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研究生培养论文:动画研究生培养方式研讨

研究生培养论文:动画研究生培养方式研讨

本文作者:徐育忠、樊黎明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在“泛动画”时代下,动漫类企业所涉及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有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交互动画、手机动漫、游戏动画、虚拟现实,以及玩具产品设计等等。面对这种多样复杂的产业形态,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泛动画”时代的跨学科多元知识结构。在高校师资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给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动画研究生的教育方式必须是灵活多变的,因人而异的,发挥学生的强项和兴趣点,依托“产、学、研”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寻找相对应的企业来搭建实践平台,引入各类企业高端人才联合培养,使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学生直接服务于企业,最终让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通过实践平台得以有效对接。

这个平台的搭建可以是紧密型的也可以是松散型的。所谓紧密型的就是建立校企共建的工作室、研究所来完成教学任务,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通过工作室和研究所每年由企业划拨一定的科研经费,解决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些创新性、研究性、策划性的环节。所谓的松散型,就是由单个项目经费来推动研究,通过学生组团建立课题小组来完成研究项目,它是灵活和多变的。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实践平台是多元的,它可以使各类与动漫产业相关的研究项目和课程教学结合,根据开发项目的不同性质确定校企合作的紧密度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和一些大型的动漫企业就可以建立紧密型的研究所和工作室,项目有一定的周期和延续性,同时在开发成果上也需要一定的保密性。对于一些单纯项目就可以以课题组模式进行,导师可以组团,学生也可以组团,完成课程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任务。校企结合的动漫研究生教学平台可以根本解决实践和创新环节,突破传统的学术型为主的培养模式,根本解决动漫师资结构性不足和研究领域上的局限,为动漫研究生培养找到一个好的模式。

研究项目带动团队化

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使得导入项目进行研究和开发变成可能。而项目的运作与成功结题,都离不开一个团队的建构。“团队是为了达成既定目标而形成的一系列有组织的人际互动关系。大量的分析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团队都比单个工作更有效率。团队的生产力不是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任务能力的简单相加。组成团队的每个个体所带来的独特经验和技能的结合产生了生产力。每一个个体都会为团队带来一些独特的推动生产力的东西。更为有利的是,每个成员所带来的独特礼物相结合常常产生新的力量和才能,从而将整个团队领向更高水平的生产力。”[2]动画是一门讲究协同合作的艺术,它涉及文学、美术、计算机、电影电视、传播等各学科知识,它的制作更包含一个庞杂的创作流程和生产线,单凭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个上规模的动画项目的。成功运行和制作一个动画项目需要调动的人员是多元和复杂的,需要将不同学科背景的人才进行优化整合,互相协作,组成一个良好的团队。团队的命运、荣誉和利益包含着每一个个体的命运、荣誉和利益,只有整个团队获得更多利益,个人才有希望得到更多利益。因此,每个个体都应该具备团队精神,融入团队,在尽自己本职的同时与团队成员协同合作。在动画研究生教学中,团队素质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相比本科教学模式更为自由,课程时间相对完整,课程内容相对专一,更容易组建团队进行动画项目研究。任何动漫企业在谈到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的时候,无一例外地谈到团队精神,没有团队协作精神的动漫人才,即使有再优秀的个人专业能力,还是会被企业拒之门外,

跨学科交叉特色化

据教育部相关统计,目前全国有447所大学设立了动画专业,1230所大学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3]这些院校有美术、影视类专门学校,有综合性大学,也有职业技术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是最早的一批被国家教育部评定的部级动画教学基地。每个开办动漫专业的学校性质和优势也不尽相同,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跨学科交叉是体现每个不同高校动画专业特点的重要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在电视广播技术和传媒学科上的优势带动了动画学科在动画短片、宣传片、广告片等片种在网络渠道与公共媒介频道的强势发展。而北京电影学院依靠电影文学、摄影、表演、导演等传统优势专业使动画学科首先闯入院线大屏幕发展,并处于国内引领地位。综合类大学的特点更加鲜明,如北京大学,依靠计算机学科的强势地位,积极发展与数字技术相关的动画专业,在动画学科的特点上呈现数字媒体艺术特色。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的动画专业更多地体现在交互媒体,虚拟现实等特色上,包括依托现有的部级虚拟实验室在航天虚拟、军事模拟、3D影像等领域开拓动画的特色。因此,无论是满足个人学术性的发展要求,还是满足市场多元化的职业需求,“应当存在一个广泛的研究生教育机会以迎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需要”。而基于跨学科交叉思考为核心的学习、研究和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培养是主要的途径。[4]

因此,动画研究生人才培养已经不再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才培养,它需要和每个依托的高校学科特色相结合,学科的交叉和特色已成为培养动画研究性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推动自己学科的交叉优势,和其他学科建立协作开发研究,鼓励学生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建立联系,共同培养,交叉互补,共同推进课题创新研究。学科的带头人及其群体的学术水平决定了能否进行学科交叉或学科交叉的起点和水平,决定了学科交叉的深度,是学科交叉的关键。同时学科交叉要求教师角色、教师能力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综合性。[5]动画学科的交叉性和边缘性,决定了单个导师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具体的培养模式上,可以尝试打破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授课方法,通过学校的管理机制,跨学科建立导师组共同培养,改变过去一个导师单独指导的模式,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共同培养,通过导入不同性质的课题研究,选择性地组建导师团队和课题小组,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培养人才个性化

艺术创造是需要个性的,人才的创新在于个性的施展。遵循不同的学科背景,充分挖掘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的特点,发挥自身的特长,尊重个性发挥和培养,鼓励新领域、新思维、新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动画专业既是综合交叉的,又是个性化的。在不同的学科背景下,学生的素质和学习特点也是差距很大的,美术、影视等艺术类的学生富有创造力,他们总是不断地否定和创新,在思维模式上是发散型和点状跳跃的,拘泥于一种模式和逻辑的表达是他们不擅长的,他们往往缺少严谨和规范。正是这种发散型思维是创新力培养的基础,看似不合逻辑的东西却正是灵感闪动的表现,它是感性的。而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市场营销等理工类背景的学生在逻辑判断,求证和知识性上是绝对的占优势,严谨和合作性、团队性是他们的特点,它是理性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彼此既是矛盾的,又是互为补充的。这些不同学科背景的特征,都是开发一个好的动画作品所不可或缺的,不可能要求一个学生什么特点都具备,这是不符合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只有充分发挥了每个不同学科的优势,因材施教,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过制定分类指导培养计划,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课题团队的合作下,协作分工,完成课题研究和培养目标。

结语

综上,在当今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动画研究生培养应适应当今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方向,要充分尊重动画学科及相关延伸方向的多学科交叉特点,科学制定培养计划,和产业紧密结合,建立跨学科、团队型、个性化的教学体系,以“实践平台多元化、项目带动团队化、跨学科交叉特色化、人才培养个性化”的目标来探索高端动漫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尤其结合每个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明晰动画研究生培养方向,扩大专业学位的招生,从而提高中国动漫产品的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