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城乡一体化进程精选(九篇)

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1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部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农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第2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我县提升“三化”水平总体部署,抢抓机遇,把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依托新型工业化提升农业、依托新型城镇化带动农村,依托农业产业化致富农民,加快我县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二、基本思路

1.引农进城。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政策激励、多方促动”的原则,建立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制度,促使有条件的农民尽早尽快转为市民进城定居,促进城镇化进程。

2.流转田林。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民以转包、互换、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三、目标任务

推进和引导农民进城进镇居住,鼓励置业创业,调整劳动力结构,加快集镇人口聚集,推进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目标。年,全县新增城镇人口1.7万,县城人口达到12万,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38%,全县农业及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达到18.2亿元,三产产值75亿元,全县农村土地有效流转面积达到15万亩,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用地。

四、工作重点

(一)统筹现代农业建设

1.区域规划。全县19个乡镇,除梅林、茅店、储潭规划为经济开发区外,其余16个乡镇全部纳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范围,分三个区域规划实施,高标准建设中国?县清溪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县大湖江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县桃江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三个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年重点建设中国?县清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牵头单位:县清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农业和粮食局、林业局、果业局、吉埠镇、南塘镇、田村镇)

2.培育产业。每一个区域均打造不同的产业集群,建立规模示范基地。同时规划建设一批二、三产项目,打造多条以生态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产业文化为主要元素的生态休闲旅游专线。(牵头单位:县委农工部,责任单位:农业和粮食局、林业局、果业局、国际农发办、旅游局、吉埠镇、南塘镇、田村镇)

3.整治村落。结合新农村建设,将规划区核心区可视范围内具有深厚文化底韵的古村落、大村庄,用高于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融生态文化、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产业文化于一体,精心打造以“农家

”为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牵头单位:县新村办,责任单位:吉埠镇、南塘镇、田村镇)

(二)统筹流转田林工作

1.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依托全县农村经济管理部门逐步建立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本地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汇总、农村土地流转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政策宣传和纠纷的裁决。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主要围绕流转资源普查,信息收集、,统计监测,登记建档,政策咨询,提供合同范本,合同鉴证、调解流转纠纷等。有条件的乡镇要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设置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窗口,配备滚动式电子显示屏公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村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本村土地流转情况、农户意向的统计调查,对土地流转进行登记备案,上报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时向农户流转信息。(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林业局、果业局、各乡镇)

2.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动态信息库。各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收集农村土地的各种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分类、更新和加工后形成资料库,为农村土地流转的参与主体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第一手资料。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登记、农村土地统计、农村土地资源调查等。(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林业局、果业局、各乡镇)

3.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价值评估体系。县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组织相关部门,结合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流转用途、流转期限等综合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土地的质量等级、流转价值和价值预测等进行全面地评估,从根本上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林业局、果业局、国土局、各乡镇)

4.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监管体系。

一是积极探索农业经营能力审查的标准和运作方式,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明确土地的用途和流转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对受让方的农业经营能力、资信情况、履行能力进行核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风险防范。(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行为监管,对农村土地流转中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改变农村土地用途,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三是对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的履行进行监管,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不能严格履行的,由各级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站与相关部门监督落实。(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5.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全面推动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的调解、仲裁。(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林业局、各乡镇)

6.完善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机制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一是对无力耕种土地的农户,要坚持农民自愿与正确引导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引导其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流转形式。(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二是对有一技之长,有意弃耕进城的农户,要积极为其提供合适的就业信息,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引导土地流转。(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三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土地向主导产业和规模经营集中发展,鼓励大户集约经营,鼓励农场式经营,鼓励机械化经营,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牵头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责任单位:林业局、果业局、各乡镇)

(三)统筹引农进城工作

1.迁民扩村。对基础设施极端落后、居住环境极为恶劣的偏远小村庄和空心村,通过政策引导,动员整体搬迁,集中到城镇买房置业或到中心村按规划要求建新房、扩新村。(牵头单位:县新村办,责任单位:各乡镇)

2.安置失地农民。加强对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能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抓住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的机遇,吸引各类投资大力发展农村以现代物流配送、农业观光旅游为重点的服务业,带动农民就地转移就业;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牵头单位:社会保障和人事劳动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创建农民创业园。实施全民创业富民工程,建设200亩县级全民创业基地和江口、王母渡、吉埠、田村、南塘、茅店、沙地、储潭等乡镇创建农民创业园,制定优惠政策,选准创业项目,为农民创业就业搭建平台。(牵头单位:中小企业局,责任单位:江口、王母渡、吉埠、田村、南塘、茅店、沙地、储潭等乡镇)

4.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吸纳农民就业。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企业,提高农业企业的带动能力,农民通过土地入股、到农业企业上岗,帮助农民培养自我“造血”功能,提高农民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长期稳定就业。(牵头单位:县委农工部,责任单位:工信局、社会保障和人事劳动局、就业局、各乡镇)

5.创新户籍管理。

一是积极争取对接以房产和现居住地确认户籍类别的相关政策,大胆尝试在农民享受一定期限的土地承包收益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自愿选择非农户籍,加快农民向居民过渡步伐。(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二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口管理机制,进一步放宽户口迁移落户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的门槛。对流动人口由“暂住证”管理向“居住证”管理转变,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向城镇梯次转移居住。(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三是探索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进入城镇的农民,按“合法固定居所”和“稳定收入来源”原则进行户籍迁转登记。(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和粮食局、各乡镇)

四是建设新市民公寓,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农民到企业就业、新市民公寓居住,激发农民进城创业激情。(牵头单位:县经济开发区,责任单位:县房产局、各乡镇)

6.完善引农进城政策。

农民进城定居所享有以下待遇:

(1)户口登记。凭《申请迁入常住户口表》、申请迁入人员身份证、户口本或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证明和当地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出具的“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关证明,到定居地公安机关进行城市(含县城)居民户口登记。(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2)优惠购房。对“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进城农民,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凭证明按规定程序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程序给予补贴保障,安排实物配租。对只放弃承包田进城,购买商品房的,在办理房产登记时,收取工本费80元/套,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凭证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牵头单位:县房产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就业保障。凡“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且已办理城市居民户口的人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要免费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信息、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并纳入我县“技能培训计划”,按规定提供职业培训补贴。将“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且已办理城市居民户口的就业困难人员纳入城镇居民各项援助和补助政策。对“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且已取得城镇居民户口的就业困难家庭其家庭成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自全部家庭成员取得城镇居民户口之日起3年内,由户籍所在地政府提供1个公益性岗位,公益性岗位期限一般为3年。(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就业局、各乡镇)

(4)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凡“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且已办理城市居民户口的人员,可按照城镇居民参保相关政策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享受市民所享受的各项待遇。对尚未参加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但已经参加新农合的人员,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补助政策。(牵头单位: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新农合管理中心、各乡镇)

(5)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统一管理、统一编班、学、统一安排活动。(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四)统筹农村新社区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为重点,以便民、助民、利民、安民、富民为出发点,建立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村级组织牵头,社区服务中心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的运行机制,培育农村社区服务组织,拓展农村社区服务领域,发展农村社区卫生,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美化农村社区环境,维护农村社区治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打造农村和谐文明生活。要建设图书室、阅览室、宣传栏、农民夜校、文体娱乐场所等,积极开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尚,消除封建迷信、偷盗等不良现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新村办、各乡镇)

五、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调查研究、政策制定、组织实施和督查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唐智刚同志兼主任。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二)创新投入机制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强化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强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与监管,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深化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村镇银行,探索建立农业创业投资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完善担保公司、信用协会,积极吸引政策性金融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并支持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建立农民利用土地经营权、房产、大型农机具等进行抵押贷款的机制。逐步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转移分摊机制。发挥市场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参与城乡发展的领域,从而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三)强化政策配套

县委各部门、县直驻县单位,要以此方案为基础,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工作方案,加快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框架。涉及重大体制改革的政策,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第3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一、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紧缺

一方面,由于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在教育上的投入资金多,难度大,见效慢,许多领导宁愿把有限的补贴投入到政绩工程上,导致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较少。甚至存在教师工资不到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待遇不高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服务基层农村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专门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紧缺,而且存在编制人员少,人员不到位哦情况。文化站存在人才年龄断层现象严重,没有专门的文化指导,综合素质较低,成为农村文化发展创新的瓶颈。

(二)低俗文化在农村屡禁不止

文化生活的相对滞后造成村民的精神世界普遍比较空虚,农村地区成了许多低俗文化传播的沃土。由于一些创作人员并没有深入过基层,也没有倾听过群众的心声,更不了解农村的生活,作品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一些低俗文化活动被搬上了农村文化的“舞台”。例如:有些农村的节目是带有鬼神色彩的封建迷信项目,一些表演、唱戏中带有恐怖、暴力和色情项目,等等。不健康文化的传播不但影响了文化在基层农村的建设,也影响了农村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农闲时最常见的休闲项目就是打牌、打麻将,甚至也成了消遣的娱乐项目。一些也会乘虚而入,由于的传播而导致的家破人亡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农村文化发展现状不容忽视。

(三)群众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

基层群众是参加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但是农村参加文化建设哦主体意识并不强。近年来,国家提出和规定了一些新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如农家书屋、2131电影放映工程等。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文化设施建设的任务与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不相协调的地方,如农家书屋建设,建成后,很少有农民去看书和借书,农家书屋在许多地方成了摆设;2131电影放映工程也是如此,要求21世纪,实现在广大农村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但农民似乎不是很感兴趣,因为农忙时农民并不想看电影。因此,这些文化设施的建设对农民的实际意义似乎不大。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或生活压力限制,导致农民对公共文化活动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保障自身公共文化服务权益,导致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四)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重视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干部评价机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基层干部存在“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而且在短期内,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比文化建设带来的更直接,所以很多基层政府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发展经济带领大家致富奔小康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只是体现在各种会议讲话上,文化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应付检查的面子工程,忽视了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发展。对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也远远达不到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投入的1%”的规定,使农村文化的发展也缺少了后劲和活力。

(五)管理制度、体制不够完善

相关体制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文化建设。在组织体制上,由于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存在边界不清的问题,所以存在互相推诿的情况,缺乏有效、统一的规划。在评价体制上,评价标准似乎很“客观”地看重文化娱乐场所的建筑面积的人小、藏书量多少、正式规章制度的有无等外在的显性指标,而对文化设施的使用率、藏书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等隐性指标缺乏应有的关注。文化资源共享等问题也没有相关政策规定。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对策

(一)提高基层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能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利益。当前农村文化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各地党委和政府应当转变“政绩观”,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农村文化的建设成果可以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各基层政府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先进文化在农村发展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将文化建设切实纳入到到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之中。

(二)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抓好农村文化建设队伍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自身素质,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吸纳更多的普通百姓加入到农村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或选取文艺骨干深造等方式,为农村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文化建设者的素质;另一方面,对于艰苦偏远地区的文化工作人员,解决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提高福利待遇,减少人才流失,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建设队伍。

(三)加强引导,提高农民参与率

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主体意识树立是农村文化建设者的信念。这就要求政府保障农村优秀教师的供应,加大农村的办学力度和受教育机会,提高他们对于学知识的渴望。在实践中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景观,应该以地方特色为文化载体,鼓励农民自办的文化项目,要充分利用特殊节日和农闲时间开展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四)多渠道募集资金,建设农村文化

近年来,国家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大,经费逐年升高。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169.63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16.19亿元。但落实到基层农村文化建设中,资金不足依然是制约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因此应该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建设投资渠道,除了依靠国家、政府以外,还要吸引外来力量进行投资建设,可以有效减轻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一是政府作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在经费的投入上应起到主导作用,加大投资的力度。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以吉林省为例,把村级文化活动室、信息服务站、农民夜校建设作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内容,给予专项资金补助。二是加强部分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使文化活动能创造经济效益,减轻自身财政负担。还要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积极引进企业进行投资建设,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同时鼓励企业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投资。建立多元化农村文化资金募集渠道不但能减轻国家和政府的负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金的问题。

(五)建设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制度保障

农村文化建设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为摆脱体制困扰,我国许多县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第一,按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建立适合农村文化发展的政绩考核制度,调动基层管理部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建设上。第二,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第三,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保证城市文化资源面向农村开放。第四,深化人事改革,对于优秀的文化工作者与关键岗位,在绩效奖励、收入分配上要适当倾斜,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第4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中国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明显――“看城市像欧洲,看农村像非洲”。近年来,国家连续几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把目光聚焦到农村问题,实施了一些列强农惠农政策,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在扩大。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和城镇居民在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上很不平等,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存在。

一、断裂社会与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关系的断裂是社会断裂的一个最重要表现。上世纪50年代,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赶超其它发达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及其配套制度,从而实施了高度集中地计划经济结构并制定了一系列二元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导致了如今城乡分离的社会经济结构。

据统计,去年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一方面城乡之间收入、生活水平等硬性指标差距不断拉大,另一方面又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农村购买力不足、消费品结构性偏差等因素,城市对农村的依赖关系大大减弱甚至消失,造成城乡日益表现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异质个体――城乡之间的断裂已经是不争的现实。

二、城乡二元结构刚性及其原因

笔者认为,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但在深化,而且在短期内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事实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各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共同存在的现象。在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在最低的工资水平下提供劳动,存在无限的劳动供给,农业生产率低,技术水平落后。而在现代工业部门,生产率高,工资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诱使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会推动现代工业部门继续扩张,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促使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并逐步与现代工业部门一致,此时经济的二元结构将消失。然而,在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有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刚性结构差距依然严重,转换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元经济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第一,就业结构的转换和产值结构的转换不匹配。一般说来,就业结构变动的方向与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的变动方向应是一致的,中国情况符合这种特征,但是在前者与后者的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就业结构的转换跟不上产值结构的转换,在第一产业尤其突出。这种结构的不相适应,说明劳动力在各个产业间的转移渠道不通畅;同时也表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远远低于第二产业。

第二,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匹配。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一般来说,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断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但是,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表现出与以上规律完全不同的特征。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匹配。我国目前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经验都表现为由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依此前进的结构演变模式。然而,在中国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而第三产业发展的严重滞后也直接导致了第一产业就业份额过高。

第四,制度性政策和劳动力发展的不匹配。制度性设置阻滞了劳动力转移。国外很多学者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分析都是以劳动力市场完全开放为前提的。事实上,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等一系列城乡分割制度的限制,中国农业劳动力并不能顺畅的流动到城市中工作,完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并不存在。因此,必须解除一系列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无形壁垒――劳动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才能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些制度在长期运行中变得更加复杂,并呈现出一定的刚性。

三、现阶段城乡关系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至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在城乡二元结构刚性的情况下,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业基础地位尚不稳固

第一,人均农业资源匮乏。第二,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第三,农业科技应用程度不高。第四,随着农业成本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明显下降,更多的农民愿意选择出去打工。第五,农业安全再次成为令人担忧的问题。

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明显加大,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中国为自己制定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可是要真正实现,笔者认为还需很大的努力,即便可以顺利实现,也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下降。

3、城乡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相差甚远

第一,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第二,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相比与城镇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显得极其不足。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合作医疗等制度才刚刚起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社会保障依旧问题重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在试点阶段。

4、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

现行征地制度的补偿办法不合理,征地范围过宽。政府在拿去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土地时,并没有给予其相应的长远生计保障。土地收益更多流向城市和非农业部门,农民处在失血状态。

5、平等的城乡劳动者就业制度尚未形成

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享受不到相应的公共服务――农民工子女很少能进入当地公立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民工自身不能平等享受城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住房问题也难以解决。再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不可能和城市居民平等的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

四、以制度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意味着一场新的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到来。笔者认为,在制度创新上,关键是要打破束缚城乡协调发展的枷锁,建立好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议:

1、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打破束缚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户籍制度成为了城乡居民和劳动力正常自由流动的一道壁垒,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越来越成为一种制约,也阻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刻不容缓,还居民以自由迁徙的权利,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准迁条件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从而基本打通城市和农村在户籍方面的障碍。

2、深化农村,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必须建立起有效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有效机制,要做到被征地农民能得到合理、公正的补偿,保证其被征地后生活水平不下降,能够有新的工作,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要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分清公益性建设用地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并分别建立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我们要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提高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的意识。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实行城市化的社区管理体制,推进具备条件的街道办事处。发展和引入农业新技术和新形态,更好地推进农业发展。

4、加快财政制度创新,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坚持将财政收入服务于农业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

国家应增加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5、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金融保障。

政府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等多种组织形式相互竞争、相互弥补、协同发展的多主体、多层侧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1996年第3期

[2]马晓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及其政策建议》,《改革》2006年第1期,第5页

[3]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一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及其本质

(一)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

物业管理是指业主对建筑物的共同拥有部分以及建筑区划分内的所有场所、设施的管理,或者委托其他服务企业对共有建筑物、设施、场所以及设备管理的活动。我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1年到1994年年初的探索和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在深圳成立了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对计划经济下的传统房产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之后,将物业管理体制从沿海发展到内陆。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到1999年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了第一个具有全国性的物业管理法规,实现了物业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模式,并将物业管理统一由专门的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实现了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道路。第三个阶段是1999年至今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我国建设部门于1999年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性的物业管理会议,之后实现了物业管理规模的壮大,对物业管理各项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

(二)我国物业管理的本质

物业管理在我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但是,一直以来物业主管部门主要是关注如何做好物业管理,很少有人对物业管理的内涵性质进行研究。普遍认为物业管理是指对住宅区的清洁以及建筑设备的维护,并尽可能的维护业主的个人利益,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但这种基于物业管理实际运作方面的定义很难将物业管理和家政服务区别开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多元产权条件下业主关系的治理问题,为物业管理的现实工作带来了困惑。同时,居民也表示小区业主之间的关系和住宅区的产权之间存在联系,物业管理应该将更多的注意投放在业主内部关系的治理方面,物业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环境管理,更应该是针对业主产权的管理,物业管理结构制度的安排对物业管理中产权费用和解决纠纷费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住宅区的内部产权管理存在很大的困难,内部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纠纷,且物业管理中对共有产权的排他性界定不够明确,使得一些不交取费用的业主也在享受清洁的环境。同时,内部产权管理缺乏严格的限制,使得很多业主为了自身利益在最大化面积的利用公共区域、最小化的参与公共日常维护。由此可见,物业管理不仅是为了保障业主对物业的使用,而且更多的是用来降低排他性费用、解决内部纠纷费用,这也是物业管理的本质性要求。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物业管理的核心是服务,要求在业主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签订物业管理和业主之间的协定,但一些物业企业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没有充分践行自身的服务角色,逐渐淡化了物业管理的内容,同时,物业管理企业起步较晚、从事其管理的人员不够、人员结构复杂、物业管理水平不高,且无法正确处理好业主、开发商和物业管理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角色定位混乱,具体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业主对物业管理认识偏激

城乡一体化进程使得城市和乡村的居民居住都实行了物业管理,然而,一些乡村转移到城市以及一些生活习惯不好的居民,他们的生活习惯存在问题,为居民区的物业管理带来了麻烦。首先,物业管理实行之后,小区进行了环境的绿化,但是一些居民为了贪图便宜,在小区进行随意种植瓜果蔬菜,甚至铲除掉了小区绿化带,对小区物业管理带来了负担。其次,一些居民习惯将垃圾直接扔在小区,随地扔垃圾的不好习惯对小区物业管理的绿化造成了负担。再次,一些居民为了出行方便,会直接踩踏小区绿化地,严重破坏小区周围的封闭保护,不仅给小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也会给小区的周边地区带来安全问题。现阶段的小区物业管理没有明确小区的民用和商用住宅范围,使得小区内部的商业管理存在问题,最典型的是小区民用车库被商用,这种现象会给小区带来安全隐患。最后,受我国传统住宅消费福利性模式思想的影响,很多业主认为物业管理应该是有偿服务,他们无法接受自己花钱买房之后再花钱雇佣“管家”的消费方式,传统福利性住房观念根深蒂固,一旦让他们花钱进行物业管理,就会让他们对物业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甚至滋生少收费、多办事的思想,在进行自主房屋维修的同时,自觉忽略掉了小区内部的治安、消防、设施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公共问题。

(二)物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物业管理是通过合约形成的一种民事商务行为,物业管理的业主、用户、物业管理企业三方之间不存在实质的行政约束力,而是通过各方之间的合约认可来联结在一起,三方人员的权力和义务需要一定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来明确,不能超越规定进行操作。同时,物业管理企业和社会以及政府等方面的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法律法规约束。但是,我国现阶段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健全,有的地区甚至存在空白的法律法规,这样无法实现权责明确的物业管理。另外,受传统物业管理的影响,房屋管理局限于房屋的整修,管理对象主要限于公有的住房,对法律法规的需求性不大。从1994年物业管理兴起以来,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但是其实施进度远远要晚于其颁布的时间,可见物业管理立法滞后于物业管理的发展。

(三)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企业自身

1.物业管理企业和社会各种协作关系不够规范。物业管理企业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和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和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是物业管理的关键,一个小区物业的良好发展需要和园林、环卫、公安、消防、市政以及供暖、供电等部门之间的配合。但是,随着物业管理的发展,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出现了一些问题,物业管理企业和街道、居委会、公安之间没有处理好彼此的基金活动、业务、行政关系。

2.物业费用收取困难。伴随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居民的经济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对物业管理收费认识不够,很多居民无法理解社区建设、物业管理与自身利益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年级比较大的居民更是没有物业管理的认识,甚至拒绝进行物业管理缴费。另外,物业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人们的预期目标存在差距,现阶段的物业收费存在收费不规范、服务不到位以及维护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物业服务的运行模式和市场发展需要存在不适应的地方,且物业企业对市场的反映不够,使得物业收费较为困难。

3.物业管理人才短缺。现阶段小区物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来自下岗工人以及一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小区物业管理方面也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大多是从事物业保安、环境清洁、环境绿化以及居民生活服务。由此可见,物业管理中专业管理人员缺少,在物业管理技术维护方面缺乏专业化的人才。

4.一些小区的独立法人资格不明确。现阶段内的小区物业管理大多是行政配置而成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房管重新组建;第二是在大型企业机构改革中通过后勤科室转化而来的;第三是房地产为了解决售后服务开发出来的;第四中是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前三种物业管理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这些企业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基本保持了收支盈利。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了种种矛盾。

5.物业管理存在区域性差距。区域之间的物业发展存在严重的差距,深圳物业管理达到了所有居民区的90%以上,物业管理的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学校、村镇、医院等各个领域。上海物业管理的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而一些华北地区的物业管理不到35%,华中地区的物业管理不足10%,只有西南地区近几年的物业管理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

三城乡一体化中加强物业管理的具体路径

(一)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法律法规

我国是法治国家,因此物业管理也要真正意义上实现有法可依。要加强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规范整个物业管理市场的发展,保证在物业管理中遇到问题后的妥善解决,充分保证物业和业主之间的利益实现,从而促进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完善物业管理的机制

通过对物业管理机制的晚上加强各个物业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首先,要加强完善物业管理的权力和义务机制,实现物业企业和业主对自身权力以及义务的明确,从而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其次,建立共创文明城市的机制。加强业主和住户对构建良好生活环境住宅区的意识。再次,创新物业管理机制。通过对现有管理机制的完善,来提升各个地区的物业竞争力,从而促进各个地区物业的建设,提升我国物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三)增强业主的物业管理意识

物业和业主之间存在最直接的关联,因此,解决物业管理问题要增强业主的物业管理意识。首先,可以通过加强业主和住户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小区的物业管理,在让业主充分了解物业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实现物业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物业要向业主积极宣传物业管理的法律规定,并以定期召开交流会的形式,加强各个业主之间的思想交流,对物业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四)严格规范开发商的行为

随着企业改革的进行,物业管理逐渐和开发商之间失去联系,开发商对物业管理的不理睬,导致物业管理效率的低下。另外,一些开发商在物业移交的时候,会更换掉小区原有的车库、经营用房配置,会严重为小区物业管理增添负担。因此,政府要积极介入,严格规范开发商的行为,在物业移交的时候,将车库、经营用房等物业移交给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暂时经营,并将物业管理中取得的收入填充物业管理经费,从而保证物业管理的良性发展。

(五)加强物业公司内部管理

第6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关键词]湖南;城乡一体化;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43.201

1 引 言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党和国家从长远发展利益出发所做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党的十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国工作重中之重”,而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所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共同繁荣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国家长远发展的明智选择。

2 存在的问题

湖南是农业大省,近几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积极实施以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战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锐意改革、务实拼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功能和提高城镇品位,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发现不少问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农村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以及农村劳动力外流制约了农村的发展;二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规划体制不完善,规划建设标准低;三是城镇规模小,缺乏支撑产业,不能形成资源的聚集效应,从而制约了区域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四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偏向于城市建设;五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增大。

因此,要保证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湖南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3 加快推进湖南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

3.1 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进一步增强各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统筹意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良好氛围,为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出贡献,实现湖南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

其次,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城乡一体化工作落到实处。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自觉承担起历史重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增长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把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开展城乡一体化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破解难题,制定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办法,拟定实施方案,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3.2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城乡发展活力

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要积极向沿海发达省份和地区看齐,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规划和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应赋予农民充分享受自由进城和自由迁移的权利,积极推进城乡之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应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化,适当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加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减免力度;要规范农村土地征占制度,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严格界定各地及部门的征地权力,对农民实行公平补偿,保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合理的界定各自的责任,要完善中央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支持力度,在城乡之间公平分配卫生资源,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率。

3.3 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应实行适度不平衡协调发展的战略,从全省省情和大局出发,从各地区实际存在不平衡格局出发,丰富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走协调、统筹发展之路。一是根据各市州,各县区,甚至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如邵阳可以通过发展新型工业化带动当地农村发展,让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湘西和张家界等地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加以充分利用,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郴州和永州等湘南地区应做好产业转移的对接,按县域合理利用广大农村土地资源划分工业区域,让更多的农村能人创办自己的企业,从而进一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开发具有优势和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二是大力发展乡镇私营企业等非农经济,深化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延长产业链。三是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鼓励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并通过农业产业化带动非农产业的发展,走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及生产、经济、社会等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4 依靠科技和金融创新,繁荣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湖南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耕种和收获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还需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

3.5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强农村发展实力

县域是城镇与农村的结合部、工业与农业的交汇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阵地。湖南县域面积大,承载人口多,县域在推进湖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是促进湖南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基本平台。在当前湖南城乡发展差距大、农村基础薄弱、农业大而不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的情况下,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在县域城乡一体化上寻找突破口,促进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镇、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对接,搞好县域的一体化建设,这对缩小湖南城乡差距,推进湖南城乡一体化进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3.6 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增强乡村综合承载力

首先,要认真总结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的历史经验,深入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分割现状,因地制宜,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大胆尝试和创新,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办法和措施,促进城乡产业、公共服务、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六个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一个城乡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生态上协调融合的大环境,从而促使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差距快速缩小,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次,要结合现代城镇体系构建,实行城乡能源、交通、通信、水利、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统一布局和建设,增强乡村综合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守盛.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与对策[N].人民日报,2011-03-25.

第7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关键词:公交客运;交通环境;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7-0333-02

一、大通县公路客运基本情况

大通县公路客运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班车客运为主、公交客运、出租客运为补充的公路客运格局。

大通县共有城市公交线路13条,投入营运车辆138辆、累计营运里程243.5公里。公共交通线路基本覆盖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桥头镇建城规划区,预计全年完成客运量1 400多万人次。公路客运班线63条,车辆164辆。其中:(1)县内农村班车46条,车辆80辆;(2)宁大高速快客1条,车辆10辆;(3)宁大公交1条,车辆47辆;(4)宁大公交支线5条,车辆7辆;(5)跨省、州地区11 条,20 辆。客运班车年客运量432万人(次)。大通县的公路客运分别由大通县汽车客运公司、大通客运服务有限公司、大通县共有三家公司经营。

二、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必要性

1.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公路客运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法,有策略地应对多种形式的竞争。“车头向下”大力发展城乡客运,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是道路客运面对竞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规范客运市场的有力措施。目前,城乡客运线路上出租车超范围经营、无牌照无手续车辆私拉乱运、私家车揽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驱使。要想规范治理好客运市场,靠政府部门的治理只能暂时解决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治理好客运市场,必须疏堵结合两手抓,“疏”就是要降低“黑车”的收益,推行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捷径。

3.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提升道路客运服务水平的新措施。打破原有的客运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农村道路客运市场主体‘多、小、散、弱’,运力过剩,车辆破旧,服务质量不高”等一系列矛盾,有利于全面提升城乡客运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出行的实际需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出行对公路客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价格更加低廉。因此,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乡镇客运进城,城市客运下乡,班车实行定线、定班、定时、定点营运,增加班次密度,降低价格,群众出行即时上下车,既便宜,又便捷。

三、大通县公路客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日益旺盛的城乡客流需求,吸引了大量无证的黑车、摩托车、私家车等参与非法客运,并且日益严重,虽然经常性进行打击和整治,但收效甚微,城乡道路客运安全形势较为严重。部分公交线路和班车客运线路重合,实行公交、班车两种票价,竞争环境不平等,班车客运擅自降低票价与公交客运恶性竞争,营运秩序比较混乱。

2.城乡客运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使原已占据城乡道路客运主导地位的班车客运与近年来尝试开行并深受城乡群众欢迎的公交客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乡公交客运的发展和延伸空间受到体制机制的严重束缚而变得十分困难。

3.农村公交客运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始终未得到广泛的重视,虽然有广阔前景和极大需求,但仍然享受不到城市公交客运应有的政策优惠。

4.目前大通县公路客运由三家公司经营,车辆挂靠经营者高达83%,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差,经营矛盾突出,服务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5.县城内公交车辆没有固定停车场地,占用部分主要街道作为发车站点,加剧了城区交通压力。

四、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需解决的问题

1.整合客运资源,改造经营主体,建立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营主体。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扶持公路客运骨干企业的发展,确立其主导地位。建议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对现有的客运公司、公交公司、服务有限公司三家客运企业进行重组,以资产为纽带重新进行资源整合,组建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由一家经营的客运企业。实行集约化经营、公司化管理,打造一个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2.城市公交属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三县内唯独大通县还在缴纳车辆营业税,建议政府予以减免。

第8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城镇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机制

城镇化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人口素质。人的城镇化也就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而义务教育是教育中的奠基部分,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要基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组成部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现实需要。课题组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实地走访北京、重庆、成都、郑州等地,试图破解当前城乡教育差距的普遍难题,探寻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

一、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1.教育管理方面:二元分割

首先,教育管理方面的二元分割体现在管理体制上。2001年国务院作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决定。在管理主体上,中央、省、市各级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很小而且不明晰;乡镇政府在义务教育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界定不清晰,办学积极性较低;而作为义务教育管理主体的县级政府可供调控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调控力度和调控成效都相对有限,导致了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1]

其次,义务教育管理上的二元分割还体现在户籍制度上。我国特有的城乡分开的中国特色的二元户籍制度人为地将城市与农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群体。户籍制度将城乡人为进行分割,“分而治之”,国家的各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都向城市倾斜,造成了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差距明显,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城乡不均衡。

2.教育投入方面:以县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始终很低,直至2012年才实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承诺。即使是有限的资金仍集中在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落后,进一步加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为地方政府办学为主,也就是说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主要是地方财政按国家政策规定的比例(不得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15%)来保证拨付。但是由于地域差别、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往往地方的财政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由财政基数的差异造成各地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的差别更大,导致教育的两极分化现象和“马太”效应。投资的多寡造成了教育质量高低的差异,教育质量的高低反过来又导致了地方经济差距的拉大,进而进一步拉大教育投资的不平衡。

3.人口结构方面:离乡进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城镇化的进程导致了农村生源减少和城市生源剧增的两个极端化现象以及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两个特殊教育群体。

农村生源减少,甚至出现了“空心校”的现象,维持分散布局则编制短缺,师资不足,教育质量低水平运转;撤点并校又导致校舍空置、资源浪费;大部分农村学校寄宿条件有限,甚至影响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采用校车接送,又牵涉到校车安全问题,以及由此增加的办学成本分担机制并不明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人民群众对于高质量教育需求的增加,造成城市或者城镇发展快,生源剧增,学校建设慢,就学需求高,“大班额”问题居高不下,严重考量着城市的教育承受力。“城市流动儿童”受户籍制度的影响,要进入城市公办学校,手续繁琐,门槛高,而且因生活习惯、方言等差异,可能受到城市学生的冷落、歧视[2]。

4.师资队伍方面:冷热不均

城乡教师的差异首先体现在数量上。尽管这几年“特岗教师计划”为农村教师队伍补充了很多新鲜血液,但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仍然缺编,数量严重不足,只好聘请大量代课教师,尤其是贫困县乡问题最为严重。尽管这几年国家调整了编制标准政策,城乡实行相同的生师比,但由于农村学校生源少,编制就少,仍然呈现出农村生师比较高的城乡倒挂的倾向。教师数量不足和教师非正常的流动也有一定关系。在农村存在着“教而优则走”及“层层拔高”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学校被称为“新手教师的练兵场”。农村教师来后留不住,流动性特别强。

其次,体现在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国培和省培的力度,但是由于人手短缺,农村教师参培人员比例仍然较城市偏低,而且培训实效常常令人质疑。农村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民转公”人员,他们起点较低,学历补偿教育虽然达标,但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反思批判精神缺失,教学研究水平相对薄弱。

同时,师资结构失衡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中青结构倒挂,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学历结构不合理,第一学历较低;学科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农村地区外语、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课程难以开齐。“教非所学”现象非常严重。[3]

5.课程设置方面:城市化倾向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教学情境的选择反映城市生活较多,基本脱离农村生活。教材内容中城市元素较多,而农村元素较少。像“博物馆”、“公积金”、“证券”等内容农村学生闻所未闻,因此造成阅读障碍与理解障碍[4]。

其次,课程设计的学生活动也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多数教材中的活动是围绕动物园、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来展开,农村地区大多不具备开展这些活动的条件,而且很多活动设计涉及到网络查找资料,然而在农村地区信息化程度有限,造成孩子的学习困难,进而导致学习失败。

最后,城市化的课程产生城市化的价值导向。课程作为一种无形力量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向城市倾斜,由此造成教学目标的迷失,似乎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情感导致现在农村儿童对于农村生活不认同。

6.教学质量方面:城乡差距明显

首先,在农村落后地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素质教育和“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等只能是一句空话。农村师资短缺,有的学校课程不能开齐,更无暇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刚性的考核评价机制使他们更看重考试成绩,因此表面上接受新课程理念的培训并认可,但实质上并未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农村学校也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学校,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题海战术、机械地死记硬背等为主,而以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等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甚少。而且农村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较少,白板或者班班通常常被当做娱乐设备,未能发挥应有的功效。而在城市学校里,教师接受新课程培训的机会多,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实施推行得相对较好。

最后,在教育教学的效果上城乡差距显著。农村学校的隐性辍学率较高,巩固率较低。调查显示,城区学校学生在探究性上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上也明显优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而且在农村,中心学校、村小和教学点之间教学质量差异也非常大。

二、构建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机制

1.统领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改革

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首先要打破以往管理制度上的束缚,即对以往计划经济下的城市与农村教育分开管理的体制进行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并明确职责。政府应强化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成为教育系统的规划者、教育条件的保障者、教育公平的维护者、教育质量的监督者。[5]政府还要简政放权,要科学地界定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责和重点。中央主要负责规划,由省级政府进行条件保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具体负责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到当地教育的支持和监督中来。

同时,要推动省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职责。“以县为主”并不意味着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县级承担,省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对义务教育的职责,从县级统筹尝试提高到“省级统筹”,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确保到位,保证真正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投入,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距。而且,要构建以地市级大区域管理为主的体系。地市级区域主管部门应站在全局的高度,关注整个大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结构、比例构成、资源配置、发展的速度及规模等,统筹管理整个大区域义务教育事业的人、财、物等,在战略的高度对区域城乡教育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发挥本区域教育优势,协调各子区域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势互补。

2.运行机制:建立一体化户籍、投入、人事机制

(1)根源机制:建立一元户籍机制

首先,将户籍制度与社会保障剥离。改革现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一元户籍制度,而且要改革与此有关的影响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制度、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等,即将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保政策及社会管理逐步与户籍制度剥离。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成为必然,完善与户口迁移相关的政策,逐步开展户籍制度及相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而且,实行电子学籍制度。要尝试破除户籍壁垒,建立以纳税人身份为主体的义务教育体制,流动人口可以凭借纳税、租房合同等有关手续提出入学申请;而且实行教育券随人走的方式,使流出地政府也承担一定职责;同时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行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籍的网络化动态管理[6]。

(2)前提机制:教育投入机制改革

首先,要加速建立国家公共财政体系。中央加大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明确各级政府按级别、按合理比例来负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确立中央政府为义务教育经费承担的主体,地方政府承担起缩小区域内差距的重任,明确“中央包基础,省/市级保均衡,区县争优质”原则。

同时,要加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力度。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教育的转移支付有很强的随意性,缺乏完备转移支付制度和测算标准。要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与补偿机制,向农村倾斜、向财力不足区县倾斜。

而且,要建立常规化教育经费补偿机制。教育经费向困难学生、农村校以及薄弱学校倾斜;建立农村工作补贴和偏远地区工作补贴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开展农村学校教师专项培训资助工作。

最后,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力量的介入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而且可以更及时地反映和满足城乡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将社会力量办学纳入到教育管理的范畴,在校舍、经费、师资等方面给予支持,对社会力量办学发展的标准及规范作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并给予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

(3)本质机制:教育人事机制改革

首先,实行向农村倾斜的教师编制标准。按照实际情况制定教师编制,解决农村教师绝对数量不足的问题,减轻教师负担。在“后撤并时代”,农村教师的需求量会更大,所以在入口上加强教师需求预测与规划,建立农村教师流失补偿机制,加强教师储备,以应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优质发展及城市学校的生源剧增。

而且,建立常规化有效的交流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做出合理规划,建立城市与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师资队伍双向流动机制。坚持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校地协同创新、师范生顶岗实习等有效措施,加强农村教师的良性流动;还要发挥优秀校长、名校辐射作用,通过干部互派轮岗或者引进名校和名校长管理,加强示范校的辐射作用与农村后备干部的学习提升;还要提高城乡教师交流实效,采用城乡教师师带徒或者构建教师共同体等多种形式,使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及时走向农村,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水平,激活农村教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要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政府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投入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为农村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还要增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在培训开展之前一定要开展培训需求的实地调研活动,了解农村教师培训和教研的真实需求,确保培训课程设置密切联系农村教育教学实际;还要丰富教师培训方式,强化参与式的培训,建立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和专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还要注重培训手段多样化,建立网上互动听课评课教研系统,进一步提升农村偏远地区学校信息化水平,实现远程教育和教研的功能;还要加强多方合作,农村学校要争取培训机构、高等院校、教科所、教研室及兄弟学校等方面的协助和合作。

最后,要建立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校长晋升与评价制度,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适当向农村补偿、倾斜。对于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做出贡献,以及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校长要给予优先考虑。在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及评优评先等奖励中,优先考虑有农村薄弱学校工作经历的教师。

3.核心机制:学生培养机制和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

首先,改革课程管理机制。解决农村学校课程中存在的城市中心主义倾向,农村与乡镇学校拥有自己的课程资源优势,城乡学校都应当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建立城乡优质课程开发与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集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信息化手段为一体的远程教学体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改革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子等方法,鼓励城市学校多向农村学校输出先进的教学观念、方法和模式,鼓励农村学校创新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改革教研机制。建立跨城乡的区域性教研平台与相关机制,继续实施名校办分校、高校对中小学对口支持、城乡教师的教研交流等行之有效的学校发展策略,实行城乡教学、教研一体化发展,加强专业引领,提高校本教研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城市和乡村的教育质量基本标准和学生培养目标应当保持一致,应当以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最终衡量维度。城乡的学校都要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而教,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和配套制度。

4.保障机制: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机制

首先,加快教育政务信息公开。所有教育政务信息必须予以公开(涉及国家安全或者机密事项除外),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媒体的报告权。同时,加强教育行政问责制法制化建设,以法律或条例的方式明确规定各级各种教育行政官员所负的具体责任,如果出现问题何级何种机构来问责。最后,加强行政干部教育,转变从政观念,使其更加明了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的道理。而且切实在工作中摒弃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文化,构建新时期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机制。

5.深化机制:推进城乡文化互补化

城乡文化同根同源,各有其特色与优长,无所谓高下,要和而不同。经济状况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一定文化持有者心态上的差异,城乡教育一体化一定不能是一种文化消灭另一种文化,而是彼此吸纳,互补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设立教育目标和选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城乡各自的文化特质及差异,摒弃竞争式、占有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平等、民主、对话的模式来形成文化理性,并且充分唤起参与者的文化自觉,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在包容的心态中消除隔阂、和谐共处,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创生出现代化的新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教育研究,2010(11).

[2] 欧阳国庆,黄玉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上海农村经济,2006(4).

[3] .关于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问题与思考,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2).

[4] 王世光.教材城市化倾向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07(6).

[5] 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9(11).

第9篇:城乡一体化进程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结构;对策

0.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省份,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比较深,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近年来,我省的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党的会议不断强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但实施起来远比预想要困难得多,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和谐、共建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1.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扶持下,黑龙江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产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1.1.1城乡建设规模同步发展

全省各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各乡镇经济不断兴起,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9年全省12个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135.6平方公里增加到1779.7平方公里,增加了644.1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镇镇通”。2000年全省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之比为51.9:48.1,2008年进一步升至53.0:42.6。

1.1.2城乡经济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在城市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全省城乡经济比较均衡发展的良好趋势。200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288.0亿元,比2004年5303亿元增加2985亿元,年均增长14.07%。

1.1.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6元,比2004年的7471元增加了5095元,年均递增17.05%;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7元,比2004年的3005元增加了2202元,年均递增 18.32%;乡村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2004年的40.9%下降到2009年的37.4%。

1.2 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的地方:

1.2.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多年来黑龙江城乡经济保持了相对协调的发展态势,但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也还存在着不平衡性,有的还较严重。如以城市比较,2009年哈尔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3351元,而最低的绥化市仅有5983元,只是哈尔滨市的13.8%;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2009年12个城市以48.5%的总人口创造了占全省58.03%的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达32103元。

1.2.2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差异较大

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90年为1: 1.59,2000年1: 2.29,2008年仍达1:2.58 。

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500.4元,占总收入的97.2%;城乡居民生活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消费结构上,城乡居民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居住、食品、衣着和娱乐教育上面的支出城乡仍相差悬殊,分别相差11.6%、4%、6.4%和1.8%,农村居民将收入消费在改善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上面,占总消费的34%,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教育问题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

1.2.3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不协调

我省城乡居民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别很大,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少3年,农村居民子女中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有的仅能勉强读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事业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城镇居民享受退休养老和公费医疗保障,而农村居民只有极低水平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近年来,在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的试点,但就其筹资水平而言,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每年30元/人,还远不及城镇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由此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对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难谈得上是真正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是在农村建立医疗保障的一个方向。2009年县域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7.6名,不及全省平均水平41.3名的66.82%,与城市的水平差距很大。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但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针对我省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深化城乡分割制度改革,排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

首先,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新突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农村教师待遇,吸纳有志于农村教育的大学生加人农村师资队伍,合理分配城乡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其次,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三是推动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新进展。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无歧视的就业竞争模式,完善劳动法律保障制度;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乡居民共享社会保障事业。

2.2制订和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对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指导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利用功能,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为将来发展留下空间,并大力打造新型小城镇建设,形成功能协调、布局合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城镇与乡村同步规划建设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2.3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

依城乡不同资源技术优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建构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发展载体,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城镇着力建设优势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而农业中要体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

2.4提高社会生活水平,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加工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或深加工乡村工业,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区域内转移就业,以增加其收入水平;其次,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务输出转移,力争使农村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再次,鼓励发展乡镇民营企业。以政策为导向,健全法律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而增加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就业收入,降低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邢艳霞,张德红.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现实的悖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2]吴大付等.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