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精选(九篇)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第1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建设;实验室认可;中华骨髓库

为加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建设,我国部分HLA实验室依据国外认证认可准则建立了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有的HLA实验室通过了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认可,有的通过了ASHI(美国组织相容性和免疫遗传学会)认证。实验室认可是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1种正式承认;实验室认证则是第三方机构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1]。通过认证认可的实验室具备了按国际认可准则开展检测服务的技术能力,可参与国际间实验室认可双边、多边合作交流[2]。HLA实验室通过认证认可的目的是对可能影响HLA检测结果的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HLA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认可或认证后,表明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与国外同类实验室具有相同的水平,检验结果可国际互认,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结合本中心HLA实验室通过ISO/IEC17025认可的实践,现将HLA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建设和认可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HLA实验室认可的意义

统一管理和规范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HLA分型检测及患者检索配型等工作,2001年以来国家红十字总会相继认定了30个HLA组织配型实验室,6个高分辨确认实验室和1个质量控制实验室。目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资料库已突破200万人份,成为继美国、德国、巴西之后世界第4大骨髓库。伴随着中华骨髓库库容量的扩大及移植医学的发展,提高了中华骨髓库和世界范围骨髓库的资料数据互认共享的程度。1次检测,全球承认,减少了重复检测和较高的检测费用,促进了国家之间检测结果的相互认可[3]。作为专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及移植前患者进行HLA分型检测的实验室,检测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移植疗效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乎国际影响。HLA分型检测水平受实验室人员、仪器设备、试剂、检测方法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可能影响HLA分型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保证HLA基因分型检测结果的质量。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即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4]。建立1个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检测过程涉及的人员、设备、设施、环境、技术和方法等质量控制,确保其满足检测所需的各种要求。实验室认可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对检测过程的控制来保证检测结果质量。HLA实验室的主要工作是确保中华骨髓库HLA基因分型入库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与科学性,为组织器官移植成功提供技术保障。因此,按照ISO/IEC17025建立实验室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不仅有利于提高HLA基因分型数据的质量,还能促进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2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

人员素质是保障检测结果质量的首要条件。IS0/IEC17025认可准则从人员条件、包括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资格、岗位授权到监督管理,对实验室人员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中心依据准则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明确目标加强岗位培训,制定出各岗位人员资质要求、岗位职责及上岗前培训大纲,确保岗位人员上岗前均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设备及检测项目操作规程的培训,合格后方上岗。每年年初制定各岗位培训计划并按时实施,培训前对培训者进行评估,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针对不同的HLA试剂厂商提供的试剂,开展检测技术与分析软件培训,使实验室人员专业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应用标准的方法,对所检测的样品做出准确的结果判断。中心每年依据已制定的程序对各类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建立技术档案。实验室人员技术档案是实验技术性档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也是实验室人力资源整体管理情况的综合体现。实验室有效建立并管理人员技术档案,充分开发利用人员技术档案信息资源,提高质量工作管理效率,由于人员技术档案涉及的信息较多,变动性较大,为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实验室及时更新技术档案相关内容,对人员实施规范有效的管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设备设施管理标准化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对仪器设备与检测环境进行了详细规定,建立设备档案,每台设备设有唯一性编号、运行状态及检定或校准标识,确保检测结果的溯源性。规范设备的购置、验收、确认、建档、检定校准、使用、期间核查、维护、维修和报废等活动。基因扩增(PCR)仪、基因测序仪及流式荧光检测仪等关键设备授权使用,每年进行1次厂商校准,2次校准期间进行1次期间核查,质量监督员定期监督检查关键设备管理及使用情况,以保证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本中心HLA实验室设置了4个物理空间完全独立的区域,建立了实验室环境与设施管理程序,各区域标识明显,限制实验室人员的活动范围和方向,做到物品流动,人员流动方向明确,各区域内的检验器材不交叉使用。HLA实验室于2009年通过了临床基因扩增检验技术验收。实验室人员严格按预定程序及操作规程处置试验环境,每月本中心质控科对实验室环境进行1次监测。规范的实验室环境与设施管理,保证了检测环境满足HLA检测质量的要求。

4标本管理标准化

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检测前严格监控标本接收标准是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最关键一步。实验室编制了标本采集手册,针对HLA基因分型检测项目技术要求,制定标本接收标准,严禁不合格标本进入HLA分型检测流程。HLA实验室的标本来源于各市红十字会组织各地血站所采集的标本,由于采集单位较多,且每位捐献者要采2份标本(1份用于实验室检测,1份转交中华骨髓库国家样品库),2份标本接收后均要深低温保存,标本接收时必须执行已制定的程序,重点核对标本管材质、标本的数量、标本量和外观、标本管条形码标识与《志愿捐献者登记表》上的条形码标识是否相同,只接收符合质量要求的检测标本。HLA实验室标本接收通常是批量接收,接收后为方便实验和避免多次实验使用同1管标本导致标本污染,实验室将接收的实验用标本分装到2mL的冻存管中,为确保分装标本与原始标本的同源性,实验室配置了条码打印系统,将原始标本管条形码用条码枪扫描后打印出分装标本所需数量的同源条码标签,分装标本时一对一粘贴条码标识并分装标本,标本分装后置于编码的72孔冷东盒中后,存入深低温冰箱保存。为方便检索库存标本,实验设计了骨髓库标本管理软件,标本接收后将标本的条形码录入标本管理软件,录入后生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标本保存记录》,该记录含有72孔冷冻盒编号、采样编码、实验室标本编号等信息。分装标本前打印此表,标本分装前后依据本表进行相关信息点的核对。标本分装冻存后将此表存档,以备计算机信息系统瘫痪时依据此表检索标本。按冰箱位置图保存标本并监测标本保存冰箱温度。

5检测过程控制标准化

规范检测标识:标识清晰、准确才能保证样本不混淆,检测结果准确。标识清晰在HLA基因分型工作中尤为重要,HLA基因分型时需要使用几种白色透明的96孔PVC板,有PCR扩增板、杂交板、测序板和读板,如果标识不清晰,就无法区分所加样本。因此,对于不同的板子规定了不同的标记方法,避免误用。识别出7个HLA基因分型检测时的关键控制点并在检测中重点复核:HLA基因分型检测试剂性能验证复核、DNA样本与操作记录表的复核、DNA样本与加样板的复核、产物转移的复核、上机读板的复核、数据分析的复核及数据录入的复核,制定了关键控制点复核记录,记录每1步复核的结果。质量监督员每2周监督检查1次关键控制点控制情况,并及时分析报告监督检查情况。规范室内质量控制:室内质量控制活动是重要的实验室内部质量保证措施,是实验室对检测过程实施自我监控的过程。为了保证HLA基因分型结果的准确性,本中心HLA实验室制定了检测结果室内质控操作规程,实验室采取留样再测、人员比对、试剂比对及阴阳性对照试验等方式进行室内质控。实验室在检测待检标本的同时检测阴性、阳性对照样本及质控标本。

6结语

实验室认证认可,推动了全球实验室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世界范围内骨髓库对HLA分型检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实验室认证认可,使实验室依据HLA基因分型检测的特点正确识别检验流程关键环节,通过对人员、设备与设施、检测过程等因素的管理,有效控制关键控制点,提升了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同步发展。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国内HLA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标准,所以我国HLA实验室标准化建设面临着一定的困难。美国组织相容性和免疫遗传学会以及欧洲免疫学会分别建立了1套详尽的HLA检测行业规范及标准,暨ASHI认证标准以及EFI认证标准。我国HLA实验室依据国外专业化标准及规范建立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提高并保证HLA实验室的技术水平以及HLA分型报告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拓宽中华骨髓库与世界各骨髓库之间的沟通渠道,但是对于与国际交流活动较少的实验室来说,依据国外的HLA实验室专用标准及规范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存在评审时经济负担重及语言交流障碍等困难。ISO/IEC17025认可准则是检测和校准实验室通用的准则,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要求缺乏专业化特点,所以,希望尽快出台适合我国HLA实验室运行特色的HLA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标准,促进我国HLA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建设,确保HLA检测结果质量,为中华骨髓库及医疗机构提供高水平和高质量的HLA检测服务。

作者:张坤莲 李剑平 单位:辽宁省血液中心

参考文献

[1]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实验室注册评审员培训教程.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1:1-20,47.

[2]张汉斌,陆家海.实验室认可在微生物监测领域的实践与展望.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4):504-506.

第2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实验室;化学标准;物质使用与管理

标准样品是一种均匀的材料或者化学物质,主要具有特征值,能够很好的被确定,有的甚至存在多种特征值。对于已经颁发证书的标准样品,我们称之为CRM,即有证标准物质。这类样品的某种或者某些特征值已经建立了溯源性的程序,细致到可以追溯到相当准确的特征值计量单位,用于表示该种物质的特性标准值,在这个标准值的基础上附给不确定度。在化学分析领域,特别是实验室中,被广泛用到了校正、测量、评价或者测试等领域,给各种材料赋值。由此可见,能够正确的利用标准物质,保证规范管理对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1 标准物质的种类和用途

标准物质可以进行分级,在化学实验室领域一般分为一级基准物质、二级基准物质等。基准物质的分级主要是通过基准设备来完成的。在物质标准度的衡量中,一级是国内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一级标准物质还是二级标准物质的定值,起到仲裁和分析的作用,是传递的基本依据。二级标准物质可以用在一级标准物质的测量和比对当中,一般直接进行使用。截至2008年年底,现在我国已经批准可供使用的一级标准物质1466种,二级标准物质3769种。标准物质可以是纯的或混合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标准物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首先在校准仪器方面,比较常见的光谱、色谱等仪器都需要借助标注物质给仪器的准确性进行测试,包括灵敏程度、分辨率和稳定性等多方面的指标是否符合要求,都能够发挥标准物质的作用。通常在使用过程中,借助标准物质绘制出校正曲线,根据过程中的数值来分析结果,完成仪器的校正。另外在考察一些物质分析方法是否得当或者可靠的过程中,也能发挥效用。在分析的过程中也同步完成控制样本的分析,用分析结果考察操作过程是否存在疏漏,控制样品,完成对于质量的控制。

2 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使用方式

在实验室进行标准样品使用是应该以保证测量可靠程度作为基本原则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衡量的因素很多,比如供应量大小,过程中产生的相应费用,和相关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如果不能正确的使用标准物质,将会给实验的测试成果准确性带来严重的影响。

2.1 注意标准物质有效期限

在研究者规定的环境之下,保持实验环境过程的稳定状态,有效量的稳定性实验完成之后,特性值稳定程度不再发生变化,就形成了有效期限。理论上讲,稳定实验是具有一定可靠性的,结果也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只能证明在试验时间之内该标准物质是稳定的,不能断定超出有效期之后的化学性质是否还能保持稳定。大量的试验成果表明,有部分样品稳定性持续时间要远远超出试验有效期,一些冶金标本中的金属元素稳定期可以达到二十年,但有些性质不稳定的非金属物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储存条件也会对保管时间造成比较客观的影响,使得物质特性呈现下降趋势。还有相当一部分标准物质很容易发生化学属性上的变化,有些标准溶液在三个月内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很多实验室化学分析用的标本和样品都需要配置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就算是按照说明书进行制备,介质的种类和浓度对于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稳定性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到实验室过程和细节上,要注意对标准物质性质变化进行监控,总结性质变化规律,积累经验,对有效期有更为客观的认识。

2.2 掌握实验室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

实验室得到的测量值具有一定的分散性,通常用不确定度来表示。标准物质的自身性质不同,不确定度也存在着差异,定值特性合成不确定度和样品的不均匀息相关,主要是存在于实验室内的不确定性。分析结果应该作为选择实验室标准物质的首要前提,充分把握好不确定水平,使得不确定度水平和分析结果要求的不确定度水平对应,则可忽略不计。另外,除了生产过程中人为产生的不确定度偏差外,处理方式的多样化也会影响结果的不确定度。当采取定值法的时候,不同的分析方式产生的不确定度也可能和生产者提供的会有一定的出入。在不确定度偏差方面,也不是偏差越小,物质的质量就越高,应该结合实际供应的情况充分考量,成本、化学和物理适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进行分析,当结果的偏差度比较大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确定度较大的标准物质,这样可以节约分析成本。

2.3 注意标准物质的溯源性

所谓溯源性,就是具有一定规律的不确定度间,形成一种比较链,目的就是能够使得实验的数据结果与参考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达到一致。通常情况下,溯源性应该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计量标准相连接的特性。实验室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必须追溯到SI单位,国务院计量官方部门批准的机构,提供的标准物质合格资料,才会得到行政部门的批准。分析结果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依靠溯源获取,实验室选择标准物质的时候,通常很注意证书对国家计量基准的溯源性要求。另外在有些分析过程中,溯源性对于标准物质来讲并不是很关键。

3 实验室标准物质管理

实验室拥有成熟的参考标准校正计划和程序是十分必要的。管理环节十分重要,标物验收、运输、安全、储备和使用,处处都和管理密不可分。防止环境污染和设备损坏,保护完整性也属于管理的集中范畴。实验室标注物质的管理原则,应该是尽量追溯到SI测量单位,以程序及计划为核心对标准物质进行检查,确保校正结果具备准确性。具体到细节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首先是验收和验证方面。实验室对于检测的结果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对于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应该进行验收。对于供应商的资质、证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及相关重要信息进行严格的要求。另外,通过观察法进行外观和包装的检查也很有必要。具备相应能力的实验室,还应该对准确性进行验证,和标准物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

其次,审查工作如果存在于两次校准之间就称之为期间核查。主要的目的是保证设备以及标准物质能够长期处于稳定和准确的状态,使得分析结果具备很高准确性。实验室要做好定期的核查工作,发现标准物质有变化时,应及时作出反应,尽早防范,以免实验过程和结果承担风险。

最后还要做好监督工作,对管理工作全程进行控制,保证分析的质量。目前我国大部分实验室还都把监督环节放在检查数量、有效期和储存条件等方面,对于人员的违规操作、数据的处理分析,机械的检查和养护等环节做的都不到位,容易忽略技术层面以外的原因。这部门原因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也会对于实验室标准物质造成负面影响。

第3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43 184.1 m2,其中实验室使用面积

17 678 m2。现有中学实验教学人员192人,其中专职实验教学人员55人,兼职实验教学人员137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中级职称96人,初级职称52人,其他人员12人。

化学实验室是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场所,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科研环节之一。随着阿勒泰地区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地区化学实验室建设也得到明显加强,相关实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诸如化学实验室仪器药品管理不规范、相关设施不配套、专业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

1 阿勒泰地区化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看,阿勒泰地区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均衡。化学实验教学的普及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化学实验室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乡、镇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基础设施(如门窗、综合布线系统、通风等)不完备(如没有上下水管线),缺少实验准备室、实验教师办公室、危险品及药品室,仪器室面积不足。

1.2 化学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阿勒泰地区内县城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师基本能满足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而乡、镇及农村中学实验教师业务水平则普遍偏低,基本都是兼职,缺乏专业实验教师,有些学校由理化生老师兼任,不能完全胜任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实验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不能与任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未能享受上级有关部门规定的营养津贴补助。

有的实验教师在接受培训之后未从事实验室工作,实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一些担任实验教师工作的教师学历不够,专业能力不足,不能承担维修仪器、设计准备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等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1.3 实验室管理不规范,实验教学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实验室资产、仪器分类管理不规范,仪器室面积不足;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只能开出部分学生实验,实验开出率偏低;缺乏实验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或由课堂讲授;实验室不对学生开放,利用率低。学生实验操作考核不规范、或者没有学生实验操作考试。

1.4 部分学校在购置、存放实验仪器药品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已购入的低质量仪器设备无法使用;

二是购买数量大于使用量,造成浪费;

三是由于冬季寒冷,部分学校特别是基层学校校舍冬季供暖不足,存放的仪器设备或药品发生损坏无法使用。

2 实现化学实验室的科学建设和管理,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2.1 制定科学的实验室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建立科学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通过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人员工作职责》这两项制度,理顺了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实验员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可使工作规范、简洁、高效。用《学生实验规则》进行管理,明确奖惩条例,让学生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2 科学的管理和运用实验室各类资料

首先,应分类存放和保管常规资料。学校各有关部门关于实验计划、总结,实验教师的演示、分组实验通知单,学生实验记录,仪器借、还记录薄,损坏赔偿记录薄,剧毒药品的领用记录薄等分门文件都要按类入档。仪器药品账目和各项记录要规范化,新购入的仪器药品要及时入账,如损坏或消耗要及时记录。每年对化学实验室的仪器药品要进行盘查、摸底、记录。做到账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其次,要建立健全实验资料档案。将每学年的期中、期末、升学、竞赛等各类考试中有关化学实验的试题、试卷分析都进入资料档案,自制的教具及改进的实验装置也要入柜存放,有关资料要经常整理,有利于实验教学与研究的开展。

2.3 注重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仪器药品要科学分类存放

做好仪器药品的管理,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化学仪器要根据仪器的类别进行科学管理、存储。天平、电化学仪器等精密仪器不能和化学药品一并存储,而且要注意室内干燥、清洁、通风。而玻璃仪器的种类多、数量大属于易破损的仪器应按性能、规格分类存放,贴签定位,定位签的编号与账本编号统一。对于铁制仪器,如铁架台、坩埚钳等,用完后要保持干燥,并涂上一层清机油,防止锈蚀。

其次,化学药品的管理应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分类。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封保存;见光易变质的应避光保存;易燃药品要特殊保管;剧毒药品要封好瓶口放入专柜并上锁保管,使用时经领导批准,并定期检查。放置妥当后贴签定位,定位签编号与账本统一。

最后,化学实验用成套装置的管理。教师用的成套仪器可配1~3套,演示实验所用的试剂每种也配1~3瓶,分别放入演示实验仪器箱和演示实验试剂柜里。常用学生分组实验的仪器、试剂,可按略超出学生实验组数的数目进行配置,放在大小合适的塑料盘或瓷盘里,并根据仪器和试剂的种类、盘子的规格分别存放在试剂柜和仪器柜里。并根据试剂性质、瓷盘的大小、实验顺序统一归放。这样安排使实验室既规范,又整齐、美观,可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及时为教学服务,还能节约时间,减轻实验工作强度。

2.4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实验员应具有相应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实验能力,还应具有专业的教学服务精神,在完成管理和日常工作的前提下,要注重应加强实验教学研究。

3 结束语

第4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开放实验室 管理机制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是结合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知识更新,从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角度上提出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的系统,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1]许多高校尝试将传统教学型实验室向开放型实验室转型,但是在转型实施过程中发现,开放实验室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激励,造成管理人员积极性低,开放时间不固定;第二,部分损坏设备维修费用高,维护困难;第三,缺乏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与激励,学生参与开放性实验室积极性不高;第四,开放形式单一,缺乏与其他高校实验室的合作联系;第五,管理成本高,开放实验室经费不足,经费管理不合理。事实上,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高校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2]

ISO9001标准是全世界质量科学和管理技术的精华,它对任何类型、规模及行业的组织都具有通用性。[1]最新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明确指出其适用于所有类型组织,特别是服务行业、科研单位,并首次提出了“知识也是一种资源”的观点。因此,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开放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ISO9001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制定的对组织质量进行指挥与控制的管理体系,[3]即为组织提供一个标准、专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参照依据与组织框架。

国外许多大学基于ISO9001建立了自己的教育服务质量体系,并用这些标准对高校服务质量的保证能力进行评价。我国同济大学等高校多年前已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笔者所在的实验中心也于2005年整体通过了认证。在“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指导下建立并持续改进,适应ISO9001标准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共性问题:第一,过于文件化,语言表述繁杂。[4]基于体系建立的部分程序文件与学校程序文件冲突,导致实际操作中既要提交体系文件,又要按学校实验室管理要求提交文件,降低了体系运行的效率;学生流动量较大,难以按照实验室运行记录要求对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学生一一翔实登记,仪器设备及器材丢失和损坏现象时有发生。[5]第二,体系标准对教育管理的思考和研究不足。企业产品处于被动的状态,不具备思维能力,而学生具有主动性和思维能力,因此难以达到使人才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6]第三,保罗帕姆斯等资深质量管理专家认为最高管理层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较弱。[7]体系中关于员工培训、计量校准等需要学校政策和资金支持的项目无法实行;实验室开放积极性不高,单纯追求其开放时间而忽视其实际有效利用率,[8,9]闲置等现象仍然存在,[10,11]很难达到体系对设备利用率、新项目开发的要求。

三、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随着国际环境与社会形式的变化,ISO9001经历了不断完善与改进的过程。近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ISO9001:2008标准进行了修订,于2015年9月ISO9001:2015标准。与旧标准相比较,ISO9001:2015标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用“产品与服务”代替了“产品”,强调产品和服务的差异;第二,明确提出了“组织环境”的理解要求;第三,用“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取代“采购”,包括“外包过程”;第四,提出“知识”也是一种资源,是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

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新标准同时强调产品、服务、文化等在体系中的重要性,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更加适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ISO9001:2015标准强调管理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依据体系文件,以数据和事件为依据,预防为主、有始有终;允许根据工作需要对体系文件进行增减和修改,以保证体系文件的科学性、完善性和适用性,这与目前许多国内高校实验室广泛实行的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和质量管理法之间形成很强的相通性和包容性。[1]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中,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可以更好地改善旧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不足,有利于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更有利于促进高校间的合作、加强国际交流、提升知名度。

四、ISO9001:2015质量管理下开放实验室管理的实施

(一)ISO9001:2015质量管理下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原则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运用于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的首要工作是学习和理解该体系的7项基本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实验室管理的质量方针及目标。具体如下:

第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满足顾客要求并且尽量超出顾客期望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关注目标,对于组织的持续成功意义重大。高校开放实验室的“顾客”是指全校师生、社会人员、社会组织等对象,因此,高校实验室管理需研究各对象的需求和期望,并转化为质量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实现。第二,领导作用。各层级的领导通过确定统一的组织宗旨与发展方向,并且创造全员参与的条件,以此来推动组织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全面思考相关方的需求,包括实验室内部、外部乃至社会、环境的要求,科学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激发管理人员的潜能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道德风范和实验室文化。第三,全员参与。组织应确保其内部各层级人员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能力、授权和参与度,这是有效提升组织创造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人为组织之本,开放实验室必须见章立制,依法管理,责权分明,有效激励,实现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第四,过程方法。把组织的活动理解为相互关联、系统运行的过程进行系统管理,将有助于组织获得更多具有一致性和可预测性的结果。实验室管理必须重视对过程的有效控制、监督与分析,进而发现产品或服务的低效率现象。第五,改进。成功的组织致力于持续改进,组织非常有必要对其内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及时反应。通过运用“过程方法”,开放实验室将能针对所发现的低效率过程进行改进。第六,循环决策。决策通常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性,基于数据分析与评价的决策将会更有助于产生预期结果。高校实验室管理必须采取PDCA循环过程方法,不断改善管理效果。第七,关系管理。为了取得持续成功,组织需要识别并有计划地管理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关系。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应与相关利益方形成良好的互利关系。例如,高校与实验室之间可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双赢目的。

(二)ISO9001:2015质量管理下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实施流程

确定开放实验室管理原则后,便可进一步构建ISO9001:2015质量管理下的开放实验室流程。[1]具体如下:

第一,建立管理团队,开展贯彻培训。为保证质量体系的建立,高校实验室应首先建立高效的管理团队。[12]由管理团队制定开放实验室的质量方针、目标,负责质量体系的建立、推进和维护,编制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对全体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标准培训,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操作技能。第二,整合实验室资源,提升实验室的开放能力。对实验室进行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尝试打破学科界限,以适应学科的交叉,达到实验室应具备的工作环境、设备与物资方面的要求,确保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有效发挥实验资源的社会服务功能。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科研基地,同时也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在满足教学的前提下,发挥资源优势,扩展职能,利用高校先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和自身的资源和人才优势,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服务。第四,建立健全质量体系文件,实现强有力的制度保证。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建立,将ISO9001标准细化为各项实验教学的具体执行标准,强调预防为主和过程控制,完善实验教学流程,规范实验教学行为,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并使实验教学活动有法规可依、有制度可循、有标准可比、有记录可查、有违章可究,促使实验室岗位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工作程序更加清晰,工作目标更加统一,为实验室质量管理起到很好的保证作用。第五,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管理人员激励制度。首先,在ISO9001:2015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下,建立以客观公正公开衡量、测评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的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物质激励制度。其次,高校开放性实验室应采取措施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学历进修、技能培训等,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追求与学校发展方向一致的目标,用学校的发展目标激励他们提升个体发展目标,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再次,高校实验室管理要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创造贡献出成果的机会和条件,赋予实验室管理人员必要的权力和责任,使其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认同感。最后,高校实验室管理应保持透明度,建立公示、反馈、复议制度。以上措施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五、结语

高校开放实验室要提升管理效率及质量,就必须把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服务置于首要地位,建立一套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易操作并能不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下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将质量体系的要求与实验室服务指标融为一体,将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采用该体系具有标识性、监督性和可追溯性过程管理思想,能真正实现 PDCA 循环,达到服务自觉化、决策科学化、工作规范化、改进制度化等标准,促使实验室相关人员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创新。[1]这将使开放实验室高效运行目标成为可能。

(胡波、唐月萍、陈杰、陈国华单位为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陈晓亮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胡波(1982―),男,四川乐山人,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制造。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35)、成都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机电类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13JGZ19)、“成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创新团队”项目(10912-JXTD201501)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 刘玉海,李慧妹,宁剑. ISO质量体系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9):183-185.

[2] 熊芳,刘甫,袁新来,等.基于顶层设计思想的开放实验室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67-269.

[3] 邵瑛.浅析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3(46):63-65.

[4] 常俪. 2015年最新修订版ISO9001标准更加闪耀[J].海外视角,2015(12):14-15.

[5] 康莹.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建设与科学管理,2011(10):392-394.

[6] 杜滨晖,王程.基于ISO9000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导报,2016(7):50-52.

[7] 赵灿. ISO9001:2015的关键变化和对应方式(下)――8位资深质量专家的观点

[J].质量译丛,2015(11):46-48.

[8] 赵永生.对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4(1):101.

[9] 何轶伦.关于实验室开放的原则与存在的问题的探讨[J].大学教育,2014(10):132-133.

[10] 张方正.促进高校实验室开放平稳、高效运行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196-197.

第5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 化学分析;问题与方法;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O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047-02

0 引言

化学分析实验室是化学分析工作者的阵地,而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是保证化学分析工作能正常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只有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才能够确保分析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以获得精确的数据。

标准物质,普遍地被用于需要对物质的成分、特性进行测量的工作中的校准仪器,或是评价测量方法。目的在于保证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目前,多数实验室都大量使用标准物质,进行量值溯源和监测质量的控制,所以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对充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溯源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实验室的经验,陈述了如何做好标准物质的管理,确保高效的试验质量。

1 内容

1.1 实验室环境管理

1)实验室应有足够宽敞的空间,良好的通风、及采光条件,还有便利的室内温、湿度调控装置;2)实验空间要有合理布局。室内各种分析仪器的摆放,都要科学地安排,必须留出足够的空间,便于实验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3)仪器要建立一台一档,试验后要及时记录,并定期维护。使用、维护完毕后,不可随意摆放;4)与实验内容无关的物品,不可带入放在实验室,与实验工作无关的人员,不能随意进入实验室;5)专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保洁工作,以确保设备、设施、场地和操作台面的清洁卫生。

1.2 实验人员管理

1)实验室是实验人员活动的专用场所,禁止任何人在实验室内吸烟、饮食,及从事一起与实验无关的活动;2)实验人员上岗之前要参加必要的培训,培训内容参照《化验员读本》有关章节;3)实验人员的着装,应符合安全操作的要求。需要更衣、换鞋,或采取必要安防措施的,应严格按规定执行;4)尤其对易发生危险的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防护面罩或用防护挡板。

2标准物质的分级

化学分析实验室常用的标准物质一般有:基准物质,一级和二级基准物质等。基准物质是可通过基准装置或一般普通方法,直接将量值溯源至国家基准的一类化学纯物质,用于化学成分量值的溯源和复现。一级标准物质( GBW)的准确度具备国内最高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标准方法、作仲裁分析的标准,为二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是量值传递的依据。二级标准物质GBW( E)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可作为工作标准,直接使用。已批准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有 1 093 种(其中含基准物质108 种), 二级标准物质1 122种,它们包括纯物质、固体、气体和水溶液的标准物质。

1)标准物质的用途;2)校准仪器:常用的光谱仪、色谱仪在使用之前,都需要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检查仪器的各项指标,如灵敏度、分辨率、稳定性等是否达到使用要求;3)评价方法:用标准物质考察一些分析方法的可靠性;4)质量控制:在分析过程中,通过控制样品的分析结果,来考察操作过程的正确性。

3有效期

一般说来,有效期是标准物质的研制者,在规定的储存条件下,经稳定性试验,规定特性值稳定的时间间隔,作为标准物质的有效期。稳定性试验只能说明已经测试的有效期内是稳定的,有效期外的稳定情况不能确定。资料显示,有些标样的实际稳定性,远远超过标称的有效期,如冶金标样中一些金属元素的稳定性,可以长达20年之久。而有些非金属元素,如硫等元素,随时间的推移、受保管储存条件的影响,其特性量值呈缓慢下降的趋势。有些标准物质非常容易产生变化,如八氯二苯醚标准溶液的色谱图,在3个月内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大部分化学分析用的标样,都要配置后,才能使用的。即便是严格按说明书配置和使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介质(溶剂)的种类和浓度对标准工作液的稳定性都有影响的。实际工作中,应当注意监测标准物质的变化,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积累经验,以及容器测试过程中的结果进行修正分析。

4一般药品管理

1)一般药品需设药品柜存放,并安排专人管理;2)药品柜内,药品应排列有序,并制作药品位置图。药品取用后,须及时放回原处。

5仪器管理

1)实验时,须保持安静,思想集中,遵守操作规程;2)在启动设备前,应先检查设备是否安全接地,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设备各部分(包括安装的被试品)是否安装地牢靠等;3)仪器设备不可超负荷使用,运行中凡有过热、冒烟、异味或异常声音等现象,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停止运行;4)严禁使用湿布擦拭带电设备和插座。带电体不允许在外,以防漏电触电。更换保险丝时,要按额定负荷更换。使用各类连续工作的电热设备时,要安放在符合安全要求的地方,并要有专人管理;5)每次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水、电、气,及时整理工作台面(包括样品、记录相关资料等)。若有使用加热设备,应确认其远离易燃物;6)实验室配置的安防设施,其放置的位置应保持固定,不得随意移动。

6防火、防爆器材的管理

1)实验室内必须有消防器材、急救箱和个人防护器材。实验管理人员应熟知这些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2)实验人员应具备一定防火、防爆、防毒的基本常识;3)实验室对易燃易爆物质应限量、分类、低温存放,远离火源;4)对混合后会发生燃烧、爆炸的物质,应注意分开存储。

7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1)一般危险品;2)根据危险品性质的不同,分类存放在专用的场所,严禁混存;3)危险品放置区域应有警示标志,如易燃、易爆物应有“严禁烟火”的标志; 4)实验室应严格管理危险品,非实验需要,严禁取用;5)剧毒危险品;6)剧毒危险品试剂或试样,应专设保险柜,并实行两人共同管理的办法;7)剧毒危险品试剂的购买由综合质控室执行。购买后,由实验室2位保管人员共同向综合质控室领取,领出时,综合质控室也应有2人在场,并共同签字、负责;8)领回后,由实验室2位保管人员共同入账、入柜并加锁保存。需要2位保管人员共同在场时,才可取用;9)领用有剧毒危险品前,应填报《剧毒危险品领用申请单》,经实验室主任同意后,凭单向保管人员领取,2位保管人员须同时在场、称量发放。2位保管人员、领取人共同在《危险品出入库台帐》签字、负责, 并将《剧毒危险品领用申请单》收回并存档。

试验结束后,未使用完的有毒危险品,应即时退库。同样,由2位保管人员同时在场,核实退返量,并入库保存。2位保管人员、领取人一起在《危险品出入库台帐》签字、负责。

8 核查计划

制定标准物质的核查计划,内容包括:种类,频度,参数,方法, 人员,标准及结果的判定准则。每个实验室所拥有的标准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不同标准物质,对于测量结果的质量及稳定性等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核查计划要根据实验活动的重要程度、成本和风险以及实验室资源和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核查计划应由有资历,并经实验室授权的人员编制, 并经过审批。

9核查方法

核查不同于检定,也不同于校准,所以其涉及的参数和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可以从本实验室的实际条件出发,根据简便易行、经济合理等原则,选择下述方法之一,送有资格的机构进行校准。如用于测定松香颜色的松香颜色标准样块,每两年要送相关部门进行重新校准。又如新购置的标准物质或新配置的标准工作液,与正在使用的比对,与其他实验室间的比对。再如,采用的不同标准物质间相互比对,如不同制造商、同一制造商的不同批号,用一级标准物质对二级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测试样品,测试近期参加过水平测试,并且结果令人满意的样品,检测有足够稳定度的不确定度,及被核查对象相近的实验室质量控制样品。

10专家能力的确认

实验室检测鉴定结果,多数情况以专家判定的结果为准。专家的能力和水平对实验室的检测鉴定结果会有重大影响。实验室应对专家的能力进行判定,对专家进行有效控制,建立专家库,确保专家持续拥有相应的能力。

11结果复核

对实验室的检测鉴定结果,常常需要进行复核,但目前我国的复核机构和体制还不健全,复核过程没有得到合理、有效地控制。使得实验室如何申请复核,以及保证经过复核的结果的质量,成为关键。实验室应根据有关的要求,建立实验室的结果鉴定的复核程序,对复核过程进行高效、合理的控制,以确保复核结果的高质量。

12结论

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安全保障,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实验室配置的各种设施、实验环境的空间布局、实验药品的管理到位,以及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要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这不单单是每一个实验数据来源的准确性的基础,更是保证实验室及人员安全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PO LANISH R P.,GREENE S.A.有害化学品安全手册[M].中国石化集团安全工程研究院,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3.

第6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按照有关规定,实验室不但要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满足监测工作以及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而且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应符合其专业范围规定。作为实验室不同岗位人员还应有相应的从业经历(培训、实习等)或资历。为适应实验室发展,实验室要制定人员培训规划和计划,做到内、外部培训兼顾,制定《人员培训考核程序》,落实《人员培训计划》,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坚持“员工进步,事业发展”的理念,培育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结构。实现术业有专攻,人人有专长,彰显团队的整体效应和团队精神。实验室不但要保证这些人员胜任和受到监督,还能够依据实验室质量体系要求工作。

2仪器设备的管理

为便于管理,实验室应设立《仪器设备一览表》(含标准物质)实施登记管理,无论是通用或专用(特殊)仪器设备,均应有验收、维护、保养、维修、检定和报废要求,要建立相应的《仪器设备流转控制程序》。对仪器设备管理要实现“三防”(防尘、防潮、防震)和“四定”(定人保管、定期保养、定室存放、定期校准),对使用仪器设备的检验人员要求达到“三好”(管好、修好、用好)和“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障)的基本要求。标准物质比照仪器设备管理,制定《标准物质控制程序》实施管理。实验室用仪器设备应处于受控和正常运转状态,确保其随时都处在最佳状态。

3材料(服务)的采购管理

实验室所用材料主要是指与检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如试剂、滤纸、筛底、蒸馏水等耗材及备品备件。服务主要是指为实验室服务的检定、安装、调试、修理、维护和建筑装修等,这些都应由有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服务和供应品采购供应程序》《合格供应商目录》和经考察合格的供应商实施采购,制定出采购的基本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还要了解供应商的资质等情况,做到受控有效。

4检测方法、标准等的管理

一个检测项目采取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是有差异的,确认使用哪一种检测方法是实验室经常遇到的问题。一个新的方法标准能否被采用,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要按要求对上岗人员、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等条件确认是否能够满足标准或参数需求。标准的采用要实施确认手续,做到受控有效。实施粮食收购的收储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强制标准规定实施检验。通常情况下,在检测开始前,要与客户沟通或告知所执行和采用的标准情况,这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保证实验室所用标准的有效性,实验室在用标准要定时查新,要制定《标准查新规定(规则)》,确保执行有效标准,维护实验室科学、公平、准确的形象。另外,实验室的标准管理也要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相关标准等分类实施管理,以便有效、有序地实施标准化管理。

5环境和设施的管理

实验室按照其工作性质、专业要求和能力范围的不同,对环境设施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对房屋结构、区域划分、操作台(柜)、水、电、气、火源和各种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是有一般性专业规定的(可参照实验室设计规范)。在满足以上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实验室要实施环境条件控制。粮油检验实验室基本上属于食品范畴的理化和大型精密仪器检测实验室。一般设有物检、化检、天平、高温、样品处理和各类精密仪器室等,办公室要与检测室分开隔离。实验室要做到对温湿度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化检室要设排风系统,要制定《设施和环境条件控制程序》实施管理,避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检定和校准的管理

检定是自上而下的量值传递,校准是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实验室应按照《量值溯源及校准程序》制定年度周期检定(溯源)计划表。按照计量法中有关规定,按“就地就近”的原则上报计划,提供检定服务的校准机构应具有相应的资质证明且相对稳定。计划中的检定日期,要定在上一年度原检定日期前15天送检(或约请)检定校准机构实施检定或校准,在有效期内检定校准完毕,确保其所出数据有效,未经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不能出具数据。

7样品的管理

实验室的样品如同加工企业的原料,但样品的管理就有其特殊性和严密性。粮食同于大多食品,而不同性质的样品对环境条件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粮油检验实验室要针对检测的粮油样品的不同要求,参考GB/T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样品流转控制程序》,从样品的扦取、登记、待检、检测、检后和处置全过程实施控制,而且要采取样品标识系统中最基本的“唯一性标识”管理,此环节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影响最直接和变数最大的环节。“唯一性标识”可以取代原粮食行业执行的“密码验等”的传统方法,可以实现相关作业记录、记载和结果报告等的标识化、可溯源性强,并实现规范化管理。

8抽样的管理

第7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化验室;食品检测;问题;管理制度

一、硬件方面存在问题

(1)化验室位置安排不合理。有些厂家将化验室与生产厂区或办公室放在一起。

(2)化验室缺少必备条件。有些化验室没有安装上下水或通风设施,另外分析天平没有采取任何防振措施,并且安放在酸性污染很强的操作台上。

(3)化验室配备不全。有些化验室现有设备落后并且不齐全,例如,有的电炉不能调节温度,使用不方便等。有的微生物室(无菌室)无紫外灯和缓冲间并且室内密封性不强。

二、软件方面存在问题

(1)检验中对溶液进行分析时,标准溶液没有进行标定。

(2)各浓度单位表示方法概念不清。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混用。

(3)化验人员缺乏安全环保意识。例如:微生物实验后已污染的试管玻璃器皿未经灭菌或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筒消毒里就洗涤。

(4)记录不全。化验的报告和原始记录从内容到格式都不完善。记录中的有效数字处理不规范,有的原始记录无保存。仪器使用记录记录不及时,或无使用记录。

三、化验室建设要求

(一)选址与规模

化验室应建在远离粉尘、噪声、散发异味气体的地方,与生产厂区相对隔离,电源电压相对稳定的地点。化验室建筑面积:理化实验室不能小于20m2,微生物检验室(无菌室)不能小于6m2,并有缓冲间。这样有助于仪器设备合理摆放,便于操作及样品流通和空气流通。室内必须放置灭火设备,以备电器或化学品着火时使用。

(二)室内布局

一般来说,实验室内基本设施至少应有:实验台与水池、通风柜与管道、带试剂架的工作台或辅助工作台等。如果将化学检测室与办公室放在一起,化学室的酸雾,会损害办公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腐蚀检测仪器。另外,振动仪器应与静仪器分开,化学分析仪器应与热源设备分开。

四、化验室应建立可行的规章制度

(一)检验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1)化验室应配备适当的人员,检测人员最低应具备中专(高中)以上文化水平,要对检测人员定期开展化学分析及法定计量单位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对培训效果进行实际考核,考核可通过笔试、人员比对、操作观察等方式进行,培训及考核都要有记录并归档保存。

(2)要对检测人员进行合理定岗,实行岗位责任制,让每个化验员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检测活动中位置知道自己的岗位和需要配合的工作,这样才有助于将管理融于过程,以便规范人员管理。

(二)化验室玻璃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对常用玻璃器皿,要存放整齐,标签要清晰。仪器设备要由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起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2)对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安全情况要定期检查,维修设备应有记录。不能使用的仪器设备提出报废申请,经同意后处理并有相应记录。对强制检定的器具要定期检定,禁止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

(3)所有仪器设备应有明显标识来表明其状态。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以”绿”“黄”、”红”三种颜色表示。

(4)所有检测设备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有证人员使用,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三)化学试剂及其溶液的管理制度

1.危险性化学试剂的管理

(1)危险性化学试剂如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有害于人和环境的”烈性”化学物质应由经过充分训练的专职人员管理。

(2)装卸、搬运危险化学试剂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撞击和震动。危险性化学试剂必须存放于低温远离火源的专用仓库里,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和自动报警装置。

(3)爆炸性物品和剧毒性物品应实行”五双”制度:双人收发、双人领用、双人保管、双人双锁、双账本管理。普通试剂与危险性试剂同室存放时,仍要按危险性化学试剂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2.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化学试剂溶液的配置和标定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配制完后必须有标签标明配置日期、配置人、摩尔浓度等相关信息。标签大小应与试剂瓶大小相适应,字迹应书写清楚并贴于试剂瓶中间略靠上位置,使其美观整齐。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并有标定记录。

(四)标准管理制度

化验室应确保使用最新的有效版本,并对标准的有效性进行确认并建立台账。禁止使用作废标准,并对标准按时查新、确认。

(五)检验制度

(1)检验人员应熟悉相关产品的产品标准及方法标准,严格按照产品标准或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原始记录信息应包含样品名称、编号,使用的仪器设备、检验标准、实验环境、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基本信息。

(2)原始记录不应该出现刮、擦等现象,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处划两条水平横线,将正确数字填在其右上方,加盖更改人的姓名印章。更改只能由记录人进行,他人不得代替。

(3)检验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并做好使用记录。

(4)数值修约与极限数值表示方法和判定应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

(六)化验室及无菌室安全卫生制度

(1)化验室人员应穿工作服,涉及非必要物品勿带入化验室。化验室应保持肃静、整洁, 浓酸浓碱应稀释到适应浓度后才能倒入下水道,并有废液的处理记录。

(2)应安装必要的设施,如空调、通风和上下水设施,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条件。要定期检查、更新线路,设置漏电保护器和高压电警示标志等措施防止高电压带来的危害。

(3)建立水、气、火使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使用的危险性气体,如氢气、氧气等要隔离放置,经常检查,防止泄露。

(4)无菌室要保持密封、清洁、防尘,使用前开紫外灯灭菌30分钟后方可入内。对细菌污染的地面、台面要先用药品消毒,再擦拭干净,各种废物要丢到指定的污桶中。 用过的接种环应进行火焰灭菌,再放回原处。凡接触过细菌培养物的器皿、容器均应严格消毒,并有消毒记录,然后再洗刷。

(5)检验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洗手消毒,对室内进行全面清理、擦拭和消毒,并做好安全检查,方可离开。

(七)加强内审和日常监督活动

企业应通过内审和日常监督活动来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通过整改措施来验证其完成情况,以此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改进的管理方式 。

五、结语

食品检测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管理人员只有健全、规范各项化验室管理制度,同时,化验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食品中小企业产品的质量从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作者简介:

第8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需求分析;设计思路;设计原则;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as part of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plays a important role.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business, how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st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how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 laboratories,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 process become needs of researc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urpose is guaranteed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normal operation conditions,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link, improve efficienc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system information demand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scope of needs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testing 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idea and princip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for quality system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mand analysis; Design train of thought;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数量众多,每个实验室的情况都不一样,技术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差异很大,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研究的需求分析要从实验室本身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合适实验室层次的质量体系信息化方向,并针对这个目的进行分析。

1.需求分析方法

(1)资料分析

针对现有资料进行收集,包括:日常工作经验、依据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成型软件模式、相关技术论文和资料,并且进行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相关重要功能。

(2)实例参考

对已经在使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调查,记录优劣处,作为信息化研究的实践基础。

(3)访谈

针对特定实验室进行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各层次的使用者有什么需求,了解实验室客户、行政主管部门、认证认可组织和评审专家等各方面的需求。

(4)调查问卷

制定相关问卷,大范围进行发放,并回收,作为功能方案选择重要依据。

(5)实践总结

通过对完成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系统的使用,进行评价改进分析。

2.需求分析范围

首先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需要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必须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通过计量认证,还必须执行地方规章制度和省市行业管理办法,以浙江省为例,必须执行《浙江省检验机构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办法》,根据《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机构资质标准》通过建设厅的资质评审。我们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需求分析必须满足上述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要求,这其中的需求分析需要针对《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逐个分析,将《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检验机构资质标准》融入到项目设置中。国家实验室认可和检查机构认可是自愿性认可,但是它是国际互认的标准,具有国际公认性,对于高要求的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来说也需要将认可标准加入到需求分析的范围之中,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

需求分析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组织本身开展的,分析组织结构,包括员工结构、岗位结构等;分析组织质量管理工作中具体流程中的“人”(操作者)、“机”(机器设备)、“料”(材料样品)、“法”(方法标准)、“环”(试验环境)、“测”(品质检验)的管理;分析组织申报认证认可的具体环节;分析使组织不断质量改进的PDCA环等。

需求分析需要对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个人操作关节进行分析,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相关的各个岗位进行个性化分析,分析实验室质量管理环节和岗位相关的功能和权限。

需求分析还要针对与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相关的各方,包括:客户、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等等进行分析,作为提升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信息建设对外工作接口,进行需求进行分析,考虑扩展和提升的潜力。

3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设计思路及原则

3.1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设计思路

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设计主要同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首先要满足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立的文件层次要求,主要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包括操作规程、自校规程等)、记录表格这4个方面设计进信息建设中。从原来质量管理以纸质为主中解脱出来,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快捷方便、分级授权、更改易的特点,使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和记录管理更为流畅。

(2)根据满足认证认可要求的质量手册进行分析,建立符合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组织结构的职能分配表。根据满足认证认可要求的程序文件,对各质量程序进行分析,设计相关的信息化主要功能范围,满足各关键节点的控制要求。配备符合体系要求的记录表格。

(3)制定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操作层次功能,分为:输入、输出、分类统计、更改等。总结建设工程全面质量控制流程,制定与建设公工程质量管理流程相结合的信息化功能,根据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本身特点要求,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功能决策。

(4)分析业务流转过程,运用信息化新技术,使建设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效率,便捷服务,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检测/检查质量。

(5)根据现有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功能特点,分析其优缺点。

(6)分析质量管理工具,植入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设,提高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水平。

3.2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管理设计原则

广东省地方标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1】,从系统的基本要求,系统应具有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开放性进行了系统阐述。可以参照作为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信息化总的设计原则。

4总结

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信息化建立的思路总结,介绍了需求分析方法、设计原则,给建设工程检测实验室以及建设工程行业管理机构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标准》DBJ/T15-45-2005 广东省建设厅 2005

【2】 张志檩,王群,王海芹《化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北京 (59-157)页

第9篇:实验室标准化管理范文

一、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范畴

(一)质量体系档案

认可实验室受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各种记录包括质量活动和技术运作的证实依据,可分为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具体囊括了各类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评审计划和内审计划、质量控制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检测报告、合同评审和服务协议记录等。

(二)计量器具、仪器设备档案

关于仪器设备档案,从购买、使用到报废都要有详细的记录,档案内容要齐全,设备档案要有唯一性编号。笔者所在实验室对于用于换热器检测和校准并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每一台仪器设备档案遵循“一机一档”原则,每台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建档,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一览表、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仪器设备验收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等。计量标准器和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校准证书、说明书、合格证、设备使用和维修纪录、周期检定计划、期间核查计划和相关记录等。

(三)人员技术档案

人员技术档案包括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学位证明、职称材料证明、任职资格证书、参加培训和考核的记录和证书、能够证明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的证明记录,认可实验室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授权、人员培训和考核情况材料,工作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等。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不仅记录着专业技术人员的在本研究领域的专业发展情况,也间接反映了部级认可实验室的人才水平和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四)检测标准档案

检测标准的选择同时也规定了检测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标和推荐性国标。我中心实验室主要标准为金属元素分析化学检测方法、金属拉伸与冲击,与换热器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等。各项标准均按照标准号进行排序,以便检验员能够及时查阅。

二、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认可实验室作为换热器检测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会产生大量的原始记录资料,实验室日常运行时产生的原始资料则是记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监督评审工作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平时换热器检测过程中,由于档案来源途径广泛,包括检验部、业务部、技术部、综合管理部等,收集资料的时间较分散,资料归档不及时,会造成资料流失,影响资料利用。目前还存在着档案更新不及时,个别人员在取用档案后没有及时归还,未及时填写相应的记录表格。日常工作中,还存在着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培训需要加强,进一步落实和有效推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等问题。

三、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认可实验室通过加强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对实验室的认可度也会大大提高。因此为了加强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竞争力,我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档案规范管理制度》,切实将档案管理制度化,确保所有人员严格遵守,制定定期整理检查制度,专人管理责任制等。认可实验室技术档案管理过程需要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这些检测原始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分类、装订、归档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档案员有较强的责任心,需要花费心思和时间去完成。这也要求档案员增强管理意识,建立管理机构,完善管理系统,制定管理办法,将制度落到实处,使我中心实验室换热器检测工作推上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质

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认可实验室档案资料的前提是要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才,严格按照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要求,应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能力、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认可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应设立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者可以根据档案员的工作实际和知识结构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有步骤地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培训工作,让他们充分学习到认可实验室档案的科学管理方法,要通过多种途径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档案业务知识,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提高和完善。

(三)利用信息化管理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