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精选(九篇)

跨学科教学的内涵

第1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英语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与文学相关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使学习者对使用英语人群的价值体系、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层面的了解。跨文化意识不仅仅是英语文学教学中的点缀,而且是必须着重关注的。在英语文学学习过程中,就是要在对文学的领悟中理解文化,在对文化的探究中提高语言的熟练程度,将教英语文学与提升跨文化意识有机结合起来。尽管近年来我国英语文学教学已经涉足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开始研究这些国家的英语文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没有建成有效的课程体系,使得学习者形成了一种错觉:学习英美文学等同于学习英语文学。毋庸置疑,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的。这里要澄清一个概念,英语作家不仅仅来自于英美两国,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也拥有着许多极其优秀的英语作家,并且享誉文坛。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殖民英语文学发展迅速,为新时期英语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 William N.New 教授和 W.H.Messenger 教授合作编著的选集《英语文学》一书中,概括了英语文学的发展态势与研究前景。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到 20 世纪 80 年代的 1200年间具有代表性的英语文学作品全部收录在这本书中。背景不同、风格迥异的作家和多种多样、题材多变的作品让我们英语文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有了直观的认识,生活在不同阶级、不同地域、不同层面的作家在使用同样的英语在描摹生活、述说历史。

英语文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拓宽了英语文学的层面

跨文化意识是当今人们处于全球化进程中所必须掌握的能力,也是学习英语文学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基于文化传播背景的作者借助于文学作品传递出某种讯息,希望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接受并理解时,此时就需要读者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意识对在全球化环境中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并获得生存与生活的认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跨文化意识不单纯是几个文化符号的叠加或单纯意识的复制,而是人体潜在的能力之所在,可以客观地对待文化差异,有效地消除文化陌生感。作为英语文学的扛鼎之国,美国很早就开始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为了提升本国的外交水平,二战后的美国决定成立华盛顿外交学院,以教授外语并提升跨文化知识为办学目标。英语文学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读者,尤其是非英语语种的读者在阅读欣赏英语文学的过程中必须提升跨文化意识。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关注的敏感程度、融合程度和灵活应对构成了跨文化意识的主要因素,培养跨文化意识必须要理解母语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英语语境的文化内涵,才能有效建构、培养跨文化意识。

英语文学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路径

培养、提升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和对文化的领悟力是跨文化英美文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一) 以文化心理为抓手来分析文化的差异,以文化识别力提升跨文化意识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使英语语言学习者不是简单地掌握一些文化表象的东西,而是要建构起文化的框架,深入思考和理解文化,最终做到能够剔除自己原有的文化观念,以一种科学客观的角度去分析英语语境下的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坚持语言学习与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有机结合。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情况,知晓了作品所讲述的故事情节、掌握了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出作品蕴涵的主题思想等一些文学基础常识之后,还应从英语文学作品中寻找隐藏在里面的文化内涵。

(二)以英语文学作品中的表层文化探究文化深层次的内涵

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文化的表象层面内容人们可以直接学习获得,天文地理、文史哲学都属于文化的范畴,但文化不止于此,行为习惯、文明传承、人文精神甚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都是文化。学习英语文学时,就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既要全面理解作品涉及的表层文化,又要深刻领悟作品涵盖的深层文化。表层文化比较容易理解,当一个社会群体历经多年的发展,在人与人的交流过程逐渐形成了这个群体共同认可的生活、交往方式和带有强烈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在学习英语文学的过程中,读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情绪主动地向书中人物靠拢,将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幻化成自己的感受,全身心地进入文学作品所描摹的情境氛围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汲取文化营养。例如作品中的人际关系就折射出文化的特质,家庭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就透露出在文化层面的伦理道德。从看似简单的对人际关系的描写来探究英语文学文化中的内涵。从风土人情、礼尚往来之中也能够提升跨文化意识,从而分析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们表现出的差异性。正视和调解这些差异是培养和提升跨文化意识的必由之路。

(三)以文化移情能力提高跨文化意识

第2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一、充分利用英语教材,拓展文化背景知识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保证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材内容的设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高中英语教材中包括很多与国家文化相关的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文化,体现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保证了高中英语课本的文化内涵。有些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在阅读文章以后会对外国的文化做简要的介绍,这是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科学整理,为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学习提供内容支持。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结合教材中的跨文化内容,为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并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例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对外国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进行介绍,并且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宗教、政治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全面认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再如,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对话,双方就一件衣服进行讨论。A:Oh,what a beautiful dress. How much is it? B:It is very cheap.通过这个对话可以看到外国人不会对衣服的价格直接进行讨论。以此,教师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到在英语国家,对于年龄、收入以及信仰等问题都是属于个人的隐私问题,在进行交流时,要避免谈论这些问题,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促进有效交际的实现。

二、采用形式各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形式各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提供更多的方式与途径,以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它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等进行有机集合,能够形象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开设相关的英语阅读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开设英语报刊的阅读课程,指导学生阅读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英文报纸与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特点与内涵。需要注意的是,英语阅读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能够将阅读的内容运用到英语的实际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开设影视欣赏课程。例如,可以选用英国的电影与美国的电影,让学生通过欣赏影片,了解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间在发音、句式、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了解都是英语国家的英国与美国存在的文化差异。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影片内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三、组织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完整的教学过程应该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阻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英语课外活动,拓展英语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形式各样的活动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内涵,提高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形成完整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纳入评价体系

第3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计算学科;跨学科;计算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计算机教育

文章编号:1672-5913(2012)01-0014-04

中图分类号:G642

2012年7月22-28日,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主持了面向全国师资的一次传播跨学科计算思维的课程培训活动。跨学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效率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思维是在课程整合和专业调整之上的一个更前卫的全新理念。跨学科教育、计算思维是继计算学科规范发展、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专业特色办学后又一提升教育质量的突破点。

1 计算学科的本质

计算学科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它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现代科学体系的主要基石之一,计算机科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等六大科学一起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计算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数学和电子科学为基础,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驱动,具有自身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应用需求的牵引推动了学科持续高速的发展,并且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吸纳性,其应用广泛普及且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呈现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跨学科、跨方向的创新与应用形成计算学科发展的新形态,同时还具有促进其他学科发展的作用。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计算机技术不但与数理化天地生等平行,而且逐渐演变成一种横向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成为如数学一样的典型通用技术,兼具理科和工科的双重特性。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特约和深入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学科需要走向深化和普适化。

1.1计算学科的问题与要求

目前计算机的教育和应用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如把计算机简单地作为工具使用的“狭义工具论”,或持“计算机就是编程”的错误认识。对计算学科认识的淡化,不利于对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思想与基础概念的掌握,无法体验计算的愉悦。从工具使用到初步编程、从零碎的知识掌握到系统级内涵式设计、从跟踪模仿到计算思维的养成,这些积累和应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将计算思维转变成一种普适思维,即一切皆可计算,从物理世界模拟到人类社会模拟,再到智能活动,都是计算的某种形式,包括形式化、模型化描述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计算学科的能力除了交流、获取知识、分析信息等基本能力,还包括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系统分析、开发与应用能力以及计算思维能力。计算学科不但强调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等,更强调与人类社会、健康、艺术、生物、能源、材料等领域的联系。计算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通用技术,并与各种学科建立广泛的横向关系,形成技术的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特点。

1.2计算学科的机遇与发展

计算思维是当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应用广泛渗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时,人类群体、高度互联关系与市场行为带来的效应机制下的一种思维,是一种普适化思维,属于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计算机的普及恰恰正向作用于计算思维的传播,正如印刷出版促进了3R(阅读、写作和算术)的传播一样。计算思维是概念化思维,不是程序化思维;是人的思维,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是数学和工程应用的思维,不是纯数学性的思维;是面向所有人的而不是仅仅属于计算机专家的思维;是面向强调一切皆可计算,如物理世界、人类社会、智能活动。计算思维体现计算学科的广度,在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和融合时,很好地促进了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

北京大学李晓明教授首次在全国范围传播的跨学科计算思维的课程培训活动,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培训内容以李晓明教授近年精心翻译的《网络、群体与市场》一书为主,这本书体现了计算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结合,该思想诞生于康奈尔大学,课程内容产生于康奈尔大学专题项目的讨论,已在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多伦多大学、西北大学、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南加州大学、卡尔顿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采用与传播。对李晓明教授在国内首倡的跨学科计算思维,大家抱有很高的期待,从年初就不断联系、酝酿和准备,最后来自全国35所高校的38位老师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地域涵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华南等地。在此次交流和培训中,学员们通过6天时间系统学习了《网络、群体与市场》这本500多页的书,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以期开出相关课程,或者将有关内容引入到计算概论之类的课程中去,或开展专题性讲座。

作为教育部“2012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这些首次跨学科计算思维课程的学员,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委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三家机构联合发起的“跨学科课程培训班——网络、群体与市场”授权书上签名,如图1所示。来自全国“985”、“211”、“三本”、地方院校、军队院校的“自愿者”及具有计算学科精神的计算思维者领会了李晓明教授的跨学科计算思维的实质。李晓明教授用他的计算学科学识功底和教育的眼界与前瞻性,引领学员进入计算思维的殿堂。我们有责任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普及和传播相关内容和思想,加入计算学科教育改革的行列中,“星星之火”必然燎原。

2 跨学科活动介绍

2.1跨学科的培训内容

学员从图论研究的网络结构模型、博弈论关于个体行为的模型开始学习,讨论网络中的市场与策略性互动、信息网络、网络动力学下的社会人群效应和结构效应,以及引导网络和策略行为力量的制度设计并产生全局性结论和机制。通过一些例子、现象和原理,分析网络、行为和群体层次动力学问题,涉及对数学模型的提炼和推理,对模型定性的认识及其内涵的探究,这一深入探究过程借助网络观念建立一种用来研究社会动力学和经济行为学的相互作用、在线信息、设计技术和自然过程的方式,并体现从对象内部结构模式及丰富的反馈效应研究复杂系统的全新视角。

培训内容跨度宽且富有内涵,以图论、概率论、网络行为、博弈论为基础,内容包括社会网络的分析、博弈论及网络应用、网络中的市场与策略互动、信息网络分析、网络动力学的总体模型与结构模型、制度与聚合行为,如图2所示。

从一些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人类行为现象等人手,分析其内在本质,并给出数学的量化模型,求解并分析现象背后的实质,用计算的思路分析诸如物以类聚、博弈行为、军备竞赛、网络均衡、拍卖、清仓、排行榜、中间商、六度分隔、随大流、富者更富、赛马、集体行为、投票打分、长尾营销等现象,从而引导和建立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以李晓明教授系统地讲解为主,穿插部分学员的试讲和交流,围绕若干主题,包括图论、强弱联系、正负关系下的结构平衡、同质与归属、最佳应对、纳什均衡、混合策略、帕累托最优、动态博弈、进化博弈与稳定策略、进化稳定混合策略、布雷斯悖论、拍卖、市场匹配、中介下的市场网络模型、议价、万维网领结结构、网页排名、商业搜索匹配市场、信息级联、网络效应、幂律与“长尾”、小世界现象、流行病学、市场与信息、表决与产权等,真正体验了跨学科计算思维的乐趣和真谛。

2.2跨学科学习的收获

通过学习跨学科计算思维,我们体会到要以计算的视角,运用图论、概率论、博弈论、网络等知识,科学分析各种网络环境下的市场与策略性互动、信息网络、网络动力学下的社会人群效应和结构效应,以及引导网络和策略行为力量的制度设计并产生全局性效果。尤其通过各种现象,如议价、拍卖、流行、表决、、集体行动、链接、清仓、流量等,构建模型分析各种关系和策略,揭示内在的效应机制,获得对问题或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从日常交流和课程博客来看,大家在一周宝贵的学习时间里,对跨学科计算思维有了初步认识,参加此次培训的各位老师都表示启发很大、收获颇丰、不枉此行。

第4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 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 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 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 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 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 and Mattock (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 and 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 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 与 Distefano (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 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 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 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 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 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第5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只有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学习者才能积极正确地对单词的意、形、义进行推敲和思考。要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文化意识,注重传授必要的文化知识,如英美文化背景、风俗和习惯等,使语言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接受。例如,自从17世纪初荷兰人把中国的茶叶介绍到了欧洲,茶就逐渐成为英国传统大众化饮料,自然也就引发出不少习语。英国人酷爱喝茶,因此“一杯茶”(cup of tea)就不仅仅是用来解渴的饮料,而喻指“令人喜爱的东西”。Jazz isnt my cup of tea—I prefer classical music.(我不喜欢爵士乐,我喜欢古典音乐。) 除了茶,面包和牛油是西方人的主食,没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们就活不成了。所以bread and butter就转义成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的“谋生之道”。

2.重视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英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进行英汉文化对比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对学生理解英语文化习语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对重要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必要的解释,并且与汉语进行比较,要求学生记忆一些与汉语内涵和外延不同的英语词汇。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其概念意义表面上似乎对应,但它们在指称的范围、表达的程度和隐含的褒贬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英语的“people”和汉语的“人民”在概念意义上就有差异。英语的“people”只是指人的数量的多少,而汉语的“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3.正确区分字面意义和涵义。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从这个定义的解释看,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使正常交际受阻,会闹了笑话而不自知或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例如:(1)英语中green with envy是什么意思?人们忌妒或羡慕时脸色真的变绿或发青吗?(2)英语中说Patti was in blue mood;Patti(保尔)是什么情绪?高兴、激动、悲哀,还是什么?在上列两句中,green(绿)和blue(兰)都不是指颜色,两个词都有别的意思——某种文化方面的联想——从字面上看这种意思不明显。在词典上,green这个词有“(脸色)变绿”的意思,但green with envy是个固定词组,不过表示“十分妒忌”而已。blue这个词与mood之类的词连用表现某种情绪时,表示“沮丧的”、“忧郁的”,例2之意为“保尔情绪低落”。以上两个例子就涉及词的字面意义和联想内涵意义,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 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所以只有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

4.挖掘语篇的文化信息。现行的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大部分语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其中的文学作,为学生了解外部世界提供了生动鲜明的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5.密切关注英语词汇的新变化。现代生活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也不断涌现,促进了语言本身的发展变化。据统计,互联网上每天大约要诞生50多个新生词。若想掌握英语单词,跟上英语词汇本身的快速膨胀,就不能不了解英语词汇的起源、词族的逻辑发展、造词的思维方式、词汇应用的科学文化背景以及现代英语词汇的构成法则。随着现代英语的发展新词汇、新的表达法不断出现,旧词新义也更为普遍。这些词汇是一国文化的侧面反映。我们应该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这些词汇上,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的步伐。

6.结合教材,适时渗入。由于目前中学英语中学中,学校没有开设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专门课程,所以我们要将教材中那些有关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典型实例挖掘出来,结合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来进行语言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例如,在教Christmas Day 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与圣诞节有关的资料,如圣诞节的由来、圣诞礼物等,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这一重大传统节日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感受一下圣诞节的狂欢和节日里热烈的气氛,同时也可以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比较。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和圣诞节有关的一系列词汇。

7.插入时事新闻,拓展文化视野。随着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与各国的交流的不断加强,交流中碰到的文化摩擦不断出现,而切实了解世界上所发生的大事成为跨文化交流所迈出的第一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插入时事新闻,让学生课后通过阅读报刊、看电视新闻、上网查找各种资料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从中获取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南京青奥会的即将举办,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二、教学建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同时,掌握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需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渗透文化资源,拓展文化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牛津英语》教材中的原有文化内容,渗透相关文化信息,使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得以实现。

1.语境教学法。因为缺乏真实具体的语言环境,我国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教师调控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浓郁的具有西方文化氛围的环境。牛津英语8AUnit3 主要是介绍世界各国名胜古迹。在学习这一单元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可以在教室四周贴上富有各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气息的图画。如:英国大本钟、悉尼歌剧院、美国自由女神像, 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而且更好地让学生理解places of interes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这一词组的含义。

2.对照比较法。英语词汇文化内涵颇为浓厚,英语中有的词,汉语中没有在概念意义方面有相对应的词汇,即所谓的“词汇空缺”(1exical gaps)。像(KFC)肯德基、(Macdonald)麦当劳 hotdog (热狗),pudding(布丁)等都属于汉语没有其对应词这类情况。在英语教学中,对这类“词汇空缺”的词汇的教学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这类词语,教师可采取用英语释义的方法,详细地说明和解释它们在英语中所表达的意义和使用情况;使学生们对这类词语的概念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为他们在语言交际中真正掌握和使用好这类词语打下基础。此外,采用英语释义的方法教授这类词语还可以使学生们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长有关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通过对照比较,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西方文化,更清楚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语用失误。比如,黄色(yellow)在中国文化里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色情淫秽,人们常说“黄袍加身”、“黄色书刊”等,但在美国,yellow没有这种特定的内涵,人们常用蓝色(blue)来指代色情(如a blue movie)。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历来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把它用在跨文化教学上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效果。将抽象的文化差异知识置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中,借助于或真实或风趣的案例中,介绍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很多英语教师引用过与汉语文化中表示谦虚时常用的“哪里哪里”相关的这个“非常案例”。案例情节如下:有一位高级领导携夫人到国外访问.自然有翻译人员随行。当老外夸赞领导夫人的美貌时,不假思索的翻译将领导的谦虚之词“哪里哪里”直接译成“where and where”。老外的回答是“Every where.(浑身上下那儿都美)”因为不明就里的老外还以为人家等他夸夸夫人什么部位美呢! 结果使的那位领导非常尴尬。还有,有一留学生在国外,听到有人喊Look out!立刻把头伸到窗外,结果遭遇到被泼一盆脏水。虽无处可查这些案例的出处来源,但不失为经典跨文化冲突教学案例。其中的文化冲突造成的恶果足以提醒学生们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足以鞭策英语学习者从字词所含的点滴文化信息着眼。

4.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当今计算机网络时代,我们不妨借助于多媒体手段展示具有典型的跨文化内涵的视频材料,借此或直接导入,或进行对比分析,或分组讨论等等。这种学习者亲身浸入西方文化的学习所带来的效果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词汇教学中,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很多,不同教师采用的方法不同。在此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法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其根本目的不在于传授零散的文化信息,而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帮助他们树立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5.专门讲解法。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教师需要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

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英语词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应善于揭示词汇的文化特征,进行英语词汇和跨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词汇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赵秀平,孙洁滨.浅析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C].社会科学论坛,2007.

第6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31日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2005年在病榻上跟温总理进言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个令人深思的“钱学森之问”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次深刻的讨论,高校提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已经逐渐被提到日程上,而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具有创新性思维。同时据资料显示近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在持续上升,2016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177万人,跨专业、跨学校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全国考研总人数为165.6万人,其中选择跨校或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占总人数60%左右,2013年跨专业、跨学校考生更是达到了70%以上,因此高校教育在号召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同时,如何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加强创新思维的教育将跨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成为本文的着重点。

一、创新性思维的内涵

思维是一种脑部受到外界某种刺激形成的大脑活动过程,创新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高级思维过程,区别于大家所熟知的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实际上只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解决或发现问题的思路,而创新能力则是表现出了某种实际的有益效果的举动。创新性思维通常是指能够突破传统的、习惯性的思维视角,将创新活动从一种感性的认识过程带入到一个探索性的理性认知环节,从而产生独特的、新颖的解决方案或思维成果,为创新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思维基础。

与创新能力类似创新性思维同样具备自己的特点。首先是创新思维的独创性和求异性,其摆脱了传统思维的禁锢和认知方式等,不拘泥于原有的模式和固化的特征下,创新思维对于相同问题的解决措施会有差异,更加的新颖和独特;其次是创新思维的联想性和流畅性,创新思维具有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融会贯通,将不同的元素流畅的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跨专业人才能够充分的应用不同的教育背景更好地实现专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再次是创新思维应具备灵活性,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区别于原有的一脉相承,不会事事统一标准,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生搬硬套规定的套路。

二、跨专业人才提升创新性思维的必要性

培养跨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高校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的,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下培养跨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一)当前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2010年10月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我国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要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要的是具备创新性的思维,思维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尤其是跨专业人才缺乏现有专业的基础知识,保证跨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就要求其在专业创新上有所进步,在原有的教学中不仅要有不同交叉学科的综合,更要注重激发学生对于创新理念的理解,让其自觉主动的培养内在的创新性思维。

(二)培养顶尖人才的必经之路。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提出:交叉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并且以自身的学习经历为例提出希望高校能够大胆质疑,培养我国的跨学科顶尖人才,学生要尽快融入到新的创新团队中,并且利用原有的学科优势来拓宽思路解释新学科的知识。由此培养跨专业人才是当前对于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对跨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创新思维在跨专业人才进入新领域之处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正是受创新思维的影响跨专业人才才能够在其新专业中更快的实现创新。

(三)高校提升质量的内在需求。学生的综合素质彰显了高校的教育质量,跨专业人才作为高校的一部分充分地显示了高校培养学生的能力,跨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高校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从教育投入、教育评价等方面来说是高投入、高标准。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的规模式发展已经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提出要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高校培养和研究的作用减少,而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因此在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不能局限于专业知识的稳固和扎实,更要培养学生对于本专业解决问题的思路,学校的教育不是“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高校要培养出具备独立的创新思维的创新人才。

(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历史选择。中国当前政治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在经济地位日益提升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渐由过去的战争纷争开始转向科学技术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软实力也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2015年和2016年间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创新创业课程不断的完善,也有专家学者提出:创新创业人才不是让所有人都去创业,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具备创新的意识、创业的能力,用专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创业的可能性。培养跨专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不仅是高校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需求是高校培养学生最终的目的。

三、提升跨专业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对策

跨专业人才的创新思维培养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除学生内在的创新欲望、创新观念以及创新态度外,还收到外部环境包括教育制度、校园环境等的影响,要改善内外部环境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是前提。对于跨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注重区别其与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化,受原有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其他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存在差异性,这其中就包括了个人的差异化以及群体的差异化。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性,包括个人的教育背景、社会经历等,注重发挥原有的优势对新的专业进行融合与吸收,在原有基础上发挥思维的创新性;其次要注重学生的群体差异情况,如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同的年龄差异创新思维的深入层次不一,要逐步的引导和纠正,而不同性别在思维的角度上存在差异,不能要求统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要让创新思维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多元化。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思维是对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考过程,而兴趣作为心理活动的一个范畴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源于学生内在对于创新能力的追求,受到学生自身的创新欲望、创新理念等的影响,在培养跨专业人才的创新性思维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保证其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创新思维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内在因素促进其对于专业本身的热爱,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实现思维上的独创性和流畅性,能在最短的时间找到解决问题这一思维方式的扩散,促进对于跨专业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诠释。

(三)改善教师教学方式是关键。事物发展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除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之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存在较大影响,传统的填鸭教学方式多是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通过教师的个人教学与课本知识结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传播,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难以形成思维的碰撞。因此,在对跨专业人才培养时要多采取探究式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通过设立不同学科背景下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我探索发展缘由,进一步了解专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充分地发挥不同专业背景的优势。通过开展头脑风暴式的教学场景,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主体之间的经验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激发创新思维的形成。

(四)创设良好校园环境是保障。外部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校园环境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有着潜移默化的功能,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首先要保证舒适的校园物质环境,让学生的心情舒适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散,有特色的建设为孕育创新思维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其次要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品质、特征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跨专业学生的引导作用更加明显,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之余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同样对创新思维具有推进作用,学校教师以及同辈群体的团体中的创新思维对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完善校园文化对提高创新思维有显著的成效。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人才要具备创新思维,对跨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重视从学生个人的差异性出发,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步完善高校教育制度、教师的教育方式,建立一个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校园环境。创新思维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难以达到成效,对于跨专业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专注。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月红,岳贤平.“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J].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2]钱宁.创造性思维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3]袁培.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

第7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一、地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11 年提出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暨“2011计划”。明确指出“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产学研紧密合作等途径,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1]教育部提出通过构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来推进高校机制体制改革,即鼓励高校主动与外部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推动?{校创新方式的转变,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聚集和培养,使高等教育成为人才培养和科技生产力的重要纽带,以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1 计划”实施以来,得到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但协同创新不只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专利,地方高校拥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与此同时,协同创新也为地方高校跨越式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参与协同创新既是其深化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对地方高校提出的现实要求。地方高校应抓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有利契机,积极参与协同创新,通过协同创新的纽带,加快进入内涵式战略转型阶段,力争突破学校内部和外部机制体制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汇聚现有资源,广泛联合外部创新力量开展协同创新。通过前期培育,确定协同创新方向,选择协同创新模式,组建协同创新体,营造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形成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优势,这样既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功能,又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带来新机遇,更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二、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是地方高校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目标,突破制约学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障碍,打破学校与外部的体制壁垒,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通过系统改革,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机制体制改革是协同创新的重点与核心任务,是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制度和体制的创新力、辐射力与竞争力,体制创新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基础,体制辐射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功用,体制竞争能力是发展内涵建设的目的。而机制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构建“人才培养特区”,充分发挥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作用。地方高校通过构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可以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创新制度建设,加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然机制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各项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必须互相呼应、相互补充,这样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协同创新机制为载体,把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结合起来的最新尝试。为地方高校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提供新视野,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为地方高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三、引导地方高校构建人才培养内部和外部协同创新机制

(一)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内部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赋予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的内涵,即遵循协同创新理念,坚持教学质量优先原则,贯彻“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学科兼专业相互支撑”的教育方针,构建鼓励集体协作、联合攻关的协同机制,加强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主导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有效利用地方高校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内部协同创新机制,应重点研究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注重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优化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集合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专业的汇聚作用,通过组建跨学科专业的教学中心、科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等,贯彻人才培养思路,消除各课程之间的壁垒,建立融会贯通的综合知识架构,逐步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建立教学团队的协同关系。协同教学首先是教学团队中包括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科研人员及参与教学的部分学生在授课全过程的协同。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进行互动和交流,吸收彼此的优点与教学经验,协同呈现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教学风格的合作模式。二是建立师生间的协同关系。教师应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感受到在属于自己的课堂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使学生真切地参与其中。三是促进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协同配合。针对不同学科、专业、课程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尝试将教师学生角色串联、专题讨论等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外部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

协同创新具有向外部拓展的特性。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应以互赢互动为原则,不断完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建立开放共享的校地协同体系,开展深度融合,构建全面协作的人才培养外部协同创新机制。

第一,通过校校(科研院所)协同拓展教学、科研空间,促进人才的跨学科专业培养和联合培养。地方高校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专业,共享优质资源,通过协同研究、互聘师资、学生联合培养和学分互认、专业互通、论文互评等途径,开展教学及科研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第二,通过校企(行业)协同培养有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地方高校要以“2011计划”为契机,着力构建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新机制。采用“高校+企业”的人才使用模式,积极吸收企业优秀科技人员入校开展实践性课程教学以及参与学校科研小组,共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

第三,通过校地协同培养有创新能力的落地人才。主动与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建立信息沟通的桥梁及合作管理协调机制。使学生就地开展实践训练,在服务地方政府的同时,实现创新型落地人才的培养。

第8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第一点,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在英语方面的交流能力,中国和西方其他国家质之间的文化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餐食、习惯、行为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做好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渗透,可以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习俗文化以及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1]。第二点,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在英语方面的阅读技巧,在实际的高中英语阅读学习中,仅仅借助阅读文章并不能够对课本的真正意义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所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技巧和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借助跨文化意识的渗透以及培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对英语文章进行不断的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对课文学习背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在后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第三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比较缺乏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训练,眼界也得不到很有效的扩展,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教材比较老套,知识面也很局限。借助跨文化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面,这样做也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对英语知识面的扩展。

二、如何在高中的英语教学中将跨文化意识进行培养和渗透

(一)做好基础单词的教学

在整个高中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单词是最基本的也是最简单的英语知识元素,?榱烁?好的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务必要提前学习好大量的词汇,扩大学生的英语单词储备量。单词的学习和跨文化意识的渗透和培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高中生只有在打好单词基础之后,才能够对那些个性化的英语文化有一个更加正确的认知。不仅如此,文化具有不定性会随着社会的更新慢慢发生改变,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环境,面临的文化也是不同的,这也在学生对单词进行学习以及语言表述方式的方面有所展现。学生只有在对英语的单词的自身意义以及如何演变等其他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之后,才可以更好的对英语语言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2]。除此之外,英语单词和汉语一样也存在褒贬之分,而且同样的一个单词处于不同的交流环境下具体的意思也有所区别,或者是可以借助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表述出同样的意思,这都涵盖于整个跨文化知识的区域之内。

(二)做好英语口语方面的锻炼

在整个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口语的教学在整个高中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借助口语教学可以将英语的交流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且英语的口语也存在文化内涵的缩影。汉语和英语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这就需要高中的英语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更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气氛和情境,这样才能够对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进行更好的锻炼,在口语教学中慢慢渗透跨文化知识,全面提升学生在跨文化方面的思想意识,有助于他们对英语知识的深刻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课本的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尤其是对教材中含有的听说读写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发掘,有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知识认知范围,开拓眼界,让他们在和人交流沟通、合作学习时有更加出色的表现[3]。

(三)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要不断的将跨文化进行渗入

第9篇:跨学科教学的内涵范文

>> 论思考型馆员的内涵及其培养 英语教学与多元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图书馆员的职责及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及职业能力培养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素质及服务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构成及培养 中职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内涵及培养途径 职业能力内涵及培养科学探析 解读《时光当铺》的创作特点与多元文化内涵 生物课程中多元文化内涵的审视 多元文化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多元文化教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小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北美地区学科馆员的培养模式及启示 护理专业学生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培养方法 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探析 馆员服务能力提升与培养 浅谈教师文化的内涵及建设 少林武术的起源及文化内涵 英汉比喻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田雪原.中国民族人口[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13-17.

[7]移民部2009年各办事处年度处理移民目标人数[EB/OL].[2010-01-18]. .

[8]30万难民在中国[EB/OL].[2010-02-13]..

[9]《全国来华留学生统计摘要:2003-2004》[EB/OL].[2010-02-18].http: ///.

[10]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NASW).Standards for cultural competenc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M]. Washington, DC: Author,2001.

[11]D’Andrea, M., Daniels, F., Heck, R.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training[J].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nent, 1991,(70): 143-150.

[12][13][17][18]Cornelius,L.J,Booker,N.C.,Arthur,T.E.,Reeves,I.,&Morgan,o.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of a Consumer-Based Cultural Competency Inventory[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04,(3):201-209.

[14]Green,R.G.,Kiernan-Stern,M.,Balley,K.,Chambers,K.,Clarideg,R.,Jones,G.,Kitson,G.,Leek,S.,Leisey,M.,Vadas,K.,&Walker,K.The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inventory: measure for evaluating social work students’and.practitioners’.perceptionsof their multicultural competencies[J].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2005, (2):191-208.

[15]Pike, C.K. Measuring racial climate in school of social work: Instrum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2002,(1):2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