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环境创设的意义精选(九篇)

环境创设的意义

第1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摘 要

幼儿园的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幼儿学习内容、了解幼儿知识能力和技能的窗口,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空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色彩上应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强调积极的审美意义,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班级环境创设的趣味性是一种视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有意思,愉悦,充满想象力的感觉。趣味性的体现不但要结合主题内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趣味的主题更容易吸引他们,从而能激发孩子参与布置的愿望。

关键词

班级环境 幼儿园 幼儿教育 主题墙

在幼儿园,班级是幼儿每天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所以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里,幼儿美术更多的体现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班级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从中得到自豪感,并能从参与过程中获得知识,促进幼儿认识和操作技能的发展。下面就实践活动浅述一下幼儿美术在班级环境创设中运用的意义:

一、教育渗透性

幼儿园的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幼儿学习内容、了解幼儿知识能力和技能的窗口,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主题墙的内容来源于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就应该开始分析和策划主题墙的创设,结合主题活动内容,找好合适的切入点,针对活动内容和发展的线索进行价值判断,在引导幼儿进行主题墙饰创设时,心中要有目标和方向。例如:主题活动《我的一家》,在进行主题墙创设之前,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了用绘画、手工、泥工等多种形式来体现主题。有些幼儿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或表现自己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或发生的一些事情,有些幼儿实际动手操作自己制作礼物送给自己的家人,还有的幼儿用橡皮泥或面团塑造家人的形象等等,并将班级的环境创设设计成一个温暖的家。主题活动《我是大班小朋友》,孩子们通过绘画自画像,感受自己升入大班后的自豪感。接着,结合国庆节日,孩子们通过绘画、剪贴的方式,布置喜气洋洋的国庆节,感受祖国妈妈生日的热闹之意。秋季,带孩子欣赏落叶的景色、树叶的改变,孩子们通过撕纸、粘贴的形式,创设《秋天的树》,感受秋季之美。临近冬季,与孩子们一起寻找冬天的信息,孩子们通过绘画、涂色的形式,制作了各种冬天取暖的服装,创设浓浓的冬季氛围,让人一看主题墙饰就知道现在是冬季了。这样通过幼儿的美术创造在班级中充分体现教育主题活动内容,既对幼儿的美术创作技能有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又对幼儿学习的主题活动内容有了很好的渗透。

二、艺术趣味性

空间艺术环境的创设,在造型、色彩上应注意艺术性和趣味性,强调积极的审美意义,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审美需求。班级环境创设的趣味性是一种视知觉的心理反应,是一种让人看了之后觉得有意思,愉悦,充满想象力的感觉。趣味性的体现不但要结合主题内容,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趣味的主题更容易吸引他们,从而能激发孩子参与布置的愿望。如在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安全标志》中,想让该主题内容在主题墙中继续延伸,我在墙饰上设计了一个情景化的背景作为引子,以笨拙可爱的小熊形象出现,告诉幼儿小熊在过马路时,由于是第一次来到城里,对于交通安全知识一概不知,因而发生了一连串搞笑且危险的事情,从而激发幼儿想帮助小熊的愿望,并要求幼儿将帮助小熊的办法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都饶有兴趣的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了很多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有绘画出来的图片、有从其他地方剪贴下来拼凑成的小画报,还有幼儿自己制作的安全标志牌等等。我将孩子们提供的这些资料经过加工后贴到了小熊的周围,随即一个情景化、趣味化的墙饰出来了,激起了孩子们欣赏的愿望,也让幼儿无意识的参与了班级环境的布置,在自己动手动脑的美术创作过程中对安全标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体验了帮助小熊的快乐,从而激发帮助他人的愿望,真是一举多得。

三、互动参与性

环境创设的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参与合作的过程。教育者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让幼儿在过程中积极互动。瑞吉欧认为:“环境生成课程,课程主题来源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作用。”可见,环境是“活”的课程,只有发挥出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作用,才能真正体现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幼儿成为环境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同时,幼儿在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使环境布置与幼儿产生互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如:在班级的一面墙上设置一盒精美的“心情日历”,幼儿每天可以自主地将自己一天中有趣、开心、难过或烦恼的事情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将图画贴在自己的日历上。这种环境创设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还能够培养幼儿关心周围环境,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促进幼儿爱的情感。另外可以促进幼儿绘画水平的提高、色彩的运用,以及了解色彩与心情之间的联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形式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使幼儿的需要获得满足,能力获得发展,获得一种开放性的艺术教育效果。

四、个性独创性

独创性指非模仿(抄袭)、与众不同、具有鲜明个性的作品或效果。班级环境创设要能体现这种独创性的意识表现,那其效果肯定是吸人眼球的,让人看了之后过目不忘,记忆深刻。只有我们敢于思索,敢于别出心裁,在墙饰设计中显示独创性,才能引得幼儿更好地喜爱,家长更多地关注。在实际操作中,我经常会结合本班特色,立足与主题内容的实施,运用自己的独创能力,让墙饰凸显自己的个性和魅力。如:在大班下学期的一个主题“我们爱妈妈”的活动中,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激发对妈妈的爱,让家长协助记录一句孩子对妈妈说的祝福语,让幼儿说出自己对妈妈的爱。活动后,我将这些作为了布置主题墙的材料展示出来。为了让它表现的艺术化一点,能吸引更多的家长欣赏,并阅读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的祝福语。我打算结合爱心的形式来表现,因为考虑到孩子对妈妈说的祝语表达了孩子对妈妈的一分爱心,这样展示比较合适。然后请幼儿把自己写着祝福语的彩纸剪成爱心形状,然后想用绉纹纸做一颗的超大爱心,将这些写满祝福语的小爱心包围起来。在创设该墙饰时我还请幼儿每人制作一朵小花,并将小花摆成爱心的形状,布置成一棵爱心树。这样的构思更有创意,在爱心树的包围中就是一张张爱心祝福语,大爱心包围着小爱心,更体现主题内容。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和装饰小爱心和爱心树,既锻炼了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同时幼儿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家长们的围观,欣赏,阅读孩子的祝语中验证了创造性艺术表现的魅力所在。

第2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情感意义;研究

建筑环境艺术中所存在的情感,不仅是一种设计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一种设计态度的实际反映。一个优秀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出人们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从而对建筑不同的情感态度,这种情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建筑环境的本身,属于一种建筑环境与人类内心的情感统一。帮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与生活中解放出来,所以情感意义在建筑环境艺术意义十足。

1 建筑环境中情感意义存在的作用

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包含着环境的物质形态,人的情感活动等等,优秀的建筑环境可以很好的将人们不同的生活经验以及在生活中产生的想象结合在一起,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富有人性化的生活工作空间环境,让人们在建筑环境中充分的感受到情感的流动,增加建筑环境中的文化氛围。

建筑中的不同情感环境氛围决定着人们对建筑的不同感受,而这种感受和情绪可以也根据不同建筑环境随时进行变化,在心理学上,人们成长的情绪变化为“移情”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上的活动,在建筑环境设计中,设计师会在设计中尽量融入情感设计,以起到与人们心内产生共鸣的效果,但真正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不仅需要设计师对建筑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还需要设计师对人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有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两者进行更好的融合。

关于建筑环境对人的情感影响,简单来讲,在我们生活或者工作的建筑环境中,许多装饰与花草树木的形态和摆放位置我们都能不自觉的从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情感,并对心理产生直观的影响。此外不仅只有环境会影响人的情感,人的情感也支配着建筑环境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与进步。

2 建筑环境中的情感语言表达

2.1 色彩

可以说色彩是建筑环境中最为直观的情感表达,许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利用色彩语言以及色彩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来进行建筑业环境的艺术设计,其可以帮助设计添加艺术的层次感,增强建筑环境的整体艺术感以及情感意义,所以目前色彩已经逐步成为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组成部分。

一般在建筑环境中,色彩的使用和设计都使用在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色彩设计因为需要协调整体所以不会使用过于突兀的色彩语言,在内部环境中色彩通常出现在较为具有艺术感的设计中,比如屋顶、墙面或者一些形状突出的设计上。要求设计是要对整体色彩的运用有严格的把握,对比不能过于强烈,造成人们心理烦躁,也不能太过单调,无法让人们产生情感反应,所以一般设计师在设计时都会基于美学与心理学的基础上进行。

并且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色彩方面的审美也在逐步增强,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能否产生情感认同,可以说直接取决人们最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色彩虽然是设计的基础,并且具有一定固定搭配,但仍然不能放松对其的不断探索。以促进建筑环境的艺术设计迸发出更多的情感意义。

2.2 图像

使用图像方式进行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表达是一种十分直观的表达形式,能够十分明显的体现建筑环境的情感意义。

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图像能够直观的体现设计主题,对于传统的建筑环境进行穿行的图像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环境的意蕴以及深度。图像的合理科学使用,能够提高建筑环境空间的主题氛围,但是在使用图像的过程中,要结合建筑环境周围的色彩以及图像形式,要使其与环境能够融合,选择能够很好体现建筑环境主题的图像,进行创新方面的设计,确保图像能够正确的反应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情感意义。

2.3 线条

建筑环境线条的变化也是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情感意义表达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通过变化线条的类型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

例如线条的设计中突然转折或者比较生硬的线条通常能够与愤怒的感情相互关联,而线条的曲折多变以及比较柔和的线条通常和温存的情绪相互对应;方向向上或向前的线条总是与某种积极、活跃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方向向后和向下的线条总是与某种消沉、低落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这些在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到,使用线条的不同就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建筑环境情感意义,因此这就要求必须要重视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线条的使用。

2.4 符号

建筑环境中情感语言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是符号的使用。在建筑环境艺术的设计过程中,人们通常情况下由于视觉选择的作用,忽视外部环境选择的作用,因此,设计者就使用特殊的符号来进行增强建筑环境的表达意蕴,到达增强建筑环境信息传递程度的目的。

3 审美想象和建筑环境中的情感

通常情况下,审美想象是在审美知觉基础之上以心象为形式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围绕心象进行开展的。在建筑环境中的情感意义的表达中,审美想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审美想象能够渗透到整体建筑的主题情感中,并能够带来不同程度的建筑环境的情感创造性。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所具有的审美想象是对于和建筑相关的自然事物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而展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体会各种类型的人类的情感的变化规律,并且掌握这些情感运动过程中的具体活动样式,并且将这些体现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建筑形象之中,这就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情感语言。建筑具有深度的情感语言,能够使人们产生想象的空间,建筑形象也就必然会带有创造、发现、组织或探索人类情感奥妙的审美想象特征。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想象能够使人的全部的心理功能都活跃起来,都能够去接近自然,用心去拥抱自然或者感受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心境、情感和大自然或者艺术设计作品能够实现完美的融合,人们的审美想象活动就能够得到极大的释放,产生极佳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情感意义。

结束语

随着现代社会对于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环境设计师而言,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情感意义是他们心中的终极追求。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要求在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把建筑的使用价值、美学价值、象征价值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优美的建筑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贾琳娜.探析情感内涵在酒店设计中的表达[J].艺术品鉴,2016(03).

第3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体验 生态系统 创意 设计

设计创新不仅是设计师的使命,从时展潮流来看,也是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创意创新,让设计保持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每一位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应该承担的责任。追溯设计创意的起源可以发现,原始人类出于采集、狩猎的需要,开始打制各种各样的石器,如石斧、鱼叉、标枪等,人类的生产工具从无到有的形态,便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创意。由此可以看出,生活体验是驱动人类产生这些需求的重要因素。换言之,生活体验是设计创意的源头。

目前,随着设计学科的深入发展,体验对设计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群体所认可和重视,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教授Donald Arthur Norman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的概念,确立了体验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提出可以将体验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系统由环境体验、情境体验、灵感组成。环境体验作为最外层的生态基础,情境体验作为生态基础内部的子环境,灵感则是生态系统中众多的生命因子。当灵感结合了某环境下特定的情境时,便生成了创意。因此,在体验生态系统(Experience Ecosystem)(图1)的运作下,设计创意能够如物种生息繁衍,源源不断地产生。

一、体验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体验

关于环境,《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为:包围人类,并对其生活和活动给予各种各样的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将环境具体化,环境又包含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山川、河流、森林、湖泊以及建筑等。非物质环境包括气候环境以及人文环境。气候环境如阴晴冷暖,人文环境如风俗习惯、等。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非物质环境,都在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同时,带给人类最基本的体验,本文称之为环境体验(Environment Experience)。

环境体验的特点在于综合性与非具体性。对于设计创作而言,环境体验不是直接因素,但是创意产生的基本环境。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环境体验不尽相同,创意的设计也就具有了地域文化特色。地中海充足的阳光以及蜿蜒漫长的海岸线,带给了意大利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气候条件,也塑造了意大利人热情奔放的性格。正如意大利的汽车设计一样,富于变化的线条与形体,充满活力和想象力。如兰博基尼旗舰型跑车Aventador(图2),其六边形的造型元素,锋利的线条,极具未来科幻感的战斗机似的车身,都将这个地中海国家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德国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由于德国地理位置处于西欧中部要塞,自然资源较少,历史上一直受到来自周边国家的威胁,逐渐培养了德国人顽强团结、严谨细心的性格。因此,大众和奥迪的车型设计一直中规中矩,充满理性主义(图3)。一位奥迪汽车的造型设计师在访谈中曾说道,他们在引擎盖的造型设计上,因为一个凹面细微改变会引起内部结构安全性的变化,导致设计方案在与结构设计师做了一个月的测试之后才确定下来。在这样严谨的思维下,车身造型设计会相对收敛许多。同为欧洲国家,因为环境的差异,导致整个国民设计风格的差异,可见,环境体验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广泛深刻的。

二、体验生态系统的子环境――情境体验

不同的环境下有许多不同的情境,某一个环境下在不同的时间也会产生不同的情境。心理学中将其定义为“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有特定的作用”。①人在具体环境中接受刺激而得到了体验,本文称之为情境体验(Context Experience)。其不同于环境体验之处在于:环境体验是综合的,非具体性的体验总和;而情境体验却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情境体验包含在环境体验中。环境体验总体趋于平淡,而在平淡整体下,情境体验可以视为某些有特定作用、特定刺激的子集。这种特殊性,能够激发人的某种情感,从而让人在记忆中留下“此情此境”。情境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设计中的情境因素就在于从客观的外在“境”这一端引到主观的内在“情”那一端。②情境体验为设计者在思考设计时,提供了故事性的回忆。而这种有故事画面的回忆,是创意灵感展现的关键舞台。目前,许多设计方法便是围绕讲述故事的理念提出,如美国贝尔维学院教授Bruce Wolcott在2005年出版的《Storytelling and Design》中,提出并强调了当前设计趋势下叙述故事对于设计的启发性和重要性。

好的设计,往往是受到了某一情境体验的启发,或者是某些情境体验的交叉启发,从而通过设计又营造出相类似的情境体验的产品。美国设计公司IDEO的许多设计,便是设计师亲自去问题产生的具体环境中,搜集不同情境,进而获得了设计创意。IDEO在2010年为Steelcase公司设计的Node座椅(图4),其任务是寻找并设计有助于改善教室体验的方案。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使用的带写字板的椅子没有放书包的空间,于是经常将书包放在地上。在这样的情况下,书包不仅占据地面空间,椅子移动也受其影响。于是,IDEO团队设计了底部带夹层的滚轮式写字板椅。这项名为Node座椅的最终产品赢得了广泛赞誉。德国红点奖(Red Dot Award)作为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一直以关注细节为人所推崇。获得2010年红点概念奖的“Ring-Shaver”剃须刀(图5),其示意图能够让人直观地联想起男人用剃须刀刮胡须时,喜欢用手去摸脸和自我欣赏这样一种情境,设计创意于是被心领神会。可以推测,设计师也是有过相同的情境体验,受到启发最后设计了这样的作品。

三、体验生态系统生命因子――灵感

人类每天的脑部活动非常频繁,会突然产生大量的想法和念头,有一些则成为了创造性的想法或者念头,通常称之为灵感(Inspiration)。在体验生态系统中,灵感为生命因子组成部分。灵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瞬时性。灵感的偶然性与瞬时性将其自身塑造成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虽然重要却不能轻易获取。在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师也将其作品归因于灵感的闪现。法国设计师Philippe Starck为意大利设计品牌Alessi设计的Juicy Salif榨汁机(图6),便是从电影《火星人入侵地球》中外星飞船的造型获得灵感。其极富想象力的造型,与橙汁顺流而下的功能自然结合,用户能够直观感受产品设计语意,也为设计师的造型灵感所折服。

灵感虽然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变量因子,但也不是纯属偶然得来。其首先源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而被我们感知认识,加以贮存。在一定环境、时间,适合人需要的情况下,被提取或映射出来,与人的思维契合。③因此,灵感同样需要付出努力,需要积累。作为设计师,尤其要培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将自己的思维触角不断扩展延伸,让其变得丰富而敏感,为不确定的灵感储备确定性的资料,营造灵感产生的良好环境。

四、三位一体构筑体验生态系统

在生态学中,生物和环境之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④对于设计创意而言,环境体验和情境体验是体验生态系统的环境,灵感则作为生态系统的生命因子,与环境一起,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体验生态系统,为设计创意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环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为设计师提供了最广泛基本的认知和体验。情境体验作为生态系统的子环境,其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的具体环境。情境体验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有刺激性的故事回忆,进而让设计思路有了“上下文”。灵感作为生态系统生命因子,让系统充满活力,不断迭代更新。在环境体验中,灵感的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当某一瞬间,灵感与某一情境体验结合,便成为了创意。换言之,只有当创造性的念头找到了符合它的情境,才能成为创意,否则,灵感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意念而已,没有实际意义。在前面提到的“Ring―Shaver”剃须刀的设计为例,这个创意的成功,不仅仅是“戴在手指上的剃须刀”这一灵感的成功,而是,当这样一个剃须刀在“在剃须中抚摸欣赏自己的脸颊”这样的情境下,才变得有意义。设计师的生活环境,一定是对生活品质、对自我关怀有着深入的体验。因此,环境――情境――灵感三位一体,就自然、有机地统一起来。

结语

体验是创造意义的原初性活动。⑤设计师应该成为体验的专家,应该融入世界,体验万物。从体验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设计,每一位设计师需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体验生态系统,不断扩充新的环境资源,经历更多的故事情境,延伸丰富的灵感触角,这样才能不断创意创新设计,成为设计的驱动者。

注释:

①杨清.简明心理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307.

②柯常忠,许超凤,郑建启.情境之于设计[J].包装工程,2010(4).

③尚军.设计灵感的来源、偶发与把握[J].中州学刊,2002(3).

第4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始终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从“三大作风”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面实践,从规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提倡“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从“三讲”活动的实施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从做“四有”新人到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到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风建设始终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成为我们党克敌制胜、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重要法宝。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在人,关键在作风,关键在提高执行力。

作为公职人员,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谦虚谨慎的工作态度,过硬的岗位技能,从我做起,不断提高执行力,实实在在的为群众服务。

转变工作作风,贵在对工作充满激情。在工作中,只有内心充满火热的激情,才能面对困难不叫苦,面对挫折不弯腰,面对责任不后退,彻底执行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把压力变为动力,用不甘落后、拼命干事的精神,用攻坚破难、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干事、激情干事。如果说激情是执行力的基础,那么责任就是执行力的筋骨。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高度负责,不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推脱,愉快的接受和完美的执行才是应该有的态度。只有本着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胸怀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正确认识到所肩负的发展重任,才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搞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就要立足本职岗位,从小事做起,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个服务对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和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展现我们机关干部的崭新风貌。

第5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学习环境

1引言

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高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的视听说技能训练方式,是听、说能力培养的提高阶段。英语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平台,创建了教师一学生一教材—媒体互动的学习链,采用了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影像资料对高师生进行以视、听、说为主线的综合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模式下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教学实践过程;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与意义建构四要素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建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为推动认知结构发展与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心理学家皮亚杰是最早提出建构主义(eonstrucifvism)观点的代表人物。作为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19r72)从认识的发生与发展角度指出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该过程中逐步建构起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两个基本过程是“同化”与“顺应”。“同化”(assimiktion)指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accomodation)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顺应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同化”与“顺应”使儿童的认知结构得到逐步的建构,在平衡一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调整、提高与发展。

在皮亚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关注学习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作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以维果斯基为核心的维列鲁学派还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维特洛克(M.S.Wittrock1988)研究了学习的生成过程模式;乔纳生(Jonassen.Marra,R.&DJonassen,1992)等人提出了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主义的研究与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实际应用于英语教学提供了条件。

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3.1视听说教学

视听说教学是一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阶段。视听说教学以语言视听材料对学习者进行视、听、说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习者视听过程中的认知、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丰富的影象资料,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认知、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习者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材料的视听、了解、理解、探索与创新,促进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视听说教学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高师生综合语言技能,使之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能力的发展。视听说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传统意义下英语听、说教学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依赖词汇或句型反复操练;听、说材料的选择受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词汇量小,知识信息含量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内容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存在着差距,甚至远离学生生活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与学双方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视听说教学改变了听、说课单调、枯燥的局面,教学环境中融合了图、文、声、光、色,教师通过影像资料实施教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2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的《教学模式》奠定了“教学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乔伊斯等人分析与研究了流行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教材选择、指导在教室与其它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稳定的结构形式。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系统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形式。中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教学客观规律,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形成的系统简明的稳定结构形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传统意义下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由教师、教材、学生组成。三者的作用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即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教学实践过程新的内容,将教师一教材一学生一媒体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3.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个体,重视学习环境的构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与地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学习环境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师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优化学习(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的平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借助丰富的媒体影像资料,以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互动作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的互动使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有以下环节:

3.3.1.1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的。理想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展认知与意义建构有很大的帮助。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以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为出发点,将情境创设纳人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通过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人、机对话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英美电影,“身临其境”,“活学活用”。电影欣赏的过程成为“authenticEnglish”语言环境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电影的播放与故事情节的拓展中进入真实的英语生活场景,在娱乐与观赏的动感中培养起电影视听的兴趣和爱好,获得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语感。同时,电影的精听与泛听训练使学生有机会区别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熟悉与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学习各种经典的语句、对白与话语,并积累大量常用短语和句型,以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环境理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融合、探寻新知识的机会,是实现认知结构发展与意义主动建构的有效途径。

3-3.1.2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对假设的提出、验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协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是实现意义构建的重要环节。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的协作学习指视听实践涉及的方方面面;情景融人、问题展示、小组协商、小组讨论与结果评价;还包括视听资料收集、分析、假设、验证与学习反馈。协作学习过程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协作学习中学习群体(师生、生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融人视听实践中,了解语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协商与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习群体对协作学习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到心中有数,对涉及的学习信息进行协商、讨论,共享思维与智慧,最终实现并共享学习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辅助下的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转为通过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人机对话的交互式与多功能立体学习方式,师生一媒体—教材一语言信息输入语言信息输出语言交际实践的学习链创设了一个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实践与创新。

3.3.1.3会话交流

会话交流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环境建构不可缺少的内容。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师生、生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协作学习的平台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交流进行协商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与帮助,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想法为大家所共享,有利于推进学习进程与意义建构。英语视听教学环境的构建促进了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心、提高学习水平并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同时,多媒体声、光、图、色的优点为会话交流提供生动、直观的立体画面,创设真实语言学习场景,营造出丰富多彩、充满信息交流、活泼生动、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媒体语言教学的参与者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也是语言活动交流者与意义建构的实施者。学生与媒体信息的交流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3.3.1.4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英语视听说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筛选,确定视听“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帮助学生对视听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在视听中能看懂或理解所选电影资料,基本掌握电影的主要语言表达,听懂电影人物词语、对话并积极参与视昕后的语言实践并能在交际实践中对视听内容用流利、连贯的英语交流。学生在视听中获得视听材料信息的多少或视听质量的高低不是靠记或背诵,而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经验与建构相关知识意义的能力。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3.2教与学的角色

3.3.2.1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及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教师提供了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意义主动建构的机会,让视听说实践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视听说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参与探究、发现、评价与修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与学习规律,诱发学习兴趣,培养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发展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引进自身的实际经历与生活经验进行点评、总结、提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视听知识与实际经验的对比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视听知识与经验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要努力创设多元平等的课堂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着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3.2.2学生角色

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创设了实践平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要求创设符合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成为视听说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理想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融人情景、参与协作、合作交流、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与传统听说教学相比,视听说教学的优越性赋予了意义建构新的内容;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也不再是一张任由教师画图的白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促进与指导下能动地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意义建构。同时,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完成探索、发现与意义建构。

4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4.1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建构主义的内涵,认清教与学的中心与关系,在指导教师寻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突破了传统听说教学围城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教材、教师话语、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按教师的指引朝所需的目标互动学习。课程设置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合作交流推动学生主动地意义建构,发展探究、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有助于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探究式与讨论式的教学优于传统语言教与学的方式,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的新型人机对话教学模式。师生与生生问的交流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实践效率,是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发展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媒体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多视角、多功能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一个中心(教师)的局面,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和谐与合作的氛围中认知、探究与创新。因此,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赋予了实际意义。

4.2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综合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是一个积极、动态、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主动建构意义为目的,在学习环境的建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创新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学生需要而实施。学生的学习成为改变方法、提高效率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也是完成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视听说教学实施与教材选用应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视听材料全部采用英美电影影象资料,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贴近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语言学习、模仿,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4.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实现主动意义建构的平台。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孤立的,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视听说教学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是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交融点。视听模式下教师引导学生在学语言的同时学习、了解、探究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另一方面,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了英语教材目的语文化知识及文化信息量大的优势,教学实践设计关注语言与文化的比重,以文化“渗透”与“旁白”的形式引导学生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学习、熟悉语言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涵义,对比并找出异同,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语言素质。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转变“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的传统教学观与教学方式,为高师英语教学提供—个“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实施的借鉴,为语言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了创新途径。

第6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农村;生态环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如果没有农村,国家就无法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作为整个社会建设的重要基地,承载着社会建设中劳务输出、资源供给、市场需求、资金来源、改革实验等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农村还是全国的生态屏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基于农村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在生态文明视阈下进行生态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一、生态农村的内涵

(一)定义

生态农村是在“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人类发展所需”的大背景下,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针对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协调问题,运用农学、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原理,按照“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在保证农村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前提下,从经济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社会文明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生态化建设,把农村地区建设成为村容整洁、环境宜人,各产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社会、经济、生态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特征

生态农村与一般农村相比具有如下特征。

1、经济生产清洁化。在进行经济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这一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旅游经济等无污染的清洁经济发展模式。

2、村容村貌整洁化。在基础设施和房屋的建设中秉承合理规划的原则,使土地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农民在生活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使村庄环境宜人。

3、社会状态和谐化。建设生态农村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

4、思想观念生态化。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

5、发展可持续高效化。可持续化发展是指在改善当代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经济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高效化发展表现在以最小的消耗,通过延长生产链,获取最大的利益。

二、创建生态农村的重大战略意义

农村在我国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农村,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农村建设,从改善人居环境入手,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统筹各个方面,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帮助、引导农民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美好家园,既涵盖了生态的理念,又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同时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然而,有些农村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态农村建设聚焦“三农”问题,顺应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发展潮流,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满足了农民群众实现温饱后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

同志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精辟地概括了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能否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是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农村在创建过程中,把农业资源、生态资源、技术资源等多种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围绕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在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允许的前提下,协调农村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社会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农村建设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强调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它既可以使人与自然之间达到和谐共存,又可以调和人类代内、代际之间有关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五)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新亮点,它的重要内容是加强生态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生态农村的建设,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旅游经济,一方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增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创建生态农村是实现生态文明战略的有效途径。

三、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势的现状不容乐观。由于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治理的重心放在城市,广大农村被边缘化、甚至遗忘,导致农村潜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生产污染日益突出

首先是面源污染。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了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其次是畜禽养殖污染。当前农村畜禽养殖大部分是传统的放养模式。这种模式既影响环境,同时又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

(二)工业生产污染日益严重

首先是乡镇企业生产污染严重。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并且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其次是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例如,城市的“转二产促三产”,在成为一些地方农村致富的财源的同时,也导致空气和河流被污染,癌症等疾病多发,让受害农民痛苦不堪。

(三)生活污染加剧

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农村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活废水随意排放、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等问题依然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卫生。

(四)资源遭到极大破坏,利用率不高

首先,土地不断被开发,面积不断缩小。靠近城郊的大批土地被用来建开发区、大学城等;内地农村则主要缘于大兴各种土木工程、墓地占地和房屋基建用地。

其次,矿产资源遭到破坏。农村不少矿藏的开采权承包给了私人经营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再次,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村各方面的污染,使水资源污染严重,农民饮水存在安全问题等。

(五)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竭泽而渔等行为,污染不断加剧,导致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四、构建生态农村的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态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稳步推进生态农村的建设。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农村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创建生态农村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参与生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的制度和立法,以制度和法律的强制形式来协调和管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做好村镇建设规划,减少各种形式的“政绩工程”。

(二)农村经济走生态化发展之路

以生产生态化作为生态农村建设的突破口,用生态经济理论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增加施用有机肥;提高农村工业的生态科技含量,置办治理污染的设施和尽可能的进行清洁生产;大力推进农村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型生态经济形式,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三)不断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对农民进行生态人格培育

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把生态文明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生态文明占领农村文化阵地;要倡导生态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这是提高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要适应农民群众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革除生活陋习,使用清洁能源,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规范农民的日常行为,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四)强化污染防治

鼓励农村企业进入工业小区生产,采取污染集中治理的办法,解决好工业污染防治问题。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民饮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引导科学施用农药、化肥,加强污水灌溉管理,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物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五)修复已破坏的农村生态环境

在创建生态农村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创建农村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个透彻的理解,掌握创建村所存在的生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水土流失,可以植树造林;生活垃圾污染,可以推行集中处理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有效防止生态破坏的同时极大地修复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创建社会主义生态农村。生态农村的创建,必将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十分重大的实现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立敏,彭克明,赵宏伟.现阶段农村文明生态村建设存在问题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6).

2、吴敬秋,彭惠娟.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J].党政干部论坛,2008(2).

第7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二语写作教学模式;过程教学法;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65-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10

一、过程教学法概述

过程教学法认为,写作过程是作者通过和读者交流互动而发现意义、创造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语篇建构过程和社会建构过程,写作认知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循环往复性特征。写作过程包括准备、成稿和修改阶段或称为写前、写作和重写阶段,涉及发现策略、建构多稿、同伴合作、多次修改和编辑等写作行为。过程教学法以交际理论为理论基础。准备阶段,作者分析写作任务和写作目的,通过与同伴交流寻找读者兴趣,收集写作信息,产生想法,探索发现意义,拟定提纲,计划写作。成稿阶段,作者使用适当的修辞和语篇结构,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生活思维水平,向读者表达交际意图,完成语篇建构。修改阶段,作者和同伴合作评改发现更多想法对其进行扩展和提炼,修改和调整文本,以内容充实、结构完善的连贯语篇清晰地传递交际信息。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作者的写作行为不是严格遵循计划、成稿、修改这一线性序列,而是在其间循环往复并同目标受众交流互动,其中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意义等写作认知活动及计划、评价和反思等元认知处理体现了作者的主动性、创造性。

系统功能语法理论阐释了写作过程是作者和读者交流互动的语篇建构过程和社会建构过程。系统功能语法理论认为,语言具有三种基本的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确定写作目的和读者之后,作者预测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望,确定要表达的社会经历、内心经验和所涉及信息的逻辑关系,完成概念功能。目标受众一旦确定,作者与读者的相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既确定,社会语境(social Context)就建构起来。语境包括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个语境变量所构成的语境结构决定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词汇语法系统和语篇结构来阐述人际功能和概念功能,形成一个语篇连续体,完成语篇功能。读者根据自己的图式,预测语篇的语意走势,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通过主动理解修辞情境和预测读者的可能反应共同建构语篇”,在语篇创设的社会语境中交流互动。

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创设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变成“多媒体、多模态、多情境、多资源渠道的综合立体、开放式学习系统”,营造一种开放化、动态化、个性化、信息化的写作生态环境、拟真语言学习情境和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充盈体验进行多模态转化学习: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工具教学信息、启发思考、辅导答疑、指导监控和管理教学、动态多元评价学生的写作过程,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学生以信息技术为自然的语言处理工具进行网络词汇查询和机器翻译,以信息技术为信息加工工具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以信息技术作为协作交流工具进行动态多元交互,以信息技术为写作认知工具和自主学习工具,探索、发现和创造意义、协作构建语篇和写作意义,以信息技术为评价工具的多元评价写作过程,体现认知主体地位,体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结构。本文尝试探索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详述它的实施步骤和实施意义。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由认知主义发展而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和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体现写作过程是作者通过和读者交流互动而发现意义、创造意义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造过程、语篇建构过程和社会建构过程。在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拟真语言学习环境和多元交互生态环境,学生以开放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协作交流工具和写作意义建构认知工具,他们分析读者心理和交际目的,建立作者和读者的人际关系、确定社会角色、构建社会语境,根据自己的图式、以恰当的修辞、语法和语篇结构表达交际意图、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会话协作探索、发现和创造意义,共同完成准备、成稿和修改等写作过程,从而完成语篇建构、社会建构和写作意义建构。学生成为写作认知和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写作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成为写作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三、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实施步骤

1.培训学习策略

训练学生使用学习策略计划、管理和评价二语写作过程。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学生应学会利用元认知策略选择和评价交际策略、意义协商策略、写作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自励或鼓励同伴会话协商,管理和评估同伴学习行为,帮助或求助同伴解决问题,利用元认知策略计划、监控、反思、评价和调整写作过程,协作完成语篇建构和写作意义建构。

指导学生掌握常用的写作认知策略:1)使用语言输入策略从各种渠道输入充足的信息和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句法技能和修辞手段),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2)比较和对照英汉语言知识和语篇结构知识,利用翻译策略辅助英文写作;3)使用局部结构策略理顺段落与上下文结构的关系;4)有书面表达困难时,使用冒险策略大胆尝试使用新的语言形式,检验自己的假设;5)重视同伴或教师的评价反馈,利用纠错策略及时纠正自己和同伴的输出错误;6)阅读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利用模仿策略仿写和借鉴,练习写作;7)在文章的引言、正文和结论部分贯穿主题,使用宏结构策略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8)利用写作实践策略实际练习各种题材和体裁的写作,在实践中提高写作。

2.培训写作技能和评改技能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写作技能和评改技能是写作能力的标志。写作能力由相互关联的五类写作技能组成:1)技术技巧一关于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单复数、缩进和格式等最基本的语言知识;2)语言使用技能一包括组句和语法知识;3)组织技能一包括文章构思布局、内容选择和内容条理性等;4)文体技能一指如何运用语言知识达到预期效果,例如使用衔接手段、变换句式结构、词语词组选择等修辞策略;5)判断技能一指语篇的针对性,包括读者、语体和写作目的等。学生需掌握评改技能,学会利用Jacobs等的“二语写作评估表”,采用分析评分法,对作文的判断技能、内容、组织结构、词汇、语言使用技能和技术技巧6项写作技能评分。写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只有增强写作策略技能应用性,提高写作会话性、协作性,才能实现语篇建构与评改的有效性。

3.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为写作教学做好准备

在网络平台上建设信息资源、影像资源数据库、提供实用学习网站链接,供学生输入具有时代性、体裁广泛性和多样性的多模态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获得充盈体验、促进多模态转化的拟真语言学习环境和多元交互生态环境。利用平台介绍写作知识、语篇结构和常用词句修辞,设计有真实性、趣味性和现实性的写作话题,布置有信息差、观点差和无提纲的写作任务。

4.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协作学习小组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在准备、成稿和修改阶段会话协作(30分钟),完成语篇建构。协作前,内化写作知识信息。协作一,分析写作任务,讨论计划语篇结构和写作内容,拟定提纲,共同撰写一稿。协作二,评改一稿写作内容和组织结构等宏观内容,协作完成二稿。协作三,评改二稿词汇、语言使用技能和技术技巧等微观内容,协作完成三稿。每次协作后,教师整理作文评改系统的评改结果,总结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写作问题反馈给学生,推荐展示优秀习作。协作后,综合组员的参与度、贡献度、合作能力、搜集信息能力和小组作文成绩,综合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综合作文小组评价和评改系统评价,动态多元评价写作过程。

四、技术环境下过程教学法的二语写作教学实施意义

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营造信息化写作生态环境,提供自然的语言处理工具、信息加工工具、写作意义建构认知工具和写作评价工具,创造更多写作实践机会,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二语写作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提供表现力丰富、开放化、多样化、多渠道的信息生态环境,学生随时随地得到大容量信息资源,扩大图式,增加相关知识背景信息,拓展写作思路,启发创作灵感,发挥创意和写作潜力,丰富写作内容。小组同伴使用信息技术作为自然的语言处理工具查询网络词典、使用机器翻译获取语言帮助,使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获取、处理加工信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拼写、标点符号等技术技巧问题检查、即时编辑修改语篇,使用写作评价系统、QQ、Blog、Twitter、Skype等信息技术平台作为协作交流工具进行动态多元交互,使用信息技术作为写作意义建构认知工具协作探索、发现和创造意义,自由创作发挥个性和创造性,共享学习资源和个体思维成果,展示创作成果,促进观摩交流,比较反思学习过程,注意自己的写作长处和短处,明确努力方向。二语写作教学使用写作评价系统作为评价工具,结合个人评改、小组评改和教师评改多元评价学生的作文,准确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读者意识和鉴赏能力,提高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反思和自我评判意识。薛红果、俞婷、张晶和刘荣君等的教学实证研究表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写作协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

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营造动态拟真的语言交际情境和多元交互生态环境,提供协作交流工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二语写作教学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拟真的语言交际情境,实现语言语用知识呈现的多模态化、多样化和形象化,帮助学生获得充盈体验,降低概念意义和语用功能的简单抽象性,增强其使用规律的拟真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感官互动多重性,增强形象记忆和言语记忆持久度,降低情感过滤,吸引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语言和信息内化度,培养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促进多模态转化学习,促进外化和意义建构。写作教学使用智能媒体的文本、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复杂功能创造一个高效的交流互动空间,为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师生同信息资源交互、人机交互等多元交互提供协作交流工具,为表达、存储、传递、加工信息提供工具,实现资源共享、实时或非实时协作交流。“在今天的‘视像化时代’,知识的可视化和教与学环境的虚拟化、人机互动化和智能化是人类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方式。”

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会话、协作和构建写作意义的多元交互生态环境,创造更多语言输出、外化机会,发展交际能力。写作任务具备真实性、趣味性、信息差、观点差、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和现有语言水平,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图式,利用现有知识和经验顺畅交流,促使同伴为了共同的写作目标而信息互赖,协作共赢,在真实交际中采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和互动会话策略就信息、语用策略和写作策略进行会话修改和意义协商,共同构建写作意义。这些输出外化活动和协作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不断尝试使用目标语,从中检验目标语假设和注意新的语言形式,进行元语言分析、意义协商及反思,修改问题目标语,内化新的目标语,更多关注语法句法表达的连贯性、准确性和恰当性,选择恰当得体的目标语表达程序性知识,促使显性语言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性和自动化,提高交际能力。倪清泉的教学实验表明,网络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不仅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促进口语水平的提高,具有可操作性。

3.有益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一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实现新型师生角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环境营造工具,创设拟真语言学习情境和开放探索式信息化写作生态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工具,提供信息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启发思考和展示写作成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师生互动和辅导答疑、有效监控评价学生的写作过程、获得教学反馈动态指导调整教学、促进会话协作、帮助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教师以元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策略,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写作任务、计划管理组织和评价教学。教师成为学习资源的收集者、分析者、处理者和整合者,成为学习环境营造者、任务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评价者和读者,成为学习策略培训者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者,发挥了教学主导作用。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意义建构和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以元认知策略为指导协作完成写作认知活动,实现学习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利用写作评价系统作为自主学习工具,增加写作实践和评改机会,得到实时的评价反馈和丰富的语言选择提示信息,自主提高写作水平,拓展补充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空间,减轻教师作文批改负荷;学生利用元认知策略选择合适的交际策略、意义协商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自励或鼓励同伴会话协商,管理和评估同伴学习行为,帮助或求助同伴解决问题,会话协作探索发现写作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利用元认知策略选取具体写作策略、计划调整和评价写作策略,分析确立写作目标和受众,计划选择具体的写作内容、语篇结构和语言语体,快速搜集和分析相关写作信息,拟定提纲,利用图式发现、创造意义,协作完成语篇建构和评改,完成写作意义建构。在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中,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写作的参与者、交流者、读者、编者和评估者,成为写作意义的探索者、发现者和主动构建者,成为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实践者,发挥了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了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认知和自我发展写作水平,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技术环境下二语写作教学创设的多元交互生态环境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写作认知活动中,小组成员为写作任务承担个人责任,积极互赖互助,尊重同伴,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积极参与、乐于贡献,体现高度的自我效能感,这些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参与意识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学生和谐共处,协作共赢,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同伴进行学习求助或接受同伴的帮助、建议和反馈,发展适应性自主学习策略。“学习求助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重要的社会互动过程,而且是重要的适应性自主学习策略(Schunk&Zimmerman,1994)。”同伴利用网络平台会话协作时,不可避免地把个体的写作能力和成绩与同辈群体的进行比较,同辈群体间的比较能够激励学生以学习能力强的同伴为榜样,观察模仿他们的问题解决方式和写作方式,把榜样示范的学习技能内化成自己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小组中“‘同辈群体’提供的激励机制和榜样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归因习惯和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自主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8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字: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构建 意义建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提出了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对传统教学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最近几年在国内研究较多,主要用在直观性比较好、操作比较强的课程中,但对于逻辑思维要求高的程序设计教学中,研究甚少。为了为使广大教师对建构主义有一大概的了解,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学习为目标指向,结合程序设计的教学实际,以C语言for循环语句为案例,具体地探讨一下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探索的目标。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利用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能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三、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具体实现过程

1、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C语言的教材是首先系统讲解了有关概念、原理方法,最后才是举例和应用,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点太多,难以理解,不符合学习思维习惯,很不利于知识的构建。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学习目标则更被人们所看重,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也确定了教学设计应当围绕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这一中心。现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for循环语句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得到for循环语句的教学目标如下:

A、理解for循环语句应用场合;B、掌握循环操作的规律性;C、掌握循环条件的确定;D、理会For循环流程图及执行过程;E、掌握For循环的格式;F、For循环语句的应用。

在学习目标的分析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应当关注学生情感目标的达成——指导学生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群体合作交往、情绪控制能力等多方面同时进步。

2、教学目标的分解

从前面得到的教学目标来看,知识点比较多,必须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分阶段,分步骤,使目标渗透到所创设的真实情景中,从而实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构建。

3、教学模式的具体实现

①创设真实情境,设计真实案例

学习活动的真实性一直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持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学者们认为:真实性的任务可以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它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在知识的应用中建构知识的意义;真实性的任务也有助于学生意识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与他们相关的和有意义的,这是维持学习动机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转贴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环境的强调和重视,使得“创设真实情境”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以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意义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真实案例的原则为:要具有代表性,要覆盖所要达到知识点,还兼顾学生的知识点。从这一原则出发我设计了以下几个例题。

[案例1]s=1+2+3+…+100

[案例2]s=1*2*3*…*8

[案例3]

s=1+1/2+1/3+…+1/100

[案例4]s=1+1+2+3+5+8+… (前20项之和)

[案例5]

s=2+22+222+2222+22222

[案例6]s=1!+2!+3!+…+8!

其中每个案例均包含完整的流程图,加深学生对循环结构的理解。

②提出问题

通过分解目标,提出探索和讨论的问题:

[问题1]for循环语句的应用场合是什么?

[问题2]每个循环的操作规律是什么?

[问题3]每个循环的循环条件是什么?

[问题4]每个循环的循环次数如何计算?

[问题5]for循环格式是什么?

③学生自主探索

学习是建构性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对新信息(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亦即通过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形成新的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发展变化有“同化”和“顺应”两种基本的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则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与顺应相互交替、循环往复,学习者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认知水平,完成了个体的自主性建构,实现了“意义建构”这一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主义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引导、帮助和促进作用,这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

④学生之间的协作

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社会性。事实上,每个学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学习者通过合作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因此,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之间的充分沟通与合作,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注重在程序设计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媒交互等多种具体方式,通过协作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加完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并不忽视教师的作用。在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为学生创设一些具体的问题情境外,教师还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特别是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就学生学习中所提出的问题或教师自己安排的其他适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开展协作学习,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组织学生“协作”、“会话”(讨论学习主题的有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帮助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组织、引导并虚心平等地介入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教师要把握所讨论的“问题”的价值性,“问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具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开放性;注意问题的阶梯性(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即站在学生现有水平的稍高处,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通过连续地问题解决活动,将对规则的理解从一个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⑤知识的迁移

教学实践表明,在促进智慧技能学习的迁移方面,最好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新任务”,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变式”,提供精加工的练习。鉴于此,教学后,除课本所附的问题外,还可以适当增补一些有针对性的材料以丰富学习情境、拓展学习主题。通过知识的广泛应用纠正学生原有的错误认识和片面理解,在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⑥是否达到意义建构

建构性学习不是简单地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建构性学习要求学习者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任务,要求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自我评价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通过诊断与反思以判断自己的学习进展及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完成对知识的深层次建构。与此相应,教师则应当有意识地注重提高学生认知意识的水平和自觉的反思监控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诊断反思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完成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视和调节,评价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和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水平,逐步地使自己的反思监控水平从外控向内控、从有意识向自动化水平发展。

四、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效果的评价

第9篇:环境创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景观设计;多元系统;目标;实践主体

客观地讲就目前的中国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正处于探索阶段,从学科概念、学科性质到学科实践范围均缺少系统性、明确性和指向性。那么什么是景观艺术设计,景观艺术设计与景观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景观学体系中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问题从景观学的引导、多元系统设计以及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主体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景观学引导下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依托景观生态学,通过对自然的尊重、表达、展现生态环境的和谐与优美,依托景观建筑学创建城乡宜人的环境空间,依托景观人文学,表达人类行为心理的精神寄托及愿望,景观艺术设计成为景观形象高品质化生成的驱动力。

就景观学而言,景观艺术设计是景观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狭义的景观定义,是微观层次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在体现景观形象的创作上常常成为景观形象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景观艺术设计也涉及到景观学内容本身,但它更多的是遵循景观学的引导,关注景观形象要素对各景观环境系统空间进行艺术化处理,其核心任务是协调人与环境空间视觉形象的关系。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构成了一个交叉融合的设计系统,它是运用艺术融于景观科学的手段来协调景观形象在环境空间的发展关系问题,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它融合了园林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的成熟经验,以其艺术的视野,从系统、和谐、优美的角度,解决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形象的创新问题。

景观艺术设计在景观学的引导下,依据艺术和谐原则干预协调各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关系时,更强调景观生成时对人精神上、视觉上、生理健康上的基本需求,通过景观环境空间艺术的创作,用以提升、陶冶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可以说景观艺术设计也是一种改善人们使用与体验户外空间的艺术创造活动。

二、多元系统设计含义的艺术设计

景观艺术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聚居环境空间艺术的二个方面。环境艺术设计从改善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的室内设计起步,以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设计为核心,注重环境空间的自身形态,以及环境艺术的具体样式。而景观艺术设计更强调环境空间的综合形态、环境艺术的复合样式、环境表述的多层空间,具体表现在多元系统设计下的互融与综合。

(一)综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将城市、广场、街道、园林、建筑、壁画、广告、公共设施等环境空间看成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有机综合体,虽然它们有时是以几组形式出现,有时是以相对单一的个体出现,然而解决上述问题却要求兼顾到整体的环境,是在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人造环境空间基础上实现的二次创造,景观艺术设计涉及到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生态学、材料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学科,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到景观艺术生成的总体设计系统之中。

(二)复合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是在景观学的引导下所构成的复合设计系统,由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常常表现出设计内容界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其中包括基于景观空间形态的视觉系统设计,融于区域景观精神的形象系统设计,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风格样式系统设计,以及关注人的行为、心理的人文关怀系统设计等等。各系统之间相互融合与交叉,共同构建起景观艺术设计的复合设计系统。

(三)多层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空间呈现为多层性的表述特点,表现在从微观意义层面上的景观设计为主体到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的多层与协调。

(四)广泛性系统。

景观艺术设计的设计观念呈现出广泛性,《亚太景观》一书在导言中谈到现代景观设计带来的变化:“首先是观念上的,宏观的观念、生态的观念、构成的观念、文脉的观念、民众参与的观念等等。其次是创作方法上…….所有这些凝结成现代的、后现代的、结构的、解构的、极简的、高技的……为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广泛的设计观念构成了景观艺术设计多元系统设计的哲学基础。

三、微观景观为实践主体的艺术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景观艺术设计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其实践范围广泛,内容综合而庞杂,既涉及到景观空间的各个层面又融合了环境要素的全部内容。但是如果只是从广义的概念出发而缺乏具体目标的限定,景观艺术设计学科建构将会一直处在模糊不清的状态。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增设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后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即在庞大的景观学科中,景观艺术设计的实践范围或者说它的实践主体是什么的问题。

(一)宏观层面――景观策划。

宏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建立在经济、旅游、生态等专业的基础上,包括进行大规模的景观生态保护、治理改造、景观资源开发、旅游策划规划等。这类景观实践主要侧重于景观前期的策划。核心是协调土地的利用与管理。是在大规模、大尺度上进行景观体系的把握,具体项目有区域控制性规划、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策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二)中观层面――景观规划。

中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是指有一定的规模,涉及到某一地域历史、文化、生态及地方特色整体风貌内容的较大型景观规划,包括与人类社会、文化相关内容,以及生态、历史等多学科的应用。规划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三)微观层面――景观设计。

微观层面上的景观实践主要指规模尺度较小,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景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地形、水体、植被、建筑、构筑物以及公众艺术品等等。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公园、商业街区、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水地带等,其目的在满足景观环境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提高景观的艺术品质,已此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要求。设计是这一层面的实践主体。

近年来,景观艺术设计伴随着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对城市景观艺术形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短短几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设计门类,然而与“遍地开花”的景观艺术实践工程项目相比,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正因为这一缘故,景观艺术设计面临着许多课题,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主体,都有待做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景观教育的发展与创新――2005国际景观教育大会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6)

[2](美)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0

[3]郑曙D《景观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杭州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