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

第1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高校实验室开放问题对策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验基地,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构建以开放为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1.促进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目标的实现

高校通过实验室开放教学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训练项目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促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学生“培优补差”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而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需要巩固课内所学的内容。开放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并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培优补差”,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3.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高校通过延长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增加开放的实验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开放实验教学项目、科研训练项目等实验,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了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益。

4.为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解决时间不足问题,也可为每个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提供保障,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开放实验室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能进一步实现优化教育。实验室开放可满足以开放教学实验、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等项目为主的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二、浅析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

1.使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加大

实验室开放,意味着学生可自由进入实验室开展各类开放实验项目,由于实验场地与时间的分散,给实验室安全监管带来了难度。因实验设备的频繁使用,设备的磨损、故障率会大幅提高,还涉及到仪器设备维修等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相关问题,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实验专职技术人员缺乏、实验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

2.由于实验指导教师的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开放

开放实验对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由于开放实验内容多变,学生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实验技能,然而因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量无法考核等原因,使有些教师不愿参与开放实验教学的指导。

3.维持实验室必要的运行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实验室开放后,因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损耗增加,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等成本提高,此外,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增加等相关问题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来源是困扰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难题。

三、开放下的实验室管理措施及建议

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预约管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等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向制度要效益”,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细化实验室管理

通过加强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管理”“生物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实验室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对已建有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等措施的落实,强化高校师生在遇到安全事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危机的应变处理能力,降低实验室事故危害的程度与范围。对于实验室,特别是实验动物、废弃的细菌培养基等所产生的废弃物,很多高校只做简单地处理甚至直接排放,由此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不容忽视。实验室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废弃物处置标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

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学生结束实验时,及时督促学生对实验室的火、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检查方可离开。之后由值班教师重新检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开放情况记录,监督学生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在实验中损坏仪器设备的人员需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赔偿标准”的规定处理。

2.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推进实验室开放可持续运行

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状况是实验室开放的物质基础。高校也要从资金配套、工作量和其他政策倾斜等方面对开放实验室予以支持,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此外,要加大实验室师资队伍培训的投入力度,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高校可开设名师名人讲坛,激发学生对成功依靠能力和创新的认同感,形成一种特殊崇尚实践中提升能力的学术文化氛围。高校还应加大实验教学改革课题的扶持力度,鼓励实验室管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3.探索学生自我参与管理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实验室开放使实验室人员的教学准备、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量增大。为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更多教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开放实验教学;让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走进实验室,担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助手。

4.强化实验室准入制度的落实管理

实验室使用执行预约制管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需填写预约登记,列出所进行的实验项目、课题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后方能进行实验。通过强化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实施,可减少设备故障率,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最大效益。

5.加大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管理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远程控制等技术,将实验室的各类软、硬件等教学资源有效重组,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考勤、门禁等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使学生的选课、预约、审批等工作流程的信息交流更为方便,迈进教学改革与建设上的一个新台阶。

四、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开放运行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搭建起良好的平台,同时开放下的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使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双重作用,以适应新形势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安连锁,米增强.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筑平台拓通道建舞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8-70.

[2]朱飞燕,熊梦辉,周增桓.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1,8(7):41-43.

[3]张静,董伟,姚军.论多形式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766(18):142-143.

第2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传统实验室管理;管理模式;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280-02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需环节[1]。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也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实验室不仅是指实验资源包括仪器与实验时间概念上的开放,更是指实验课程、实验项目、研究课题的开放[2]。为此,如何使更广大的学生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是开放实验室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传统实验室管理的弊端

1.实验室资源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是依托于理论课的,主要是对理论课的内容进行验证,因此传统的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在固定时间、固定实验室上固定内容的实验课程,造成学生在同一时间集中上课,就会出现实验仪器紧张,经常出现学生排队等候的情况,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要,同时只有部分学生可以实践动手,大部分学生只能从旁观察,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而实验课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实验室空置,实验资源浪费,这样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动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实验的参与者局限于该课程学习的学生,对于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而言,则缺少实践机会,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2.实验室功能设置单一。实验室功能设置不合理,应用面较窄,在实际使用中效率较低,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2,3]。目前我院的大部分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均归属于某一课题组或科研团队,其他课题组或者学生要想使用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需要和该课题组协调沟通,实验室基本只服务于该课题组或科研团队,造成实验室功能过于单一[4],实验室使用不充分。比如我院的冷冻干燥实验室仅在技能训练时使用,而在大部分时候则是空置的,造成了实验资源的严重浪费。

3.实验室经费不能合理使用。由于各实验室附属于某一课题组,大多数课题组只从自己的使用方便出发,不断地重复申请购买仪器设备,没有从学院的角度整体考虑经费问题,导致部分设备重复购买,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而另一些仪器又由于经费不足,无法购买。这样的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实验设备的重复购买且设备的利用率低,有的设备还没充分利用就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又占用了学院的经费,使一些需要更新的设备不能及时购买,造成实验室经费紧张,不能合理使用。

二、开放实验室的改革措施

实行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措施[5]。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方便的实验环境,就要给学生提供免费的实验仪器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目前我院有以下几种开放实验室模式。

1.针对本科生实验课程教学的开放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后,学生可以自主选定实验内容,制订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实验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实验方案进行审核,并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保障,整个实验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5]。特别是当实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学生可以反复实验,这就要求实验时间和仪器设备保障充足,因此实行开放实验室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加大综合实验的比例,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程学习中的综合大型实验,从而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针对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模式。

(1)针对科研型学生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针对高年级本科生,尤其是对食品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实验中心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对科研实验有积极性的学生尽快进入实验室,和教师及研究生一起参与开放课题的研究。在此模式中,实验中心的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审核通过后,需要对实验室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之后授权该学生进入实验室。这样的管理模式为那些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学科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使学生得到了全面培养。

(2)面向各类实践活动的开放管理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或者各类竞赛,例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食品文化节”,学生们将平时在课程学习中学到的知识、食品制作和加工的创意进行实践,此活动为期约一个月,学生查阅文献后自行拟定食品创意制作活动的主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联系相应的实验室和指导教师开展实验活动。在此期间,实验室完全开放,免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仪器设备等资源。这样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针对毕业设计―自选实验课题型的开放管理模式。实验室首先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的时间和资源,学生选择一个和毕业设计相关的综合型或设计型的实验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合理的实验方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实验室在一段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毕业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安装与调试以及完成实验后由指导教师辅导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开放模式特别为一些正在考研或者已经在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学生可以自主地安排实验,得到了广大毕业生的一致称赞。

3.面向社会服务的开放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资源本身就是社会的公共资源,有义务为社会服务。为此,我院于2014年正式成立了媒体开放实验室,只需要在学院登记后就可以接受采访,这样更方便为社会、为媒体服务。此外学院也鼓励教师和企业开展双赢合作,一方面企业得到了学校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增加了经费收入。在为媒体和企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进行实践操作,为今后的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建立开放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1.开放实验室门禁管理制度。目前我院已经实行了门禁管理制度,首先学生根据制订的实验方案选择需要的实验室,在填写实验室门禁授权申请单后,经指导教师及实验室主管教师的签名同意后,到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递交申请,经中心授权同意后,方可获得该实验室的门禁卡授权,此授权会确定学生进入实验室的时间,获得门禁卡授权后只需刷学生卡即可进入该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门禁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资源的安全合理使用。

2.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制度。网上预约管理制度适合于假期做实验的师生,无论是在小长假还是寒暑假,均需要提前登录开放实验室管理网站,在网上填写预约申请单。开放实验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审核,对审核通过人员提出的仪器配置要求进行归类和整理,并将相应的设备放置在实验室中,该申请人只需带学生卡到管理中心办理授权后即可进入配置好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的管理模式要求实验教师按照申请单对实验设备进行提前配置,为广大师生在假期的实验提供了便利。

3.开放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制度。实验室集中了大量的仪器设备、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所以“安全”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只有在实验室的管理中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实验室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秩序[6]。因此,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我院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对易制爆、易制毒试剂实行专人专柜统一管理制度,所有易制爆、易制毒试剂集中于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心,实验需要时,只需到管理中心填写申请表,注明需要量和用途等,经指导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同意签字后,方可领到试剂。

四、实施效果与结论

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我院的开放实验室正在逐渐正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实验室以来,不仅为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方便,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以及对食品科学的浓厚兴趣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此外也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因此,开放实验室不仅充分利用了实验室资源,也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12-15.

[2]孟莉新,孙培禄,弓锵,续海峰.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初探[J].运城学院学报,2011,(05):107-109.

[3]周永生,陈群,席海涛,林富荣.色谱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8):216-219.

[4]迪丽努尔・克依木.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吉林大学,2011.

第3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艺术设计;创新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由原来的“知识储备型”人才培养模式向“知识能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艺术设计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教学、管理中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型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实验教学,尤其是创新性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而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完成,大多数需要在实验教学以外的时间进行,而这对实验室开放管理及运行提出了较高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强调“创新型”这一特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也有别于理工科学生。目前我国针对艺术设计院校的实验室开放安全管理及运行的相关研究很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模式的改变,相关院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在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建设等方面都做了不少研究性探索。如设计“三性”实验项目,加大创新力度;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等。

1.国外艺术类实验室管理方式

在日本,学校实验室实行两级管理,包括由学部管理的专业实验室和由学校管理的共用性或研究性实验室。专业研究所只对教授、副教授、助手、科研合作人员及研究生开放。学校管理的实验室配备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研究项目和长期目标,主要对本科生从事教学实验及对部分研究生和教师开放。专业实验室由学部进行统一管理,在学部内对学生开放。这些实验室的共同特点是,管理体制和模式基本相同,由大学下设的部式学科管理,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低年级学生在做基础实验前,由指导教师进行演示和提供指导,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高年级的实验由学生自己选择;学生的基础实验项目以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实验室采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不受上下班时间的影响。实验室分3个层次管理:第一层是高端仪器设备实验室,有专人负责,这类人员经严格培训后持证上岗。第二层是中端设备实验室,无证操作。这类设备陈列在玻璃橱柜里,预留仪器开关按钮,来访者可以简单操作,直观了解仪器操作过程。第三层是废旧的仪器及部分学生作品存放实验室,此类实验室无专人负责,设备及作品通常摆放在实验室里,大学生可随时随地接触到设备,理论联系实际,以加深理解。学生进入实验室,要提出申请等待安排培训,从初级到高级,摸索自己的方法和参数设置。虽然摸索时间长,但是很有针对性。

2.国内艺术类实验室管理方式及问题表现

我国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开放实验室安全问题日趋严重,主要有管理体制混乱、实验室设备维护困难、财产容易丢失等问题。何晓芳等认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实验室管理存在以下问题:管理制度缺陷,管理人员工作懈怠;学生对实验室正确使用及管理的方法比较模糊;实验室设备损害情况严重等。由此提出了加强课前培训、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专业管理队伍等措施。何志英提出实行门禁制度,由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管理员、任课老师和资产管理员构成“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凌倩就艺术设计实验室计算机管理提出了专人专管等相关建议。高扬帆等在开放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艺术设计专业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许多学院和大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让学生多做一些创意设计和综合实验,其难度非常大。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实验教学资源不足与在校学生人数增多之间的矛盾将十分突出。湖南农业大学艺术设计实验室面向校本部及东方科技学院的艺术设计、园林等多个专业开放。艺术设计专业现拥有多个实验室及专业教室,分别为图形实验室、摄影实验室、雕塑实验室、工艺实验室等。本专业实验室专职人员数名,现开放项目所面临的困难表现为以下几点:①时间难掌控;②学生安全意识弱;③实验人员面广;④项目多。

三、建立健全实验教学开放管理系统

1.实验室开放管理及制度建设

实验室承担开展专业实验教学及开放实验工作两项任务。学校负责实验室的维护与建设,为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设备维修及实验项目与仪器更新改造提供所需经费。借鉴以上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模式,实验室应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一系列科学、规范、程序化与可操作性强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制度,为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2.开放实验项目信息化管理

为加强实验项目管理,实验室针对各实验项目制定了实验项目卡。项目卡中包括实验项目名称、学时数、面向专业、开出组数、每组人数、仪器设备的型号及消耗性材料等信息。全部项目卡的信息已存入“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

3.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严格贯彻执行《湖南农业大学实验室工作条例》和《湖南农业大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为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账、物、卡和其他基本信息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特别制定了仪器设备和低值耐用品等的二级管理制度。保管员为第一级,全面负责仪器设备与低值耐用品的账、物、卡管理。专职实验人员为第二级,具体负责所管辖实验房间和实验项目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消耗材料的申购、领用。账、物、卡每学年教学结束时定期核对一次,对账、物、卡的相符率和仪器设备的完好率进行清查。对实验资源、实验教学设备实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将实验室的基本信息、与实验教学相关内容放上网,统筹安排,协调管理,最大化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学生受益面和工作效率。开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实验室开放是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室资源的有效措施,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作者:何小力 谢青伶 黄炼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志高,容国濂.实验室建设发展趋势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1).

[2]陈卫汝.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与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6,(6).

第4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知识经济时代最宝贵的要素是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校的一个重要任务。高校实验室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设备,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平台。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开放教学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实验室的开放也给实验室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成为高校实验室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验室开放主要是指学校正式建制的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实行对外开放[1]。实验室开放主要包括实验时间的开放和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时间的开放主要是指灵活进行实验安排,尽可能满足师生不同的实验需求;实验内容的开放是指进行具有创新型的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意识[2-4]。目前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主要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1.1重复建设严重重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1)实验室重复建设。很多院系单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考虑学校的经费问题,总是要建新的实验室。实际上很多专业相近的院系,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软件实现实验设备的共享,通过不同时间的安排共享同一个实验室。(2)实验室设备重复购买。不同学院相近专业的实验室重复设置相同的实验内容,并各自购买相应的实验设备,既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又造成实验设备的浪费。重复建设,一方面造成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低,很多实验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还未充分利用便已老化报废,另一方面挤占了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使需要更新的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造成经费使用紧张的状况。

1.2设备损耗率提升实验室开放之后,学生的实验基本都是自主实验,形式较为零散,使实验设备损耗率增高。(1)由于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和对仪器设备的熟练程度参差不齐,不规范操作频繁出现,而实验室工作人员也无法随时在实验室照看仪器、纠正学生的操作,这些造成开放后实验设备的损耗率大大提升。(2)随着实验室对外开放增多,使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对实验设备进行维护,损坏的仪器设备零件难以及时更新,加速了仪器设备的老化。(3)由于开放后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延长,很多实验设备长期处于待机状态,容易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而提升实验室设备的损耗率。

1.3实验人员紧缺一方面由于实验室的全天候开放(星期一至星期天;8:00—22:00)时间远超过8小时,每天要安排多位工作人员轮流值班,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数量紧缺,上班负担重;另一方面,实验室开放之后,由于开放时间的延长和学生自主实验的零散性,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不可能同时在岗,单个工作人员或教学人员需要能够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对单个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不仅需要具有相关的软件和硬件知识,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够及时解决实验设备运行出现的问题和对学生自主实验过程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但是现有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要么偏重软、硬件知识,要么偏重专业知识,符合实验室开放要求的“双师型”教师较少。1.4实验室管理跟不上开放的要求实验室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因此要求实验室设备、资源的集中和共享,要求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实现管理上的共享。但是现有的管理仍然停留在初级管理阶段,难以满足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要求。主要表现在:(1)很多领导未认识到实验室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把实验室当成理论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2)多个院系共享同一个实验室,使同一个实验室面临多头领导的状况,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经费支出等问题上容易引发重叠和推诿的情况。(3)实验室管理缺乏激励机制[5]。现在很多高校在管理上采取相同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评价标准,如对实验人员和一般学校教学人员采取相同的工作计量方法和成果评价机制,未能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实行相应的激励制度,影响了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不同种类实验室(如文科类实验室和理工科实验室)开放运行具有不同的特点。现在很多管理制度往往忽视二者的差别,采取“一刀切”做法,造成有关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抱怨,影响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水平。

2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型的构建

要解决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可以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从经费支持、设备保障、人员保障和监督4个方面来构建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经费、设备、人员是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监督则是经费、设备和人员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2.1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出发点和终点。高校的存在就是为国家提供需要的社会人才。当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人才的竞争,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国家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无疑是为国家提供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开放管理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包括2个方面:(1)培养具有一定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这是高校实验室开放培养的主体。通过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资源来提升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创新意识,为以后走出社会积累相应的技能。(2)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教师。高校教师是我国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放实验室,为教师提供自由的科研实验环境,有利于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

2.2经费保障经费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基本保障。充足的经费是高校实验室开放顺利运行的前提。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明确实验室开放运行的经费来源和使用途径。实验室开放运行的经费主要包括设备更新与维护的经费、实验室工作人员与教学人员的劳务经费和津贴补助以及实验室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其他管理经费[6-7],如实验室实施开放增加的耗材经费、对实验室开放成果的奖励等。(1)在经费来源上,一方面,要明确实验室的经费项目从哪里支出,特别是实行院校二级管理的学校,要明确学校与院系各自承担多大的比例,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室科研、社会服务开放、仪器设备共享使用费来使实验室自身具有“造血”功能[8],以保障实验室开放运行所需的经费需要。(2)要对经费的使用制定明确的规则,防止经费的浪费。每个学校的经费都是有限的,如何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是高校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最大功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设备,特别是要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从整个学校的角度对实验室的设置和实验设备的购买进行统一规划,防止重复建设的出现,以发挥经费的最大效益。

2.3设备保障设备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物质支撑,只有拥有良好及充足的设备,才能支撑实验室开放的顺利进行。设备既要能够满足实验室开放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又要防止闲置浪费现象的出现[9]。(1)要不断根据学校师生对教学科研设备的需求,更新实验设备,购进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新设备。(2)要对实验设备经常进行日常维护,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发现出现损耗的设备,要及时维修,需要更新软硬件的设备要及时联系经销商派遣工程师解决。实验仪器设备使用要实行预约登记制度,要求师生必须至少提前一天预约登记,以保证仪器设备既能得到充分利用,又不会造成过度使用,出现问题也能够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在师生使用完之后要做好检查登记制度,保证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有序、合理。(3)对于已经老化的设备要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2.4人员保障人员是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的主体。只有拥有良好的人员队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开放的效果[10]。实验室开放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1)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对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相应问题的处理。一方面可以不定期地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培训,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引进既懂管理又懂业务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充实实验室工作人员队伍。(2)为实验室提供高水平的教学人员。高素质的教学人员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科研指导,既能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实验,又能激发学生进行实验创新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要进入实验室的师生不定期举办仪器使用培训班。培训师资一方面可以通过让经销商免费提供培训来解决,另一方面可以请有过使用经验的师生作为培训师,并提供一定的报酬来解决。从而既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能降低仪器的损坏率,提升仪器使用效率。(3)制定实验室人员激励制度[11-12]。实验室开放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负担,学生零散的自主实验使指导教师需要不定时地解答学生遇到的实验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实验室人员的负担。要通过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如通过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工作量的计算赋予更高的计算值、让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教学人员从开放实验室的收费中分成、增加实验指导教师的津贴补助等途径来激发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开放的积极性。

2.5监督监督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开放顺利进行的剂[13]。监督主要是由学校的实验室管理部门来进行。(1)要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经费的正常合理使用,保证经费能够及时到位。对于不合理使用经费的情况进行及时处理,保证经费的最大化使用。(2)通过监督各个实验室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学校各个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使用功能,及时保障设备的更新和维修,同时防止设备的重复购买和浪费。(3)通过实行与各类实验室相符合的通行绩效考核制度,考量各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效果,奖励具有良好效果的实验室,以激发他们开放实验室的积极性[14]。(4)要通过衡量学校每年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的评价,来评价学校各实验室开放的运行成果。根据这些培养成果的反馈,来调整学校实验室开放的管理制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2.6开展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监督可以通过建立基于网络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系统来实现。已有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了类似的系统,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实验场地和设备的利用情况,达到方便管理和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

第5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学生安全员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当今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随着实验室的全面开放,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更加的凸出。在对实验室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开放实验室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影响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多:实验项目较多且较分散;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较为分散,时间不集中;安全、环保意识薄弱;管理体系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理念滞后等。这些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师生的安全预防意识,构建一个能适应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成为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求实验室的各项管理要与之相适应:实验内容上要面向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在开放的时间上,尽量满足同学的合理要求。

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同样也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由原来的被管理者转变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者,发挥学生安全员在管理时间、特殊身份、模范带头等方面的作用,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的一些细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当中。

二、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针对学生安全员的特点和特殊身份,需分别从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安全教育体系、监督检查保障体系等各方面与之协调配合。

1.建立适应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把学生安全员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制度是保证。在对已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整理的基础上,修定改进,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安全员的管理员身份、管理权限、管理职责等相关的内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确立。

2.对学生安全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安全保障措施。对学生安全员进行培训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针对实验设备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另一方面,进行安全员自身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培训。

3.扩大安全教育宣传,为学生安全员顺利开展工作铺平道路。加大教育宣传工作,使学生和教师能够了解此项制度,配合安全员开展工作;同时也自觉规范自己在实验室里的行为,对安全问题时刻予以警惕。

4.落实监督检查保障措施,使安全工作真正抓到实处。建立实验室管理员与学生安全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使二者在实验室管理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建立对机制的监督检查体系,避免出现对安全责任问题相互推诿,进而产生麻痹大意的现象。

整套安全管理体系在运行之初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对其不断完善改进,最后以制度形式予以确立,在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建设中需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生安全员的考察聘用。学生安全员作为本安全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其作用至关重要。在选择学生安全员时,注重学生责任心的考察。挑选有责任心的学生进行培训,考核通过后,和学生签订聘用书。

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热情,保持长期认真负责,可采用勤工俭学的形式,对学生安全员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安全员队伍的稳定,也可以保证整个安全体系的长期有效运转。

2.明确学生安全员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作用,不能过度依赖。学生安全员虽然在安全管理体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只能看成是整个完备安全体系的一个有益补充。学生安全员由于经验、精力、责任心等方面原因,难免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毕竟他们不是安全体系的责任承担者,过度的依赖安全员,把大部或全部安全保障任务都落实给他们,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四、构建学生安全员参与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和意义

1.有助于填补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真空。开放实验室要求在开放的时间上,尽量满足同学的合理要求。在正常工作日白天全天开放,晚间及节假日实行预约开放,特殊情况下24小时开放,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实验项目。这其中有一些时间段管理员是无法一直陪同的,学生安全员相对于管理员时间更灵活,对实验室的安全可以做到有效的监督,减少安全隐患。

2.由于特殊的身份优势,学生安全员和同学之间更易沟通,和正式管理员相比,对某些安全问题的处理可能效果更好。学生安全员和同学之间相对熟悉,安全员对自己同学的一句提醒,一句嘱托,实验学生更易接受且印象深刻。由于实验室管理员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和身份的差异,老师的一句真诚提醒可能被学生误读为唠叨或命令,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无形中增加了实验室安全隐患。

3.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的意识,提高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氛围。学生安全员是经过培训聘任后上岗的,有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安全员们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会产生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了其他同学的自我约束意识,加强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氛围。

构建高效实用的开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每个高校的重要任务。把学生安全员引入到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安全员的特殊优势,把实验室安全管理当中的一些细小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实验室安全管理产生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炎明,戚康标,王宏斌.王金发实验室全开放模式下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213-216.

[2]段雪娟,吴克刚,柴向华.浅谈开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广州化工,2012,40(4):127-128.

[3]马锦琦.开放式实验室安全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4):154-155.

[4]高顶,徐桂云,张爽.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型开放式高校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l2):125-127.

第6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实验室;管理;开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2-0231-02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开放是进行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研作风和素质具有重要意义[1]。

青岛农业大学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是由山东易创电子公司开发的显微互动教学系统,配置了40套学生用机和1套教师用机,由数字化多功能数码显微镜、软件教学平台、图像处理与分析模块、双向语音交流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组成。实验室投资较大,为了提高投资效益和实验室的利用率,2009年开始进行开放管理和建设的探索。

1 信息化建设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隶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要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微生物学实验》。面向全校生物类课程及学生开放后,课程数目及使用人员显著增加,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在硬件条件上,建立了监控系统,对实验室进行24小时监控运行,主控室设置在实验中心办公室,由实验室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根据使用时间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软件条件上,我们开发了一套网络预约系统,在校园网上运行,供全校师生预约使用。该系统除主要的预约功能外,同时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设有指导教师管理、实验室管理、实验科目管理、实验项目管理和实验安排管理等。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介绍、配置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实验室管理员等。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有关信息,同时搜集各高等院校公开发行的实验课件做成网络实验库,并链接至国家精品课程,供使用者参考。

2 实验室管理

2.1 管理人员保障 青岛农业大学的实验室管理实行校、院二级制管理,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属于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中心由学院院长担任中心主任,下设1名副主任。每一教学实验室均配有专职的实验技术人员,并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任、义务,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实验室开放以后,使用时间延长,为了减轻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我们采用勤工助学人员进行辅助管理。每学期初,根据勤工助学学生的上课情况,合理安排好值班顺序,在每天实验技术人员下班之前半小时进行交接,并做好记录。

2.2 管理制度保障 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室安全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规则》等规章制度,学院制定了《实验室预约开放管理办法》和《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开放实验室根据本实验室的特点还制定了相应的规定,如《互动显微镜室开放管理办法》、《互动显微镜室的安全和卫生制度》等,维护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使用人首先进行网上预约,并填写《实验室预约开放申请表》和《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申请表》。由管理者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和实验项目,统筹安排,签字批准。使用时,使用人首先学习有关的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然后才可以使用,使用后要做好仪器使用记录及实验室使用记录。实现了程序化和规范化管理。

2.3 安全保障 数字网络显微互动室的仪器主要是电脑和显微镜。电线分布密集容易发生火灾,为此我们除了配备足够的灭火器以外,还要求每位使用者在使用前都要学习《互动显微镜室的安全和卫生制度》,尽可能减少意外的发生。

计算机是常用的工具,而图像采集需要存储设备,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有U盘或MP3等移动存储设备,这些设备在许多机房使用,非常容易感染病毒,一旦其设备携带有病毒,并在实验室里使用,会导致计算机运行速度变慢甚至整个局域网瘫痪,严重威胁到正常的实验教学。为此我们安装了硬盘保护系统。并要求学生把文件放置于桌面上,用完删除,实验技术人员会在每周一上午进行硬件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

显微镜属于精密仪器,镜头的保养尤其重要,我们除了要求每次实验结束后都要擦拭镜头外,实验技术人员还会定期进行全面维护,延长镜头的使用寿命。

实验室配有监控系统,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管理者发现使用者违反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时,有权处罚。管理制度规定第1次违规可以当面纠正,第2次违规给予警告,第3次违规可以停止其使用权。

3 实验室开放的实施

3.1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 可分为随时开放和定时开放,使用时均需要预约。

随时开放主要针对数量较少的使用对象。实验室管理员在开学第一周,进行仪器保养和维护,然后根据实验教学计划任务的安排列出时间表,在预约系统上,供使用者参考。使用者通过网上预约,事先向实验室提出要做的实验内容和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只要实验室没有计划教学实验任务及实验设备满足预约要求,使用者就可以随时进入实验室实验。

第7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林敬学(1969-),男,山东高密人,青岛黄海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实验室管理;李娜(1981-),女,山东菏泽人,青岛黄海学院实验教学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实验室教学管理。(山东青岛26642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升本后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ZCJG086)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39-02

自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以来,民办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在民办院校升本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截至2011年5月,教育部认可的民办高校有386所,其中本科院校79所,比例超过20%。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来看,民办高校即使办本科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培养的方向都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升本的民办高校面临着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艰巨挑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是学生处身立世的核心本领,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核心课程安排。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要以实验为平台。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平台,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效益,是决定实验室能否成功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如何解决实验技术队伍、实验室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建设开放的实验平台、共享的实验资源,升本后的民办院校及其教师应该认真探讨。

一、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后实验室管理现状

(一)实验技术队伍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缺乏激励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验技术队伍普遍由三类人员组成,分别是年轻教师、退休返聘的教授和社会兼职教师。年轻教师大部分是“80后”,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真正的实践经验,又缺乏到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无法充实和丰富知识结构,仅靠在学校学习的那点老本,没有新技术、新知识的补充和滋润,没有对新设备、新仪器的了解和掌握,原来储存的知识越发缩水、干涸,无法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

企业里富有一线生产经验、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验教师,在技术水平上可以完全胜任岗位,但是,由于不是专职教师,在企业和学校两地来回跑,在管理上不到位,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返聘教师年事已高,观念相对陈旧,缺乏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的掌握,而且不是学院正式编制,加之资历较深,给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实验技术人员属教辅人员角色,地位与待遇不对等,缺乏制度激励,不利于实验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实验室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也不利于实验室师资队伍的稳定。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教学能力和积极性,建设一支资源配置合理且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做到人尽其才,对于升本的民办院校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验资源配置单调,完整性、系统性、有效性不足

在民办高职院校升本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升本的基本条件,各高校都投入了巨额资金,新建设了一批实验室,购买了一些贵重仪器设备。但是,要清楚地看到,实验室建设周期短,缺乏有效论证,很多都只是为特色而建,没有真正与学科和专业建设相结合,实验资源配置单调,实验室小而不全,实验经费有限。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需要认真研究,将有限的经费利用好,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开出,提高设备资产的效益。

(三)开放度不足,管理权分散,共享度低

各院系分别管理自己的实验室,对本单位的学生,仅开放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有限的验证性实验,缺乏对创新性实验和兴趣性实验的开放。各院系之间因管理、协调等问题,很难实现实验资源共享。如何在现有实验资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开放实验资源,建设共享平台,最大化地提高实验室利用率,提高设备投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值得认真研究。

二、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现实验室功能的决定性资源,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尤其是刚刚升本的民办职业院校,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院校特色的形成都要求更加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不同于理论教学人员,不仅有实验室的常规管理,还有预做实验、实验准备、实验辅导等工作;既有常规的验证性实验,又有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面宽事杂。因此,实验技术队伍的结构和层次要合理,职称搭配要适当,专职要与兼职相结合。同时,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技术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年轻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迅速成长。一是老教授的传、帮、带,通过观摩、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二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派遣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考察、实习,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参加教育机构、行业协会的交流会、研讨会,拓展知识面,了解国内外发展行情;聘请一线的技术专家来校讲座、培训,有针对性地指导遇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对兼职人员和返聘教授,要有正确认识,这种做法对缓解民办院校高职称教师和高技能教师不足所带来的教学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各民办院校必须加强对兼职人员和返聘教授工作的监控力度,强化其责任心,加强其教学效果监督、检查,使返聘教师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完成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要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传统观念,要切实树立“没有一流的实验室,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一流的实验技术人员,也不会有一流的实验室”的观念。建立适用于实验技术队伍的长效激励机制,在收入分配政策、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切实考虑其实际需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良好环境,为其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要留住人才,还要吸引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人才加入到实验技术队伍中,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实验技术队伍。

三、实验室建设和运行经费管理

民办院校的实验经费非常紧张,把有限的实验经费分配利用好,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费投入的效益,解决前期实验室建设上存在的系统性缺陷,配套设施、实验材料不全的问题,提高实验开出率,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经费分配应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权衡重点学科、重点课程、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制订实验经费量化管理的分配方案。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合理规划实验室建设。根据学校办学思路,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合理安排实验室建设经费。

在实验室运行方面,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解决实验室在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上存在的不足,以提高资源共享和开放的水平,以提高实验资源利用率和设备投资效益为原则,在分配经费时做到确保重点、兼顾平衡。

四、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管理

实验室开放水平是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观测点。实验室开放不仅可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设备重复购置,节约实验室建设经费;而且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实践锻炼的空间和环境,给学生选择、参与、实践、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同时,还调动学生参加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要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和共享,实验教学队伍是关键,实验设备资源是基础,还要进行体制、机制和开放平台方面的建设。

(一)构建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制

要构建开放、高效的实验教学运行管理体制,就要从体制上打破实验室分散管理的格局,扫除阻碍开放和共享的条条框框,就要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打破原有的学科、专业界限,对现有的实验设备资源、实验用房、实验教学队伍进行整合和重组,建设为一级学科服务的开放的现代化实验中心。基础性实验室、公共实验室、计算机中心、创新性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组合成相应的校级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组合成院级实验中心。学校成立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各级实验中心,对实验教学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制定学院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抓好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实验教学过程和质量进行科学的监督和管理、组织实验员业务培训、负责实验仪器设备的购修和各种消耗品的保障与供给等。

(二)制定一套系统、高效、安全的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是规范实验室工作程序的依据,是实现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提高实验室的共享水平、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更好地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需要制定完善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制度,如《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对社会开放实验室收费细则》《实验指导教师职责》《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精密仪器预约登记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等,从制度上保障实验资源、空间向学生、教师和社会开放,为全校各院系共享实验资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三)建设高效的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

实验中心根据整合后的实验资源,按照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等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实验项目分类目录,上传到实验室开放预约平台,在网上向全校公开。各教学院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学生个人依据学习和兴趣的需要,参照实验项目分类目录,在网上向实验中心提交申请,经登记、审核合格后,可以使用学校各实验中心的实验室,来完成选定的实验课题。在保证满足计划内教学任务需求的前提下,将实验室全部可用时间在网上公布,向学生、教师开放,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对于学校的重点实验室、特色实验室,可以向其他院校和社会机构开放,提供有偿服务,既能提高投资效益,又能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举多得。

五、结语

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后,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关键,合理使用实验经费,挖掘现有设备资源的最大价值,对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设充分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是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朱丽,董先明,杨乐敏.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及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8).

[2]王云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模式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9).

[3]马传峰.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

[4]张则,马晓君.实验经费量化管理模式研究与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7(6).

第8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细节管理

实验室为科学地阐述某一现象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观察其变化和结果。不同的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集合一定量的实验技术环境,由从事实验工作的各类人员,有组织地进行实验活动[1]。护理实验室是高职高专进行护理教学、科研的基地,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目前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校对护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学校经费比较紧张,对实验室投入资金较少,领导重视理论教学重要性,实验教学也只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简单的操作性实验。

1.2实验室仪器设备更新速度跟不上护理课程的改革 护理课程的不断改革,教学理念的转变,使原来以理论为主的教学逐渐向实验教学转变,并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教学占主导。因学校资金缺乏,领导对护理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不够重视,不能及时购置新开课程的实验设备设施,导致该课程的部分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1.3护理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够 学校重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停留在应付一般操作性实验,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只要按照书本上步骤反复练习就能掌握操作要领;再加上实验管理人手不够,平时上班期间是坐班制,晚上或者周末时间没办法加班辅导,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开放练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1.4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不够重视 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工作量大,待遇低,由于长期受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也只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操作性的实验,实验人员的地位没被认同,甚至有的感到脸上无光; 不受领导重视,把他们当做一般的教辅人员对待,没有奖励措施,没有定期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深造。

2 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管理的含义及其原则

实验室管理就是由实验室的领导者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管理者和全体实验室工作人员,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对实验室的各类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发挥、监督(控制)和调节(协调),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实验室的目标(任务),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实验室管理的运转过程包括仪器、设备、物质等供应过程,实验过程和市场(人才、技术、成果)营销过程。实验室管理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为社会培养技术过硬的人才,为科学技术、生产开发提供最新研究成果,为测试服务、为生产监控提供必要条件,为实验室发展积极筹集资金,尽快提高实验室的素质,提高实验室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实验室管理具有系统的属性和特征,是综合主、客观因素而特定的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立,使从实验室的整体出发,把每个实验室及其要素堪称系统中的一部分,通过全盘规划,统一指挥,实现最佳控制,以取得管理的最好效果。系统原理强调系统分析,它是把组成一个系统的各个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以此建立起完成各个目标任务的若干子系统。

3 高职高专护理实验室的细节管理

3.1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规范管理目标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工作守则和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人员奖惩考核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耗材管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制度等),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填好工作日志,每个实验室和每项实验物品都要责任到人,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各种仪器和物品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确保实验室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确保学生安全和实验室的物品的安全[3]。

3.2加强实验室人员责任心的培养,提高实验人员的积极性 加强实验人员的思想教育,提高其政治思想水平,使他们正确认识到实验室在高职高专中的地位、作用,树立热爱本质工作的思想,增强他们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意识和责任感。鼓励他们自尊、自爱、自强。对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培养前途的实验人员可采取上学深造、外出进修、在职培训等方法进行培训,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实验人员不但要会使用仪器,而且要懂得仪器的维修和保养,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对工作表现好的实验员给予表彰和鼓励,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4]。

3.3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 护理实验室是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场所。开放实验室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实验,操作水平得到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学习兴趣更浓。实验室不仅要从制度上开放,而且要在实际中真正开放。因此应根据实验室自身的特点和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全方位开放并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结论

对于高职高专来说,实验室管理是与学校其他部门如教学、科研、后勤、基建财务等等互相联系而又并列的一个子系统。但从实验室管理自身来说,它又是由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经费管理等各个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因此,这个系统便由它各个子系统要素联系的相关性、各个子系统层次结构的有序性、各个子系统运动功能的集中产生了从系统整体性出发的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张绮静,罗艳华. 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的探索与体会[J]. 全科护理,2013,05:453-454.

[2]李蓉. "学生自我管理"的开放式护理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 河北中医,2013,07:1073-1074.

第9篇:开放实验室管理制度范文

1 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 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有待加强

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性的工作,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没有收到相应的重视。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中,主管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室年轻教师兼职居多,职责定位模糊,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兼有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实验室实施系统、有效的管理。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人员在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均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实验人员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强,队伍不稳定,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实验室管理的队伍,影响了实验室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

1.2 实验室管理和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宗旨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2]。我院对实验中心和实验员考核除了工作量方面,而在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学生培养、综合效益方面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实验员片面追求工作量,在实验人员的相关工作积极性方面难以调动。

1.3 学科需要团队建设

以教学为主仍然是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主线,无单独科研实验室。教师的科研只能依赖于教学实验室。没有组建一些真正的学科团队,学科研究相对松散,教师和实验管理员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进步。

1.4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低

目前经过各方的努力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已经在高校实验室中投入使用,一些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率。实验室中经常出现使用高峰期没仪器可用,而其他时间又闲置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使用的人员较多,使用时间安排的不合理。面对一些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由于不了解仪器性能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缺乏专人负责培训管理,所以对这类仪器设备达到熟练使用的层度还有差距[3]。对一些得不到及时维护的仪器设备,最好只能在长期处于无法正常运转、故障频发的状态下,被最终弃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1.5 实验室试剂耗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严格的试剂耗材管理体制没有形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在很多价格昂贵的试剂耗材也与一般试剂耗材一样购入后放在公用的地方,需要的人可以随时方便地取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实验设备使用上没有节制,造成试剂被取用后只使用一次即被遗忘的浪费;在实验急需某一试剂耗材时才发现已经用完,原因是没有存量的监控,有些工作被迫延迟。

2 加大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

我院针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运行体制建设和考核机制建设两方面的内容作为改革的重点。运行体制建设主要围绕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设置,考核机制主要围绕实验室改革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适当的体制和制度是推动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的基础。

2.1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考核和建设

制定对有专业技术专长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优惠政策,提供进修培养机会、制定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加强实验室队伍考核及进出机制,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对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聘任,竞争上岗,优化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2.2 在实验室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保证实验室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实验室管理,理顺各种关系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在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责任人、实验员、指导老师职责,做好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安全与卫生、仪器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实现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综合效益[4]。遵循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试剂耗材,我们对试剂、耗材进行验收入库、贮存、领用与发放等管理控制,保证试剂耗材的安全贮存、有序发放与使用,确保购买的试剂耗材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对库存量进行有效监控。

2.3 加大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的经费投入

学院集中资金投向那些学科发展必不可少、利用率高的仪器设备上,重点建设利用本科教学和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实验室。统一调配各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4 实现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

实验室是教师科研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考核体系中增加关于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以及对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量化指标,促进实验室的开发和资源共享。学院对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大开放力度,努力为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 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实践

3.1 搞好探索,将试点分类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方面,还包括学院层面、教师、实验队伍及管理人员方面关系及利益[5]。要做到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的目标,能够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3.2 探索实验室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