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土家族建筑文化精选(九篇)

土家族建筑文化

第1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从古至今,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住主要指的是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居住方式。因此,民居主要体现人类住的这一基本需求。民居的种类纷繁复杂,有北方民居、南方民居、汉族式民居、少数民族民居,民居的形式多样,各有特色。分布在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民居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的不同,在民居的平面布局、建造方法、造型设计等方面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使得民居成为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感受异样风情,从民居文化可以更好的感受别人的生产生活。因此,旅游业十分注重传统民居的旅游价值开发。本文根据传统民居自身的特点希望分析出它作为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中的价值属性,笔者以土家族脚吊楼为例旨在探讨土家族吊脚楼在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一、传统民居的界定

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从“民居”一词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它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最早来自《周礼》,“统指皇帝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们的府第园宅”。我国的古代建筑呈现出严格的等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礼”。从现存的我国古代建筑形式可以看出,我国的古代建筑不管是结构布局、建造式样、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王侯将相的居住产所也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有各自严格的要求,因此普通老百姓的住宅就更要遵循“礼”字。

本文所说的传统民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界定:第一,居住者为普通老百姓。它有别于宫廷建筑以及达官贵人的官邸,是普通老百姓遮风避雨,组建家庭过日子的地方,因此有别于官方,是民间的;第二,一代代传下来,祖辈们经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传统民居最适用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适用性强,居住条件舒适,当地的人们喜欢;第三,传统民居没有专门的建筑师,普通百姓就是建筑师。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多种多样,百姓们建造房屋不会像建筑师那样有图纸以及精确的房屋建筑模型,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只要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就会开工,不会有很精确的数值,因为传统民居是在一代又一代人摸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合理的、科学的建筑样式。当地的百姓可以根据祖先们留下来的房屋建筑经验建造舒适的民居,而这些民居经过专业的建筑师的测绘以及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民居的建造是科学的,可以说普通百姓是民间隐藏着的建筑师。

二、传统民居在旅游资源中的属性

旅游资源在国外被称为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是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传统民居本身不会主动向外界展示,因此需要旅游专业人士充分挖掘传统民居的旅游资源属性,让传统民居在旅游活动中发挥它的价值。

(一)传统民居属于优秀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从旅游资源来看,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都是其主要内涵,传统民居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地区和民族文化的体现。传统民居蕴含建筑学、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民俗学、文学等多方面知识,承载着古代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魅力。传统民居承载着优秀的文化,而旅游最本质的的特征就是旅游者变换原有的文化环境,探奇求知,变换生活节奏,以汲取其他地域的文化。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旅游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文化精神的需求。

(二)传统民居属于旅游消费中的精神消费,对旅游者来说,精神消费比物质消费更重要

旅游消费可分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两类:物质消费包括饮食、住宿、交通、购物等方面的实物消费;精神消费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到的旅游氛围、旅游服务。愈是地位声望高的游客、愈是知识素养高的游客,对精神消费和旅游文化内涵的要求越高。旅游者旅游是为了感光上的享受,远离都市,远离原来的生活,享受相对慢节奏的异样生活,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旅游消费中包含着巨大的精神价值,那么旅游文化能满足这一要求。传统民居中的文化给旅游者提供巨大的精神食粮,让旅游活动变得更加有内涵。

三、个案分析――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的山区,吊脚楼成为土家族的独特建筑形式,它是结合当地山高地险地理环境和湿润多雨、夏热冬冷的气候条件等特点而建造的具有典型生态适应性的传统民居,成为山地民族建筑的杰出代表。许多学者从建筑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领域来探究吊脚楼的价值。作为一种传统民居,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研究,特别是在当前的背景下,即钢筋混凝土建筑成为建筑业的新宠儿,传统民居的价值就更需要我们的努力研究,笔者要探究的是土家族吊脚楼这样一种传统民居在旅游中的价值。

(一)土家族吊脚楼的名称来历

土家族吊脚楼的建造是顺着山势而建,不破坏原来的山地走势,依山而建,由于照顾到自然地理环境,房屋一边建于高地,而另一边则临空而建,下面用木柱支撑,悬空而建,成为“吊楼”样式,因此也就有了“吊脚楼”的名称。

(二)土家族吊脚楼在旅游中的价值体现

1、土家人自身――弘扬土家文化,传承民族特色

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是土家先人为后代留下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现如今,土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的保护与开发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现存的传统民居的数量是有限的,而这种传统民居建筑不可能再大规模的出现。土家人现如今的建筑也成了钢筋和混凝土浇筑的房屋,那么保护这一笔宝贵的财富就成为当务之急。土家族吊脚楼在旅游中的文化价值主要是让旅游者感受土家人的文化生活习俗,同时因为土家族吊脚楼承载着土家文化,因此也向外界传播了土家文化。

2、旅游者――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质量

旅游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看看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旅游者十分注重旅游的品质。他们旅游的目的是想让精神得到放松,思想得到升华。土家族吊脚楼不仅仅是空洞的建筑,它也是土家文化的载体,从它的一砖一瓦,细部结构都能看到土家文化的影子。游客在感叹它美丽的外表时,它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更能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更大的愉悦。

3、旅游业――塑造旅游文化品牌

第2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土家族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发达的民族,主要聚居在武陵山脉一带,土家族大都聚居在山里,重岗复岭,山多水少。因其历史及地理环境之故,保存了丰富的原生态文化信息。虽随着时间的流逝、民族的迁徙或多或少已经改变了面貌,但总能通过些许线索发掘到文化事象的流变,今与古、“情与貌,略相似”。

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界定与精华

“原生态”具有独特性、原创性等特征,因许多原生态文化带有民族、民间口耳相传的特性,对其保护与开发存在著作权的纷争。在当前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下,开展对鄂西地区土家族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与发展工作,并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进行原生态文化研究,是鄂西地区文化开发与利用、展开少数民族村寨及其保护的重要举措。

土家族人的活动范围以武陵东、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北界巫山、长江,南控澧水和沅水,南控澧水和沅水,西抵贵州梵净山和乌江,东接彝陵和江汉。清初戏曲作家顾彩在历经数月游览了容美境内的南府、中府、平山爵府、两行署等处的山川胜景、文化遗迹后写下《容美纪游》,一部日记体的游记,文中这样载到:土人“皆在群山万壑之中,然道路险测,不可以舟车,虽贵人至此,亦舍马而徒行,或令其土人背负,其险处一夫当关,万八莫入”。正是这种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保护鄂西土家族文化“原生态”形式的重要原因。

鄂西土家族文化不仅有原生态的特性,还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如摆手舞、玩菩萨、哭嫁、跳桑等,其流传的民间故事(包括童话、寓言和笑话)在口头文学中产生得相对较晚,却十分丰富,如“赖大仙”、“蛇郎”、“王大和刘二”、“南瓜兄妹”、“千里姻缘一线牵”、“乖女儿和丑女婿”,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鄂西土家族的社会情态,其篇幅短小,妙趣横生,风格泼辣,极具感染力。在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众多形式中,最为璀璨的是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文化――吊脚楼文化,它与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民羚文化、服饰文化等共同呈现出鄂西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丰富内涵。土家族吊脚楼作为民居建筑极具“干栏”遗意,其式样繁多,营造精致,现存的吊脚楼建筑与村落景观一并体现出丰厚的原生态居住文化理念,具有显著的建筑艺术价值。

以吊脚楼为例探析原生态文化在鄂西地区的开发与保护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正逐渐展开,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收到了一定的威胁。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原生态文化单一的,标准化的全球性商业文化的冲击下迅速衰落,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冲击,其正在逐渐失去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

目前,可通过两方面对鄂西土家族吊脚楼原生态的建筑与聚落景观文化展开研究,一方面探索、总结吊脚楼建筑文化中的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另一方面从景观格局与选址规划入手分析吊脚楼聚落文化的美学价值。并与此同时做好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在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用科学合理的的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人们对鄂西地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

近年来,在《湖北省非物资文化遗产普查指导方案》的指导下展开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民间调查与访问,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实物与图片,并将信息录入保存。这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使优秀的土家族原生态文化得到全面普查、深入发掘、及时抢救与充分保护。相关部门通过申报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建立生态文化博物馆、征集和推选优省社科课题研究项目、整理并出版有关吊脚楼文化的图书资料等举措来弘扬鄂西土家族原生态文化。

推进鄂西地区特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社会各界积极开展丰富的文化创作、文化创意和文化产业等实践工作。

以吊脚楼为例,鄂西土家族经历两千年的文明,形成了今天得吊脚楼建筑与建筑群落景观,丰富了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其独特风采也展现出土家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以在对土家族吊脚楼文化资源开发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土家族自治地方与土家族聚居区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全面开发土家族的文化资源,创造出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民族文化环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全力推进土家族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挥鄂西土家族吊脚楼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价值,重新审视民族文化的地位,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珍惜之情,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繁荣土家族文化。通过吊脚楼研究积极进行对外交流,一方面与分布在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土家族进行横向交流,另一方面与其他各民族传统民居及现代居住建筑进行更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汲取他方优点从而使鄂西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自身获取更新鲜的活力。

结论

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石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时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3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相当浓烈的“居”色彩,也就是一定意义上的该民族的建筑文化,生息在这里的各民族世代所沿袭的居住方式就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源和流。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植根云南这块丰厚的沃土,具有云南地域形态和民族特色。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建筑构成了让世界为之一亮的最美云南符号元素。

多元文化

民族建筑群星璀璨

云南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云南,少数民族建筑都是有生命的,当你走近它时就会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这种气息扣人心弦、回味悠长。

勤劳智慧的云南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其生存的环境,也为了敬畏其心中的神灵,创造了多种多样富有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的建筑,包括民居建筑、土司官署建筑、客栈与商肆建筑、文庙与书院建筑以及桥梁建筑等。通过对云南民族建筑的了解,不难发现,积淀和蕴涵于各类建筑之中的民族文化,不仅丰富厚重,而且特色鲜明,有学者称之为多彩凝重的交响乐章 。

云南少数民族大都居住在群山环抱的山地、河谷、丘陵、坝子之中 ,其村寨大多建在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向阳背阴、环境优美之处。在选择人居环境方面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可归纳为四个特点:自然美――不改变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山水美――依山傍水建寨盖屋;生态美――崇尚绿色,以林木为友;景观美――注重村寨环境的优美。这样的审美意识不仅成为各民族生态观的组成部分 ,也成为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 。

云南少数民族基于各自的生态观,使民族传统村寨和民居建筑融入自然 ,成为自然环境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彝族村寨多坐落在山坡或半山坡上,每个村寨都有一片林木繁茂的 “密枝林”;彝族土掌房依山就势建在斜坡上,高低错落的平屋顶[次栉比,酷似伸向天际的阶梯。哈尼族村寨背靠原始森林,寨内有水源,还有与民居融为一体的高大的万年青树;哈尼族利用“山有多高 ,水有多高”的自然优势,在村寨下方从山脚到山头,开辟出层层梯田,一片片“蘑菇房”星罗棋布于耸入云天的梯田之中 ,宛如秀美的山水画。傣族村寨大多背山面水,其民居多系竹木结构的近水楼居,院内外绿树成阴。佤族居住地热带作物丰富,村寨周围翠竹成林,呈现出浓郁的亚热带风光。普米族靠山建房,居住地保持着林中有人,人中有林的绝妙景观。景颇族村寨建在靠近森林的山梁上,从远处望去,高山逶迤,森林茂密,绿翠环抱,一幢幢竹楼在万绿丛中若隐若现。傈僳族村寨被重重叠叠的林木环,掩映于一片绿色之中。德昂族村寨内种植有常绿的大青树 ,水作为一种生态资源 ,紧密联系着德昂族的历史、生活和文化。布朗族散居在偏僻的边远山区,村寨建在起伏的崇山峻岭间、森林茂密的半山腰。基诺族村寨依山傍水,村旁为常绿阔叶林植被。独龙族居住地多为高山陡坡,四周有遮天蔽日的森林。布依族 “喜水居 ”,村寨常建于平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地 ,周围有茂密的风水林和竹林环绕 ,故有 “布依水乡”之称。拉祜族村寨分布在靠近水源而古木参天的山坡之上。聚居在大理洱海四周的白族,其村寨依山傍水 ,院落式民居多有溪流环绕;著名的大理古城位于苍山与洱海之间,具有风花雪月的意蕴。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大研古镇,房前屋后流水潺潺,曲径通幽,犹如高原江南园林。

云南是中国民族分布最多的一个省份,除汉族以外,已识别确定的 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多达 25 个。据民族史学家研究,云南境内少数民族的祖先分别来源于不同的族群,属于不同的族系。多元的民族渊源,形成了多元的民族建筑形式。属于氐羌族系的彝、白、哈尼、藏、傈僳、阿昌、景颇、拉祜、怒、独龙、基诺、普米等族的住居多为井干式或合院式建筑;属于百越、百濮族系的傣、壮、布依、水族和佤、德昂、布朗族的住屋以干栏式建筑为主;氐羌和百越族系的部分后裔其住屋形式是土掌房;而氐羌族系的部分后裔和后来进入云南的汉、回、蒙古等民族则以合院式建筑为主要住屋形式。可见,不同的族源和族系,具有不同的建筑形式。相同族源和族系的不同民族,其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如:同属于氐羌族系的彝、白和纳西族的住屋形式各不相同,彝族主要是土掌房和木楞房 ( 即井干式建筑 );白族主要是合院式建筑,少数为干栏式和木楞房;纳西族主要是合院式和木楞房。此外,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由于居住地不同,其建筑形式也有所不同。以白族为例,居住在怒江州的白族住干栏式房屋;洱源西山一带的白族住木楞房;而居住在大理州大部分地区的白族则住合院式房屋。再以傣族为例,西双版纳和德宏两个州的傣族,均住干栏式房屋;而玉溪元江和新平等地的傣族,其房屋则为土掌房。总之, 不同的族源、族系和支系,建筑形式各不相同。这是云南民族建筑的一个突出的文化特征。

建筑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时代特色,云南的民族建筑既表现了云南地区的自然条件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云南地区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民族民居建筑主要有干栏式、井干式、土掌房和合院式 四种类型,充分表明云南各少数民族基于自身的居住习俗,在适应居住地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干栏式建筑

傣家竹楼自然和谐

闻着竹子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听着在竹楼行走时嘎吱嘎吱的清脆声,如果遇到下雨天,在竹楼里看着雨水从两旁水帘式的流下,此时的心境和感受就会瞬间进入唐代诗人李嘉佑的诗境:“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其房顶呈“人”字型,傣族人民聚居的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到过西双版纳,最令人心动的就是那茂密的热带雨林以及那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从外形上看,如开屏的金孔雀,又似翩翩起舞的花蝴蝶,美丽的景致让人恍然如在梦中。

云南的干栏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低纬度、低海拔、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竹木繁茂的滇西南和滇南亚热带临水地区,如西双版纳、德宏、文山等州 ,以及思茅、临沧等地。干栏式民居遮阳避雨,透风凉爽,并可防兽虫侵害,表现出对湿热地区气候的适应,被认为是亚热带雨林地区最适合人居住的民族建筑 。

由于居住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居住习惯等的差别 ,云南的干栏式建筑有多种形式 ,还创造了干栏式建筑的“变体”。西双版纳的傣族竹楼保持了浓厚的传统风格,前廊宽大,有顶无墙;屋顶脊短坡陡 ,重檐居多。其宽大的屋檐和檐深柱低的屋顶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使室内透风凉爽 ;德宏的傣族竹楼已不断更新演进 ,房屋进深小 ,屋顶平直 ,出檐短浅,楼室的正面和背面均开有落地窗,室内靠通风降温;干栏式建筑的变体――“千脚落地屋”是居住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峡谷地带的傈僳族和怒族的基本住屋形式,当地雨季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房屋建在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台地的向阳坡面 ,盖于高矮不同、排列密集的柱脚上。建盖时无须平整地基,靠楼面以下柱脚的高矮调节地形高差,得到平整的居住层。室内空气流通,防潮避湿,冬暖夏凉,适应于潮湿、多雨的气候和缺少木材的高山陡坡环境。可以认为,千脚落地屋的建造反映出傈僳族从生活实际出发 ,所作的环境选择和住屋形式选择。

“井干式”建筑

特色民居天人合一

“家家门前绕水流,户户屋后垂杨柳”,石拱桥、流水、大红灯笼,构成了丽江独特的风景。颇有诗人马致远所描写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悠远况味清澈的河水面上,顽皮的鸭子在水中玩耍,不时泛起阵阵涟漪,有道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穿着古老而又美丽服饰的纳西人,独坐在家门口,沐浴着早春温暖的阳光……前来探访丽江古城的人,被这座“东方威尼斯” “高原姑苏”所吸引。丽江古城客栈门前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古朴的城镇,迷人的风景,路边的小溪流淌,让游人置身其远离喧嚣之时,无不感受到这里民风淳朴的文化气息。

丽江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滇、川、藏交通要道,主要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其中纳西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自古至今,是汉、藏、白、纳西等世族文化、经济交往主要通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丽江古城涌泉修建的多座“三眼井”,上池饮用,中塘洗菜,下流漂衣,是纳西族先民智慧的象征,是当地民众利用水资源的典范杰作,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以木楞房为居所,清朝时期手工业繁荣,丽江大研古镇格局形成,当时的纳西族民居建筑以土木相结合的木板房为主。1997年12月,丽江古城(大研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纳西族民居建筑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在高寒山区,至今保留着少量的井干式“木楞房”“木板房”,如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的三坝乡、维西县攀天阁乡、丽江市玉龙县巨甸镇、宁蒗县泸沽湖畔等地依然存留,冬暖夏凉,别具特色;而在丽江坝子的大研古镇、白沙、束河古镇和金沙江、澜沧江沿岸的河谷地区,多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房屋,上盖青瓦,粉以白墙,雕窗镂门,自成体系。

丽江的纳西族民居建筑是“井干式”建筑的代表之一,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木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井干式 ”建筑或称“木楞房 ”,为整体围合的空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并可防兽;高黎贡山、怒山、云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等纵横分布其间,其构造简单 ,适于在不同坡地地段建盖;结构整体性好,可以防震 ,但木材用量大,主要分布于海拔高、气候相对较寒冷、地震活动频繁、盛产木材的云南西北部山区。较有特色的井干式建筑如:兰坪和宁蒗普米族的木楞房,其屋顶多为双层木板 ,第 1层平行排列,第 2层盖在第 1层的接缝处 ,或在接缝处抹泥以防风御寒;金沙江畔纳西族的平顶木楞房,其平屋顶能晾晒谷物;贡山地区怒族的 “垛木房 ”,包括井干―土墙式住屋 (下为土墙上为井干式壁体,适于在坡地上修建,避免了大挖大填)和平座式木楞房(在起伏的坡地上先用短柱及架、板建成一个平台,再在其上垒木建房,房屋与坡地空间巧妙地结合 )两种形式;香格里拉藏族的土墙板屋是原始井干式木结构建筑的变异形式,房屋进深大利于保暖,适应于冬季十分寒冷的地区,屋面坡度较小,与当地年降雨量小有关。故这一带的民族多采用井干式住屋。

土掌房

勤劳硕果彰显智慧

站在北回归线穿过的哀牢山畔,极目远眺,便可看到一座座大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静如止水而又精美绝伦地展现在你的眼前,金色或银色闪烁着诱人光泽的一块块不规则的碎片缀满博大的山体,仿佛一道道天梯从山巅垂挂下来直抵山脚,每道天梯都是一片流光溢彩波光粼粼的层面。若你站在远处细细地凝视,梯田顺着山势的蜿蜒,一丘一丘极诱人地隐现在云海里,梯田清碧的水面荡漾起的片片U光,犹如一幅幅宏大的山水画横挂在群山间。

伫立于山高箐深、江河成群,百里千山争雄的哀牢山腹地,你瞬间会被哀牢山系恢弘而博大的气势所震慑。

如果你到过元江,没住过哈尼族的土掌房,那会是一大遗憾。元江哈尼族民居土掌房是土木结构的平顶房,在土基墙或土夯墙上搭木楞,木楞上盖柴草,柴草上铺一层泥土,捶实抹平,构成平坦光滑的屋顶。土掌房是哈尼族传统民居的原生形态,承载着哈尼族的文化内涵,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向世人展示了不一样的人文风情。聚居在滇中的彝族人民和滇南元江、红河等地的哈尼族人民流行凝重结实的”土掌房”,这种房屋取材容易,厚实的墙体和屋顶隔热性能好,能有效抗御过热或过冷的气候,使室内冬暖夏凉、房子的平顶町作晒场,解决了这些地区平地少、晒场用地紧缺的困难。

至于德钦一带的藏族地区,虽然与滇中干热气候有所不同,属于冷型气候,但降雨且少,因而,也发展了同样的平顶式建筑,其厚实墙体的隔冷保暖性能与彝族土掌的原理其实是相似的。

土掌房是土墙围合的平顶房屋,其墙体厚实 ,隔热性能良好,室内冬暖夏凉;平屋顶用作农作物晾晒和室外活动空间 ,解决了山区平地稀少的困难。这类房屋适应干热地区气候 ,是炎热 (或寒冷 )、干旱少雨地区的一种适应性住屋模式 ,主要分布在炎热少雨的滇中元江上游河谷以及滇西北寒冷缺雨的德钦地区。峨山彝族土掌房建在平地十分珍贵的山区,土平顶提供了做家务、晾晒、游玩、休息和交往的场所;各家屋顶相连或辅以楼梯邻挨邻,户接户 ,建立起立体的第 2层面通道 ;房屋由正房和厢房组成小院落 ,其“外墙封闭、内开天井 ”的格局保证了住屋抗热保暖。哈尼族蘑菇房分布在哀牢山东侧红河沿岸,其屋顶为四坡面草顶 ,且坡度大、正脊短 ,状如蘑菇,适应当地年降雨量较大的特点。蘑菇房多为两层或三层 ,在地形起伏的地段上作分台错半层布置,房屋与坡地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哈尼族是一个善于利用坡地的民族。哈尼族蘑菇房是土掌房,在年降雨量较多的地区,为利于防雨 ,对住屋传统的适应性调整。

合院式建筑

古朴典雅独树一帜

“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桩,哎……”悠悠岁月飘然远去,歌曲仍在人们心中吟唱。随着反映白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的传播,蝴蝶泉这一奇异的景观更是蜚声遐迩,驰名中外。

在中国的最南边有着这样一个地方,那里有大榕树、灰瓦白墙、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青石板路曲径通幽,飘香的破酥粑粑……

初到大理,除了对大理古城惊叹之外,更要谈到位居于苍山之下,洱海之畔的白族民居了。悠久的历史给喜洲人民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优秀的商业文化传统以及数量众多、规模宏大、精美别致的白族民居院落,使喜洲古镇成为一座既体现中国传统儒家礼制精神,又具有典型白族文化特色的繁华秀美的山水古镇。喜洲古镇的“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是大理白族建筑的缩影和精粹,是白族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和典型代表,是建筑文化的珍品和建筑艺术的杰作,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以古朴典雅、大方实用、坚固经久著称于世。

喜洲的白族民居在吸收了先进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把自己本民族文化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房屋的结构形式,科学的与当地气候和地质特点相适应。古镇清一色的青瓦坡顶屋面,部分弹石与引马石相结合做成的传统路面的街巷至今尤存,形成了喜洲古镇传统民居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幽雅、民族风情浓郁的古镇风貌,集中了白族民居建筑的精华,堪称“白族民居建筑博物馆”。1987年“ 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被列为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族的建筑风格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石料建成,屋顶覆瓦。白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湖滨、河畔以及交通便利的平坝上,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形容为“两房一耳” “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四种形式。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白族门楼建筑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有的地方整个门楼不用一颗铁钉或其它铁件,而联结却十分牢固,几十年风雨如故,再装上两扇较有厚度的铁黑色木大门,甚是庄重威严。除门楼和照壁外,在白族民居建筑中,还有“马头墙”“麻雀台”等一些小巧精致的建筑小品,它们以其适中的体量,和谐的形体使得白族民居建筑形象更加丰富,层次更加活跃。

大理白族民居是云南合院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云南合院式建筑多分布在北纬23-27度之间的平坝区,海拔高度在1300―2300米左右,气候方面可谓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因而,居民多喜欢户外活动,使得天井、檐廊等户外空间备受重视,而且室内与室外分隔不严,檐廊将室内与室外联系在一起。白族地区地理环境上的特点是风大、多震,因而,当地群众建造了“三坊一照壁”等住屋形式,严整的房屋可避风,土木结构的构架及“木锁”工艺则有较强的抗震性。

合院式建筑如昆明彝族的一颗印、大理白族和丽江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是土著化的汉式建筑,具有园林化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其乐融融。一颗印建筑紧凑,有利于防风,适合昆明地区的气候特点;大理地区风大,主要为西北风,合院的正房一般面向东方,大门开在东北角朝东,木构架,硬山式屋顶,且为了防风、防火,白族匠人创造了带封火檐的“三合一”外墙工艺。

第4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关键词】 黔东南;民族特色;建筑风格;创新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和遗产。” 黔东南是以苗族和侗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苗族是以风雨桥、吊脚楼为代表,侗族以鼓楼、凉亭为代表,这些建筑历史悠久,造型结构独特、建房工艺精巧,富含丰富多彩的民族元素,风格独具特色,受到了人们的点赞。黔东南建筑不耗一钉一铆,以木质结构修建而成的民族风格,呈现了民族建筑独特风格的艺术和民俗美学,表达了民族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延续,还体现了苗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聪明才干,满足了民族地区民间习俗、生产劳动、农耕作坊习惯的需求。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现代钢筋混泥土建筑给黔东南民族地区的苗侗族建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加上地理环境、苗侗族文化差异以及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碰撞等因素给当地民族的建筑风格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特色多样的民族建筑

1、地理环境制约民族建筑

地理环境是制约着黔东南民族建筑风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影响着民族建筑的建房地址、平面布局、结构设计、木质材料和木匠工艺的选择,以至于民族建筑以不同的风格呈现。黔东南地区多为山高坡陡、广布石灰岩,土层松散,这里的民族人民发挥其智慧因地制宜。如雷山县西江苗寨、朗德苗寨、丹寨清江苗寨一带海拔相对较高,且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只好按照当地现有的森林资源取材沿山坡递增而建,由于黔东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季明显,降水较多,苗寨的吊脚楼以三角形、长方形、菱形多重连接构成三维空间结构,以预防雨季降水量较大而影响居民居住安全。以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小黄侗寨、榕江三宝侗寨一带海拔相对较低,气温较高,这一地带修建鼓楼布局相对平坦,以夯实鼓楼逐层递增修建基脚。也就是说,同一地区的少数民族因生存的自然环境不大相同,房屋的结构、取材、平面布局等呈现出明显差异,而少数民族地区只有以不同的建筑形式克服地理环境带来的房屋修建困境。而在当代钢筋混泥土建筑冲击下,人们偏好于把钢筋混泥土与木材相互补缀,使原来古朴典雅、工艺精致、气韵恢宏的原生态建筑风格变得土洋联殃、不伦不类。

2、苗侗文化差异影响民族建筑

黔东南是以苗族、侗族聚居为主,异质民族文化共存的少数民族地区,而不同的民族其民族文化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文化的差异影响着其建筑的风格。从民族文化来看,苗族偏好吊脚楼源于中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傍山而建,依山而坐,形成“半干栏式”的建筑风格,而侗族偏好鼓楼源于中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鼓楼凭空而起,延续着“干栏式”的建筑风格。 同一民族生存地域不同,其民族文化也有差异。凯里舟溪地区的苗族村民生活、休息于木楼一层,家中劳动生产工具、家禽牲畜饲养于木楼院坝;在雷山西江苗寨的苗族村民居住于木楼二层,而劳动生产工具及家中的家禽牲畜饲养于木楼一层(底层)。由此看来,不同民族的建筑样式和苗侗族文化之间相互结合,形成了黔东南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3、民族文化交流影响民族建筑

黔东南是以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苗侗族人民热情好客,被誉为“百节”之乡,这里的人们趁着节日强化了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民族之间时常把民族建筑为日常生活的话题,相互分享和借鉴建筑结构的优点,切实解决了对房屋维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节省了请木匠师傅的成本,特别是黔东南各地方的同一民族由于语言、生活方式等方面有些微小的差异,这使各地方的建筑业存在明显的差别。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方便,特别是快捷的通讯工具拉近了苗侗族人民的联系与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增进民间建筑发展,在不同的村寨也开始呈现了其他村寨建筑的风格,特别是城镇化的进程,人们观念的转变加剧了民族建筑砖木补辍,进而以不同形式对民族建筑本土化产生了影响,这种建筑形式不间断地扩散,甚至渗透到各民族中去,不但破坏了民族建筑的生态,也给民族建筑文化披上了一层不伦不类的外衣。从而在民族建筑方面的保护和创新也显得越来越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黔东南民族建筑创新措施

当前,如何创新使民族建筑既体现了黔东南的民族风情,又呈现了民族建筑的风格。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与建筑应该是一种最朴素、也是最完美的结合, 人们又将如何将自然之美、环境之美、民族之美与建筑艺术之美相柔和起来,使黔东南民族建筑返璞归真,既顺其于自然,又与时俱进,适宜于自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

民族建筑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综合产物,但继承黔东南民族建筑并不是意味着照搬照抄,原封不动的复古,而是在当地民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基础上,切合考虑“本土”的自然地理环境、民间民俗文化、劳动生产、农耕作坊习惯等因素循序渐进地推动民族建筑创作发展,这样创作才更具有时代的生命力,也才有助于建筑文化的创新。

2、在保护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是对该民族地区或者是该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真实体现,而在黔东南的民族建筑中,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符号、色调和装饰,每一种符号、色调和装饰雕刻在建筑上都蕴含着这个民族元素的特殊含义,是这个民族劳动生产、民俗习惯、精神信仰的象征。要以保护本地民族建筑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先进技术和科学设计来修建适用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既含有民族建筑的风格亮点,又具有民族时代感,更具有黔东南民族建筑风格的时代气息及鲜明个性。

3、在立足功能基础上加以创新

适应于市场发展的民族建筑最有魅力,人们随着经济发展需求,对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传统的民族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把其使用功能、艺术功能、抗震功能、经济和使用者的心理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设计,创作具有民族创意元素、主题特色鲜明、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筑风格,向人们展现黔东南民族建筑风格的魅力和气魄。

总的来说,黔东南民族建筑风格是对这一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载体,在随着现代建筑的猛烈冲击下,克服自然环境困难,始终坚持不渝地强化黔东南民族建筑风格的保护和传承,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建筑风格的创新,以杰出的建筑艺术和民族风格迎接民族建筑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 杨卓.内蒙古民族特色建筑风格的创新与研究.天津科技大学,2010.03.01.

[2] 王贵生.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J].贵州民族研究, 2009.06.25.

[3] 赵灿.浅谈云南民族建筑风格的传承与创新[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15.

[4] 王孝榆.时间、空间和建筑―浅议青海建筑风格的多元性.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1992.09.30.

第5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居;建筑;特征

中国木构架体系的房屋萌芽于新石器时代后期。公元前五千年的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文化遗址反映出当时木构技术水平。公元前五千年的中国中西部的陕西省西安半坡遗址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显示了当时村落布局和建筑情况,说明依南北向轴线、用房屋围成院落的中国建筑布局方式已经萌芽。先秦(公元前二二一)时代,“帝居”或“民舍”都称为“宫室”;从秦汉起,“宫室”专指帝王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住宅。汉代规定,列侯公卿食禄万户以上、门当大道的住宅称“第”,食禄不满万户、出入里门的称“舍”。近代则将宫殿、官署以外的居住建筑统称为民居。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不同,另外,中国南北地区气候、建筑材料资源和地理条件也存在差异,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各民族就出现了不同的民间住宅类型,各有各自的特征。这些民居类型都与他们所生活的空间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紧密相关,在中国的建筑学科中有着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1 中国民居的式样及特征

(一)中国传统民居形式

1.1 合院式房屋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习惯以大家族为主的居住方式,所以都喜欢四合院。合院房屋构造均以木结构为主体,砖墙为围护构造。整体建筑布局井然有序,坐北向南,呈轴线对称。合院的空间布局做的紧凑而不拥挤,一般都做得很朴素,给人一种亲切感。

1.2 井干式房屋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1.3 干阑式房屋

干阑式房屋也是木结构建筑的一种。这种房屋,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木材,然后在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干阑式民居是一种非常能适应环境需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1.4 窑洞式房屋

中国的窑洞民居是在黄土高原天然黄土层下孕育生长的。人们依靠山体斜坡,利用黄土不易倒塌的特性,挖出拱形的洞穴来居住。窑洞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从认识到利用和改造黄土的智慧的结晶。窑洞民居具有取之方便,获之易得,经久耐用,利于安全,冬暖夏凉,节能环保,节约土地等特点。窑洞的发展甚早,而且一直沿续至今。

1.5 穹庐式房屋

穹庐式房屋即是圆型的毡包,人们习惯称之为蒙古包。毡包平面呈圆型,是用木枝条编成可开可合的木栅做壁体的骨架,用时展开,搬运时合拢。小型的毡帐直径为4~6米,内部无支撑,大型的则需在内部立2~4根柱子支撑。毡帐的地面铺有很厚的毡毯,顶上开天窗,地面的火塘、炉灶正对天窗。

1.6 土楼房屋

客家土楼(民居),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方形、五角形等多种形态,各具特色。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是中国几种常见的民居类型,除此之外,我国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民居,譬如碉房式、捆绑式、独座式民居等等,都各具特色。

(二)我国民居的主要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民居建筑分布也十分广泛,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也不相同。民居中的特征,总体来说主要是指民居在历史实践中反映出本民族地区最具有本质的和代表性的东西,特别是要反映出与各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习俗、审美观念密切相关的特征。民族的经验,则主要指民居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如何满足生活生产需要和向自然环境斗的经验,就是通常所说的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经验。不同的民族,其传统风俗、生活习惯、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思想观念等也不相同,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对房屋的平面布局、结构、造型等进行布置,使房屋呈现出自己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显示了民族特色。

2 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实例

2.1 北京四合院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

2.2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

2.3 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客家土楼的高大、奇特,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2.4 蒙古包

蒙古包也称“毡包”。蒙古族传统民居。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牧区。一种用厚羊毛毡制成的圆形凸顶蒙古包房屋。分移动式和固定式两种。牧区多建移动式。通常高约2.5米,直径4米。包顶有圆形天空,通烟气。包门小,朝南或朝东南。具有制做简便,便于搬运、耐御风寒,适于游牧等特点。

2.5 黄土窑洞

窑洞民居历史久远,是一种独特的居住形式。窑洞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黄土的利用的典型。黄土窑洞民居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人们依山靠崖、随坡就势,然后开挖洞穴。通过简单的工具和人力获得居住处所。挖出的土方还可以铺垫场地,筑墙,土尽其用,既能节省材料,又经济适用。

2.6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中部,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古城中保存有400多处近代民居,典型地体现着我国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3 结语

中国疆域辽阔,历史悠远,各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尽相同,因而中国民居的多样性在世界建筑史也较为鲜见。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我国重要的建筑类型之一,在研究传统民居建筑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今天要创造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新建筑,从传统民居可以找到一些原始资料、技术、经验等,因而传统民居的研究成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

第6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居住文化彰显血缘凝聚力

福建土楼的建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仍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征。土楼的建造,一般都是在同宗血缘家族的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稳重存在和发挥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楼里,一楼之内乃“一公之孙”。楼内数十、数百人中,有父母、兄弟、叔侄、妯娌、婆媳等宗亲关系,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同楼人聚居共财。

一家之内,家长说了算,一楼之内或全村同族之内,族长说了算,这是土楼客家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所严格遵奉的一条原则。土楼中的祖堂是土楼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处于全楼的核心地位。它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即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又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有限的生存空间是土楼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对这种情况,日本学者茂木计一郎等人在考查了土楼后曾感慨地说:“几世同堂的大家族制度在中国是自上而下就可见的习俗制度,但像客家人那样,至今保持了富于共同协作的家族观念的大家族制度,想来是非常罕见的。”

土楼的造型结构亦体现了客家伦理制度的不可动摇性。五凤楼的构造最是层次分明,等级不可逾越。其上、中、下中轴三堂厅、中轴厢房和后楼及横屋房间,按伦理等级分定,中堂为核心,后堂辈位最高,下堂厅次之,朝南靠后为大,朝北靠前为小。家族长居后楼或中堂两侧正统间,长房或家长居朝南,其余依辈分排定。方楼圆寨简单看似乎一切明确平等,家长制不明显。实际上客家方楼圆寨平面布局中隐藏着三堂屋轴线意识,强调聚族而居所应遵守的尊卑秩序。方楼圆寨均在中轴线中心位置建一高大厅堂,作全楼的中枢和向心点,楼内每环每层每间房屋朝向中枢,体现了客家人的家族向心力和统一性。

生土建筑的活化石

面对一座座有漫长岁月的土楼发出一声声惊叹之后,人们对于“客家人如何创造神奇的土楼、土楼又如何孕育繁衍一代代土楼人”等问题,表现出更为浓厚的兴趣。

起先,客家人沿用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术,利用当地竹、木、泥、石等原料,从建造简便的木屋土屋发展到泥墙瓦顶的土楼。为聚族而居,又逐步建成系统成熟的大型多层生土建筑。清康熙、乾隆年间,福建永定广种烟草,被称为“烟魁”的条丝烟大发展,畅销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烟商大发其财,又因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仕官辈出,使永定的豪门富翁和部分民众有了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伟的土楼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出现了其他客家地区望尘莫及的鼎盛时期。这些高大土楼因取材方便,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审美价值,而辐射周边客家地区。永定土楼作为客家土楼中最优秀的作品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

每一座土楼,从整体到各个不同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它独立的作用和功能,整座楼具有通风采光、防潮保温、防风抗震、安全自卫的特点。

以其整体功能而言,坚固厚实的土围墙,如一道天然屏障,既维护全族人聚居凝结的向心力,也为全族人在社会出现各种矛盾斗争,或与大自然拼搏中,有效地保护族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土楼尤其圆方楼形同城堡,易守难攻,防御性能极强。土楼不论大小都设厅堂,作全楼活动中心。在此可以进行宗族议事,或婚丧喜庆,或接待亲朋好友,或宴请宾客及其他关系全楼人的大型活动;土楼天井是土楼人休闲的好场所;大多数土楼有门坪,作晾晒稻谷和楼人与村民室外节日活动之地;楼内设学堂,体现了客家人重教兴学好传统;其他附属建筑如浴室、砻谷间、厕所、牛栏、猪舍等一应俱全。功能齐全的土楼如同一个小社会,折射出客家社会的风貌。

土楼由封闭式向半封闭开放再到开放式的转变,反映了客家人作为一个民系由弱而强,反客为主的历史变化。当年,客家先民被迫由中原南迁,辗转来到南方的荒郊野岭山区落居。面对丘陵盆地,灌木丛林,野兽出没,强悍土著,他们既需要聚居又受地域限制而各族散居,不得已在建族楼时,采用高大,坚固,封闭的土楼形式。

有资料证明,较古老的客家村落,最初仅一座或几座土楼,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出现了当代人看到的多座或一群土楼,说明客家村落的形成是由最初的几族为村到人口繁衍、族群增多,土楼比邻而建,其中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因素,更体现客家人逐渐站稳脚跟,由“客人”向“主人”转变。民系的强大反映到住宅风俗上,即由较古的封闭性极强,到逐渐半封闭再到半开放。

道家哲学思想

在众多的土楼形状中,圆土楼是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的,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福建作家许怀中说:“土楼是个句号,却引出无数的问号和感叹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一郎说:“土楼像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像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师克劳得说:“土楼是客家人大胆、别具一格的力作,它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圆楼外高内低,楼内有楼,环环相套,最具特色,其通风采光、抗台风地震、防卫功能比方楼好,赢得了许多中外专家学者、文人墨客精彩纷呈的赞颂和比喻:犹如古罗马的城堡,直指云天;犹如黑色飞碟,从天而降;犹如朦胧古月,悬于东方;犹如一座古井,永不干涸;犹如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博大精深。

八卦是中国古代最神圣的文化符号,对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医学、文学、宗教、建筑、养身等方面,都产生极大影响。不夸张地说,八卦自古至今深深渗透于中国人社会物质精神生活之中。客家人肇自中原汉民族,承继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和劳作中,毫无例外地或多或少体现出道家八卦的哲学因子。在客家土楼建造中,八卦的运用可谓精彩绝伦,不仅八卦土楼完全以八卦精髓为建楼指南,而且其他类型的土楼建造亦多用八卦择地定位,镇宅禳邪,出煞保安。

现存有名的八卦土楼是:在田楼、西陂天后宫塔楼、振成楼、八卦堡、葸茅围屋等。在田楼,建于漳州市诏安县官陂乡大边村,其建造完全按八卦精义进行。主楼共分八卦、部分,每卦八开间,合六十四卦六十四开间。八卦八等分匀称,每等分之间从一层直起泥墙作防火墙。八卦楼内门户讲究,每家的家门都有门楣和堂号。门框悬帖各种八卦平安符,楼上楼下除精美镂雕花窗外,还有特殊的八卦保安厌胜吉符意义的门窗彩画,全楼洋溢一派典型的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心理文化气息。踏入楼内,尤置身于古老民众信仰的氛围中。广东翁源县江尾镇的葸茅围屋,据说是唐相客家人张九龄后代所建,是典型的八卦围屋。围屋的中心场地与四围街巷,房间组合按阴阳八卦图形施工修建,整幢围屋有乾、坤、兑、巽四门,象征天、地、风、泽四种天象,昭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八卦土楼数量不多,却为土楼文化写下精彩的一页。

浓厚的文化内涵

第7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材料包括硬质和植物材料2种。硬质材料的使用,应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材料的质地、色彩、形状等特性。使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充分融合。地方材料的选用不仅可以创造出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还起到了降低建设成本的作用。植物材料的选用,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可以减少成本,植物的成活率也有保证,还可彰显地域特色。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视觉效果。首先草灌乔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立体景观效果。其次,树形与色彩的搭配,要突出季相变化,做到四季有景。

2地域性风景园林的设计实践

2.1项目概况和规划目标

芙蓉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城东南部,地处乌江与芙蓉江交汇地带,为苗族、土家族、仡佬族的聚集地,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整个场地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傍水”的盆地地貌景观,且场地南北两侧各有一条山溪流过,形成了山环水抱虎踞龙盘之势(图1)。周围的山体起伏较大,规划区用地为西高东低的缓坡地势(图2)。芙蓉湖旅游区由巴渝风情镇、温情土家寨、激情苗寨、怡情仡佬寨、诗情农耕园、湿地公园休闲区构成,它既体现了场地天然的山水优势,又与当地浓郁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在景区的设计中把地域文化很好的体现出来。芙蓉湖旅游区的规划目标为:在规划中充分挖掘“山、水、田、林、民俗村庄”等旅游资源,注重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传统文化在现代景观的营造中加以继承和发展,在尊重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打造新的文化。

2.2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

2.2.1总体规划布局

本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未采用城市规划中常见的连片发展的城镇布局样式,而是采用我国古代聚落“田+林+庄”的空间形式。通过农田、绿地将规划区内的土地分隔开来,形成以巴渝风情镇为核心,以土家族、苗族、仡佬族民俗文化村为重点的4个功能组团。其中将苗族民俗文化村布局在基地左侧,而土家族世世代代有喜水的特点,故将其布局在基地右侧更靠近山溪的地方,仡佬族的祖先称他们是天上来的民族,将其布局在基地的缓坡的最高部,寓意最接近天的地方,以商业为主的巴渝风情镇,布局在缓坡的最低处,通过环形道路又将各个组团之间连接贯通。该组团方式既没有破坏规划区内的生态环境,还丰富了景观层次和内容(图3)。

2.2.2功能分区

本规划根据用地功能及风貌特征,共划分了6个特色片区(图4)。1)巴渝风情镇。该片区中以巴渝文化为主题,在位于巴渝风情镇码头处,设置一组码头文化的缩影景观。主要通过纤夫主题雕塑以及印刻在地面铺装上的纤夫足迹和川江号子,向游客展示码头文化的历史沧桑。这组纤夫主题的景观设计,既丰富了景观的文化性和趣味性,又为游客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1]。2)温情土家寨。以土家族文化为主题的土家族民俗文化园,利用园区基地南部河流两侧的地形高差进行分台处理和种植花卉植物,形成层层花田。并于河流之中分段修建景观性拦水坝,提高水位,增加静水面积,形成水面倒影效果。在河流之上还设置了滨水栈道,架设了景观廊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花溪景观。3)激情苗寨。苗人素有对枫树的崇拜,他们把枫树视为苗族的族标。因为苗人世代信奉枫树对其庇佑,故将红枫纪念林设计在苗族风情区入口处的大面积开敞缓坡地带,潺潺的河水从旁边流过,苗族村落散布在其周围。人们置身于高耸入云的枫树林下,仿佛感受到枫树正在向其讲述着苗族悠久而神秘的历史。另外利用园区基地地形高差,采用“蓄水成瀑”的方式,形成了水幕墙景观,将苗族历史上5次迁徙的历史镌刻在幕墙之上,让游客在观景的同时了解苗族历史[1]。4)怡情仡佬寨。仡佬族是以竹为图腾的民族,而竹在我国传统意义上又是高雅的象征。本规划利用这一文化现象,将其定位为以文化艺术和养生为主题。利用仡佬族民俗文化村周边的农田,以仡佬族的族花百合花为基础花种在配以郁金香等花卉植物种植,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在花田周边搭建的艺术家客栈与花田景观共同构成了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画卷。5)诗情农耕园。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农耕园内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形成五彩梯田景观,在梯田中矗立瞭望塔,让游客可以登高一睹梯田盛景。除此之外,于农田之中,设置木栈道,既可以近距离接近作物,又不会破坏到作物的生长,游客漫步之上,穿梭于农田之间,在欣赏田园美景的同时,还能聆听到自然界的鸟语虫鸣。6)湿地公园休闲区。以浪漫沙洲为主题,以情侣文化为基调。本规划以苗族广为流传的《小龙女与召赞》唯美动人的爱情传说故事作印子,通过在湿地公园的小岛之上设置龙女与召赞的爱情主题雕塑,并在园内规划情人路、情人树等文化景观,将其打造成象征永恒爱情的文化之洲[1]。

2.3规划内容

2.3.1景观组织

景观组织分为“两轴”和“两带”。“两轴”:东西向贯穿田园风光带,并连接仡佬寨和巴渝风情镇的人文景观轴;南北向贯穿巴渝风情镇的生活景观轴。“两带”:依托规划区内主要河流形成的南北2条滨水观光休闲带(图5)[5]。

2.3.2植物规划

在对原有植被的处理上,以保留为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对景区植物进行适度改造。根据每一功能区风格的不同,对基调树种的选择应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除此之外,应选用季相特征明显的乔灌木,以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效果。所选树种以本土易活树种为佳。

2.3.3建筑规划

1)村落建筑风貌片区。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地域性高于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同一区域内其建筑风格大体一致。因此,该片区建筑以渝东南传统干栏式木构建筑风格为主,建筑色彩上以灰顶为主,屋身保留木本色。在此基础上,土家族和苗族建筑突出吊脚楼建筑特色。苗族建筑融入牛角形的特色装饰符号和突出“豆安息”的建筑构件特点(图6)。仡佬族则以干栏式建筑为主,体现朴素的建筑特点,简化门窗的装饰构件,在檐口处增加具有仡佬族风格的波浪纹符号构件[6]。2)巴渝风情镇风貌片区。该片区的建筑以白墙灰瓦、大坡顶穿斗结构的巴渝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为主,强化吊脚楼建筑形式(图7)。

2.3.4水系规划

除了规划湿地、池塘、水梯田等大型水景和喷泉景观、跌水景观外,还通过引水穿寨的方式,形成丰富的景观网络,并将浅底、窄道引导的细流不断流淌于人行尺度的空间中来,形成具有特色的水街空间,创造了富有生气的街道景观。

3小结

第8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关键词]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赵秀文,天水师范学院经济与社会管理学院讲师,历史学硕士,甘肃天水741001

[中图分类号]K281/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10-0137-03

一、鲁土司历史文化

元末,明军攻打元大都北京,元顺帝逃跑,安定王脱欢跟随不及,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西征,脱欢在河西一带降明,被明王朝安插在甘肃永登连城。随后,脱欢的孙子失伽因战功显赫,明成祖朱棣将他比作“成王封周公旦于鲁”,故赐姓为鲁,失伽改名为鲁贤,自此,连城土司以鲁为姓,后人称“连城鲁土司”。鲁土司统治连城达560多年之久,留下了一座至今依然保存比较完整的宫殿式古建筑群――鲁土司衙门,蕴涵着丰厚的鲁土司历史文化,是弥足珍贵的旅游资源。

(一) 鲁土司的建筑文化

1.鲁土司衙门

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初。清嘉庆年间,十五世土司鲁纪勋又仿皇宫形式做过修建,占地约1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97平方米,建筑物226间。它是古丝绸之路沿线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这座衙门,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建筑布局严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称。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永登县成立了鲁土司衙门文物管理所进行管理,1996年鲁土司衙门被确定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一进数院,其主体建筑从外到内依次为大照壁、牌坊、仪门、提督军门、大堂、如意门、燕喜堂、朝阳门、祖先堂,均建在一条直线上,共组成五个四合院。附属建筑有粮仓、马号、花园。为防火之需要,各院之间有一间之地或空或以门相隔,互不紧连;为通水之顺利,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最后的祖先堂高出前地平面四米。

2.妙因寺

妙因寺(为鲁土司家寺)“位于大通河东岸鲁土司衙门附近,背靠石屏山,右临大通河,山水相映,环境幽雅,是甘肃著名的风景游览”处所口。妙因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其主体建筑有山门、鹰王殿、科拉殿、万岁殿、古隆官殿、塔尔殿、多吉羌殿(德尔经堂)、禅僧殿、大经堂(宗喀巴殿)、僧舍、塔儿等。

妙因寺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艺术精湛,是融藏汉风格为一体、集佛教道教因素于一处的建筑。妙因寺的建筑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左右辉映,自成格局,一进山门,全景映入视线。

(二) 鲁土司的宗教文化

鲁土司出身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凡蒙人子弟,除承嗣之男儿外,必令充当喇嘛,每户一人,虽王公子弟依然”。鲁土司曾建有多处寺院,每寺有大喇嘛一人,即是庙主,多以土司子弟担任,有很大的权势。此外,鲁土司也信仰道教,崇道的方式就是修建道观,不仅如此,鲁土司衙门的祖先堂就是一个万神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连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情况。

二、鲁土司历史文化的特点

(一) 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特点

鲁土司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鲁土司衙门是典型的汉式建筑,妙因寺是一组融合汉藏民族特色的古建筑群,虽然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以藏式特色为主,但也融进了汉式建筑的元素,融进了道教文化的元素。

(二) 鲁土司历史文化具有包容性

鲁土司作为蒙古贵族出身,自其始祖脱欢投明起,一方面为了迎合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这个民族自身具有的包容性,它作为一个文化系统,对新生事物总能持一种包容的态度,能吸取各种文化的精华,它先后接受了汉文化、藏文化、满文化、道教文化等等;此外,其本身也包含了多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小有影响,虽然其自身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其文化始终绵延不绝,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三) 连城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文化的民族融合性强

鲁土司所辖的连城历史上就是多民族聚居区。鲁土司始祖脱欢治第连城以来,在这里生活着藏、蒙古、汉、回、满、土等诸多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这里必然也成为多民族文化的汇聚区,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撞击是相当激烈的。并且,连城作为甘青要道、河西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地理位置折射出这里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融合性较强的文化特点。

三、鲁土司历史文化在当代旅游开发中的社会价值

(一) 对当地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个历史城镇的文化特色是“该区域传统文化的集会,它真实具体地记录了该区域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过程”。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恰好承载了古镇连城的历史与发展。建筑是古老小镇的象征,鲁土司衙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就是连城镇这个古老小镇的象征和标志。鲁土司统治连城达560多年之久,无论是当时,还是今天,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都深深地影响了当地的文化。

鲁土司历史文化扎根在的边陲重镇――连城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其地域性、民族性表现得非常突出,而人们外出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观新赏异、体验文化熏陶。正因为如此,鲁土司历史文化中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完全可以打造成当地人们的精神文明亮点,也是永登县旅游开发中人文景观的亮点。

鲁土司衙门吸引了众多国内专家、学者、教授、游客,前来参观、考察、游览。其家庙――妙因寺因其地处甘肃出入青、藏的交通要冲和汉蒙藏等多民族聚居区,在甘青喇嘛教中颇具影响,故常为历代达赖、班禅所驻锡。其中,五世班禅、六世达赖、七世达赖曾到寺做过佛事。同时,“妙因寺在青海省藏族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深有影响,过去每年春夏之交,信徒们成群结队,长途跋涉来这里朝拜贡献,转寺磕头,以示笃信虔诚”。并且,“该寺在甘肃地区喇嘛教中颇具影响,每逢旧历正月初八、初九普度会、四月八浴佛节,前来朝拜上香的群众可达万人”。“该寺的宗教仪式和节日主要有每年正月间的毛兰姆法会(祈愿法会),据说这是达赖六世自拉萨介绍过来的。正月初八、初九两天,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三寺僧人集于妙因寺,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在此期间,内蒙古、青海、兰州、天祝和本地的善男信女、商贾、游客络绎不绝,蜂拥而至,香火极盛,热闹非

凡。”这足见其影响的重大和深远。并且,进一步挖掘鲁土司历史文化,提炼历史文化精品,再现其精华部分,为今天连城镇的旅游服务,这中间既有古人的智慧,又有今人的创意,两者的结合将使鲁土司历史文化得到延续与发展。

(二) 对当地环境的优化和鲁土司衙门等古建筑的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鲁土司历史文化是由甘青周边各民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有的以物态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表现为鲁土司建筑文化和宗教文化;有的继续在各民族现实生活中传承着,表现为各民族生活当中的民俗风情,即习俗文化。历史文化旅游的效用主要有二:一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二是借助历史文化旅游,因势利导,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通过历史文化旅游实现鲁土司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第一,鲁土司衙门和妙因寺的保护、维修和利用。它们反映了甘青周边蒙藏汉民族有关衣食住行、信仰、宗教、风俗习惯、建筑技术等文化的变迁,有着很高的历史、科学、文化价值。随着历史文化旅游的兴起,国家把它们列为保护项目,重新修葺,由专门人员管理,供游客观赏。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比较完好的保存,而且它们是继续介绍、宣传我们优秀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的主要场所。第二,鲁土司博物馆的建立。鲁土司博物馆将陈列历代鲁土司画像及其所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具、铜印、家谱等历史文物以及鲁土司衙门现存的左宗棠书楹联、顶戴花翎、金银首饰、玉器、如意、木塔、清漆盘、明清瓷瓶、盔甲等文物;还可以陈列大通河奇石。鲁土司家谱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历代鲁土司为封建王朝“效忠”的事迹,是研究鲁土司的原始资料。近几年连城人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爱好奇石的人们为了陶冶情趣,收集了一大批大通河奇石,如果能把这些奇石展现在游客面前,一方面可以激起游客的兴致,另一方面也是人们了解大通河的“活化石”。它们不仅得到了成千上万游客的青睐,而且找到了很好的保存场所。鲁土司博物馆除了保护陈列历史文物外,还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鲁土司积累和遗存的这些传世文物,从内容到形式,内涵十分丰富,价值极高,因此它们是非常珍贵和罕见的。作为仰慕鲁土司衙门的游客,如果能一睹鲁土司博物馆的这些传世文物,借此了解鲁土司及其相关的历史,那将是非常欣喜和愉悦的事情,他们会觉得不虚此行。

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最大特点就是所开发的旅游资源力求体现原汁原味,不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使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大力强化笔架山和石屏山的坡面的山林种植,突出地方特色,为鲁土司衙门提供良好的环境背景;结合旅游开发,布置绿化广场;发动镇区居民培植庭院绿化,并利用空地种植树木;增加绿化意识,在道路和拆迁空地上尽可能地恢复或种植树木,以美化镇区的生态环境。鲁土司衙门全是民居,烘托勾勒出衙门形象;内部院落尤其是鲁土司花园则以草坪、种植观赏树木、花卉为主,恢复鲁土司花园以前的风貌。衙门前面的大通河,河道两岸的河堤加以整治,将其拓宽加高,留出一定的空地用以种植花草树木;靠近河岸的农户还可以在自家修建“农家乐”。游客不仅可以在河边散步、纳凉、观看美丽的大通河,还可以在这里用餐、品茶、休憩。这样,既整治了大通河河道、美化了周边环境,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发展,真可谓是事半功倍。

(三) 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在旅游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把历史文化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以改革,发展和应用,也就是说利用历史文化发展旅游,可以促进历史文化和当地经济的双向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经济产业。它利用本地区、本民族所特有的优势,如民族建筑、民间歌舞、风味食品等加以开发利用,招徕游客。历史文化旅游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的深度开发必将为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连城镇作为永登地区历史活动的重要平台和产物,既是传承和表征连城镇社会历史发展真实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保存和聚集历史文化资源最为丰厚完整的地区。故此,从当地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连城镇成为永登县甚至兰州市最为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重镇。

鲁土司衙门是我国现存四大土司衙门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门。开发利用鲁土司衙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旅游业培育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永登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景区群众的致富奔小康,获取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9篇:土家族建筑文化范文

论文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建筑具有多元性、丰富性、原生性及景观独特性等文化特征,既反映了各民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也反映了各民族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家庭结构,还反映了各民族的文化类型、文化差异、审美心理、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云南民族建筑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云南民族众多,地理和气候条件多样,使云南民族民居建筑显得多彩多姿。各式各样、五光十色的民族民居,外有奇丽的风貌,内有智慧的技艺,引人注目,形成了云南突出的民族民居文化。

云南各地都有不同的民居建筑。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元江哈尼族的土掌房,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的竹楼,大理等地彝、白族的重檐瓦房以及白族由重檐瓦房发展而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彝族发展形成的“一颗印”等,在结构、布局、装饰、工艺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典型化和规范化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特点。

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竹楼、土掌房、木楞房随汉文化的不断传入而不断改变。一方面,很多民族在吸取汉族建筑风格和技术后,结合本地、本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生活习俗,逐步创建、发展了有自己特色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受自然条件、生活习俗、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制约和影响,各民族的民居仍以木楞房、土掌房、竹楼作为基本的住房,历经几千年不变,只是在工艺和技术上逐步改进。重檐式瓦房是多元文化结合的典型民居,彝、白族人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建了“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六合同春”等壮丽、舒适、体现工艺类的住房,并历经千年以上,成为具有悠久民族传统的住宅。

一、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

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构成、地理经济和信仰及意识形态。

与中原地区自先秦以来就形成比较明确、清晰的文化传统相比,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在同一时期,有多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如傣文化从来都是一种独立的文化类型,百淮系文化也自成一家。

从地理经济上看,氏羌文化起源青藏高原的氏羌族群,是一种高原游牧游耕文化,“编发左社,随畜迁徙”是其特点;百越文化源于我国南方地区的百越族群,稻作、干栏建筑、纹身为其本质;百淮文化被视为云南的本土文化,或许可称作“以采猎为务”的狩猎文化,剿牛、猎头、喜山居…显然,这种划分是极为粗略的。实际上,每一种都并非纯粹的文化类型,而是杂交各种不同的文化因子于其中,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比比皆是。

从族源出发,云南文化可分为氏羌文化、百淮文化和百越文化几种类型。从精神意识看,又有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巫鬼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之分。

这些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民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建筑中被划分得很明确。云南少数民族在建筑中众多的忌讳也充分说明了多元性,例如白族、彝族的门楼和壁照是相当重要及神圣的地方;“土掌房”的炕是标志社会地位的地方,等等。

二、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丰富性

(一)建筑分布的丰富性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2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分布上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在聚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自己独特的建筑样式,例如大理白、彝族、宁菠纳西族、怒江傈僳族、元江哈尼族、西双版纳傣、景颇族等,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筑样式都是统一的,沿袭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风格;在杂居的地方,可以看到各少数民族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由此而衍生出的很多新的建筑样式。

少数民族在云南分布很广,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侃、景颇、布朗、纳西、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的立体分布也较明显。白、壮、回、纳西等族多居于平坝;傣、阿昌居于低热河谷;彝、哈尼、拉枯、仇、景颇、布朗、瑶、德昂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多居于高寒山区;藏和普米居于滇西北高原;傈傈、怒和独龙族则分布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彝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北、苗族主要分布在滇东和滇东南地区;傈僳、怒、独龙、哈尼、傣、拉枯、低、景颇、布朗、纳西瞥藏、阿昌和德昂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的广大地区。

(二)建筑样式的丰富性

从建筑的样式来说,云南少数民族的建筑可谓丰富多彩:有平顶的,例如哈尼族的“土掌房”;有吊脚的,例如傣族、景颇族的“竹楼”;有分层的,例如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还有白族、彝族由重檐瓦房发展形成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以及彝族的“一颗印”等等。

这些建筑样式按照今天的建筑标准来看也是相当科学的,它们之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备通风、透气、透光、保暖等功能,有的还具有冬暖夏凉,防潮、抗震等功能。

三、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原生性

(一)建筑材料的原生性

炎热多雨潮湿的云南南方地区竹木繁茂,各民族以充足的竹木材料建造竹楼,凉爽、防湿,是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良好住房。高寒山区森林茂密,气候寒冷,各民族就地取材,建造了保暖性良好的木楞房。滇南山地建筑土掌房,所需泥土木材多,这种房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好,屋顶做晒台晒粮食,便于生产生活。重檐式瓦房和“一颗印”式房屋保暖和防风性能好,适宜温带地区人们居住并可防风和抗震,适合云南大理、丽江等地的自然条件。滇池、洱海地区是云南经济文化中心,彝、白、回、纳西、汉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各民族建筑“三颗印”式、三合院、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造价和技术要求高。而云南东南、南方的木柱房、土掌房、竹楼等造价低,技术不高,适合这些地区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状况。

(二)建筑样式的原生性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境,自古以来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就不多,除了云南的政治文化中心大理、昆明以外,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而充分保留了自己民族的建筑特色。即使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建筑样式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得益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超级秘书网

四、云南少数民族建筑的景观独特性

除了满足建筑最基本的居住功能以外,云南少数民族建筑还突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特色—景观独特性。

白族的民居建筑均为独立封闭式的住宅,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一座端庄的民居院落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一般的建筑形式是:“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少数富户住的“四合五天井”,即四方高房,四方耳房,一眼大开井,四眼小天井。此外,还有两院相连的“六合同春”,楼上楼下由走廊全部贯通的“走马转阁楼”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犹似迷宫。不过这种古老而又造价昂贵华丽的住宅已不被当地白族人采用了。现在多是一家一户自成院落的二层楼房。但雕刻、彩绘仍不减当年,而且有所发展。白族民居往往注重门楼、照壁建筑和门窗雕刻以及正墙的彩绘装饰。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门楼建筑艺术水平的高低,可以确定其主人的经济地位,也是一种光宗耀祖的标志。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大理石屏、石刻、彩绘、凸花砖和青砖等材料组成一座串角飞檐、花仿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的综合性艺术建筑。

照壁是白族居民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院内有照壁,大门外有照壁,村前也有照壁,可见照壁的作用和重要性。照壁均用泥瓦砖石砌成。

彝族的“一颗印”,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子房常为楼房(由于山区,地方小,潮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空气,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由于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故称“一颗印”。

宁菠纳西族和怒江傈僳族的“木楞房”典型的平面有单间式、双间式、三间式三种,每一种又有带外廊及不带外廊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