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文化旅游的定义精选(九篇)

文化旅游的定义

第1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研究

一、关于旅游文化的认知

(一)关于文化

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往往离不开对于文化的探索。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在马波( 1998) 所著的《现代旅游文化学》、沈祖祥(1999)所著的《旅游文化概论》中都曾提到,国外有关文化的定义早已经不下150种甚至200种了。虽然现阶段对于文化的研究已然十分丰富,但也由于研究的角度过多,使其并没有明确且清晰的认知。这也使得文化的子分类,旅游文化在研究上也不能简洁明确。个人认为,相对于旅游来说,文化的含义可以概括的比较简单,可以部分的理解为一个地区或区域的人们生活、精神、审美、习惯的汇总。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文化,人们选择旅游的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想要短时间的离开自己长时间居住的环境,获得机会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包括生活、民俗、风景等等。在旅游的众多动机中,个人认为猎奇是最直接并能够有效促成旅游行为的动机。从这个角度出发,旅游意义上的文化就要简单很多。上层概念的清晰理解才能缩小并充分理解下层概念。学者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一种对于文化的理解上,真正意义上对于旅游文化理解的不同应该是各自对于文化理解的差异。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旅游角度上文化一词的理解,笔者相信,这对旅游文化的研究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关于旅游文化

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类似,多而杂。一个好的定义应该用最少的语言,描述最清晰的现象或问题,并能使大多数人感到认同。从这个方面来看,对于旅游文化的定义还远远不能称为定义,最多算是理解。笔者作为一名在读研究生,深知自身学识尚浅,无力定义,但想从个人方面提出自身一些看法。谢彦君(2012)先生在其《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一文中曾经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笔者十分认同。单次的旅游活动或者单人多次的旅游活动是无法形成旅游文化的。旅游文化是大众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与当地的旅游接待者发生旅游接触行为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产生于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并能动的对双方产生作用。例如,旅游活动带来的旅游消费使当地居民看到了经济利益,从而从事简单的商品经营。由于旅游者的行为带有求新求异的态度,所以当地居民所经售的商品要具有本地的特色。这种一来一回的基于商品交易的文化上的交流促成一定程度上的旅游文化。大量的关于风景、名胜、饮食、民俗等等的交流融汇在一起形成了旅游文化。此外,笔者想提的一点是,很多学者认为一些名胜古迹或历史名城也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对此笔者认为,单独来讲它们的历史价值是无可厚非的,但从旅游活动来看,它们的历史价值其实是旅游者旅游动机和目的的一部分,是旅游经济产生的部分来源。所以笔者认为,一个以历史为主的名胜古迹或景区,它所带来的旅游经济收益是它的旅游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旅游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活动。思考、交流与活动创造了文化。

二、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思考

(一)旅游文化与物质社会的结合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人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旅游文化是人类在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旅游地代表特色的文化。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依旧是发展的重点。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其创收能力不可低估。因此,我们又不得不面临文化的物质化与世俗化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一个旅游地区出现了世俗化与物质化的时候,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该区域的旅游价值得到了游客的肯定,这对于旅游地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旅游地区的文化与价值实现的基础是旅游者的肯定,前往并参与当地的旅游活动。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一个旅游地区,成长期时,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整,旅游文化的发展处于初始形态,旅游者更多的体验的是当地的传统文化;成熟期初时,旅游设施建设趋于完善,当地的旅游文化也在大量的旅游活动逐渐清晰,但商业化的问题开始体现。文化与物质化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面物质化可以帮助一个地区开发当地特色的文化,让文化从隐形变成显性。另一方面,物质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追逐经济利益的原因,会破坏当地的文化,甚至会产生错误的旅游伪文化。例如,现阶段的丽江大研古城,从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目前的丽江发展已然到达成熟期的阶段。丽江开发之初,最明显的旅游吸引物,是当地的环境建筑与纳西族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大量旅游者对于旅游地感受、互动的旅游行为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但现如今,大研古城内,几乎所有人家都变成了小型的商铺,区域内的房屋早已被其他地区的商人租赁用于旅游开发,被迫转型的“艳遇之都”已与城市的酒吧一条街别无差异。旅游文化或者说当地的文化早已变质,这对于一个旅游地来说,可能是致命的。旅游文化作为旅游的魂在丽江已然消失,没有魂的景区,可以在中国任何地区快速复制。旅游经济不能用作旅游地发展好坏的评价,旅游文化的价值是无形的,也是难以估计的。

(二)现阶段旅游文化研究方向的偏差

对于旅游文化不清晰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对于旅游文化研究的效果。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主要围绕旅游资源进行,涉及三体说的教材,也是主要围绕旅游资源进行。谢彦君先生对目前中国现有关于旅游文化的教材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在这些著作中,其目录结构为‘总论或绪论+ 文化旅游资源介绍’的教材总数为26 本,占比高达75%。在这些著作中,其主体内容无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化,这些成了必备内容,而涉及民俗风情、综合艺术、旅游文学、自然山水文化;艺术的内容也为绝大多数著作的必备内容;其他诸如聚落文化、世界遗产、地域文化等,因所用范畴不一,各部著作取舍不同,但已非主流内容,或可忽略不计。一个共同的方法论倾向是,这些著作在探讨上述论题时,几乎都采用的是历史学的方法,所汲取的素材,无非是历史上的传统文化事件或事实。这一方法论所隐含的假定前提,自然是‘旅游文化与人类历史相始终’这样值得商榷的命题。”对此,笔者十分认同。首先,旅游资源并不等同于旅游文化。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客观存在,用于旅游开发变成旅游资源,相对静止。而旅游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基于旅游资源感受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它笼罩着整个旅游区域,更接近与无形,它熏陶,影响,并感染着旅游者。旅游文化的书籍并不是一本百科全书,它应该着力于旅游与文化,落脚点在于文化。当然,在研究上,笔者同意以旅游目的地为主,以时间发展为主线,辅之以自然历史文化,探求旅游对于当地人民生活、认知、旅游开发的影响,研究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关乎自身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书籍更应该体现作者对于旅游地文化主观的认识,而非客观的陈列与描述。

(三)旅游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一个成功的定义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个普遍现象,例如牛顿三定律。当然,由于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在本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用理科的思维来要求文科显然是不合理的。自然学科对于定义的讨论往往与追求真理和客观事实相关联,对于定义的准确要求反应的是对于科学的严谨,真理只有一个。换个角度人文学科对于定义的追求的意义可能会小得多,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说只能用“你的定义有一定道理“来概括一种定义的话,那只能说反复定义的意义并不大。而旅游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更应与实践相结合,所以笔者认为,学者们应该总结出一个简洁清晰的旅游文化的定义,让人们的研究方向明确,让研究结果更有力的开发和保护旅游地的旅游文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充分的指导实践,而不是从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角度来研究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应该优先从旅游学的角度进行深层研究。定义不是内容,更不是目的。国外的先进的关于旅游的理论,不论是社区研究、规划研究、还是旅游学的研究,它们都是立足于实践本身,而中国目前的旅游并适用于国外的现实情况,所以国内的学者在研究上更应立足中国的旅游发展,不要空中建楼。

参考文献:

[1] 谢彦君,周广鹏. 旅游文化及其相关范畴、命题的理论透视[J],2012(26):26―35.

第2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遵义市;茶文化旅游;旅游产品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应运而生。中国是茶文化之乡,遵义市是西南地区重要茶产区之一,茶文化历史积淀深厚,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显著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优势。遵义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增长,传承和保护民间茶艺,满足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但是,目前遵义市的茶文化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还未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不够多样,因此,如何对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有序合理的开发,现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学者们对其的定义层出不穷,孙艳红(2005)将茶文化旅游定义为:茶文化旅游是以体察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和茶道艺术为吸引物,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茗观景为目的,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旅游[1]。文南熏(2007)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一种休闲性极强的,集茶园林观光、茶艺、茶道、制茶工艺、民间饮茶习俗、茶歌舞、茶鉴赏为一体的体验产品[2]。张耀武(2011)等对茶文化旅游做出如下定义:茶文化旅游是将茶自然资源,茶生产,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使茶业资源与旅游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是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以民风民俗等茶文化为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商贸、娱乐、休闲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3]。纵观各学者的不同定义,笔者认为,茶文化旅游产品是以茶文化为核心,集观赏和体验为一体,具有多样性活动表现形式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不但是一种上层文化旅游产品,更是一种大众化的文化旅游产品。

(二)遵义市茶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是西部重镇之一,全市共辖2区、2市、8县、2民族自治县和一个管理委员会。遵义市茶叶资源丰富,茶产区分布广泛,2006年以来,全市茶园面积由31万亩达到126万亩,茶叶加工企业634家,年加工能力5.54万吨,区域品牌快速成长,全市投产茶园约60万亩,茶叶产量预计4.7万吨,产值30亿元左右。亩丰产茶园为茶农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湄潭县、凤冈县、正安县、余庆县等是贵州重要的茶叶产区,形成了湄潭翠芽、余庆小叶苦丁、凤冈锌硒茶、正安白茶等区域性品牌。近年来,遵义市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茶产业为依托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涌现出来,湄潭县兴起茶园新农村自驾游,组建了茶乡艺术团,编排表演茶艺节目,规划永兴万亩茶海、生态茶园观光旅游线并投资建设,“天下第一壶”茶文化主题公园投入使用,凤冈县的夷州老茶馆,万佛茶楼等向游客展示悠久的茶文化。

二.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遵义市茶文化历史底蕴丰富,积淀较好,民间茶俗基础较好。但是在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内涵的挖掘不足,文化附加值不高,文化推动力不强,茶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不丰富,旅游产品单一,仅处于赏茶、品茗阶段。旅游产品开发雷同,在市场上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没有自己的旅游品牌,没有鲜明的旅游形象。

(二)旅游产品参与性不强

目前,遵义市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仅限于赏茶品茶,还没有形成采茶、制茶、品茶、赏茶、体验茶俗等为一体的组合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还处于观光阶段,产品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不强,没有向休闲度假层次转变,不能迎合人们休闲度假的旅游需求。

(三)旅游设施不完善

遵义市地处云贵高原,交通建设难度大,一直以来,交通都是制约遵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茶叶产区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基础设施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可进入性较差,园区内道路条件差,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建设级别较低。除此之外,由于茶文化旅游园区通常建在农村,贵州山区农民卫生观念落后,尤其是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差。

(四)茶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匮乏

目前,遵义市有一定生产加工和销售能力的茶叶企业86家,加工厂440家,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是,现有的从业人员大多为当地农民,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具有民间茶艺表演能力的艺人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同时,一些从业人员虽然懂茶产业,但是不懂得旅游服务,既懂旅游业又懂茶产业的综合型人才更是匮乏。

三.遵义市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开发原则

1.文化性原则

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特色,充分体现茶文化的特性,以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义茶文化历史悠久,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在深入研究遵义市茶文化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两者有机结合,适应现代游客的审美和体验需求,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形成多元化多样性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2.参与性原则

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遵循参与性的原则,大力促进静态文化的动态展示,增加其体验值,增加旅游活动项目,鼓励游客参与到旅游项目中,增加游客的体验性,使游客不但能身临其境,而且能醉心其中,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加旅游产品的刚性收入,提高重游率。同时,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项目的设计,转变居民的观念,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其中,让他们能够成为旅游发展中最大的获益者。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民间茶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在旅游开发时,重视对当地环境的保护,通常情况下,茶产区的环境都十分优美,原生态风景较好,民俗风情保存完好,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茶文化旅游产品就没有生存的空间,因此,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开发思路

1.深挖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深度挖掘茶文化内涵,提升遵义茶文化的软实力,形成进茶园、采鲜叶、制茶叶、品茶饮、购茶叶、赏茶景、演茶艺、体验茶俗的“茶旅一体化”综合发展思路。形成具有遵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建立民间茶艺表演基地,丰富现有茶馆的文化内容,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参与到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之中。全市大力兴建景区茶馆、农家茶楼、社区茶室、主题茶园等多样化的茶文化体验馆,优化茶文化旅游氛围。

2.提高旅游产品游客参与度

在体验经济时代,游客对于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有着强烈的需求,茶文化旅游产品要重视游客的体验性,提高游客参与度,将游客引进来并留得住。在保护各大茶厂的基础上,利用现有资源,在湄潭、凤冈、余庆、正安等地建立生态观光茶园,让游客参观生产流水线的同时,还鼓励游客自我进行手工制茶。举办各种特色茶文化旅游节庆活动,融合当地的民俗文化,制作茶餐饮食品。建立科普教育基地,邀请民间艺人教授茶艺,让游客能够寓教于乐,并对民间茶艺进行传承。

3.加强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村村通公路,形成公路、铁路等完善的交通网络,建成通往重点景区的高等级公路网,完善景区的道路标识。加强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修建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体验馆等设施。

4.培养茶文化旅游产业人才

定期对茶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立一批文化旅游实践基地。根据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加强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优秀的茶文化旅游人才到遵义工作。重视民间茶艺艺人,鼓励年轻人学习当地茶艺。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其服务质量,建立茶文化旅游人才库。

参考文献:

[1]孙艳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2):63-64

[2]文南熏.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研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4):81-85

第3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会展旅游;会展旅游品牌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文化产业及旅游产品形式,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大力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国内学术理论界有关会展旅游、会展旅游品牌的研究尚不系统,概念仍不明确,基本理论还需深入。笔者以会展旅游品牌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从1990年到2008年4月为止,只有相关文章26篇,且许多研究文献只把会展旅游品牌建设作为发展会展旅游的一个策略,没有对会展旅游品牌理论进行系统分析,对会展旅游品牌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本文尝试对会展旅游、会展旅游品牌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对会展旅游品牌的特征、意义及塑造原则进行初步理论探讨。

一、会展旅游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一)会展旅游的概念。要说明会展旅游品牌,首先必须弄清楚会展旅游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对此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有三类观点:第一类是广义定义,参照国际上的标准MICE,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服务形式,包括举办各种专业会议、博览交易活动、文化体育盛事、科技交流、奖励旅游等,如周春发;第二类是对会展旅游的内涵持有疑义,认为国外的定义包含过于宽泛,如许峰等;第三类是对会展旅游与会展业、会展产业、会展经济等概念未加区分,如朱承蓉等。本文认为,会展旅游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吸引人们前来会展活动举办地进行经贸洽谈、文化交流并同时附带游览当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会展活动是会展旅游的核心,其表现形式包括了会议、展览、博览会、交易会、节庆活动等。旅游活动可发生在会展活动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

首先,会展旅游并不等于举办会展活动。虽然会展旅游的核心是会展活动,它吸引着与会者、展参者和观展者来到会展活动的举办地。但是,只有依托举办地的旅游资源,将参展者和观展者转换成旅游者,实现会展和旅游者两个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姻,才能最终形成会展旅游。简单地讲,就是会展旅游者一定是参会(展)者,而参会(展)者不一定都是旅游者。会展旅游者是旅游者中的一部分,是旅游行为中的一类,是与会展相关的旅游者。

其次,现代意义的会展,已经完全不是孤立的会议或会展。其一,会议和展览虽然内涵不同,但相容相通,会中有展,展中有会,只是起的具体作用不同。其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会展活动都与各种节日庆典和赛事活动交织在一起,提高整体吸引力。如,一次大型的会议或展览,通常由一系列的庆典仪式和文化活动组成,文艺表演和各种比赛交织其中。很多节庆活动也开始在节日期间组织专业性的会展来提高层次,举办相应的展览来表现其主题。在实践中,著名的会展旅游品牌――西湖之旅的核心部分杭州西湖博览会是一个由数目众多的各种展览、会议和活动组成的庞大会展体系。因此,会展已不是单纯的会议和会展,而是会议、展览、节庆穿插的综合体。

再次,奖励旅游、体育旅游不应包含在会展旅游之内。奖励旅游是指企业为表达对优秀员工的突出成绩或表现的肯定所给予的物质性奖励的一种方式,也是企业为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加强团队建设,进而促进业务发展、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奖励旅游形式多种多样,一般以参观游览、休闲度假为主,还附带有公司年会、颁奖典礼、主题宴会等总结表彰性质的会议等。尽管奖励旅游中通常也包括会议的召开,但由于会议并不是奖励旅游的主题内容,所以奖励旅游不属于会展旅游。而体育旅游是以体育旅游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以旅游商品的形式,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他们在活动的动机、内容、特征等方面与会展旅游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同样不属于会展旅游。

(二)会展旅游品牌的概念。要理解会展旅游品牌还需要了解品牌的一般含义。品牌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符号说。营销大师Philip Kotler的定义为:品牌是一个名称、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识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第二种是综合说。世界著名广告大师奥格威对品牌的定义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的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广告风格的无形组合;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第三种是关系说。认为品牌是消费者如何感受一个产品,它代表消费者在其生活中对产品与服务的感受而滋生的信任、相关性与意义的总和。这种定义主要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考虑,品牌的认可最终是由消费者来决定。第四种是资源说。这种定义主要是从品牌价值来考虑,认为品牌资产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及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综上所述,品牌是一种综合体现产品(服务)核心价值的符号、标志,它的实质是维系产品(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品牌对品牌拥有者来讲是一种资源。

根据会展旅游的定义和品牌的一般含义,笔者认为会展旅游品牌是会展旅游经营者在其产品及服务上确立的代表其产品及服务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使之区别于竞争对手。具体来说,会展旅游品牌是建立在地方旅游资源相对优势和独特性的基础上,是由具有该地区特色的会展形成的精粹,是品牌会展与其他优质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从层次和表现形式上看,包括了会展旅游地品牌、会展旅游企业品牌、会展旅游产品品牌三种。其中会展旅游地品牌是公共品牌,不为某一特定的会展旅游企业所有,而是为某地区政府和所有的会展旅游企业所共享。由于具体会展旅游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一般不能或不愿直接为会展旅游地品牌的培育投入资金和人力,故政府是会展旅游地品牌创建和管理的重要主体,但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是旅游地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动力,因此也是会展旅游地品牌创建和管理的主体。会展旅游企业品牌是会展旅游企业拥有的品牌,而会展旅游产品品牌则是会展旅游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们的经营主体都是会展旅游企业。

二、会展旅游品牌的特征

与非旅游品牌及其他旅游品牌相比,会展旅游品牌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主要有:

(一)地域性。会展旅游品牌是在会展举办地形成的,与其他区域相比,在自然背景、历史文脉、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而带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如,北京――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会展旅游即以政府性会议居多,集中了全国各类政治学术会议的50%,“红色会议”是北京会展旅游品牌的重中之重。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世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一半落户上海,经济迅速发展,国际性会议展览众多,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和即将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等品牌会展,影响深远。

(二)文化性。会展旅游地品牌构成要素中最具竞争力、冲击力、生命力的部分是文化底蕴,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是最具吸引力并且让人难以忘怀的。一个城市只有保持它所固有的特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上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永恒的魅力。以广州为例,自公元前214年秦统一岭南,建筑番禺城2000多年以来,广州城的中心一直未变,这种城市历史的延续性在全国城市中都是罕见的。所以,一些专家指出,改革开放给广州这座古城带来了勃勃生机,用“不老的广州”来形容它最为贴切,它既有千年的悠久历史,又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也正是由于这种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领略独特的岭南文化。

(三)层次性。会展旅游品牌要实现高标准、高起点的发展,会展旅游地必须有明确的品牌定位,进而以此为基础,通过会展旅游品牌企业创建和推广具体的会展旅游产品品牌来支持会展旅游地的品牌。如,亚洲著名会展地新加坡,在2004年推出了“非常新加坡”的会展旅游地品牌,并通过推出“商界精英汇聚新加坡Make it Singapore”活动很好地推动了其品牌的发展。

(四)整体性。会展旅游品牌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一个由会展旅游地品牌、品牌会展、旅游资源组成的复杂的、有序的动态系统,是多方面的综合体。整体性是对会展旅游地多种资源的整合与提炼,从而凝聚成会展旅游品牌的独特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塑造会展旅游品牌的意义

(一)提升会展旅游地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旅游是一种以无形产品为主的购买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往往成为促进旅游者购买的关键影响因素。会展旅游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会展,举办时的轰动效应通过现代传媒记忆引起公众的关注,甚至在短时间内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这会使举办地的知名度迅速提升。此外,通过会展旅游品牌的建设,还可以优化旅游环境,改善会展旅游接待设施,提高服务水准,使会展地在游客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如,瑞士达沃斯、法国戛纳、中国博鳌、亚布力、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在发展会展旅游之前,或是名不经传的小镇,或只是风景秀美的普通旅游城市,影响面有限,通过会展的举办,名声大噪,蜚声海内外。

(二)提高会展旅游的经济贡献率,让会展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良好的会展旅游品牌带来的旅游住宿、餐饮和消费的经济效益是长远而巨大的。如,2002年杭州推出以西湖博览会为核心的“西湖之旅”会展旅游品牌。据统计,直接参加2002年西博会的人数达到631.7万人次,同比增长4.2%,实现贸易成交额81.59亿元,同比增长10.1%;西博会项目门票收入1,675.39万元,同比增长7.9%;协议外资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引进内资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西博之旅”观光团组织国内外游客86,365人次,其中境外游客25,204人次;区(县)市引进内资签约项目60.14亿元。西博会期间,市区商场销售总额同比增长18.7%,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30.2%,公园景点门票收入增长13.2%,旅游业收入增长55.4%。因此,努力创建会展旅游品牌,开发有特色、高品位、高效益的会展旅游产品,提升会展旅游的规模、档次和服务质量,有助于充分发挥会展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使其成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增强会展旅游地的核心竞争力,以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由于会展旅游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许多大城市都把会展旅游列入重点发展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提出要把本市办成“国际会展都市、国际会议中心、中国会展中心城市”的城市已超过30个,会展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果会展旅游地能根据自身特色优势合理定位、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培育拓展会展旅游市场、推进市场化、形成自身特色、创造出名牌会展旅游产品,就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其参与市场竞争,赢得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四、塑造会展旅游品牌的原则

根据会展旅游品牌的特点、品牌塑造的一般过程以及会展旅游形成的基础,笔者认为会展旅游品牌的塑造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特色性原则。会展旅游品牌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特点就是从不同角度体现着会展旅游地的独特个性,即区别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因此在塑造会展旅游品牌时要遵循特色性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在会展旅游品牌创建时要充分考虑利用当地特有的区位、文化、会展活动、旅游资源等的特色性,尽量避免与相邻地区产品的雷同,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尤其在具体的会展旅游品牌开发中,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的典型特征,把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到会展旅游品牌的价值构成中。

(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研究生物学时提出的,是指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尽管之后国内外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定义,但有三项是普遍、本质的:一是系统的整体性;二是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要素组成;三是系统受环境影响和干扰,与环境相互发生作用。任何品牌的创建和发展也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准确进行主题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创造特色,同时还要注意品牌战略、品牌管理等相关问题。对于会展旅游来说,会展旅游地的发展现状分析是前提;会展旅游发展潜力、会展品牌发展现状分析是会展旅游地品牌定位和会展旅游具体品牌建设的依据;相关会展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会展旅游品牌发展的基础;会展旅游发展软硬环境的改进和完善是会展旅游品牌健康发展的保障。

(三)互动性原则。作为会展旅游形成的基础,会展业和旅游业之间有着一种天然耦合的关系,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互动。旅游业是会展业的条件相关产业,会展业是旅游业的动力相关产业;没有会展就没有会展旅游,没有旅游业也无法开展会展活动,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因此,只有当会展与旅游充分地互动、有机地结合,才可真正形成会展旅游这一新的旅游形式。同样,也只有当优秀的旅游资源和知名的品牌会展相结合,才会产生共振效应,使旅游与会展的潜力得以完全释放,最终产生会展旅游品牌。因此,在创建会展旅游品牌的一开始,就要考虑到会展与旅游的互动,让旅游企业也能加入到会展活动的策划、宣传、接待工作之中,使会展与旅游真正融合。

五、结语

通过对会展旅游定义的界定以及对品牌定义的了解,笔者从品牌的角度对会展旅游品牌的定义做了概括:(1)会展旅游品牌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层次性、整体性特点。(2)会展旅游品牌具有提升会展旅游地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会展旅游的经济贡献率,让会展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增强会展旅游地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的三大意义。(3)塑造会展旅游品牌时要遵循特色性、系统性和互动性原则。但由于会展旅游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课题,难免会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希望会展旅游品牌的理论研究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者单位: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2.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春发.国内会展旅游研究进展,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许峰.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J].旅游学刊,2002.4.

[3]朱承蓉.会展与旅游[J].中国(2002)会展旅游研讨会论文资料.

[4]余明阳.品牌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5.

[5]胡小武.传承与升华-城市旅游开发与营销策略[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

[6]肖艳淑.会展旅游项目策划与管理――以西博之旅为例[J].科技信息,2007.24.

[7]唐业芳.会展的旅游性及相关策划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庆师范大学,2007.4.

第4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一、旅游及旅游定义的产生

(一)旅游发展简史

人类旅游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从迁移、旅行、旅游的过程。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这是最古老的人口流动现象,这种迁移不免带有某种被迫性和求生性色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增多,人们开始了有意识的外出旅行。“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李天元),主要形式有商务旅行、帝王巡游、士人漫游、宗教朝拜等,此时旅游人数少、范围小。大规模的旅游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尤其是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团体旅游,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社会化大众旅游起源于二战后,由于旅游业的作用,使旅游业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实现了由“新兴产业”向“支柱产业”的跨越。

(二)旅游定义的产生

国内外对于旅游的认识滞后于旅游现象。我国“旅游”一词出现在南朝时期,梁朝诗人沈约在其作品《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这是迄今所知“旅游”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早的一次出现,而且在当时就有外出游览之意。而在此之前,汉语中用于表达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的词主要是独立的“旅”和“游”。我国被公认最早给旅行、游览下定义是唐代孔颖达,他在作品《周易正义》中解释“旅”:“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闲暇无事谓之游”,即认为旅游是在闲暇中进行,并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的一项活动。

国外对于旅游定义,资料显示1811年英国《体育杂志》首次使用了“Tourism”这个词。虽然现在英文词典对Tourism的含义有不同理解,但在当时就包容汉语所说的“旅游”的意义。

随着旅游活动大众化、商业化,人们开始关注于旅游,并对旅游进行多方面研究。对于旅游定义的研究国外始于20年代,中国始于80年代。

二、旅游定义的界定

(一)旅游定义的相关研究观点

历史发展到今天,旅游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人的实践和认识是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这就决定了事物定义或定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发展变化的过程或是原有定义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定义的更替和变革。旅游定义也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旅游认识的深入而不断的发展变化。下面是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一下国内和国外学者对旅游定义的研究,并对定义的侧重点给出了标示。让我们来纵观一下历史上出现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选取了有影响力和最新的12个观点):

旅游定义的演变—国内:

1985年黄辉实旅游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它表现为人们为了实现新的感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活动。

1994年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 旅游是非定居者出于和平目的的旅行和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地定居和就业。

2003年李天元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长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逗留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2003年谢彦君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2008年张凌云旅游是人们一种短暂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是人们对于惯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或熟悉的人地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异化体验。

旅游定义的演变—国外:

1927年德国莫根·罗特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个

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1942年瑞士学者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相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永久居留,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1970年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正式采用,所以又称为“艾斯特”定义(IAEST)。

1966年法国学者让·梅特森旅游是一种消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定居地点较远的地方逗留;其消闲的活动,它包括旅行或在离开足店地点双边的地万迟苗;只目的在于消遣、休息或为了丰富他的经历和文化教养。

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居住地,到一些地方的旅行和连续停留不超过一年的休闲、商务或其它目的的活动。

1997年英国地理学者斯蒂芬·威廉斯旅游是一个综合的定义,不仅是离开惯常居住地,在目的地做短暂停留的行为本身还包括这类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以及满足旅游需求的设施和服务。

1999年加拿大生态旅游学者芬内尔旅游是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和为旅游者提供的相关服务(设施、景点、交通和食宿)。

2005年美国旅游学者戈尔德耐和里奇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和访客过程中,由游客、旅游企业、当地政府、当地居民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与关系的总和。

(二)旅游定义分析

1.国外的研究较早,我国的研究也已20多年,但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旅游研究者从地理学家到经济学家,从文化审美者到旅游学者;研究机构从非官方到官方;从对旅游的表面描述到旅游本质的发现;从某一方面的浅薄到全方面的深刻;从概念性定义到技术性定义。各有视角,各有侧重,从不同方面对旅游定义有不同的认识,作了不同的阐释。不难看出旅游定义涉及层面广,它的二级定义就有旅游者、旅游活动、旅游业等,而现有定义就有泛化倾向——旅游者的外延界定;旅游活动的外延界定;旅游实际持续时间的界定等。定义的界定影响一个学科的建设。旅游定义的界定,直接影响旅游的学科建设方向,使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尚未完善地建立起来。最终致使旅游研究方法不到位,旅游教育中各个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都各不相同,处于混乱中。

2.在众多旅游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人们出游可能源于商务、教育、交际、和平、休闲等一个或几个动机,但有一个共同点:“旅”是“游”的前提,“游”是“旅”的目的,即愉悦或说休憩。它是现在定义中趋同点。所以,笔者同意谢彦君先生的说法,即旅游本质或内核;其次,还有一个认同,即旅游是在非居住地,也就是非惯常环境下的,“尽管非惯常环境对于旅游者有着较大的吸引力,但很少有游客愿意将其转化世惯常环境。”(张凌云),体现了旅游的两大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再次,旅游是非功利性的一项活动,那么反映在定义的本质属性上,它所具有的属性就是消费、休闲、社会属性;最后,旅游这项活动既然是客源地到目的地的人员流动,必然涉及到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基础设施、人员、环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相互间的复杂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

三、旅游的鼎式定义

定义的基本特征就是概括性和抽象性,笔者认为旅游定义可能涉及到的诸如旅游产业、环境影响、社会文化现象等属于连带因素,也就是建立在旅游内核、特征、属性基础上,属于学习旅游内容范畴,不应列入旅游定义之中。

笔者认为谢彦君先生对旅游的定义性定义相对成熟,概括一下即为:

一个内核:愉悦目的;

两大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

三个基本属性:社会、消费、休闲属性。

第5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 定义 经济意义 

Discuss the Economics Concepts of Ecotourism 

【Abstract】Ecotourism have been as an ideally standard for developing area projects, while nowadays tourism is becoming the emphasis economic domain department till to the sustentacular industrial in some places. Many scholars tried to find out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 concept since the term was coined in 1980s, and researched on the strategic ideology on sustainable endgenous paradigm, sounds i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wealth of ecotourism, and to initi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ese. This issues paper focuses on economic impact by ecotourism, there are two related, but distinct, economic concepts in ecotourism: economic impact and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Ecotourism   Definition  Economic 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山 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 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 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 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 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 Kirk(1951) 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 O. Sauer (1925) 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 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 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 (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 of 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 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 [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 见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 [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 [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 禾. [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 2004-16.

Brandon, K. [1993]. Basic Steps Towards Encouraging Local Participation in Nature Tourism Projects in Ecotourism. (Ed Linberg & Hawkins) [J]. VT the Ecotourism 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 H. [1996].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J], The Ecotourism Society  Volume 2. 

Johnston R. J. [1986].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An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M]. London: EdwardArnold. 

Kirk W. [1951].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cept of thebehavior environment[J]. Indian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25:152~160.

Lash, G. [1997]. What is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Ecotourism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 Community Development (Ed Bornemeier et al)[C]. pp. 2-13 RECOFTC Report No 15 RAP Publication 1997/42. Bangkok FAO.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2nd ed.) [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Ziffer, K. A. [1989]. Ecotourism: The Uneasy Alliance [J],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Ernst and Young.

Miller, M. L. [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 181-199.

第6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生态旅游 定义 经济意义

Discuss the Economics Concepts of Ecotourism

【Abstract】Ecotourism have been as an ideally standard for developing area projects, while nowadays tourism is becoming the emphasis economic domain department till to the sustentacular industrial in some places. Many scholars tried to find out definition of "ecotourism" concept since the term was coined in 1980s, and researched on the strategic ideology on sustainable endgenous paradigm, sounds in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wealth of ecotourism, and to initia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Chinese. This issues paper focuses on economic impact by ecotourism, there are two related, but distinct, economic concepts in ecotourism: economic impact and economic value.

【Key Words】Ecotourism Definition Economic 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 (ecotourism) 一词是由国际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山 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 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 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 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 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者 Kirk(1951) 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 O. Sauer (1925) 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 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 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 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 (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 (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 of 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 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 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 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

马聪玲. [2002].《生态的现状、与建议》[Z], 见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 [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 [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 禾. [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 2004-16.

Brandon, K. [1993]. Basic Steps Towards Encouraging Local Participation in Nature Tourism Projects in Ecotourism. (Ed Linberg & Hawkins) [J]. VT the Ecotourism 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 H. [1996].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J], Ecotourism Society Volume 2.

Johnston R. J. [1986]. Philosophy and human geography: An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approaches[M]. London: EdwardArnold.

Kirk W. [1951].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the concept of thebehavior environment[J]. Indian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25:152~160.

Lash, G. [1997]. What is 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 in Ecotourism for Forest Conservation & Community Development (Ed Bornemeier et al)[C]. pp. 2-13 RECOFTC Report No 15 RAP Publication 1997/42. Bangkok FAO.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 H. [1971].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2nd ed.) [M].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Ziffer, K. A. [1989]. Ecotourism: The Uneasy Alliance [J],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Ernst and Young.

Miller, M. L. [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J],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 181-199.

第7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 资源整合 互利共赢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087-01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从1999年江西省第一次提出“红色旅游”至今,红色旅游己经发展成为影响较大的一类旅游活动,适应着时代的需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底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红色旅游的定义做了界定,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在“十二五”规划期间,为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和优良传统,中央将1840年以来170多年之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奋勇抗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文化遗存,有选择地纳入红色旅游范围,将红色旅游内容进行拓展,使之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一、遵义县红色旅游的分布状况

遵义县地处贵州省北部,国土面积3391平方公里,辖25个镇2个民族乡,总人口103万。1935年长征途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三进三出遵义县,在这里建立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遵义县革命委员会,召开了闻名中外的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新的中央军事领导核心,中国革命由此从转折走向辉煌。长征历史在遵义县留下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物质资源有故居旧址、墓地、战斗遗址、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如苟坝会议会址、刀靶水红军一条街、乌江渡红军一条街、双龙寺红军驻地旧址、遵义会议保卫战战斗遗址遗迹、乌江追击战战斗遗址遗迹、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战斗遗址、楠木渡战斗遗址等;精神资源包括长征精神、红军革命历史事件和红军及其领导人物革命事迹,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二、遵义县红色旅游发展的区位优势

210国道、贵遵高速及其复线、贵遵铁路纵贯遵义县,使其成为重庆、四川入海的重要通道,也成为贵阳等南方地区进入重庆和四川的必经之路。同时,遵义县位于遵义市和贵阳市的交界处,交通优势还决定了其处于黔北地区的门户位置。另外,遵义县位于《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所提出的遵义特色旅游区内,位于由四川、重庆和贵州三省市组成的红色旅游“金三角”中,也处于《纲要》提出的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的中心位置,处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的“黔南州瓮安县、遵义市余庆县、遵义县和贵阳市息烽县乌江景区”之上,还处于3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之一的“贵阳一遵义一仁怀一赤水一沪州线”上,区位条件非常优越。

三、遵义县红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4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的《纲要》和2005年我国的旅游主题被确立为“红色旅游年”等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都表明国家在大力的支持和鼓励红色旅游的发展。遵义市第三届旅游发展产业大会在我县成功召开,为遵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特别是遵义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历经12年的不断升级,乡村创建达到了新水平。围绕“千年古县、最美田园”定位,突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境域建设了一系列“一年四季有花开、有花香、有色彩的最美田园”,而遵义县红色旅游资源都位于乡村,抓好机遇,就可以大力推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再加上遵义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除红色旅游资源外,还包括了枫香温泉、洪关大林、平江仡佬石头城等绿色旅游资源;陈公祠、袁氏民居等文化旅游资源和乌江豆腐鱼、尚嵇臭豆腐等餐饮旅游资源,资源丰富。

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旅游目的地及其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遵义县虽然拥有丰富且意义重大的红色旅游资源,但从一定意义上说遵义县正好处在遵义会议会址的“阴影区”范围内,因此遵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遵义会议会址的阻滞和屏蔽作用,从而给遵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景点交通的贯穿、资金的投入、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景点内部旅游环境的打造、居民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走向成熟,制约了遵义红色旅游的发展。如有的景点仅有等级较低的接待设施和餐饮接待设施,严重束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四、如何整合旅游资源,助推遵义县红色旅游的发展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我县以县城规划区为中心,规划为集休闲度假、会议会展、旅游食宿、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的中部旅游集散中心;以枫香镇、鸭溪镇为核心,规划为集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温泉康体养生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户外体育运动旅游等为一体的西部旅游带;以乌江镇、尚嵇镇为核心,规划为集红色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美食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南部旅游集散带;以毛石镇、沙湾镇为核心,规划为集历史文化旅游、生态观光旅游、休闲避暑旅游、户外体育运动旅游、农耕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北部旅游带的“一心三带”的旅游规划,将红色游与自然景观、田园游、智慧游融为了一体。推动了遵义县的旅游发展。

第一,将绿色旅游与红色旅游结合;

遵义县每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拥有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乌江峡谷乃三峡的姐妹峡谷,风光旖丽,地势险峻。刀靶水后山森林覆盖率高,郁郁葱葱,群山起伏跌宕,很似桃园仙境。三道拐乃红军曾经作战的地方,但现在已经成了交通要道,210国道盘山而上,垂直高差百米有余,加上两边葱郁山体的衬托,更显其壮观和秀丽。苟坝在袅袅炊烟当中能显出山村田园之僻静和祥和,给人一种流连忘返的美好感觉。因此此项措施是资源整合的首选:乌江渡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偏沿河和高峡平湖资源整合;茶山关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乌江峡谷资源整合;楠木渡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天然瀑布、峡谷和地质资源整合;刀靶水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幽深的后山风光和壮观的三道拐风光资源整合;苟坝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风光资源的整合。

第二,将文化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

遵义县的文化旅游资源除长征文化,还包括古播文化、沙滩文化和民族文化等,悠远深厚的古播文化、以仁为本,以修己为务的沙滩文化、民风淳朴的民族文化塑造了遵义县的精神高地,尚嵇茶山关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古播文化、沙滩文化整合;苟坝景点可将红色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整合。

第三,将餐饮旅游与红色旅游相结合。

第8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本质,旅游本质,文化本质论,素质

一. 问题的提出

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9.8亿人次。这个数字不仅显示了旅游的强大生命力,也昭示出旅游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旅游,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至少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却是伴随着旅游业而诞生的。旅游业的出现,使旅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渐渐吸引来学者的关注,最后成就其学科地位。正因为如此,旅游的经济属性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的本质所在。随着文化本质论的出现,经济本质论才被。然而,由于旅游这门学科起步较晚,且研究它的学者皆是其它学科之人,造成了当前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现状。因此,找到“主干”对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

二. 旅游本质的研究现状

旅游学科创立之初,就已被多门其它学科介入,对本质问题的研究亦是如此。如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仪式本质论、社会交往本质论、心理体验本质论、生态本质论等等。这里只就三种典型的旅游本质论探讨。

(一)经济本质论

经济本质论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经济活动,并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来寻找其本质。以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A. Mariot t i,1927)代表性著作《旅游经济讲义》(Lezioni di economia tourist ica)一书中的结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为代表。国内学者葛立成曾说:“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角度出发,人们认为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文化活动或一种历史现象。但从本质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是旅游者的经济行为。”[1]旅游的经济属性虽展现最早,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它只触及旅游的表象,因此经济本质论最终被否定。

(二)文化本质论

文化本质论被大多数国内学者所赞同 重点强调旅游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认为审美 娱乐 休闲是旅游的本质。现以谢彦君教授为代表,业界对于他在《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中的观点较为认同,但也有不同观点,陈道山认为:旅游文化本质论的提出,是更注重旅游活动中的精神需求的结果,而旅游文化在复杂的旅游行为表现中的确占有重要位置,如观光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等,但是人类的旅游不仅仅是精神需求,也有以生理需求为主的表现,如康复旅游、健身旅游等等,恐怕这难以用文化本质论来涵盖[1]。也有学者提出参观“万人坑”的旅游无法用愉悦目的来解释,对此,徐菊凤提出:从美学角度看,悲壮美也是一种美;从哲学和心理学角度看,心灵的洗礼和各种情感的释放都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观看“万人坑”也能让人对屠杀者的罪行进行谴责,对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进行反思,对人性的复杂、生命的脆弱生发感慨,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释放)和认知升华,无疑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2]。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了,我们可以把经过顽强抵抗的死亡(如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叫做悲壮美,而“万人坑”只是单方面的屠杀,不分男女老少、老弱病残,没有抵抗,只有屠戮者的嘲笑与戏谑,和被屠杀的人的无助的眼神与哭喊,这实在无法与悲壮美联系起来。

(三)仪式本质论

仪式本质论 由葛雷本提出,认为旅游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旅游与传统生活中各种周期性仪式和阶段性洗礼在实际意义方面有类似性,认为年度性的旅游度假与结婚仪式、毕业典礼一样,是人生当中必需经历的仪式,而那些带有自我考验性的艰苦的旅游,如探险旅游、野外生存旅游等则是一种界标式的人生仪式,受此考验,人们会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面貌,变得高兴、愉悦。陈道山认为:仪式本质论对旅游的阐释为我们从更深层次上解读旅游的本质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范本。[1]龙江智、马勇、周霄则认为:仪式本质论忽略了旅游的建构性仪式本质[4,5]。 其实,仪式本质论是在告诉我们旅游具有引导性,人们在旅游之后,在知识、经验,亦或心灵上都是有所裨益的。旅游在引导旅游者向着更好的方面发展。

三. 旅游本质的认识

(一)旅游的本质属于哲学问题

努力寻求对旅游本质的理解,其目标是为旅游知识共同体的构建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内核”、“共核”或“基点”。换句话说,我们要找到旅游的“源”。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是指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决定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内在根据。本质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事物必然具有的最一般、最普遍和最稳定的共同属性;第二,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有或独有的属性;第三,对事物的多种其他属性而言,则是规定和影响其他非本质属性的根本属性。第四,它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基于本质的四个特征确定体验是旅游的本质曹诗图等[6]已说的很明确了,这里笔者不在说明了。

(二)体验即“旅游”中的“游”

体验即“旅游”中的“游” 。旅游,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为“即旅且游” ,“旅” ,意为出门在外,“游”即观光游览,旅游的重点是“游” 。这也是旅游与旅行的根本区别。名山大川、文物古迹、人文风情、特色食品等与我们日常生活游差异的事物让我们产生了欲望,这种心理的欲望(需求)变成现实,就是一种尝试,尝试一些新鲜的、新奇的事物,这就是体验,旅游的核心所在。

(三)旅游的本质对于旅游的意义

根据全集然文明《生活的饮料》的分析:本质其实就是类别,决定事物的归属。龙江智也说过“旅游是体验,但体验并非就是旅游”[6]。可见,体验包括旅游。

如果把旅游比作刚刚降生的婴儿,那么他的本质是人,他的一切生理条件都符合人的特征,因此他在人类的环境下最适合生存。如果他和一群狼生活在一起,那会很困难。所以人这个本质决定了他的大方向,但并不具体,也无善恶好坏之分,婴儿只是所有人的起点,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走向。旅游的本质决定了今后不管旅游如何发展脱离不了体验,所以,旅游的本质并不决定旅游具体的发展方向。

旅游最开始是按经济的路走的,之后又朝文化的路走,还有人提出其他的路,不管那条路都是在体验的范畴内。那旅游的路或者说旅游的意义在哪里?笔者认为应从旅游客体和旅游主体两个方面找出答案。

1. 旅游客体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的美的因素是先人类而客观存在,是物的美、内在自然的美。人类酷爱自然景观的美。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使人的各种感官获得;二是因为自然景观的组合风格与审美主体人格心理之间产生了象征性契合关系,自然景观的具体形态和自然属性启发人们去发现自然景观的象征美。比如,“四君子”之一的翠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它长得既高且直,中空有节,枝条平垂,绿叶常青,给人的感觉是:线条曲直参杂,色彩素雅清新,结构疏密有间。人类有“比德”的自然审美观,中国人尤重视这种伦理性的审美观。他的挺直象征人性格的刚直;他的竹节之间的相衔象征民族的坚贞气节,它的中空象征谦虚的美德;它的常绿不凋象征人类生命力的顽强;他的直立飘逸的造型也犹如人的潇洒风姿。人类自古就崇尚刚直、坚贞、谦逊、洒脱,故赞美翠竹的诗文画卷汗牛充栋。景观本身的象征意义与人们所褒赞颂称的人格相辉映。我们重视旅游主体对旅游客体内在美的观察欣赏,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但不能忽略旅游客体对旅游全体的人格塑造功能,客体对主体的反作用。祝光明说“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人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因其自身不断感受大自然的美,不断彻悟大自然的哲学道理而提高。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迹(人类遗址、庙坛陵墓、古城、寺观塔舍、园林胜迹、碑碣塑雕、陶俑古玩……)、建筑园林(建筑奇观 、神殿教堂、宫殿城堡、中西园林)、民俗风情(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商贸、节庆、婚丧、民间游艺)、文学艺术(古代诗歌、词曲、散文、小说、绘画),主题公园,新兴城市风光,乡村文化等。人文景观中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是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几千年来积淀的灿烂文明。它凝聚了人类几千年的的精华。一般来说,人文旅游资源大多都具有史学价值,是历史的见证,是直观的历史教科书,使游人了解人类的昨天,增长知识。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对民族或国家深厚的历史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激发旅游者的民族向心力和国家认同感。二战中德国法西斯建立的赫尔辛基集中营、奥斯陆集中营当时是法西斯血腥的杀人场所,中国的“万人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今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追讨法西斯罪行的有力武器,还能激起旅游者愤怒的情绪,对残忍、暴力的深恶痛斥,有助于旅游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景观含有精神文化的内容,精神文化内容有的以物质 实体为载体,有的单纯是精神文化的,这些 无形的精神文化内容与实体的景观相互渗透,更容易给人启迪。斐声海内外的岳阳楼,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大家均在楼上留下诗赋,特别是宋代大文学家范仲淹写了《岳阳楼记》,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从而名声大噪的。游到此处,人们不仅会歌颂古人的精神,也会感同身受,理解“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更加明白国家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2. 旅游主体(旅游者)

自然风光旅游中,旅游者获得了对大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感悟,还可以得到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历史遗迹旅游中,旅游者获得旅游者可以了解历史,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种通过实体的感受更容易让人身临其境,使人不仅在知识上得到提高,且在思想上也会得到提高。民俗旅游不仅让人增长见识,也让旅游者体会了人性“真”“善”“美”,更让旅游者以后再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少数民族时,多一些理解与关怀,少一些矛盾与纠纷。又如红色旅游,再现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既提醒旅游者勿忘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优良的传统美德,又增加了民族自尊心与爱国主义观念。

无论人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哲学道理、人生观、世界观,还是爱国主义、优良的传统美德、民族自尊心,都人的素质的体现,所以,旅游的意义在于提高旅游者的素质。

四. 结语

旅游是一个多学科介入、系统复杂的学科,确定旅游的本质只是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开头,确定旅游的意义对旅游的影响更为深远。提高人的素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伴随着每一次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素质便会需要提高一次。而我国正处于人的素质落后于当前经济生活水平的阶段,人的素质亟待提高,旅游恰是这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陈道山.旅游的本质再探讨.旅游论坛,2011,4(1):7-14.

[2]徐菊凤.关于旅游学科基本概念的共识性问题.旅游学刊,2011,26(10):21-30.

[3]谢彦君.旅游的本质及其认识方法——从学科自觉的角度看.旅游学刊,2010,25(1):26-31.

[4]马勇,周霄.旅游的产生发展、本质属性与社会价值.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1(4):8-12.

[5]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旅游学刊,2005,20(1):21-25.

[6] 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辨析.旅游科学,2011,25(1):80-86.

[7]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旅游科学,2007,21(3):27-30.

第9篇:文化旅游的定义范文

一、引言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 ]。而旅游作为短期的生活方式,就是满足人类的文化需求。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地区,由五大高峰组成,因此得名五台山。传说,五台山是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而存在的,五台山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三座大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正是佛教意义在五台山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丰富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使佛教旅游文化产品成为多元综合的文化载体。在五台山景区内,寺庙林立,佛事活动定期举行这也是五台山不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已经饱和。事实证明,目前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二、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精神性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整体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另一半,他的主要任务是对隐藏在物质性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和挖掘,并最终开发成用于旅游这消费或体验的精神性文化产品[ ]。宗教古建游作为山西省一项重要旅游线路,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蕴,这也可以称之为是旅游景点的人文精神,也是旅游景点所重点传达的内容。这些旅游景点,在对其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将该景点的一些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传达给旅游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才能实现旅游带给人类的意义。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就是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智慧的集中体现。五台山是由一列山峰群组成的,又称“金五台”,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名山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五台山早在东汉年间,即公元58年~公元75年永平年间,就已经建立了佛教寺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建立寺庙的山群之一。五台山的寺庙建造的非常精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历史研究意义,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研究意义等。五台山最著名的几大寺庙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这五大禅寺是五台山寺庙文化,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髓,是五台山的灵魂之作。五大禅寺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从五台山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来分析,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五台山有着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这些文化使它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五台山在文化旅游层面下,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2009年五台山以文化景观遗产申遗成功后,五台山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是第一次来五台山的旅游者占很大的比重。五台山虽然现在已经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了,但是,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特点来看,五台山的精神文化对于五台山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弘扬五台山的文化。

三、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文化定位,开发独特的文化产品

纵观全国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景点由于地域性或历史性的原因,又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就在为开发各景点的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只有在充分考察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独具魅力的个体佛教景点。

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它的这一特点就已经决定它除了可以走古建筑、古文明类的旅游路线之外,还可以走精神性的旅游路线。五台山走精神类的旅游路线主要应该定位于佛教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化上。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文化定位应该更偏重于信仰的树立方面。经济的发展,却未能充实人们的灵魂,反而使人类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助,这个时候,人类需要信仰,信仰是支撑人类勇敢的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况来看,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明显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也是大家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解决温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富裕的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饱满,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逐渐成为人类主要思考的内容之一。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将精神的需求和归宿寄托于旅游所产生的意义当中。

五台山要向人们传达精神层面的意义是有其优势条件的,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天然便其具备了一定的精神表征。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最大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在人类内心建立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从而引导人们去营造一种向美、向善、向真的生活,引导人们互敬互爱,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文化定位上,五台山要着重定位于佛教文化传播和精神信仰的追求,这样才能开发其精神性旅游产品。

(二)形象设计,开发有意义的文化产品

形象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旅游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前,都需要对其自身的形象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包装,这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五台山要成功开发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也需要对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进行相应的设计。

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美是驰名中外的,也就是在开发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之前,五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经很高了,是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赏的。但是,在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过程中,仍然要对其精神文化产品做一定的包装和设计,这样才能使其精神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知名度。同时,形象设计还体现在对五台山的一些文化项目的重新规划上。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第一场胜利。

五台山佛教宗派甚多,有密宗、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藏传佛教、唯识宗等,作为旅游者,从导游那里听到最多的知识多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者甚少,或者完全不知,这显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旅游过程通过一定的旅游演艺产品或残缺的传统佛教文化进行定向复原,并和其他旅游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形象上切入,深度上挖掘,使之能表现时代佛教旅游文化的特征,这种复原不是简单的复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比如河南登封少林寺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较好的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宏大的演出阵容,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剧场设计,融合一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禅乐白哦先手法,备受游客青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又,《印象普陀》准确把握了普陀山丰厚的观音文化及其自身的品牌特征, 于岁首年终时,用一场震撼人心的祈福仪式,带旅游者体验一次温柔的心灵静修、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代言了当地旅游文化市场的特质与高度。

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诸如新的活力[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八日定期举办的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和僧人的佛事活动,这些重要的地域资源都是极好的切入点。本着提高五台山旅游地品牌形象、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旅游产品种类、满足旅游者多元文化需求、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的,深度开发五台山精神文化旅游产品亟需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投资和市场运作,进行旅游文化产品一系列的形象设计、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都要整合各方资源,强强联手。

(三)重视营销,开发五台山文化产品

营销策划是现代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没有营销,就不能高效率的取得经济回报。目前,营销策划的理念已经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运用了,也帮助不少行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对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也必须使用营销理论,重点考察一些关键问题,使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能够成功的开发出来。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五台山的宗教文化信仰宣扬出来。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在宗教文化上,这一点也是早就体现在五台山的旅游文化当中的。所以,要继续开发能够成功打向市场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依靠对于佛教文化的宣教,必须利用营销策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构建景区新形象,融合五台山佛教文化和佛事活动,打造五台山地方品牌,切实提高景区内涵建设。

成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需要利用营销手段,对人们现今的精神需求做一个具体的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一个能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案,使五台山精神产品能够顺利的打开旅游市场。同时,还必须利用营销策略,对五台山精神文化进行合理的宣传,使人们认同五台山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从而为五台山找准市场,使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