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研究化学的方法精选(九篇)

研究化学的方法

第1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分类法;定量研究法;实验法;模型法;教学优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0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2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培养出会学习的人呢?高一作为系统性学习化学科学的起始阶段,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高中化学苏教版的编者也有同样的意图。《化学1》专题1的教材编写非常巧妙,不到40页的内容就已经把化学的核心理念呈现给师生。明线介绍了高中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工具,暗线安排三个单元分别阐述了分类观、计量观、实验观、微粒观和化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并意图使学生领会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如分类法、定量研究法、实验法、模型法等。本文以苏教版《化学1》专题1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化学研究方法建构的教学优化路径。

一、分类法的教学建构

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孤立地学习知识,当学好一个知识块后就将它束之高阁,不去联系,更不会去应用它,结果单元测试时成绩还不错,但是稍微一综合就一塌糊涂了。例如,问学生“二氧化硫属于哪一类物质”,多数学生都会答“酸性氧化物”,但如果问学生“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哪怕是在一学期结束时,还是会有不少学生会写成硫酸钠和水。因为他们仅仅学到了如何分类,而未关注学习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因此不会应用分类法结合反应规律来书写反应方程式,而是凭感觉猜测反应产物。

在新一轮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三步曲”教学法进行教学,即“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分类――如何分类――分类的应用实例”,成效显著。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地告诉学生,我们学习物质的分类不是为了“分类”而“分类”,仅仅学会怎样分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应用,如物质性质的推断等。在“三步曲”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分类”以教师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如何分类”的教学则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中进行,学生在互相启发中发现了可以从多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这不仅能更全面地认识物质的分类、体现了化学中的哲学思想,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了三维教学目标。“分类的应用实例”教学可以编制练习让学生体验应用分类方法的成就感。教材P4的“问题解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分类方法是研究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除了可以对成千上万种的物质进行分类之外,还运用于其他许多方面,例如变化多端的物质间的转化反应。由于学生在初中已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因此在“化学反应的分类”的教学过程中,只需要复习初中知识来进一步领会分类的研究方法。然后通过多角度看待问题引出从化学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变价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通过分类法的教学建构,把初中知识的“经验性”上升到高中的“理论性”,把初中知识的“散乱性”上升到高中“系统性”,实现了初高中的衔接。

二、定量研究法的教学建构

化学科学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定量的研究方法,是在定性的基础上精确地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深度的、量化的表达。例如,我们常常通过燃烧法分析某有机物的组成,通过燃烧现象分析即可推测出是否含碳、氢元素,但是否含氧元素、以及各元素的组成就只有依赖于定量分析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更是重要,参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关系不同、浓度不同时,发生反应快慢和反应的产物都可能不同……化学研究的每个方向都需要定量研究法,使研究结果深刻、精确。定量研究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科学的重要标志。下面以《化学1》专题1的第一单元为例,阐述定量思维方法的教学建构。

本单元概念多、理论性强而且十分抽象,对于仅仅接受初三化学扫盲教学的高一新生而言,觉得难是很正常的,那么我们如何使它的难度值降到最低呢?

1. 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自我生成概念

初中更注重宏观上物质的性质,而对微粒观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在上新课前复习什么是微观粒子,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体积较小但数量巨大的事物,比如大米、粉笔、奶粉等,计数时常用到集合思想而使其成为一袋大米、一盒粉笔、一罐奶粉等,使用和交易时都更为便利。那么对于更为微小、数量更为庞大的微观粒子而言,我们用同样的办法处理,引出“物质的量”概念。

2. 运用类比的方法建构概念

列出学生已知的计量物理量和单位,如长度(米)、时间(秒)、质量(克)等后,指出“物质的量”也是国际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的单位是“摩尔”,用来表征微观粒子数目的多少。再类比于国际米原器,讲“1mol”的涵义,很容易让学生明白,它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仅仅是人们达成的一种共识、统一的规定而已。又类比于一盒粉笔有30根,那么“1mol”有多少个微粒?如此运用类比的方法,将抽象的概念通俗化,易于被学生接受。

3. 在单元结束时,构建网络图,使学生充分理解引入概念的意义

通过图1,学生很直观地明白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性质和微观粒子的桥梁。可以再编制一些习题让学生熟练应用,可以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验法的教学建构

实验对于化学研究而言,正如羽翼鸟,划桨于轻舟。因此,作为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1专题1的第二单元循着科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介绍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定性检验、定量分析等实验方法。笔者认为在理解这些实验方法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因此,在实施教学时,就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实验教学时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 多做探究性的实验

尽量不要把实验设计成验证性的,那样会抑制学生的活跃思维,完全沿着教师的预设发展。而应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做苯与溴水的萃取实验时,可以增设一个实验――探究苯与水的溶解性和密度大小的实验,学生可以在很直观的感受中得出结论,比起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记下要更有趣、更深刻。

2. 实验现象有记录、有分析

学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多安排分组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操作,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讨论。

四、模型法的教学建构

模型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往往可以实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在化学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也是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例如,化学物质的宏观性质取决于微观结构,而微观的结构摸不着、看不见,借助模型化方法可以轻松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帮助学生建构模型化思维方法。下面以必修1专题1的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为例,阐述模型化思维方法的教学建构。

在教材内容处理上,笔者把“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作为本节的重点教学内容,讲述从公元前5世纪哲学家思辨中的原子结构到近代化学科学家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模型法研究原子结构的历程,带领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感受什么是原子结构模型及模型法的优越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教学手段上,笔者借助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具象的模型。模型通常可分为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物质模型是用物质实体仿照原型而复制的物件。如原子结构模型、分子的比例和模型球棍模型、晶体的紧密堆积模型等。物质模型生动直观,看得见、摸得着。思想模型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抽象反映形式。思想模型可以用文字表述、符号、图表等形式体现出来,如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碰撞理论、化学平衡中恒压或恒容容器等。思想模型简明、扼要,能够集中反映事物的主要方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在“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展示道尔顿的原子实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式模型―卢瑟福的行星模型―波尔的量子力学模型,每一种模型的出现总能引起学生的一片惊叹,把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的原子具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构建了原子结构模型,还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了学习兴趣。当学生在脑海里里已经形成了原子结构的物质模型后,再辅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思想模型教学,那么,学生掌握原子的结构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利用身边的事物(如橡皮泥、各种小球等)制作原子结构模型,不仅能进一步加深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将有限的课堂学习延长到无限的课外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分类法、定量研究法、实验法、模型法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教科书着力强调化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将其很好地体现在教科书的编写中。一线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编写思路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实现教学的优化,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洪英.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探索[D].苏州:苏州大学,2008

第2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201-05

实验是化学这一学科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的课程标准,即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积极主动地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基本实验技能;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可贵品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实验作为教学载体的优点问题,笔者提供以下几点对策。

一、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引导实验探究学习

发现问题是探究的最初动机,但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机[1]。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把晦涩难懂的新知识和以往的旧有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使得学生的知识框架具有稳定性和连贯性,同时,学生对新知识也会更加容易理解和把握。如在讲解CO2这一气体时,可以联系氧气的特征和实验制取过程。此外,教师还应当把化学和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学以致用。又如在进行空气中的气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大家都知道空气中CO2的含量占总气体体积的0.03%,那么这个数值会改变吗?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改变?又如,在教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发问:CaCO3与HCL的化学反应产生的CO2会使石灰水变浑浊,那么生活中常见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吗?有什么妙招可以去除水垢吗?在小组探究交流后,学生们的答案会是丰富多彩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会进一步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上一层楼。

教师还应当结合教学实际,不断革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教学的枷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或课本。在质疑中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尝试并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对实验结果学生交流经验感想,最后教师作出总结并肯定实验中的闪光点,指出实验中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会使得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浓厚,为学生形成科学的求知态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首先,教材是不可或缺的根源,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验挖掘教材,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探寻新的知识领域。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锐意探索的求知精神。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因材施教,适当表扬在实验中有创新想法的学生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实验的路径,引导学生探寻更深层次的知识[2]。如针对教学中“CO2的制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的动手实验:(1)你认为CO2的装置设备可以用来制取哪些气体?试着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实验关键的步骤是什么?(3)在实验室如果没有石灰石,我们该用什么代替,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4)对于制取CO2,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最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减少演示实验的时间,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为学生提供了发散思维和创新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如在“溶液的导电性”这一实验中,教师可以这样安排教学活动:首先,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应的仪器和药品。其次,教师在讲解相应的注意事项后让各个小组拟定各自的实验方案。第三,让各个小组按照拟定的方案操作实验,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帮助。第四,各个小组共同讨论交流实验成果,教师进行最后总结,对于疑难问题可让学生进一步实验操作,探究出答案。

三、注重氛围的营造,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动力源泉,实验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要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这对于教学过程将会是一种质上的改变。实验探究就是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模式[3]。此外,实验探究还应当注重化学知识的整体性,把各个分散的知识点有机融为一体,成为知识链条。

当然,探究氛围的营造对实验探究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保证探究实验的效果。如在教学“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实行以下实验步骤。(1)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首先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燃烧是很常见的,那么你认为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呢?(2)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进行猜想,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认为要有能够燃烧的物体。第二类:认为要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第三类:认为要有足够的氧气。教师这时可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是否必须具备以上三个要素,是否还有其他必备条件。(3)让学生分小组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在旁指导。(4)小组相互讨论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并交流心得,相互指出纰漏和不足的地方,教师最后总结:燃烧的条件必须具备可燃物、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4]。教师还应当利用学校的资源,如图书馆、多媒体等,确保实验探究的顺利进行。

第3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初中生;化学科目;学习;方法研究

初中阶段化学科目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初三开始,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地认识化学、了解化学以及掌握化学。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的初中生来说,对化学这一新科目的学习有些棘手,对化学科目的学习方法不能够较快较正确地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在明确分析化学科目的特点后,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成果。

一、化学科目的特点

化学课程作为初三开始开课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学习目标、

课程要求等都有不同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化学科目独有的特点,引导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1.注重实验,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部分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学习的学科,化学这一科学的推进,是无数化学家运用实验这种实践方式不断研究探索来的。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化学教学、化学探索、化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化学实验同时也是化学科目发展问题、假设问题、探索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方法,因此,化学科目的学习无法离开实验,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都要把化学实验的学习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2.具有抽象性

化学科目具有抽象性,很多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都是学生看不见、摸不到的,学生在接触化学知识、学习化学内容的时候,常常难以理解,很难将化学实验的发生纳入学生自己的思维。

3.与生活联系紧密、息息相关

化学是一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科学。初中阶段化学科学知识,大部分都是日常生活中有所涉及或有所了解的化学现象或化学反应,这些“接地气”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方法

针对上述初中阶段化学知识内容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课堂上以及课堂外以化学课程的学习特点为基础,以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生为出发点来开展化学课堂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外积极巩固,打好化学基础。

1.课堂内

教师在课堂内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引导,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来开展。

(1)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通过上述分析,已经了解到化学科目的学习是以化学实验为主要学习、探索方式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参照初中化学教学手册中以学生掌握实验的具体要求为准则,将化学理论学习与化学实验学习一一对应,提高学生理论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动手实践能力。

(2)与生活相联系,使用问题探索式教学法

化学学科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正确地利用化学的这一特点,将问题探索式教学法与化学的生活性特征有机结合。教师在授课中,可以从生活出发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课堂外

化学在课堂外的学习,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等学习方法,形成完善、整理错题本以及合理有效使用错题本这一学习习惯。化学作为一门偏理科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练习来锻炼自己的逻辑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课下要指导学生多做题,做精题,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网络,从而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化学作为一种以实验为主要探究方式的学科,强调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以及化学学习中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的学习具有抽象性,化学现象发生的内在过程很多无法直接观察到,且化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化学科目的这一系列特点,从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下自学这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习,以课堂为根本,以课下为拓展,帮助学生提高化学学习成绩,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芬.中学生学习化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2015(9).

[2]沈宗华.重视基础,凸显能力:正确引导初中学生变革化学学习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5.

第4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启动;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动态建构论;概念启动;定势启动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243-02

一、引言

20世纪后半期心理学及心理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展现对文化的关注。跨文化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依赖型与独立型自我构念、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等等。在这些研究中,最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跨文化(通常对比两个国家)差异比较。这种方法给人一种很具有生态效度的感觉,通过研究这种差异可以知道不同的人们如何理解自己和世界,以及如何思考。然而,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局限性就在于其很难确切地将其所观察到的差异的原因归于文化。在这种研究范式中,一般将文化和特定的民族群体等同(例如,德国文化=德国人),这种范式无法去掉那些与文化群体共变的无关变量,如一个国家的地理状况、语言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更加复杂的文化群体内部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与文化因素产生交互作用。实际上跨文化研究只能算是准实验研究,只能得出相关结论,无法得出因果结论。而想要确切地将所观察到的心理行为差异归因于文化,则有必要“操纵”文化因素,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文化启动方法就是这样一种实验方法。

文化启动研究通过使被试关注于不同的文化相关的概念或实物,在实验室中模拟了文化差异。通过使用启动技术,文化相关的价值观、规范、目标、信仰、态度、认知和动机方式都能够被自动地激活。启动只能使得头脑中存在的知识被提取,像所有的启动方法那样,只有当那些与每个构念相关的语义内容、程序定势知识和动机能够被启动时,文化典型行为才会发生。如果个体记忆中只有集体主义相关的内容,那么被试就不能被个体主义启动。反之亦然。

文化启动研究的特点是:1.被试被动接受文化启动项启动;2.被试没有意识到启动项对其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启动研究关注被试心理在短期时间内的变化。

本文将文化启动的相关理论依次归结为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动态建构论。本文首先介绍以上种两理论。接下来总结了文化启动的常用的操纵方法。最后探讨了文化启动研究的独特价值、不足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

二、文化心理学启动研究范式的相关理论

(一)自我的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on perspective of

the self)

该理论由Kühnen(2009)提出。在社会认知视角下自我可以被构想成一个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包含了个体一生编码进入记忆中的信息总量。在任何时刻,只有全部自我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才能够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些小部分可以包括自我知识中独立的和依存性的部分。当某个自我知识部分越近期(情境的或暂时的可达)被从记忆中提取,或者其越频繁地(长期可接近性)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则这个自我知识部分的可接近性越高,换言之就是越容易提取出来。因此,个体间在自我构念上的差异可以被解释为其独立性和依存性自我知识之间相对长期可接近性的差异。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文化差异,例如,个体主义文化成员要比集体主义社会的成员更经常遇到那种能够培养出一种独立自我观点的社会情境,而集体主义社会的成员则更经常的遇到那种能够培养依存性自我观点的社会情境。

社会认知视角使得跨文化研究和社会认知领域的实验研究结合成为了可能,可以通过启动方法来实验“操纵”文化,特别是操纵被试独立性和依存性自我知识的提取容易程度来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的差异。

(二)动态建构论(The dynamic constructivist paradigm)

动态建构论是由Hong(2000)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文化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在文化环境中习得的内隐文化理论来发挥作用的,不同文化下人们的内隐文化理论有不同的内容,导致了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认知、情绪、动机及行为的差异。动态建构理论强调内隐文化机制的动态性,认为文化的影响不是稳定不变的,也不是在任何情境下都是一致的。当特定的文化情境进入人们的思维时,激活了人们的内隐文化加工机制,用于解释当前的刺激情境或引导个人行为时,文化的影响才发挥作用。文化启动的研究范式就是通过呈现一些与文化相关的图片或文字来激活被试的内隐文化理论。

三、启动研究操作方法

现有研究中常用的启动方法主要有概念启动(conceptual priming)、定势启动(mindset priming)。

概念启动(Conceptualpriming)涉及到特定的心理表征的激活,这些表征诸如特质、价值观、规范或者目标,这些表征在随后的信息处理过程中作为解释框架。一旦一个概念被启动,记忆中与其相联系的其它概念通过扩散激活过程也被激活了。物体和实践不断地激活相应的具有某种文化意义的概念。因此不同的文化典型行为(culturalsyndromes)通过创造不同的内容和联想网络,来启动不同的认知内容。而这些创造出的内容和联想网络又反过来影响了我们如何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

定势启动(Mindsetpriming)即一个情境中先前存储的心理程序或者理解世界的方式在另外一个情境中被激活。例如,当启动去考虑如何参与到一个目标中去时,被试在之后的第二个不相关的任务中还将使用同样的思考方式。思维定式启动的假设是信息处理策略是随情境而定的并且会被调整到符合当前的情境要求。这种处理策略或者程序可以被认为是程序化思维的一部分,这种思维使我们对世界的思考和推理变得结构化。

事实上,以上两种启动方法均可以归为阈上启动(supraliminal priming),并且研究者大多在同一个研究中使用多种方法。现将文化启动的常用操纵方法总结如下:

(一)名词圈选任务(Pronoun circling task)

名词圈选任务属于概念启动。Brewer(1996)最早设计了这项任务。这项任务比较当被试的关注点为“I”(也包括“me”和“mine”)和关注点为“we”(也包括“us”和“ours”)时对行为的不同影响。通过激活“I”或者“We”的概念就能激活相应的价值观和对待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方式,即启动个体主义或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二)组合句子任务(Scrambled sentence task)

组合句子任务属于概念启动。在这项任务中,呈现给被试一些杂乱的词语,由被试将其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其中一些是与个人主义有关的词汇,如“I , different, independence”等,一些是与集体主义有关的词汇,如“we, similar, interdependence”等。个体主义启动条件下的单词及组合之后的句子,使得被试更可能表现出体主义行为,反之集体主义启动条件下被试更可能表现出集体主义行为。

(三)文化符号启动(cultural icon prime)

文化符号启动属于概念启动。在文化符号启动方法中,被试观看不同文化的典型性或者代表性图片,研究中被试一般选用双文化个体(bicultural)。例如,Hong(2003)的研究,美国文化启动组被试看美国文化图像如美国国旗、玛丽莲梦露和超人等,中国文化启动组被看中国文化图像如汉字、京剧脸谱和孙悟空等。

(四)语言启动(Language Itself as a Prime)

语言启动属于概念启动。在Kemmelmeier(2004)的研究中,将语言作为启动项,通过使用语言而非任务来进行启动。在该范式一般过程中,双语者被试被随机分配到英语或者其他语言情境中(例如,中文)。该范式假设英语承载了关于美国或者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从而激发了个体主义行为;而其他非西方语言承载了本土文化,被试会表现得更加集体主义

(五)SDFF任务(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task)

SDFF任务属于定势启动。Trafimow et al.设计了这项任务。该任务中,通过让被试想出自己与家人朋友的不同,然后写下自己期望做什么;通过让被试想出自己与家人共同的地方,然后写下期望他们做什么。

四、评论

(一)文化启动方法的优点

将启动方法引入跨文化研究中后,能够主动探索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在文化启动方法中,可以分析那些通过启动文化符号而引发的想法的具体内容。例如,通过用美国国旗的图片来启动北美被试并询问他们此刻的联想,从而能够分析出与这个文化符号相联系起的价值观。另外,运用启动方法的实验能够真正的将被试随机分配至不同的文化启动条件下,从而更好确定文化因素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因果关系。

(二)文化启动方法的不足

在被试选取方面,研究中最常用大学生作为被试,由于大学生通常使用两种或者三种语言,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如读写外文等都使得大学生经接触到外国文化价值观,大学生可能和该群体中其他人群显著不同。在文化符号启动方法中,文化图像的性质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许多研究使用有名的图像漫画,比如著名品牌(Coca-Cola),国旗,纪念碑(白宫),电影明星(玛丽莲梦露),或者著名领导人(亚伯拉罕林肯)。这些图像基本上给人积极的感觉,这些图像还太具有代表性可能会暴露实验目的。另外还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即这些著名图像激活了被试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其内化的真实价值观,这使得被试的反应产生了刻板印象偏差。在启动研究中,实验的指导语言方面也存在问题。一些研究使用一种文化图像(例如.,中国国旗)来启动一种文化(中国文化),同时却使用另一个文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来全过程指导实验,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语言还是文化符号启动了相应的文化典型行为,就变得很不明确。

五、展望

目前文化启动研究经常选用那些接触了大量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亚裔居民,而其他有着显著的两种对比文化的双文化群体也应该被研究,而不仅仅是选取香港新加坡这样的双文化地区被试。文化启动研究范式也可以用来探讨国内的少数民族,比如那些受到汉族影响但同时保留自己本民族传统的少数民族。另外,被试主要选取的为大学生群体,更多的其他群体(如非大学生成年人,儿童等等)的选取能够提高启动研究的效度。现有的文化启动研究几乎完全关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其他相关的典型行为,例如荣誉,权力距离,或者分类框架等等都没有使用这类范式进行研究。将来的研究可以更多涉及到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前文所述在文化符号启动方法中,文化图像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因此,其他一些消极或者中性的图像符号也值得研究。除了采用这些非常著名的文化符号外,一些更加具有深层文化含义的符号也可以作为实验材料,那些只有全面深入理解文化价值观的人才了解的文化符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将来的研究也可以该涉及到这一方面。

参考文献:

[1]Brewer, M. B., & Gardner, W. L.Who is this“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repres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1;83-93.

[2]Daphna Oyserman, & Spike W.S.Lee.Does culture influence what and how we think: Effects of priming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134(2):311-342.

[3]Dwight R. Merunka.Reinterpreting cultural priming effects in cross-cultural consumer research.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 2013(3):232-248.

[4]Kühnen,U.(2009).Culture, Self-construalandSocial Cognition: Evidence from Cross-Cultural and Priming Studies; In A. Gari, & K. Mylonas, A. Gari(Eds.). Q.E.D. From Herodotus: Ethnographic Journeys to Cross-Cultural Research. pp. 303-310. Athens, Greece: Athens: Atrapos Editions.

[5]Markus Kemmelmeier & Belinda Yan-ming Cheng.Language and self-construal priming.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in a Hong Kong sampl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4,35(4):705-712.

[6]Ying-yi Hong, Michael W. Morris, Chi-yue Chiu,& Verónica Benet Martínez.Multicultural minds :A dynamic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culture and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7):709-720.

第5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4-0067-02

在现今的大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很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我们要以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1]为出发点,设计出适合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的实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绵阳师范学院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经过多次的实践教学及取得的成绩评析,我们设置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操作方案,如下:

1.在实验课堂上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思想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中,由老师担任整个实验的原理、步骤等实验内容的指导者,实验开始之前老师就将所有的关于该实验的原理、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全部讲给学生,而学生也就只将听讲的重心放在该实验的步骤上,而且很多学校定制的实验教材将实验的原理、步骤等非常详细地进行了叙述,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对教师和教材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实验前不预习,即使“预习”也不思考,实验时按部就“搬”,实验后不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不思考、不讨论这些不良现象[2],最终导致他们并不能理解整个实验的核心和思想,也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何谈创新与个人发展。对于这种问题,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解决办法:

(1)改变实验教材的编写,锻炼学生自主能力。

我们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除了一些练习基本操作之外的实验,都只给出实验题目,然后在实验之前组织学生分组自行查找资料和商讨,来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实验中所需的试剂、器材,制订好实验实施细则以及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和实验后我们应该思考什么,然后每一组的商定结果都写成报告交予老师审核,若老师认为该方案可行,该组成员就应在实验前一天将实验所用试剂和器材备好,并记录实验仪器规格和试剂级别,以备实验所用,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

(2)提供上台讲课机会,让学生更专心地投入。

前期工作准备好后还应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当一次“老师”,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从而锻炼学生的讲解操作能力,还能更有效地纠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操作,老师也可从学生的操作或某些疑问中有新的心得,体现教学相长。

(3)实验中老师提问,实验后组织讨论。

老师在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还可以将这种问答计入平时成绩中,让学生对实验前的预习更有积极性,同时将所学知识记得更牢固。实验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将实验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以达到问题及时解决的效果,锻炼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也能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2.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

现今的化学专业本科大学生应聘工作时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企业在聘请人才时往往会要求受聘人员进行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操作,而且这些操作是在校时的一些非常基本的操作,但是很多学生都做不好,有的甚至不会做。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应该更加加强学生基本操作的训练,具体的方法为:在平时的实验课中老师应该向学生演示实验操作,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实验中重要操作,在学生自行练习时老师还应不停地查看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手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另外,我们在期末考核分析实验时应该设置理论和操作两大模块,理论考试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所做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在理论考试中我们还可以加入平日老师让学生注意的一些细微操作;操作考试就是对学生的操作手法的考验,考试时老师看学生是否注意那些细节而考虑是否给分,这样既可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习惯,又可使学生将基本操作牢记于心。

3.分析实验中的分析样品多样化

现在大学中的学生分析实验大多为无机样品的分析,有机样品所占比例很小,导致有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摸不着头脑。因为很多学生会在环境监测部门、自来水厂、食品检测部门工作,而这些单位有很多分析工作需要检测的是有机物质[3]。因此我们在学生实验中制订了一些有机样品的分析,如食用油的测定等,学生在平时的操作中了解了这类样品的分析,在如今的多变的社会

环境中才能更好地立足。

4.增加仪器分析在分析实验中的分量

大学就是一个给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现今社会发展很快,分析工作中所用到的仪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不断更新,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加强学生的仪器分析能力,让学生使用仪器多多对我们生活中的物质进行分析检验,掌握技术,以免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仪器分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让学生从中学到许多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提高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或探索新知的信心,为将来学生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4][5]。

5.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参加科研

在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得到训练之后,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为那些对分析化学实验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练习与学习环境。在保证实验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科研实验室参观,感受科研实验气氛,实验操作技能好的学生还可以跟随导师进实验室做各类科研实验,掌握查阅文献资料、从事科学研究及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方法,锻炼实验技能,更加增强综合实验能力,并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6.现代技术与实验教学的合理嵌套

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为了与社会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相适应,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举足轻重,可是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将其应用于我们的实验教学中。在我看来,首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弥补实验教学中有些大型仪器操作不便的缺点,比如质谱仪等精密贵重仪器,让每位学生都能通过多媒体见识这样的仪器,并了解仪器的使用原理和作用,这样不仅为教学添了些趣味,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仪器操作方法,学生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便不会摸不着头脑,而且,模拟教学可促进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此外,在实验室的教学与管理上,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很多大学生依然有很多不好的实验操作习惯,比如不规范操作和浪费实验用品等,而老师不可能随时看着学生,可以在实验室利用遥控系统,老师及时观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习惯;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它,这样学生不会因为老师看着他而感到紧张,也可以为老师减少负担。

教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工作,以上方案只是我们对于分析化学实验改革踏出的第一步,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

参考文献:

[1]张苏琳.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分析[J].山西教育,2003,(5):37―38.

[2]曾琦斐.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探索[J].中医药导报,2006,12(1):86―87.

第6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URP;信息化教学;3L

中国高等学校在当今社会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有四项职能,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只是其中一项,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但教学是高校各项工作的中心。在此情形下,多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将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

1绪论

所谓的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形态,以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与传统的单一面对面教学截然不同的教学方式;还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

目前,国内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分别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手段,在线教学,信息技能培训,教学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提高教学效果,宣传作用,改革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十九章强调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其一,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其二,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其三,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其四,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2国内外高校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2.1 远程教学

伴随技术发展,美国最早开始利用高校多媒体开展远程教育;函授教学、电视教学、广播教学都属于远程教学的范畴;现代远程教学是利用通信、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克服传统远程教学的互动性差等局限性而形成的。远程教学打破传统时空限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发展教育功效,是现在也是未来的重要的教育手段。下面提到的"3L"教学法就是新型远程教学方法。

2.2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各高校实施,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媒体信息,按教学要求将多媒体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显示,同时按需加上声音,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2.3 3L教学模式

3L教学模式(即导学-自学-助学)是上海电视大学提出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引导学习为前提、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支助学习为基础的"自学-导学-助学"三维互动教学模式,其中学习的英文是learning, 简称'3L'教学模式"。该模式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改变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理念,以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学。

2.4基于"URP"的教学模式

清华大学提出"大学资源计划"(URP,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校园数据中心等高校信息化教学理念。全国很多高校都已进行数字校园建设,且已经取得成效。西南科技大学也已在2009年初完成校园URP系统建设和校园无线局域网覆盖。

国内外高校都在研发的教学方法还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教学讨论区)。

3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化教学方法分析

全日制本科高校西南科技大学于2008年完成校园门户建设,进入数字校园时代。此门户是校园URP系统,将校内各业务系统、服务系统和应用资源集成,通过单点登录、统一认证,为校内用户和用户单位提供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服务。门户中的栏目是组成用户界面的基本单元,用户可根据需要定制个性化栏目和参数,而门户管理员负责配置公共栏目。

在信息化教学中,本校处于国内较为领先水平,在教室教学硬件设施、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学生信息化学习使用率等方面都发展较好。

URP建成后也出现高校信息化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硬轻软、重物轻人。信息化教学推广力度不够,只有少部分学生真正使用过个人主页中其他应用模块。多数老师也表示,虽知校园门户存在,但非必要情况下没必要去使用。

本校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但与真正的信息化教学却还有距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信息化教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此,提出基于URP的3L信息化教学方法是解决本校信息化教学中出现问题的思路之一。

4基于URP的3L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4.1信息化课堂教学

信息化课堂教学有:信息化"传统"教学、信息化分层、模拟教学、个别授予、信息化情景等教学方法。

信息化"传统"教学,其模式、方法并未与传统教学有较大区别,只是加入多媒体技术、丰富网络资源。

分层教学视学生情况,将其 "区别对待"的针对性教学方法,从而满足降低学习难度,扩大知识面等需求,提高学生积极性。其实分层教学未被广泛推广,但信息化教学可以促进分层教学的发展,教师在"后台"操作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不同内容,按预定方案分配任务,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达到因材施教,并避免学生互相比较带来的负面影响。

模拟教学是指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资源为学生安排模拟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模拟一个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学生将运用该课程知识,通过网络资源和共享信息完成该任务。模拟教学是"寓教于乐"的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式,能避免动手能力不足的情况,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信息资源使用能力。

4.2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有网络课堂教学,视频教学,网络测试,网络沟通,学生自学,课程资源共享等教学方法。

网络课堂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教学资源日益紧缺,教师或学生无法实施实地教与学的形势下发展出的新型教学方式,使用特定系统,特定网络教师任课,学生选课、上课时标注为网络课程。该方法效果显著,能为高校节约大量资源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网络课堂最大优点是不分地域性,不占学校资源,无论老师或学生,只需在特定时间登录URP系统,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相互面对面交流。

网络测试,即无卷测试,指学生通过高校URP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由计算机和课程教师共同给出。在URP系统支持下由任课老师对已选该课程的学生指定相同或不同测试题目,学生登录URP系统进行测试,并实时向老师反映测试结果。从而,节约高校教室、纸张、监考老师时间等大量资源,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

视频教学是采用现场录制和直播方式,利用网络链接,学生选择性自学。网络课堂在教学性质上是真正"课堂"的形式,而视频教学则是由学生自愿选择观看或点播自己感兴趣的或者通过视频教学补学或复习课程,以学生自学某些感兴趣的课程为主,并不需要必须进行课程测试。

4.3西科大基于URP的3L信息化教学方法实施建议

在信息化教学,硬件、软件、课程等教学资源是教学基础,本校应继续按需完善相关资源,并着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培训、推广、使用。

作为教学主体和"产品",学生是最终受益人,让其了解信息化教学范畴、优缺点、如何开展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不再只被动接受,将与教师一起,采用协作方式完成对自己的"制造"、"生产" ,其作用被提到新的高度。因此,培训和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化教学在高校发挥其应有作用。

作为教学主要"生产者",教师扮演重要角色,对教学技术的使用关系到教学质量,也反映高校信息化教学阶段和程度。在已经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使用基础上,应相应提高教师URP系统应用能力,包括教师主页模块设置、URP系统体系使用、URP系统的教学等。

综上所述,在面向远程教学和全日制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基础上,研究和实施基于URP的3L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社会日益发展, 技术不断进步,学生一直变化, 高校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索必将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唐丽英."3L"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黑河学刊.2007(3):105-106.

[2] 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第7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文化研究;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168-02

俄罗斯学者叶梅利亚诺夫说:“今天已无须证明,在社会人文科学的所有概念中,对于研究和理解人而言,没有哪一个概念能比‘文化’概念更重要了。”可见文化的重要性,因此文化是任何社会科学门类的重要话题之一;同时,文化的内容之丰富、内涵之深刻、范畴之广泛,为各社会学科提供了宽广的研究空间。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在人类文化研究上的应用日益发展,各种基于文化的交叉学科理论和方法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各地区思想、习俗、制度以及共享的价值观念,对不同学科角度的文化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对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研究的学科起源

“文化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兴起于欧美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潮与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实现了文化的跨阶层和各学科交叉研究,它是以工业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结合了社会学、文学理论、媒体研究、文化人类学等进行交叉研究[1-2]。文化研究的起源、所涉猎的问题和研究方法是多学科视角的交叠,而不是限定于某一学科领域。一方面文化本身受到多个学科的共同关注;另一方面文化研究是探讨文化与其他社会活动领域的相互关系,其目的是要对这一系列关系进行合理的诠释,因此文化研究必须与其他学科研究紧密结合,特别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

从文化研究所探讨的内容与范围来看,许多方面都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有关,接下来本文将从人类学、心理学与传播学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文化研究的方法。

二、多学科的文化研究的方法

(一)人类学的文化研究

1.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文化是我们关于我们自身的故事。”[3]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解释人类文化的异同,探求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特别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三种关系:(1)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涉及生计、工艺和物质文化的关系。(2)人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涉及社会制度、组织、习俗和社会文化的关系。(3)人与自身心理的关系,特别是涉及知识、思想、信仰、态度、行为和精神文化的关系。

2.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文化人类学采用直接来自人际环境的资料,属于“第一手”的资料,因此与其他社会学科相比,拥有明显的方法论优势。文化人类学家通过野外考察,亲身融入人们的日常活动,观察人们在饮食、交流、娱乐等日常行为,真真切切的感受生活并从他们的角度来理解生活。

文化人类学又包括三个学科: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考古人类学是通过发掘人类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对远古人类文化进行研究[4]。考古人类学家以一种更加广阔的视野把文化遗迹进行整合性的思考。在考古人类学家看来,文化的演进过程是关注的重点,而并非简单的对远古社会进行描述或者分类。语言人类学家主要是对语言的结构以及它的各个部分之间连贯的沟通系统进行研究;此外,不同语言是如何演化发展、如何分布;语言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年龄、性别、族群本质及社会阶级等因素如何影响语言;人类的思维方式受到语言怎样的影响,人类的信仰与价值观对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影响等都受到关注。社会文化人类学是从民族学和民族志两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社会与文化的传承问题。民族学主要研究现存文化的种类及其演化过程,是社会文化人类学中最大的分支,系统与比较的方法是民族学中最重要的方法;民族志是以收集各民族的文化资料为基础,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理达到对各个社会的文化及其过程进行描述和记述的目的。在研究过程中,二者密不可分,必须相互结合。

(二)心理学的文化研究

1.心理学文化研究的基本观点。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文化”逐渐进入心理学家的视野,受到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表征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文化的反应,即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方式。文化进化和发展中不同的文化有不同进化程度或不同等级,这也是文化进化过程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也是客观的,文化是一种自变量,行为是因变量。

2.心理学的文化研究的方法。心理学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文化。既有实证方法,也有解释学方法;既有量化方法,也有质化方法[5-6]。

(1)主位与客位研究。主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亲自介入研究对象的实际生活来了解其文化行为,客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从一个特定的文化外部去研究其成员的行为[7]。主位研究方法实际上是研究者亲身走入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体会他们的习俗、观念,这强调了调查对象作为信息提供者的作用,研究者使用的描述概念使调查对象更生动、更富有意义,使得研究更为客观。在客位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与对象的交谈了解其内心世界,这样的方法强调了研究者的作用,研究者可以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概念、捕获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概念进行整理分类,可以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入进行。

(2)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有时也被称为全文化研究,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试,对与文化相关联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做假设检验,研究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文化背景因素对心理及行为特征变量的影响[8]。跨文化比较研究通常假设一种文化背景下的某个心理变量的得分显著高于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变量得分。跨文化验证研究虽不及一般的文化研究应用广泛,但此研究对于考察在一种文化中发展出的心理测量工具在其他文化背景研究下的适用性、等值性、作用及意义有着重要作用。

(3)解包研究。此研究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研究变量的差异,测量变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变量。“文化”在通常意义下被认为是非具体化变量,而在解包研究中,“文化”将以某些更具体化的变量的形式出现,以便于能在统计意义上解释文化差异的程度。这些更具体的变量被称作背景变量,背景变量的统计差异就解释了文化差异,为了使得所有的文化差异都能得到解释,研究将会不断引入新的背景变量。

(4)生态学水平研究。与大多数跨文化研究不同,生态学水平研究将假设检验研究的分析单元从个体被试转向了国家,文化得分则是个体被试的得分总和或均值。在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时,生态水平研究反映的是总体水平的关系,而并不反映个体水平的关系。

(5)人种学研究。人种学研究指研究者从客位角度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特性进行研究,此方法包括大量观察与实地工作,可获得丰富的研究资料。此方法要求研究者与所研究的群体生活在一起,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他文化”的日常生活,获得该文化群体的习俗、传统、观念及生活方式,正确地感受、认识“他文化”。在完成田野工作后,细描、说明所观察和体验到的“他文化”,并将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与另一种文化进行对比。

(三)传播学的文化研究

1.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观点。文化传播学是研究人类文化传播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文学、文化性和传播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9]。

2.文化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传播学主要分为欧洲批判学派和美国经验学派两大流派。这两大流派的主要的差别在于传播学研究方法上的分歧:欧洲的批判学派认为传播学的研究应坚持人文主义,而美国经验学派更倾向于实证主义。人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有着不同于自然学科的独特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者则更愿意将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因果性的说明。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实证研究主要分两类: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质化研究方法包括民族志研究、田野研究、个体访谈、集体访谈、案例分析等;量化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纵向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其中的具体方法与社会学、心理学上运用的方法多有重合。

梅琼林认为在传播学史上,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始终纠缠在一起,在冲突中走向融合,也在融合中持续冲突,并在这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传播学的理论体系[10-12]。

三、总结

100多年以来,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现代科技的发达、国际社会的普遍进步,深刻地影响了文化研究的发展。其宏观的研究领域,过去局限于研究原始民族或简单社会的异文化,现在也研究复杂社会和发达国家及本体文化。由于文化人类学与传播学、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行为科学以及相关的自然科学加强了协作,产生了新的边缘学科更多的跨学科研究。本文试图梳理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学科对文化研究的方法,希望能为文化研究这门复杂综合的科学厘清思路。文化研究日将成为一门世界性的人类科学,面临着日益增多的人类共同关心的课题。研究并解决这些课题,需要东方与西方的交流、国际性的合作,从而文化研究也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代洪亮.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D].济南:山东大学,2011.

[2]刘仁秀.审视二十世纪西方文化批评[J].美与时代,2005(10):20-21.

[3]曾军.文化研究的理论突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4]安志敏.中国考古学的回顾和文化源流的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2):44-46.

[5]李炳全,叶浩生.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文化心理学能否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J].国外社会科学,2005(1):4-12.

[6]李炳全.文化研究与心理学的理论突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6-92.

[7][美]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李培茱,高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8]叶浩生.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4(1):144-151.

[9]李新祥.出版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方法及意义[J].出版科学,2005(1):28-35.

[10]梅琼林,连水兴.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开启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J].南京社会科学,2007(6):97-105.

第8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方法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时代的主潮流,化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创造性的个性品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面结合我实施新课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造学习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至关重要。人本主义教学观认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呢?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样一来,使好、中、差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上化学教学的舞台。

二、利用边讲边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化学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认识化学知识的过程,而技能、能力、方法和态度等都是通过这一化学认识过程来培养和训练的。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学生有效地掌握化学知识,就必须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过程展开,以便学生把客观形态的知识内化为主观形态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边讲边实验是实现认识过程展开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实验的探索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看清楚实验现象,而且便于了解化学概念和定律是怎样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两个实验发现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未变化,然后教师总结归纳出经过无数次实验都发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即质量守恒。教师再用原子模型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化学课堂教学

第9篇:研究化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优化 语文作文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B-0031-01

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较为肤浅,在写作时经常出现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其实这是因为小学生缺乏必要的文学阅读,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不太了解作文写作的方法。针对小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提升他们的语文作文创作水平。

一、适当拓展阅读内容,为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不高,有的学生惧怕作文,因为一旦有作文任务,就无从下笔,当然这与小学生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小学生对社会了解不足,对一些事物和现象缺乏观察,这些都导致他们的写作素材偏少。改变这一困局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拓展他们的阅读量和阅读范围,通过一定阅读积累才能提升语言感知力和创作灵感,为学生的作文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开设的科目虽不多,但是作业量大,自主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在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的把控上一定要结合学情做出合理的安排。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开展阅读的同时,做个有心人,落实基础知识学习,特别是对于字、词、句以及基础语法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字词的使用才会准确、恰当。同时,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拓展学生的语文阅读形式以及阅读内容,积累素材,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创作能力。

二、创新教学思维,提升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指导小学生的作文创作来说也是如此。只有让学生对作文怀有好感,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作文学习中来,才会对学生创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情采取可行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诵读学生创作的优秀文章激励学生,激发创作欲望;在写评语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提升写作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抗挫能力相对还比较弱,在作文创作的时候,要做到适可而止,否则一旦小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困难,就有可能失去写作的信心,甚至出现厌学的状况。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点,语文教师还可以巧用多媒体构建作文教学的意境,拓展小学生的创作思路,激发写作欲望。也可以引导学生认真了解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事件,从日常生活中找写作材料,体会写作的乐趣,激发写作兴趣。

三、舍弃华丽辞藻,做到有感创作

对小学生而言,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尚很欠缺,很多学生在拿到题目之后,有很多想法,但是真要写的时候又找不到思路,无从下手。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进行整合,最终导致了“有话要讲,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学生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对作文选的依赖程度较高,凡是精美的段子和词语,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在写作的时候总以为把华丽的辞藻应用到作文中就是好文章,其实不然。在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只有学会观察,才能让生活成为创作的素材。毕竟开展作文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抒感,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教学过于呆板和僵化,与生活脱节,最终导致很多学生认为作文就是简单的模仿、编故事,与生活没有关系,进而逐渐失去了作文创作的兴趣。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作文的魅力,让作文成为生活的表达已经成为作文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只有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才能创作优异的文章。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多看、多观察,丰富自身的知识。有效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认真地观察生活,多参与社会实践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比如博物馆、展览馆、科技园等,甚至是学生们在假期出门旅游的所见所闻,都可以成为小学生作文创作的源泉。生活是学生作文创作的根源,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取的素材,最终都可以成为小学生创作的素材。为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学生,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创作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