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第1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18-03

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对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素质培养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上看,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现代生产和服务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就业和创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保障。

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基本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视野、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使他们能汲取当代先进文化的精髓来丰富、完善自己。这样,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合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为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招收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录取率较高,绝大部分省(区)市高考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基本的表现就是基本文化知识的缺乏,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奠定文化知识基础。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学习结果检查和考核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实际效果方面比其他途径和方法更有效,它能根据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教育,并通过引导、检查、考核等方法巩固、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增加,知识结构就会完善,人文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也是现代社会中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而言,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系统连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校文化教育系统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了解了文化的特点、基本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和了解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化素养。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亦如此,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识和了解各种场合礼仪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明素养。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能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形成的需要,有选择性、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礼仪知识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环境的熏陶,离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环境,用氛围和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除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良好环境的熏陶为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外在条件(外因),学生个人的修养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内在条件(内因)。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修养才能发挥其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中的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必然会涉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个人对修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并会掌握个人修养提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把文化知识、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基本的品质、气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 文化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应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其原因为:(1)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强,就容易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技能需要在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一种职业技能只知道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职业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职业技能。(3)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都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在今后工作的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职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发展。(4)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敏捷的思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稳定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就要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四 文化素质培养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人才的标准处在动态之中,不断在发生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化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角度看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基础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会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技能的劳动者要适应这一变化,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

不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素质基础。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真诚等基本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存在一个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继续提高学历的问题。另外,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加快,对劳动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2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一、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原因

第一,“记诵之学”,即背诵章句,不求甚解之风盛行的传统影响太深,使人们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非智力的培养。第二,长期以来受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的教学工作只强调用系统的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而严重忽视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他一切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第三,我国制订的教学大纲和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对各科、各章、各节的“双基”要求明确、具体,可以落实和检查,而对于非智力的培养和发展则非常笼统模糊,抽象空洞,教师难以落实和检查。第四,一些学校往往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升学率上,这样在教学中就必然只注意知识的传授,要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演算。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仅是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很少有意识地考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第五,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曾中断了多年,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心理学也在1958年被作“伪科学”、“资产阶级的东西”来批判,这使得我国教育科研与国外的差距越拉越大,教育科研落后。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懂教法,不讲究教法,就更不用说培养和发展非智力了。

二、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被忽略的现象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经常容易被我们所忽略。我们常常不能正确地看待语文教学中所蕴藏的非智力因素与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困难和简易、成功与失败、以及成绩的高低等方面的密切联系,而只是常从智力因素方面找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状况不能有所改观。

三、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大多数学者已经认识到: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发挥各自的作用。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其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的非智力因素。但作为语文教学者的我们,在实施教学中仍然常忽略这一点。这样,就容易造成我们的教学方法的方向性错误,更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信心,甚至对自己的智力程度持有怀疑态度。这样,不仅不利于我们的教学,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学生的健康发展。

目前,多数中学生将语文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这已经趋于一种普遍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则与教师的语文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薄弱性有着绝对的相关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总是抱怨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过多,自己的智力程度和脑容量超负荷。从而,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有甚者开始对自己的智力都持有怀疑态度。这也是引起语文这一学科出现被“冷落”现象的原因之一。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正视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动力和调节等作用,运用它来促进学生有效并有质的语文学习。当然,中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智力活动的确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忽视。但我们可以遵循两者互相促进的教学原则,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借助这一因素直接影响他们智力活动的质量,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效率。由于教师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也会逐渐被学生自己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视。当我们的教学做到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教育目标之一。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更会变得轻松而简易(至少与原来相比)。

另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首先就应该明确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要落实在能力和素养的养成上,而要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要求语文教师就更应该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我们应该遵循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分析非智力因素与语文学习的关系,杜绝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被忽视的现象,探索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来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重建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将其应用到实处。让学生意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并使家长认识到这一因素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性。

让更多的人清晰地了解到语文学习本应该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最为轻松的学习过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会使学生认识到:把理解作为学习语文的前提才是正确的。这样,学生通过“理解――印记――掌握――运用”这一途径,真正掌握到学习语文的“窍门”。而这扇“门”正是在学生先天的智力因素的作用下,通过后天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非智力的培养和发展的推动而获得的。这样,学生便会纠正错误的观念,语文绝对不是单纯的“背”会的,而是“想通啦”。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会使其调整心态,愿于学语文,更要达到乐于学语文。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后天培养,只有以发展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才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自我激励、攻克困难、获取成功,进而形成完整、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实验报告》潘进,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12-15

[2]《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许远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0-10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趋势――提高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含金量》韦吉锋,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2-1

第3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人文素养 培养模式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我国21世纪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高等职业学校来说,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文素养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加强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之上,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具体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人文素养概述

所谓人文素养,是相对于科学素养的一个概念,包括美术、音乐、设计、戏剧、舞蹈、文学等等方面的内容。作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其不仅仅是指人文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是侧重于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达到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平衡发展。人文素养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具有区别于德育、智育、体育的独特功能,这种功能就在于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实现个性完善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通向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通过人文素养教育既可以普及艺术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还可以在认识人文美、自然美的同时,认识社会、了解自然和历史,从而开发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定的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当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突破传统高教的模式、强化职业意识、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的情况,许多学校把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高职学生培养的目标,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作为重中之重,轻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实践中,不少学校把人文素养培养课程从思想上当作选修课程来对待,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走走过场,甚至于还会占用人文素养培养课程的课时还进行其它的实验教学活动。另外,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形式上,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也不像普通本科高校一样,突出的体现在在学生人文艺术团体的设立、学生人文艺术活动的开展、学校人文氛围的形成等等方面的内容上。由此,从而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走向极端化,不利于高职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进而使他们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要求,影响了高职学生日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笔者认为,加强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一条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之路不仅是重要的,而且也是现阶段完善我国高职教育方式方法的应有之义。

三、当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的具体方式探讨

1.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完善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人文素养课程是培养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培养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和一套适合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的教材。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是要根据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把人文素养的培养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对编制教学大纲、选编教材和组织教学等工作加强指导,使之得以完善,对授课教师的素质和授课形式都要进行具体的要求,不仅要达到教授人文学科的具体知识的目的,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大多是非专业的入门者这一客观情况,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得知识性与趣味性同时具备。

其次,要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进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具有实践操作性强的特点,这也使得学校可以在专业知识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

2.要实现人文素养培养形式的多样化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从而实现人文素养培养途径的多样化。具体来说,应当鼓励组织学生设立和参加各种各样的人文艺术团体和人文艺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艺和能力的机会,比如说成立乐队、舞蹈队、书画社、摄影兴趣小组,举办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书画展和摄影大赛,利用暑期“三下乡”的机会,送文艺到农村等等。通过这种多种形式的人文素养培养方式,既可以促进学校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又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能力,学会在人文艺术活动中丰富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调控,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3.学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培养氛围

学校良好的人文培养氛围的形成,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学校应当通过举办一些人文公开讲座、放映一些经典影片、邀请专家和艺术名流来校讲学,参观各种人文艺术展览,观摩高水准的音乐会等等方式,使学生多多接触一些人文艺术的教育机会。同时,学校也应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电视台、校报、网站等媒体形式,对一些文娱活动、国际国内艺术发展形势、正在进行的艺术界比赛等等内容进行宣传,对于学生组织的一些艺术活动也应当及时地予以报道,从而在全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氛围。

综上所述,深入地探讨我国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模式,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地加以完善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完善我国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应有之义。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适时地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加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应当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现状的人文素养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

[2]姚和平.大学生艺术素养缺失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11).

第4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浅谈 中小学 语文教育 文学素养 培养

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开始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开始注重“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个性化素质教育,“文学素养”进一步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重视。本文综合了近年以来教育界对“文学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并简要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便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实行文学教育提供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参考。

一、文学素养的定义

新课程实施以后,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培养问题逐渐得到越练越多的教育专家和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国内知名教育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对这一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文学素养,又称文学艺术素养,即读者对各种文艺体裁、文艺发展史、文艺发展现状、文艺自身的技巧、手法、创作规律、艺术特征的熟悉和了解。文学素养实际上指的是人在文学实践活动中所培养起来的文学经验或素质,它包括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或创作文学作品的能力。说到底,它与人的其他素养一样,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够培养起来。

二、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1、目前,研究者对文学素养的培养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有明确的阐述。首先,文学素养是一个健全的现代人的必备素养。其次,语文教育如果没有了文学教育,就意味着语文教育的失败。再次,语文特别适合承担审美教育的任务。同时,语文作为重要学科,贯彻整个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而且,就艺术类型来说,文学从古至今一直是最重要的艺术类型之一……把文学教育和美育结合起来,把思想情感德陶冶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无疑值得继承、发扬。

2、现代研究者指出:文学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3、培养文学素养,可以使学生领悟文学作品主题的时代美和永恒美;欣赏辨析文章,深化理解认识;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

4、随着教育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被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涉及文学作品的要求是:“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直接促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的开展,对培养文学素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培养文学素养的实践经验

1、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探索,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培养文学素养中积累了丰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2、只有充分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展开联想,使学生尽可能地进入作品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之中,于动情处歌泣流连,于沉思中绞尽脑汁,才是入门。

3、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要实现这样的文学教育,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是先决条件,文学鉴赏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文学作品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力量,直接诉诸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想象力,这是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

4、阅读是培养文学素养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中国的语文教育自古就是偏重读写的教育,古代语文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是读。因为读是明经(即悟道)和写作的前提,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阅读可以使学生正确的了解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能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

四、因材施教,培养文学素养

1、基于中小学生特殊的年龄阶段,广大语文教师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文学实践中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2、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要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二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

3、在教学中强化说写实践,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设计专题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进行结合,使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能有用,用需好学。李正宣在《古代语文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到:古代语文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写。写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习写字,二是练习写文章。而这样的传统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

4、太原市东山煤矿中学的课题研究成果《活化教材思想创新读写思路――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模式构建》介绍了三种实践方案:1、开发课堂教学资源,实施单元整合基础上的读写结合;2、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落实独特体验基础上的读写积累;3、以教材为辐射点,设计专题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这些理论和实践操作方法对更快、更好的培养文学素养做了有益的探索。

五、语文教育的现状

当前的教育界对语文教育中的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还不在主流地位,社会甚至部分教师对文学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

主要表现是1、对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不熟悉,文学积累薄弱;2、漠视文学经典,阅读功利性较强,文学欣赏水平有待提高;3、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不高。4、语文教学中语文本体淡化和失落,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仅停留在漂亮辞藻的阶段。5、忽略了语文课中的“文化传承”、“精神修养”、“现代思维”、“社会应用”及“语文才能”。因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对如何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也做了专门的阐述。指出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是影响文学素养培养的核心因素,而且,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故此,教师要转变文学观念、加强阅读积累、提高写作水平。要把教师的文学教育同教师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结合起来,这才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5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历史人文素养 重要性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62-01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高职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对应用科技人才的教育塑造。目前,由于教育目的过于偏向职业教育,导致很多高职院校片面地将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于专业人才的培养,认为高职教育的重点只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岗位一线教育塑造专项人才。因此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造成教育偏差现象的出现。

一 高职学生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历史教育是反应人类社会建设发展实践过程与客观规律、特征的基础学科,对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教育功能。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明确历史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变化。同时,历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意识素养,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建立社会道德责任感,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历史课程的课时比例,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清自我,培养良好的文化内涵,促进人格的升华,进而在未来的就业中很好地适应社会多变的环境,提升综合技能水平,在岗位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核心服务价值作用。

二 高职学生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1.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历史学科中,涉及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都有着鲜活的事例。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例如,在对秦始皇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该从介绍秦的历史年代开始,也就是战国诸侯纷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在人们心中却一直渴望能够实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功绩。但同时,也要全面客观地去评价他,比如他的残暴统治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人物,从而获得启迪,不断完善自我的人格,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价值和意义。

2.培育学生丰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时,丰富和广博的历史知识是培育高职院校学生历史意识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的历史知识越多,接受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历史人文素养就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养成,历史思维能力也逐渐增强。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时,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历史教育和教学,强化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加强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历史背景,认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对学生讲述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激发其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起科学的历史情怀。

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高职院校历史教学育人功能

高职院校在开展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历史人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特征,激发其历史学科情感教育、史鉴培养功能,凸显时效性。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强化民族意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此外,高职历史教师应针对高职学生心理年龄尚未成熟、生活经验有限的状况,通过历史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引导他们遇到困难不畏惧、不退缩,通过历史人物、典型事例来感化学生。同时应引导学生注重实际,学以致用,可引入专题讲座模式,结合历史内容与现实事件提升学生学习热情,理论与实际结合,发挥历史教育的人文素养培养功能。

三 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学校应该注重历史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中的重要功能,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历史教育方法,促进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光彩.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外教学研究,2006(10)

[2]韩琴英.论大学历史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独特优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3]王丽娟.在历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学科教育,2003(10)

第6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素养,其中蕴含的核心含义是对人的生存价值及生活意义的关怀。其与一般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自然科学知识相区别,其是一种诞生并升华于意识世界的观念及感受。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需要加强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中领悟到相应的道德观念,还需要教师对人文素养的培育予以充分的关注,将其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学核心之一予以对待。

(二)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由于人文素养说是一种人的生命价值为认知核心的价值观念,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及对平等自由观念的追寻意识,而学生将这些观念及意识融入到生活实际中,则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能够促使学生重视个人思想及行为的解放,从而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更加突出的创造性及个性特征,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而就本文所研究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来说,其主要体现在历史学科的人文特性上,历史学科本身就是通过研究以往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问题得出现实意义的学科,因此加强历史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不仅能使得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也能更好地领悟到历史学科更深层次的教学意义。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就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来看,其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概括性地来说包括两个方面:

(一)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滞后

当前我国部分高中历史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及高考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制约,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依然采取的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而并没有依据新课程标准改革中提出的要求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由此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难以得到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二)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不足

除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之一原因之外,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人文素养培养重视程度的缺乏也是造成学生人文素养无法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具体地来说,有些高中历史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掌握书本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便已足够,而对于书本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的人生价值观等人文素养未予以充分重视,由此对人文素养的培养产生了制约作用。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化对策

(一)推动教师教学理念转变

据上文所述,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性是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受到制约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优化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情况,首先就应当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首先,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组织高中历史教师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法及重要性的培训,使得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充分重视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改变高中历史教学“重课本,轻素养”的现状。

(二)积极构建开放历史课堂

除了在教学理念上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予以重视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应当将人文素养的培养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而由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在于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积极构建开放性的历史课堂,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并学习历史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主义精神,从而促使学生的人文主义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举例来说,在学习古代封建君主制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电视剧内容进行联系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由此以实现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及自由思想等人文素养的目的。

(三)深入发掘研究教学文本

虽然说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与重视课本知识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矛盾与冲突,但是就实际的教学过程来看,要想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以提高人文素养,就必须对书本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从而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够有一定的来源和依据。如在学习近代中国反侵略历史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向同学们播放各种爱国电影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中国反侵略历史的思索与探究,从而从中得到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及优秀的人文观念。

第7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养;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实践永恒的命题。党的“十”报告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要求和目标,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是站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需要由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战略转型的高度而提出的要求,是由以数量和规模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向以质量和内涵为主的发展方式的要求。研究生教育质量虽然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质量观,但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关键在于研究生个体整体素养(包括心理素质、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创新能力、文史哲知识和道德修养等),或者说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这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因此,系统构建我国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体系,对于保证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的整体构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内,各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组织或个体在实现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以及其运动原则和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它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三个一级子机制。其中,运行机制是指有关组织或个体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其基本职能的活动方式、系统功能和运行原理;动力机制是指系统动力的产生与运作的机理,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包括政府驱动、导师引导、校园文化影响以及社会推动;约束机制指对系统行为进行限定与修正的功能与机理,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约束因素,即政府管理、校园保证、导师监管和社会监督。

按照以上分析,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分,包括了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设置协调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论文撰写引导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活动深入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动力机制从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不同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调控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熏陶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感染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参与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约束机制从不同的主体来看,又分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和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等四个二级子机制。研究生文化素养机构体系组成及各二级子机制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具体内涵的影响情况见图1。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运行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培养中,以培养并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为目标,从设定培养目标到课程学习,从撰写科研论文到开展实践活动的整个管理运行过程。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视角来看,研究生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设定培养目标、课程学习、科研论文撰写和开展实践活动,因而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包括培养目标调整机制、课程学习协同机制、研究阶段引导机制和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调整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作出相应调整的有效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主体是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化的用人单位,传统单一学术性标准所培养出的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多层次、多目标的需求。用人单位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术理论型研究生,更需要大量复合型研究生。同时,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向传统的单一培养目标提出了挑战。市场的需求以及研究生自身的需求决定了单一培养创新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必须以适应社会需求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目标。除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外,更需要加强对研究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更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加强文史哲知识的学习,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有较高道德修养的人才。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课程学习协同机制是指以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二级单位与其它二级单位之间,以及本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其它院校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上实现教育资源互惠互利共享的有效协作机制。

首先,要加大文史哲类知识选修课比例。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局限于各高校和学科之内,不同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学科专业之间独立性和封闭性较强,文史哲类选修课开设较少。要打破二级单位开设研究生教育课程的固有传统,让更多的学院参与到研究生教育课程之中,这有利于将竞争机制引入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升整个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授课水平[1]。此外,高校还可以探寻与其他高校合作开设优秀选修课程的有效渠道。只有研究生课程形成了开放办学的良好氛围,提升其授课水准,才能吸引更多的研究生积极选修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真正起到启迪和陶冶研究生的作用。

其次,要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非正式课程教育的数量。当前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中,非正式课程比例较低,尤其是高质量的非正式课程严重缺乏。有些高校认为非正式课程不能算做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没有意识到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积极意义,对非正式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只是象征性地举办一些学术沙龙与学术讲座,整体水平不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非正式课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作用,在高校内部和其他单位合作或者与其他高校合作举办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让学生在自身的亲身探究过程中提升创新能力[1]。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研究阶段引导机制是研究生在完成课程阶段的学习之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论文撰写过程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抓好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开题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选题是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资料收集是否全面充分,研究方法运用是否科学,学位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是研究生为后续研究工作制订方向和框架时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影响着研究生后续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高校要按照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科学地制定开题报告的评价标准,并将其作为基本要求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

其次,高校要制定系统规范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考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价值的角度,高校要求研究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期刊范围作出明确规定。高校应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引导研究生在研究期间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实践阶段深入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实践能力培养环节上,为保证研究生实践活动得到有序的组织与开展,确保实践活动成效而形成的管理运行机制。

研究生要在实践中加强专业知识的渗透和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同时,学生要带着课题去调研,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同时,在实践中拉近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这样有助于积极健康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巩固。

高校研究生实践包括培养并锻炼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实践,也有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开展诸如社会公益活动等内容的社会实践,因此,研究生实践阶段应结合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的工作:一是要成立由高校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负责,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牵头,学生工作部、财务处等多部门参与的研究生实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处、部(或研究生院)。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研究生实践活动的整体方案与总体规划,及时解决研究生实践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协调各部分工作,为研究生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高校要在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中将研究生实践,尤其是社会实践纳入其中。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将研究生科研实践视为研究生培养内容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对研究生科研实践的时间、内容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大部分高校而言,并没有对社会实践要求不够。因此,需要明确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之中,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必修环节,并规定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三是强化对实践活动的管理。要结合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不同特点,制定和完善研究生实践活动管理制度,尤其是基本的运行制度和激励制度,对研究生实践活动进行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和表彰,查找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形成稳定的管理机制,使研究生实践与教学、科研形成有机结合,使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动力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系列主体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为提升研究生整体文化素养而采取的激励和引导的机制。

要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工作顺利进行,除系统构建其运行机制外,还必须构建并完善其动力机制。要构建并完善研究生文化素养动力机制,需要充分发挥四个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激励,即发挥政府的激励作用,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文化素养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校园熏陶,即通过高校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三是导师感染,即通过导师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在研究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四是社会引导,即通过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激励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中,通过相关政策的制订与制度的出台,引导、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提升的管理机制。

作为中央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厅应通过政策杠杆,保持全面的策略性控制权限,变行政管理为政策调控。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包括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多个组成要素,政府需要从自身的权限范围,有选取性地开展有关工作,尤其是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激励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励方面,政府可以拓展奖励的时间接点和奖励范围。现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激励主要在于研究生毕业后所开展的国家和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的评选。建议除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优外,还可以将奖励的时间进一步拓展,涵盖到研究生在学期间,这对于研究生学习更具激励作用。比如,可以分年级分学科设立学习期间的创新能力奖等。此外,在研究生道德方面,两级政府可以设立研究生道德奖,奖励在道德方面有优秀表现的研究生代表。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熏陶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上,在校园文化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育上,所形成的人才培养管理运行机制。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与社会和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机制的形成,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从物质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之本。苏霍姆林斯基曾言,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因此,高校要在做好净化、美化和绿化校园工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物质环境的整体规划与建设[2]。每一所大学均有其较长的办学历史,在校园建设上赋予了其特有的办学文化精神内涵,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

当下各大学在教学评估的要求下,开展了新校园建设,在新校园的规划与建设中,大学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教室布置,都需要进行统筹考虑,精心设计,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各大学所独有的文化寓意,实现新校园建设与原有大学文化精神的有机统一,形成新校园与老校区的和谐建设与协调发展。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全面建设,营造良好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特有文化环境物质条件和环境氛围,影响研究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智、创新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第二,从精神文化层面上来看,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之魂。著名教育学家、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论述了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这种影响大学教育的信仰,就是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

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大学,会因时因校而有其各自的理解与显性特征。比如,蔡元培先生借鉴德国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与思想,在执掌北京大学期间,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认为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所在;应该广集人才,容纳各种学术和思想流派,让其互相争鸣,自由发展,最终成为北京大学长期以来的大学精神。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在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积极聘任各学科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任教,其中最有影响力并产生深远影响的莫过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组建。在梅先生的热情邀请和积极努力下,清华国学研究院汇聚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这四位大家学者到清华大学短短四年中,共培养了毕业学生近70名,其中50余人后来成为我国人文学界著名学者,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享有盛名的一段历史。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教师感染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是指研究生导师从自身人文精神、专业素养、教育素养等三方面去影响和培养研究生的文化素养的导师影响机制。

研究生导师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精神和学科文化素养、教育素养三个层次的内容,研究生文化素养指导老师感染机制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予以构建。

一是以导师的人文精神影响并提升研究生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对理想、尊严的追求,对价值取向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思索,它强调人的身心全面的价值追求,是行为方式升华和凝练而成的一种稳定的准则和精神。具备人文精神的研究生导师才会真正理解教师的神圣职责,才会更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自觉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因为人文精神突出对人的关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导师既是研究生学业上的导师,也是研究生生活和思想上的导师。与研究生相比,导师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积累都比学生要多,因而除了在学术上对研究生加以引导,还应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加以引导。导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德智并举以及严谨、勤奋、求变、不畏困难的治学态度和精神会熏陶和感染着学生,让他们学会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使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以导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引导并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导师学科文化素养是指研究生导师对本专业领域内独特的见解和知识体系。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传授学生传统的专业知识,而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使其大脑充分地活跃起来,以更好更快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独立、科学、全面地开展科研活动。在导师启迪学生的过程中,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善于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提出问题挑战权威。通过这样的训练,在导师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养成创新的思维方法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铺平道路。同时,学科文化素养高的导师注重自身知识结构的不断补充,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当今的时代同步,这样的导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比较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3]。

三是以导师的教育素养引导研究生培养敬业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教育素养是教师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师行为方面的外在显现,它显现为导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教育素养高的导师会善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根据学术研究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体会研究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并采取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反映,强化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的科研活动。

总之,导师的人文精神、学科文化素养和教育素养构成了导师整体的文化素养,导师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这些文化要素的提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永远站在科学知识和时展的前沿,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同时,在日常的言传身教过程中,用良好的学科素养和教育素养来指导自己,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导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力,使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引导机制是指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系统重要的社会外部大环境,从正面去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机制。

就具体有关内容而言,主要是要加强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评估方面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即便是在理论研究界,何谓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衡量标准与评价体系由什么组成,怎样客观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都存在着争议。目前就有关社会中介开展的评估活动来看,很少涉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因此,需要就研究生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研究,同时也需要有社会中介评估机构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估。社会中介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既要评价研究生外显的创新能力,也要评价研究生潜在的创新能力,既要关注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创新能力,也要关注研究生毕业后的创新能力。总之,要鼓励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开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科学评估,科学构建起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从而形成引导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的社会引导机制,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文化素养激励过程中的参与和引导作用。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机制要有序、高效运行,除系统构建运行机制和动力机制外,还需要构建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如果说运行机制的构建是构架文化素养培养机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规范与秩序,动力机制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动力源的话,那么,文化素养培养的约束机制则是为其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提供边界制约。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约束机制是指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影响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的相关主体为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而形成有效边界制约的管理机制。

(一)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政府约束机制是指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尤其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主要通过评估与监督手段而形成的政府部门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基本要求的管理机制。

中央和地方两级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约束,主要手段是强化两级政府的评估职能,通过开展科学、日常化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达到基本的要求。

从目前我国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开展的学位论文评估工作来看,主要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司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开展的博士学位论文抽查工作。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已居世界前列,目前,全国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万人,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近50万人,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每年所抽查的博士学位论文比较有限,按年每所博士学位授权高校平均抽查5篇博士论文计,每年抽查博士论文数约1 500篇左右,仅占博士生毕业人数的3%,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评估更是没有开展。因此,必须要发挥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的作用,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也应积极主动开展对所在地区高校博士学位论文及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评估,加大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的抽查面及抽查的比例,以增强两级政府,尤其是省级地方政府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监督。

(二)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高校保障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通过政策与制度建设和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有效举措,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的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要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精神,从制度层面和政策层面加强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为研究生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保障。在制度和政策的设计上,高校除了对研究生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外,还应将道德修养、价值观等素养培育纳入其中,在制度建设上有所创新,并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高校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搭建平台,为研究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献言献策,参与学校建设与管理提供条件。比如,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设计,将研究生作为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研究生代表作为成员,参与学校重大事项、长远规划、重大政策的决策,明确研究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研究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要建立健全高校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强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领导、组织与建设。高校要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专家和院(系)主要负责人组成,统揽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推进文化制度建设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的领导作用。专家委员会发挥专家委员会对学校文化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局性问题上的咨询和建议作用,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高校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传统,以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强化研究生文化素养教育。

再次,要营造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精神是高校之魂,高校特色是高校之根,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之叶,各类社团是高校之花,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之果[4]。研究生在学期间,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知识学习、创新能力培养及良好思想道德的重要引路人。因此,从这一微观层面上而言,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将高校校园文化培育成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研究生导师要倾注其心血去关爱并指导学生,通过其表率作用,影响研究生树立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高远志向,要有人文情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仁、同胞物与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研究生要形成尊敬师长,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在导师引导下全面提升自身的各种素养,与导师一起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而共同努力。

(三)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导师监管机制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质量,就强化对研究生导师的监管而形成的管理机制。

首先,应完善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研究生,引导研究生成人成才,只有一流的导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因此,要提升研究生文化素养,就必须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从我国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总体情况来看,各高校都制订了研究生导师遴选的制度和规范,但普遍缺乏对研究生导师评聘后的后续考核,使得有少数部分研究生导师缺乏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有必要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定期的学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考核,从制度上督促研究生导师继续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保证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其次,在导师业绩评定方面高校应该推行导师问责制度,将其培养的研究生文化素养作为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把监控研究生文化素养的主要责任落在导师身上,并与导师业绩考核指标相联系,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与导师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这样导师才能更加关注导学关系,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养。据了解,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的渠道传递给学生,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学生自身还很难区分和取舍,只有适当地减少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才能及时地观察和跟踪学生,定期和学生交流沟通才能发现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而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的前提,是导师所带的学生必须是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以便导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研究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成熟和巩固时期,需要一位良师及时地引导才能让他们在学术和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因此,建立研究生导师问责制度是有效保证研究生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举措。

(四)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

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是指与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相关的社会机构,在研究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就自身发挥其在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检查、审核、监察等作用的机制。

现代管理中的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察、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5]。研究生文化素养社会监督机制,主要源于社会新闻媒介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

目前,我国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的行为,教育部为强化相关管理,已于2009年3月19日发出《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这客观上反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不端行为被发现的众多案例来看,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介(主要是网络和报纸)的监督,才使得一些学术造假及学术不端行为得以曝光,新闻媒介在客观上起到了监督学术造假,规范学术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监督作用,减少政府对新闻媒介的干预,让新闻媒介能够客观、公正地批露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这对于强化对研究生文化素养的监督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 健.研究生教育课程结构及其优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36-39.

[2] 高 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3] 刘荣军.试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学校文化运行机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7):199-202.

第8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一、高职语文的定位

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语文教学的服务性地位。高职的培养目标要求作为高职课程体系必要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要加强与未来岗位相适应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要着力培养学生文字书写、口语交际、文章赏析和实用写作方面的能力,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后续发展,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及其毕业后就业、创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成功与否与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素养的具备绝不是朝夕可获的,因此,高职学习阶段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素养在意识层面包括秩序意识、合作意识和尊重意识,在能力方面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高职语文以其学科特点及优势,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方面起到独特的作用。高职语文教育应与职业素养培育相融合,并从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几方面为培育学生职业素养服务。

二、高职语文课程设置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根据高职语文的定位,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强调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知识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学习,依照未来高职就业的要求对课程进行设置,具体可划分为以下几大系列。

1.口语课程的设置

经相关调查发现,目前有不少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感到不满意,认为当前很多大学生交际能力薄弱,表达能力欠缺。这些影响了学生就业面试时面试官对其的印象,不利于学生就业。针对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语言交流障碍,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是应开设口才与演讲、口语能力的培养等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交流能力。

2.应用文的写作培养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各部门、各社会阶层均需要应用文进行交流和沟通,应用文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相关机构曾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跟踪及调查发现,写作应用能力较强的人通常拥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及写作素质的培养,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三、高职语文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1.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主要有是将“教”“学”“做”等方式融合到教学中,学生是任务完成的主体、教师设计学习任务的主体以及组织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未来职业的素质需求与现阶段的教学密切结合,将今后职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提前有所了解,将今后职业中遇到的问题及知识点转变为生动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自主的学习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素质能力的培养。

2.多媒体辅助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了。运用多媒体辅[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和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助教学,能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将传统枯燥的学习变为立体生动的教学,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同时,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了解文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开放性教学方式

笔者认为,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能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总之,高职语文教学在高职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以及独特的学科优势,通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学,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开拓进取的思想,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职业竞争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培养文学素养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专业素质;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7-0147-04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才成为一种珍贵的资源。社会对广告行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无疑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成为各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调查,结合自身实践,我们注意到,在培养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时,应注重“三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关键、一个保障)的构建。

一、一个核心――科学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核心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于社会需求和教育思想,即决定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集中表现为社会对于学校培养的成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身心品质的基本要求,它受社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国内国际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素。

(一)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因素

1、社会性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发展现状,而社会发展现状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意识、科学技术等。

生产力是制约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条件,因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最根本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标志着人类自身的发展状况,而已达到的发展状况乃是人类个体发展的根本条件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基础。这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如今的21世纪,生产力发展水平高,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知识、智力、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更高。

处于不同的经济时代,对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大相径庭,这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也要求要有相应的人才结构和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之相适应、相吻合。对于21世纪的知识型、信息型经济时代,要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门人才与之相适应。

另外,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知识与能力程度。以电脑技术为例,在电脑没有发明之前,广告设计怎么做?以手绘设计为主;在电脑出现以后,人们开始把电脑技术运用于广告设计,如现在的photoshop、coreldraw、flash、premiere等设计软件的创造,提高了广告的设计水平。相应来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告设计人才水平高低主要看手绘能力如何,而在21世纪的今天,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仅仅要求手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要求该专业学生在手绘的基础上,必须掌握熟练的电脑软件设计能力。

2、传承性因素

众所周知,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其传承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传统因素。这种传统因素主要包括民族文化传统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身传统。首先,人才培养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体现,而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强烈的延续性、积淀性。其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身传统使后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直接的继承性。任何专业在制定广告培养目标时,都要直接考虑过去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刚刚起步,当时只是参考西方国家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但在培养上强调了手绘能力、创意能力,是对美术学专业的传承;于此同时,提出的将人才培养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准,这在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人才培养以德育为先的传统。

3、市场性因素

一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与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水平息息相关。而市场需求决定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因此,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使培养的人才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这一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告公司迫切需要富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如果该专业的毕业生创意平平、思维狭隘,那么,就业依然会是个重大问题。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要考虑市场性因素。

总之,人才目标制定在培养优秀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制定科学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第一步。

(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广告艺术设计专业是在美术学、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基础之上发展的新专业,最早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然而培养出来的人才仅仅具备设计制作能力是不够的。现在,设计比较好的作品客户就会采用吗?不见得,要有内涵,有传播理念,设计人员要有能力把你的设计推广出去。当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要会经营、善管理,某一日自己当公司CEO,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因此,对现在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仅限于设计制作是不行的,要懂广告,能策划,会提案,熟设计,善管理。

现在,我国经济以市场经济为主,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在仍然坚持地方和行业经济服务的同时,必须考虑人才的流动性。前几年,在广告界,流传一种认识,在广州、深圳广告公司工作,被称为“国内留洋”,在广州、深圳广告公司工作过回到当地找工作,备受当地广告公司的欢迎,被称之为“国内镀金”。一方面说明了广州、深圳广告业的发达,另一方面也说明广告人才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制定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人才的流动性是以市场规律进行的,这种流动性客观地表现出跨省甚至是跨国性的现象,这就要求对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要求,即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地方院校培养出来的本土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受企业的喜欢度远远不及从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返回地市找工作的人呢?难道从广州、深圳、上海回来的人就专业水平高吗?一方面有过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大城市的工作经验,中小城市的企业或公司比较看中,另一方面,从广州、深圳、上海回来的人表现为一个共性特征:见多识广、实践力强。因此,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站在“大广告人”的角度去培养,使之知识面广,使之实践力强,使之有创新,有见地。

(三)新时期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新时代,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针对高等教育的“八字方针”,即“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指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由精英教育迈向了大众化教育。各个高校的工作重心从重视规模发展转移到在注重规模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更加重视对优秀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提高现代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既要注重该专业学生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一定的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调查中发现,社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在新时代有新的变化,传统的广告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培养新时代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变化的要求――从单纯的“专业化教育”模式转向“通识教育”和“专业化教育”相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在培养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时,除了这些“共性”教育之外,还要研究出符合实际的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道路。

根据企业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我们把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远大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广告创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广告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设计、广告制作、广告策划、管理等实践方面的能力,具有报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综合文化素养及创新精神的高级艺术设计专业设计师、策划师、工程师等,为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告行业服务。

二、一个关键――有效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关键

人才培养过程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手段,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度的制度和具体行动计划,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制度、狮子队伍建设及相应的硬件设施等。其中人才培养方案是基础,其制定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

(一)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

进入21世纪,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而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创新的水平,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振兴高校教育必须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创新教育的道路。因此,21世纪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人才培养首先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的客观规律。1999年6月,同志在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早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视野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很多人看来,广告艺术设计人才个性、另类,才气十足,这是由于专业性质所致,但是对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的广告艺术设计人才要求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2、符合素质教育原则

素质教育由来已久,它源于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人才的培养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原则。我国素质教育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它要求教育“三个面向”,做“四有”新人,既注重公民的社会功能培养,又注重个人潜能的开发。人的素质结构是由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构成的综合整体。在对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时,实质上是对该专业学生多种素质的共同培养。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优秀人才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在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体现如下:

(1)提高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整体素质,促进该专业人才全面发展。这包含了德、智、体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又包含了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2)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即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3)要充分发挥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弘扬人的主体意识与开拓精神,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符合市场需求原则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每学年都拿奖学金,然而其就业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拥有了知识,但能力不强,因此,在培养该专业学生时,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原则,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方面,同时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社会需要知识与能力兼备的人才。

4、符合个性发展原则

为了适应日益走向都市化、信息化、国际化形式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时,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共同的基本素质与专业技能意外,还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为目标。创造性与个性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纵观欧美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反映出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它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各企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对于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兴趣不同,天赋不同,有的爱好电脑设计,有的擅长手绘,有的喜欢策划,有的对影视广告编辑情有独钟。在以往的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材,统一授课,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要求,不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别,造成学生的“趋同性”很强。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竞争压力加剧,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间的差异性,培养学生个性,增加学生就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5、符合创新应用能力教育的原则

创新应用能力是一种实践能力的体现,21世纪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解决好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从目前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看,存在着一些问题:课程教材专业教育内容较为重复,课程科目多,教材较为陈旧,理论性强,忽视实践性、创新性的新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落后于企业需求、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

1、专业教育是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密切相关。专业教育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目前,广告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滞后于艺术设计企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速度,我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设置,正是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

专业教育是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我院应遵循应用型高校办学基本规律,摒弃以专业理论为中心,树立以专业能力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度,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强化实际操作技能和各方面能力提高训练。通过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如平面广告设计、网页动画设计、版式设计、标志设计、广告策划、广告文案写作等课程的开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思路,使学生成为以掌握一定的广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训练为主,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知识面广、积极适应现代化与信息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原特色的“会用、能用、管用”的设计师、策划师等方面的优秀人才。

2、素质教育是广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

大学的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生源主要来自高考艺术生,自身文化课水平较差,综合素质相对其他专业学生来讲,相对不高。更需提高该专业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素质教育必不可少。尤其着重提高一下四个方面的素质:

(1)人文素质

爱因斯坦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广告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文化体现,展现着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该专业所培养的设计师、策划师只有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做人,会做事,有社会责任感,关心他人、关注社会,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把富有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媒体传播给大众,才能真正显示广告“广而告知”的生命力。

(2)科技素质

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人们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在工业经济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和简约主义。随着计算机的广泛运用,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开始强调个性美。互联网的运用,改变了广告的经营管理方式,能很好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应系统。它赋予广告以新的风格和内涵,丰富了视觉表现语言。对广告艺术设计人才而言,要对前沿科技知识有所了解,尤其是电脑科技,要学会运用电脑设计相关广告作品。试想,一个不会运用电脑软件,不会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怎能的21世纪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立足呢?

(3)市场意识

广告是一种具有增值效益的特殊商品,只有广告促使消费者购买相关产品,才算是真正成功的广告。很多广告设计师的设计从理论角度上来看是成功的,但在投入市场上却无法为商家创造出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市场意识,不懂市场经济,不懂产品的真正涵义,没有真正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不懂得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逐步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在给设计师带来求职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人们的经济收入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不同,消费者的心理追求都不一样,让你很难知道消费者真正在想什么。对于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内容,也就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式的理解。一个优秀的广告设计师,必须有着良好的市场嗅觉,应具有指点江山的市场整体策划能力,熟知市场运行规律,找准消费群体,了解消费者真正需要所在,从而对设计进行正确的定位,方能使广告成为成功的有效广告。

(4)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是经济学术语,也就是国际眼光或者国际视角,能够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上观察经济运行,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第一次关注到“国际视野”这个词汇,是因为网上盛传的“罗玉凤征婚事件”,罗玉凤的雷人征婚标准中要求应征男士拥有“国际视角”。对于广告艺术设计人才来讲,具备国际视野是广告艺术设计人才驰骋广告界的资本之一。

在跨国经营中,文化的差异使产品在款式、色彩、材质、装饰手法及广告传播手段上,与当地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风土人情、价值观、道德观的不一致,从而导致经常广告无效,产品滞销情况,即“文化障碍”;相反,如果采用了解国外市场,了解当地消费的文化背景、审美观、价值观、消费观以及其历史、宗教、哲学等的“文化沟通”策略,使产品同当地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才可以实现占领市场、创立名牌的梦想。

此外,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市场国内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增加,必定带来国家间的文化渗透融合。经济资源的共享,直接导致文化共享。因此,广告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学生开阔的心胸,具备国际视野,能够创作具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新风格,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具有世界性的中国广告作品。

三、一个保障――完善的人才培养反馈机制是培养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保障

通过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考核以及社会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检验和评价,将人才培养的结果与所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相比较,找到差距,不断调整,寻求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的一致性。

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校内部的反馈,主要通过实践考核检验学生的培养效果,评价学生达到的水平,如对专业课程的实践考核,考查学生对某课程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二是学校外部的反馈,即社会的反馈,主要以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工作业绩的考核,如实习或工作单位对广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评价。通过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广告艺术设计专业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周英.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

[2]王万山,黄建军,彭清宁.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及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3]郑蓓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2(2).

[4]莫智文.大一学生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