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农耕文化设计精选(九篇)

农耕文化设计

第1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第2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粮食规模经营;影响因素;主要措施;枞阳县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7-13-03

枞阳县现有常用耕地面积4.88万hm2,其中水田面积3.52万hm2。粮食作物以水稻生产为主。近3a来年均实收水稻面积8.41万hm2,占全县年均实收粮食作物总面积9.6万hm2的87.6%,实收稻谷总产量46.13万t,占全县年均实收粮食总产量50.51万t的91.33%。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为主,这些种粮小户以湿润育秧手插秧栽培方式为主,投工多,单位面积栽插穴数和基本苗偏少,单产和效益低。面临青壮年农民弃农务工经商等人数增长态势,导致冬闲田面积逐年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索发展种粮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推进粮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途径,以解决粮食产需安全问题。

1 枞阳县粮食规模经营成效

1.1 带动了耕地综合治理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租易旱涝弃耕田签定合同10a左右,自筹资金和争取项目资金改造。金社乡种粮大户张广斌承租鳌山大圩易涝弃耕田0.2万hm2以后,在有关职能部门支持下,争取了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和资金,进行小田改大田、平整和土壤改良,机耕路和排灌设施都得到了改善。麒麟镇梅花团结大圩农田面积0.047万hm2,由于过去排灌设施差,集体种植水稻经常遭遇旱涝灾害而导致减产减收,种粮合作社和种粮大户承租以后,争取了国家土地治理项目和资金,维修了排灌设施,增强了蓄水和排灌能力,为粮食高产创造了基础条件。

1.2 促进了粮食生产稳步发展 过去种粮小户种植一季稻,冬闲田随处可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租后以稻-麦耕制为主,冬闲田减少,提高了耕地复种指数。根据县农技推广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县已发展种粮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计为1 725家(其中种粮大户1 479家),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耕地面积2.1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47%。2012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实收水稻、小麦面积合计为2.7万hm2(其中水稻复种面积2.2万hm2),实收粮食总产量19.75万t,分别占当年全县实收粮食总面积9.6万hm2的28.13%和粮食总产量48.89万t的40.4%。

1.3 涌现了一批种粮致富带头人 枞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度经营面积6.67~20hm2占比重大,有734户,承租耕地面积合计为1.26万hm2,分别占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49.63%、耕地流转面积的58.06%。以大部分家庭农场年均实收太湖糯面积17hm2左右为例,平均产量9 750kg/hm2(机口潮稻谷,下同),按潮稻谷田头成交价2.7元/kg计算(下同),产值为26 325元/hm2,扣除投入17 370.75元/hm2(其中物化投入4 320.75元;机旋耕和机收2 550元;人工工资4 500元;地租5 250元,水费750元),纯收入为8 954.25元/hm2。仅太湖糯一项纯收入为15.22万元。金社乡种粮大户王剑飞2013年实收糯稻面积200hm2,平均机口稻产量9 180kg/hm2,产值为24 786元/hm2,扣除投入16 974.15元/hm2(其中物化投入3 924.15元;机旋耕和机收2 550元;人工工资4 500元;地租5 250元,水费750元),纯收入为7 811.85元/hm2。仅中稻一项纯收入为156.24万元。成了种粮致富带头人。

1.4 提高了粮食品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稻和小麦上各种植1个优质高产品种,形成集中连片种植格局,规避了粮食农产品混杂销售现象;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合作,实现了“龙头加工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地+质量安全标准+定价”产销一体化生产格局。

1.5 促进了农机化发展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农机化生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根据市农机局统计年报资料,2013年全县农机总动力46.74万kW,其中拖拉机数量16 339台、13.29万kW;旋耕机2 328台,水稻直播机669台;水稻插秧机331台;联合收割机302台、1.24万kW;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3 977台、15.76万kW;机动喷雾器612台、2 361kW。2013年全县主要作物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4.01%,位于全市第4位,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收。

1.6 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据统计,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均雇用农民工约115.5万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按最低工资100元计算,年均支付农民工资1.16亿元以上,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

2 影响粮食规模经营发展制约因素

2.1 耕地流转租金上涨幅度大,订立合同期限短 一是耕地流转租金上涨幅度大。我县耕地流转租金由“七五”时期150元/667m2左右,到2014年上涨到350~450元/667m2不等,较“七五”时期上涨了2倍,达到或超过种粮纯收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敢承租。农民认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政府没有制定耕地不同土壤肥力出租租金标准。二是订立合同期限短。约70%的新型经营主体签定承租耕地合同期限只有1a。农民担心耕地经营权流转后难以收回种植,农签定合同期限长,期间不能上涨田租额度;政府领导认为是甲乙双方商定的行为,不能干预。

2.2 机耕路建设滞后 我县水稻主产区主要有金社、横埠、陈瑶湖、白湖、汤沟、麒麟、会宫等18个乡(镇)。由于局部水稻产区无机耕路,种植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愿意承租种植。

2.3 贷款难 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购置农机、耕地租金、种子、化肥、农药、雇工工资等支出大,而资金缺口需要贷款,但贷款“门槛”高,当地金融部门规定要有2套商品房产权抵押或规模企业担保等必备条件方可贷到款。

2.4 服务功能不强 一是农技推广力量不够。全县种植业现有在职农技推广人员83人,其中乡(镇)农技站45人,即587.95hm2耕地面积只摊到1名技术人员指导服务。多数乡(镇)现有农技推广人员只有2人,少数4人。农技推广力量薄弱,导致产前促成产销对接服务不够,产中技术指导不够,产后帮助总结经验和找出问题不够,影响科技到位率的提高。二是社会化服务跟不上。农资营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但社会化服务组织规模不大,服务功能不强,服务目标有差异。三是政府为耕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不够。据调查,以耕地自发流转为主,合同签定不规范、约束力不强,经济纠纷常有发生。

3 促进粮食规模经营发展的主要措施

推进粮食规模经营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体制机制保障和相关部门合力推动。

3.1 体制机制保障 宣传落实201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县政府要划定永久粮田保护区,确保粮田面积不减少;并制定枞阳县土地流转意见、耕地撂荒季节抛荒处罚办法、农田机耕路建设规划与年度建设目标、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见、耕地流转租金标准与合同期限试行办法、耕地流转奖补办法、土地流转绩效考评办法、粮食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考评奖励办法、农民务工技能培训行动计划、农民养老保障办法等配套政策。并成立土地流转领导小组,明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职责;县农委要制定农技推广人员包乡(镇)、村推广目标、农技推广人员绩效考评奖惩办法等。

3.2 加强农田机耕路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省农田治理等农业项目,重点加强对划定的永久基本粮田机耕路建设,为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化作业提供基础条件。

3.3 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推进耕地流转结合 宣传落实中央和县委县政府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地经营权流转等文件精神,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行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和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在国家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配套辅助设施,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改粮食生产“普惠制”补贴为按种粮面积据实补贴,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粮积极性;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乡(镇)政府成立耕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农民耕地确权登记步伐。会同村委会对外出务工经商等农民耕地、耕地撂荒或季节抛荒地,对要求承租耕地的农民都要分别造册登记,组织村领导、耕地经营权流转农户会商,根据耕地土壤肥力高低、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合理确定地租标准,制定年际田租递增幅度、耕地出租年限;利用电视、手机等大众媒体耕地流转有关信息;县政府统一设计印发规范合同文本。乡(镇)政府组织甲乙双方签定合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问题。与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结合,实行“农业产业化龙头加工企业+种植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质量标准+价格”产销一体化生产。

3.4 切实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县政府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担保服务;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支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发展农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担保方式,以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机、房产证等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开展订单、保单、粮食仓单等权利质押。县政府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第3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land reclamation scale and supplementary potential of cultivated land in Lulong Count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reclamation potential of farmland, reclamation potential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arable reserve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land reclamation potential, divided the level of potential, and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four types of potential.

关键词: 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潜力;卢龙县

Key words: land management;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potential;Lulong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3-0046-03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日益加剧,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土地整治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土地整治潜力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追求在一定的土地资源条件下实现耕地面积的最大产出,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本文引入四象限法,探索一条新的土地整治潜力研究方法,旨在为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提供方法支撑。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卢龙县位于东经118°45′54"-119°08′06",北纬39°43′00"- 40°08′42"之间,地处河北省东部,是沟通东北与华北交通联系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10年,全县总人口42.20万人,城镇化率24.5%,全县GDP 66.96亿元,地区财政收入3.9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7:32.8:46.5,二三产比重较高。本研究所用数据主要来自卢龙县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和卢龙县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统计年鉴等。

2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2.1 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2.1.1 农用地可整治规模的确定 首先,现有政策规定15°以上的坡耕地适宜退耕还园林。其次,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将相应区域内的耕地进行扣除。再次,对于已经实施的农用地整治项目,不再纳入可整治农用地规模范围。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手段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全面调查,筛选出各行政村范围内可开展农用地整治的耕地及其周边符合条件的闲散地等,最终确定县域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2.1.2 新增耕地系数的确定 首先,根据坡度级别范围,将全县农用地划分出三个整治条件接近的类型区,并分别选取典型行政村开展调查。其次,按照可能作为新增耕地来源方向,计算各行政村不同类型区内农用地整治可补充耕地面积,确定非耕地系数Adi。再次,进行项目调查,在设定的不同类型区中分析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类型区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或已实施的项目区中沟渠、道路、林网、田坎等面积之和占耕地区面积的比例Abi。最后,按照以下计算公式即可计算出各村农用地整治中新增耕地系数?琢。 ?驻S=■(?琢di×Si) ?琢di=Adi-Abi ?琢=?驻S/S

式中:?驻S――各村可补充耕地面积;?琢di――典型区增加耕地系数(%);Si――与典型样区同坡度级别的可整治的农用地规模。

2.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根据卢龙县农村建设用地实际情况,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方法的对比,宜采用人均用地估算法。

①首先,按照下式计算各村规划期人口总数:

Qt=Q0×(1+r)t±?驻Q

式中:Qt――某行政村规划期末农村人口总数;r――人口自然增长率;t――规划期(年)。

②然后,按照下式计算各村规划期可减少的农村建设用地面积:St=B×Qt; ?驻S=S0-St

式中:St――规划期末农村建设用地面积;B――规划人均用地标准;最后,计算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可补充耕地面积:?驻Sg=S0×?琢

2.3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测算方法 在确定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时,需要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范围内的后备土地资源扣除,将剩余宜耕后备土地资源作为可开发的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结合以往开展的土地开发项目中新增耕地率,确定各村可补充耕地规模,然后即可汇总得到全县各乡镇可补充耕地规模。

2.4 土地复垦潜力测算方法 根据我国土地复垦行业标准中各种土地复垦的技术要求,结合卢龙县工矿废弃地自身特点共选出8项参评因素(表1)。借鉴全国各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参评因素属性及权重的确定方法,将评价等级划分为4级:1级(比较适宜)、2级(勉强适宜)、3级(不适宜)、4级(难利用)。

3 卢龙县土地整治潜力测算结果

3.1 农用地整治潜力 全县农用地可整治规模45557.65公顷,可新增耕地2190.46公顷。采用四象限法将全县分为四个级别(图1a):一级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域中南部的津秦铁路两侧的卢龙镇、石门镇、下寨乡、木井乡、刘田各庄镇和双望镇所辖行政村庄区域,潘庄镇西南部区域和刘家营乡东部区域也较为集中;二级区域分布区域较小,主要集中在县域中北部区域;三级区域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在刘田各庄镇东部和石门镇中部区域有集中分布;四级区域所含村庄最多,主要成片集中分布于县域南部的蛤泊乡全域、刘田各庄镇中部,木井乡石门镇南部的村庄。

3.2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全县农村建设用地可整治总规模为3775.21公顷,可新增耕地792.79公顷。按照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规模进行分级:≥15公顷,为一级;10-15公顷,为二级; 5-10公顷,为三级;

3.3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全县可开发土地规模7105.10公顷,可新增耕地3552.55公顷。按照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可补充耕地规模进行分级:≥25公顷,分为一级;5-25公顷,分为二级;0.5-5公顷,分为三级;

3.4 土地复垦潜力 全县可复垦土地规模425.64公顷,可新增耕地255.38公顷。按照土地复垦规模,将全县土地复垦潜力分为四级:土地复垦规模≥6公顷属于一级;土地复垦规模1-6公顷属于二级;土地复垦规模0.1-1公顷属于三级;土地复垦规模为

4 潜力分析结论

根据以上潜力分析不难看出,卢龙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理论潜力较大,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策支持,以卢龙县目前发展阶段来看,要开展全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其难度很大。相比而言,农用地整治潜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和土地复垦潜力较好实现。所以,为了满足卢龙县建设用地需求量和维持耕地保有量,建议以农用地整治、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土地复垦作为增加耕地的主要方式。农用地整治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不仅要以增加耕地面积为目标,也要达到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的目标;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应在主要集中确有潜力可挖、阻力较小的地区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罗沅.土地整治潜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第4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童耕课程;实践能力;立体探索

一、童耕课程的开发缘起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学习以外的一切几乎都由大人包办。教育中发现,学生“五谷不分”的笑话时有发生,城市里属普遍,农村小学也是屡见不鲜。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吃苦耐劳精神、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海门市德胜小学地处农村,土壤肥沃,校园内虽不适合种植大片的庄稼,但开辟小型的菜园、果园,均可作为学生农耕实践的课堂。为了让久离地气的孩子回归自然,学校筹建开辟了一个集“一带、一室、五区”于一体的童耕园。

环园宣传带:在童耕园四周设置4块宣传橱窗和12块宣传牌,宣传橱窗按春、夏、秋、冬四季设计,配上精美的图片和相应的诗歌;12块宣传牌上布置的是24节气、传统农谚和与农耕有关的奇闻逸事。

童耕文化室:以农耕文化的历史变迁为主线,以农耕器具、模型、图片等形式展示在陈列室中。

教材映射区:将教材中涉及的植物分门别类,然后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教学需要,搭建农业试验大棚,分季节组织相应年级的师生参与种植栽培。

五谷时蔬区:分成若干小块,由各班认领承包,分别栽种一些适宜种植的五谷杂粮或时令蔬菜,在童耕文化节上品尝分享。

土特示范区:种植草莓、葡萄、西甜瓜等具有德胜特色的土特品种,让学生在劳作、观赏、采摘的过程中掌握农耕知识,培养耕作兴趣,塑造朴素人格。

贝母种植区:学校所处地素有“贝母之乡”的美誉,开辟贝母种植区,从垦地、放种、施肥、除草、摘花,一步步做起,亲身经历贝母生长的整个过程,收获果实,收获劳动的苦与乐。

花卉盆栽区:由学校花卉盆栽社团负责栽培和管理,一位有兴趣特长的教师负责辅导,另再外聘一位老园艺师定期来校指导。

二、童耕课程的建设纲要

【课程性质】

“童耕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发挥农村小学的优势,结合学校“童耕园”的建设、开发与利用,以知识拓展、实践探究为活动形式,该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和可操作性。

【课程总目标】

通过“童耕课程”的实施,帮助学生普及农耕常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对中华五千年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通过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意识;通过动手动脑的科普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课堂知识,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

【教材设计框架】

开发的校本教材《快乐童耕》分五谷时蔬、土特瓜果、中医药材、花卉盆栽等单元,每个单元下均设有“作物小名片”“知识超链接”“微型童耕园”“农具展览馆”“农谚知多少”等栏目,还穿插童耕文化的变迁史等,使教材中既有童耕文化的实践,又有童耕文化的阅读,更有古诗诵读的欣赏、文化育人的渗透,努力让单一、枯燥的童耕实践裂变成立体可感的童耕课程。

三、童耕课程的实施策略

1.教学做合一+品牌活动

将校本课程的实施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每周安排一节地方课程。在班级成立童耕认领责任区域的基础上,学校专门组建童耕社团,努力让热爱童耕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

每年举行童耕文化节。内容包括农耕文化知多少、农耕诗歌朗诵会、农耕手工擂台赛、农耕实践大PK、农耕果蔬共品尝等若干环节。通过展示、分享、PK、收获、游艺等,感受田间劳作带来的无穷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合作的精神。

2.师资建设+多元评价

把提高童耕工作室教师的敬业意识和专业水平作为重要抓手,组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有关的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

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进行总体规范,为课程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学校将教师对于童耕课程的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的范畴,并与文明班队的评比挂钩。

四、童耕课程的实施成效

“童耕课程”作为学校自主开发的特色课程,它的实践研究旨在拓展课堂知识,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实践能力。该课程的实施达到了课程预设的如下成效。

1.童耕课程促进了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

童耕园里是学生亲手种植的农作物,在种什么、怎么种的活动中,学生经历的过程是复杂的,不管是种与培,都需要智慧与汗水,所以这种实践体验活动带给学生的感悟是丰富的。学生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2.童耕课程收获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硕果

童耕园里收获的蔬菜、瓜果,均为学生自产自食,在每年的童耕文化节上共同分享交流;童耕园里培管的花草、盆栽均用于绿化校园、美化教室,学生自培自赏;贝母种植园里收获的药材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笔可观的收入成为童耕园里进一步发展的运转资金。所有这些,对学生的能力发展都具有无可估量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家成.敬畏家校合作的力量[J].人民教育,2014(6):33.

第5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农业 深松技术 参数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H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25-01

土壤深松作业是指运用大型拖拉机牵引深松机具进行行间(行间距为40~60cm)或全方位深层土壤耕作的机械化整地技术。土壤深松作业是农业耕作技术领域的一种全新的耕作模式,深松机是保护性耕作机具之一, 深松后的土壤具有明显的蓄水保墒和增产增收效果。采用深松技术是我国旱作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但国内现有的深松机工作阻力和能耗都较大。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 我国耕作现状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传统的耕作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在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下,旱作农业耕地的土壤侵蚀严重,耕地退化、沙化严重,从而造成土壤蓄水、储肥等能力降低,进而造成农作物产量的大幅度降低。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气候的变化、反常,如沙尘暴、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旱作农业的发展以及该地区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外,由于受不同地区土壤湿度、容重、硬度等土质因素及地表植物的影响,造成土壤比阻不同,而且犁底层深度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同一种机具无法在不同地区通用。

1.2 深松机研究现状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国内深松机具的研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领域为振动式深松机振动机理及应用效果的研究、深松铲铲形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深松机缠绕堵塞问题的解决、深松机工作状态与受力分析等。目前,国内的深松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全方位深松技术是在传统耕作技术基础上改进形成的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它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加快土壤空气和大气的交换,使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达到作物增产的显著效果。在设计方面,国内也开始采用现代优化手段对深松整地作业机械进行优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这些设计大多是针对某一部件(如深松铲)或某些运动参数的设计与优化,没有一种针对保护性耕作的深松整地机械的整体设计,也没有形成系列化和参数化,应用范围较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相结合、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加装碎土辊和圆盘刀的振动式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借助于CAD和Pro/E技术完成二维图形的绘制和三维建模,运用有限元理论,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进行模拟和仿真,并利用Pro/E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完成关键部件的参数化设计。随着现代设计方法的广泛应用与软件的迅猛发展,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然后对实体模型进行仿真、虚拟装配、形态和模态分析等,确定设计是否满足要求。然后,再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直接生成二维平面视图。

2.深松部件总体方案设计与优化

2.1 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深松作业的扶持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深松技术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深松机械将有着广阔的市场。传统铧式犁翻耕使得土壤结构和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其缺乏抵抗灾害的能力。深松是传统翻耕的替代技术。传统的铧式犁翻耕作业后土壤,地表无覆盖物,在遇到雨水冲刷时会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遇到大风时会形成扬沙等环境危害。而深松作业则很好地避免了上述缺点,深松后地表覆盖良好,犁底层被打破,在耕层和犁底层形成了虚实相间的土壤构造,能起到“通水通气”的作用,有利于作物根部向下生长,促进作物早熟高产。但与深松机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相比,国内深松机种类较少,机型较为陈旧。深松由于存在上述需求,设计一种高效节能,符合保护性农业作业要求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既是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2.2 深松机铲柄的优化设计

铲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下端螺孔处受力较大,有失效的可能性,所以优化的目的是在螺孔处的受力突然增大时,不会对深松铲柄造成破坏。

优化方案1:考虑到螺栓组联接将减少单个螺栓的受力,决定增加固定孔个数,将深松铲柄固定孔个数有两个增加到六个。这种改进方法部分减少了深松铲柄最下端螺栓孔的受力,但距离铲柄旋转中心最远的两个螺栓受力依然很大,较多的螺栓孔也降低了深松铲柄的强度,无法有效保证铲柄的失效。

优化方案2:为了避免铲柄上某处应力出现远大于其他区域的情况,将深松铲柄采:用无孔固定的方式。这种固定方式下深松铲柄的受力会有所减小,最大应力为下端 U 型螺栓处所受到的压应力,其大小为 194MPa,这种受力方式仍然不能保证铲柄在受到较大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不发生变形、断裂等破坏。

优化方案3:这种方案改变了前两种改进设计的思路,将改进的重点脱离了铲柄本身,即将原设计的深松铲柄下端的紧固螺栓改为安全销。同时为了保证深松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因机座对铲柄的夹持不牢而产生横向晃动,可将机座护板与铲柄的重合面积适当增大。综合比较以上三种优化形式,可以发现优化方案3对深松铲的结构改变不大,却能够有效的避免深松铲柄因受到载荷过大而损坏。

3.深松机机架的优化设计

对机架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加斜拉杆的厚度,以减小接触点的拉应力。将斜拉杆厚度由30mm增加到50mm,使得斜拉杆与上悬挂点之间的接触面积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增加受力最大点的强度。适当减小机架前后横梁的管壁厚度。机架管壁厚度过大,不仅使得机械笨重,而且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再考虑到载荷的情况下,将原机架管壁厚度由10mm减小到8mm。优化后机架的受力更加均匀,最大应力点应力由 226MPa减小为136MPa,有效地避免了在载荷增大的情况下危险点断裂的可能性。

4.结论

论文以深松机关键部件――深松铲铲头、铲柱和连接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将经验设计、三维造型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基于相关经验和理论,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了整机方案:深松类型为行间深松,减阻方案为自激振动;防堵方案:安装破茬装置,深松铲均匀安装在单梁上。确定了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案。依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深松铲柄和机架的结构尺寸进行了结构优化,缩小铲柄下端固定孔径,增加机架斜拉杆强度。并针对实际生产中铲柄易损坏、入土角不可调节等问题,对深松铲固定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使其具有了入土角调节和过载保护功能。

参考文献

[1]柏雪源,程卫东.1998.国外几种新型深松机具的研究.农机与食品机械,4: 34-35.

第6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 耕地; 农田保护; 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21-02

一、基本概况

(一)县域概况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918.95平方公里,位居安徽省之首。地跨东经115°22′~116°11′,北纬31°06′~31°48′,东连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罗田两县,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县,北与河南省固始、安徽省霍邱和叶集试验区两县接壤。209、210省道南北纵贯县境,合六叶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宁西铁路从县域北部边缘通过,合武高速公路和沪汉蓉快速铁路贯穿全境,在主要城镇留有出入口,并设有快速铁路金寨火车站。

全县辖23个乡(镇)和一个经济开发区。2011年末,总人口66.7万人,全县生产总值72.1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4.76亿元,第二产业32.56亿元,第三产业24.83亿元,财政收入5.3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比为20.5:45.1:34.1。

(二)耕地与基本农田现状

2009年金寨县耕地面积40032.3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1%,占农用地面积的11.6%。其中,水田32019.2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79.98%;水浇地108.19公顷,占耕地面积0.27%;旱地7904.84公顷,占耕地面积19.25%(2009年二调数据)。

按照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上级下达全县现有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总量为31200公顷,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0600公顷。

二、金寨县耕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

因为各种原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占用耕地势头难以控制,耕地面积每年仍以较高速度减少。“十二五”期间,是金寨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落实吴邦国委员长视察金寨提出的“5+1”项目大发展期,各项建设对土地需求更加旺盛,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部分耕地。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用地的发展,人多地少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难度较大。2009年末,全县未利用地面积为8378.6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2.14%,其中多数为田坎、裸岩石地、沙地等极难利用的土地,能够开发为耕地的未利用地较少;土地整理复垦的难度较大,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三)灾毁

由于金寨县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每年都有一部分耕地被毁坏。

根据“四查清、四对照”报告,1997-2004年全县灾毁面积1116.03公顷,年均灾毁耕地面积139.50公顷。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全县抗灾减灾能力逐年增强,灾毁损失耕地面积大幅减少,2006-2010年灾毁耕地损失为120.0公顷,预计2011-2020年每年灾毁耕地18.0公顷,10年共灾毁耕地180.0公顷。

(四)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根据金寨县“四查清、四对照”结果,1997-2004年,金寨县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少279.01公顷。2006-2010年,因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将减少100.0公顷,预计2011-2020年,因农业结构调整而减少的耕地面积将达到150.17公顷。

(五)新农村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增加

近几年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道路扩建、人畜饮水工程、农村文化娱乐场所等项目比较多,这些项目的建设少量的不同程度地涉及占用耕地。

三、金寨县增加耕地的途径

(一)土地开发

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前提下,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活动。

根据《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2006年至2020年可开发耕地潜力区面积为2163公顷,可增加耕地面积290.0公顷。

(二)土地整理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包括农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两部分。

根据《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2020年农用地整理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总面积为10658公顷,可增加耕地321公顷。

(三)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利用的活动。在规划期间,金寨县加强对废弃采石场、砖窑厂用地的复垦,恢复工矿废弃地的生态功能。

根据《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预计2006年至2020年可复垦耕地潜力区总面积为199公顷,可增加耕地面积12.0公顷。

四、金寨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

(一)耕地保有量的确定

耕地保有量指在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数量,它等于上一年结转的耕地数量扣除年内各项建设占用的耕地数量,扣除年内生态建设退耕和灾毁耕地的数量,加上年内土地开垦、土地整理增加的耕地数量。根据《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10年)》上级下达我县2010年耕地的保有量为31843.40公顷,2020年耕地的保有量为31765.50公顷。

(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确定

综合考虑金寨县现有耕地保有量、耕地质量分布,进一步落实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按照《金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上级下达的指标,到2020年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为30600.0公顷。

五、加强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

(一)重视规划的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办事

前几年,由于多种原因,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不按规划办事的情况,尤其是城市扩张所引起的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更是严重,建设用地的增量指标屡屡被突破,大片农田,甚至基本农田被占用,规划文本成了“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一纸空文。针对这一现状,必须加强规划执行力的建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旦经过批准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切用地行为都必须按照规划的有关规定来办,对于违反规划的一定要及时纠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规划在调控土地供应和保护耕地工作中的龙头作用。

(二)通过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来保护耕地

现在,我国的政策走向是越来越保护农民的土地发展权。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了第28号文件,强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不降低农民生活标准。因此,通过提高征用耕地的补偿标准来增加建设占用耕地的成本,即提高耕地向建设用地转移的门槛,利用经济杠杆保护耕地。这种建立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转移成本的增加,促使建设用地更加集约高效地利用,会减缓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减少城市扩张对耕地资源的需求量,从而可以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

(三)完善耕地质量与数量的动态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金寨县耕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体系,①要依靠遥感、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实现动态实时、全方位的监测;②要依靠实地调查,采用定时、定点、定人的监测制度;③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好耕地的分等定级,这样才能确保我县耕地资源的质量有保障,数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

(四)发挥公众参与和监督的作用

耕地面积的多少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所有人的衣、食、住、行,参与保护耕地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不容推辞的义务。耕地保护事业只有在全民的广泛参与、支持和监督下,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首先,提高全县人民耕地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当全体公民认识到耕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把保护耕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才能树立“保护耕地,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其次,加强宣传,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教育手段,开展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耕地国情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公众认识到耕地问题的严重性,增强危机感。第三,政府有关耕地问题的决策,应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使公众了解决策的过程,增强透明度、决策公开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五)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认真宣传《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基本农田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的法制意识。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加强管理,确保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不得占用。真正做到五不准。一不准非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法律规定的除外);二不准以退耕还林为名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三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植树造林,发展林果业;四不准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以及其他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经营活动;五不准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绿色通道和绿化隔离带建设。

(六)严格占用基本农田审批制度

对于非公益性项目开发,绝对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如确需占用,必须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报经国务院批准。经批准转用后向社会公开,便于集体经济组织,尤其是广大当地农民与有关方面的监督。并加强基本农田补划后的抽查、监督管理,使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七)对基本农田保护区实行动态监测

随时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实施情况,耕地变化趋势,为政府在保护基本农田战略决策中提供科学依据。全县应建立基本农田遥感动态监测系统,随时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执行情况,研究分析基本农田变化态势,层层反馈,以乡为单位汇总,以县为单位综合平衡,建立层层上报制度。

第7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 耕地退化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54-01

一、引言

近百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各种生活需求的增加,不断的向自然进行索取,出现了严重的不合理行为,影响了自然的正常运行,打破了生态平衡,导致了耕地逐渐退化的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从上个世纪中期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年时间里,我国土地沙漠化平均每年增加了1600平方千米,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时,这十几年间土地沙化每年平均增加了2100平方千米,但是在紧接着的十年内,我国土地沙化以每年平均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加,据相关报告统计,半干旱、干旱以及湿润区的耕地退化面积达770万hm2左右,占据退化总比例的40%。据不完全统计,泗洪县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全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虽然退化的土地得到了局部的治理,但是绝大多数仍处于即将被占用的状态,整治形式十分严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理和控制,我县农业耕地面积将会进一步减少,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最终会影响我县的长远健康发展。因此,在重点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耕地退化的整治,及时的控制耕地退化的速率。

二、耕地退化的影响及原因

1.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对于耕地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国际上有通用的中度退化计算方法,干旱或者半干旱土地每年每公顷造成损失是38亿美元,虽然我县耕地不存在土地沙化或者荒漠化的现象,但是大量兴起的企业占用了大量的耕用土地,使得农村耕地的面积大幅度减少,这种损害农业发展来满足经济发展的做法虽然会取得一些实际的效果,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带来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一时取得的经济价值,

2.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损失,影响了社会整体稳定

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耕地是生活的根本,不断的被占用虽然能得到一些补偿,但是长远来说得不偿失,与此同时,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发利用,这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困难,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失去耕地的农民自己知识水平较低,从事其他行业的可能性很小,大多数成为无业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

3.生态环境恶化,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大面积的耕地被各种建筑物占据,看似发展较快的经济,其实存在很大的隐患,耕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全县植被覆盖率重要的部分,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只能取得一时的效益,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打破了社会建设、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平衡发展,使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4.耕地减少去向

从土地变更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全县年内耕地减少3501.3亩,其去向比较单一,全部为建设占用耕地;因土地开发复垦增加耕地4980.4亩。全县年初耕地面积2087486.8亩,年末面积为2088965.9亩,净增加1479.1亩。

三、耕地退化的防治对策

1.采取积极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目前应对耕地退化的防治措施必须多方面考虑,综合考虑防治的效果,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针对不同地区的耕地退化情况和当地地质地貌特征,采取相应的综合性措施。

2. 防治水、肥、土流失

综合治理措施必须考虑到对土壤成分的保护,必须以保水、保土、保肥、提高土壤供养能力为阶段性目标,强化对坡耕地的改造,要结合荒地和丘陵地开发的种植模式,采用蓄水灌溉的方法,坡地聚土,改造成垄式的种植模式。

3.防止经济与生态不平衡发展

关于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双向发展,我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我县整体的发展情况,寻求中间性原则,在最大限度之内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同时必须加强对经济环境的保护,尤其是保持一定的耕地面积,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经济收益,要做好宣传和监督工作,规范企业发展行为的同时,提高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增强主动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有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

4.优化资源配置

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2009年以来,江苏省泗洪县国土资源局实施三大工程、强化四项监管有效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耕地资源得到了保护,建设项目用地得到了保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民增地增产增收,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局着力推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省级重点三项土地整理复垦项目工程,总规模32779.8亩,总投资1.7亿余元,新增耕地7260.35亩。

5.防治土地污染

要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科学的用污水进行灌溉,同时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要将污染物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放置,要坚持循环利用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要对土壤进行生物治理,借助有益微生物或者动植物的功能,对土壤中有害的物质或者气体进行转化利用,有效的修复受破坏的土壤。

6.实施占补平衡制度

一是在非农建设用地项目,实行占多少、补多少,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制度和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会审制度,确保耕地保有量。二是是在建设用地前期工作中,通过现场踏查,科学指导项目选址、落位,对于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坚决不予以供地,并对面积过大的项目用地核减用地面积。三是注重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做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四是强化制度落实,注重加大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和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责任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动态巡查制度。

7.适当扩大耕地面积,对中产或者低产田地进行改进,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

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耕地占用面积不能逆转和人口增长不能逆转,所以要因地制宜的对荒地或者复垦地进行改造,增加耕地面积。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注重对中产和低产的田地进行科学化改造,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保证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与总量基本持平,稳步增加。对于损坏的耕地要及时的修复治理,增加有机肥的使用,利用秸秆还田技术改变土壤的有机物成分,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福兴. 我国西部地区耕地退化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学报,2002,01:1-5+10.

第8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一轮退耕还林;发展;建议;达川区

退耕还林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性极强,对地类要求特别严格,合理编制年度实施方案,严格把好“四关”:即把好意愿关、把好对象关、把好面积关、把好技术关,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增长。

1研究地概况

1.1达川区基本情况

达川区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幅员面积2245km2,24个镇30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4个国有林场站,总人口为121.09万人。属川东平行岭谷区,主要由丘陵和低山构成。最高海拔1068.3m,最低海拔245m。土壤属四川盆地丘陵土壤区,大部分为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构成。

1.2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

达川区于2001年开始试点实施退耕还林,到2006年底,全区共实施前一轮退耕还林面积7040hm2(包括经开区),涉及5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450个村,8万多退耕农户。其中:2001年退耕还林1000hm2;2002年退耕还林3206.7hm2;2003年退耕还林1573.3hm2;2004年退耕还林333.3hm2;2005年退耕还林793.3hm2;2006年退耕还林133.4hm2。主要造林树种包括湿地松、柏木、桤木、杨树、柑桔、桃、李树、梨等。如今,达川区7040hm2退耕还林面积保存较好,管护措施到位,责任落实。截至2014年6月国家阶段验收,全区实施的所有退耕还林已全面通过国家阶段验收。新一轮退耕还林从2014年开始实施,面积193.3hm2。涉及4个乡镇、16个村、69个小班、2262个农户。栽植树种有金银花、核桃、李树、柑橘、香椿、桑树、桤木、乌梅、花椒等9个树种。2015年规划面积266.7hm2,涉及16个乡镇,21村、67个小班、2571个农户。栽植树种有乌梅、杉木、油牡丹、桤木、李树、猕猴桃、花椒、核桃、柑橘等9个树种。2016年计划面积333.3hm2。

2新一轮退耕还林效益分析

2.1从经济效益上看

新一轮退耕还林经济林平均按第五年开始产生经济效益,5~10a平均每公顷每年产值可达266.7元,年产值可达1388万元。按照50%的生产成本,231.3hm2经济林在盛产期每年经济收益694万元,5~10a内共产生经济收益4164万元。生态林10a即可出材,按出材0.53m3/hm3,价格500元/m3,产值为266.7元/hm3,按照40%的成本,其收益为2400元。35.3hm2生态林10a可产生经济收益127.2万元。10a内,经济林和生态林共产生经济收益4291.2万元。项目建设期按10a计算,10a内,每公顷经济林需投入53.33元、每公顷生态林需投入33.33元,经济林需投入277.6万元、生态林共需投入26.5万元,合计共需投入304.1万元。纯收入=(10a内经济收益-10a内前期投入)=4291.2-304.1=3987.1万元。农户户收入=3987.1*10000/2571户=15508元。再加上国家给予的农户补助480*10000/2571户=1867元。项目建成后农户户均增收15508+1867=17375元。项目区退耕农户每年人均增收579元,10a后经济效益还将持续发展。

2.2从社会生态效益上看

达川区通过实施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增加植被266.7hm2,有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2.67km2。坡耕地退耕还林,不仅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解决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而且对加快植树造林,促进乡村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意义。

3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工程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对工程实施的领导、管理和协调。区政府成立以区长为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退耕还林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工程建设日常。在工程实施中,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区、乡镇政府及村委会是责任主体,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和退耕还林合同,及时研究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林业局负责退耕还林的组织实施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退耕还林的综合协同,财政局负责退耕还林资金安排和政策兑现,国土部门负责退耕还林地块核实,各有关乡镇政府按照实施方案负责实施。

3.2强化宣传引导

新一轮退耕还林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全面准确地宣传退耕还林政策,把政策真正交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退耕对象、退耕范围、补助标准、配套政策、实施方式以及退耕农户的义务等要宣传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积极引导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促进退耕农户增收致富。把国家要生态与农民要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把退耕还林变成农民群众的自愿行为。

3.3严格“七步走”工作程序

针对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复杂性,实行“七步走”工作程序。即一初定:区政府接到退耕还林任务后,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集中成片的原则,初步确定年度实施乡镇及规模;乡镇政府初步确定实施村和地块。二摸清:乡镇政府组织村、组摸清大于25°以上坡耕地的地块涉及农户是否意愿退耕还林;摸清农户愿意栽什么树。三核实:区调查人员、乡镇林业、国土部门工作人员深入现场,勾绘小班图明确四至界限后,核实坡度是否大于25°以上,核实是否为非基本农田;核实是否属于国家禁止纳入的地类。如符合形成现场核实材料,村、组组织丈量农户面积(农户面积以亩为单位,小数点后保留1位)。如不符合解释原因放弃。四同步:一是同步汇总调配。乡镇政府逐小班、逐村汇总农户丈量面积,形成统计表,公示无误后上报区林业局(乡镇如有业主承包的需附承包合同复印件,注明乡镇、村、小班及承包面积)。区林业局统计汇总各乡镇上报丈量面积,如大于计划面积,多出部门转入下年度计划;如小于计划面积按以上程序确定下差面积。二是同步编制实施方案。区林业局组织有资质的调查设计单位编制年度实施方案。三是同步开展“一下两签”,即区政府下达计划文件、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退耕还林责任书、乡镇政府与退耕农户签订退耕还林合同。四是同步报批实施方案。五实施:乡镇组织村组、退耕农户或业主按退耕还林年度实施方案实施。以小班为单位,栽什么树、栽多少树、什么时候栽、怎么栽、栽后怎么管。六查验:三查+查三。三查:自查、检查、再查,乡镇组织自查,自查合格后申请区级检查;区级检查合格的办理合格证;不合格的,乡镇组织整改,区级再检查,如再检查不合格的,取消当年兑现补助。查三:一查栽植的均匀度,栽植密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二查栽植的范围和面积,绘制验收图,是否在设计图范围内,再求算小班栽植面积,判定是否达到小班设计面积;三查株数成活率,做样地,累计样地面积内成活株数与样地面积内设计株数的百分比,大于85%为合格。查三指标同时合格,小班判定为合格。七兑现:乡镇办理退耕还林合格证后,落实退耕农户合格面积花名册,公示无误后上报区林业局。区林业局审核各乡镇退耕农户合格面积花名册无误后,转区财政局兑现政策补助。合格退耕农户花名册应具备七要素,即村、组、农户名、身份证号码、兑现卡号、合格面积、补助金额。

3.4以科技为先导

实施退耕还林,科技要先行[1]。在工程实施中,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从树种选择、地类确定、造林方法、培育技术等都离不开最适用技术的推广利用,要把退耕对象、面积落实、资金兑付作为三条“高压线”,把好面积落实关、实施方案编制关、施工监督关、检查验收关、资金兑现关,把林业科技适用技术贯彻于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的全过程。做到退耕对象不选准不丈量面积,面积不落实不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未批复的不实施,无监督不施工,施工未自查不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兑现补助资金。对未近期完成工程项目任务或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切实提高新一轮退耕还林质量和效益。

3.5强化工程管理,切实保护退耕农户利益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严禁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政策兑现要严格遵循“先验收、再公示、后兑现”的程序。建立健全退耕还林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退耕农户补助通过“一卡通”方式直接兑现给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种苗造林补助兑现给造林主体,实行报账制,切实保障退耕农户和造林主体的利益。要强化项目技术管理、施工管理、验收管理、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程管理措施。要落实专人管理,不仅要建立文书档案,而且要建立计算机系统档案,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参考文献

第9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网络大讲堂往期各培训课程在卫星网第一频道循环播放,播出时间为每个工作日8:30-17:00。农业部网站( www.moa.gov.cn)和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开设“农科讲堂”专栏,“农广在线”(www.ngonline.cn)开设“现代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远程大培训”专栏,往期培训课程的网络课件,供在线学习。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的休闲农业经历了20年的孕育期,10年的导入期和10年的发展期,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强调资源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其特点是多样化、精致化,经营者将农林渔牧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精心设计规划,吸引顾客,还强调休闲农业要“深耕细作”,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 45亿元(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收益为409万元,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等。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在节目中阐述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精神和价值,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经营规划,通过列举大量的休闲农业典型案例深刻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和十大特征,总结了台湾休闲农业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台湾休闲农业对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启示。

 

《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我国的农业文明有着上万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绵绵不断。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农耕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基石和主干,并不断在岁月的积淀中,变得深厚、绵长。农耕文化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