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精选(九篇)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第1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1.1毕业设计选题不当目前来看,在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中,学生对该如何选题把握不够,并且存在一定的跟风意识,盲目并缺乏主见,不从自己擅长的项目入手或者不善于挑战自己最弱的项目,往往跟随大流,从根本上说,其实也是对毕业设计不重视的一种体现。这些跟风意识又造成在后续的内容确定中对风格把握的不确定性。

1.2缺乏实地(市场)调研及收集资料综合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情况来说,缺乏实地(市场)调研是目前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学生所提供的实地调研资料很多都只有零星的几张现场照片,无细节,无分析,甚至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内容。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对网络的依赖性过大,书籍资料不查阅。所以,在后续的设计中,对内容及设计的理解偏差颇大,以致经常会有无法进一步深入设计的情况出现。

1.3设计内容或风格的不确定选题确定后,对设计内容及风格的不确定又耗去了较长的时间。通常常见的情况包括:对自己所选风格的认知程度不够,一知半解,左右为难。通俗地讲,就是以好看不好看来判断一个项目的风格设计。设计的内容大多是以常规的必需的来进行,极度缺乏创新意识。

1.4设计过程及设计草图表现不够一个项目的设计是需要反复思考的过程,在这个设计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草图表现,其实它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优化完善的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照搬照抄,依样画葫芦。正是因为前面几个问题的累积,造成了学生理论知识无法支撑项目的实际内容,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呈现的设计效果往往也是不尽人意的。

1.5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缺陷从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来讲,大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缺少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有很多不明确的因素,前期设计任务下达的不明确,中期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后期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把关不严等等。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路

2.1正确引导,提出重视专业及教师对毕业设计的严肃态度决定了学生是否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首先,本专业应该制定严肃的考核制度,由指导教师对学生每个阶段的毕业汇报进行考核打分。再者,指导教师要做到严格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组织学生进行每一阶段的指导。

2.2以市场为导向,设定选题范围,先做后选所谓先做后选,是指在设定了选题范围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命题,做出预案设计,再由指导教师根据预先分配的大体范围挑选学生。这样的改变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令学生具有竞争意识,增强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2.3重视市场(实地)调研强调市场(实地)调研的重要性及其步骤,要求学生做好采集,记录,摄像,摄影,采访等一系列调研工作,提前做好调研计划。在与指导教师沟通时,要形成一定的电子资料结合口述完成汇报。

2.4增加教学成本投入,完善专业用书的采购及电子书库的建设图书杂志,专业期刊,电子书籍及网络课程等对学生的知识量的填充都起到较大的作用。硬件配置在专业建设中已属标准配置,在互联网发达的年代,电子书籍的购买应用也非常方便快捷,只需要适当的管理,就能为专业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查阅,运用先进的理念来完善专业建设也不乏是一个好的想法。

2.5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一般时间跨度较长,但应该适当控制这个时间跨度。历时较长,往往指导教师及学生都觉得疲惫生厌;历时较短,又不足以完成整个项目设计,所呈现的效果也不尽人意。因由专业组织研讨调整确定毕业设计的合理用时,确保毕业设计顺利进行。成立毕业设计领导督查小组,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规范毕业设计前中后三个时期的进度安排,明确指导教师及学生各自的责任。在毕业答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毕业答辩总结、示范、交流的作用,严肃答辩会场的气氛,在答辩教师小组中加入企业兼职教师,并进行组别与组别,指导教师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交错调整,从而杜绝学生松懈的态度及能轻松过关的想法。

第2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时代;茶文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是时代的一个侧面体现,它不仅可以反映出社会科技的进步,还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艺术的途径。罗马斗兽场、北京的故宫等都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它凝聚着物质与精神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是饮茶大国,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新时期信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带去了新的活力。当下的环境艺术教育与之前的纯艺术教育有一定的差异性,环境艺术的美不会随我们的主观感受发生变化,它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传统的茶文化是中国精神文化的精髓,在时间的流逝中,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人们淡忘。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近年来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心开始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学课堂中都会涉及到传统的茶文化。竞争要求我国学校里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需要改革,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效的适应社会需求。由于人们对环境设计的认知水平不一,如何更好地让环境艺术教育开展下去,以及怎样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这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以信息技术为背景,学校中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需要大量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大多数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用到的软件都依赖于信息化教学,互联网上的数据能够利于学生的学习,并将枯燥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软件视频教学。新的教学方式出现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多,还丰富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茶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起到很大的助推力。当下的学生在接收新思想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统的茶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的精神被不断沉淀,留到最后的都是精髓。所以,依托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是非常恰当且必要的。

2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现状

2.1职业技术能力考虑不全面

一般来说,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们所说的职业能力主要是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能力与思维交际能力。在环境艺术教学中,就目前情况而言,利用茶文化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学校少之又少。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高校学子,更应该注重茶文化的学习,从茶文化中学习其精神内涵,有利于推进环境艺术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环境艺术设计需要明确事物的特征寓意,通过手绘等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色彩还是结构,从内到外都需要将其表达出来,只有设计者对作品有着充分的认识,才能够推进环境艺术教学的改革,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在职业技术能力方面,高校学子缺乏合作意识,职业技术能力考虑不够全面,许多高校目前都没有将其联系起来学习,甚至还有的学校并未开设茶文化课程。若通过茶文化的课程来推进环境艺术的设计,则有利于提升高校环境艺术学子的认知能力。

2.2课程教学设计欠缺茶文化内涵

好的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只注意了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精神层次的指导,没有合理注入茶文化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目前环境艺术教学课程的学习忽略了茶文化中精神内涵因素,既不能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没法在设计中融入思想。在我国,茶文化是经典的文化之一。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十分广泛,融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为一体,包含着多方面的艺术内涵。若能在高校传承茶文化,在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可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需要通过茶文化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环境艺术学子多元化成长。

2.3师资力量欠缺

教学改革重要一环是在教师身上的,想要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就必须先改善当前的师资情况。环境艺术设计教育,要想突破局限、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竞争力的作品,就必须要重视茶文化的思想引入,关注相关专业教师能力的培养问题。在信息时代背景的当下,诸多学校没有树立环境艺术课程需要多元化推动其教学改革的理念,只是一味的让专业教师给学生讲解环境艺术的价值与历史。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要想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就必须建立茶文化思想,这就需要学校有复合型教师,能够指导学习茶文化,并通过茶文化推进环境艺术课程的创新。

3信息时代背景下茶文化推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改进措施

3.1增强教学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发展愈来愈复杂化,我们需要增强课程教学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通过茶文化来推进课程的改革。高校就需要从茶文化与现代的环境艺术教学间的联系入手,以拓展的眼光去认识中国茶文化创新教学改革的问题,并结合现有的学术理论去将其运用在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育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茶文化内涵,将茶的魅力及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既能提升了高校学子的人文素养,又能够让茶文化得到传承。环境艺术设计与现代茶文化的结合,能够充分展现环境艺术设计学子的主导地位,增强实践动手能力,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3.2创新教学方法

现如今,高校一般在课堂中都配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新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提炼茶文化的教学价值功能,综合运用影像、图片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依据学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水平的不同,开设不同的教学课程内容,因材施教。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要进行教学内容规划,合理利用互联网+模式。学校在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的规划上,为了增强学生对本专业教学的兴趣,就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以理论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多媒体中得到释放。譬如,将茶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在一起,注重茶文化元素在环境艺术设计上的运用,让学生的作品富有新意。

3.3促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增加相关茶文化的培训课程,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以及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有着实际的价值。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师,应至少有相关茶文化的教学经验,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专业地指导学生,传授专业的环境艺术教学内容。在培训教师时,要着力体验式教学,将互联网+技术贯彻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学校方面,还可以通过专门聘请优秀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指导教师来授课,根据茶文化的特点,对高校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指导。

3.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了传递具有创意的信息,让观众对某个点产生兴趣并且深入了解信息。由此看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培养学生思维的过程中,与茶文化紧密联系,考验学生对不同事物如何联系在一起,有效发散思维,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树立全新的设计观念,提升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诸多生活中的元素运用在设计作品中,提升作品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快速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以创新的精神去实现教学的改革,是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必经之路。在茶文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利于我国环艺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学校铸造高素质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柳.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改革[J].大众文艺,2015(12):251-252.

[2]贾广雷.试分析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J].亚太教育,2016(10):133.

[3]吕永新,向东.第六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暨2008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综述[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9(1):26-31.

[4]辛艺峰.改革中的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系列课程建设及其实践探索[J].室内设计,2009(1):46-50+33-35.

[5]吴彪.论基于环境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手绘课程教学改革[J].装饰,2009(11):135-136.

[6]姚珏.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探寻与创新实践——以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改革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9):164-166.

[7]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等.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0):394-395+397.

[8]吕微露,黄韵,刘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改革模式初探———以室内设计方向为例[J].装饰,2011(2):139-140.

第3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素描能力和素描技巧是所有设计类从业人员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其相当于环境艺术设计大厦的基石。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更高。为了有效地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水平,文章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在此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相关专业要求,并在对相关的专业要求进行细致探究的基础上重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体系。以此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提升素描教学水平。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要求;研究

素描教学课程在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是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功底,对学习者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构图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锻炼具有重大影响。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有效提升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各大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及相关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统一标准的授课形式。所有设计类别专业的素描教学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中属于基础课程,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大一统模式,其专业针对性较弱。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和社会对设计类人才素描能力要求的不断增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对素描教学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些探索和成就仅仅是改变了素描教学的某一个方面,比如用结构素描、创意素描以及新表现素描来增添并细分传统写实素描,这仅仅是将发散思维引入了素描教学。其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要求上并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缺乏对事物的特殊性进行专业化的探索和研究,难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这种素描教学现状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素描基础课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紧密性,不利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因此,必须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进行纵深化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满足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发展要求,增强此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并促进素描教学专业化的提升。

2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分析

根据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力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掌握相关的造型技能及造型规律,这是所有设计类专业都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学习者对设计素描绘制的造型技能和探索相关规律的训练,满足设计类专业对素描教学的基础教学成果要求。二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空间想象和空间重构能力,环境艺术设计由于本身具有较高的严谨性,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要培养学习者对实物图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空间图形的重构能力。只有当学习者具备了一定的空间重构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三是要训练学习者的物体相对尺度、物体材料性表现以及基本透视关系的把握能力。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创造性,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会运用到相关的材料。因此,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培养、锻炼学习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此外,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还表现在静物写生、人像写生以及几何形体写生等方面。在进行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素描教学时,要有所针对性的对室内、室外空间写生以及石膏像写生方面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提升学习者相关素描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

3如何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要求

为了有效改善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现状,实现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对环境艺术设计中素描教学的方式、内容、师资以及课程设置进行重构是有效方式之一。

3.1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的是目测式,这种直观的观察方法和分析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但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的要求更多的是呈现在理性方面。因此,需要改善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的素描教学方式,对素描教学方式进行透视方法、材料质感表现以及材料细节方面的科学、合理重构。比如,在对材料进行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时,可以将传统的素描写实方法与几何形体写生知识相融合。将任意等分分割、等分已知透视、CV点平面图投影透视画法、八点求圆以及任意等分延续等画法用于素描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此外,在对材料质量的表现与细节进行表达时,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习者的专业要求和专业细节,采用“新、准、净”三原则防止对材料质感的过度表达,并突出对材料细节的表达。

3.2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方式大多采用的计算机软件制图,这种素描教学模式与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紧密相连。随着科学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渗透,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高校在进行素描教学时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全部采用的计算机软件构图教学方式,这使得学习者的素描手绘技能缺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计算机软件制图与手绘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合理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以保证学习者能够在经过素描学习之后,能够运用相关的技能知识绘制出结构准确、线条明朗、空间重构取舍适当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3.3重构环境艺术教学中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

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有效提升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相关专业要求的关键。因此,各大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要从源头上践行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对素描教学的师资队伍进行重建。在进行相关的素描授课教师招募和选择时,要多选取环境艺术设计科班专业出生的教师,或者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素描授课教师的安排。只有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从更深层次上明晓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要求,也只有具备专业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才能在素描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并提升学习者的素描技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业化发展。

4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要求众多,在对其进行系列探索之后笔者发现,要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素描教学水平,满足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需求度。需要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对此专业中的素描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只有在对素描教学方式、素描教学内容、素描教学师资队伍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进行重构之后,才能有效提升学习者的相关专业技能,满足环境艺术设计对素描教学的专业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中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体系研究[J].艺术研究,2008(04):96-99.

[2]牛强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素描教育的创新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74-75.

[3]常颂.环境艺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新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38-140.

第4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实用性和基础性特点的课程,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只有将课程教学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设计素养,相关课程才能具有充足的发展动力。使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胜任工作,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要目的,也是课程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环境艺术教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同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层次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各个学校所使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材内容不同、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课程中所展示的内容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改革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大纲更加合理、科学、灵活,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教学方法较为落后

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如引导式教学、演示文稿、指导教学等。这些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部分学校还建立了实验基地,将实践教学法引入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当中,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统一起来,但距离工作实践操作仍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学校市场竞争力的发挥。

3.教学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较强,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若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对落后,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更是少数,即便有些教师从事过类似行业,但在行业内积累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强,且设计经验往往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传授给学生具有实践意义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给教学者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学校为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纷纷开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课程与市场接轨,实现产学一体化发展。本文将以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1.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立

我校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定位为“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为实现以上目标,该课程主要教学方向为室内艺术设计、建设设计和景观环境设计三个方向,并提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在“创新性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建设方向”政策的指导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基础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为框架的教学体系,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的创新型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新模式。

2.教学模式的改革

(1)实践教学内涵的确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进的核心理念是“贴近大市场,瞄准国际化,服务产业链”,在此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建立“跨学科、跨专业、大中心、精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思路,为课程的长久发展提供了保障。(2)教学体系构建。在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整合,以期建立系统性、多层次、模块化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框架和各部分内容如上图。(3)教学内容改进。首先,合理组织基础性教学内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设计基础;其次,通过校企之间合作项目的开展,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最后,利用科研活动推动人才的培养。学校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结构图教师一起开展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将师生的科研成果合理转化为教学内容。(4)教学手段改进。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具有跨专业性,因此教学时可采取多人授课、多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模式,使不同专业、不学科学的教师合作教研,将环境艺术设计所需的各类知识有机结合到一起,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根据不同主题划分模块,对各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次设计,由浅入深地讲解复杂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利用项目教学法,促进企业专家和学校专职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改进考核方式,增加考核形式,利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的设计能力。

3.实践及评价

通过此次改革实践,我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成果一:师生共同参与完成了“交互体现式建筑构造”虚拟实践教学软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课程枯燥、难以理解等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果二:建立了“智能化交互实验室”,利用该实验室,可将互动教学、学术研讨、产品展示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加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素养在未来国家建设和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立足于本校的发展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对环境艺术课程进行改革,以期建立“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化教学体系。

作者:李亚楠 单位: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燕.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80-83.

第5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1.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近几年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与发展,也使得信息量越来越多,促使课程的设置也逐渐增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其室内装饰设计与景观设计越来越专业,社会对于高品质设计人才的需要越来越高,如此便产生了日益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学制之间的矛盾及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迫在眉睫。

2.国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现状

国外的环境艺术设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它包含在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中。沿用包豪斯教育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历时三年半的时间,最初半年是预科,学习“基本造型”“材料研究”“工厂原理与实习”三门课,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分别进入后三年的“学徒制”教育。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西方培养了一批既熟悉传统工艺又了解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与设计规律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一种简明的适合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美学风格,将现代设计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分类过于单一

目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偏重于对室内设计的教授,甚至有些高校仅设置了室内设计的课程,科目分类过于单一,即便是分成了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两个不同专业,其教授的课程也是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前两年的时间巩固基础,以素描与色彩训练为主,加之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到后期开始往设计方向发展,开设课程的相似使学生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过于笼统。随着环境艺术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需要有各自更加专业与完整的教学体系;再者,随着人们对于环境设计的需要越来越大,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也备受关注,越来越分化着原先两者合一的状态,市场需要大量高品质的专业设计人才,这就促使高校教学结构体系需要明确室内设计与景观设计这两个不同方向的专业。

2.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激化

环境艺术设计是综合多门学科的一项专业,并且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适时接受新的信息,需要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还要保持创新的概念。随着高校课程设置的增多,学生的学习课时逐渐被压缩,造成学生学习有关课程的时候只是简单了解,并未真正领悟其中真谛,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3.教学观念的陈旧

现在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缺乏对现代艺术系统的学习和研究,知识结构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模式时代,这使得我们落后于西方艺术教育,阻碍了我们专业的良性发展。有的甚至一味模仿西方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到自身的真实条件与环境,反而适得其反。

4.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

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掌握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课程结束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就算学习完毕,只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学生来培养,而不是当做一名未来的优秀设计师。传统僵化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环境设计类专业。

5.学生实践能力薄弱

从历届毕业生回馈的信息,不难看出,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单位的前期都只是在试用或者实习的阶段,真正到了实践的时候,能力就显现不出来了,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毕业生难以成为工作单位的主要力量。由此看来在校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过少地参与实践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

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研究

要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进步,教学结构体系的改革首当其冲。各高校在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从实际出发,将设置的相关专业课程适当融汇,建立多层次的结构体系。首先要设立室内艺术设计与景观艺术设计这两大基本专业,在融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同时,各自建立不同的教学理论;其次,在这两大专业旗下包含其他诸多设计门类,例如,室内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庭院设计、植物配置、建筑景观结构等,形成多元化的教学结构体系,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定位,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设置,促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全能高品质设计人才。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研究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是设计理念还是设计过程中运用到的设计元素,都需要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再者,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属于综合性的学科,其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因此要合理布置教学内容,避免出现三分熟七分生的情况,要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效果,解决增多的课程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对部分重复的课程或者知识,进行适当的删减,对不适应环境艺术专业发展的陈旧课程理论要坚决取缔,让繁多的课程进行适当的“瘦身”,使节省出来的课时为后续的课程衔接上,要用有限的课时,在坚持环境艺术专业理论与设计主线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吸收课程中的精髓,发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平台作用,并在接受新信息的同时,整合其他有关科目的信息资源,保证教学内容之间的连续性与关联性。

3.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观念研究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需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引导,因此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关键在于如何去设计,在教学观念上要坚决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思想,不要事事都效仿普通美术学院的作风,在一定的方式方法上根据实际的状况作出改变。例如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充分地给学生学习其专业课程的课时,过于重复的基础课程能省则省,让学生更充分地去理解和学习设计。

4.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设计类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这个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如下的改革:首先,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将宝贵的课时充分利用起来,课堂上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因此两者都是重要的角色,以教师学生共同探讨学习来代替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给学生发言提问的机会。第二,将市场项目转化为课堂作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每年都会有大量优秀的作品呈现给社会公众,以这些为设计主题,教给学生重新进行新的设计,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设计作品与行业大师相比较,建立自信的同时,又让学生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第三,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起去进行市场调查,让学生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行情,搜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再上课时,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第四,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重视学生的各种提议,根据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将好与不好分析给学生进行探讨,由此,学生在巩固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并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5.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要完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育,除了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之外,还要有实地的实践。在笔者所在院校,还在筹建环境艺术设计车间、建筑材料工作室等专业实训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现场的有益补充,使学生在汲取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深刻地理解所学,感触实际的操控,得到更充分的认知。比如在本地反响比较大的“非想工作室”就是由我院在校学生组成的,他们的设计得到大多数业内人士的肯定,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另外学校要与社会上的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中比较突出的公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个长期的实践基地,保证学生进行实地实践的稳定性与长期性。

6.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建设的民族化和地域性研究

第6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上讲,该学科在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学科,因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哈尔冰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张红松教授曾经这样评价设计师:“好的设计师往往都是杂家,因为他要拥有画家的表现力、律师的判断力、音乐家的感染力、科学家的严谨力、诗人的诗意、哲学家的思维力。”诚然,一名合格的景观设计师或室内设计师必须掌握设计学、心理学、建筑学、美术学、历史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以往的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掌握如此复杂的综合能力。从教育背景层面上讲,案例教学具备了以往教育方法不具备的优势。以往的教育方式是说教以及枯燥的举例说明。案例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以及突出实践性、学生主体性、过程动态性、结果多元化的特点。

二、案例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契合性

从实践应用方向分析,案例教学具有真实感和互动感。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通过剖析环境艺术设计实例,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更加本质地了解课程的精髓。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使用工业时代的教学方法外,还能使用大量的视频、图片、模型等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能很好地弥补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案例教学的优势是能够无缝对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打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维禁锢,正所谓不破不立,能让学生拥有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符合国际和国内环境艺术设计学科教育潮流,与我国教育政策和国际教育潮流接轨,能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满足社会需求。

三、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应用案例教学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

首先要深刻理解什么是案例教学,以及与以往教学模式的区别。其次要突出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这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其一,要区别对待不同设计方向的教学方式,如在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教学中,要针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教学;其二是案例教学在运用上的区别对待,如徒手表现、计算机制图、文案表现等的区别教学。最后,综合分析各种案例的区别,从中找到其文化内涵重点,并将其总结、提炼。

四、案例教学在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中的应用价值和长远意义

第7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 高校环境艺术 设计专业 教育现状 教学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是多种学科知识的集结。按照我们今天的理解,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如同一把大伞,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的艺术与设计,是一个艺术设计的综合系统。从狭义上讲,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内容是以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来界定的,其中以室内、家具、陈设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室内设计;以建筑、雕塑、绿化诸要素进行的空间组合设计,称之为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虽同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子系统,但从发展来看室内设计相对成熟。所以现在我国各高校在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时课程设置通常都偏向室内设计教学方向,但不得不说,有时这样的教学计划会导致学生对该专业方向上的误解,或者对专业名称的混淆。

环境艺术设计是时间与空间艺术的结合,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自从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决定在我国高等院校设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来,这个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已经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各艺术类高校的教学体系在不断发展,但其教学模式多是模仿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目前,我国的综合大学、理工科和师范院校中也纷纷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此专业在中专和成人教育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我国在该专业上还建立了硕士、本科、专科等各种学位形式。但该学科如何能和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等内容契合,建设有特色的设计教学体系,设计出更好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

随着近年来“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比较和倡行,高校中有的以培养多样化多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目标;有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是一所中美合作办学的本科院校,多年来,它将中国重知识教育的传统与美国重创新教育的特长进行优势互补,使中外教育资源共享,培养出了一批批“英语精、知识新、技能强、交际广”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这些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不成熟不完善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整体模式相结合,出现了一些在高校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上求多求全、划面窄、界限清,缺乏综合交互学习。教学方法多为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家长式”,以传授技能为主的师傅带徒弟等方式,缺乏启发式,缺少对话研讨,忽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艺术类考生生源与其他本科类相比,素质结构复杂,由于高校招生时降低了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分数底线,有一部分学生是在文化考试不理想的前提下转为学习艺术设计的。他们欠缺良好的艺术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基础。所以,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上就要激发这些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弥补他们的不足。

另外,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时,教师不注意设计与科研相结合,启发大学生自主研发的能力。而专业特点及发展客观需要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要发挥他们对科学技术的钻研精神,增加商业市场研讨等辅助课,使他们的设计能变为自己生存生活的本领。有时,环境艺术专业的课程教学上强调了制作图纸和模型的量,而忽略了学生对“设计”这一质的理解和感悟。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成为消极的负担,学生多忙于应付,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和自学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在办学条件上也需多有待改善,大多数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大量的专业书籍供教师教学和学生阅览,工作室等自主教学环境少,课堂教学工具、设备简陋,计算机及现代多媒体设备不足,远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科研的需要。

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2.1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常设置在大一阶段,是对学生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观察、模仿、创新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但是,在现有教学模式中,由于许多艺术类考生都是在专业课考试中“临时抱佛脚”,专业底子薄弱。有的学校在他们进校后往往将本科一年级的课程都设置为素描、色彩的学习阶段,使其以勤补拙。这就要求基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不能以培养纯艺术人才的教学眼光来面对设计教学。在素描、水粉等绘画中融入现代设计学的概念,运用设计学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设计专业的学习意识,使他们理解绘画与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训练学生基本绘画技能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接触设计基础。设计基础中离不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三大构成。在教授这些课程时,教师应该将理论知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在大自然中、日常生活中寻找、观察、体会出老师讲述构成中的“重复、近似、渐变、变异……”等丰富多样的构成手法。尤其是讲授《立体构成》课程,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在这个时期训练出良好的线、面、块材的立体感和空间组合感。学会运用各种材质通过围合、切割等工艺表达出他们对建筑、动物、植物等实物的仿生设计。要让学生对于专业基础的理解,尤其是设计基础不是指某一专业的初级状态,而是对设计领域的各专业共同存在的造型问题,即对空间、形态、线条、肌理、色彩、形式美法则、创造性思维等的教学与研究,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设计专业课教学改革

2.2.1建立课堂教学新形式

设计课程无疑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无疑是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的关键。在进行改革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自身的性质而定。例如,在第六学期中设置的《展示设计》课堂上,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阐述展示设计与其前承后继课程的关系、课程的作用和地位,从而引出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展示环境设计的理论知识,培养设计想象力,能独立完成展示环境的综合设计与表达。教育学生理论联系设计,接触实际设计命题,欣赏优秀设计方案。学生应对展示环境进行充分的综合分析,对设计任务准确定位,了解展厅中施工材料及其工艺,具备一定创意思维能力及方案草图表达能力,可以进行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大量实景图片进行图例分析,将案例教学与考察观摩、小组讨论相配合来讲授理论知识。在考察观摩课堂上,通过对会展中心展览会场的参观,教师进行现场授课,让学生零距离感受到每个设计原理是如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及其应用后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表现,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小组讨论课往往设置在理论概述结束后,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师与其各小组单独讨论课堂问题和解决办法。分组方式可以将30人分为三组,每组10人,将课堂时间分为三个时段每组轮流与教师交流讨论,学生总结参观会展展厅后的心得,教师将展厅设计的理论再次升华。这个过程可以说是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法”,主要突出信息的交互和教学环节中的互动。教师不再单单是做讲座、讲学的工作,而是担当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策划者、引导者的角色。

在作业讲评时可以引入案例分析教学法。要求学生对设计方案进行自述,结合课堂上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开展学生间的互评与辩论,最终教师作总评。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和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作为设计人员的必不可少的语言表达能力。

2.2.2建立工作室教学机制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依据今天设计多元化的特征和教育的人性化理念进行的教学改革措施,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院教学管理的工作安排下,可以形成环境艺术教师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计算机实验工作室及本科三年级、四年级学生专业课题工作室等。

这种工作室制与导师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本科院校中建立一种研究生式的培养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课题和研究方向,通过教研室的教师组或个人自发组织学生加入,建立方向明确、研究特色浓厚、特点鲜明的工作室。包豪斯曾将确立了“教育―研究―设计生产”的教育体系,更体现在工作室制教学的实施,它既能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大量的学生能直接参与到教师的课题设计实践中,也促进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相应的案例教学内容。例如,我在2009年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的同时,将“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泥泥狗旅游商品设计开发研究”这个课题引入到在本校本科三年级学生的民俗产品课题设计工作室的活动中,就促进了大三学生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学习能力。

当这些工作室建立后,教学的模式将更为灵活化。学院中的教与学气氛浓厚,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可以促进学生自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作业,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竞赛、课题调研、科研立项和社会服务等项目。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1.教育体制较为落后。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属于较新的学科,它的发展必然要迎合新时期的社会需求,然而,一贯以来的教育体制仍然较为落后,从而造成了该门课程发展新需求与落后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进而影响到该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学科性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它的主要特性就是综合性、整体性以及更新性。它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处理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并要能够根据时展变化来及时调整知识结构。然而,现如今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该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尤其是一些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无法解决各种模式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大大影响到了该门课程要求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要求。

3.办学理念不尽合理。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定位并没有达到合理、科学的地步,一些学校在开设该门课程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自身是否具备开设的充足条件,而是随波逐流的开设该门课程,从而使得其教育定位无法具有规范性,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无法真正具备所需要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一些人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这类课程的认知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很多文化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应该加入到该门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导致了生源质量下降,而这又直接到了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欠佳。

二、新时期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具体策略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很多与新时期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说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没有遵循市场经济活动要求,教学目标也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等,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问题,切实提升其教学有效性

1.积极改进教育思维与教育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由于缺乏与现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从而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各个学校在进行该门课程设置的时候,应该努力顺应时展的实际情况,尽快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方式,切实树立起具有本土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这是因为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综合性较强,它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也是非常强的,应该与实际的工程项目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各个学校在开展该门课程教学的时候,尽快树立先进的教学思维,采取较为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打破文理科之间的界限,让该学科的学生能够兼容并蓄,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从而让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性的实践才能。

2.采取实践性为主的教学模式。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然而现实的教学状况并没有真正重视其实践性,更多的仍然采取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从而大大忽略了其实践性能。因此,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尤其是要从实践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采取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进入到社会实践中去,让他们更好的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因此,各个学校的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要让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实践体会,通过实践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并发展理论知识,从而让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3.准确定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

由于很多学校对于对于该门课程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把该门课程的教学定位为混杂性质,从而使得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够好。实际上,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包含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设计等多个学科的领域,具有文理兼具的特性,它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级的能工巧匠,应该来说,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应该占据一定的地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对于该门课程的认知和定位,把它看作是一门高尚的学科,并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模,尤其要提高生源质量,重新定位该门课程的教学方向,从而真正为社会输送出具有高级技能的综合素质人才。

4.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考核机制。

环境设计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其教学体制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殊性,改进现有的学制设置情况,制定出符合该门课程人才培养需求的施教机制和教学手段,建立健全相应的人才认证考核机制。这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把原先的学制设置改成没有固定学制的设置,让学生的入学以后就积极参与到社会学习与活动中去,学生的学期时间长短可以根据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灵活变动,但是,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对这些学生的考核工作,要让他们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下获得成长与进步,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由此可见,该门课程教学中应该实行以实际动手为主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和灵活多变式教学手段,并辅之以严格的考核机制与管理机制。

5.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切实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师队伍质量,因为他们才是该门课程提高教学效果的真正核心力量所在。这是因为该门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结构与实践技能,他们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传授者和参与者,我们必须尽快改善办学条件,不仅提供给这些教师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比如说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外,还要给他们配备多功能模拟实践式教室、研究所式教室、车间作坊式教室、工作室式和公司式等的教学场所,让他们能够有效利用各种教学空间来做好该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出他们在该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者作用。

三、结束语

第9篇: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开放式互动教学

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我国处于刚刚开展阶段,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和固定的教材,尽管很多高校开设这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学科结合形成的产物,它具有形象思维,也具有逻辑思维。在课堂教学方面,引进了国外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的学校环境,探索这个专业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方法,提出了“开放式互动教学”。说白点就是首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次善于运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训练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然后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运用高校的环境资源去开发他们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创造力,增加他们的综合知识,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四个方面是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在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老师用“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吸收知识,但是开放式互动教学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改变了以前以老师为中心,先教后学模式的课堂教学,及沉闷的课堂气氛。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去社会实践学习,利用高校所在的大城市优势环境艺术资源,运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去实地研究和考察;其次利用在学校的教材参考书所学到的知识去实践,理论结合实践,学习借鉴,善于思考,重新梳理和认识知识,认清环境事物的本质,达到艺术性的创新;然后教师应该讲的少,学生思考的多为原则,充分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培养他们善于思考问题,达到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上《公共空间设计》课时,首先借助公共空间设计的图片和实例来进行简略的讲解空间语言、空间形态;其次共同研究一下空间对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再次探索各种不一样材质的利用对空间影响;然后教师带学生去高校所在的城市公共标志性地方进行实地研究,让学生非常形象地、初步地、清晰地了解空间设计的定义,然后安排课后作业即公共空间设计的考察心得和报告。调查报告要求学生对公共场所,首先要说明它的空间语言、空间形态、视觉效果等;其次是材料色彩的使用对于观众的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再次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和分析公共场所的空间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及合不合理;最后对于提出的问题,列出自己的改进方法和建议。这种运用实地考察的方式,可以形象的感受公共空间的体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分析和观察写出一份考察报考,并在下次的课堂进行讲解自己的认识和体会。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随时随地观察周边环境的视觉认识和心理感受,及专业的眼光去思考分析周围的环境艺术。从而不用专门花好多时间获得很多的环境艺术设计知识和训练基本设计技能。

2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利用开放式互动教学使师生每个人都参与进行讨论和交流,让课堂处于活跃的学习气氛当中,因为课堂不仅仅要老师传授理论知识,也要学生互相交流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学生上台演说,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构思思维、意念、内容和形式,给台下的师生对设计的构思也是一种启示,学生也可以对台上同学提出问题,该同学做出解答,然后一起讨论,老师根据讨论的情况引导他们怎么改进设计方案,使大家积极参与认识问题所在。这样的形式多来几次以后,以前不怎么善于言辞的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设计构思,不仅提高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而且增强自信心。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推崇,以下是它的三点优势:一是学生的演说,同学的提问使大家的思路更加广阔,对定义和概念的知识更加理解深刻,巩固所学的环境艺术设计知识;二是通过这种方式,教师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对以后更好因材施教,其次了解所有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三是学生上台演说自己的设计构思,不仅提高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而且提高自我表达能力,为以后推荐自己的设计方案的时候,有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学生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师,就需要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文笔能力,也就是设计方案需要简练的文字说明;其次是口才能力,就是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是绘图能力,就是需要艺术图纸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教师应用开放式互动教学训练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首先学生的设计方案都需要语句简练、通顺,严格的绘图;其次把设计方案在讲台上演说,展示给师生面前,通过自己的清晰地语言表达能力使大家一看就知道了。所以每个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争先恐后去展示自己设计方案,从而鼓励学生参与进来;进而为了在大家面前展示最好的一面,学生们在设计上都会更加努力和认真,求得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意性。通过这种开放式互动教学,首先提高了学生的文笔、口才和绘图能力;其次为学生创造相互学习和促进的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再次学生通过一次一次的比较,每次对自己的要求会更高,提高学生的上进心。使学生的设计方案制作达到版面设计的要求,绘图达到完美和创新的效果,内容更加有说服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很多事情做好都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特别是环境艺术设计,更加能够体会到了团队智慧的结晶。在校期间,教师要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尝试,改变学生以前做设计方案时单打独斗的方式,增加团队合作的教学内容。如教师要求学生们一个星期内完成一个设计课题,单个学生完成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分组去完成课题,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主要负责把握设计的进度、效果和质量,及对每个成员制定设计计划、分工和任务。并且运用小组综合评分的办法,来提高大家好胜心和上进心。具体说来:首先在构思阶段,小组每个成员都要进行考察,共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每位学生都可以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师在从中指点设计意见,一起来确定小组的设计风格;其次实施阶段,小组组长把任务下发到各个成员,有负责文字组织、资料查阅、素材整理、绘图、语言表达等;然后修改阶段,学生必需认真地检查那些地方不足之处,从而进行修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设计方案。这样一份设计方案是通过大家相互努力、相互协作来完成的,从而增强每位同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5结束语

在环境艺术设计课堂,教师采用开放式互动教学法进行实践,首先要理论联系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再次要激发学生学习环境艺术设计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以教学为核心,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这门课程还处于刚刚开展阶段,教学方法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培养更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为社会主义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