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城乡产业规划全文(5篇)

城乡产业规划

第1篇: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乡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乡村旅游是充分利用农村的农业资源环境、田园生态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当地特有的农耕文化等元素,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度假和农事体验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1](P58),是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为农产品销售、农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提供支撑。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7年,我国出台《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要求加大乡村旅游投资。在政策和市场的不断推动下,乡村旅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得以迅猛发展。[2](P92)农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在推动旅游方式转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产业园区形式引领农村旅游业发展,拓展旅游产业范围,完善农业旅游发展产业链,形成集群竞争优势,成为促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推动城乡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加强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研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是十分必要的,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指导借鉴意义。

一、城乡融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城乡融合的加速推进,为实现农村资源精准定位,农业生产要素汇集,旅游资源价值在城乡融合中得以开发提供新动能。农村立足城乡差异确定优势定位、资源价值,谋求融合发展,这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构建城乡平等互惠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式。其功能,一是城乡融合可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引导更多城市资源下乡;二是城乡融合可推动城乡互惠大流动,以农产品为城乡沟通媒介,开辟农产品市场空间也促进城镇旅游资源的丰富;三是城乡融合可打开三产融合的路径,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当地农业品牌的树立,推动传统的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间产业融合力度;四是城乡融合可带动乡村振兴不断深入发展,引导更多科研、生产、销售、电商、物流、资金等政府和企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有力推动农村发展。[3](P82)

(二)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城乡融合为促进城乡统筹,并形成城乡良好互通,进而实现以城促乡,优化农村旅游产业结构,带动三产融合发展提供新途径。一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科学规划、合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各乡村因地制宜制定主导产业,构建以自身旅游资源为主导的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特色产业结构;二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渠道,通过城乡均质发展带动了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手段在农村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和涉农服务业的等新兴行业的发展;三是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融合契机,借助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为乡村文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营销提供了合适途径。[4](P154)

(三)城乡融合为乡村旅游资源的获取提供了新渠道乡村旅游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又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一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挖掘乡村旅游中的自然生态、农业经济、社会、农业文化、农业市场以及政策等相关资源,进而对农村自然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度开发和整体规划,为乡村旅游树立创意性品牌理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二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为加强城乡区域合作研究,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提供新途径,近卫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对外推广奠定基础;三是城乡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资源与城镇逆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转移需求更好地融合,促进城郊型乡村成为都市人的新生活空间的发展,进而构建宜游、宜居、宜业的新空间。

二、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内容更加丰富园区开发主要是在农村已有的生态资源、产品资源、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片区内的旅游业进行了整体开发,形成了具有观光休闲、科技展示、文化交流、亲子互动、购物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抓手和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农村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倾斜,全国很多地区都在开展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活动,乡村旅游产业园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其内容也不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光休闲农业开发,更加注重引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着力拓展农业功能,加快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全面转型升级,从而焕发了农村旅游产业的活力。

(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用更加突出,内涵更加丰富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旅游的新载体,在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农业服务业发展等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旅游发展的新业态,其开发过程充分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融合到园区建设中,实现了旅游理念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与传统观光农业旅游相比,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在开发过程中不仅需要政府相关政策和优惠支撑,还能吸纳更多社会企业和社会资本的进入,从而为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社会企业和资本的入驻,也进一步促使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更加有针对性,能够在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三)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更加注重人文性和服务性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主要以旅游生产要素和消费服务业态集聚为核心,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满足多层次旅游体验需求。[5](41P)因此,在开发过程中会兼顾“文、养、学、闲、情、奇、商”等各类休闲需求,注重设计开发的人文性和服务性,选择具有特色的自然环境、民族风情、文化特色的区域,深度开挖特色化乡村旅游业态,并通过园区开发形成集聚地方特色的高水准、高要求、多活动、多文化的农业旅游综合体。同时,园区运营中也引入更加成熟的营销策略和运营团队,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并在着力规范旅游产业链各环节的质量,确保交通、住宿、娱乐等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提升游客体验度。

三、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政策支持不到位,很多停留在文件里、口头上乡村旅游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以及其他和乡村旅游相关政策文件,给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指导。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的政策落实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上,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严重受阻。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很多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希望借助乡村旅游政策文件和当前火热发展趋势,通过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来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宣传推广,但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针对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落实较少,导致很多项目难以持续下去。

(二)资金缺乏,融资成本高很多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淳朴的风土文化,加强该地区的开发一方面可以丰富当前旅游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精准扶贫。但是这些地区地方政府往往配套资金有限,很难为产业园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导致园区建设不得不求助于社会融资。但当前社会融资环境不足,融资方式匮乏,主要表现为: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缺乏乡村旅游专业融资机构;乡村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结合松散;闲置资金进入旅游业的投资数额规模较小;利用政府扶持资金的能力较弱。因此,资金缺乏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建设推进过程举步维艰。

(三)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不足一方面,当前很多地区政府开发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受政绩观和地区经济利益驱使,盲目跟风上马产业园区项目,但在园区开发前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及专业性指导,仅仅是照抄已有的项目案例,并未充分结合当地特色,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园区趋同性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产业园区项目仍停留在果蔬采摘、生态观光、“农家乐”等初级层次上,导致产业园项目类型单一且雷同现象突出,对当地农耕文化挖掘不足导致旅游产品体验性严重匮乏。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开发创新性和原创性的缺乏与当前公众对旅游多样化的需求脱节。[6](P61)

(四)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弱,经营管理混乱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开发中由于自身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不足,很多地区政府为弥补不足利用较为宽松的投资环境来谋取地区发展,导致很多开发商对农村地区自然环境过度开发现象严重;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中由于资金不足和政策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园区科技投入缺乏,进而导致园区科技性和前沿技术应用有限,难以吸引游客;再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缺乏顶层规划设计,且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导致经营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7](P21)

四、城乡融合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的推进路径

(一)以城乡融合下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提高开发科学性首先,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必须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立足当前,全面统筹设计,明确园区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符合地区发展需要的旅游空间范围和产业布局。[8](P102)在开发前要先对当地旅游需求进行充分调查,进而制定符合城乡融合下满足居民需求的乡村旅游园区开发规划方案,突出园区建设的“产业融合、功能复合、要素聚合、运营整合”的特色。其次,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开发要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提高园区开发的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园区开发要紧紧围绕城乡融合这一根本原则,在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坚持政府部门的主导,设计中要体现城市元素,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融合的原则对地区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重点提升旅游园交通、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提高园区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城市旅游者进入园区旅游,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二)强化检查和监督,将引导和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新模式,在其发展初期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地位,通过政策倾斜、统筹整体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及投资等措施,确保方向引导和扶植政策能落到实处,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保障;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检查和监督,重点培养创意性且符合整体规划的乡村旅游产业园,并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积极引导旅游产业园区的顺利开发建设;在产业园正常运营阶段,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和资金扶持,强化政府部门行政管理职责,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旅游产业园市场和政府双轮驱动的形成,确保产业园资源充足,园区运营规范,利益分配合理,保障当地农户的经济利益,保障地区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深化城乡产业融合,培养乡村旅游新业态城乡产业融合为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新契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乡融合的条件和动能更加完善。城乡融合为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首先,借助城乡产业融合拓展了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带动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乡村旅游,农业电商等新型业态在农村的发展;其次,通过城乡融合带动乡村民俗文化、现代农业观光休闲等旅游新业态的发展,依托乡村旅游产业园,形成以城市居民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村旅游产业体系,既解决城市居民对田园的向往需求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通过城乡产业融合吸引城市社会资本,借助乡村旅游产业园区发展平台,立足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和风俗文化,策划包装形成田园综合体、生态农业产业园等新型产业业态,形成社会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在农村地区的集聚效应。

(四)加强产业园区管理运营的专业化及标准化水平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管理运营模式决定了其生存发展之路。随着乡村旅游产业园区数量和品质的不断提升,各地区产业园区逐步转向由以开发为主转向以运营为主,“重开发、轻运营”转向了“重合作、重服务”,旅游产业园进入拼运营和服务的阶段,因此亟待通过提升运营管理的专业化和高标准化来增强园综合竞争力。第一,引进专业团队和IP品牌,实现园区专业化管理,优化经营者和农户的管理决策制度,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分配体系,提升园区农户和经营者的协作水平和参与度;第二,建立旅游产业园服务管理综合评价体系,规范产业园旅游项目经营服务项目,形成统一化管理,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园区的整天服务水平,提升游客观光体验度;第三,保护生态环境,严禁过度破坏。通过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确保乡村原有的特色,保持旅游吸引力;第四,借助互联网提升园区运营服务。通过在园区内引入“互联网+”思维,为园区的运营管理注入新思维,提升旅游体验度和产业园区整体服务水平。

(五)注重品牌建设,提高园区带头示范效果,实现乡村旅游系统性推广营销园区发展要注重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发挥集聚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系统化营销。第一,挖掘区域特色,研究当地乡村旅游市场,突出本土特色,强调乡村旅游文化性和原生性;第二,在本土特色挖掘基础上,借助产业园区平台,形成特色经营和特色旅游服务,形成区域特色品牌,并加强特色旅游系统对外宣传推广,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第三,立足市场需求,借助广播传媒以及互联网新媒体等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形成产业园区系统化营销,塑造园区品牌形象,吸引游客观光旅游。总之,乡村旅游产业园区作为新业态,是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业产业园区的开发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在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业态培养、运营管理以及品牌示范等方面着手,切实促进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园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珂.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旅游纵览,2016(01):58.

[2]王华丽,曾丽艳.乡村旅游产业园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92-93,146.

[3]杨英法,李彦玲,孙秀芳.现代化浪潮下古城城镇建设与古建筑文化的融合探索[J].兰州学刊,2018(12):75-82.

[4]张昀晨.统筹城乡背景下产业融合与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经济,2012(20):154-157.

[5]曾丽艳.乡村旅游产业园的若干思考[J].三农探索,2018(12):40-43.

[6]孙梅红.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创新性发展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60-62.

[7]雷凯华.基于城乡融合视野的我国农村地区旅游产业园区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20-22.

第2篇: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文明;研究

0前言

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工业文明以来的300多年间,人类战天斗地、肆意破坏、无休无止地掠夺和攫取自然资源致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人类也受到了来自自然界的报复。过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物质财富增长的行为不能够为人民群众创造可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始终做到发展和保护并举并重。

1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1.1世界背景下的生态文明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今历经了300多年。工业文明带来的是世界工业化的发展,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公害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使人类陷入了生存危机,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健康,世界各国开展了环境保护运动,新的文明形态日益显现,这就是生态文明。为了改变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世界各国就世界有关环境与发展关系的认识开展了深刻的探讨。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识。从1972年以来,这期间的理论和政策演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环境问题提出阶段(1962~1972年)、可持续发展与三个支柱的阶段(1972~1992年)、绿色经济与全球环境治理阶段(1992~2002年)、生态文明阶段(2002~2017年)。

1.2我国国情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城市迅速扩张,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部分地区开山挖山,围湖造田,导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城市绿色背景沦为城市扩张的牺牲者,我国大部分地区面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加速灭绝等问题。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工业化起步晚、起点低,而且面临快速发展的形势容易使人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大量的开山挖山,围湖造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资源短缺的同时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从资源总量上看我国是个资源大国。自然资源和种类数量均较大。但是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者由于多年来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党的报告、党的三中全会的决定。随着政府的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在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人们所重视。我国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和认识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绿色发展,我国生态文明的领域在逐步拓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从环境保护的专业化管理,变成全社会所认识、所参与,所推动的热门话题。

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策略

城乡规划作为政府依法开展优化空间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乡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调控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不科学的城乡规划会使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让资源的损耗程度加深,居民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生态环境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体系当中。

2.1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理念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规划理念的转变。应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研究,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在城乡发展战略当中,以生态文明视角审视城市的发展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根据城市自身的特色,搭建生态文明规划框架。在城市的定位、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和城市文化方面体现生态规划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整个规划体系中,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并贯穿于整个规划体系当中。

2.2健全空间规划系统,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推动“多规合一”规划,形成城乡发展的“一张图”,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限定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生态红线,形成集约生态的城乡空间格局。将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不同规划空间进行协调,形成包括城镇建设空间、农业发展空间和生态保护空间的协调格局,以及各类空间的集约发展要求,构建以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乡空间布局体系。通过“多规合一”来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改革措施和公共政策,强调城乡空间布局协调的同时要突出空间的功能配套,尤其是要强化城乡空间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通过“多规合一”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处理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的空间格局关系。

2.3产业结构调整

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好生态,既要做好经济发展,又要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坚持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坚持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和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产方式,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注重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节约环保提升传统产业,推动资源的绿色安全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强化关键技术和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和前沿性,使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2.4完善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相互联系的绿色空间网络,由各种开敞空间和自然区域组成,包括绿道、湿地、雨水花园、森林、乡土植被等,这些要素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网络系统。由于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引入时间较短,在国内具体实施力度还不是很大。生态文明建设应加快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规划,完善政策,投入资金,提高群众参与意识。首先将绿色基础设施纳入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文,减少城市开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其次应该完善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体制,将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政策中;再者鼓励群众参与意识,向广大群众推广绿色基础概念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加公众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3结语

面对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严峻现实,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就如一记重锤提醒了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转变规划理念,调整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实现城乡空间格局的“多规合一”,使城乡规划设计能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发展。[ID:006744]

参考文献:

[1]李葆琨,田毅.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生态文明框架[J].规划师论丛,2011,3(2):48-52.

[2]谢涤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J].城市问题,2009,28(4):30-34.

第3篇: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规划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烈的冲击,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次疫情的严密防控过程中,暴露出很多发展问题。值此“十四五”启程之际,有必要对中国新一阶段城镇化进行探索。

一、疫情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对城市经济、社会和日常生产生活造生了极大影响,给城市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敲响了警钟。后疫情时代,城市如何更加健康、科学、可持续地进行发展,城镇化如何高质量推进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在疫情的影响下健康城市成为社会热点。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安全渊源深厚,二者均是在19世纪中叶为应对工业化时代城市快速扩张发展所引发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当时十分严峻的城市公共卫生问题而诞生的。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城市安全健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考验。公众对于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有了新的认识,并将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城市管理向智慧化迈进。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科学技术对于城市建设管理的支持,疫情管理走向更加精细、多元、及时和智慧。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第三方团队通过收集的上报数据和手机信令数据搭建了疫情数据开放平台,用技术支持疫情的防控与管理。第三方研究机构借助百度慧眼、微博、百度地图等手机应用软件获取LBS数据信息,识别了春运期间500万迁出武汉的人口的流动轨迹,进行求助者分布与画像等数据可视化研究,对相关重点城市的防疫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居民生活与日常供应方面,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普及,远程会议、办公、教育、零售等网络平台使用频率呈指数增长,在特殊时期保障着居民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以及基础服务等方面的正常运行,尽可能降低疫情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无人配送、无接触式配送、智能物流等新兴技术也为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基本物资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生活保障。管理模式的智慧化升级也在本次疫情的防控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了城市正常运转。在后疫情时代,全国多地陆续开始进行城市大脑等城市智慧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从而有效推动了科学技术手段与城市现代化管理的融合提升。最后,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内涵。在疫情下,城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城市应对能力、应对机制的不足引发了对于城市自身应急治理能力的强烈反思,而应对这些“危险”的办法就是建设“韧性城市”。构建韧性城市,积极防护、弹性应对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建设韧性城市就是要有效地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自身的免疫力。后疫情时代,提高城市韧性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城市作为一个非农业人口、产业集聚的区域,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一直在作用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城市进入工业化、信息化阶段,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吸引力显著增强,人口、产业等都在向发展较好的城市快速聚集。在这样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对于人口和产业的聚集能力不断增强、螺旋上升,城市规模急速扩张。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转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9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60%,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给城市的运营维护带来了压力,同时也为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挑战。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过程曲折上升。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开放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助力引擎。虽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较西方来说相对滞后,但正因如此,才有机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吸纳借鉴西方城镇化的经验,指导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兴盛,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在市场经济的吸引作用下,大量的农业人口开始进入城市谋生,仅到1996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就已经突破了30%,截至2011年末,我国城镇化率突破了50%,城市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农村居民人数,现在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十四五”时期,面对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做出及时调整。一方面是因为城镇化已进入了一定阶段,根据美国学者诺瑟姆提出的城镇化“S”型曲线,城镇化即将进入第二个拐点,城镇化水平将逐渐趋向饱和;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政策开始发生变化,“双循环”、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战略的陆续出台正在改变我国城市发展模式和乡村发展实际,这一过程中农村的推力放缓,加之在城市规模集聚吸引力不足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减速,并逐渐转入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状态。

三、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成效不能掩盖问题。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东西部区域发展不均衡、南北部差异进一步拉大、西部大开发战略成效甚微、东北地区人口流失增速、半城镇化人口扩张等现实问题都是制约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城镇化发展历程的梳理研究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现状问题,并总结出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和应对手段。

(一)城镇化面临的发展困境。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面临四个方面的发展困境。1、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力不足。对比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尚不充分。通过数据对比分析,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比率为1.73,不仅低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而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直观展示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有待加强。随着城镇化进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我国城市均面临着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问题,产业结构老化、发展动能无力、高技术供给不足以及现代多元化服务业滞后等因素制约城市发展可承载能力,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提质增量等手段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图1)2、城镇化区域格局有待优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南部与北部城镇化水平落差较大,同时从城市规模和密度上来看,东南沿海地区也远超中西部地区。受制于经济基础、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西部地区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一直相对滞后,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导致城市粗放式蔓延发展,土地浪费极大,土地利用率极低。城市规模集聚效应无法体现,城市有限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城市不断扩展的用地规模,导致城市病不断显现。3、城乡一体化融合程度不高。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三农”问题、城乡关系失衡等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因素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城乡差距拉大,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生活配套服务相对落后,与真正的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受我国户籍政策的影响,农业人口进城面临很多生活问题,无法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原本的城乡人口二元结构又变成了城-乡-半城的三元分割,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制约因素仍然显著,并未得到解决。4、现代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当前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城市发展问题也有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治理手段的不足,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但目前并未完全有效地冲破原有体制屏障。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博弈关系仍在继续,户籍、土地以及要素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等因素促使政府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在传统的城市治理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城市营商环境、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政府治理能力在集约化、智慧化、生态化及紧急事件应对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短板,亟待进行弥补。

(二)新型城镇化未来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下一阶段乃至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战略任务,梳理分析城镇化目前的发展思路与现状,我国新型城镇化任重而道远。中国新阶段的城镇化应该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切实保障发展成果人民共享。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研究,影响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产业结构转型,经济多元化发展。随着疫情长期侵扰,导致实体经济备受冲击,虚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传统经济模式正逐渐产生变化。而且工业智能化浪潮来临,产业界限逐渐模糊。城市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产业需求的改变,老年服务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这两者对于产业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未来产业发展应该重点落地服务型产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以政府为主导,推动一二三产业走向全面融合。产业兴旺是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驱动力。2、劳动力结构调整,人力资源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劳动力市场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就业供给与新职业需求正面临显著矛盾。传统劳动力红利的丧失叠加创新人才资源需求,使我国劳动力供给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撑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要注重保障人力资源。着眼西部欠发达地区,受区域条件限制,西部地区尤其是县域空间层级在发展过程中,人才引进困难、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匮乏、服务能力不足,人口流动多为劳务输出。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这类单元拥有广泛的人力资源,应充分发挥特色优势,承接人力资源保障职能,发展人力资源培训、输配等特色产业。3、城乡二元融合,要素双向流动。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下,乡村与城市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关系,而是一个互动共生的有机整体。随着乡村人居环境的大规模改善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城乡差异得到有效缓解。搭建城乡良好的互动关系,吸引人才回乡,提高乡村振兴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4、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城市科学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有机系统,新旧更迭在这个系统中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发展模式转为存量发展的模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复兴成为城市发展主旋律,城市建设向内转变,优化内部空间结构,盘活存量资源,提升城市规模集聚效应。新型城镇化过程也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为核心,消除人群孤岛,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弱化行政界限,消除管理壁垒,城市由单一竞争模式转为区域合作模式,推动城市之间产业合作、信息共享,走区域一体化发展道路。

(三)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后疫情时代,疫情常态化防控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挑战引发了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与规划师的反思与总结。基于后疫情的时代背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要着力扭转之前传统单一发展的理念,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国土空间规划思想,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首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落实主体功能区划,守住生态安全红线,转变城市长期以来快扩张、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局面。进入存量发展时期,要着力恢复城市活力,实现城市存量物质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迈入高质量、集约化、精细化的发展模式。其次,要重点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镇化的核心是人民,本质是要让更多人的生活更美好,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规模、用地规模急速扩张,远超出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城市已经不再拥有美好生活的环境。在下一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中,着力推进城乡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公共服务无差别供给,利用有机更新的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健康、安全、宜居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要素灵活流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促进城乡空间和人居环境的和谐共生。最后,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城镇化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是着力解决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所累积问题、矛盾的重要机遇期,这一阶段城市需要迈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提高治理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新模式,努力提升治理模式向着精细化、智慧化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应对风险的能力和灾后快速恢复的能力。综上,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亟待从量的评判转向质的提升。新型城镇化不再单以城镇化水平为考量指标,而应以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乡要素双向灵活流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等,保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稳定推进。展望“十四五”,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重任在肩,对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要继续坚持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打造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激发市场潜能,促进动能转换和模式更新,以实现城镇化高质量转型。

参考文献:

[1]王凯,林辰辉,吴乘月.中国城镇化率60%后的趋势与规划选择[J].城市规划,2020(12).

[2]李兰冰,高雪莲,黄玖立.“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重大问题展望[J].管理世界,2020(36).

[3]王世福,陈丹彤.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智慧城市实践与前瞻[J].当代建筑,2020(12).

[4]武前波.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城镇化的第三次浪潮[J].经济地理,2020.40(271).

[5]虞昌亮.中国城镇化研究述评———基于中国知网收录期刊的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93).

第4篇: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田园综合体;农业主题公园;郊野公园

前言

“农业主题公园”是新型城镇化衍生的以“农业”为主题的郊野公园,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功能品味、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和优美生态环境全面的内在需求,也是新时代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应坚持“互惠、互利、互赢”、“共创、共融、共享”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1“农业主题公园”发展背景

“公园”在古代是指官家的园子,在现代是指由政府修建运营、为公众提供欣赏风光和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公园设计规范》中定义:“公园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有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绿化环境的公共绿地。”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1]“农业主题公园”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体,把创意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服务业统筹发展,通过优化配置资源实现农民增收的新型的运营模式。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抓手、平台和载体建设,即“三区、三园和一体”。[2]其中“一体”即田园综合体,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与农业综合体、农旅综合体等概念在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是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发展历程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客观需求而提出的。[3]从业态发展思路来说,“田园综合体”是“农业主题公园”的升级版。但“田园综合体”更强调以农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为前提,运用“农业集群+休闲产业集群”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乡土经济逻辑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主题公园”虽然遵循的是城市化的经济逻辑,但这类“公园式农业”结合了现代农业、城市园林与传统农业旅游的特色,结合了服务创意和生态创意,也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4]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应探索“互惠、互利、互赢”、“共创、共融、共享”的创新发展之路,建设“农业主题公园”有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2选址合理性分析

2.1城镇发展水平

随着我国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群众对城市功能品味、城市公共设施、城镇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主题公园”可以为城市提供充足的公共绿色共享空间,补充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对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农业主题公园”建设要评估所在城市的城镇发展水平,充分论证内在需求及外在需要。

2.2区位条件

“田园综合体”以“产业”、“文化”、“体验”、“创新消费”、“城乡互动”为特征,作为“景观吸引核”、“休闲聚集区”与城区适宜距离15~30km,作为“社区配套网”和“居住发展带”需紧密依托城镇发展。“无锡田园东方”是我国典型的“田园综合体”范例,项目选址与市中心的距离为20km。“农业主题公园”首先是城镇补充配套设施、具有城镇化支撑功能,又与“田园综合体”的大部分特征吻合,选址与城区适宜距离10km以内,联络交通覆盖公共交通、自驾车、自行车、步行等。

2.3“景观吸引核”

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更需要“景观吸引核”,“山、水、田、林、湖”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要素,通过农业主题公园的建设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要素相结合,优化我们城镇的风貌,让我们的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因此,特色的自然资源环境是营造“景观吸引核”的前提,保护利用自然资源是“农业主题公园”建设的基础。

3功能定位与发展策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的设计思路应是如何把城市融入公园支撑城镇化功能,如何发展公园式农业实现城乡“互惠、互利、互赢”,通过“共创、共融、共享”的农业主题公园发展平台,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城”:把城市融入公园,支撑城镇化功能;“乡”:发展公园式农业,实现城乡“互惠、互利、互赢”;“城乡一体”:“共创、共融、共享”农业主题公园,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4“农业主题公园”主要建设内容

农业主题公园设计一般包括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创意农业规划、营利性产品规划、公共空间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五方面建设内容。

4.1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营造“景观吸引核”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要求,统筹规划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不得突破环境质量安全底线;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各项建设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在平原地区优质耕地集中连片发展,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山地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4.2创意农业规划,既要“创意”也要“创新”

依托原有农业基础,走精致发展道路;农业与艺术、文化的完美结合;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农业主题融入另类元素,追求创新创意;深度挖掘开发主题周边产品。

4.3营利性产品规划

农业主题公园的营利产品规划应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一般包括餐饮、加工、康乐休闲、游乐、体验、服务、手工制品、集体活动、艺术类、教育、广告等多种营利模式,如图5所示。

4.4公共空间规划

公共空间包括综合服务区、观赏植物种植区、经济动物养殖区、加工展示区、儿童拓展区、田园度假区、婚庆餐饮区、园艺养生区、休闲活动区、民宿养老区、后勤保障区等提供公共交流的活动平台,以及连接各类公共活动节点的道路。

4.5村庄建设规划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要求,优化乡村居民点布局,节约集约利用村庄建设用地;加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5结论

农业主题公园是新型城镇化衍生的以“农业”为主题的郊野公园,结合了现代农业、城市园林与传统农业旅游的特色,结合了服务创意和生态创意,属于创意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从业态发展思路来说,“田园综合体”是“农业主题公园”的升级版,有“产业”、“文化”、“体验”、“创新消费”、“城乡互动”等相同的特征;从规模与功能来说,“农业主题公园”可以是“田园综合体”组成部分[4]。“农业主题公园”建设要根据所在城市的城镇发展水平,充分论证内在需求及外在需要;要充分评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适宜选址在距离城市10km以内各类交通容易到达的地方;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下,“农业主题公园”的规划总体思路是:(1)“城”:把城市融入公园,支撑城镇化功能。(2)“乡”:发展公园式农业,实现城乡“互惠、互利、互赢”。(3)“城乡一体”:通过“共创、共融、共享”农业主题公园,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农业主题公园”主要包括资源要素保护与利用、创意农业规划、营利性产品规划、公共空间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五方面建设内容。

参考文献

[1]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016[S].

[2]冯春久.田园综合体推动农业实现新跨越[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486(6):20-22.

[3]张玉成.田园综合体是农业、是地产,还是旅游?[J].杭州(周刊).2017(15):26-28.

第5篇:城乡产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循环农业;现状;问题;措施

金川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以北,全区总面积3770km2,辖2个镇、27个行政村、6个街道、16个城市社区。耕地面积130.67hm2,总人口22.97万人。近年来,金川区城镇化率水平逐年提升,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步伐逐年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助农增收不断提高。在加快农村改革的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不仅是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必然之路,也是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

1发展现状

1.1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

通过探索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加快新农村建设,已建成农民集中安居住宅楼1600多套,23个城郊村和远郊村融合为18个居民点,规划建设了各具特色的农宅小区,并用城市标准配套了水电路,文体中心等基础设施,全区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

1.2土地集约化经营成效显著

通过“以井定田”、“协会集约”、“园区集中”、“入股租种”等模式,加快推进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全区土地流转集约面积达到9186.67hm2,占耕地总面积的70.31%。

1.3二三产业发展迅速

充分利用地处金昌市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的区位优势,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和发展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观光旅游服务等产业,全区从事二三产业农民达75%以上。

1.4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

全区建成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1800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龙头企业17家,初步建成了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带动基地,基地联结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2存在的问题

2.1农民思想认识依然落后

受传统思想影响,绝大多数农民“恋地情结”强烈的,把土地视为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即使资产经营收入和务工收入可观,也不愿轻易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阻碍了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

2.2产业化经营水平尚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因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链也存在“断链”、“缺链”等问题,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

2.3涉农投资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尽管财政强农惠农政策安排实施了一大批强农富农项目,但由于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方式不够科学合理,业主收益、农民无利现象时有发生。

3思路规划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关键在有效解决人口分流与土地集约的矛盾。必须牢牢把握人口和土地这两个核心要素,探索构建系统的人地分流现代循环农业体系。基本构想是:在国家、省、市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政策,农村改革试验的前提下,结合金川区实际,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循环发展”的指导思想,采取“以互换促流转、以入股促集约、以产业促分工、以租赁促分流”的办法,促进农民二次分工,使30%的农民经营设施蔬菜、30%的农民从事舍饲养殖、30%的农民劳务输转、10%的农民经营高标准节水农田,通过农村人口有序分流,土地集约经营和园区辐射带动,构建覆盖城乡、三产联动的大循环格局。

4对策建议

4.1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4.1.1加快城中村改造

按照全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推进农村居民进城居住和在城市高水平、有保障的生活下去为目标,依托城市景观带,合理规划建设一批融入城市的现代化农居小区,配套建设商业门面。建成后,住宅楼和商业门面以成本价和优惠价向农民出租出售,为农民能够顺利进城居住和在城市高质量的生活下去打下基础。

4.1.2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全省基础设施配套示范镇和全省小城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镇的标准规划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民向中心村组集中居住;打造专业种养村组,为发展村域产业奠定基础;对进城居住和向中心村组聚集的村民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提质增量农村耕地,支持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

4.2加快整合土地资源。

4.2.1整合城中村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重点要充分利用土地级差效益,优化配置,盘活存量,发挥土地资产性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土地综合开发,从而获得较强的资金支持,达到提高土地经营收益的目的。

4.2.2整合区域范围内未利用的集体土地,实行股份化经营

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流转模式。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将区域内的集体土地全部入股,由合作社统一整合集体土地予以储备,并积极推进土地有偿流转,让农民得到更高的土地收益。

4.2.3整合农村耕地,实行有偿流转集约化经营

在城郊村和远郊村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4.3加快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农业园区是农业内部的循环和农业链条向二产、三产延伸的重要载体。对此,政府要整合涉农财政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通过招商引资、地企联建等方式,引进一批高效种植、规模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构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并促进产业循环链向二、三产延伸,实现“三产”联动发展。

4.4加快打造一批专业村组

依托园区农业企业,根据各村产业现状,通过政府惠农补贴方式,鼓励和引导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入驻园区的农业企业要与农户建立订单合作方式。由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掌握市场行情,承接种养企业提供的种养产品的精深加工和销售,并将废弃物转至农业废物循环利用企业进行二次加工。种养企业要为专业村组提供种养新品种和技术服务及购销服务。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企业要承接加工企业和专业村组提供的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生产。

4.5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根据水资源配置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整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农田基础设施提升促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

4.6加快城乡综合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