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康复护理要点精选(九篇)

康复护理要点

第1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康复护理;康复护士

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躯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的目的,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的除基础护理以外的功能促进护理。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和重返社会[1]。康复护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是为了适应康复治疗的需要,从基础护理中发展起来的一门专科护理技术。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对康复护理的研究着重在骨科、神经科、心脏、老年病等临床专科患者康复的工作中。

1 基本情况

我院康复医学科从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聘请的护理人员15名,均为女性。年龄35岁1人,平均年龄26.8岁;工龄5年及5年以下9人,6~10年3人,11~20年2人,>20年1人,平均工龄6年;学历:本科2人,大专5人,中专8人;职称: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护士8人。所有人员均无接受正规的康复护理课程教育,无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其中仅3名护理人员曾外出进修学习。

2 康复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康复护士基础医疗水平偏低 15名护理人员中低年资、低学历的护士居多缺乏临床护理经验,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

2.2 缺乏系统的专业的康复护理知识及技能 15名护理人员均未接受系统的康复知识培训,对康复医学认识不深,存在着康复护理知识少,技能缺等问题,完全胜任和承担康复护理工作十分困难。

2.3 临床其他科室的护士对康复护理理解认识不深 康复护士面对外界的不解及自身信心不足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的护理工作。

3 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共同点与区别点

康复医疗是一个新的医学领域,康复对象是各种功能残障者,因此,对从事康复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基础医学水平,还要学会康复护理的技术与技巧。

3.1 共同点

3.1.1 基础护理 康复护理首先应完成生活护理和有关基础医疗措施,即完成基础护理的内容。

3.1.2 执行医嘱 准确执行康复医嘱,这是完成康复医疗计划的保证。

3.1.3 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和残疾的动态变化以及康复医疗的效果,并及时向康复医生反映真实情况。

3.2 区别点

3.2.1 护理对象 康复医疗主要对象是残疾者和慢性患者,他们存在着各种动能障碍,给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并带来了诸多的困难。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多方面服务,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论其残疾程度如何,均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歧视或厌恶。

3.2.2 护理目的 康复护理首先要完成与一般护理相同的目的,即,使患者减轻病痛和促进健康。此外还要预防残疾的进展,减轻残疾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活动能力,使患者早日走向社会。

3.2.3 护理内容:除一般护理内容之外,尚有:

3.2.3.1 观察患者的残疾情况以及康复训练过程中残疾程度的变化,认真做好记录,向有关人员报告。康复训练是综合性的,如药物、理疗、针灸、运动、按摩或推拿等。护士要与各有关人员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洞察和了解情况,提供信息,在综合治疗过程中起到协调作用。

3.2.3.2 预防继发性残疾和并发症。如偏瘫患者应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2]。因为挛缩可阻碍康复计划的进展。在护理时,要矫正患者姿势,亦可利用力学辅助器等。

3.2.3.3 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技术人员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根据患者的不同性质和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3]。使训练在病房中不断地继续进行,让患者随时随地恢复功能,受到更大的裨益。

3.2.3.4 训练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指患者自己参与到活动中,并在其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更完善、更理想地达到护理目标。康复护理的原则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训练患者进行自理,即“自我护理”。对残疾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必要的康复知识的宣传,通过耐心地引导、鼓励和帮助,使他们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从而部分地或全部地做到生活自理,以便适应新生活,重返社会[4]。

3.2.3.5 帮助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残疾人和慢性病患者有其特殊、复杂的心理活动,甚至会产生精神、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康复医护人员应理解患者、同情患者,时刻掌握康复对象的心理动态,及时耐心地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不允许有任何讥笑和讽刺的言行[5]。

4 建议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康复服务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康复护理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因此对康复护士必须通过专业培训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怎样培训优秀的康复护士是我们今后需要探索的课题。首先看看康复护士培训四要素[6]:

4.1 专业培训是重点

康复护理是一门新的护理专业,康复护理源于一般护理但无论从护理对象、内容、方式都具有它的专业特点,如康复护理对象是因疾病和损伤而导致的各种功能障碍者,护理的内容多为患者的功能恢复,护理方式主要是“自护方式”。加强专业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康复护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请康复专家来讲学授课;组织康复护士去外院参观学习及交流;鼓励和组织康复护士有计划的进行理论及技术学习;工作中遇到典型病例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康复护士的专科理论和技术得到提高,以适应康复护理专业的需要和满足患者需求。

4.2 功能康复是目的

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伤残者恢复某些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当然也不可忽视他们心理上和精神上的康复。心理康复非常重要,不少残病者因伤残缺陷而产生悲观失望和轻生念头,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士在工作中要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发生原因,从而根据患者的文化修养,家庭情况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教育计划。要反复认真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疾病康复知识和训练计划以及措施和预期效果等,使患者逐步打消顾虑振奋精神,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康复护士更重要的是辅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从日常生活的简单训练做起如:梳头、洗脸、穿衣。这些看似简单但十分重要的训练必须由康复护士手把手一遍遍反复多次进行。训练中要准确把握尺度,不包办替代,不放任自流。

4.3 基础护理是依托

需要接受康复护理的人多数是伤残者,大多需卧床或活动受限制,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中许多人在院期间需要依靠护士的帮助,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基础护理,尤其是生活照料部分,还要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康复患者要注意安全护理,防止发生坠床、烫伤,这些均需要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如果我们不把患者安全放在首位就谈不上患者康复,所以基础护理是康复护理的依托和保障。

4.4 健康教育是方向

把康复护理知识教给患者及家属,把康复护理的技能传授给患者及家属,这是我们做好康复护理的方向和宗旨。康复护士有责任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卫生宣教和健康指导,康复护士应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宣教能力,有较丰富的知识,专业技术娴熟。要着重培训康复护士的交流技巧,要通过交流让患者信任护士,使护士较准确的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感受。要定期进行宣教教会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康复知识和技术,尤其要讲述和教会其自护知识和技术,使患者出院后能继续训练,加快机体功能恢复,从而逐渐适应社会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护士面对的都是功能障碍者,他们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较为脆弱。作为健康的守护者,除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得技术,还应有健康的体魄、整洁的仪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言语修养。良好的精神面貌能唤起患者乐观饱满的情绪,增加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美好语言不但能使患者听了心情愉快,而且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的亲切语言,有利于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利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

康复护理的前景是光明的,前进的道路还有待我们所有护理工作者共同努力铺设。

参 考 文 献

[1]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2]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3]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4]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

第2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康复科护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知不断更新。现代医学已从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为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四位一体"的新模式。康复医学做为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治疗、训练等问题。目前大多数医院康复科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薄弱,健康教育无法满足患者对康复知识的需求,阻碍专科化发展。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1]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我科自2003年7月起,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康复知识做为科室重点,由医生、护士、治疗师组成健康教育团队,"一站式"系统化从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提供个性化的康复知识宣教与引导,取得很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一站式"健康教育理念 此观念盛行于欧美康复医学领域,认为健康教育不只是护士的工作。在康复医学领域,医生和治疗师应做为主要力量更多的参与其中,从患者住院直至出院、回归家庭的所有环节,康复知识指导和教育都应该无缝链接的贯穿始终。

1.2准备阶段

1.2.1 人员的准备 我科由科主任带头,医、护、技骨干力量组成健康教育团队。

1.2.2健康教育资料的准备 以运动医学、康复医学、中医针灸传统医学三大块为主,从医疗、护理、康复治疗三方面入手,整理国内外本专业最前沿资料。团队成员逐一审核,达成一致版本,从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形成系统的宣教资料并配相应图片,以病区墙壁图版、资料册、视频的形式,方便患者学习和练习。

1.2.3 工作模式的转变 全科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过去不统一的宣教方法。治疗师相对固定的管理病房,可以较全面了解每1例患者的病情。每日由主管医生、主管护师、病区治疗师共同查房,了解患者的治疗康复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计划调整,共同进行康复知识的宣教。

1.3 实施阶段

1.3.1 收集健康教育问题资料 患者入院后治疗师、护士通过交谈、询问、查体、查阅病历资料等方法收集资料,分别完成康复评定表和入院护理评估单。根据个人评估情况,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出初步的康复方案和健康教育内容,并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时间排序形成计划单,教育内容在住院期间补充修订,每项教育内容可重复实施和评价。

1.3.2 确定教育目标

近期目标是住院期间熟悉自身疾病知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护理、治疗,加快康复进程。远期目标是使患者及家属建立正确的行为和日常生活方式。

1.3.3 实施教育计划

1.3.3.1住院期间 主管护士和治疗师按照制定的康复计划,分工协作进行。护士根据教育计划,遵循个体化原则和分阶段的原则进行教育[2]。上午是我科治疗相对集中的时间,患者在病床接受针灸、主被动功能训练,由治疗师进行系统的的康复指导和练习,如针灸的注意事项、疗程、关节松动、肌肉力量的锻炼。治疗同时静脉输液,主管护士从护理角度进行心理疏导、防跌倒、药物作用、化验检查结果、早期功能训练的好处及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使患者更加加深了解。下午是我科机器理疗和在功能训练厅训练时间,以疾病分类通过播放视频、图文、训练器械、示范等方法由治疗师进行指导。如颈椎操、锻炼腰肌力量的"飞燕式""拱桥""五点支撑",偏瘫患者步态、平衡练习等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易于每个患者及家属接受。

1.3.3.2 体现个性化的教育特点及康复评定 不同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年龄段不同,其疾病进程、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也不同。我们以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导,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主管治疗师和护士根据每个患者的康复计划、有针对性的实施康复及教育,建立定期康复评定机制、分别为首次、住院期间3~5d、出院前这几个阶段。收集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医生的反馈、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订完善,使每个患者享受最完整的康复指导。

1.3.3.3 出院指导及家庭康复计划制定 患者出院时按照医生的目标,主管护士和治疗师从心理、饮食、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方式、复诊等几大方面进行出院指导。一方面由治疗师制定家庭康复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特别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提出家庭改造方案,以利于如轮椅等辅助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护士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制度。每周电话随访及指导,对患者的问题及时解决。

2结果

根据"患者对科室满意度调查表"、"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等反映出。自我科实行"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以来,患者对疾病康复信心增加,主动参与康复的意识、依存性、康复知识知晓率提高,平均住院日数缩短。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加,治疗师的职业成就感增加。

3 结论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涵。传统的健康教育大部分由责任护士实施。健康教育通过研究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以此来影响人们的行为[3]。因为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且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随机性大,往往缺乏计划性、针对性、时间性和规范性[4]。导致健康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对其康复进程产生一定影响。实施"一站式"健康教育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康复理念、技能提升,使康复护理工作更加全面化、制度化,有利于向专科发展。随着时代进步, 现代医疗过程中更加强调人文关怀, 即在治疗过程中, 时时刻刻为患者着想, 以有利于患者康复为终极目标, 全方位地提供贴心、 周到的服务。"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强调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要求,只有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舒适和满意,才能保持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中,保证护理的效果[5]。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医院健康教育是促进医院由单纯的治疗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而"一站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恰好是将康复医学专业的发展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健康教育是经过一定的教育过程, 让人们拥有自我保健的能力[6]。患者的康复观念改变,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胡静超,姜安丽 . 国内外护理学分析研究现状 [J]. 护理研究,2014.3.

[2]李英辉,汤仕忠,陈文姬,等.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和糖代谢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1279-1280.

[3]张丹.健康教育在外科护理应用中的重要性[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7):90-91.

[4]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护理杂志,2009,26(1A):32-33

第3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由点到面逐步展开。面对卫生事业发展的新格局,针对社区护理的特殊对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本文拟将自己对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在社区护理中运用的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

1 社区护理的重点对象

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服务对象有三类:即7岁以下的儿童、孕产妇、60岁以上的老人和重点关护病人。上述人员在人口比例中占较大比重,易受到伤害和疾病侵袭,对卫生保健需求较多,成为社区卫生资源分配的重点人群,也是社区护理服务的重点对象。

2 社区护理的特殊性

2.1 深入社会,涉及面广。社区卫生服务使医护人员深入到社会基层,直接面向社区人民群众。社区的每一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服务对象,社区内的老弱病残、妇女儿童都是自己护理关照的重点,该社区的健康教育、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康复治疗、家庭病床、紧急救助等多方面的工作,均与社区护士直接相关。社区护理极强的社会性使之具有重要的护理健康教育价值,同时也要求社区护士具备与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一工作特点相适应的良好的护理健康教育素质。

2.2 关系复杂,相对稳定。社区成员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有着不同的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由于社区成员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不同,其健康需求多种多样。上述情况决定了社区护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加之,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是长期、稳定的,不是一次应酬、一度调节所能奏效的,而是需要长期、反复的调节和处理。面对此类多种多样又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开展高质量的社区护理健康就显得格外重要。

2.3 一专多能,综合服务。社区护理首先要求护理人员成为“全科护士”。资料显示,全世界所有病人中只有6%能住院治疗,其余94%的病人均属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如慢性病无需住院者、骨折恢复期功能锻炼者、化疗给药者、作动态观察的心脑血管病病人等,都需要接受社区护理服务,不具备全科护士的素质就难以胜任上述工作。社区护理还必须是一专多能的综合。既能对重点人员进行身心整体护理,又能在伤病现场进行初步急救;既能指导病人进行恢复期康复锻炼,又能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科普知识宣传。

3 对策

3.1 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开展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岗前培训、职业道德教育、礼仪培训等宣传教育活动,使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主动履行健康教育职责,使护士从被动地执行护理操作逐步过渡到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预防保健和促进健康工作上来,以便更好地适应社区护理的需要。

3.2 加强学习,提高技能:社区护理毕竟不同于医院护理,对象特殊,情况复杂。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家庭,照顾人们的健康,提供服务内容涉入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全方位的护理。[1]临床护士只有不断更新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和操作训练,力求做到对医学知识的“懂”,护理知识“精”,相关知识“博”[2]才能适应社区护理的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健康教育的程序,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掌握与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包括专科护理知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知识;还要全面了解社区护理对象的心理、性格、爱好、生活习惯甚至家庭情况等复杂因素,才能做好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工作。

3.3 讲求技巧,营造和谐:社区护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点服务对象是儿童、孕产妇、60岁以上的老人和重点关护病人。鉴于此,社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护患交流的技巧、知识灌输的技巧,以适当的教育方法,获得患者的信任。所以,社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因人、因时、因地、因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保证有效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对疾病各个阶段的反应,灵活机动,做好指导性工作,确实解决患者的需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语言规范中重点突出“文明性,礼貌性,规范性,情感性”,努力营造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

3.4 建立社区长效机制:目前,护理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临床教育,门诊及出院后健康教育薄弱,缺乏长效机制,要真正实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仅靠临床教育难以完成,必须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连续性的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4 体会

健康促进是人们为维持完好身体状态和开发健康潜能的行为,它是一种协助人们改变其生活形态并朝向最佳健康状态发展的科学和艺术。[3]护理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护理,可以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是卫生、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一项投资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它在增进群体健康水平中的重要性已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充当主力军,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护士拓展职业范围,发挥多元化角色功能,丰富知识层面,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 郭清.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146-152

[2] 孙霞明.社区护士素质要求与培训[J].护理学杂志,2002,17(7):547

第4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PDCA循环系统;中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248-01

PDCA循环[1]系统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它反应了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之所以将其称为PDCA循环,是因为这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要周而复始的进行,一个循环完了解决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其他问题尚未解决,或又出现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次循环。不断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康复护理着重于自我护理,鼓励协同护理,即在病情允许的条件下,通过基本康复专业知识的导入,鼓励和帮助患者。减少其对家属和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充分发挥其潜能,尽可能的使他们部分或全部照顾自己。一般的情况下,我科室在对中风恢复期病人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效果不太满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科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62例中风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中,在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上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

1.1临床资料

62例中风恢复期患者均选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38~75岁;病程3月~5年。

1.2诊断标准[2]:中风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过CT或MRI确诊为中风(脑出血或脑梗死),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1.3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中风诊断标准,CT或MRI结果阳性;②中风后病情平稳处于恢复期者;③年龄在38~75岁者;④住院患者;⑤知情同意者。

1.4病例排除标准:①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②不愿意接受本治疗者。

2 方法:

2.1评定内容: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

2.2评定标准: Barthel指数评定等级法[3]。

2.3评定标准:分数无提高为无效,提高5-20分有效,大于20分显效[3]。

3 将PDCA循环系统应用于中风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中

3.1制定计划阶段(P)

3.1.1在患者刚入院时,分析患者的病情,用Barthel指数评定自理能力,确定康复护理的计划目标。

3.1.2拟定康复护理计划,分别针对病人的良姿位的摆放、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大小便、上厕所、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方面进行计划。

3.1.3康复护理的形式,①首先对责任护士进行中风恢复期病人康复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责任护士了解康复护理方面的新动态,新进展,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②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患者的病情应该熟悉掌握,进行一对一式的康复护理。

3.2康复护理的实施(D)

3.2.1良姿位的摆放 上肢伸展位:包括肩、肘、腕、指关节的伸展。下肢屈曲位:髋和膝屈曲、踝关节中立以防止髋内外旋。

3.2.2进食:经常巡视病房,指导病人用餐。对于手和上肢功能处于Brunnstrom分级1-3级的患者鼓励用健手进食,Brunnstrom分级4-6级的患者鼓励用患手进食,提供的帮助有切割食物、固定碗和盘、创造进食环境、根据手功能状态适当改造餐具等,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技巧的灌输:如构音器官的运动、口鼻呼吸的分离、发声的练习等。

3.2.3洗澡:帮助患者学会单手操作拧毛巾和擦干后背部的水分。未避免滑到,可以在卫生间置放防滑垫。

3.2.4修饰:着重于洗脸、刷牙、梳头、剃须、电动剃刀和吹风机的插头练习。3.2.5穿衣:开衫的穿脱技巧为先穿患肢、后穿健肢:先脱健肢、后脱患肢。套头衫脱的时候先用健手在领口后捻住然后一点一点往后拉,全部捻住后把头退出。

3.2.6大小便:包括进厕大小便、自我清洁、整理衣裤、冲洗或倾倒便盆。尽量未操作轮椅的患者提供无障碍通道和提供卫生间内保护性装置。

3.2.7床--椅转移:教会轮椅的正确使用方法,轮椅与床或椅子的放置角度和位置。

3.2.8上下楼梯:为了练习上下楼梯的能力可以健腿先上、患腿先下。为了增强患腿的力量可以患腿先上、健腿先下。

3.2.9行走: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可以和康复治疗师一起进行平衡训练、坐站训练、患腿支撑训练、步行分解动作训练等。并告知支具的正确穿戴方法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等。

3.3效果评价检查阶段(C)

护士长每周对责任护士康复护理方面的有关知识进行询问,看是否熟练掌握,检查责任护士是不是在按照拟定的计划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及康复指导,并对接受专业的康复护理后62例患者或者家属,询问其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及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

3.4总结阶段(A)

护士长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责任护士,对责任护士对康复护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问题,督促其进行再学习,并鼓励其多提问题,通过询问上级护士及查阅资料共同解决。对意见和建议,通过多与病人,病人家属、主管医生沟通,共同解决。

在一个月的运作中,每一轮护士长,责任护士通过认真总结经验,把好的措施坚持下来,并进一步完善,把不足之处编成新问题进入下一轮需要解决的问题中。

4结果

患者在接收PDCA循环系统在中风恢复期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一个月后,再次测量用Barthel指数来测量,48例患者Barthel指数上升大于20分,情绪得到了好转,增加了自己康复的信心,认为自己还有一些自理能力,更加的配合治疗和康复;9例患者Barthel指数上升在5-20分,为有效。5 例患者Barthel指数无提高,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1.9%。

5讨论

当今社会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所以康复护理干预也是中风后遗症后期病人的一个治疗保证[4]。PDCA循环系统的特点是一环套一环的,环环相扣,通过循环,不断充实康复护理工作的内容,优化工作结构,保证了康复护理的连续性,提高了康复护理的质量,达到了需要的康复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对责任护士的满意度。当然在对这62例患者进行观察和比较发现患者的Barthel指数的提高,主要是在进食、洗澡、修饰、穿衣、和大小便方面,而在行走、转移和上下楼梯方面大部分患者提高有限。这可能还是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住院治疗的时间、康复治疗的强度、患者的配合度、物理治疗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评估制定计划的阶段,应该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充分了解患者的残存机能程度和范围,在总体康复治疗的计划下,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针对性的采取康复护理,努力帮助患者重建身心平衡,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能力。在此过程中不断的发现新问题,不断的解决。因此,把PDCA循环模式引入康复护理中,使康复护理工作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王仙园.现代护理管理学【M】.第11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1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第5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从前,大海里有一条浑身长满彩虹鳞片的彩虹鱼,它是大海中最美的鱼,然而它并不快乐。直到有一天,它把最小的一片彩虹鳞片送给了伙伴,它收获了快乐和友谊。接着,它不断地把彩虹鳞片分给别的鱼,它成了大海里最快乐的鱼……这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给妈妈讲的故事,这位妈妈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培英。

李培英和她先生从来不避讳与孩子谈论他们的工作,当李培英最初有踏足康复护理行业的想法时,她把这个想法分享给了家人。听了妈妈绘声绘色的描述,在一边的女儿眨着眼睛问:“妈妈,你要做的事情是不是就像彩虹鱼一样,跟大家分享爱,分享自己最好的东西?”

李培英被女儿的话触动了,于是,“彩虹鱼”成为李培英创立的第一家康复护理机构的名称。在大家眼里,“彩虹鱼”是爱,是给予,是分享,是对康复医疗最恰如其分的诠释。 人生辉煌时期急流勇退

彩虹鱼项目创始人兼董事长李培英2001年结束自己的英国留学生涯学成归国,彼时,她拥有医学博士、医疗管理硕士学位,曾在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工作。她还是国内少有的集医疗临床、医疗机构运营管理、医疗投资发展多种理论和实践经验于一身的高层次医疗管理人才。

2002 年,李培英领导创办了知名国际医院“上海和睦家医院”,为来自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使、领事、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和家属,以及中国高端人群提供医疗健康服务,将八十余家国际医疗保险引入中国,创造了35张床位实现年收入超过4亿元人民币的医疗运营奇迹。和睦家也成为国内高端医院第一品牌。

李培英的发展路径与许多临床医生截然不同。上世纪90年代,当李培英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时,她对中国的医疗体系产生了深深的困惑:为什么医疗的现实世界距离理想中的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差距如此遥远?如何构建政府、医院、医生和病人的和谐关系?为了解决自己的这些疑惑,李培英选择留学英国学习医疗政策与医院管理。

在过去的15年中,李培英的主要工作不只是医院管理,于她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地把病人放在医疗的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从医还是管理医院,李培英始终坚持将患者感受放在第一位,不光要治好病,更要患者愉快地度过每一个疗程。这15年,李培英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

2014年之前,中国医疗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临床急症治疗资源过剩,医疗产业链不完整,缺少前端预防与后端康复的主要医疗产业链环节,致使临床医生承担了几乎全部救治患者的责任,医患关系不断恶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但是现有医疗体系却无法满足中国人在温饱之后,对身体健康的迫切需求。李培英始终关注并思考着这个问题。

2014年,李培英在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做出了激流勇退的重大决定。她的退是以进为退,退出已经蓬勃发展而且明显发展过剩的临床急症治疗医疗行业,转而去开辟中国医疗产业链缺失严重,但始终没有民营医院敢于问津的医疗行业――康复医疗。

经过慎重思考,在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李培英辞去了上海和睦家院长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康复医疗事业,开始了她创造奇迹人生的新历程。 治病救人 医者仁心

李培英筹划的第一家专业康复治疗和康复护理医疗机构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彩虹鱼康复。与中国民营医疗市场遍地开花的各种康复医院不同,李培英以一名医者“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的淳朴理想,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坚定地走了一条从来无人问津,但是前途无限的康复治疗机构创建之路。

为了创办康复机构,李培英动用了几乎所有积蓄和资源,排除业内异议,从国际资源考察学习开始,将国际最先进的康复理念、技术和设备引进中国,这其中也得到了杭州市政府的支持。在集合了所有智慧和资源,挑战重重困难之后,中国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全生命周期的康复治疗机构――彩虹鱼康复护理诞生了。

“彩虹鱼康复护理”是彩虹鱼健康产业发展(香港)有限公司旗下的国际品牌,所辖机构按照国际质量标准运营管理,是国内康复护理行业的一面旗帜,也是杭州市政府为打造“健康杭州”,带动杭州健康产业、医养一体化事业发展而重点引进的龙头项目、浙江省重点项目。

“彩虹鱼康复护理”集医、教、研于一体,在杭州拥有杭州彩虹鱼康复护理院(医疗服务机构)、杭州彩虹鱼康养护理站(社区)、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医学教育机构)和彩虹鱼研究院。

在彩虹鱼康复护理步入正轨之后,李培英以敏锐的眼光又看到了社区卫生医疗的不足。提供家庭上门、社区的医疗康复服务,居家养老支持,以及为社区里已设养老院提供养老所需的康复技术支持和服务,是李培英看到中国老龄化这一现象后的又一个目标。结合中国老龄化趋势和国家养老、医改政策颁布和落实,彩虹鱼已经在规划布点式的“康养护理站”,有了依托和社会服务布点。老百姓足不出户或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所需要的医疗康复、专业护理,和养老支持。

彩虹鱼以建立广泛获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为发展指针,构建了以城市核心区域康复护理医院为中心、以社区康养服务站点为纽带的居家养老及康复护理服务体系。在该体系服务下的社区老人,将不需要支出一分钱的入住费,就可以获得包括居家康复护理、健康管理、居家环境适老性改造在内的健康及生活支持,实现居家养老。

目前,第一家彩虹鱼社区康养站已经成立,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作为重点社区医疗项目,彩虹鱼康养护理站通过政府采购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包括社区日间照料和家庭上门的康复护理服务。不久的未来,由政府投入的浙江省第一家省级养老喘息服务中心也即将设立,委托彩虹鱼康复运营管理。彩虹鱼与美国IT巨头合作建立的智慧医疗远程系统,使康复护理人员在病人家中,凭借手持的移动终端,连接彩虹鱼康复护理医院的专家资源,甚至直接对接彩虹鱼的国际顶尖专家资源,享受高质量的康复护理服务。 李培英的彩虹之路

“作为外科医生,我的使命就是以手术解除病痛;但随之而来的,是手术给病人带来心灵的、肉体的和肢体功能的创伤。我知道,手术以后尽快康复、回归社会和家庭是医患双方的共同愿望。然而,外科医生的传统治疗观念总认为,术后恢复是自然发生的漫长过程,医生无能为力。我的老师是这样教我的,我曾经也是这样讲授给我的学生们的。为此,患者和家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耐心,是我心头一直萦绕的、挥之不去的困惑。”这是彩虹鱼外科医生李祖栋主任(外科专家、临床营养专家、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营养学组副组长)的内心独白,这也是中国医疗正面临的最大困惑。

在李培英的邀请下,曾为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外科主任的李祖栋来到彩虹鱼康复护理院工作,这对他的外科治疗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外科术后恢复上,也有巨大的治疗空间――康复医学。由杭州市政府引进的,由大多数康复医疗海归人员创办的彩虹鱼康复护理院,就是这样的机构。

凡是来到彩虹鱼康复护理院的外科医生,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点点滴滴深深感受到,在外科医生工作生涯中必须补上的重要一课――大病术后康复。

彩虹鱼康复护理院业务涵盖大病康复、术后康复、产后月子康复以及骨科运动损伤康复等。作为高资历普外科医生,李祖栋在彩虹鱼目睹了从大都市上海来彩虹鱼进行产后月子康复的产妇,由于脑梗导致肢体和语言障碍从三甲医院转入彩虹鱼的康复病人,从新加波远道而来的肿瘤康复患者……

在彩虹鱼,人们打破了传统的产妇、患者必须卧床静养的观念,只要具备条件,极早进入主动或被动活动,运用专业的康复治疗手段,包括先进的康复设备,一丝不苟地一对一治疗,均能在10-30天不等的康复治疗期收到预期疗效,满意而归。“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彩虹鱼对于专业的投入和认真。彩虹鱼不仅是医院,更投入巨资,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国外顶尖专业机构,联手创办了杭州彩虹鱼康复护理学院,为彩虹鱼的发展获得可靠的人才、信息、技术交流的保障。”李祖栋说。

李培英始终把“促进患者的健康”作为彩虹鱼的使命,为了这个神圣的目标,她带领整个团队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中国康复产业的标杆。李培英有个梦想,她要让中国的患者真正懂得“健康”的意义,即使不出国门,也能得到国际水准的康复治疗,让中国老百姓明白,功能障碍、依赖于别人而生活不是疾病的必然后果,术后、病后人群仍然有很大可能独立地、有质量地、有尊严地生活,术后、病后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独立愉快有尊严地生活才是真正的健康,而这种“健康生活”不再是中国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初秋的一天,李培英忽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是从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朱永坚那里打来的,他希望彩虹鱼康复帮助他的一位张姓病人。

第6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目标训练;康复护理

复杂性手外伤往往对患者手部神经、骨骼等造成严重损害,导致患者手部功能出现障碍,即使接受手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加强术后目标训练相关康复护理至关重要。我院对45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术后实施整体化、个性化怒表训练康复护理,效果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为我院20年月~2013年月期间收治的患者。按治疗时间平均分为A、B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A组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龄17~76岁,平均年龄(42.3±1.6)岁;绳索勒伤者9例,击打致伤者12例,重物砸伤者10例,车祸致伤者14例。B组患者男28例,女17例,年龄17~77岁,平均年龄(42.4±1.7)岁;绳索勒伤者8例,击打致伤者13例,重物砸伤者9例,车祸致伤者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显微外科修复术。术后给予A组患者常规康复护理。给予B组患者治疗整体化、个性化目标训练康复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三年随访,并对进行手术康复前后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观察,并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1]。

1.4 疗效判定标准

优: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活动度与健侧保持一致,完全恢复,未出现畸形愈合现象,且不会影响生活。良: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活动度为健侧的75%以上,未出现畸形愈合现象,且不会影响生活。中: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活动度为健侧的50% ~75%,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差:指间关节伸屈功能活动度小于健侧的50%,或出现畸形愈合现象[2]。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X2对组间比较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

3 讨论

通过对复杂性手外伤患者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并在术后实施科学、实效的康复训练,不仅可有效保证手术外观恢复完好,同时还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确保患者手部功能最大的限度的得到恢复。

3.1 目标训练康复护理方法

我院对B组45例复杂性手外伤患者显微外科修复手术后实施的目标训练康复护理具体实施包括:

(1)心理护理。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院对患者实施的心理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①由于病情自身的复杂性,且病情发生较为突然,患者往往没有做相关准备,因此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导致患者面对严峻情况会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抑郁、失落等。因此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帮助患者逐渐保持稳定情绪,并提高康复训练效果[3]。②多数患者在手术过后进行康复训练时期,往往出现对手部恢复情况抱有较高的期望,对此应先积极引导患者落实康复训练,并在病情稳定后,将相关信息患者,使患者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手部实际情况。③目标康复训练内容的反复性以及实际训练效果的不理想等现象,均极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疲劳等心理,对此在实际训练过程过程中,应采取积极护理措施,给予患者以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提高与医生之间的配合度,最大限度的提高康复效果[4]。④对于患者康复训练来说,家属的支持与关怀的非常重要的,对此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应就实际情况,与家属进行及时沟通与护理,帮助家属掌握一定的护理方法与心理学技巧,在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与帮助,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进而提高康复信心,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2)目标训练护理。对于不同患者来说,由于其手部受伤部位、心理状态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此应结合不同的患者的个性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目标训练计划。我院对患者实施的目标训练护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①明确制动期训练护理重点。保护患者受伤部位的健康组织,是制动期目标训练护理重点内容之一[5]。由于受伤部位健康组织因伤情往往出现反应性疼痛、萎缩等不良现象,因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坚持每天进行3~4次按摩,每次时间约为10分钟。②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固定措施也不相同,而固定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在保证患者受伤部位修复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总的来说,整体化、个性化目标训练康复护理在本质上是一种有效实现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全方位的护理,因此在临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墨天燕,隋海云,王明明,张静.手部皮肤套脱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1,28(7):625-626.

[2]袁平,王春利.复杂性手外伤显微外科修复术后目标训练的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46-347.

[3]蔡友芳.58例手外伤术后患者的观察与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6(16):564-565.

第7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骨科护理发展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之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医学也在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护理对象的转变,使得患者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骨科护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适应社会和患者的要求,护理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想出对策,以更好地促进骨科护理的发展。

1骨科护理的新发展

1.1疾病谱与病种的改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建筑事故受伤的患者成了现代骨科主要的护理对象,他们往往表现为多发骨折、粉碎性骨折,甚至合并心、肺等重要脏器的损伤,此类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单纯的四肢骨折、脱位等则以老年人为多。

1.2老年骨科护理需求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的比例日益增加,占骨科患者数的30%~35%,老年颈椎病、腰椎退行性疾病、关节炎患者增多。以往老年四肢骨折的保守牵引治疗也逐渐被手术内固定、关节置换所代替。年龄从50~60岁扩大至80~90岁。同时高龄与手术后非手术并发症有明显相关性,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疾病而使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1],这也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

1.3诊疗手段的发展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骨科医生所能应用的诊疗手段在不断更新。新技术、新项目日新月异,特别是社会老龄化,老年患者的增加,由于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长期卧床,骨折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患者明显减少,外科手术干预成了老年骨科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固定从内固定、外固定发展到髓内钉。脊柱手术从腰椎到胸椎、颈椎。断肢再植从单侧肢体到多侧肢体,甚至多个节段的再植。严重开放性骨折,肌肉血管的毁损面临截肢的肢体,经过清创骨折固定、血管神经修复,皮瓣移植的保肢手术。关节置换拟股骨头到全髋、全膝,从单侧置换到双侧置换等。都为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1.4护理对象的需求在发展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患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骨折患者要求尽早离床活动,截瘫患者要求再次手术、恢复肌力、重返社会,关节重建患者要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骨肿瘤患者要求保肢性治疗提高生活质量等。他们需要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手术、最优质的护理。

1.5护理对象康复地点及模式的发展骨科患者需要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骨折患者因长期卧床、恢复缓慢、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再加之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部分患者需要在医院治疗康复的基础上,逐渐扩展护理的范畴,提供专门化的护理服务[2],进一步发展到社区康复及家庭康复。在国际范围内,均有一种新的趋向,即重视在家里给骨科患者(包括术后患者)良好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因为大多数骨科患者的康复过程是长期的,无法长期住院完成。K.S.Lin等观察了一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住院康复患者和家庭康复患者的功能结果,发现两者相同。类似的研究提示:只要加以指导和监测,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对骨科康复来说也是有益和有效的[3],且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超级秘书网

2针对骨科护理的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1)常见病的变化要求骨科护理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操作能力、敏捷的思维、果断的处事能力,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同时要拓展知识面,不仅掌握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还要掌握脑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的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针对老年患者知识层次低,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应勤、细。巡视病房要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要勤,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要勤。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家属的看护能力。观察病情要细,不仅要观察手术的局部情况,更要观察全身情况。交接班要细,做到床头交接班,当面讲清、看清,避免意外发生。(3)由于诊疗手段的不断发展,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症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故护理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应多与医生沟通,参加医生查房及术前讨论,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同时要加强护士的在职继续教育。而且要根据职称、工作年限,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培训。随着国内外护理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要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骨科护理需要专门化、细分化,骨科需要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科护士。骨科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多种类的、个性化的服务,这就需要培养一批护理专家。国外大量研究证实,临床护理专家的出现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促进护理学科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骨科护理的发展与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4]。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黄人健老师指出,“要抓好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5],使我们的护理队伍形成一个“T”字形的人才队伍。(4)随着患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加强沟通,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缩短护患距离,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5)从医院康复到社区康复到家庭康复的转变,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在住院期间指导患者康复的锻炼,还要教会家属如何督促协助患者持之以恒的锻炼,增强预防为主的意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专门从事骨科患者的康复工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工业化的发展和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骨关节疾病已日益构成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甚至导致残疾。1998年WHO在瑞典隆德召开会议,决定将2000~2010年定为“骨关节十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一项针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运动[2]。“骨关节十年”给骨科康复护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给骨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平台,要培养专科康复护理的人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业务、新技术不断的开发应用。护理专业内部的分化程度也在增加。专科性逐渐加强,对护理人员专业化素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因此,我们骨科护士在忙于临床护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加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更新知识,拓宽视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断进取,才能适应专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小峰.骨科护理的新趋势及对策.河北医药,2003,25(1):62-63.

2许红潞,张瑞芳,陈晓玲,等.从“骨关节十年”谈专科护士发展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3,3(1):25-26.

3卓大宏,骨科康复学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3,5(3):242-244.

第8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基础护理;主动性;康复训练

1 引 言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为患者今后肢体康复和回归社会奠定基础。一旦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肢体康复护理,调查显示,脑功能康复工作最好的时机是2-3个月之内,只有积极地进行康复治疗,使患者病情得到控制我们可在3天内进行患者康复训练和诊断治疗。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初步诊疗

2.1 患者心理方面诊疗 脑卒中患者一般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病的,对于疾病还没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卧床不起还需要别人照理,都害怕以后康复不了在没人照顾或给家人添麻烦。患者心理就会出现绝望,无助,对生活没有信心,所以对病人心理护理是康复成功的保证。医护人员应于患者多交流,使病人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争取早日出院,患者亲人也要和医务人员多沟通和配合,只有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配合好了病人的心理才会得到更好的治疗。

2.2 急性期康复护理 急性期是病人病情还没有确诊之前,脑卒中只要病情稍微稳定一些,就可以对患者进行体能康复训练,进行适量的变化和轻度的按摩,病人意识还在模糊期加上情绪很不稳定关键是要看病人配不配合治疗。

2.2.1 良好的姿势有助于治疗。病情平稳以后,神经学病情得到控制后两天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或减轻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抽筋表现,每两小时翻身一会,保持抗痉挛。

2.2.1.1 仰卧位头枕枕头不要有过伸、侧卧 把病人后背垫高,防止肩后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肢伸展稍外展,前臂旋后,拇指指向外方;患髋垫起以防止后缩,患股外侧垫枕头以防止大腿外旋。肘、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置于枕头上,膝关节稍屈曲一定的合理度数,脚部稍微垫起,脚与床面要始终保持在直角水平,有利于控制脚下垂和内翻。

2.2.1.2 健侧卧位患者头部垫枕,预防患者头部来回晃动,身体向前平躺,前胸要放好垫子,肩关节保持在90度至130度,手劲量平放在床上,身体平躺膝关节自然屈曲向前置于身体前面另一垫子上,脚不要垫的太高预防脚下垂及里外翻保持整个身体放松姿势。

2.2.1.3 患侧卧位患臂前伸,胳膊向外旋转将肩伸直到90度范围,将患手臂拉出伸展到90度至130度范围这样可以负责肌肉萎缩,保持身体后仰和平稳姿势使身体保持舒服姿势,枕头要根据患者的变化要不时的变化,同时要保持患者手掌是张开的,预防肌肉萎缩。

2.2.2 关节康复训练首先要从腿部关节开始训练,时长做腿部伸展运动,同时也要做贱婢运动,要注意不管做什么康复训练都要轻轻地进行,重点进行肩关节屈伸外展外旋内收把持柔和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和手指伸展运动。髋关节外展屈伸脚关节运动,脚的反转。一般康复训练要保持一天2次以上,且每个关节部位要按摩10遍以上,每个动作需要控制在20分钟之内,病情严重要较长时间做康复训练。

2.2.3 要经常更换患者姿势,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每一块肌肉都得到不同的运动,起到了有的地方肌肉运动达不到出现僵硬的结果,一般要1到2个小时更换一次姿势,每次换姿的时候要不停拍打患者后背起到不压迫患者肺部的效果。

2.2.4 做好基础护理 在患者病情还没恢复期一定要认真护理,做到不让他在发生别的情况。

2.3 恢复期的康复护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人有意识了,病情得到控制,休息一段时间后可以自己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2.3.1 患者床上转身练习是患者做康复训练的关键动作,患者要做到把手臂能向上抬起,并练习向不同方向伸展,在翻身时交叉的双手伸转身姿势向翻身侧头与省体翻转到侧卧位置,在回到原位重复做动作。

2.3.2 桥式运动 病人要取躺姿双,腿屈曲足踏床慢慢的抬起臀部,坚持不住了就放下,等达到不费劲和熟练后,就可以训练腿部肌肉了使腿部自由伸展训练。

2.3.3 患者坐位练习 在病情得到控制的两周后就可以训练了,病人可能因为在病床上的时间比较久,经过坐立以后有可能会出现血压低的现象,所以第一次训练时不宜时间过长,保持姿势在45度就可以了,以后根据自己身体承受情况可慢慢直立。

2.3.4 站位训练 这个锻炼可在患者发病后三周内进行,这个时间把握是患者能熟练的就行坐着了就可以了,站立训练还可以进行平衡训练,这两种训练是难度比较大的,患者要克服心理障碍,如果感到个别腿部不适,可借助拐杖就行训练,第一次训练不要心急要站好跨立的姿势就可以了,胳膊要保持平衡双腿要试着平分身体重量保持平衡姿势。

2.3.5 步行训练 可以在患者五周后进行,一般一开始要轻轻的抬腿,轻抬轻放患腿持重达体重的一半以上,才能开始步行训练。有很多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疲惫,所以信息的姿势可采用站立休息姿势,有的病人这些训练是可以近早地训练的,但是必须使用下肢支具进行协助训练。

3 结 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是一项挑战,丰富的理论和良好的实践是做好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必备条件。确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节点,建立良好的姿势和观念;确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和方法;明确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的各个阶段。做到以上三点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神经疾病护理学》,杨华主编,2005年6月.

第9篇:康复护理要点范文

一、工作目标

2020年,先行在持证三、四级精神残疾患者中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总结经验,加强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模式。到2022年,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显著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康复率和就业率逐步提升。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20年底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1到2家专业机构,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对部分镇(街道)核实持证三、四级精神残疾人员进行评估,对适宜参加且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采取多种形式,提供康复服务,并逐步设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中心和社区康复服务站点。

第二阶段。2021年底前,根据前期试点,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做好相应的调整优化,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第三阶段。2022年底前,全面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三、主要任务

(一)确定服务机构。县民政部门从全县范围内现有医疗机构、残联系统确定的定点服务机构或具备承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中确定1到2家专业工作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医疗机构或社会组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从事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县民政、财政、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积极探索和制定在服务设施、运营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建设的积极性。

(二)设立服务场所。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精神病医院等现有资源,通过优化功能,完善设备,为社区康复提供服务场所。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场所应设有文娱活动室、生活技能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健身康复场所、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基本用房,配备基本设施和适宜的精神障碍患者康复训练设备器材。在互不干扰、互不影响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机构现有设施,实现资源共享。

(三)明确服务对象。2022年底前,全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对象主要为有康复需求、病情稳定、生活自理且持证的三、四级精神障碍患者,需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县户籍、年龄在18周岁-60周岁之间、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精神残疾人或患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六类重性精神障碍患者;2、不伴有其他重大身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及传染性疾病(活动期肝炎、结核等);3、精神症状基本缓解,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情随访,近6个月危险性等级评估为0-2级的;4、患者及监护人要与服务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权责。

(四)丰富服务形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由承接康复服务项目的专业机构围绕精神障碍患者的不同需求,有计划、针对性的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精神康复知识培训,重点提供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能力、生活技能、社交技能、药物自我管理、症状自我监控等技能训练。同时开展文体教育、娱乐等综合性康复,并提供精神卫生、心理咨询、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恢复职业能力。

(五)发挥家庭主体作用。不断巩固和增强家庭照护功能,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促进家庭成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和资源。积极实施以奖代补政策,确保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落到实处。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将家庭照护者居家康复、照护技能培训纳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基本服务范围,定期组织家庭照护者学习交流,引导建立互助小组。探索实施精神障碍患者家庭照护者喘息服务,缓解家庭压力。

(六)建立服务转介机制。县卫生健康、民政部门要建立医疗机构与社区康复机构双向转介机制。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要对住院和门诊治疗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评估,并向精神障碍患者和监护人提供社区康复建议及相关信息。适宜参加社区康复的患者,经患者和监护人同意后可由医院转介到相应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对不宜或不愿在社区康复机构进行康复的患者,由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根据病情和需要为居家患者提供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服药和康复训练等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相关规定纳入卫生健康、公安、综治管理系统,根据部门职责落实监护、治疗、康复、随访等责任,并建立健康档案。开通转诊治疗绿色通道,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期间病情复发的,可通过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向医院快速转介。对病情稳定、有就业意愿且具备就业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经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或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功能评估合格后,可由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直接向相关单位推荐就业,或转介到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其他就业服务机构推荐就业。社区要为适宜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机会和便利,帮助患者更好地接触、融入社会。

(七)强化救助帮扶。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为生活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家庭提供帮助,并向所在地镇(街道)以及县有关部门反映患者及其家庭的情况和要求,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有条件的村(居)民委员会要建立以法定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网格员、村(居)残联专干、民政专干、社区医务人员、社区民警、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相关人员参与的综合管理小组。监护人在看护过程中需要技术指导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社区康复机构应及时为其提供服务。协调组织社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志愿服务。民政、医疗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救助范围。

(八)做好跟踪随访。开展试点的镇(街道)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底数,组织力量进行拉网式排查,对辖区内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入户走访,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治、康复、家庭情况、救治救助等信息,进行服务对象对服务机构满意度调查。对病情稳定、经医疗机构评估认为适宜参加且愿意接受社区康复服务的患者,报县民政部门纳入社区康复服务范围,提供康复服务。

(九)健全管理服务机制。承接试点项目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或社会组织要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和章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从事医疗康复和护理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县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建立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定期指导制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定期督导制度,支持通过定点指导或对口帮扶等方式,协助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建立以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社区康复等领域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实践工作者为骨干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对全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供技术指导。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部门职责。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单位和个人尽力尽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管理机制,加快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民政部门要牵头做好协调各方、推动共享的职责,统筹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残联要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与残疾人康复工程、托养服务、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步有序推进;财政部门要按规定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提供资金保障;卫生健康部门要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纳入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医疗技术支持,促进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康复工作有机衔接;医疗保障部门做好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救助工作;政府资助或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残疾人辅就业单位、集中使用残疾人用人单位要积极安排病情稳定、有就业意愿且具备就业能力的精神障碍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