要通过收入的提前加速确认和费用的减缓确认已经来改善当期盈余。除此之外还有借助真实交易来构造盈余管理。Rocychowdhury(2006)将此种方式定义为“管理者为了误导信息使用者而刻意营造的,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相偏离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并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往往只是为了实现企业的业绩目标。随后的研究,将真实盈余管理的操控活动总结为:经营活动操纵、投资活动操纵和融资活动操作三种方式。

2.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利润包装手法

(1)关联交易

魏明海、谭劲松、林舒(2000)曾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主要方式包括商品购销和劳务、托管经营、转嫁费用负担、计收资金占用费、实行资产或债务重组。

(2)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企业

陈晓、李静(2001)曾详细分析上市公司利用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返还)提升业绩的行为。

(3)应计利润

陆建桥(2002)曾对亏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管理应计利润项目。陈小悦(2000)[15]在检验配股权和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时发现,临界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0%-12%之间)的应计利润总额显著高于对照样本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9%以下或12%以上),因此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由于政治经济环境的差异,美国的股票市场的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应计项目进行的,而我国的情况则不同,上述3个是经调查后,排名前三位的利润包装手法。

(三)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

1.审计与公司治理

李东平等(2001)分析了注册会计师出具“不清洁”审计意见与次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关系。他们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前一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变量成正相关关系。夏立军、杨海斌(2002)对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和监管政策诱导性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边际净资产收益率的公司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可能性并不比其他公司大,因此在总体上注册会计师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质量令人担忧。

因为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实际掌握在管理层手里,所以当企业管理者观察到企业治理结构无效时,操纵利润以提高股价融资能力便是其理性的选择。

2.会计准则

肖时庆(2000)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防范体系研究”一文指出,财务报告粉饰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痼疾”极大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葛家澍(2002)指出,由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是由会计准则规范的,因此会计准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既要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补其中的真空地带,也要检视当前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的新变化,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3.市场监管

谢德仁(2011)就会计准则、资本市场监管规则与盈余管理之遏制,做过研究分析,得出是资本市场而非会计准则在影响和制约着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债务重组来进行盈余管理。

三、总结

通过上述对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述,现有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围绕管理当局为何操纵盈余、如何操纵盈余以及这种行为的后果展开。目前,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什么,盈余管理采用了哪些方法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备了。因此,有关这些方面的进一步的研究不大可能成为未来的学术贡献。相反,将来的研究贡献将来自:盈余管理对资源配置影响的研究,以及确定盈余管理的制约因素。历史上有不少财务丑闻是由于缺乏对盈余管理的管制所引起的。而经前人的分析,市场监管力度在制约盈余管理的因素中起着最为关键的因素,但其对盈余管理的作用方向是“双向”的,这是相关制度制定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 (1),第15-18页.

[2] 蒋义宏,魏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高永琦,苒茂盛.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4),第22-26页.

[4] 陆建桥,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 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一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 (12),第20-25页.

[6] 威廉.R.斯科特.财务会计理论(原书第3版)[M].陈文汉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7] 魏明海,谭劲松,林舒盈余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8] 陈立军,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7),第8-12页.

[9] 娄邵华.论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J].《时代经贸》,2008(6),第17-22页.

[10] 王勇,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空间变化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第20-25页.

[11] 刘重.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11).第4-9页.

[12]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3] 贺志东,新会计准则释疑[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14] 杨模荣.新会计准则下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披露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8(7),第33-37页.

[15] Healy, P.M.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5(4),85-107

[16] Healy,P.M. Wahlen, J.M.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ing[J]. Accounting Horizons,1999(12).

[17] Jones,J.J. Earnings management during import relief investig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1(8),193-223.

第3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此外,会计盈余被许多政策、法规和契约直接或间接地用作公司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是,部分上市公司运用各种手段对利润实现情况进行人为的调整和操纵,美化财务报告,粉饰上市公司的本来面目,致使虚假会计信息泛滥,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扰乱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有必要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常用手段,并提出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的对策,尽可能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一)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实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契约角度看,管理人员可能投机性地运用盈余管理,以牺牲契约其他参与方的利益为代价增加自己的利益。从财务报告角度看,上市公司管理层可能不接受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记录过高的费用或强调盈余的构成而不是净利润。美国学者Scott在从经济收益角度出发,指出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那些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会计政策,或采取实际行动影响盈余以实现其具体盈余报告目标。Roychowdhury(2006)认为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采取偏离正常业务活动的行为,以使利益相关者相信公司实现的财务报告目标是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宁亚平(2005)认为,在本质上盈余管理属欺诈,其使财务报表反映的盈余水平是管理层所期望的,而非企业实际业绩,严重损害报表可靠性。在股份公司制度下,委托人与人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契约不完备和规避政治成本等使得盈余管理长期存在。宁亚平等(2005)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司从1995年至2003年普遍存在盈余管理,以避免报告亏损或平滑利润。

(二)盈余管理主要动机 (1)资本市场动机。会计信息被投资者和证券分析师广泛用来对公司股票进行估价,管理者不完全认同证券市场有效性,从财务报告角度来看,管理者可能利用盈余管理迎合分析师的盈余预测,以避免损害自身荣誉和未符合分析师盈余预测导致股票价格大幅度下降。吴联生等(2007)比较了同样具有避免亏损动机的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远高于非上市公司,由此得出结论认为股票市场提高了盈余管理的程度。(2)契约动机。首先,会计盈余被用来帮助监控公司与其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委托关系使人与委托人利益不一致,委托契约的刚性及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自利性的管理人员具有信息优势,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Healy(1985)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净利润低于最低限,当期确实无法获得奖金或净利润高于最高限,管理层都会选择降低报告净利润的会计政策,以增加未来年度获得奖金的机会。只有净利润介于最低限和最高限之间,管理层才会选择增加报告净利润的会计政策和程序。同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稳定的奖金流比不稳定的奖金流可以带来更高的期望收益,风险规避的管理层更倾向于选择会计政策以平滑报告盈余。我国学者王克敏和王志超(2007)研究分析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行为的结果表明高管报酬与盈余管理正相关,此外,声望、政治前途、职务消费等隐性报酬也驱动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其次,债权人在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中处于不利地位,典型的长期贷款合同中包含了保护性条款,如限制现金股利、增加举债规模和降低营运资金和股东权益到一定水平,限制管理当局以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为代价为公司股东谋取利益。大量研究对即将达到债务契约边界条件的公司是否盈余管理进行了检验。Sweeney(1994)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已经违约的企业,未违约的企业的确更多地利用了增加盈利的会计政策,而且面临违约风险的企业盈余管理的幅度更大。李丹和蔡玉华(2007)从债务契约性质与盈余管理幅度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短期融资性负债比例与公司盈余管理幅度正相关;长期融资性负债与盈余管理幅度次正相关;商业信用性质等其他负债比例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存在于公司与股东之间的隐含契约代表一种基于公司过去业务的期望行为。Bowen,DuCharme and Shores(1985)研究隐含契约动机的盈余管理,发现高报利润能提高管理人员的隐含契约声誉,增加股东对管理人员将会继续履行合同责任的信心。(3)监管动机。我国证监会制定的监管政策与上市公司的报告收益相联系,证券主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两条硬性规定:其一,连续三年亏损将被摘牌;其二,近三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在10%以上方有配股权。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配股、均衡增长、完成计划目标以及避免摘牌等目的,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与市场监管部门博弈,有时人为对其利润进行“管理”,Chen和Yuan(2001)研究表明许多上市公司是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利润指标的。田高良、齐保垒和王恺(2011)实证研究发现如果上市公司在第一年发生亏损,第二年管理层会进行盈余管理以避免发生连续亏损而被ST;此外,我国上市公司被ST后,管理层可能会通过盈余管理争取扭亏为盈,以避免被剥夺上市资格。(4)配股动机。在我国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股东对上市公司经理层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上市公司没有分红派现的压力,配股融资成本低于公司举债融资成本,大多数上市公司均以配股作为上市后的最佳融资渠道。证监会制定的配股政策始终都以净资产收益率(ROE)为标准,于是可能通过盈余管理使那些净资产收益率接近配股及格线但不符合配股要求的上市公司达到要求并能争取配股。此外,配股价格的高低关系到上市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以及顺利与否,业绩优良的公司的配股可以定价高一些,配股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提高配股价格也会进行盈余管理。洪明渠等(2008)实证研究2001年至2004年增发、配股的公司为发现股权再融资前,上市公司较高程度向上进行盈余管理,再融资后股票市场反应总体为负,公司收益明显下降。(5)节税动机。我国税法一般规定以会计利润为基础征收企业所得税,再根据规定进行纳税调整。公司为了节税,尽量降低报告净收益以减少现金流出,同时,我国税法体系不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多,也给企业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6)政治成本动机。较强盈利能力的企业,尤其石油天然气等战略性生产行业、特大型企业及飞机制造和能源公司等垄断性公司,会受到媒体或消费者的更多关注。政府部门就可能会对其增加税收或施加其它管制,使其面临较高政治成本,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规模庞大的公司可能面对较高的环境责任成本,盈利较高的企业可能面对较大的国外竞争,基于北管理层可能利用会计程序和方法使净利润最小化,特别是在企业前景光明的时候,向社会公众传达“非暴利”信息以降低政治成本。

第4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 盈余管理 监管政策

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企业盈余管理更加被公众关注。近年来,国际国内出现的许多会计造假大案,如美国“安然事件”及在我国出现的华源制药、中兴财务造假案,科龙电器、京东方、黄山旅游、锦州港以及ST科健等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些房地产企业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及利润操纵的手段,将引发和启迪人们进行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分析及对策研究。而且,我国证券业迅速发展,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大,加之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特别当前金融危机下使人们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正是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都需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规范房地产企业的盈余管理并保证其真实性,可靠性。

一、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分析的意义

房地产企业盈余实现的多少以及其分配管理状况是每一个与房地产企业相关联的组织或个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涉及到房地产企业的方方面面。因此,盈余管理分析对各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盈余是衡量、评价房地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不仅表现在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而且要获取尽可能多的盈利,进而实现房地产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房地产企业盈余的实现及其量的大小,集中反映了房地产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水平的高低。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获取的盈余越多,说明房地产企业经营有术.管理有方,劳动耗费少,生产经营成本低,同时、产品(商品)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能对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由此可见,房地产企业盈余是衡量房地产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2、有效的盈余管理是房地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房地产企业的基本持征之一是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每个房地产企业为了生存,都必须去开拓市场、发展市场,提高房地产企业产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尽可能取得满意的盈余;反过来房地产企业只有不断地取得盈利,才有其生存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在生存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房地产企业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房地产企业如果不能正视自己,适应市场,不能向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不能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会被其他房地产企业挤出市场,甚至走向终止、破产。如果一个房地产企业通过其经营活动,从中获取盈利,除补偿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维持简单再生产外,还可以将其剩余部分用于积累,并适时地投放于房地产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房地产企业进“生存――获利――发展”这一良性循环系统中。

3、有效的盈余管理分析是吸引所有者投资的动力和根源

现代市场经济中,任何所有者将资金投入房地产企业,都期望能够通过经营者的活动,取得较高的盈利,给予所有者以高的回报。显然,一个房地产企业实现的盈余多少是所有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作为房地产企业,只有倾尽全力,将所有的投入资金有效加以运用、充分识别并防范风险,正确作出各项经营决策,合理安排、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法经营,才有可能取得令所有者满意的报酬,才能令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最终促使所有者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企业,使房地产企业获取充足的资金来源。

三、如何加强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

1、强化政府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度

房地产企业的盈余操纵现象与我国监管政策的低效率有一定的关系。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制订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加大监管政策的执行力度,严厉处罚盈余操纵的房地产企业,该摘牌的就摘牌,该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坚决追究,决不手软,树立监管威信。

2、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盈余管理信息化顺利实施

盈余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工程,它不仅需要将软件技术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紧密结合,还要对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和优化,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各房地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盈余管理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领导小组要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财务、业务、资产管理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作为小组成员;实施小组要以财务部门为主导,由业务部门、资产管理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领导小组总体负责确定盈余管理信息化工作规划,审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指导监督盈余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实施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盈余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掌握建设情况,协调解决出现问题,确保盈余管理信息化顺利实施。

3、合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房地产企业的资产不是无限的,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利润不仅仅表现在降低成本和降低资产消耗方面,还表现在提高资产利用率方面。改变资产用途,利用有限的资产多生产盈利更高的产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对于存在明显资产闲置的企业,提高资产利用率即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水平的关键。盘活存量资产、增加产品产量、调整产品结构、销售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商品来增加数量盈余,不仅是一种市场策略,有时也是一种成本利润策略,从企业战略意义上讲,提高资产利用事也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4、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事后监督,加大惩罚力度

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事后监督,具体来说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新闻媒体的监督、加强司法监督和加强行政监管。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新闻媒体在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资本市场中,不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注册会计师,都需要维护自己的声誉,广大投资者对他们最大的惩罚就是对其声誉的否定。声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是声誉信息的传播,而新闻媒体对这些声誉信息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的监督不但可以使更多的盈余管理行为被曝光,也为投资者惩罚这些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武器。

5、房地产企业应该确定精细管财观念

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民主管财。民主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决策者”。“家和万事兴”,阳光透明的民主管财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对重大财务决策坚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经费管理从严,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一支笔”、“一本账”、“一盘棋”。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专业管财。专业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执行者”本身,高素质的财会专业队伍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首要条件,要满足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发展需求,财务人员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预测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房地产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必须对财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出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必须稳定财务队伍、关心财务人员成长,营造出和谐的财务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 白丽璇, 何苗.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协论坛(下半月) , 2008,(12):125-127

[2] 王雷, 李践伟, 郑继红. 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探析[J]. 经济纵横 , 2006,(15):115-119

[3] 吴雨薇. 规范与自由的博弈――现行会计准则下的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8,(07):109-112

第5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司会计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盈余管理成为财务理论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中外会计学界对盈余管理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居主导地位,认为盈余管理是一种会计造假,是一种误导报表使用者的欺诈行为,因而主张将其消除;另一种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会计准则或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运用各种手段作用于对外财务报告,以获得其自身效用最大化或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披露管理行为。笔者认为将盈余管理视为投机行为一味抨击是不可取的。本文即从盈余管理概念、现状与价值等角度分析盈余管理的实质特征,主张理性科学地对待盈余管理,并引导公司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走向规范。

一、盈余管理的现状研究与价值分析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有选择会计政策的自由时,选择使其市场价值最大化的一种行为。盈余管理是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完成的,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多计或少计收益,少计或多计费用与成本,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即将公司的财务报表从其应有状态转换为编表者所期望呈报的结果,以满足编表者或部分人的利益需要。盈余管理的结果将会使公司的真实状况不能全部反映在对外呈报的财务报表中,这必将会使广大的外部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的判断发生错误,从而做出非最优甚至错误的决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盈余管理是与公共利益背道而驰的。但盈余管理不同于会计造假。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以会计政策的选择为手段来实现的,是合规合法的。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公司实际的盈余,但会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的会计期内的反映和分布。它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报表中的盈余,而不是公司的实际盈余。会计造假是一种短期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歪曲公司的财务状况,无中生有,随意改变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断章取义,取其所需是会计造假的典型手段。可归纳出盈余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盈余管理的主体是公司的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过程中,管理当局是有目的、有意图的;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

二、盈余管理的弊端

盈余管理的弊端十分明显。首先,降低了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公司管理当局通过内部人控制的便利条件对会计信息按照其管理目标的需要进行改造,使其披露的会计信息往往缺乏充分性、真实性,从而使整个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大打折扣,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失去了有效性。其次,对公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旦投资者和债权人发现企业进行了对他们不利的盈利管理,就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导致资本市场和借贷市场失灵,不仅使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给公司以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即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最后,盈余管理会损害投资者、债权人与国家的利益。由于盈余管理主要来自公司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驱动,而管理当局的经济利益与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的利益又存在不一致性,在许多情况下,盈余管理的存在会促使管理当局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债权人和国家的经济利益。

三、治理不当盈余管理的对策

第一,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允许范围内对财务报告有目的的干预。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是缩小盈余管理空间的有效途径。应加快制订和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特别是目前问题较多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准则等,尽量避免会计处理中的无法可依现象。同时,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建设,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披露方式、披露方法、披露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的规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第二,健全外部监督机制。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选择权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还应将那些重组过程中预提了费用、进行巨额冲销的公司,列入重点核查范围。发现问题予以严肃查处,加大惩罚力度,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审计监控。通过审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降低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概率。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证券监管部门、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必须携手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防范盈余管理的滥用,维护资本市场的秩序。

第三,建立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盈余管理行为与公司管理当局的道德水平及道德评价标准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道德评价标准,对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弘扬正气。对道德评价结果应使用示范道德榜样、大众传播媒介等方式,使公司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公司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督导之下。

第6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审计风险控制。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以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前提,通过会计估计的合理变更、会计方法的选择运用、交易事项的时点控制以及关联交易的适度调节等方法来达到平衡利润、稳定股价、合理避税等目的,最终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产物,并不都是违规的或有害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技术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过度盈余管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很容易变质为会计舞弊,从而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予以关注,说明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审计人员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也需要对盈余管理加以关注。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与审计风险控制。[]

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

盈余管理的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为了能达到配个增发资格线,对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调整;二是在管理者的薪酬契约和债务契约上,管理者通过调控可操纵应计项调节公司盈余,管理者为避免债务契约、在权争夺中取信于股东和防止被解聘而进行盈余管理;三是为了迎合或规避政府监管,树立公司形象,在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和股票融资收购之前,管理当局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审计人员应该对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审计的计划阶段,通过如企业内部访问、查阅企业的债务契约合同、经理人的薪酬方案以及股票上市配股方案等各种文件以及当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增加对企业的了解,了解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以及管理人员变动的可能性,了解被审单位所属行业的整体状况以及国家对该行业的政策情况及其财务状况等的基本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确定固有风险的高低,制定有效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风险。

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方法与审计风险控制。

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由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具体方法有:

1.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为了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可以选择和变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这就为盈余管理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准则并未就企业会计政策的“再选择”制定更高的“门槛”,企业获取额外的收益的成本很低,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利用应计项目的管理。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其本身的局限性使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和递延确认费用来提高利润,也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来调低利润成为可能。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对应计项目的确认的难度增加,也产生了更大的弹性,从而给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3、关联方交易。关联方之间由于控制关系,往往以不公平的价格进行交易,成为盈余管理的又一种有效途径。

4、利用资产重组。企业为了粉饰当期的经营业绩,可能进行一些有盈余的一次性业务。如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或停止其上市资格,上市公司可在会计法规和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采取在某年作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

除此之外,还有利用对交易事项时点的确认、虚构交易或虚增资产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且其方法在不断更新,更具隐蔽性。

审计人员应以专业怀疑的态度,在审计的实施阶段重点关注可能发生盈余管理的报表项目、关注特殊交易和事项、关注非经常性损益变动以及现金流量与利润的差异等方面,运用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环境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识别不同的盈余管理,判断其是否过度,以期控制审计风险。

三、盈余管理的披露与审计风险控制盈余管理的最终结果反映在财务报告之中,从较长的一个时期看,它不会减少或增加企业的实际总盈余,而是影响实际盈余在不同会计时期的分布和反映,通过“利润平稳化”手段传递企业稳定发展的内部信息,避免股价激烈波动,从而有助于减少因资本市场剧烈波动对投资者决策行为的影响。

因此,只要在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不会产生影响。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时,对有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企业要持谨慎态度,应根据审计工作底稿,充分考虑历年来的相关会计报表信息,审慎发表审计意见。如果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过高,审计人员认为与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的精神相背离,很可能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或做出错误决策,出具保留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就可能成为审计人员的选择。

企业管理者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盈余管理,审计人员为降低自身审计风险而关注盈余管理,但盈余管理不是洪水猛兽。随着企业治理结构和相关法规的逐步完善,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断深入,审计人员执业水平的提升,外部监管力量的加强,企业、审计人员对盈余管理形成一个科学的观念和正确的认识,就能够尽量减少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活动也就走向了规范。

参考文献

1、魏明海,盈利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孙红梅,论公司盈余管理,山东商业会计,2006 01.

第7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证券监管;会计准则;盈余管理

相关的实证表明上市公司为融资或再融资或者提升股票市场价格或多或少地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其主要表现为对盈余的管理。假如这种操作超过了一定程度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公司过度的财务操作行为而不是完全基于真实的企业业绩为基础的报表将会使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本身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进而进一步妨碍了正在日益成长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造成这种管理的动机在于上市公司对短期利益的追求,与这种现象相博弈的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力量。具体主要体现在约束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准则及监管上市公司的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从静态上分析,具体的会计准则的约束力及证监会的监管的力度应是影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大小的主要控制力量。动态地看,上市公司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会相应地采取这样或那样的手段来应对相关的监管,因而,在盈余管理上整体呈现一种动态的博弈。那么,这种博弈在一个什么平衡点上,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协调和制约作用。

首先,我们要寻找这些博弈的主要焦点体现在哪些具体方面?其次,通过研究近年来中国会计政策的不断修正和调整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的改变是否影响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从而为我们的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和途径。最后,本文力图寻找各方约束力量,发挥多元管理的作用,以减少其盈余管理的行为和动机,从而有利于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分析: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频率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3倍,平均盈余管理幅度大约为非上市公司的13 倍,两类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因为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在年度分布上比较稳定,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大(会计研究、吴联生,2007)。另外,相关实证表明其盈余管理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和操控应计利润。

张昕、任明等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为了规避证监会的制度管制,取得融资与再融资资格以及保住上市公司的资质是其主要动机。这里的融资主要包括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陆正飞等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债务契约有用性。因为债权人是否与公司签订债务合约其重要的依据在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信息。因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仅涉及到投资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债权人的利益。不容质疑,目前,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更重要的动机在于为获取上市资格和进一步的再融资资格即主要动机为股权融资。而股权融资资格的取得完全取决于证监会的相关政策。证监会对上市资格及再融资的政策主要涉及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基准线的确定,对上市公司具有一定的硬约束。同时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会计指标,其核算的方法和审计的依据就是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准则。除此之外,盈余管理是一个与涉及保护投资者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问题,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盈余管理的行为和程度大小涉及到上司公司、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证监会和会计准则制定者多者之间的博弈。而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一股独大的国有股缺乏投资主体,其他中小投资者也很难成为与上述各方相抗衡的市场主体(当然,这种通过机构投资者有所增强)。而债权人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则主要表现为个体金融机构与具体企业之间更内部的直接较量与博弈。

综上所述,目前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问题的博弈关系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监管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制定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关系。当然作为同属于国务院政府部门的证监会与企业会计制定者之间主要存在着沟通协调的问题,其利益冲突及博弈关系尚不明显。本文讨论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关系主要为会计准则与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与上市公司,如下图所示。

二、相关博弈讨论

(一)会计制定者与上市公司

对会计制定者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的实施是否会改变相应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从理论上讲,会计准则的制定对资本市场的监管结果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为会计准则是目前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而证监会在上市公司IPO、配股、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等关键监管点上都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等会计指标作为主要的监管依据,而且在监管标准的设立上保持刚性(陈信元、叶鹏飞和陈东华,2003)。因而,不管上市公司出于何种目的的盈余管理,都要在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的一种财务操作,否则就不能称为盈余管理而是做假账会受到审计部门的控制或因此相关部门受到法律的制裁。由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制约是通过证监会间接监管后双重管理的结果反映。另外,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由于时间的滞后性,其实证数据的分析尚需一定的观察。

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考察最近颁发的一系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否能有效制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分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的趋向性;以及上司公司运用新会计准则的相关条款进行新的盈余操作的可能方式。从而寻找上市公司和中国会计准则制定者之间新一轮的动态博弈的主要关键点。下面分别阐述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的良好的遏制作用以及相关上市公司利用新的准则进行更多的盈余操作的可能点。

1.新会计准则对上司公司通过盈余管理进行ST摘帽方式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而在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指导下,平时企业通过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而使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减少而少交利润;而当企业在有再筹资的计划时再行转回,增加上市公司当年的账面利润达到再融资的目的。因此新准则实施后, 将有效地遏止这种利用减值准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 ST公司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以避免被摘帽的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

2.新会计准则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规定

对于债务重组来说, 2001年开始执行的会计制度规定债务重组利润不能计入当期损益, 而直接计入资本公积。因此, 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的现象将得到有力的遏制。据张鸣对深圳深华源的案例分析,2001年2月7日,针对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特击重组“强行扭亏”的行为,财政部会计司修订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等8项会计准则,其中新的《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获得的收益只能确认为资本公积。如按照当时的核算规定,ST公司深圳深华源需要对原来2000年的财务报表予以追溯调整,这样,财政部会计司通过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防止了上市公司的不恰当的盈余管理行为。那么 自2007 年1 月1 日执行的新会计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收益可以重新计入当期损益, 这会不会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操纵利润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因为目前ST 公司摘帽的条件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利润为正, 才能摘帽, 而债务重组的利得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即使企业进行虚假债务重组, 操纵了当期利润, 但并不能使其摘掉ST的帽子。

3.新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采纳对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企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重视,对“度量和管理无形的知识”问题解决显得尤为迫切,很多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本的价值核算就需要运用新的会计计量标准。新准则对于会计计量标准公允价值的采纳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也表明了对企业价值真实公允计量的重视, 更能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且有利于投资者的决策, 从而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相关政策允许通过资产重组达到ST 公司真正扭亏为盈, 更是为了保护和增加投资者的利益。由此可看出, 新准则和资产重组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企业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的确认则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但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标准的不确定性问题尚难以解决。这就要求财政部会计司参照美国对会计核算的管理颁布一些更具体的可执行的公允价值度量方式或一些案例作为核算参考依据。如企业资产房屋的公允价值应以周围类似房产成交的价格为基础进行计量,应披露类似房产所处的位置、成交的时间以及单一的成交价格还是为某种平均值为基础等信息都应进行说明披露。对知识产权的核算同样要有相应的依据辅佐,同时要求列出其假如以历史成本计量的替换数据。同时,配合政府强有力的审计监管及法律手段。

(二)证监会与上司公司在盈余管理上的博弈

会计准则和会计监管(监管手段主要是审计)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作和会计核算时的约束力量,而另一方面证监会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执行的力度对上司公司融资和再融资时的约束更具有直接的管束作用。徐莲、张群等实证分析同时证实了2004年配股的16家上市公司为获得配股资格确实进行了盈余管理。同时,研究也证明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状况与证监会对ROE的规定存在着的一定的关系。证监会对申请配股前两个或三个会计年度的ROE规定,尤其是2001年证监会改变了1999年出台的“前三年每年在6%以上,三年平均在10%以上”变为“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而在2006年5月证监会修改了有关配股资格的限制,取消了“前三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6%的规定,改为要求“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即可申请配股。

我们假设2006年这一政策措施减少了上市公司为申请配股而操纵盈余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资格线“的行为。即对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要求的下降会使再融资公司放弃对盈余管理的操作必要。下面主要以2007年获得再融资批准的上市公司为实例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获批的有四家,其中两家因公开数据不完全等原因无法进行比较分析。而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是获得再融资批准的相对规模较大的上司公司,因而我们选取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从上述对比表我们可看出,2007年获得配股上市的公司中粮地产和鞍钢股份均在2006的净资产收益率有一个明显的提高;ROE分别从2005年的9.34%跃身到2006年的13.04%,鞍钢股份从2005年的18.35%跃身到2006年的23.25%。对照2004年度和2005年度其ROE则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进一步证实上市公司为实现配股而依然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嫌疑。同时,我们对配股公司配股前后的业绩进行比较发现其配股后当年其ROE又更大幅度的回落,中粮地产2007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其ROE只有5.46%,而我们知道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用来调整盈余的最重要手段之一。魏涛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是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都较为普遍地操纵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时点和力度进行盈余管理。我们从一个侧面可以推断由于期望获批配股的公司为实现下一年度配股,在其前一年对其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由于人为的管理其部分盈余由于时间的连续性在配股后会明显下挫,比如说公司通过应计利润提前将部分应收账款确认为收入,利润的减少就会在配股后当年显示出来。上述数据再一次证实了上司公司为再融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依然存在,2006年证监会政策的改变未能根本改善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行为。同时证监会的监管作用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应最为直接,但目前似乎证监会的所作所为不够理想和公正。如证监会对深圳深华源问题上的模糊处理方式。以及最近暴露出来的证监会成员本身在对待上市公司融资问题上的不公行为。所以对证监会办事和执行上的透明度和相互之间的督促应增强,这方面的工作可由财政部以及上市公司进行相互督导。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看出,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在有的方面有一个良好的遏制作用,但依然可能会利用新准则制造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同样,证监会2006年出台的新的有关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规定并未对盈余管理产生有效的遏制作用。因而,新会计准则、证券监管结构和上市公司间在盈余管理上的如何达到一个良好的动态博弈和协调依然是问题的焦点。我们认为,财政部和证监会如何按照中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较为具体严格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规定,做到有的放矢,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是其有效管理的关键所在。作者提出如下几点。

本文作者认为,鉴于上司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程度及动机均大于非上市公司的事实,财政部和证监会应重点针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列出其可能的盈余操作行为如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操纵应计利润等可能的操作手段进行重点监控,并对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进行列案存档,增加政府监管部门的信息数据库。具体而言,对财政部会计司应重点跟踪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利润操作行为,如上面指出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对各行业制定相应具体的案例参考标准,减少其盈余操作空间,使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能较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和状况;财政部除了要适时制定合适的企业会计准则外,还应从审计入口,提高审计力度和对政策的执行力,着重关注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主要盈余管理点、提高审计公司和人员的职业素质;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应重点放在约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样本抽查力度,并加大对上司公司内部控制的稽查;内部控制的审查包括内部审计及内部管理两种方式。审计师应首先调查上市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建康状况,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价值理念等整体素质、员工之间的相互融洽程度等各个具体方面。通过对员工的访谈了解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现状、文化修养、道德理念和价值观倾向以及主要的会计师是否变换频繁等,加大审计力度及公正性。

对证券监管部门,应对上司公司加强监管的力度,如出台更多具有硬约束的实质性指标。如再融资公司必须在近几年达到30%利润的分红,以保证上市公司有良好的以现金为基础流动性。国家必须狠抓政府部门特别是证监会本身的腐败行为,尤其是证监会的成员必须有不同部门的成员构成,而成员之间应有一个相互的严格的制约,而一旦发现有违纪行为必须严处。否则政府的腐败必然会加剧企业的做假账、偷税漏税的行为,从而危及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会风气。

上司公司本身则应考虑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增强企业自身的信誉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自觉地维护相关者的利益,才是其根本所在。而不是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如何用盈余管理来应对相关监管部门的规定。特别强调企业高层价值观对企业诚信文化的建立和巩固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上市公司最高管理机构董事会应严格把握对高层执行官的理念考量。 转贴于

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地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从如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国有大股东的监管和自律作用。鉴于中国上司公司的特殊性,具有监管力量的大股东国有股代表—各级政府部门,应督促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不是为了公司短期利益放纵甚至支持上市公司的不正当行为。重点督促相关政员的利益驱动行为并加强法律监管,增加政府官员及国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的资产透明度和更多的经营绩效考核标准,并加强其自觉和自律行为。

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笔者认为,目前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他们作为专业投资的作用,并发挥他们作为中小投资者的代表到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像工投瑞银基金公司经理就经常长时间的坐扎在他们所投资的企业,督促和考察经营者的实际行为,防止上司公司一些操纵和作假行为,发挥他们作为多方利益集团的一部分而对上司公司施加压力,一定程度上可校正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另外,财政部和证监会之间应加强各种政策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监督。财政部会计司除了要做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改以外,还要加强与证监会的协作和相互监督,这种部门之间的协调则应该有国务院相应的机构作出明确的规定和保持日常的互动。这样更利于政府部门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把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监管,避免相互之间的扯皮政策不一致或存在一定的监管空白地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确定。学习日本和美国的信用制度,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完全有可能加强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和透明度。让有不良信誉的企业和管理者暴露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同时,应大力加强经营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教育,放弃投机取巧的短期目标,树立企业长青的战略目标。让企业经营者自觉地放弃弄虚作假、操作利润的念头。让他们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提高本身公司实力的管理上而不是进行盈余管理。总之,只有经过多方努力、共同监管,才能使各方之间的博弈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良性循环,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本市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昕,任明.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11).

[2]张鸣.中国上市公司监管相关方博弈研究基于配股目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3]王丽萍,陈海燕.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及规范措施研究[J].价格月刊,2007,(11).

[4]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7,(8).

[5]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

第8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因;手段;监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随着资本市场加速发展,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不断受到质疑,引发了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大量研究。盈余管理关系到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盈余管理虽然与蓄意进行会计造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在当前对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普遍诉求很高的情况下,研究这一问题对资本市场建立正常的秩序、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经济学和会计学重要研究课题。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认为,盈余管理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而凯瑟琳·雪珀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它区别于会计造假,但结果却同样地背离了财务报告原则的中立性,因此造成了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有所偏差,难以“真实和公允”地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事项。

二、盈余管理的动因

(一)从企业管理层个人角度

一方面,企业管理层的薪酬、福利、奖金、分红等通常是与企业的经营成果挂钩,由于市场波诡云谲,能否真实地完成企业预定的目标业绩对管理层来说往往是不可控的。在预先了解企业真实盈余状况的前提下,为了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管理层就有动机和机会进行盈余管理。比如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对管理层进行股权激励。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公司管理层通过“操纵应计利润”进行向下盈余管理,公告日后则伴随着盈余的反转,从而轻松地实现在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打压股价而在行权日前和标的股票出售日前抬高股价,最终实现了管理层个人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在高度激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如果管理层未能取得良好的业绩,那么他极有可能会在未来被替换掉,为了保住位置,粉饰业绩而具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

(二)从企业角度

1.资本市场动因。进行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因是多元化的,包括上市、筹资和避免退市。我国法律对企业上市的规定比较严格,很多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因而他们趋向于通过盈余管理来满足条件。比如万福生科通过虚构合同来虚增收入实现上市的案例在资本界屡见不鲜。另外,我国法律对连续三个会计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进行停牌退市,为了避免停牌退市厄运,上市公司也会通过盈余管理满足法律的要求。例如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以来每两年亏损后的第三年就会盈余,在公司经营状况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显然是进行了盈余管理。

2.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另一动机就是税务筹划。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两者已逐渐倾向于分离模式,使得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的会计利润与所得税申报中的应纳税所得额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实际上不仅仅是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规定不同造成的,公司也会为了少企业交所得税,为了下期利润目标做准备而进行盈余管理。短期而言,通过减少当期应交所得税,可以增加企业当期现金净流量,达到减少或推迟纳税的目的。2000年,我国银广夏合并报表中的利润总额为4.23亿元,确认的所得税仅为739万元,所得税综合税率仅有1.75%。

3.政治成本动因。很多规模巨大的公司(尤其是垄断性行业)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为了避免“树大招风”,管理层很可能通过收益最小化的策略进行盈余管理来降低政治成本。在政治风险高于经营风险的情况下,管理层通过会计程序和方法减少其利润,避免成为公众的焦点和政府监管的重点,以防止政府进行管制或实施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政策和措施。

三、盈余管理手段

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即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指通过操纵各种应计项目来达到某些特定财务报告目标;真实盈余管理是指“通过适时性的财务决策来改变报告盈余”,包括经常性活动盈余管理和非经常性活动盈余管理。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是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背景下,企业在报告期内的对实际并未收付的经济事项,如收入、成本、应收、应付款项等都予以确认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进行反映,从而形成企业的盈余信息。例如摊销政策、方法,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对坏账收回可能性的估计等都是由企业在会计准则框架内进行自由选择和制定的,因而企业基于某些特定目的就会采用应计项目这种简单灵活的方法进行盈余管理。

企业经常性活动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操纵销售、产量控制、费用控制等手段进行。操纵销售主要是年末大幅度提供折扣价格和放宽信用政策来增加收入;产量控制是出于规模效应,大幅度增加产量可以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和单位销售费用;费用控制则是大规模削减研发费用、培训费用等。这三种方法基本上都是牺牲企业未来利益为代价来增加本期盈余的。非经常性活动盈余管理主要是通过资产处置和关联方交易等手段进行。资产处置是通过适时地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来增加投资收益实现利润平滑;关联方交易是以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在关联方间安排交易增加收入和利润。

参考文献:

[1]宁亚平.盈余管理的定义及其意义研究[J].会计研究,2004(9).

[2]魏海明.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9).

[3]严玉康.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08(4).

第9篇:盈余财政政策范文

国内进行盈余管理的历史并不长,对盈余管理性质、特征的认识难免失之偏颇。要正本清源,首先要追根溯源。美国会计学家WilliamT Scott在《财务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这一定义揭示出盈余管理的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主要凸显盈余管理的消极面。但笔者认为,这些动机只要出于对企业、公司的长远发展,就是积极的、值得肯定的。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是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由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两部分构成。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通过职业判断,通过规划交易、将费用资本化、改变成本分摊和存货计价等途径,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折旧、选择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等手段,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另外,地方政府所给予的补贴收入也成为部分公司调节盈余的手段。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普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为:盈余管理实际上就是旨在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

从以上定义中可得出如下共同结论:(1)盈余管理注重个体利益,注重企业的市场价值,但盈余管理的操作必须符合会计准则;(2)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盈余管理都不可避免。(3)盈余管理所产生的最终结果与管理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二者高度统一和结合,就可能产生积极效果,对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都应是有好处的。

二、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的区别

要正确理解盈余管理的定义需将其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从本质上看,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合法范围内,通过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等,对利润进行调整,以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盈余造假是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式隐瞒、粉饰和伪造经营业绩,超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进行利润调节。从动机上看,盈余管理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符合债务契约约束条件,减少经营风险、避免政治成本、合理避税等;盈余造假是管理者自谋利益,偷税漏税等行为。从手段上看,盈余管理是在各种会计政策之间进行选择,主要是对会计核算上需估计的项目进行调整,如通过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安排交易发生时点及交易方式,选择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等进行调整;而盈余造假则是以不合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粉饰企业财务报表,如提前或延后甚至虚假确认收入、费用,利用关联方交易转嫁费用等。从结果上看,如果盈余管理运用得当,会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分支,可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受益,如企业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而盈余造假不以实际生产经营业务为基础实施利润调节,而是凭空对企业业绩进行人为捏造,使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受到严重损害,导致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定,损害投资人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由此可见,盈余管理是一个中,是企业作为追求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应予以理性对待。

三、盈余管理的有益性论证

盈余管理是企业注重个体利益、注重市场价值的结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财经法规,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可以使盈余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更有效地得以发挥。

首先,可以使公司管理者从本企业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管理者个人利益不是盈余管理的根本目标,但管理者个人利益的取得与企业效益的取得紧密相关。公司管理者需要把管理者个人利益和公司的短期利益及长期利益结合考虑。盈余管理的出发点虽然是误导那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但仍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需要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会计方法达到盈利目的。因此,管理者在努力采用盈余管理手段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将最符合公司发展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有利于整个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增大社会效益。

相关热门标签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