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跨学科美术教学精选(九篇)

跨学科美术教学

第1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跨学科;美术院校;大学英语;美术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55-02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这一概念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指的是多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整合性研究。跨学科渗透教学是指以某一学科为主体,以其他一门或者几门学科为辅助,科学、合理地建构教学框架,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跨学科渗透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十年来,教育界对于大学英语跨学科渗透教学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这种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语言本体内容与美术学专业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并进而进行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具体研究,希望能够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找到一条适用于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美术院校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必要性和作用

(一)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大学英语这门学科本身看作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很少与其他科目关联,这也是绝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美术院校也不例外。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本身,以教材中的课文为载体,进行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练习,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对于英语成绩较好或者英语学习兴趣较浓厚的学生来说,可以迅速获取大量英语学科知识,是很有效率的一种方式。

不过,由于对语言本身的侧重,传统英语教学会显得有一点枯燥乏味,在美术院校中往往会遭遇学生的反感、抵触,这是因为大部分美术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点,以及高考时对英语成绩的低要求,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兴趣不高,英语基础也不好。以2014年全国九大美院招生英语单科线为例,在高考英语总分为150的前提下,大部分美院的英语最低单科线为60-65分,相当于百分制的40-43分。由此不难看出,美术院校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仅仅面对的是枯燥的语言知识,难免会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或者迫于四级压力想学好英语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背景知识,为学生营造出自己比较熟悉并且很感兴趣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情况下,若能把美术学的专业知识融合到大学英语的学习中,无疑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语言学自身的跨学科性质

当代语言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主张用跨学科的思维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并进而创新性地进行语言教学活动(钟守满,刘冰2011)。传统语言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联性很小,语言教学也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主要强调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讲授。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全球信息流动畅通无阻,使跨学科研究成为可能(张岂之,谢阳举2004)。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长,各学科知识之间呈开放式相互渗透状态,当代语言教学中也会涉及到许多其他科目的知识。以美术院校的大学英语为例,随着国际艺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以英语为媒介进行美术专业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大学英语与美术学专业知识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且,仅仅进行英语知识的讲授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激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把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这两门学科的相互渗透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内容,学以致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极大的提高。

(三)时代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已势不可挡,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自己的调整:2007年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并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要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所以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也应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把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渗透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并能有效地利用自己英语方面的能力,大量摄取自己需要的与专业相关的最前沿信息,并能够流利地用英语口头或者笔头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主张,打通与各国艺术家交流的渠道,最终让自己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全面型人才。

二、美术院校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

跨学科课程设计的最直接结果就是课程结构的重组(王伟2009)。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美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也在尝试进行多种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但由于在大多数美术院校英语教学的附属地位还是比较明显,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在短期内进行整个英语教学的跨学科课程重组的可能性并不大。由此,笔者认为现在正是进行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攻坚阶段,需要美术院校的英语教师们群策群力,共同担当起在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活动,使美术院校大学英语渗透教学的模式逐渐成熟,最终达到整个英语教学的跨学科课程重组。

(一)教材建设

美术院校大学英语跨学科渗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教材建设,即教学内容的确定。蒋苏琴(2011)通过对学生的听力教学研究指出,跨学科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要进行教材改革。就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所在,找到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大量引入他们感兴趣的美术学方面的知识,调动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从美术史和各专业的具体知识方面为学生提供英语学习的素材,使学生通过自己熟悉的内容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能够让学生复习或者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使用英语查询美术专业信息、了解全球美术的最新动态、用英语与国外艺术家进行有效交流等方面的实际能力。

不过,由于当前美术院校专业繁多,每个专业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都有不同,因此教材编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位老师要想满足所有专业学生的需求几乎不可能。笔者建议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教材方面的尝试。首先,从美术史的角度比较宽泛地搜集教材内容,因为所有美院学生由于专业的原因都对美术史有所了解,而且大一年级都会学习中外美术史,他们对美术史的知识是都是比较熟悉的,所以如果能用英语学到自己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绝大部分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加入英语学习中。当然,如果更进一步的话,可以分系别、专业进行教材编写,这样的教材与学生的专业相关度就会非常大,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更直接。

教材内容确定之后,还要仔细把握教材的难度,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充分考虑美院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而且,教师最好分成教学小团队,每个团队负责某一专业领域学生的授课,这样,每位教师才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小组负责的板块做细、做精。例如,可以分为造型类、设计类、影视类三个团队;如果教师数量充足,可以分得更细。

(二)教学模式

教材内容确定之后,与之对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有所调整。大学英语跨学科渗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型艺术人才,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侧重听说,为学生创造尽量多的机会练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英语内容,并充分激发他们课后继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最终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搭建好英语平台,促进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当然,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恰当的度,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比较熟悉就安排难度较高的活动和任务。相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辅助以基础英语中的基本知识及句型,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循序渐进,不断提高。

(三)美术院校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对复合型大学英语教师的需求

教师跨学科专业素养的提高是跨学科渗透教学中的第二个重点和难点,它与教材建设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吴一安(2005)归纳了十二条优秀外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主要是外语专业知识和实际课堂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不过,要想胜任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任务,教师还必须向复合型教师转变,在掌握英语语言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提高自己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掌握与所教学生专业相关的知识,这是在新形势下,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教学中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英语教学的效果,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和学校的需求,进而为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具体来说,美术院校的英语教师们应该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并研究所教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促进自己从单一型教师向复合型教师的迅速转变。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团队的力量,合理分工,使自己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某一领域的美术专业知识,胜任这一领域的跨学科渗透教学工作。第三,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自学美术专业知识或考取跨专业学位,适当减轻跨学科渗透教学教师的授课工作强度,使他们能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大学英语跨学科渗透教学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术界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为了培育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型美术人才,当前美术院校的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大学英语与美术学跨学科渗透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编写出全新的教材,设计出恰当的教学模式,并不断提高自身,向复合型教师转变。

参考文献:

[1]钟守满,刘冰.语言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跨学科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张岂之,谢阳举.哲学与跨学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王伟.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的跨学科课程发展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2).

[4]蒋苏琴.跨学科教育的应用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水平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6).

[5]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5,(3).

作者简介:

第2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跨界融通;学习资源;学习时空;学习方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50-02

【作者简介】俞亚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江苏张家港,215600)副校长,高级教师,苏州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儿童的成长始于艺术,艺术是人的整个精神、心灵世界的缔造者。每个儿童的视觉世界都是五彩缤纷的;每个儿童的内心世界都是广阔无垠的。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发展儿童,是促进儿童生命成长的教育之道。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从“生命美学”的视角出发,以“爱学课堂”为载体,用课程革新的力量,跨界融通的表达,创意实验的精神,促进儿童精神世界的生长,满足儿童的艺术审美需求。

一、以“爱学课堂”为核心的艺术跨界学习

艺术跨界,从本质上看并非新鲜事物,一如靳尚谊先生所说“跨界原本是很自然的事”[1]。艺术跨界是时空、视听、造型与表演、描述与形象的跨界。以“爱学课堂”为载体的艺术跨界学习基于儿童差异,坚守“儿童中心”“游戏精神”理念,通过综合的学习资源、融合的学习时空、整合的学习方式、聚合的学习评价,实施融通性艺术教学,儿童感受美与文化的存在,自由呼吸,自觉生长,自然绽放。“爱学课堂”在一个学习主题下,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并进行适合儿童认识需求与情感发展的艺术教学和活动,力求让儿童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品位。

二、艺术跨界学习的实践探索

在基于趣、游于艺、臻于人的“爱学课堂”中,我们从跨界综合的学习资源、跨界融合的学习时空、跨界整合的学习方式、跨界聚合的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寻找儿童生命成长的美学路径。

1.跨界综合的学习资源――从技术到体验。

在“跨界生活,综合学科”的背景下,我们不再拘泥于单科艺术知识的教学和某一种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二度整合、开发音乐和美术教材,并围绕艺术的育人目标挖掘两科教材间的连接点,同时注重教材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跨界学习不仅包括美术和音乐学科,还包含语文、科学、品德等学科,我们力求实施有边界的聚焦,无边界的学习,让儿童拥有全科视野。此外,我们还根据“爱学课堂”的量规,以访谈、对话的方式,产生新的主题教学内容。如《早安,森林》,印第安神话故事《佩塔利与古里古》,绘本《11只小猫做苦工》等,而“江南”主题内容,则是地域和时节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味的神话、绘本故事,唤醒了儿童内心深处对艺术的热爱。

“互联网+”时代,课程资源日新月异,与日俱增。我们敏感地捕捉与挖掘跨界综合的艺术课程资源,为儿童艺术融通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资源库融合人文、科学等内容,一个主题建立一个资源库,采用实体与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就如建立了一座座儿童的艺术馆。如“江南”主题网页中包含着学生、家长、教师选择的江南园林、民居、服饰、乐曲、舞蹈等内容。资源收集的过程就是儿童、教师、家长发现美、收获美的过程。

2.跨界融合的学习时空――从课堂到生活。

“爱学课堂”打破四十分钟的时间界限,主题活动教学的周期为半个月。教学时,可改变教室格局,并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探究式的科学器具、智力开发式的信息媒体等激发学生兴趣;可改变秧田式座位,W生自由组合,灵活自主;可走出教室,将课堂放入自然、社会中。儿童的世界是感性的、审美的,如我校的“时光隧道”是儿童t望世界的窗口;“童心迷宫”是儿童探求谜底的宫殿;“成长树”上的鸟儿是儿童对生命的呵护;“梦想艺术馆”是儿童实现梦想的地方……正如张晓军所说:“艺术的概念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狭窄了,只要有心灵的思索,便会有艺术的创造,这是天赋之权。”[2]

3.跨界整合的学习方式――从单科到合科。

我们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样态,形成以“儿童”为主体,以“生命自主成长”为发展状态的“学”课堂;我们打破学科藩篱,以主题活动促成教学从单科到合科的转变;我们改变过去以技术传授为目的的封闭式教学模式,采用探究式学习、交互式学习和多种艺术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

“爱学课堂”既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要教授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方面,教授线条、色彩、造型,旋律、和声、节奏、情绪等内容;另一方面将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融为一体。再者,“爱学课堂”从力求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逐步转化为追求学生生命的生长。通过音乐、美术学习任务书的内容,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组建道具、舞美、器乐、表演等学习共同体。一个周期后,学习小组以音乐的诵、唱、跳、奏,美术的画、舞美设计、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现学习成果。

4.跨界聚合的学习评价――从结果到过程。

我们改变以往考查学科“静态知识”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聚合型多元整体表现性评价体系。我们通过主题展演汇报的评价方式,给予儿童最宽广的舞台,肯定他们艺术素养的提高。评价有策略,原则要遵循,我们要用尊重、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生长的儿童,如音律不佳的儿童,选择创编节奏、设计舞美活动,彰显其对艺术的热爱;我们关注儿童在学习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合作时的状态,我们主张全面地看待儿童,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个性化的发展,收获他们最想得到的“果实”。

儿童在艺术审美中表现出的不同的亮点和特色,构成了“爱学课堂”最美的图景。我们呵护儿童的创新精神与探究意识,这是“爱学课堂”的追求。如教学《三只小猪》时,学生运用各种材质的物品,创意设计小猪的脑袋,一次性餐盘成了小猪圆圆的脸,纸杯变成了小猪大大的鼻子,纽扣成了小猪小小的鼻孔,树叶成了小猪肥肥的耳朵。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发现小猪全身是宝,这是跨界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在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儿童的天赋倾向与兴趣追求。聚合型多元整体评价,让我们看到了教学中“人”的价值。

“爱学课堂”是一种成效显著的教学改变,趣味足、方式多、秩序美,教师拥有一种畅快淋漓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儿童享有一种被抓狂和被震慑的自由生长。艺术跨界融通教学的美学路径,丰厚了儿童艺术生命的质感,学生在提升艺术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气质与品位。

【参考文献】

第3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跨学科”是现代社会科技与文艺发展的主要趋势与潮流,当前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科内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科间的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因此,在今天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学科教学当中。不难想象的是自从它在国内被提出,学者们无不持欢迎态度,现有的学术研究更是从各个方面研究它在各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跨学科教学固然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如果不加思索地应用到艺术教育当中去,那是相当危险的。本文对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分析正是笔者的一些顾虑,希望能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跨学科教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跨学科”概念辨析

“跨学科”在中国的兴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几十年间,学者们研究了跨学科下各种教学模式与教学原则。以艺术为例,数字媒体艺术、综合类艺术、艺术学等跨学科教学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艺术教学。但是“跨学科”一词的概念非常模糊,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①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忠林则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②在已有的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多数只是简单借用这个概念,并没有深入挖掘概念本身的意义。因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此,探讨跨学科教学法在艺术教育领域应用之前,我们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简单来说,跨学科教学就是几门学科结合或者交叉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核心应当是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超越纯粹的学科教学目标,取而代之的是多学科共通的教学目标,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也促使学生的单个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③但这并不是“跨学科”概念的全部,随着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国外的研究学者通常将跨学科看作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各种程度学科合作的统称,从初级到高级通常分为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复杂学科(pluri—disciplinary)、交叉学科(cross—disciplinary)、互动学科(inter—disciplinary)和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五类。在学术研究中,很多中国学者往往没有搞清楚这五种不同程度的学科合作的区别,经常将它们混用,更有甚者,将英文单词pluri—disciplinary、cross—disciplinary、inter—disciplinary不做区别,统统译作“跨学科”,这明显是有问题的。

多学科:它是指在一个综合科目下,比如“艺术”“人文”等大科目,教授两门或两门以上专业。多学科教学过程并不追求彼此的合作或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只是在各自领域内进行教学。大多数传统学校采用的都是多学科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缺点在于,缺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只是对知识的简单累加。

复杂学科:在复杂学科教学模式下,各科目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联接关系,但是在具体的概念表述上却并没有深入的联系,与多学科一样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国内不少跨学科教学尝试的结果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复杂学科教学的模式。

交叉学科:交叉学科教学与前两种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之中有一门学科的概念处于支配和领导地位,学科间的互动是单方面的。

互动学科:国内的学术研究在使用“跨学科”概念时,实际上指的就是“互动学科”。国内通常将其译作“跨学科”,但在这里为了区别其他学科合作模式,笔者将其译作“互动学科”以更好地说明它与其他四种的不同之处。在互动学科教学模式下,学科之间呈现高度的合作性,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

超学科:整个教育系统内部所有科目之间多层次、全方面的合作与互动。目前来说,超学科教学的提出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它虽然是作为跨学科教学的终极形式存在,但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为了后文分析的方便,本文所使用的“跨学科”概念相当于“互动学科”概念,即形成一个共同理论框架的跨学科高度合作。

二、艺术教育跨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的是学科之间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校和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学科教学的研究学者就普遍建议,为了让跨学科教学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师应该参与到所有学科当中,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备课量要大大增加。除此之外,跨学科教学也要求教师与教师之间、教研室与教研室之间必须存在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但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师并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应对这个挑战,更有甚者,跨学科教学会削减各分支艺术学科的教学量。

其次,跨学科教学容易忽视一门学科的专业深度。过去的传统教育仅把语文和数学定为核心学科,把艺术课程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学科,但随着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综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何谓“综合”?在《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四个“综合”,即单元内大综合、课内小综合、艺术类姊妹学科间综合和艺术与非艺术学科间综合。虽然综合艺术教育使用了跨学科教学方式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多种艺术连接或综合为一体,期望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加强,但是相应的提供给深入学习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就减少了,虽然达到了专业的宽度,但无法达到专业的深度。值得注意的是,当投入学科建设的预算与资金减少的时候,极易出现的情况是将这些诸如音乐、美术、戏剧等各独立专业糅合成一门综合学科。

再次,跨学科教学的方式让艺术学科获得与其他学科互动的机会,但在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中,艺术门类却往往无法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特性,出现研究重心的偏移,尤其是那些传统优势学科或者是获得了政府与学校大力建设的学科,如心理学与艺术领域交叉的心理学美学就是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不属于艺术学科。跨学科的艺术教育也就成了一个各学科对艺术领域嫁接的学术试验场,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学科领域。如果艺术专业无法保持自己的独有价值,只是为了整体教育的有用性,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实际上是在倒退。因此,在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跨学科去拼凑各种学科的文本。

最后,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这是学者们在谈论跨学科教学过程中常常忽视的问题,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跨学科教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在现有的四年制大学培养过程中,往往只能让学习者深入掌握一门专业,那我们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跨学科教学教师呢?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目前来说,可行的办法是提倡教师自主学习与钻研,因为当钻研一种艺术形式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到其他艺术形式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有效地带动学生的兴趣到其他学科领域。

第4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跨界设计”是建筑学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分为内向跨界和外向跨界两种教学方法,力求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成果展现方面有所创新,其目的是培养人文建筑师。以“跨界设计”为导向的建筑学教学突破了只从建筑学科本身的功能、结构和形态出发的教学理念,寻求建筑与其他艺术形式或者学科思想相融合的新的建筑语汇,使建筑不再只具有建筑的属性,还具备了更为丰富的艺术属性。

[关键词]

建筑学;跨界设计;艺术;教学改革

长期以来,国内建筑教学多采用以功能、结构和形态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不能将艺术人文修养与建筑设计实践紧密结合,使得毕业生缺乏必要的人文修养和人文情怀。这些从业者从事城市建设工作,给我们的城市带来的是“千城一面”的景观,使城市缺乏或丧失应有的特色,这一现象反映出国内建筑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如何改变“重技术、轻人文”的建筑学教学倾向,并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我们将目光转向了“跨界设计”,希望在教学中实现人文艺术与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兼具艺术人文修养和审美情操的建筑师。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借助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这一大的艺术教学平台,带领学生开展了以“跨界设计”为主题的多种教学实践。如以“音乐”为主题的景观设计、以“音乐”、“绘画”、“电影”和“摄影”等多种艺术为主题的跨界建筑设计、人文艺术视角下的建筑认识实习、注重人文情怀的国际建筑设计竞赛等。通过这些课程,一方面要求学生研究本学科领域以外的人文艺术等学科,增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扩大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通过研究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共通性,让学生将建筑设计的原点回归到艺术本身,研究艺术的本质及其审美意向,借助于艺术的创造力重新审视建筑设计观。我们希望借助于以“跨界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把原来“唯一、二元、标准”的课程评价体系转变为“多元、开放、包容”的评价体系。我们所能够给予学生的不光是技法,更多的是赋予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片天空。

1跨界理念解读

“跨界”一词近几年成了设计界时尚的招牌,大有“无人不跨界、无界不可跨”的趋势。我们认为对跨界本身理念的深刻认识与解读是进行“跨界设计”的前提。

1.1跨界并非只是一种时尚而是一种智慧

跨界是一种时尚,很多设计师的跨界行为和跨界作品是一种FASHIONSHOW,遵从着在过程中逐步完善、逐步更新和逐步被替换的理念。但这些FASHIONSHOW不同于时装模特穿几件漂亮衣裳所代表的那种时尚,它追求的是通过具体的艺术形式所表现出的艺术升华和艺术融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折射出人文的风采。它不仅呈现感性美,更呈现出对不同艺术相通性有着敏锐洞察力所焕发出的理性之美。

1.2跨界并非只是一种体验而是一种素养

跨界不易,它来源于对艺术的深刻体验,在体验中审视艺术的独特性,玩味、修正、把握艺术的相关性,踏入艺术综合素质与修养的更高境界。设计本身是由艺术、表达、历史和经验所交织而成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跨界设计中,能够理解各门艺术与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厘清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并做出积极反应,即具有我们所说的人文素养。

1.3跨界并非只是一种桥梁而是一种媒介

通过跨界,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各种奇思妙想的设计作品。可见,跨界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具有艺术创作的桥梁作用。如果只是把相关艺术概念进行简单的嫁接和置换,则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因而,应把跨界视为一种艺术探索的媒介,它可以让不同艺术之间发生碰撞、交集、荟萃,进而产生新理念、新方法、新艺术。因而,跨界作为媒介所起的反应,不仅是“化学反应”,甚至可能是“核聚变”。以上可见,跨界既是设计创新的源泉,同时也要面临几分冒险。跨界设计能否成功,既无定数,也无定论。它对设计者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往往更高、更广、更具挑战性。我们敢于尝试跨界设计的原因,是它可以唤起学生们对于未知世界与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渴望,让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充满创作激情,并在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与创作灵感。

2跨界方法研究

在我们的建筑学教育中,不能固守学科和专业的壁垒,将某一学科或专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隔绝学科或专业之间原本融通的联系,关闭跨界之门,禁锢学生本来活泼的思想,束缚其创造力。以“跨界设计”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是将其他艺术和学科的结构组成、生成机理、思想内核、艺术表现、哲学美学内涵应用于建筑设计,是我们进行创新教学的核心内容。根据培养人文建筑师这一教学目标,“跨界设计”从理念到方法,从认识论到实践论,都可以为建筑学教学改革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有助于我们的教育从“重知识”向“重能力”进行转化。通过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我们依据跨界形式的不同,研究跨界的规律性及其主要特征,把跨界方法分为内向跨界和外向跨界两种。

2.1内向跨界

内向跨界是在本学科领域内进行的,内向跨界法要求学生在已经确立跨界研究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跨界主题,吸取其他艺术的创作手法和艺术特征,创新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在跨界设计课程中,我们引导学生研究音乐、绘画、影视等艺术,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把这些艺术的方法和特征借鉴到建筑设计中来。建筑与其他不同艺术门类表象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它们之间有何渊源?如何联系?能否转换?跨界设计课程需要启发学生找到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问题,从多种角度探讨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内在联系,完善跨界设计理念。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分别从建筑的视觉表达、感官体验和情感心理出发,研究建筑与艺术的跨界主题、跨界元素和跨界内涵。表1展示了建筑设计课学生基于“跨界设计”为导向,对各自的建筑设计概念所进行的分析。图1~4为跨界设计课程教学成果。

2.2外向跨界

外向跨界是跨界于其他学科领域,以其他艺术的呈现形式来表达建筑设计成果。它要求我们研究其他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段,借助其他艺术媒介寻求艺术创新的可能性。学生设计成果的表达与展现阶段,是学生超越自身设计局限大胆创新的阶段。在跨界设计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尝试制作视频(多媒体艺术)、设计宣传册(平面艺术)、宣传海报(平面艺术)等多种形式及新颖的艺术表达语言展现建筑设计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的跨界设计,并非刻意地冷落或放弃自身所擅长的图纸和模型等成果表达,而是择取一种全新的视角,置换一些固定的思维,在图纸和模型表达的基础上,对成果进行一种拓展性表现。经过跨界教学实践,学生体验到一个完整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教学过程,增强了学生设计思维的逻辑性,提高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大多学生能跳脱出建筑的一隅,用“学科本无界”的理想思维重新看待建筑设计,学会挖掘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新的设计突破口,让自己的设计作品从形式到功能甚至到散发的气质都产生出更深层次的意义。

3跨界教学改革

为了进行跨界教学、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我们在具体教学形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改革。这些改革有利于我们解决“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问题,让学生在设计中展现出新巧创意,进而形成独特的设计风格。

3.1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以“跨界设计”为导向的建筑学教学是一种主题式教学,以问题为先导,以任务为驱动。课程采取的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从“以教师为本”转向“以学生为本”,教师从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促进者。①参观调研:在选择优秀建筑设计案例进行参观调研的同时,鼓励学生观摩一些艺术展览、艺术表演等其他艺术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认知力,提高艺术修养。②举办讲座:在课程中穿插多种类型与艺术相关的讲座,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艺术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拓展其艺术领域的知识面;又可以启发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前景。③自主学习:更为有效的学习来自于学生之间的交流过程中,而不是老师的备课笔记。在这些课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设计研究工作,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促进每一个方案的生成。

3.2多学科交叉的授课方式

在课程中我们聘请了多位具有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方向、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跨界教学。这些专家和学者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工程师,他们对建筑设计具有不同的认知度和兴趣点,可以帮助学生建构艺术领域的知识体系,解决设计的技术难题,达到“技术”与“艺术”并重的教学目的。

3.3国际化的教学交流平台

在课程中我们不定期引入多名外教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并在课程结束时参与对学生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这些交流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国内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风格,开阔眼界,激发学习热情。同时,国际化教学平台的搭建,可以让老师们通过和外教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学习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外教们共同寻求建筑学教学的未来。

3.4网络化的共享资源库

信息社会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跨界设计课程借助网络优势,整合课外教学资源,开发微信等信息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主导学生课内外的学习动向。在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得、过滤、分析和使用信息而非盲从。

4小结

跨界设计课程的实践,是教师把建筑学教学回归人文培养目标下的一种有意尝试,是学生表达自身建筑思想的一次实验机会,对教师和学生艺术修养的检验和提升是一种双重挑战。我们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成果展示方面进行了如下创新。

4.1教学模式创新

采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兼备艺术人文修养和审美情操的创新型建筑师,引领学生突破从建筑功能、结构和形态出发的设计思维定式,在学习建筑设计的同时,关注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与变化,借鉴其他艺术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丰富自身的人文修养。

4.2教学手段创新

在教学上通过整合教学团队,与其他艺术类专业人士和实践单位进行多渠道、多媒介合作,展开多元化、跨学科的建筑学教学,以弥补任课教师自身的不足,给学生提供多学科、多领域的给养。同时,在这种授课形式中,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便于教师更快更好地掌握国内外本专业领域及相关艺术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

4.3成果展现创新

在教学成果展现上,突破图纸和模型等常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其他艺术的表达方式,对建筑设计进行多样化展现,如视频展现和宣传册展现等。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现代化表现手段和技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加深学生对各种艺术形式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设计成果的多元化,可以有助于把学生学习的关注点从只关注“脚下、眼前”转为关注“未来、明天”。通过几次课程教学,我们也总结出跨界设计的某些局限性,在以后实践中我们还有很多课题需要进一步去研究去拓展。例如,我们如何掌握艺术内涵、有效地通过艺术表达展现不同艺术的跨界魅力?艺术表现形式的远近关系是否成为跨界难易和成功与否的尺度?从设计表象到艺术情感再到意境表达,不同形式的跨界设计成果是否都能为大众所接受等等。

结语

第5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联合教研;教研主题;教研策略;课程改革

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是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本区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以新课改精神为理论依据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教学研讨实践活动形成的有核心价值及对教育教学启到促进作用的实践经验探索。在通过对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这两门艺术课程的联合教研模式的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在不淡化学科特征的前提下,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为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小学音乐、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美的敏感力、鉴赏力与表达、创造力,通过两门学科教师间的互动影响到师生间乃至生生间的互动,对形成良好情操与终身学习的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联合教研模式已成为有效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主要形式。

一、联合教研模式形成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由于全区各所学校的规模差异,对于音乐、美术这类总课时量不大的学科,师资情况存在差异。在校内开展能够形成理论及实践成果的教研活动存在一定的困难。由此为了更好地开展音乐及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形成了以全区教研为核心,以相邻学校组成片区的教研为载体的形式,定期开展学进度、进行教材分析和听评课活动。教研活动更多的是解决教师如何利用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这样的教研活动有效地确立了两门学科需要共同探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形成教学研究的规范化对有效教学策略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角度来看,一味地强调“分科”,并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忽略了综合性特点是不科学的,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就小学生的学龄特点出发,活泼好动、思维跳跃是天性特征,利用音乐与美术学科特点因势利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启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是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综合性的体现,通过教研的实践尝试及丰富的课堂教学成果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教研策略

联合教研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寻找音乐、美术学科的共通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及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以往过于注重分科的教学方式。同时关注促进不仅包含微观的纵向综合(自身学科体系中的),也重视宏观的横向综合(跨学科领域的)。针对跨学科领域的教学研究,我们采取两步走的方法开展实践教研,即学科内挖掘实践教学课例与两门学科共同挖掘教学课例的方法策略。两门学科的教师定期组织核心实践教学课,通过实打实的研讨、备课、磨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课重点展示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性与相互促进实现“美育”的共同目的。每节课前由核心研究人员开设相关的专题讲座,并进行深度讨论。授课教师设想自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呈现联合教学的核心教学思想,然后中心教研组集体备课,并进行两轮试教,中心教研组成员充分参与讨论修改;正式上课后,每位教师评课,对照自己的设想参悟教学理念。这样联合教研共同备课模式不仅提高了艺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两门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一种多元化的艺术熏陶,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与个性的发展。

二、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音乐与美术从学科属性都为艺术教育的范畴,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两者紧密相连,有机融合,不仅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针对跨学科的教研模式探究意旨在帮助教师有效传递、分享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各种艺术能力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在联合教研模式发展阶段更要深入学科内部知识结构建构起丰富的联系,促进教师视觉、听觉、触觉、言语等多种能力发展的同时以利于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教研模式从而改变以学科技能为主线的教学。将音乐、美术学科置于大文化艺术背景下来教学,扩大了学科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2.教研策略

音乐、美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是自身发展完善的结果,根据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将小学音乐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领域,将小学美术学科教学领域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区内音乐与美术教师以学科共通性的有效开发与整合为主题,突出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特色,优化艺术课程结构,以临近学校形成片区形成联合教研共同体,使每一位音乐与美术教师都能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开展区音乐、美术联合教研的活动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做到以学生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兴趣发挥为动力,立足课堂教学活动,广泛渗透音乐、美术的艺术特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艺术综合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联合教研模式创生阶段的教研主题与策略

1.教研主题

在联合教研模式研究不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通过促进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间的交流、合作、探讨,寻求并利用学科间的共通点,音乐、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保留了学科的自身特点寻求两门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契合点,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音乐、美术学科发挥互通性与延续性,达到更佳的“美育”效果。

2.教研策略

在模式创生阶段, 我们关注音乐与美术学科的有机整合。为了有机整合我们进一步拓展教研模式的内涵,形成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教研环境。利用学期里相通的课程如三年级音乐学科的《四季童趣》与美术学科的《四季歌》,区级实践课的观摩整合了音乐与美术学科共通的知识点,比如四季的颜色与给人的感受通过时而欢快时而宁静的音乐进行表达,同时也将四季的变化直观的用音频影像进行展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四季。同时随时配合实践课开展综合性的学生课后调研活动,及时地掌握与收集学生对艺术课程联合教学的感想、感受与收获。同时进行有效地意见整合与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反馈模式,以此来搭建共生智慧的教研平台,努力帮助实践音、美学科联合教研模式创设广度、深度与可实施性。

在新课程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音乐与美术学科联合教研模式的研究直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艺术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有效形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编.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6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 跨学科 团队培育 学部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现代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以研究目标宏大、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需要昂贵的实验仪器设备等为特征的“大科学”时代。跨学科研究在推动科技进步、解决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的过程中,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为科学家群体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成为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的动力之源。①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方面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关注现代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必要的扶持。

学科交叉的内在要求是学科之间的研究和发展壁垒,实现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从活动论的视角看,跨学科合作的本质,就是将承载着不同学科知识、运用不同思维模式、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聚拢在一起,形成一个能完成复杂、困难或重大科技创新任务的创新团队。对于如何组建跨学科组织,加快学科交叉融合,促进跨越发展,提升我国高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竞争力,我国学者从学科交叉的模式、组织形式、协调成本、制度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显示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障碍是知识障碍、组织障碍、意识与能力障碍、文化与利益障碍、政策障碍等。②其中组织障碍是影响高校跨学科研究活动的主要障碍,目前,许多中国高校下设院系机构过多过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也不利于跨学科团队的组织。③

随着国内部分高校进行“学部制”改革,基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学术机构及其功能,落实“教授治学”原则,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学科交叉,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基本原则构建的学部将成为学科交叉的主要组织。学部制的推行从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跨学科合作的阻碍,但是如何充分利用学部这个平台,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还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由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由下而上的自发组织。顶层设计主要通过集中资源整合各学科科研力量,设立诸如“交叉研究种子基金”之类的项目,先期资助教师们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并期望这些项目本身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自发组织主要由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出交叉研究的火花,并在进一步的合作研究中形成团队,这种方式形成的团队不缺乏创新性和研究热情,但由于其研究前景的不可预知性,若没有外来的激励和投入,很容易造成不了了之的局面。

顶层设计型的跨学科研究应是学校层面考虑的。基于学部的基本职能,我们以自发组织的跨学科研究为出发点,从激发跨学科组织学术活力、规划和协调跨学科组织的发展及完善对跨学科的学术评价这几个方面讨论学部在培育跨学科研究团队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1 解决知识和意识障碍的交流平台

在科学世界中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各学科的知识存在的差异性造成彼此间“语言”的差别,而在国内由于长期受传统单一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更是缺乏知识面宽泛且懂“多国语言”的研究人员,跨学科的交流沟通困难也就凸显出来。同时,这种沟通困难更体现在意识上,J. D.贝尔纳曾指出不同学科互不通气,“不同学会会员相互之间见面的机会要比同一学会会员少得多。由于专业化程度大大提高,他们即使见面,谈话的话题也可能完全和科学无关”,学科之间也是类似的状况,“一位物理学教授对地球另一端的一个物理实验室的了解,可能远远超过他对隔壁房子里的化学实验室的了解程度”。④

在这种情况下,学部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将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定时地召集起来进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学术论坛,即报告人介绍自己研究方向及进展,其他人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报告人作出回答。这种形式在同一学科内极其普遍,但在不同学科之间却少有发生。整个交流过程的关键在于对报告人的提问上,在论坛建立之初,尤其是青年研究人员之间,因为不同学科间知识障碍的存在,很少有非同行能够针对性提出问题,此时需要一个知识面广且懂多学科语言的主持人,能够将相互之间串联起来,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当论坛发展到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不依靠于这个主持人而进行有效的交流时,他们之间的知识障碍已然解决。

在解决知识障碍的同时,还应当消除意识上的障碍,换句话说,就是让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愿意来参加这个论坛。首先学部可以针对参与交流平台的人员设立自主研究基金,对跨学科研究进行前期经费的资助,在起步阶段,这一资助行为的能动作用较强,可以将研究人员吸收进来;其次是让研究人员感觉到参与论坛对其研究工作有益,能在论坛中寻求到帮助及合作,这需要学部对论坛甚至包括整个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做好长期有效的规划、协调和组织工作。

交流平台的建立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土壤,接下来比较好的建议是定期举行专题研讨会,相比交流论坛的百花齐放,研讨会主题更加明确,有利于不同学科研究人员在知识想法的碰撞,产生交集,激发出新思路。专题可以根据参与交流平台研究人员的学科分布情况及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设立,这样在形成团队后比较容易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2 破除组织障碍的学科交叉团队/跨学科研究中心

交流平台和专题研讨会,都是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基础的,真正研究工作开展应当以团队为依托并建立在科研项目上的。

矩阵结构是管理学对组织结构的研究中产生的一个经典的结构模型,这种组织形式有作为专业化活动固定基地的永久职能部门,同时一个具有对各种活动起协调作用的统一协调单位将被置于这种职能单位之上,产生双重的权利和职责。矩阵结构的优点在于不改变原有隶属关系的前提下,可以迅速地组建起一支跨学科团队进行重大项目的协同攻关。⑤⑥学部可以利用矩阵结构组建学科交叉团队,如图1所示,以学科划分的院系组织作为交叉团队单个成员(课题组)的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团队成员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时,其各种关系还在原院系单位,项目结束后,则返回原单位或参与到其它科研项目中;学部作为交叉团队的学术协调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团队及其与院系之间的学术协调与管理。通过矩阵结构形成的团队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没有固定资源和人员,可以大大节约研究成本;二是具有“有项目结社,无项目散伙”的灵活性。

当然跨学科研究的意义除了对大项目的协同攻关外,还要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并做好知识传承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就像以前许多学科曾经历过的那样。从这个意义上说,团队的功能就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因此跨学科研究中心就应运而生了。与团队不同,研究中心由于有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和稳定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跨学科人才,还有助于引来投资,留住或吸引特殊人才等,可以为跨学科研究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体制上的保证。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和团队一样的矩阵结构,前提是能够处理好跨学科研究中心与院系的资源分配关系,包括经费、设备、教师岗位等等。

组建学科交叉团队/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要有一名通才型的人物起领导作用,他能在不同学科研究人员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具有系统方法知识,掌握综合方法论,具有组织协调和把整个研究项目综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能力。⑧从人才引进和队伍建设上来说,学部应当积极物色这种领军人物,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发展。

3 改善跨学科研究的政策和评价环境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J. D.贝尔纳就曾评价跨学科研究所处的境地——“科学在最需要科学发展的地带——各门公认的学科之间的中间地带被卡住了。每一门学科都找到了自己的筹措经费和物色人材的非正式但有效的方法。在学科之外和学科之间,这种财力和人力方面的便利条件只能慢慢地创造;而不具备这些便利条件,即使有了科学发现,也无法乘胜追击”。 ⑨随着跨学科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研究环境已有较大的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年的《促进跨学科研究》指出,教师聘任与晋升问题是跨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⑩

联合聘用制度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据美国国家科学院交叉学科研究委员会调查显示,豘在美国有超过75%的高校采用不同形式的联合聘用,这些高校参与联合聘用的教师最高达到全体教师的10%。联合聘用是教师参与学校中两个及以上机构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师所属的机构被定义为原单位和第二单位,通常由原单位全额负担教师的薪水,也存在第二单位或项目组负担教师的一部分薪水。一般原单位负责确定教师的评估、晋升、薪水等,第二单位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晋升问题归根到底主要是评价的问题,而对于跨学科研究的评价历来是一个难题。对于跨学科评价不能简单地采取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方式,更应注重对跨学科研究过程的评价及对阶段性目标完成的考察。豙跨学科同行评议不宜采取通讯评议,更合适采取会议评价的方法,因为对跨学科研究的评价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知识产生和方法改进的交流过程。豛文献计量是传统学术评价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但在对跨学科研究的评价上却不那么灵了。国内某些高校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篇数来作为职称晋升的条件,这种政策对跨学科研究者无疑是不公平的。这类联合署名的跨学科研究论文,对于不同学科的各个合作者应当给予合适的贡献权重评价,而不能按照传统的评价标准认定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即为主要贡献者。

学部作为一个学术机构,所掌握的行政资源相对有限,应将重心放在营造积极的跨学科研究氛围及培育自发组织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上,同时协调好与学校政策、资源等相关问题,完善跨学科研究的评价体系,为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环境。

注释

① 刘仲林,赵晓春.跨学科研究:科学原创性成果的动力之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6):105-109.

②⑧赵文平,吴敏,王安民.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07(3):6-10.

③ 邹晓东,吕旭峰.“学部制”改革初探——基于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2): 26-31.

④⑨J. 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82.

⑤ 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魏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⑥ 张秀萍,张弛.基于学科交叉的高校学术组织结构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0(9):31-34.

⑦ 程新奎.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主要运行模式及其特征比较[J].辽宁教育研究,2007(9):56-59.

⑩ 刘凡丰,项伟央,李文静.美国研究型大学促进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0(2):61-62.

豘 杨海燕.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的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77-78.

第7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跨专业 艺术设计学科 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与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当前的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专业学习面过于狭窄,各专业较为封闭的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探讨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跨专业教育,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以产品设计、染织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四大主导专业,这些专业之间都存在课程的交叉。高职艺术设计学科需要跨专业教育有外在和内在的两个原因,外在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需要的是整体综合性的设计服务,而不是单一的设计服务。其以产品开发与产品设计为起点,到产品标志设计、产品品牌的系统设计及产品包装、产品的展示设计、产品的广告策划等一系列从实物到形象,从立体到平面,从媒体到网络等一系列全方位连贯的设计。内因是艺术设计学科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多学科及专业交叉的应用型学科。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奏、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有着共同的艺术表达语言,能不断相互借鉴和启发。例如意大利的“工作室65”设计师小组为古弗拉蒙公司设计的椅子,就借鉴了建筑设计中的爱奥立克柱式,而美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师罗维曾是从事插图和橱窗陈列工作的。

二、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内涵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之间的跨专业教育,其要做到1+1>X的综合功能。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跨专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集成式教育方式,其方法在于将不同专业的研究对象看作是各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它着重考察重构后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当代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对于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而言跨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及交叉,打破艺术设计学科相关专业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知识研究领域,从而为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创造了新的可能。

三、国外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经验借鉴

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设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设计院校的教育理念也是较为领先,如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理念,其打破了系与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彼此协调融合,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无界化”的核心就是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无界化”合作理念加强了不同系及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资源和人才的共享;推动团队精神的跨系级或专业项目的发展;强化了师生们的专业能力;提供更多综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机会。

同样在日本,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上也普遍强调对设计人才进行宽泛的专业交叉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开办于1966年的日本东京造型大学,其设计系下面有平面、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电影、动画、媒体设计、摄影、染织设计9个专业。教育方针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高度的专业性的基础上,重视学习各领域的交叉联系,不被狭窄的专业框架所束缚,以宽泛的专业教育为特色。他们认为不应拘泥狭窄的专业名称,而应以宽广、综合的观念进行专业学习,使学生能够积累多元的设计体验,超越传统的框架,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性和灵活的适应性。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他们有自己的特色,设置了“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两个课程群,其中 “专业课程”下的“专业共同课目”是面向设计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目,由各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扩展不同专业领域专业意识,跨专业交叉学习的机会。

四、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探索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必须不断地探索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模式,专业交叉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已有不少的学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将大学一年级设立成了一个公共教学平台,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通识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各种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方向,树立专业志向,进入大二以后才进行分专业的学习。这种方法相对于大一开始就分专业教育的学习效果有所改善,但还需进一步的改善,我们要将公共教学平台继续向后延伸,将其延伸到大二及以上的专业课的学习中,打破专业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由选课研习的机会。

其次是引入企业的项目进行实战,这将有利于学生跳出学校单一专业学习所产生的框框,综合性地运用项目所涉及的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向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塑造自己。

总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囿于专业框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要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在专业交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运用专业交叉与融合来构建艺术类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受之.扫描与透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第8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论文摘要】当前教育技术学主流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对其分析思考后,提出教育技术学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以顺应学科多元化发展的实践和学术需求,不断挖掘和实现教育技术的内在价值。

长期以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定性研究传统仍然占主导地位,这己成了以应用为取向的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梗桔。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充分认识到方法论的重要性。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引入教育技术学研究中来,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混合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新型研究方法在教育技术学领域逐渐兴起。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认为“多元化研究范式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必然走向,我们需要打破单元的思维,放弃寻求普遍的万能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模式,走向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多元化”。的确,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研究对象和应用领域的多样性以及当前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上的迷乱困境等都要求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本文在库恩范式论对研究范式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思考,提出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应当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并对其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一、库恩范式论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范式发展的启发

范式一词是由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托马斯浑恩(thomass.kuhn )在其经典之作《科学革命的结构》( the structure ofscientific revolution)一书中提出的。库恩认为“范式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fzl“研究范式”概念的核心要义是科学共同体共同具有的信念、学科的理论体系以及科学研究的框架结构等。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不少学者对研究范式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库恩赋予研究范式的意义,正如有些学者(蔡建东等,2006)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也认为与库恩范式的“替代性”和“不可通约性”相反,教育技术学不同研究范式之间是“共存”的,而且是“可通约”的,是交替互补的关系。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多元性和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技术研究必须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就像日常生活中使用劳动工具一样,不同劳动工具的功用和效率是不一样的,也没有最好的工具,只有最适合某种劳动的工具一样。因此,教育技术学需要尝试、引入和发现多种研究范式及其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在进行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当前教育技术学所使用的各种研究范式进行梳理和思考。

二、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简述与思考

我国教育技术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一片繁荣、理论观点不断推陈出新,学科体系也不断完善,论文和著作也是与日俱增。然而,教育技术领域对自身研究范式的探讨并不多见,并且研究结论也不清晰一致。就从目前发表的论文来看,教育技术研究者对研究范式的分类及所持观点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科的研究范式可划分为理论研究范式和实践研究范式两种基本类型。2、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是己经形成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3、在教育技术研究中主要存在“实证主义”与“解释/建构主义”两大基本研究范式。 4、黄荣怀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范式的演变经历了“经验总结一对比实验一系统整合”三个主要阶段。5、近年来也有学者(张斌、张文兰等,2009)提出教育技术学应当采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从以上分类和观点可以看出,教育技术领域对其研究范式并没有形成一致性认识,各种观点处于离散状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研究传统的限制,先前教育技术研究不注重方法论,研究方法单一,很少有人对研究范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二是教育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范式难得统一。好在这种现象也表明了教育技术领域正在日益重视研究范式研究,这应该是一种好兆头。

对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进行分析思考后,我们认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存在单维不合理性,应当突破单维的思维模式,引入并尝试使用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至于从其他学科领域引入的研究范式是不是适合教育技术研究需要,这需要理论思辨的支持,更需要实践的检验。

三、教育技术学也要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

1什么是跨学科研究范式

“跨学科”一词较早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但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有组织管理和规划的跨学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深入,许多学者对跨学科及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我们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以问题解决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协商合作以及个人探索等方式,采用一切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方法、技术、手段和策略来解决问题,进而形成灵活且融合的研究方法体系的研究策略。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关注点都是多元的。它可以由科学的求知欲驱动,也可以由实际的需求促发;可以由单个研究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组建团队来实施。真正的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把几个学科拼凑在一起,而是追求各个学科在思想和方法上的融合,通过学科间的商讨与合作,建构一个共同的研究框架,获取一个整体的或系统的研究成果。这种研究方法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以及研究者群体在运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时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就构成了跨学科研究范式。根据对跨学科研究及其范式的理解,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更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使得各相关学科的方法、思想等有机融合,更好的为学科发展服务。

2教育技术学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必要性

首先,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呼吁跨学科研究范式。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包括教育)不是一门学科的学者能单独解决的,而需要会同相关学科的学者,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发展出相关学科间共同的工作假设、共同的理论模型、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语言。也只有相互协作共同探索才能解决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事实证明,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单独解决得了的。鉴于此,许多学者撰文呼吁跨学科研究,并论证跨学科研究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和趋势。对跨学科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尝试,对消除学科之间的隔阂、重构综合整体的观念、促进学科的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口各学科所谓的研究领域并不是它独断的专有领域,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跨学科研究是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复杂问题的必要手段,己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教育技术学作为科学研究队伍中的一支,有必要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为促进学科融合、解决多学科复杂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要求使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技术学层次的学科,并且明显具有应用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特点。教育技术学所研究的问题不是纯教育学的,也不是纯心理学的,也不是纯技术学的,而是多学科综合性的问题。例如,远程教育不仅要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也要关注师生分离状态下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心理问题,并且要采用恰当的技术来实现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其中管理学知识的运用也是影响远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再如,学科主题网站的开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交流互动平台的建立等等,都不仅仅是技术实现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上的突破。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应用理论的杰出典范。教育技术学的这种包融的学科性质和复杂的研究对象就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研究必然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也只有这样,教育技术学才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第三,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开阔创新视野。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在科学的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己经建立起来的部门(学科)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8] n。教育技术学己经冲破了“被忽视的无人区”,但是教育技术学还没有成为“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尤其是缺乏突破性的创新。而跨学科研究范式给教育技术学科研创新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动力。跨学科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教育技术学单维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这种突破不是对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断然摈弃,而是在吸取和完善原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可以消除相关学科之间界限隔阂所造成的壁垒和视野遮蔽,强调以研究主题为中心的有机协调与合作,增加学科间的交流,有助于正确理解和有效解决教育技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复杂问题,有助于促进相关学科的渗透和融合、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进而推动教育技术的学术观点创新、研究方法创新、学科体系创新。

第9篇:跨学科美术教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 美术课程 国际理解力 文化交流

世界的飞速发展带来国际文化的密切交流,跨文化与多元文化并存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态势。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 Education)是20世纪后期世界教育民主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趋势,也是21世纪为了实现全民教育目标而产生的国际教育热点问题之一。国际理解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总结人类发展的教训而提出的教育理念及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美术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美术教育须紧跟时代,将美术放到文化中,使其得到优秀文化精神的支撑。跨文化美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的眼光,明白今天自己所处的世界文化交融的大环境和自己所能接触的世界视觉文化资源,从中寻找到人类视觉艺术的发展之路,在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中,学习理解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文化积累与文化创新,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使学生建构起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文化精神。

我校开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发的IB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涉及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140多人,还有来自欧美、非亚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35人,学校每年组织数百名师生赴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友好学校进行交流,每年有不同国家的师生来访,多元化的背景适合于跨文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运用国际友好学校交流这一载体和外籍师生这一群体,组织不同国家的教师和学生就同一课题展开研究,通过相互观摩、网络交流等不同形式进行过程性探究,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展跨文化美术教育

跨文化美术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从中小学教材中寻找不同文化比较、融合的课题,分步骤进行研究,组织教师定期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

如教授第18册教材《凝固的音乐》课时,我选择了格林童话的故乡――德国的建筑。德国文化资源丰富,诞生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文学家、艺术家,其中建筑设计,是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包豪斯”更是世界设计大师的摇篮。笔者将多方资源进行重组、融合,设计大欣赏、小练习的欣赏课,以“文化体验之旅”为主线,品味各类建筑之美,着力将美术课上成文化课。笔者本节课的设计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品味异域文化带来的不同体验,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跨文化理解能力。在感悟探究部分,由德国的奥林匹克公园引向我国的奥运会场馆。德国奥林匹克体育场创造出轰动一时的透明帐篷屋顶,构想奇特,造型别致,使它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国的“鸟巢”,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采用最新技术,一系列辐射式钢架旋转、钢梁编织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结构工程,让人惊叹。还有“水立方”,轻灵、宁静、具有诗意,融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集建筑学、结构力学、精细化工、材料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一体,建造出具有标志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不仅体现出结构的力量美,还充分表现出建筑师的设想,享受大自然的浪漫空间。这些都是由西方设计师、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的,虽然背景和文化不同,他们却很好地把设计理念融合在了一起,共创建筑新奇迹。由“包豪斯”建筑引回我们身边的建筑,一起分析自己学校的房屋设计特点,引导学生比较,并由此懂得汲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理解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益处。

二、构建综合立体环境,丰富跨文化美术课程内容

1.走进各类展览。

笔者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的艺术博物馆,看到如下动人景象:不管是推车里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都在观看展览,浸润文化,感觉特别幸福美好。所以笔者一有机会就带学生参观本市文化中心的展览,如:博物院珍藏书画展,让学生在文明的遗迹、精彩作品面前感受到不同的内容,让学生在自己的视觉文化数据库里,储存尽可能多的本土文化图像资料,并初步整理出本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自觉成为本土文化的守望者。

品书画之韵:我们需要了解的不仅是一幅字画的表面情况,更需要了解这幅字画创作的真正的含义。“我认为,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我们要了解中国文化,以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为骄傲!”(朱东昱)“在这些作品中比较特殊的大概就属郎世宁的了。郎世宁是清朝的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为皇帝画了50多年的画,官至三品。他把西洋画的笔触与中国水墨画的构思结合在一起,色彩艳丽写实又有留白与晕染,让人看后眼前一亮。与同学看了好久《八骏图》,心中冉冉地升起了一丝对我国文化的骄傲。”(钱玲)在这种常看常新的审美过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会与日俱增,他们的眼光会变得高雅、敏感和深邃。

2.介入和参与现代影视媒体、网络视频的观赏活动。

视觉文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先进传播技术的发展和对社会生活无所不在的渗透。如何欣赏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光与影的视觉效果,二维动画的特色、三维数码的魅力等,笔者都设法在美术课上向学生介绍。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展示就不再是手段,而成为了主体。笔者还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各类大师的故事和作品,组织学生准备各单元不同的资料展示,例如教授《变迁中的家园》一课,学生就准备了视频新闻:世界上最新的建筑――可以360度旋转的房屋。大家一起直观欣赏了解,进一步理解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妙处。

3.结合当今社会中的重大文化事件。

结合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文化事件,开展跨文化美术课程,培养国际理解能力,也是很有效的。

例如,在上《一花一叶总关情(情感的记录)》一课中,让刚进入初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色彩和情感的关系是很有难度的,笔者运用多种方法,从残奥会音乐入手,引出色彩的变化:四季流转、缤纷绚丽、心情变幻;出示花卉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四季的色彩;引出色环,讲解基础知识。在点点滴滴中渗透情感与色彩的关系。如了解上海世博会――世界视觉文化交流的盛会,笔者组织学生先从图片认识各国特色展馆,然后请已经参观过的同学展示自己准备的影像、交流感受,再结合资料一起评析获奖展馆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艺术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生活的一种精神折射,如果不能感受、理解、欣赏这些,我们就无法理解我们所处生活的真正意义。

当然,美术教育除了要尽可能打开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去摄取和吸收视觉文化所呈现的精彩和营养外,也要帮助他们拒绝和扬弃视觉感观中夹杂的浅薄和糟粕,真正为他们建立起一个识别系统,建立一个由本土的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的世界先进文化和谐互动的环境,构建一种健康、美好的文化氛围。

通过研究,笔者深刻地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使跨文化美术课程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国际理解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要有跨文化的意识。跨文化赋予我们汇通中西的可能,但文化的生成并非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在跨文化教学的探索中,教师应当寻找我们这个时代本源性的东西,帮助我们的学生建构起具有当代性和创造性的中国文化精神。

第二,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在进行课题实验的同时,教师也得到了进步,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成长。教师不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特色,也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孩子所感染。教师开阔了视野,整合了各项资源,师生素质都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初熹主编.当达国家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修娥.全球课程改革未来走向――第一届世界课程大会综述[J].上海教育,2003(22)

[3]俞瑾.新时期小学美术教育目标与任务的再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